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行业分析(精选9篇)
1.饮料行业分析 篇一
饮料即饮品,它是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冲泡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量)不超过0.5%的制品。
中国饮料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1、中国饮料行业增长态势良好
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T10789-)直接用饮料代替软饮一词,根据《饮料通则》的定义,饮料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冲泡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0.5%的制品。
从分类上来看,饮料可分为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特殊用途饮料、茶饮料等。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下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饮料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根据Euromonitor数据,我国包含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浓缩饮料、果汁、即饮咖啡、即饮茶饮料、能量饮料、运动饮料及亚洲特色饮料在内的饮料销售金额由的4652.16亿元增长到的5785.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46%。
产量方面,20以来,我国饮料总产量震荡变化,-全国饮料产量有所下降,20全国饮料产量回升;年全国饮料产量为17763.48万吨,同比增长7%。截止至201-7月中国饮料累计产量达到9483.3万吨,累计下降9.6%。
2、人口大省饮料产销规模更大
基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总量和消费观念的差异,我国饮料在不同区域之间的生产、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经济发达、人口较多地区饮料的生产、消费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以广东省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广东省饮料生产量占中国饮料生产总量的比例为18.38%,由于饮料行业有经济运输半径,生产基地通常靠近消费集中区域,而广东常住人口占比仅7.51%,可以合理推断广东省饮料消费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伴随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渠道延伸和观念的革新,其他地区对饮料的整体需求将逐步释放出来,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年1-7月中国饮料产量前十省市分别是广东省、四川省、福建省、浙江省、陕西省、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吉林省、贵州省。其中,2020年1-7月广东省饮料产量排名第一,累计产量为762.84万吨,同比下降16.14%。
3、包装饮用水成为最大细分市场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消费者对饮料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促使我国饮料产品类别、口味日益丰富,各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出现较大差异。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饮料市场基本以碳酸饮料、包装饮用水为主;21世纪初,茶饮料、果蔬汁兴起;近年来,能量饮料等特殊用途饮料、咖啡饮料、风味饮料等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直以来,中国饮料市场以包装饮用水、即饮茶饮料和碳酸饮料为主,2019年三者占中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34.55%、21.12%、14.93%。经过多年的发展,果汁和能量饮料也已成为饮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二者占中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15.60%、7.92%。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饮料的健康、功能属性需求日益提升,各细分类别饮料中,能量饮料、即饮咖啡、包装饮用水和亚洲特色饮料表现出超越行业的快速增长,其中能量饮料在年至2019年期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高达15.02%,是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
近年来,自动售卖机网点的铺开和互联网销售平台发展迅速,中国饮料行业明显呈现出渠道多元化发展的特征,自动售卖机和互联网销售的饮料占比有所提升,但仍以线下店面销售为主要销售渠道。根据欧睿国际的统计,2019年,我国各类饮料的线下店面渠道销售量占比均为90%以上。
4、能量饮料市场增速较快
能量饮料在中国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长速度较快。2019年,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总金额为427.75亿。2014年至2019年能量饮料非现场消费的销售金额复合增速为15.02%,是饮料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起步晚,能量饮料的人均消费水平仍显著偏低,成长空间广阔。根据Euromonitor数据,中国大陆功能饮料人均消费量为2.2升,消费金额为6.2美元,人均消费金额不足中国香港地区的50%,与英国、日本和美国差距更大。
随着能量饮料市场的兴起,较高的毛利率也吸引了众多参与者。近年来,部分知名企业纷纷推出了新型能量饮料产品,如统一旗下的够燃、安利旗下的XS、伊利旗下的唤醒源等,但此类产品在国内的销量较小。
即便在持续高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能量饮料市场规模仍与海外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我国能量饮料人均饮用量仅为英国、日本和美国的10%-20%,对标海外市场,我国能量饮料的未来需求仍有很大的空间。
饮料行业,2020年新趋势解读!
年食品饮料行业仍是消费市场表现突出的领域,呈现产销两旺局面。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全国饮料产量达到15231.2万吨,同比增长6.6%,全国饮料类零售额突破1723亿元,同比增长9.8%。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对饮料的健康、安全更为注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瓶装水、果汁饮料、茶饮料等。
关键词一:植物基革命
2019年,植物基饮料市场发展势头迅猛。2019年“双11”期间,植物基饮料已超越可乐等传统的超级单品,成为最受消费者青睐的“国民饮料”。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植物基饮品消费仅为3.2美元,达到了9.9美元/人,人均消费金额约为美国的1/10。预计至2020年,我国植物基饮料的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饮料制造业市场总规模的约25%,正式成为饮料制造业的主要细分品类。
目前植物基饮料并无领军品牌,但在细分领域内有很多超级大单品,构成了行业的独角兽产品阵营。六个核桃、承德露露、海南椰树分别占据着核桃乳、杏仁露、椰树饮料80%以上的份额。这些品牌以“大单品+通路精耕”模式来占有市场份额,而且随着市场变化,品牌也在不断地进行高端化、年轻化、健康化的品牌布局。
业内人士分析,与传统行业里各大知名企业瓜分市场不同,植物基饮料行业呈现出“蚂蚁大、大象小”的局面。不过,在植物基饮品市场前景明朗的背景下,大型饮品企业也在试图掘金植物基饮品市场。近期,可口可乐在中国首次推出了AdeZ植物基饮料——AdeZ咖啡大师专研燕麦谷物饮等饮品,正式入局中国植物基饮料市场。早在AdeZ入局之前,瑞典燕麦奶品牌Oatly和香港豆奶品牌维他奶都在中国内地推出了相关产品,抢夺先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低脂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基饮料市场逐渐放大。虽然中国在植物基饮料领域有承德露露、维维等多个知名品牌,但一直未获得突破,在大企业的加入下,或将迎来爆发。目前,可口可乐、统一等品牌都看好这一市场,且渠道和目标人群相似,未来一场植物基饮料争夺战即将上演。
关键词二:气泡水盛行
近年来,气泡水的受欢迎程度也有明显上升。根据美国市场调查公司Beverage Marketing的数据,20瓶装气泡水增长了26%至531加仑,即使这一品类只占瓶装水市场的一小部分,但气泡水的增长速度比不含气泡的静水快得多,后者去年的增长只有4.2%。
雀巢在2019年推出了草莓、西瓜口味的巴黎水(Perrier)。雀巢表示,将加大气泡水领域的投入,投资2亿欧元在法国增加3条巴黎水的生产线,预计在2020年将产量提高到40%以上,供应本地并提供出口。雀巢国际品牌业务总监Phillip Chilton曾在采访中表示,雀巢中国试图将气泡水产品与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相结合。
比如巴黎水会经常与音乐、艺术、时尚和科技方面的活动合作。
此外,可口可乐曾表示将在美国推出品牌名称为“AHA”气泡水饮料,未来可能向全球推广。据悉,AHA共含8种口味,其中2种(柑橘+绿茶与黑樱桃+咖啡口味)将添加咖啡因。AHA将以罐装而不是瓶装出售。
可口可乐的副总裁Celina L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作为水类业务中最大和增长最快的部分,主流口味的气泡水是我们必须要加倍关注的细分市场。AHA是我们在这一大赌注品类中,下了大赌注的品牌。”
经济学家宋清辉分析认为,气泡水极具兼容性,能跟其他饮料搭配在一起,例如果汁、酒饮、咖啡甚至是椰子水,有更多种可能性。气泡水的热销归因于Z一代和千禧一代的消费者,他们喜欢具有“酷”的品牌美感、含糖量相对较低的高品质饮料。Flavorman的专家预测,“全球对苏打水和气泡水的狂热才刚刚开始。随着消费者继续将口味置于甜味之上,强调明亮和清新风味的‘更益健康’饮料将在2020年占据舞台中央。”
关键词三:减糖持久战
随着“减糖风潮”席卷整个饮料市场,无糖、低糖饮料成为消费主流。尼尔森报告显示,中国近80%的消费者比较关注现在食品饮料中的成分,特别对饮料中的糖含量关注度较高。2019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Circulation》发布的一项针对11.8万美国人的34年随访研究显示,饮用含糖饮料越多,早死的风险就越大。
为了大众健康,世界各国在征税方面也是绞尽了脑汁,越来越多的国家正通过法律政策来帮助人们摄取更少糖分。如今全球28个国家、美国33州都已征收“糖税”。以英国为例,年,英国政府表示,在英国本地生产和进口的所有软饮料糖税分每100ml含糖5g以上和8g以上两档,最高税收达20%。
在还未征糖税的国家,饮料企业也没有“束手待毙”。很多公司同样积极减糖,希望减小未来“糖税”出台后对自己的影响。例如,在已有征税动议的新加坡,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雀巢等厂商为了防止政策出台,已经联合宣布将在2020年前将所有产品的含糖量降低到12%以下。中国虽然还没有征税动议,但饮料行业已经对此有了预期,并开始“未雨绸缪”。
康师傅在此前发给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信函中表示,国内企业应该“积极努力地做好前期努力,避免政策到来的被动”,康师傅在信中还明确建议国内的饮料企业“到2020年的吨产品用糖量设定为6%以下”,并说明“设定这样的目标也可避免糖税征收问题被提上议程”。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大健康概念成为近年来的主流健康趋势,消费者对于高含糖量、高热量饮料的偏好度持续走低,企业对于减糖的动作也就愈发明显。智研咨询2019年8月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饮料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中提出,饮料消费者对于高含糖量、高热量饮料的偏好度持续走低,健康化、个性化、功能化是未来饮料市场的主流需求。
2020年中国饮料行业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包装饮用水占主导地位
饮料按乙醇含量可以分为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两大类,酒精饮料包含各种酒类如啤酒、白酒、黄酒、红酒等;非酒精饮料指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0.5%的饮品,人们通常也将其称为软饮。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T10789-2015)直接用饮料代替软饮一词,根据《饮料通则》的定义,饮料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冲泡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0.5%的制品。
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饮料行业呈现出新的变化形势。产量方面,2014年以来,我国饮料总产量震荡变化,2016-2018年全国饮料产量有所下降,2019年全国饮料产量回升;2019年全国饮料产量为17763.48万吨,同比增长7%。
具体到各地区来看,我国饮料主要产地包括广东、四川、陕西、湖北以及浙江。数据显示,2019年,广东地区饮料产量为3264.4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8.38%,排名第一;四川和陕西紧随其后,饮料产量分别为1952.58万吨和1386.8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10.99%和7.81%。
市场规模方面,根据欧睿国际数据统计,我国包含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浓缩饮料、果汁、即饮咖啡、即饮茶饮料、能量饮料、运动饮料及亚洲特色饮料在内的饮料销售金额由2014年的4.652.1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785.6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46%。
能量饮料增长最快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消费者对饮料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促使我国饮料产品类别、口味日益丰富,各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出现较大差异。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饮料市场基本以碳酸饮料、包装饮用水为主;21世纪初,茶饮料、果蔬汁兴起;近年来,能量饮料等特殊用途饮料、咖啡饮料、风味饮料等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直以来,中国饮料市场以包装饮用水、即饮茶饮料和碳酸饮料为主,2019年三者占中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34.55%、21.12%、14.93%。经过多年的发展,果汁和能量饮料也已成为饮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二者占中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15.60%、7.92%。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饮料的健康、功能属性需求日益提升,各细分类别饮料中,能量饮料、即饮咖啡、包装饮用水和亚洲特色饮料表现出超越行业的快速增长,其中能量饮料在2014年至2019年期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高达15.02%,是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
2.饮料行业分析 篇二
一、“红牛”价格定位的现状阐述
价格定位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艾尔·列斯与杰克·特罗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按照艾尔·列斯与杰克·特罗的观点, 定位是从产品开始的, 可以是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 甚至是一个人, 是营销者把产品、服务的价格确定在怎样的水平上, 这个水平是与竞争者相比较而言的。
表1中罗列的都是功能性饮料, 显示的价格都为上海市欧尚超市的零售价。通过对比, 可以看出“红牛”饮料在同行业饮料中的价格定位是比较高的, 究其高价的原因, 一定是与其自身的品牌定位相关联的。“红牛”饮料之所有在同类功能性饮料中处于相对较高的价位, 也是与其高品质的定位相一致的。
二“红牛”价格定位的合理性分析
(一) 用品牌溢价理论分析“红牛”高价定位的合理性
品牌溢价, 换句话说, 拿皮尔·卡丹来作比喻:同样的服装, 同样的西服, 没有品牌的西服与皮尔·卡丹去比较, 消费者可能情愿多花几千块钱买皮尔·卡丹, 而事实上穿在身上跟没品牌的也差不多, 但是这里边存在一个情感价值, 这就是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决定的。由于有这样的消费心理, 商家必须把这个品牌塑造成在消费者心目中高于其他品牌的形象, 有了这个形象以后, 品牌的溢价就变成了很自然的事情。这就是品牌溢价。
在市场营销中, 品牌价格的合理定位一定会为企业带来战略优势, 合理的价格优势又会积极地推动产品品牌溢价。“红牛”饮料在为自己的产品价格定位时无疑是看到了高价定位所带来的高品牌溢价。而定价与品牌相得益彰似乎又是很难做到,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 利用高价格定位来赢得市场占有率也是一个重要的策略, 这对企业来说十分关键。红牛饮料之所以能在同类饮料中以高价立足, 最终获胜, 就是基于这一原理。
(二) 用二八定律分析“红牛”高价定位的合理性
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他认为, 在任何一组东西中, 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 约20%, 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 却是次要的, 因此又称“二八法则”。
图1是通过对所发放问卷后整理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通过数据可以看到, 近一半的人群认为红牛饮料价格过高, 但有4%的人群认为价格非常合适, 18%的人群认为比较合适, 可以接受的人群占了32%。由此可以看出, 认为价格非常合适与比较合适的人群就是红牛的消费者, 这也符合二八定律, 尽管这部分消费群体占市场比例较小, 但只要他们认定红牛这个品牌, 就会成为忠实的消费者, 也一样会给红牛带来很可观的效益。
三、品牌价格定位的策略
就中国市场而言, 功能性饮料的人均消费量大约为每年0.5公斤, 这与国际市场人均每年7公斤的消费量相比还是有很大可上升的空间。通过调查分析, 可以了解到目前“红牛”饮料虽然占据功能性饮料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但在整个饮料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仍不是很高, 还有很大的市场可以挖掘。由此可得出, “红牛”饮料想要在未来中国市场有更广阔的销售市场, 加强价格定位策略是其重要的因素, 具体的实施策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 争取更多的消费者群体。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显示, 近50%的人群认为红牛饮料的价格过高, 既然他们认为价格高, 那么购买频率肯定是有限的。其实, 这部分目标消费人群还是很大一部分, 如果能够采取一些相应的策略, 让这部分人群明白红牛高价定位是与其高品质相对应的, 消费者一旦知道自己所购买的产品是高档产品, 就会愿意享受这种高价位所带来的高品位体验。所以, “红牛”一旦能让这些人认可其高价定位的合理性, 就会占有绝大多数的市场群体, 可见, 未来“红牛”的发展就是相当可观的。
第二, 尝试整数定价法。与尾数定价法相反, 整数定价法是以整数为商品定价的一种方法。消费者在购物时, 尤其是在购买高端产品时, 不会太在意价格的高低, 只要在他们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宁愿多花一些钱, 也要购买其高价格所带来的高品质, 而“红牛”饮料目前的市场价格为5.2—6.5元之间, 并非整数定价。所以“红牛”饮料可以尝试用整数定价法, 适当调高一些价格, 消费者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他们更看重的是这种高价背后的高品质。
第三, 加强价格定位的持续化。加强价格定位的持续化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尤其重要, “红牛”要在市场定位中取得成功, 就必须进行合理的持续化的价格定位。要根据现有的目标群体, 深入其内心的价值主张, 将价格定位建立在已有价值的基础上, 继续依据市场环境适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不断进行深化, 不断进行创新, 才能拥有更多的目标群体。
四、结语
本文对“红牛”饮料现有的价格定位做了简单的探究后发现, “红牛”在同行业饮料中的价格定位是属于高端的, 但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法的调查, 可得出其高价定位是与其高品质定位相一致的, 而并非盲目的高价定位。本文虽然对“红牛”饮料的价格定位做了一些研究, 但由于时间有限, 调查研究难免不能深刻全面, 有很多的不足与瑕疵, 只希望最后几点针对性的策略的提出能给未来“红牛”饮料的发展提供一点建议, 以利于更强的发展。
总体而言, 价格定位是品牌定位的根本, 是企业塑造及维护品牌的重要因素。“红牛”饮料必须将价格定位及其品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从整体上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 才能符合市场竞争的现代发展趋势,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艾尔·列斯, 杰克·特罗.广告攻心战略[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1.
[2]罗伯特·西格尔 (Robert Siegel) .我国品牌价格定位管理的主要不足及其改进措施[J].改革与战略, 2011.
3.饮料行业分析 篇三
1、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推出,促进行业发展。
2、燃煤工业锅炉改造数千亿市场正加速启动。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根据意见,各地将推行排污者付费委托第三方企业治污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
意见指出到2020年,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第三方治理将取得显著进展,污染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资本进入污染治理市场的活力进一步激发。环境公用设施投资运营体制改革基本完成,高效、优质、可持续的环境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体系基本形成;第三方治理业态和模式趋于成熟,涌现一批技术能力强、综合信用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境服务公司。
此外,近期燃煤工业锅炉改造数千亿市场正加速启动。雾霾治理仍是当前政府环保治理的首要任务。燃煤工业锅炉年耗煤量5-7亿吨,其产能落后、效率低下、污染严重,成为国家未来几年雾霾治理的最重点领域。根据相关规划,2018年推广高效锅炉50万蒸吨、淘汰落后燃煤锅炉40万蒸吨、完成节能改造40万蒸吨,这将开启数千亿元的工程、运营市场。
过去多年高效煤粉锅炉推广依赖于节能效果,2014年以来环保要求大幅提升,而煤改气成本过高,高效煤粉锅炉成为燃煤工业锅炉改造的最佳选择,因而市场需求快速释放。同时运营模式开始广泛推广,环保公司从设备、工程商转变为蒸汽运营商,运营模式解决了初始投资问题,进一步加速市场需求的释放。
个股方面,关注亿利能源、龙净环保、兴蓉投资、易世达。
旅游:离境退税政策利好入境旅游
1、2015年全年旅游总收入有望实现同比增长。
2、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出台,可申请增值税退率为11%。
近期,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2014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5年发展预测》。报告预计2014年全年国内旅游36.4亿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3.1万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1.6%和16.7%。
报告同时对2015年旅游经济总体上继续持有相对乐观预期。预计2015年全年旅游总收入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大致与上年持平,入境旅游人数1.3亿人次,大致与上年持平;入境旅游外汇收入5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出境旅游人数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6.8%。
另外,近日携程旅行网发布了《2015中国人春节出游医院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八成人希望用旅游来度过2015年春节,出行意愿远超往年。因为害怕国内过于拥挤,超50%有出行意愿的旅游者计划出境旅游,出境游意愿首次高于国内游。
此外,近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的公告》,决定在全国符合条件的地区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符合条件的地区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境外旅客在政策实施境外旅客在政策实施地区购买物品,可按规定申请增值税退率为11%。
此次离境退税政策的出台,一方面从该政策本身来说,是我国增值税出口退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将提振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推动我国特色商品的出口;另一方面,从旅游业全局角度看,是国家对促进旅游业发展政策体系的再完善、再补充。
推荐:中青旅、宋城演艺、中国国旅、腾邦国际、锦江股份。
食品饮料:乳企毛利率有望提升
1、国内预调酒市场规模蕴含20-25倍上涨空间。
2、2015年大多数乳企毛利率有望提升。
2014年以来,预调酒板块以时尚的形象和口味强势崛起。预调酒从培育期走向爆发,最重要的推动因素是广大年轻消费者逐渐接受并传播预调酒的饮用习惯。
国内预调酒市场规模蕴含20-25倍上涨空间。根据中国就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3年中国预调酒销售金额约为10亿元,占整个酿酒行业的0.12%。目前,国内预调酒行业已经进入了爆发增长期,预计未来五年将以指数型速度爆发,2020年销售量有望达到1.5亿箱以上。
根据Euromonitor的测算,全球预调酒市场规模为42亿升,收入规模约为840亿元。目前海外市场平均预调酒所占市场份额约为3%-4%。预计到2020年国内预调酒行业规模占整个酿酒行业比重上升为1.5%-2%。
乳制品方面,预计2015年上半年原奶价格开始筑底,全年处于低位,有利于下游乳企降低成本,同时成本下跌会传递到终端产品价格,有利于提高销量。此外,经过一年时间对大包粉的消化,2015年大多数乳企可以享受到原奶价格下跌带来成本下降的好处,毛利率有望提升。
另外,近几年高端产品占比不断提高,是乳企收入、利润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低温产品增长迅速,是驱动乳企未来增长的新动力,2014年中国酸奶销售额达634亿,增速达19%。同时,功能性饮料、保健饮料、休闲食品是乳业龙头可能进行品类扩张的方向。品类扩张诉求或推动乳业龙头外延式扩张,乳业龙头公司具有渠道优势、资金优势。
推荐百润股份、伊利股份、光明乳业。
电子元器件:国家扶持推动产业发展
1、国家集成电路基金频频出手投资。
2、USBType-C接口普及,连接器厂商受益。
近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频频出手,不仅与长电科技、中芯国际全资子公司芯电上海合作成立公司,以收购全球第四大封装测试公司星科金朋,同时也向芯片设备制造商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投资人民币4.8亿元。此外,据称该基金也可能参与对Marvell手机芯片业务的购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透过投资1,200亿元带动地方资金、产业资金的投入,希望藉此扶持一批上规模的公司,同时弥补国内产业薄弱的环节。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于2014年10月由大陆工信部正式通告成立,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同时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提高整体收益。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一系列举动都表明国家和政府对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的重视,也透露出国家扶持该类行业发展的决心。借此契机,国内的芯片制造等技术必定会再上一个台阶,对于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会有不小的推动。相关产业值得长期关注。
此外,在近期的CES展会上,包括微星的新款笔记本电脑在内的诸多新品都纷纷采用了USBType-C的接口。相关业界人士也表示,USBType-C接口和接线刚刚开始量产不久,目前仍然供不应求,预计2015年上半年应该就能够开始大量供应,到下半年则可望见到Type-C的广泛应用。预计Type-C接口在未来1-2年内将逐步普及,国内连接器厂商得润电子等亦将充分受益于这一普及进程。
推荐三安光电、长盈精密、海康威视。<Z:\1325\结束符.jpg>
4.饮料行业发展规划 篇四
饮料按乙醇含量可以分为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两大类,酒精饮料包含各种酒类如啤酒、白酒、黄酒、红酒等;非酒精饮料指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 0.5%的饮品,人们通常也将其称为软饮。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T10789-2015)直接用饮料代替软饮一词,根据《饮料通则》的定义,饮料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冲泡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 0.5%的制品。
改革开放以来,相关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相关产品及服务消费将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产业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当前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为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本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
规划思路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产业发展和应用为导向,明确目标任务,开展专项行动,实现产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应用。
第二部分
原则
1、人才为先。把人才作为发展产业的首要资源,创新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机制,保障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力,夯实产业发展智力基础。
2、坚持创新发展。着力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3、组织引导,市场推动。坚持组织引导,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实现市场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
第三部分
背景分析
饮料按乙醇含量可以分为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两大类,酒精饮料包含各种酒类如啤酒、白酒、黄酒、红酒等;非酒精饮料指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 0.5%的饮品,人们通常也将其称为软饮。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T10789-2015)直接用饮料代替软饮一词,根据《饮料通则》的定义,饮料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冲泡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 0.5%的制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饮料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我国包含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浓缩饮料、果汁、即饮咖啡、即饮茶饮料、能量饮料、运动饮料及亚洲特色饮料在内的饮料销售金额由 2014 年的4,652.16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5,785.60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4.46%。
2019 年 1-12 月,全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企业产量累计达到17763.5 万吨,同比增长 7%。其中,12 月当月饮料产量 1403.5 万吨,同比增长 16.8%。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消费者对饮料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促使我国饮料产品类别、口味日益丰富,各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出现较大差异。上世纪 80-90 年代,我国饮料市场基本以碳酸饮料、包装饮用水为主;21 世纪初,茶饮料、果蔬汁兴起:近年来,能量饮料等特殊用途饮料、咖啡饮料、风味饮料等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直以来,中国饮料市场以包装饮用水、即饮茶饮料和碳酸饮料为主,2019 年三者占中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 34.55%、21.12%、14.93%。经过多年的发展,果汁和能量饮料也已成为饮料行业的重要
组成部分,2019 年二者占中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 15.60%、7.92%。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饮料的健康、功能属性需求日益提升,各细分类别饮料中,能量饮料、即饮咖啡、包装饮用水和亚洲特色饮料表现出超越行业的快速增长,其中能量饮料在 2014年至 2019 年期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高达 15.02%,是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
近年来,自动售卖机网点的铺开和互联网销售平台发展迅速,中国饮料行业明显呈现出渠道多元化发展的特征,自动售卖机和互联网销售的饮料占比有所提升,但仍以线下店面销售为主要销售渠道。2019 年,我国各类饮料的线下店面渠道销售量占比均为 90%以上。
跨国品牌历史悠久、市场知名度高、市场份额相对较大,然而近几年国产品牌迅速崛起,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和营销策略逐步提高了市场份额,驱动国内市场的增长,并引领着行业的创新潮流。如国产品牌农夫山泉在包装饮用水、茶饮料等诸多领域都获得了亮眼的表现。其他较为成功的国产品牌还包括茶饮料中的王老吉,包装饮用水中的怡宝,风味饮料中的天地壹号,能量饮料中的东鹏特饮和乐虎等。
基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总量和消费观念的差异,我国饮料在不同区域之间的生产、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经济发达、人口较多地区饮料的生产、消费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以广东省为例,2018年广东省饮料生产量占中国饮料生产总量的比例为 18.88%,由于饮料行业有经济运输半径,生产基地通常靠近消费集中区域,而广东常住人口占比仅 7.51%,可以合理推断广东省饮料消费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伴随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渠道延伸和观念的革新,其他地区对饮料的整体需求将逐步释放出来,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第四部分
区位环境分析
初步预计全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xx%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xx%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xx%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xx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xx%。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xx%。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 xx%。预计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xx%和 xx%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xx%左右。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今年区域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xx%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xx%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xx%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xx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xx%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xx%以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xx%。城镇、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增长不低于经济增长幅度。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xx%以上。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现行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省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从国内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内涵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明确了当前时期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国家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借势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为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保民生
拓展了新空间。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增强了动力和活力。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
聚焦重点领域,坚持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安全食品加工、文化和旅游等主导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高效产业体系。
(一)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突破口,引导人才、技术、资本、土地等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努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落实“中国制造 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传统产业新兴化,通过技术工艺创新、信息技术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深入实施
“机器换人”行动计划、工业“强基”工程和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内外标杆企业推进技术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三)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和优质化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化和集群化发展,全面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四)优化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兴业富民的要求,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单功能的传统农业向多功能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体系。
第五部分
目标规划
到 xx 年,区域产业发展重点行业和企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布局 xx 家左右产业骨干企业,重点产品服务比重稳步提升,以满产业发展需求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新体系基本成型。
第六部分
主要发展任务
(一)优化区域布局
统筹环境容量、资源能源、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引导调整产业布局,形成东、中、西部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二)优化组织结构
支持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资本、资源、品牌等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要素配置效率。支持中小加工企业发挥机制灵活、贴近市场、专精特新、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加快自主创新,着力发展面向消费市场的产业产品服务。形成个性化发展,大中小企业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
(三)实施科技创新提升工程
引导行业企业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水平。重点建设各类产业公共研发平台、重点试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构建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创建一批以行业为特色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完善产业发展所需公共研发、技术转化、检验认证等平台。提升行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与行业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 xx 年新增创新平台xx 个。
(四)完善相关标准
依据科技创新成果,协同推进高端产品标准和应用设计规范体系建设。及时制定新产品标准和规范,积极推进新产品规范制修订。
第七部分
实施保障
(一)创新融资渠道
建立、完善政策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产业投融资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行业产业项目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制定发布行业产业鼓励发展目录等方式,引导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社会资金进入行业产业。
(二)加强政策创新
优化法制环境,提升法制观念,做好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加强供给侧政策创新,强化需求侧政策引领。推广落实先进政策经验,强化政策与财税、金融、产业政策的衔接配套。
(三)加强行业自律
发挥行业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引导企业遵规守法、规范经营,健全行规行约,完善行业诚信评价体系,加强行业自律。组织企业共同建立市场行为规则,维护市场竞争环境。
(四)加强人才智力支撑
打造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升级版,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聘用和激励机制,重点引进并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来本地创新创业。深入推进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培育高素质劳动大军,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质量,切实为发展先进产业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
(五)加大科研力度,推动产业配套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技术研发推广,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列入各级科技专项计划,优先给予成果奖励。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
(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产业发展。
(七)加强培训宣传
鼓励高等院校开展相关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学习与沟通合作,提高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注重宣传引导,建立区域宣传示范基地,采取主题宣传周、电视、报纸、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方式,开展产业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八)扩大国内外合作
鼓励企业与国外公司加强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升发展水平。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拓海外业务,推进产业发展走出去。
(九)明确任务分工,协调部门配合
健全协商机制,加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产业建设项目立项、投资安排等相关工作,加快推动规划的实施。落实规划实施的各项责任制度。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各负其责,加强联动,协同推进,制定完善促进产业改革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形成推动产业改革发展的合力。
(十)加强工作协调
建立产业部门协调机制,形成职责明晰、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第八部分
重点 建设项目
—— 重点建设项目:x xx 投资管理公司 x xx 项目
一、项目建设单位
(一)建设单位
xx 投资管理公司
(二)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公司不断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经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外在要求,也是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需求;既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要。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公司积
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回馈社会、实现价值共享,致力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公司把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作为社会责任管理推进工作的基础,从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
二、机遇与挑战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区域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孕育着巨大发展潜能,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对外开放将激发持续发展动力,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从省内看,海南区位、气候、资源独特,后发优势明显,重点领域改革将释放出更多红利,“互联网+”、新型城镇化等新的增长动力将拓展更大发展新空间。区域社会治理能力和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专业型、领军型高端人才不足;保持和提升综合环境质量难度加大。
因此,当前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攻坚克难,补齐短板,实现新常态下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突出创新驱动汇聚高端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突出开放创新、全面创新和原始创新,强化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促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发展”,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之城。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基础支撑,提升源头创新能力,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实现从跟随创新向自主创新、引领创新迈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知识联盟,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坚持开放创新,促进国内外创新资源与创新创业环境有机融合,推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区域协同创新,提升参与全球创新合作和竞争的能力。
——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联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先
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优势传统产业为重要组成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创新与商业模式、企业、文化、金融创新融合发展,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集中涌现,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打造产业新引擎,构建世界级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
——构筑创新人才高地。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创新作用,更加注重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更加注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全面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坚持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并举,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人才载体建设,海纳天下英才,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营造激励创新环境。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完善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协调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创新。弘扬特区创新文化,完善鼓励创新、支持创造、激励创业的政策措施,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创新服务能力,构建更具活力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二)突出质量引领构建全面发展新优势
把质量作为新常态下第一追求,更加注重企业效益、民生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推进质量、标准、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加快构建大质量大标准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城市、文化、生态发展率先全面步入质量时代。
——加快实现质量型发展。坚持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始终保持追求卓越的质量自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推动消费与创新相互渗透,以新需求牵引新技术、催生新产业,以新技术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和技术含量,实现产业结构再优化再升级。
——创建国际一流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标准体系,实施更广泛、更先进、更严格的质量和标准控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加快创建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标准,在若干重点领域成为国际标准引领者。把标准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全过程,率先在涉及健康、安全、环保等领域制定实施更高标准,以领先的标准抢占发展先机、赢得竞争主动。
三、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xx 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 产业示范基地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159999.84平方米(折合约 240.00 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项目总建筑面积 235199.76平方米。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133375.24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07032.16万元,流动资金 26343.08 万元
(五)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六)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446381.74 万元,税后净利润 48100.1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25023.11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21.68%,全部投资回收期 5.24 年。
(七)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20 个月。
—— 重点建设项目:x xxx 有限公司 x xx 项目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xx 项目
2、承办单位名称:xxx 有限公司
3、项目性质:技术改造
4、项目建设地点:xx 产业示范基地
5、项目联系人:xxx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
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公司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服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公司积极申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内企业影响力。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
项目选址位于 xx 产业示范基地,占地面积约 90.00 亩。
(四)产品服务规划方案
根据建设规划,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为:xxx/年。
二、项目建设环境
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面对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经济减速还没触底,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酝酿新突破,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发展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期、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期、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和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关键期。
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国家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面临全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稳定带动机遇,更面临大力推进供需两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调整优化结构的重大机遇,有条件通过艰苦努力,使经济跨上更有特色、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发展轨道。
——国家坚持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培育新的增长极,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国家坚持绿色发展,将有效推动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构建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构筑绿色低碳循环的先发优势和现代产业体系,开创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百姓富裕的新局面。
——国家坚持开放发展,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加快对外贸易,扩大招商引资,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国家坚持共享发展,将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创业就业、缩小收入差距、健全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有利于加快补短板、惠民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各项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
——经过多年努力,经济总量和实力不断提升,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孕育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通过多年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理念、思路、举措,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发展动能转换迫在眉睫。现有基础难以为快速增长做出更多贡献,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凸显,结构不合理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地区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势头虽然较好,但体量小、占比低、牵动性弱,短期内还难以形成有效支撑,新旧动能“青黄不接”问题十分突出。
——保护与发展的深层矛盾仍需破解。近年来地区在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但局部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同时,受发
展阶段、经济布局、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依然突出,统筹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仍需做大量艰苦工作。
——推动协调发展面临新挑战。随着市场经济加快发展,各类要素加速向条件较好地区流动和集中,不同地区、不同功能区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在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成脱贫攻坚、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等任务也非常艰巨。
——开放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不足。地区尚有部分地区仍未开放,对外开放互联互通的基础薄弱,对外合作交流的层次不高、规模偏小,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企业、产品、人才等支撑能力不强。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新压力。经济转型期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等过程中就业、金融风险等问题显现,对社会稳定形成新的压力。与此同时,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
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并举,坚持进出口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拓宽外向通道。推动与国家“一带一路”陆海空大通道互联互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物流链和价值链。优化外贸结构。完善外贸布局,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优化提升一般贸易,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旅游、物流、软件、外包、技术、文化、中医药等领域服务贸易。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和外贸综合服务体等新型贸易业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产业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扩展。支持成套设备、资源能源、关键技术以及重点消费品进口。
大规模“走出去”。加强双边多边政策对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拓展海外市场。支持有实力、有条件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研发基地,承揽国际工程项目,跨国兼并收购重点企业和项目。推动企业在境外建设加工制造型、农业产业型、商贸物流型、资源利用型等经贸合作园区。促进沿线人文交流,推进科技、教育、文化资源“走出去”。推动与重点国家建立友好省州、友好城市等经贸合作伙伴关系。
高水平“引进来”。提升引资、引智、引技水平,引导优质生产要素投向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
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有计划、有重点地争取扩大国际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和使用范围。鼓励企业利用发行外债。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根据估算,项目总投资 45709.45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34547.91 万元,流动资金11161.54 万元。
四、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 34547.91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2456.14 万元。
(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
根据估算,本期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 12091.77 万元。
五、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年预期营业收入(SP):176749.29 万元(含税)。
2、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22055.22 万元。
3、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3.19%。
4、全部投资回收期(Pt):4.08 年(含建设期 23 个月)。
六、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5.饮料行业分析 篇五
html模版啤酒饮料灌装机械行业主流发展趋势分析
一、设备一体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发出一体化饮料机械设备投放市场。例如张家港顶顺机械厂以及其他企业业推出的冲瓶、灌装、旋盖三合一机组。设备一体化将多个工艺环节集成到一个机组完成,消除了中间流通环节可能导致的二次污染,提升设备的整体效率。从市场反应来看,该类型设备受到用户的追捧。在国产无菌灌装设备市场反映冷淡的情况下,一体化设备的市场接受度无疑是令厂商感到欣喜的。短期内,一体化设备的发展会较无菌灌装设备迅速,厂商的研发热情也会愈发高涨。
二、自动化程度加强 随着啤酒饮料行业的规模化、集中化,市场对啤酒饮料灌装机械的速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模化的生产需要高速度、高效率的生产设备。而要提高灌装机械的生产效率,自动化水平一定要加强。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在着手加强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并开展一系列的技术研发。在市场的驱动下,我国啤酒饮料灌装机械制造行业会进一步加强设备自动化的研发力度。
三、设备适应性提升 我国啤酒饮料行业经历数十年的发展,产品品类、包装形式均已极大丰富。而消费者对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啤酒饮料厂商在包装形式上求新、求变,在包装质量上求精、求美。往往一家企业经营的产品形式就达到数十种乃至上百种,企业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机械工具,经常会遇到数种不同包装形式的产品需连续生产的情况。这就要求灌装设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更多种类的灌装物料、更多规格的灌装容器乃至不同的灌装工艺。设备适应性的提升,一方面表现为设备适应广度的提升;一方面表现为设备工艺调整的方便性。
四、企业规模化 我国啤酒饮料灌装机械市场对成套设备供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啤酒饮料行业的发展,行业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产业集中度也越来越高。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实力变强,对设备的要求相应也就越来越高。为顺应市场的要求,我国啤酒饮料灌装机械制造行业需要进一步提升成套设备乃至成套高端设备的供应能力,而实现的前提是企业要上规模。而从行业的具体情况来看,行业领先企业的市场规模也正在迅速扩大。例如,2004年,啤酒灌装行业的广东轻工二厂年销售额较2003年增长将近一倍,市场排名也跃居行业第二。企业要向规模化发展,市场也要求企业规模化,规模化已是大势所趋。
6.大学生饮料消费偏好分析 篇六
引言
炎炎夏日,饮料成为同学们消暑解渴的一项重要配备。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裂解大学生群体的饮料消费状况和各种饮料品牌的满意度、喜爱度,并通过本次调查对大学生在饮料中的消费有一个科学的、清晰的认识。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料品的消费需求日益高涨,并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人们已不再将饮料简单地定位于解渴的功能。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消费群体,在整个饮料消费市场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从大多数的饮料宣传广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绝大部分的饮料在推向市场时,都主要是定位于年轻的顾客群体中,因此,只有充分掌握、准确分析年轻人对饮料品的消费态度和消费偏好才可以控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引导其购买决策,从而提高产品的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
调查结果及分析
1.在校大学生对现在的饮料持基本满意的态度
根据问卷的结果显示,50份问卷中,对饮料行业持有基本满意度的问卷有45份,占全部问卷的90%。虽然问卷结果不能说明一切,但也正如问卷所表明的那样,大部分学生对饮料行业的满意度还是很好的,至少不是很不满意。有了这样的满意基础,厂家和销售商应该加以利用和诱导,改善自己的生产和销售方式,以求能够做到让自己和消费者都能满意的程度。
2.大学生购买饮料一般少于一天一次
购买饮料的频率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果是夏天,那饮料的消费情况就会偏高,而冬天则会冷清很多;春季和秋季则相对稳定。
3.大学生经常购买的饮料有茶饮料和纯净水等
调查结果显示,在口味偏好方面,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了茶饮料系列。也许是口味需求,也可能是现在的消费流行,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见同学们引用不同品牌的不同口味的茶饮料。另外,纯净水和碳酸饮料的消费情况也相当可观,尤其是纯净水的消费,大多数消费者大概出于经济实惠或解渴的目的而选择引用纯净水。而果汁、奶类、碳酸饮料等具有特殊口味的饮料则是为了满足同学们不同口味或营养的消费需要。
4.对饮料的消费时段比较随意,但更注重解渴功能
同学们喝饮料的时间并不固定,属于随意购买的消费行为,主要是在口渴时喝饮料,也可能是运动之后。在调查中发现,口渴时喝饮料的比例较大,50名同学有27人认为他们喝饮料 的最初目的是解渴的作用,其次是运动后和饭后和饮料,而其中的原因也多是因为口渴。因此,大多消费者是在口渴时喝饮料,没有将饮料消费作为随意消费的方式。这说明他们更注重饮料的解渴功能,属于比较实际的消费。
5.饮料的价格选择较为合理
就大学生而言,购买饮料的价格选择还是非常合理的,既能够满足自己的口味需要,又能做到合理消费。因此在饮料消费上,很少出现高消费,乱消费的情况。
在调查中,36人经常选择2—3元的饮料,占到72%,这与现在的饮料行业较为吻合,因为现在的饮料行业里,大多数的饮料躲在2.5元左右。这种学则恰好能够反映出大学生对饮料消费的偏好问题。而在4元以上的饮料,同学们会慎重考虑购买行为是否值得,能否得到应有的回报。
6.消费者更习惯于塑料瓶包装的饮料
在饮料包装形式的调查上,80%的消费者选择塑料瓶形式的饮料包装,因为这种包装携带方便,打开后若不能一次性喝完,还可以重新密封,留待下次引用。
除此之外,将近20%的调查者喜欢易拉罐、玻璃瓶或纸盒的包装形式,原因可能是这种包装的饮料容积较小,可以一次性喝完,相对于塑料瓶的较大容量,更为简便。也可能是因为这些材质的包装设计比较新颖和时尚。但塑料瓶的主导地位绝对是牢固的,也许以后会出现可降解的环保包装,但段时间内,塑料瓶还会占据大部分市场。
7、很多大学生选择饮料的口味并不固定
在饮料口味的选择上,超过80%的调查者表示会更换自己的口味,其中哟12%的消费者会经常尝试不同口味的饮料,70%的调查者偶尔会改变自己的口味选择,只有14%的调查者表示自己只会选择某一特定的口味。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现在市场上新的饮料口味不断出现,使得饮料口味的丰富程度越来越高,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需要进行自由选择购买。并且,在习惯了某种口味之后,消费者往往喜欢不自觉地尝试心得不同口味的饮料。
7.中国制酒饮料行业运行报告 篇七
1. 工业总产值增长情况
2009年以来, 作为抗周期性的饮料行业也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后城乡居民收入放慢和消费预期下降的影响, 整体效益明显下滑。2009年1~3月, 饮料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90.96亿元, 同比增长14.55%,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5.2个百分点。从子行业运行情况看, 5个子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都比上年同期增长水平有不同程度放慢。其中, 葡萄酒制造的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比上年分别下降1.45%。
2. 产量分析实际值
随着夏季的来临, 软饮料行业的旺季即将来临。从3月的数据来看, 果蔬汁产量增速领跑软饮料行业, 未来这一增速还将加大。数据显示, 3月, 软饮料产量592万吨, 同比上升21.7%, 1季度累计增长15%, 由于临近夏季, 产量环比增速明显回升。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陈晨认为, 产量的增多表明软饮料的市场需求量在上升。在各子行业中, 果蔬汁单月增速高达52.7%, 累计增速33%;瓶装水3月同比增长23.5%, 累计增速22.6%;碳酸饮料3月同比仅增长1.34%, 累计下滑3.5%。从子行业的数据可以看出, 果蔬汁的产量明显高于碳酸饮料产量, 这表明, 果蔬汁的市场份额将渐渐取代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随着健康理念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关注健康, 放弃碳酸饮料, 转向果汁饮料。
从酒类产品产量看, 随着销售需求的收缩, 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 3月份白酒产量53.5万吨, 同比增长18.46%, 葡萄酒6.9万吨, 同比下降8.91%, 啤酒298万吨, 同比下降4.05%。
二、销售增长情况
从工业销售值看, 2008年我国饮料市场的增长速度明显趋缓, 整个行业的发展正越来越受到因收入预期下降而导致的需求萎缩的影响。2009年1~3月, 饮料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值1560.58亿元, 同比增长12.66%, 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8.54个百分点。其中, 白酒制造实现工业销售值498.89亿元, 同比增长17.89%, 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16个百分点;葡萄酒制造实现工业销售值46.1亿元, 同比下降7.73%;啤酒制造实现工业销售值237亿元, 同比增长8.29%, 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9.8个百分点;软饮料制造实现工业销售值556亿元, 同比增长10.63%, 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21个百分点。
从库存情况看, 2009年1~2月, 全行业产成品规模为339.2亿元, 同比增长18.6%, 增速比上年同期不但没有上升, 反而下降2.5个百分点。其中, 软饮料制造、制茶加工去库存化效果名下, 与上年同期相比, 这两个行业的产成品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2和52.7个百分点。而葡萄酒库存则增加较多, 积压相对其他行业更为严峻。
三、进出口情况分析
由于国外市场波动, 主要出口国和地区对中国饮料产品的进口明显减少。2009年1~3月, 饮料制造业累计出口交货值为34.84亿元, 同比下降9.44%, 出现了近几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 白酒制造出口同比下降35.5%, 啤酒制造同比下降2.4%, 软饮料制造同比下降12.39%。只有葡萄酒出口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 且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提升。
四、利润总额增长情况
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过快, 再加上运输、储藏成本居高不下, 饮料制造业利润增长速度较上年同期有所放慢。2009年1~2月, 饮料制造业共完成利润总额90.8亿元, 同比增长9.9%, 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0.3个百分点。在酒类产品中, 啤酒和葡萄酒行业利润比上年同期明显减少, 利润急剧下降。在饮料产品中, 软饮料制造累计实现利润30.3亿元, 同比增长5.3%, 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6.74个百分点。
8.统一出招:饮料行业竞合时代来临 篇八
饮料行业发展趋势日渐明朗:中国饮料市场未来发展的格局将是五大饮料系列并存(碳酸饮料、纯净水和矿泉水、茶饮料、果汁饮料和功能性饮料)以及相互之间的不断组合、细分创新,革命性新饮料诞生的可能性不大,而一般的新品类则难以形成气候,更无法撼动市场中的主流产品,因此名牌的多元化发展将是未来饮料行业发展的主流。另外,一线城市已接近饱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有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市场向纵深化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统一可以说正是看到了饮料行业的未来走势,才选择在如今这段竞争的关键时期合纵联横,跑马圈地。收购健力宝为统一日后产品线的延伸打下基础,健力宝的橙蜜汽水填补了统一碳酸饮料品类的空白,增加了与“两乐”抗衡的砝码,另外健力宝以农村为主的销售网络和160万吨的饮料生产能力也是统一所看重的。与此类似,统一参股完达山以及想入股汇源果汁都是为了在短期内丰富自己产品系列。完达山拥有庞大的乳源基地和城乡为主的渠道,借着完达山的奶源七势,统一旗下的乳酸菌饮料新产品罗比多“已经在全国上市,凭借这一产品意欲进军有着年增长速度30%的乙酸菌饮料市场。当初想入股汇源果局,统一也是相中了高价位的纯果汁饮料市场。至于联手华龙日清更是意图明显:统一看中的就是其在二、三级市场的渠道掌控能力,华龙日清拥有11个销售部,63个分公司,280个营业部,销售人员4000余人,销售网点60万个。通过这一系列大手笔的布局,统一丰富了自己的产品系列,增强了与各大竞争对手特别是老对手康师傅博弈的筹码,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并购,统一完成了目标消费群从城市的3亿消费者向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市场的10亿消费者的扩展和过渡。
其实,品类的多元化趋势既是饮料制造商面对中国市场品类日渐稳定而主动采取的应对措施,也是分担经营风险的一种明智选择。碳酸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在中国已加快了多元化发展的步伐,非碳酸饮料产品正成为其新的业务增长点。2005年末,可口可乐宣布与香港本土饮料“健康工房”结成策略性合作伙伴,吹响了它向茶饮料领域进军的号角。
在全球范围内,像中国、印度和巴西这些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都将成为各大跨国公司的必争之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除了已有的小部分高端消费群体以外,庞大的中低端大众消费群体正在形成并且蓬勃发展。因此不仅在饮料行业如此,在日化行业也如此,可以说整个快速消费品领域都将前赴后继地加入到市场纵深化发展的行列,唯一不同的可能只是时间先后的差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雀巢、屈臣氏、宝洁、沃尔玛、联合利华、柯达……一长串耳熟能详、大名鼎鼎的企业都纷纷厉兵秣马甚至已经抢占了先机。大家看重的都是实现规模化经营后所能带来的效益。
9.中国蓝莓饮料和酒类市场分析 篇九
一、蓝莓市场现状分析
1、蓝莓果汁
果汁是中国目前市场上最主要的蓝莓加工品,在品牌数量、产地范围、消费总量、知名度等方面均处于加工品的前列。据笔者调查统计,中国市场拥有独立品牌(不考虑包装容量)的蓝莓果汁品种约 30 余种,从价格看可以分成 3 档,即每瓶 10 元以下、每瓶 10 ~20 元和每瓶 30 元以上,包装材质以玻璃瓶居多,但是 20 元以下的与 30 元以上的产品在包装档次上明显不同,尤其是过 100 元以上的蓝莓果汁(进口 蓝莓汁价格均在 100 元以上),虽然包装材质也是玻璃,但在包装物的商标设计、图 形设计、文字和色彩设计上,通过合理配置组合,达到形式美的效果,给人以豪华的感觉。国产果汁在产品商标设计方面,有源于蓝莓颜色的设计,如蓝格格、蓝牙、蓝吻等,有借助产地宣传的,如长白工坊、北纬 53° 等,其中蓝牙、长白工坊、蓝格格、兴安庄园、哇哈哈等知名度、零售终端铺货率较高。另外,从蓝莓果汁产地看,可以发现目前中国市场的蓝莓果汁绝大多数原料都是野生果,生产厂家位于野生蓝莓的主产区,如长白山、大兴安岭等地区,只有为数不多的非产区加工厂通过收购原料进行生产,分布在浙江、大连、江苏等地。从产品品质分析,每瓶 10 元以下的果 汁基本不含蓝莓纯果浆,多通过勾兑香精再添加野生蓝莓果而成,营养成分有限,由于制作过程中果粒不易清洗和过滤,经常含有果梗、果叶等杂质。20 元左右的果汁中有部分品牌含有蓝莓原浆,最 多 可 达 50%,进口产品中果浆含量较高,价格也昂贵,但从零售情况看,还以 10 元以内蓝莓果汁销售居多。目 前,含果粒的蓝莓果汁把北方市场作为主销区,南方市场对果汁品质要求较高,刚进入时不断接到消费者对杂质的投诉,因此销售增长缓慢。
2、蓝莓果酒
中国市场的果酒类中葡萄酒占有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葡萄酒行业中 排行前 10 位的企业可占行业利润总额的 80% 以上,主销区集中在中国的沿海一带,中西部销售份额较小。其他果品,如梨、浆果(如桑葚)、山楂等,酿造的果酒销量很少。蓝莓果酒的加工酿造比果汁起步稍晚,但发展迅猛,由于酒类的酿造工艺要求原料果含量较高,营养成分较之果汁要偏高,具有一定的滋补和保健功效。从笔者市场调查情况看,不同品牌的蓝莓酒大概有 20 多个品种,生产企业均分布在野生蓝莓产地,只有青岛一家是委托加工的形式,很多企业按照不同需求开发了高中低档不等品种,如忠芝、鑫野、超越等品牌,产品价格每瓶从 10 ~300 元不等,另外兴安庄园和北极冰品牌推出了品质更高的蓝莓酒,单瓶售价在 1 000 元以上。从销售渠道看,以超市、专业店、餐饮店、展会、网络直销为主,烟酒专卖等渠道较少,销售区域以产地东北三省较多,沿海发达城市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3、蓝莓罐头和果酱
中国目前是生产果品罐头的大国,品种和产量均处于世界前列,生产技术和工艺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其中苹果、柑橘类等罐头加工企业分布在沿海地区,可以利用这些地区的设备优势开展蓝莓罐头产品的加工,特别是沿海地区也是目前我国蓝莓栽培的主要区域,生产更具优势。另外也有利用野生果生产的蓝莓果酱产品。目 前市场上常见的只有辽宁、黑龙江等省生产的少数几款产品。蓝莓果酱品种也较少,多来自野生资源,市场上仅有 1 种产品采用栽培种原料。从销售情况看,蓝莓罐头、果酱在销售区域上和果汁、果酒有明显的不同,东北地区品种较为单一,而上海等大城市较多,这可能与不同地区的饮食消费习惯有关。蓝莓罐头必须直接使用果实,市场调 查到 的 2 款产品价格分别为 20 元(野生果实)和 25 元(栽培种果实);而果酱价格差异较大,市场产品价格 7 ~25 元,按目 前原料果实价格,野生种蓝莓冻果价格已经达到 4 万元 /t,低价位产品只能通过降低原料量来实现。目 前国 内 销售 25 元左右的蓝莓果酱,原料来自栽培种,品质与进口 产品相当。从消费者反应看,普遍认为果酱中含有较多整个果实、含果胶较少的产品更放心。
4、乳制品
据调查,蓝莓乳制品中的蓝莓均为辅料成分,部分产品添加少量果粒或果酱,如部分酸奶产品。但大部分产品仅添加香料,实际不属于蓝莓加工品。由于乳制品属于日 用 消费品,流转快,因此大众接受程度较高。产品中品牌优势较为明显,国内 5 家以上乳制品厂家出产过相应产品,价格以低端为主。
二、蓝莓消费者人群分析
1、从性别来看,女性多于男性
在果汁饮料消费者的总体构成中,男性占 45.9%,女性占 54.1%。从产品性格特征上看,果汁饮料女性化色彩较浓,因此更加受女性的喜欢,尤其是年轻单身女性的青睐。在女性消费者中,果汁饮料的市场渗透率达 43.8%;与此相应的是,男性的市场渗透率只有 34.7%,不及平均水平。其 T G l 指数为 88.7 ,低于总体水平。可以说,女性消费者撑起了果汁饮料市场的大半江山。
2、从年龄来看,青少年多于中老年
年轻化是果汁饮料消费者表现出的明显特征。对于18以下岁的青少年,产品的市场渗透率达到 48.9%;随着年龄的升高,市场渗透率则逐步下降:35 岁之后,果汁饮料的市场渗透率开始低于总体水平。同时 , 尽管市场渗透率在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相对较大,20 一40 岁的消费者占据了果汁饮料 61.3% 的市场份。可见,目前对中老年市场的开发不应忽视。
3、学历越高,兴趣越大
虽然在所有消费者中,初高中学历者 占了 45.3%,但从市场渗透率和TG指数看,中小学学历者对果汁饮料的消费兴趣低于总体水平;而具有中专以上学历者对果汁饮料的消费热情上升。而且学历越高,消费人群的比率越大。这反映出了高学历者对健康饮料的追求。
4、从职业结构看,白领最欢迎
办公室工作的职业人士对果汁饮料较欢迎。其中,保险金融从业人员最喜欢喝果汁,渗透率达 48.5%;重工业建筑业等行业从业者对果汁饮料的消费兴趣低于总体水平。果汁饮料厂商应当关注的是服务业、商业、轻工业的从业者。虽然它们的市场渗透率接近平均水平,但由于从业人数众多,占据 了最大两块市场份额。技术人员、专家、医生和教师的饮用比率最大,达到 43.2%;下岗人员的 消费比率仅占 24.5% , 远远低于平均水平。从市场份额看,专家、商业、服务业从业者工厂工人所占比率最大,三者合计达到 51.2%。
三、政府政策分析
蓝莓,被称为“世界水果之王”,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其为当今世界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蓝莓果实呈蓝色,近圆形,一般单果重 0.5-2.5 克,最大可达 3.5 — 5.0 克,果肉细腻,甜酸适度。进入 21 世纪以来,以蓝莓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木本小浆果,被国际市场誉为第三代水果。因为蓝莓果实营养丰富,属高氨基酸、高锌、高钙、高铁、高铜、高维生素的营养保健果品。但蓝莓的栽培历史却不到 100 年,最早始于美国,之后,世界各国竞相引种栽培蓝莓,欧洲、大洋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进入商业性栽培和生产阶段。为促进我国蓝莓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
1、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支持扩大蓝莓产业种植规模
中科院蓝浆果研发中心的专家说,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开始,该中心率先在我国南方进行蓝浆果的引种研究,以探索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种植的可能性。经过多年的观测研究,从 1999 年起,已在江苏、四川、湖北和贵州等地分别开展小规模的试种试验,2004 年开始规模种植。该中心和当地专家克服重重困难,基本摸清蓝浆果的繁殖规律,使较难繁殖的蓝浆果类型的扦插成活率达到 80% 以上。为加强信息、技术、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和促进蓝莓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不久前,国家林业局召开全国树莓和蓝莓产业发展研讨会,组织成立全国树莓和蓝莓产业发展协作组,在浙江开始试点。浙江贝莱特蓝莓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透露,该公司准备分期分项总投资 5000 万美元,计划分 4 年种植蓝莓 2 万亩,其中以公司农场形式经营种植 1 万亩,以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社形式发展农户种植 1 万亩,进入盛产期后,年产鲜蓝莓可达
2万— 3 万吨。据统计,中国蓝莓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持续快速上升,2001 — 2007 年栽培面积分别为 24、53、95、143、198、597、1 323平方千米,产量分别为 3、17、72、181、342、390 t。到 2010 年,蓝莓栽培面积超过 5 000平方千米(包括未投产面积),产量超过 1 000t。随着鲜果产量的逐年提高,鲜果的平均零售价已从最初的 400 元 /kg(盛果期价格)降到 200 元 /kg 左右。在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蓝莓产业已显现强劲发展的势头。
2、制定蓝莓产业行业标准、规范加工生产
蓝莓鲜果从采收到销售的冷链系统建设是提高零售蓝莓鲜果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冷链系统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果实采收时遮阴处理防晒降温、果实快速预冷至 10 ℃、冷藏间分选及贮藏、冷链运输、冷藏货柜销售等。冷链系统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并可有效降低蓝莓鲜果在贮运过程中的损耗,冷链系统的总贮藏期可以达到 60 天左右。中国已经建立了 60 多种果蔬汁产品的国家和行业标准,80 多个果蔬罐头产品标准,但涉及蓝莓产品的行业标准还在酝酿中,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蓝莓加工制品优质化质量标准,安全作业卫生标准和监管措施。这是蓝莓加工业以产业化为前提,实施现代化经营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蓝莓加工品打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蓝莓加工品的产品说明中应明确标注果品含量,杜绝不含蓝莓成分的假劣产品进入市场,规范蓝莓初加工生产的管理,改善初加工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卫生状况,改进初加工工艺,剔除初加工产品的杂质。利用高科技检测系统对产品进行分析,制定涉及生产重要环节的各种具体的参数比例,如原料、生产人员、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质量控制等,并定期进行抽查,加强监管力度,有效提高整个蓝莓加工业的产品品质,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现榨果蔬汁,现在已经有了相应的管理办法。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起草的《餐饮服务单位现榨饮料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现榨果蔬汁是指以新鲜水果或蔬菜为主要原料,经挑选、清洗、消
【饮料行业分析】推荐阅读:
饮料行业宏观环境分析08-11
食品及饮料行业简历表格10-06
食品饮料深度分析报告10-18
饮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09-06
饮料企业08-30
广告剧本范文饮料06-24
《做一杯饮料》教案10-24
饮料加工生产制度08-02
《买饮料》教学设计08-29
饮料公司发展规划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