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现场施工管理(12篇)
1.论文浅谈现场施工管理 篇一
浅谈“5s”现场管理
一个月前我告别了学校的大门步入华盛江泉来到盛泉油脂,带着一份兴奋,带着一份喜悦,准备在这里将我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转眼间一个月已经过去,现在我对公司的概况已经基本了解。令我高兴的是经过一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公司的管理还算是比较科学化与正规化的,我的许多专业理论知识在这里是可以得到应用的。在这里我首先想谈一下5s管理。尽管我们公司推行5s现场管理法,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有必要与大家再次探讨一下5s管理法则的许多问题。
首先,谈一下“5s”的含义。“5S”活动起源于日本,“5s”管理并不只是一句口号,一个标语。做好“5s”管理工作不是靠领导在会议上提出倡议,会后各部门传达好会议精神,做几个宣传标语就能完成的。“5s”实质上是一种现场管理方法,它的实施与运用有科学的原则与实施步骤。“5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这就对一线的生产管理者提出了要求,只有现场管理者明白了“5s”管理法的含义,了解了它的意义与精髓,这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得以成功的运用,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只靠上层领导的工作指示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的。
其次,简单介绍一下“5s”的内容。提及“5s”现场管理,可能许多人都略知一二,都知道它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但是,大多数人对“5s”各内容的含义与意义都不太清楚,所以在此
向广大员工同志作以简介是有必要的。
整理(SEIRI),就是将工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来;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处理掉。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误送;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整顿(SEITON),就是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明确数量,有效标识。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 ;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清扫(SEISO),就是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目的:消除赃污,保持职场内干净、明亮 ;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清洁(SETKETSU),就是要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目的:维持上面3S的成果。
素养(SHITSUKE),即努力提高人员的修身,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5S”活动的核心。目的:提升人的品质,使员工对任何工作都讲究认真,同时保证“5s”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谈一下“5s”的精髓与实施原则。“5S”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修身,如果没有职工队伍修身的相应提高,“5S”活动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因此采取各种手段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尤其重要。另外,“5s”管理法有其具体的实施原则。第一,自我管理原则。良好环境的塑造必须靠现场工作人员自己,这就要求生产现场人员具有较高的自觉性、积极性与责任感,归根到底是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第二,勤俭办厂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对于现场整理和整顿清理出的用不到的东西要合理保管尽量充分利用,甚至变废为宝,要最大限度的节约生产成本。第三,持之以恒的原则。“5s”管理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不能因为短期内没有收到预想的成效就半途而废或者执行标准变得模糊不清,这样不仅不利于达到预期目的,而且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例如,员工会认为公司制定条例只是为了一时达到某种效果,过了一定时间就没那么重视了,就可以敷衍了事的做事。一旦员工有了这种错误的想法,就可能为企业今后的发展设下很大的障碍。另外,“5s”管理需要领导的持续支持,要建立固定的检查与考核制度保证这一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最后,关于“5s”的很多知识本文没有提及,只有广大员工自觉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才能保证本厂“5s”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才能为广大员工创造一个更加舒适清洁的工作环境,才能促进我厂一线生产活动更健康有序的进行。
附图
2.论文浅谈现场施工管理 篇二
1 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
在建筑施工中, 施工现场是大量的劳动力、材料、设备、机具、资金、信息汇集地。这些生产要素能否按计划、有序的畅通流动, 涉及项目施工生产活动能否正常进行, 而施工现场管理正是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畅通的基本保证。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 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1) 建筑施工企业要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 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2) 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 多工种联合作业, 人员流动大, 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可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 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 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4) 工期的拖延或赶工期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安全和成本因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提高合同履行率, 能确立企业信誉, 保证企业的效益。
2 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2.1 基础性管理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属基础性管理, 是企业组织施工管理的前线。企业按合同为施工项目设定的各项目标都要通过加强现场管理才能实现, 而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才是抓住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根本。基础性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原始记录、巡视检查、统计核算、会计工作等日常性工作。
2.2 综合性管理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是综合性的管理, 既有目标性管理, 又有生产要素的组织性管理;既有技术性管理, 又有经济性管理;既有企业行政性管理, 又有政府法制性管理, 所以施工现场管理必须进行综合性管理。综合性管理就是用系统的观点、目标的管理办法, 认真执行各方面规定的工艺标准和管理标准, 全方位、全过程、全面地进行管理, 搞好施工现场管理的整体优化。
2.3 动态性管理原则
在建筑施工中, 施工现场的人力资源、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环境条件、资金六大生产要素始终处在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 因此, 必须进行控制和动态管理, 不断依据变化的情况进行调整, 重新优化要素组合来适应变化。这就要求及时掌握动态变化, 加强协调, 解决矛盾, 排除风险和干扰, 切忌用一成不变、静止的观点来进行现场管理。
3 施工现场管理的途径
3.1 以人为中心
提高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庞杂的施工现场, 众多的工种和岗位, 越来越短的工期, 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 使得管理者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处处检查。因此, 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 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 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题作用, 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3.2 以班组为重点
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证, 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 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必须以班组为重点。
3.3 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
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 也是企业的效益。任何时候市场都会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 而这样的产品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
4 施工现场管理的方法
4.1 现场施工进度管理
现场施工进度管理控制是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主要是通过完善项目控制性阶段进度计划, 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 做好各项动态控制工作, 协调各单位关系。它控制的好坏影响着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其他步骤的有效施工, 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 关系着施工单位的可信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4.2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项目施工中, 材料费用在建筑产品投入上所占的比例很重, 一般为60%~70%。因而搞好现场材料管理, 可以加速流动资金的经济效益。项目开工前, 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 作为供应备料依据。在施工中, 根据工程的建筑材料消耗定额和过程变更以及调整的施工预算, 及时向施工企业材料部门提出调整后的材料计划, 从而保证材料按实际需求给予供应。施工设施用料应根据工程定额用料计划领取材料, 凡超限额用料领取需办理相应手续, 在填制领料单时注明超耗原因。供应人员对定额或超定额领料单进行核算, 现场管理负责人进行监督。班组对剩余材料必须回收, 及时办理退料手续, 材料管理部门需造表上报。
4.3 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 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施工现场是个动态的多工种立体作业, 生产设施的临时性, 作业环境的多变性, 人、机的流动性, 形成了人、机、料的动态集中, 导致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对此, 施工企业应从上至下地开展安全教育, 普及安全知识, 增强安全意识, 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企业施工生产过程的群体强化施工现场安全意识。另外, 可通过加强现场安全训练, 建立安全监督网, 完善现场安全措施等, 来保证安全生产。
4.4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工程质量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建筑工程在全部施工过程中, 每个部分项目工程的质量随时受到操作者、施工技术、原材料、施工环境等影响, 工程质量往往会因某个因素而出现问题。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格工程的出现。其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监督和质量检验。现场施工质量监督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手段:1) 指令文件控制, 即监理通过书面形式对施工承包单位提出其所需要完成的建筑任务, 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 明确施工单位的责任;2) 住地监督控制, 即在施工现场中观察工程的变更过程, 及时处理有质量隐患的事故, 对有危险苗头的项目予以重视并上报相关人员;3) 测量控制, 即施工前监理人员对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进行检查, 对质量建筑实体所能出现的误差做出严格的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 应对工程体的几何尺寸、高程校核等随时进行检查, 对不合乎工程实体基本测量要求者, 应及时指令施工单位处理。
参考文献
[1]烈永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1.
3.浅谈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管理 篇三
关键词:施工现场;道路桥梁;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7-0151-02
公路建设是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国民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公路特有的灵活性和优越性,其具有其他运输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伴随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的建设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而作为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桥梁为应对汽车速度和载重量的增加,在施工中对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公路桥梁施工企业间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施工企业必须切实有效地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
1 施工现场现在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关键,其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度。但由于一些企业长期忽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安全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施工现场缺乏必备的安全保护设备和措施,导致施工现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责任重大,对安全管理存在侥幸心理。相关施工人员缺乏安全培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加重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安全意识不高,是造成道桥施工现场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1.2 施工人员的素质
我国道桥建设的施工地点多处于偏远山区,周围人迹罕至,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较差。而不少施工人员职业素质不高,怕吃苦、受累,遇到困难易退缩。此外,现在的公路桥梁建设普遍使用农民工,在施工作业时的技术水平不高,使得施工作业的安全质量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1.3 施工现场的监管
施工单位未在道桥工作建设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监管人员不能做到在场监督,导致工地上施工工具、材料随意堆放,施工人员组合松散,没有严明的组织和纪律。
2 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2.1 基础性原则
施工现场的管理属于基础性管理,要想将这项基础工作做好,必须事先将各项基础工作做好,因此,需要安排好计量和财务等基础性工作。
2.2 综合性原则
施工现场有目标性的管理、生产要素管理、组织协调管理等综合性较强。整个工程的始末如施工质量的监督、施工程序的掌控,进度的控制和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都是与施工现场的管理内容。因此需要用系统性的观点,按照目标管理的方法,认真执行各项生产工艺及相应标准,全面、系统地进行优化整合,而不是孤立地执行某一项、某一环节的管理,所以整个管理要放在工作大局上考虑,使施工资源的配制最优化,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2.3 群众性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多、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所以这么多的工作不可能仅靠管理人员来独立完成,而是需要每一位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实现现场目标。因此,现场管理需要依靠整体管理者和施工者的群众素质提高,重视每一个岗位和相应职责,而不是仅靠管理者的被动管理。同时,管理人员可以发挥其管理和组织意识,充分调动工程中每个人的积极性,让所有人尽职尽责,建立良好的管理氛围。
2.4 动态原则
虽然,管理工作可以在施工之前进行各项要素的安排和部署,但施工现场的各生产要素、各项条件和环境都在随时变化,各种突发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因此,施工现场的管理要做到随机应变,掌握灵活的管理方法,进行动态整合和管理,不断适应变化的情况,优化各要素的组合。
2.5 服务性原则
管理层的各个部门和业务人员需要按照系统现有优化管理的原则,支持项目经理各项管理工作,为工作得到落实创造良好条件。管理人员还应当深入施工现场,为现场服务。
3 做好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3.1 健全管理组织
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副经理进行生产和技术等行政管理。各分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的统一管理工作,并接受总包单位的监督和指导。
3.2 健全管理制度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需要根据工作内容进行细分,按照各岗位性质的不同和专业的不同划分相应的施工区域,并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将现场施工列入单位的经济承包责任制中,使施工管理与每个人的个人利益相连,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上,每个项目都会有相应的承包人进行负责。每月至少进行两次综合检查,按照制定好的项目逐一检查,岗位的责任人需要填写相关表格,管理人员通过对表格内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并张榜公布。施工现场的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可采用综合检查与专业检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灵活运用检查方式,确保检查工作圆满完成。在各项工作中,进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增强工人积极性。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各工种人员特别是爆破、起重等特殊工种的人员,进入施工区域一律要携带相应的证件。除健全施工综合管理制度外,还应建立健全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3.3 健全管理资料
完整保留上级所规定的施工标准、规定和法律法规资料。妥善管理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图和季节性施工方案。按要求填写施工现场的施工日志,并做到内容完整,签字手续齐全。对施工的教育培训、会议活动记录也应完好保存,做到管理资料的准确、齐全。
3.4 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
合理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但能够保证道路桥梁的质量,而且能够加快工程进度并降低综合成本。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选择现代化的搅拌站,采用工厂化生产,减少现场手工作业和劳动强度。利用计算机和监控设备来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实现施工现代化。
3.5 利用目视管理进行资源配制
将整个施工现场在施工期所需要的各项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合理配制,实现人与物之间的最佳结合,可以采用目视管理的方法。目视管理是用形象的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施工生产活动,如信号灯、区域线、告示牌等。这些形象直观方式可以方便职工自主管理,并及时将所需的资源调配到施工现场所在地,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3.6 核算管理
核算管理是对施工现场进行业务核算、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核算管理能让管理者对目前工程的完成量、所花费的成本做到心中有数。不断对实际情况的检查,通过与计划的要求量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以便及时调整管理工作,确保施工进度能够按质、按量、按期完成。
4 结语
总而言之,道路桥梁建设的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组织合理、制度规范、措施得当才能保证按时按质地完成施工任务。针对目前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问题,根据管理性原则,积极采用各项管理措施,才能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不断创造精品工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 刘磊.道桥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2):291.
[2] 刘志伟.施工企业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7):253.
4.浅谈设备现场管理 篇四
吉俊科
设备是企业生存的根基,发展的支撑,是完成项目任务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技术、经济、组织等措施,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正确使用、精心养护、科学检修、安全运行,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才能做到优质、高效、低耗。在物探作业项目运作中,应该不断地从管理手段到管理人才,寻求适应物探事业迅猛发展要求的设备管理理念、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地震队设备现场管理,才能够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下面从制度管理、人员管理、运行过程的管理谈谈地震队设备现场管理。
一、制度管理
地震队领导尤其是地震队队长都要重视设备管理工作。因为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都在现场,设备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安全、工期、质量和经济效益。
1、健全组织,明确权责
管理的核心,是责任管理。管理到位,责任必须得到正确的划分。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明确设备现场管理的职责必须落实。一是要求地震队队长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定人、定机、定责制度落实负领导责任;二是设备副队长对设备的管理、检修、消除设备隐患及防止跑、冒、滴、漏等各环节总的协调负直接领导责任;三是机械师对设备的技术管理、强制保养、维修、巡检负责;四是操作人员对设备操作、维护保养和日检、交接直接负责;同时,要明确维修人员维修、定检(重点、关键设备)责任。
2、落实制度,清晰规程
现场设备管理,首先是所有人员了解设备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只要将现有的设备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到位,就可以将设备管理的各项指标完成。目前的设备管理制度可以分为三类:
(1)、基础管理制度。如:东方公司设备管理体系中的基本要求制度;吐哈物探处在设备管理体系运行中制定的制度
(2)、考核类制度。如:单机油材料消耗定额考核办法;定人定机管理办法,及处罚条例等
(3)、各种检查审计要求及操作规程等
制度的落实必须分清层级,明确责任主体。层级可分为三级即:地震队,责任人为地震队队长,将各项制度具体化,考核指标分解及考核;班组,责任人为地震队设备副队长,将各项制度落实到具体点;操作者,完成各项指标及具体制度、操作规程的操作。
二、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分为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使用人员、维修人员。
1、人员素质要求
地震队需选用那些设备专业知识丰富、作风扎实、能吃苦肯钻研,同事具备了解每台设备的技术状况,进行设备的运行分析能力的员工进入设备管理队伍。要强化设备全员管理意识,特别是生产管理、班组长等人员要重视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完成的工作包含完善设备管理台账、技术档案,清楚设备运行状况及需求;此外,还要对各级的规章制度深入了解,如《设备管理制度》、《物资管理管理制度》、《设备维修管理制
度》、《单机有材料消耗定额考核办法》》等。严格执行设备操作安全技术规程和使用监督检查制度,及时将检查、使用等情况进行考核公布,激励员工使用好设备。
设备操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所操作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操作规则,努力学习专业技术,提高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设备的原理性能,做到三好(管理、使用、保养好)、四懂(懂原理、构造、性能、用途)、四会(会使用、养修、检查、排除故障)。切实完成好自己应承担的保养维修修项目,如日常的维修保养润滑及“十字”作业。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定额指标,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出勤率。对开展基础工作和任务完成好的司机,进行奖励,相反要处罚。
对于使用推土机、钻机等特种设备的地震队。目前还存在特种设备操作手相对短缺的情况,项目上有时从外部聘请操作手操作。针对这类操作者,一是一定要聘请有操作证件的人员上岗操作,二是要加强对操作手的素质管理。
维修人员
设备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维修人员,维修人员必须根据设备的数量按比例配置。维修人员要求充分了解地震队的设备及设备的技术状况,熟悉了解本队现有设备的维修基本技能,设备的易发生故障部位及解决办法;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维修人员管理单位要进行合理的配置,保证维修人员能够完成地震队的维修任务。设备的保养必须按照计划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完成。设备的维修、故障排除必须实行责任制,责任到人。维修保养的奖惩措施根据责任大小要到位,不能大锅饭。
项目启动后设备管理技术人员要及时到位,操作人员也要随机到位。同时,持证上岗,签订定人定机使用协议书,定期考核和奖罚。设备操作者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更换。
2、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
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纳入目标考核,把指标分解、具体措施落实到人,使每个人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并纳入综合考核项目,与奖金、上岗等挂钩。让承担责任的人得到相应的利益
三、设备运行管理
1、科学配套,合理组织
项目启动前,地震队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HSE管理人员对项目工区的地表、地貌、人文进行细致踏勘,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工期安排、质量要求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设备车辆配置计划,使所配置的施工设备的型号、能力与项目任务和环境相适应,形成与工程量相匹配的机械施工能力,防止片面追求施工设备大、多、先进的倾向。通过计划组织施工设备,合理调动,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施工设备故障,保障施工任务的及时完成。
在对进行配置设备计划是应注意:
① 以尽量避免大机小用,早要迟用,既要保证施工需要,又不使设备停置。
② 通过经济分析选用设备:通过对设备的新旧程度、类别型号,从经济性进行分析比较,取其最小者为最佳经济方案。如在地震施工中,运用摩托车比用车辆的成本低很多,用皮卡车费用比用东风卡车费用小。
2、设备使用管理(1)设备使用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正确使用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以达到安全、优质、高效、低消耗的完成施工生产任务。
(2)现场使用管理
① 停放现场:停放现场场地要干燥、平整、排水通畅;设备现场停放要整齐划一,留有安全通道,每一台设备都能顺利出入场地;停放场地要有防火、防盗措施。
② 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和施工顺序,合理安排行驶路线。特别是临时营地要合理布置场地;处理好维修场地、用电用水设施、材料存放等位置关系。
③ 现场标识:凡进入地震队现场的设备(包括外部租赁和分包队伍自带设备)均应按照HSE目视化要求设置标牌,按照东方公司及吐哈物探文化的规定严格标识。
(3)使用管理基本制度
① 持证上岗制度: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设备操作证后方能上岗,严禁无证上岗。
② 交接班制度:可控震源、仪器操作人员应实行岗位交接班制度。换岗时,对该机的操作要领、注意事项、技术特点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③ “三定”制度:设备使用管理实行“三定”(定人,定岗,定责),地震队应确保设备操作人员的岗位稳定,做到人机合一,提高设备利用率
和完好率。
④ 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设备保养与维修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保证设备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
对制度的执行落实程度地震队队长及有关管理人员必须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公布
(4)考核
地震队根据项目的施工长短制定考核周期,每个周期对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如设备维护保养、日常检查保养、单机消耗、出勤率及完好率等。
(5)设备运行成本控制
设备运行成本管理的重点是设备使用费的管理。设备使用费由不变费用和可变费用两部分组成。首先将可变成本进行指标分解,考核指标到考核的最小单元。不变费用包括基本折旧费、恢复性修理费、设备启动及报停等费用。可变费用包括燃料费、修理费、维护保养费等。可变费用中某些项目,应结合具体情况,尽量少发生,如设备在项目使用时间以求降低成本。使用的油料,认准品牌、规格,控制质量、数量等。同时要严格使用管理,杜绝浪费。燃油料是一大开支项目,必须控制好,要落实好燃油料管理制度,单机消耗管理制度,及相应的考核制度,以节省成本支出。日常修理费的支出,也是设备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修理费控制不好,会给项目造成很大损失。所以,必须加强修理和配件的管理,严格按照修理规程进行修理,减少返工,同时对防止过度修理或欠修理。尽量修旧利废。配件购进,要先做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购买。购买配件的配件严格验收,保证购进合格的配件。严格使用管理,以消除不必要的浪费,最
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为搞好机械修理和配件供应,达到修理有记录、消耗有定额、统计有报表、损耗有分析,通过经常分析总结,提高修理质量,降低配件消耗。第二严考核应兑现。根据每台设备的新旧程度、性能、状况,制定详细的成本考核标准,核算维修费、油料消耗、配件消耗等,将考核结果与操作者的工资待遇、奖金挂钩,厉行节约,奖优罚劣,以便增强操作者的责任心,提高成本意识。第三根据设备的构造、性能,配齐配足易损件,建立严格的配件、油料采购审批制度,严格执行验收、发放登记制度 坚持以旧换新。提高经济效益。
3、租赁及分包商设备管理 ① 设备租赁原则:
地震队租赁的设备,应本着“先内后外”的原则,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内部设备,需从社会租赁的设备,应上报审批。
租赁设备要根据项目的需求进行类别、型号选择。
② 租赁设备标识:加强租赁设备管理,凡进入地震队现场的设备(包括分包商自带设备)均应按照HSE目视化要求设置标牌,按照企业文化的规定严格标识。
③ 租赁设备的油料核算:要严格执行油料核算制度。首先地震队油料管理人员要建立每台设备的油料发放记录,也就是说,即使地震队承担油料的外租设备也要按照设备类别进行分别登记。同时,根据设备工作情况分析,正常情况下不应该超过定额,避免发生油料超耗的现象。
租赁设备进入项目必须进行验收,验收依据就是设备管理制度及HSE要求。
分包商自带设备及租赁设备管理是设备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是设备管理的难点。如不加强这部分设备管理,一是设备状况差经常停机,影响施工进度;二是不督促其经常维修保养,将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地震队在工程分包或工序单价承包之前,要组织有关人员对分包商队伍的施工设备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在工序分包合同中列出设备上场的详细清单,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新旧程度、数量、设备进退场时间等,明确违约责任和经济处罚。设备进场后,设备物资科要组织相关部门按合同要求对分包商上场设备进行验收,凡不符合合同要求的设备一律清退,不能凑数,需要进行检测的还要进行检测。分包商队伍的设备要纳入统一管理,不能以包代管。分包商队伍的设备操作人员(包括汽车司机),也要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特种设备同样要取得政府部门认可的特种设备操作证
4、加强维修保养
在设备保养上要制定合理的维修、保养制度和计划,严格执行。操作者为设备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掌握设备操作技能,还要掌握设备保养技能和管理知识。设备现场管理者做到 “四到现场”,即设备管理到现场、设备检查到现场、设备工作协调到现场、设备问题处理到现场,使现场专业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日常维护保养时操作者根据日常检查作业要求项目对设备认真检查、保养,使设备经常保持润滑清洁。一旦发生故障应及时给予排除。交接班要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状态。
强制保养。按照设备维护周期的规定要求,进行强制维护。本人认为
对无故障设备以操作者为主,维修人员为辅进行维护是可行的。对停用的故障设备或异常的设备进行局部解体、检查、检修应以维修人员为主。
恢复性保养。以维修人员为主,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修理。在搞好保养的同时,还要积极做好预防维修保养工作。
做好维修保养工作的档案 : 1)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2)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3)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5、设备的安全管理
设备的安全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首要任务。没有安全就没有工期、质量和效益。设备的安全管理应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1)、组织健全 制度到位
设备的安全管理首先健全责任人追究制度,如果无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或制度执行不到位,那就找不准责任人,而带来的结果就是相互推诿、相互扯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就会事故不断。所以,企业对设备的管理制度要健全,做到从制定、实施、检查到考核,日清月结,把执行制度的好坏作为奖惩的重要条件。对一般设备事故在处理过程中要落实到位。坚持原则,不流于形式,以防责任人弄虚作假,不守规则,在心理上留有一定得侥幸空间。
要针对设备的具体情况,制订设备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签订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协议书 实施相应的奖罚。对不按规程操作,不遵守交通法规野蛮驾驶的要从重处罚,发现一次处罚一次。
(2)、设置必要的安全装置和设施
设备应有可靠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如保险带、消防器材、防护栏杆、GPS监控器等。
(3)、加强安装和作业前的检查
地震队部分设备需要野外安装,要选择安全合适地点,按照设备安装说明书,达到安全要求;要做到良好接地或接零。设备作业前,要对设备施工作业场所做认真细致的调查,设备作业和行走路线必须加以明确;在设备作业危险区域临界处,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4)、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操作规程是操作者操作设备时的行动指南,违章不一定出事.但出事的绝大多数是违章作业。首先,要根据不同设备的作业环境、性能特点、注意事项,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其次,加强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监督,提醒操作者按规程操作。在设备运转前、操作中和维修保养时必须随时注意设备及人员安全状况,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机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5)、加强专用设备的安全管理
目前,专用设备和其他一些大型设备(采集仪器、推土机、发电机组、可控震源等)是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这些设备价值高,一旦操作不当或保养不及时,轻则设备故障率高影响工期,重则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给单位带来重大经济和信誉损失。使用期间要注意以下事项:
(1)明确责任。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选拔负责任、肯钻研的同志担任专用设备的操作。多人使用设备每台设备要安排1名机长,签
订安全作业责任协议书,明确机长职责,保证他们的权力和待遇。操作人员要配齐配够,不能随意调整,做到定人、定机、定责。
⑵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运行记录。设备在运行期间,要加强设备发动机、底盘及有关安全系统的观测,一旦发现问题超过允许范围,必须停车整修,不得带病作业。
6、小型机具的管理
对于项目使用小型设备及施工用的机具,因为设备和机具的通用性及其他原因,不作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不列固定资产的设备、机具要求项目建立设备台帐,使用后及时进行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设备物资科对小型机具纳入设备管理范畴、严格执行公司制度。购置前上报审批,以便业务部门掌握资源信息,使用后集中管理,进行统一调配。
5.论文浅谈现场施工管理 篇五
电脑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是工作人员的必备能力,但是在工作中,管理文件的不合理,造成工作效率严重下降,甚至丢失重要文件,无法挽回。从造成这些危害的原因着手,简要介绍管理电脑文件的科学方法。关键词:5S管理;办公电脑;应用
引言
5S起源于日本,是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先进的企业现场生产管理方法,其目的是保证企业能够以最高效、最节约的方式生产。为了提高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分析办公中遇到的问题,造成效率低下的原因,制定防治对策显得尤为重要。5S管理应用到办公电脑的文件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硬盘划分和文件架构建立的方法为了规范操作,系统一般应装在C盘,软件包和软件安装文件存放在D盘,文件放在E盘或者其他盘符。重要文件一般不可放在桌面,如若系统出现问题,避免丢失。文件管理的关键在于方便保存和迅速提取,所有的文件将通过文件夹分类组织,放在你最能方便找到的地方。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分类管理,都应按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分为大大小小、多个层级的文件夹,建立合理的文件保存架构。树形文件夹结构如图1。5S管理
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
2.1 整理整顿清扫
整理:把有用与无用的文件分开,再把硬盘中不需要的文件清理掉。①把有用的文件包括最近正在使用的软件,以及自己制作的文档、图片、视频录像等等;②把无用的文件识别出来并删除,其中不太好分辨的如确定不用的文件,不确定有什么用处的文件,均直接删除,在5S管理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没有标识的产品是不合格产品以垃圾处理。既然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就毫不犹豫地删除。
整顿:把需要的文件定量、定位,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在最有效的规则、习惯和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工作。其要点是文件存放要有固定的盘符和区域以便于寻找,存放区域要科学合理,文件存放达到目视化,存放不同文件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文件名加以区别。即先把软件和资料分开,一般把软件存放在D盘,资料存放在E、F盘。①对软件进行分类。安装文件确定后存放在软件的文件夹,安装以后的文件,默认安装以后的文件存放在Program文件里,按软件的用途一般分办公软件和系统软件;②对文档资料分类。分类原则按照时间和空间进行,便于寻找和以后处理失效的文件。一个文件夹存放50个以内的文件数是比较容易浏览和检索的。
清扫:将电脑保持在无垃圾文件、系统干净、桌面整洁的状态。①发挥快捷方式的便利。访问比较频繁的文件或文件夹,可以右击选择“创建快捷方式到桌面”,即可省去大量寻址的时间,又可避免系统崩溃对文件的危害;②及时处理电脑系统因运行而产生的垃圾文件。清理垃圾文件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如超级兔子、360安全卫士、优化大师等。
2.2 清洁素养
清洁:将我的电脑中的文件经过整理、整顿、清扫三个环节后,就感觉电脑中的文件井然有序,一目了然。建立完善的结构、规范化地命名、周期性地归档,这样可以避免寻找文件浪费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使用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秩序。①下载软件时,要放在策划好的分类里,并给软件起一个能够识别的名字;②安装软件时,要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且记住这个位置。卸载软件后要到软件安装的地方将目录彻底删除。如软件安装的树形文件夹结构图(图1)。
素养:素养是比清洁更高的要求,其目的是要用上面的一套管理思想来对待任何新的文件资料,处理所有需要整理和存放的资料,进而逐渐养成习惯,形成高效、有序的工作作风,这就是素质的提高。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办公自动化技术日趋成熟。在工作中如何正确的使用和掌握其性能,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判断计算机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故障的处理,找出故障的原因并加以分析,及时采取对策,以保证计算机在办公过程中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6.浅谈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 篇六
在这里说到现场的任务,就有关完成此项任务,监督者和管理者如何分担工作加以说明。
现场的任务
实现产品制造应有的模式时的现场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物、设备作用,将质量意识完全贯彻到工序中,追求效率化”。
为了完成此项任务,现场应该做的工作有以下三项:
?完成生产任务
?改善收益
?培育人材
1.完成生产任务
现场首要的工作是“完成生产任务”。说到完成生产任务,就是说不能仅仅说是单纯地消化计划台数。完成生产任务意味着即要确保安全,又要全数保证下一道工序所提出的质量要求,还要只在必要的时候加工必要的东西。
也就是说采用标准化的Q、D、C方法,完成按企业盈利要求所制定的工作计划,就是现场所承担的最重要的任务。
在现场不一定能在任何时候,对所有条件加以整合。当从上一工序有不合格品流送出的时候,当没有材料及零件调入的时候,当设备的状态不好的时候往往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情况往往又是不能等待的,这就是现实中的车间情况。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完成生产任务,必然要求我们做到:一旦问题发生立即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并迅速做出应对处置。相对现场经常发生的种种变化,有计划地推进能完成Q、D、C目标的管理体制的强化,对“完成生产任务”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完成生产任务时,从优先考虑制造让用户满意的优质产品的意义上来说,在工作现场我们应致力于全数质量保证。
为了做到全数质量保证,有必要首先认识:“评价质量(商品的质量、工作的质量)的是用户,在现场则由下一道工序评价。自以为是是大忌”。在所有的商品中不可以有零星的不合格品,要对下一道工序保证本工序的质量为100%合格。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就是“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和“全数保证”。
那么具体到了现场应该怎样做呢?
那就是每个工序都“不制造不合格品,不向下一道工序流送不合格品”,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以标准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抑制人、物、设备、方法的散乱现象,并且在发生不合格品的各个工序中,形成一种从发现到采取对策为止的最为合适的良性循环状态。
当然,全数质量保证不仅仅是全部在现场可体现的,但首先在现场实施并完善,就是其在现场发挥作用的第一步。
2.改善收益
现场的第二大任务就是改善收益。
作为企业来说为了增加利润得到持久性地发展,在经常强化产品制造应有的模式,促进目标质量实现的同时,持续性地推进改善,用最少的资源(人、物、设备)来制造产品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技术方面,采用了电子设备之后各项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任何时候采用与别人相同的方法就意味着倒退,企业也就无法生存下去。当然,即使在现场工作中每天的改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这里希望特别强调的就是所谓“盈利”。
我们平时在现场开展改善活动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例如:
工作量降低了但质量却恶化了。虽然降低了0.7个人的工作量,但人却没减少。而周围的操作人有富余时间,在不断地摧促上一道工序的操作者加快速度。作业虽然已小批量化,但步骤时间及库存量都却增加了。达到了谋求少人化的目的,但设备投资却花了很多钱。虽然已有所改善,但如果换了人又恢复了原状。
这样的话,不能说是达到了改善后所需的真正目的。
所谓的“改善收益”,可以说是:促使质量提高与通过少人化及减少库存量实现削减各项费用有机地结合。而且作为企业来说不能只考虑局部而应经常考虑全局的利益,这其中的要点是:对企业而言,哪一样不花钱就能达到改善目的?能否提高利润?继续这项改善会能否发挥持续的效果?
我们在谋求提高改善速度的同时,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就是不能忘记更快更多地实现盈利。
要想现场的每一个人都经常保持良好的现状,就应该让全体员工在工作中保护应有的姿态并持续不懈地进行各类改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即有现场所发挥的作用,也与工作岗位的活性化有关联。
3.培育人材
支撑着企业的是由人组成的集团。无论制定多少个好的标准,具体去实施这些标准的仍然是人。因此,实现产品制造应有的模式的就是人。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造人”与“集体”是必不可少的。
①造人
通过严格遵守标准,采用发现异常及时准确处理的方法将可能发生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另外改善浪费及问题,使标准的水平更高也是提高技能所必不可少的。
7.浅谈管道施工现场管理 篇七
管道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管理健全现场管理体制设定管理目标完善奖励机制人员素质提升
1 安全管理
“安全第一”是任何施工作业现场的第一准则, 这也是突出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开工前小范围的安全提醒, 定期的安全会议都必须坚持。让警钟时刻敲响在心中。设备需要定期检查, 避免漏电、操作失灵等引起的安全事故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有挖沟, 挖沟分为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 机械开挖过程中保证人员在机械臂的工作半径外, 操作者必须具有从业资格证书, 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以安全为基础。此外在管道的加工过程中必须要特别注意的是支、吊架安装使用。正确的使用吊具, 定期检查对于有隐患的钢丝绳, 吊带及时更换。安全工作就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处处注意才能得到保障。
2 人员素质的提升
人的因素是决定施工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作为油田管道施工的管理者、参与者,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必不可少的。管道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以后使用寿命及维护情况, 高水平高素质的队伍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尽量做到能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样人在现场施工中使用就灵活自如, 在现场出现问题时, 能第一时间找到问题所在, 能第一时间指挥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补救工作, 从而达到最小损失。
对于现场施工的操作者, 他们是一线操作的实践者, 他们的技能水平直接决定了工程的好坏。企业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如管道施工中重要的几个工种, 电焊工、管工等。让他们有足够的机会学习和联系, 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熟练操作。对于新的技术, 好的方法应该多组织类似座谈会的学习方式, 让广大一线工人有机会交流探讨, 把握新技术的方向, 相互学习实用技巧。
3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3.1 人员管理制度
人员的管理就是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人力资源的分配管理。为了有效的进行施工活动, 必须保证人员的积极性, 建立统一思想朝一个方向努力。施工现场的人员杂, 各种用工性质使得干活过程中容易出现混乱, 这就需要管理者能制定好的制度来约束全体人员, 消除主观意思上的散漫。具体的实施方法就是采用负责制, 对于外包人员由外包承包人一人负责, 机组人员由组长负责, 要求在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负责人的安排。项目经理合理的分配每天的工作定额, 由负责人进行考核管理。在制定工作定额方面需多方便考虑, 如果因为过大的工作负荷让施工人员难以承受就容易打击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需要结合每段的工作条件, 摸索出合适的工作额度达到一个双赢的效果。
施工过程中必须明确具体的岗位责任, 工艺排定以后, 就需要落实到每一名员工头上, 采取工序负责制, 每道工序操作者负责, 对于不合格品严禁转入下道工序。在班组内部, 每道工序完成后首先进行自检和互检, 施工过程中及时的自检, 完工后可由班组长或者其他组员进行检查, 对于出现的问题做好详细的记录, 找出问题的原因, 班组内部共同讨论学习避免出现类似问题。项目负责人不定期的对工序进行抽查, 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处理, 然后召开质量会议进行通报、讨论并作出纠正, 以此提高全体人员的施工素质。同时质量监督部门相关检验工作也是必要程序, 对于自检、互检未能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 改正, 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3.2 物料管理制度
施工材料的采购、保存、使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更是控制项目成本的重点工作。开工前, 技术人员根据图纸进行材料统计, 留出相应的余量, 以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而导致材料不足影响工程进度, 实际采购的比例约为图纸所需的1.2倍。材料计划确定后报负责人审批, 确认无误后进行采购。材料采购回来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 合格品经项目经理签收后入库保存, 坚决杜绝不合格品入库, 材料员及时认真的做好相关统计, 做好不合格品的退换工作。入库的材料做好分类和标示, 出入库做好记录, 领用人员签名确认。对于不能入库的大件材料, 需要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 做好防潮、防火, 不要因为后期的保存而影响了材料的使用。对于工具的使用采取以旧换新, 签字确认, 对于出现报废的做好记录方便以后查看。在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使用, 尽量做到最大化利用, 比如管工的下料, 可以通过大小件的配合在一个原材料上做到物有所用。而对于这样的节约可以提出表扬奖励, 过度浪费的也需要有相关的惩罚措施。
3.3 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施工进行的进度。设备处理良好的工作状态可以相应的减轻劳动者的工作强度, 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 提高工作的效率。在管道施工现场主要是发电机组, 点焊接, 送丝机及吊装设备。这些设备采用专人负责, 负责人需要学会使用维护。为保证良好的工作, 需尽量保证设备的工作环境, 做好设备的运转记录, 对于出现的小问题及时维护。定期做好检修、维护,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也是降低成本、增效的有效方式。
3.4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
油田管道施工由于其特殊性, 施工的线路长, 遇到的情况也较为复杂导致施工难度大。这就需要有一套好的技术工艺管理方法来确保工程质量。管道施工工艺排定前需要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技术要求以及相关的设计技术参数, 多做现场考察, 熟悉施工路线的土质, 地上地下结构, 气象等。针对每个工程分段, 并结合操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和操作水平使每段的工艺安排有其独特性, 同时也要制定大方向的质量体系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并保证其有效的运行。技术工艺等确定前, 应多考察学习, 参考相关项目学习新技术、新工艺, 优先考虑这些高效的措施, 然后进行结合现场的讨论, 确保实施的可行性后试点进行, 取得成绩后再作整条线路的推广。开展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在现场施工前把整体的质量目标分散到每个工程段, 找出具体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结合每一段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在施工中严格要求每道工序, 从点滴抓起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管道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个工程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全面的贯彻现场施工管理才能提高管理效率, 确保工程质量, 也创造了更加和谐的工作环境。通过有效的管理能减少施工中材料的浪费, 增加设备的利用率, 提高人员的积极性, 为企业的创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8.浅谈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 篇八
关键词:现场管理 项目 环境 建筑企业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94-01
1 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1)施工现场管理作为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管理的最前沿,项目工程施工中所制定的各项目标,都需要通过施工现场来实现,所以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就需要考虑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确保项目目标得以实现。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不仅需要具有一个整治的环境,而且要确保道路通畅,材料能够规整、有序的摆放,施工能够有序进行,确保现场的安全、消防和保安工作都有所保障,给施工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确保其愉悦的心情,努力的完成施工任务,从而使项目目标得以实现。
(2)施工现场作为企业对外的窗口,通过良好的现场管理,可以有效的展现出企业的风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企业的社会宣传力,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在招投标活动中,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是投标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中标率,只有良好的现场管理才能给考察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增加中标的可能性。
(3)施工现场管理中需要做好与各方的协调工作,处理好各种关系。施工现场管理涉及到许多人的职能部分,所以在管理工作中仅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与各职能部门及周边居民搞好关系,以便于施工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同时施工现场管理中还会涉及到建设、监理、监督管理等各部门,需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从而达到和谐共处,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2 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目标
(1)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2)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3)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
(4)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
(5)确保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创造精品工程。
(6)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
(7)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
(8)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
(9)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对临时设施拆除,剩余物资退场,组织向新工程转移,以使整治规划场地,恢复临时占用土地,不留后患。
现场管理在施工项目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全方位的进行现场管理,才能确保施工项目安全、高质、高效的进行,才能确保现场各项工作都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使现场管理向正规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的方向迈进。成功的项目管理是将现场管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从而实现项目和企业共同的发展,确保建筑企业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不断的进步,并在施工中总结经验,不断的开拓创新,在探索中断的对现场管理进行完善和改进,从而进一步强化。
3 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经济效益原则。
任何企业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中,在注重进度和质量的同时,一定要对成本和市场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力求以最小的成本,奉献出精品工程,在现场施工中,需要注重每一个环节的投入和产出,努力控制好成本,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
二是科学合理原则。
为确保施工现场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办事,利用合理的流程和方法来进行施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调动起现场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三是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必须确保一个原则,即是服务一个统一,管理要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有效的协调施工生产活动,避免出现主观随意性的行为,确保一切行为都要服从与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
4 强化现场的环境安全
4.1 防止大气(粉尘、废气)污染及其造成的危害
(1)施工现场垃圾杂物要及时清理。清理多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垃圾时,采用定制带盖铁桶吊运或利用永久性垃圾道。
(2)施工现场堆土,应合理选定位置进行存放堆土,并洒水覆膜封闭或表面临时固化或植草,防止扬尘污染。
(3)施工现场道路应硬化。采用焦渣、级配砂石、混凝土等作道路面层,有条件的可利用永久性道路,并指定专人定时洒水和清扫养护,防止道路扬尘。
(4)易飞扬材料入库密闭存放或覆盖存放。如水泥、白灰、珍珠岩等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入库存放。若室外临时露天存放时,必须下垫上盖,严密遮盖以防止扬尘。
(5)施工现场易扬尘处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使一网两用,并定人定时清洗粉尘,防止施工过程扬尘或二次污染。
(6)禁止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资。如焚烧沥青、包装箱袋和建筑垃圾等。
4.2 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危害
(1)施工现场用砖砌成池,临时用于存放固体废弃物的场所,对储存物应及时收集并处理,并要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獨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回收再利用。
(2)固体废弃物的运输应采取分类、密封、覆盖,避免泄露、散撒,并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
(3)施工现场应使用环保型的建筑材料、工器具、临时设施、灭火器和各种物质的包装箱袋等,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4)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减少或杜绝工程返工,避免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
4.3 防止废水污染和危害
施工现场搅拌站内的污水不能直接进行排放,需要经过排水沟及沉淀池沉淀后才能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及河流中。为了避免水源受到污染,对于施工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些有毒有害的废弃物料不能作为土方进行回填。在施工现场中应设置专门用于存放油料及化学溶剂的库房,同时库房的地面及墙面都需要利用防渗混凝土或是防渗漏涂料做相应的防渗处理。
5 结语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较为系统及复杂的工作,对于项目管理各项目标的完成具有极其得要的意义,所以需要在建筑工程中不断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强化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从而打造出高效、优质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陈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点探讨[J].才智,2011(2).
9.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中现场材料管理 篇九
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中现场材料管理
现场材料管理的`好坏,是衡量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实现文明施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保证工程进度、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环节.加强现场材料管理,是提高材料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分析了当前公路施工企业现场材料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
作 者:刘波 作者单位:贵州省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贵州・贵阳,550001刊 名:科教导刊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年,卷(期):2009“”(3)分类号:U415关键词:公路 工程 现场 材料 管理
10.论文浅谈现场施工管理 篇十
摘要: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现场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也是施工企业整体管理的切入点。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应该从自身做起,优化施工现场的管理。在本文中,笔者通过阐述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并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策略,说明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施工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都集中在施工现场,建筑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也是在施工现场完成的,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当前,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是当前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的总目标,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的施工,能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效益。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1、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点,是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快慢和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成本的高低,关系着工程项目的投资收益。随着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施工现场管理也日趋规范,但是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施工现场是企业的对外窗口,是建筑企业塑造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管理可以反映施工企业的面貌,向社会宣传企业形象,有序的企业管理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也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现在投标建设单位都要对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进行考察,良好的施工现场管理可以给考察人员留下更好的印象,从而加大企业中标的可能性。
3、施工现场有效管理是建筑工程高质量的保证。施工现场运用什么样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良好的施工现场管理能使施工现场清洁美观、材料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也能有效保障安全和消防工作,还能提高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4、施工现场是多方关系交汇的场所。因为施工现场管理涉及到社会很多部
门,如城市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消防安全部门、文物保护部门等,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要注意遵守相关部分的规章制度,和各职能部门和周边居民搞好关系,良好的关系有利于项目施工的有序按时的进行,施工现场管理还涉及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与各部门的和谐相处对于项目工程施工至关重要。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
(一)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1、在安全警示上:安全警示标志数量不足、悬挂位置不对;未按规定使用安全警示语牌。
2、在施工现场:高处作业的工人不佩戴安全带;工地工人不佩戴安全帽;屋面、基坑、阳台、楼板等临边防护不够严密,防护栏也没有涂刷警戒色;楼梯口、通道口、电梯口等洞口的防护不达标。
3、在施工用电和设备上:电箱未按规定设置防雨设施,极易发生漏电触电事故;机械设备未按规定设塔吊进行指挥或者指挥的联络信号不明确;搅拌机等传动部位没有设置相应的防护罩;物料提升机的卸料平台未按规定关闭安全门。这些疏忽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事故,也因为责任不明确,很难处理。
(二)机具材料管理不善
1、机具:在工具、机械的使用时不注意保护,使用后也不进行合理的保养,降低了机具的使用寿命,增加施工成本。
2、材料:因为在施工现场需要使用很多的工程材料,这些材料需要根据性质和重要性分类存放,如果混放堆积,有可能降低某些材料的性能;材料保护措施也不到位,致使很多材料降效或失效;钢筋不进行有序的存放,有可能导致锈蚀或变形。
(三)环境污染严重
1、围挡墙没有进行亮化或美化,甚至破损、不清洁,还存在着围挡墙旁边堆放垃圾、物料的现象。
2、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落后,噪音污染比较严重,施工材料产生的挥发性的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施工现场合灰机、搅拌机等机器未进行防护封闭,造成施工现场环境恶劣。
(四)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工作认真、纪律严明、技术水平高的施工队伍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因而施工人员的素质对建筑工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现场管理中过于
追求施工进度,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这对建筑工程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非常重要,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材料管理
1、材料供应和采购。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化较快,项目材料管理部门应该及时准确的了解国内外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的变化动态。要根据施工计划做好合理的材料用量统计,对材料市场进行调查,设法从厂家直接进货,降低材料成本,选择质优价廉的建筑材料;根据施工进度合理规划施工现场所需材料,确保施工现场的材料供应,加速材料资金的周转,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2、材料发放。对于施工现场的材料要制定出入库、领用的登记台帐,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材料,对发放材料的使用进行检查,避免材料的浪费,对水泥、钢材的使用进行控制。同时,库管员要及时盘查材料的库存量。
3、材料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种类繁多,用量较大,有时还有新材料的出现。因此,施工现场要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分类存放,对需要垫板的要加上垫板,同时要合理有效的控制材料用量。
(二)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单位工程比较多,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比较复杂,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根据施工现场和投标合同的需要,编制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计划和施工方案。
1、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运用科学的质检手段,对工程定期质检,要确保每一施工工艺和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质量验收标准。要按照施工合同的要求,接受各部门的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2、组织技术人员学习,使他们熟悉技术规范和施工图纸,熟悉图纸设计,对图纸设计进行优化,要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每一分项工程进行规划,确保在目前环境条件和现有资源下每一分项工程都在受控范围内。
3、对施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新工艺、新技术,熟悉新材料,规范施工、正确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三)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方面,它关系着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工程的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岗位的职责,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使施工人员都能重视安全,讲安全。
2、加强安全监督检查。要严格落实年检、季检、月检、旬检,使检查有效,同时还要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和专项检查。
3、评价施工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对危险进行大致的分类,准确提示系统的危险性,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评价指标有:人的条件失误率、设备故障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结语: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资金,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益。通过对施工现场管理重要性的阐述,分析目前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优化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提高施工企业的建筑质量,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参考文献:
[1]吴树壮.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S1)
11.浅谈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篇十一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21-0141-02
建筑工程质量创优是推动建筑业工程质量进步的基本举措和战略思想,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近年来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施工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发展,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的总目标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必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目标管理。
1施工总平面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总平面管理是合理使用场地,保证现场交通道路水、电、排水系统畅通,文明施工的主要措施。施工现场的布置是以施工总平面为依据的;施工总平面一般由主任工程师主持规划、安排,项目经理参与协调;根据整个工程现场情况,单位工程大小情况,施工用地申报量,采取就近的原则分配施工临时用地。这样,主任工程师就要掌握现场动态,统筹兼顾,合理调整。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①运输道路的布置:尽量利用原有永久路基,应与现场加工点、仓库、水泥库、砂、石、钢筋等材料堆放位置结合布置并与场外道路要保证连接畅通。②临建设施的布置:尽量避免二次搭设,临建设施布置应紧凑合理,保证安全防火等,现场办公室要尽量靠近施工现场。③临时水、电管线布置:尽量利用现场原有的水源和永久线路。
2施工进度管理
编制一份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既能符合合同又能指导施工的网络进度计划,是履约合同的保证,指导工程的依据是控制进度、管理工期的凭证。在总工期的约束下,综合平衡的基础上,保证网络计划落到实处,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组织好连续施工和均衡施工,保证工程项目能够按期地交付生产和使用。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①合理控制工期、质量和费用,使项目管理达到综合优化。②通过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及控制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差异情况,从而完善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③除充分考虑时间控制外,还应考虑劳动力、材料施工机具设备等所必须的施工资源问题,使其最有效、合理经济地配置与利用。④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检查与调整等手段,调动施工活动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进度目标,以确保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总工期目标的实现。⑤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很多,如工程技术、组织与协调,气候条件、政治原因、人为因素、物资供应、地基情况等。如发生以上原因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应及时对进度计划加以调整,并作好记录,以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
3施工质量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到工程的使用效益,甚至返工重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工程质量是建设的生命。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是争取用户、占领市场和发展企业的根本保证。各专业技术人员应按以下几项要求进行工作:①熟悉并掌握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合同。②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图集,掌握《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积极组织和参与图纸会审,并对图纸发现的问题提出来,且作好图纸会审记录。③根据审定批准的工程项目总控制计划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审查施工方案中所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是否科学合理,施工措施是否得当,有无工程质量方面的潜在隐患,并根据实际施工变化速度情况,及时对计划作调整。④做好进场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的规格、性能、技术参数质量的检查验收工作,并做好记录,对未经检查验收的或经检查不合要求的材料、设备一律不准在工程中使用。⑤做好隐蔽工程的记录和预验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进行处理,并积极通知,组织业主、设计院、总监理工程师等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并作好隐蔽工程签证。⑥在施工过程各环节中,必须注意加强经过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特别是主要的结构部位,关键设备、关键部位的施工,施工现场一定要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并根据施工图纸、《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操作规程》提出自己的意见及要求。⑦协助设计单位作好设计变更的签证,作好技术资料的收集和保管。⑧竣工前,项目经理部一定要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及施工队对已完工程进行预验,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经各方同意后,再组织验收,并办理好验收手续。⑨加强质量信息管理,对异常信息的反馈和处理进行动态控制,从而使各项质量活动和工程实体质量保持受控状态,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4施工计划管理
施工计划管理是通过计划把承包人项目施工管理的各项工作组织起来,以施工生产活动为主体,制定各项专业性计划,并对其进行平衡、协调、监督与控制。施工计划管理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编制一个完整的项目施工管理计划,使承包人的各项施工管理都纳入计划,并进行综合平衡与协调;其次在施工计划执行过程中,加强检查、监督与控制,尽量保证计划实施过程中按原计划进行;最后调整计划,计划实施过程中因具体情况的改变,必须对原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施工计划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完成工程任务招揽计划;确保项目施工按合同工期要求交工及竣工验收;合理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施工中的潜力;施工计划安排要结合工程任务的多少和工程规模的大小及工地现场分布情况进行统筹计划,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施工计划安排应适当,既不能太紧,又不能太松,计划太紧造成无法完成,计划太松则不能发挥施工效率。施工计划管理的作用具体表现在:①通过计划向各级施工组织机构下达任务,明确各自的奋斗目标,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②为材料、劳资、设备等专业部门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劳动力需要量计划、施工机具设备用量计划等提供可靠性数据。③项目施工准备工作根据施工计划进行,保证项目正常开工。④项目施工实施过程中各专业部门按施工计划运作,确保项目工期按时完成。⑤可以促使各职能部门开展劳动竞赛,挖掘施工潜力,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水平。
5施工预算、结算管理
施工预算是保证企业收入及控制支出的依据,是搞好项目核算的基础,是项目管理的命脉。搞好工程项目预、结算,对加强和促进施工单位的各项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做法表现在以下几点:①熟悉(定额)及取费方面的政策法令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②熟悉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合同,掌握具体的结算方式。③及时、准确地根据各种变更资料对预算作调整,为调整结算打下基础。④单位工程完工后,及时向业主提供结算资料并办理结算手续,为工程项目结算作好前期准备工作。⑤整理好索赔资料,积极主动地向业主提出并办理好索赔手续。
6竣工资料的管理
竣工资料是建设工程项目的永久性技术文件,是进行竣工质量验收、评定单工程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竣工验收资料要做到资料完整、部位准确、内容真实。具体做法如下:①熟悉工程内业资料的有关规定及要求。②积极同业主内部资料人员联系,弄清业主具体的要求与规定。③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人员应按业主要求,及时收集整理、汇总、装订成册,为工程项目资料的全部移交做好准备。④送审移交的竣工资料一定要准确、真实、完整、齐全,符合业主要求。
7结束语
施工企业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的总目标,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必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目标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佳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09(1)
Talking about How to do the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Chen Yue
Abstract: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 construction ov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business is a rare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while the construction company has raised even higher requirements. Article collaborators for many years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ite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n the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12.浅谈公路路基施工现场管理 篇十二
关键词:公路路基工程,施工,进度,技术,通病,控制,管理
公路作为国家公共基础建设, 其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的要求必须非常高, 我们关注的不仅是通车里程, 还必须关注每一条公路的工程质量。这是对全社会的负责, 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做好相应的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1 做好路基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
严谨有序的现场管理工作是路基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前期的施工准备是保障各工序协调、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在施工准备阶段, 须重点关注一下几个关键节点: (1) 按规定进行技术交底, 开展技术培训, 着力提高一线职工的技术水平。反复强调技术规程和操作规范, 重申质量控制要点, 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 (2) 优化配置各类施工资源, 提高动态控制效果, 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 (3) 现场的技术人员必须吃透设计图, 领悟设计意图, 并针对设计图纸中的问题或缺陷展开讨论, 尽全力去改善。在施工阶段详尽记录关键工序的施作过程, 并存档加密保护。 (4) 开工前, 在多套备用方案中甄选出最佳施工方案。分别从当地的水文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人员和机械配备、材料供应、施工进度控制等方面作细致的分析, 针对可能出现质量隐患的关键节点加强预控, 确保施工组织设计更加完善。
2 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要想让施工现场的动态投入生产能达到最佳的组合状态, 阶段施工任务可以顺利完成, 并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必须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在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中, 由于人力、物力的需求量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 这要求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1) 在进行人力、机械、材料进场计划的编制时要以工程的进度计划为依据; (2) 材料的储备量要与供应、使用情况相符; (3) 主导机械与附属机械的配置要协调; (4) 调整资源的进场情况时要以天气实况、实际进度为依据。总之, 要实现各种施工资源的协调统一。
3 做好路基工程的排水工作
在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是很容易受到温度、天气等客观条件的影响的, 因此要想切实的保证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以及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就应积极的制定各类预防和应急的措施。 (1) 在对路基的路面进行施工时, 首先必须选择合理的方式和位置, 多雨天气来临时, 为了防止边坡塌陷事故的出现, 确保雨水能够被迅速的排走, 就必须保证碾压和纵横的坡度是足够平整的。对于一些地质情况不佳的或是排水设施不齐全的地段, 施工时应尽量避开多雨的季节。 (2) 在施工准备阶段, 应详细的研究施工图纸中的排水方案, 制定合理的排水防洪方案, 在设置排水设施时应既有永久性的排水设施, 也要有临时性的排水设施。 (3) 在雨水多发的季节, 应经常性的对上路进行检查, 防止路基出现积水的情况, 保证水沟的疏通流畅。
4 重视路基填筑试验路段试验结果
填方施工前, 承建单位首先要针对路基填筑材料进行现场压实, 以掌握各种填料的压实度, 用以指导施工建设。从路基施工的严谨性来看, 前期的填筑试验对后续施工往往有指导意义。施工单位可根据试验结果合理安排现场的人、机、材料, 并对施工成本的控制以及工程质量的监控有大致的方向, 这恰恰是填筑试验的最大效能。因此, 要确保路基施工质量达标, 必须高度重视试验段的填筑施工。
5 路基填料控制
在路基施工中, 路堤填筑、路堑开挖是两道比较关键的工序。道路投入使用后路基是否稳定、路面行车是否平稳舒适,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路堤的填筑质量是否达标。另外, 路基填筑质量还会对与之相连接的路面及人工构造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在实际施工中, 可以结合当地的气候和水文地理条件, 针对路基土的力学特性进行如下处理: (1) 掺用石灰。在淤泥质土、高含水量的耕地土中按配比要求掺入石灰。在工期紧张、换土不经济的情况下进行路基填筑可采用此法。 (2) 掺用粒料。有的地段地下水高, 且有高液限粘土分布, 可掺用部分粒料 (如炉渣、砂砾、碎石等) 进行处理。 (3) 其它方法。若土体含水量高, 工期相对宽松, 且季节适宜, 可自然晾晒至含水量达标再碾压。也可采用水泥稳定土施工。但这种方法造价相对要高, 仅仅适用于面积小的特殊路段, 不提倡大面积推广应用。如遇垃圾腐殖土、膨胀土等类型的特殊土, 就必须换土。
6 切实做好路基质量通病的治理工作
要实现对现场质量的有效管理, 必须做好路基质量通病的治理工作。
(1) 对软弱路基进行彻底的处理, 以保障路基整体稳定。路基不够充实, 会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 进而导致路基不稳定、路面开裂等情况, 最终危及行车安全。因此, 必须重点治理路基分层建筑、地表清淤与压实, 还要在一些非连续地段加强重点控制, 如施工分段接头处、路基填挖方交接处等。 (2) 重点抓路基和桥涵的接头, 避免桥头涵顶出现跳车情况。桥涵和施工一般不能同时施工, 往往会在路基和桥涵间形成接头, 假如施工质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将会发生跳车事件。所以, 路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重点是保证碾压到位、压实度达到质量标准。 (3) 对路线的标高及线型进行严格控制。随着近年来公路修建等级的逐渐提高, 在施工过程中对路线线型、标高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特别是平整度差、纵横坡度不合适会对公路的外观及使用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给施工企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所以, 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及进一步发展, 必须从路基开始逐层进行验收, 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 立即返工。
7 做好进度控制工作
实施工程进度控制, 要以进度计划为前提。进度计划是对工程自准备至竣工整个过程的反映, 是现场管理员实现统筹管理、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及正确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能否把施工单位的合同意识、组织与协调能力、管理水平有效体现出来, 是判断施工进度是否根据原计划进行的重要依据。由于工程在施工中会受到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 甚至还会与进度计划出现较大偏差, 此时, 现场管理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作出适时调整, 以确保工期要求。
8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1) 公路建设必须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对软路基路段进行彻底处理, 以确保其整体的稳定性。路面开裂, 路基塌陷都是因为路基不均匀所导致的, 所以在公路现场质量控制中必须做好地表的清淤和路基的压实工作, 尤其是路基挖方交界处和施工分段处等不连续路段要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去重视。 (2) 严格处理路基与桥涵的接头,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 桥涵与路基的施工往往不能同时进行, 需在路基与桥涵之间形成接口, 如果工程质量不过关, 就会容易造成跳车, 这给今后公路投入使用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这方面的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一般都是在桥头设置搭板, 科学合理的铺设土工板等。这些措施也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施工工艺保证。 (3) 保证施工便道的畅通, 施工现场的畅通与否, 决定了施工时机械设备、原材料、施工人员能否正常的开展工作。如果不能保证施工便道的畅通可能会打乱施工秩序, 甚至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和经济损失。 (4) 施工期间要做好防止自然灾害的准备, 公路施工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对于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须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影响公路施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要数水灾, 如果施工中对防洪排水的措施力度不够, 会导致今后路基易塌陷的严重质量问题。
9 结语
路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系统性较强, 较为复杂, 施工企业或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同时, 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者应不断探索, 不断引进新技术, 通过良好的路基施工现场管理, 以确保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振业, 鲁朝阳.浅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要点[J].民营科技, 2010 (05) .
[2]罗伟东.浅谈路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
【论文浅谈现场施工管理】推荐阅读:
现场施工优化管理论文10-30
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论文06-23
浅论优化建筑企业施工的现场管理论文11-05
浅谈加油站现场服务与管理12-20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探究论文08-03
电气职称论文下载电气工程师论文下载:谈怎样做好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07-28
现场施工情况07-18
工装现场管理08-20
现场施工报告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