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县妇女儿童发展十年回眸

2024-07-10

石柱县妇女儿童发展十年回眸

1.石柱县妇女儿童发展十年回眸 篇一

来宾市文化十年发展回眸

来宾市成立十年来,全市文化工作者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市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和不断繁荣。

——“求知、求技、求乐”文化惠农工程成绩斐然。2008年下半年,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创新实施“三求”(求知、求技、求乐)文化惠农工程,拉开了我市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序幕。三年来,我市已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综合楼750栋、农家书屋770间、文艺舞台841座、灯光篮球场939个、乒乓球场115个,组建了农民文艺队941支、农民篮球队1245支;三年来,全市农村利用“三求”文化惠农工程这一平台共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山歌会25185场次,自主组织篮球比赛67190场次,下乡放电影19413场。开展科技培训14590次,培训农民320814人,服务群众上千万人次。形成了以“政府主导、重心下移、整合资源、社会支持、群众参与、创新机制”为主要经验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来宾模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和拥护。同时,也得到中央领导和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发改委、体育总局、中央文明办等相关部门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2009年,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先后到来宾市视察,对来宾“三求”文化惠农工程的首创精神给予高度赞扬;2009 1

年底至2011年,文化部欧阳坚、杨志今、周和平三位副部长,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王家新、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分别率队五批次到来宾调研、实地考察,高度赞扬了“来宾模式”,表示采取“以奖代补”、将我市列为联系点等方式支持我市“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并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来宾经验。自治区政府2010、2011年连续两年将来宾“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广西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在全广西推广。

——成为全国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2011年5月,在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的支持下,我市获得了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资格,市委、市人民政府把创建工作放到全市发展大局来认识和把握,切实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来谋划和推动,动员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举全市之力,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经过一年多的扎实工作,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取得了: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全面铺开,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全面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保障全面实施,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全面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评估全面施行,创建工作过程管理全面跟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彰显特色,示范区创建带动作用明显,示范区创建促进城乡文明社会和谐稳定明显的 “六全一特色一带动一促进”的阶段性成效。创建工作将在2012年底全面迎接国家评估验收。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建市以来,每年都举办“桂中歌王选拔赛暨广西歌王擂台赛”、“迎春山歌擂台赛”、“各族歌王大赛”、“三月三”山歌情歌大赛,观众年均达45万人次;2009年以来,我市连续四年开展以“农家展风采,城乡共和谐”为主题的农村文艺大

展演活动,共演出390多场,演出节目3000多个,参加演出的农村文艺队演员4000多人,观众超过100万人次;全市66个乡镇中有38个乡镇举办了农民艺术节,其中武宣县的桐岭镇、金秀县的桐木镇已连续举办了6届。在这些艺术节上,具有地域特色的山歌、彩调、壮欢、师公舞、百翡翠鸟舞、瑶族度戒等民族民间民俗得到充分展现,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各县(市、区)均定期举办各种大型文化节,让群众在本地就能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享受到高水平的文化服务。

——文化品牌打造成果丰硕。我局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部署,结合我市现有的文化形态及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积极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品牌,红水河文化品牌、瑶族文化品牌、麒麟山人文化品牌、土司文化品牌、盘古文化品牌等,每个品牌的争创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创新实施了“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全力打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于2010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两届“天下来宾〃红水河文化艺术节”,并将这项活动制度化,今后每年都将举办一届艺术节;于2009年举办了首届全国土司文化研讨会,进一步加大土司文化保护力度,壮族土司建筑艺术已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司文化探究》已正式出版;于2010年举办了全国瑶族文化高峰论坛暨广西来宾金秀圣堂旅游节,并编辑出版了《瑶族原创歌曲集》、《瑶族文化探骊》文集;先后了《多维视野中的来宾壮族文化》、《来宾盘古民间文艺选》、《盘古国与盘古神话》等书籍,并拨款200万元修复了兴宾区良塘乡甘东盘古大庙;积极收集整理壮族始祖麒麟山人文化相关文史材料,麒麟

山人遗址等相关设施正在修整。几年来每年清明节都成功举行麒麟山祭祀壮族始祖活动,已经完成麒麟山壮族文化园的整体规划。

——艺术创作日益繁荣。建市以来共创作小品《特等贵宾》、舞蹈《啦哩啰哩咧》、歌曲《山歌飞进城》、大型歌舞剧《麒麟山人》、音乐舞蹈《红水河石韵》、蜂鼓说唱《总理来到我们村》等文艺作品共70多部。策划承办CCTV“中华情•情暖2008”赴来宾慰问演出、2008抗冰救灾和2008抗震救灾赈灾义演、承办《奋进来宾》广西籍歌手大型演唱会、策划承办来宾市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文艺晚会《吉祥来宾》等大型文艺演出20多场次。舞蹈《啦哩啰哩咧》、小品《特等贵宾》、快板《逛新村》等80多个节目参加全国、全区大赛获奖,其中获国家级奖项18个,自治区级奖项70多个。此外,我市有8支农村业余文艺队获全区优秀村、屯文艺队,有10户获全区农村文化示范户。

——文博工作成效显著。

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660处,其中复查374处、新发现280处,已全面掌握我市文物的数量、分布、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完成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第三阶段工作,共普查到非物资文化遗产资源信息24000多条线索;“文辉塔”护栏工程建设和东汉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壮族师公舞》、《瑶族黄泥鼓舞》、《壮族悲歌》、《壮族蜂鼓音乐》列入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被确定为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承人;《瑶族黄泥鼓舞》被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外文化交流取得突破。2010年7月我市组织演出队伍到香港开展“魅力来宾〃风采八桂”、“庆回归、促和谐”少数民族歌舞演出活动,受到香港各界的好评和欢迎,这是我市建市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档次高评价高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还得到了国家文化部的充分肯定,对今后我市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2月4日至12日,由市民族民俗文化展演团代表广西代表中国参加韩国“欢乐春节”文化交流活动,这是庆祝中韩建交20周年“广西文化年”活动的第一个大型活动。演出在首尔等城市进行了7场,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所到之处,韩国各界反映强烈,多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达到了促进交流合作、增进友谊、宣传来宾,打造来宾对外文化交流新品牌的目的。

——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我市通过日常监管和集中检查行动相结合,切实加强对文化经营场所、侵权盗版行为及各类非法出版物的检查的打击力度,为广大市民营造了健康有序的文化环境,有力维护和和促进了我市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先后于2011年获文化部评为文化市场重大案件办案先进单位、于2012年获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评为全区新闻出版系统二等功,并连续多年获自治区“扫黄打非”工作小组评为全区“扫黄打非”先进集体。

上一篇:办理项目经理无市场不良行为证明等流程下一篇:申请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操作指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