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种回声散文随笔

2024-10-12

生命是一种回声散文随笔(11篇)

1.生命是一种回声散文随笔 篇一

珍爱生命是一种责任

——《2013年暑假第一课》观后感

平度市万家中学刘雅楠

7月4日下午,怀着一颗责任心我观看了以珍爱生命、防止溺水为主题的《暑期第一课》电视公开课。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通过观看电视节目,它使我懂得了如何珍爱生命、防止溺水。

生命无处不在。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来来往往那一颗颗跳动的心灵,那一张张微笑的脸庞,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夏季天气炎热,不少学生缺乏安全意识,为图一时凉快,经常结伴游泳,游泳中发生溺水事故时常发生,如何安全度过暑假意义极其深远。

溺水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大“杀手”。其原因无怪乎如下几种:一是一些学生为了逞强好胜,在不知水的深度和水底的情况下,就潜入水底,有的甚至在水里连续游两个小时以上,还做各式各样的姿势,很容易因体力不支而溺水。二是游泳者来到水边游泳没做任何准备动作就跳下水了,结果导致头晕、恶心、心慌等不适应感觉,或出现抽筋、肌肉拉伤等事故。三是有些学生下水前没有观察游泳处的环境,到一些水深,有旋涡,有障碍物等水域游泳。这些地方游泳时容易发生危险。发生危险时,小学生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抢救,有的甚至害怕逃走了,没有呼救,使溺水者失去援救的机会。在小溪和水库游泳的小孩占了绝大部分,大多数孩子都没有家长陪同,独自或两三个人结伴而来,结果出现事故也没人知道。

《暑假第一课》提醒我们每个人在下水前的注意事项及救护措施。我想如果每个人都提高防范意识,溺水事故就不会这样频繁的发生了,请大家“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我们不愿看到一个个生命随着河水的流去而逝去,我们更不愿看到那悲痛欲绝的父母,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惨场面。我们要时刻铭记老师对我们的呵护和嘱托,不再使溺水事故再次发生。当然,真正的安全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注意,提高意识,才能真正使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全的世界里。

2013暑假,让我们行动起来,拒绝溺水!

2.生命是一种回声散文随笔 篇二

一.发现生命——心有所想

写作是一种技巧, 更是人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在作文中要发现生命, 从而感悟体验作文背后人的意义与写作意义的关系, 在寻求自我展示中将生命投入写作。语文教材“生命教育”具有可行性[1], 许多作品中都蕴涵不幸和死亡的内容, 如《孔雀东南飞》《五人墓碑记》等课文, 老师都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生命的内容, 就相关主人公的选择加以讨论和引导。为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一点, 我在阅读教学中, 也特别强调欣赏杰出作品的生命魅力, 使其能心有戚戚也。例如:史铁生与《我与地坛》、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冰心的《谈生命》、张云成的《假如我能行走三天》。如我长期以来日常做的一项工作是与学生一起读作品, 交流感受。可以感受到作家写作时一种生命搏动的情景, 进而慢慢让学生明确一个写作重要的道理:写作不是一种去完成的任务, 而是发现生命、感悟生命的过程。

二.感悟生命——写有所成

很久以来, 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写出有血有肉的充满生命光彩的文章, 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 提倡自主拟题, 少写命题作文, 引入生命问题题材来作文[2]。要转变教师观念, 学会“有生命的教”;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有生命地写”。作文布置时提倡自主拟题。力求每次习作从内容到形式, 都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第二, 倡导自由表达,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有个性的表达。其实, 我们要让学生懂得,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想”, 是将“心有所想”转化为文本的过程。以生命热情投入他的写作。习作中多引入生命的题材范围, 例如, “遗书”文题, 我也让学生做了一次习作练习, 果然写出了各种各样的“遗书”, 而且形式多样, 有戏剧、小说、散文等, 只要表意清楚, 我均予以肯定。“真实的生活”、“关爱生命”、“青春与生命”等话题为习作内容, 使学生感到生命珍贵, 生命中蕴涵着灵光, 彰显着活力。作文教学呼唤生命的回归。

三.尊重生命——正确评价

古人云“言为心声”, 按理说, 作文是学生的心声, 是作为学生的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 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字外化, 而作文评价却存在“目”中无人的现象。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环境、个性志趣应该是有差异的, 但对他们的作文, 却要求一样的, 这种评价使学生的智慧都被个别老师主观意识给扼杀了。作文大量的去表现一种没有自己灵魂的东西。其实, 这是忽视众多生命, 不尊重生命的体现。作文教学中, 老师的评价标准很关键, 是学生的作文导向问题。我批改作文时, 力争做到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学生有一千个标准, 此语虽夸张些, 但学生的个性的确如此, 没有思维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所以文如其人般的差别种种就很自然了, 固然评语也必须迥然有异。我认为对学生个性、才情甚至另类的写作的思想观点应该去爱护, 去引导, 才能使他们的各种智慧才气得到充分的张扬。

四.热爱生命——快乐写作

余秋雨先生说过, “作文连接着健康的生命”。学作文与学做人原来就是水乳交融的一体, 热爱生命, 抒写生命, 张扬个性, 说出真话, “我”的个性是健康、理性的, 所表现出的人性就是善良的, 美好的。“写”, 是人的一种生命的运动。生命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 需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更多地寻找自我闪光点和自我价值, 关注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生命价值。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尊重他人, 使自己具有良好的生命观。

钱理群教授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生命。把人的内在的一些美好的东西.把学生内在的生命美好的情思发掘出来, 提升起来.就是善于直面自我、直面自己的生命。”[3]只有直面文本, 直面语言, 才能直面人的心灵, 才能直面人的生命。

作为语文教师, “传道授业解惑”,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为学生传生命之道, 解人生之惑, 明白自我的意义, 让语文与生命共舞。[4]这才是真正充满人文情怀和终极关怀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鲍陆胜.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考试与教育素质研究, 2009 (10)

[2]彭文霞李名龙.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科教论坛, 2009 (5)

[3]毕泗建.试论语文教学的生命特质.中学语文, 2007 (12)

3.生命是一种缘故事精选 篇三

乍听到这个故事时,我得承认,我内心的冷暖一时是说不清楚的。如果说人生是一趟远程串门,而生命又是一个去化缘、去结缘的过程,相信没有谁希望自己来这个世界一遭,仅仅是为了空手而归的。通常,我们给这个世界所能带来的礼物,仅仅是我们自己,当我们行将垂睫大去之际,反复检视肩头所负之物,倘若毕生渴望感动人间的奔行,换来的是来自人间的更加巨大与新鲜的感动,我想那份满意和知足,只有来自于对缘分二字的默默体认。

居住在沙漠地区的人们,有将吃剩的西瓜皮郑重地一块块覆盖在地上的习惯——人们会让有残瓤的一面朝下以延缓其水分蒸发的速度,说是没准会有从沙漠深处归来的饥渴难耐的旅入,需要它们,这是另一种人与人的结缘方式,施受双方可能永不相识。被无缘谋面的同类远远地牵挂着,这又是人间怎样一种既使人幸福又让人帐惘的缘分啊!

那年夏天,在无人区拍摄纪录片;有一回在帮别人拖车时,自己的车也陷入泥沼。有位牧民见状二话没说,赶来自家一群牦牛将两辆车一并抱出了沼泽地。原来,若干年前,有过路的司机,曾经搭栽过这位牧民病重的妻子,去乡医那里救治。此后他的家便一直安在沼泽地附近,没挪过地方,总想着,没准哪天会有哪辆过路的汽车遇到麻烦,需要他帮忙。多年以来,他把多少辆陷入沼泽的过路车给拖了出来,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但他知道的唯一一点,便足以使人肃然起敬了,那便是“这一带的司机师傅基本上都认识我”!

4.生命是一种责任演讲稿 篇四

孟子曾经这样告诫我们:“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几千年的历史穿越时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命的意义在于责任。

遭受宫刑的司马迁,一生遭尽世人白眼,死也无颜面对宗族。但是当他面对这惨淡的人生时,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决定忍辱负重,以血与泪凝聚成了:史家之独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光耀千古。责任,让他的生命绽放光彩。

因为责任,诞生了《史记》;因为责任,司马迁获得了永恒。翻开由责任诞生的史记,我们认识了更多能够勇担责任的英雄,是他们,让责任的精神穿越时代得以长青。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责任使勾践走向成功,成为所有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虽然蒙受着被俘的巨大耻辱,但由于责任,他选择了负重前行。他并没有止住自己重振越国的地步,而是勇敢的承担自己作为一个国君的责任。卧薪尝胆,灭夫差,洗尽耻辱,重振越国。责任,让勾践的生命更加精彩,让人们对他肃然起敬。

合上《史记》,现实的社会是一本永远也翻不完的书,时光给书的每一页都写下内容,又将每一页匆匆翻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得到了同样的信息:责任,让生命更精彩!

因为责任,中国女排再次登上领奖台;因为责任,短短几年中,歼—20,AG600,运20,C919等国产先进飞机相继诞生;因为责任,中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在月球背部着陆。

5.行走是一种景色散文随笔 篇五

想写点文字,为春天的花、秋天的月,为日复一日的梦想、为消逝的激情,或许什么都不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的诱惑,丰富是拥有了内在世界的宝藏。

平凡的日子充实而温馨,把细腻的情思过滤成娟秀的文字,是对行走的一种纪念。往事如烟,岁月留痕,年少的梦想满载着希望的风帆,启航、靠港、再启航。充满冒险的航程,伴着青春的欢歌笑语一路行驶在一条没有航标的河流之中;太阳落下升起,衣衫湿了又干,当远足的背包客逐渐从视线里消逝,摇曳的.船只慢慢靠岸停泊,蓦然发现,人生的相遇是邂逅最美的自己,可遇而不可求。

世界是一个童话,只需一个转身,变了心境,便改变了世界。站在人声鼎沸之处,瞅见的是喧嚣;站在宁静处,你享有的就是恬淡净雅。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行走在高山之巅,与她一同呼吸,你会发现原来你们是一体,生命是一场同自己的较量,人在路上,道在途中,心意若自在,处处好风景。

看山看水、看花看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寨里的老奶奶,每日里端坐在与她年纪相仿的织布机前,问她眼神还好使么?奶奶慈祥地笑着说,不用眼看,心里记着呢!年轻的后生仔忙完了庄稼地里的农活,跟老匠人学起了打铁的手艺,叮叮当当、铿锵有力,粗壮的胳膊,黝黑的脸庞,让人想起黔江里的齐声呼号的艄公!

6.思念,是一种别样的心情散文随笔 篇六

初秋的夜,微微稍凉,天空的月亮被云彩盖着,放着一丝微亮的黄色光芒。秋夜,没有春的鲜花争放,也无夏的蛙声虫鸣,不争不抗,不吵不闹,唯有一种安神的宁静。推开窗看远方,任秋夜拉长记忆,想起儿时的家中小院,父亲亲手搭成的葡萄架已经累累硕果,微风吹过,阵阵果香扑鼻,那便是秋的收获。

近来时常会想起父亲,小时候父亲的肩膀便是我的代步工具,宽厚且稳重,坐在肩头感觉一切都是美好的.。父亲喜欢孩子,在这样的季节时常会带我们一起出外爬山,钓鱼,打野兔,悠闲的不亦乐乎,这些娱乐放在如今的孩子们身上是很难享受到的,当然那个时代也不曾有现在的社会压力。记得有一次爬大裂谷,父亲用皮带把我系在腰间一起爬,险峻是可想而知的,上去之后再往回看,真是些许后怕,这算是父亲和我第一次历险,却成为了日后一段最有价值的记忆!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经常回忆父亲对待我们的点点滴滴,哺育后代的经验老一辈的影响很重要。尽管事隔多年,很多记忆都不曾清晰,但父亲慈祥的轮廓我终生难忘,或许这就是父子血脉的联系!

一直以来都想写父亲和我,凭借着儿时的印象,一点一寸的倒回时光。父亲有着浓浓的眉毛,稍有些胖,习惯穿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的确良,记忆里总挑着两个偌大的水桶,把井水倒在家里厨房的水缸里,让人感觉很踏实。其实在我真正懂事没几年父亲就生了病,我们在一起欢乐的时光比较短暂。很长一段时间是看到父亲躺在床上的样子,上世纪90年代医学还不发达,有些现在来看比较常见的病症在那个年月都是绝症。虽然很敬爱父亲,但对于小孩子来说看到病榻上的病人还有有些怕的,偶尔忍不住只会从床的侧面瞄一眼,显然这个时候父亲已经变得很消瘦。十三岁那年父亲走了,带着太多的牵挂与不舍。起初一段时间没有什么感觉,好像父亲还活着,就在身边,越往后感觉越浓烈,每当听到有人提前父亲这个称谓时心中都会五味杂陈,久不能平静,尤其在夜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每当从梦中惊醒,睁着含泪的眼睛,枕巾湿了一片,却不敢有一丝声响,因为我的床距离母亲只有一张桌子的距离,不想母亲看到我流眼泪。

小时候的我很努力,学着大人的样子,给人看起来很懂事。闲暇时候还会抢着干些家务。学习很用功,不大聪明的脑袋总能考出几次出乎意料的好成绩。父亲的照片就摆在后房的柜子上,每次打扫时总要静静的看一会,想一想父亲在时的模样。再后来时间久了,很多回忆随着时光的推移越发变的模糊,不再恐惧别人喊父亲。十四五岁的年纪渴望长大,渴望离开家去远方,渴望变得强大,渴望父亲能够看的到。

现在的我已经成家立业,少有回到家乡的时候。家里的老房子还在,偶尔清明回去祭拜还是喜欢从门口到后院走上一遍,看看每个房间,去后房的柜子边站一会,那里曾是父亲摆放照片的地方。秋天的后院满地落叶,葡萄架已经不在有我儿时的样子,凌乱的院子,断瓦散落在角落,想要捡起铺回到门楼上却没有勇气,这里曾经是我的家,父辈的家,而今随着下辈的迁徙破败成如此模样,叫人心寒,希望父亲也是理解的吧。

7.爱是一种病随笔 篇七

前世上千次的回眸,换回今生的一次擦肩,茫茫人海遇到属于自己的缘,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与之相识,相知,相爱牵手,这是多么大的缘分,多大的福分。你心里有他,你眼里的世界就会更加美丽。

风也和煦了,雨也温馨了,可相爱的人内心往往却是狭隘的,也异常敏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在普通朋友看来没有什么,可是再相爱的`人眼里,耳里就不一样的感觉,因为男人和女人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物种,男人是理性思维,女人是感性思维,这就造成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迥然。

8.相信是一种能力散文 篇八

从来不觉得这三个字有一天会出现在我的生活里,从来不曾想过,相信对一个社会人士来说,真的是一种能力。我们从开始的懵懂无知到渐渐适应社会的种种,这中间的挣扎可能非经历不能体会。

活了二十多年,亲人眼中慢性子的我,朋友眼中好脾气的我,第一次和公司领导争执,这样的争执不是出于工作的讨论,不是出于观点的背驰,却是因为在离职这件事情上面,竟然有人会这样的不可理喻,不论公司的规模到了哪一步,员工与公司之前的第一种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当一个员工提出离职的时候,作为领导难道一味地拖延敷衍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吗,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难道不是应该先解决 问题然后再来讨论或者追究这件事情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吗,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非但本末倒置还觉得员工是在逼迫自己。

老板不愿意再招聘,想要缩减人员配置并不是不放员工走的理由。从人事管理的角度来讲,一个员工提出了离职申请,即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劝说留在公司,总归不超过1年还是会离职,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我们进入一家公司的时候,都是抱着对公司的期待和认可来到这这里,那么到最后我们想要离开的时候,也必定是经过了慎重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做出的选择,这个时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左右的,也请善待每一位选择离开的伙伴,毕竟任何一个岗位都曾为这个公司或者岗位执着努力地奋斗过,毕竟公司也曾经对每一位员工心怀期许,能够善始善终,请不要恶语相向。

9.从容是一种境界散文 篇九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端五重临,那在船头上的早已不是他,夜落后,爷爷再不会来那河畔寻她,物是人非,她仍在那里等待,待逝去之人,待他乡之客,列待历历在目的昨日黄昏……从容——柏子甲板上那几个腿上长着长毛的男子又在吆喝,赌桌上的叫骂声,旁边那几个浓妆艳抹的女人在一旁侍奉茶水,唾沫夹杂在空气中,汗味、脚臭味、女人的香水味在空气回旋、漂荡。手中不易之金来源于白日忘我的劳作,太阳下,他们卑贱、下作,自己的尊严与人格被自己深深埋没,月下,女人的石榴裙下,他们嚣张、跋扈,家里的儿女老少怎能弥补自己的渴求,只有这样的夜晚,他们似乎才能找回逝去的“尊严”……

他拿着钱,离开众人,独自向黑暗中奔去,满脚黄泥,水迹残留路面,至一处偏远小屋,理理衣服,吐点唾沫弄个发型,熟悉地敲响门,随即,给那个来开门的女人一个大大的拥抱,女人家里,残留着未灭的烟头,桌上也放了两个酒杯,但他全不在意……离去时,脚上的黄泥仍在,那钱,也去了它该去的地方,也许又有一个人进了那个女人家里,也许他们在做什么,但他却不理会,头也不回的走去,来日等待他的,却又是多日的日晒雨淋,但想想那间屋子,似乎他又觉一切都值了。

卧在床上,抬头仰望屋脊,期待的是明日,还是过去?笑了笑人生那是一场梦,梦里对爱向往和痴迷,那朦胧神秘的波动后,流露着爱的羞涩与娴静,那是一场梦,梦里那绿堤,那河畔,那酒,那人家。曾在孤独前守侯,在梦幻中逗留,在那深深的泥浆中挣扎,无奈,水深则没身,他们无法挣脱,那是让人窒息的旋涡。鞭炮声能打破夜的沉寂,却不能划破那重重的枷锁,它一丝丝,一层层嵌进人的身体,锁住人的灵魂。别里科夫的雨伞罩住了他们的光明,希望,热情和那奔涌的思绪,畏缩的躯壳中,他们的情在奔腾,心在嘶吼……四月的湘西青山依旧,凤凰古城旁沈从文似乎也在彷徨,渡河边的翠翠,破船上的柏子……岁月的流苏划落天际。

10.快乐是一种方式随笔 篇十

在空间里,我曾过有关“幸福”的文章,今天休息闲来无事,就想再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咱们的老朋友——“快乐”,我当做消遣,你就当做一乐吧!

如果“幸福”是一种感觉,那么“快乐”就是一种方式。我认为大多数快乐是自找的。快乐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你的心态。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一点感恩的心、知足的心、欣赏的心、关爱的.心、包容的心,少一点抱怨的心、嫉妒的心、不满的心、仇视的心,我想好的情绪一定会进入你的大部分心房,并产生出大量的好心情,从而快乐就属于你的了。多么简单,但有点贵!哈哈!

当然,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利、件件如意,总会遇到不称心、不如意、困难、甚至悲伤的事。但是,不管你想与不想,它不会自动消失,这就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情和态度(我估计“心态”一词就是心情和态度的加法结合而成),去冷静而勇敢地去面对它、处理它、淡化它、轻视它,学会思考、理解、宽容、放弃、遗忘,凡是都想——“还好:没有更糟!还好:还有明天!还好:我还活着!”。那么,我坚信:只要信心在、希望在,痛苦和烦恼,无法靠近你、幸福和快乐就会向你靠拢!不信你就试一试?

另外,我认为:我们不能守株待兔等待快乐,还要主动出击寻找快乐的“源泉”!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喜欢和嗜好,比如“看书、绘画、写作、唱歌、跳舞、旅游、花草、宠物、等等等等,在这些里面肯定会你的喜爱,那就去寻找它、挖掘它,并努力开发它、发展它、热爱它。弄点事、找点乐,多开心、多逍遥啊!

亲爱的朋友们:赶紧去寻找你们的“旧爱”(别胡思!)、去发现你们的“新欢”吧!(别乱想!)。我相信它们一定会带给你们很多很多快乐的!不要担心!现在去找还来得及!哈哈!

11.生命是一种回声散文随笔 篇十一

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中秋节是继春节之后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逢“十一”黄金周,各位发大心,来龙泉寺学习佛法、修行佛法,念了一个星期的《楞严经》,积聚了很多很多的资粮。虽然是露天场地,但是非常清净庄严,供品十分丰富,可谓琳琅满目。由此可见,诸位对佛陀信仰的无限虔诚。

一、佛陀开创了生命教育 1.认识佛陀

释迦牟尼佛是一位修行成道的圣人,大彻大悟。他具足福德、智慧、慈悲,是圆满的。释迦牟尼佛出生时,有许许多多的奇迹、瑞相出现。根据经典记载,佛陀出世的时候,很多聋子突然能够听到声音;不少瞎子恢复了视力;很多哑巴突然间能够说出话来;有些驼背的人,身子能够直起来;不少跛子,能够正常走起路来;还有好多囚犯,从监狱里面被释放出来;许许多多的猛兽也不再吼叫,不再去伤害人……总的来说,有很多很多的瑞相出现,不同于一般人来到人世间。

释迦牟尼佛贵为王子,但是他没有想要去继承王位。反过来,他想去出家、去修道,解脱自己生命的痛苦,使得佛教流传至今,大家才能够来到寺庙学习佛法。

他为什么能够发这种心,能够去修行、成佛?释迦牟尼佛在未出家时,曾经经历了人们常常看到的景象 ——老、病、死。他看到老人眼睛花了、牙齿掉了、耳朵听不清楚、满脸都是皱纹等,内心就很难过、很悲哀、很痛苦。有一回,他出城门的时候,看到一个病人,奄奄一息,痛苦不已,便大发慈悲心,感受到痛苦,犹如自己生病一样。又有一回,佛陀出城门的时侯,看到一个死人,死亡的那种景象、那种苦楚,实在难以言状。又有一回,释迦牟尼佛见到一个修道人,威仪具足、仪表不凡。这些景象逐步让释迦牟尼佛感到,人的身体总是免不了衰老、病痛、死亡,这些痛苦时时刻刻跟我们联系在一起,逃避不掉。

人,注定是要死亡的。死亡以后怎么办?死了以后去哪里?死了以后还存在不存在?人的生命能不能进入一个不生不死的状态?人的生命能不能在死亡以后的阶段,也就是来生,比今生更好?并能够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圆满?释迦牟尼佛苦苦思索这个问题。之后,他毅然决然地出家修道,六年苦行,最后圆成佛果,大彻大悟。

2.生命的教育

佛教的本质就是要教育、教导、教化所有的众生,提升众生精神境界,提高众生道德品质,开发众生智慧宝藏,使众生转凡成圣,转染成净,转烦恼成菩提,从迷的世界逐步进入悟的世界。佛教是一种系统的、完整的生命教育,释迦牟尼佛就是这个系统、完整生命教育的创始人。

古往今来,无论是印度的、中国的、韩国的、日本的,还是南传佛教的、藏传佛教的、汉传佛教的,许许多多的高僧大德、传承祖师,他们都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教育引导众生破迷开悟的责任。也就是说,这些大德法师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善知识、对我们有恩的人。佛法虽然看起来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体系极其庞大,但它是有主线的,它的主线就是生命的教育。佛法是一个非常有组织、非常有序和完整的机体。

二、依师熏修 珍惜暇身

我们人道在六道当中是最为殊胜、最为难得的一道。所以,人是最容易听闻到佛法、最容易接受佛法、最有善根的。那么身处人道,我们如何来认识、学习、掌握生命系统教育,从而改变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生命的品质?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谈到教育,大家都非常熟悉。因为我们在家里受到父母的教育,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教育,在社会上面要受到顶头上司、经理的教育,在寺庙里受到出家法师的教育等,由此可见教育的重要性。在社会上,我们也常常听到“尊师重教”的说法。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极力提倡和弘扬的重要观念,在今天更是如此,比如我们对老师的尊重。尊师重教,用佛法的语言来讲,就是依师法。

依师法,它是总结佛教生命系统教育最为宝贵的经验,也是体现佛法重视教育的最有价值的内容。我想,这一点是尤其重要的。就是说我们在家的时候,如何很好地向老师学习文化知识、技能?我们学佛法的时候,如何很好地向出家法师学习佛法?我们与出家法师之间应如何来面对、相处?从在家信徒这方面来讲,就是应该如何来对待僧团、对待法师?反过来,出家的法师应该如何来帮助、引导、教育信众,以及对信众负责?这又是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了。出家的法师也是一样,要跟出家比较久的法师、善知识们学习,同时也要向佛菩萨、祖师大德们学习。总的来说,我们都要以一种学习的心态,以一种接受教育的心态,来信仰佛教,来学习佛法,来解决自己生命当中遇到的问题。

大家都非常有福报,能够拥有一个可以接受佛法的人身,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具足暇满。具足暇满,就要好好修学佛法,不能等待死神来临的时候再学,那就来不及了。到死亡的时候,就决定了我们下一阶段去哪里,所以我们要趁现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头脑还清楚的时候、我们还有能力的时候、能够自己做得了主的时候,把时间、心思全部用在佛法上面,这是很重要的。学佛法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也不是找些人来凑凑热闹,更不是交交朋友,了解一下佛法的皮毛而已。这样的话,就非常可惜,非常浪费。这些都不是我们来到寺院宝地要得到的,我们要得到的是真正的佛法。

佛经里面讲,拥有一个暇满的人身,比拥有一颗摩尼宝珠还要珍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摩尼宝珠只能解决我们今生今世眼前的贫穷、眼前的困难、眼前的问题,而佛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终极的问题,成就究竟的快乐。虽然摩尼宝珠在世间是最为珍贵的、最为稀罕的、最有价值的,但是不可以跟佛法相比。我们遇到了无价的佛法宝藏,这些宝藏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不能空手而归。我们应该不断追求,来获得佛法智慧的宝藏,而不能把大量的时间浪费掉。更不可以说,我们面对宝藏的时候,不知所措,不知从何下手。这些都需要在我们未学佛的时候认真去思考,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不能忘记。

我们学佛法,不仅要解决眼前的问题,解决今生今世的问题,也不仅是为了解决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我们是要解决来生的、更长远的问题,以及要解决许许多多,甚至一切众生的问题。

三、无常是苦 1.苦苦 坏苦 行苦

大家都知道,佛教对苦的分类,有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很好理解,我们能够感受到是苦的,比如刚才谈到死亡的痛苦。发生火灾、发生地震、发生车祸、罹患疾病等,都是非常痛苦的。

坏苦,每个人都会衰老,都在逐步衰老、变化;我们一件很好的衣服,忽然间破了一个洞;我们有很多的财物,忽然间被人家抢走、偷走了等,这都是坏苦。对于坏苦和苦苦,世间的人都是能够认识到、感受到的,都有体会,是共世间的。

还有一个苦,叫做行苦。行苦不太好理解,也不太好感受。所谓“行苦”,就是“无常故苦”。世间的一切人事物,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因此从无常这个定义来讲,它是痛苦的。因为无常,所以它潜伏着不确定性,潜伏着危机,潜伏着恐怖,潜伏着没有答案,这本身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一个痛苦。我们希望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心态,但是它很快就会变化,烦恼、贪嗔痴出来了,就不能让好心态持续;我们读了很多的书,但是记不住;我们做过很多事情,好的事情不容易记得住,坏的事情一直想抹却抹不掉。外在也是一样,外在种种的因素、环境不知不觉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一出家门,会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也难以预料,更不可能去左右和掌握。气候也是一样,干旱的时候,要雨水,偏偏没有雨水;发水灾的时候,偏偏还在下雨。这些都是行苦,都是无常。

2.人世间的本质

无常是人世间的规律,是人世间的本质,所有的有情与无情都逃脱不掉。那么我们如何来认识、体会和把握无常的规律?它虽然是无常,但也是有规律的。外在的山河、大地、宇宙,内至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身心、我们的心念,都是无常的。所以学佛法,就是要在无常方面去下手,去着力。常常听到“念死无常”,死是无常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死亡的境界是最强烈的,也是无常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我们要解决死亡的问题,要解决“无常故苦”这样一个规律,要超越这个规律,就需要学习佛法。

死亡本身并不是很可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任何人都逃脱不掉死亡这样一个结果。我们害怕的是什么呢?害怕的是死亡以后会怎么样,死亡以后还存在不存在。假如死亡以后会存在,那么它是怎么存在的?假如死亡以后会存在,那么它会更好,还是更差?更多的人关心的是死亡以后的境界,是对死亡以后的关注、担心和害怕,而不是死亡时的一瞬间。

我们学佛法就是要了解今生今世的所作所为,跟死亡以后有什么关联,跟后世有什么关系。这些非常重要。

比如一个小孩生病的时候,父母就非常担心,他们的担心包括很多方面:担心小孩的病不会好,担心小孩的病会越来越严重,担心小孩受苦,担心小孩会害怕,担心小孩出院以后日子不好过、身体差等。这个担心是代表一切的。同时,这个担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关心,是对自己儿女的关心。对自己来讲是担心,对对方来讲就是关心。

实际上,担心也好、关心也好,仅仅表示人的一种心情、一种内心的状态。我们要让对方身体好起来,那就需要找医生,看病吃药,注意饮食、卫生、健康,等等。从身体方面来讲,应该这样来对待。那我们从心灵方面、从内心方面,也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健康的、稳定的、良好的心态。

四、苦乐源自内心 生命相续无限

内心的疾病要比身体的毛病更不容易认识清楚,更不容易治疗,但是更多的人仅仅会关心身体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灵的健康。他只是关心我们生活怎样过得好一点、幸福一点,而忽略了心灵上面的快乐和幸福。实际上,一个人过得快乐不快乐,都是来自于人的心,是心里的一种感受、内心的一种感觉。他内心感受快乐,就是快乐;内心感受痛苦,遇到再好的境界,也会感受到痛苦。我们学佛法,就是要在自己的内心方面去下手,内心方面去用功,去着力。

世间上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科也越来越多,大家对知识的拥有量比过去不知增长了多少,但是不等于说现代的人就越来越有智慧。一个有文化的人,并不等于说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跟文化、跟知识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学佛法就是要能拥有这样一种智慧 ——如何来面对自己的内心,能够认识内心的问题,能够解决内心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说我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就可以了,这些内心的问题,它是要跟自己的前生后世联系在一起来考虑的,它更关心的是自己以及众生更长远的未来、更广阔的时空。

现在的科学比较发达,很多过去理解不了的,现在慢慢都能够理解;过去未知的领域,现在逐步也在被打开。生和死的问题,也可以说死和生的问题,我们从生到死,然后从死再到生,生和死本来就是同一个时间。也就是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逐步逐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走向死亡。

我们死亡的时候,同时就在另一个状态当中去出现、去产生。现代的量子学有一个发明,叫做基本粒子。这个基本粒子的特点就是即生即灭、即灭即生。可以用即生即灭的道理,来解释佛教的死生一体、死生一如、不生不死、生命无限这样一个命题。在同一个时刻,生和灭是同一个时间,灭和生也是同一个时间,后辈子的生就是这辈子的死。

人死亡仅仅表示我们这一生七八十年生命的结束。我们的后世就意味着自己另外一个生命的开始。对个体来讲,生命是一直延续下去的,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这样延续下去的。这个问题对我们学佛法的人来讲,需要很好地去思考,很好地去思维它的意义。这样,我们的所作所为才不会局限,才不会拘泥于眼前的生活、眼前的一些小小的利益,才能着眼于长远的利益,才能跟自己的无限生命联系在一起。

五、无明与智慧 1.通达业果 不造恶业

佛法告诉我们,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来源于烦恼,来源于烦恼所造的种种的业,所以我们才会感到痛苦。烦恼的出现就表明我们缺乏智慧,没有智慧的力量,所以会推动自己的身语意去造作种种的恶业。学佛法就是要来破除无明,要解脱烦恼,这样才不会去造恶业。

烦恼跟智慧是相对的,烦恼时肯定做错事、做坏事、造恶业;智慧时就不会做错事,不会做坏事,造的是善业,是清净的业。反过来说,我们的智慧增长一分,烦恼就减轻一分,智慧一分一分在增长,烦恼就一分一分在减弱。善跟恶,烦恼跟智慧,常常是自己和自己作对,自己和自己交战。善良不仅是丑恶的反面,善良的前提、佛法的前提也意味着、决定着恶的停止。也就是说,你学了佛法,内心也有了佛法,就不能去造恶业。如果说我们一边在念经、在念佛、在打坐,一边又去造恶业,又去做很多的坏事,就说明我们对佛法的观念了解不清楚,还是糊里糊涂。所以,我们先要止恶,然后才能行善,止恶和行善是一体的。

很多情况下,我们一边做好事一边也做坏事,这就是对业果了解不清楚、不能通达的表现,不知道什么原因、什么行为会导致什么结果,更不知道这个结果有多重大、结果有多可怕。学佛法就是要帮助我们来建立正见,使我们的所作所为能够给自己和大家带来快乐的结果,带来好的结果。这就是业果的原理、缘起的原理,需要去学习。如果不去学习的话,我们不可能有那种力量,有那种方法,有那种解决问题的答案。

2.上求佛道 下化众生

我们怎么学呢?就要跟三宝学,跟善知识学。经典里面告诉我们“视师如佛”,就是看到出家的法师,看到能够给我们讲佛法的人,都要把他们当成佛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佛告诉我们的是佛法,善知识告诉我们的也是佛法,都是一样的。

我们怎么对众生呢?众生叫做“如母有情”。佛经里面讲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看世间所有的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看自己的老师犹如佛。这样的一个人,他的道德品质、思想境界是非常高尚的,他能够把所有的人都当成自己的父母,把所有的老师都当成佛菩萨。这样,他肯定一方面会听话,会照着去做,照着善知识告诉他的佛法去实践;另一方面,对众生来讲,因为都是他的父母,他肯定会真心实意、不计代价、不计报酬,发自内心地去利益他们。用佛法另外一个名词来讲,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我们为什么难以做到呢?我们对经典,对为我们讲佛法的法师不能生起恭敬心,不能生起虔诚的心,甚至不能相信,其原因就是我们内心里面有无明烦恼。我们对和我们相处的人——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事,彼此不能互相包容,不能坦诚相待,不能以礼相待,不能和睦相处,其原因也是我们内在有问题。内在有问题,有烦恼、无明、所知障„„知见有问题,总是害怕、担心我们自己不好的行为会被人家知道,会被人家批评,害怕自己眼前的利益会受损、会失去,等等。也就是说,会在一些鸡毛蒜皮、细枝末节的环节上用心,而不能从更大的利益、更长远的利益去考虑。

六、生命教育 从心开始 1.心态决定结果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佛法就是要帮助我们理清这样一些思路,帮助我们建立这样的观念、这样的理念。当然这些观念的形成、理念的培养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需要很长的时间,要一生一世,甚至多生多世用功,才有办法去突破。我们要对治一个小小的毛病,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比如说我们一个人被蚊子叮,那么蚊子叮我们一下,本身也不是很痛的,可能会吸走我们一点点的血,实际上也吃不了多少。但是我们对被蚊子叮的那种恐惧、害怕更厉害。它叮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心还一直在疼、还一直在害怕。那种害怕、恐怖、疼痛比被蚊子叮本身的疼痛,要多许多倍。那种恐惧给自己心灵留下来的痕迹和创伤,影响会更加严重。实际上你已经被它叮了,你不管怕不怕都已经被叮了,已经没有办法了,是不是?只好在没有被叮的时候,我们就做好准备,这样就不会被叮。当真正被它叮的时候,你不用害怕,那也没什么可怕的,叮一下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会发生,常常会有。

我们总是非常害怕、非常恐惧别人对我们的伤害,这其实是大大不必的。更关键的是我们应该本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样我们内心才会有力量。我们内心要有力量来面对、抗拒外在的种种冲击对我们的影响,就要用更强的佛法的力量去化解外在一些不好的力量对我们的影响。外在的一些不好的力量无非都是贪嗔痴,无非都是恶的业力。我们内在佛法的力量比较强、善的力量比较强,自然而然就能够抵御了。如果抵御不了,受到影响,就说明我们内在佛法的力量是很弱的。

2.解决世间的苦难

我们不能以一个结果来判断,我们应该从人的行为来判断,我们应该从行为的起因来判断,这是很重要的。比如说,现在我们常常听到“恐怖主义”这个词,实际上你去找也找不到,你说恐怖主义在哪里?恐怖主义是一个概念。恐怖分子是有形有相的,他们专门去做那些伤天害理、危害人类、给人们带来极大痛苦的事情。可是,恐怖事件的发生是很难预测的。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很多国家都发生过恐怖事件,但绝大部分的人并不见得会遇到恐怖分子的攻击。虽然没有遇到,可很多人还是很害怕,尤其出国的时候非常害怕。

我们如果学佛法,就很容易从业果的角度来认识恐怖活动,认识恐怖行为,认识恐怖主义。这些恐怖行为和活动的产生,是因为恐怖组织给恐怖分子从小就灌输一些邪恶的观念,说某些人怎么坏„„给他们灌输一些反面的内容,也就是进行一些恶的教育,不是善的教育。这样的话,他自然而然就去搞爆炸,去杀人,他就不会害怕,也就是在我们的内心种下了那些不好的因 ——恶因。我说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内心里面通过学佛法以后,能够有这种能力来面对世间所发生的种种事情,甚至种种的苦难。我们一方面有这种力量去面对,另一方面我们也有这种力量去帮助解决世间的种种苦难,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帮助世间解决这些苦难,是从原因开始、从教育开始,从生命的教育、从心灵的教育、从佛法的系统教育开始,从人的认识、从人的价值观方面开始,去改变,去建立。

比如对一个国家来讲,所有的人民就是国家的主体,政府则是替人民来主导这个国家的。对一个人来讲,这颗心就是主导,就是主体。我们要靠心来主导我们的身体,要靠我们的心来主导我们的行为,如果我们的心不能主导我们的行为,或者说我们整个的身心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就说明我们的内心有问题。我们来到庙里,在这样一个清净的环境里,要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心,了解自己的心究竟是一个什么状态,了解我们的心究竟需要的是什么,不要的是什么。我们不要的是烦恼,需要的是佛法。

人的身体仅仅是我们的外表,内心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从外表上来看人的价值,从外表上有时候是看不清楚的,更重要的是要从他的内涵,从他的机体来看待。比如说一个人,长得非常庄严,但是如果患有癌症,那就非常危险了,如果一个人长得相貌不是很好看,但是身体非常健康,这两种我们需要的是哪一种呢?肯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身心健康。我们身心要想都很健康,就需要佛法,佛法能够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健康、更加清净。

3.追求生命快乐

在世间,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个名词 ——“欲望”,也常常会说“人的欲望很大”。欲望是永远不能满足的。我们如何来对待自己内心的贪欲?佛法有办法,佛法有要求,佛法能够告诉我们如何来面对。最主要的是我们不能去追逐欲望,为什么呢?因为欲望永远不能满足,也就是欲望永远得不到。即使得到,还会有更大的欲望;即使得到,还会失去。我们应该追求快乐,而不能去追逐欲望。欲望并不能带来和引发快乐。反过来说,如果个人一时的欲望得到满足,但是会给自己更长远的未来、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痛苦和不幸;而如果我们是在追求自己生命快乐的起点上下手,就不会有这样的后果和过患。

佛法是一个引导我们究竟离苦得乐的系统的、完整的生命教育。大家来到寺庙一天、听一次佛法、接受一次教育,我相信都是会有收获的。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新学期家长寄语下一篇:常见安全漏洞的处理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