八年级上册语文背诵(10篇)
1.八年级上册语文背诵 篇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默写
一、分课默写: 《长歌行》: 1.诗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诗中通过描写鲜明的色彩来表现春季无限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句子: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3.诗中暗示美景不是永恒不变的,从而隐喻时光一去不返,人的寿命有限,要倍加珍惜时光之意的一句:朝露待日。4.诗中借题发挥,描写阳光普照,万物欣欣向荣的诗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5.诗中通过写季节的变化,隐喻人们要珍惜大好春光的诗句: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6.诗中通过蕴意深远,水到渠成,极具感染力和劝勉之意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7.古诗词中有许多告诫人们要懂得惜时的名句,请写出你知道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2)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隋寸功。(杜旬鹤《题弟侄书堂》)(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野望》: 1.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2.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3.诗中交代牧人、猎者遂愿而归,收获颇丰的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诗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的诗句: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6.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诗写道:“相顾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本诗中与其意思相似的诗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早寒江上有怀》: 1.诗中借鸿雁南飞,秋季已至,来表达诗人思归之情的诗句: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2.诗中表现诗人欲归不得的抑郁之情的诗句: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3.诗中借“乡泪”、“归帆”表达旅人睹物伤情,思念故乡的诗句: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有句云:“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此诗中与这两句意境相近的诗句: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5.诗中能够寄托诗人思归的哀愁和前途渺茫的愁绪的诗句: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6.诗中交代家乡的位置而自然成对诗句: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7.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诗人远离他乡的羁旅之情的诗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1)夕阳西下,断阳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诗中表现诗人渴望援引的诗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3.诗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4.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5.诗中表明作者对自己不能报效君主而深感愧疚的诗句: 端居耻圣明。6.诗中表明作者祈望出仕而又心怀内疚的诗句: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7.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8.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9.诗中表明诗人无职可做,寂寞无依之情的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0.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水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黄鹤楼》: 1.诗中诗人从传说入笔,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2.诗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3.诗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诗中表现诗人怀念家乡的惆怅之情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诗中能够诗人触景生情而起思乡之愁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中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似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7.请写出古诗词名句中关于“乡情”的两句诗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春望》:
(1)《春望》中描写安史之乱后国都长安破败,荒草遍野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春望》中采用反衬手法以乐衬悲,运用互文的名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春望》中谢战火不断,家书珍贵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春望》中写诗人忧国思家,心情沉重,以致华发稀疏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望岳》:
(1)《望岳》中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语意较近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 山小。(2)《望岳》中,被人们引用,富有哲理的千古名句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3)《望岳》中,描写泰山雄奇秀美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望岳》中,表现出诗人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具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登高极目,世间尽收眼底。杜甫在《望岳》中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在这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6)杜甫《望岳》中表现作者的登临决心的豪迈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在课内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有学过的一句诗来表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结束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毛泽东同志长征时期所写《忆秦娥•娄山关》诗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名句,抒发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雄心壮志。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唐代示人杜甫《望岳》中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杜甫在《望岳》中,用“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来表现自己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的气魄。
二、理解性默写:
1、颜真卿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在我们所学的诗歌《长歌行》中,与其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长歌行》中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汉乐府《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完整诗句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4、王绩的《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6、《早寒江上有怀》中抒发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7、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写出崔颢《黄鹤楼》诗中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0、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崔颢的《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2、崔颢的《黄鹤楼》中,作者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的景象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3、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李白《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景取喻的诗句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5、刘禹锡的《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6、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类似的诗句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7、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8、在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课内外不限),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诗句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或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1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语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朝廷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默试题
1、颜真卿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在我们所学的诗歌《长歌行》中,与其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长歌行》中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汉乐府《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完整诗句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4、王绩的《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6、《早寒江上有怀》中抒发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7、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写出崔颢《黄鹤楼》诗中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0、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崔颢的《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2、崔颢的《黄鹤楼》中,作者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的景象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3、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李白《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景取喻的诗句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5、刘禹锡的《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6、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类似的诗句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7、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8、在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课内外不限),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诗句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或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黄河之水天上来,3 奔流到海不复回。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1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语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朝廷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系统复习资料课内背诵、默写篇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直接默写。
1、问今是何世,_________,__________。
2、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不以疾也。
3、青林翠竹,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土要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
6、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8、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10、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
11、好峰随处改,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
1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
1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15、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二)理解性默写。
1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8、《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景物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9、《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0、《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2、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3、《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5、《爱莲说》中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26、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27、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8、《核舟记》中介绍苏黄二人友好关系和相互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是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9、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0、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1、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2、通过《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33、《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34、《归园田居》中透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而流露出自惭之情。
35、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36、《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两句意在说明农家酒味虽薄,而好客情意却十分浓厚。
37、透过《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8、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39、《归园田居》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40、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41、《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42、《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仅写出山村山环水绕的美景,而且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
43、《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44、《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45、《望岳》中岱宗复如何,齐鲁青末了,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46、《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47、《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承上启下,表明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48、《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9、《春望》中表达作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的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50、《石壕吏》中全篇的提纲是有吏夜捉人,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51、《石壕吏》中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52、《石壕吏》中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53、请写出《三峡》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4、《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5、《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之时„„良多趣味。
56、《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量„„猿鸣三声泪沾裳。
57、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8、请你从古代诗词中找出两句写春雨的句子(含“雨”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9、请写出你所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60、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山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61、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花的诗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2、古代诗歌中写水的句子不少,请你举出两例,课内课外不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测试参考答案
(一)1.详细 类 整齐的样子 邀请 竟然 通“邀”,邀请
2.C 3.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等 4.D 5.⑴渔人把自己听到的时一一详细地告诉了桃花源村的人,他们都感叹起来。⑵村里的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逃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
6.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像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是桃花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二)1.托物言志 2.⑴出名 ⑵简陋 ⑶高尚、美好 ⑷使„„劳累3.B 4.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繁杂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5.C(三)1.⑴多
⑵美丽而不端重
⑶更加
⑷亲近而不庄重
2.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有人喜欢;对于莲的爱好,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生长环境、体态香气、品格气质4.言之成理即可。5.略
(四)1.⑴雕刻 ⑵是 ⑶零数 ⑷左右
2.(1)(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2)中间高起而宽敞的是船舱,(刻着)用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4.大苏泛赤壁 5.构思的巧妙 说明是在泛游赤壁
(五)1.⑴以„„为亲 ⑵职业 女子出嫁 2.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与,通“举”。选拔 3.⑴(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 ⑵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4.(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六)1.⑴飞奔的马
⑵早晨 2.B 3.⑴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⑵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4.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渲染出三峡秋景的凄清萧瑟。5.例:飞悬的瀑布,悲凉的渔歌 险峻的山峰,凄厉的猿啼
(七)1.⑴考虑,想到⑵于是,就⑶睡觉⑷共同,一起
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3.(即“庭下„„盖竹柏影也”)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4.旷达、豁达
(八)1.⑴交相辉映 ⑵消散 ⑶坠落 ⑷潜游在水中的鱼 2.⑴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⑵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3.略4.略
(九)1.⑴当„„时 ⑵年 ⑶烧 ⑷堵塞2.C 3.C 4.⑴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⑵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
(十)1.⑴完了,结束 ⑵撑,划 ⑶穿 ⑷客居
2.⑴岸边树木早已是冰花一片晶莹,湖面上到处是白气弥漫着,天空与云雾、山岭、湖水,上上下下全都白了 ⑵仅仅只有那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也只看到那么一小点,小船看起来如小草般,船上的人看起来只有两三粒米那样大小罢了 ⑶看见我,十分高兴地说:“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3.D 4.B 5.⑴痴
⑵由面到点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八年级上册语文背诵 篇二
一、十分勤劳的父亲
我家的台阶父亲觉得太低。但是, 这三级台阶也是年轻时的父亲勤劳的结果。“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 用三块青石板铺成”。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 这可是一块一块“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的, 而且是“一口气背到家”的。“父亲”的力气可真大, 这样节省了石料钱。力气大而且勤劳, 父亲建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家。父亲的个子高, 力气又大, 长年累月地在地里劳作, 但毫无怨言。
父亲的勤劳还可以从那双脚上看出来。“他的脚板宽大, 裂着许多干沟, 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 他一般都去凼里洗, 拖着一双湿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来”。父亲的脚, 要过年才在家里用板刷刷洗一次, 而这次, “我为他倒水, 倒出的是一盆泥浆, 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有这样一双脚的“父亲”, 是农民的本色, 是农民的骄傲, 这是一双多么勤劳的脚啊。和那些笼在袜子里鞋里的细皮嫩肉的, 还要去“洗脚城”享受一番的脚相比, 父亲的脚, 可以说是“铁脚”, 踏踏实实地生长在泥土之中。
父亲的每一年, 都在勤劳中度过。“于是, 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 四个月去山里砍柴, 半个月在溪滩上捡屋基卵石, 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哪一天闲得了?
二、非常节俭的父亲
父亲十分勤劳, 也非常节俭。这是中国广大农民的本色, 更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 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 父亲感到太可惜”。一双草鞋, 现在还有多少人看重?尤其是那些几千块钱一双的名牌鞋子, 买来没穿几天就因不够时髦而丢弃的“大款”, 不知作何感想。当然, 经济发达了, 条件好了享受一下是可以的, 但浪费永远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父亲要建新屋, 这是一个长久的打算。“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 明天可能捡进一片瓦, 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终于“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高”。一块砖、一片瓦、一张角票、一块石头, 在今天有几许人看中了?除了像“父亲”这样节俭的农民。“勤俭持家, 家大业大”, 这是农民的信念、追求、希望。舍不得乱花一分钱, 舍不得穿一件新衣服, 舍不得穿一双新鞋, 这就是“父亲”样的农民啊。“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这应该是作为燃料, 物尽其用了。
三、需要尊重的父亲
“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而其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其实, 父亲也需要尊重。就算他“老实厚道低眉顺眼”, “没人说过他有地位”, 他也有自己的人格。农民, 中国的农民, 没有社会地位, 但不能没有人格。愚昧也好, 落后也行, 就是不能丢了自己的人格。中国人口十几亿, 多的就是农民。每个农民都能在人格上进行自我塑造, 在潜意识里提高自己的地位, 那么, 中国人的脊梁一定会挺得更直。
的确, “家乡地势低, 屋基做高些, 不太容易进水”。这是实用一说。“另外还有一说, 台阶高, 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为了这个目标, 父亲付出了大半辈子的辛劳。“终于, 屋顶的最后一片瓦也盖上了”。“新台阶砌好, 九级, 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这时, 我们不妨揣摩一下“父亲”的心理:在不大自然之中, 难道就没有一点儿骄傲自豪吗?老实厚道的“父亲”, 不懂得炫耀, 但他的内心应该是有一丝满足的。别人尊重与否, 姑且不论, 但自己尊重自己总行吧。父亲一生的奋斗, 就是要赢得尊重。
四、心情沉重的父亲
父亲辛辛苦苦勤劳节俭了大半生, 积铢累寸, 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个普通农民的心愿实现了, 心头的喜悦自是难以言说。但是, 新屋落成了, 有了九级台阶了, 人却衰老了, 身体也垮了。
年轻时, 背三百来斤的青石板, 能从山上一口气背回家。但在撬老屋门口那三块青石板时, “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是呀, 自然法则, 岁月不饶人, 当年的壮小伙子, 而今成了力不从心的老人了。“有一天, 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 在上台阶时, 父亲的腰又闪了。虽经母亲的土方医治, 但父亲毕竟老了, 再不敢让他担水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干, 又觉得很烦躁”。连在自己骄傲的青石台阶上坐坐, 也“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人聊天了, “偶尔出去一趟, 回来时, 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的确, 父亲的心情是沉重的。有时, 自己的目标实现了后, 就会陷入一种迷惘之中。而父亲呢?怎么了?那极短的头发, 像“刚收割过的庄稼茬, 高低不齐, 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五、结语
3.八年级数学(上册)思想聚焦 篇三
一、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每个几何图形中都蕴藏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常常可以通过图形的直观性作出形象的描述.数形结合思想即是把代数、几何知识相互转化、相互利用的一种解题思想. 数学家华罗庚说得好: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可见数形结合之重要.
在《整式的乘除》中,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与乘法公式的推导,都配有直观的图形来诠释说明,这就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
例1图1所示是一口直径AB为4 m,深BC为2 m的圆柱形养蛙池,小青蛙经常坐在池底中心O观赏月亮,则小青蛙能看见月亮的最大视角是多大?
分析: 小青蛙能看见月亮的最大视角即是∠COD的大小,可根据条件先分别求出∠AOD、∠BOC的大小,再求∠COD的大小,也可直接求∠COD的大小.
解:在Rt△BOC中,OB=AB=×4=2,BC=2.
由勾股定理,得OC2=OB2+BC2=22+22=8.同理可求得OD2=8.
而在△OCD中,因为OC2+OD2=8+8=16,CD2=42=16,
所以OC2+OD2=CD2,所以∠COD=90°.
故小青蛙能看见月亮的最大视角为90°.
评注:这里以形助数,数形结合,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使得答案一目了然.
二、方程思想
所谓方程思想就是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适当设定未知数,把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方程(组)模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方法.方程知识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理解方程思想并应用于解题当中十分重要.对方程思想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二是列方程(组)解决代数问题或几何问题.
在《勾股定理》与《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中,常常通过勾股定理列方程求某一线段的长.
例2如图2,在矩形ABCD中,AB=6,AD=8,将△ADC沿AC翻折到△AEC,AE与BC相交于点G,求GC的长.
分析: 抓住折叠图形互相重合的部分是全等图形,以及全等图形的性质可知CE=CD=AB=6,AE=AD=8,∠E=∠D=90°.又由条件知CG=AG,若设CG=x,则EG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于是,在Rt△CGE中,可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从而求得问题的答案.
解:由图形的翻折可知AE=AD=8,CE=CD=AB=6.
因为∠DAC=∠EAC=∠ACB,所以CG=AG.
设CG=AG=x,则EG=AE-AG=8-x.
在Rt△CGE中,CG2=CE2+GE2, 所以x2 =62+(8-x)2.
解得x=,即GC= .
评注:本题利用方程思想,将所求的量(线段CG的长)用一个字母来表示,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x2=62+(8-x)2,通过解这个方程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三、转化思想
转化是解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转化思想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思想,就解题的本质而言,解题就意味着转化,即是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陌生”转化为“熟悉”,把“抽象”转化为“具体”,把“一般”转化为“特殊”,把“高次”转化为“低次”,把一个综合问题转化为几个基本问题,把顺向思维转化为逆向思维等.
转化思想的应用最典型莫过于“梯形的性质”一节,凡涉及梯形的有关问题,大多是通过作辅助线将其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问题予以解决的.
例3如图3,梯形ABCD中,AD∥BC,AD=10,BC=21,∠C=70°,∠B=55°,求CD的长.
分析:此题乍看无处着手,仔细观察已知条件与未知的关系知道上、下底之长以及同一底上两角的大小,而求的是一腰长,若过顶点D作DE∥AB,则易知EC、∠1与∠2的大小,进而可知△CDE是等腰三角形,于是,所求问题的答案唾手可得.
解: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E,
则∠1=∠B=55°.
因为∠C=70°,所以∠2=180°-∠1-∠C=55°.
所以 CD=CE=BC-BE.
又AD∥BC,DE∥AB ,所以BE=AD=10.
因此CD=21-10=11.
评注:过梯形一顶点作一腰的平行线,把梯形转化 (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是解决梯形问题中最常用的辅助线作法.
四、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就是要针对数学对象的共性与差异性,将其区分为不同种类,从而克服思维的片面性,有效地考查同学们思维的全面性与严谨性. 这种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称之为分类思想.要做到成功分类,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每次分类要按同一标准进行,善于从问题的情境中抓住分类对象;二是找出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满足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在《勾股定理》一章中,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之长,且较大的边长未告知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在求第三边时,就需要用到分类思想求解.
例4在△ABC中,AB=15,AC=13,高AD=12.求△ABC的周长.
分析: 这里没有图形,也未告知△ABC的高AD是在△ABC内,还是在△ABC外,因此,应分两种情形解答.
解:(1)当高AD在△ABC的内部时,如图4,
在Rt△ABD和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
BD2=AB2-AD2=152-122=81,CD2=AC2-AD2=132-122=25.
所以,BD==9,CD==5.
所以,BC=BD+DC=9+5=14.
因此, △ABC的周长为AB+BC+AC=15+14+13=42.
(2)当高AD在△ABC的外部时,如图5.
同前可求得BD=9,CD=5,而此时BC=BD-CD=9-5=4.
△ABC的周长为AB+BC+AC=15+4+13=32.
因此, △ABC的周长为42或32.
评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求第三边时,慎解无附图题.
五、整体思想
研究某些数学问题时,往往不是以问题的某个组成部分为着眼点,而是有意识放大考查问题的视角,将要解决的问题看做一个整体,通过研究其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或作整体处理后,达到简捷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是整体思想.
例5已知a-b=1,a2+b2=25,求ab的值.
分析: 这是课本第45页B组第15题,这里有两个未知数(a、b),两个条件方程,若试想由条件先求出a、b的值,再代入ab中,也是可以的,不过,对于八年级的同学而言,这又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起码得学习了后面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后才能求出a、b的值.但如果我们视所求的问题“ab”为一个整体,利用乘法公式的变形式,那么此问题就可以得到整体解答.
解: 因为a-b=1,所以(a-b)2=12,即a2-2ab+b2=1.
把a2+b2=25代入上式,得25-2ab=1.
所以2ab=25-1=24,所以ab=12.
评注:通过本例我们不难看出,新的课标实验教材已密切注意到数学思想的适时渗透.
六、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
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也叫代数思想.在《整式的乘除》一章中,幂的四条运算法则的推导大多是从具体的数开始,然后用字母表示数,得出更一般性的结论.这种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常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例6已知P=-,Q=-,R=
-,则P、Q、R的大小顺序是.
分析: 这是一道数学竞赛试题,现在同学们若利用计算器,也会很快计算出答案.但若要求你直接用笔算,或许就不那么容易了.下面我们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来解答,相信同学们定会眼前为之一亮.
解:设a=12 345,那么12 346=a+1,12 344=a-1,于是P=
-=-,Q=-=-,R=-=
-.
因为a=12 345,所以a2+a>a2-1>a2-a.
所以->->-, 即P>Q>R.
评注: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对于解决大数字问题,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对称思想
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利用对称思想,同学们可较简单地进行图案设计并能解决一些有关对称的数学问题.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对称现象,大到宇宙空间的星体,小到微观世界的原子,精致的艺术珍宝,尖端科学中的基因工程,都可以找到图形对称的素材.
4.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背诵要点 篇四
1.梨树挂起__________的灯笼,苹果露出___________的脸颊,稻海翻起____________的波浪,高粱举起___________的火把。
2.__________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的__________。那里景色__________,尤其是那些__________,有趣极了。
3.蒲公英妈妈准备了______________,苍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______________,豌豆妈妈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荷尽已无_____________,菊残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须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___有人家。
停车坐爱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_________________。
5.老师,老师,就让它___________,伸进您的窗口,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在风里莎莎,那是我们给您___________,帮你消除一天的_____________。老师,满树盛开的__________,那是我们的___________,感谢您时时 把我们__________。
6.田野献上___________,枫林举起_____________,蓝天飞着________________,大海奏起___________。
7.一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三______________,四____________,五_____________ 六___________,七____________,八______________,九____________,十_____________
8.人多___________,柴多__________.一根筷子___________,一把筷子____________。树多成林_________,线多搓绳_____________.9.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____________。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___________。我一定给不幸的的朋友西西画_________________。
10.《回乡偶书》《赠汪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清晨,林中谁最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晨,林中谁最活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晨,林中谁来的最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八年级上册语文背诵 篇五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bà)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dǎi)族的,有景颇(pō)族的,有阿昌(chānɡ)族和德昂(ánɡ)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jiāo)、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古 诗 两 首
夜 书 所 见
叶绍翁
萧 萧 梧 叶 送 寒 声,江 上
秋 风 动 客 情。
知 有 儿 童 挑 促 织,夜 深 篱 落 一 灯 明。
注释: ① 萧萧:风声。
② 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③ 促织:俗称蟋(xī)蟀(shuài),有的地区叫蛐(qū)蛐。④ 篱落:篱笆(bā)。tiǎocùxiāowú
九 月 九 日 忆 山 东 兄 弟
王 维
yìyì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注释:
① 九月九日:即重阳切题。古人有在重阳节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② 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③ 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chāzhūyúfãngjiābâi 秋 天 的 雨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yào)匙(shi)。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bīn)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shān)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shì)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bō)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lǎ)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xián)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shɑnɡ),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花
钟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línɡ)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qiánɡ)薇(wēi)绽(zhàn)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nù)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mù)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tán)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zào),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zhuï)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yǎ)的蓓蕾(lěi),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kūn)虫传播(bō)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wěn)合。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pǔ)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zhì)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赵
州
桥
河北省赵县(xiàn)的洨(xiáo)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jì)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suí)朝的石匠(jiànɡ)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赵州桥梁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qì)成,下面没有桥墩(dūn),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hãnɡ)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渡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jiān)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diāo)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chán)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zhǎo)相互抵(dǐ)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zhì)慧(hùi)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古诗两首
望 天 门 山
李 白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注释:
① 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②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苏
轼
liànyàn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山 色 空 蒙 雨 亦yì
奇。
欲 把 西 湖 比 西 子,淡 zhu妆āng 浓 抹 总 相 宜。
注释:
①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②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③ 奇:奇妙。
④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
富饶(ráo)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yǔ),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yá),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shān)瑚(hú),有的像绽(zhàn)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shēn)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rú)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tǐnɡ)威(wēi)武(wǔ)。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yīnɡ);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流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luǎn)。渔(yú)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qī)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fân),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bâi)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美 丽 的 小 兴 安 岭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lì)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rïnɡ)化了,雪水汇(huì)成小溪,淙(cïnɡ)淙地流着。溪里涨(zhǎnɡ)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fǔ)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cōnɡ)葱茏(lïnɡ)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dǎn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jìn)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lǚ)像利剑(jiàn)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shâ)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zhēn)子,鲜嫩的蘑(mï)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ɡuā)过树梢。紫貂(diāo)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tiǎn)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yîu)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读读背背
少
儿
垂
钓
胡令能
蓬头稚(zhì)子学垂纶(lún),侧坐莓苔(tái)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juã)起而读书。(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jiē)梯。(高尔基)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chì)日对苍穹(qiïnɡ)。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hãnɡ)。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cōnɡ);
三月韭(jiǔ)菜长得旺(wànɡ),四月竹笋雨后生;
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
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là)椒(jiāo)个个红;
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
冬月白菜家家有,腊(là)月蒜(suàn)苗正泛(fàn)青。
子鼠
丑牛
寅(yín)虎
卯(mǎo)兔
辰龙
巳(sì)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yǒu)鸡
戌(xū)狗
亥(hài)猪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yù)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ɡuō)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非所宜。幼(yîu)不学,老何为。玉不琢(zhuï),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yí)。
花鸭和彩霞(绕口令)
水中映着彩霞,水面游着花鸭。
霞是五彩霞,鸭是麻(má)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拍碎了霞,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这是我找到的孔子的名言。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yān)。
◆学而时习之,不亦(yì)说(yuâ)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找到了一些有关祖国风光的谚(yàn)语,我来读给大家听。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shuî)山水甲桂林。
读读记记
严严实实
又松又软
不慌不忙
来来往往
又香又脆
不紧不慢
舒舒服服
又唱又跳
不知不觉
确确实实
又说又笑
不闻不问
风餐露宿
没精打采
五洲四海
日夜兼程
沉默不语
举世闻名
满载而归
目不转睛
高楼大厦
如愿以偿
恍然大悟
应有尽有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zhì)......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6.八年级上册语文背诵 篇六
总体来说, 这次课堂教学实施比较成功, 达到了公开教学应有的效果。从询问职业开始, 然后通过幻灯片展示各种职业类型, 一直到谈论理想,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 连贯自然。遵循了面向全体学生、倡导体验参与、开发课程资源等课标理念, 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交际策略、资源策略等意识。教学任务基本完成, 各层次的学生均有所得。此外, 英语学习氛围宽松、民主、浓厚, 师生情感交融极为成功。
一、课堂优点
1.采用多媒体教学, 形象直观、省时高效。放映关于各种职业的幻灯片,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将新授的语言内容制作成演示文稿, 相比在黑板上板书省时不少, 而且高效。
2.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句型入手, 引出关于职业的单词, 如teacher, student, worker等, 然后放映幻灯片展示新的职业类型, 如engineer, pilot等, 最后谈论理想:What are you going to be?并进一步讨论: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这样的教学流程既科学合理、严谨有序, 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从旧知识的复习到新知识的呈现, 过渡自然, 富有逻辑性。教师设问:What do you do? What does she/he do?自然引出关于职业的单词, 进而学习新的职业类型。这样的衔接很巧妙、很自然。
4.生词的呈现与记忆很直观, 且多样化。开展了 “Do you have quick eyes?” “Can you remember well?” “中英文互译”等教学活动。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起到了引导者、指挥者的作用, 能够立足于学生的学, 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呈现完“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后, 随即提供Tina等人的信息并要求对话操练, 起到了很好的巩固效果。
6.在“Choose one of the situations below to make conversations with your partner.”中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7.学生积极主动, 发言踊跃, 师生配合默契。
8.作业设计紧扣重点、难点, 达到巩固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
9.教学节奏中速, 教学容量适中。
二、美中不足
1.教学重点不够突出, 主次不分明。重点是学习关于职业的生词, 还是掌握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从教学现象来看无法判断。
2.学生语言输入后未能进行充分有效的输出, 使语言停留在知识状态而没有转化为能力。
3.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均不足, 教学尚未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4.听、说、读、写四会的基本原则没有很好地遵循, 且忽视了“写”的技能培养。
5.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花在生词教学上的时间几乎等同于句型学习的时间。
三、个人建议
1.在直观呈现生词后, 应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对话操练来巩固和掌握它们。因为单词是死的, 只有在语境中才能活过来。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2.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的操练, 应分三个阶段:控制→半控制→全开放。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先练习演示文稿中的对话例子, 然后根据所提供的信息编对话, 最后发挥想象畅谈自己的愿望与打算。
3.生词教学控制在15分钟以内, 拿出25分钟的时间学习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把教学重点放在这两个句型上。
4.多一些自主, 少一些灌输。注重精讲多练。
附:教师素质
1.仪表端庄大方, 精神焕发。教态亲切自然, 富有感染力。
2.口语准确流利, 能用英语组织教学。
3.课堂驾驭能力强, 有一定的教学机智。
4.专业素质比较扎实, 有良好的教学功底。现代教学技术娴熟。
7.八年级上册语文背诵 篇七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小明的作业本上有以下题目:① =4a2;② · =
5a;③a==;④-= .做错的题是( ).
A. ①B. ②
C. ③ D. ④
2. 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内去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上述操作所能验证的等式是
( ).
A. a2 - b2 =(a+b)(a -b)
B. (a - b)2 = a2-2ab+b2
C. (a +b)2= a2 +2ab +b2
D. a2 + ab= a(a+b)
3. 如图3,在底面周长为12,高为8的圆柱体上有A、B两点,则A、B两点的最短距离为().
A. 4 B. 8
C. 10D. 5
4. 如图4,矩形内有两个相邻的正方形,面积分别是a2和9,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3a+9B. 3a-9
C. a2-9D. 3a-3
5. 图5的4个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①② B. ②④C. ②③ D. ③④
6. 下列是因式分解的是().
A. a2-a+1=a(a-1)+1
B. x2-4y2=(x+4y)(x-4y)
C. x2y2-1=(xy+1)(xy-1)
D. x2+y2=(x+y)2
7. 如图6,△A′B′C′ 是由△ABC绕点P通过旋转得到的,若线段 AA′长度为 a,点A在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程为b,则a、b的大小关系为().
A. ab
C. a=bD. a、b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8. 如图7,ABCD是一张矩形纸片,点O为矩形对角线的交点.直线MN经过点O交AD于点M,交BC于点N.先沿直线MN剪开,并将直角梯形MNCD绕点O旋转一个角度后,恰与直角梯形MNBA完全重合;再将重合后的直角梯形MNCD以直线MN为轴翻转,此时所得到的图形是().
9. 有下列说法:①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②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 1个B. 2个
C. 3个 D. 4个
10. 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图8所示的图形,问:它绕着圆心O旋转多大角度后和它自身重合?甲同学回答45°;乙同学回答60°;丙同学回答90°;丁同学回答135°.以上4位同学的回答中,错误的是().
A. 甲 B. 乙
C. 丙D. 丁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 用计算器探索:已知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1, , ,…, ,如果从中选出若干个数,使它们的和大于3,那么至少需要选
个数.
12. 某同学学习了编程后,写了一个关于实数运算的程序,当输入一个数值后,屏幕输出的结果总比该数的平方大1.若该同学按此程序输入 后,把屏幕输出的结果再次输入,则最后屏幕输出的结果为.
13. 如图9,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ABC中,边长为无理数的边数是.
14. 如图10,长方形纸片ABCD,沿折痕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S△ABF =24,则EC的长为.
15. 如果x2+6x+k2恰好是另一个整式的平方,则k的值为.
16. 如图11,在小方格的边长为1的方格纸中,将正方形ABCD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3格,得到正方形A′B′C′D′,则在正方形ABCD平移到正方形A′B′C′D′的过程中,所经过或覆盖区域的面积为.
17. 多项式4x2+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能成为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式,那么所添加的单项式可以是.
18. 如图12,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30°到正方形AB′C′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共66分)
19. (10分)因式分解:(1)36a2-(a2+9)2.
(2)(x2-2x)2-2x(2-x)+1.
20. (8分)化简求值:
a+b2-a-b22a-bb+2ab2+4a2(其中a=-1,b=2).
21. (9分)如图13,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在AB的左侧,分别以△ABC的三边为直径作3个半圆围成图中的阴影部分.
(1)图中△ABC是什么特殊三角形?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作出阴影部分关于AB所在直线的对称图形.
22. (9分)图14的方格中是美丽可爱的小金鱼,在方格中分别画出原图形向右平移5格和把原图形以点A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小金鱼(只要求画出平移、旋转后的图形,不要求写出作图步骤和过程).
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 cm,则小金鱼所占的面积为cm2 (直接写出结果).
23. ( 8分)如图15, ABCD中,E、F为对角线BD上的点,且BE = DF.小明说:“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小东说:“你说的对,若点E在DB的延长线上,点F在BD的延长线上,且BE = DF,得到的四边形AECF也是平行四边形.”小东的说法有道理吗?请画出图形,并给出说明.
24. (12分)如图16,在△ABC中,AB = AC,将△ABC沿CA方向平移CA的长,得△EFA.
(1)若△ABC的面积为3 cm2,求四边形BCEF的面积.
(2)试猜想AF与BE有何关系.
(3)若∠BAC = 60°,求∠FEB的大小.
25. (10分)如图17,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由4个这样的等腰梯形可以拼出图18所示的平行四边形.
(1)求四边形ABCD 4个内角的大小.
(2)现有这样的等腰梯形若干个,你能利用它们拼出一个菱形吗?若能,请你画出大致的示意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8.八年级上册语文背诵 篇八
读书,坚持每天一小时。有家长监督,每天签读书条,若是家长认真配合,这项活动就能有效开展。但无论怎样,我们一起努力,坚持了下来,一些孩子还是从读书中获得很大的收获。关键是内心强大,生活的幸福指数提高,遇事不再躲避,而是勇敢的向前冲,想尽解决问题的办法。短期的读书,可能无助于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但长远一定会让你全面硕果,成绩提高自然而然。
我们坚持做到了每天日记,一些孩子的日记质量还很高。他们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展开想象,每天在用不同的姿态,写出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只要你想写,生活不缺素材,缺少的只是我们不愿意的写的心。每周坚持作文,让写作不再是课本要求的内容,而是生活常态化的需要。有时有了共同写作素材,我们的作文课,马上就可以上。而不再限定周五的作文课,因为写作就是孩子们生活的真实表达,我不想错过。
背诵,曾经出现了孩子们自我挑战的高潮。他们主动背诵整篇的课文,不再限定背诵内容。真的难以想象,若不是有兴趣,《狼牙山五壮士》这样长的课文竟然有孩子,能背诵下来。平时的课间,有很多孩子向我展示自己背诵的内容。有时也到办公室找我背诵。为此我们还专一成立背诵委员会,专门定了一个同学记录孩子们背诵的各种内容。为了鼓励孩子们背诵,我们并不限定背诵内容。鼓励孩子们背诵课文,因为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语言上乘,经典之作,值得每个孩子熟读于心,用来模仿。但不强求孩子必须背诵课文,只要你喜欢,背诵什么都可以。一段行,两段也行。你背诵,我鼓励。
为了推动背诵活动的开展,也为了促进孩子们背诵课文的积极性,我许诺学期末举行五年级上册语文背诵比赛,以五年级上册为主要内容,凡是课文要求背诵的内容,参赛必选。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展示自己的风采。除此外,可以显示自己的背诵内容,最终以背诵内容多者为胜。
原以为,孩子们不会用多长时间,因为我心里认为他们不会重视。昨天的比赛出乎我的意料,原计划两节课完成比赛,结果用了六节课,最后还是增加了评委,分散多个孩子同时参加。若不是这样,我们得一天半时间才能完成比赛。李璐鑫一人背诵了十七篇长课文,用时一节课,刷新了记录,将比赛推向高潮。孩子们以他为榜样,认真准备,赛场热闹非凡,背书声不绝于耳。我们记忆之王们先后登场,让同学们不得不加劲追赶。
最终我们评出八名优胜者,孩子们的日记记录了这次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孩子们背书的热情,他们期待着再次有这样的活动,我宣布我们新的学期将会在结束是进行五年级上下册语文的背诵大赛。看到是他们的欣喜和期待。
作者:殷志斌
9.八年级上册语文背诵 篇九
2、《长歌行》中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汉乐府《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完整诗句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4、王绩的《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6、《早寒江上有怀》中抒发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7、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写出崔颢《黄鹤楼》诗中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0、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崔颢的《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2、崔颢的《黄鹤楼》中,作者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的景象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3、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李白《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景取喻的诗句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5、刘禹锡的《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6、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类似的诗句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7、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8、在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课内外不限),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诗句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或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课程标准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理解性默写
《望岳》
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石壕吏》
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天明的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归园田居》
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画龙点睛)的语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使至塞上》
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渡荆门送别》
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游山西村》
含困境中蕴含希望哲理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名句综合运用
生活中,常有艰难险阻后豁然开朗的情形,引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应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表达: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引用《望岳》中的诗句表达应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古诗中劝学的诗句很多,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们想达到某个目的,又苦于没有途径,可以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八年级上册语文背诵 篇十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中的Section B 1a —1e. 本节课是一节听说课,从整体上看,是在sectionA部分的基础上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拓展和延伸,1a-1e是一组完整的听力训练,围绕“my best friend”这一话题展开,1a-1b在听前让学生谈论好朋友应具备的特质,1c-1d让学生听一段关于好朋友的访谈,听后1e要求学生利用所听信息重新组织语言编新对话。
二、学情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一系列的听、说训练,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新单词:talented, truly, care about. 并能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结构——比较级,展开对好友标准的讨论及朋友之间的对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课听力部分多层次,对角度的挖掘,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捕捉重点信息,通过设置“interview”这一环节提升学生的对本课内容的语言输出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树立正确的对待友谊的态度,培养朋友间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听力和对话的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形容词、副词比较级的用法,将听力中使用的对比方法移为己用。
教学难点:通过熟练掌握本课语言结构,使学生能够对朋友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描述。
三、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s and warming up
Make the students get interested in this class and reduc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Sing a song about friendship and talk something about friends.
Talk with the teacher.
Step 2 Vocabulary
Make the students grasp the new words through creating the situations.
Use different situations to show the new items.
Answer the questions “ Is she a good friend?” to know the new items.
Step 3 Presentation of material
Make the students express their ideas about friends.
Show new items, ask the students to exchange the ideas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then present.
Step 4 Listening practice
Make the students get familiar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s, complete the listening material.
Ask th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recreated chart.
Listen and fill in the chart.
Step 5 Presentation of conversations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to express the ideas about Molly’s and Mary’s best friends.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Molly、Mary and their best friends.
Talk in pairs.
Step 6 Interview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language in real situation.
Ask the students to interview their classmates
Interview the classmates and write down the information, then give a report.
Step 7 Homework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in the life.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诵】推荐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背诵09-30
八年级上册语文生字09-23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全部07-04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卷12-29
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01-25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02-07
沪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06-15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07-18
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教案设计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