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中学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情况通报

2024-08-21

遂宁市中学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情况通报(精选10篇)

1.遂宁市中学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情况通报 篇一

第 17 期

宜宾市教科所编印

2014年5月

我市中学生物教师在“四川省2014年初中生物优质课展评活

动”中荣获省一等奖

2014年4月23日——25日,“四川省2014年初中生物优质课展评活动”在德阳市绵竹实验中学举行,这次展示活动是以“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为主题,展示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经验,促进教师交流学习与专业提升,推进生物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这次活动采用移位教学的方式,全省各市、州推荐的22位参赛教师分别展示了4个课题的初中生物课。四川省教科所副所长石建主持活动并作专题报告,来自全省各市、州180余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我市翠屏棠湖外国语学校的初中生物教师卿莉代表宜宾市参加了展示活动,展示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课,在卿老师精心设计下,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提升,当堂反馈等环节中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展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生成和应用,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凸显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学以致用,尤其是学生们在卿莉老师启发下课堂中的精彩表现,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最终脱颖而出荣获省一等奖。

我市高、初中生物教师已连续五届6人在四川省生物学科优质课比赛中荣获省一等奖,反映了我市生物教师在学科课程改革中不断进取,取得了丰硕成果。

2.信息优质课展评活动方案 篇二

承办:南溪区第二中学校

为展示我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贯彻、实施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深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宜宾市教科所[2011]132号文《关于举行2011年宜宾市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经研究,决定举行2011年南溪区第二中学校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组织领导:

组长:袁勋伟

顾问兼指导:聂品 周小红

副组长:陈志刚

成员:李勇 田莉

二、参赛对象:

南溪二中高中信息技术科教师:田莉 李倩

三、参赛时间及地点安排

1、准备阶段: 11月15日至11月21日。教科室安排讲课顺序,参赛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做好参加比赛前的一切准备。

2、比赛阶段:11月24日.课外活动评课。

3、小结表彰阶段:11月24日

4、比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四、比赛要求及具体规定

1、参赛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及授课方式必须符合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要求。讲课要务求“真实”,讲求效率,防止作秀。

2、各位评委要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学校设计的《南溪二中听课(评课)记录表》上按项目逐项打分,在评课表上要简明扼要写清优缺点和建议。比赛采用说课、评课活动方式进行,评课采用“听课教师详细评课+教科室总评+领导点评”的三级评课方式,其中评课的听课教师由教科室随意点名评课。结束后教研中心要根据各评委老师的意见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小结。

3、教师在没课的情况下,尽量抽时间听课,充分利用好本次借鉴学习的机会,尽快适应新模式下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听课实行签到制。

5、课若有冲突,请比赛老师、评委教师、听课教师及早和其他科任教师联系自行调换。

五、奖项设置

按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一人确定优质课,并进行命名奖励。

南溪区师训中心

南溪区第二中学校

3.遂宁市中学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情况通报 篇三

为期两天的保教老师优质课评比结束了,每一位参赛教师都对这次赛课活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用自己的汗水献出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好课。

从本次赛课可以看到,我们的青年教师教学正处在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进程之中。相比往年的赛课评比,教师教学水平有明显的提高。随着比赛结果的公布,优质课比赛活动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比赛活动留给大家的兴奋激动和感慨还是很多的。这次活动总体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注重培养能力”的教学原则,在课程目标上追求科学性和适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的参与度和差异度,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和民主性,在教学效果上重在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们能够积极开展师生互动、教学设计敢于创新、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尤其是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体现了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现对本次评比活动总结如下:

一、园内高度重视,教研组精心组织,教师积极参与

这次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竞赛宗旨,充分体现了园内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营造竞争向上的工作局面,培养青年教师的敬业创新精神,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尽快提高我园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指导思想。园内青年教师积极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准备,精心备课,活动时老师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带动了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这次参赛老师的优质课无疑是付出了艰辛和努力的。

二、参赛教师精心准备,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1.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此次参赛课不同程度的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将《指南》有关理念融入到了活动中,教师的角色逐步由“教”转化为“导”,学生的角色逐步由“听”转化为“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我们发现幼儿非常投入,积极回答问题。如:张新老师所执教的《皮球镇有趣》一课,她将教材内容在一研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整理、概括、归纳,处理得当。给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流畅性,对幼儿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幼儿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幼儿实际,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课堂导入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幼儿自主讨论分析总结得出。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课堂效果好。

韩露老师《谁藏起来了》,教师围绕“藏”这个目标先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然后让孩子梳理理解的主要目标,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教学设计有新意,有突破。设计上有亮点,更加注重整体性和层次感。缺点就是有提问但教师缺少小结。在总结性语言上还应加强。

肖玲老师所执教的《大雨和小雨》,课前准备不是很充分,但也收集了大量与教学有关的图片,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虽然在课前上略欠思虑,但是肖玲老师刚参加工作半年多,虽然课堂上有些瑕疵,但也关注了幼儿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与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的还是比较相符的。

2.呈现出了有质量的好课

很多老师认为本次优质课的质量都很高,无论教学效果、课件制作、教材的处理、上课老师的态度以及听课老师的收获,都认为很有长进,这次优质课竞赛活动深受老师和幼儿喜欢的好课,这些课的共同特点是充分利用了教具或多媒体教学,师生之间互动较好,教学效果明显,受到了好评。

3.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教师们的参赛课都制作和选用了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充分调了幼儿视野、挖掘教学资源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上公开课就要逼着你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的前后连贯,这样对教材的理解就深刻了;上公开课就要逼着你设计最佳教学方法,这个过程就是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这是实在话但这也是每一位参赛教师的共同感受,公开课确实是全体教师奋进的一个推动力。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听课,相互取长补短,借鉴学习他人经验,对自己教学提高有帮助。另一方面自己上公开课后再听别人的课,进行反思,能有益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艺术的提升。因为让别人听你的课,当局者迷,旁观者更清。这样提出来的问题可能是你永远没发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在活动中迎刃而解了。

三、今后教学改进的意见及工作的思考: 1.教师角色转变问题。

在一些双边活动中,教师适当的引导是必要的,但停留在“指挥”的层面上,缺少探究性双边活动是不符合教学改革要求的。

2.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过程的实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当教师把过程还给幼儿的时候,一堂课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已经远远不是在备课的时候就能完全胸有成竹、把握在手的,它需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握幼儿思维的张弛或者情感的波澜,以自己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幼儿的思维是不是真正被激活,课堂里有没有充满学生主动学习的气息。儿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规格。3 注重对幼儿的激励和评价。

部分教师教学中出现对幼儿错误答案未矫正、对有价值的观点未摄取和激励,评价空洞无实效等现象。教学语言和问题设计有待优化。导学过程中问题设计过多,略显有问答式教学的成分,过渡语言不精练、提问不具体,导致幼儿难以理解。课堂上,对学习参与不主动和学习有困难的幼儿没有得到重视,有在课堂上充数、被冷落的现象。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幼儿自主探索或合作学习,但仍强调因材施教,分层落实。对学有困难的幼儿我们要给予学法指导和重点关注。4.教师之间业务学习、经验交流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引导。

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合我们的教研制度,营造严谨而和谐的教研氛围,该提倡的一定要提倡,该改进的一定要改进。任何一位教师,我们都不能做“井底之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多走向课堂,看一看,学一学,也学一下鲁迅的拿来主义,好的拿来,这样才能真正的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才能不断创新。希望没听课的老师今后要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

4.遂宁市中学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情况通报 篇四

经过三天时间,第五届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拉下帷幕,这次优质课竞赛活动,旨在以竞赛为载体,以优化课堂教学、探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立足点,为全校青年教师创造相互切磋、相互学习、相互交流、锤炼教学基本功的机会,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水平。

这次比赛,共做课16节,参赛教师充满激情,活力四射,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他们的课堂展示也很出色,让我们感受匪浅,获益良多,现总结如下。

此次优质课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1、青年教师追求卓越,协作精神表现突出。从年级组预赛到学校决赛,多数教师都能积极报名,主动参与,可见青年教师敢于挑战,敢于竞争,渴求进步,追求卓越。他们在准备阶段,得到了同组有经验教师的悉心指导和耐心帮助,体现了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

2、参赛选手的教学理念比较先进。从这16节课来看,老师们在教学设计上都考虑到了课改新理念的落实和双基的落实,大多教师都能够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去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3、教学目标的确定全面、具体、准确,并且达成度高。大多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并且通过组织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逐一得到落实。

4、教学过程的组织比较合理。不同学科的参赛选手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紧凑,层次清楚。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认真落实教学策略,教学效果良好。

5、教学基本功比以前有了较大进步。参赛选手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了,能够灵活的调控课堂,基本上没有拖堂现象。部分参赛老师的语言准确,板书工整美观,教态和蔼可亲,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赛的课堂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脱节。有些老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但落实不到位,如很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通过让学生操作、思考、交流,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却很少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一问一答式学习方式灌满课堂,学生的思考与回答往往被教师包办代替,教师的问题设计缺少启发性和深刻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落到实处。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虽然老师们已经有意识的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但是老师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作用发挥不好,教师提出的问题探究性不强,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的调控引导不够,学生只有操作而没有体验和感悟,学生不会交流、不会倾听,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有的不切合实际,实效性差。对于探究活动结束后的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提升不够。

3、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到位。任何教材,都是该门学科知识的结晶,部分教师不能正确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把握不住教学的重难点,有的甚至脱离教材,致使教学容量小,偏离教学重点,难点不突出,教学效率低,完不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这说明参赛选手在深研教材上下的功夫不够,课堂上只重形式的浮华,抓不到教学的本质,就没有教学效果。

4、不把课本当课本。有些老师,特别是数学老师没能充分利用教材,有的根本不让学生看教材,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意识不强。这样下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今后,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一项要求,要求老师在课堂上重视对课本的阅读。

5、对学生的知识起点把握的不太准确。有些教师备课时忽略了对学生的了解,致使在选择教法上有些欠妥,不切合学生实际。备课要备学生,要思考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知识起点,要结合教材内容思考知识的呈现适合学生什么样的认知规律,从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6、有些课中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没做点评,或点评不到位,点评不够深刻。学生答问中,一些超出老师预想的思想闪光点未能及时捕捉并予以肯定和表扬。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回答,给一个准确及时的评价;一些教师喜欢说上半句,让学生说下半句,这个习惯要改。

我们非常欣喜青年教师的进步,他们是求真向上、精力充沛、充满朝气的生力军。同时又在教育教学的一些方面还需要历练。

5.优质课评比活动通报 篇五

优质课评比活动通报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不断钻研教材,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能够合理运用教学辅助工具,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开展了此次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经过各位参赛教师激烈的角逐,于12月5日终于落下帷幕。现将此次活动情况通报如下:

一、认识到位,精心准备

自方案出台后,教师都踊跃报名参赛,并精心准备。参赛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教具,在课件的操作的掌握上虚心请教学习,使自己在上课时能熟练地操作,切实让自己在教研活动中促进自己进步。

二、认真对待,注重实效

参赛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明确,围绕学习目标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效调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注重了课堂中的多种评价方法的使用,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电教媒体及教具使用合理有序,充分发挥了其优势,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质量。

三、敢于创新,课堂精彩

此次教学优质课评比,较以往相比较更为精彩。课堂上教师上课教学方法新,点子多。创新是发展的灵魂,课堂教学也一样,正是因

为教师们的不断创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精彩与有效,提升了我校教育的质量。

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校的课堂定会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后附评比结果)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五日

云山中学2013—2014学教学优质课

评比结果

经过参赛教师一周的激烈角逐,评委的辛苦工作,此次教学优质课评比结果如下:

一等奖周庆标

时小兰

二等奖:张小燕 涂恒华

吴鹏鹏 王见

三等奖:淦 清 王金曼

熊建华 赵 青

张权华 郑 远

6.遂宁市中学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情况通报 篇六

邢台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2017年全市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结果通报

各县(市、区)教研室、市直各学校: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学科教研活动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开展2017教育研究与评价项目活动的通知》(冀教所办【2017】5号)以及工作安排,邢台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在2017年开展了中小学多个学科的优质课评选活动。全市中小学共16学科经过层层选拔,最终1153名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361人,二等奖465人,三等奖327人。现将结果通报如下:

小学语文 一等奖(27人)

韩亚丽 宋玉玲 王海霞 邵永梅 赵培基 张丽静 卢海芹 杨 琼 任庆敏 彭伟丽 王秀翠 韩军丛 刘永芳 徐丽英 韩雪娟 段连莲 李小红 王国清 刘 娟 张秀娟 赵东伦 雷文霞 杨翠萍 张晓芹 李秋华 刘云霞 段业显 二等奖(36人)

李笑玉 陈美玲 张志国 柳 丽 冀晓雅 黄云莉 樊晓青 柳 珊 武 帅 王晓真 曹小燕 孙丽莎 石书曼 赵叶兰 张 娜 钟海志 韩桂书 侯瑞静 曹伟平达彦英 韩鹏志 赵琳琳 董 立 赵巧聚 霍俊杰 张淑红 王文丽 刘光杰 刘建峰 付红威 任丽彩 王蓼荻 郝燕芳 郝献珍 祁艳艳 闫素申 三等奖(27人)

黄玉红 陈冬梅 周晓梅 赵 鹤 高丽娟 张海燕 王素辉 罗彩云 闫晓飞 陈慧芳 孙晓凤 王素苗 宋海燕 邢艳青 杨晓云 张翠芳 赵永红 于丽华 单晓明 牛敬梅 赵红云 乔冬梅 张 宁 王会云 赵红现 南志荣 杨朝辉 小学数学 一等奖(29人)

李育如 魏晓娜 王静雅 王雅蕾 申志伟 焦春杰 王利平张 靖 牛秀兰 王 娅 付丽云 林 琳 胡增良 郭兰芳 胡蓓一 贾秀英 高士强 赵会敏 徐 波 赵 荣 崔志平张春暖 苏春峰 张利波 董月锋 吕英智 姜永春 孙晓静 韩彩俊 二等奖(36人)

王 欣 闫 硕 徐 婷 胡金燕 孙爱云 杨彩平李文玲 齐晓丹 张 红 孟玉军 郝青璞 张军霞 王 娟 张帅敏 王 蕾 赵会民 赵丽敏 张瑞霞 吴秀丽 任晓燕 解素丽 刘桂英 张丽敏 李玉峰 王宏志 孙丽丽 张杏霞 刘秀兰 何秀月 李春丽 代俊芬 范建霞 李 敏 蔡艳华 郭春澄 刘翠微 三等奖(24人)

李晓轩 王永秋 王兰芳 谷俊平王 岚 牛靖宇 谷军彪 王 艳 高雪琪 王 燕 杨继华 刘建平高 静 赵江彬 于 超 李 超 霍光华 张红平赵俊霞 胡晓芳 张增吉 韩国栋 陈俊缺 李立辉 小学科学 一等奖(22人)

尹玲玲 郭玉娜 樊路芳 王振清 李蓬勃 高 峰 杨运飞 田 彪 白勤玲 张素英 张晓辉 赵自军 刘云哲 曹丽英 王占坡 粱爱秀 刘春淑 张 静 陈艳敏 苏 杰 冯 洁 赵庆辉 二等奖(32人)

王治宾 李叶栋 朱艳辉 卢凤义 周文雪 方会清 殷素新 闫国英 刘会军 李朋飞 刘俊丽 陈 净 李金玲 李红锐 焦焕贞 周雅萍 郭连军 刘庆璐 王文婷 卢青峰 徐英校 任 倩 郭 静 班增斌 石晓芬 段变华 刘广达 焦风华 马军方 郭素枝 武三敏 孙杏彩 三等奖(22人)

韩庆华 曾 娟 赵建霞 张爱红 刘羽菲 张永青 郝翠娴 郝威娜 张素平巩祝凯 张堃锋 李海霞 解其磊 牛建强 刘慧卿 何士灵 辛卫东 张佳茜 贾连爽 杜 鹏 赵秋英 王英芳 初中英语 一等奖(32人)

杨 静 王宝敏 梁亚辉 吴萌萌 李 妙 闫 娜 信安莉 靳子媛 李晓荣 闫 雪 杨利芳 温 丽 武婷婷 许菊棠 张 婕 张欣欣 张建敏 师青云 李 小 薛浩冉 郝军霞 吴晓辉 秦晶晶 支丽芹 梁 艳 刘 思 靳东利 郎 敬 梁玉翠 孙雅娣 胡振宇 李树卫 二等奖(41人)

张 军 姚 萍 张英娥 古春娜 孙 蔚 李书会 曹莉丽 王玲丽 董会芳 赵 改 张宝林 袁莉云 李晓静 刘文贤 李 霞 李志燕 崔亚宁 刘灵芝 张晓燕 杨晓伟 石玉静 李文海 柴丽英 宋 杰 钱广涵 丁慧英 赵丽青 郭伟丽 王伟霞 季江月 吉玉华 池俊丽 冯海霞 张 昕 孙 敬 李文韬 聂子迪 邢笑静 马爱霞 尹翠芳 吕小娴 三等奖(30人)

王学曼 赵建芬 李国芝 高 燕 樊艳杰 郭丽英 王 峰 马书燕 焦利云 郭燕凯 丁文霞 王玲玲 杨 诚 赵金超 王培学 靳生杰 江建蕊 王艳芳 王 晶 张凤敏 张彩彩 袁聚坡 韩爱芬 刘瑞东 米建辉 阎海灵 赵丽超 徐 欢 白 哲 葛 伟 初中历史 一等奖(32人)

马瑞芳 邓宪涛 范长辉 刘 扬 李春霞 孙 利 张 靖 毕少杰 张 伟 钟海燕 刘 蕾 张凯松 陈贵敏 李军彩 司丽霞 王国清 谢红改 马文其 刘秀彬 侯 建 陈静阁 梁瑞鼎 李东霞 张新华 郭艳红 李 辉 张玉梅 刘 伟 李丽敏 张永军 申进平张连华 二等奖(38人)

梁志刚 张菊芳 安亚青 侯录芳 侯利阳 徐 莉 韩金红 乔书红 张新平王林青 曲凤培 霍建美 王文华 刘俊芳 赵松玲 柴玉敏 李凤兴 吴永郦 聂玉敏 李文宁 翟保缺 胡雄英 范丽娜 王 冰 郝月田 郭振亚 申江霞 马丽峰 孙书红 岳金芳 朱淑辉 高玉梅 李贵悫 代春永 李晓叶 宁艳华 刘之勇 牛丙方 三等奖(28人)

温志华 张莹莹 郑 琳 韩云丽 徐金秋 刘万喜 于 雷 刘明珠 王金丽 吴玉涛 聂延虎 赵朋霞 张雪岭 李 丽 赵冬梅 张建荣 赵凌峰 石秀敏 武瑞云 赵志芳 陈胜巧 张华丽 刘 亮 李玉涛 张占巧 刘雪荣 郭保新 刘绍峰 初中地理 一等奖(27人)

白红霞 董永格 高 龙 高艳霞 谷晓蕾 关秀芳 林平果 陆永霞 路 旗 马建爽 任素艳 宋瑞果 刘振锋 王 倩 徐曼丽 杨冬娜 杨永生 张春娜 张景芬 张路军 张雪省 张英贤 王文霞 马 辉 赵会兰 赵立捷 赵 骞 二等奖(32人)

樊万鹏 侯玉蕾 季娜娜 贾绍晶 靳晓光 李 宾 李 兵 李会宏 马海青 孙志霞 王冰华 王冬平王少博 王晓妍 王寅静 王云英 张 丽 魏登岳 武少贤 徐淑博 薛 霞 翟素芬 张 洁 张金霞 张静芳 张如叶 张肖肖 左云霞 王国丽 胡俊平李晓阳 翟秋颖 三等奖(24人)

贾月卿 曹富晓 曹立杰 郭秀环 闫文东 杨省格 巨海忠 王新霞 魏霄兰 胡春园 冯 然 计艳辉 康瑞静 李春卫 李九君 赵 曼 刘春芳 刘朋涛 刘盛阳 穆国鹏 孙文峰 尉 露 温径晓 张胜男 初中生物 一等奖(19人)

杜丽芬 冯黎娜 刘 娜 武重阳 李娜敏 张建坤 刘春娟 马 宁 谢晓玲 陈 卡 毛叶强 郑天昕 曹颖迪 赵继红 张明银 张 力 张立爽 陈瑞娟 焦丽娟 二等奖(21人)

张 丽 霍凤莲 张国军 马瑞焕 王新平贾玉红 王跃娟 董振静 陈秀梅 屈峦辉 石书云 李 娟 贾兰英 姚陈强 冯春凤 韩慧静 袁佳慧 刘明珠 李丽娟 刘肖云 张丽丽 三等奖(16人)

张向东 高素花 李晓青 孙燕青 刘 娟 李春成 刘瑞荣 冯艳丽 武朝忠 谢青梅 高藏藏 闫玉书 刘桂峰 杨倩华 赵振志 杨 硕 高中语文 一等奖(23人)

宋冰冰 耿亚青 裴焕丽 李丽君 庞 华 关旭辉 成锋亮 李云飞 潘晓芳 商素英 张永才 刘 燕 王丽娜 高江涛 李素琴 苗 琳 李彦欣 刘麦田 王文钰 王贵平翟燕民 陈桂海 田福军 二等奖(31人)

王秋菊 贾健麒 王 娜 张英丽 刘爱然 刘玲双 范海民 吴志波 张英华 葛曲娜 徐金晓 王 玮 王建敏 贾彦娜 王秀芳 郜 丽 乔俊秋 王 敏 刘巧彩 朱志红 高云芳 何立荣 刘莲蓬 闫俊霞 张金欧 李字海 王秋平门继超 夏丽霞 张 艳 赵坤宵 三等奖(20人)

陈志红 武艳红 侯文爽 李 燕 郑 丹 苏 镇 祝英霞 苏燕科 王建民 陈 虹 杨 建 韩 宽 张玉平李宗涛 董 娜 祁俊秀 张永娜 高 杨 刘伟静 王萌萌 高中英语 一等奖(26人)

李 萌 孟换房 任丽娜 杨 冬 赵力生 姚 琨

姬蓉洁 刘 洋 夏晓娟 赵 楠 战 方 郝永斌 杨笑梅 高春霞 王凤利 贾建敏 吴玲娜 孙望辉 张雪锋 王彦立 李彦锋 尹振杰 陈晓英 魏印卿 赵建文 张伟伟 二等奖(24人)

霍丽娜 张 宁 徐璟瑜 焦丽勇 武利叶 赵秋琳 王三玲 付秀粉 张瑞平刘会峰 韩晓莉 周侨宾 房彦丽 聂红梅 张朝峰 张 霞 刘晓芸 白延斌 阴利坤 李永霞 张小蜜 李 明 郝江涛 陈兰华 三等奖(19人)

朱琴琴 邢立霞 秦新羽 裴宇菲 潘 冰 王军燕 郭林清 卜丽艳 陈亚娟 张 蕾 赵秀娥 齐小丽 田红卓 牟 菲 邢丽华 高晓燕 卢双英 耿东巧 郑荣芝 高中政治 一等奖(22人)

赵来虎 石峰刚 王小平申莉靖 王立豪 崔丽华 张朝珠 冯慧秒 刘丽娟 李书巧 石兴国 王玮合 胡维芳 郝永君 牛泽鹏 辛 阳 赵少卿 李会霄 闫萍萍 贺佳佳 聂晓辉 靳 静 二等奖(26人)

王普杰 任 颖 陈玉红 周红芹 孙梅云 张 亚 梁海江 赵丽坤 李 根 王 磊 邓小伟 郭建元 潘仕鹏 李 莹 张静科 张丽美 赵军飞 曲秀禹 古遵兵 滑明明 邹海洋 王军丽 张代斌 苗宏亮 曹永超 高文慧 三等奖(20人)

张 伟 王绍兴 柴汉礼 刘延利 陈祖兵 王昆健 纪志平宋晓敏 张彦刚 张朝霞 袁琳琳 郑娜娜 邢学科 王月霞 赵志英 柳时坚 梁利营 刘丽丽 李西科 王世妙 高中历史 一等奖(22人)

李 杰 关海舰 焦俊丽 李云峰 周 洁 豆宪伟 王玉龙 洪 薇 郝立平陈林棉 孔延科 胡振生 毛伟其 张艳杰 宫胜坤 吴勇敏 李永响 杨永利 张 方 穆奎宏 孙幼健 王丽双 二等奖(25人)

王书利 张 静 吕红星 倪云路 陈士强 刘凤章 申圆明 乔永富 吴一萍 牛广波 豆康宁 赵彦芳 高金明 周英波 田 杰 张荣坤 李梅敬 刘 瑞 刘云波 薛莉莉 刘丽广 孟省祥 刘 鹏 崔利叶 牛紫燕 三等奖(20人)

李英娥 刘晓东 王如叶 魏仕磊 姚红英 孙青太 郭亦泽 郭晋缺 张雪平贾 琰 吴造军 吉俊茹 张辞冰 王兰斌 孟 杰 王惠菊 梁 翎 曹莉惠 谢小兵 张 宇 高中生物 一等奖(21)

曹红芳 赵 寒 王少敏 王彦斌 陈志通 王会强 李 刚 张军昌 史 欣 李月龙 马成峰 冯 娟

霍胜敏 张计辉 王志恒 赵子娟 张进国 赵丽平柴彩霞 檀运强 高 玲 二等奖(28)

周小萌 粘利卫 李瑞利 乔培肖 王丹妮 李 栋 董建强 倪双双 王会民 曹彦鹏 罗立朋 赵文礼 刘 昕 武密霞 魏英丽 刘志安 白晓英 邵建靖 李利平赵 毅 赵洪淼 曹海娈 白 云 袁平芳 杨艳红 张建朝 王树彩 石霄凌 三等奖(20)

张艳霞 张莉敏 李妍芝 王立强 吉令格 孙彦爽 曹菲菲 李贵平马晓瑞 王耀华 王立敏 吴倩影

楚建晓 王美岭 郭 燕 尹玉珍 郭东青 李东哲 孔建东 孟祥奎 幼儿教育 一等奖(15)

李子超 武静雅 王 燕 王春辉 王子明 范 宁 安亚翠 郝琳微 董文丽 张 瑞 宋爱亲 刘 征 安冬冬 靳园园 张璐琦 二等奖(19)

张 昕 范晓洁 赵丽娜 武 姣 王青华 陈丽丽 郑文翠 黄 莹 邓志娟 康 英 徐 可 乔西萌 罗青然 李云爽 刘云芳 马瑞格 杜婷婷 毕晶晶 贾瑶瑶 三等奖(15)

赵梦雪 刘会霞

侯 宁 任晓丽 高艳迪 李 杨 孙艳娟 孙 萌 刘雅君 赵建红 任晓燕 黄丽娟 冯萍萍 车云月 雷 蕾 校本课程 一等奖(17人)

李林林 毛一春 张会娟 李 雪 李 涛 刘丽文 范纪元 李 扬 金 萍 宋战虎 郑寸霞 景雅冉 周建新 姚艳红 解慧霄 范立娟 孙建广 二等奖(25人)

赵忠儒 邢伟校 曹书芳 王 刚 范建燕 郭光磊 李瑞博 张国英 张鹏飞 李翠英 李志环 李 寅 刘美仪 单燕红 陈 新 张占芬 贺广慧 麻晓彦 李枚蒴 邢雪贞 张 文 张晓丽 孙辉果 孙瑞雪 要新霞

三等奖(17人)

曹晶晶 郭丽谭 翟 丽 冯增芳 赵庆彬 杨义素 张 鑫 柴云飞 张丽莉 南宪强 彭书迎 吴志超 李 星 穆静波 韩立军 孙峰英 王玉霞 美术

一等奖(18人)

王 燕 胡晓凡 贾晓倩 蔡 杰 李培杰 白晓洁 姚胜辉 王 华 牛风云 赵红亮 牛瑞霞 南 静 张敬雨 吴彩霞 杨建云 李文静 张瑞明 温学源 二等奖(24人)

邱子芳 尤世许 连学治 郑 云 秦向荣 王 琳 谢江力 张瑞鹏 栾桂明 王 涛 孙哲镕 郑 丹 刘 欣 张丽霞 姚艳红 苏雅丽 李进芳 王 欣 刘培培 马雅雅 范小娟 刘 冰 王明周 张晓宁 三等奖(16人)

翟恒仪 李 星 康玲玲 温敬红 蔺魁芳 牛会娟 魏 欣 刘 静 周喜哲 张桂芳 解 静 景向荣 杨志强 刘恕燕 任云肖 郑 伟 音乐 一等奖(16人)

孔德钰 王 涛 张 勇 路慧慧 常 青 李 宁 赵丽伟 孙 静 史红博 闫雪娟 徐 霞 李赞璇 胡园园 豆晓蕾 游静涛 乔润欣 二等奖(22人)

邱雯雯 王 頔 王 乐 王 馨 王晓明 赵淑娟 韩云飞 邸旭华 孙 莉 石 琳 张义明 毕春蕊 任延杰 赵婷婷 任 袁 薛红艳 张 健 陈欣燕 丁立双 王 帅 吴书婷 甄林涛 三等奖(16人)

郭建坤 包艳辉 夏 星 路 洁 刘燕敏 李晓莉 胡媛丽 田 华 杨静斐 徐晓娜 刘文静 宋 媛

孙少革 阮密生 袁 斐 李丽娟

7.遂宁市中学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情况通报 篇七

一、展评目的

为什么此次展评特别选取“小说”这一文体?

在中国历史上,小说一向被看作是收集街谈巷语的“杂书”和“闲话”,不能登大雅之堂。(《汉书 艺文志》论诸子十家时,认为“可观者九家而已”,小说被排在最后,所谓“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唐代“始有意为小说”,明清小说成集:神魔小说、人情小说、讽刺小说、侠义小说、谴责小说云起。五四之后现代小说兴起,涌现了鲁迅、老舍、矛盾„„钱钟书等一批大家及其名作。及至当代,八九十年代可谓小说创作的又一高峰,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寻根小说、新写实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2013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又引起了小说新的阅读高潮。

然而,受网络的影响,小说阅读的热度总体降低——当今某些新闻较之小说可以说是更加离奇曲折,譬如马航370事件,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在语文教学领域,小说这一文体长期被忽视,主要表现为大家普遍没有关注到小说的特性,没有把小说当成小说来教。

基于此,有必要以小说教学作为专题进行研讨和展评,以引起大家对小说教学的关注和重视。

二、展评标准

1.文本解读,要突出一个“深”字。

这个“深”是指教师要有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是结合了自己的阅读感受,贴近了学生的感受(唯此才是真正的“深刻”),而不是用一些谁都听不懂的语言说谁都懂的道理。

2.教学设计,要突出一个“新”字。3.课程生成,要突出一个“活”字。

课堂效果要有实效,学生有收获,有提高。教师如果讲得过多,课堂势必沉闷。

此外,特别谈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借鉴别人的做法,我们认为,如果照搬别人的设计,尤其是全盘照搬是不好的,但如果仅是利用别人的某一环节和做法,并且有能和自己的设计融为一体,有实效,这是可以的。在这个问题上,上课与写论文有所不同(论文写作必须“诚实”,引注要清楚,别人成果不能据为己有)。(愚认为,家常课我们可以不计“彼此”,兼容并收;但是优质课还是要鼓励创新。比如青年歌手大奖赛,原创歌曲有特别加分,当然这是需要实现声明并接受检验的)

三、具体点评

整体看来,此次展评,选手的表现可圈可点,水平有所提高。然而要想上出精彩的课,观念和方法仍需要改变。

1.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必须经过三个阶段:

一是自然阅读阶段。有人称之为裸读或素读(作为一个正常读者的正常阅读,我们常说要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其实我们也要珍视自己的阅读感受,恐怕很多老师已经很久没有亲尝正常的阅读,更没有自己的自然的阅读感受了,没有自己独立阅读感受的老师何谈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

二是专业解读层面。我们是汉语言专业毕业的,学了那么多文学史、文学理论等等知识,要运用到解读中去。语文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然而如果如果你对文本的解读总和学生一样,超不过家长,怎么获得专业的尊重。我们要吸取专家学者们的好的研究成果,比如孙绍振、钱理群、王富仁先生的作品。还有,你要上一篇课文,还要读这个作者的传记、其他作品、相关研究论著。有了研究的广度,也就有了深度。

三是教学研读层面。在阅读感受、专家解读中作出切合学情的选择。比如有的老师提问,初一到初三的小说改怎么读?郑振铎的《猫》(写实主义小说)、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自传体小说,散文倾向的小说)怎么读?还有的老师问为什么感觉听一些老师的课总感觉有一些“隔”?省略了自然阅读阶段,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尊重学生的感受,(没有与自己和学生的心贴合)自然产生“隔”。

三个层次:

一是内容层,即写了什么。这往往是学生一望而知的地方,可很多老师就在这一个表面滑行,在一望而知的地方下功夫。

二是意脉层,即文章思路。抓住意脉,才能设计出主问题。三是审美层。这是学生一望无知、再往也无知的地方。(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在学生不会的地方教会学生学)。

我们要摆脱“具体化的社会历史的读法及解释”(我们面对一篇小说,往往或者根据作品里所涉及的历史时空,或者依据作家写作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或者就因为我们读者所在的现实环境与关心的问题,习惯于把阅读重心落在小说的具体内容和社会、历史的关联性上,关注的焦点也在于找到作品里“反映”、“批判”或者“揭露”、“歌颂”等等这些社会、历史、现实问题的踪迹,从而在社会历史的框架里,寻求对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解释。——不难体会到,多少年来,这正是我们语文课上概括主题、归纳中心思想的一大路数)

小说之所以是小说,就是它有意识回避了这些,或者说把自己的意图隐藏起来(很多小说家——比如莫泊桑,喜欢把写作的意图、人物的心理隐藏在作品中,“在一定的环境里”的“这个人必定完成的行动和举止”里,小说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人在同一篇小说中能够获得种种不同的体验、感受和启悟),然而我们却恰恰相反,采用了与小说相反的方法去解读,用生硬的“三要素、四阶段”固化了我们的阅读思维。

2.教学设计

这里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先说关于“教什么”。

现在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很多教师不知道教什么?比如《白色鸟》,这一篇文章既没有突出的人物,又没有生动的情节,教什么呢?再比如《香菱学诗》,这一课是教香菱写的诗呢,还是教曹雪芹如何写香菱的呢?也就是说教学的重点是放在“诗”上,还是放在“香菱”上?我感觉一位教师按照“识香菱”“知香菱”“悲香菱”的思路展开教学,处理得比较聪明。

反思我们多年来的做法,很多老师是按照传统的小说三要素、情节三要素来教学的,然而现代小说并不完全是这样的,而且用现在的理论去看我们中国很多传统的小说也不是这样的(的确,比如沈从文、汪曾祺的小说,性格单

一、类型化,情节上也无新奇可言,却有大量的风物描写,而且粗看还与任务、情节关系不大。这类写意小说恰是最有中国味的小说。还有中国古典小说中往往有大量诗词,《红楼梦》中就有大量的诗,并且这些诗与人物性格、命运紧密相关,成为情节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这在世界文学史可能是绝无仅有的。比如这次展评的几位老师选取的《香菱学诗》,孙绍振先生称其为“诗话体小说”,并且认为:这样的小说仅评析诗话是不对的,但是仅仅把它当作小说,孤立地分析香菱的语言、神态、动作,以此把握其性格特征似乎有隔靴搔痒之嫌。——小说不同于诗,写人并不是写孤立的人,而是写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特殊错位。把阅读的焦点孤立地放在香菱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上,不但不得要领,而且可能缘木求鱼。这一片段之所以是小说,而不仅是诗话,关键在于香菱的作诗入魔,在黛玉、宝玉、宝钗的观感中展示了情感的错位。——很遗憾这一次几位教师都没有抓住这一点展开)很多小说是“生活横断面”式的,没有连贯的情节,只有几个场景。比如《孔乙己》。这时,我们再用原先的三要素理论解读,自然格格不入。所以,我们不应该停留在一望而知的层面上,而要放在学生(乃至教师)不懂不会的文本意脉层和审美层。

因此,我们提倡两个转变:从内容到语言的转变,从主题到形式的转变。扣住文本讲,回避空泛的“批判”。比如,李卫东老师在讲《故乡》的时候,就是抓住人物的话语方式展开的:少年闰土有着说不完的话,是非常健康、非常自然充盈的一种言说方式;而中年闰土则是吞吞吐吐,“失语”了,不正常,不自然。杨二嫂是“颠语”,我是“无语”。失语,颠语,无语,透过这样的话语特征、人物的话语方式,进而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启发学生思考这种言语交际方式背后的意味。还有李先梅老师曾在《〈变色龙〉的三种教学思路》中提到了自己三次执教经历,第一次是“幽默”版,第二次是“变色”版(这是大家普遍的做法),第三次是“对话”版;最后的“对话”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应该研究小说最突出的特征,并以此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变色龙》就是一篇以对话为主要特征的小说,对于这样的小说,我们舍弃了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和教学就有可能产生隔靴搔痒之憾。再如《我的叔叔于勒》,很多老师往往忽视被删去的开头和结尾。如果是我,可能会从此入手。《社戏》大家一般是从前往后讲,如果是我,我会关注结尾的那句“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今天,《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教师关注到了“骊歌”一词,并且从追寻词源切入,既丰富了课堂的文化意蕴,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只是读得很不够,如果能够再多读一些就更好了。

其次,说说“怎么教”。我认为我们要找到“切入点”和“着力点”。

第一天一位教师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从学生关于景物描写的问题入手,从景物到人物的心情,然后推开到人物的心理„„这个切入就很好,而且我为学生的问题之深刻叫好。

着力点要放到语言和语言的形式上面。怎么解决“隔”的问题呢?在上一赛区讨论课的时候,有一位教师说得很好,就是要“贴着学生教”。

我们要避免三个偏向:一是填空式教学,就像测验式的让学生填空;二是结论式教学,教师提出一个结论,整堂课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证明这个结论;三是摘录式教学。这个问题在这一次比赛中表现尤其普遍,比如速度X—Y段,寻找„„把课文都肢解了;还有的老师整堂课让学生跳读,跳读„„

至于“教到什么程度”,这要根据学情来确定,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心理水平等,要使学生有所提高。

3.教学效果

课堂的生成,要讲究效果、讲究效率,讲究效益。

注意:非语文的不能拿进来,譬如环保,此其一。不要总在内容上打转,如主题,小说作者故意回避的东西(王荣生教授认为,说是小说的主题不如说是小说的意蕴,越是经典的作品小说的意蕴越丰厚,越有解读的种种可能性,所以教小说的主题——其实是教师对小说的一种研读成果——不如教学生解读小说主题的方法),此其二。其三关于拓展教学问题,注意拓展不要变质,“骊歌”的拓展很好;拓展要有度,比如“对爸爸说几句话”放在主题班会上去做会更好;要注重问题的提出,要点到穴位上;合作的问题,不要热闹而不当的合作、无效的合作。

总之,我们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学生喜闻乐见的、有实效的方式教小说,教出“小说味儿”,小说的艺术性。特别要注意用小说的方式读小说,教小说——为什么要按照不同文体的特征去解读和教学,就像孙绍振先生所说的“散文的诗意和诗歌的诗意,是两种不同的血型”,输血血型不对是要出人命的,不按小说读小说,教小说,只能把小说弄得不像小说了。

此外,还有很多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有个教师问,能不能解决小说答案唯一的问题。我只能说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找你们地区教研员解决。其实自从我开始命题以来,我一直认为,小说的阅读没有,也不欢迎“标准答案”。也有教师问,怎么解决影视剧先入为主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让小说的语言先入为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方面有所作为,积极作为),譬如《红高粱》,可以先让学生读莫言的小说。还有老师问,任何解读都是有时代背景的,有一些解读是不是太随意了?我感觉我们要避免不符合人性、人道、人情的解读(任何经典小说的阅读都是一部“成长史”,都在不断地吸纳着、丰富着)。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阅读与教学中不断思考,解决。

评委组长、济宁教研室马正友老师评课要点

一、亮点:

1、讲课教师素质高,教学理念、思想都努力向新课标倡导的方向靠拢,较好地体现学科特点,上出了语文味。

2、注重教学设计,讲课教师努力通过教学设计达成目标,如香菱学诗,抓住“笑”字 来设计教学。

3、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读的多样化;多媒体的使用;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等。

4、努力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注重了学法指导,教师重视朗读指导,教出了语文味。

5、体现了生生、师生互动交流。如学生配合表演、分角色读等。

二、不足:

1、小组合作讨论随意性太强。不需要讨论的乱讨论,讨论是有层次的,简单问题不需要讨论,太难的问题也不需要讨论。

2、随意拓展,脱离文本和文本语境。如“喂,出来”,拓展环保、人性占用了10分钟;“爸爸的花儿落了”,拓展自己与爸爸的往事占用了8分钟。拓展要有利于文本的语言环境,一般不超过5分钟,以3分钟左右为宜。

3、多媒体使用有些过头。部分课把课文大段大段搬上大屏幕,多媒体的使用不是雪中送炭,应是锦上添花。

4、教学设计过于复杂,问题过于零碎,探究质疑不够。

5、设计内容太满,学生接触文本太少。

三、建议:

1、要体现“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以学论教”的理念,教师是组织者,应帮助学生拓宽加深理解,扩大阅读量,养成阅读的习惯。部分教师提前写课题,说明心虚,板书体现基本功,要重视板书,教师板书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小说教学要根据具体内容确定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生活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如“香菱学诗”抓住“笑”字牵出思路;“泥人张”抓住“奇”字展开。

8.遂宁市中学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情况通报 篇八

龙岗区教研室高中政治学科

深圳市龙岗区高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堂教学大赛,政治学科决赛,在区教研室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于10月3日启动。评委一行五人在政治教研员陈丽敏老师率领下,往来五所学校,听课10节次,至10月31日圆满结束。本次活动进展顺畅,收获颇丰。其特点如下:

一、本次竞赛区教研室从竞赛方案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细则的制定;从评审小组人员的选定到活动参与单位及选手的排序都安排到位,细致具体。特别是评委对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明确,评价标准统一,尺度基本一致,在评价过程中达到高度共识,区分度清晰,符合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保证了评价的质量。

二、参赛单位和参赛教师都能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做好决赛前期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参赛单位主动配合和积极支持,使竞赛活动进展有序。本次参赛的十位教师,更是人人认真准备,积极参与,态度认真,全力发挥,努力上进。从他们的课堂教学中展示出政治学科后生竞上的教坛活力和创新亮点。评委一致认为其共性优点是:

1、参赛选手能很好地理解和惯彻新课标和新考纲,教学设计富有创意。课堂教学定位准确,三维目标明确具体,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2、科学准确的把握教材,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内容的能力强。参赛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加工、整理,科学取舍,适度挖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都有自己个性的教案和符合学生实际的学案及制作精美别致的多媒体课件,以实现课标要求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高度统一。

3、教法灵活,各有新意。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景。能够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使其在生活逻辑中构建和理解知识逻辑。

(二)是注意强化学生自主创新的实践活动。既有课堂上的讨论、辨论、演示等活动,也有参观、调查、访谈等模拟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研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立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三)是课堂教学中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能质凝激趣,收放适度。善于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光点,抓住机会诱导学生。不仅做到“受人以渔”更是注重“受人以欲”。让学生学而不厌,爱而不臆,乐学善思。

(四)是课堂训练习题设臵精当。能把课堂练习溶于教学过程,并在启发、释凝、解惑中突破重难点,有效地拓展和延伸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参赛教师呈现出众星斗艳,彰显了各自的特色和亮点。

亮点一:是案例导入新颖别致。如唐燕、赵虹、储轶、邓素莲、彭碧云教师通过甄选紧扣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的经典名言、图表、漫画、影像资料设臵生活情景和悬念,激发兴趣,承前启后,导入新课。成功的把生性活泼好动的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图带入知识殿堂,调动学生求知欲。布吉高中的陈兴老师开课选用学生自己精选组合的三组图片和影像资料贯穿全课。通过设问探究,层层剖析,步步深入,分层得出结论。把新选案例构成理解全课的一条主线,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龙城高中的谢瑞、平冈中学的范竹发和建文中学的陈长芳等选取了十七大政治报告中的新观点、“常娥”卫星的成功发射、07年评选的道德模范人物、深圳的高交会等,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重大时事案例,联系教学内容,巧妙切入新课,自然、贴切、生动。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亮点二:课堂研讨活跃,气氛浓烈。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龙城高中谢瑞老师更是很有创意的变换角色,换位臵身于学生的讨论之中,和学生一起经历观察、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

开拓创新精神。

亮点三:思维点拨精当入微,方法多样。平冈中学范竹发在《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中,重在对知识与学生理解的关键点、疑难点上层层点化步步推进,使学生在老师的点化中产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培养民族优良品格,激发了学生爱国献身的热情,不断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推向新的高度。布吉中学的林国雄在区分三种投资方式时巧用三个图表对知识点进行演绎归纳,比较、分析、排序,为学生拨开知识迷雾,使其收到识得“庐山真面目的”理想效果,从而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实践证明,老师恰到好处的思维点拨,能给“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学生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使其茅塞顿开,激发学习热情,增添学习信心。如龙城高中谢瑞和布吉高中陈兴老师妙趣横生,忌多贵精的点拨语言,不仅激发学习兴趣,还能高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愉悦。巧拨思维之弦,定能奏出闪耀智慧的乐章。借此也诚挚希望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寓教于乐,还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

四、本次竞赛可谓硕果累累,既彰显了政治教坛新秀,也显示参赛学校的整体教研收获,更标志我们政治学科教研活动步入新的高度。在庆幸之余,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启示一:教学手段是服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辅助手段,过分的使用图片或案例的堆彻,会造成喧宾夺主,会影响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手段的选用不可偏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同时,教学手段的使用要恰当、合理,实效;能够熟练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课件”的制作要简洁、实用、效果好(字体的大小、色彩的对比度等)。

启示二:多媒体的使用不可完全代替必要的板书。精要板书可增加给学生视觉的滞留时间,便于加深映像和构建知识体系。作好一堂课应有必要的主板书,也应辅以副板书,以扩展教学效果。板书设计要逻辑结构性强,知识要点清晰、重点内容要突出、易于学生记忆;板书内容与课件内容不可简单的重复展示,而是真正发挥“课件”的教学辅助作用。

启示三:课堂探究活动同样应服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探究形式的运用要做到恰当自然,不摆花架子,而是重在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惑;新课程所要求的“问题探究”强调的是“主动”探讨思考,而不是教师仅仅从形式上设计“探究”环节;要巧设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主动性和

创造性。如果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主动”的看书了,主动的在记笔记了,主动的在思考了,主动的在分析了,主动的在质疑了……我们教师的导引也就达到了目的。切忌事无巨细地“探究”,过分宣染课堂气氛或草率收场,只能是画蛇添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启示四:在贯彻新课标中如何依纲扣本,科学处理好教材内容仍要探讨。课本中的正文,阅读材料,补充知识,理解课本中的问题,都构成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对其取舍、更换和处理均显示教师把握教材、驾驭教材和因材施教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应适当处理教材的设问、名言及案例等对教授新课是必要的。

五、为使我区政治学科的教研成果得到推广,形成教学能力以及进一步推动政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推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1、坚持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进一步深刻领悟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精神实质,加强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应用能力和驾驭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提升学科专业素养,提高学科专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改革与创新自主课堂教学能力的综合素质。力求真正做到新课程理念内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科研行动。

2、自觉积累教学经验、教研成果。及时推广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主动丰富龙岗教研网政治学科教研网的学科资源库,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3、各校学科教研组应进一步深入开展新课程校本教研活动,努力形成和创建个性教学模式及教学特色,进而为完善和构建我区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模式和特色彰显自己的成就和努力。

龙岗区教研室高中政治学科

9.遂宁市中学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情况通报 篇九

大赛方案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推动我校青年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经学校研究决定,教务处将在3月中下旬进行校内第四届“婺窑杯”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潘碧霞 副组长:王晓姣 活动组织:教务处 2.评委组:

语文低段组:朱 晓 周春娥 王晓姣 语文高段组:于 奔 钟晓勇 邱妙颖 数学低段组:吴赛楠 梁飞英 曾海仙 数学高段组:李伟娟 童书琴 涂志印 综合一组:廖链泱 朱金武 陈路阳 综合二组:钟杭英 周 璨 朱洪达

二、参赛对象(35周岁以下教师)

低段语文:于 奔、傅谊妃、钟旭景、蓝晓虹、王 静、吕 雯、谢艳露、朱金武(8)

高段语文:金玲颖、宋莉、张秀珍、朱夏丹、王小燕、雷杭(6)低段数学:陈丽梅、邵慧惠、蓝佳璐、吕波、钟笑筱(5)高段数学:金艳艳、童灵俏、何聪、钟妙、马荷媛、项飞浪 陈环景、邹巧俏、吴赛楠、邹平媛(10)

综合一组:张美娟、傅裕、陈华静、周璨、郑蔚、朱洪达、胡旭阳、汤敏澜(8)

综合二组:程素萍、杨颖、李婷俏、钟泮宾、汤陈骏、曾冬冬、吴俊伟、刘永美、楼昱(9)

三:比赛时间

语文低段组:3.13 3.14 语文高段组:3.15 综合一组:3.16 3.17 数学低段组:3.20 数学高段组:3.21、3.22 综合二组: 3.23、3.24

四、评奖方式

教研组里按总分高低评出一、二等奖。

五、名额分配

一等奖:语文低段组:2名,语文高段组:2名

数学低段组:1名,数学高段组:3名

综合一组:2名,综合二组:2名

二等奖:其余均为二等奖

六、比赛规则

1.授课内容应为本学期的课程内容,学生为同年级所教班级的学生。2.比赛时长为一节课40分钟。

3.每位参赛教师最终的比赛得分计算方法为:计算评委的平均分。4.评分采取100分制。

5.同等情况下向运用学乐云平台教学的教师倾斜。5.比赛结束后将比赛结果报学校领导审阅后予以公示表彰。6.评奖:根据学校的奖励制度进行奖励和颁发荣誉证书。

七、要求

1..语文学科优质课比赛以“表达类”为主题。表达可以是口语表达,还可以是书面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他们擅长表达,乐于表达。

2.数学学科优质课比赛以“空间与几何”为主题,侧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探究合作的能力。

3.综合组的比赛由老师自选内容。4.参赛教师需要用学乐云平台进行教学。

5.每位参赛教师赛后提交一份教案、课件及反思至教务处存档记录356477962@qq.com。

6.本学科老师进行比赛时,同教研组的老师积极参与观摩率(课程有冲突的老师请自行调课),也欢迎其他老师参与观摩。

八、具体安排

本次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抽签时间安排另行通知。抽签时间为3月9日星期四

10.遂宁市中学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情况通报 篇十

草坡小学

王静

2012年5月8日——5月11日,由四川省教科所主办,绵阳市教科所承办,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协办的,“四川省第九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活动”在东辰国际学校拉开帷幕,来自四川省各市州的22位语文教师在三天半的时间里为我们献上一堂堂精彩的课堂教学,而同样来自各州市的五百多名听课老师也齐聚一堂,我们“因语文而聚,为语文而来”。我们有幸也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领略到了他们独特的教学风采与个人魅力。与此同时,我们的收获也颇丰。

一、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出自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这是六十年来,大家对语文最富有见识的一句话。浓缩起来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换句话说,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教内容,而不是通过内容为学习语言,学习语用服务。如果只是教内容,我们的学习是形不成良好的习惯的,我们通过教语言文字来理解内容,而不是通过内容来理解语言文字。这两种流程所导致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形象。其实就是两个方面的内容: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贯穿整个课堂的语言之美,并从中体会文字之味,感受语文中的文化之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学有所得:得意、得言、得法、得神,因文而异,因需而设。

二、阅读教学的对象是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更要注重听、说、读、写。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仅只限于教授语文知识,还应该思考我们是不是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习惯和学习的方法,其中学习的习惯包括:评鉴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认读能力。学习习惯包括:规整梳理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质疑的能力;博闻强记的能力。而在其中的听、说、读、写既是能力,也是知识,也是方法,更是习惯。

三、从知到不知再到心知才是一堂真正的语文课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重要的是抓字、词、句、段、篇,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优美的思想,以读为本,读中悟,悟形象,悟方法,悟中表达,悟情感,从知到不知再到心知才是一堂真正的语文课,以童心童趣让语文课回归本质,回归生活。

时代在进步,我们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我们该仔细的想想我们是在教课文还是在教语文?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区分,尽量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还给孩子们,让整个课堂感性一点,轻松一点,浅近一点,传承经典,提纯情趣,以语为翼,以文为魂,激扬文字,激活创新,捍卫童心童真童趣,呵护七色流年,伴护孩子茁壮成长,让语文教学真正的回归生活,回归本质,让“川派语文”大旗招展,朝气蓬勃。

上一篇:以生命之花为话题的作文500字下一篇:多元化评价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