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共4篇)(共4篇)
1.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篇一
第一单元
热胀冷缩 第一课
温度计的秘密
能力目标:
1.能够观察液体受热受冷时液面高度的升降变化,会提出有关液体性质所涵盖的科学奥秘的问题;
2.会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假设;会根据有结构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3.会与他人合作探究;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水受热时液面会升高,受冷则会降低的现象;
2.通过探究体验到液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习惯与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对探究液体的表面升高或者降低的现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2.初步了解生活中热胀冷缩原理的运用,从小养成认真观察,主动探究生活的良好习惯。
实验桌上:温度计、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仪器车上:锥形瓶,12个烧杯(分别装有酱油、醋、橙汁等)、带玻璃管的木塞1个,热水;冷水;温度计、热胀冷缩与人类关
系、各种各样的温度计资料等。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温度计,请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提出探究性问题:“测量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温度计的液柱高度可以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呢?”激发学生交流测量中的发现大胆质疑,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一、学习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发现温度计的发现认识。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讨论,提出猜想假设。
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制定探究方案。结合探究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小组实验学习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参与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下发探究学习活动资料提示卡片,提醒学生注意要首先观察温度计的构造,然后利用实验材料进行组装一个类似温度计的装臵,选择一种要探究的液体装入瓶中,创造冷热两种不同环境中的变化,观察液体在冷热两种不同情况中的变化,随时做好实验发现记录。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活动,提示学生不仅
要谈探究的方法,还要谈探究中的发现。在引导学生交流中提示学生思考:“水、酒精在受热的时候增多了吗?减少了吗?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呢?”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即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通过提问:“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以巩固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
第二课
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学习目标:
1.能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2.通过大量的气体与固体实验,获得科学结论,认识到科学实验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3.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热胀冷所冷缩现象。
学习重点:学生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认识热胀冷缩现象。
学习难点: 学生小组实验合作学习活动对实验现象的发现。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为学生准备典型的分组实验材料,热胀冷缩实验仪,烧瓶、水槽、冷水、热水、玻璃管、橡胶塞、浓肥皂水(稀释的餐洗净液)、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夏天自行车突然爆裂的情景,或类似事实(玻璃杯倒入热水爆裂),引导学生交流认识生活中的受热膨胀现象,出示本课学习活动的主题。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认识气体热胀冷缩的探究实验学习活动。
教师出示探究分组实验材料,如烧瓶、玻璃管等,引导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进行交流,对实验方案与学生一起点评提出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设计实验方案中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积极鼓励学生的大胆设想,开阔学生思路,尽量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
教师参与学生小组探究实验学习活动,提醒学生注意合作交流、认真细致,对发现的现象认真思考,使用热水时注意安全等。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汇报探究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欣赏倾听他人的发现,完善自己小组的学习活动。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新的探究问题“固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学习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探究实验学习活动,提醒学生在学习中应当先设计后动手操作,观察现象积极思考,提醒学生在实验中注意安全,正确使用酒精灯、加热后的铜球注意避免烫伤。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认识固体具有热
胀冷缩现象。
二、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关于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与学生交流热胀冷缩在生活的应用。进一步巩固认识气体、液体、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介绍关于热胀冷缩趣味小实验和热缩冷涨的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延伸拓展课后学习活动。
1、学生交流认识生活中的受热膨胀现象,了解本课学习活动的主题。
板书设计:
热涨冷缩的大小与物体温度有关: 温度升得越高,膨胀越明显;
温度降得越低:收缩越大。质量越大热涨冷缩越明显。
第二单元
岩石的科学
第三课
认识岩石
教材简析:
岩石是学生们司空见惯的自然事物,但要对研究岩石产生兴趣,能对岩石提出问题并从中发现问题,这就不容易了。本课教科书的编写着力体现认识自然界事物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初步观察岩石了,了解岩石的主要特征,知道对岩石进行研究的方法。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用简单工具对岩石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研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并学会能用图和文字表达,学会查阅有关岩石的资料。
2.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在探究中做到愿意合作交流,在欣赏美石中体验自然美。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利用简单的观察仪器观察岩石的主要特征,知道岩石具有硬度、遇酸的反应、纹理、形态、结构等特征。学习重点:
学生利用简单的观察仪器对岩石观察认识的探究学习活动。学习难点:
学生按照顺序对岩石观察发现进而对岩石分类的学习活动指
导。
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等;岩石实验盒、自然界中美石图片、岩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等。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直接出示岩石,使学生正确认识岩石,能区分与生活中常见砖块、土颗粒不同,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课前搜集的岩石标本,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学习活动,观察发现认识岩石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岩石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岩石的不同。使学生观察认识发现岩石在形状、光滑程度、颜色、结构层理、软硬程度等发面的不同。教师出示稀盐酸等实验材料,教会学生科学正确使用滴管方法,与学生充分交流,学会科学研究岩石的方法。
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一定顺序去观察、实验(观察岩石内外颜色、岩石的结构层理、岩石的硬度、岩石遇酸的反应、岩石的质地),主动及时对自己小组中的岩石观察研究的发现结果给予记录,并进行鉴别、分类、定名,提示实验操作中注意安全,加强合作,敲击石头注意不要损坏其他物品。
教师指导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活动中的发现、研究成果,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时进行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对现有的岩石标本按照一个标准(如硬度)进行分类,使学生认识到常见岩石的硬度情况。对学生其他有比较恰当的分类想法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三、拓展延伸:
教师提出课后进一步探究的主题活动:“给搜集到的岩石命名。”增加学生对研究岩石的兴趣、丰富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认识,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1、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岩石,正确认识岩石,能区分与生活中常见砖块、土颗粒不同,充分交流课前搜集的岩石标本,激发学习兴趣,了解本课学习活动内容。
第四课 做个岩石百宝箱
教材简析:
本课在学生对岩石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做岩石百宝箱的活动让学生继续体验岩石的搜集、整理和分类方法,从而进一步认识花岗岩吧、砂岩、石灰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教科书编排的目的是通过活动引领学生利用感官、借助工具亲自动手实践、制作岩石百宝箱,使学生学习认识事物的一般方法,并且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能够对石头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在观察制作中了解岩石的特征和种类,能用相关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2.知识与技能:知道不同种类岩石的特征和名称,能绘制、记录、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分类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亲近岩石,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体验到动手做岩石标本的快乐。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看,学生虽刚刚开始经历科学课程的学习不久,但已经初步掌握
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研究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学生在通过学习《认识石头》一课后,初步学会了运用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辨认,认识了一些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如结构、质地、颜色、软硬、花纹等等,知道了岩石的作用。在生活中,学生还会产生“谁更大、谁更重、谁更硬、谁的花纹更好看”等等问题。并在搜集、制作过程中发现岩石的用途,培养了研究岩石的兴趣。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搜集的岩石命名情况,交流学生对常见岩石特征的观察
发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统一命名带来的不便,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对照岩石标本实验盒里的岩石标本,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发现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的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岩石标本百宝箱。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箱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认识到在此基础上简要归纳整理出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作标签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学习兴趣,进行制作岩石标本箱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提示帮助,如岩石大小要适中、新断面要露出来、如何固定等等。对学生大胆独特创新的做法、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制作的岩石标本箱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成果作品。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课后继续探究的主题活动内容,进一步考察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岩石类型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了解岩石用途,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拓展课后学习活动。
第五课
岩石的用途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前两课学生初步掌握了认识岩石的方法和认识了常见的岩石后,知道学生认识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对岩石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岩石中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人类与岩石资源息息相关,渗透对岩石矿产资源的保护意识。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查阅有关岩石的资料。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人类的岩石开采活动给保护资源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理解保护岩石资源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用途,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岩石资源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
学生了解岩石的用途,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岩石资源的密切联系的学习活动。学习难点:
学生了解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岩石资源的密切联系进而对科学合理认识岩石资源。
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学习活动准备:岩石用途以及岩石资源保护方面的资料;制作岩石资料卡的工具材料:胶水、水彩笔、图片、剪刀等。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岩石用途的情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交流关于岩石的用途。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自身身边生活已有常识经验,交流关于岩石的用途。教师适时出示相关图片,组织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汇报并进行归纳整理。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调查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自身身边生活实际,积极交流。教师适时对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给予指导(如倾听、查阅书刊、上网等),使学生学会资源共享,从他人的学习发现中不断补充完善自己对岩石用途的认识。
三、拓展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岩石资源的破坏,在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岩石资源的密切联系基础上,适时出示图片等资料,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思考岩石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岩石资源的重要意义,了解保护岩石资源的重要性。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关于岩石的手抄小报,并参与学生学习活动,适时指导帮助。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科学认识给予肯定和表扬。
第六课
岩石的风化
教材简析:
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岩石的特点,推想大自然中岩石的风化原因。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实验对不容易观察到的岩石变化现象进行推想。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岩石的风化现象,知道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2)通过对岩石风化原因的探究,提高学生自行获取知识、自行研究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并了解物体是在不断变化的,渗透一种发展、辨证的观点。
学习难点:
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学习得到的实验发现对岩石的风化认识。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酒精灯、岩石碎块(石灰岩或页岩最佳)、水槽、镊子、火柴、矿泉水瓶、稀盐酸、滴管、(保护眼镜可用游泳镜代替);岩石的风化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有代表性的岩石风化资料图片,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岩石特点,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岩石的风化。
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积极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猜想岩石变化的原因。在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简要归纳整理,指导学生想办法对自己的猜测给予证明。教师出示酒精灯、矿泉水瓶等实验材料,进一步加强与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指导学生通过现有实验材料设计对现实生活中的岩石所处到的环境(如温度差异、水流冲击等),进行模拟探究实验学习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模拟实验设计方案,使学生做到先动脑后动手,认真倾听他人见解,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规范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模拟探究合作学习活动。
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模拟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实验各相关步骤的目的意义,提示学生认真观察,及时主动将发现给予记录,提示学生注意给岩石加热和浸入
冷水时注意安全,对学生的积极合作、认真仔细观察的学习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汇报小组学习中的发现,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他人的学习成果,进而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简单归纳学生的发现,通过图片的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理解岩石的风化现象。通过资料使学生认识岩石的风化现象是若干因素同时进行的,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教师演示岩石遇酸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岩石遇酸后的对比,介绍一些工业城市中岩石受到酸雨,进而带来的危害,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师提出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岩石不断的风化,最终会变成什么?”指导学生通过资料学习,观察岩石的风化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一步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推测。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创新大胆想法进行鼓励、肯定。
三、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埃及金字塔等古老岩石建筑和现代工业城市中的现代岩石建筑,积极引导学生主动产生问题,进而思考关于对岩石
及相关石刻作品防风化的措施处理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拓展课后学习活动。板书设计:
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日晒,风吹,雨淋,搬移
第三单元
土壤与植物 第七课
土壤里有什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学会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能做实验记录;学生学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能做到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土壤的构成成分。
二、学习重点:
学生探究认识土壤的构成成分的探究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土壤成分构成的鉴别分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不同地区采集的一定量土壤样本、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镊子、滤纸、烧杯、筛网、放大镜、玻璃棒等。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课前采集土壤样本学习活动情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有关土壤资料,利用感官直接观察发现土壤的成分。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交流资料,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见解,丰富自身的相关知识认识。进而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学习利用感官进行初步观察发现土壤的成分。
教师参与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学会利用工具观察,如放大镜;将土壤中发现的东西进行分类并主动做好记录等。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汇报交流观察学习活动中的发现,指导学生认真相互倾听,相互补充借鉴,以此完善自己的发现。2.教师指导学生小组探究合作学习,通过探究实验研究土壤的成分。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想。教师积极激发指导学生讨论并根据所提问题自主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土壤的成分。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对学生大胆独特的创新设计思想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在此基础上出示关于研究土壤成分实验方法资料和实验材料,指导学生通过相关实验方法资料的学习与自己的实验设计结合,并不断完善,形成自己的实验方案。教师指导并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学习活动,在小组学习中,指导学生加强合作学习、注意安全,认真观察并主动做好发现记录。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交流汇报,进一步指导学生认真相互倾听,相互补充借鉴,并对获得的知识给予整理、分析、概括,形成自己对土壤成分的认识。
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发言的基础上简要概括,使学生明确认识土壤的组成:固体(矿物质、有机质、微生物)、液体和气体组成。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提出探究活动主题:“观察校园里的土壤”,进一步搜集、查阅有关于土壤形成的资料并进行整理,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1.学生与教师交流课前采集土壤样本学习活动情况,激发学习兴趣,了解本课学习活动内容。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有关土壤资料,并利用感官直接观察发现土壤的成分。
学生积极讨论并交流相关资料,认真倾听他人见解,学习、丰富相关知识。进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观察学习,利用感官进行初步观察发现土壤的成分。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学习活动,学会利用工具细心观察,并将土壤中发现的东西进行分类、做好记录。
学生小组汇报交流观察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认真倾听,相互补充借鉴,以此完善自己的发现。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通过探究实验研究土壤的成分。
3.学生了解课后拓展延伸探究学习内容,进一步激发自身学习兴趣,积极进行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一)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并提示学生要做好相应记录。了解作记录是学习科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同时指导学生从书刊或其他途径搜集查阅相关知识,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而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
(二)学生交流资料学习认识土壤,以此获得更多相关知识。直接观察带来的土壤样本,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交流发现,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八课 土壤的种类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利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学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学生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进一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使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学生在学习中知道土壤的种类,学会根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土壤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
二、学习重点:
学会根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土壤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认识不同种类的土壤在保水、渗水及透气性能方面的不同,进而知道土壤的种类。
三、学习难点:
样品选择要能保证对比实验的效果明显的土壤,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的学习。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准备做好课前准备:学生在课前不同地方采集到的不同的土壤样本并标号、搜集查阅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关于
土壤种类的资料,教师对学生课前采集土壤标本提出安全、保护环境等问题应注意的事项。分类实验材料:透明杯子、搅拌棒、放大镜、白纸、滴管、筛网、水、底部扎孔的塑料瓶。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积极了解学生平日玩“土”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教师课前采集的含沙较多的土壤进行小制作游戏,使学生主动发现桌上现有的土壤无法捏成团,进而思考、猜测原因,进而使学生认识发现土壤有不同的种类,激发学生好奇心,研究土壤种类不同的学习愿望。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认识各种不同的种类土壤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感官观察发现课前采集土壤标本的特点,并积极交流发现。教师参与学生观察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用眼看、用鼻闻、用手摸等方式。观察颜色、颗粒大小、气味等),进行比较研究,并认真倾听他人的发现结果,从而认识发现:“不同环境中的土壤是不一样的。”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土壤不同特点,大胆猜想并设计实
验学习活动来研究证明。在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出示筛网、放大镜、滴管、烧杯、底部带孔的饮料瓶等实验学习活动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提示学生要学会用对比方法进行观察,尽可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观察,积极鼓励学生想到的好方法。
教师参与学生探究实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提示,如探究土壤保水性时充分考虑土壤的量、水量一致、倒水的时间要一致。认真主动做好实验观察记录。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探究实验学习结果,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土壤的种类不同。
2.教师指导学生对土壤进行分类,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标准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
三、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一未标号土壤样本,提出问题:“我这里还有一种土壤,是在我们周围采集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知道它是从哪里来吗?它还有哪些特点?”激发学生课后延伸学习兴趣,调查身边花园、菜地、农田的土壤种类,并做好记录,为下次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1.学生与教师交流日常对玩“土”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捏泥动物的小制作游戏活动,并从中发现桌上的土壤无法做
出泥质的小作品,积极思考,大胆猜测不同环境中的土壤是不一样的。了解本课学习内容。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认识各种不同的种类土壤的特点。
学生利用感官观察发现课前采集土壤标本的特点,积极交流发现。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用眼看、用鼻闻、用手摸等方式。观察颜色、颗粒大小、气味等),进行比较研究,并认真倾听他人的发现结果,从而认识发现:“不同环境中的土壤是不一样的。” 学生观察不同土壤不同特点,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学习活动来研究证明。认识了解筛网、放大镜、滴管、烧杯、底部带孔的饮料瓶等实验学习活动材料,不断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对比观察,并尽可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观察。
3.学生观察认识教师出示的土壤样本,积极思考问题,激发课后延伸学习兴趣,为下次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一)本环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通过动手做对土壤种类不同的初步认识。
(二)本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不同土壤在某一方面,例如颜色、气味、保水性的不同,根据特征,进行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施实验、交流研究成果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加
深对土壤的认识,并自觉做好实验观察记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在此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学生材料去探究认识发现。
(三)本环节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开展研究活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板书设计 土壤的种类 砂质土;含沙量较多 土壤 黏质土:含黏土较多 壤土:沙和土含量适中
第九课
土壤与植物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并能学会做到主动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3.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喜欢大胆想象;能够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得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4.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学习,知道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
二、学习重点:
学生学习认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的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相关资料的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活动材料准备:有关植物与土壤的资料、赞美土壤的诗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的植物等。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直接提出问题“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与学生讨论,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活动,认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充分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体系,并积极进行大胆猜想。教师参与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习,通过倾听他人搜集的资料,初步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
教师出示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的植物,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积极思考“相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构想假说—实验设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师与
小组同学积极讨论,使实验方案不断完善。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设计在课后给予动手实施,继续搜集有关土壤与植物生长相关知识,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1.学生与教师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积极讨论,交流课前搜集资料学习情况,激发自身学习兴趣,了解本课学习活动内容。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活动,认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充分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体系,并积极进行大胆猜想。教师参与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习,通过倾听他人搜集的资料,初步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
教师出示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的植物,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积极思考“相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构想假说—实验设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师与小组同学积极讨论,使实验方案不断完善。
第十课
保护土壤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和调查资料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能设计实验探究水土保持地方法。
2.感知土壤资源的缺乏;认识保护土壤的意义,并提出保护土壤的想法。
3.向学生进行保护土地资源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尊重事实,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学习重点:
学生制作岩石标本,认识常见岩石基本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科学岩石的特征对自己手中岩石定名分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
五、学习过程:
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搜集的岩石命名情况,交流学生对常见岩石特征的观察发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统一命名带来的不便,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对照岩石标本实验盒里的岩石标本,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发现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的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岩石标本百宝箱。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箱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认识到在此基础上简要归纳整理出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作标签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学习兴趣,进行制作岩石标本箱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提示帮助,如岩石大小要适中、新断面要露出来、如何固定等等。对学生大胆独特创新的做法、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制作的岩石标本箱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成果作品。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课后继续探究的主题活动内容,进一步考察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岩石类型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了解岩石用途,拓展课后学习活动。
1、观看教师出示的温度计,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思考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第十一课
认识光
一、学习目标:
1.能对光的传播方式做出假设性解释;知道要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知道光的实现传播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重复验证的
2.尊重光的传播试验中的证据,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认识光源,指导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学习重点:
学生制作岩石标本,认识常见岩石基本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科学岩石的特征对自己手中岩石定名分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搜集的岩石命名情况,交流学生对常见岩石特征的观察发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统一命名带来的不便,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对照岩石标本实验盒里的岩石标本,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发现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的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岩石标本百宝箱。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箱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认识到在此基础上简要归纳整理出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作标签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学习兴趣,进行制作岩石标本箱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提示帮助,如岩石大小要适中、新断面要露出来、如何固定等等。对学生大胆独特创新的做法、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制作的岩石标本箱进行评价,指导学生
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成果作品。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课后继续探究的主题活动内容,进一步考察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岩石类型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了解岩石用途,拓展课后学习活动。
1、观看教师出示的温度计,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思考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第十二课
玩镜子
一、学习目标:
1.能够用图画语言对不同种类镜子的成像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能设计实验探究多个平面镜汇聚太阳光后,会使温度升高的现象。
2.认识到生活中镜子的用途,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知道平面镜的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多个平面镜汇聚太阳光后,会引起温度的升高。
二、学习重点:
学生制作岩石标本,认识常见岩石基本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科学岩石的特征对自己手中岩石定名分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搜集的岩石命名情况,交流学生对常见岩石特征的观察发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统一命名带来的不便,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对照岩石标本实验盒里的岩石标本,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发现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的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岩石标本百宝箱。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箱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认识到在此基础上简要归纳整理出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作标签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学习兴趣,进行制作岩石标本箱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提示帮助,如岩石大小要适中、新断面要露出来、如何固定等等。对学生大胆独特创新的做法、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制作的岩石标本箱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成果作品。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课后继续探究的主题活动内容,进一步考察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岩石类型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了解岩石用途,拓展课后学习活动。
1、观看教师出示的温度计,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思考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第十三课 筷子“折”了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能运用 光的折射知识对生活中一些现象作出解释。
2.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的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想知道并爱提出有关光的折射方面的问题。3.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第十四课
彩虹的秘密
一、学习目标:
1.能从“是什么”、“为什么”等角度针对彩虹现象提出问题,能提出研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2.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知道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知道彩虹的形成原因。
二、学习重点:
学生制作岩石标本,认识常见岩石基本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科学岩石的特征对自己手中岩石定名分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搜集的岩石命名情况,交流学生对常见岩石特征的观察发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统一命名带来的不便,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对照岩石标本实验盒里的岩石标本,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发现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的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岩石标本百宝箱。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箱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认识到在此基础上简要归纳整理出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作标签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学习兴趣,进行制作岩石标本箱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提示帮助,如岩石大小要适中、新断面要露出来、如何固定等等。对学生大胆独特创新的做法、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制作的岩石标本箱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成果作品。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课后继续探究的主题活动内容,进一步考察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岩石类型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了解岩石用途,拓展课后学习活动。
1、观看教师出示的温度计,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思考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第十五课
飞旋的陀螺
一、学习目标:
1.能制作各种陀螺;在玩陀螺的过程中运用光的色散只是。有所发现,并能及时记录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
2.在做陀螺和玩陀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通过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实验,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
学生制作岩石标本,认识常见岩石基本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科学岩石的特征对自己手中岩石定名分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搜集的岩石命名情况,交流学生对常见岩石特征的观察发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统一命名带来的不便,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对照岩石标本实验盒里的岩石标本,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发现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的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岩石标本百宝箱。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箱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认识到在此基础上简要归纳整理出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作标签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学习兴趣,进行制作岩石标本箱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提示帮助,如岩石大小要适中、新断面要露出来、如何固定等等。对学生大胆独特创新的做法、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制作的岩石标本箱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成果作品。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课后继续探究的主题活动内容,进一步考察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岩石类型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了解岩石用途,拓展课后学习活动。
1、观看教师出示的温度计,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思考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第十六课
光与我们的生活
一、学习目标:
1.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对光污染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2.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3.了解光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止方法,会做简易护眼镜。
二、学习重点:
学生制作岩石标本,认识常见岩石基本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科学岩石的特征对自己手中岩石定名分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搜集的岩石命名情况,交流学生对常见岩石特征的观察发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统一命名带来的不便,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对照岩石标本实验盒里的岩石标本,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发现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的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岩石标本百宝箱。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箱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认识到在此基础上简要归纳整理出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作标签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学习兴趣,进行制作岩石标本箱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提示帮助,如岩石大小要适中、新断面要露出来、如何固定等等。对学生大胆独特创新的做法、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2.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篇二
2012-05-28 13:32:46来源: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8次 评论:0条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2、知识目标:认识四二拍,四四拍,四三拍的拍号及其强弱规律。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习换气等一些常用记号。
3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学会简易的轮唱,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一些简单的指挥手势。
4、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
5、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本册教材内容有:八单元,每单元还包括“唱歌、音乐欣赏”、“器乐”、“动手动脑练习”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其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视谱:通过学习认识四三拍,四四拍的强弱规律。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认真写好教学详案。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40分钟要效率。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本学期准备成立几个兴趣小组,如器乐、舞蹈、合唱等。
5、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音乐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我们多么幸福 教学内容:
唱一唱:我们多么幸福 教学分析:
《我们多么幸福》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金帆词郑律成曲。创作于1955年,描写了少年儿童幸福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他们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及远大的理想。歌曲虽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却以它积极向上的思想与艺术精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使他们活泼健康地成长。歌曲为C大调,3/4拍,速度稍快,二段体结构,由主歌、副歌组成。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并体验这首歌曲的真正内涵,珍惜今天的学习与幸福生活。
2、认识#(升)记号,了解其作用及唱法。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内涵,体验今天的幸福生活。
2、把握好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教学难点:
1、把握好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2、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一听《我们多么幸福》这首歌。同学们:它的节奏是几拍的吗?
请大家随老师琴声边拍节奏边听边用手打拍子。这首歌是三拍子的。
二、聆听
1、播放歌曲听后请说说歌曲的情绪,速度,结构及演唱形式。
2、播放歌曲第二部分。
三、体验、深化观点
1、出示节奏练习。
(1)××.× ××—︱××.×︱××—︱(2)×××︱××—︱×××︱×--︱
2、学习二部合唱
(1)分别弹奏一、二声部旋律。(2)播放二声部合唱录音二遍。
(3)将学生分为两个声部,教师指挥学生演唱。
四、表现
1、演唱全曲。
播放音乐旋律,指挥学生演唱。
2、为歌曲伴奏,教师弹奏旋律。
3、跳个圆舞曲先指导学生学习三步舞。
再播放音乐,师生共舞。板书设计:
唱一唱《我们多么幸福》 节奏练习
(1)××.× ︱××—︱××.×︱××—︱
(2)×××︱××—︱×××︱×--︱
小小少年
教学内容:
唱一唱:小 小 少 年 教材分析:
《小小少年》歌曲为c大调,4/4拍,二段体结构。歌曲优美抒情,节奏起伏跳跃。其中弱起拍与切分节奏是这首歌曲中的节奏特点;歌中描述了英俊少年由无忧无虑走向成熟的纯洁心灵。歌曲中反复出现的大跳音程,形象地吐现了小小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动荡不安的心理。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声音有感情地学唱歌曲《小小少年》,培养学生面队困难时积极、乐观品质。
2、引导学生在“听、唱、动、奏”活动中感受愉快轻松的情绪,体验成长快乐,诉说成长烦恼,激发学生积极尝试和探索音乐奥妙的愿望和兴趣。3、准确掌握弱起小结与切分节奏。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游戏、演唱、舞蹈等活动中感受音乐作品带给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增进对音乐的喜爱。
2、学唱歌曲《小小少年》能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1、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歌曲。2、歌曲中的弱起小节与切分节奏。教学准备:
录音机、钢琴、音乐《小小少年》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伴奏音乐《小小少年》学生听音乐精神饱满的走进教室。
2、音乐停止。学生按座位坐好!
二、音乐游戏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你们猜猜这里面会是什么呢? 播放《小小少年》
三、导入新课
我班许多小朋友的烦恼多起来了,大家能帮助他们解决烦恼吗?
四、学唱歌曲
1、曾经有一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少年如何面对烦恼茁壮成长。(讲解故事片段}
2、板书课题
3、在学习歌曲之前先处理难点节奏。
4、用“lu”哼唱旋律。(注意:速度)
5、歌曲中有弱起小结是我们主要练习的地方。
6、老师先给唱一遍,同学们听完后说出听后心情怎么样?(生认真聆听深成、优虑......)
7、跟着录音机里小朋友一起张口默唱吧(播放歌曲)
8、师生接唱
9、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拓展
任何一个音乐作品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播放两种形式版的音乐)学生认真聆听
a体验男女声对比效果。(合唱版)b猜猜表演方式(口哨)
1、前两种同学听得很认真,接下来运用身势节奏为乐曲伴奏。学生认真练习(拍腿拍手)4/4 x x x xx...... 2、优美的旋律肯定已经激起大家创作表演欲望。(每组选择一种形式表演)
六、小结下课
在歌声中我们品味着生活的快乐与烦恼,在成长的路上,有喜悦也有烦恼,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经的起考验,茁壮成长。板书设计:
小 小 少 年 节奏:4/4 x x x xx......
歌唱幸福的新生活
教学分析:
王元阶词曲,这是首歌唱幸福生活的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的音乐素材简练,多用重复的手法,小快板的节奏和开朗欢快的音调表现了歌曲的主题思想,一、二、三乐句节奏完全相同,表现了儿童的兴奋情绪,充满自豪感,后两个乐句节奏的拉长,增强了歌曲的歌唱性,充满了幸福感。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认识2/4拍的指挥图式,并用正确的方式指挥。
3、在指挥、演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重点:
认识2/4拍的指挥图式,并用正确的方式指挥。教学准备:
图片、电子琴、伴奏音乐。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一、师生问好!
二、观赏图片导入 出示几幅生活的画面。新课教学
三、节奏练习
引言:同学们听听我的拍手声音并模仿练习。(1)2/4xx x|xx x|xx xx|xx x| 双手拍击节奏。
(2)2/4xx x|xx x|xx xx|xx x| 把节奏的强弱规律表现明显些(拍手练习)教唱歌曲
四、学唱新歌
1、导言,我们刚做完拍手游戏,下面我们一起来
2、放伴奏音乐,范读歌词一遍。
3、学生按节奏读一遍歌词
4、听范唱音乐一遍。
5、学生跟琴唱词。
6、先跟琴哼唱“la”,再唱词。学生学会后问:我们也是生活在幸福的新生活里,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去唱这首歌(欢快、高兴地)
7、完整地唱一遍。1 2 把‖::‖ ‖ 认识反复的标记 拓展部分
五、拓展
1、引言:今天我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有没有同学相当名小小指挥家来指挥下我们大家。
2、出示2/4拍指挥图式。2ζ
3、强调划拍的姿势和动作。
4、集体讨论创作
分组选出指挥家组合唱团,设计好后进行展示
5、展示成果,挑选个别学生指挥全体学生,分组展示讨论结果。分组选出指挥家组合唱团,设计好后进行展示 小结部分
六、小结
我们今天不仅学了这首歌,我们唱的很开心、很幸福,也当了小小指挥家,引申我们如果想永远这样开心幸福,珍惜时间、把握机遇、好好努力
阿莱城姑娘 音乐欣赏:
比才,法国作曲家。1838年10月25日生于巴黎,1875年6月3日卒于同地。父亲是声乐教师,母亲出身于音乐世家。9岁从师A.-F.马蒙泰尔学钢琴。同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
比才的重要作品有C大调交响曲、戏剧音乐《阿莱城姑娘》、歌剧《采珠者》以及《卡门》。
《阿莱城姑娘》是比才应邀为法国文学家L.都德的话剧《阿莱城姑娘》写配乐。由于条件的限制,只允许他用26人的小乐队。这不仅没有束缚住他的手脚,反而促使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创作了这首至今仍在各国演出的名曲。《阿莱城姑娘》描写一个农村青年本来可以和心爱的姑娘维尔塔成家立业,安分守己地过一辈子,但是由于他迷恋放荡的阿莱城姑娘不能自拔而自杀。比才以鲜明的色彩描写了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农村生活,成功地烘托出剧中主人公的悲惨结局,加强了戏剧的感染力量。比才特别显示了他在配器上的清新风格。他模拟钟声铃声以及各种民间乐器的音响,运用人的闭口哼唱,使音乐独具风格。他以萨克斯管吹奏的旋律,表现痴呆少年的天真无耶,以弦乐小柔板表现年轻时曾相恋的老农和老妪重逢时的心情。话剧的演出并未获得成功,音乐却被改编为两套管弦乐组曲而流传下来,第一套是比才自己选编的,第二套是比才的朋友E.吉罗在他死后选编的。歌剧《卡门》是比才的顶峰创作.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小树快快长大
教学内容:唱一唱:小树快快长大 教学分析:
《小树快快长大》童声合唱,张如镜词,杨石青、王富麟曲。是一首极富童趣的二部合唱歌曲。通过“清晨”和“黄昏”这两个不同的时段借拟人的表现手法,描写了少先队员快乐地为小树浇水的情景,并希望小树与他们一样快快成长的美好愿望。
歌曲为C大调,2/4拍,中速稍快,二段体结构,乐句和乐段都很方整,第二乐段具有副歌作用。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小树快快长大》,启发学生重温四年来的校园生活和自己的成长过程,以深情的声音,富有表情地唱好这首歌曲。
2、对比唱准X.X和X.X两种附点节奏;在配合中准确把握二部合唱的力度。教学重点:
1、通过听唱歌曲感受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劳动意识。
2、唱准X.X和X.X两种附点节奏。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彩色大歌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小树快快长大》的音乐声中步入教师,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
1、提问:刚才听到的歌曲在唱什么内容?(为小树浇水、小树快快长大„„)
2、板书课题,出示彩色大歌片。
3、听赏歌曲,感受他们在为小树浇水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让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劳动的快乐)
4、教师深情演唱歌曲,让学生静静的聆听。
(学生可以选择舒适的方式聆听,如闭上眼睛,倚着课桌等。)
5、反复播放歌曲,用听唱法让学生学会歌曲。
三、体验歌曲 议一议:
1、歌曲中队员们盼望小树快快长大,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急切、快乐、高兴„„)
2、同学们的成长,带给了谁喜悦欣慰的心情?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是谁在关注着我们,给我们帮助?(爸爸妈妈、老师、爷爷奶奶、好朋友、邻居„„)
3、小树长大了会用茂盛的枝叶装扮校园,同学们长大了准备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讨论发言)练一练:
1、节奏练习
X.X X │X.X X │X X │X — ‖ X.X │X.X │X.X │X — ‖
2、二声部练习
(1)分别教唱一、二声部旋律。(2)播放二声部合唱录音,学生听唱。(3)教师指导学生分声部练习演唱歌曲。
四、表现
教师伴奏,学生分声部演唱歌曲。体验歌唱的快乐。板书设计:
唱一唱《小树快快长大》 1=C 2/4 张 如 镜词 中速稍快 杨石青 李富麟曲 节奏练习:
X.X X │X.X X │X X │X — ‖ X.X │X.X │X.X │X — ‖
《绿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绿荫》,深情、舒展地唱出绿荫带给我们的快乐,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绿荫带给我们的温暖。
2、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并把本课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教学重点:学会用深情、亲切的歌声来演唱。教学难点:唱准切分音节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歌导入
1、师生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让你们准备的资料都带来了吗?好!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都非常讲究自己的居住环境。那我想问问大家:“你喜欢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学生答)我也非常喜欢住在这样的环境里--(放课件,师配音:“这里是一座大大的森林,这里有一片浓浓的绿荫,这里是小鸟快乐的天堂,这里是小鸟们自由嬉戏的乐园,这里是我幸福生活的地方一,这里有家给我永远的温馨。)
2、读歌词
(1)师:看,我们生活的世多美呀!我这有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赞美它吧!(2)学生读
3、说说绿荫小知识
(1)师: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绿荫给了我们快乐成长的环境,那你知道有关绿荫的小知识吗?(2)指名说
4、范唱
师:你们懂得可真多!可我还知道一首有关绿荫的歌呢!你们听--(师范唱)你觉得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二课《绿荫》。刚才读的小诗就是这一课的歌词。
三、学唱歌曲
1、感受旋律
2、跟琴轻声唱歌曲
3、师指导唱好第一和第三部分
4、完整唱歌曲(1)全班唱(2)分组唱,自评(3)指名唱,互评
四、表演 师:同学们的歌声可真美!让我感受到了那一片片浓浓的绿意!现在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开动脑筋,表演一个以”绿荫"为主题的节目,你想用什么形式都可以!(1)学生讨论、排练(2)展示,点评
五、小结
同学们真是多才多艺!每一位同学表现得都很不错!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希望我们的生活环境能越变越美,同学们也能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们用最美的歌声来歌唱这个绿色的世界吧!(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第三单元 心中的丰碑 唱一唱:烈士墓前 教学内容:
1、读谱知识:常用音符和休止符。
2、欣赏:烈士墓前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音符和休止符的名称及时值比例。
2、通过欣赏,感受并初步了解旋律进行的几种方式(上行、下行、平行)在表达音乐的情感和形象上所起到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音符和休止符的名称及时值比例。教学难点:认识常用音符和休止符的名称及时值比例。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目的:训练学生用连贯的声音歌唱。
1= C 4/4 5 6 5 4 5 4 3 4 3 2 3 2 | 1---0 || mi ma mi ma mi ma mi ma mi ma yi ya yi ya yi ya yi ya yi ya
二、综合训练
(三)1、教师将书上的几个音符分别弹弹,请同学跟着唱一唱熟悉一下。
2、教师将书上的音符任选两个弹弹,请同学说一说教师弹的是哪两个音。并将这两个音符用线连起来。
3、请同学将书上六个音符按照高低顺序写在五线谱上,注意,要写上高音谱号。
三、读谱知识:
1、提问:我们过去学了哪几种音符形状? 请同学将这几种音符写在黑板上。
2、教师按照学生写的音符将其排列顺序后,一一讲解其名称和时值。注意:数字越大而时值越小。
3、请同学两人为一组,互相出题,学习常用音符和它的时值,看谁记得快记得牢。
4、综合训练
(二)请同学两人为一组,将书中时值相同的两组节奏用线连接起来。(教师最后订正)。
四、欣赏:烈士墓前
1、教师介绍:《烈士墓前》是一首表现少先队员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悼念革命先烈,决心继承烈士遗志的歌曲。
2、初听歌曲,请同学说一说有什么感觉?用线条表示。
3、复听歌曲,讨论完成听听想想。
五、作业:。
板书设计:(常用音符和休止符的图例)
听一听:雨花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雨花石》的教学,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宏扬革命烈士为了人民的利益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2、学会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感受到歌曲的美)
3、学习休止符,并能理解休止符表示的音乐形象。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歌曲,能深情的演唱。
2、掌握休止符,在歌唱中能体会休止符的作用。
3、通过歌唱教学,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结合自己讲讲理想。教具:钢琴、录音机、磁带、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
1、导入歌曲
欣赏歌曲《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介绍歌曲产生的背景,引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通过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鲜血得来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革命的解放。如叶挺、方志敏、夏明翰等等。(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不容易)
2、介绍歌曲
1、师:同学们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吗?你们可知道在新中国成立背后有多少英雄儿女甘洒热血,牺牲自我的故事吗? 生:交流收集的材料。
展示雨花石实物以及南京大屠杀的有关图片。、师:在我们江苏南京,有一座烈士陵园雨花台。在那有一种非常漂亮的石头-----雨花石。雨花石色彩斑斓,非常好看。但它是因为它的颜色而美丽,同学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生:回答。
3、感受歌曲(通过感受歌曲,整体的聆听,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的感受,这是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播放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的意义。
4、朗读歌词
感受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一起朗诵歌词。
5、学唱歌曲。
可以采用跟唱的方式。重点指出学生把握的不好的地方。
6、拓展歌曲
根据歌曲的意义,引导学生用适当的声音和情绪演唱。教会学生用轻声演唱最后的“啊”。要求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满怀深情的歌唱。(通过这个环节,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都能大胆的参与音乐表现音乐)
7、个别表演。
雨花石这首歌曲,全曲旋律婉转起伏,节奏富有变化,后乐段音区提高,造成全曲的高潮,歌曲短小精悍,抒情优美,刻画了主人公淳朴而又高尚的心愿。分小组排节目,表演或者是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表演唱。
三、通过歌曲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在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结束本节课。
歌唱二小放牛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歌唱和欣赏歌曲,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
2、能看着歌词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以情带声,用较连贯的气息和自然而委婉的声音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二.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感受、欣赏并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相应的思想教育。选定正确的速度、力度。难点:引导学生连贯演唱歌曲。三.教具准备:手风琴 四.教学过程: 1.先请小朋友们回答老师的部分问题。
师:小朋友们知道<<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怎样的一首歌曲吗? 生:答(略)(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但不全对,那么就由老师来告诉你们,它是一首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叙事歌曲,哪么同学们都知道王二小的故事吗? 生:答(略)(举手回答)师:哪么那位同学将这个故事用简短的话来告诉老师。生:答(略)(举手回答)师:小朋友说的很好,(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的旋律,像阵阵清风传送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把日本侵略军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使我们的老乡和干部得到了安全,敌人受到了惩罚,而我们的小英雄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那么谁来告诉老师再演唱这首歌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的演唱呢? 生:答(略)(举手回答)师:对了,(这种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体单乐段结构,以一个精心锤炼,富于概括力的曲调配以多段歌词,曲调优美动听,又略带悲凉的色彩,感情容量较大,充分寄托着人们对抗日小英雄的哀思。《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采用了叙事歌曲体材,讲术一个动人的故事。这首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接近我国的民间小调,曲调优美动听,感情容量大,使人回味无穷,因而不觉单调乏味调乏味。使歌曲富有艺术魅力。)我们应该用怀念地。2.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歌词和音调两个方面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3.深入聆听,体会情感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组织朗读歌词,展开简短讨论,概述歌曲所表达的故事,说说最让自己感动的段落或句子,启发学生体会情感。4.琴声引导,学唱歌曲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键盘,让学生随琴声轻声分句唱词,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及指导,最后随着琴声完整地初唱全曲。
5.加强体验,演唱处理
由于本课歌曲段落较多,当学生们都能完整地演唱后,我采用多种形式的练唱,如领唱与齐唱的结合,老师唱与学生齐唱的结合,学生分组接唱等,这样既使学生的嗓音在不至于疲劳的情况下,增强演唱的熟练性,又逐步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在练习过程中,我始终把握歌曲塑造的特定情景,将呼吸、吐字、咬字及力度变化等表现手段有机渗透于演唱的指导中去。五.总结: 《歌唱二小放牛郎》激发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丰富情感体验。促进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养成共同参与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情动辞发,各抒己见,言语中充满了对英雄的敬慕。
歌曲《嘎达梅林》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唱歌及正确地理解歌曲内容。
2、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
3、教育学生热爱民族英雄,学习英雄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准确表达歌曲感情。教学难点:长音的保持。教学手段:讨论法、视唱法。
教材分析:对“嘎达梅林”的解释,最普遍的解释是:“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也有人解释为:英雄的名字叫那达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牺牲。“嘎达”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衔。总之,对“ 嘎达梅林”的解释还要做深入细致的考证工作。《嘎达梅林》这首内蒙古民歌,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原歌歌词有五百多段,人们经常演唱的四段歌词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个词运用了形象化的比兴手法,抒发了人民对英雄崇敬怀念的感情。
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的曲式写成。两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低沉。总起来看,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教学过程:
(-)欢迎大家到蒙古包作客。(大屏幕显示:蒙古草原风情图片)
在北方蒙古高原上,长期生活着一个古老民族――蒙古族,他们分成许多部,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蒙古族又是个善战的民族,嘎达梅林就是蒙古族历史英雄人物之一。
1、找一个学生讲述历史上一件真实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2、放电影《嘎达梅林》片段。
(二)学唱歌曲。(大屏幕显示:歌名《嘎达梅林》,背景是骑马善战)
1、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2、跟琴视唱1、2段歌词。(注意长音唱够拍)
3、视唱3段,注意换气的地方唱得要准确。
4、视唱4段,分析有几个乐句及乐句之间的关系。
5、完整演唱歌曲。
6、听录音,体会歌曲情绪。
7、再完整演唱一遍歌曲。
(三)分组讨论,介绍有关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共分5个组,课前每个组已准备好了自己的内容,并制作成课件)
每组派一名代表到电脑前展示课前准备的内容。
一组:内蒙古的风光片。二组:蒙古族是怎样待客的?并表演。
三组:蒙古族的服饰及生活习惯。四组:蒙古族的音乐(歌曲、乐曲、乐器、音乐家等)、舞蹈。(带动全班学生跳蒙族舞蹈。)
五组:蒙古族的一些重大活动(那达慕会等)
(四)我们充分了解了蒙古族,就让我们有感情的再演唱一遍歌曲《嘎达梅林》吧!
(五)口风琴齐奏《嘎达梅林》。
(六)小结:这节课,我们充分了解了蒙古族的音乐、舞蹈、风土人情等,如果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到内蒙古看看,和蒙古族人民结成好朋友。第四单元
听一听《平湖秋月》 教学要求:
了解中华民族乐器高胡的音色特征,提高兴趣,激发爱国情。教学重难点:感受音乐特色,提高对中传统音乐的兴趣 教具学具:民族乐器高胡、扬琴的图片,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听一听《平湖秋月》 谈谈对主要乐器的音色感受。
二、介绍民族乐器高胡。
出示图片。这是广东地区常见的民族乐器。音色优美,活跃。
再听一听。
三、随音乐摆动并模仿该 乐器的演奏姿势。跟着音乐按四四拍的基本图示打节奏。
四、找一首描绘月色的小诗,合着音乐让不同的学生来朗诵。教师点评,要求诗的意境和朗诵节奏与音乐相符。
五、练习节奏:
彩色的中国 教学要求:
1、能拍击歌曲的节奏,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拍击歌曲的节奏,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具学具:中国地图、磁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展示中国地图。
能不能找出祖国的大山大河,平原少漠? 点名说说,初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二、听歌《彩色的中国》。
老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旋律。听一听,歌曲中写到了祖国的哪些地方? 你感受到这首歌的旋律是什么? 欢快活泼。
三、随着音乐拍击歌曲的节奏,找一找这首歌曲中完全相同的旋律。并且写在纸上。要认真写下来。
四、节奏练习:
课题:《两个蝈蝈吹牛皮》
教学要求: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诙谐风趣的音乐特点,体验本单元的主题——动物乐园。
2、学唱歌曲,培养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培养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教具学具: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听《两个蝈蝈吹牛皮》。感受到歌曲是什么样的情绪? 歌曲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思考一会儿,请谁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
三、全体同学随着歌曲做情景表演。模仿动作。
四、学唱歌曲。
五、创编短剧。
分组进行,各组自行创作。
六、展示各组的节目,相互评价,比一比谁最和谐、最动听。
七、老师小结。
课题:《小青蛙,你唱吧》 教学要求:
1、学习读谱知识,认识3/8拍含义及强弱规律;
2、学习并唱熟歌曲《小青蛙,你唱吧》。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正确掌握3/8拍。教具学具:课件、录音机、电子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已经读四年级了,小青蛙不仅长大了,连歌声也变得更加优美、动听了。不信我们去听听。
2、板书课题:小青蛙,你唱吧
二、学唱歌曲:
1、(点画面)它们的歌声怎样呢?(点青蛙,青蛙唱)生:叫声很可怜,好象很悲伤、害怕;好象在呼吁„„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人们破坏了它的家,还要捉它„„ 师:(反复播放叫声)生:练习
师:谁来试试?指名唱 师:全班一起来
2、师:小青蛙真可怜,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要保护环境,不要乱捉青蛙„„
师:小青蛙听到了大家的话,放心了,忍不住又唱起了歌,快听!(画面:绿树葱茏、湖水清澈、青蛙开心)(点青蛙、青蛙唱)青蛙现在心情怎样? 生:高兴、开心„„ 师:(反复放)生:练习
师:谁来试试?指名唱 师:全班一起来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师:不同地方的青蛙,生活环境不一样,心情也不同,唱出歌声也不同。(1)湖边有群小青蛙,我们去欣赏一下它们的歌声。
(2)池塘边住了几只小青蛙,它们怎唱的,我们去学习学习。
4、师:同学们,老师来伴奏:“小青蛙们,你唱吧!”(让生听琴声,唱歌词)
5、师:人类积极保护了环境,也不再捉青蛙,为青蛙提供了一个优美舒适、安全的家,全国各地的青蛙们聚在准备开一个“青蛙王国”赛歌会,大家快准备吧!(生分组练唱,编动作)师:青蛙王国赛歌大会现在开始,首先请第*组先来。
6、师:最后小青蛙唱起了齐唱,唱吧!(全班齐唱)
7、创编:
下节课,我们还要请世界各地的小青蛙比赛,要求唱出不同的风格!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议)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听了青蛙的歌声,还亲自参加了“青蛙王国”的赛歌会,你们想说些什么吗? 生:人们保护了环境,使青蛙唱起了愉快的歌,相信只要人类保护好身边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地球上将到处充满欢声笑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环境”吧!画面(齐说)
2、师:大家说得可真好!那你们有什么打算呢? 生:我以后再也不吃青蛙了!
生:回家后,我要告诉爸爸、妈妈,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师: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地球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
听一听《猫的追逐》 教学要求:
1、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巩固学生对钢琴音色的认识,了解钢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感 受欢快幽默的情绪。
2、初步了解复调音乐的特点,学会区分复调和主调。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复调音乐的特点,学会区分复调和主调。教具学具: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欣赏音乐。
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通过歌曲,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 老师介绍作品。
二、了解复调。
复调音乐的特点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相对独立且无主次之分的旋律声部,在运动中按照对位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
欣赏以前学习过的音乐《阿莱城的姑娘》,与之对比,有何不同?
三、再听一听乐曲,谈谈自己的感受。
你的头脑中出现了几头猫,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 它们跑过了哪些地方?碰到了什么东西?
四、老师小结。
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实践,让学生明白凡事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达到目标,并从中体会坚持下去就一定会胜利的道理。
2、引导学生自主地对歌曲的情感内涵、表现形式的把握,并在听、唱、动等情感体验中感受歌曲欢快、风趣的情绪。教学重难点:
1、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来体验、创造和表现音乐。
2、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的创编活动与表演的实践活动。教具:磁带、录音机、头饰等 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理念: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很流行的台湾民谣,有部分学生对这首歌曲比较熟悉,甚至有的学生已经会唱了,但也有部分学生并没有听过这首歌曲。因此,在教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我充分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时也是利用了这种差异,让会唱的学生来帮助不会唱的学生,带动全体学生学会歌曲。另外,这首歌曲的歌词带有故事情节,歌曲中的角色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因此,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演唱和表演,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和体验音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生听《阿里山的姑娘》拍手进教室。
2、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歌名叫《阿里山的姑娘》,大家知道阿里山在哪吗? 师:你了解台湾吗?
师:台湾是一座美丽的宝岛,那里有晶莹如玉的玉山,阿里山,还有著名的日月潭,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祖国的瑰宝,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后来台湾被侵略者霸占了,直到现在,台湾人民天天都在盼望着能早日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三、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初听音乐
师: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听一首台湾童谣。2.师:你们、复听 师:听听歌曲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回答
师: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都已经会唱了,大家一起来说说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师出示课题《蜗牛与黄鹂鸟》。
3.生用动作表现情绪
师:再听一遍这首歌曲,并且思考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并把这种情绪表现在你的动作上,可以用拍手、跺脚、捻脚,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刚才都带着什么样的情绪去表演? 学生自由地回答(欢快、活泼等)
师小结:这首歌带给我们欢快、活泼而又风趣的感觉,同学们都表演得不错。
4、按节奏读歌词
师: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来按节奏读歌词。(生跟读)
5、轻声地跟琴学唱
6、解决难点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哪一句你在唱的时候遇到困难了?(生提出遇到的难点)师:谁来帮助他?(请已经会唱的同学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解决困难。)
7、歌曲处理
师:你认为在唱这首歌曲时,应带着什么样的情绪去演唱才会好听? 生:欢快、风趣。
师:让我们带着活泼、欢快、风趣的情绪来演唱一遍。生演唱。
四、合作创编与表演
师:这首歌曲中有几个角色? 生:有蜗牛、黄鹂鸟、葡萄架。师分别贴上图片
1、讨论
师:同桌之间交流讨论一下,歌曲中的每个角色,在演唱时,音色和语气上有什么区别?(学生进行讨论)师:如果我们的这间教室就是蜗牛与黄鹂鸟相遇的葡萄架下,请同学们发挥你们丰富的想像力,蜗牛讲话的声音会是怎样的?(又慢又粗)那黄鹂鸟呢?(带着嘲笑的语气)师分别请同学来表演蜗牛与黄鹂鸟说话的部分。
师:如果让你用动作来表现蜗牛爬的样子呢?黄鹂鸟、葡萄架(学生分别来表演。)
2、合作创编 a、学生小组组讨论
小猫钓鱼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以轻松、诙谐的歌声表现小猫钓鱼的有趣情景,并使他们懂得做事必须“一心一意”的道理。
2、启发学生感受音乐,积极参与表现音乐,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歌词创编、为歌曲编故事并表演,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信、大胆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六度、七度大跳,停准歌曲中出现的休止符。教具准备:琴、歌纸、录音机、投影、VCD、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创设情境,感受不同动物的音乐形象。
师:同学们,今天是小猫家请客,一大早就来了许多小动物,听,这是谁的的脚步声? 放录音,请学生表演并说出音乐所表现的动物或说明理由。
三、基础训练:
⑴感受节拍,作变换拍子练习。
师:小动物们在一起,心里多高兴呀!大家跳起了欢乐的舞蹈,请同学们跟着它们的舞蹈节奏打拍子。①分别放三拍子、二拍子的节奏。②请学生说出两种不同拍子的节奏规律。③出示练习:
●○|●○|●○|●○| ●○○|●○○|●○○|●○○| ●○|●○|●○|●○||
(二)模唱练习。
师:正在这时候,小兔子匆匆忙忙、蹦蹦跳跳地跑来了。师弹奏模仿小兔子跑跳的旋律。
学生模唱:5 3 5 3 | 5 3 5 3 | 55 4 55 4 | 55 4 55 4 || 蹦 蹦蹦 蹦 蹦 蹦 蹦 蹦 跳得高跳得高跳得高 跳得高。
四、新歌教学:
师:这时候,猫妈妈走过来,摸摸小兔子的小脑袋说:“小兔子第二次与乌龟比赛,吸取了第一次比赛的教训,取得了第一名,知错必改,真是个好孩子!”猫妈妈接着又说:“那天,我家小猫去钓鱼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师挂歌纸,放录音《小猫钓鱼》第一段)师:故事讲到这里只讲了一半,我请同学们一起帮猫妈妈把故事讲完。师生讨论创编第二段歌词。
方法:教师先开个头:小猫猫把缺点来改掉。
用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创编歌词:接下去小猫继续做什么?这时又发生了什么事?小猫怎样对待这件事?夸奖小猫的语气应该是暗淡还是响亮呢?请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小猫钓鱼的态度。结果怎么样? 范唱:教师 完整范唱歌曲一遍。学唱歌词:
1、生朗读歌词。
2、生跟琴学唱词(注意引导有感情地演唱)。
3、生演唱歌曲一遍,指出错误并纠正。学唱歌谱:生跟琴唱谱两遍。
出示两幅猫的图片,让学生听音乐后说说猫妈妈讲的是哪一只小猫,并说明理由,感受歌曲风趣、诙谐的风格特点,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思想教育:
师:小动物听了猫妈妈的故事受到了什么教育?(请学生回答)师:小动物们既玩得开心,又受到教育,它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五、启发学生创作: 把歌曲编成故事并表演。
六、结束课业: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小茉莉》 教学要求:
1、学唱《小茉莉》,并按要求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2、学会用统一流畅的声音把握八度大跳音程。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统一流畅的声音把握八度大跳音程。教具学具:录音机 磁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小茉莉》。
听第一遍,注意听听歌中表达了哪些内容? 放录音带2遍,感受音乐情绪。把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学唱歌曲。跟着伴奏音乐哼唱。注意6/8拍子的节奏。
三、学习6/8拍子的手势划拍图。注意强弱弱次强弱弱的轻重变化。注意附点节奏的准确把握。
四、完整演唱,可边唱边舞。
五、你还会唱有关茉莉的歌曲吗?
六、小结。
美丽的家乡 教学要求:
了解台湾高山族及其民歌。学唱《美丽的家乡》。准确掌握歌曲中的一字一音及一字多音。教学重难点:
学唱《美丽的家乡》。准确掌握歌曲中的一字一音及一字多音。教具学具:录音机 磁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学生看课本上的彩图,聆听全曲两遍。谈谈听歌的感受: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练声:
3332 3332 | 3335 6| 咿呀呀子 哟 咿呀呀子 喂
注意一字一音在演唱时的颗料,咬字清晰,流畅;再注意一字多音在演唱时的连贯,流畅。
3、跟琴声听唱歌曲到熟练。反复听唱,引导学生创编动作。
4、对照课本上的图示合着音乐边歌边舞。分组创编动作,比一比。看谁的创编快而美。
围圈跳起来,由小到大引导全体一起动动起来。
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 教学要求:
欣赏钢琴独奏《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了解台湾,树立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教学重难点:欣赏钢琴独奏《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教具学具:录音机 磁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学过的歌曲,唱一唱。谈一谈对祖国台湾的认识。给同学简短介绍我国台湾省的历史。请会唱台湾歌曲的同学唱唱台湾歌曲。让学生积极参与,引入课堂。欣赏钢琴独奏《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听乐曲后提问:
作品是什么样的情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同学朗诵原歌词。
介绍作品的段落特点,并让学生区分感受作品A、B两部分不同的情绪特征。重复欣赏,让学生随着琴声哼唱曲调。请同学们给台湾小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比一比谁说得好。
唱一唱学过的歌,听一听将要学的歌。
《我是人民的小骑兵》 教学要求:
讲解我国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及其音乐文化。了解木琴的音色特征,加强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教学重难点:了解木琴的音色特征,加强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教具学具:录音机 磁带 幻灯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反复聆歌曲,小组讨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小骑兵的故事。
二、引导学生做生动形象的模仿动作。边听边看幻灯片,学生自由模仿小骑兵律动。注意观察小骑兵勇敢、顽强的品质。
三、选择乐曲的一个片断,加入伴奏。要求学生用打击乐或击掌来参与。
教师鼓励,带领学生集体参与,加强学生的节奏感练习。
四、复习。
唱一唱学过的歌曲。请同学表演唱有关草原的歌曲。
《映山红花满山坡》 教学要求:
通过学唱《映山红花满山坡》,认识达翰尔族,了解我国的大草原都分布在祖国的哪些地区,并能说出或哼唱出1~2首歌唱草原的歌。
教学重难点:学唱《映山红花满山坡》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教具学具:录音机 磁带 幻灯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映山红花满山坡》。谈谈听了这首歌曲后的感想。看到过大草原的图片或影视吗? 描述一下大草原的境象。
二、节奏练习:
三、上波音练习。
四、学唱歌曲。听伴奏,小声跟唱。老师范唱。
学唱,跟老师一起唱。
五、你还会唱其他的有关草原的歌吗?〈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我是草原的小骑手》 教学要求:
通过听、唱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即兴编动作,配以伴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学重难点:
通过听、唱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教具学具:录音机 磁带 幻灯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单元所学的歌曲《映山红花满山坡》。感受内蒙古的草原情调。谈一谈自己的真切感受。
二、聆听歌曲《我是草原的小骑手》,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说一说你听到的歌曲中所唱到的各种角色。
三、再次聆听歌曲,用动作表现歌曲中所描写的情景,随着音乐做情景表演。模仿小骑手的动作,模仿小射手的动作,模仿摔跤手的动作。
四、选择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伴奏的节奏让学生自己创编。最后全班边伴奏、边唱、边表演。
赛 马 教学要求:
让学生了解民族乐器二胡的音色特征、演奏姿势,了解这首作品的独特技法。感受民族乐器二胡的表现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乐器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崇高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民族乐器二胡的音色特征、演奏姿势,了解这首作品的独特技法。感受民族乐器二胡的表现力。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教具学具:录音机 磁带 二胡等乐器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完整的欣赏二胡独奏《赛马》。欣赏时请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作品的形象。提问: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同学们听到了什么?
引导进入《赛马》这一情景,再介绍这首作品所表现的形象和场景以及各段描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边听边讲解)
二、问:《赛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准备出示图片,让学生选择。介绍二胡音色用演奏姿势,讲解演奏技法。学生跟着音乐模仿演奏姿势,并唱主旋律。三、二胡曲名还有哪些?
同学们下去了解二胡的历史,收集二胡名曲。
四、教师指导,布置课后同学自己组织将有关二胡的收集资料整理后订立册子,互相交流。
我的中国心 教学要求:
1、品读歌词
2、评析歌词
3、探究游子心境、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把握歌词朗读节奏和情感,抓关键句研究歌词内涵。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喜欢的歌曲,并谈谈喜欢的原因。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表明学歌词。歌词是什么?诗。
二、指导朗读歌词(节奏、情感)引导学生评析歌词
三、引导学生分析古代写游子心境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游子吟》
这首歌词表达的感情与上面这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
四、聆听歌曲,回答:
在这首歌中多次出现的是哪一句旋律? 找出来,唱一唱。
五、学唱。
哼唱,齐唱,表演唱(模仿歌星的样子)
六、小结:通过学习《我的中国心》要明白哪些歌曲更值得我们去唱的(有教育意义的、开启心扉的、给人鼓舞的)
七子之歌
一、情感导入与歌曲欣赏体验
1、导入:以轻声的《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录音为背景音乐,教师板书或用字幕打出一段格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提问:这句格言出自哪位诗人?他与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议:这句格言出自我国现代著名爱国诗人、学者、烈士闻一多先生,它镌刻在清华大学闻亭下的闻一多先生雕像后面的石壁上。正是闻一多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爱,使他创作了《七子之歌》的爱国诗篇,在1925年7月4日发表在《现代评论》上。《七子之歌》是一部组诗,组诗一共分七章。它们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澳门》是组诗中为首的一章。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深沉、诚挚的曲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自此,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大地。
请同学们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七子之歌—澳门》。
师生共议:片中担任领唱的年仅七岁的澳门小姑娘容韵林的那双充满童真的眼中仿佛注视着400年的澳门沧桑,荡澜着40万澳门同胞的炙泪深情,她的演唱深深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的心。
二、歌曲演唱与处理
请几位会唱这首歌的同学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或演奏《七子之歌—澳门》。师生评议、讨论如何更好的表现作品:(1)要将表现歌曲的感情置于核心的地位。(2)歌曲的第一乐段要以真诚的倾诉为基调,去表现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3)歌曲的第二段要以急切的呼唤为基调,去抒发离别已久的游子渴望回归祖**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在以上分析歌曲情感的基础上,教师用钢琴弹奏歌谱,师生共同演唱歌谱,做进一步的体验。引导学生以音乐为本,感悟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1)旋律线的进行。如:上行中的大跳5 3,下行中的3 21 65。(2)节奏中的休止符。(3)速度、力度变化。(4)演唱状态。如歌的朗诵歌词。演唱歌曲;和伴奏带。
三、听赏《1997 天地人》序曲
1、教师导语: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抒发了爱祖国、爱人民的主题。如今,爱的内容更宽泛,意义更深远。一个正直的公民,不仅要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而且要爱世界、爱人类、爱地球。
2、听赏交响曲《1997 天地人》序曲(不出示标题,为下节课做铺垫)。结束本课。
东方之珠 教学要求:
通过欣赏、学唱歌曲,让学生了解1997年香港回归历史事件,感受富于时代气息的音乐旋律。感受朴素的受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欣赏、学唱歌曲,感受朴素的受国情感。教具学具:录音机 磁带 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朗诵歌词。
结合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香港。
二、欣赏体会作品。
讲解歌曲的意义及内涵,欣赏体会作品的旋律及情绪。
三、学唱歌曲。
先边听边哼唱,再教唱二遍。再跟着乐曲唱。
四、说说身边的变化,家乡的进步等。
现代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可体现在哪些方面,说说各自的打算,并要求在班会活动中施行。
五、收集并朗诵歌颂伟大祖国的诗词。爱要主交的歌曲不家哪些?
月儿高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民族乐器琵琶、古筝的音色特征,学会辨认几种拉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2、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了解传统音乐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民族乐器琵琶、古筝的音色特征,学会辨认几种拉弦乐器和打击乐器。教具学具:录音机 磁带 写好的几首唐诗 琵琶、古筝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欣赏音乐。
提问:听了音乐之后同学们想到了什么画面?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并把脑海里的画面描述出来或画出来。
二、展示几首唐诗,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朗诵。感受中国古乐文化的审美意境。讲一讲伯牙和子期遇知音的故事。
三、出示琵琶、古筝图片,介绍其历史,音色及演奏姿势。
四、再听音乐。
问:高音声部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介绍中中民族乐器两大类:拉弦乐器和打击乐器。问:作品中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
五、听一听《春江花月夜》等。学生自己收集一些中华民族乐器的资料,整理后出一期板报。
回到祖国喜洋洋 教学要求:
1、感受歌曲的欢悦情绪,抒发对祖国统一的热切盼望之情。
2、体验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3、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体验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具学具:录音机 磁带 渔鼓演奏录音片断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听一段渔鼓演奏录音片断。感受一下渔鼓的音色。
学生跟着音乐合着节奏模仿演奏。
二、老师范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请学生找一找歌曲中哪些音乐元素使歌曲的情绪欢快。
三、设问:
歌曲中的“喜洋洋”指的什么? 揭示课题。
问: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喜洋洋的事,你们能不能尝试着编一段歌曲,再唱一唱?
3.新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篇三
第1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例1,第2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一第1~3题。【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正确进行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四则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展台。【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习题引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想一想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然后计算在草稿本上。
25-15+18 27÷9×6 100-15×6 200÷8+10
学生反馈时,要求学生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看计算是否正确。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四则混合运算。
[点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节课的学习基础,教师找准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1,不带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1)情境导入。
元宵节快到了,同学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做大红灯笼,在做灯笼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数学问题,你能帮他们解决吗? 出示例1的情境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要求还剩多少个,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200-20×7)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一共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还剩的个数。)(2)改变信息,理解题意。
将上题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例1的对话框,题目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4天做了8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做? 观察题目,这道题与上题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3)列综合算式。
要求还剩多少个没做,解题思路是什么呢?(一共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还 剩的个数。)怎样才能求出7天做的个数呢?(先求每天做多少个,再求7天做了多少个。)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200-80÷4×7(4)尝试解答。
在200-80÷4×7这个算式中,按照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你认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除法、乘法、减法。)为什么要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呢?(因为解决这个问题要先求出每天做的个数,再算7天做的个数,最后才能求剩下的个数。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按照这样的运算顺序,请同学们用递等式计算在草稿本上。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5)反馈。
教师讲评,提示没有参加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6)讨论:这道混合运算和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不同点: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只有两步运算,而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三步运算。
相同点:以前学习的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对于三步计算的运算顺序同样适用。
[点评:利用两步混合运算的方法来迁移学习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放手让学生尝试后再讲评,重视了学生说运算顺序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致,从而让学生经历探索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一过程。] 2.完成“试一试”。
50+75×4-90 360÷40+13×8
订正答案时,让学生板演出第2小题的两种书写格式,并引导学 生比较得出:用第(1)种书写格式比较简洁。
(1)360÷40+13×8(2)360÷40+13×8 =90+104 =90+13×8 =194 =90+104 =194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与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四、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就利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来做练习。1.课堂活动第1题。
说出运算顺序:76+42×2÷14 100-62+540÷18
15×40-360÷12 10+(120-96)2.练习一第1题。
学生独立练习,然后反馈。3.练习一第2题。
(1)认真读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要求大象比狮子大多少岁,先要算到大象的年龄,再与狮子进行比较。(3)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4)反馈计算结果。4.练习一第3题。学生独立练习。
[点评:练习的设计既注重学生计算的落实,又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理解题意,自己尝试去列综合算式解答。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点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例2,第2页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一第4~7题。【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正确进行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改变运算顺序的重要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并掌握其运算顺序的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展台。【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习题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步四则混合运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20+65×4-80 320÷80+16×4
请两名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板演,最后集体订正。2.导入新课。
如果三步四则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点评:没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节课的学习基础,教师找准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2,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70×(91-715÷65),这道题和前面的混合运算比,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有小括号。)(1)学生自主学习。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有两步计算,又该先算什么呢?那就请同学们尝试完成在书上。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书写。(2)交流算法。
括号里面有几步运算呢?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括号里有两步,应该先算括号里的除法,再算减法。)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教师强调:当括号里还没有算完时,括号就要照抄下来,不能丢掉。
70×(91-715÷65)=70×(91-11)=70×80 =5600(3)即时练习:说一说课堂活动第1题第2列的运算顺序。100-(62+540÷18)(288-24×5)÷28
(4)讨论: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小结: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点评:利用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来迁移学习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例2,让学生经历探索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小括号在运算中的重要作用。]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1)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请同学们先按要求添好括号后,再认真检查,你添好小括号后的运算顺序是否与题目的要求一致?(240-40)×2÷5(240-40×2)÷5(2)集体订正完后,再让学生按要求计算。(3)讨论:为什么两个算式中数的大小、数的顺序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都相同,而计算出的结果却不同呢?(4)学生交流得出:括号的位置不一样,运算顺序就不一样,那么计算结果也就不同。
3.数学文化:括号的由来和作用。
指导学生学习教科书第7页内容:括号的由来和作用。(1)学生自学内容。
(2)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预设1:最早的小括号出现在哪年?(1544年)预设2:最早的大括号出现在哪年?(1953年)(3)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括号?了解这些括号有什么作用呢? 预设:在语文或其他书上见过括号,表示多音字注音用中括号, 表示生字注音用小括号等。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
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小括号的位置不同,运算顺序就不同,那么计算结果也就不同。
2.练习一第5题。
学生先判断,再说出错的理由,然后把错的改正过来。3.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按要求完成,最后集体订正。4.练习一第7题。学生独立练习。
[点评:练习的设计既注重练习题目的难易程度,又注重练习的层次性,既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又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小括号有什么作用呢?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三)【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例3,第5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二第1,2,5题。【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含两个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混合运算的价值。
2.掌握含两个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3.在探索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展台,扑克牌。【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习题引入。
请同学们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60-80÷16×3 15×40-360÷12 247-(17+180÷6)说一说,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小结:在三步四则混合运算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括号里的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点评:复习关于有括号和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在对比中深刻地掌握已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1)创设情境。
师傅和徒弟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请同学们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问题。(2)理解题意。
(出示例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是什么意思?(师傅做了27个后剩下的个数,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必须先求出什么?(先求出剩下的个数,和师徒两人合作每时做的个数。)(3)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147-27)÷(12+18)
这个算式为什么要加两个小括号? 引导学生得出:要先算师傅做27个后还剩下的个数,用减法;再算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用加法;最后算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用除法。在有加减、除法的算式里,要想先算加法、减法,所以要添小括号。
(4)尝试计算。
有两个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你们会算吗?想一想,运算顺序是什么,然后尝试计算在草稿本上。
将学生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做法板演在黑板上。
(147-27)÷(12+18)(147-27)÷(12+18)=120÷(12+18)=120÷30 =120÷30 =4(时)=4(时)根据学生的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小括号时,可以同时计算。
(5)感受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致的。
为什么有两个小括号的算式,可以两个小括号同时计算呢? 预设1:都是小括号,都应该先算,所以可以同时算。
预设2:解决问题时要先算出剩下的个数和两人合作每时做的个数,也就是要先算减法和加法,所以两个小括号可以同时计算。看来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正好吻合解决问题的思路。
2.小结。
如果一个算式含有两个小括号,可先算第1个小括号里面的,然后再算第2个小括号里面的;也可以同时计算前后两个小括号里面的。
[点评:利用情境导入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例3,大胆尝试计算后再交流算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索含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一过程,感受到小括号在运算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到学习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课堂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分组进行游戏。2.练习二第5题。
先让学生判断,再改正。集体订正时说一说理由。3.练习二第1,2题。
学生先自己理解题意,再独立解答,最后订正时说一说解题思路。
[点评:练习的设计注重练习题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先让学生判断四则混合运算的正误,找到容易出错的地方,再让学生完成其他练习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掌握的知识及时反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含有两个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两个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也可以同时计算前后两个小括号里面的。)教学反思:
第4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四)【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例4,第5页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二第3,4,6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
1.知道中括号的作用,掌握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题。
2.在探索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展台。【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先计算,再说一说这4道题的计算结果为什么不同。
72-18÷6×3(72-18÷6)×3(72-18)÷6×3(72-18)÷(6×3)2.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点评:复习题的对比练习,强调了小括号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新课学习1.教学例4。
出示:900÷[(15+10)×3](1)认识中括号。
“[]”这是什么符号?有什么作用呢?(它的名字叫“中括号”,它也能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有中括号的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指导书写,强调:计算出小括号里的结果时要把中括号照着写下来。
(3)如果这道题去掉中括号,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独立计算 900÷(15+10)×3。
(4)比较两道题: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中括号? 在小括号不够用时要用中括号,中括号和小括号一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点评:利用学生已有的小括号的认知基础,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并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括号在运算中也能改变其运算顺序这一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2.议一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3.小结。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那么就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中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三、课堂练习
1.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先观察、思考每组题目中哪个算式的得数大,再说一说理由。2.练习二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强调括号位置的重要作用。3.练习二第6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思考:先算出总人数,再算总共需要多少个苹果和多少瓶矿泉水,接着算10箱苹果的个数和9箱矿泉水的瓶数分别是多少,最后看够不够分配。如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应给予充分表扬。
五、课堂作业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3题。(2)思考题:学生先尝试,然后再讲评。
[点评:练习的设计既注重目的性,又注重层次性,设计了综合性和富有思考性的练习题,具有实用价值,使学生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 教学反思: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第1课时 乘除法的关系(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例1,第10页课堂活动,练习三第1~3题。【教学目标】
1.经历讨论、归纳乘除法的关系及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在具体的 情境中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能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在已知两个数的情况下,求出乘除法算式中的任一未知数。
3.知道“0”不能做除数。【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0”不能做除数。【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比比谁最快!出示4道题,学生抢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5=8(2)4+()=10(3)()-7=12(4)15-()=6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用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四年级上期的时候,我们学过这个内容,还记得是怎么说的吗?(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2.揭示课题。
加减法之间有这样的关系,同学们还会想到什么问题呢?乘法和除法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乘除法的关系。
[点评:乘除法的关系跟加减法的关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所以我们首先安排了复习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唤醒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新知识。]
二、探索新知识 1.教学例1。
(1)找到数学信息。
春节快到了,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出示例1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有12棵树,每棵树上挂了4个灯笼,一共有48个灯笼。)(2)写出算式。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能用这些数据写出算式吗? 学生在作业本上写:4×12=48,48÷4=12,48÷12=4。
你知道这些算式分别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吗?请几名学生分别介绍。[点评:学数学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四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数据的大小列出算式,但算式的意义并不一定能说得很清楚。所以,在此环节让学生充分地理解算式的意义,这既是对乘法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是帮助那些已经遗忘,或是掌握得不够扎实的学生,同时也能为下面的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3)小组讨论。
观察4×12=48,48÷4=12,48÷12=4,这3个算式,你发现除法和乘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1分之后,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 ①48既是乘法算式里的积,也是除法算式里的被除数。②4和12既是乘法算式里的因数,也是除法算式里的除数或商。③在乘法算式里,用积除以一个因数,可以得到另一个因数。
④在除法算式里,用商乘除数,可以得到被除数;用被除数除以商,可以得到除数。
⑤我们也可以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4)看书整理。
同学们总结得真好!我们翻开教科书第9页,自己再读一读。然后师生一起板书: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点评: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达成共识。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争议时引发辩论。最后让学生独立看书,整理知识,引发新一轮讨论。](5)“0”不能作除数。
看了书之后,你有什么问题吗?(书上说“0”不能作除数,“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呢?)有哪位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1:我们刚刚学习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知道了“商×除数=被除数”。假如“0”作了除数,那1÷0=()呢?括号里不管填几,商乘除数都不能得到被除数,所以就没有答案。
预设2:如果是0÷0=(),括号里不管填几,商乘除数都能得到被除数,就无法确定商是几。
如果“0”作为除数的话,要么就没有商,要么就是商不确定,所以我们就规定,“0”不能作除数。
[点评:通常,教科书中介绍什么是除法时,“0不能作除数”就起补充定义的作用。学生能举例说明1÷0不可能得到商,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此,无论被除数为何数(零或非零),除以“0”,都没有任何确定的结果。学生有此认识就足够了。]
三、课堂活动
1.“1比2”对对碰。(1)初级。
活动规则:同桌两个人玩,一方说一个乘法算式,另一方则根据这个乘法算式说出两个除法算式,看谁的反应最快!教师先和一个学生示范,然后同桌开始玩。
(2)中级。
活动规则:同桌两个人玩,一方说一个除法算式,另一方则根据这个除法算式说出一个乘法算式一个除法算式,看谁的反应最快!(3)高级。
活动规则:同桌两个人玩,不规定先说什么算式,一方可以任意说一个乘法或除法算式,另一方说出另外两个算式,看谁的反应最快![点评:课堂活动首先得是一个活动,要让学生们充分地“动”起来。所以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我们采取对抗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斗志。同时,活动还有难度级别,这就更能刺激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这个活动,巩固学生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 2.猜猜我是几? 课件出示4道题。(1)★×5=120(2)14×★=280(3)★÷23=46(4)520÷★=13 先4人小组交流,每个人说一道题,说清楚是怎么算出来的,听的同学进行补充或者提供帮助,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点评:“猜猜我是几”这个活动主要是对乘除法关系的巩固和练习。小组里互动,把活动落实到每一个人,小组里的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这个活动也为后面的独立作业打下了基础。]
四、独立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1~3题。
[点评:在最后,给学生留下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掌握情况,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触动、有所成长,是否达到了今天的学习目标,为下一节课提供依据,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乘除法的关系(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页“议一议”,练习三第4~8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
1.能根据乘除法的关系,验算乘除法算式的正确性。
2.讨论出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能根据此关系,在已知除数、商、余数的情况下,求出被除数。
3.在练习中,巩固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已知除数、商、余数的情况下,能求出被除数;能根据乘除法的关系,验算乘除法算式的正确性。
教学难点:在已知除数、商、余数的情况下,能求出被除数。【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乘除法的验算 1.乘法的验算。
(1)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在考试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2)相信大多数同学都有过计算错误。的确,随着计算的步骤越来越多,数据越来越大,我们的计算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就越来越容易出错,那怎样才能减少这样的错误呢? 预设1:计算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预设2:计算时可以在草稿本上多算两遍。预设3:计算完了后,我们还可以验算一次。(3)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计算204×52的结果。(4)我们怎样来验算204×52的结果对不对呢? 预设1:我们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次,看结果是不是一样的。预设2:昨天我们学习了乘除法的关系,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因此,可以用算出来的积除以52,看能不能得到204。同学们说的方法都很好,交换因数的方法我们以前学过。不过今天我们用除法来验算乘法,请同学们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验算的格式。
(5)讨论:有学生验算时没有得到204,该怎么办呢? 预设1:如果没有得到204,说明算错了。我们就要回头检查第一个乘法竖式,看看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预设2:我认为也有可能是验算的竖式出错了。如果我们检查了乘法竖式没有问题,那就要再检查是不是我们验算的竖式出了问题。
[点评: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来想办法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怎样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验算时,如果出现了没有得到正确结果的情况,又该怎么办?这些问题都要放手让学生去解决,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主动”学习。] 2.除法的验算。
(1)乘法大家已经会验算了,那除法呢?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计算504÷36,并讨论如何验算。预设1:可以用504除以商,看能不能得到除数36。预设2:也可以用商乘除数,看能不能得到被除数504。
(2)同学们提的方法都很好,一般情况下,我们用乘法来验算除法。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验算。
3.在验算乘法或者除法的结果对不对时,我们是根据什么来验算的呢? 小结: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来验算乘法或者除法。
[点评:除法验算跟乘法验算是一样的,所以在处理上就可以简单一些。在教学乘除法的验算时所选择的两道算式,是练习三第3题中的前两道算式,这样处理的目的,一是充分尊重并用好了教材;二是使学生在接下来完成第3题时,就可以不做这两道题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二、有余数的除法的各部分的关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除法的关系,也利用了乘除法的关系来验算乘法或者除法。那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各部分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请同学们举几个有余数的除法的例子。
5÷2=2„„1 7÷2=3„„1 14÷3=4„„2 „„
(1)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被除数与除数、商、余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2)全班反馈交流。
预设1:我们发现了,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再加余数。比如:14=4×3+2。
老师板书: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预设2:我们发现了,在有余数的除法里,除数等于被除数减去余数之后再除以商。
老师板书: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预设3:我们发现了,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商等于被除数减去余数之后再除以除数。
老师板书: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3)如果我们要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怎样验算? 总结: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与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我们就可以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了。一般情况下,我们用“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点评:学生要发现被除数与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提示学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来研究,因为数据小,容易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顺利突破难点。]
三、课堂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5题。
如学生掌握得很好,完成速度较快,教师可以增加两道题目,求商和除数。
四、独立练习
1.练习三第4,6,7,8题。学生独立完成。2.思考题。
教师引导,对于这种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我们要先把它转化为简单的算式。如480÷(6×□)=20→480÷()=20,则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可以求出括号里该填480÷20=24;也就是说,6×□=24,则□=24÷6=4。再让学生用此思路解决第2题。
[点评:独立练习可以真实地了解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但练习中因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使作业设计有了一定的难度。本节练习课后安排了一道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挑战思考题,这样分层作业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反思: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第1课时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
1、例2,第13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四第1,2题。【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体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准备】 实物展示平台。【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加法的运算律来填空。1.利用加法运算律填空。
45+56=56+□(25+49)+51=25+(□+□)甲数+乙数=乙数+□(10+△)+c=□+(□+□)学生独立完成后,抽一名学生反馈结果。2.这两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律用字母该怎样表示? a+b=b+a(a+b)+c=a+(b+c)3.设疑激趣。
看来同学们对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都掌握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想一下,在乘法运算中有这样的运算律吗? 同学们都很有胆量,敢于猜想,那乘法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运算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吧![点评:复习加法运算律,引导学生对乘法相应运算律的合理猜想,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同时为学生自觉运用类比推理能力,为概括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做好认知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识 1.教学例1,乘法交换律。(1)出示例1。
请你仔细观察例1的情境图,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你能列式并解答在草稿本上吗? 反馈:9×4=36(个)4×9=36(个)为什么要用9×4呢?(横着看,一排有9个鸡蛋,有4排,就是有4个9。)为什么要用4×9呢?(竖着看,一列有4个鸡蛋,有9列,就是有9个4。)无论是横着观察,还是竖着观察,虽然方法不同,但是都得到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2)观察算式特点。
9×4=36,4×9=36,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 两个算式中的因数位置交换了,但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板书:9×4=4×9。(3)举一反三。
同学们,你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板书学生举出的等式。如:6×4=4×6 29×8=8×29 25×7=7×25 „„
(4)归纳特征。
同学们举出的例子还真不少,如果继续写下去,能写完吗?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大家真了不起!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请大家把自己的发现给你的同桌再介绍一次吧!(5)用喜欢的方式表示。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不用具体的数据,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好吗? 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反馈。预设: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a×△=△×a „„
看来大家想到的形式还真是丰富多彩呢,真棒!那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我们又应该怎么表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a×b=b×a。
在数学中,我们就是这样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的。
[点评: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等式。然后让学生列举出一些相同特征的等式,并从中发现、概括出乘法交换律。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概括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 2.教学例2,乘法结合律。(1)猜想。
刚才我们共同发现了乘法交换律,接下来谁来说一说你心中的乘法结合律又是怎样的呢?(2)验证。
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去验证。
出示例2的情境图,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这个小区共有多少户,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并解决吗? ①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②反馈学生的算式,并说出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6×24×8 =144×8 =1152(户)先算出每幢楼有多少户,再乘8求出这个小区一共有多少户。
6×(24×8)=6×192 =1152(户)先算出这个小区一共有多少层楼,再乘6求出一共有多少户。
③大家能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真棒!那请你们再认真观察这两个算式的数据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反馈:数据的位置和运算的符号没有变,运算的顺序变了,但结果一样。板书:6×24×8=6×(24×8)。
(3)算一算,比一比。
①下面我们再来算一算这3组算式的结果。16×5×2= 35×25×4= 12×(125×8)= 16×(5×2)=35×(25×4)=12×125×8=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反馈结果。
②请你仔细观察这3组算式,每组的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3个数相乘,数的位置没有变,结果相等。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板书:16×5×2=16×(5×2)35×25×4=35×(25×4)12×(125×8)=12×125×8 ③像这样的式子,你还能举几个吗?如果继续写下去,能写完吗?(4)小结。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一说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吗?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这3个数,乘法结合律可以怎样表示呢? 板书:(a×b)×c=a×(b×c)。学生齐读。3.勾画重点。
请同学们翻到教科书第12~13页,把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文字和字母表示勾画出来,并读一读。
[点评:通过从实例引入,写出等式,再观察等式两边的数据特点及表现形式,写出具有同样规律的式子,进而概括特征,并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这样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形成获取知识的策略。]
三、巩固运用
1.课堂活动第1题。
(1)刚才我们一起探索出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我说等式,你们来说出运算律,有信心正确完成吗?师生活动,共同完成。
(2)还想继续玩吗?请同桌两位同学像刚才一样活动,看看哪些同学完成得最好。
2.练习四第2题。
(1)学生独立填空,并思考应用了什么运算律。(2)反馈结果。3.练习四第1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学习了这些运算律,对我们的计算有什么好处吗?(可以使有的乘法计算更简便,还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对乘法的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大家说得很棒,现在请大家先计算下面两道题,再利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16×17 25×140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过程。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检验结果是否正确,以后要常运用哟![点评:通过填空等活动,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乘法运算律知识,使运算律的特征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让学生运用运算律去检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使其能很好地体验到学好运算律的价值,从而获得成就感。]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么获得的? 乘法运算律能否给乘法计算带来简便呢,我们下节课再进行研究。[点评:通过对本节课知识、方法的回顾,使之内化为能力。通过提问,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3及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四第3~5题。【教学目标】
1.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正确、灵活地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 实物展示平台。【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四第4题。
2.复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谁来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用字母怎么表示?什么是乘法结合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3.练习四第3题。(1)学生独立连线。
(2)反馈是怎样连线的,并让学生说出这样连线的理由。
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点评:通过基本练习,回顾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为灵活运用运算律计算奠定基础。同时,通过设问:“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什么作用?”直接进入新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新知识 1.教学例3。(1)出示例3。
61×25×4 8×9×125(2)观察数据特征。
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哪些运算律进行简算?(3)学生尝试简算,教师巡视时个别指导。(4)反馈。
请有代表性的3种做法的学生将算式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反馈。61×25×4 8×9×125 8×9×125 =61×(25×4)=8×125×9 =9×(8×125)(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6100 =9000 =9000 ①第1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呢? 预设:因为25和4相乘可以凑整得100,所以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出它们的积,再去乘61,这样计算就很简便。
②第2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预设:运用乘法交换律,交换9和125的位置,就可以先算8×125,使计算简便。③第2题,8×9×125=9×(8×125)可以这样计算吗?这样计算用了什么运算律呢?你是怎么知道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 预设:8和9的位置变了,有了因数的位置变化就运用了乘法交换律。运算顺序原来是先算前两个数的积,现在变成了先算后两个数的积,有了运算顺序的变化就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结。
同学们,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时要注意什么?(先要看题中的数据,哪两个数相乘能够得整
十、整百或整千,就运用乘法运算律把这两个数凑到一起相乘。)小结: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
十、整百„„再与另外的数相乘,这样就使计算简便。
(6)“试一试”。
同学们,现在你们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算吗?请同学们完成例3下面的“试一试”。
2×23×3551×15×450×(19×8)
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点评:通过观察数据特征、独立计算、反馈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数据“凑整”,达到计算简便,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分析和主动探索的习惯。] 2.拓展延伸,课堂活动第2题。
(1)刚才大家完成得很棒,再看看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16×25 72×125 36×15(2)启发思路。
①这些算式都只有两个因数,怎样简便计算呢?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数据,看一看哪些数比较特殊。
②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想法。
反馈时,让学生得出25,125,15很特别,它们乘2,4,8都可以凑成整
十、整百、整千数。如果算式里没有2,4,8时,可以把另一个数拿来拆分,比如16就分成4×4。
(3)下面就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简算这些题。(4)汇报。
展示学生的简算过程,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16×25 72×125 36×15 =4×4×25 =8×9×125 =9×4×15 =4×25×4 =8×125×9 =15×4×9 =400 =9000 =540(5)小结。
同学们,通过简算这几道题,你有什么收获?简算时要认真观察数据,尤其是要关注25,125。有时还需要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再进行凑整相乘,使计算简便。
[点评:引导学生利用特殊数据,再拆分另一个因数与其凑整的方法进行简算。既能有效建构只有两个因数相乘的简算方法,又能进一步理解运算律,增强学生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的能力。]
三、课堂练习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活动,请大家完成练习四第5题,比比看,哪些同学最会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了。
(1)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抽学生将作业放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点评: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适量的简算练习,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巩固学生对乘法运算律的运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三)【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练习四第6~11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
1.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实物展示平台。【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1.计算。
(1)同学们,你们能用字母表示出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吗? 学生反馈:a×b=b×a(a×b)×c=a×(b×c)(2)下面请大家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4×(25×34)15×23×4 56×125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这节课我们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点评: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简单回忆和练习,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提高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律的灵活性;同时为学生能有效地发挥已有知识经验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指导练习
1.探索除法的性质。(1)设疑。
我们已经知道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那除法中有这样的 情况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2)出示7900÷25÷4。(3)找特征。
这个算式里的数据有什么特点?(如果是25×4就可以凑整为100。)(4)猜想感知,举例验证。
大家都观察到了25×4可以凑成整百数,那是否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后,再用被除数来除以呢?请大家用我们探索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方法自己去验证吧!学生自己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反馈交流。
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也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商不变。(5)小结。
同学们,你们能用字母表示出自己探索出的规律吗? 板书:a÷b÷c=a÷(b×c)。
像这样的规律,我们就把它称为除法的性质。它还可以延伸到一个除以三个数、四个数„„有时利用它同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6)简算。
360÷15÷4 780÷(39×4)2.练习四第7题。
(1)学生齐读题目,了解数学信息和问题。(2)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反馈:要求的是4个方队需要多少个气球和花环。(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4)反馈交流。①需要多少个气球? 请有不同计算思路的学生把计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反馈。25×25×2×4 25×25×2×4 =625×2×4 =25×4×25×2 =1250×4 =(25×4)×(25×2)=5000(个)=5000(个)第1种方法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预设:25×25求出一个方队的人数,再乘2就是求出一个方队需要的气球个数,最后乘4求出4个方队共需要的气球个数。第2种方法的列式是一样的,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进行了简算。)列出算式后,没有必要按照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②需要多少个花环? 25×25×4÷5 或 25×25÷5×4 抽学生反馈,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小结:在解决问题中,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后,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认真观察数据,能简算的要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3.练习四第11题。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这幢教学楼共4层,每层有5个班。每个班的教室里放5盆花。每盆花12元。(2)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预设:①教学楼里一共有多少个班?②教学楼里一共有多少盆花? ③买这些花一共用了多少元?„„
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就请同学们口头列出算式并解答。
[点评:让学生在经历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概括———运用巩固等过程,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性质,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推理、归纳的能力。再通过练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运算律给计算带来的简便。]
三、独立练习
1.练习四第6题。
同学们喜欢跑步吗?瞧,这两位小朋友正在进行呢!(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7个来回是什么意思?(2)学生独立完成。(3)汇报交流。
学生反馈:可以先用7乘2,求出7个来回一共有多少个单面,再乘50,求出一共跑了多少米。也可以先算一个来回多少米,再算7个来回多少米。
小结:这两种解题思路都是正确的。无论我们是用哪种思路来 列式,在计算时,都可以把2和50先乘,这样计算就更简便。2.练习四第8~10题。(1)学生独立练习。
(2)重点反馈第9题的思路。900÷(900÷12+15)
先求出平时每分可以走多少米,再求出现在平均每分走的米数,最后再用总路程除以现在每分走的米数,就求出所需要的时间。
[点评:独立练习既注重学生知识的落实,又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当学生反馈如何解决第9题时,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便于学生更好地弄清解题思路,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拓展练习
1.练习四的思考题。(1)理解要求,寻找思路。
同学们,这道题有什么要求呢?(1~9这9个数字只能出现1次,现在已经有1,2,4,5,9,还需要填出3,6,7,8。)(2)请你想一想,填写这个乘法算式的入手点在哪里呢? 学生独立尝试。
(3)反馈:引导学生从积的个位数字是2入手分析,两个因数的个位数字只能是3和4,再利用估算的知识,想4乘19□□积的最高位一定是7或者8,然后继续分析就可以解决此题。答案是:4×19(6)(3)=(7)(8)52。
[点评:引导学生紧紧抓住“1~9这9个数字在算式中各出现1次”和“算式中积的个位数字是2”这两个条件作为突破口,再逐一进行分析、尝试,并最终解决此题,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四)【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例4,第17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五第1,2题。【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2.在观察、比较、猜测、分析和概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
3.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发现并概括乘法分配律。【教学准备】 实物展示平台。【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进行一次计算比赛,好吗?这里有两 道计算题,比一比谁算得更快一些。37×27+63×27(25+23)×4
预设:大部分学生可能都是按照运算顺序来进行计算的,用去的时间要多一些。
(1)老师一看题目就知道第1题得2700,第2题得192。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2)揭示课题:其实这两道题都可以利用乘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规律———乘法分配律来简便计算。
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什么叫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的运用等。)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点评:通过师生计算比赛,制造“为何计算快”的悬念,激发探究欲望,进而顺势揭示课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掌握乘法分配律。]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自主探究新知识。
(1)“什么叫乘法分配律”这个问题是让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让
你们自己去探索?为了便于大家探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研究素材。出示例4的情境图。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反馈。
教师请两位学生将做法板书在黑板上。(40+20)×14 40×14+20×14 =60×14 =560+280 =840(元)=840(元)这两种方法分别是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 第1种方法是先求出两种票各买一张需要多少元,再求出各买14张需要多少元。第2种方法是先求出14张成人票要多少元,再求出14张儿童票要多少元, 最后求出它们的和。
(3)提供研究思路。
想一想,以前我们是按怎样的步骤来研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 步骤1:找出两个结果相等的算式并组成等式。
步骤2:观察得到的等式,看看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步骤3:根据这一特点,自己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并想一想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教科书第16页“算一算”的题目。
步骤4:从列举的算式中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并尝试用喜欢的方式来概括其中的规律。
[点评:先解决例4的问题和对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探究过程的回顾,其目的是为学生探究乘法分配律提供研究素材,指明了探究方向和步骤,让学生在后面的小组合作中人人能参与。] 2.小组探究,梳理归纳。
(1)下面请大家发挥小组的力量,借助这样的步骤去探究乘法分配律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进行指导。(2)全班交流。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大家一定有了许多发现,哪一组的同学愿意来展示你们组的研究过程?学生反馈: 第1步,把刚才的两个算式组成了一个等式(40+20)×14=40×14+20×14。第2步,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它们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一样,左边先算40与20的和,再用和与14相乘;右边是先分别算14乘40,20的积,再把积相加,但计算结果相同。
第3步,举例验证。为了说明我们的发现是正确的,我们还写出了这样的几个等式。(8+7)×5=8×5+7×5,(30+50)×6=30×6+50×6,„(教师将学生反馈的等式写在黑板上。)第4步,我们从这些式子中发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个规律我们用符号表示为(○+△)×□=○×□+△×□。
对于他们的探究过程,你还有什么补充?(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写不完,但都具有这样的特点„„)追问:你们也得出了这样的规律吗? 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探究,我们都发现了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个规律就是乘法分配律。如果用字母a,b,c来表示3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a+b)×c=a×c+b×c。
(3)阅读巩固。
下面请大家打开教科书第16页,看看你们得到的规律和书上小结的是否是一样的吧!请大家边阅读边勾画。
(4)加深理解。
同学们,乘法分配律能否反过来运用呢? 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a×c+b×c=(a+b)×c。学生顺着和反着分别读出乘法分配律的字母公式。
(5)提炼探究过程。刚才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探索了乘法分配律,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 一下我们的探究历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再次经历获得数学新知识的过程。从实例中找出相等的两道算式———观察特征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在数学上,我们经常运用这样的研究方法得出很多数学规律和结论,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经常用这样的思路来研究数学,相信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点评:通过探究方法的引领,让学生经历小组探究乘法分配律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和方法。同时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突出规律的“互逆性”和符号化思想,使学生对规律的理解更深刻。]
三、实践运用,巩固内化 1.课堂活动第1题。
(1)先用两种方法算出一共的学具。5×4+3×4(5+3)×4
(2)说一说每种方法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说出算式中的每一步在图上是指的哪部分学具。
(3)让学生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5×4+3×4=(5+3)×4。2.练习五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引导学生说出运用了乘法分配律。3.练习五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
(2)重点反馈第2个问题,郁金香占地面积比兰花多多少?14×8-6×8(14-8)×6 可以先分别求出郁金香和兰花的面积,再求出面积差;还可以先 求出两块地的长度差,再乘宽来求出面积差。
(3)观察这两个算式和乘法分配律有什么不同?(两个数的和,变成了两个数的差„„)这说明乘法分配律对减法的情况也适用。
[点评:练习设计有层次性、针对性和延展性,既能突出分配律的运用,又通过实例对乘法分配律作适度的延伸,让学生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梳理知识,反思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想对大家说?关于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教学反思:
第5课时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五)【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例5,第17页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五第3~9题 及思考题。【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学重、难点】
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 实物展示平台。【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练习五第5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老师板书:(a+b)×c=a×c+b×c。学生齐读,顺着读,反着读。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便计算。
[点评: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让学生瞬间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简洁明了。]
二、学习新知识 1.教学例5。
(1)出示题目,用简便方法计算。
(100+2)×45 32×27+32×73
请你仔细观察这两道题,你能用乘法分配律对这两道题进行简算吗?(2)学生独立尝试,教师进行指导。(3)反馈。
教师请有代表性做法的学生板书在黑板上。(100+2)×45 32×27+32×73 =100×45+2×45 =32×(27+73)=4500+90 =32×100 =4590 =3200 ①第1道题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律进行简算的?你是怎么想到的? 学生反馈:利用乘法分配律,用100和2分别乘45,然后再相加算出结果,这样算很简便。
第1道题,我们观察题目的数据,是100和2这两个数的和与45相乘,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把45分别和这两个数相乘,从而使计算更简便。
②第2道题又是怎样简算的呢? 学生反馈:想到27和73相加正好凑成整百数,所以可以反着用乘法分配律,这样就很快计算出结果。
第2道题,我们观察题目的数据,是32分别和27与73相乘然后相加,就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27与73的和与32相乘,也可以使计算简便。
(4)小结。
同学们,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时,首先要看算式的形式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还是一个数分别和两个数相乘再相加;然后找出数据特征,再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点评:通过例题的教学,让学生灵活地正用、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时,要做到先看形式,再找数据特征,最后再灵活运用。] 2.巩固练习。(1)下面请同学们翻到教科书第17页练习五第3题,看一看这些算式的形式是什么,找一找数据特点,想一想能用什么运算律进行简算。(给足学生时间观察和思考。)(2)学生独立用简便方法计算。(3)反馈。3.拓展延伸。
刚才大家能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那下面这些不是乘法分配律标准形式的算式还能简算吗?(1)出示36×99+36,67×101-67,63×99。(2)学生观察、思考。
①这些算式中,哪些数据比较特别? ②怎样才能转换为乘法分配律的标准形式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3)反馈想法。
抽学生反馈,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小结:第1,2题都可以把单个的数改成与1相乘的算式,如36就相当于36×1,这样就能转换成乘法分配律标准形式来进行简算。
第3题中99接近100,就可以利用拆数法,变成100-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4)学生独立完成。
(5)请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做法,再全班交流。36×99+36 67×101-67 63×99
=36×(99+1)=67×(101-1)=63×(100-1)=36×100 =67×100 =63×100-63×1 =3600 =6700 =6237(6)触类旁通。
第3题如果改为63×102,又该怎样简算呢?(7)小结:遇到特殊形式时,要认真观察数据,有时需要把其中单个的数改成与1相乘的算式;有时需要用拆数法把其中一个接近整百的数拆成整百加几、减几的形式,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点评:设计乘法分配律形式的拓展应用,有利于让学生认真观察数据,并利用把其中单个的数改成与1相乘的算式或把接近整百的数拆成整百加几、减几的形式,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策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课堂练习
1.课堂活动第2题。
同学们,有一位小朋友也运用运算律进行了简算,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同学们翻到教科书第17页,看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独立思考,这3道题错在哪里,然后4人小组议一议。(2)反馈时,引导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
(3)同学们找出了每道题错误的原因,那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就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下面把这3道题改正过来。
2.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反馈。
反馈时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小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并让其明白应该注意观 察数据和运算符号,灵活运用运算律。
3.练习五第4题。
(1)出示题目信息和问题,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反馈做法。
请有不同计算思路的学生把计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反馈。
(65+35)×40 65×40+35×40 =100×40 =2600+1400 =4000 =4000(3)方法优化。
①刚才大家用了两种方法解决问题,看一看哪种方法计算更快呢? ②如果列式为40×35+65×40,解题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但在计
算的时候我们不一定非要先算出两个积后再相加,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教师板书: 65×40+35×40 =(65+35)×4 =100×4 =400 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这就是老师在课前能很快计算出结果的原因。
4.练习五第6,8,9题。学生独立练习。
[点评:通过一系列的对比练习,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形成系统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对比,在对比中内化、运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四、拓展练习1.思考题。
(1)学生独立思考,并推算出999×999+1999是多少?(2)反馈学生是怎样推算出结果的。
方法1:根据前两个等式,我发现等号左边的每一个数有几个9,等号右边的每一个数就有几个0。所以999×999+1999就等于1000×1000,计算结果是1000000。
方法2:借助乘法分配律来思考。
9×9+19 999×999+1999 =9×9+9+10 =999×999+999+1000 ⇨
=9×10+10 =999×1000+1000 =10×10 =1000×1000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问题解决
第1课时 问题解决(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例1,第21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六第1,2题。【教学目标】
1.尝试探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会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形成解决具有相遇问题特征的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同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问题解决的积极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及其数量关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余刚每分行75米,他从家走到少年文化宫要5分,余刚家离少年文化宫有多少米?(1)请同学们默读题目,并列式解决。(2)反馈。
学生说解法,教师追问:“要求余刚家离少年文化宫有多少米,为什么要用75×5来解决?”(每分行75米,5分就行了5个75米;或路程=速度×时间。)(3)回忆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这道题所涉及的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教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二、情境引入
(1)余刚和苗苗是好朋友,他们的家分别在少年宫的东、西两面。星期天,余刚打电话约苗苗去少年宫玩。(出示例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这个问题和刚才的问题有什么区别?(复习题中是讲余刚一人行走的问题,而这里是讲余刚和苗苗两个人行走的问题。)(2)以前我们研究的是一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今天这节课我 们将研究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
[点评:先通过对复习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回忆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再把题目稍加变化引出两人行走的路程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自主解决新问题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识 1.理解相遇问题。(1)从文字中理解。
请同学们仔细看题,你认为哪些词比较重要? 预设:两人、同时、相遇、相距等。
如果学生没有回答,教师就启发学生思考:两人出发的时间是怎样的?出发的地点是怎样的?行走的方向是怎样的?行走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板书:两人、同时、两地、相向、相遇。谁能完整地说一说两人是怎样 走的?(余刚和苗苗两人同时从自己的家出发,相向而行,又同时到达少年宫,他们在少年宫相遇了。)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解决这样的“相遇问题”。(2)在表演中理解。
哪两位同学能表演一下余刚和苗苗行走的过程? 两位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两人行走的方向、路程以及结果是怎样的? 预设1:两人的速度有快慢之分,余刚走得快一些,苗苗走得慢一些。
预设2:余刚家到少年文化宫的距离要远一些,苗苗家到少年文化宫的距离要近一些。
预设3:他们两家相距的距离正好是两人5分所走的路程之和。(3)画线段图理解。
余刚和苗苗的行走过程,我们还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如果用一个点表示余刚家的位置(老师边说边画),用另一个点表示苗苗家的位置,再连接两点画出一条线段,请问:少年宫的位置应该在哪里?(不是两家的最中间,而是应该偏向苗苗家的位置。)这个发现非常好,看路线图,你们估计一下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学生指,教师逐步画出线段图。
观察线段图,哪段是余刚走的路程?哪段是苗苗走的路程?要求的是哪段路程? 学生指,老师完善线段图,打上大括号,并标上“?m”。
从线段图中你能看出余刚行走的路程和苗苗行走的路程与他们两家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可以不回答。)[点评:教师引导学生先从字面上初识相遇问题,再从看表演中获得相向运动的表象,最后把自己的理解抽象到线段图中,通过观察、操作及思考等亲身体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相遇问题的特点。] 2.自主探究,尝试解决。(1)尝试解决。
根据你的理解,你准备怎样解决“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让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式解决。学生做完后还可让其思考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2)反馈思路。
请两位学生将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75×5+60×5(75+60)×5 =375+300 =135×5 =675(米)=675(米)让学生结合线段图分别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预设1:先分别求出余刚和苗苗5分行的路程(学生在线段图上
指出相应部分),再把他们两人行的路程加起来,就是余刚和苗苗5分共同走的路程,也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距离。
预设2:先求出余刚和苗苗1分共走的路程,学生在线段图上指出相应部分,再乘5分,就是余刚和苗苗共同走5分的路程,也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距离。
(3)理解“速度(和)×时间=路程”。
教师演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第2种解题思路。教师介绍:余刚和苗苗1分走的路程的和(65+70)也就是他们的速度和(板书“速度和”),他们从家到少年文化宫都走了5分,也就走了5个这样的速度和,因此用速度和乘上他们共同走的时间,就能求出他们一共行走的路程,也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距离。教师适时
板书:速度(和)×时间=路程。学生齐说数量关系式。
仔细观察这两种解法,你有什么发现?(这两种解法正好符合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分配律。)你更喜欢用哪种解决方法?为什么? 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做出肯定和鼓励,并强调第2种解题思路。(4)小结。
刚才我们解决了余刚和苗苗两人行走的问题,你能说一说这种相遇问题有什么特点吗?它的解决方法又是怎样的呢? [点评:教师鼓励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再在反馈时厘清解题思路,并结合线段图和课件重点理解第2种方法。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自主获取知识,教师的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了知识难点,较好地发挥了师生共同体的作用。] 3.完成“试一试”。
(1)请学生默读题目,找出题中的信息和问题。
这两辆汽车是怎样行驶的?(两辆汽车是同时出发,向相反方向行驶的。)这道题和例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道题都是两个物体同时出发做运动,最后都是求两个物体行走的路程之和。
不同点:例题是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而这道题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相背而行。(2)你能画出线段图分析这道题吗? 学生画线段图,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选择部分同学的线段图进行展示,强调画图的规范性。
(3)学生独立列式解决。
(4)反馈学生的不同解答方法,请学生说出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并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教师追问:“有不同的思路吗?”
[点评:学生初步学习了解决相遇问题后,教师让学生独立理解朝相反方向行走的行程问题,并画出线段图帮助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自主类推的学习能力,并进一步理解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4.小结。
回顾刚才解决的两道行程问题,它们有什么特点?解题时用到了怎样的数量关系? 两道题都是两个物体同时运动,要求他们行走的总路程可以先算出两个物体分别行的路程,然后再相加;也可以用“速度(和)×时间=路程”来解决。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
(1)学生独立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这道题和例1相比,有什么不同?(有条件,无问题;由两人同时出发,变成了有一人先出发等。)从丽丽比王刚提前2分出发你可以想到什么?(丽丽从家到学校用了 2+7=9(分)或王刚和丽丽同时行了7分,而且丽丽还另外单独多行了2分。)你能用两只手来比画一下丽丽和王刚行走的过程吗? 学生同桌手势演示,教师再抽同学上台进行手势表演。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王刚家和丽丽家相距多少米?„„)(3)针对“王刚和丽丽家相距多少米”,学生独立解答。(4)反馈学生的解答过程,说出解题思路。2.练习六第1,2题。学生独立练习。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问题解决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学习数学知识就应该用来解决现实问题,在思考解决办法的过程中,如果都像这节课一样,开动脑筋,多角度的去思考,那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有更大的提高。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问题解决(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页例2,第21页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六第3~5题。【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具有相遇问题(工效问题)特征的数学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能感受到的成功体验,激发其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分析数量关系,能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分析具有相遇问题(工效问题)特征的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1)一个修路队每天能修路50m,工作6天后,他们修路多少米?(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平均速度是每时55km,货车平均速度是每时45km。两车开出后5时相遇,两个城市相距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说解题思路,教师板书。2.准备题。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相距450km的两地相对开出,客车平均速度是每时50km,货车平均速度是每时40km。两车开出后几时相遇?
31(1)学生默读题目,在草稿本上画出示意图。
通过画图,你发现这道题有什么特点了吗?(这道题跟昨天学习的相遇问题刚好相反。它已知两地的距离和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求相遇时间。)(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学生反馈解法,说明思路。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用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来继续学习问题解决。
[点评:本节课是将“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拓展到“工效问题”中来学习,因此,开课时可以复习工效问题和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同时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求相遇时间,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二、探索新知识 1.教学例2。(1)理解题意
让学生齐读题目,然后说一说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再用两只手比画两个工程队修路的过程。
(2)分析数量关系。
出示讨论题,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①这道题跟刚才的准备题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这道题与准备题很像,准备题是行程问题,而例2是两个工程队修路的工效问题。但这两道题都是知道总的路程和两车(队)的速度,求他们的相遇时间(修复完这段公路的时间)。
②要求“8天能否修复这段公路”,你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 可以先求出两队修完这段公路需要的时间,再与8天进行比较;也可以先求出两个队8天一共能修多少米,再与公路总长进行比较。
教师引领:这道题的解决策略,一是比工作时间,二是比工作总量。(3)列式计算。
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独立解决。教师巡视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全班汇报解题方法。
展示两种不同的方法,并请学生说出解题思路。①比时间。
先求两队每天一共修路多少米。列式:510÷(45+40)=6(天)6天<8天,可以修复完。
②比路程。
列式:(45+40)×8=680(米)680米>510米,可以修复完。
(4)比较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说出理由。
学生交流后,老师强调:在选择解题策略时,可以选择自己能理解的比较简洁的方法解决问题。
[点评:由于工效问题可以借用相遇问题的思路类推而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参与知识的自主建构,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自主找寻到本题的解决思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算一算。
(1)我们已经知道修复完这条公路需要6天,如果要求“修复完这段公路,甲
队比乙队多修了多少米”,你会解决吗?(2)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汇报方法,可能会有两种解法: 6×45-6×40=30(米)6×(45-40)=30(米)引导学生说出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和数量关系,重点追问第2种方法中的(45-40)表示的意义。
[点评:这个问题难度不大,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中差生对第2种解答方法的理解可能有困难,教师通过追问第2种方法中(45-40)表示的意义,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小结。
回顾刚才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这类问题可以怎么解决?刚才的问题是关于工作问题中的合作问题,可以借助相遇问题的思路来进行解决。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独立解决,再组织同桌讨论两个小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练习六第3~5题。学生独立练习。教学反思:
第3课时 问题解决(三)【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页例3,第21页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六第6~9题。【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解决数学问题“求最多或最少”的全过程,掌握这类问题的特征及解决方法。
2.通过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理解复杂题意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3.在运用生活经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数学问题“求最多或最少”的特征及解决方法,能分析数量关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当总价相同时,什么情况下卖出的物品数量会最多或最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感受总价一定时,数量与单价之间的关系。
王阿姨和张阿姨在超市用同样多的钱买牛奶。王阿姨买到了12盒牛奶,可张阿姨却只买到了4盒牛奶。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预设1:因为王阿姨买的牛奶是小盒装的牛奶,而张阿姨买的是大盒的牛奶。预设2:王阿姨买的牛奶每盒单价低一些,张阿姨买的牛奶每盒单价要高一些。
„„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总价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单价越低,所买到的数量就越多;反之,单价越高,所买到的数量就越少。
2.出示课题。
看来,花钱消费里也藏着大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决跟消费有关的问题。
[点评:针对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开课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通过买牛奶事件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总价相同时,单价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也为突破例题难点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识 1.教学例3。(1)情境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如果你要去电影院看电影,你最关心的是什么?(票价,电影是否好看,时间等。)如果你是电影院的经理,你最关心什么?(电影票的定价,票房收入等。)那电影院的票房收入跟什么有关呢? 讨论得出:电影院的票房收入跟票价和入场人数有关。
(出示例3)下面我们就一起前往小剧院,看看那里的票房收入。(2)理解题意。
请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提醒学生票价的信息不要漏掉了。)看完题目中的信息后,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为什么剧院要有甲票和乙票? 有谁能解答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 „„
(3)分析数量关系。
本场票房收入2300元,全场的座位是否卖完了呢?(没有卖完。)你怎么知道座位没有卖完?(如果全部票卖完,可以收入10× 100+30×50=2500元,而本场收入只有2300元,说明有空位。)这道题要求“本场观众最少多少人”,这里的“最少”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通过全班讨论得出:由于两种票价不同,要使人数最少,就是票价高的甲票要全部卖完,然后再卖乙票。
(4)列式解决。要求“本场观众最少多少人”,你会解答吗?学生列式解决。反馈学生的做法,乙票:(2300-30×50)÷10=80(张)10×100+30×50=2500(元)80+50=130(人)(2500-2300)÷10=20(张)50+100-20=130(人)学生展示自己的解法,并说出解题思路,再集体评价。
34(5)验算。
得出的结果对不对,你可以怎样验算呢?(把人数代入题目中,看卖出甲票所得的钱和卖出乙票所得的钱的总和是不是刚好为2300元。)学生在练习本上验算,并反馈验算结果。(6)小结。
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要使买票人数最少,我们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 [点评:教师抓住题目中的核心词“最少”,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讨论、自主解决、自行验算,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2.补充例题。
(1)如果本场票房收入为2200元,那本场观众最多有多少人?(2)理解:人数最多是什么意思?(3)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4)学生反馈解题思路和方法,再集体订正和评价。
[点评:教学例题后补充解决“最多有多少人”的问题,意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构起本节课所学问题的模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同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 3.小结反思。
刚才解决的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时要注意什么?当已知总收入的情况下,要解决卖票的张数最少(或最多)的问题,我们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最少”(或最多)进行分析,厘清解题
思路。解答后还可将答案代入题中进行检验。
三、巩固应用
1.课堂活动第3题。
每天往返一次是什么意思?月票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买月票与买单程票的价格是一样的?学生交流后,老师强调:36元按单程票算,可以买9天的。9天以内,买单程票合算;超过9天,买月票合算。
2.补充练习。
春苗书屋新进了图书《上下五千年》精装20套,简装30套。精装80元/套,简装30元/套。王老师为学校图书馆购这种书共花了1540元。他最多买了多少套? 3.练习六第6题。
学生读题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最少”即“牛奶最少卖了多少盒”这个问题,也就是尽可能多地卖单价高的牛奶。
学生独立思考解题思路,小组交流。
集体反馈解题思路:可假设全部卖5元一盒的牛奶,用总价÷单价,得不到整盒数,再逐次减少5元牛奶的盒数,调整为买一些小盒牛奶,直到得到整盒数为止。
学生独立解决,反馈解法,集体评价。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第7~9题。
第8题,重点是让学生看懂题目意思,明确两车出发的时间不同,两个车站相距的路程是客车行2时的路程与两车同时行4时的路程之和。
第9题,学生独立解决,明确王兰、李丹的钱合起来正好够买2个相同的包,就是两人的钱加起来等于1个包单价的2倍,求出包的单价就能求出李丹应还给王兰的钱数。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此题。
四、拓展练习
练习六的思考题,学生读题,教师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题目中告诉了狗跑的速度,要求狗跑的路程,还需要什么条件?(狗跑的时间。)狗跑的时间跟人行走有什么关系?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独立解决,集体反馈,表扬解答正确的学生。
[点评:书上配套练习题较少,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并对书上练习题中的难点地方进行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这类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思路,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总结
今天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时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整理与复习第1~4题,练习七第1~5题。【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本单元知识的全过程,厘清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2.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理清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点评:开门见山,直接揭示课题,交代本节课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合作整理本单元内容 1.小组交流、整理。
同学们,想一想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学习内容清楚、明确地整理在练习本上。
教师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整理。2.分组汇报并展示。
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整理的内容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同
学评价。)形式1:网络图。形式2:表格法。
本单元主要内容最大的收获最感兴趣的内容存在的问题还有不同的整理形式吗?(其他小组展示。)对于他们的整理形式,你还有什么建议? 小结: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其他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通过整理,我们将本单元的知识分为了3个部分,即乘除法的关系、乘法运算律和问题解决。教师板书如下: 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乘除法的关系 乘法运算律 问题解决
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弥补学习中的不足,这节课我们将对前两部分的知识进行复习。
[点评:教师让学生自主整理本单元的知识,让学生经历整理知识的全过程,并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感受整理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体会整理知识的优越性,以及对我们学习的帮助。]
三、复习乘、除法的关系与乘法运算律 1.复习乘除法的关系。
(1)我们先来复习乘除法的关系,谁给大家说一说乘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板书。)乘法各部分的关系: 除法各部分的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商=被除数÷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那么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又有什么关系呢?(抽学生回答。)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乘除法的关系
因数×因数=积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乘法运算律 问题解决
(2)完成教科书第24页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第1题要求学生说清楚得出这个得数的理由,第2题要求学生说出验算的依据。两道题都可能出现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只要学生能说出依据,都给予肯定。
(3)小结:在乘除法的计算中,我们可以运用乘除法的关系来进
行验算,而乘法运算律对于我们的计算同样有帮助。2.复习乘法运算律和简便计算。
(1)接下来我们就来复习乘法运算律和简便计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乘法运算律包括哪些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板书。)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乘除法的关系
因数×因数=积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乘法运算律 a×b=b×a(a×b)×c=a×(b×c)a×(b+c)=a×b+a×c 请大家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2)完成教科书第24页第3,4题。学生先练习,再反馈。
①第3题让学生说出这样填的理由。②重点反馈第4题的简算。
第1小题:25×48,观察题目中的数据,48可以拆分成4×12,25和4相乘,正好能凑成整百数,再和12相乘,从而使计算更简便。
第2小题:35×8×15,观察算式的形式和数据的特征,可以把8拆分为2×4,再运用乘法结合律,35和2相乘,15和4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乘,使计算简便。
第3小题:75×204,204接近200,就可以利用拆数法,变成200+4,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第4小题:482×15+18×15,观察题目的数据,15分别和482与18相乘然后相加,就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等于482与18的和与15相乘,使计算简便。
(3)小结:我们在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看算式的形式,认真观察数据的特征,有时需要把其中单个的数拆分成两个或几个数相乘的形式,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而有时需要把单个的数改成与1相乘的算式,有时也要用拆数法把其中一个接近整百的数拆成整百加几、减几的形式,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总之,大家一定要注意观察和分析数据。
(4)下面就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判断题。①96×25+4×96=25×4×96。()②口算23×3,先算20×3,再算2×3,然后把两个积相加,这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③25×4÷25×4=100÷100=1。()④99×15=(100-1)×15=100×15-1。()⑤根据乘法分配律,63×99=99×63。()反馈时注意第③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不是两边乘法同时计算,这一点有的同学容易忽略。第④题,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有的同学往往会犯同样的错误,忘记是分别去乘这个数。
3.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疑惑吗? [点评:一边复习知识点,一边练习,既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水平,也有利于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四、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完成相应的练习。1.练习七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要求学生说出填空的依据。2.练习七第3题。
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注意题目中的隐形条件(4个小队),老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判断和评价。
3.练习七第4,5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算式的形式和数据特征,看哪些应该采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然后再独立练习。
强调:灵活地掌握运算律,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简算,从而提高计算的运算速度和正确率。
[点评:练习的设计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这样既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落实,又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五、反思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把 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你认为有什么作用呢?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整理与复习第5题,练习七第6~14题。【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形成知识体系。2.能熟练运用“相遇问题”的基本解决策略,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类型,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本单元的问题解决进行整理和复习。
[点评: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揭示课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整理复习问题解决 1.分类整理。
(1)请大家看教科书第19~20页,分析3个例题,把它们进行分类,想一想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的。
(2)同桌交流。(3)学生汇报。
刚才大家交流得很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同学们是如何分的。预设:我认为这3个例题可以分为3类:例1讲的是相遇问题, 例2讲的是工效问题,例3讲的是实际生活中的购物问题。你们还有补充吗? 2.复习相遇问题。
(1)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第24页第5题。75×12+100×12或(75+100)×12
学生反馈时说出解题思路。
(2)相遇问题的特征是什么?(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相遇。)(3)要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基本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老师板书: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两地相距的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相距的路程
(4)变式。
有的时候,并不一定都是标准的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结果就要相遇。
(教师用手势演示)如果一个人先行一段路程,然后再两人同时行走,最后相遇。要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题思路又是什么呢? 预设: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加上一个人先走的一段路程,才是两地相距的路程。
(教师用手势演示)如果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走,要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题思路又是什么呢? 预设:两人各自所走的路程加起来,就是两地相距的路程。也可以用“速度(和)×时间=路程”来求出两地相距的路程。这是相遇问题的另一种形式。
(5)小结:相遇问题的基本思路就是“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相距的路程”。如果是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走,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这也可以理解为相遇问题。或者是一人先行,两人再同时出发,几时后相遇,这仍然是一种相遇问题,但是要记住加先行的路程。
3.复习工效问题。(1)过渡。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如果要求相遇时间怎么办?如果不是两个物体在行走,而是两个人在做工,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关系式来解答吗?(2)学生独立解答练习七第7题。
比总量:(15+18)×10 比时间:297÷(15+18)=33×10 =29733 =330(张)=9(天)330张>297张 10天>9天 答:他们10天后能完成任务。
(3)沟通工效问题与相遇问题的关系。
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是: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是两个物体在行走,共同走完一段路程。而工效问题中,两个人合作完成一项工作,我们也可以用相遇问题的关系式来解决。
4.生活中实际购买东西的问题。
看来大家能找到相对应的数量关系式来解决这两类问题了。那第3类问题,我们也能找到一个与它对应的数量关系式来解决吗?(不能)这类问题,我们就要根据具体情况逐一分析,这样才能达到题目中的要求。
[点评: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类型问题解决的基本模式,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对比练习的设计,更好地沟通了相遇问题和工效问题的联系,实质就是:单位时间完成的量×时间=总量。]
三、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复习的方法来做相关的练习。1.练习七第8题。
(1)你认为题目中哪些地方不好理解,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刘师傅在张师傅工作的第3天加入。)(2)理解“第3天”。(第3天是指张师傅已经单独工作了2天,即张师傅工作了8天,刘师傅工作了6天。)(3)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2.练习七第13题。
(1)观察情境图,收集信息。
(2)引导学生思考:爷爷、奶奶今年的收入都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理解“赡养费”的含义。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这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责任。
3.练习七第6,7,9,10,11,12,14题。学生独立练习。
[点评:练习的设计既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又渗透了情感教育;既有基本练习,又加入了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对比、运用,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本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针对什么知识进行了整理与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教学反思:
三、确定位置
第1课时 确定位置(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例
1、例2,第30页课堂活动,练习八第1~4题。【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图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经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性,产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物体在生活中的位置与图上位置的正确转换。【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子棋格子图(学生每两人一张)。【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玩游戏:猜猜谁是我的好朋友。
请几个学生来说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在哪儿,大家来猜一猜。
在猜的过程中,要注意容易混淆的地方,例如,组是从哪边开始数的。2.揭示课题。
同学们能用自己的方式来确定位置了,那确定位置还有其他的方式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确定位置。
[点评: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引入课题,能尽快带领学生进入课堂。同时,这个游戏也能很好地把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确定位置的用处很多。]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 1.认识列与行。
(1)我们平时说的“组”指的是竖排,通常也说成是列,横排说成是行。第1列在哪里?(课件出示例1座位图。)(2)在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都是从观察者的左边往右边数,这里一共有几列?有几行呢?(3)这3个小朋友的位置分别是在第几列第几行?请同学们自己写在练习本上。(老师板书,写的时候,故意边写边念,让人觉得这样写起来很麻烦,很罗嗦。)[点评:在生活中,学生很习惯于说第几组第几号,这是生活语言,而在数学上表达则为列与行。所以,第一个环节就把生活语言规范为数学语言,便于下面的学习。] 2.认识数对。
(1)在这里,我们是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示3个小朋友的位置,看看这样的表达方式,你觉得怎么样?(我觉得都这样写,太麻烦了。)(2)那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洁的表示方法呢?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写出小红的位置,看谁的表示方法更简洁,更有创意。学生先独立尝试,再抽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去板书自己的表示方
法。如3列2行;3-2;3.2等。(3)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活动。①交流各自的写法。
②这些写法有什么共同点。
总结:都比较简洁;都有两个数;前面都写了一个3,表示第3列,后面都有一个2,表示第2行;中间都有分隔符。
(4)介绍数对。
你们都用数和符号简洁地表示出了小红的位置,很了不起!不过,数学也是我们交流的工具,如果你用你的写法,他用他的写法,交流起来就会乱,那怎么办呢?(用统一的表示方式。)老师介绍数对,小红的位置就可以用数对(3,2)表示,前面的3表示的是第3列,后面的2表示的第2行。
(5)学生用“数对”表示出另外两个同学的位置,并比较一下,体会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
[点评:用数对表示位置,首先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其简洁性。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世界性的语言,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要注意其表现形式的统一性,所以最后选择了用数对的方式来表示,并再次进行比较,感受其简洁性。] 3.认识方格图。
(1)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很简单,我们还能把座位图也变得很简单。
课件演示:用竖线来表示列,用横线来表示行。
引导学生观察出,每一个交点都代表一个同学的位置。课件演示:座位图消失,只留下方格图。
(2)现在你还能根据数对找到这3个同学的位置吗?让学生根据数对去找相应的位置。
小结:我们是根据数对先找列,再找行。列和行的交点是我们要找的位置。[点评:把座位图抽象成方格图,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生活到数学的顺利转化。学生经历了这个过程后,再看到方格图,就不仅仅只是一些点和线,就能跟生活中列和行以及位置相关联。] 4.生活中的位置与图上位置的转换。
(1)如果用一个方格图来表示我们今天的座位,你能在上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吗?我们先来确认一下,你们的第1列在哪边?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确定第几列是从观察者的左边往右边数。对于不太明白的学生,让其到讲台上来观察,然后想象一下,把自己看到的座位图,抽象成方格图。
(2)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第30页,看课堂活动第1题,在方格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写出数对,然后小组交流,看自己写得对不对。
(3)最后标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找几个学生念出写的位置,全班同学帮忙判断,他写的数对和自己以及好朋友的位置是否正确。
[点评:生活中的位置与图上位置的转换,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本环节安排了让学生先找到第1列,并让不太明白的学生站到讲台上,让自己处于观察者的位置,转换角度看问题,以实现生活中的位置到图上位置的转换。] 5.课堂活动。
(1)我们换个方式,老师在屏幕上给出一些数对,请相对应位置上的同学马上起立。看谁的反应快,准备好了吗?课件依次出示:(2,4),(5,3),(6,2),(1,6),(3,5),(4,?)。
(2)在(4,?)出来后,引导学生发表看法,感受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看来,我们要想确定一个位置,数对中的这两个数还真是一个都不能少。[点评:此活动趣味性强,学生喜欢参与,更重要的是能检验学生是否把数对和位置一一对应起来。最后一个数对的出现,是想让学生明白,在一个平面上,数对中的两个数,可以和一个位置唯一对应起来,如果两个数不完整,就无法确定唯一的位置。]
三、课堂活动,加深理解 1.“五子棋”大战。
(1)同学们喜欢玩五子棋吗?我们今天来玩一个“五子棋”大战的游戏。不过,今天的“五子棋”大战跟你们平时玩的不太一样,要增加一点难度。
第1步:请同学们拿出方格图,在列和行的旁边标上序号。
第2步:两个小朋友在玩的时候,必须先用数对说出你要放的棋子的位置,然后才能放。如果放错了,则为输。
(2)学生开始游戏。
(3)分出了输赢的同学,观察你们所摆的棋子,思考一下:同一列的棋子,表示它们的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一行呢?(3)猜一猜,下面哪些点是在同一条直线上。
A(2,2)B(5,2)C(5,1)D(5,5)E(6,6)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答案,老师用课件展示。
2.画一画,说一说。
同学们想自己来画一画吗? 学生完成书教科书第30页课堂活动第2题。
[点评:本环节对教科书上例题的安排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整。教科书上是用例1介绍列和行,例2介绍数对。我们把两个内容都放进了例1,这样能更好地用好这个素材,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
四、梳理知识,课堂练习1.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列和行来表示位置,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数对。它能简洁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在数对中,前面一个数表示的是列,后面一个数表示的是行。
2.独立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1~4题。
[点评:对知识的回顾和梳理,能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和数学体系。最后老师用简洁的语言复述重点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
五、拓展应用,促进发展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也需要确定位置?学生联系生活,说出哪些地方需要确定对方或自己的位置。教师介绍电脑里如excel表、画图等软件中,确定位置的应用。
2.我们的地球这么大,怎么来确定地球上的位置呢?老师主要介绍经纬度即可。
3.地面上可以用经纬度来确定位置,那如果是在空中呢?例如飞机飞行、火箭发射,它们的位置又是怎么确定的呢? 在这些高科技领域,确定位置可不像我们今天所学的这么简单,它究竟是怎样来确定位置呢?这需要同学们好好学习,继续去研究,努力吧![点评: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多介绍数学在生活中的用途,相信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课的最后,把确定位置从二维发展到了三维,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确定位置(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31页例
3、例4及课堂活动,练习八第5~7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
1.认识方格图中的行程问题,能根据方向、速度和时间来判断位置的变化。2.巩固对确定位置的理解,综合运用方向、行程问题的确定位置的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方格图中的行程问题,能根据方向、速度和时间来判断位置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骰子(每两人一个)。【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1.理解信息。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确定位置,大家都学会了吗?很好,那老师来考一考你们。
(出示例3)请同学们默看题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信息主要有以下几条:(1)小方要从家去学校。(2)小方朝东走了8分。(3)小方每分走50m。
(4)格子图中每一格的边长代表50m。
2.这些信息是题目中直接告诉我们的,那你能从这些信息中发现一些隐藏的信息吗? 由第3条和第4条信息可以知道,小方是朝东走了8格。3.完成教科书第30页例3。交流答案:(1)小方的家用数对表示是(1,3)。
(2)学校位置在图上是第9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9,3)。
老师用课件演示小方从家走到学校的过程,并让学生边看边数,验证结果。4.观察小方家和学校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因为小方只朝东走就到了学校,所以小方家和学校是在同一行,所以数对中的第2个数都是3,不变。
预设2:因为小方是朝东走了8格,所以数对中第1个数就增加了8,由1变成了9。
[点评:解决一个问题,分析题意是第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让学生默读题目,获取数学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发现隐藏在背后的信息,这是引导学生学会深入思考的一个好方法。]
二、教学例4 1.看来这个问题难不住大家,那大家有没有信心挑战高 难度的?(出示例4)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仔细分析,完成在教科书上。2.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问题吗? 预设:为什么要强调两只小兔跑的速度相同呢? 有哪位同学能解答一下? 预设:因为只有它们速度相同,我们才能判断灰兔到达森林时白兔在什么位置。
那同学们是怎么判断出灰兔到达森林时白兔在什么位置的? 预设:我数了一下,灰兔到达森林需要跑5格,因为它们的速度
相同,所以白兔也只能跑5格,我就把白兔的位置朝北平移了5格,就是(8,6)。
从白兔的位置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白兔只朝北平移,白兔的位置在同一列,表示位置的数对
中第一个数不变;朝北平移了5格,行数就增加了5。[点评:例4的处理,是让学生自学。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地给予帮助。整个环节采用了“生生互动,交流释疑”的方式,力争把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来解答。这样的处理方式,既能锻炼反应快的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其自信心,又能帮助反应稍微慢的学生,让其完全地理解题目意思,直至解决问题。]
三、课堂活动
学生默看教科书第31页课堂活动的游戏规则,然后进行交流,直到每个学生都弄懂规则。
(1)两个人玩,可以猜拳或掷骰子来决定谁先开始。
(2)两个人的起点都在(1,1),掷骰子掷到几,就前进几格,在自己的书上画上相应的点,并标出数对。
(3)要注意前进的路线。(4)谁先到达目的地谁获胜。
同桌两个学生玩游戏,老师提示,在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前进的格数和数对变化之间的关系。
[点评:此活动有3个目的:一是巩固学生对确定位置的理解;二是观察前进的格数和数对变化之间的关系;三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熟悉规则,开心地玩游戏吧!]
四、独立练习
1.练习八第5~7题。
注意第7题让学生在方格图中画出路线图,并写下相应的数对。2.思考题。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来挑战。
[点评:独立练习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因学生水平的差异,使作业设计有了一定的难度。本节练习课后安排了一道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挑战,这样的分层作业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反思:
四、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
第1课时 认识三角形(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页例
1、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九第1~4题。【教学目标】
1.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
3.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
4.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与方法。【教学重、难点】
对三角形的认识,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高的含义。【教学准备】
三角板,直尺,钉子板,橡皮筋。【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教科书第34页主题图。
春天到了,同学们来到生态公园,公园中都有哪些图形呢?其中最多的图形是什么? 2.揭示课题。
三角形在生活中的用处真大,今天我们就走进三角形的王国,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点评:关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三角形的表象,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充分结合起来。]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1,三角形的含义。(1)从实物中抽象出三角形。
①生活中还有很多三角形,你还能举一些例子吗?(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出示例1中的图形。)②想象三角形:同学们看见了这么多三角形,又能找出、说出生活中的三角形,现在请你闭上眼睛,你头脑中还有三角形吗? ③画三角形。
你能把头脑中的三角形画出来吗?请画出一个三角形。(提示:用工具画。)(2)比较归纳,揭示三角形的含义。①画三角形后的反馈。
同桌相互比较一下你们画的三角形,认为画得满意的给对方一个赞。反馈:展示自己画的三角形,并评价自己画得怎么样。②感受三角形的含义。
老师发现你们画出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 预设:都有3条边,都有3个角......板书: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三角形的3条边、3个顶点、3个角就是三角形的组成部分,它们应该在哪个位置呢?请看例1,并完成下面的要求。
要求:了解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标出名称。
把自己的标注和同桌说一说,指一指。
反馈:你想把你的成果向大家展示吗?(有意识地指名两人展示。)你想提醒大家应注意什么地方?(重点辨析:顶点、角的名称和位置。)③归纳三角形含义。
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你能说一说吗? 看一看教科书上是怎么说的,找出来,并读一遍。“围成”是什么意思?(首尾相连。)(3)练习: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再说一说理由。
完成练习九第1题。(判断并运用概念说明理由,重点说第(1)(3)图。)[点评:通过想象三角形、画三角形、看书学习等活动逐步感受三角形的本质
属性,为归纳三角形的含义提供了充分的感性和理性储备,结论也水到渠成。最后的判断练习,再次深入理解三角形含义,突出重点。] 2.学习例2,认识三角形的高。(1)建立高的概念。
①生活中有很多三角形,请大家看这幅图。(课件出示一座斜拉桥。)在这座斜拉桥中你看到了什么?(有很多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有的高,有的矮„„)要想知道这座斜拉桥从桥面到顶端的高度,你准备怎么测量?先想一想,然后在4人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解)同学们都想到了从三角形的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作三角形的底。
②看一看教科书上是怎么说的,把重要的勾画下来。从教科书上你知道了什么?(把三句话读一遍。)(2)拓展。
一个三角形可以有几条高呢?大家想一想。
我们了解了三角形高的知识,那你能判断三角形的高吗?(3)完成练习九第2题。学生独立判断,并说明理由。
[点评:首先从解决问题中直观地引出“高”,并抽象“高”的含义,再了解高的画法,然后反底与高的关系,最后拓展知道三角形高的条数。通过有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活动,突破高这个难点。]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怎样研究的?
四、巩固练习
下面就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1.操作: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
要求:围一个三角形,同桌判断是否正确。指出围成的三角形的边、角、顶点。指出围成的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2.练习九第3题。
三角形底和高都是线段,可以量出它们的长度。
要求:先在教科书上用文字标出底和高,再量出长度,并标在教科书上。反馈:重点说第(3)幅图,因为其底和高可互换。
说明误差的问题:因为工具和度量的原因,结果可能相差1毫米、2毫米,这是正常的误差。
3.练习九第4题。
学生读懂题目要求,用工具独立画。
反馈:将学生画的结果在展示台上展示。
首先重点看第(1)幅图:判断是否正确,说出是怎么得出个数的。
(原图已有1个三角形,从顶点向底边连一条线,就增加了2个三角形,共3个三角形。)然后按照这样的思路,完成对后3幅图的判断。
[点评:基础练习已随新课完成,此环节主要是拓展练习。第3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方法尤为重要。] 教学反思:
第2时 认识三角形(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7页例3,第38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第1~3题。【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3边;2.能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获得成功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20cm左右的吸管,在吸管上以“厘米”为单位画上刻度,细铁丝,形如例3的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前面学习了三角形,你知道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有高、围成„„
2.既然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请看这3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吗?(1)出示第1组小棒:3cm,4cm,5cm。学生上展示台围三角形。
(2)这里还有3根小棒,你能围成三角形吗? 出示第2组小棒:3cm,4cm,8cm。学生上展示台围三角形。
(3)通过两次围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看来,3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长度)那三角形的3条边又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点评:从已有的知识,尤其是应用“3条线段围成”这个知识点,创设认知冲突,引出本节课探究的内容,体现学习的需求性。]
二、探究三角形3条边之间的关系 1.学习例3。
为了方便研究,我们用吸管来做实验。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画好刻度的吸管。
(1)学生小组合作活动。要想操作得开心、顺利,我们就要先读懂规则,这是顺利进行探索与发现的关键。
活动要求: ①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②每人把吸管按整厘米的刻度任意剪成3段。③用细铁丝穿上,再围一围。
④记录:每人把实验数据和情况填写在小组的记录表中。(形如 教科书上的记录表。)[点评:把学具考虑得细致,是便于学生的操作。操作和填写记录单,并在不经
意中观察数据,在开放的、自由的操作平台上,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3边长度的关系。](2)反馈:谁愿意把你们围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请一人汇报小组4人完成的情况,教师有意识地分两种情况用表格形式板书。(能围的、不能围的各板书4组。)能围成 5、6、9 3、8、610、7、4 7、7、7 不能围成 2、4、14 3、10、6 12、7、110、5、5(3)思考讨论,发现规律。
同学们,这些剪断的吸管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是为什么呢? 那么究竟怎么样的3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怎么样的3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观察黑板上左边表格中的数据,思考数据之间的关系,看看能发现什么奥秘。(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倾听。)反馈:我们发现这4组中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边。如5+6>9,3+8>6„„这样就能围成三角形。
追问:谁有不同的发现吗? 能围成的情况:我们认为一组数据算3次,两条边相加之和大于第3边。比如3+8>6;3+6>8;6+8>3。
不能围成的情况:如3+10>6,但3+6<10。(4)得出结论。
刚才我们通过用吸管围三角形,讨论了能围成的情况和不能围成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板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3边。
[点评:在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从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学生的认识层层递进。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体现了知识的严谨,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应用。
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伟大的发现去判断吧。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并说出判断的方法。还有没有更快捷的判断方法。(优化的方法,学生能感悟多少就是多少,不作要求。)3.课堂活动第1题。
学生独立判断并记录结果。
同桌交流结果及判断方法,并用课前准备好的小棒操作验证。通过讨论得出:先确定较小的两根,再找较大的第3根。
板书结果:14cm,20cm,30cm;14cm,30cm,40cm;20cm,30cm,40cm。[点评:该课堂活动是先用结论判断,然后操作验证。在此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明白,只需要选择3根中较短两根长度之和大于第3根的长度就可以了。] 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判断围三角形的多种方法,还找到了比较快捷的方法,接下来就用你们找到的法宝解决后面的问题吧!
4.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篇四
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物基本运动方式为研究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运动方式。了解动物运动时肌肉、骨骼的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生物和仿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能够将观察结果以图和文字的形式在卡片上记录下来,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设计制作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动物运动会”、“生命在于运动”、“小吊车”三课。
一 运动着的世界
本册围绕“运动与变化”这一组统一概念统整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设计了“动物的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交通运输”5个单元。本课是全册书的起始课,为学生揭开“运动着的世界”序幕,激发学生探索物体运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提出3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能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1-3条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能制成资料卡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2 对查阅有关运动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片产生兴趣。科学知识目标: 1 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各种形式。2 能说出制作资料卡片的基本方法。
材料准备:
有关运动的各种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它们怎样运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出示风在动、人在行、水在流、鱼在游、鸟在飞的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里。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有关运动的例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这个深层的哲学问题。讨论“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学生讨论,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4 引导学生把自己关于运动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选择自己最想研究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研究的问题。
★搜集有关运动资料。讲解:科学家已经做过了许多关于运动问题的研究,查阅资料,了解他人的研究,是解决我们关于运动许多疑问的最好方法之一。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搜集、查找资料。报纸、书籍、网络,利用标题、目录、搜索快速查询。把自己查阅的资料记录并制成卡片。需要记录内容:作者、书名、页码、出版社、出版日期、摘要、摘录日期。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资料卡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把自己制作的资料卡片与同学交流、分享。教学反思: 二 动物运动会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2、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的名称。2、能找出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其他目标:
1、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
2、能发现动物的身体某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并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准备:各种表演辅助工具(棍子、悬挂铁丝、小物件等,两个特大号的袋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表扬同学们的第一次研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我们就会越来越像科学家。”)
二、研究动物的运动方式。
1、小组活动。每组积极准备,选择教师提供的辅助工具,模拟一种或多种动物运动的方式。
2、表演,全班一起评价。边讨论小结各种动物运动方式。
3、竞赛。教师准备两个特大号的布袋或较厚的塑料袋,全组同学一起模仿袋鼠妈妈带着两个袋鼠宝宝一起跳跃。看哪组速度快。
三、小组集体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完成后讨论小结。
四、小组活动: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看哪组的分类标准最多分得最恰当。鼓励发散思维。
教学反思: 三 生命在于运动 教学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2、能够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3、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2、能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3、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科学知识目标: 能够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的意义。其他目标:
意识到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可以帮助自己更准确地知道运动前后身体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计时工具。学生小组活动用表格。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了解两个名词:心率、呼吸频率。
三、小组活动:测量每位同学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注意:分工合作,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
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不要故意做深呼吸等。及时做好记录。
四、讨论小结。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发现:......
五、全班集体活动,根据老师拍手的节奏原地跳或跑步。两分钟后赶紧测量此时的心跳,并进行记载。自己重复活动,测量运动后呼吸的频率,并进行记载。(此环节可学生分组自由进行也可以全班和老师一起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时因老师拍手节奏的变化和气氛的热烈,学生可能会兴趣更浓。)
六、小结。
1、讨论: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自由发言,鼓励积极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新问题。
2、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3、提出个人锻炼计划。推荐资料:为什么要从小参加体育运动
1、体育锻炼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1)骨骼的生长发育:骨骼生长需要不断地吸收蛋白质和无机盐(特别是钙和磷),人体必须有足够的 维生素才能使钙和磷很好地吸收。户外活动时,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麦角固醇)转化 成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另外,体育锻炼中,跑跳等动作对骨骼的骨化中心能起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改善 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2)肌肉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肌纤维变粗,肌肉血液供应好,毛细血管增多,促使肌肉强壮。
(3)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在体育锻炼中,肌肉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肌肉有节奏 的收缩和放松,也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作用。由于神经系统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联系加强了,因而改善和 提高了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
(4)心脏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的儿童,心肌健壮,跳动次数比一般儿童要少,这是心脏健康的表现。“您的心脏就是您的健康。”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日”提出的口号。
2、体育锻炼能使儿童更聪明。
一个人是否聪明,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功能。儿童大脑需氧量占整个人体需氧量的50%,体育锻炼消耗大量 的能量,为了满足运动的需要,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从而保证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大脑工 作时的能量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体育锻炼还可使体内胰岛素工作正常,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更好地发挥 “聪明”功能。
3、体育锻炼能增强儿童的抵抗力。
医生常说,体育锻炼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比如,一个人坐着不动,一分钟只能 摄取1/4公升的氧气,而跑5 公里,一分钟能吸取2公升的氧气,等于坐着不动时的8倍,仅从获氧量来看,锻 炼与不锻炼对健康的影响就大不相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经受各种气温的刺激,尤其是在冬季,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
教学反思: 四 小吊车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根据图和文字的提示,制作小吊车模型。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骨骼、肌肉与其运动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对制作模型、设计仿生产品表现出较大的兴趣。2 能发挥创造力,大胆设计仿生产品。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出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2 能描述某种运动方式有利于锻炼人体的哪部分肌肉。其他目标: 能对一种仿生产品的设计过程进行描述,体会到仿生产品是科学技术结合的产品。能联想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相似,例如,飞机的飞行与鸟的飞行方式相似。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启疑,引入新课。
1、CAI场景:货轮靠岸了,同学们想想看, 有哪些办法可以把货物搬上岸?(滑梯、直升机、吊车……)
2、激趣: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好了一辆小吊车(出示小吊车)。别小看它呀,它一样可以灵活的提起和放下重物。不信的话,看看老师的表演!(教师演示)
3、激发提问:对于这个有趣的小吊车,你有什么疑问吗?
4、引出课题: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小吊车工作奥秘在哪里呢?这是我们今天的课题。(板课题:小吊车的奥秘)
二、制作小吊车模型,探究发现其构造和工作原理。
1、CAI:探究问题1:小吊车工作奥妙在哪里?
2、学生分组制作小吊车模型。
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表演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师生共同评价。
4、分组有目的的”玩”小吊车.注意观察:小吊车工作的几个关键构造是什么? 注意体验:两根牵引绳如何协调作用牵动吊臂?
6、说出我的发现:小吊车工作的奥妙。
三、通过感受肢体运动,联系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动物肢体的运动原理。
1、讨论:你觉得我们身体有哪些部位可以象小吊车这样提起和放下重物? 2 设疑:我们的手臂也可以象小吊车这样灵活的提起和放下物体,你觉得它们相似吗?引出探究问题2:手臂与小吊车的运动原理相类似吗?
3、摸一摸(手臂)看一看(CAI提供手臂剖面图)手臂的构造怎么样。4 学生类比手臂与小吊车模型,描述手臂与小吊车相类似的构造。
5、用手臂模仿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观察体验手臂的变化。感觉手臂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
6、类比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手臂的运动原理,并简单描绘猜测图。学生投影展示猜想图并表述推测依据。
四、动画模拟手臂的运动过程,领会和归纳: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牵拉前臂骨完成曲臂运动。反之则是伸臂运动。
2、学生修正手臂运动原理的推测,展说。
五、体验肢体的其他运动,进一步认识肢体运动是多个运动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1、引导迁移:身体的其他部位运动原理是不是一样呢?
2、学生再体验踢腿等运动,说说原理。
3、帮助学生提升认识:肢体运动需要多个运动器官的协调作用,任何一块肌肉、一块骨,孤军作战都不足以完成运动。
六初步了解仿生学和仿生方法,尝试仿生创意设计。
1、启发:事实上,吊车正是人们在研究了手臂的运动原理后发明出来的一种机械。
2、谈话:你还知道有哪些仿生产品?
3、讲述仿生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STS)
4、学生通过视频了解仿生方法(视频:仿生典例)
6、头脑风暴:学生分组探讨一个仿生创意。
7、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回家设计或制作仿生作品。
七、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课外自主进行仿生实践活动
把小组的仿生创意进行仿生制作、制图或科幻绘画。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位置与运动
本单元引导学生在初步了解运动的形式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动的状态。运动的本质是位置的移动,本单元从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开始,练习描述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学习怎样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最后学习判断运动着的物体的速度是快还是慢。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单元为“力与运动”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本单元包括“确定位置”、“做沙盘”、“动与静”、“快与慢”4课,前两课侧重位置,后两课侧重运动。
五 位置与运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
2、会使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把自己描述物体的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并且愿意倾听别人是怎样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够与本组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做好各项活动。
3、对搜集各种各样的地图感兴趣,并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参照物、方向和距离。2、能够说出通用地图的主要标识的功用。(东南西北,比例尺,一般标记等。)
其他目标: 1、能简单描述从甲地去乙地的地图的大体制作过程,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家或经常去的某一地方的位置。
2、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方位问题。3、能够找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帮助人们准确确定物体位置的实例。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红色小方块。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记忆游戏。
1、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转过身去,由另一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每组分发一张晋州市地图,1、请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2、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学生会讨论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
(小组活动:弄清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北校门和南校门的位置,在200亩的校园范围内,建筑物和绿化带的分布情况。)
第二课时
一、在校园内开展找红色小方块的比赛。
每组分发一张标有红色小方块位置的校园地图,同学们根据地图的指示在规定时间内分散到校园各个角落寻找红色小方块,老师做计 时的工作,看哪个组最快最准。
准备工作:
1、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2、不要打扰其他班上课。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在小方块旁边标明距离。学生根据比例尺进行推算。
二、小结,公布比赛结果,对所有同学予以鼓励。
三、布置课外活动:
1、收集各种地图。
2、给同学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 教学反思: 六 做沙盘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2、能在沙盘上摆出自己学校各种设施的位置。3、会制定简单的活动计划。
4、根据自己的计划或方案,制作出沙盘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小组同学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
2、能与其他小组交流评价各组的活动结果。并分析成败的原因。3、关心校园环境,愿意设计新校园。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沙盘的形式展示自己设计的未来新校园的规划图,说出自己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环境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做校园沙盘模型 教师介绍沙盘是什么样的,沙盘是如何制作的。2 学生讨论、摆弄模型,在沙盘上建造所观察到的校园。各小组之间进行对比,看哪组做的在最形象、最准确。形象方面侧重沙盘中一些建筑物的比例、形状、大小等,准确方面侧重平面图的准确,设计沙盘中物体间的距离、摆放位置等。
★未来校园设计大赛 指导学生明确活动目标,设计方案。征求其他同学或家长的意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修改设计方案。3 根据拟订的方案准备材料,并在沙盘中展示出来。教学反思: 七 动与静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对物体“运动与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2、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其它目标:
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荡秋千 问题引入:我们坐在行驶的车里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引起学生探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兴趣。“荡秋千”活动:
让秋千上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的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让秋千下面的同学说说看到的秋千上的同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分析为什么秋千上的同学和秋千下的同学看到的情况不同。引导学生说明理由,即以什么作为参照物来判断的,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关系。分析戴帽子的同学在自动扶梯上、公共汽车上、旋转餐厅里的运动情况。4 结合实际,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特别要说明什么为参照物。★分析电扇工作时个部分的运动情况。1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选择参照物,判断同一物体中某一部分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教学反思: 八 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两种方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2、能用简单工具测量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3、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所需要的时间的关系。
4、能通过实验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5、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主动地通过多次测量,如实记录所获得的相关数据。
2、能够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探究小车运动的情况;愿意把本组让小车跑的更快的方法告诉给其他组。
科学知识目标:
能从位置、方向和快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其它目标: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与慢的现象,并尝试利用所学的快与慢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有关物体运动的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比较列车的快慢 1 引入课题。播放相关课件,帮助学生意识到不同动物运动的方式和快慢不同。在同距离的条件下,跑完全程,谁用的时间短,谁的速度越快。让学生感受运动速度的快慢。在操场上分组进行比赛,让学生知道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认识列车时刻表。比较列车的快慢。每列火车运行的时间用到达的时间减去出发的时间,根据快慢给列车排序。
第二课时 ★ 玩小车 讨论怎样使小车动起来。记录自己的方法。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从课文中给出的方法中选取一种方法。学生分组活动。引导学生小组之间进行比较,找出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快,并说出理由。猜想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在做这一类对比实验时,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才能准确观测这一条件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这是进行科学的对比实验的重要条件。利用影响小车速度的诸多因素,改造自己的小车,是小车跑的更快。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力与运动
本单元是学生认识了位置和运动的基础上设计的,也是本册围绕“运动”这一统一概念而设计的核心单元,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简单机械奠定基础。本单元从认识什么是力开始,到研究各种各样的力,进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即怎样让物体有静止到运动在到静止。本单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力与运动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及独立搜集资料、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推和拉”、“常见的力”、“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4课,其中“推和拉”是为“常见的力”所做的铺垫,重点是指导学生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九 推和拉 设计理念:
为了贯彻执行《科学课程新标准》提出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本课教学设计以操场为活动地点,让学生在宽敞的场所尽情地去活动、观察、研讨,在游戏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能说出推和拉的动作要领与方法。
二、技能目标:能做好单人、双人以及多人的推拉游戏活动,了解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情感目标:能认真参与,吃苦耐劳,发挥小组合作精神,锻炼身体并注意安全。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组织,以实践活动得出结论。教学准备:
一、场地:学校操场(草地)。
二、设备器材:墙、大树、篮球架、游戏器材(纸币、圆圈等)教学时间:
一、本课1课时完成。
二、教学内容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推拉伸展。
第二部分:双人、多人推拉游戏,小组套圈比赛游戏。活动过程:
一、预备运动
为头、颈、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运动,为后面剧烈运动做好准备,以便拉伤。
二、推拉伸展
1、双手互拉:双手互扣,可向左、右、上、下、两侧等方向用力拉。
2、比手划脚:运用手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跪撑手猜拳、俯撑手猜拳。
3、双脚屈伸:双脚左右侧拉及前后分腿等。运用脚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
站立脚猜拳、坐姿脚猜拳、躺撑脚猜拳、仰撑脚猜拳、俯撑脚猜拳。
4、用力推墙:运用单手、双手或脚用力推(墙、大树、篮球架等均可)。
三、双人推拉游戏:推拉动作以定式用力的方式进行,避免用力碰撞。
1、用背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背互推,可用站立或蹲式、坐式等不同方式进行。
2、用手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单手或双手互推,可用弓箭式、骑马式等配合手部的互推动作。
3、双手拔河:两人一组,双手彼此互扣做拔河状,用力后拉,松手或被拉距离愈长者为负,对方为胜,可增加不同组別胜者与负者彼此挑战的机会,以增加课堂气氛的有趣性。
4、搬运:背扛、背負走、同心协力。
5、手推车:
6、鼓励学生自创其他双人的推拉游戏:教师从旁协助或指导,并适时让学生发表或表演、示范等。
四、多人推拉游戏
1、用力拉动。(本游戏可一人拉二个人也可反过来变成二个人拉一个人)。
2、团体拔河:本游戏为双人拔河的延伸,人数约四、五人,双方应注意安全,避免松手后跌倒,教师指导时应特别强调合作精神及安全原则的重要性。
3、投圈得分:在远近距离不同的地方分别放有不同分值的纸币,每人五个圈,看谁套的分数最多。
指导要点:
注意事项 :
一、教学时宜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才能充分伸展肢体。
二、推拉游戏时,应特别注意课前的场地安全检查。教学活动应兼顾安全为原则。
三、团体拔河,以双方人数各3——5人最能引起学生高昂兴趣又较安全。
四、投圈游戏时教师可提醒学生体会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教学评量 :
一、指导学生自我评量。
二、具体评量标准参考:
1、推拉游戏中,尽全力而有明显用力且流汗者为3分,其次为2分,再其次为1分。
2、学会互推和互拉的方法,10种以上者为3分,6~9种为2分,5种以下者为1分。
3、投圈游戏中,以圈投中的纸币的分值之和计算。
4、在游戏中能尽全力,肯合作者为3分,其次为2分,再其次为1分。
三、评出优秀活动小组
把个人得分与小组集体得分总和作为活动小组总分,评出优秀小组并给予奖励。
第九课《推和拉》补充游戏——单人推拉 教学目标:
一、了解支撑身体的动作及方法。
二、能运用手脚支撑身体,并模仿动物行走的动作。
三、培养学生坚忍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动物奇观:模仿动物行走的动作。大鳄魚:俯卧、匍匐前进。小马:双膝跑地走。
骆驼:手脚撑直、四脚走。小鸭:双手抓住后脚跟,蹲膝走。
青蛙:蹲姿、手插腰,向上或向前连续跳。
螃蟹:仰卧、手脚撑地,腹部挺平,四脚走。
二、顶天立地:双(单)手支撑身体。
伏地挺身、单手双脚撑地、单手单脚侧撑、单手屈腿撑地。
三、中秋月圆:俯撑或仰撑,然后以手或脚为轴心画圆圈。
指导要点:
1、教师可让学生来讨论各种动物行走的动作。2、手脚支撑身体前进时,可以变换手脚著地的顺序。3、动物行走,可前后或左右行进。教学评量:
一、能够了解并模仿几种动物的行走动作?
二、看看能否顺利地操作手和脚来支撑身体。第九课《推和拉》补充游戏——双人推拉2 教学目标:
一、了解推拉的动作及方法。
二、能操作自己的身体,做出推拉的动作。
三、培养学生友爱的态度与合作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力拔山河:两人以三七步面相对站立,然后以单双手做互拉的动作。
二、背负重担:两人蹲著或坐著,利用背靠背,往上推顶,然后站立。
三、搬运:背扛、背負走、同心协力。
四、手推车: 指导要点:
一、为安全考虑,务必请学生抓住对方手腕部位。
二、使用双手推拉时,手要平举交叉并相互抓住对方的手腕。
三、一组两人以上时,第二位以后者,应抱住前者的腰部。
四、力拔山河除站立外,亦可用蹲姿或坐姿。
五、活动时可一组2人、3人、4人或多人。教学评量:
一、能否用身体操作推拉的动作?
二、能否支撑行走10公尺?
第九课《推和拉》补充游戏——谁的力气大 教学目标:
一、认知部分:能说出推拉运动各项学习內容及分组游戏的动作要领及方法。
二、技能部分:能完成单人或双人以上推拉游戏活动。
三、情意部分:能喜欢推拉运动,做分组游戏时能与同学合作,并遵守规则。教学准备:
一、场地:平坦地面。
二、设备器材:口笛、软垫、小方桌。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
主要为头、颈、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运动,因为本单元推拉运动较为激烈,上课前之热身运动需加強。
二、臂力比赛
两人一组,分别蹲或坐于方桌之两侧,各伸出右手臂紧握双拳,手肘互勾,开令后,相互用力,手臂被压制于桌面者负。
三、斗鸡比赛
两人面对面,右脚后屈,右手抓住右脚掌,左脚支撑全身重量并保持平衡,开令后,两人以左手互推,接触部位以手臂,肩膀为原则。
四、夺宝游戏
﹝一﹞分组:全班学生分成两队,或是每两人一队。
﹝二﹞方法:将绳子套在腰部,并在海棉垫两端放置小积木〔或其他替代物品〕,看谁先捡到小积木就算贏了,可用打擂台方式进行竞赛,亦可两人一组,贏的再跟贏的比,输的和输的比。
﹝三﹞规则:沒有捡到小积木时,不可以离开垫子,擂台方式进行竞赛,亦可两人一组,贏的再跟贏的比,输的和输的比。
指导要点: 注意事项:
(一)教师需了解推拉运动为重量体能的一种,综合而言,为肌力及肌耐之训练,而小学中年級之教学重点,仍然以操作身体的能力为主,因此应以游戏方式启发与趣味为原则。
(二)本单元教学完毕,应有适当的方松〔以轻柔,按摩肌肉方式进行〕才不致造成乳酸过多而形成肌肉后痛。
教学评量:
具体评量标准参考:
1、会做推拉游戏。
2、各种推拉游戏动作协调者。3、进行各项竞赛均能获胜。教学反思: 十 常见的力
教学理念:
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把探究过程显性化是科学学习本质的一种要求。力的现象在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却是学生所陌生的。因此,这一课就是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观察、发现、认识与探究中培养与形成学生注重观察与思考进而探究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搜集事例,说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能够通过弹棋子游戏发现力的三个要素。科学知识: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教学准备:
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棋子等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力在哪里?请用动作表示出来。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体里。
2、演示:双手同时压粉笔盒,粉笔盒(物体)怎样了? 要求:用简单的图形来描述现象。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观察
1、拓展描述:离开我们的身体,往别处想,哪里还有力?
2、给力起名称。
人的力称为人力、机器的力称为机械力、风的力称为风力…… 过渡:力在哪里? ——到处都有力。
(让学生立足现实感受,以利于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
三、发现、认识
1、小实验:会“跳舞”的回形针。用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演示实验。
区别:与我们前面说的力有什么区别?——借助外力。
2、关于力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到底什么是力?)
3、引导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描述。
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了作用,就叫力。
(让学生在观察现象中分析与发现科学规律,并引导他们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形成对力的概念认识。)
4、如果让你将这些力分类,你可以怎么分?请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四、探究
1、活动:移动一个大箱子可以用什么力?(推、拉……)
过渡:想一想,是否我们自然界中的力都可以有推和拉这两种力呢?
2、游戏:弹棋子
要求:弹棋子的方法。(教师演示)记分方法。(板书说明)分组,每人弹三次。
思考:当你弹棋子的时候,你还发现什么关于力的知识? 学生进行游戏。
发现:力有什么特点?(打棋子的不同点,棋子弹的方向不同。力可以在物体间传递。力有大有小。力有方向……)
五、反馈
1、关于力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力的问题?
(让学生形成概括性的思维,通过对新问题的提出以发现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以便于拓展性的学习。)
教学反思: 十一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及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方法。2 能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设想。能够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动脑筋想出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多种方法。2能够与其他小组交流假设和实验方法,并找出最好的办法。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静止转为运动。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等)作用的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更多的力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例子。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各种小球、气筒、扇子、细线、挡板、磁铁、大头针、图片等 重点:
引导学生设计更多种使小球动起来的方案。难点:
找出物体的运动是由哪种力作用的结果。教学过程:
一 活动1 让小球动起来 小组智慧,想让小球动起来的方法,比一比哪个组方法多且独特 2提出观察要求,小组按照设计的方案动手试。3小组活动、汇报交流。在以上基础上,提出问题:再试一试,怎样使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通过交流,体验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做法中用到的力有弹力、风力、冲击力、浮力等。二 活动2 是什么力使物体开始运动的? 结合图,观察思考:是什么物体?分别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物体的运动需要的力与什么有关? 交流,认识到:帆船是在风力的作用下运动的;箭是在弹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弹弓也是,靠弹力把子弹射出去的;碾子是在牲畜力的作用下转动的;水轮是在水的冲击力作用下转起来的;......三 阅读科学在线
1外力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想物体运动起来是什么样的?(示范:平着把书推出、转动小水轮、拉二胡。)
2阅读: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即平动、转动、振动。理解机械运动的三种方式。
教学反思: 十二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设想出多种使运动着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2能够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3能够实事求是地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2能从不同角度看待摩擦力对人类的影响。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实验说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由运动变为静止。2能意识到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为阻力。STSE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的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教学重点:
活动1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设计、掌握让运动的小球、风车、自行车停下来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小球、风车、自行车、钢尺、摩擦力利与弊的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 活动1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1你能用哪些方法让运动的小球、风车、自行车停下来?把想到的方法记录下来。
2实验设想(室内外结合)。
3交流讨论:为什么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认识阻力和摩擦力。
二、活动2 感受摩擦力
1找一找生活中的摩擦力,然后体验感受大小和方向。小组可以设计体验方案,教师提供实验材料。
2交流体验结果。
三、拓展活动 摩擦力的利弊 1结合课件认识摩擦力的利弊两面。
2联系生活体会摩擦力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用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去指导生活。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昼与夜
“昼与夜”单元将进一步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认识地球运动的有关现象。帮助学生探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昼夜交替现象和原因,以及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历程,引导学生感受科学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体会到科学技术在探索地球奥秘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本单元包括“我们的地球”、“太阳和影子”、“昼夜的形成”、“昼夜与生物行为”4课。
十三 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培养科学情感和态度。2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能力目标
1学会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想象、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查找、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2、通过制作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知识。教学重点:
通过制作地球仪,观察体验地球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
观察和发现地球仪的基本特点。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视频:地球各种自然现象
谈话:关于地球,你想了解哪些事情? 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地球
二、提出探究问题
1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地球的问题,那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
2学生猜测地球的模样。
3讲述:古代人对地球是怎样认识的呢?(CAI: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4讨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的? 5教师小结: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地球的作用
三、制作地球仪,发现地球的基本特点。
1谈话:要更清楚直观的了解地球的知识,你觉得有哪些方法? 2观察地球仪,说出自己的发现。(经线、纬线、赤道、地轴)3学生制作地球仪
4比较自制地球模型与地球仪。5自评,说出要做什么改进。
四、拓展: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1、谈话:你还有哪些途径获得地球的知识?
2、把收集到地球资料整理制作成卡片。教学反思: 14.太阳和影子
教学资源的开发: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习以为常了。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但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学生忽视。一方面,学生对宇宙万物怀着与生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地有规律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采用学生喜欢的探究活动的方式,如猜谜语,画影子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内外相结合,课内观察与中长期观察相结合,学生观测记录与研讨相结合,意在让学生“建构”,自己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自己发现科学现象的规律。本课的主要活动有:猜谜语,画影子,做日影仪测影子,连续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日影仪中的影子,并在实验室内模拟这些运动变化。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交流分享自己同他人的发现,建立对宇宙的情感,从而点燃探究宇宙的热情。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它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自制日影仪并会用它测量影子。
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长的变化。知识技能:
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持久而细心地连续进行一天的观测。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谜底:影子)2.学生猜谜。
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评析: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
二、画影子
(一)画自己的影子。
谈话:你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己的影子吗?
讨论:你们打算怎样画自己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 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
这么多的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盼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究竟。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
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 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2.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4.影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
在获得这些发现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己的影子。
过程:
1.出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
2.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画影子。3.画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4.记住自己站的姿势。5.让学生观察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观察更具有说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
6.画好之后,领取新任务。
[评析:还有什么比画下自己的影子更吸引孩子们呢。画影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学生留下影子的痕迹,为再一次观察影子埋下伏笔,便于比较。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有了感受,经历了一次趣味性地动手做的活动,有所发现。注意:这是他自己的发现。]
(二)画其它物体的影子
此时,学生还沉浸在画影子的乐趣之中,再让学生画其它物体的影子,让他们找一找,操场上还有哪些物体有影子,把他们的影子画出来。如有难画的,只要求画出一部分,哪怕是影子最外缘的一条线也行。
学生在画其它物体影子的同时,他们会:
1.寻找:哪些物体有影子?认识到,并不是有了物体就有影子,在没有光线的地方,或是在其它物体影子里的物体就没有影子。
2.观察:这些影子是什么样的,和物体本身的形状有没有什么联系。3.比较:这些影子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
哪个亮一些?(或是哪些部分亮一些)哪个暗一些?(或是哪些部分暗一些)
4.交流:你画的是什么影子?有哪些发现?哪些比较有意思或是比较特殊?(三)制作简易日影仪,画影子
教师讲述示范制作的方法:在卡纸的中间画一个“”或“”记号,把橡皮泥捏成底盘放在中心,在橡皮泥上插一支塑料小棒,在卡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教师示范画影子的方法: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日影仪平放好,准确的方位要用指南针测定,在影子末端用“”或“”作出记号,同时记下测定影子的时间。
过程:
1.分发学生材料。2.学生制作简易日影仪。3.操作记录杆影。
(说明: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详尽地说明操作的方法,因为这是教会学生科学地学习方法,要求摆放日影仪时,一定要用指南针测准方位,确保科学性)
三、猜想影子的变化
组织学生围坐一圈,老师参与其中。
猜想:过一段时间,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会动。然而仅仅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接着让学生猜想影子会怎么动?朝哪个方向动?为什么要朝那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意在向学生渗透:猜测也应是有根据的。以此培养学生根本已有经验对未来事物做出较准确预测的能力。
[评析:猜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猜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学生作出猜想后,无需教师布置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会再次观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
四、学生再次观察影子,交流讨论
1.教师提问:影子真的会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变化吗? 2.学生再次观察影子。
他们会惊奇地发现,站在自己的脚印上,影子和原先画的不一样了,特别是那些固定的物体的影子,变化很明显。
3.交流讨论:
(1)有什么发现?说明什么?
(2)这些发现和你刚才猜想的一样吗?(3)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影子又会有什么变化?
五、观测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记录日影仪上的影子。
1.猜想:到了下午,这些影子又会怎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变化的? 2.讨论: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呢? 3.观测记录:
在观察记录之前,让学生讨论需要注意些什么: 日影仪要严格按着方位放。画图或记录时,一定要记下时间。
看太阳时,要隔着一层东西看,防止灼伤眼睛。(1)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的日影仪上的影子。
(2)观察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采用选参照物观察画图的方式,也可以在一张大纸上剪上一排排的圆,然后侧立在面前看太阳,把太阳所在的圆记录下来,最后拓印在纸上,就是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
教师指导学生要选好观察的参照物体。
六、分析整理日影仪上的影长记录以及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观测记录 1.整理日影仪上的数据(1)量出杆影的长度(2)交流发现
比较杆影,有什么发现?
(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早晨和傍晚的有什么不一样?)2.分析交流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
(1)选择学生的记录图展示,观察太阳的运动模式。(2)讨论: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方向、高度)3.讨论:太阳高度和影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七、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子的变化(课前学生从家里带来手电)
教师提问:你能用实验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以及影子的变化吗?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可以用手电模拟太阳,控制太阳的运动,观察手电下物体的影子)
八、总结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十五 昼夜的形成本课概述
本课从“白天黑夜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引入,引导学生探究昼夜成因。活动1开个学术讨论会,通过讨论引导学术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对太阳和地球之间关系的解释,帮助学生懂得仅凭直接的观察有时是不正确的,科学是需要反复观察和实验的。“科学在线”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况昼夜的成因。活动2模拟昼夜的形成,指导学生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假设,对昼夜的形成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本课最后的讨论意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本课的重点是激发学生探究昼夜成因的兴趣。本课的难点是模拟昼夜形成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在合作中设计验证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方案。2.能积极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
2.认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转动,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背景资料
地球自转是一种绕轴旋转运动,在北极上空观察呈反时针方向,南极上空观察则呈顺时针方向,习惯上称为自西向东旋转。自转周期为一日,因参考点不同而有恒星日(以恒星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和太阴日(以月球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之别,时间分别为23时56分、24时和24时50分。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15°,线速度则因纬度和海拔不同而异。地球自转决定了地球上昼夜更替,并使地表一些自然地理过程具有昼夜节奏,还使运动物体如气团、洋流和流水发生偏转。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地球的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还使潮汐转变为与自转方向相反的潮汐波。
好奇点
模拟昼夜的形成可能是学生的好奇点。学科关联
语文:阅读研究资料,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课时安排
建议本课安排2课时。两个活动各用1课时。活动1 开个学术讨论会 活动目标: 1.能承认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3.能说出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4.意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过程,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
活动建议:
1.建议本活动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全班共同进行。
2.活动可直接从教材的引入开始。布置学生在小组内用5~6分钟的时间为讨论会作准备。如果学生对地球围绕太阳转没有任何疑问,可请一部分小组为“太阳绕着地球转”的观点寻找证据;另一部分小组为“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观点寻找证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对昼夜成因的解释。
3.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包括“科学在线”的资料后,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科学认识的艰巨过程。并体会哥白尼日心说的巨大贡献。
4.“科学在线”之后的一段文字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更完整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讨论和分析活动中做适当引导。
活动2 模拟昼夜的形成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出模拟实验的方案,并能正确操作。2.能够较清晰地向其他同学解释自己的模拟实验的结果。3.能积极寻找证据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实施建议:
1.本活动是在学生已经知道昼夜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前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模拟昼夜的成因,如何分工合作等。2.要注意引导学生交流实验计划,在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准备好所需材料后,再开始实验。实验时用遮光窗帘将教室变暗,以保证实验效果。学校如没有地球仪,可用学生自制的地球模型代替。
以下具体实验步骤供参考:
⑴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北方,在桌面中间放好;
⑵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旋转(逆时针方向),在中国北京或其他省会城市的位置贴上小纸人;
⑶在正对地球仪1米左右的地方打开手电筒,调整电筒的远近,以地球仪上清晰地出现明暗两部分为宜;确定地球仪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
⑷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小纸人投向地球仪表面影子的位置和变化过程与一天中我们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否一致,从而确定地球旋转的方向。这一教学过程重点是让学生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教师要鼓励学生应用平时观察到的地球上的物体在一天中影子自西向北再向东的变化过程来解决这一问题。
⑸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3.为了帮助学生强化探究中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在地球仪旁边放一块钟表,告诉学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要和表针转动的方向相反。
4.实验结束后各组分别向全班介绍模拟实验的结果。
5.教材最后的讨论是对知识的运用。一定要让学生先根据两地的位置判断,再用实验演示。同一天中位置靠东侧的地方先被太阳照到,上海在乌鲁木齐的东侧,所以先被太阳照到。
拓展知识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地球位于水晶球德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2世纪,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玫(Claudius Ptolemaeus)在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基础上,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地心说。由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玫的声望,加上这种理论迎合了后来罗马教廷的宗教思想,地心说整整统治欧洲达1000多年之久。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玫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
哥白尼之后,意大利学者布鲁诺(Giordano Bruno)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由于日心说危及到当时罗马教会的思想统治,发动教会对布鲁诺恨之入骨,用种种恐怖手段逼迫布鲁诺放弃日心说,布鲁诺宁死不屈,最后被活活烧死。
1609年,伽利略(Galileo)用望远镜巡视星空,获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银河是由无数单个的恒星组成的,木星有4颗卫星,金星有圆缺变化,这些观测事实有力地支持了日心说。教会非常恐慌,将伽利略传到罗马的宗教法庭受审,并宣判他有罪,直到300多年后的1980年,这一冤案才得以昭雪。尽管罗马教廷对宣传、支持日心说的科学家加以重重迫害,然而经过开普勒(Johannes Kepler)、伽利略和牛顿(Isaac Newton)等人的工作,哥白尼的学说不断获得胜利和发展。后来的许多发现使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学说得到了举世公认的证明。
教学反思: 十六 昼夜与生物行为 本课概述
在学习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及成因的基础上,本课从让学生解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入手,提出昼夜变化对生物行为影响的问题。通过对植物学家林奈“花钟”的观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生物的行为变化是有规律的。活动1完成没有画完的画,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总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体会到动植物的行为变化与昼夜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活动2对一种动植物行为变化的研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以一个具体的动物或植物为例,通过较长时间的实际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某种动物或植物的昼夜行为变化规律。本课“科学在线”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生物昼夜行为变化的认识,了解研究昼夜节律的实际意义。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例,发现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本课难点是选择一种动植物,研究其行为于昼夜变化的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自己制定研究计划,探究一种动物或植物的昼夜变化情况。2.能够用二维记录表连续记录较长时间的观察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植物或动物在昼夜间的变化感兴趣。2.愿意对植物或动物的行为进行长期观察。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有哪些影响。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1.意识到青少年要保护足够睡眠时间的重要性。2.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上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背景资料 生物行为
动物的运动、繁殖、迁移,植物的萌发、开会、展叶及人类的各种生活都可以称为生物的行为。
昼夜节律
生命活动以24小时为周期的变动。发光菌的发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摄食,躯体活动,睡眠和觉醒等行为均显示昼夜节律。人体生理功能,学习与记忆能力,情绪,工作效率等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波动。根据昼夜活动的特点,可以将动物分为两大类。猫头鹰和田鼠都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它们属于夜行性动物。大部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一部分哺乳动物、昆虫和少数鸟类属于夜行性动物。大多数鸟类、一部分哺乳动物、昆虫以及少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属于昼行性动物。此外,有些动物是在拂晓时活动的,有些动物的活动是没有规律的。
生物钟
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奏性。生物通过它能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节律,使其在一定的时期开始、进行或结束。植物在每年的一定季节开会,大多数是通过生物钟的作用。
好奇点
对花钟的认识会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可能还会对“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的讨论感兴趣。
学科关联
语文:能用简练的文字描述观察到的生物节律现象。美术:用图画的方式记录生物的昼夜行为变化。课时安排
建议本课用2课时完成。引入部分和活动1用1课时,活动2和拓展活动用1课时。
导入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生物行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有兴趣研究生物昼夜行为变化规律。实施建议: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花钟图或教师自制的相关课件,看有什么发现。2.指导学生认识钟面内的各种花在1到12时不同时间开放,钟面外的花在12到24时之间开放。认识过程中可以提一些问题,如“××时开的花是什么花?”或“××花在几时开放?”,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利用花钟来判断时间。3.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了花钟以后有什么想法?进而引出昼夜变化对动植物影响的话题。
活动1 完成没有画完的画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查阅各类资料,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有什么影响。2.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实施建议:
1.本活动建议用25~30分钟的时间完成。
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示意图,了解图中的生物行为与昼夜变化的关系。如:一些小鸟、蝴蝶喜欢在白天活动;猫头鹰、蛾子却喜欢在夜间活动。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列举更多的例子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绘画时需要注意:一是首先要判断自己发现的实例属于喜欢在白天活动的,还是喜欢在夜间活动,分别画在左栏和右栏中;二是要尽量形象地表现动物或植物的活动或休息状态。此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绘画和想像能力。
3.教材中的图为强调白天和黑夜的对比,显得过高过窄。教师要允许学生在自备画纸上绘制,也可用示意图的上面部分。
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画向同学展示,并用简练的语言做必要的说明。活动2 对昼夜行为变化的研究 活动目标:
1.能选择一种动植物,探究其行为变化与昼夜的关系。2.能尝试用两种方法对同一种动植物的行为进行研究。3.在研究时愿意与同学分工合作。
4.意识到青少年要保证足够睡眠时间的重要性。5.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实施建议:
1.本活动可在课上布置,小组内分工明确后在课下完成,完成后在课上交流总结。
2.本活动重在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活动要求不宜过高,更不能求全,只要学生略有发现即可。如学生可以只研究猫眼的瞳孔在白天黑夜是怎样不断变化的。
3.研究方法、成果形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鼓励学生尝试查找资料、现场观察或请教咨询的方法,要求不可过高。
4.鼓励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新的发现等。
5.“科学在线”相当于对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总结和提升。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活动与昼夜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以及在利用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
拓展活动 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活动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2.能作出有一定根据的想像,没有昼夜变化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实施建议: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对学生的回答可不加任何限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说出理由,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多作鼓励性评价,也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质疑。此拓展活动的目的还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昼夜变化会对生物带来影响。采用这种形式,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拓展知识 猫的瞳孔变化 猫眼睛的瞳孔在一昼夜中随外界光线强弱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变化。白天中午时刻,光照强烈,瞳孔缩小,呈上下竖直的一条线;夜晚光线微弱时,瞳孔充分放大呈圆形,其他时刻呈不同程度的椭圆形。
猫眼睛的瞳孔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明显的变化呢?原来,猫眼睛瞳孔很大,负责瞳孔收缩的肌肉很发达,收缩特别强烈。猫这种一日三变的功能就是借助于瞳孔强大的张缩能力完成的。它能调整进入眼睛内的光线强弱,使其始终保持足以兴奋神经的水平,从而使猫不论在白天还是黑夜,都能清楚地看到外界的各种物体,这对猫夜间活动和觅食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节律
生命现象中的节律性变化,叫做生物节律。在生命过程中,从分子、细胞到肌体、群体各个层次上都有明显的时间周期现象,其周期从几秒、几天直至几月、几年。广泛存在的节律使生物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生物节律现象直接和地球、太阳及月球间相对位置的周期变化相对应。⑴日节律。以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通称昼夜节律(如细胞分裂、高等动植物组织中多种成分的浓度、活性的24小时周期涨落、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等)。⑵潮汐节律。生活在沿海潮线附近的动植物,其活动规律与潮汐时相一致。⑶月节律。约29.5天为一期,主要反映在动物动情和生殖周期上。⑷年节律。动物的冬眠、夏蜇、洄游,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等现象均有明显的年周期节律。
林奈的花钟
林奈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种植物每天开花都有一定时间。他选择了一些植物,按它们开花的先后顺序,种在自己的花园里,要想知道几点钟了,只要去看看什么花在开放就行了,真是有趣极了。人们把林奈的这个别出心裁的创造叫“花钟”。“花钟”的开放时间是这样的:
蛇床花:黎明三点钟左右开花; 牵牛花:黎明四点钟左右开花; 野蔷薇:黎明五点钟左右开花; 龙葵花:清晨六点钟左右开花; 芍药花:清晨七点钟左右开花; 莲花:上午八点左右开花; 半枝花:上午十点左右开花; 马齿苋花:上午十二点钟左右开花; 万寿菊:下午三点钟左右开花; 紫茉莉:下午五点钟左右开花; 烟草花:下午六点钟左右开花; 剪秋罗花:晚上七点左右开花; 夜来香花:晚上八点左右开花; 昙花:晚上九点钟左右开花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现代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采取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观察法就是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有的动物学家隐蔽在茂密的树林里或草丛中,有的隐藏在伪装得很好的隐蔽处,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动物的一举一动,并且详细、真实、客观地做好观察记录。
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分析刺激行为发生的因素。例如,繁殖时期的雄三刺鱼,经常相互攻击。如果将与雄三刺鱼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模型放入水中,它们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模型的大小、形状与雄三刺鱼并不相像,但是在这种模型的下半部涂上红颜色,却会无一例外地受到雄三刺鱼的猛烈攻击。可见,雄三刺鱼辨别对手的依据是根据颜色。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研究动物行为的手段现代化。例如,摄像机和录像机的应用,能够真实地再现观察现场的情景。闭路电视可以每时每刻观察笼内或圈养动物的活动。录音机不仅能使研究者听到声音,并且能将声音输入到声频分谱仪上分析研究。观察和实验所得到的大量数据,可以用电子计算机迅速而准确地处理。可以说,现代技术的应用,推动动物行为的研究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五单元 交通与运输 交通与运输是本册的结束单元,也是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结合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发明创造的特殊运动方式——交通运输。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运输为研究对象,帮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及其发展,引导学生,并按照一定标准对交通工具进行分类,比较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调查和方案设计等活动,激发学生了解、关注交通运输的兴趣,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及搜索资料、分析资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的能力及设计、创造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不离开交通运输。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推荐阅读: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06-10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08-20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01-10
2017春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23
大象作文二年级12-10
骑大象小学二年级作文10-30
大象的科学课件08-28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08-29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全册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