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步骤

2024-07-12

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步骤(精选16篇)

1.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步骤 篇一

英语课文教学步骤和方法

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和五年级的英语。在此我以五年级的课文为例,谈一谈自己对课文教学的步骤与方法的认识。

在五年级下册Module 5 Unit 1 It’s big and light 一课中,我运用了“唱、导、学、练、演”的五步教学模式,即“唱歌热身、情境导入、学习新知、趣味操练、汇报表演”。

1.唱歌热身

师生齐唱自编《多啦A梦》英文歌: Tall, tall, it’s tall,this tree is tall.Short, short, it’s short,this chair is very short.Small, small, it’s small,this cat is small, Fat, fat, it’s fat,this panda is very fat.以此来复习形容词的用法,同时活跃课堂气氛。用时三分钟。2.情境导入

导入的目的是介绍新知识。方法最好用生动、简练的语言介绍。需要注意的是不应作长篇大论的讲解,不过多地进行语法分析。要设计板书。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法:(1)自问自答导入法(2)手指木偶导入法(3)角色表演导入法(4)听音复述导入法(5)看图说话导入法(6)关键词语导入法等。

本课我采用的是在情境中导入,用自己带的书包和气球来表现形容词

“big、light、broken”。引入本课要学的内容。3.学习新知

课文内容的学习基本套路就是听三到四遍录音,每一遍带着不同的目的和任务来听。就本课而言,我是这样安排的:

1).播放第一遍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大屏幕呈现问题,播放第二遍录音,回答下列问题。

① Why does Ms Smart want to buy Lingling a new bag?

② Why don’t they choose the black one?

③ Why don’t they choose the green one? ④ Which one do they choose? Why? 3).播放第三遍录音,跟读课文。4)听并模仿。4.趣味操练

趣味操练是掌握新的语言材料,“会”、“熟”、“用”的过程。方法一般采用

MMC阶梯式三级操练法:机械操练、有意义操练、交际性操练。需要注意的是精讲多练、以练为主、讲练结合、循序渐进。课堂操练的组织形式:

(1)全班(2)师生(3)半班(4)分组(5)两两(6)个人 本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分组进行,卖包以及买包。

5.汇报表演

这一步实际就是巩固环节,目的是总结、练习、反馈:

最后布置的课后作业是“画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并用英语来描述它。”这也是对课文学习的巩固练习。

课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如何促进小学生乐于开口说英语,如何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全面的发展,我觉得要从以下四个步骤入手:

一.预习课文遵循要求

学生要掌握好教师所教的知识,就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有些学生,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生动感人,他们在台下却不知所云。这些学生,因为没有做好课前的预习,因此听课效果极差。相反,有些学生课前预习做得好,在课堂上就能质疑问难,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这样,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听课效果就能达到最佳状态。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他们要通过默读或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要自己动脑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布置好预习工作,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预习的要求,而不是只是随口说一下:“回去预习课文,明天上新课。”这样就达不到预习课文的效果。我们一定要根据这些具体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预习才会有效。二.呈现课文形式多样

预习只是让学生有个初步得了解,让学生知道我们要学什么新课。教授课文的过程才是最为重要的。英语课文教学要有整体性,逐字逐句地进行语法结构分析,以灌输知识为主,把学生当作消极的接收器。所以英语课文以整体教学为前提,教学的环节要清晰,要针对课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一般我们的英语课文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儿歌式”英语课文教学(2)“提问式”英语课文教学

(3)“情境式”英语课文教学 三.操练课文有效到位

操练课文的方法也有很多,如运用游戏,比赛等形式进行操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使操练更有效,我们可以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复述课文。复述课文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给出课文中的关键词、短语,要求学生提纲性地口述课文大意。对于有故事情节、趣味性较强的课文可由学生分别担任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进行表演性复述。还可利用根据课文内容绘制的图片、图表、实物等引导学生复述。

(2)师生问答。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根据课文内容,学生以小组互相问答,也可在全班由教师、学生共同提问题进行问答。在了解、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师生进行这样的练习,不仅使学生复习、巩固词汇、句型、语法知识,同时也使口语、听力训练变得简单、易懂,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和自信心大为增强。

(3)书面练习。在对学生进行听力、口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对他们进行一定量的笔头训练。该项训练既要考虑有利于复习巩固本课知识,又要考虑练习题具有综合性、新颖性、灵活性的特点。如可做些选择填空、句型转换、完形填空、改错练习等。此外写日记、小短文也是不可缺少的书面练习。

总之,教师在英语课文教学中,应让学生自主参与,充分地接受听、说、读、写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2.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步骤 篇二

入侵攻击有关方法, 主要有完成攻击前的信息收集、完成主要的权限提升完成主要的后门留置等, 下面仅就包括笔者根据近年来在网络管理中有关知识和经验, 就入侵攻击的对策及检测情况做一阐述。

对入侵攻击来说, 扫描是信息收集的主要手段, 所以通过对各种扫描原理进行分析后, 我们可以找到在攻击发生时数据流所具有的特征。

一、利用数据流特征来检测攻击的思路

扫描时, 攻击者首先需要自己构造用来扫描的IP数据包, 通过发送正常的和不正常的数据包达到计算机端口, 再等待端口对其响应, 通过响应的结果作为鉴别。我们要做的是让IDS系统能够比较准确地检测到系统遭受了网络扫描。考虑下面几种思路:

1. 特征匹配。

找到扫描攻击时数据包中含有的数据特征, 可以通过分析网络信息包中是否含有端口扫描特征的数据, 来检测端口扫描的存在。如UDP端口扫描尝试:content:“s UDP”等等。

2. 统计分析。

预先定义一个时间段, 在这个时间段内如发现了超过某一预定值的连接次数, 认为是端口扫描。

3. 系统分析。

若攻击者对同一主机使用缓慢的分布式扫描方法, 间隔时间足够让入侵检测系统忽略, 不按顺序扫描整个网段, 将探测步骤分散在几个会话中, 不导致系统或网络出现明显异常, 不导致日志系统快速增加记录, 那么这种扫描将是比较隐秘的。这样的话, 通过上面的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不能检测到它们的存在, 但是从理论上来说, 扫描是无法绝对隐秘的, 若能对收集到的长期数据进行系统分析, 可以检测出缓慢和分布式的扫描。

二、检测本地权限攻击的思路

行为监测法、文件完备性检查、系统快照对比检查是常用的检测技术。虚拟机技术是下一步我们要研究的重点方向。

1. 行为监测法。

由于溢出程序有些行为在正常程序中比较罕见, 因此可以根据溢出程序的共同行为制定规则条件, 如果符合现有的条件规则就认为是溢出程序。行为监测法可以检测未知溢出程序, 但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 不容易考虑周全。行为监测法从以下方面进行有效地监测:一是监控内存活动, 跟踪内存容量的异常变化, 对中断向量进行监控、检测。二是跟踪程序进程的堆栈变化, 维护程序运行期的堆栈合法性。以防御本地溢出攻击和竞争条件攻击。

监测敏感目录和敏感类型的文件。对来自www服务的脚本执行目录、ftp服务目录等敏感目录的可执行文件的运行, 进行拦截、仲裁。对这些目录的文件写入操作进行审计, 阻止非法程序的上传和写入。监测来自系统服务程序的命令的执行。对数据库服务程序的有关接口进行控制, 防止通过系统服务程序进行的权限提升。监测注册表的访问, 采用特征码检测的方法, 阻止木马和攻击程序的运行。

2. 文件完备性检查。

对系统文件和常用库文件做定期的完备性检查。可以采用checksum的方式, 对重要文件做先验快照, 检测对这些文件的访问, 对这些文件的完备性作检查, 结合行为检测的方法, 防止文件覆盖攻击和欺骗攻击。

3. 系统快照对比检查。

对系统中的公共信息, 如系统的配置参数, 环境变量做先验快照, 检测对这些系统变量的访问, 防止篡改导向攻击。

4. 虚拟机技术。

通过构造虚拟x86计算机的寄存器表、指令对照表和虚拟内存, 能够让具有溢出敏感特征的程序在虚拟机中运行一段时间。这一过程可以提取与有可能被怀疑是溢出程序或与溢出程序程序相似的行为, 比如可疑的跳转等和正常计算机程序不一样的地方, 再结合特征码扫描法, 将已知溢出程序代码特征库的先验知识应用到虚拟机的运行结果中, 完成对一个特定攻击行为的判定。

虚拟机技术仍然与传统技术相结合, 并没有抛弃已知的特征知识库。虚拟机的引入使得防御软件从单纯的静态分析进入了动态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境界, 在一个阶段里面, 极大地提高了已知攻击和未知攻击的检测水平, 以相对比较少的代价获得了可观的突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虚拟机在合理的完整性、技术技巧等方面都会有相当的进展。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并已经实现的虚拟机技术在未知攻击的判定上可达到80%左右的准确率。

三、后门留置检测的常用技术

1. 对比检测法。

检测后门时, 重要的是要检测木马的可疑踪迹和异常行为。因为木马程序在目标网络的主机上驻留时, 为了不被用户轻易发现, 往往会采取各种各样的隐藏措施, 因此检测木马程序时必须考虑到木马可能采取的隐藏技术并进行有效地规避, 才能发现木马引起的异常现象从而使隐身的木马“现形”。常用的检测木马可疑踪迹和异常行为的方法包括对比检测法、文件防篡改法、系统资源监测法和协议分析法等。

2. 文件防篡改法。

文件防篡改法是指用户在打开新文件前, 首先对该文件的身份信息进行检验以确保没有被第三方修改。文件的身份信息是用于惟一标识文件的指纹信息, 可以采用数字签名或者md5检验和的方式进行生成。

3. 系统资源监测法。

系统资源监测法是指采用监控主机系统资源的方式来检测木马程序异常行为的技术。由于黑客需要利用木马程序进行信息搜集, 以及渗透攻击, 木马程序必然会使用主机的一部分资源, 因此通过对主机资源 (例如网络、CPU、内存、磁盘、USB存储设备和注册表等资源) 进行监控将能够发现和拦截可疑的木马行为。

4. 协议分析法。

协议分析法是指参照某种标准的网络协议对所监听的网络会话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判断该网络会话是否为非法木马会话的技术。利用协议分析法能够检测出采取了端口复用技术进行端口隐藏的木马。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受人关注。而了解网络攻击的方法和技术对于维护网络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网络攻击的一般步骤做一个总结和提炼, 针对各个步骤提出了相关检测的方法。

3.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步骤 篇三

把脉现状:调研与分析

课题对现状调研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公司基层员工思想状况和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目的是找准实施员工辅导计划的切入点;一是世界先进企业在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主要目的是对标员工辅导计划的先进性。

公司基层员工思想状况和文化建设的调研与分析

基层班组和基层班组员工是实施员工辅导计划的主要对象,因此,开展基层员工思想状况和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是研究实施员工辅导计划的基础工作。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分为三类,一类问卷由党群部门填写,二类问卷由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填写,三类问卷由班组员工填写。

调研访谈的基本情况项目启动之初,项目组深入五个省网公司和超高压公司进行调研,吸收各单位在员工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方面的优秀经验,了解存在的问题。

现状调研结果及分析本次研究的调研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帮助我们系统深入地了解基层员工的思想动态,在发现公司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基层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的同时,重点查找存在的问题,为我们从需求中总结寻找项目的切入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调研帮助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基层实施员工辅导计划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为我们有效地设计实施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世界先进企业在员工思想领域工作的理论和实践

西方企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缓和劳资冲突、提升工作效能这两大目标,逐渐发展起一整套针对员工,解决员工的认知、情绪、心理、行为方面问题的专业工具与专业方法,这些都被统称为企业社会工作,是传统社会工作在企业内部的延伸。

近20年来,企业社会工作在促进西方企业内部和谐、灌输企业文化、缓解工作困扰、提升员工工作状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典型的实施方式为“员工帮助方案”、“任务中心咨询方案”、“理性情绪协助方案”等。其中以“员工帮助方案”最为广泛。

据2004年的一项统计,世界500强90%引入了正式的企业社会工作,其中最成功的案例有IBM公司的“员工心声计划”,美国微软公司的社会工作部实践,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社会工作屋实践等 。

从内容和目的来看,西方企业的社会工作与中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高度的相似性,都包含了“以人为对象,解决员工在思想(或认知)、情绪、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实现企业和谐、社会和谐的目标”。企业社会工作的实践方法和专业工具对于我们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显著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因此,员工辅导计划将以南网方略与南网文化为指导,同时借鉴并采纳世界一流企业的企业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工具,为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与时俱进的科学方法和管理观念。

确定目标:工作机制建设

员工辅导计划是在南网方略与南网文化的指导下,将党群工作人员培养成为具备专业能力的辅导员,帮助基层员工改善身心感受,提升工作状态,促进团队合作,将南网文化带入基层,实现文化管理的重心下移,自下而上地开展文化建设。因此,员工辅导计划的核心是一整套工作机制,是公司围绕上述内容建立并推行的一整套的闭环式管理的制度与流程。所以,工作机制的建设应当成为本项目的关键目标。

员工辅导计划的工作机制载体是《南方电网公司员工辅导计划制度规范》(试行)。共包括总则、基本内容与实施流程、辅导员设置与上岗标准、辅导员的工作原则与考核标准四大部分。

把握关键:辅导员胜任力模型

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是直接关系到员工辅导计划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整体提升辅导员队伍能力,首先要实现辅导员能力培养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规划性,使辅导员能力发展有依据,并可考核、可评价,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是进行辅导员胜任力建设。

为此,员工辅导计划项目组以员工辅导员的工作特征和任务要求为依据,结合公司战略要求和企业文化特点,引入相关领域的最佳实践,并进行了相应的基层调研,重点参考了公司党群部及各分子公司企业文化管理人员意见,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南方电网公司员工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评价标准》,其主要成果为:

■南方电网公司员工辅导员通用类能力要素及行为评价标准;

■南方电网公司员工辅导员专业类能力要素及知识技能评价标准。

胜任力(或称能力素质)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是可以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和品质。胜任力要素可以分成通用类能力要素和专业类能力要素两类。

项目组经过调查和研讨,最终确定了员工辅导员的通用胜任力为“文化感召、倾听理解、人际影响、自我控制与服务他人”。

通过《南方电网员工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评价标准》的建立,将为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深入开展员工辅导员的招聘管理、教育培训、人才选拔、绩效考核等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员工辅导员自身素质的提升提供行为准则和努力方向,从而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

细化过程:专业技术和工具开发

项目组在继承发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参考借鉴了世界一流企业在员工思想工作方面的专业方法和工具,为员工辅导计划设计了基础技术和工作工具(《员工辅导计划培训课程相关文件》)。

专业技术研究和开发

在相关专业人士的帮助下,项目组研究了开展辅导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并总结提炼出“跟随技术”、“引领技术”、“影响技术”三大类技术以及三大类别下的16个基础技术(如图)。

在三大类技术中,

跟随技术 是辅导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倾听鼓励辅导对象表达,并使其由于被接纳而放松。具体的技术包括“专注”于辅导对象的表达和身体语言;当辅导对象在说话过程中或者听了辅导员的回应后停顿时,辅导员不要急于说话,允许几秒钟的“沉默”空隙;对辅导对象的表达给予“复述”和“确认”;“邀请”辅导对象发表看法,友好地推动其展开沟通,以及对其的感受进行“共情”,让其了解辅导员能理解其处境和感受。例如,在下面这个对话中,辅导员就是用了共情技术:

辅导对象:“唉,明明我的工作思路是对的,但大家都不听。”

辅导员:“嗯,如果在工作中很难得到同事的理解,确实让人不开心。”

引领技术 是指给谈话建立方向,帮助辅导对象深入、具体、清晰地探讨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和感受。其目的在于协助辅导对象作深入的自我探索,并增进辅导者对辅导对象的了解。追随技巧的核心词是倾听,而引领技术的核心词是提问。引领技术包括“澄清”辅导对象的具体意思;将谈话的内容“聚焦”到某个具体的问题或角度上;对辅导对象的谈话内容进行“小结”;为辅导对象提供明确的信息;对其表达进行“高级共情”,即辅导员在准确倾听的基础上,说出辅导对象的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这些感受和想法超出了辅导对象原本表达的意思。例如,在下面这个对话中,辅导员使用了高级共情技术:

班员:“无所谓了,反正我工作也就是为了挣一份工资。”

辅导员:“你知道吗?我觉得你除了挣工资以外,本身也还是很喜欢这份工作的。”

影响技术 则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可以在积极倾听的基础上,运用影响技术来启发辅导对象的思维,并引导他们的行为。例如,他们可以通过积极地“暗示”表达对辅导对象的信任;必要时可以给予辅导对象直接的“建议”,并通过对辅导对象表示“赞同”拉近与辅导对象的距离;或者通过“自我披露”,与辅导对象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或者通过“对质”指出辅导对象认识上的盲点和误区等。不过,因为辅导计划的基本理念是助人自助,因此,影响技术需要谨慎使用。

员工辅导计划工具包开发

为支持辅导员能专业、规范地开展工作,项目组研发了一整套的辅导专业工具,包括10个一对一(个案工作)辅导工具、 4类一对多(小组工作)辅导工具和5个工作文件。

一对一辅导工具包括:

1) A-B-C技术:帮助受导者将情绪、引发情绪的事件、自己的看法分开,使他们能更客观地调整自己的看法和情绪。

2) 变麻烦为挑战:将批评和挫败/失望转变为好奇心,这是一种将负面的批评转变为正面应对行为的思维方法。

3)垂直下降技术:通过估计序列事件的概率,让辅导对象了解让他们感到痛苦和挫折的事件实际上发挥的概率很小,从而使他们能更好的应对压力。

4) 回顾对过去负性事件的处理:通过启发辅导对象回顾自己过去类似经验中有效和无效的做法,使辅导对象通过自身的努力寻求对问题的解决。

5) 连续性标定练习:通过让辅导对象将影响其情绪的事件与一个会被其视为大灾难的事件进行对比,帮助他们更理智地评估问题的严重性。

6) 时间机器:帮助辅导对象拉开时间的距离,使他们了解时间能让很多问题变得不重要。

7) 双重标准练习:帮助辅导对象了解我们常习惯于用不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别人,痛苦的一个原因来自于我们往往对自己比对别人更苛刻。

8) 写故事:通过鼓励辅导对象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使辅导对象能更理智客观地看待问题。

9) 计划表:一种帮助辅导对象采取行动的目标分解方法。

10) 对想法的两个方面进行角色扮演:让辅导对象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以理清思路,获得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以上工具的核心是帮助受导者改变认知,使他们能通过自身努力寻求对问题的解决。

小组工作工具及活动素材包括以下四类:

1) 测试类测试类主体活动方式是辅导员首先引导小组成员针对某个专题进行相关测试,帮助每个成员探索了解自己在这个专题方面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征。然后辅导员再对测试结果进行解读,加深每个学员的认识,引导他们的行为。例如,可以在团队中进行“团队角色测试”活动,其中部分的测试题可按照同意程度打分。

2) 故事类故事类的主体活动方式是指在团队小组活动中,辅导员先讲一个故事,然后请小组成员分享他们对这个故事的体会和感受,辅导员对大家的讨论进行总结,并分享与活动主题有关的内容。

3) 角色扮演类辅导员向小组成员描述一个场景及背景信息,然后邀请团队中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将成员置身于模拟的场景,使他们能更真切地体会现实,进行角色换位思考,或者帮助他们有机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例如,辅导员设计一个客户请求服务的场景,然后邀请一个成员扮演客户,一个成员扮演营业厅的客服人员。其他成员进行观摩,并在扮演结束后,讨论客户有什么期待,客服人员如何能让客户满意,从而提升小组成员的客户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

4) 游戏活动类辅导员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室内和室外的游戏活动。在活动结束后,请参与人员分享他们的感受,让成员在行动中获得认知。

项目组针对这些技术和工具开发了专门的培训课程,帮助党群工作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并运用这些专业技术和工具。从督导员、辅导员岗前培训班的反馈和试点情况看,这些技术和工具有效地支持了辅导员的工作,提高了辅导员专业工作水平,同时也起到规范员工辅导计划工作的作用。

提供支持:辅导员核心课程开发

与辅导员培养机制

根据辅导胜任力的要求,结合现状,项目组制定了一整套辅导员上岗前的必修课程,其中涵盖了企业文化类,思想政治工作类、心理学类,社会工作类,人力资源类。同时重点开发了其中的核心课程,作为公司员工辅导计划标准课程(南网标准课程)。

构建体系:员工辅导计划的

理论模型

以上述成果为基础要素,经逻辑梳理和理论提升,形成员工辅导计划理论模型。如下图所示:员工辅导计划从“如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和“如何深化基层文化建设”两个角度切入,实现“沟通企业愿景、传递文化价值、灌输组织战略”和“倾听员工心声、改善员工感受、引导员工行为”两个基本目的,重点针对基层班组和基层员工,培养一支具备专业能力的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一套闭环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提供16个基础性技术、10个一对一(个案工作)辅导工具、 4类一对多(小组工作)辅导工具和5个工作文件,从而实现了员工辅导计划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主体内容的理论梳理、制度设计、方法导入和工具开发,有效地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落到实处,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制度、方法和工具支持,推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由重宣传、重培训、重活动的宣教模式向可描述、可评估、可考核的管理模式的转换和提升,为公司企业文化转化工作提供一个基础平台和有效载体。

(课题组成员:肖海 孙展 吕志 陈敬宁 王基巩 谭承德 宋霆 袁宇立 向毅斌 钟秋辉 李戎戎 )

4.教学案例的定义和写作步骤 篇四

一、教学案例与它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什么是案例?

●在本项研究中,所谓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

●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教学案例――独具特色的教师培训材料:

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准(工匠式→专家型,知识传承→引导创造),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聚焦点。根据现代的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是实践智慧的提高)与知识结构有如图四所示的基本关系。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知识,从一般原理规则的知识,到特殊案例的知识,再到运用原理规则于特定案例的策略知识是不同的。近年来,国际教师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表明:教师培训采用“基本课程+案例教学+实践反思”的模式,这是造就有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必由之路。其中案例处于纽带和中介的地位。以往的教师培训,以原理知识为主要内容,忽略了案例与策略的知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教学原理(原则、观念)难免空泛,教学经验(技能、技巧)易致盲目,以案例为基础的探讨恰好可以弥补这两种缺失。

案例由于具有如下作用,正在引起普遍关注:

●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通过案例学习,可以促进每个教师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将听讲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读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一个典型的案例有时也能反映人类认识实践上的真理,从众多的案例中,可以寻找到理论假设的支持性或反驳性论据,并避免纯粹从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的偏差。

二、教学案例的形成过程与基本结构

形成案例时我们常参考以下几个步骤,在研究过程中尽量注意选择适合的方法:

操作步骤

建议采用的研究方法

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

文档(如备课笔记)分析法、讨论

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

课堂观察技术、录像带分析技术

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

深度访谈、出声思维、实作测评、文档(如学习笔记)分析法等

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

综合分析(主要是质的研究方法)

撰写教学案例

撰写草稿―批判性评论―修改编辑―尝试使用―再修改

每个完整的案例大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主题与背景

每个案例都应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

●情境描述

案例描述应是一件文学作品或片段,而不是课堂实录,无论主题是多么深刻、故事是多么复杂,它都应该以一种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

案例描述不能杜撰,它应来源于教师真实的经验(情境故事,教学事件)、面对的问题;当然,具体情节可经适当调整与改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紧紧环绕主题并凸显出讨论的焦点。

5.教学设计和论文写作的步骤 篇五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以及整个单元的内容说明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注:含本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定位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3.教学目标分析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5.教学过程设计其中包括教学所占时间(中文为主 + 所教学科目标语言)步骤1: 设计意图: 步骤2: 设计意图: 步骤3:

设计意图......(注意:每一教学步骤后要说明设计意图)6.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论文写作的步骤

一篇论文从构思到修改完成,最终定稿,其撰写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一、确定题目

1.新颖。2.宜小。论文题目一般不宜过大3.准确。4.简短。

二、拟定提纲

三、论文写作

1.注意立论、推论和表述的科学性。

2.注意论点、论据和论述的逻辑性。

3.注意数据和文字表述的有机统一。

4.注意典型分析和一般分析的结合。

四、推敲修改

五、誊清

六、署名和致谢

6.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步骤和要求 篇六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最后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可行性结论与和建议。

1、总论

(1)投资鲜蘑菇概况:投资项目名称、单位及承担可行性研究单位,投资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倒插研究的而依据、范围、主要过程;

(2)研究结果概要;

(3)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市场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1)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

(2)国内现有工厂生产能力估计;

(3)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

(4)拟建项目的规模、产品方案的论证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与分析。

3、资源、原材料及设施条件

(1)经过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味、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

(2)原料、辅料,燃料的种类、来源、供应地点、条件和数量,签订合同的情况;

(3)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供应数量和供应条件,签订协议、合同情况。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1)建厂地区的地理位置,它与原料产地、市场的距离,地区环境情况,选择厂址的理由;

(2)厂址的位置,气象、水温、地形等地质条件,交通运输及水、电、气等供应现状和规划,与现有企业的关系,居住条件;

(3)厂址面积,占地范围,厂区布置方案,建设条件,搬迁条件,安置规则,选择方案的论述;

(4)地价、拆迁及其他工程费用

5、项目设计方案

(1)项目的构成和范围,进行各种方案的比较和论证;

(2)技术与设备方案的比较、论证、选择;

(3)公司辅助设施方案的选择;

(4)土建工程布置方案的选择;

(5)总图和运输

(6)设计方案要用文字和各种功能图、平面布置图来表示。

6、环境保护

(1)拟投资项目的3废种类、成分和数量,对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

(2)治理方案的选择和回收利用情况;

(3)对环境影响的预评价。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1)全厂的生产管理体制,机构设置,论证选择的方案;

(2)劳动定员的配备方案;

(3)人员培训规划和费用估算。

8、投资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进度要求

(1)勘察设计周期和进度要求;

(2)设备制造购置所需时间;

(3)工程施工所需时间;

(4)试生产所需时间;

(5)整个投资项目的事实计划和进度的选择方案。

9、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1)总投资费用、各项建设支出和流动资金的估算;

(2)资金来源、筹集方式,各种资金来源所占的比例,资金的数量和贷款利率、债券利率、股息率等的估算;

(3)生产成本计算,总生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

(4)财务评价,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等,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5)国民经济评价。

10、评价总结

(1)利用各项数据从技术、财务、经济、社会、生态、政治等方面论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2)存在问题;

(3)建议。

二、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

1、企业改造目的。

2、根据经济预测、市场预测及现有生产条件和资金筹措等情况确定项目改造规模和产品方案。

(1)需求情况的预测;

(2)国内现有同行业企业生产能力的估计;

(3)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预测等,需外销的产品进入国外情况的预测和进入国际市场前景的预测;

(4)技术改造项目的规模、产品方案和反战方向的经济技术比较与分析;

(5)原有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落实情况。

(1)资源、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可能;

(2)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

4、改造条件和征地情况。

(1)工厂布置和征地情况;

(2)交通、运输和水、电、气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技术工艺、主要设备选型、建设标准和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

6、主要单项工程、公用辅助设施、协作配套工程的构成、全厂布置方案和土建;工程的估算。

7、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8、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9、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

10、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财务分析。

11、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中外合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项目基本情况

(1)各自企业名称、法定地址、宗旨、经营范围和规模;

(2)合资各方名称、注明国家、法定地址和法定代表姓名、植物、国籍;

(3)各自企业总投资、注册资本、股本额;

(4)项目合影期限、膈应各方利润分配和无损分担比例;

(5)项目发起的原因,项目所处的国内外井站环境中的地位以及本项目为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化需要采取的主要原则;

(6)中外双方各自投资意向、目的和要求;

(7)国内有关行业的产品政策对项目的要求,有关法规对项目审批的要求;

(8)可行性研究的结构、建议和意见。

2、市场研究的结构。建议和意见。研究项目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分析、成熟程度、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和价格等因素,提出本项目的市场渗透和占有目标以及为了实现此目标必须采取的价格及其他推销战略,并估算市场开发费用。

3、原材料及其他投入品

(1)研究各类原、辅材料,燃料动力和水等的品质、价格和供应可能性;

(2)交通运输安排情况。

4、厂址选择。说明所选厂址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工厂所需的基础设施、劳动、社会协作配套和经营环境、自然条件等。在进行长孩子选择时,除与国内项目一样应考虑以上情况外,还应就税务优惠、场地使用费用等问题进行综合比选。

5、工程技术方案。提出生产工艺、土建和其他工程的方案,其工作深度应达到满足投资估算误差不超过加减10%的要求。主要设备用友国内外分交方案。

6、经营管理和生产组织。合资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员总数、构成来源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并提出人员培训方案。

7、环境污染治理、劳动安全和防灾。

8、项目实施计划及进展安排。

9、投资总额和资金筹措。

10、财务分析和综合评价。分析合资企业和中外投资者的财务可盈利性和外汇平衡方案,并对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提出建议,供有关单位参考。

7.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步骤 篇七

一、矿井地质工作的目的及其意义分析

对于矿井地质工作而言, 其目的即确保矿井生产以及建设过程的安全性, 同时尽可能加快煤矿建设和发展速度, 并最终实现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具体而言, 矿井地质工作过程中, 必须明确矿井周边的地质情况, 并针对那些可能对煤矿生产过程产生影响的地质条件进行勘查, 并为煤矿生产和建设提供相应的地质资料, 同时深入现场、掘进头以及煤炭回采工作面进行工作, 以便及时找到地质条件对煤矿生产所带来的影响, 此外还要注意对煤矿储量进行动态掌握。

煤矿的开采过程必须在复杂的地质体内进行, 并对地质体中的煤层进行开采。对于煤矿的开采而言, 其开采技术本身必须建立在复杂的地质条件基础上, 以最大程度的促进煤矿的发展。因此, 必须对矿井地质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以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二、矿井地质工作的内容分析

对于矿井地质工作而言, 其通常分为两个阶段, 即煤矿建设阶段以及煤矿生产阶段。对于不同阶段的矿井地质工作而言, 其主要内容也各不相同, 以下分别对这两个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1、煤矿建设阶段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分析

煤矿建设阶段主要指的是从矿井的建设至矿井建成并投产这一阶段, 而对于此阶段而言, 其主要是进行井筒、硐室、井底车场、运输大巷、总回风巷等基建工程以及矿井首采区的建设。因此, 这就决定了此阶段的地质工作必须重点对基建工程的建设以及首采区巷道的开采等工作提供服务。对于煤矿建设阶段而言, 其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即为矿井的基建工程以及首采区的施工设计过程所需要的相关地质资料进行提供。此外, 需要对井巷的地质情况进行观测, 并对其进行编录和综合分析;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同地质、水文以及工程地质情况相关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 同时, 对矿井建设地质报告进行编制, 并对生产地质资料进行移交, 以便于为矿井投产之后的顺利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2、煤矿生产阶段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分析

煤矿的生产阶段主要指的是自矿井的正式生产至矿井开采完报废这一段时间, 对于这一阶段而言, 其生产环节主要包括开拓、采区及采面的掘进以及采面的回采等环节, 这些环节之间既有联系, 又相互独立。因此, 必须针对各个环节的具体情况及特点相应地进行地质工作的开展, 以便更好地服务煤矿生产。对于煤矿生产阶段的地质工作而言, 其主要内容如下:对井巷、开采面以及钻孔区进行及时的地质观测和编录, 同时注意对各类地质图件进行补充和修改。此外, 定期进行煤矿储量的计算, 对于储量的变化进行动态掌握和管理, 并对不同形式的矿井地质勘查进行科学布置。注意定时对各类地质报告、说明书以及地质预报等情况进行编制;除此之外, 还要注意同采掘区队相配合, 以便对开采过程中地质情况的变化进行正确处理。

三、矿井地质工作的研究步骤分析

对于矿井地质工作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分别为观测、判断、预测以及处理过程。

(1) 地质观测主要指的是对已经揭露井巷的地质构造情况进行观察, 并对其进行记录、测量、描绘以及摄影等。

此过程为所有后序工作的基础, 因此必须抓好这一环节的工作。

(2) 判断主要指的是根据相关地质标志, 采用综合分析、研究以及对比等方法, 对不充分揭露地质构造的性质、规模以及存在情况进行切合情况的辨认。

因此, 对于此过程而言必须全面地对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 进行判断前还需对各种可能性进行逐一分析和筛选, 以防出现片面性的判断。

(3)

预测主要指的是以地质理论及已明确的地质规律为依据, 对不充分揭露地质构造情况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预测, 此过程中必须避免传统就事论事的做法, 否则无法满足如今煤矿生产对于地质方面的相应要求。

(4) 处理主要指的是根据已经明确的地质构造情况, 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及其他措施来克服或减少此地质情况对煤矿生产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对于构造的处理过程而言, 通常是由开采人员来进行的。但是, 矿井地质相关人员必须对其处理原则和处理办法进行掌握, 同时还要协助相关开采人员进行地质构造的妥善处理。

四、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因此, 如何逐步实现深部以及难采块段等地质复杂区域的煤炭开发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 对于煤矿而言, 只有不断加强矿井地质工作方可适应煤矿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矿井地质工作而言, 必须对高新技术的应用给予足够的重视, 以实现煤矿地质勘探精度的不断提高, 同时不断对地质保障体系进行完善, 以实现煤矿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亚臣.煤矿井下地质测量工作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7) :8.

[2]刘洋.谈矿井地质工作的内容和研究步骤[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04Z) :15.

[3]黄佑宏.浅谈如何做好矿井地质工作[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9) :85.

[4]张朝刚.如何加强煤矿矿井地质工作的开展[J].大科技:科技天地, 2011 (24) :448.

8.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步骤 篇八

一、研究性课题的选择

活动课题的选择要紧密结合课题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从学生的物理学习和生活实践中,选取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可以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的表述这些与物理有关的问题。

课题的选择可依据以下两条原则:

1.选择的课题既不能超出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又不能照搬书本的知识。

2.课题必须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查阅资料和自己动手、动脑而有所创新,要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找出研究课题的能力。

二、可行性分析

要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实验能力,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课题的结果提出可行性的分析,对课题的结果进行预测。例如,推测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遇到那些困难?应该怎样进行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设计?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对设计的实验做出哪些解释?

三、设计方案的确定

这是课题的研究阶段。要根据确定的研究实验课题和已有的条件,设计课题的实施方案。学生除了应充分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外,还要查阅相关的必备资料,为制订实验方案做充分的知识准备。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具体要求,寻求科学的、可靠的实验原理;拟定实验方法;合理选择仪器,准备好实验的器材。

四、课题的实施

这一阶段是实验课题的关键阶段。要根据设计的方案,按照顺序进行实验操作,会使用基本实验仪器和具有安全操作意识。

要使学生很好地完成实验课题,必须抓好以下两个环节的工作:

1.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实验内容。

2.指导教师负责给予方法指导以及对实验过程实施监控,及时帮助解决发生的问题。

五、总结报告

这是实验的结果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将获得的实验数据按误差理论处理给出正确的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写出设计性实验报告或一篇小论文,对实验全过程予以总结。

物理研究性课题的实验报告书一般包括的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

1.课题题目。

2.课题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实验者通过实验应实现的实验目的,完成实验任务和满足提出的诸点要求。

3.实验原理。针对课题题目、实验目的、任务和要求,根据自然学科的原理、原则和规律写出实验设计的物理思想、原理公式的主要推导过程及必要的原理图。

4.实验仪器。根据实验课题的目的、任务要求和基本的实验方法,合理地选择实验设备。

5.测量的条件。根据实验目的、任务和精度要求,进行必要的计算,给出实验参数、测量条件等。

6.实验步骤。写出实验的每一步,以使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写出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7.数据记录。给出合理的数据记录表格,正确、清楚地记录每一个实验数据。

8.数据处理。根据误差理论正确地处理好实验数据,给出实验结果。

9.分析评估。对实验结果的优劣和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10.总结。小结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目的是否达到,实验任务是否完成,要求是否满足,实验中有何收获,有什么改进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等。

六、评估与交流

评估是课题研究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做实验究竟得到了哪些启示?实验的结果与事先的预测是否相符?实验的设计和计划的进行过程是否有缺陷?还有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去反思。只有通过这样的反思和评估,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9.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步骤 篇九

(六)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技术路线:调查、测试——启动研究,科学合理分组的方法研究——分组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的宽松环境,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 分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标准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研究”模式汇报课资源整合研究。

实施步骤:

实验周期:2018年6月——2019年6月 准备阶段(2018、6——2018、7):查阅资料、建立课题组、论证、申请立项

学习相关理论和课题研究方案,进行文献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调查、前测;征求专家意见,修改草案,举行开题仪式。

实施阶段(2018.9—2019.5)

完善课题研究计划,进行前期调查、测试,收集原始资料。

启动研究,课题组成员进行课堂实验,做好记录、及时分析,定期参加课题观摩、交流、汇报,向课题组提交自己撰写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调整完善、深化提高

1、科学合理分组的方法研究

1、分组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3、分组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4、分组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5、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的宽松环境,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

6、分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标准研究;

7、课题组教师开设模式汇报课资源整合研究。总结阶段(2019年5月——2019年6月)

10.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步骤 篇十

红十字救护培训信息化究竟该如何建设,从何处着手,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信息化的引进虽然给我们描绘了美好的前景,但是不能进行单

一、重复的建设,也不能急于求成,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培训奇迹,它可能促进培训方法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培训机制,之所以说是可能,而不是肯定,是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使用者的认知及法律政策层面、社会人文层面的认可,而这些都还是一个未知数,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准备是否已经水到渠成,我们的认识是否能够影响使用者。从我们对北京市西城区的调研结果上看,只有部分高校还具备基础,政府机关、社区、行业、企事业单位等自愿参与率并不高,如何开启救护培训的信息化时代?我们结论是,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时间分阶段、分步骤进行。

一、完善实体培训机制,推出特色品牌

1、建立分级分层次培训体制。分级培训即将救护培训分为初级培训、师资培训和导师培训(师资继续教育培训);区县负责初级救护培训,培训分中心(999)负责救护师资培训,指导中心负责救护(救援)导师培训和救援师资培训;培训内容应有明确的界定,制定明确的分级培训标准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

2、遵循督导与培训同步,整改与创新并进的工作步骤。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体系配套制度,加强对培训需求的设计与策划,建立对培训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监督及评价体系。建立培训的质量管理标准,培训的工作规范及评估考核细则,培训的奖惩办法及《教学质量反馈制》、《教师授课规范》制度。

3、瞄准边缘学科和项目,抽取精髓,打包推广。目前已经成熟的创伤现场救护技术培训和心肺复苏技术培训,是红十字救护培训的主流,但不能说是红十字的专有品牌,许多120急救中心、医院或卫生行政部门及一些培训机构也在做类似的培训,要突破现状,就必须利用自身的优势与教育、交通、公安、水务、消防、人防、安全、建设及武装部等部门协作,做符合其需求的救护、救援及安全培训,然后将有具体行业标准的培训内容捆绑成为红十字救护培训课程体系,以协作或市场模式向社会推广。

二、加强社会调研,准备建网基础

借助实体培训网络,在全市区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行业、部门等,考察公众对红十字会救护培训模式变化的看法,作为计算网络流量,申请项目启动资金的依据;掌握公众服务的需求,作为版块设计的依据;跟踪网络前沿技术,作为类型化、差别化、多样化建网的依据。最后汇总社会调研结果,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条块梳理,顺序做好完成服务定位、申请启动资金、筹组专门科室、购买硬件设备、准备应用素材、进行建网设计等基础工作。

三、应用最新科技成果,推出特色网站

从技术角度来看,网站建设到运行共分九个步骤:

1、申请域名(域名备案);

2、申请空间 ;

3、定位网站 ;

4、分析网站功能需求(网站策划)

5、网站风格设计 ;

6、网站代码制作;

7、测试网站;

8、FTP上传网站;

9、网站维护。但是,网站建设是一个综合工程,不仅仅是技术那么简单,首先要明确建网的目的和目标,在功能上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在策划上要突出红十字救护培训的特色,杜绝重复与单一,在设计上要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向多样化靠拢。

四、建立运行试点,由点到面铺开。

建立示范点。在建立本级卫生救护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按照信息化基础较好和参与积极程度高的条件,分别从区县级红十字会业务部、教育培训分中心(99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门和行业等多个角度各选择数点作为参建示范点,对其按类型和级别进行系统化建设。形成数量不多,但类型齐全;水平不一,但功能完备,涵盖全市各行业的的信息化救护培训示范点。

从点到线。对各个示范点进行差别化应用,市级数据中心实现对各级各类培训信息和相关业务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分析等综合应用,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系统实行优先突破,纵向扩展到线,形成体系完整、标准统一、联系紧密的信息化示范链条。

从线到面。在线性突破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重新进行优化设计,横向带动相对薄弱的体系,发挥规模效应,扶持一批,培养一批;接入一批,发展一批。

11.漫谈小说阅读的步骤和方法 篇十一

一、阅读小说的步骤

1梳理概述故事情节

准确概述故事情节是读懂一篇小说的基础,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熟悉文本的基础上。概述情节是一个综合提炼的过程,情节不能疏漏,否则会影响对主旨的分析。概述情节时可以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小说和记叙文相比,只是对人物和情节进行虚构罢了。概括时,中心要素是事件,遵循从繁到简的过程。

例如,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项链》,基本故事情节可概述为:玛蒂尔德为参加舞会向朋友珍妮借了一挂项链,舞会结束,回家途中她弄丢了项链,夫妻二人因找不回项链,花掉了所有积蓄,放了许多高利贷,买了一挂一模一样的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的项链赔偿给珍妮;此后,夫妻二人付出了十年的辛酸努力,偿清了可怕的债务,最后,玛蒂尔德在公园里同珍妮邂逅,交谈中,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再浓缩即成了“借—丢(失)—赔—知”项链的故事链条。

2分析确定小说主人公

从上述故事情节的概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玛蒂尔德是小说的主人公。她是故事陈述的主体,因为有了她的一系列心理和行动才有了故事,她是贯穿故事始末、反映主旨的人物。

小说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长篇小说《红楼梦》就有多个主人公。单就表现曹雪芹的爱情观这个主题来说,至少就涉及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这四个人物。曹雪芹为了打破才子佳人这种传统的爱情观,表达自己“只有建立在共同思想基础、共同理想愿望上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这个观点,在小说中对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三个人的家庭出身、性格、爱好、外貌等都做了精细的描绘和详细的交待。

这三个女孩都深爱着宝玉,宝玉也爱她们。如果按照才子佳人、门当户对的标准,宝玉应该首选宝钗。“阿房宫,三百里,比不上金陵一个史;丰年好大雪,白玉为土金如铁。”这是当时描述史家、薛家豪富的打油诗。不仅如此,薛宝钗的知书达礼,她的热情、健康、美丽似乎也在黛玉之上。同样具有诗人才气的史湘云更是美若天仙,其健康美也在黛玉之上。黛玉体弱多病,家道中落,寄人篱下。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宝玉最终选择了黛玉呢?黛玉最懂宝玉的心思,他们都读甚至一同读《西厢记》这类“杂七杂八”的书,黛玉不像宝钗那样一定要宝玉读正经书,求取功名。宝玉说:“要是她也说那些混账话,我早就和她生分了。”这说明宝玉爱黛玉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共同的理想愿望。

3联系环境,分析小说主题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居于中心要素的是人物。对人物形象(性格)的分析离不开情节,对情节的分析也离不开人物。一篇小说,我们大体上通过对人物、情节的分析就可以揭示主题。但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是人物性格形成的依据,是主题是否具有时代意义的标尺。环境既有自然环境,又有社会环境。

我们理清了情节,确定了主人公,只要对人物和情节展开恰当的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可以揭示主题。玛蒂尔德请得起仆人,午餐有肉汤,照理说她的生活也算是小康水平,为什么她对现实家庭生活不满?通过情节,我们知道是因为她一心向往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为什么她要去借项链而不听从丈夫建议戴鲜花呢?她怕在阔太太面前露穷酸相,同样的原因,离开舞会时,慌乱中丢掉了项链。她在追求物质享乐时,处处向上流社会的贵妇人看齐,这种追求享乐超越现实的心理就是虚荣心。一夜风光换来十年辛酸,这是一个悲剧,悲剧的主观原因就是她的虚荣心,这是人性的一种弱点。从情节发展来看,丢失项链后,她没有选择逃跑,没有选择赖账,而是选择倾家荡产的赔偿,这里可以看出她勇于担当的一面。为偿清债务,她租一个小阁楼住下,承担一切粗重的家务,她变得勤劳、坚强起来。可在情节发展的高潮中,作者又安排她知道项链是假的,让她觉得十年辛劳的付出没有价值,这给她精神上狠狠一击,这是作者对她虚荣心的一种嘲弄和批判。以上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可以看出,对虚荣心的揭露和批判无疑是小说的主题。

我们在分析主题的时候,又不能脱离环境。小说中关于玛蒂尔德出身、婚姻状况的介绍,关于玛蒂尔德梦想和追求的描写,实际上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巴黎社会贫富悬殊,等级森严,上流社会过着穷奢极欲、纸醉金迷的生活。这种不良社会风气诱使玛蒂尔德这个小人物一心跻身上流社会,结果碰得头破血流。一挂钻石项链对富人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对穷人来说却要付出一生的幸福,这是对社会不平的抨击,寄寓了作者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综合《项链》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其主旨可概括为:小说通过“借、丢、赔、知(项链)”的故事情节,揭示和批判了人性的弱点(虚荣心),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的不公平和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小人物的不幸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关注和同情。

二、阅读小说的方法

1分析情节的合理性和曲折性

故事情节的设置需符合生活逻辑,否则就会让人有失真感。故事情节的设置需一波三折,方能引人入胜。

《项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就是情节设置巧妙合理的典范。请看前文三处伏笔,借项链时珍妮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可以”。在寻找卖出的珠宝商时,老板说:“太太,这挂项链不是我卖出的,我只卖出了这个盒子。”说明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在还项链时,“佛莱思节夫人没有打开盒子”,表示她毫不在意。这都说明那挂项链是假的,因而结尾说那挂项链是假的就不显得唐突,这就是符合生活的逻辑。

小说是靠曲折生动的情节引人入胜的。《水浒传》写到高潮时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是最好的注脚,小说中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悬念环生。《西游记》中,唐僧取经途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至少有八十一次波澜。短篇小说如《警察和赞美诗》中,苏比的六次犯罪均让读者的心提到嗓子眼上,他本该被绳之以法,警察却视而不见。当苏比在教堂外进行灵魂的忏悔,准备重新做人时,竟然是“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就连不以情节取胜的《荷花淀》也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小苇庄七人参军,公推水生一人回家告别,这为妇女们去马庄探夫设下伏笔。探夫的情节出现了偶然性——部队转移,不遇而归。途中遇敌,又是一波,摆脱敌人,隐入荷花淀,又巧遇丈夫,并且目睹激战,则是一个转机。情节发展,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2分析人物和环境的典型性

典型人物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并显现出深厚的社会历史内容,是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形象。

典型环境是环绕着典型人物的,是充分体现了特定社会历史氛围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并且具有鲜明特点的具体生活环境。优秀的作品,塑造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阿Q正传》之所以能引起国内外读者的共鸣,是因为他身上的精神胜利法——将现实的劣败转化为精神上的胜利——为多数民众共有,只是在阿Q身上有其特有的表现。当一个人在现实中遭遇了挫折、失败,想抗争又无能为力,想反抗又反抗不了的时候,往往为自己找理由开脱,寻求精神上的自我安慰。我们又何尝不是那个阿Q呢?这就是人物的典型性。

如果说法国上流社会的奢靡之风是玛蒂尔德悲剧性格形成的典型社会环境,那么全民抗战的社会背景就是《荷花淀》中小苇庄一群青年成长、成熟的典型社会环境。孙犁在小说中间接反映了这种环境。水生对女人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也不能全靠别人。”水生的父亲拉着小华对他说:“……你放心去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全村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在这里全民支持抗战,就是当时典型社会环境的折射。

3分析作品的时代意义

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我们这个时代存在着;同样曹雪芹的爱情观和孙犁在《荷花淀》中表现出的一群青年男女勤劳纯朴、团结互助、爱情忠贞、爱家爱国等美好的人性,在我们这个时代也存在着,优秀的作品能跨越时空,引起读者的共鸣。

以上粗略地谈了谈鉴赏小说的步骤和方法,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不当之处,望同仁斧正。

12.信息化教学研究和步骤 篇十二

一、课程开发内容

(一) 构建职业化的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构建过程中, 必须首先以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 结合课程开发合作企业所提供的职业岗位实际要求, 选取能与工作实际相衔接的教学内容。内容的选取除了提供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 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 制定规范化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性质、课程任务、参考课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组织与设计、考核评价方式等内容。课程性质要能根据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定位;课程任务要能明确培养学生的某种职业能力;课程目标要能与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相衔接;课程内容必须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知识、技能并进行序化;教学组织与设计应当采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互动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要重在测试学生职业能力, 实行项目化测试, 突出过程考评。

(三) 开发项目化的课程教材。校企合作教材建设要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 以企业的实际工作案例为基础, 综合考虑学校软硬件教学条件, 由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开发完成。校企合作教材必须贴近工作过程、贴近生产实际, 实现内容项目化, 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和先进性。

(四) 丰富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除了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基本教学文件电子文档外, 还包括电子课件、教案、教材、实训指导书、习题库、案例库、教学视频库、教学软件等各种数字资源。慕课、微课、虚拟实训室等新型资源和工具, 逐渐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习惯, 要能主动适应和应对, 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必然趋势。

(五) 创建企业化的实践条件。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必须依托校企双方, 要能实现学校教学资源和企业生产资源共建共享, 通过建立“厂中校”“校中厂”, 增加实训场所, 改善实训条件, 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学校实训场所的规划建设, 设备仪器的选择采购, 都应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 按照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实施, 以实现教学实训条件与真实企业生产实际相对接。

(六) 组建技能化的师资队伍。对于校内专任教师, 通过定期下企业锻炼, 参加实践培训进修不断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对于企业兼职教师, 要积极出台鼓励政策, 加大对来自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的聘请, 让他们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 直接对学生进行生产指导和技能训练, 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真实工作过程对接。

二、课程开发流程

(一) 课程开发团队组建。课程开发首先要成立以学校教师、企业专家、课程专家、课程管理人员共同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 明确责任分工, 制定课程开发方案。学校教师负责职业能力调研、教学内容选取、教学项目设计、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创建等具体工作;企业专家负责提供实际工作项目和岗位能力标准;课程专家负责把控开发进度、指导课程设计、评价开发质量;课程管理人员负责制定政策、组织协调、提供保障。

(二) 职业能力调研。课程开发前, 课程开发团队应深入行业企业开展职业能力调研。通过到企业生产一线参观, 和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交流座谈, 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明确企业用人定位和规格, 搞清楚岗位具体工作任务和内容, 了解企业对员工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 了解实际生产工艺和操作技术, 收集行业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和新方法, 征求企业对课程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从而明确学生职业能力需求。

(三) 调研结果分析。职业岗位调研后, 课程开发团队要对调研内容进行分析和筛选。由于各企业发展情况、管理模式、生产工艺存在差异, 对同一职业岗位的要求和标准不尽相同, 课程开发团队必须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 对调研结果中一些不适宜的内容进行甄别和筛选。同时还要能根据调研结果准确判断行业发展趋势, 把握未来职业岗位发展需求, 为课程内容选择提供标准。

(四) 课程内容选择和序化。以调研分析为基础, 按照“职业岗位工作内容→知识、能力、素质需求→教学情境→教学任务项目”方式构建教学内容, 将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 对一系列课程内容合理序化,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包含企业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岗位实践技能要求和职业基本素养要求;教学情境确立要以企业真实工作情境为依据, 兼顾实用性、典型性、可操作性与可拓展性;教学任务项目是课程内容的载体, 既要能涵盖企业完整的工作流程, 又要能体现行业发展方向和趋势, 还必须兼顾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五) 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开发团队要围绕课程教学内容, 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要求规范化、标准化, 形成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教学规范。此项工作必须由课程专家全程指导把关, 专业骨干教师具体编写完成, 企业专家负责提供意见和建议。课程标准既要保持相对稳定, 以规范教学运行, 又要实现定期修订, 以适应变化, 提高教学质量。

(六) 教学资源匹配。课程开发团队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实训场所、实训设备仪器、实习基地、师资队伍、教材以及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不断建设完善, 使各类教学资源与课程标准相匹配。不仅要依托学校自身资源, 更应该积极和企业合作, 争取企业的帮助和支持, 发挥合作企业在生产实践方面的优势, 丰富校外教学资源, 改善实习实训条件。

(七) 课程开发效果评价和改进。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效果评价分为过程评价、验收评价和诊断评价。过程评价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 课程专家和课程管理人员, 对照课程开发计划, 检查课程开发进度, 检验阶段性课程开发成果, 指导和督促课程开发任务顺利完成。验收评价是在完成课程相关内容建设后, 由课程专家根据课程开发方案制订验收评价标准并对照进行检查验收, 判断课程开发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 是否能满足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 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是否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是否能用于教学实践。诊断评价是在课程教学实施中, 通过和学生、教师座谈, 开展听评课等活动, 主动发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对毕业生访谈及就业企业调研, 了解学生在工作岗位的适应情况和企业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情况, 从而找到针对课程开发成果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不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高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 明确了课程开发的内容, 理顺了课程开发的流程, 回答了开发什么、如何开发的问题, 为高职课程建设提供了一种经验和参考。如何进一步加强高职课程改革, 顺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还需要各职业院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

参考文献

[1]李闽.高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3.管理信息系统网页制作步骤 篇十三

一、前期工作与首页

1.启动“梦”

2.启动DW

3.编辑→首选参数→字符编码→简体中文→允许多个连续多个连续空格

4.站点→管理站点→新建→站点

5.站点名称是,ASP VBScript本地/网络,文件夹测试否完成6.文件→新建→ASP VBScript→创建

7.文件→保存→文件名(index)→保存

8.输入标题(设置字体字号居中等)→输入汉字

9.保存 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

二、信息管理页面

1.文件→新建→创建→保存→重命名

2.输入标题

3.插入记录→表格(2行,5列)(实际行列数根据老师给的数据库而定)

4.数据库→自定义连接字符串→连接名称(conn)→连接字符串(老师会给的,复制粘贴就可以了)

5.绑定→记录集→名称(rs)→连接(conn)→确定

6.在表格里输入内容→把绑定的东西拖进来

7.选中整个表格(即点一下表格边框)→服务器行为→重复区域→显示5条记录→显示区域→如果记录集不为空则显示→记录集分页→移至第一条,前一条,下一条,最后一条记录

8.回到首页→添加连接到此页的链接

9.保存全部

三、修改页面

1.文件→新建→创建→保存→重命名(modidata)

2.输入标题→添加表单

3.表格(5行,2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4.绑定→记录集→名称(rs)→连接(conn)→筛选(学号=URL参数,学号)

5.在表格里输入内容→放按钮→放文本字段

6.选中文本字段或按钮→修改按钮的值→修改文本字段的初始值和文本域→右键“修改数据”按钮→编辑标签→on click→复制粘贴老师给的另一个代码

7.选中表格→服务器行为→更新记录→连接(conn)→唯一键列(学号)→在更新后,转到(信息管理页面)

8.回到信息管理页面→选中“修改”二字→服务器行为→转到详细页面

9.保存全部

四、录入数据页面

1.文件→新建→创建→保存→重命名(inputdata)

2.输入标题→添加表单

3.表格(5行,2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4.绑定→记录集→名称(rs)→连接(conn)

5.在表格里输入内容→放按钮→放文本字段

6.修改文本字段的文本域→修改按钮的值→右键修改按钮的on click

7.选中表格→服务器行为→插入记录→连接(conn)→插入后转到(信息管理页面)

8.回到信息管理页面→添加“录入数据”四个字→服务器行为→转到相关页面(inputdata)

9.保存全部

五、查询页面

1.文件→新建→创建→保存→重命名(query)

2.输入标题→添加表单

3.表格(5行,2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4.绑定→记录集→名称(rs)→连接(conn)→筛选(姓名,包含,表单变量,xm)

5.在表格里输入内容→把记录集里的东西拖进来

6.回到信息管理页面→添加表单→输入文字→放文本字段→放按钮

7.修改文本字段的文本域为“xm”→修改按钮的值

8.选中表单→动作→query

14.编制方法和实施步骤 篇十四

企业一般应在每年的第三季度开始着手编制下一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同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编制时应根据本厂情况分别向各生产车间提出具体要求,进行布置。各车间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和工会订出车间的具体安全计划。由厂安全部门审查汇总,生产计划部门负责综合平衡,在厂长召集有关部门领导、车间主任、工会主席或安全生产委员会参加的会议上明确项目、设计和施工负责人,规定完成期限,经厂长批准正式下达计划。对于重大的安措项目,还应提请厂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讨论通过,然后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核定批准后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到有关部门。

15.刍议数学模型分类和建模步骤 篇十五

建立数学模型,可能会涉及许多数学分支,一个问题,往往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建立不同的模型。因此绝对的分类,对于建立数学模型是不利的,但是大致的分类,对初学者,在确立原型所属系统或采用数学工具时,会有一定的帮助。数学模型按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1 按时间变化对模型的影响,可分为时变与时不变模型,静态与动态模型等。

1.2 按变量情况可分为离散型与连续型模型,确定性模型或随机性模型等。

1.3 按实际系统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可分为自治的或非自治模型。

1.4 按研究方法和对象的数学特征,可分为优化模型、逻辑模型、稳定性模型、扩散模型等。

1.5 按研究对象的实际领域可分为人口模型、交通模型、生态模型、经济模型、社会模型等。

2 数学建模的步骤

建立数学模型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认识论角度看,是一种极为复杂且应变能力很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模型准备。建模的问题可能来自各行各业,而学生都不可能是全才。因此,当刚接触某个问题时,学生可能对其背景知识一无所知,这就需要学生想方设法地去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通过查阅、学习,可能对问题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再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对问题的了解会更明朗化。模型准备跟炒菜前的准备一样,准备得越充分,解决问题就越得心应手。

第二步:模型的假设。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学生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思考的范围,再根据实际对象的特性和建模的目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取舍简化,并使用精确的语言作出假设。如果假设过于详细,试图把复杂的实际现象的各个因素都考虑进去,无疑是一种有勇气但方法欠佳的行为。在假设中,应抓住问题的关键因素,抛弃次要因素。当然,如果假设不合理或过分简单,也同样会因为与实际相去甚远而使建模归于失败。必要而合理化的模型假设应遵循两条原则:(1)简化问题;(2)保持模型与实际问题的“贴近度”。

第三步:模型的建立。根据所做的假设,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应用相应的数学知识),建立多个量之间的等式或不等式关系,列出表格,画出图形,或确定其他数学结构。事实上,建模时还有一个原则,即尽可能采用简单的数学工具,以便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使用模型。

第四步:模型的求解。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数学上的求解,包括解方程、画图形、证明定理以及逻辑运算等,会用到传统的和近代的数学方法,特别是软件和计算机技术。目前有一些非常优秀的数学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a、Maple、Lingo等,它将为学生求解数学模型提供方便快捷的手段和方法。

第五步:模型的分析。将求得的模型结果进行数学上的分析。有时根据问题的性质,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和特定状态;有时根据所得的结果给出数学上的预测;有时则给出数学上的最优决策或控制。这一步有时视实际问题的情况也可以合并在下一步。

第六步:模型的检验。把模型分析的结果返回到实际所研究的对象中,如果检验的结果不符合或部分符合实际情况,那么必须回到建模之初,修改、补充假设,重新建模;如果检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则进行最后的工作———模型的应用。

当在面临新的建模问题时,这几个步骤具有指导意义,应当注意的是,这几个步骤的目的是指导更好地进行建模实践,其应用是可以有弹性的,切勿生搬硬套。也就是说,不是每个建模问题都要经过这六个步骤,其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具体建模问题要经过那些步骤并没有一定的模式,通常与实际问题的性质、建模的目的等有关。因此,在建模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形式上的按部就班,重要的是根据所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建模的目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完善。

摘要:本文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数学建模的步骤。

关键词:数学模型,数学建模,步骤

参考文献

[1]颜文勇.数学建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6.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步骤和方法 篇十六

第一步:弄清语境,把握文义

要准确翻译出划线句子的含义切忌不读原文,一见划线句子就急着动笔。应该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段的大意。

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①“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②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这段文字主要写的是子思和卫侯在谈论该不该重用苟变一事。卫侯认为苟变有缺点而不能任用,而子思认为用人应唯才是举,不能因其有缺点而全盘否定,并用木匠取材作比。许多学生在翻译第①句时,由于没有整体把握好文义和弄清人物间的关系,因而不能明白“然变也尝为吏”中的“变”即为苟变其人,而是把它当作动词而无法译出;还有学生由于没有注意到文章最后一句中的“二卵”而不明白句中的“鸡子”即为“鸡蛋”。在译第②句时,一些学生由于没有明白句中子思拿木工取材比做选拔人才而不知道文中“官人”应理解成“授官于人”,因而错误的译成了名词“官员”。

第二步:抓住“采分点”,逐词解释

根据划线句子的语素,将文言文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再逐一解释,同时务必要译准“采分点”,即关键词的含义。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译准在句中起关键作用的词。

解释这类关键词,主要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固定结构、古今通假、词类活用等情况。请看以下几例:

例(1)“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2009年陕西卷)

该句中“合境”“从而”为古今异义。“合境”是“全都”,“从而”是“跟从他到……”之意。

例(2)“兄为君则君之,已为君则兄(之)可也。”(2008年全国卷)该句的关键词是“君之”“兄之”中的“君”“兄”,均是名词作动词,译为“用国君礼对待他”“用兄长礼对待他”。

译准在句中起关键作用的词,是准确翻译全句的首要条件,也是得分点。

(二)要恰当处理一些修辞格。

文言文有时也运用一些比喻、借代、委婉等修辞格。我们在翻译文句时必须事先找出,否则就会出错,如“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中的“藩篱”和“金城千里”中的“金城”,就不能按原意译成“篱笆墙”和“金子修成的城”,而要按比喻义译成“边防”和“钢铁般的城防”等;“布衣”“縉绅”“万钟”借指“未做官的人”、“官员”和“高官厚禄”;“会猎”“更衣”等是委婉的说法,应该译成“出兵讨伐”和“上厕所”。

还有一些习惯用语,如官场中的“下车”“视事”“乞骸骨”“除”等,务必按现代的说法去翻译,不可望文生义。否则就会闹笑话。

第三步:根据表达习惯,理顺译句

在完成第二步的逐词翻译后,还须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此时常用的方法是留、对、拆、增、删、调、还、贯。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对”就是对译、对换。一是将已有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如:“唯恐他将之来”——只害怕其他将领来到。二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固定结构等都要换成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说法。三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如“岁征于民间”中“岁”应换成“年”。“尔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中“尔”“翁”“汝”应分别换成“你”“爹”“你”。

“拆”文言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需要拆成两个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的词义去解释。如“穷饿无聊,追购又急”中的“无聊”,“无”是没有的意思,“聊”是依靠的意思。跟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无聊”的词义相去甚远。“名为汉相,其实汉贼”中“其实”为“他实际上”之意。

“增”,就是增补句子省略成分或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加的内容。如“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该句中的“是”“非”是词类活用,属于意动用法,翻译时应增补为“以……为”或“把……看作”。

“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是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中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实意,应删去。

“调”就是调整语序,把文言文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蚓无爪牙之利”应调成“蚓无利爪牙”的形式。

“还”就是还原。对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如“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这句是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的金银财宝是六国君主所经营、收藏、积累起来的精英。

“贯”就是贯通。古人在文章中经常使用典故,翻译时要将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的译出。

以上是文言文翻译主观题应试的几个步骤和方法,旨在增强答题的操作性,当然,要真正学好文言文还须注意平时对文言文字、词、句等知识的积累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在高考中提高文言文翻译主观题这一题型的得分率。

上一篇:诚实守信中华传统美德下一篇:新教材培训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