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学堂

2024-10-26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学堂(精选8篇)

1.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学堂 篇一

附件: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管理暂行规定

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规范对我校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以下简称学习中心)的管理,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网络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2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管理暂行规定》)。

校外学习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条学习中心是由电子科技大学与合作单位通过友好协商并经当地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异地建立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机构。学习中心在业务上接受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领导,行政隶属于依托建设单位,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经学校授权对学习中心在业务上进行管理。如果学习中心依托建设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发生变更,学习中心和依托建设单位应及时通知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以便重新签订合作协议。

第三条学习中心是接受学校委托,根据学校网络教育学院的统一要求和工作安排,配合学校进行网络教育的招生宣传、生源组织、学生学习支持、学籍和日常管理,开展网络教育支持服务的机构。学习中心不得从事以独立办学为目的的各类教学活动和发放各类毕业证书或培训资格证书,不得从事任何与网络教育支持服务无关的经营性活动,不得下设分支机构性质的其它学习中心。

校外学习中心的名称

第四条学习中心的名称为: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XX学习中心。“XX”为学习中心(点)依托建设单位名称或所在省市区县等名称,或经双方协商而确定的名称。

校外学习中心的设立

第五条申请建立学习中心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学习中心的依托建设单位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有符合支持服务要求的专职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保证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实施和对学生的辅导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3、有相对独立场所,教学服务设施齐备且相对集中,学习环境优良。

4、具有与CHINANET或CERNET等国家公用的传输网络连接的上局域网条件,带宽按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规定的建站要求执行;具有功能和数量符合教学要求的专用服务器;实现在局域网上存储和共享教学信息。

5、具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多媒体网络教室,配备联网多媒体计算机、视频投影机或大屏幕投影电视、不间断电源等设备。联网多媒体计算机数量达到按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规定数量。

6、具有以下功能的网络教育教学软件:

(1)向学生提供学校网络教育资源,支持学生以多种形式实现有效的学习;

(2)支持教师、学生在互联网上搜索和传递信息;

(3)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

7、符合国家与地方有关安全、消防、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第六条建立学习中心的程序: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提出书面申请;

2、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

3、双方初步接触与协商;

4、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派工作人员实地考察;

5、双方达成共识,签订建立学习中心的协议;

6、由电子科技大学向申请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审批;

7、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学习中心并报教育部备案及向社会公告后,按照学院的统一规格制作并悬挂学习中心牌匾。

第七条 建立学习中心的申请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设立学习中心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2、学习中心依托建设单位的概况、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3、建立学习中心的申请表,包括申请合作办学类别、层次、规模、计划开设专业,以及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联系人、联系电话、E-mail等;

4、拟建立的学习中心的管理方式、学习支持服务、学习支持队伍和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5、学习场地、配套设施、网络环境及其它必要的条件与设施、资金等证明材料。

校外学习中心的主要职责

第八条电子科技大学对校外学习中心总的要求是:学习中心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的政策与规定,遵守合作办学协议,履行学习中心的义务和责任,接受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业务领导,抓好学风考风建设,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认真做好网络教育。

第九条学习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有关网络教育的方针政策,认真执行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

2、为学生提供必须的网络教育学习条件,保证网络教育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对学生学习的服务支持,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3、按照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要求和工作安排,配合做好招生宣传和组织生源等工作;安排入学考试的场地、监考与学生身份验证等工作;

4、协助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做好学生报到注册、选课等工作;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要求,为学生购买和发放教材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

5、根据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有关规定,督促学生向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按时上交学分学费以及其他费用;

6、协助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建立学生学籍的电子档案,及时、完整、准确地将学生学籍文字材料报送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7、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认真做好学风、考风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在本学习中心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和考试纪律;

8、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保障措施,负责按照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计划与要求,组织教学、考试等,保证各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

9、负责按照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要求报送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

3各种材料,接受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和所在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或其它授权机构的检查和评估;

10、参加网络教育学院定期组织的业务培训会、年会等;

11、根据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学习中心的管理细则;

12、负责做好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其他事务;

13、负责为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师、工作人员和其他公务人员前往本学习中心进行教学、辅导、巡考、检查评估、联系工作等提供条件;

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

第十条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习中心应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学习中心应设中心负责人1名,招生人员至少1名,学籍、教务管理人员至少1名,技术人员1名(可兼职),财务人员1名(可兼职)。招生和学籍、教务管理人员要求计算机操作熟练,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保证信息畅通。同时,每50名学员应设班主任1名(可兼职)。随着工作任务的增加,工作人员的数量也应相应增加。学习中心还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聘请必要的辅导教师(可兼职)。

第十一条学习中心负责人由建立学习中心的法人单位推荐;工作人员由学习中心聘任,报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备案,其变动情况必须及时上报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备案,以便工作联系。

第十二条建立学习中心的法人单位应对学习中心的日常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认真选好学习中心负责人,并对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违规责任与处理

第十三条学习中心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视其严重程度由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顿、停止招生、撤消校外学习中心等不同程度处理。

1、违反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

2、不履行建立学习中心协议和本管理规定中学习中心职责的;

3、侵犯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教学课件的知识产权,未经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批准,进行非法录制、播放及销售等活动的;

4、在招生、教学管理等环节上严重渎职造成恶劣影响,有损电子科技大学

4网络教育学院声誉的;

5、以学习中心名义,收取超出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关于学习中心收费规定的学习费用的。

附则

第十四条本管理规定经主管校长批准后,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本规定的解释权归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如现行文件中有与本管理规定相冲突的地方,以本管理规定为准。

2.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学堂 篇二

学校建设有新老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 3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270万册。现有各类学生30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7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400余人。设有研究生院及通信工程学院等15个学院,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006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信息与通信工程”全国排名第2,“电子科学与技术”全国排名第6,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博士学位授权点,6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 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1个本科专业,16个陕西省名牌专业;建设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74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161人,硕士生导师44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光华科技奖获得者26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5人,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7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5人。

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34门。近几年来,学校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高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476项。1996年以来,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和96%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建设有3个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防学科重点实验室、16个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先后承担了“863”、“973”、国防创新工程等1600余项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学校先后与IBM、HP、Tl、Intel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了31个联合共建实验室;成立产业集团,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与3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与国内电子,航空行业的10余个研究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开展创新性项目的研究开发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建校七十多年来,学校始终站在民族复兴的潮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投身于民族电子工业振兴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十万余名毕业生,产生了10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10余名院士,数十位科研院所所长和大学校长以及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国际GSM奖获得者李默芳,欧洲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神五”、“神六”飞船副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等。

3.电子科技大学 篇三

学校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具备培养学工、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占地4006.63亩,现有沙河、清水河两个校区。全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读学生25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0余人。

全校教职工33C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委员1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39个。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2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本科专业41个。

学校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四川省和国內大中型企业委托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十五”期间年度科技经费以年均26%的速度递增,2008年达到5.5亿元。

学校在近两届国家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44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教育部微软、教育部HBM等精品课程9门,四川省精品课程67门;建成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国家工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电子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和通信与信息系统试验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子科大是全国培养人才最多的学校,成电学子遍布海内外IT领域。学校学风优良,学生立志“追求卓越、拒绝平庸”,其良好的素质和出色的能力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近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和国际比赛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学生数学建模队在2003年美国大学生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特等奖,为中国大学生争得了荣誉,并在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设大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2005年我校学生获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数名列全国高校第二,2007年名列全国高校第一;学生辩论队获得2004年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冠军,2005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大专辩论赛中又夺得冠军。

学校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保持着密切友好的联系。经常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每年都有大批教师赴海外参加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校还同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高校签署合作培养计划,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申请出国留学,联合培养。

2009年我校招生的新特点

一、招生规模扩大

2009年本科招生4800人,较2008年增加700人,增大了考生考取我校的机会。

二、新增本科招生专业

2009年我校新增本科招生专业 电磁传播与天线。新增专业依托我校优势学科,紧急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需要,发展前景广阔。

三、本硕贯通,培养电子信息高层次拔尖人才

2009年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将通过高考录取和新生选拔组成。在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河南省、安徽省、河北省以电子信息科学类在高号录取招生。新生入学后,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该班。本科期间选拔优秀学生补充。

四、多项举措并进,推进适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招生工作

1 工商管理类实行复合型培养

我校工商管理类实施管理一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培养模式,学生在高考中以工商管理类专业录取,修读管理类和电子信息类的核心课程,买行复合式培养。

2软件人才培养国际化

4.电子科技大学简历 篇四

真实姓名: 黄勇 性别: 男

年龄: 30 岁 身高: 170CM

婚姻状况: 未婚 户籍所在: 贵州省黔西县

最高学历: 大专 工作经验: 3-5年

求职意向

最近工作过的职位: 企业行政人事经理

期望工作地: 贵州省/贵阳市

期望岗位性质: 全职

期望月薪: 3000~4000元/月

期望从事的`岗位: 人力资源经理/主管,办公室主任,招聘主管

期望从事的行业: 房地产开发,其他行业

技能特长

我是一名综合管理人员,对公司及工厂人事行政体制有深厚的了解和运用,懂工厂的全部运作体系等。

5.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学堂 篇五

女,1956年6月出生,1985年3月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获电路与系统硕士学位。研究员,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电路与系统”博士生导师;“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应用”硕士生导师。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电路与系统”学科带头人。主讲的课程包括:集成电路CAD,近代网络理论, 微波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导论,VLSI设计导论、EDA技术等;指导本科学生工程训练和毕业设计数十人。主要研究方向:深亚微米及RF/微波IC设计及CAD方向、射频集成电路及应用系统研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防预研、国际合作等三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已有20多项成果通过国家级和部省级专家技术鉴定或验收,并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近年已在电子学报等刊物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兼任全国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IFIP中国代表、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电子学报、微波学报编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主编等。

查丽斌

女,1964年1月出生,陕西西安人,副教授。1991年5月获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曾主讲线性电子电路、电路原理、电路分析基础、电力系统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机原理及拖动技术、计算机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等课程。指导本专科学生毕业设计数十人,有近20年的教学经验,教学责任心强,教学效果良好。主要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GIS),教育软件的开发。公开发表论文若干篇,主编出版了教材<<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柴曙华

男,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实验师。1978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实验教学工作。80年先后和同事们完成了电工实验室的筹建、教材编写、实验项目改革的任务。2000年后参与完成了下沙校区电工、电路、信号与系统综合实验室筹建、扩建等工作。先后从事〈〈电工学实验〉〉、〈〈电路分析实验〉〉、〈〈电路电子学实验〉〉、〈〈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线路实习〉〉、〈〈电子线路CAD〉〉、〈〈信号与系统实验〉〉、〈〈电机修理〉〉、〈〈中国竹笛〉〉等课程教学。教学责任心强,教学效果良好。

陈瑾

女,硕士学位,讲师,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负责人。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获电路与系统专业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模拟集成电路故障诊断。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主讲《通信电子电路》、《模拟电子电路》和《电子测量》等课程,并指导《电子线路CAD》和《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曾负责校级“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课题中《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的建设,制作并完成该课程的网上辅导系统、答疑系统及题库的建设等。有十多年高校教学经验,教学责任心强,教学作风严谨、细致,教学效果优良,曾在原三分院主办的“青年教师讲课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二等奖中第一名,03年在国家教委本科教学评估中受到听课专家的好评。参与完成1项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及多项横向课题,编著并由浙大出版社出版25万字教材《电子测量自学指导书》。

程知群

男,1964年3月出生。1986年和1995年在合肥工业大学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学专业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获所长奖学金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2001年8月和2002年8月分别在清华大学微波专业进修“微波集成电路和射频子系统设计”专题;2003年10月在法国巴黎UMS 公司进修“MMIC设计与制造工艺”专题;2004年2月到2006年8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CAD研究所研究员,电路与系统方向研究生导师,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先后从事半导体器件(如GaAs和GaNHEMT等)研究、射频/微波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已在国家一级期刊、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60 余篇论文,发明专利3项。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射频单片集成电路(如: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压控振荡器,锁相环,频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滤波器,调制解调器等),新型半导体器件(如:基于GaN材料的PHENT器件)的大信号建模建库研究,特殊应用的超宽带电路研究,射频收发前端的系统集成研究。

高惠芳

女,1965年8月生,浙江省嘉兴市人,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1986年毕业于郑州工学院,获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1986年9月至1989年3月在天津大学自动化系读研究生,获理论电工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电路”、“电子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等课程,主持和参加校级、浙江省科技厅、横向课题多项,在《电子技术应用》、《仪表与检测》、《电力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电工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各1部。研究方向为单片机控制技术,电子设计技术等,2006年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高明煜

1963年生,男,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电子系统集成研究所副所长,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浙江赛区专家组副组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类学科竞赛组委会副主任兼专家组组长,浙江省电源学会理事。曾主持研究开发浙江省科学技术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项、面上科技攻关项目4项,另外为企业研制的横向课题10多项,目前致力于汽车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应用、电子系统集成等应用研究,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有:车辆行驶综合信息系统、车载多功能GPS导航器、车载D类功率放器、汽车前照灯控制系统等项目,2007年实到科研经费近100万元。讲授的专业课程有:《电子系统设计》、《电力电子技术》、《集成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现代电子技术》等。

顾梅园

女,1979年12月出生,浙江普陀人。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获硕士学位、讲师。曾经主讲过《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电路》、《电路分析实验》和《脉冲与数字电路实验》等课程。现负责全院的《电子技术仿真软件使用》短学期实践环节。曾荣获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发表教学科研论文数篇。至今在电子信息学院系统集成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无线数据通信。

官伯然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曾主讲本科生《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器件与电路》、《微波技术基础》,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矩量法》、《电磁场数值分析》、《高等微波网络》、《高等电磁场理论》和《微波系统工程》等课程。有26年高校教学经验,注重教学法研究和教材建设,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科研成果先后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及其他奖励。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移动通信与微波通信技术、电磁孤子理论及其应用、超导电子技术等。

胡体玲

女,1977年5月生,河南潢川人,讲师。1998年参加工作,主要从事教学活动。2004年获得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得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毫米波精确探测与目标识别、电路与系统方面的研究,已发表论文10余篇。现主要承担《模拟电子电路实验》、《线性电子线路实验》的教学工作。

华柏兴

男,1952年6月出生,浙江省龙游县人, 高级实验师,现任模拟电子电路实验室主任,线性电子电路实验课程负责人。77年3月毕业于本校的电子技术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到至今。其中84年9月至87年7月在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在职就读电气工程专业,并于87年7月毕业。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已经31年,具有丰富且广泛的实践教学经验与技能,曾独立主讲和任教的课程有:“电路与电子学实验”、“线性电子电路实验”,“模拟电子电路实验”、“数字系统课程设计”、“电子系统综合课程设计”等15门课程。还担任电子信息工程等6个专业的本、专科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教学责任心强,教学效果良好。主编并出版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电路与电子学实验》、《线性电子电路实验》等教材5部,参编教材一部。长期从事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的科研和教学以及相关实验室的建设、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以及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的研究课题20项,其中有省部级及以上的课题6项,厅局级及以下的课题14项。在核心期刊或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6篇。被学校评为2006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所主持的“电子电路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项目荣获了2006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所主编的《线性电子电路实验》和参编的《电子线路实习指导教程》两部教材获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黄海云

男,硕士,讲师。曾主讲课程有“微电子概论”、“电子设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导论”。指导本科学生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数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模拟/射频集成电路设计、主持浙江省教育厅项目1项,主要参与国家基金2项,主要参与省自然基金与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2005年被评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指导教师,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

黄继业,男, 讲师,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电子工程专业毕业。主讲课程有:EDA技术、单片机、电子设计、嵌入式系统应用、SOPC技术及其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等;指导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设计实验;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及工程训练;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生竞赛;与潘松老师合著《EDA技术实用教程》、《现代DSP技术》、《SOPC技术实用教程》、《EDA技术与VHDL》、《EDA技术实用教程(Verilog版)》;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或参加多项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参与完成多项企业项目,涉及遥测遥控、深海探测、航空电子、便携式或手持设备、光通信等方面。

胡冀

男,1977年7月出生,硕士,讲师,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研究方向智能传感器及传感器网络。在国内外各级刊物上发表了数篇中、英文学术论文; 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重点科研项目研究。已讲授课程:数字电路、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原理、现代电子技术等课程。

李训根

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在《电路与系统学报》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十余篇论文。目前承担着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一项、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计划项目一项、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一项及多项横行课题等课题。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讲授的专业课程有:《集成电路设计原理》、《电路与电子学》、《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及应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布图理论和算法》。

王光义

男,1957年生,电路与系统专业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高校教龄28年。现任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主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长期从事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讲模拟电子电路(线性或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还曾主讲通信电子电路(高频或非线性电子电路)、电路分析、自动控制原理、近代网络理论(研究生)等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学研究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近几年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校高教研究重点项目1项,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学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被SCI、EI收录。研究方向为非线性电路与系统,混沌电子学,混沌保密通信。主持“十一五军事预研”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多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研究5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曾主审21世纪和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参编教材多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近几年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12篇,EI收录4篇。获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曾宪梓高校教师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曾获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章雪挺

男,1978年1月出生,浙江省湖州人, 讲师。1996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应用物理专业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光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4月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教至今,目前主要从事海洋电子技术方面的研究以及多门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2004年青年教师讲课技能比赛一等奖,2005年参加了国家首次环球科学考察,2006年主持863子课题1项,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2007年带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并获赛区三等奖。开课课程: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集成传感器与应用、电子设计、现代电子技术。

王勇佳

男,硕士学位,讲师。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毕业于原信息产业部第十三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到杭电工作。曾经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半导体光电器件,集成电路及其CAD。曾有2项科研成果获得原电子部(现信息产业部)的科研成果鉴定,在各级期刊和会议上共发表论文若干篇。因健康原因,现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主讲过《低频电子线路》,《电子技术》,《电路与电子学》,《光纤通信》,《电路CAD》等课程。有十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方志华

男,1976年7月出生,浙江省东阳市人,助教,现为电子信息学院天线与微波技术研究所教师。1998年7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研究生结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9月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教。教学方面主要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科研方面主要是单片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微波电路等方向;主讲课程有《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电路》,《电磁场与微波实验》。

孔庆鹏

男,讲师,1972年出生。2006年12月于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波纹补偿器、电梯控制系统、振动信号分析、虚拟仪器等。曾参加沈阳市科学技术攻关、浙江省科技厅产业化、国家863计划等项目,曾获得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共发表学术论文四篇,其中国家一级期刊三篇,其中二篇EI检索。主讲课程有《模拟电子电路》、《线性电子电路》、《电子技术基础》。

李金新

男,副教授。曾经主讲过本科生的“电磁场与电磁波”,“现代电子技术”,“线性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等多门课程,讲授研究生的“高等电磁场”,“电磁场数值分析”,“光子学基础”等课程,有数年高校教学经验。多年来,一直从事无线电和光纤通信工程的技术开发,组网。

李芸

女,1977年8月生,江西赣州人,讲师。2004年3月在浙江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数字电路设计与通信网络方面的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主讲课程有:《EDA技术与VHDL语言》、《脉冲与数字电路》、《单片机原理》等。

梁亚平

女,1996年7月本科毕业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系;1996年7月至1999年9月,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3研究所从事微波电路CAD设计工作;1999年9月在美国继续深造,于2004年6月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于2007年9月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2007年10月至今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CAD所任教。主要研究方向:射频微机电器件与电路的研究;相控阵雷达的研究;射频、微波及毫米波器件及电路、系统的研究。

林弥

女,讲师。2004年4月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电路与系统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电路与系统专业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方面的研究,在多个高级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主讲《通行电子线路》、《模拟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实验》等课程,编写了《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教材》。

刘纯虎

男,讲师,2004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获硕士学位。从事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参与和主持10余项课题。主讲课程:信号与系统。

刘公致

男,副研究员,1994年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获无线电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获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曾参与多项国家“八五”,“九五”攻关项目,“863”项目,负责或参与多项横向课题,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讲过单片机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带通信电路实验,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和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和省级奖多项。主要研究方向:集成电路设计,单片机系统开发,电子电路设计。

刘国华

男,1975年5月出生,河南淮阳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讲师,通信电路实验课程负责人。1997年7月毕业于上海铁道大学电信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系,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电路设计、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主要承担通信电子电路、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电子设计和MATLAB及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等课程的教学。参与国家和省级各项研究课题3项。自编通信电路实验讲义两本。

刘建岚

女,1964年3月出生,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曾主讲:《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电路》、《线性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模拟电子电路实验》和《电子线路CAD》等多门课程。参与编写了《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有二十多年高等学校的教学经验,教学作风严谨,已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篇。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具有一定的造诣。

刘敬彪

男,硕士,1964年4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系统集成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电子系统集成技术、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控制、智能仪器仪表、遥测遥控、海洋电子设备等领域的产品研发与现场应用。近五年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3项,浙江省科技计划和中国大洋课题6项,主持完成横向课题近10余项,完成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10项;主讲过本科《信号与系统》、《数据采集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测量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面向对象系统设计》等课程;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06年获杭电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2-05学年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3-04学年获:“省教育工会家庭事业兼顾型先进个人”;2006获:“信息产业部先进个人”;2006获:“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

刘圆圆

女,1978年9月出生,讲师。2004年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现在系统集成技术研究所海洋电子研究室,同时承担“模拟电子电路”理论及实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曾在电子学报和浙大学报(工学版)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篇。

卢山鹰

男,博士,副教授,硕士导师。主讲课程包括《电磁场与电磁波》和《光波导理论》等。主要从事于集成光学、光电子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对集成光开关、光耦合器方面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集成光波导器件仿真算法研究和硅纳米线波导器件。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横向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多篇学术论文被EI收录。

吕伟锋

男,1977年11月生,浙江桐乡人,讲师。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获电路与系统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9月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深亚微米集成电路与系统、逻辑人工神经网络方面的研究。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和录用论文近10篇,被EI收录2篇。参与的项目有省科技计划项目,省精品课程项目,国家实验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及其他教学研究项目。合著出版精品课程教材一部。为本科生开设电路分析、电子测量等理论课程、开设实验课程有信号与系统实验、电路分析实验等。

吕幼华

男,1959年10月出生,浙江省杭州人,电路与系统专业副教授,《电路分析》课程负责人。1994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无线电物理硕士。毕业后在电工教研室任讲师、副教授。研究方向:电路与系统。现主讲《电路分析》、《电路与电子学》、《线性模拟电路》、《MSP430单片机》等课程,有14年高校教学经验。主持完成6项科研项目。主持《电路分析双语教学》教学科研项目,参加完成《电路分析基础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教学科研项目, 获得院和省级奖两次。在国家一级学刊上发表3篇论文,核心学刊发表6篇论文。

马金龙

男,1965年12月出生,浙江省上虞市人,副教授,1989年5月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获电路与系统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天线与微波技术研究所工作。研究方向:开关电容网络、信号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教学上主要从事《信号与系统》、《电路分析》、《电机与控制》等电子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0篇论文,完成7项科研,出版《电机与控制自学指导书》、《信号与系统》、《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学习与考研辅导》等教材。曾获分院和学校《青年教师讲课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学院和省委《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秦会斌

男,1961年生于山东,工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集成化电子器件、抗EMI技术的研究工作。1997年6月前任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元器件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显微学实验室主任。1997年6月调入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型器件与应用研究所所长、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实验室负责人。现任中国电子学会敏感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科研院所工作委员会理事、半导体学报理事、传感器技术学报编委、微纳电子技术理事、电子与封装技术编委。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国家电子发展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预研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重点资助、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等项目。先后在国际、国内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发表的论文中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次。成果获2004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2005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郑梁

男,1981年出生于浙江,硕士,新型电子器件与应用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集成化电子器件、抗EMI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先后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周继军

男,1962年出生于山东,新型电子器件与应用研究所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抗EMI技术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国家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目前承担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一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所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陕西省电子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三次、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任兵

男,硕士学位,讲师职称,近二十年来在电子信息系电子技术教研室工作,一直从事基础课教学,曾先后主讲《脉冲与数字电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路与电子学》、《电子技术》、《现代电子学》等课程以及相关的实验课程辅导。教学作风严谨、细致,注重启发式教育,效果良好。期间曾参与全国《脉冲与数字电路》试题库的编题以及《脉冲与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的编写,近年来参加了电子技术课程群建设和实验课程CAI课题等项目,发表论文若干篇。

盛庆华

男,讲师。2003年4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讲授《数字逻辑电路》和《EDA技术》。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研究方向为视频图像压缩,深海探测。

汪洁

女,江西九江人,讲师。2004年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获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考入浙大电气工程学院,攻读电路与系统的博士。参与了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并被EI收录;主讲课程有《集成电路设计原理》、《电路与电子学》,《现代电子技术》。

王宛苹

女,1957年5月出生,副教授,1982年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曾主讲《电路分析基础》、《电路与电子学》、《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有近十年部级研究所科研开发的经验和十多年高校教学经验。教学责任心强,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效果良好。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9项。其中二项为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分别排名二、三。参与一项军事电子预研项目。主持的电路原理CAI系统曾获浙江省高校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一等奖,主要参加的电路分析基础的教学改革与探索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二等奖及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参加的信号与系统课件制作获浙江省高校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三等奖。已发表的学术论文8篇,参与编著的教材5部,近期主编的一部教材已与国防工业出版社签约。曾获院级先进工作者,2007年被评为校十佳教师。

吴爱婷 女,电路于系统硕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在读,讲师。曾主讲《电磁场与电磁波》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理论课及其相应的实验课程。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微波通信,先后参与了国防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等项目。在国内外各级刊物上发表了中、英文论文数篇。

游彬

女,副教授。2003年7月毕业于上海大学,获无线电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到2004年在中科院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工作,2004年到2005年在UT斯达康公司任职。主要从事射频/微波电路及射频/微波有源、无源器件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数十篇,部分被SCI、EI索引。

于海滨

1979年出生与辽宁大连,2007 年9月获得浙江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后,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任教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计算机并行处理以及电子系统集成技术。曾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多项纵向和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铁道部科技攻关项目“车辆视频测速系统”、浙江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客流统计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扫描三维激光成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等。迄今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10 篇。

曾毓

男,1979年11月出生,江西省宁都县人, 助教,高级程序员。2001年6月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电子信息学院任助教。研究方向:嵌入式应用、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教学科研工作方面承担EDA技术、通信电子线路实验、单片机课程设计等课程指导。参与浙江省科技厅科研课题多项,登记有6项软件著作权,参编教材1部。

张海峰

男,1961年7月出生,浙江省台州路桥人, 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生导师,副教授。1986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热物理获工学硕士学位,1986年8月至今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主开设课程:单片机与智能控制,脉冲与数字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等。长期专业从事智能仪器设备的开发,项目有:半导体器件筛选设备的设计开发、噪声振动测试仪、智能流量计、远程控制智能流量计、远程控制电磁流量计、TM碰触卡读写器、IC卡门锁、RFID读卡器、等科研项目涉及和开发。研究方向为集成控制系统开发设计、智能测试控制系统开发设计、嵌入式智能测试系统开发设计、IC卡应用开发设计等。

张海鹏

男,1973年11月生,东南大学博士毕业,副教授。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重中之重开放基金资助等多项科研工作,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已被EI/ISTP收录10余篇,境外期刊3篇,国际会议论文6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副主编《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1部。主讲课程:电路与电子学,半导体物理与微电子器件,电路原理,集成电路原理。荣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

张文超

男,1955年3月出生,山东维坊人, 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生导师,博士,教授。1991年3月电子科技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或硕士学位),2003年6月华东理工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或博士学位)。从事高等教育工作20多年,主讲过《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基础》、《EDA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和《单片机与智能控制》等本科课程。主讲过《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现代传感技术》、《现代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等研究生课程。研究方向为智能仪器与自动测试系统,近期研究方向为生命科学仪器。2000年以来发表《基因扩增分析仪器温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基于CAN总线的生命科学仪器硬件系统设计》和《超声波电动机步进特性和定位控制技术》等论文23篇。参加和主持过《单光子计数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激光诱导控制器的研制(上海市2002科技攻关项目)》、《荧光实时定量基因扩增分析(PCR)仪的研制》和《实时荧光分析仪研制开发》等20多个科研项目。多次获得优秀教学奖励和优秀指导教师奖励。

张显飞

男,1980年5月出生,安徽安庆人,讲师,电路与系统专业工学硕士。主讲课程:《电路与电子学》,《模拟电子电路实验》,《线性电子电路实验》,《电路与电子学实验》等。研究方向:EDA、IC设计等。参与了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省信息产业厅重点项目等项目的研发工作。

张晓红

女,1977年11月出生,江苏省丰县人,工程师。2002年6月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获通信工程学士学位。毕业后在CAD研究所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2005年9月至2009年3月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读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研究方向:电路设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主要从事电路设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电子类本科生电子电路设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实践、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等5门课程。张珣

男,副教授,硕士导师,浙江大学物理电子学博士,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脉冲与数字电路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浙江省杭州湾环境与资源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会员。

教学上主讲过微机原理及应用、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现代电子技术、单片机与智能控制、智能仪器与微机接口、神经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高级单片机和现代DSP技术等十多门课程,历任多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内专家和校内竞赛组委会副组长,有十多年本科教学经验。

科研上,主要从事医疗电子、可再生能源与环境先进技术的研究,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擅长多领域交叉学科研究,有丰富的DSP以及多系列微控制器的产品开发经验,曾承担或参加85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军事预研等省部级项目,主持或参与开发了十多个电子产品开发,拥有多项专利。

张亚君,女,1956年9月出生,浙江兰溪人,电路与系统硕士生导师,高级实验师,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示范中心副主任。1978年毕业于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毕业后一直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承担了脉冲与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电路与电子学等理论课教学以及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字系统课程设计、电子综合设计等实践环节教学。

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省级及校级科研项目多项,参编教材2部,在学术刊物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目前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主要有:①主持浙江省科技厅面上项目――基于RFID技术的药品识别与跟踪系统研发;②主持浙江省科技厅面上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手表式心电监测仪;③主持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化平台与共享机制的建设;④主持校级精品课程――脉冲与数字电路实验;⑤主持校高教研究项目――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获奖情况: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先进个人;②《电工电子基础课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校教学成果一等奖;③2005优秀学习指导教师。

陈 龙,男,1979年7月出生,山东宁阳人,硕士,讲师。2004年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后,一直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担任脉冲与数字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电路与电子学等理论课教学以及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数字系统课程设计、电子综合课程设计、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教学,指导本科毕业设计30余人。

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的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学术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目前主持和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主要有:①主持浙江省教育厅项目――大容量数码存储系统中的BCH码纠错算法研究;②主持校科研基金项目――基于PIC指令系统的16位RISC CPU IP核的设计;③参与浙江省科技厅面上项目――基于RFID技术的药品识别与跟踪系统研发;④参与国际合作项目――SOC嵌入式处理器芯片设计;参与教学改革类的项目5项。

获奖情况:①浙江省高等学校第四届现代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首届“教坛新秀”称号;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④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教练组教练,指导学生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各一组。

牛小燕,女,1978年7月出生,硕士,助理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从事集成电路测试方面的研究。2004年起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作,担任过《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数字电路》、《计算机网络系统》、《Matlab及在电子信息课程中的应用》等课程的主讲教师。

章坚民

男,中共党员,电子信息学院教授,“电路与系统”“控制理论与工程”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咨询专家。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应用、智能信息集成与数据服务、信息采集与管理信息系统。本科主讲课程:《电子信息专业英语》、《电子测量》、《电子技术》、《电子行业法规》等,研究生主讲课程:《电子信息集成技术》、《电子系统设计导论》等。198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发电厂工程工学硕士学位,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勇传教授;1991年受水利部公派留学印度2年,在印度卢凯伊大学(UNIV.OF ROORKEE)获第二硕士学位。先后主持承担过《三峡-葛洲坝梯级日运行优化方式研究》、《浙江电网水电系统优化运行研究》、《用电管理信息系统》、《农村水电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实用软件开发》《浙江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技术研究》《浙江省地方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等部、省级项目,两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以第二完成人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出版一部电力信息化培训教材;合作专著“电网故障信息系统应用技术”入选首届国家原创科技著作一百本;在各级重要刊物《电力系统自动化》《电网技术》《水利学报》《水文》《水电能源科学》等发表了35余篇论文,被EI收录8篇。

郑立

男,1972年,高级工程师。曾主讲课程有“集成电路设计原理”、“VLSI系统设计与实践”,“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导论”(研究生课程)。指导本科学生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数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ASIC设计、IP复用技术。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主要有九五军事预研项目(3项,已通过信息产业部/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生产发展基金。参与的教学项目有“EDA课程群建设”。在国内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荣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4)、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等(排名4)。在集成电路和集成系统设计领域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

郑雪峰

男,1973年生,浙江杭州人,讲师,1996年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无线电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讲《数字电路》、《MATLAB语言》《集成传感器与应用》。参加国家863项目:VDSM互连建模技术研究,浙江省教育厅项目:射频集成电路cad技术研究;发表论文2篇;参加编写《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一书;主要研究方向:人工神经网络建模。

钟文华

女,1979年7月生,广西合浦人,助教。2006年8月毕业于丹麦Aalborg University,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要讲授《线性电子电路》。

6.电子科技大学-人机交互总结 篇六

人机交互概念:人机交互是研究人、计算机以及它们相互影响的技术。狭义的讲,主要是研究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它主要包括人到计算机和计算机到人的信息交换两部分。

人机界面: 计算机与人之间通信和对话的接口,它作为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人类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它是人机双向信息交换的支持软件和硬件。人机交互VS人机界面:

人际交互是指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交互”定义为一种通信,即双向的信息交换。

人机界面指人类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媒体或手段。是人机双向信息交换的支持软件和硬件,“界面”定义为通信的媒体或手段,物化体现是有关的支持软件和硬件。人机界面也称为用户界面。

人机交互通过一定的人机界面来实现,在界面开发过程中,有时把他们作为同义词使用。发展历程:命令行界面(CLI)图形用户界面(GUI),也称WIMP界面多通道人机界面(MMI)

发展趋势:强调“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的交互方式,交互技术围绕集成化(多样化、多通道)、网络化(在不同设备、不同网络、不同平台之间的无缝过度和扩展,在任何地方用多种简单的自然方式进行人机交互)、智能化(非精确的信息交流,使人机之间的交互像人与人交互一样自然、方便)、标准化(制定国际标准)展开。

人机交互的范畴:2-指导哲学3-相互交叉和渗透1-实现技术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从心理学的观点研究人机交互的原理。

人机工程学: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和医学研究人、机器、环境相互间的合理关系,保证人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提高整个系统工效的新兴边缘学科。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

虚拟现实:真实感、沉浸感和交互性。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是虚拟现实的一个研究内容。多媒体:输入-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集成在一起,多模态多通道输入。输出-引入动画、音频、视频等动态媒体,丰富表现信息的形式,提高用户接收信息的效率。更直观。信息处理-多媒体信息融合,单一媒体的分析处理。

人工智能:多通道系统力求对语义的理解。侧重于信息的理解与解释。软件工程:软件的设计、实现、测试、开发管理】 人机交互的三元素:人(指导哲学)、交互设备、交互软件

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多种独立模态的交互技术、智能用户界面(多模态信息融合)、虚拟现实中的人机交互(3D交互)人机交互模型:对人机交互系统中的交互机制进行描述的结构概念模型

Norman执行-评估模型:一个直观的交互模型,分为执行和评估两个阶段,通常由7步构成:建立目标,形成意图,动作描述,执行动作,理解系统状态,解释系统状态,评估系统状态。该模型指出了交互过程的某些特点,有助于在概念上理解交互过程,但完全以用户为中心,对于计算机系统而言仅仅考虑到系统的界面部分,因此是不完整的模型。

运行鸿沟:用户意图与允许的行为之间的不匹配。评估鸿沟:系统表示与用户期望之间的不匹配。意图(Intention)目标(Goal)期望(Expectation)评估(Evaluation)动作描述(Action Specification)解释(Interpretation)执行(Execution)理解(Perception)

用户概念模型:一种用户能够理解的系统描述,使用一组集成的构思和概念,描述系统应做什么、如何运作、外观如何等。分为基于活动的和基于对象的。

基于活动:指示(按按钮)、对话(电话机器服务)、操作与导航(虚拟现实)和探索与浏览(上网)。各类活动可以并存。

基于对象:界面比拟(桌面、电子表格,搜索引擎)、交互范型(我们在构思交互设计时的某种主导思想或思考方式,设计时的灵感来源)

界面比拟是指采用“比拟”的方法将交互界面的概念模型与某个(或某些)物理实体之间的某些相似性体现在交互界面设计中。GOMS预测模型:用户与系统交互时使用的知识和认知过程的模型,GOMS代表目标、操作、方法、选择规则。

目标:用户要达到什么目的。

操作:达到目标使用的认知过程和物理行为。

方法:为达到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步骤。

选择规则:选择具体方法。

优点:可以预测专家用户如何使用一个系统,避免对用户进行可用性测试。能够定量预测用户执行情况,从而对不同界面或系统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确定产品的有效性。

缺点:无法预测普通用户的使用情况。适用范围有限,只适合分析数据录入类型的计算机任务,而且只能预测专家级用户的执行情况,无法分析出错的情况。

交互框架模型:交互分为四个部分:系统、用户、输入和输出,交互过程表现在信息在这四个部分之间的流动和对信息描述方式的转换上。

交互周期中有四个阶段:目标建立、执行、表示和观察

1.用户以用户语言在头脑中形成任务,并将任务翻译成机器可以识别的“输入语言”

2.“输入语言”被翻译成能被系统直接执行的一系列操作,即“核心语言” 3.将系统的当前值以“输出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

4.用户观察输出,将其翻译为用“用户语言”表达的交互结果,与原目标进行比较和评价。

图形用户界面模型:【

三个思想:

桌面隐喻,即在界面中用人们熟悉的桌面上的物品来清楚的表现计算机可处理的能力。

WIMP是组成图形用户界面的基本单元 直接操作以及‘所见即所得’的界面

多通道用户界面的特点:

使用多个感觉(侧重于多媒体信息的接受)和效应(侧重于交互过程中控制与信息输入)通道。两者密不可分、相互配合,应允许充分的并行协作的多通道协同配合。

允许非精确的交互。允许使用模糊的表达手段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认知负荷,有利于提高交互活动的自然性与高效性。主张以充分性代替精确性。

三维和直接操纵。人生活在三维空间,习惯于看、听和操纵三维的客观对象,并希望及时看到这种控制的结果。多通道的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反应了这种本质的特点。

交互的双向性。人的感觉和效应通道通常具有双向性,多通道用户界面使用户避免通道切换,从而提高自然性和效率。

交互的隐含性。追求交互自然性的多通道用户并不需要用户显式的说明每个交互成分,而是在自然的交互过程中隐含的说明。虚拟现实交互的特点:

立体感的视觉显示 置身于环境中的显示 动态的显示

以多种媒体和多种形式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闭环的交互方式

用户界面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致性(用语与用词的一致性、操作方法的一致性、界面格局的一致性、数据格式的一致性、系统响应的一致性)

易用性

容错性(重要操作提醒、操作完整性检测、输入正确性校验、命令执行的回溯UNDO、自动纠正错误、拒绝执行)

易学性

有效性(使用快捷键)美观性 反馈性(词法级、语法级、语义级)

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用户设计不同的操作环境)】

WEB布局的设计原则:逻辑性、一致性、新颖性和实用性、采用容易扫视的表达方法、清晰表达网页上的超链接 交互设备

输入:鼠标、键盘、跟踪球、操纵杆、触摸屏、手写板、光笔、数字化输入板、手势板、三维输入设备

输出: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 数据交互:人通过输入数据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是人机交互的重要内容与方式。

数据交互的方式:

问答式对话数据输入交互、菜单选择、填表、直接操纵、关键词、条形码、光学字符识别、声音、图像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定位,单击,释放,双击,拖动)、跟踪球、操纵杆、触摸屏、手写板、光笔、数字化输入板、手势板、三维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语音交互:研究人们如何通过自然的语音或机器合成的语音同计算机进行交互的技术。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需要语言学、心理学、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对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进行研究,还要对人在语音通道下的交互机理、行为方式等进行研究。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的相结合,即构成一个“人机通信系统”。

语音交互的优缺点:

优点:人类最习惯的交流方式;认知负荷小(不需要长期占用注意力);资源占用少(空间和照明);交互效率高(信息量大);

缺点:环境要求严(不能在噪声环境中);信息的模糊性;非结构化;短暂性;记忆负荷大

语音识别:是将音频数据转化成文本或其他形式的计算机可以处理的信息的技术。它的研究目的是让机器“听懂”人类的语言。语音识别分类:

(1)孤立语音识别系统:以单字或单词为单位的识别系统。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利用连续发语音词表中相关联的几个单字或单词,识别之前对连续语音进行切分,最后给出连续发音的识别结果。(自然语音最大特点是连续语音)

(2)能识别词汇量小于100个的称为小词汇量识别;大于100个的称为中等词汇量识别;大于1000个的称为大词汇量识别。

(3)特定人(SD)语音识别系统需要用户完成一个建立特定个人语音档案的过程,通过朗读事先准备的文本,识别软件为用户创建符合用户声音和说话模式的语音模型。

非特定人(SI)语音识别系统针对多个用户的使用而设计,无需建立个人语音库,不必使用者训练就可以识别各种语音。

特定人和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之间的研究差距:

语音学差异。不同地方的说话人发音有很大不同。

生理差异。不同说话人会造成语音频谱特性不同。

发音习惯与心理状态差异。对说话的语音频谱特性造成影响。“非特定人+自适应 ”是当前众多语音识别系统采用的使用框架。

语音识别: 模式匹配方法分为两步:

第一步,建立标准语音库(标准语音模板),系统首先建立有若干训练语句的标准语音数据库供训练者使用,即训练;

第二步,将输入的语音信号经过处理后与标准语音模板相匹配,即识别,包括失真估计、识别决策和专家知识运用;

建立语音模板的方法:选择一种识别方法,然后从输入的语音信号中提取该方法要求的语言特征参数,保存起来形成语音模板。

模板匹配方法:概率统计方法(特征参数比较,失真测度最小判断结果,失败时,运用专家知识)。

三个技术模块: 特征提取、模式匹配、标准模板库生成

三模块所涉及的技术:语音识别单元的选择、特征数据类型的选择、模式匹配方法与模型训练技术

语音识别单元:单词(句)单元、音节单元(汉字)、音素单元(西文)

识别单元的分割技术:端点检测技术(过零率和能量特征参数获得分割精度)特征参数提取:语音识别:特征参数的比较和识别

(1)特征提取:从语音信号中提取对语音识别有用的信息(根据语音单元特点提取)(2)参数要求:最少特征表达信号,提高模式比较速度;最大限度不失真表示信号。模型训练:按照一定准则,从大量已知模式中获取表征该模式本质特征的模型参数的过程;

模式匹配:根据一定准则,使未知模式与模型库中的某一个模型获得最佳匹配的过程。语音识别的后处理: 语音信息处理

在语音声学信号识别的基础上,利用语言学知识进一步纠正识别错误;还能提供一定的反馈信息给声学信号识别系统,帮助声学信号识别系统提高识别性能。

语言信息处理方法:基于语料库的统计方法、基于文法的语法分析方法 语音识别方法:模式匹配法(动态规划方法DP即动态时间规整DTW)、统计概率模型方法(隐马尔科夫模型HMM)、人工神经网络方法ANN 三种语音识别方法比较:

DTW方法优点是保留语音序列的时序信息,识别算法简单有效。缺点是动态规划(DP)法计算量较大,不能进行动态训练,即不能用多次的发音来训练一个语音样本,只能采用多套样本。一般用于中小字表、特定人或孤立词的语音识别系统中。

HMM方法的特点是便于建立各种层次的语音识别基元(音素、音划、字、词组合句子)的语音模型,容易综合各种不同性质的参数信息(声道参数、语法、语义、语音模型等),缺点是建模本身存在不完善性,对于语音信号的时序反映能力较低等。适合于非特定人、大字表、连续语音的识别。

ANN技术在语音识别中主要用来完成分类工作,多用于小字表的分类识别。对于复杂的识别问题(大字表、非特定人、噪声环境等)神经网络方法普遍存在收敛缓慢、局部最优和推广能力差的缺点。在端点检测、非线性特征参数提取和预处理方面,其效果和DTW类似。

语音合成:通过计算机把数字信息变成语音输出,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是语音处理的互逆过程。

实现途径:存储语言信号,需要时再重现(声音还原);让机器像人类说话,模拟人的语言功能,完成内容到声音的实现过程。

语音合成方法:波形编辑方式;参数编辑方式;按规则合成方式

图像识别的三个层次、关系

图像处理:对图像进行各种加工以改善视觉效果,输入输出均为图像。图像识别:对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进行监测和测量,通过抽取客观信息建立图像的描述。图像感知:在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图像中各目标的性质和联系,得出对图像内容的理解和客观场景的解释,从而指导和规划行动。

关系: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上。图像感知输入一幅图像,输出对该图像的解释。图像处理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图像,主要工作是对图像进行加工。图像识别对输入模式进行分类,它具有图像感知的内容,但理解的结果与图像感知相比不如后者全面丰富。通常,图像感知包括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内容。图像识别过程: 特征提取(灰度特征、几何特征、统计特征):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对分类识别有用的信息。分类判决:处理第一步获取的信息,完成特征信息与目标参数间的相互关联的判决 图像识别方法:

统计方法:以数学的决策理论为基础,建立统计学识别模型,通过对图像大量统计分析,找出规律性认识,抽出反映图像本质特点的特征进行识别。

句法模式识别方法:从图像的结构特性出发分析、识别、描述图像。

统计法未考虑图像结构,句法模式未考虑环境中的噪声干扰,两者结合更好。从识别逻辑观点看:组合式(全部特征抽出进行判断),顺序式(每抽一次特征,进行判断)

人脸图像识别过程:

面相检测:在动态的场景与复杂的背景中判断是否存在面相并分离出面相; 跟踪:是指对被检测到的面相进行动态目标跟踪;

识别:是对被检测到的面相进行身份确认和在面相库中进行目标搜索。

手写字体识别【

手写文字的联机识别主要解决将输入数据识别并转换成字符或词句,然后存储显示,或者加以解释和执行。

脱机(手写字符/单词识别处理)/联机(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技术、笔记分割技术、特征提取、建模以及匹配技术、后处理技术)手写体识别

数字墨水:在tabletPC上书写或绘制的任何内容。墨迹把书写速度、压力、笔势等信息转化为数字并记录下来,形成数字墨水。系统把数字墨水存储为一系列复杂的贝塞尔曲线方程,而不是bit串,占用空间小。

人机行为交互:计算机通过定位和识别人类,跟踪人类肢体运动和表情特征,从而理解人类的动作和行为,并作出响应的技术。人体行为识别的过程:人的行为特征提取或者人体运动分析,主要确定如何描述人的运动,如是否用模型、模型的复杂度等;行动追踪(图标模型、结构模型),建立行为特征与图像序列的对应关系;行为识别(状态空间、模板匹配),从特征序列推断运动的高层语义。以硬件为基础的视线跟踪: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使用能锁定眼睛的特殊摄像机,通过摄入从人的眼角膜和瞳孔反射的红外线连续的记录视线变化,从而达到记录分析视线跟踪过程的目的。

以软件为基础的视线跟踪:利用摄像机获取人眼或脸部图像,然后用软件实现图像中人脸和人眼的定位与跟踪,从而估算用户在屏幕上的注视位置。人的注视方向可以用头的方位和眼睛的方位两种方式来表示。“米达斯接触(Midas Touch)”问题:用户希望随便看着什么并不必非“意味着”什么,更不希望每次转移视线都可能启动一条计算机命令。

表情分类判决:基于表情表征的分类思想、表情特点和表情分类却又是不相交的。

7.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学堂 篇七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海洋工程系, 依托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组建而成, 现拥有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海洋机电装备技术”、浙江省重点学科“轮机工程”、“海洋与船港机械装备技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并开设了“海洋工程与技术”本科专业。目前已形成以“海洋机电”为主要特色, 以“海洋机电装备技术”、“船港机械装备技术”以及“海洋工程流体动力学”等三个学科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学科体系, 在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的设计与控制技术、水下多通道低功耗高阻抗数据采集技术、海洋环境全断面自动监测技术、深海探测电视抓斗技术以及人工上升流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海洋工程系目前建有“船港机械装备技术研究”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船用动力产业”浙江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现有总值3000余万元的实验仪器设备, 实验室面积2200平方米, 图书资料17.5万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和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体系以及开展科技创新的平台。近三年, 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项目21项;发明专利21项;三大检索论文一百余篇。

8.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学堂 篇八

关键词: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技术;研究

0 引言

科技计划项目研究是指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实施安排,由单位或个人承担,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电子文件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网络上传输的文件。本世纪初我国开始改革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从2003年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全部通过网络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申报、受理。据统计,2013年福建省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申报立项的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共计2922项,安排年度经费17.92亿元。这样仅2013年一年就将产生2900多项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 这些项目档案不仅有纸质档案,同时又有电子档案。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完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双套制管理,成为当今科技管理、科技研究和档案管理人员共同面对的问题。

1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1.1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前台和后台业务模块全部采用B/S结构体系,通过先进的平台技术和设计构架,紧密集成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福建省科技厅与各科研单位和专家之间网上项目申报管理的通道,实现项目網上申报、查询、申请、审批、验收等业务功能。

1.1.1 系统软硬件环境及配置

软件环境及配置:Windows 98、Windows XP、Win2000、Windows NT或Windows2003操作系统。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及以上浏览器。office 2000、office XP,office 2003办公软件套件,完整的功能支持最好使用office 2000以上版本。

硬件环境及配置:Intel PIII450中央处理器(CPU),128MB内存。10GB硬盘,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卡。与Internet网络连通。

1.1.2 系统用户功能

主要用户功能包括:用户注册、专家注册、、单位管理、申报管理、立项管理、合同管理、历史项目、执行与验收、系统管理等。

1.2 福建省科技档案馆档案管理系统

福建省科技档案馆是接收、整理、保管和利用福建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专门机构。目前科技档案馆使用的是科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遵循国家档案局制定的规范标准,结合科技档案馆实际需求进行定制的一套综合档案管理系统。

1.2.1 科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特点

文档一体化。把档案收集整理组卷阶段延伸到文件管理阶段,实现与办公自动化的无缝衔接,做到电子文件即办即归。综合管理。不仅实现了文书档案的管理,还根据实际需求,扩展了科研、会计、照片、基建等档案的目录级管理。馆室衔接。系统可以实现与省档案局(馆)系统之间的数据结构的统一,在内容上设置移交进馆模块,可将目录数据直接上报给省档案局(馆)。

1.2.2 系统软硬件运行环境和功能模块

系统硬件环境:PC166以上,32MRAM;软件环境:操作系统为Windows95/98/2000/NT/XP。具备档案管理系统常用的功能模块,如文件管理、档案管理、检索、档案利用、档案统计、档案保管、鉴定销毁、移交进馆、档案编研以及系统管理等。

1.3 在两个管理系统中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工作流程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融合J2EE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实现科技项目网上申报、推荐、受理、评审,任务书签定,执行情况跟踪和验收等功能。可以在内网(局域网)实现立项、经费计划、经费结转等功能。而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系统现在使用的是科易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于2003年建立,为C/S结构,无法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技术要求,应进行改造升级,才能适应以下工作流程:

1.3.1 电子文件采集接收

通过Web Service技术,在科技计划项目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中建立对接通道,实现数据的交互对接。根据《福建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整理方法》规定的归档范围,收集科技计划项目信息系统中的科技计划电子文件,同时自动捕获或手动捕获文件元数据。文件和元数据自动进入中间库(预归档库)。

1.3.2 电子文件格式转换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电子文件进入中间库(预归档库)之前要先进行统一的格式转换。

1.3.3 电子文件封装

对同一项目的科技计划项目应归档的电子文件自动封装成XML封装包,即每个项目自动封装成XML文件,并通过Web Service客户端向Web Service服务端进行发送。

1.3.4 电子数据检验

包括准确性检验:检验档案的内容、范围的正确性,鉴定文件是否需要归档;完整性检验:检验档案数据(包括文件和元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检验:检验电子文件的可读性等。

1.3.5电子数据迁移

将Web Service接收到的已通过检验的XML封装包自动解包迁入至档案管理系统中。

1.3.6 电子档案著录

排列电子文件顺序,编制档号,著录文件级和案卷级目录数据。

1.3.7 电子档案格式转换

系统将接收的电子文件统一按照格式转换的标准要求自动进行格式转换。

1.3.8 电子档案的封装

整理规范的电子档案数据将按照元数据封装规范要求自动封装成AIP封装包(档案信息包),提供长期保存的需求。

1.3.9 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备份。

1.4 对现有科易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改造升级

要顺利实现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工作流程,应对现有科易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进行改造与升级。系统改造与升级要基于OAIS(即开放档案信息系统)模型,OAIS模型作为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国际标准。在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现有实际情况,可基于OAIS模型,采用统一标准封装档案信息数据,进而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可读性。

1.4.1 系统结构方面

现有的科易档案管理系统采用的是VB技术开发的,已不能满足现有的技术结构需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采用的是J2EE的技术架构,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档案管理系统也应升级为J2EE技术架构。可以采用基于J2EE多层架构体系,使前端的表现与应用逻辑、数据存储相分离,通过组件式的开发与部署策略,使整个系统的架构清晰灵活,方便部署和扩展。

1.4.2 标准规范方面

科易档案管理系统主要是基于目录管理标准规范,无法满足对元数据的标准规范需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要对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和数据封装,档案管理系统要达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格式转换标准和封装标准要求。

1.4.3 档案管理方面

科易档案管理系统现在是采用辅助的鉴定方式,并且不能实现对库房的综合管理。将来的档案鉴定需要采用网络化、流程化的鉴定方式,系统要增加流程化的鉴定方式,提高网络化管理要求。为了提高对实体库房的管理,系统还应增加“模拟库房”功能,实现对库房档案的排列定位、管理、统计等功能。

1.4.4 数据存储方面

为了能实现对电子数据的长期保存,科易档案管理系统要增加数据存储功能,包含电子档案原文存储管理、封装包存储管理、备份恢复、存储日志等功能。

1.4.5 档案利用方面

科易档案管理系统利用方式比较单一,只提供了简单检索、组合检索两种方式进行利用,并且也不能对利用的电子档案全文进行防扩散控制等。为了能够提供更高效的档案利用功能,系统增加“档案全文检索”、“档案跨类检索”、“档案跨库检索”功能,实现对档案数据库的高效检索。在查询档案全文时,系统要增加“数字水印”和“防拷屏、防打印、防下载”功能,提高利用档案原文的安全性。同时,要增加“光盘发布”功能,可对需要脱离系统使用的档案及原文发布至光盘等移动介质上,方便使用。

2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需要解决的技术性问题

实现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技术要求应基于“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持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性”的基本原则。在技术功能上应达到:

一要适时捕获应归档的电子文件;

二要确定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元数据,并适时捕获元数据;

三要能将各种文件自动转换为标准文件格式;

四要采用符合标准的封装包格式,并能添加数字签名锁定;

五要基于元数据的建立,实现主要著錄数据的自动著录和项目名称、项目责任者、项目代号等多角度检索,乃至全文检索;

六要采用简便而安全的技术方法进行数据备份。所以,要实现基于项目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无缝对接的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的归档还需要解决好电子文件的元数据设置、电子文件格式转换、电子文件的封装、系统的对接、电子文件的备份以及电子档案检索和防扩散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性问题。

2.1 电子文件元数据

2.1.1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

在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电子文件生成,为了系统有效地记录电子文件的内容特征、形式特征、背景和管理过程信息,结合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需求,福建省科技档案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文书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 46-2009)制定了《福建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对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共设置了269个元数据项,通过这些元数据项信息在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时候能够很好地维护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真实面貌。

2.1.2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主要元数据的设置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除按照《福建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进行规范设置外,还要制定《科技项目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元数据项目及字段对照表》,即要设置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的主要元数据,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主要著录项,使科技项目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字段统一对应,以便科技文件材料数据快速导入。目前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管理采用二级制管理模式,分别为项目级和文件级。在项目级设置的主要元数据项有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年度等。在文件级设置的主要元数据项比较复杂,因为每个项目包括项目申请书、评审材料等材料,每份材料中分别包含相关的数据项,如项目申请书包含项目名称、项目申请单位、申请日期、计划类别等。

2.2 电子文件格式

2.2.1 电子文件格式转换的必要性

目前,电子文件格式种类繁多,办公自动化、档案管理软件所用的开发语言、数据,难以进行及时接收、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同时,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也是多种多样,这些都造成了电子文件格式的五花八门,同时各种管理软件又互不兼容,甚至软件相同、版本不同的文件彼此也不能通用,这就严重阻碍了电子文件接收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2.2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的转换格式

《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DA/T 47-2009)中要求对保存格式要可转换:

一是要支持其它格式与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相互转换;

二是要支持过时的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转换为新的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

目前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的材料报送格式一般采用DOC格式进行报送,其中一些材料如附件等,也有采用PDF、DOC、EXCEL或JPG格式申报。按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要求,围绕系统中电子文件格式转换要求,对几种常用的文件格式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研究发现PDF在格式功能对比中是目前比较适合的文件转换格式。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信息采集可以通过科技计划项目归档时把电子文件转换成PDF格式通过系统接口归入档案数据库中。

2.3 电子文件封装

2.3.1 电子文件封装格式标准

封装格式主要依照档案行业标准《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 48—2009)。国家档案局在2009年发布了《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 48-2009),国家档案局推荐使用EEP(Electronic Records Encapsulation Package)作为电子文件封装方式。EEP是“封装电子文件全部数据及其元数据的数据单元”,是目前文书类电子文件(档案)长期保存的目标封装方式。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的封装方法还应当根据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成套性的特点确定。

2.3.2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封装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封装包中的电子文件元数据包括《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46-2009 规定的元数据、封装新增的元数据,同时还应包含《福建省科技厅科研档案整理方法》所列归档范围的文件、文件元数据等信息。具体的封装流程为:先在科技计划项目系统内将相关电子文件转化为PDF文件格式,连同文件的元数据一起存放到一个固定的工作目录下进行打包,进行数字签名以及签名锁定,形成包括文件型封装包和案卷型封装包的原始型电子文件封装包。然后发送到档案管理系统的中间库,根据归档要求进行验证和必要的修改,随后做第二次打包、数字签名以及签名锁定,形成修改型电子文件封装包并存储至档案管理系统中。

2.4 系统的对接

2.4.1 对接采用的技术

Web Service技术是利用标准的Web协议和可编程访问的Web组件,目标是提供跨平台的互操作性,让分布在地理上不同区域的计算机和设备协同工作。Web Service将应用功能封装成若干Web组件,并将其发布在网上,供需要获得这些功能的应用系统访问,而且各种应用系统间都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互联互通。按照Web Service架构设计的系统将具有很好的跨平台性和兼容性。同时,Web Service技术是一种松散耦合型的计算技术。因此,在跨系统的资源整合和一站式应用服务系统的构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2.4.2 实现两个系统的对接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和科易档案管理系统是基于省科技厅的局域网将办理完毕的科技项目电子文件自动归档至科技档案管理系统中。考虑到跨平台性、松耦合、标准的协议和发展趋势,可采用Web Service技术方式实现科技项目管理系统与科易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对接。

2.5 电子文件防扩散技术

2.5.1 电子文件的防扩散技术的种类

目前电子文件的防扩散技术主要有数字水印技术(Digital Watermarking)、复制打印控制技术和利用电子文件审批技术等。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目前采用的防扩散技术主要包括数字水印技术和复制打印控制技术。

2.5.2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可采用的防扩散技术

第一种防扩散技术是数字水印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是将一些标识信息(即数字水印)直接嵌入数字载体当中(包括多媒体、文档、软件等)或是间接表示(修改特定区域的结构),且不影响原载体的使用价值,也不容易被探知和再次修改。但可以被生产方识别和辨认。通过这些隐藏在载体中的信息,可以达到确认内容传送隐秘信息或者判断载体是否被篡改等目的。第二种防扩散技术是复制打印控制技术。防止电子文件的复制粘贴、打印下载等电子文件的扩散。未经授权的文件,无论创建者还是使用者都不能打印。只有经过申请,并得到管理员审核批准后,才能打印所指定的文件。

2.6 电子档案备份

2.6.1 電子档案备份制度

国家档案局6号令《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归档的电子公文,应按本单位档案分类方案进行分类、整理,并拷贝至耐久性好的载体上,一式3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异地保管,一套提供利用。”国家标准《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也明确指出:“归档的电子文件至少要一式二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利用。必要时,复制第三套,异地保存。”

2.6.2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备份方式

目前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备份主要采取异质备份和异地备份两种方式。

第一种异质备份方式。福建省对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已建立制度,在增加、修改数据结束时要对系统的全部数据库文件进行移动硬盘脱机备份。将来在档案管理系统升级时要有自动备份功能,将数据库备份工作列为一项周期执行任务,由档案管理系统进行自动备份。同时,重要文书档案已经实现纸质档案和扫描件、电子档案双套制。

第二种异地备份方式。通过与省外科技档案馆建立互为异地磁盘备份的关系,形成比较可靠的防灾备份体系。

2.7 电子档案全文检索

2.7.1 全文检索与目录检索的区别

目录检索是对目录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检索,检索到的信息一般是文件的题名或者是档案工作者对该篇文档的高度概括。全文检索不仅能对数据库中的目录进行检索而且可以对目录所挂接的原文内容进行直接的检索。全文信息检索可以使用户在短时间内获取与需求紧密相关的信息,使用户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更重要的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用户获取所需的全部内容,用户所需的内容可能在多份文档的原文中出现,通过全文检索工作,一次就可查获用户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2.7.2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全文检索

要创建全文索引库,就是要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条目信息和相关联的电子文件一起通过识别转化成txt文本信息,然后通过系统的算法对所创建的文本信息进行分词,最后把关键词存入数据库的过程。创建全文索引库所支持的电子文件格式应该包括:DOC、PDF、TXT、HTML/HTM;如果文件的格式是TIF/TIFF、JPEG/JPG等图像格式则需要采用OCR识别技术先把图像识别为TXT格式的文本文件才可创建全文索引库。

3 结束语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 从技术理论研究到指导实践还要有一个过程。现代科技发展很快,加快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工作不单在福建省,在全国范围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所以要组织档案、信息、管理等领域的各方力量,集思广益,不断研究实践,积极进取。同时,配以相关的制度、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保障措施,使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洪源清,朱文,等.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研究[R].研究报告,2013.

[2]陈永成,黄建峰.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理论与实践[M].档案出版社,2006.

[3]李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档案进行管理[J].城建档案,2010(12).

[4]李昂.如何实现智能数字归档[J].软件世界,2009(11).

上一篇:秋日思语随笔散文下一篇:打造名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