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教学进度(精选8篇)
1.音乐鉴赏教学进度 篇一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进度表
教学内容教学课时 第一课老师你好3课时老师你好(听赏)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老师最理解我(演唱)复习折纸船3折纸船(演唱)小背篓、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小螺号(听赏)复习山野童趣4采山(演唱)捉泥鳅(演唱)牧童短笛(听赏)认识竖笛 音乐家聂耳2介绍音乐家聂耳 卖报歌(演唱)金蛇狂舞(听赏)在祖国怀抱里5音符之家(活动)在祖国怀抱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演唱)我为祖国守大桥(听赏)复习新疆好3新疆是个好地方(听赏)库尔班大叔喜洋洋(演唱)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第七课火红的队旗3课时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
红星歌(听赏)
复习
第八课小猫钓鱼2课时小猫钓鱼(演唱)
第九课
第十课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
小猫钓鱼(欣赏)欢乐地山寨3摆手舞(演唱)苗岭的早晨(欣赏)音乐活动(认识竖笛)多年以前2多年以前(演唱)哩哩哩(欣赏)小放牛2对十(演唱)对十(欣赏)复习夜2月圆曲(演唱)摇篮曲(欣赏)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2)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木鱼、碰钟)
(3)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2)体验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4、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五首。
2、演奏
(1)学习木鱼、碰钟、镲、大锣、鼓的演奏。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2)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
(3)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4、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2、创作实践
(1)能够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与音乐。
(2)能够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
教学措施:
1、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乐趣。抓好并巩固课堂常规,有明确的目标给他们
2、扎实的训练和巩固学生的音乐知识(乐理知识等),唱歌时,教师亲自示范,带读带唱,力求吐字、咬字正确。
3、充分运用音乐课自身的特点,利用弹、唱、演、奏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充分落实每课的重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尽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不能走过场,多运用浅显的语言、形象的示范、多种多样的直观教具,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教学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
2.音乐鉴赏教学进度 篇二
一、采用正确方法进行教学导入
音乐乐感、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投入度有一定的要求,因而,教学导入在初中阶段音乐教学过程中占据了重要位置。随着网络技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了充分发挥,在音乐方面、美术方面显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音乐理论教学具有枯燥、乏味的特点,在这个背景条件之下,也就出现了学生对音乐学习非常感兴趣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这一现象。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在音乐学习积极主动方面远不如小学生。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进行合理的教学导入能够使得学生迅速地进入到音乐情境当中。
例如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故事、成语典故。故事通常都具有一定曲折性,故事情节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音乐故事情境当中,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成语典故中包含了许多传说,能够为学生传递做人处事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中采用对比教学方法
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对比教学方法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也就是说在同一标准规定之下,对事物进行区分。此教学方法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音乐方面表达能力。因为不同音乐形式在演奏方面、技巧方面、创作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因而教师可以针对同一音乐作品中的不同演绎方式开展对比教学。特别是经典作品,后人通常运用了不同乐器进行了改编、演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作品前后特点从多方位作深入地分析比较。同时,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作品比较。主题不同作品在演奏时都有较大区别,而本质都是相同的。
例如《春江花月夜》《野蜂飞舞》两部音乐作品有着各自的特征,特别是在主题表达方面、情感演绎方面、演奏方式方面截然不同,然而,从本质上看,两部作品都是作者内心情绪的表达。站在教师角度来说,需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演绎效果。
三、强调学生乐理基础的培养
对音乐主题进行深化,能够使学生在音乐主旋律方面做到充分理解,也有助于学生熟悉基本音乐词汇,把握好整体音乐脉络。例如在音乐曲目欣赏之前,组织学生对主体旋律进行哼唱,从而形成一种音乐感知。在欣赏音乐过程当中,在乐曲伴奏之下,深入地理解主人公内心情感及曲调呈现的意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使学生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在这个基础之上对音乐的内涵能做到准确把握。除此之外,在对音乐有了深入理解之后,对学生分析辨别能力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从而促进了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教学过程需要关注学生内心情感
初中阶段学生生活简单、具有一定规律,对人生百态并没有真切地体会。而音乐教学能够使得学生深入到实际生活、了解人生,对未来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向往,同时也具有一定思想准备去面对日后的考验。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灵交流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音乐学习进行深入思考,并在欣赏音乐美的过程当中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聆听是最为基础的一个学习阶段,主要是欣赏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而音乐欣赏属于音乐教学高级阶段,是学习者的情感体验。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使得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有深刻的体会,同时容易与创作者在感情上引起共鸣。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差异性这一特点,进而运用不同方法开展教学,如可以组织学生上台演唱、表演等。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表现能力、表演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类活动中,学生的音乐素养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音乐活动阶段里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树立起团队协作的思想观念,促使学生融入到音乐情境中,从而更能体会到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初中音乐乐感和音乐鉴赏教学探析 篇三
一、合理的课堂导入,提高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逐渐普及,初中生的性格呈现鲜明的个性特点,学生也尝试使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来体现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现了许多音乐、美术等领域的天赋。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音乐乐感与鉴赏教学的投入度,必须注重音乐课堂的教学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在开展音乐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的理论知识,因此,极易使学生产生乏味、厌烦等不良情绪,即使学生喜欢音乐,但是因为理论环节的存在,降低了其对于音乐教学学习的热情,从而对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另外,由于初中生的学习压力与小学阶段相比要大,因此,对于音乐学习的主动性低于小学生。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优化教学导入,从而让学生充分沉浸到课堂音乐教学的氛围中,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乐感与音乐鉴赏力。
教师在教学导入阶段可以运用成语故事、名人名言等形式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借助故事的启发性与转折性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音乐中蕴含的人物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另外,故事中包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精神品质。
二、注重乐理教学,准确把握音乐内涵
为了加强学生对音乐旋律的理解,教师应深化音乐主题,帮助学生掌握基础音乐词汇,从整体上把握音乐脉络。使学生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并尽量做到准确把握。在学生加深理解之后,便能增强其辨别及分析能力,进而推动学生音乐鉴赏力的提升。
教师可以在新曲目欣赏的准备阶段,指导学生跟随主旋律集体哼唱,从而使学生对音乐形成有整体上的感知。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音乐伴奏中想象音乐所描绘的主人公的生活、情感等,从而加深对音乐所呈现的意境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该乐曲的创作背景以及其中表达的情感。该音乐作品是创作者生活状况的反映,同时也是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其所见、所想与所感转换成了感人泪下、扣人心弦的音符。让学生分阶段进行乐感训练,该作品可分为六段加尾声,每个段落所表达的主题有所不同,教师应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结合当时的创作背景来体会创作者的情感。
三、开展多媒体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也得到不断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界也不例外。初中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育资源来展开音乐教学,以更多样化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乐感以及鉴赏能力。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高度共享的时代,教师除了能够使用国内的教育资源外,还可以参考国外的优秀教学方式,丰富教学素材,收集并合理利用资源。教师在借鉴国外资源的同时,可以结合我国音乐课堂教学的实际来对所获资源进行改编创作,从而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进而提升其音乐乐感与音乐鉴赏力,增强教学效果。
在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图形、文字、声音等进行有效整合,使学生从听觉、视觉等更为直观的角度来对音乐进行理解,直观的冲击能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到作品所营造的氛围与情境当中。例如在学习《蓝色的探戈》这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如探戈的起源、基础舞步、流派以及探戈音乐的特点,使学生对探戈建立起基本的认识。让学生聆听《蓝色探戈》,体验这种舞曲体裁的音乐情绪与风格。鼓励学生勇敢地上台展示自己的舞蹈,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其对音乐的兴趣度。同时可以结合国际上的探戈流派的探戈舞视频来加深学生对探戈舞的了解,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外国音乐文化与中国音乐文化的区别,不断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创设良好的课堂音乐氛围,让学生乐于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当中。尽量将唱与跳相结合,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来使学生体验到快乐的音乐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良性循环的形成,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其乐感与音乐鉴赏力。
四、利用对比教学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作为音乐课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对比教学法对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培养与学生音乐能力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对比教学法就是在相同的标准之下,来区分事物。该方法对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不同的音乐,其演奏的形式、创作特点、音乐技巧的应用都存在一定差异。针对音乐自身的特点,教师可以将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教学,也可以将音乐作品所采用的不同音乐技巧进行对比。在进行对比教学时,教师应尽量采用经典的音乐作品来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中的不同乐器、改编的段落等进行对比,在对比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特点出发,多角度地进行比较与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即使作品的演奏形式与方法存在差别,但是其本质是具有一致性的。
教师运用对比教学法进行音乐教学时,首先,应对比同一作品的不同演绎方式,特别是一些被后人改编的经典作品。对比分析时应让学生思考这样改编的目的,改编后的作品与原来的作品有何不同,分别对其优点与不足进行说明。引导学生从这些角度进行判断,从而获得新的观点。其次,可让学生对比不同作品,对情感释放作品与单纯炫技的音乐作品进行区分,体会两者相同的音乐本质,学生在对比与思考后才能将其总结出来。例如《褐色的鹅》与《青春舞曲》进行对比,表面上看,两者差异较大,但实际上两首乐曲都属于新疆民歌,只是两首乐曲使用的乐器有所区别。《褐色的鹅》使用的是手鼓、胡西塔尔等民族乐器,属于冬布拉弹唱;而《青春舞曲》使用的是铃鼓、电子琴、手鼓、自制打击乐等,这两首乐曲都属于新疆歌曲。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音乐元素,使其感受新疆民歌的欢快,体会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倡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来获得结论,从而形成对比性思维。
五、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参与度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机会。让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教学的热情与参与度。教师可以定期举办相关的音乐活动,由此来丰富学生的音乐实践性。教师可以与学校进行沟通,建议学校定期开展一些音乐比赛,陶冶学生情操,缓解其学习压力。另外,教师应建议学生参与各类音乐团队,如管弦乐团、合唱团等,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音乐,以培养其乐感与音乐鉴赏力。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各班进行音乐知识抢答竞赛、歌唱比赛、乐器比赛等,使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激发其参与比赛的热情。例如,在学习完一个单元的音乐课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表演,以小组合作或两两搭档的形式来进行表演,观看的同学与老师则进行评分,最终获胜的个人或团队,可获得相应的奖励。以此转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音乐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4.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总结 篇四
(2012-2013第一学期)
锡林浩特六中艺术教研室音乐组 王一石 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对高中音乐的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通过教学,使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高中音乐教学的新理念和教学特点,我将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大胆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对乐曲及相关新知识的主动获得和检验,进行音乐的情感体验,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通过学习和实践,有了很多感受与反思,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总是想教给学生很多内容,觉得必须用很多语言才能将作者生平、作品风格等等讲述清楚,结果我说了很多,学生听进去的却很少,最后根本总结不出学习重点。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这主要是我的教育理念还处于教师是以教为主的旧理念、旧思想。通过对新教学改革理念的学习,我将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从以教师授课为主,转为学生本位,按照学生所喜欢的手段方式进行教育。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有了兴趣,就迈出了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如何把学生的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时更大程度地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呢?
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将改变上来就介绍作者、作品、创作背景的传统流程,换位教学,让学生通过视频,通过阅读书本自主学习、归纳总结视频与书本的知识,即减少了枯燥的讲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总结知识的能力。转换老师讲,学生听的旧教学模式,老师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总结知识,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实践证明,转变师生教学模式后,学生更爱主动参与教学中,课堂气氛不再沉闷,教师也不用死记硬背生硬的概念,学生反而记得更多,学的更深。
二、改变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会学生欣赏书本里的音乐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学生通过音乐鉴赏方法的学习,学生学会欣赏、学会鉴赏音乐。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提升个人艺术审美品位,为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拥有良好的音乐鉴赏素质打下基础。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着重强调对音乐欣赏方法的培养,从音乐要素出发,每节课都将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运用到音乐鉴赏过程中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赏析作品先从分析形式要素开始的音乐鉴赏习惯。在本课中,对和声、织体、曲式等比较复杂的形式要素知识进行新授。采用了分声部演奏主题的对比聆听和比较形象的线条动画来展示音乐声部扩展、发展的步骤与过程,让学生学会并掌握这些复杂、枯燥的音乐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枯燥绕口的概念。学生掌握赏析音乐的步骤和方法就等于掌握了更广阔的音乐鉴赏空间。
三、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克服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重点、难点等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放慢、有重点、有感情的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并且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真正做到师生互动,让学生用心倾听,积极参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课堂文化。
5.高一音乐鉴赏教学计划 篇五
学生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育观念,经常把课程视为知识、学科。以知识为中心、知识标准化、知识统一 化痕迹明显,这些观念支配着课程构建、设计与实施。在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由单向方式走向多元、综合与均衡。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以新的阐述和定位。因此新的高中音乐课程中课程目标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来进行表述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课程的核心,同时也突出了课程的整合。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突出艺术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把握必要的音乐 知识与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聪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要求: 传统的教育观过分强调人的智力因素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作用,而忽略了个人情感、态 度及价值观在人的成长经历中的地位。新的课程观将情感、意志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理解,是课程目标中重要的价值取向。情感,不仅仅体现为学习兴趣、学习爱好和学习热情,更体现为情感本身的体验与内心世界的丰富;态度,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决定了把“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音乐欣赏教学应以聆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熟悉、理解、鉴赏音乐。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
2、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性的音乐教具与学具,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听觉审美感受。
3、课堂欣赏教学与课外欣赏活动(音乐会、音乐欣赏讲座、教师推荐的音乐作品录音 等)有机地结合,充分发挥欣赏教学对课外欣赏活动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措施: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中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三维目标之一,体现的就是其教育价值。传统的教学过程经常是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音乐学科来说,过程与方法更是重要,因为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必须是在长期的、反复的情感体验过程中完成的,具有教育的潜效应。《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中把“过程与方法”细化为四个具体目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 指出:“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 比较是音乐教学的一种特殊方式。《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比较音 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 探究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创造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能力。合作是指在小队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以音乐为媒体,加强与他 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1、强化治理,突出重点,抓住高考生命线
2、树立坚定的事业心,虚心好学,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3、加强教研教改,注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四、教学内容: 任何课程都必然有知识和技能体系,音乐学科也是如此,过去往往过分强调了知识与技 能的重要性,学习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方法枯燥、单一,和实践分离,使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观认为:音乐知识不仅仅体现为乐理知识、还包括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知识。音乐技能不是仅仅体现在视唱、练耳、识谱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把把乐谱的学习与运用或唱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放在整体音乐实践中进行。因此,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完成。
1、欣赏民歌、艺术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剧、舞剧音乐、器乐曲、室内乐、交响音乐等音乐作品。介绍有关音乐常识。
2、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织体、曲式等 及其表现作用。
3、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初步了解解中外不同历史时期音乐的风格流派、艺术成就及其 发展变化。
4、通过欣赏音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功能及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的关系。教学内容要求
5、欣赏内容是中外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体现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 性、经典性原则。
6、欣赏曲目的选择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以弘扬祖国的优秀音乐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7、注重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地区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五、课程安排: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2课时)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4课时)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2课时)
第四单元 国之瑰宝--京剧(传统 现代)(共3课时,外加拓展1课时)第五单元 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 和谐 和平(3课时,亚洲2课时非洲1课时)
第六单元 欧洲民、拉丁美洲间音乐--(欧洲 拉丁美州)(2课时)第七单元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1课时)第八单元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1课时)第九单元 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3课时)第十单元 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2课时)第十一单元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1课时)第十二单元 传统风格体裁的解题(1课时)第十三单元 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1课时)第十四单元 文人情致(3课时,增加十大古曲的鉴赏)第十五单元 新音乐歌声初放(2课时)
6.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心得 篇六
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形成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为我们实施审美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内容。下面就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加强教学内容补充,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一定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增加欣赏曲目与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体会,进而实现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比如,在学习《独特的民族风》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嘎达梅林》《小黄马》等课内外的曲目进行欣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蒙古民歌的形式以及长调短调的基本特征,并且对蒙古人的质朴、热情、爽朗等民族性格予以了解,在曲目中充分体会草原的辽阔、空旷,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通过这些曲目的欣赏,让学生好像可以看到草原上驰骋的牧民,感受到牧民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二、强化现代媒体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找准媒体与教材切入点,适时运用媒体。比如在欣赏《春之唱》合唱曲之前,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出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的意境,当旋律一响起,学生一齐表演同时齐声欢唱,从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不只是音乐,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春的世界。所以音乐课不只是注重学生感官体验,还要凭借制造气氛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不断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是靠自身自觉地修理、领悟和内化,将一般的人文知识内化到人文音乐知识中从而使人文音乐教学的课题充满人文精神。比如我在教学《非洲歌舞音乐》时,在课堂的最后设计了课后探究,提出爵士乐和踢踏舞与非洲音乐的异同以及借鉴了非洲音乐哪些特点等问题,让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并思考得出结论,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的文化价值,尊重并热爱世界音乐文化,开阔学生的欣赏视野,引导学生树立多元化价值观,使学生感到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美。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胜任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工作。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不可鼓励学生一味地“自由想象”
音乐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作为范本加以分析、解释、评价,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评价,让学生在“操千曲”的审美实践中,由浅入深地知晓音乐艺术特有的审美性质、手段和方法,提高审美敏感性,从而达到培养音乐审美力的教育目的。比如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往往是通过我们的听觉器官,将得到的音响效果(什么音响),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即音乐作品分析),产生对人的影响,甚至还会产生时空的超越,使欣赏者远离此时此景,身临音乐中所表现出的那个环境与时代,能够与表现的内容共呼吸,共命运,共同体验。用自已的情感去思考,得到新的结论(自已认为满意的结果)。
五、欣赏、分析音乐作品时,学会取舍
7.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篇七
一、引导学生成为鉴赏的主体
现在的课堂已经不是“教师教, 学生学;教师讲, 学生听”的陈旧模式, 而是注重于师生间的互动。特别是在高中教育上, 面对一群已经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更愿意表达自己想法的高中生, 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听”
“听”是了解作品关键的一步, 老师可以利用预先提问法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 使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听, 思维变得积极而主动。
2.“唱”
音乐鉴赏是以“听”为主, 但“唱”也是鉴赏作品中的必要阶段。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 引导学生唱主题, 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形象, 调动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3.“想”
“想”是指在欣赏作品后所产生的联想和想象。通过音乐鉴赏过程中“想”的参与, 能开阔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拓展视野。
4.“说”
从音乐鉴赏的心理分析理论上来说, 音乐鉴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鉴赏者对乐曲做出的某种抽象的结论上面, 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 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 达到更深、更高的阶段。
二、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1. 多听音乐作品
听, 是音乐鉴赏的初级阶段。在这最初阶段, 或许只是觉得旋律好听, 听多了就会感受到节奏、旋律、音色等的变化和特点, 甚至能对音乐中的情感、意境也能有所领会。
2. 对背景知识的了解
欣赏音乐时, 了解所欣赏乐曲的背景是很有必要的。如作品处于什么时代、创作特点、风格流派、创作意图等, 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容。
3. 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
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 除了听音乐进行感性知识积累外,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让他们懂得节拍、节奏、速度变化、旋律行进、调式等, 有助于其更好地感受和欣赏音乐。
三、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 利用不同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不想听教学欣赏内容, 甚至明确表示不喜欢, 缺乏对作品欣赏的积极性, 造成了一种尴尬的教学局面。面对这种形势, 教师应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来解决困境。如:
1.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创设直观的教学情景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音乐鉴赏教学的多媒体化增加了教学的魅力, 使学习内容与图文并茂, 栩栩如生。
2. 营造活动、表演、对话等互动教学的情景模式
音乐教学中, 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总是试图诠释音乐, 告诉学生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通过音乐的教学与实践活动, 以音乐为媒介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对造就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运用音乐特有的语言, 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
音乐的语言分描绘性和象征性两种, 描绘性语言能够通过模仿、联想等手段达到写景状物的目的, 但以声音作为材料的音乐更多地决定了语言表达上的抽象性, 更何况无标题音乐在音乐意义的理解上是存在很大空间的。为此,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听赏并鼓励他们多发表意见, 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8.创新中学音乐鉴赏教学 篇八
关键词:中学音乐鉴赏教学舞蹈律动创新策略
在中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学需要以审美教学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自身的情趣与爱好,将音乐知识真正地传播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运用特殊的思维能力,实现个性化发展,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音乐的创造能力。中学的音乐教师在创新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在舞蹈以及欢快的音乐中掌握基础知识,从而获得艺术的熏陶。那么,如何才能利用舞蹈的优势,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实际效果,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研究。
一、教会学生感受律动,在音乐中自由舞动
所谓律动,主要指的是身体对于音乐来临时的基础反应。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能够通过身体产生的韵律,利用想象、创造对乐感、律动感进行培养,这是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方式之一,也是中学鉴赏教学中需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在生活中,审美应当是无处不在的,这是生活的必要环节,更是发展的必然要素。因此,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应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高尚的、自由的审美情操。在音乐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情感以及优美的韵律,但是,音乐自身还存在着一定的抽象性与想象性,每一个学生在鉴赏的时候,需要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让音乐在心中留下独特的烙印。
在中学的音乐鉴赏中,需要引入舞蹈元素,让学生感受舞蹈的律动,随着节拍自由舞动,这样能够将音乐自身的抽象性更为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刻的了解音乐、掌握音乐,懂得音乐背后的故事。其实,每个人自身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当听到一首歌曲的时候,肢体会不受控制的自由摆动,这是人体最自然的条件反射,因此,在中学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必须要利用这种规律,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二、将舞蹈与音乐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于音乐本身的视听能力
在中学的音乐鉴赏课上,音乐教师需要将舞蹈当作一种特殊的审美载体,利用舞蹈将音乐的魅力展现出来,教师在组织学生跳舞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地把握音乐、欣赏音乐,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效率。学生在自由舞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音乐旋律、律动节奏,不断挖掘出自身的舞蹈天赋,利用自己对于音乐的特殊理解,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舞蹈表现出来。
不仅如此,学生在跳舞时,脑子需要不停地运转,不停地去分析,对听到的音乐的节拍、律动、情感或者音速的变化等进行理解,让思维能够更为主动的融入到音乐当中。例如,在欣赏非洲音乐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随着音乐摆动,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听到的音乐自由模仿各种舞蹈动作,曲子可以选南非世界杯的主体曲WakaWaka。这个曲子比较容易理解,并且律动性非常强,全班的学生可以利用肢体动作体会非洲的音乐特色,感受非洲的当地文化,提高鉴赏的效率。同时,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让学生可以自由的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结合舞蹈动作去分析音乐作品,将自己的真实体会利用舞蹈动作去表现,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对舞蹈的感知能力。
三、实现自由舞动,需要做足准备活动
在中学的音乐鉴赏课上,想要有效地结合舞蹈律动,发挥出舞蹈的真实作用,需要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主要的工作在于:
(一)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让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
在鉴赏课上,可以重新给学生排座位,将座位围成一个大圆,中间留出足够的表演空间,让学生更为放松,拉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学生看得更为清楚。例如,在鉴赏藏族民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圆圈中自由跳舞,感受藏族舞蹈、藏族音乐的魅力。当学生融入音乐、舞蹈中的时候,可以真正感受到藏族文化的那种吸引力。
(二)营造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无论是音乐鉴赏课还是其他的文化课,教学环境的营造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在一个压抑,充满束缚的环境中学习,相信学习效率一定不高,而且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讲,还会导致厌学心态的产生。在音乐鉴赏课上,环境的营造更为重要,需要给学生们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度,吸引学生参加课堂上举行的各类活动。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还要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动态,看看是否有不愿参与,或者一些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这些都是观察的重点。对于这类学生,教师需要下一番功夫,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在下节课上,争取将他们喜欢的元素融进音乐中,融进舞蹈中。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提高教学效率。
(三)找寻网络流行元素,让学生爱上舞蹈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舞蹈,喜欢音乐,才能更好地进行鉴赏教学。作为现代社会的音乐教师,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了解现阶段的流行趋势,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挖掘一些优秀的舞蹈、音乐。例如,风靡全国的《小苹果》,这个曲子欢快、自由,并且舞蹈动作奔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们都能够很快的掌握舞蹈动作。学生在舞曲中可以自由的舞动,利用肢体的摆动将压力释放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实现鉴赏教育的目的,还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基础性要求。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因为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缺乏艺术细胞,跳舞、唱歌对自己来讲很难,害怕自己在同学面前出丑,这个问题需要教师重视起来。让学生知道,课堂上只需要自由的释放,只需要在舞蹈的律动中对音乐的魅力进行感受,享受音乐带来的这种美,这就足够了。相信舞蹈与音乐的结合,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真正喜爱音乐、喜爱舞蹈、喜爱艺术。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系统地分析了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创新手段,将舞蹈与音乐充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之美。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音乐都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最好的方式。作为音乐教师,鉴赏教学需要研究大纲提出的要求,分析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引入新型的教学元素,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音乐鉴赏教学的未来发展一定要重视同舞蹈的结合,让舞蹈元素成为教学的催化剂,让学生在舞蹈中完成学习,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以及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静.探析中学音乐鉴赏的高效教学方式和对策[J].通俗音乐,2014.
[2]毛岩华.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问题与应对探讨[J].学生之友,2012.
[3]张静.如何提高中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水平[J].中学教学参考,2011.
【音乐鉴赏教学进度】推荐阅读:
小学音乐鉴赏活动精选音乐鉴赏活动06-18
音乐鉴赏解析07-26
小学音乐鉴赏活动创意音乐教案10-11
尔雅音乐鉴赏答案07-22
音乐鉴赏课论文09-29
音乐鉴赏作业答案09-30
大学生音乐鉴赏09-07
日本音乐鉴赏论文09-11
音乐鉴赏之莫扎特07-02
高中音乐鉴赏爵士乐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