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监护病房、加强医疗病房)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

2024-07-16

ICU(重症监护病房、加强医疗病房)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精选8篇)

1.ICU(重症监护病房、加强医疗病房)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 篇一

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知情同意书

住院号:

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室床号

临床诊断

目前患者病情危重,需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抢救或密切监护。医护人员将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多种抢救质量,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有创或有潜在危险的诊疗项目,包括: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治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动脉穿刺置管及有创动脉压检测;持续镇静、镇痛治疗;心外按压和电除颤等。

ICU是高投入的诊疗区,配有持续心电、血压、氧饱和监护仪,呼吸机,监控中心,透析仪器等贵重仪器及高级设施,并且配有护士专人看护,所需费用较高。专科医师和ICU医师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合理选择药物及检查、检验项目。为保证对患者诊治工作的顺利进行,请及时交纳有关费用。

有创操作的潜在风险和对策:

如下有创操作可能发生一些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操作方式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略有所不同。凡进行以下有创操作前,须签署相关操作同意书。

1.任何麻醉都存在风险。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在此列出,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2.有创操作可能发生的风险:

(1)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治疗可能引起的意外与并发症:

1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呼吸心跳骤停;2口腔局部损伤和牙齿脱落;3咽部感染、○○○喉头水

4气管软骨脱位;○5误吸、肺部感染和肺不张;○6粘液栓、痰栓等引起急性肿及声带损伤;○

7误入食道;○8插管失败;○9呼吸机诱发的肺损伤,相关性肺部感染;○10呼吸机气道阻塞;○

11循环功能障碍;○12呼吸功能衰竭继续加重;○13病人需要约束治疗;○14皮下气肿、纵依赖;○

15气管食管瘘;○16其他不可预见的意外。膈气肿;○

(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可能引起的意外与并发症:

1麻醉意外;○2喉头水肿,痉挛,窒息;○3咯血;○4肺部感染扩散;○5支气管痉挛,呼○

6气胸;○7加重缺氧;○8严重心律失常,心搏骤停;○9血压升高,脑血管意外;○10吸骤停;○

11其他不可预见的意外。气管插管意外脱出;○

(3)动脉穿刺置管及有创动脉压监测可能引起的意外与并发症:

1麻醉意外;○2出血,局部血肿;○3感染;○4血栓形成;○5神经损伤;○6动脉供血区缺○

7操作失败;○8其他不可预见的意外。血致局部坏死;○

(4)持续镇静镇痛治疗可能引起的意外与并发症:

1呼吸循环抑制;○2恶心呕吐;○3镇痛不全;○4苏醒延迟;○5谵妄;○6其他不可预见的○

意外。

(5)血液透析治疗可能引起的意外及并发症: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凝血功能障碍,红细胞及血小板破坏;出血,如脑出血、有创伤口出血、血肿等;感染:包括局部穿刺部位感染及血行性感染;气栓、血栓;管路、11其他难以预料滤器破损;过敏;低体温;营养物质丢失;失衡综合征(脑病);○的意外

(6)心外按压和电除颤可能引起的意外与并发症:

1肋骨骨折;○2气胸、血胸、软组织损伤;○3电灼伤;○4心肌损伤;○5除颤无效。○

(7)在有创操作中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对预定的有创操作方案做出iaoz,经法定代理人签字同意后实施。

(8)有创操作需要多位医务人员共同进行。

(9)有创操作无法达到100%成功。

(10)授权医师对有创操作中切除的病变器官、组织或标本进行处置,包括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医疗废物处理等。

(11)其他:

对于上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意外情况我表示理解,同意接受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并愿意承担因此而带来的各种风险。

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签名

与患者本人关系

月 日时

医师签名上级医生签名谈话地点月 日时

2.重症监护病房工作自我鉴定 篇二

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掌握患者的病情,了解其社会背景、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疾病预后等,良好的护患情感沟通可以改善患者的人文就医环境,让其有在院如家的感受,对医护人员有亲人般的感觉,使患者愿意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获得全身心地放松,无负担地进行治疗,作为ICU病房的,我们不能忽视ICU的特殊因素与患者的特殊心理,要根据患者的特殊心理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

以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掌握以下原则及技巧,平等原则无论患者地位、收入、职业如何,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也无论他有何种疾病,我们都应把患者作为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才是平等待人的最高境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尊重原则尊重患者,就要有长幼之分,对于长者尤其要尊重,我们的医生都很年轻,对待患者要像对待邻居、朋友、亲人一样,尊老爱幼讲礼仪懂礼貌作为患者他们常常在医生面前会自卑,对外来刺激较敏感,自控能力下降,刺激性语言能导致病情恶化,因此我们应鼓励他们。转载请注明好范文

引导他们从疾病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并给予同情、关心和尊重,创造一种互相尊重的氛围,保密原则患者出于治疗疾病不得不暴露某些个人的隐私,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医德,治病救人是医德,为患者保密更是医疗道德的范畴,珍视这种信任,或者说把患者对自己的信任作为对自己的奖赏来珍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依托,绝不能将患者的隐。

无论这种隐私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不齿,也不能作为谈资、笑料向别人传扬,要想到一旦失去患者对你的信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果你没有为别人保密的习惯,最好不要去打听别人的隐私,否则会铸成大错,后悔莫及。

通过语言的词汇、语速、语调、声调以及清晰简洁度、幽默感和可信度来进行信息交流,俗话说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医务人员的语言既可以治疗又可以致病,甜言蜜语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语言,不虚伪不做作用这种话语来打动患者的心,会让患者感到温暖,我们大多数医护人员都非常年轻,对于老年患者。

直呼其名常常会使患者非常不舒服,此时最好称老先生某老,您如果知道对方职业是医生、教师等,还可以称其某大夫、某老师等,年轻的患者可以免姓称名,更显亲切千万不要直呼床号,要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能一味地用医学专业用语,让患者听不懂而发生麻烦或笑话,有些医护人员在上班时说话声音特别大。

影响患者的情绪,所以ICU护理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此外还要注意及时的沟通,并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让患者易于接受,便于问题的解决,ICU护理人员还要注意学会与患者的正常交流不受个人情绪的影响,避免受到更大的打击。

3.重症监护病房建设标准 篇三

一、基本要求

三级医院以及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必须设立危重病医学科,危重病医学科属于临床二级学科,必须是独立的医疗单元。ICU病房作为本学科的临床基地,必须配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职的医护人员,掌握危重病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收医院各科的危重病人。

二、床位设置

ICU的总床位数量,占医院总床位数的2-5%,每个ICU医疗单元以6-12张病床为宜。

三、人员配备

ICU医师的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1:1以上。ICU日常工作中可有部分轮科、进修医师,但危重病医学专科医师必须占60%以上。ICU专科护士的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2.5:1以上。

四、病房建设标准

(一)ICU应设置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

(二)ICU每床的用房面积为12~16M2;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面

积为18~25 M2。

(三)ICU的基本用房包括医师办公室、护士工作站,治疗室、配药室、仪器室、更衣室、清洁室、污物处理室、值班室、盥洗室等。有条件的ICU可配置其他用房,包括实验室、示教室、家属接待室、营养准备室等。

(四)ICU应该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安装足够的感应式洗手设施。有条件者最好装配气流方向从上到下的空气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可配备负压病房1-2间。

(五)ICU要有合理的医疗流向,包括人流、物流,以最大限度降低各种干扰和交叉感染。

(六)ICU病房的功能设计必须考虑可改造性。

4.四川省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建设标准 篇四

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一)布局

1.三级儿童专科医院及妇保院应设置NICU,二级专科医院及妇保院有条件可设置NICU,床位数应占全院总床位数的2-4%,新生儿和早产儿应独立分设,最少配备一个单间隔离病房,每床使用面积约l0-12m2,床间距不低于1.0m,实行无陪管理模式,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使用率超过80%则表明ICU的床位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应考虑扩大规模。

2.病区应设置医疗区域及医疗辅助区域,医疗区分加强护理区、中间护理区两部分,辅助区域包括接待间、配奶间、沐浴区、治疗间、处置间、仪器间及医务人员生活区等。病区应当配备清洁和消毒设施,每个房间内至少设置1套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设施,独立控制室内温度(早产儿24-26℃,足月儿22-24℃)和湿度(55-65%)的设施,并设置探视系统,有条件可安装噪音检测装置。辅助用房面积与病房面积应达到1.5:1,整体布局应该使医疗区及医疗辅助区域、污物处理区及医务人员生活辅助区域分开,保持相对独立。要有合理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

3.NICU应接近新生儿内科/外科病房及产房,靠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等,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在横向无法实现“接近”时,应该考虑楼上楼下的纵向“接近”。

(二)设施设备

1.每个抢救单元的设备要求:

① 配备负压吸引装置、压缩空气及吸氧装置,每个接口各2个,电源插

座≥12个,两路供电,医疗用电和生活用电分开,最好配备高压电源。② 氧浓度监护仪。

③ 新生儿专用复苏囊与面罩。④ 气管导管。

⑤ 新生儿专用多功能多参数监护仪。⑥ 辐射式抢救台或暖箱1台。

⑦ 输液泵、静脉推注泵每个至少2台。⑧ 有创呼吸机或无创CPAP装置1台。2.每个PICU单元内应配置的设备:

① 血气分析仪。② 微量血糖仪。③ 蓝光治疗仪。

④ 带高频通气或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呼吸机。⑤ 床旁X线仪及X线屏蔽设备≥l组。⑥ 亚低温治疗仪及升降温设备。⑦ 除颤仪。⑧ 喉镜。

⑨ 胆红素测定仪。

3.选配设备(有条件者可选):

① 床旁B超仪(本科有或院内及时提供)。② 床旁脑电图机(本科有或院内及时提供)。③ 新生儿纤维支气管镜(本科有或院内及时提供)。④ 心电图机(本科有或院内及时提供)。⑤ 设备齐全的新生儿专用抢救车。

⑥ 持续血液净化技术(本科有或院内及时提供)。⑦ 新生儿转运车。⑧ 体外膜肺。⑨ 颅内压监护仪。

(三)技术指标 1.病人收治范围:

① 胎龄32周以下或出生体重在1500克以下的早产儿。② 需要机械通气治疗者。

③ 重度窒息、严重感染合并器官功能障碍/衰竭者。

④ 昏迷、频繁惊厥,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糖代谢紊乱等。⑤ 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

⑥ 低血压、休克、严重心律紊乱、心力衰竭。⑦ 重度贫血,各部位严重出血,DIC,严重溶血。

⑧ 严重先天畸形(如气管食道瘘、胃肠道闭锁,膈疝、脊髓脊膜膨出、脐

膨出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胃肠穿孔、输尿管异位或狭窄、先天性

心脏疾患等需要外科治疗且生命体征不稳定者。⑨ 重度硬肿症,体温≤30℃或>41℃者。⑩ 原因不明需要进一步诊治的病例。2.诊疗技术: 基本技术;

① 新生儿复苏术、气管插管术及机械通气技术。② 新生儿氧疗及nCPAP的使用。③ 心包穿刺及胸、腹腔闭式引流术。④ 脐动静脉插管术及新生儿换血术。⑤ 蓝光治疗。

⑥ 开展新生儿听力、ROP筛查。

⑦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技术及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技术。特殊技术

①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② 持续血液净化技术。

③ 深静脉/动脉置管技术及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④ 高频通气及NO吸入治疗技术。

⑤ 相关科室开展严重先天畸形(如气管食道瘘、幽门肥厚、胃肠道闭锁、膈疝、脊髓脊膜膨出、脐膨出、输尿管异位或狭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胃肠穿孔、先天性心脏疾患等外科手术病情不稳定者,NICU可以提供专科治疗和护理。⑥镇痛/镇静技术。

(四)人员要求

1.NICU主任: 三级医院及妇幼保健院NICU主任应当具有3年以上新生儿专业、至少2年NICU工作经验并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二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由具有3年以上新生儿专业、1年NICU工作经验并具备儿科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担任。2.NICU医师:

NICU医师应完成儿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经过新生儿及NICU专业培训一年以上,熟练掌握新生儿诊疗基本技术、新生儿重症医学特殊技术及PICU感染控制技术,具备独立处置危重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基本能力。3.NICU护士长:

三级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护士长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2年以上新生儿专业、2年NICU专业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二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护士长应当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新生儿专业工作2年,NICU专业工作1年以上的护士担任。4.NICU护士:

NICU护士要相对固定,护士具有护士资格证书和护士执业证书并经过经过新生儿/NICU专业培训1年并考核合格,熟练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医院感染控制技术及重症护理基本理论和技能者才能独立上岗。5.医护人员数量要求:

科室具备专业培训的NICU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l以上;NICU护士与床位比为2.5-3:1。

6.NICU日常工作中可有部分轮科、进修医师。NICU医师组成应包括高级、中级和初级医师,每个管理单元必须至少配备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全面负责医疗工作。

(五)科室管理

1.科室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2.医护人员实行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管理,并有相关制度与程序。3.对医护人员进行重症医学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4.护理员、保洁员经过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后才可上岗。5.对高风险技术操作实行授权、定期评估和再授权管理。

6.有定期考核与再培训、再授权管理,保证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呈持续提高状态。

7.医护人员每年至少参加1次省级或省级以上重症医学相关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的学习,不断加强知识更新。

8.医护人员每年对重症医学操作技能进行定期培训,促进知识不断更新。9.医护人员每年至少参加1次以上重症医学相关技能演练,并有相关记录。10.医师经过规范化的相关学科轮转培训。11.依法执业,健全并落实医疗核心制度。

12.科室设施、设备应有专人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

13.医疗机构应加强对NICU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医务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科室的管理,建立科室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过 程和关键环节的管理,加强对新生儿/NICU诊疗不良事件的报告、调查和 分析,提高医疗质量。

(六)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

1.有NICU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有对上

述制度、职责、规范及标准、流程的培训,工作人员知晓相关岗位职责和

履职要求。

2.有NICU收住患者的范围、转入和转出标准及转出流程。

3.对入住NICU的患者实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新生儿危重病人评分法),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率达100%。

4.有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的相关规定,有储备药品、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和使用的规范与流程。5.科室内有定期质量评价。

6.转入/转出患者与标准的符合率≥90%。7.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90%。

8.临床质量指标报送制度: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医院感染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以及疾病谱排在前10位的病种,按年报送省儿科质量中心办公室。

9.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以常见多发病为重点,参照卫生部发布的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文件,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制定并执行。护理质量:

1.有效落实分级护理制度,确保病员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2.护理人员经过院内、院外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重症监测与治疗基本技能,能独立完成临床工作。

3.临床护理工作体现人性化服务,体现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的责任,执行操作前向家长实行告知义务。

4.患儿佩戴腕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方法核对患儿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儿实施正确的操作;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病情.主要治疗、护理要点等情况,能正确采集各种标本。

5.特级护理措施具体,落实到位,无护理并发症。床单元整洁、平整、无渣屑,物品放置规范,不杂乱。

6.各种管道清洁、通畅,固定妥善,管道有标识。7.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如吸痰、吸氧、CPR等技术。

8.熟练掌握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如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的使用、维护保养、简单故障排除;护士熟悉常用抢救药品的作用及用法。9.危重患者病情有连续的监测记录,危重病人每班评估病情变化,有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转入、转出NICU有记录。

10.定期科室有质控自查记录,对存在问题有分析、改进措施和效果反馈,记录完整。

(七)感染控制与预防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2.科室应当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3.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设备。

4.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室。

5.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针对监测结果,应对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时立即停止接收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6.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① 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②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③ 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

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④ 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儿

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⑤ 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体温表、浴巾、浴垫等)。

⑥ 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

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⑦ 患儿使用后的奶嘴及奶瓶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

7.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确保医疗安全。8.配奶间环境设施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配奶间工作人员应当经过消毒技术培训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9.有消毒剂管理的相关规定,明确有效浓度范围、物品浸泡时间等。10.有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11.有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等相关制度及措施。

12.落实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相关规定。

13.科室有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定期分析、评价及整改措施。14.有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有分析、评价、反馈及整改措施。

(八)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管理

1.制订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确保医疗安全。

2.落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无责上报的制度。

3.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包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A P)的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性感染率、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率、重症患者预期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各类导管管路滑脱与再插率、人工气道脱出例数等。

4.有落实相关指标的具体措施,并根据相关指标的分析改进质量与安全管理。5.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6.防范与减少患者窒息、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7.应当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九)质量持续改进

1.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2.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3.有适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诊疗规范。4.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履行职责,定期白查、评估、分析、整改。5.科室能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有完整的质量管理资料,体现持续改进成效。二.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

(一)布局

1.三级儿童专科医院应设置PICU,二级儿童专科医院有条件可设置PICU,床位数应占全院床位数的2-4%,每床使用面积不低于12m2,床间距大于1米,最少配备一个面积18-25m2单间病房或负压病房,收治严重创伤、感染及免疫力低下的病人。病房实行无陪管理模式,床位使用率在65-75%适宜,使用率超过80%则表明PICU的床位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应考虑扩大规模。

2.病房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病房的功能设计及建筑装饰均须符合PICU病房的基本要求,病区应当配备清洁和消毒设施,每个房间内至少设置l套洗手及干手设施,洗手设施应当为非手触式。

3.病房设置医疗用房和医疗辅助用房,其面积比为1:1~1.5。医疗辅助用房包括医师办公室,护士工作站、治疗室、配药室、配奶室、仪器室、库房、化验室、更衣室、清洁室、污物处理室、值班室、盥洗室,家属接待室(内设探视系统)等。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和污物、医疗垃圾均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

4.病房应接近外科病房,并与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等相邻,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在横向无法实现“接近”时,应该考虑楼上楼下的纵向“接近”。

(二)设施设备

1.病房设施:

要求安装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设施,配备独立控制室内温度(21-24℃)

和湿度(50-60%)的设施,安装噪音检测装置及探视系统。2.诊疗设备:

(l)每个床单位的设备要求:

① 配备负压吸引装置、压缩空气及吸氧装置,每个接口各2个,电源插座≥12个,两路供电,医疗用电和生活用电分开,最好配备高压电源。② 配备不同型号复苏囊、面罩、气管插管导管、口咽气道及鼻咽气道。③ 输液泵、静脉推注泵各2~4台。④ 多功能多参数监护仪1台。

⑤ 三甲医院应该每床配备有创呼吸机或无创CPAP装置1台,二甲医院可根据情况配备适当数量呼吸机。(2)每个PICU单元配置的设备: ① 血气分析仪。② 微量血糖仪。③ 辐射式抢救台1-2台。

④ 床旁X线仪及X线屏蔽设备≥1组。⑤ 亚低温治疗仪及升降温设备。⑥ 除颤仪。⑦ 防褥疮床垫。⑧ 喉镜。

⑨ 有创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

⑩ 为便于转运,每个PICU单元至少应有便携式呼吸机及便携式监护仪各1台。

(3)选配设备(有条件者可选配如下设备): ① 床旁B超仪(本科有或院内及时提供)。

② 床旁脑电图机(本科有或院内及时提供)和颅内压监测设备。③ 纤维支气管镜(本科有或院内及时提供)。④ 心电图机(本科有或院内及时提供)。⑤ 儿童转运车及设备齐全的儿童专用抢救车。⑥ 持续血液净化技术(本科有或院内及时提供)。⑦ 带高频通气或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呼吸机。③ 呼气末二氧化碳、代谢等检测设备。⑨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仪(BIS)。⑩ 体外膜肺。

(三)技术指标

1、病人收治范围:

① 儿童重症感染并急性脏器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

② 重症哮喘及哮喘持续状态。

③ 儿童急性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高血压危象等。④ 电击、溺水,急性中毒、严重创伤、多发伤、重大手术后及急性重症胰腺炎。

⑤ 急性心肺脑复苏、呼吸衰竭、ARDS、急性肝衰竭、急性肾衰、各型休克。

⑥ 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及其他严重代谢紊乱。⑦ 急性颅压增高综合症、脑疝、癫痫持续状态。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营养不良。⑨ 其他需住PICU的重症患者。

2、诊疗技术

基本技术

①心肺脑复苏术。

②气管插管术及机械通气技术(常频)。

③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及Glasgow Coma Scale(GCS)的应用。④液体疗法及亚低温治疗技术。⑤氧气疗法及无创CPAP技术。⑥心包穿刺术及胸、腹腔闭式引流术。⑦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技术。⑧儿科急诊的转运。特殊技术

①机械通气技术(高频)及NO吸入治疗技术。②床旁血液净化技术。③纤维支气管镜技术。

④深静脉/动脉置管技术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⑤危重患儿镇痛/镇静技术。⑥颅内压监测技术。⑦电除颤及电复律术。⑧体外膜肺(ECMO)。

⑨对外科手术病人,PICU可以提供专科治疗及护理。

(四)人员要求

1.PICU主任:

三级医院PICU主任应当具有3年以上从事儿科急救、重症专业工作经验、至少1年PICU专科培训的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二级医院科主任应当具有2年以上从事儿科急救、重症专业工作经验、至少半年PICU专科培训的儿科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担任。2.PICU医师:

应完成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经过PICU专业培训一年以上,有高级生命支持培训资格认证,能独立处置急危重症疾病能力的医师(有医师执业证)。转科医肝必须从事儿科工作2年后方可进入PICU,轮转时间半年为宜,最少3个月。3.PICU护士长:

三级医院护士长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2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1年PICU专业培训的护士担任。二级医院护士长应当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2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半年PICU专业培训的护士担任。4.PICU护士:

PICU护士要相对固定,具有护士资格证书和护士执业证书并有1年以上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经验,PICU专业培训1年并考核合格,掌握儿科常见重症护理基本理论和技能者才能独立上岗。5.医护人员数量要求:

科室具备专业培训的PICU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PICU护士与床位比为2.5-3:1。

6.PICU日常工作中可有部分转科、进修医师,转科医师必须从事儿科工作2年后方可进入PICU。PICU医师组成应包括高级、中级和初级医师,每个管理单元必须至少配备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全面负责医疗工作。

(五)科室管理

1.科室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2.医护人员实行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管理,并有相关制度与程序。3.对医护人员进行重症医学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

4.护理员、保洁员经过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后才可上岗。5.对高风险技术操作实行授权、定期评估和再授权管理。

6.有定期考核与再培训、再授权管理,保证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呈持续提高状态。

7.医护人员每年至少参加1次省级或省级以上重症医学相关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的学习,不断加强知识更新。

8.医护人员每年对重症医学操作技能进行定期培训,促进知识不断更新。9.医护人员每年至少参加1次以上重症医学相关技能演练,并有相关记录。10.医师经过规范化的相关学科轮转培训。1 1.依法执业,健全并落实医疗核心制度。

12.科室设施、设备应有专人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

13.医疗机构应加强对PICU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医务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科室的管理,建立科室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过程和关键环节的管理,加强对PICU诊疗不良事件的报告、调查和分析,提高医疗质量。

(六)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

1.PICU应有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有对上述制度、职责、规范及标准、流程进行培训计划,工作人员知晓相关岗

位职责和履职要求。

2.PICU有收住患者的范围、转入和转出标准及转出流程。3.PICU的患者实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如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和

Glasgow Coma Scale(GCS),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率达100%。

4.有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的相关规定,有储备药品、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和使用的规范与流程。5.科室内有定期质量评价。

6.转入/转出患者与标准的符合率≥90%。7.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90%。

8.临床质量指标报送制度: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医院感染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以及疾病谱排在前10位的病种,按年报送省儿科质量中心办公室。护理质量:

1.有效落实分级护理制度,确保病员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2.护理人员经过院内、院外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重症监测与治疗基本技能,能独立完成临床工作。

3.临床护理工作体现人性化服务,体现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的责任,执行操作前向家长实行告知义务。

4.患儿佩戴腕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方法核对患儿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儿实施正确的操作;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病情、主要治疗、护理要点等情况,能正确采集各种标本。

5.特级护理措施具体,落实到位,无护理并发症。床单元整洁、平整、无渣屑,物品放置规范,不杂乱。

6.各种管道清洁、通畅,固定妥善,管道有标识。7.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如吸痰、吸氧、CPR等技术。

8.熟练掌握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如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的使用、维护保养、简单故障排除;护士熟悉常用抢救药品的作用及用法。9.危重患者病情有连续的监测记录,危重病人每班评估病情变化,有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转入、转出PICU有记录。

10.定期科室有质控自查记录,对存在问题有分析、改进措施和效果反馈,记录完整。

(七)感染控制与预防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2.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收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3.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0-30分钟。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设备。

4.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室。

5.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① 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②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③ 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④ 辐射式抢救台应当每日清洁,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⑤ 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体温表、浴巾、浴垫等)。

⑥ 患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⑦ 患儿使用后的奶嘴及奶瓶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

6.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

操作技术;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

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

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确保医疗安全。

7.配奶间环境设施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配奶间工作人员应当经过消

毒技术培训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8.有消毒剂管理的相关规定,明确有效浓度范围、物品浸泡时间等。9.有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10.有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等相关制度及措施。

11.落实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相关规定。

12.科室有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院感染定期分析、评价,制定整改措施。13.有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有分析、评价、反馈及整改措施。

(八)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管理

1.制订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确保医疗安全。2.落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无责上报的制度。

3.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包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率、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率、重症

患者预期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各类导管管路滑脱与再插率、人工气道脱出例数等。

4.有落实相关指标的具体措施,并根据相关指标的分析改进质量与安全管理。

5.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6.防范与减少患者窒息、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7.应当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九)质量持续改进

1.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2.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3.有适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诊疗规

范。

5.ICU(重症监护病房、加强医疗病房)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 篇五

(相关规章制度及流程)

姓名:

一 填空(共50分,每空1分)。患者的静脉延长管需标明药名及更换时间,需()天更换一次。2 对于体重较小的患儿动脉置管需()小时冲管一次。为小儿吸痰时,需呀正确调节压力,压力值为()。4 为防止为内容物返流,鼻饲时适当抬高床头(),或者()体位。为小儿喂奶后,()内不易翻身或做其他护理操作。喂奶后()内不得给予吸痰刺激,以免误吸。抗生素配置后有效期()。深静脉置管穿刺处及动脉置换穿刺处贴膜()天更换一次,有血迹立即更换。深静脉置管如果留置时间超过()天,需要提醒医生是否更换。9 术后第()日更换手术室带回的三通。深静脉置管中各管路:P(),D(),M()。

11小儿的胸瓶()更换一次并()。呼吸机管路及湿化瓶()更换一次。如果有感染的患者()更换一次。小儿奶瓶消毒()一次,时间定为(),消毒时间为

()。小儿发热时,低热的温度为(),中热(),高热(),超高热为()。小儿发热()以下不用退热处理,()以上首选物理降温,()以上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时禁止擦拭部位:(),(),(),(),()。气管插管的患儿需要()监测肛温,并记录在重护单上。18 吸痰的顺序()→()→口腔。小儿的气道护理中如果给患儿吸痰应先后做好准备先雾化,再(),(),()。腹膜透析时如果患儿不发热,透析液应加热到()。21 吸痰时冲洗吸痰管的盐水应()更换一次。小儿吸痰时气管滴药的液体为()。小儿的气管插管深度计算公式为()。小儿的血压计算公式为()。小儿的体位引流护理中,处仰卧位外,还应适当增加(),(),()。压力传感器的零点()。集尿瓶()更换一次。腹膜透析液的滴壶()更换。

二 简答题患儿刘某某,室缺修补术后转入心外重症监护病房,如果你是负责接此台手术的护士你将要做哪些工作?(10分)在探视时,家属询问:“护士为什么我的孩子还在睡觉?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喝水?水喝多了会造成什么危害?孩子做完手术是不是就彻底好了?”如果你是床旁负责护士此时你将如何回答?(10分)术毕回室的患儿,针对其皮肤现有状况以及预防压疮的发生,你将如何与患者家属沟通?请以书面形式表达。(10分)患者张某某,女,5M,体重4.8kg。于2014-6-4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入ICU,入室后HR:139次,BP:75/39mmHg.CVP:4mmHg.SPO2:100%,T:39.0摄氏度。R:30次/分。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气值:钾:

3.1mmol/L.其他正常,吸痰一次大量黄色粘痰,患儿四肢末梢湿冷,给予保暖,补液,引流量少,尿色正常,量正常。对于此患者请按照护理程序给予相应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0分)

6.ICU(重症监护病房、加强医疗病房)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 篇六

5年前,“爱民支书”沈正彬的事迹传遍水乡大地。他的女儿——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长,如今又将父亲珍爱岗位、爱民如子、追求高尚的精神和品格与“人道、博爱、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完美地融合与传承,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着一位护理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十几年来,她始终坚守在危重病人最多、护理工作量最大、护理技术要求最高的科室,把自己的爱心、责任心通过一双灵巧的手无私地奉献给患者,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爱戴。

父亲替她选择了这世上最能奉献也最需要奉献的职业——护士。1996年8月,以综合积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走进人民医院,每天,病房里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打针、发药、铺床、输液,她在忙碌中感受着呵护生命的快乐;交班、接班、白天、黑夜,她在辛劳中把握着生命轮回的航舵。当别人沉浸在梦乡里,她还端坐在台灯下学习;当别人围坐在餐桌前,她还演练在护理操作室……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的几年时间,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

一天晚班,巡视病房,发现一位年轻的支扩咯血患者突然烦躁不安、气急、口唇发绀,她迅速判断患者可能是大咯血窒息,事不宜迟,她一边让家属通知医生,一边迅速地抱起患者取头低足高位,快速清除呼吸道内的血块,动作果断麻利,从体位安置到吸氧、输液,每一项操作都井然有序、忙而不乱,由于抢救及时,措施得当,病人转危为安。面对病人及家属的感激,她只是微笑着淡淡说了句:“没什么,这是我的工作。”

在父亲生病住院期间,她时常陷入两难的境地,一边是病重需要护理的父亲,一边是全科爆满的住院病人。一次,正在科室抢救病人时,而另一边的父亲也正在与死神搏斗,她多么希望自己能有“分身术”啊!当她护理完本科的病人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父亲病榻前,看到刚与死神擦肩而过安然入睡的父亲,泪水顿时决堤而出。父亲的离去,给了太大的打击,作为一个女儿,平时由于工作的繁忙给予父亲的关爱实在太少、太少,特别是父亲病重期间,作为护士的她却未能亲自侍奉在床前,她感到十分内疚,但她没有沉浸在悲痛及自责之中,而是将这份悲伤化作了服务患者、踏实工作的动力。

一次,一位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低氧血症,一度走在死亡的边缘,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紧急进行了气管切开。又一次主动留下来特护,一夜不停地为病人雾化、翻身、拍背,一次次为病人吸出稠厚的痰液,吸痰时,痰液自人工气道喷射而出,溅到她脸上、身上,她顾不上擦一把,继续做着治疗。由于护理到位,第二天病人血氧饱和度上升,缺氧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位病人后来在写给的感谢信中说:“那一夜,我虽然看不清你的面容,但我能听出你的声音,在我最痛苦、最无助的时候,是你一直陪在我身边,跟我讲话,帮我翻身拍背,帮我渡过了今生最痛苦、最漫长的一夜……”,医院组建重症监护病房,抽调担任护士长。重症监护病房是集中收治全院各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殊病房,住在这里的病人病情重、变化快,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一个病人身上往往会插着十几根维持生命的管道,护士要随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为了能胜任这个工作任务重、技术要求高的岗位,她参加了江苏省首届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班。在三个月的参训期间,她没有回过一趟家,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她时常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休息,甚至于把家人也忘在了脑后,在这里她抓紧一切时间熟悉各种陌生而先进的设备应用、掌握各种复杂而专业的护理技术,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别人在学习了一整天进入梦乡时她还在反复琢磨和消化着白天所学的点点滴滴,结业回家的那天,年幼的儿子都认不出她了。

为了培养出一支技术精湛、反应迅速的团队,她制订了详细的专科培训计划,利用下班时间把自己的培训所得倾囊相授。她先后在科内引进了十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大大降低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率。短短两年时间,她就带出了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优秀护理团队。许多护士都记得自己单独值夜班的那一天,下班后都不会回家,而是嘱咐她们:“我在医生办公室看书,有事叫我。”夜很深了,医生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正是这盏灯,陪伴了每个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成长,让每个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都倍感温暖。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她也记不清自己护理过多少生命垂危的患者,也记不清得到多少病人和家属的感谢,更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加班的日日夜夜,在她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坚定地信念:生命是神圣的,应该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

7.净化ICU病房管理制度 篇七

随着社会的进步,公众对医院的诊治质量要求显著提高,ICU 作为医院收治急危重症的主要科室,内感染发生率显著增加,严重影响了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质量。为了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ICU 救治质量及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空气洁净技术应用于ICU 病区。如何有效管理洁净ICU 病区,阻止室外污染物侵入病区,同时能迅速有效排除室内已发生的污染,控制污染源,减少或降低ICU 医院感染发生率,成为ICU 护理管理一项重要在医院的地位突显。随着ICU 收治病人数量增加,病人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医院工作。

层流病房净化工作原理:以空气净化机组设备为基础,通过多级的空气过滤系统,清除病房空气中的细菌、尘埃和病原微生物,同时对整个病区的空气进行流向控制和循环处理,具有除菌消毒,调控温度、湿度等功能,使病区始终保持稳定的清洁状态和舒适的温度湿度。空气净化系统循环的大致程序为:室内空气→回风口(过滤消毒)→净化空调设备(补充新风→风机加压→过滤→温、湿度调节)→送风口(过滤消毒)→室内。

洁净ICU 病区应根据病区布局,制定本科室工作人员出入科室流程、外来人员出入科室流程、家属探视制度、各类物品进入科室基本流程、垃圾处置流程及空气过滤器管理流程等洁净病区管理制度。

环境净化管理 层流病房使用前环境须进行去污→清洁→消毒→空气及送风系统消毒→持续过滤通风等规范化处理, 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启用后每天用消毒剂擦拭消毒天花孔板、墙、地面、设备等, 一般在下午完成治疗护理后进行。清洗及消毒的顺序: 从上至下, 从内到外, 从上风口到回风口

人员管理制度

限制人员过多过频进出洁净ICU 病区,非工作人员无特殊情况禁止进出病区; 工作人员进入洁净区域前必须按要求统一更换病区专用洗手衣(或专用隔离衣)、更换拖鞋(或一次性鞋套),戴口罩、帽子后进入病区,其余任何服装不得进入洁净病区; 严格控制病区内参观人员,进入病区人员按规定着装,参观人数4~5 人/ 次。

物品管理制度 洁净ICU 病区内分类设置物品储存库房,相对集中时间接收外来物质,物品外包装一律在缓冲区外拆除,杜绝外包装进入洁净区域; 洁净病区内的物品分类保存,一般无菌物品有效期为1~2周,无菌物品应贮放在离地至少>20~25cm,离顶不少于50cm,离墙远于5cm的无菌物品柜内,无菌物品柜每周用高效消毒液擦试1次。

空气过滤器管理制度 洁净ICU 病区建立记录本,每天专人负责监测、记录病区内空气温度(20~25 ℃)和湿度(RH:40%~60%),层流净化系统换气次数300~ 500 次öh;风速≥0.15~ 0.35 m ös;噪声(38±40)dB。保持病区内空气达到恒温、恒湿及空调正常运转; 记录回风口空气过滤网清洗时间及使用时限,新风口装置1周清洗1次;初效过滤装置、回风口装置1-2周清洗1次;高效过滤装置1-2y更换1次;送、回风管道1/2-1月清理1次,根据人员流动情况及空气细菌培养情况增加清洗和保养次数; 病区各通道始终处于关闭状态,保证空气压力。

过滤器更换周期1)新风入口过滤网,1周左右清扫1次,多风沙地区周期更短(可

自动更换的除外)

2)粗效过滤器,1~2个月(可自动更换的除外)

3)中效过滤器,2~4个月(可自动更换的除外)4)亚高效过滤器,1年

5)高效过滤器,3年

垃圾管理制度

每个病床单位安置1 个医疗垃圾桶,保洁人员定时检查并清理; 垃圾处置室的各类垃圾每天集中清理两次,并根据垃圾储存量随时增加处置次数,杜绝垃圾暴露在病区环境中,防止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终末质量标准 护理部每月1 次检查环境消毒灭菌措施执行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2 次消毒药械、环境卫生微生物学监测, 合格率应为>98%;医务人员每周1 次检测自身携菌况, 细菌数应≤10 CFU öm 2, 或无致病菌;患者转出层流室时考评有无发生与环境因素明显相关的医院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每周1 次或患者转出层流室时进行患者及其家属对层流病房环境的满意度调查, 满意率应≥98%;每月1 次咨询医护人员对层流病房环境管理效果的评价, 满意率应≥95%。

综上所述,层流病房对预防感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空气净化系统不是维持空气洁净度的唯一条件,层流病房不是空气洁净的“保险箱”。所以必须加强管理,严格监控,建立一套标准的工作流程和检测制度,做到层流病房的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

8.甘露醇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篇八

20%甘露醇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中的常用药物,除人们熟知的脱水降颅压作用外,其在ICU危重病患者救治中发挥着多种功效。本文总结甘露醇在ICU中的使用情况,提出临床应用中的一些误区、临床应用体会及新进展。甘露醇ICU适应症

1·1 颅脑创伤 在很多医院的急诊科,遇到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的患者,用的第一部液体往往就是甘露醇,目的是脱水降颅压,这其实对部分患者来说是有害无益的。脑挫裂伤患者的血脑屏障处于破坏和开放状态,血中甘露醇进入该组织间隙,造成局部高渗,导致脑挫裂伤局部水肿加重。颅内压(ICP)是判断何时使用甘露醇的一个指标, ICP<2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局部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的患者,不应使用甘露醇,当ICP>20 mm Hg,甚至>25 mm Hg,才可以使用[1]。当无ICP检测时,通过动态CT根据脑池形态、中线移位情况来判断ICP状态。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出现脑占位效应甚至脑疝时,应该使用甘露醇。使用时应间歇快速给药,与速尿、白蛋白联合应用脱水效果更佳。每次0.5~1.0 g/kg体重,间隔时间6~8h。1·2 脑出血 以往的观点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大约为20~30 min,随着血凝块的出现而停止,代写论文而患者症状和体征加重,是由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所致。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和CT、MRI技术的广泛应用,动态观察已证实某些脑出血患者出血持续时间约为6~24 h[2],这也已被脑血管造影所证实。甘露醇造成继续出血的原因可能为:①颅内压降低导致压力止血作用下降[3];②甘露醇使血肿外脑组织脱水,脑组织对血肿支撑力下降,从而使血肿扩大[4];③体积分数为20%的甘露醇为渗透性脱水剂,在静脉注射的早期可使血容量短暂性增加,血压上升,加重活动性脑出血。

甘露醇的应用时机:出血量>50 ml的大量脑出血,病情凶险,占位效应明显,易引起脑疝而危及生命,首选20%甘露醇静脉注射,对防治脑疝、抢救或者延长患者的生命,争取进一步治疗时机,具有重要意义。该药虽有诱发或加重继续出血的危险,但大量脑出血的患者,机体处于过度应激状态,血压和颅内压均极度增高,因此,应用甘露醇后对继续出血的影响相对较小;中、小量脑出血,发病相对缓慢,机体的缓冲代偿机制可得以发挥,颅内压增高可不明显,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早期治疗的重点是控制继续出血。尽管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在24 h内可有水肿发生,但突出矛盾为继续出血,继续出血是导致患者临床症状恶化的重要因素,甘露醇应在24 h后应用为妥;但如为丘脑或幕下出血,患者病情凶险,意识障碍明显,尽管出血量少,也应积极应用甘露醇等渗透性的药物。有报道[5]脑出血患者发病24 h内不适当应用甘露醇可使脑水肿和病情加重。因此,脑出血患者早期使用甘露醇应慎重[6],应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出血时间和出血部位等具体情况,慎重应用,以免血肿扩大,加重病情。甘露醇每次125 m,l 6~8 h一次,可延长颅压降低持续的时间,增强降颅压的效果,并可减少肾功能的损害,降低死亡率,临床值得提倡[7]。

1·3 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时,自由基损害是其核心病理环节之一,自由基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和组织内钙超载参与缺血神经元的损害,故清除自由基,切断自由基链,是治疗脑梗死的主要环节。甘露醇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较快清除自由基连锁反应,具有缩小半暗区,改善血黏度、促进微循环的作用,还有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保护脑功能作用[8]。另一方面,大面积脑梗死时脑细胞缺血缺氧,引起细胞性脑水肿和血管源性脑水肿,导致颅高压,甘露醇亦可发挥降颅压作用。作为自由基清除剂使用时,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剂量要小,滴速要慢,血压低于正常和入量不足时不用,否则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有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恢复程度与年龄、病变部位、范围大小没有关系[9]。

1·4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时腹腔内大量液体渗出,渗出液中含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炎性介质、多种酶的代谢产物和细菌毒素,对周围组织有严重腐蚀作用,可刺激腹膜后腹腔神经丛,引起严重的麻痹性肠淤张[10],大量体液丢失,肠黏膜灌注不足,造成肠黏膜缺氧而致肠黏膜屏障破坏。甘露醇具有很强的脱水、利尿作用,可通过高渗透压减轻胰腺及周围组织水肿,减少胰周渗液,能促进炎症产生的毒性物质的排泄,防治肺水肿及肾衰[11]。胃管注入甘露醇,不被胃肠道吸收,可以通过高渗导泻,清除肠道内的细菌及其他有毒物质,防止细菌易位,减少感染机会,还可以吸收肠道管壁组织中的水分,减轻管壁炎症水肿,有利于其功能恢复。此外许多研究发现,氧自由基在胰腺炎组织损伤中起重要的作用,甘露醇亦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静脉应用,每次250 ml静滴, 12 h一次;胃管注入,每次125 m,l 6 h一次。1·5 休克 休克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微循环障碍而致的急性循环衰竭,伴有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及重要生命器官机能及代谢障碍。甘露醇静滴后使组织间液迅速回收到血管内,血容量骤增、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增高,重要器官得到灌注[12]。甘露醇可以减轻休克时的细胞水肿,有利于静脉回流。甘露醇还能降低血液粘滞度、清除自由基,有利于改善微循环、恢复组织细胞功能。在病因及补液治疗的同时,给予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 1~2次/d。

1·6 急性中毒 误服农药、药物及毒蕈中毒患者,在彻底洗胃后,口服甘露醇溶液不被胃肠道吸收,在肠内利用其渗透压作用起容积性导泻作用。效果好,方便、安全,患者易于接受。对有机磷中毒的患者能减少阿托品用量,有效遏制反跳现象,降低病死率[13]。用量一次口服20%甘露醇250~500 m,l同时再给口服生理盐水或清水1 000 ml。

1·7 肺性脑病 肺性脑病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高碳酸血症及脑缺氧所致的意识障碍及精神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综合症。病理改变是脑细胞间质水肿,大量自由基形成。因此,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甘露醇,可降低脑水肿,改善脑血流,增加脑供氧,更有利于消除自由基,保护受损脑细胞。观察球结膜水肿可作为早期使用甘露醇的指征,每次0.5~1.0 g/kg体重,每8 h一次。胡茂荣等[14]报道小剂量甘露醇和小剂量速尿联合应用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能减少甘露醇和速尿的副作用。

1·8 心肌梗死 心梗后由于心肌组织细胞血流灌注不足,致缺血、缺氧、代谢紊乱,最终衰竭。甘露醇具有改善上述功能作用,特别对氧自由基有酶性解毒和生物抑制作用,因此能有效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促进心律功能的恢复。甘露醇可使心室肌合成和分泌心房利钠肽增加,有利于心衰的治疗[15]。在卧床休息、溶栓、极化液等治疗的同时,给予20%甘露醇0.5~1.0g/kg,以每分钟15~20滴的速度滴注, 1次/d, 10 d为一疗程。1·9 胃肠功能衰竭 危重病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原因及卧床少动,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发生率较高。胃肠道功能衰竭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胃肠道表现,防治胃肠道功能衰竭是防止MODS发生发展、降低MODS病死率的关键[16]。口服甘露醇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清除肠道内毒素和细菌,改善胃肠功能。口服或胃管注入每次80 m,l 3次/d,连续应用3~5 d。

1·10 其他疾病 据甘露醇的一般性能及作用机理,应用较为广泛。据报道用于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顽固性胸水、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肝昏迷、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顽固性超高热等,亦能取得较满意疗效。甘露醇的不良反应

2·1 内环境紊乱 甘露醇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有关项目,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用药。切勿将严重内环境紊乱导致的脑功能恶化,误认为脱水不足而继续使用甘露醇,造成严重后果。

2·2 肾功能损害 国内外均有关于甘露醇损伤肾功能的报道[17],故对原有肾功能损害者应慎用。非必要时用量切勿过大,使用时间切勿过长。输入甘露醇4 h内如尿量少于250 m,l要慎用或停用甘露醇,并立即检测肾脏情况[18],一旦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首选血液透析治疗。

2·3 静脉炎 多见于经外周静脉给药患者,经深静脉置管给药可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19]。

2·4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少见,偶见哮喘、皮疹,甚至致死。

2·5 其他不良反应 当给药速度过快时,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眩晕、心律失常、畏寒、视物模糊和急性肺水肿等不良反应,伴有心功能不全者易诱发心衰。应避免药物外渗,以防止局部组织坏死。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对症处理,小儿应用甘露醇是更应谨慎

[20]。甘露醇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使用剂量 甘露醇虽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目前就使用剂量尚缺乏大量前瞻性研究资料,各家学者见解不同。美国颅脑创伤救治指南指出甘露醇的有效剂量为每次0.25~1.00g/kg,间隔时间4~12 h。以此计算成人24 h用量(按体重60kg)为30~360 g,可见甘露醇在使用剂量上有很大伸缩性。我们认为,临床上应灵活应用甘露醇,每次0.5~1.0 g/kg, 24 h不超过200 g,为安全有效剂量。一般应用5~7 d。

3·2 滴速 作为脱水剂使用,并非滴速越快越好,输入速度以10~15 ml/min为宜,根据个体情况,适量调整。甘露醇输入速度过快,可引起心衰、肺水肿、急性肾衰等并发症。

上一篇:技术部门季度总结范文下一篇:朋友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