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民间小故事(9篇)
1.山西民间小故事 篇一
龙王庙第二次重建地址在东崖地半坡间,时间不详,嘉庆十年(18)岁次辛卯仲秋重修过一次。后又因地理位置不佳,下暴雨时村中洪水爆发,灌进龙王庙,将龙王庙毁为一旦。
明万历三十一年(16),村人目睹破烂的龙王庙宇伤心,经乡老多方聚众商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号召全村老小捐资、捐物、捐地方,村民齐心用50多条骡子一夜之间把村东口低凹处垫起,作为龙王庙新的庙址。龙王庙建东口,当时只有正殿三间。后在民国十一年(1922年)岁次壬戌润五月初三日,重修献殿三间,增建两边耳房和东走廊,舞台和两边山门。龙王庙建成后,由我社画师薛佐唐和本邑绘士赵元福共同彩绘雕画,使庙宇焕然一新,村民喜悦之情,难以表达,特约蒲剧名家杨虎山戏班登台演出,予以庆贺落成。
龙王庙最引人瞩目的是那些壁画,庙里的壁画很珍贵。尤其是在龙王庙正殿左右的东西墙壁上,早年有两副珍贵的壁画:西墙上的一幅是五彩工笔下山虎,名曰:虎啸龙泉。山风吹动,松涛怒吼,斑斓猛虎,浓墨重彩,栩栩如生;东墙上的一幅是写意龙,名为:龙吟云起。祥云缭绕,龙头高昂,口吐火球,神龙见首不见尾,水墨国画,兼工带写,黑白对比鲜明,浓淡运用适宜。两幅画左右对称,画面大约各高5米,宽4米。
据老人们传说,当年在绘画时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正殿西山墙和东山墙彩画是龙王庙壁画的显眼地方,请了本村画师和本邑绘师赵元福各画一面。为了比试画工的技艺,在大殿走廊中间围上帐蓬,两个画师互不观看对方的设计和绘画技艺,只要求各显身手,限定时间完工,看谁能画出特色,画艺更高一筹。
正殿西山墙由本邑绘师赵元福丹青,绘了一幅猛虎下山,那猛虎威风凛凛,下山之势给人的感觉,它就是百兽之王,虎啸风生,给人们一种威猛无比的感觉。赵元福画得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画揭幕后,人们纷纷喝彩。
正殿东山墙,由本社画师薛佐唐丹青,时在壬戌菊月。眼看西山墙的虎就要画成了,而东边画龙的薛佐唐却迟迟不动手,时间过去了好几天,他才开始画画。不过他胸有成龙,挥洒自如,点缀间云飞龙生,浑然天成。他绘了一幅龙哈雷起大型巨龙,看那生龙活虎,活龙活现,大气蓬勃的气势,真好像龙行云走,腾云驾雾大雨即将来临。尤其是点睛之笔,直把一条飞龙画活了,揭幕之初,人们不禁惊呼妙笔神龙!
2.民间小故事 篇二
盘古开天辟地,造出许多大山。他实在太累了,就躺在桐柏山歇息。当他一觉醒来的时候,碰上了玉帝的三女儿,对他说:“我父皇见你开天辟地太孤单,叫我来认你做哥哥。”盘古高兴地答应了,愿和她以兄妹相称。这时,苍天刮了一阵大风。大风过后,兄妹俩忘掉了天上的一切,开始了人间生活。
盘古兄妹二人,住在自己用树枝和野草搭的茅庵里,经常有妖怪、野兽来侵扰。他们就费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工夫,做了一个又大又威风的石狮子。放在桐柏山顶上,还 把这座山叫作石狮子山。从此,这一带有石狮子镇守,妖怪野兽不敢来侵扰了,兄妹二人的日子好过多了。
盘古每天在石狮子山上摘野果,捋草籽,总要围着石狮子玩一会儿,摸摸狮子的身子,亲亲狮子的脸。有一天,石狮子忽然对盘古说:“盘古啊!从今天起,你每天给我嘴里放一个馍,可不能忘了啊!”盘古答应了。
妹妹每天烙馍,盘古每天送馍。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盘古往石狮子嘴里放了四十九个馍。
这天,石狮子又说话了:“盘古,别再放馍了,等我的眼一红,你就赶快喊上你妹妹,一块往我肚子里钻。”
不久,盘古果然见石狮子的两眼发红,便立即跑回去喊妹妹。这时候,天昏地暗,乌云翻滚。石狮子的两眼发光,像闪电一样照着盘古兄妹。他俩紧跑慢跑,刚跑到石狮子跟前,天空就下起雨点了。石狮子大嘴一张,就把他俩吞到肚子里。刹时间,天空火闪雷霹,猛雨跟着狂风像瓢泼一样倒下来。雨越下越大,天就下破了一道好长的口子,大雨一直突突往下流。树也淹住了,山也泡塌了,只有石狮子山随着暴水涨,越长越高,高得就快挨着天了。
大雨下够七七四十九天,兄妹俩在石狮子肚里吃完了四十九个馍。石狮子张开嘴,把他俩吐了出来。
盘古见大水漫地,就问:“石狮子呀石狮子,是不是我们兄妹遭罪了,玉帝降祸惩罚我们?”
石狮子回答说:“你妹妹是玉帝的三女儿,她来到地上以后,天上有个面善心恶的天将,也要跟随下来。玉帝没答应,他就私自串通雷公,雨公和风婆,一齐作恶,他们趁玉帝不在家时,撕破天幕,降下滔天洪水,想把你兄妹淹死!”
盘古兄妹齐说:“多亏你的搭救,要不然哪有俺的活命呀!”
石狮子说:“要想永远活下去,还 得把天补好!”
兄妹俩问:“用啥补呢?”
石狮子答道:“盘古开天辟地用的斧子把儿,就能当补天的金针,这山顶上的葛藤,就是补天的金线。快补吧!再停停水就淹住山尖了。”
盘古和妹妹听了,马上往石狮子背上一站,顶住狂风,一人拿针,一个扯线补了起来。补啊!补啊!从这边补到那边。尽管天破得窟窿巴叉的,最后总算补好了。凡是补过的地方,一个针眼儿,就是个星点儿,天河上密密麻麻的星点儿,就是盘古兄妹补天的痕迹。
天补好了,雨不下了,大水还 是遍地翻滚。细心一看,地下有九条恶龙在作怪,水咋会退呢?盘古手持神斧,妹妹拉了些葛条扭成粗绳,和这九条龙搏斗起来。盘古力大无穷,将九条龙捆在一起,坐在了屁股底下,水终于消退了。
盘古兄妹见大水消退以后,又高兴地会聚在石狮子跟前。石狮子望了望他兄妹的笑脸,说:“我能说话,是玉帝的旨意。他给我灵魂,让我替你兄妹办事。临回天上之前,我要管一次闲事儿?”
兄妹齐说:“什么事儿?只管说吧!”
石狮子说:“如今,天下只有你们二人。你们二人也许能活几百岁,上千岁,可到你们身后,人间烟火岂不断绝?所以我劝你俩结为夫妻,延续后代。”
兄妹俩把头一扭,说:“不中,不中!”
“咋不中啊?”
“我们是兄妹,咋能成夫妻?”
石狮子说:“天下这么好,你们不让自己的后代子孙掌管,能让妖魔、怪兽横行吗?”
妹妹听着笑了笑,盘古说:“妹妹,千万莫答应啊!”他有点生气,猛一转身,被一只刚从水里爬上岸的乌龟绊了一跤。盘古一怒,拿起一块石头,把乌龟的壳砸碎了。
妹妹心疼地蹲在乌龟那里哭起来了。盘古想了想说:“这样吧,如果乌龟能复活,兄妹就可成亲。”妹妹哭得更伤心了。
石狮子说:“别哭了!你就把乌龟对拢起来吧!”妹妹听罢,便把大小四十五块龟壳对在一起。接着,石狮子一跳,土溅在龟壳上,龟壳立刻结合起来。从此,乌龟壳上便留下了一块一块的花纹。
按理说,乌龟能复活,兄妹就该成亲了,可是。盘古又说:“不行!还 让我们滚滚石磨吧!俺二人在东西山上放石磨,石磨若滚在一起,合拢起来,俺兄妹就成亲!”
石狮子说:“天上裂缝就能补,滚磨成亲也能行,开始滚吧!”
盘古兄妹各掂一扇儿石磨,分别站到东西山上,石狮子一点头,两个人就把石磨放下山了。石磨轱辘轱辘地滚动着,天空也出现了一道鲜艳的彩虹。彩虹升起以后,二人的石磨一齐滚到石狮子面前,倒下来。只听“咔登”一声,两扇石磨合到一起。随着磨盘的合拢声,彩虹散了,百花也开遍大地。
盘古兄妹高兴极了,一齐跑到山下的百花丛中,跪到石狮子面前,磕了头,便结为夫妻。
盘古兄妹结为夫妻以后,生了八个孩子。取名;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这八个儿子长大以后,被盘古分配到八个方向去生活。八个儿子去八方,盘古在中央,以后这八方加中央,就称为九州。
盘古的八个儿子出生不到一百年就相继死去。(比起盘古夫妇的寿命,一百年也是短命)盘古很伤心,就到处奔走。寻找八方儿子的灵魂。不知走了多少年,盘古走遍了天南地北,把八个儿子的灵魂都找到了,收到了石狮子山下埋了。现在,盘古山以南约三十里的“八子山”还 非常壮观。还 能分清哪是盘古的大儿、二儿、三儿……
盘古夫妻失去了八个儿子以后,就捏泥做人。今儿捏,明儿捏,捏了成千上万,晒了满场满院。
盘古把泥人一摆弄,泥人就能走会跑了,妹妹朝泥人一吹气,泥人就会说话了,又喊爹,又喊娘,盘古夫妻心里乐开了花。
这一天,盘古夫妻商量,打算给每个泥巴人起个名字。泥巴人根据盘古夫妻的吩咐,一个一个的从场院里跳出去,有的爬到桃树上,有的爬到李树上,有的坐到石头上,还 有的站到河边上……盘古说声好!大家都有名了。爬到桃树上的叫桃,爬到李树上的叫李,坐到石头上的叫石,站在河边上的叫河……
这些泥人学会了好多的本领,盘古夫妻就把泥人的名当姓,分别又派向四面八方生活去了。他们有的去种田,有的去打猎,有的丧捕鱼……
3.山东民间小故事 篇三
后来大沽河发大水,她随波漂零于安徽凤阳,后生下朱元璋。不久,其母死,朱元璋乞讨来山东寻根。呼人拜问,人皆亡之。朱元璋寻觅无缘,屈念归舟。待其鸾旗龙廷,便嫉恨山东夷祖之仇,遂令大将徐达血洗山东,不管男女老幼,一律杀光,狠狠地出了当年的一口恶气,以至造成了荒无人烟,不得不从外地移民。
山东徐、鲍两姓族谱,几乎一字不差地记有下列文字:“自大明洪武即位,常遇春将军率花马军平山东道,平而复起者再三,于是赫然斯怒,所过州县无论盗贼良贱,概行诛戮,虽有存焉,然百不一二,是以地广人稀……。” 1988年版《蓬莱县志》中记载了朱明军队对山东全境的大屠杀:“元末明初,山东为元明争夺要地,明将常遇春血洗山东,山东半岛人口被杀戮殆尽,残存土著极微。”为什么血洗山东的大屠杀在官方档案里几乎没有任何踪影呢?想一想朱元璋对文武百官的集体大屠杀和长达数十年的文字狱就可以明白个中缘由。另外,明初从山西到山东的大移民也足以说明事实,至今山东人念念不忘自己的老家是在山西大槐树下。如果有人去世,坟墓都朝西南,并且还有“送盘缠”的习俗(即烧上纸钱、纸马、香烛等),火化后,口称“光光大路朝西南!”意思是让死者的魂魄骑着马带着盘缠回归老俗称“小云南”的老家。
小云南到底指哪里?一说是云南。有考证,明初中原已经统一,云贵高原仍被元朝占据,不但屡招不降,而且屠杀使者,朱元璋决计讨伐,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初一,命傅友德为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步兵30万讨伐云南,分遣都督胡海统兵3万,趋乌撒,自将大军趋贵州。十二月二十三日,傅友德自曲靖直捣乌撒,元军暂时退却。傅友德下令在乌撒筑城,建筑材料和工具刚一备好,元军引兵复至,由此展开一场惨烈的“乌撒之战”。乌撒为明代地名,在云南、贵州交界一带,即现在的云南镇雄及贵州威宁县境内。明代初年,倭寇不断侵扰山东沿海地区,为防倭寇侵袭,明洪武中期先后在山东设置卫所,这些卫所需屯兵把守,明朝即从乌撒卫等地调兵。乌撒卫调兵至山东鳌山卫。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徐辉祖奉命建鳌山卫,率兵调防山东。数百年过去了,他们一直没有忘记祖宗,世代口传,仍称自己来自“小云南”。因为很少有文字记载,随时间久远,“小云南”出处就湮灭成了千古之谜。
明万历版《即墨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县人口为一万三千四百八十户,十二万六千八百人。这其中鳌山设卫后一次性自云南迁来军户就达七万余人,占当时即墨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还多,而这些军户以鳌山卫为中心分屯在即墨东部沿海,北至雄崖,南至浮山,包含今即墨全境和青岛市区。明代,鳌山卫是即墨的政治、军事中心,自云南迁来的军户,集居在这一地区,为不忘云南故地又区别于云南,而以小云南之名称于此地,是在情理之中。
另一说法是指山西洪洞县,因洪洞县在罗云山之南,当地俗称“小云南”。据《洪洞县志》载:“罗云山,在县西40里,自汾西县迤逦而南,历县境60里”。山西太原以北,带云字的地名山名多达22处,如云川县、云中郡、云内州、云阳郡、云州、云冈等。经过实地考察,不难看出,先民所回忆的移民之源“小云南”,实是古云州之南,山西云中以南,今洪洞、太原以北的广大地区。
三说“小云南”指河南固始县。宋、元、明时期,当地有一云镇,人们口传“小云南”,又因固始县地处“豫南”人们口头误传为“云南”。
不管小云南是哪里,还是说朱元璋移民的传说吧!
由于山东荒无人烟,朱元璋不得不实行大移民政策,但听说山东地带鬼哭狼嚎,红头苍蝇咬着人便死,谁也不愿意到山东来。
尽管政府采取了有利于移民垦荒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人们依然是“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因此,明初移民更多的还是采取招诱、征派的强迫方法,这便有了下面的民间传说:明初移民时人们谁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这时政府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赶往古大槐树下,晋北人来了,晋南、晋东南的人也来了。第三天,古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他们拖家带口,熙熙攘攘,暗中祷告上苍,祈求保佑他们平安无事。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百姓,数员武将簇拥着一个官员,那官员大声宣布道:“大明皇帝敕命,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这道命令好似青天霹雳把人们惊呆了,不久人们醒悟过来,受骗了!人们哭喊叫骂,呼儿唤女,哭爹叫娘,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人脱掉鞋,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人们的哭声惊天动地,至今,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据说是砍了一刀的缘故。(脚趾甲复形,还有另一种传说:儿子被迁外地,留在家里的老母心疼孩子,生离死别之际,匆忙把孩子的小脚趾甲咬成两瓣,留作记号,以备将来查找。后来就代代遗传,小脚趾甲便成了复形)。
官兵强迫百姓登记后,为防止逃跑,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被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背着手走路,其后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4.古代中国民间小故事 篇四
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有一个老妇人,又穷又孤单。有一回她生病了,去寺庙烧香拜神,见到端坐在莲座上的送子菩萨,她跪在蒲团上,把左手右手掌心合在一起,哭着祈祷说:
大慈大悲的菩萨啊,请赐给我一个孩儿吧!
真希望我有一个小小的孩儿,哪怕他丑得像蛤蟆我也喜欢我也爱!
有天她正缝衣服,手指头忽然疼痛起来,越痛越厉害,缝衣针拿不稳,刺伤了手指,她昏倒在地。这时手指流血的地方裂开一道口子,一只小蛤蟆蹦出来,它跳到老妇人怀里,响亮地叫唤:“妈妈!妈妈!”
老妇人醒过来,听见蛤蟆孩儿叫她,高兴得眼泪哗啦哗啦地流。
蛤蟆呱啦呱啦地说:“妈妈!妈妈你不用愁你不用怕。你有蛤蟆孩儿啦!以后饿了有米饭,渴了有香茶。呱呱!呱呱!”
这时正是午饭时候,小蛤蟆蹦去沙堆装了两碗沙,又蹦去沟渠装了两碗水,两碗沙两碗水马上变成热腾腾的米饭,香喷喷的茶汤。
老妇人眉开眼笑:“蛤蟆孩子好,蛤蟆孩子乖,我有了孩儿好欢喜!只是世上哪里有好姑娘,肯嫁给我的穷孩儿?”
小蛤蟆一蹦跳到屋梁上:“我这就去找好姑娘!妈妈在家等着我,蛤蟆孩儿这就去娶媳妇!”
小蛤蟆穿上妈妈做的鞋子,蹦着跳着,出门娶媳妇去了。
“蹦,蹦,蹦!”小蛤蟆快活地唱着歌儿,蹦过一个村子又一个村子。它蹦得真快!村子里打赤脚的顽童在它身后追呀追,谁都追不上它。
“蹦,蹦,蹦!”小蛤蟆快活地打着拍子,蹦过一座城池又一座城池。它蹦得真欢!路上的马儿们,白马黑马红马灰马花斑马全都撒开四条腿追呀追,可是啊,最好的马儿也跟不上它。
5.民间经典传说小故事 篇五
话说这一天,我身背一大兜邮件,天还没亮就离开了县邮政局。一路上风尘仆仆,走乡串村地奔波忙碌着。下午时分,那兜里的邮件,就送出了一大半。为了争取时间,早日把邮件送完,我并没有在老乡家里搭伙,而是走到哪儿吃到哪儿。
这会儿,我见天色不早了,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了,便来到一片杨树林里,随手把盛邮件的兜子放在地上,然后,拿出两只凉馒头,两只咸鸡蛋,就着军用水壶里的凉白开,津津有味地大嚼了起来。
我正吃得带劲,就听到身边有一阵轻微的窸窸窣窣的声音。虽然动静不大,但还是被军人出身的我给捕捉到了。我的心绷紧了,以为遇到了情况。我一边装作若无其事地嚼着,一边悄悄拔出了驳壳枪,猛地转过身,怒目圆睁,用枪逼视着前方,嘴里不由得大喊了一声:“不许动?”
然而出乎我的意外,眼前根本没有人,只见不知从哪里钻出的一只野老鼠,正大着胆子翻我的邮件兜呢,把其中一个装满人民币的邮件,都咬烂了,弄得满地都是纸屑。我一看,可气坏了。不由分说,冲上前去,抬起右脚,朝着那只老鼠,狠狠地踢了过去。老鼠惨叫了几声,翻了几个过儿,在3米远的地方,当场毙了命。
我看着被老鼠咬破的邮件,仍不解气,不由得又骂了两声“娘”,这才收拾收拾东西,准备上路。
就在这时,可了不得了,就见一只硕大无比的老鼠,挡住了我的去路,正瞪着两只鼠眼望着我呢。
我不由一惊。为什么?我也是从小长在农村,老鼠这东西见得多了,可我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大的老鼠。只见这只老鼠,个头比一般的猫还大,油光锃亮,虎视眈眈。难道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鼠王吗?
就在我愣神的一瞬间,就见这只大老鼠,尖嘴伏地,“吱吱”叫个不停。工夫不大,好家伙,黑压压,密麻麻,成百上千的老鼠,把我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风雨不透,水泄不通。
我虽然见多识广,可也从来没见过这种阵势,连忙拔出手枪,可又放下了。手枪里只有二十发子弹,用手枪打群鼠,那可真是花和尚使绣花针——有劲使不出啊。
正为难之际,我一眼瞧见脚边的地上,有一根碗口粗的杨树棍,不由得眼睛一亮,连忙弯腰拾起了那截树棍,使出浑身的力气,如猛虎下山,与群鼠打在了一起。
按我的想法,老鼠哪有不怕人的,只要我一出手,打死它几只,其它的老鼠,还不都跑光了?
我可想错了。这些老鼠,仿佛训练有素,你打倒它一只,又会上来一群,一点都不怕死。人的力气毕竟有限,经过这车轮战,时间长了,我便感到体力有些不支。直到这时,我才猛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虽然我打死了不少老鼠,老鼠不但不见少,反而从四面八方越聚越多。我用眼睛的余光才发现,原来那只大老鼠,还在不停地尖嘴伏地,召唤着援兵哪?
我也试图冲过去,先把那只大老鼠打死,擒贼先擒王,只有打倒了那只鼠王,我才可能有救。然而,那些老鼠仿佛知道我的心思似的,一边保护着那只大老鼠,一边拼命地向我进攻。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偏僻乡野,路上连一个行人也没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忍不住有些悲哀:我这算什么,偌大的一个大活人,竟然被一群老鼠给吃了,这要让人家知道了,不笑掉大牙那才怪呢。
死神在一步步逼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只见傍晚的天空,一下子变得漆黑一片,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就见近百只猫头鹰,尖叫着,如离弦之箭,俯冲了下来,向着那群鼠扑去。
其中有一只脚上有铜环的猫头鹰,更是凶猛异常。它显然是这群猫头鹰的首领,它狂叫着向那只鼠王扑去。好一场鹰鼠大战,战况之激烈,闻所未闻,看得我目瞪口呆惊心动魄。猫头鹰不愧是老鼠的天敌,只几个回合下来,猫头鹰便大获全胜,那只硕大无比的鼠王,更是成了脚上有铜环的猫头鹰口里的美味佳肴。
仿佛为了向我表功,那只脚上有铜环的猫头鹰,亲热地在我的头顶上方低飞着,欢快地鸣叫着。我望着那只铜环,一下子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一年前的一天,我也和今天一样去投递邮件。天下着大雨,路上很滑,泥泞极了。正走着,猛然见到路边有一只受伤的小猫头鹰,正趴在水洼里痛苦地挣扎着。我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心疼极了,便把这只猫头鹰送到了住在前边村里的我的对象刘小红家里。经过我和刘小红精心的饲养,这只小猫头鹰伤愈了。我们俩又为它用子弹壳做了一只漂亮的小铜环,把它放回了大自然。当时那只猫头鹰在我们头顶,飞了一圈又一圈,最后才恋恋不舍地飞走了。
6.中学生民间小故事 篇六
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饶小聪摹仿老头画画,竟画得惟妙惟肖。老头见饶小聪勤奋好学,不觉打心眼里喜欢,就将他收做徒弟。饶小聪天资聪明,一点就通。不久,他的画竟和老头画的不相上下,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老头便干脆让他代替作画,待画卖出后分些银子给他。从此,饶小聪再也用不着去要饭了。
一天傍晚,老头突然将饶小聪叫到跟前,取出平日作画的那支笔对他说:“小聪,你跟师傅学画日子不长,却大有长进。如今为师要走了,没有更好的东西送你,就将这支笔送你,往后的路就全靠你自己走了……”
第二天早晨,饶小聪起来一看,师傅已不知去向。饶小聪忙朝师傅下榻的草堆拜了几拜,继续在庙前作画卖画。
不久,沙口镇的头号富户沙剥皮五十大寿,欲让饶小聪给他画一幅像。饶小聪想:早就听人说这个沙剥皮为富不仁,我何不借此机会戏弄戏弄他?主意已定,饶小聪当即随沙府管家胡兴风来见沙剥皮。饶小聪取出水墨丹青,顿时笔走龙蛇,很快替沙剥皮把像画好。同时,饶小聪还在沙剥皮的背后画出许多玉米稻子、五谷杂粮,由无数只老鼠叼着,组成个大寿字作为底衬。沙剥皮对自己的这幅画像非常满意,只是对画像身后无数只老鼠叼着五谷杂粮组成个大寿字的寓意有些不解。饶小聪告诉他说:“今年是鼠年,此画为《千鼠拜寿图》,玉米稻谷表明五谷丰登,岁岁有余!”沙剥皮高兴极了,忙命管家胡兴风去取银子。饶小聪忙道:“这幅画且作为小可对沙老爷祝寿的贺礼,不收工钱,请沙老爷笑纳!”说罢告辞。
就在这天半夜,满屋子传来“叽叽喳喳”的鼠叫声。沙剥皮起床一看,画上的老鼠不见了。而楼板上、床顶上、衣柜里到处都是老鼠,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就像过街一样。沙剥皮惊诧之际,院子里突然传来猫的惨叫声。只见管家胡兴风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道:“老爷,不好了,老鼠将猫给咬死了!”更糟糕的是那些老鼠到处打洞满屋子钻,连衣物细软也被咬得百孔千疮。一到天亮,老鼠又都回到画上,天天如此。沙剥皮想,都是那幅画在作怪,于是命人将画取出来烧掉。就在那画落入火中的一刹那,沙剥皮突然感到浑身如刀割一般,脸上身上当即冒出许多燎泡。他哀叫一声,忙命人将画抢出来扑灭,头顶和半边脸已被烧去。画烧去半截,从此他的头顶和半边脸就像被烟火熏烤过一样疼痛难忍,寿也做不成了。沙剥皮恼羞成怒,决定派人去刺杀饶小聪,以平心头之恨。管家胡兴风忙道:“老爷莫要鲁莽。要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了他,官府追究下来如何交待?依在下之见,不如如此如此……您就等着听好消息吧!”一席话说得沙剥皮眉开眼笑。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两个家丁拿着绳子悄悄地摸到破庙来,打算谋害饶小聪。他俩推门一看,只见柱子上点着根蜡烛,草堆上却空无一人。他俩猛一抬头,发现饶小聪已经悬梁自尽了。两个家丁心中不觉暗暗高兴,因为这样一来就用不着他们再动手了。就在这时,庙后面传来咳嗽声。见有人来,两个家丁赶紧退出破庙。听说饶小聪已悬梁自尽,沙剥皮好不高兴。
7.民间神话传说小故事 篇七
云城县县令黄天才是个贪官。这天上午,他正和心腹商量以治理云水河为借口求朝廷下拨银两的事,突然,一名衙役跑来禀报,说有人要面见县太爷有要事相告。
来人是云城县卖烧饼的王二,他是特意来向黄天才告密的—
原来,七日前云城县来了一个江湖郎中,这郎中姓华,据说是华佗的后裔,医术高明,医治好了城中人不少的疑难杂症。刚才,米行刘老板把华郎中请到米行给儿子看病。看过病后,刘老板好心提醒华郎中:“听说皇太子得了一种怪病,你医术如此高明,何不进京为皇太子医治怪病?如能医治好了,赏金千两,一辈子荣华富贵啊!”按说刘老板也是一片好心。可这华郎中性格太直了,刘老板话音刚落,立刻气愤地说:“赏金再多也不稀罕!皇上荒淫无道,他儿子患此怪病,那是报应……”巧的是王二前去买米,正好撞上,为了赏银,立刻跑来向黄天才告密。
半年前,皇帝的三儿子玩耍时不慎摔倒,一头磕在石头上就成了傻子,找了好多医生都没有医治好。这病其实就是脑瘫,可当时医学不发达,找不到病因,就说是怪病。天下是皇上的天下,天下之大,皇上不相信就没人能医治好儿子的病。于是当即下旨,谁能医治好太子的病,当官的官品连升三级;如果是平民百姓,赏赐黄金千两。
听了王二的诉说后,黄天才眨巴着一对老鼠眼,立刻暗自盘算开来:真是天赐良机啊!我何不趁此机会抓了那华郎中试探一下,看他是否真的有本事能医治好这痴傻之病?如果真能医治的话,我逼他说出秘方,然后自己亲自为太子治病,不就……
主意拿定后,黄天才立刻吩咐衙役捕头前去捉拿华郎中。真是祸从天降。可怜华郎中正在给人把脉看病,突然就被衙役们不容分说绳捆索绑抓到了县衙。进了县衙,黄天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华郎中来了个下马威,命令衙役打了他二十大板。打过之后,这才一拍惊堂木喝道:“大胆刁民,非法行医不说,还敢口出污言秽语诋毁圣上,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华郎中知道有人告密,自己抵赖不过,于是也没申辩,任由黄天才处置。
当天夜里,黄天才派师爷找到华郎中劝他:“现在,你的命就攥在县太爷手里。要想活命的话,就看你有没有医治痴傻之病的本事了。你如能医治痴傻之病,也许还能活命……”
这人谁不怕死呀!华郎中一听,立刻就软了下来,说自己有把握能医治好痴傻之病,请求不要杀他。师爷一听心中大喜,立刻对华郎中说:“如果你真能医治痴傻之病,那就把秘方写出来吧……”就这样,在师爷的威逼下,华郎中权衡利害,终于把医治痴傻之病的秘方写出来交给了黄天才。
华郎中早被吓怕了,交出秘方后,生怕再节外生枝惹出麻烦,于是立刻收拾行李离开了云城小县。
再说黄天才,得了秘方后心中大喜:这下好了,我很快就可以升官了……正洋洋得意,夫人突然走过来埋怨他说:“你怎么知道这秘方是真是假?要是他给你的秘方是假的,万一把太子医治死了,别说升官了,你连脑袋都保不住!”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听到这儿黄天才猛然就是一惊:“对呀!那个华郎中要是骗了本县可咋办?”想到此,黄天才立刻吩咐捕头、衙役前去把华郎中再请过来。可时间不长,一班衙役和捕头回来了,说那华郎中早已离开县城不知去向。
尽管黄天才升官心切,但没有把握的事情他可不干。于是,就暂且把给太子治病的事情先搁了下来。
这天上午,城里大户马德山的父亲过七十大寿,请黄天才过去喝酒。在马德山家里,黄天才看到了一个痴傻的孩子。黄天才当时就是一愣:哎呀,这孩子和皇上的三儿子得的是一样的病啊,都是痴傻!
看着眼前的傻孩子,黄天才心中大喜:我何不先在这傻孩子身上试试?如果不行,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万一那华郎中的秘方不假,真能管用,我不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为皇上的傻儿子医治了嘛!
想到这,黄天才就找机会问马德山:“这傻孩子是谁呀?看样子有病吧?”
见县太爷问起,马德山就叹了口气说:“他是我外甥!唉,我姐的命苦啊!就这么一个儿子,还得了这么个怪病,把人都愁死了……”
听到这儿,黄天才立刻编瞎话假惺惺地对马德山说:“你是有所不知啊,其实,我们黄家世代行医,一直到了我曾爷爷,才开始做官。我爷爷曾留下一个祖传秘方,专治这种痴傻病,如果你信得过我,不妨一试。”
听到这,马德山不由得问:“听说皇上的三儿子得的也是这种病,正在全国上下到处悬赏呢,你有这秘方,咋不去试试呢?”
黄天才当然不能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于是眉头一皱又编了个瞎话说:“这事我也是前不久刚刚知道。不过我已经托朝中一个当官的亲戚问过了,现在,正由一个西域神医在宫中给三太子医治呢。我眼下不好插手啊,要治,也得等到那个西域神医治不好离开了,我才能前去一显身手呀!”
听黄天才这么说,马德山放心了,立刻请黄天才配药为他外甥医治。
再说黄天才,为了尽快验证秘方的真伪,回去后,立刻按照秘方,为马德山的外甥配制了一百服中药。
药送出去后,黄天才不放心,想:到底这秘方是真是假,也不知道那孩子喝了这药后有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正在担心,马德山来了,告诉黄天才,说孩子喝了药后,没有任何异常反应。黄天才这下放心了。不过他也明白,这种痴傻病是慢性病,不是短时期就能治好的,因此,后来就把这事给淡忘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三个月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这天上午,黄天才正和师爷商量事情,突然听到外面人声嘈杂。黄天才急忙吩咐下人前去打探。时间不长,下人跑了回来,说是有人抬着礼品谢恩来了。黄天才一听,立刻和师爷前去相迎。走出来一看,只见马德山带着一大帮子人,正抬着礼物吹吹打打走过来。等来到近前一问才知道,原来马德山他外甥的病被治好了,他们全家这是前来感谢黄天才呢。黄天才一听大喜,立刻把众人往县衙里面让。等进了县衙,马德山就带着姐姐、姐夫和外甥来到了黄天才面前谢恩。黄天才仔细一看马德山的外甥突然就被惊呆了:哎呀!这秘方真是太神奇了!这个先前痴傻的孩子,果真变了,你看他那双眼睛,灵光四射,一看就和先前不一样。
等马德山他们走后,黄天才可就乐坏了:“管用……那个华郎中没有骗我……这秘方是真的……”
第二天,黄天才就备上厚礼去了京城。黄天才有个亲戚在朝中做大官,听黄天才说明来意后,收下厚礼,第二天上朝,立刻奏明圣上。皇上一听说有人能给他傻儿子治病,这举荐者又是身边大臣,当然高兴,立刻传旨,宣黄天才进宫。
就这样,黄天才成了御医,开始为皇上的傻儿子治病。可让黄天才没有料到的是,那傻儿子吃了他亲手配制的药后,第二天突然一命呜呼了!
给皇上的儿子看病,那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啊!黄天才小心加小心,可没想到还是出事了。皇上可不管他这些,听说儿子被黄天才给医治死了,一气之下,立马传下谕旨,黄天才,还有他那个在朝中当大官的亲戚,全部灭门九族。
黄天才一心想着升官,可没想到最终落了个如此的下场。可这黄天才直到被绑缚法场,还一直苦苦思索:我这秘方管用啊!三个月的时间,把马德山他外甥的病都治好了,可到了皇上他傻儿子身上咋就出了事呢?
黄天才贪赃枉法,财迷心窍,欺压百姓,老百姓恨透了他。听说黄天才被灭门九族,云城县的老百姓高兴坏了,大家载歌载舞鞭炮齐鸣,就像过大年一样高兴。欢腾的场面上,有些消息灵通的人就议论开了:“你们知道黄天才为什么会被灭门九族吗?这都是马德山的连环计使用得妙啊!”
原来,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马德山的巧妙安排。那个行医的华郎中是马德山的一个好朋友,他医术高明不假,但要说医治痴傻之病,他可没有那本事。他来云城县行医,其目的就是为了引诱黄天才上钩。那天,卖烧饼的王二找黄天才告密,是马德山的安排;马德山父亲过生日那天,黄天才见到的痴傻孩子,也是马德山故意安排的。马德山有个痴傻外甥不假,但这痴傻孩子还有个双胞胎哥哥呢。那天马德山带人前去谢恩,黄天才见到的,其实是痴傻孩子的哥哥。黄天才升官心切,终于中了马德山利用配方借刀杀人的圈套。最后非但没有升得了官,还连累他那个在朝中当大官的亲戚,全落了个灭门九族的下场……
知道事情的经过后,有人提议说:“马德山为民除害立了大功,我们应该前去表示感谢才是……”
大家一听觉得有理,于是一起去了马家。可来到马家一看,这里早已是人去屋空……
★ 神话传说的故事
★ 短篇好看的神话传说故事
★ 古代神话传说经典小故事
★ 伏羲的神话传说故事
★ 民间传奇故事故事精选
★ 民间俗语故事
★ 民间美食故事
★ 日月潭的美丽神话传说故事
★ 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大禹治水读后感
8.民间小故事:三个神仙推山 篇八
四季轮回,春去春又来,灌木和杂草随着四季的更替也不断的枯了又荣,荣了又枯。时间的车轮就这样过了几万年,人类诞生了。有人就要吃饭呀,于是人们开始去开荒种地。人们先把低处的、土壤多的土地开垦出来,但是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感觉地太少、不够种,种出一季来,不够吃到下一季的庄稼成熟收割,粮食就没有了,每年都有青黄不接的时候。于是人们就想再多开垦点土地,但是近处的、低处的荒地已经开垦完了,于是人们就开始往山的高处开荒,但是由于山很高,路途遥远,人们每天都要爬很远的山路去开荒,即使是吃饱饭去的,爬了那么远的山路,等好不容易到了山上,就将近要花掉两个小时左右,肚子开始也感觉饿了,所以一天也开不了多少土地。日日开荒,等开的差不多时,也到了该播种的季节了,人们就先放弃开荒,把开出来的土地先播种上再说,不然过了播种季节,开出土地来也没有用呀。当人们要去山上的土地播种的时候,才发觉更幸苦、更困难了,开垦的时候只需要一人带把锄头,带把镰刀,带些火种去把刨出来的杂草和根须之类的烧了就行了,但是播种的时候,就不那么轻松了。即要拿锄头等农用工具,还要带上播种的种子和牲畜的粪便做肥料。人们开始犯愁了,于是就想出来用竹子编制一个箩筐,再在箩筐的中间按照背的宽度拴上两根什么带子,套在两边肩膀上,这样就可以把种子或者肥料放在箩筐里用脊背背到山上去播种了,到收庄稼的时候也可以把庄稼放在箩筐里背回家来,这样效率还高,一次能背很多呢。力气大的多背,力气小的少背,但是都比空手拿的多,于是箩筐就面世了。但是当人们背着箩筐爬山的时候,前胸基本上弯到了坡路上,脸基本上贴到了路上,可以想像,爬山的时候身体都是向前倾的,背上再背着重重的东西,可不是要脸朝黄土背朝天了吗?但是辛苦播种下的种子,由于土壤本来就很薄,又由于雨水冲刷的原因,土壤都随雨水流向低处了,而且雨水也留不住,庄稼都长得很瘦小,粒米都很干瘪,到收成的时候,很多只能把播种时的种子成本收回来。人们等于白辛苦了一场,他们捧着一年辛苦的那点收成,此时泪水和汗水同时流在了粮食里,人们依然吃不饱,苦不堪言。
年复一年,人类祖祖辈辈都这样勉强过活,人们的生活却依然没有改变,但是他们的一切幸苦、努力和洒下的汗水都被天上的玉皇大帝看在眼里,有一年他实在看不下去了,不忍心人们再这样艰辛劳动,却得不到好收成,于是他就下令让他的三个手下——三个神仙到人间来帮人们把山推掉。下令让三个神仙分三路推,从北面至南开始推起,直到推出中国的边境。边边角角的、或者是人烟稀少的地方不推也行。于是三个神仙分三路:一个从北推到广西、江西这边;一个从北退到西藏、四川那边;另一个从北往浙江、湖南那边推。三个神仙推了三天三夜,分别已经把山推到了广西、江西、浙江、湖南、四川、西藏了,三个神仙都觉得很疲劳,于是互相在空中千里聊天,互相询问对方的山推到哪儿了,三个神仙互相汇报了自己推山的情况,然后他们都说自己很累,推不动了,反正很快就会把山推出中国的边境了,三个神仙都说要不咱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再推吧。于是他们三个就坐下来休息了一下,等三个神仙休息完站起来再去推山的时候,那些山却再也推不动了,无论三个神仙怎么推,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推、怎样使出吃奶的劲(不知道神仙生下来吃不吃奶的,呵呵)也推不动了。于是就说:好了,推不动就算了,就把它们放在这里吧,三神仙就回天上去复命了。
小时候在家和父母干农活,一直都是刀耕火种的,别的平原地方都能用很多农用机器代替手工劳作,可是我们那边怎么用呀,全是高山,所以祖祖辈辈都是还靠牛耕,手种,手收的。当时还想,我的故乡为什么会在那么多山的地方,后来才明白“故乡是祖先迁移的最后一站”的道理。那时听说这个故事时,心想难怪我们那边全是山呢,还曾暗暗的责怪过那三个神仙呢。
9.泉州的民间小故事 篇九
相传一千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荒村古渡,名叫“万安渡”。这里水深浪急,过往船只每遇狂风则樯倾楫摧,不少舟舶沉埋海底,无数渡客葬身鱼腹……原来这是江妖水怪在兴风作浪。当年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时,曾掏出腹中肠肚抛入洛阳江中;不料年深月久,这些肠肚变成了龟精、蛇怪,常在洛阳江中搅浪掀波。
有一日,渡船离岸驶近江心,忽然龟蛇两怪浮出水面,顿时狂风呼啸,浊浪排空,小小的渡船眼看就有被吞噬的危险,突然从空中传来连声呼喊:“蔡大人过江,休得无礼!”龟蛇闻声慌忙遁逃。霎时风平浪静,渡船安然抵岸。旅客十分惊奇,不知谁是“蔡大人”。有一位莆田的孕妇,丈夫姓蔡,她心想将来生下的孩子定是非凡人物,便暗自许愿:将来孩子如能成器,定教他在洛阳江上修建一座大桥。那妇人回乡后生了个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谟,号端,十分聪颖灵慧。蔡襄长大懂事,蔡母便对他讲当年过江遇险约处逢生的经过,殷殷叮咛儿子要实现她所许下的造桥夙愿。蔡襄默默地把母亲的嘱咐记在心里。不久,朝廷开科取士,蔡襄以才学广博,被擢选入朝为官,颇受皇帝的器重。他心里惦记着母亲的夙愿,却又感到苦恼:老是呆在京都,何时才有机会到泉州建造洛阳桥呢?
有一天,他奉召陪皇帝游赏御花园。蔡襄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暗中托小太监用蜂蜜在芭蕉叶上写下两行大字,不一会,蚂蚁纷纷爬上芭蕉叶吮吸蜜汁。皇帝发现密密麻麻的蚂蚁竟然在芭蕉叶上摆出字阵,甚为惊奇,不禁移步近前,望着芭蕉叶上的字迹脱口念道:“蔡端蔡端,本府作官!”蔡襄一听,急忙跪下叩头谢恩。皇帝改口道:“朕只是念叶上的字,并非当真!”蔡襄长跪不起:“君无戏言,岂可失信于臣?”接着坦诚陈说母亲许愿造桥的事。皇帝只好让他出任泉州太守。
蔡襄昼夜兼程赶到泉州赴任,立即召集属僚乡贤商议倡建成洛阳桥,并亲自到江边察勘,下令招募造桥工匠,筹集建桥资金。百姓闻讯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一时工匠四至。开工那一天,江岸人山人海。可是,由于洛阳江“水阔五里”,“深不可址”,一船船石料抛下江中,霎时被汹涌的江涛卷得无影无踪;龟精蛇怪拚命地翻江倒海,撞沉了好几艘木船。
太守蔡襄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忽然梦见一位白发苍苍的仙人指点他“龙宫递榜”,急忙披衣而起伏案疾书。蔡襄草拟了一道黄牒,要求海龙王助一臂之力,退潮三日,好下桥基。写好黄牌后,便坐堂询问左右吏役:“何人下得海?”恰巧有一位衙吏,名叫“夏得海”,一听传唤,赶忙回答:“小人夏得海!”当他知道太守要派他把黄牒送入海底龙宫,不禁暗自叫苦,只得硬着头皮奉命而去。
夏得海接过文书,暗暗叫苦:若要下海,定难生还;如不履令,难保身家生命。他索性沽了一壶酒,喝得酩酊大醉。夏得海跌跌撞撞来到海边,醉倒在沙滩上。此时正好涨潮,他仿佛被波臣带入水府,美丽善良的龙宫公主捧出玉液琼浆……
哪知一觉醒来,手中黄牒不翼而飞,手心却赫然写个“醋”字。夏得海慌忙踉踉跄跄回府衙,向太守禀报。蔡襄正为桥基难奠愁眉不展,一见“醋”字,顿然大悟:这“醋”字拆开来不就是“廿一日酉时”么?分明是海神暗示退潮的时辰!蔡襄转忧为喜,立刻差人在四城门头张贴布告,谕令洛阳江两岸民众和工匠,火速做好奠基的准备。廿一日酉时,汹涌的海潮果然退尽,整个江底裸露无遗。蔡襄亲自指挥数千工匠抛石奠基、砌筑桥墩,洛阳江畔车水马龙,穿梭不息。一座座坚固的桥墩巍然屹立在江中。可是到了砌筑第四十六座桥墩时,江边的石头已经用尽,如果不能赶在海水退潮三日的期限内把最后一座桥墩造好,一旦海潮呼啸而来,就会冲毁桥基,前功尽弃!就在紧急关头,恰巧八仙中的吕洞宾驾云漫游经过这里,他深为蔡襄建桥的非凡气魄所感动,不慌不忙地飘落万安山上,轻轻把拂尘一挥,顿时漫山顽石皆点头。又一挥,山上所有的岩石跃然而起;再一挥,一块块大石全变成“猪母”,成群结队奔下山来,跑到海滩,纷纷跳进建造桥墩的江底。转眼间,这些“猪母”又都化作大石头层层堆栈起来。有一只“猪母”,不小心跌伤了一条腿,走得慢,落在后头,赶到江边时,最后一座桥墩已经造好了。它只好卧在旁边,成为一块躯体肥硕的“猪母石”。
当奔腾的海潮再度席卷而来,蔡襄已指挥工匠奠定桥基。首战告捷,群情鼎沸,欢声雷动,四十六座桥墩犹如中流砥柱威镇狂澜,吓得龟精蛇怪胆战心惊。
附近白沙寺里有一位名叫义波的和尚,竭尽心力募集建桥资金,受到不少朱门豪富的刻薄嘲笑。他辛辛苦苦地把俯首讨来的每一个铜钱都用在造桥事业上。无论严冬酷暑,这位僧人总是不辞辛劳四处奔波,热心为民工烧茶、送饭,还时常上芒鞋山采集草药,为患病的工匠治疗。有一回,由于连日风雨,伙房里的柴草都烧光了。临时从山上砍下的柴草,湿漉漉的也烧不着。为了照常施工,早日建成长桥,义波僧悄悄地掩上了伙房的门,毅然把自己的双脚伸入灶膛中,代替柴禾烧饭。说也奇怪,义波和尚的双脚顿时象两根熊熊燃烧的薪木,升腾起炽烈的火焰。当他的双脚烧成灰烬时,伙房里一大锅、一大锅的饭都煮熟了。造桥工匠无不感动得流下热泪。后人作诗赞颂义波僧的高风义举:“为架虹桥甘舍身,代薪双膝泣鬼神。釜底炽火红似血,留得千古美名存。”
为了铺筑三百六十丈长、一丈五尺宽的大石桥,急需把数以万计的巨大石板架在桥墩上。这个时节偏偏缺乏一大批杉木造船装运石料,因此施工进展缓慢。蔡襄为此十分着急。一天深夜,蔡襄心虑着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想着想着,不觉伏在案上睡着了。梦中忽见一位白发仙人,指点他差人到清源山麓请“三人一目仙”説明。蔡襄一觉醒来,将信将疑,传唤衙吏夏得海速往清源山下去探寻个究竟。夏得海急忙赶到清源山,等候了大半天,也没碰见什么“三人一目仙”的影子。将近黄昏,忽见三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以手搭肩鱼贯而来。为首一个,只睁着一只眼睛,另一眼瞎;其余两个,双目皆盲。夏得海不禁又惊又喜:这不就是“三人一目仙”吗?慌忙拔腿奔了过去,一把拦住,苦苦恳求。那三个乞丐见他十分诚恳真挚,也就应允了。其中一个口中念念有词:“洛阳江头,古井一口,木可造舟,水可饮酒……”说罢,三个乞丐忽地全睁开了眼睛,原来竟是吕洞宾、李铁拐和张果老。三仙哈哈大笑,象一阵风飘然而去。夏得海吓得目瞪口呆,赶紧回来报知蔡襄太守。数日之后,果然在洛阳江畔一口古井中,喷泉似地涌出许多杉木,蔡襄和造桥式匠喜出望外,拊掌赞叹不已。建桥民工到口井中汲水,一股酒香扑鼻,水喝到肚里顿觉止饥消渴,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喝个痛快。而这口井从不干涸,酒香四溢,因此被称为“酒井”。
蔡襄集中了工匠的智慧,创造了“筏形基础”,使船尖形的桥墩分开水势,减少了浪潮的冲击力。他又利用海水的浮力,发明了“悬机浮运”,借助潮涨船高,把一块块重达数千斤的大石板,轻轻托举起来铺在桥墩之间,使洛阳桥渐渐显出了奇伟的雄姿。
有一天,蔡襄发现洛阳江中每一块礁石中,生长着密密麻麻的牡蛎丛,心想要是能采用“种蛎固基”的方法,使牡蛎繁生把桥基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该有多好呵!蓦然间,江上刮起一阵巨风,刮雨似的把满江的牡蛎丛全都吹到洛阳桥墩上,仿佛打上无数钢钉,使雄峙江上的石桥更加坚不可摧。蔡襄惊奇万分,抬头一看,只见南海观音立在云端微笑道:“学士苦心精诚可感,方才是我略施小技。”南海观音接着又说:“建此长桥,已花金钱一千万两,财库业已匮乏,待我帮你筹足资金,尔后再叫八仙助你除妖,永绝后患!”
说罢,南海观音倏然化作一位绝色美女,泛舟洛阳江边,声称谁若能用金钱投中她,她愿嫁与为妻。一时,沿江两岸人头攒动。人们围观烟波江上花容月貌的美女,争相投掷金钱。那些平日贪财如命的富豪子弟,不惜抛掷千金万银。金钱雨点般落在小舟上,却无一人能投中。不舟天天满载金钱而归,纨絝子弟则垂头丧气败兴而回。就这样,又筹集了一大笔资金,用于建造长桥两面三刀翼的扶栏,以及“七座亭,九座塔,石狮二十八”。
眼看凌波长桥即将竣工,潜伏江底的龟精、蛇怪不肯罢休,它们纠集洛阳江上游的九十九条蛟龙,掀起狂风恶浪,张牙舞爪,直向石桥扑来。张果老骑着驴子,把作恶多端的龟精踩成一团烂泥。李铁拐打开火葫芦,葫芦中立即喷吐出一股浓烟烈火,把那九十九条蛟龙活活烧死。
这时天上出现彩虹,江上波平如镜,岸上弦歌声声。洛阳江两岸人民喜气洋洋,敲锣打鼓,欢呼历经七年终于建成的跨海长桥。
【圣诞节民间小故事】推荐阅读:
圣诞树的民间传说故事07-04
经典圣诞节英语小故事06-10
有趣圣诞节的小故事06-16
西方圣诞节的故事07-24
圣诞节的由来故事08-12
有关圣诞节的故事11-26
关于圣诞节的感人故事07-30
圣诞节由来故事简介11-14
圣诞童话故事11-08
圣诞节作文:墙角的圣诞节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