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建设经验材料

2024-09-30

规范化建设经验材料(精选6篇)

1.规范化建设经验材料 篇一

文章标题:工商所基层规范化建设经验材料

**素有通渭“西大门”之称,自古商贸发达,商贾云集。近年来,由于310国道建成运营后,对**经济有一定制约作用。市场萧条、企业和个体户经营不景气,市场主体注销歇业多,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难度。我所现有监管人员8名,监管着一镇一乡4处综合集贸市场、24户企业、297户

个体工商户。今年以来,我所把规范化建设作为统揽所里的全局性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全程规范监管执法行为,促进全面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现将我所规范化建设及各项工作情况做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硬件软件齐推进求变创新促规范

(一)自己动手,改善硬件环境。我所是通渭工商系统办公条件较差的工商所之一,多年来,由于办公楼年久失修,使得二楼房面严重渗水漏水,外面下暴雨,屋内下大雨。2001年**镇开始了小城镇改造建设,路面提高近40厘米,水流不畅,又造成一楼房间返潮,导致墙面大块脱落,千疮百孔,凹凸不平,这些“硬伤”造成所内人员思想不稳,情绪低落,心理自卑,工作热情不高,无法安居乐业。今年,我所借全市系统规范化建设东风,按照“六化”目标和“九条”标准的要求,改善基层条件、优化办公环境、规范执法行为、树立工商形象,知难而进,乘势而上,抢抓发展机遇,下决心改变我所的落后面貌,同时以县局建设“法制型、信用型、信息型、服务型”工商为载体,树立“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天职,以提高素质为先导,以求实创新为动力”的通渭工商理念,把规范化建设同工商文化建设、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基层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锐意创新,化劣势为优势,以实现规范化工商所为目标,克服经费紧张的情况,发扬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的精神,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务实进取,求变创新,坚持“硬件狠抓、软件硬抓、硬件不足软件补”的要求,突破硬件,开发软件,实现日常行为规范、工作规范、市场监管规范、行政执法规范、制度建设规范、队伍管理规范、组织建设规范的目的。

第一,成立了由所长担任组长,副所长和各巡查队长为组员的“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了详细的《**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方案部署,所长亲自负责,抓好落实,所员明确责任,细化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第二,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压缩一切可压缩的开支,充分发挥全所干部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实施改建工程。为了节约建设资金,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从所长到一般干部,心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入到工商所建设中去。从规划设计、材料选购、施工监理、搬运装卸等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全所干部的汗水和心血。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原则,在今年规范化建设过程当中,共节约资金5000余元。在房间粉刷中,只请了2名技术工人,其他一切辅助工作都由所内干部充当,仅此一项就节约建设资金1500余元。在线路改造中,更是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只花了200元材料费,自己动手整修了全部配电线路,安装了闭路电视,重新铺装了的电话和网络线路,粉刷了院墙、门窗,并且利用企业赞助的2000余块砖,自己动手修建了车库、煤棚,更换了部分地砖;第三,根据“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我所的实际情况,将工作机构调整为“一室一队一站”,即综合服务室、执法监管中队、申诉举报站,重新安排了所长室、红盾之家、职工宿舍、小食堂,使职工宿舍、办公区、小食堂三分离。第四,按照“内务管理标准化”的要求,在职工宿舍,统一配备了床单、被罩、窗帘、门帘,并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第五,为红盾之家添置了玻璃柜,购置了羽毛球拍、乒乓球拍、拉力器等健身用品,购买了图书、杂志、二胡、象棋、跳棋等娱乐用品,充实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全所干部都能在这里乐于生活、安心工作。

(二)集思广益,促进“软件”规范。按照县局“机构场所设置规范”的要求,根据我所实际,我们制定了“软件硬抓,硬件狠抓”的工作思路。一是重新制作了工商所工商徽志,悬挂在所大门的上方;二是统一了办公桌、登记本、记录本、公示牌、工作人员桌牌、胸卡等办公用品;三是依据县局下发的制度汇编,重新收集、整理、修订、补充、完善了适合我所实际的《**工商所各项制度汇编》,包括学习制度、工作职责、内部管理制度、行政执法制度、市场监管制度、党的建设制度六项内容,根据我所工作实际,增加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并编印成册,按照县局要求,将六项禁令、窗口单位职责分工、联系电话及导向性标志,行政性收费标准、依据,各岗位职责等统一进行了上墙;四是对各类档、册、卡、簿、本进行了统一规范。稳步推进企业和个体户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在E6综合数据库中录入市场主体档案651户(其中正常营业412户,注销歇业239户),按信用等级分类实施监管,其中企业AA类7户,A类17户;个体户A类263、B类34户。重点监管户104户,其中食品经营户90户(A类76户、B类14户),食品加工户4户(A类3户、B类1户),药品经营户10户(A类9户、B类1户)。五是制作了通渭县**工商所机构、党支部、协会岗位职责网络图,食品经营户分布图,市场巡查区域图,首问、首办责任制程序图,执法人员亲手制作了个体工商户收费公示栏,执法人员岗位一览表,12315投诉举报流程图,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流程图,消费者权益保护流程图,不合格商品公示栏,学习园地,八荣八耻等牌匾,节约所内经费890元。

二、构建三位一体机制,确保食品消费安全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我所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工商所又处在食品监管工作第一线。我所监管着一镇一乡四个集贸市场共有94户食品经营户,工商所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质量和工作任务的完成。为深入探索建立食品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我所在总结以前监管工作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努力创新。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打造工商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长效监管体系,重点加强对流动经营户的监管,以便从源头上遏制假冒伪劣食品进入我辖区市场。对固定食品经营户全部实行了购销台账、索证索票、质量承诺、进货查验等自律制度、有力促进辖区食品安全工作,营造消费者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

(一)加强监管力度,宣传食品安全。年初,我所就成立了由所长任组长,各巡查队队长为成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到户,层层靠实监管责任,所长与队长、队长与队员、队员与经营户三级共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100份,以国家工商总局下发的《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和《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十条意见》为总纲,以“六查六看”为手段,以公路旁、学校周边为整治重点,以食品流动经营户为整治难点,结合食品分层分类监管,打造最有力的一道食品安全屏障。共计开展了以清理规范食品市场主体专项执法行动,以“两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市场专项行动,以东关至**中学、梁家渠、六里等零散交易点为主的区域执法检查等。截至目前,我所共查处食品案件7起,没收假冒伪劣商品九大类514件(包),标值1089元,罚款5300元,有力打击了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法经营行为。同时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常识,通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企业、进市场、进村社、进农户、进学校等形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截至11月,我所利用黑板报、小广播等形式进行食品安全宣传和消费警示10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00余份,上报各类政务信息7件,其中定西日报采用1件,市局政务信息网采用1件,县局采用5件。

(二)增强经营者自律,共建食品安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诚信”建设,构架完备的经营者自律机制。积极引导辖区内95以上的食品经营户完善了经营者自律制度,我所帮助经营户按商品类别建立索证索票索引目录,科学管理、方便查找,提高效率,其经验得到县局、市局的肯定。并且在辖区成立了“通渭县食品经营者自律协会**分会”,下设2个食品自律小组,协助工商所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辖区食品安全进行综合治理,把好食品安全的每一道关口。经营者在食品安全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将重安全、讲诚信宣传到每一个经营户,使他们牢固树立自律就是安全,诚信就是利益的思想。引导他们放长眼光,扩展视野,自觉抵制假冒伪劣、树立诚信经商的良好风尚。

(三)完善社会监督,促进食品安全。我所共聘请了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个,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来自各个村社,依托各村的一会两站,严防不合格食品下乡进村。同时充分发挥“12315”消费申诉举报维权网络的作用,实施了“12315”农资消费维权“村村通”工程。通过设立工商提示牌及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等办法,将“12315”维权网络向乡镇、农村延伸,每个行政村建立了消费者投诉站(点),形成了以“一会两站”为依托的“红盾护农”网络。乡镇有消费者协会分会,村庄有红盾护农维权站和“123l5”维权联络站。“一会两站”建设使农资监管村村有“岗哨”、户户有“耳目”,实现了小投诉不出村,大投诉不出所,在广大村镇筑起了拒绝伪劣、维权护法的牢固防线,拓宽了农村维权的渠道,维护了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目前,我所辖区已建立“两站”42个,形成了红盾护农的高压态势,有效维护了农村市场秩序,促进了社会安定,树立了工商形象,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三、发挥职能作用.规范市场监管行为

我所把强化农村市场监管,优化农村市场环境,促进农村市场繁荣,扶持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义不容辞的职责。针对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集登记、发照、日常监管、案件查处为一体的综合管理模式。

(一)规范登记注册行为。一是规范市场主体准入行为,严格按法定条件和程序登记,登记办照实行一审一核,专人负责农村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流通领域专项管理。今年共登记个体工商户户,登记审核审查人员无以照谋私、徇私舞弊行为。二是加大市场运行的监控制度,建立健全经济户口,全面推行市场巡查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握工作主动权。同时,大力开展创建“守信用,重合同”工作,推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诚信建设,实行企业分类监管,为守法经营,诚信发展的企业营造宽松环境,加强对不良企业的零距离监管。我所辖区内已有“诚信单位”4户,“食品安全示范门店”5户。三是积极探索农产品流通规律,围绕农业产品规模化生产、组织化营销、品牌化竞争的发展目标,立足实际,积极培育洋芋市场,发展洋芋产业,目前,我辖区以“通渭县有余洋芋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洋芋经销户已达40户,为活跃农村经济,搞活地方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二)规范征收行为。为了改变“重收费、轻管理”的传统观念,以便将执法人员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监管和服务上来,我们推行“上门缴费”和“阳光收费”。结合实际实行“定费、收费、查费”三分离,推行“统一标准、民主定费、公开透明、全程监控、公示结果”的“阳光收费”措施,有效解决了干部忙于催费、困于收费、疏于监管的顽症。截止11月中旬,全所完成全年“两费”指标的94。

(三)规范市场监管行为。一是认真落实市场日常巡查制度,全面规范市场秩序。为了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我所对辖区农资经营户全部实行“两帐两票一卡一书一留样”,规范了农资经营市场。且以“12315”投诉举报电话为依托,以落实日常巡查制度为手段,建立和完善打击违法行为的有效执法体系。二是探索实行区域监管责任制,划分执法监管责任区,分片管理,责任到人。巡查监管人员对责任区内的监管工作负直接责任,做到“五清”,即:经营户数清、经营负责人的基本情况清、经营状况清、经营地址清和违法违章失信情况清。同时,确定巡查重点,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农资销售网点集中地、集贸市场及农民投诉比较集中的经营户,进行严格检查,重点监控,严格查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挂靠经营等违法违章行为。并结合企业信用建设,大力推行农资企业分类监管模式,建立农资经营单位分类分级监管模式,力求做到日日有巡查,巡查有重点,提高监管的针对性。三是针对农村市场偏远分散、农民经营者法律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缺乏等特点,**工商所坚持红盾护农,服务三农,强化农村市场的监管服务力度。持续开展了上门服务、现场办公、流动执法等贴近农民、服务群众的业务活动。上门为农民经营户送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送工商行政管理服务指导,送商品鉴别知识技巧;现场受理农村各类经营户的登记申请,创新农村市场监管和服务新模式,强化农村市场的综合监管,深入农村市场,开展流动执法检查,把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延伸到田间地头,查处造假制劣窝点,拔掉“钉子户”,净化农村市场。同时,方便农村经营者,方便农民消费者,切实为农民群众服务。

(四)规范执法办案行为。一是按照“查案、审核、定案”三段式的要求,我所从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入手,进一步完善立案审批、明确案件主办人、大要案集体讨论和撤案程序等制度,有效地保证执法办案的统一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彻底根治“人情案”和乱罚款歪风。截止目前,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26件,其中千元以上案件7件,500元以上案件6件,罚没款完成全年指标90。无一例复议和诉讼案件。二是开展“以案说法”、“一月一法一考”、“一周一案一评”等有效形式,努力提高执法的质量。全年共计召开案件评查20次,在评查中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我所已系统学习法律法规17部,组织考试10次,业务考试成绩均达到了90分以上,摘录业务和政治学习笔记两万字以上,撰写心得体会人均一篇。通过学习,我所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可喜局面,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县局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及时督导密不可分,与全所广大执法人员的辛勤努力息息相关,与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紧密相联。尽管我所在规范化建设及各项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离县局和市局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一定要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学习兄弟所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寻找差距,取长补短,不断深化和完善工作,促进**工商所的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工商所基层规范化建设经验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工商所基层规范化建设经验材料。

2.规范化建设经验材料 篇二

一、深化认识, 进一步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结果, 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推进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必然选择。我们必须站在全省, 甚至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来深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认识, 切实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这一制度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农机专业合作社正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前提下, 将广大农机拥有者、使用者紧密联结起来, 根据农民需求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 解决了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与亿万农户小规模生产的矛盾;通过代耕代种、农田托管、土地租赁、股分合作等形式开展规模经营, 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 推动土地经营方式创新, 促进统一经营向农户的联合和合作, 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方向转变。

(二) 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力

江西是一个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大省, 农村务农人员明显不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 为广大农户实行耕、种、收一条龙服务, 一方面让农机生产能手开展社会服务, 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使外出务工人员能够安心工作, 留守人员可以进行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 极大地优化了农村劳动力配置。通过劳动分工和专业合作, 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既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的矛盾, 又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三)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进步,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省人多地少, 人均耕地不到1亩, 却是一个产粮大省, 是从未间断过为国家提供商品粮的省份之一,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增强农产品有效供给中责任重大。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主要手段和重要载体。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 能够促使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信息、人才等得到有效整合, 加快农业科技应用, 提升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提高粮食产量, 促进农民增收,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 降低作业成本, 减轻农民负担

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自愿组合, 民主管理, 合理配置农机资源, 加速了生产要素的整合重组。在购置农机具上统筹考虑, 避免了重复购置和闲置等。解决了农机户分散经营、效率低下、无序竞争等问题。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机具检修、保养, 统一配件、油料供应, 统一收费标准, 统一作业质量, 统一安排农田作业和跨区作业, 极大地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

(五)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机新

技术新机具的普及推广, 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的水平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步伐快, 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能力强, 是农机化发展的领路人。随着国家购机补贴力度的逐年加大, 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大型拖拉机、高性能收获机等先进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主力军。如鄱阳乐丰农机专业合作社面直接面向种粮大户、农机大户推广机插秧, 成效明显。

(六)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升农机安全生产, 搭建了农机管理的新平台

分散经营的农机户由于点多面广, 农机安全监理和管理服务往往难以到位。农机专业合作社既是基层农机部门联系广大农机手的桥梁, 从而更有效开展政策宣传、技术推广、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生产组织和安全教育等工作;也是农机手交流互动的平台, 使他们在信息上互享、技术上互帮、利益上互惠, 便于向主管部门反映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使农机管理部门及时听到他们呼声, 提供更好的管理服务, 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等意识, 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把握趋势, 进一步理清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 全省各级农机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和建设, 积极开展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 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较快发展。到目前为止, 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达227个, 入社人数7580人, 拥有农业机械35169台套, 作业服务面积700万亩, 初步形成了组织形式多元化、经营内容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运行机制规范化的农机合作社发展新格局, 为进一步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一个组织制度的创新过程, 目前, 还仅仅是创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 还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具体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规模小、内部管理不规范、服务内容单一、带动能力有限等等, 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是暂时的, 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困难和问题, 准确把握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 进一步理清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路, 坚定信心, 努力开拓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新局面。

(一) 必须坚持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以农机手为主体, 以服务社员为宗旨, 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充分体现合作社成员对内部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最大程度的实现、维护社员利益, 不断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 必须坚持由政府引导建设、政策扶助发展。

家庭承包分散经营的特点决定了政府部门要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予多方面的指导、扶持和服务, 特别是在财政、税收、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给予政策扶持, 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 指导扶持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三) 必须坚持服务主导产业,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示范带动。

农机部门的引导和扶持, 要从农民合作要求和市场需求出发, 紧紧依托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以典型带动, 示范引导, 做到引导不强迫、服务不干预、支持不包办。要坚持合作形式多样化, 投资主体多元化, 服务方式市场化, 切实维护合作社全体社员的共同利益, 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切忌急于求成, 一哄而上, 一哄而散。

(四) 必须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 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要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 在促进发展中逐步的规范。农业部等国家五部委已经作出了规定, 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

三、夯实措施, 进一步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当前, 我国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规范, 我们要深刻认识、认真贯彻中央政策精神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立法原则,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夯实各项措施, 大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5年, 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420个, 社员数量发展到13万人, 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总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达到10个, 500万元以上达到100个, 200万元以上的达到500个。同时,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机制更加灵活, 制度更加规范, 服务领域更加宽广, 效益更加明显, 社会化服务程度显著提高, 服务农户数达到全省农户总数的1/4以上, 作业面积占全省农机作业面积的1/4以上, 农机合作社生产总值达到25亿元。

(一)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农机部门要坚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 摆上重要位置, 列上议事日程, 切实加强领导, 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 业务部门全力抓的组织领导格局。要制订发展规划, 提出发展目标和任务, 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 与年终先进单位评选工作相结合, 实行一票否决制。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及时了解农机合作社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不断取得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新成效。

(二) 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多元投入。

一是政策倾钭。对合作社购买农机具要优先安排补贴, 地方上可累加补贴或以奖代补。二是项目支持。要积极为农机专业合作社争取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扶持资金, 各地承担的农业部和省农业厅有关项目, 可通过农机合作社实施。三是引导多元化投入。要主动与金融机构协调, 争取农机设备抵押贷款。鼓励农民以机、以地、以房 (办公场所、机库) 、带资参股入社, 形成农机专业合作社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 组织人才培养, 提高管理能力。

各地要加强教育培训, 人才培养, 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自我发展能力。要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 制订培训规划。要大力组织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带头人和合作组织成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增强他们依法办社能力, 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合作社的运行质量。市县农机部门要有计划地开展农机具维修、操作高技能人才培训, 加强合作社会计制度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2010年, 省厅将结合农机培训工程, 对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进行轮训。

(四) 抓好典型示范、创建规范合作社。

各地要按照《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意见》, 积极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创建工作。从实际出发, 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机械保有量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机户和乡村干部积极性较高的乡镇, 开展农机专合作社示范创建, 并从资金、政策上给予优先支持。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 使之成为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服务质量高、民主管理好的示范合作社。通过抓典型示范, 以点带面, 整体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今后每年, 省厅抓10个农机示范合作社, 赣州、吉安、抚州、宜春、上饶、九江和南昌市各抓10个示范社, 其余设区市各抓3~5个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 县 (市、区) 也要积极开展农机示范合作社建设。对示范农机专业合作社, 可免除其直接所有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检费, 上牌费, 减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费。

(五) 强化指导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通过网络、电话和手机短信等方式, 及时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布市场分析、政策动向等方面信息, 支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做好维权服务。要主动与生产厂家联系做好“三包”服务, 维护合作社的合法权益。三是要主动与有关部门和企业协调沟通, 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工商登记、建设用地、税收、资金投入、油料供应、维修服务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形成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局面。

(六) 开展部门协作, 强力推动发展。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服务型组织, 也是经济组织, 必须将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 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过程的实际需求开展农机服务, 要加强部门间的紧密配合, 形成合力, 共同促进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一方面, 农机主管理部门要积极主动与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生产主管部门沟通, 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划、计划和项目纳入到整个农业的生产规划、项目当中去;另一方面, 各级农业生产主管部门也要主动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服务纳入到整个农业的生产规划、项目实施中来, 在整个农业行业内部进行统一规划、分类实施, 形成发展的合力。

目前, 我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发展的潜力很大, 各级农机部门要统一思想, 抓住机遇, 克服困难, 履行职责, 加大工作力度, 充分调动广大农机手的积极性, 力争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新成效、新突破, 为我省农机化事业、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3.规范化建设经验材料 篇三

xx区法院:狠抓规范化建设提升司法警务工作(1)

今年以来,xx市xx区人民法院法警大队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增强法治素养,着重从三方面提高司法警务工作的规范化,提升司法警察队伍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司法警察队伍,推动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抓好安全教育,规范干警执法行为。通过下发学习手册、集中学习等方式,组织全院法警对最高法新下发的有关文件进行学习,引导干警牢固树立“100-1=0”的警务安全观,增强“四个严防”的安全意识,即严防因为工作忙乱而出现安全隐患;严防因责任心不强、思想松懈而出现安全隐患;严防粗心大意工作不细致而造成安全隐患;严防因家事、私事分心而造成工作纰漏。

二是抓好党建工作,促进警务工作全面开展。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警务的工作思路,狠抓教育工作,创新教育方式,通过内网、自媒体渠道,以“微党课、小讲堂”的形式,每月向干警授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等有关内容;开办“流动课堂”,让执行任务、出差、生病的干警在网上补课和学习,确保学习教育无死角、全覆盖,强化教育宣传力度,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筑牢干警的思想根基,指导和推动警务工作的开展。

三是抓好执法规范化建设,促使队伍管理规范化。严格司法警察值班、巡逻和要情报告制度,加强安全检查力度,防止各类危险物品进入审判场所。完善应急处突预案,加强处置突发事件演练,有针对性制定工作预案。做好执勤法警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执勤法警自身安全。不断健全完善警务督察机制,设立执法监督员,每月对干警规范执法情况进行通报。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活动,对院内重点部位、警械装备、车辆等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院内机关安全和审判执行工作安全规范有序进行。

20xx年xx法院司法规范化水平建设情况(2)

20xx年,xx法院围绕“司法规范化水平提升年暨执行不力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全力构建“知责、尽责、追责”“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真正推动司法规范化建设严起来、实起来、硬起来,实现审执业务和执行能力“双促进”“双提升”。

一、抓知责,确立“风向标”

一是责任导向。围绕扫黑除恶、诉源治理、切实解决执行难、全国文明单位创建等重点核心工作,逐一明确并严格执行相关工作清单,确保各项任务“有章可循、有事可办、有人监督”。完善内部考核工作机制,着重突出审判质效、规范化建设等指标权重并拉开首位、末位得分差距,正向引导和激励部门比学赶超。

二是问题导向。聚焦审判执行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定向抄告、提示责任部门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司法办案全年保持“结案大于收案,未结案数明显下降”的良好态势。

三是效能导向。坚持用项目检验规范化建设的“含金量”,将无纸化办公办案、“最多跑一地”改革、服务“两个健康”先行区发展、“三服务”等重点项目,作为干警成长的“孵化器”。一年来,共有x个集体和个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

二、抓尽责,防止“慵懒怠”

一是精准化服务。完善诉服中心、矛调中心窗口运行机制,专设“银行大堂经理”式协调岗位来统揽协调诉讼服务工作,确保让每位群众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得到人、问得清案、办得成事。深化“开门纳谏”活动做法,以座谈会形式向代表委员、企业镇街和特约监督员征求意见,共收集涉及立案、审判、执行、综合管理工作意见建议x件,并逐一落实反馈。

二是项目化管理。围绕“考绩抓工作,督办抓落实”的思路,完善司法政务督办机制,把全院各项工作、任务逐一分解消化,形成清单,责任压实到各部门、条线和干警,并设专人专岗进行督办,形成“项目化列表、清单式执行、节点式跟进、销号式管理”的管理模式,确保法院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是公开化评议。建立党组工作例会、工作定期报告、效能日常督察等制度,定期选取x个部门进行述职,鼓励各部门比学互看、取长补短,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三、抓追责,创造“危机感”

一是创造“随时迎战”危机感。严格落实“十查十看”要求,全面开展个人自查、部门自查和支部自查。将院领导带队定期“院风院貌院纪巡查”与纪检部门不定期“专项突击检查”相结合,实行全过程记录、痕迹化管理;开展员额法官案件质量交叉评查,对裁判文书质量、庭审情况等评查结果与办案绩效考核、奖金发放、评优评先相挂钩。

二是创造“攻坚应战”危机感。定期对“清积会战”“高质量办案‘4+2’专项行动”“无纸化办公办案”等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进行督察,针对推进、落实不力的情况,书面责令限期完成,或进行院长“一对一”约谈。

4.乡镇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经验材料 篇四

农村财务管理一直都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十分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农村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是否切实减负增收。因此,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先后采取了“村帐站管”和“村帐站审”的农村财务管理方式,但效果不尽人意。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现状,已严重制约了农村奔小康的步伐。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深入,从体制上改革农村财务现有的管理模式,推行以财政为主导的以会计委托代理制为核心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改革的背景

(一)履行法律法规赋予财政部门管理农村会计工作职责的需要

《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负责管理农村会计工作。《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和有关配套文件指出:县级财政部门、经管部门要加强乡镇和村级财务管理,继续完善会计代理、村帐站审制度,帮助农村基层组织切实规范会计核标工作。为此,加强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是财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财政部门也具备了开展农村会计代理服务的良好基础。一是各财政所已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了零户经管,配备了开展集中核实的硬件设施和业务骨干,积累了集中核标工作的经验;二是财政部门农税征收主体到位后,财政干部与农户的交往增多、熟悉农民家庭收支情况,有利于财政部门开展会计代理服务,如实反映农村会计信息。

(二)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需要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深入,村级财务管理出现了诸多新情况,一是财政直接管理的转移支付资金、农业两税附加、民政优抚资金、农民灾欠减免资金等财政性资金在农村财务收支中的比例将逐渐增大;二是“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成为村组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三是村组债务锁定和化解成为农村财务管理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对农村能否实施有效管理,将直接关系农民负担能否真正减轻,关系农村税费改革的成败。因此,需要采取配套措施,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三)解决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需要

由于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在我区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具体表现在:一是收支无计划,开支随意性大。往往造成入不敷出,寅吃卯粮只得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二是帐目不清,往来不明。部分村长期不记帐、不结帐、不对帐,有的会计师离任多年不办移交,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数据不全;三是资产管理失控。有的村干部直接插手现金收付,坐收坐支甚至混水摸鱼,贪污、挪用等经济问题层出不穷。有的村干部长期欠款、借款,由于清收不力,使“活帐”变成“死帐”。部分村新增固定资产不入帐,个人长期占用,导致集体资产流失;四是监督乏力,民主理财流于形式。由于有的村干部民主意识淡薄,搞“一言堂”,村民理财小组没有直正参与村级财务管理。有的村长期不公示财务,即使公示也是内容不全,数据不实;五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队伍不稳定。村级财务人员大都没有接受专业培训,而且无证上岗现象非常普遍,财会人员说换就换,极不稳定。鉴于以上情况,农村财务管理亟待加强,以改变管理混乱的现状。

二、改革的设想

农村财务管理要想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混乱现象的发生,必须从制度上加以完善。为此,我们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在全区推行农村会计代理服务工作,具体工作方案和程序如下:

(一)设立机构。各乡镇(街办)(不含龙泉)财政所成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零户统管中心合署办公。中心是接受村组委托、代管村组资金,办理收支结算,代理会计业务,保管会计档案的中介组织。行政上接受本级乡镇(街办)党委政府的领导,业务上接受区财政局的指导。

(二)清产核资。各乡镇(街办)应从财政、审计、经管、监察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对所属村组的财务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以理顺帐务,核对往来,锁定债务,核实资产。

(三)接受委托。在实行代理服务之前,由各村向中心提交代理服务书面申请,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与中心签订委托协议。中心向各村作出确保资金“三权”不变,确保及时办理经济业务等主要书面承诺。

(四)两个取消。一是统一取消各村现有银行帐户,将现金和存款余额转入中心开设的银行帐户。二是统一取消各村会计岗位和机构。各村只设一名报帐会计,负责领取备用金,办理收支结算。

(五)统一核算程序。

1、统一记帐程序。中心按一村一帐的要求进行分户核算,统一执行财政部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准则》。并实行会计电算化。

2、统一审批程序。村组的各项开支先由村负责人审批,然后每月一次由村民主理财小组进行集中审核并盖章,达到一定数额的还要提交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最后再由中心根据有关要要求进行审核,对不合规的条据予以退回,不准入帐。

3、统一报帐程序。各村报帐员凭在中心领取的《资金结算手册》进行收支的结算。

①收入报帐程序:各村取收的一般性收入应在24小时内缴存到中心在银行开设的帐户内,并与中心办理收入报帐手续,对于区财政局拨付的转移支付和两税附加及农业税减免款,中心在收到拨款通知单后,根据明细分别记入各村帐户,并填写《收入进帐单》与报帐员办理收入报帐手续。

②支出报帐程序:中心按各村业务量的大小,对每个村核定一定数额的备用金,各村发生的一般支出由报帐员用备用金开支后,将原始凭证按审批程序审核审批后交中心报帐,中心根据财务收支计划和资金结存情况,对原始凭证再审后办理支出结算,补足备用金,对于村干部的工资,农业税减免、民政优抚金,农户拆迁补偿费等由中心根据花名册直达到个人,并填写《支出报帐单》与报帐员办理支出报帐手续;对于一事一议项目经费,村级道路建设经费由中心根据工程预算按进度直达到项目,并填写《支出报帐单》与报帐员办理支出报帐手续。

4、统一档案保管程序。中心统一负责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和装订成册工作,并妥善保管,三年后移交村民委员会管理。

5、统一会计信息反馈程序。一是中心在次月5日之前,向各村提供月度财务报表,交由报帐员加盖村委会公章后返回中心做帐;二是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的要求,在季度终了后的十日内,向各村提交财务公开所需的会计信息资料,在村务公开栏中向群众公开;三是每半年开展一次财务收支分析,指导村组加强财务管理,及时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六)制定管理制度。一是制定票据管理制度,统一使用《湖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统一收税收据》。票据的发放、回收、销毁等票据管理工作由中心负责;二是制定财务公开制度。季度、终了,中心负责向村民委员会提供各项资金的收、支、存明细情况及其他会计资料,由村民委员会向农民如实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在中心设置电子触摸屏,方便农民查询;三是制定内部工作制度。中心统一建立凭证审核制度,资金对帐制度,内部岗位责任制等内部工作制度,以加强内部控制,促进廉政建设。

三、改革的预期效果

推行会计委托代理制,对村级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理财民主化、管理程序化、监督制度化,从而从源头上堵塞了各种漏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财务管理由乱变清。实行代理记帐后,由于做到帐目日清月结,支出审批手续齐全,收款票据和支出条据规范,帐证、帐实、帐帐相符,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

(二)财务收支由暗变明。过去一些村财务收支不分开,搞“暗箱操作”,实行代理记帐后,各村的家底都在会计核实中心反映,每季度的收支内容、标准、项目、原因等都在村务公开栏内公开,真正提高了财务工作的透明度。

5.规范化建设经验材料 篇五

XX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06年1月

XX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语委、省教育厅的正确指导下,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积极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为建设和谐发展的新XX,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努力搞好服务,提升了XX的城市形象。特别是在近两年的省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迎评工作中,我们更是加大了工作力度,使我市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圆满实现了“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获得了省评估组的好评。我们的基本做法可以归纳为六个坚持,即坚持长远结合、适应发展、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思路;坚持依法推进、依法管理、依法整改的工作方针;坚持依靠组织、全面发动、公众参与的工作路线;坚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促进自觉、提升水平的工作要求;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

一、坚持长远结合、适应发展、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XX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20多年来,XXGDp年均增长14.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7%,2004年,全市实现GDp3450亿元,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21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5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名列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2004年全国最具活力城市等等荣誉称号表明了社会各项指标也都名列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做好城市语言文字工作,不只关系到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增进民族团结,而且也关系到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树立城市文明形象,提升市民素质,也关系到营造扩大开放、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良好环境。作为“不是中心,服务中心;不是全局,影响全局”的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理应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正是从这一点出发,XX市政府、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了长远结合、适应发展、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们坚持了这个目标,在2001年制定了《XX市“十五”语言文字工作规划》,2003年又根据XX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情况,修改制定了《XX市语言文字工作五年(2003年~2007年)规划》,每年都有工作思路(或要点)。特别是2004年启动了迎接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工作,一开始就提出了一定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经过努力高分通过评估的迎评工作目标。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决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不搞突击、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不管是在普通话的推广和应用,还是规范用字、街头整治;不管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还是建章立制、依法管理;不管是整理资料、总结汇报,还是宣传氛围的设置、组织接待,都力求把工作做到一流水平,精益求精,经得起检查,经得起推敲。“基本能够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营造了与XX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良好语言文字环境”省评估组的认定意见,给了我们的工作以充分的肯定。

二、坚持政府主导、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思路

城市语言文字工作涉及到整个社会,可谓面广、量大、点多、线长。如何才能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工作思路很重要。我们坚持了政府主导、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思路,比较顺利地推进了这项工作。

首先是政府主导。自1998年,市语委成立以来,始终由分管副市长担任语委主任,各区语委主任也都由分管副区长担任。每年,市政府领导都要听取语言文字工作汇报,并对语言文字工作做出指示,提出要求。市政府把语言文字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城市综合管理之中。全市的语言文字重大活动都由市政府出面。如每年的全市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推普周”开幕式、迎检动员大会等,都由市政府召开,市政府秘书长主持,分管副市长作重要讲话。市政府领导亲自参加街头用字情况督查,亲自参加迎检工作的初查和复查。为了更好地推进迎评工作,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还在2005年3月专门出台《关于做好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迎检工作的通知》。不少工作上的困难,都是在市政府领导的直接参与与协调下得以解决的。如由于广告现在都是实行市场运作,广告发布权都是半年、一年买断的。为了进行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宣传氛围的设置,必须请原广告主出让,市政府不但签发了要求各单位大力协助的文件,而且市政府董宙宙副秘书长还亲自召开协调会一一予以落实。政府主导的另一个方面,还体现在给语言文字工作经费的支持,2004年、2005年市政府每年都拨给语委办40万元。为了支持街头用字的整治,2004年市政府还专项拨给城管局60万元,用作店招、店牌的改造。各区政府同样发挥了主导作用。这次受评的吴中区政府正是全市七个区的一个缩影。他们的做法得到了评估组的高度评价,吴中区政府也被省语委作为先进单位向国家语委推荐。

其次是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我市的语言文字工作在市政府的领导和市语委的统筹协调下以各区和30个市语委成员单位为主,通过各区政府、区语委和各主管部门进行全面发动和推进。各区和各主管部门都按照市语委的要求制订了详细的迎检方案,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逐项予以落实。各区全面负责所辖区域内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而各主管部门全面负责本部门内部及所有下属单位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而很多工作又都是条块结合,密切配合开展的。如街头用字的检查和整治,街头语言文字规范宣传氛围的设置等工作,就是在各区政府和市、区两级城管、工商、市政、公安、民政等部门协作配合下才得以比较顺利的推进。

三、坚持依法推进、依法管理、依法整改的工作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语言文字工作的根本大法》,我市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核心,坚持做到依法推进、依法管理、依法整改。

为了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能适合XX和各部门的情况并更具体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市制订了不少地方规定。

2004年7月,市政府连续出台了三个文件,即《关于整治街头不规范用字的通告》(苏府通﹝2004)5号)、《转发市语委关于加强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苏府办﹝2004)108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语用字的通知》(苏府办﹝2004)104号)。这三个文件对推进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和迎评工作起到了指导性作用。近几年教育、人事、城管、交通和公安等部门也都出台了相关的文件,规范语言文字工作。如市教育局会同市语委在2004年5月印发了《关于申报和考核评估“XX市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学校”的通知》,在全市开展了创建“XX市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学校”的活动,至2005年7月,市区239所学校通过考核达到合格,其中83所学校达到优秀;市人事局自2001年以来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语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公务员中开展普通话培训和测试的文件4个,把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作为严把公务员入口关和考核关的一个基本要求;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广告协会等部门在2004年都分别出台了关于广告、店招、店牌等规范用字要求的文件;针对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2004年12月市语委出台了《关于公文、报告、试卷等文字材料中规范使用序号标点、汉语拼音等的通知》。这些文件和规定的出台,对各部门加强用语用字的管理和提高用语用字的规范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市、区城管部门联合行动,清理、拆除不规范的户外广告、店招店牌5400块(处),拆除违规设置的杂牌、标志等1200余处,统一改造店招店牌1700多块,使社会公共用字有了较大的改观。在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时,我们还注意处理好保持地方特色和规范语言文字应用的关系。XX是典型的吴方言地区,是古城又是现代化开放城市,一方面历史古迹多、中华老字号商店多、名人题词多,另一方面外企外商多、港澳台资企业多。我们严格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关于在特定场合允许使用方言和保留繁体字、异体字的规定,制订有关整治要求,如:要求老字号商店“中华老字号”的铜牌一定要悬挂到位,凡名人题词的店招、店牌一定要落款到位,凡借用定型商标的一定要加注○R符号等。这样既使地方特色得以保护,又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次受评的观前街就是按照这样的要求进行整治的一个典型。评估组对我们这样的做法作了充分的肯定。

四、坚持依靠组织、全面发动、公众参与的工作路线

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推进除了要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外,很重要的一条是要依靠各级组织、全面发动群众,公众积极参与。在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和迎评工作中,我们坚持了这一条工作路线。

在各市、区语委健全组织的基础上,各系统、各单位都建立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不仅负责平时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更重要的是发动群众一起投入到该项工作中去。在迎评的2004年、2005年中,市语委和各部门、系统、单位除了分层次召开动员会以外,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如2004年“推普周”期间,市语委举行了全市的普通话演讲比赛,各市、区都在决赛前举行了初赛。2005年市级机关组织的“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也是在各机关初赛的基础上进行决赛的。各学校和新闻媒体单位也普遍举行了朗诵会或演讲比赛。教育系统在2005年举行的全市中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仅市区(不含吴中区和相城区)参加的教师就达到了601名。2004年“推普周”期间,由市语委组织的380多名师生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上街进行定点宣传,据不完全统计,前来宣传点的市民约有6000多人,向市民发放的市语委编印的《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宣传手册》就达5500册,其它宣传品更是不计其数,其中吴中区师生深入街道、里弄发放的《关于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通告》就达25000份。2004年暑假,在“规范街头用字,提升城市形象”啄木鸟行动中,仅XX城区走上街头的师生就有近4500多人。2005年市语委和《XX日报》社联合举行了“XX市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竞赛”,回收到的有效答题卡达9029份,充分证明了广大市民对这项工作的关心程度和参与度之广。各单位还积极组织适龄人员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到目前为止,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已对全市各类人员共6万多人进行了培训测试,教师、公务员和新闻媒体相关人员普通话测试任务已基本完成。现在,经常有人会写信或打电话咨询有关语言文字规范的问题,反映发现街头用字的不规范情况,提出要求整改的意见。

五、坚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促成自觉、提升水平的工作要求

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行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对规范语言文字应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规范语言文字应用的水平。我们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始终坚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促成自觉、提升水平的工作要求。

不管是全市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还是四个重点领域的动员大会,或者各单位的动员会、工作会,在领导的讲话中,首先强调的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自觉性。朱永新副市长多次强调指出,做好语言文字工作是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需要,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XX城市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市民素质的需要。市政府副秘书长董宙宙“不是中心,服务中心;不是全局,影响全局”这一对语言文字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归纳已成为所有干部和群众的口头禅。2004年市语委编印了11000册《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宣传手册》,分发到各区和市语委各成员单位,以供各单位学习和分发到市民手中。在2004年、2005年各部门、各单位都采用了多种形式组织干部和职工进行学习。有的单位专门印发了学习材料、组织了学习活动,有的单位请语言文字工作专家作了专题讲座,不少单位都进行了语言文字基础知识问卷调查或竞赛,更有不少单位在内部网上刊登有关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知识、要求等内容以及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动态。各单位分管领导和语言文字工作者更是对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江苏省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标要素及评分标准》逐项学习、研究,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推进本单位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方案。通过广泛宣传、学习,广大干部和群众思想认识上发生了四个可喜的变化: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政策和要求由不甚了解到了解甚多;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内容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对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重点、指标体系等由不甚明确到比较明确;对搞好语言文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由不够深刻到比较深刻。

各单位除了作出一定的规定和要求规范用语用字外,还鼓励适龄人员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对测试合格者进行奖励。在2004年年底,市语委发出《关于公文、报告、试卷等文字材料中规范使用序号标点、汉语拼音等的通知》后,各单位都对原来的文字材料和公示性用字进行了检查和整改。如这次受评的高新区实验幼儿园,把以前出版的一本论文集《一心一意走科研之路》发给每位教师一本,请大家对照标准寻找不规范的用字、符号和排版格式等,并予以纠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根据《XX市社会群体对普通话的认识和使用情况的调查》统计,目前XX市民不仅已经有了说普通话的意识,而且普通话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96.7%的被访问者选择“在需要使用普通话的场合主动使用普通话”,社会用字的规范程度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这次评估组对我市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我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程度较高,语言文字社会应用达到了一定的规范化水平”,“语言文字规范化为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已经显示出来”。

六、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

根据《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通知》精神,进行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要以国家机关、学校、大众传媒、主要公共服务行业为重点,促进这些领域提高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进而带动、影响全社会”,“要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系统的工作基础和条件,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组织方式和操作办法,积极、稳妥、逐步地推动评估工作”。我市在推进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和迎评工作中始终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

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对全市的语言文字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早在2001年市语委就制定了“十五”语言文字工作规划,2003年又根据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修订形成了《XX市语言文字工作五年(2003年~2007年)规划》。2004年根据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需要,市语委制定了“XX市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迎检方案”,对全市的迎评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在迎评工作的每个阶段,市语委都对前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对新的阶段工作进行规划部署。对迎评过程中的每项重大工作,如迎评情况的初查和复查、街头用字情况的督查、迎评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迎评宣传氛围的设置、迎接评估检查的接待等,市语委都精心组织、分类指导,使各项工作都做得精细周到,好上加好。各区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同样很好地发挥了统筹协调、组织指导的作用。整个工作过程,我们都立足于抓住重点领域,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学校为基础,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以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为工作准则,坚持实事求是、创新创优,做好示范、带动整体。我们确定了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市语委办分别为四个领域的牵头单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并按照四个不同领域的不同指标要素和评分标准进行具体的指导。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工作方法是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

6.规范化建设经验材料 篇六

关键词:良好农业规范 (GAP) ,国际认证,农产品,农业生产

随着科技进步使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 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从单纯的温饱提升到膳食营养平衡和食品的卫生安全;与此同时, 国际贸易中有关农产品安全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措施的相互认可与认证也被提上日程。良好农业规范在保障国际贸易中食品质量安全与相互认可方面, 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在这个背景下被欧洲和美国率先提出, 随后被众多国家引进、应用, 并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接受。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GAP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良好农业规范是一套用于农业生产且生产结果与执行者利益相一致的操作规范, 是用于农场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的一套行为准则, 目的是保证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人们获得安全、健康的食品及非食品农产品。该标准广泛应用于田间作物种植、水果和蔬菜种植、牛羊养殖、生猪养殖、家禽养殖、畜禽公路运输等多方面农业产业。

由于各国的发展状况和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存在差异, 各国 (地区) GAP关注的重点和涵盖的内容有所不同, 但从总体情况看, 发达国家和地区对GAP的接受程度和推广深度、广度要好于发展中国家, 以进口为主的国家和地区对GAP认证的要求程度要显著高于以出口为主的国家和地区。

1. 欧盟良好农业规范 (GLOBAL GAP)

上个世纪末期, 欧洲经历了疯牛病等一系列安全问题后, 消费者对食品本身的关注转向了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欧洲的生产者和零售商为避免因消费者对食品系统失去信心而蒙受巨大损失, 开始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在1997年, 欧洲零售商组织起草制定了针对供应商的产品认证标准, 2001年EUREP秘书处首次将EUREP GAP标准对外公开发布。

EUREP GAP标准分为综合农场保证 (IFA) 、综合水产养殖保证 (IAA) 和花卉和咖啡4类技术规范, 其认证领域不断扩大, 由最初只涉及的新鲜水果、蔬菜到花卉、咖啡、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目前已基本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三大行业。每类技术规范包括相应的通则 (General Regulations) 、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CPCC) 和检查表 (Checklist) 3个部分。该标准执行情况也是通过第三方认证的模式加以衡量, 这样既保证了其公正性, 也可保证执行和审核的一致性。在过去的十多年间, 由于EUREP GAP理念符合全球贸易发展模式,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生产者和零售商加入进来, EUREP GAP开始成为一个全球标准, 在2007年9月曼谷举行的第八届全球大会上, EUREP GAP更名为GLOBAL GAP。由于GLOBAL GAP的系统化的道路, 使企业不再需要通过各种单一认证, 已成为跨地域的国际认可的GAP标准。截至2011年底, 已有五大洲的112576家生产者获得GLOBALGAP认证, 具体增长情况见图2-1。

近年来由于美国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消费量不断增加, 食品微生物感染的人群也不断上升。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统计, 在1988—1998年期间, 每年有7 600万食源性疾病的案例发生。为此, 1998年10月美国联邦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 和农业部 (USDA) 联合发布了《关于降低新鲜水果蔬菜中微生物危害的企业指南》, 官方首次提出了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概念。在美国, 联邦政府或州政府对农药等生产控制要素均有明确的规定, 由不同部门进行管理, 因此, 美国GAP主要针对未加工或最简单加工 (生的) 出售给消费者或加工企业的大多数果蔬的种植、采收、清洗、摆放、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常见的微生物危害控制。

3. 日本良好农业规范

2006年, 日本政府、民间组织和零售企业相继推出了GAP, 日本和中国的GAP都源自GLOBALGAP且同年推行, 虽然两国都面临这资源短缺、环境容量限制和经营规模狭小等制约农业发展的客观因素。但受到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日本的GAP推广道路与中国的大有不同。其特点有:

(1) 政府和民间组织共同推广

日本政府在2005年的政府5年计划《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中明确提出了GAP的制定和实施。同时, 日本国内的非营利组织和大型零售商也大力推进和发展各自的GAP, 因此形成了多种GAP并存的局面。

(2) 鼓励团体认证

由于地缘等自然因素, 日本是小农户经营, 耕地面积少, 每户农产品产出总量少, 如果每户自己进行GAP认证, 独立承担认证费用, 这样的负担是很多农户承担不起的, 因此, 政府鼓励以团体方式取得GAP认证,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完善的补贴机制

日本政府为了推广GAP, 在GAP认证费用上的补贴可谓下大力度, 补贴项目很完善。2005年4月发表了《确保食品安全安心的补贴金实施纲要》明确规定了为了确保新鲜农产品的安全, 政府对各都道府县市町村和产地为实施GAP而付出的相关费用, 每年给予不超过实际费用50%的补贴。同时, 农协等农业团体在进行GAP认证时。政府同样提供一半的认证费用。

(4) 以食品安全为目标的GAP

由于日本农产品主要是自给, 因此日本的GAP是以食品安全为主要目标。通过借鉴GLOBAL GAP的优秀经验并结合日本国情, 推广本土的GAP认证,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保证产品自给率。

(5) GAP不断自我修复的实施流程

日本政府实施GAP遵循PDCA理念, 即Plan (计划) 、Do (执行) 、Check (检查) 、Action (处理) 这四个部分组成, 在每一轮的实施过程中, 找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下一个过程中进行改进, 让GAP的具体标准贴近实际、符合国情。具体实施流程如图2-2:

二、发展中国家GAP的应用情况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生产领域 (种植、养殖) 的生产对象个体差异大, 仅凭抽取最终样品判断产品质量并不精确, 再者农业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较低, 因此同发达国家相比在这一领域推行质量安全管理的难度较大。但在国际市场上, 发展中国家大多为农产品出口国, 一方面为了不断规范本国的农业生产,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和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是为了与世界发展保持同步, 满足进口市场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因此GAP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积极的推广。

目前, 除中国之外, 巴西、智利、墨西哥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借鉴发达国家或GLOBAL GAP的基础上, 已经或正在制定本国的GAP标准, 并力求获得国际上的认可。

三、国外GAP应用经验对中国的经验借鉴

1. 进一步完善我国良好农业规范内容

良好农业规范的内容和流程, 决定了在具体推广过程中的效率和效果, 所以制定贴近实际的GAP, 完善的控制好清晰的流程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施行的良好农业规范主要参考欧盟的体系和相关内容, 我国拥于不同于别国的独特国情和千百年来形成的耕作方式, 所以国内良好农业规范在内容的制定上要更加符合生产生活的具体情况。以及我国农产品的独特性。例如我国在良好农业规范中增加了茶这一项, 就开创了很好的先河。

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 决定了政府在重大事情上的关键性作用, 在GAP的推广上, 同样少不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美国和日本的政府工作值得我们借鉴。相比之下我国政府的扶持力度还比较低, 通过对参与认证企业的问卷分析, 政府对于参与认证的企业基本没有实质上的扶持, 包括在资金的支持方面, 没有对企业直接投资或者财政贴息、税费优惠等优惠政策, 也没用帮助企业融资、担保等扶持。在原料和土地的获得方面也没有明确的扶持政策。为了进一步推广良好农业规范, 帮助更多的企业参与认证, 我国政府就需要承担更多责任, 在现有的基础上在资金投入量, 宣传力度, 政策支持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3. 加大完善补贴力度

日本的补贴内容完善、补贴金额较大, 而且专项补贴的实施的效果很好。相比之下, 我国的补贴还很不完善, 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全程费用很高昂, 从认证学习到具体实施, 以及定期检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般除了出口的需要, 企业都不愿意多花这份钱, 所以在推广的初期, 就需要政府予以财政上的支持, 对认证费用, 人才培训, 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补贴扶持。政府是权威的象征, 只有政府真的在意良好农业规范的发展, 下大力气去推广实施GAP的认证, 生产者才能从本质上去理解GAP认证。认真的实施下去, 而非单单的为了获利而认证。

4. 统一认证标准

良好农业规范作为一种通用的标准必需具备统一性, 才能够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才能和国际相接轨。而日本政府为了积极推进GAP, 在政府推广的同时, 日本国内的非营利组织和大型零售商也大力推进和发展各自的GAP, 因此形成了多种GAP并存的局面, 而这其中只有民间GAP-JGAP获得了GLO-BALGAP国际互认, 多种标准共存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给生产者带来一定的不便, 面对不同的需求方可能会提出不同的GAP标准, 这使得生产者在GAP认证标准的选择上存在一定困境。我国在GAP的不断完善过程中, 要保持一致, 保持统一, 并积极与国际相接轨。避免重复认证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参考文献

[1]李岩.GAP认证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标准化, 2005.3:51-53

[2]吕婕, 吕青, 李成德.良好农业规范 (GAP) 的现状及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技, 2009.12:5812-5813

[3]胡晓钧.探究GAP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2009.23:10-11

[4]王昕, 徐捷, 张韵.良好农业规范 (GAP) 及其对我国农业的启示[J].江苏农业科学, 2009.3:427-429

[5]侯传伟, 王安建.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实施良好农业规范[J].食品科技, 2008.3:194-196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计划下一篇:唐朝的历史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