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教学设计

2024-06-19

杜甫诗教学设计(11篇)

1.杜甫诗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3、德育目标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重点:

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

难点:

对作者隐晦情感的把握上。

教学流程:

(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新课

杜甫出身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他以稷、契自许,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一心想要走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他曾回忆他的自负心情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但在唐玄宗逐渐昏庸,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弄权的社会里,那是注定要碰壁的。杜甫一生的苦难和穷困使他不能不看到封建社会的冷酷现实。

二、设疑自探

(一)学始于疑

大家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试举例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试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两句为例。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为:1、意象?2、情感?3、情景交融?

(二)自探要求

1、请大家针对以上问题先进行独立探究

2、时间三分钟

三、解疑合探

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形成统一的意见,做好展示评价的准备。

展示——两分钟后,出示展示任务分配及要求

例:问题一:——第一组展示(前黑板)

问题二:——第四组展示(前黑板)

问题三:——第五组展示(前黑板)

评价——展示接近尾声时出示评价任务分配及要求:

例:问题一:第二组评价

问题二:第六组评价

问题三:第七组评价

答案解析:

问题一:

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问题二:

明确:“凋伤”“萧森”可以看出秋气的肃杀,“他日泪”“孤舟”可以看出诗人的忧伤与孤独。

问题三:

明确:这两句很好地做到了情景的和谐统一。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之中。我们感到这两句形象有力,内容丰富,意境开阔,但诗人并不是简单地再现他的所见所闻,也不是简单地描写景物的特征,而是赋予它们某种性格某种精神。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闷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危急。在这里诗人其实是用豪迈、宏阔写出了哀愁,诗人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的深刻感情融入了进去,用最生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景物就有了生命,而诗人所要表现的感情也就有了依附。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四.课堂小结

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的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希望大家课后能够仔细品读。

五、质疑再探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到这里我们都已解决了,大家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新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现在提出来。

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则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六、运用拓展

自主编题——我做小老师,我来考考你

小组推荐优秀习题,由出题人领着同学们完成。

赏析: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七、课堂总结:

1、由学科班长对本节课作点评总结。

2、师总结:我们一起领略了杜甫笔下的秋天,感受诗人心中的苍凉。

补充修改

“秀出我的风采”——

展示要求:

1、书写要认真、规范,答案要点要清晰全面;

2、口头表述声音要洪亮、清楚;讲解完后要问:“大家是否还有什么补充?”

3、非展示的同学继续讨论,做好补充评价准备。

评价要求:

1、评价同学声音要洪亮、清楚;

2、先点评展示同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再点评展示的答案,力争进行补充或必要的拓展;最后对展示组进行评判打分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2.杜甫诗教学设计 篇二

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哪位文学家的作品拥有像杜诗那么多的注本。自从南宋出现《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等注本后,“千家注杜”的说法便广为流传了。虽说黄氏注本中实收注家仅有151人,但自宋迄今,杜诗的注家、选家及研究著作确已超过千人,成为文学史上罕见的壮观。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当然不需要读那么多的注本。但如果你想了解到底有哪些有关杜甫的著作的话,也不妨去翻阅一下周采泉《杜集书录》和郑庆笃《杜集书目提要》这两种有关杜诗的目录学著作,它们对本世纪80年代以前有关杜诗的著作有相当详尽的介绍。

在为数甚多的今人所选注的杜诗选本中,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的《杜甫诗选》与聂石樵、邓魁英的《杜甫选集》是最好的两种,它们所选篇目数量适中而且有代表性,注释则简明扼要而且比较准确,对初学者很有帮助。但是,如果你想要比较全面地了解杜甫,只读选本是显然不够的,读杜诗全集才是准确的选择。由于由山东大学所承担的《杜甫全集》的校注工作尚在进行之中,我们暂时只能以清人的注本为首选读本。你可以对下列注本进行选择:

一、杨伦的《杜诗镜铨》。

这是最为晚出的杜诗全注本,初刻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它的特点是参酌众本之长,又出之以简明扼要,立论则平正通达,是最适于一般读者的杜诗全注本。如果你只想用较少的时间来通读一遍杜诗,那么这是最合宜的一种。

二、浦起龙的《读杜心解》。

此本初刻于清雍正三年(1725),它的特点是注释比较简明,不作烦琐的征引和考证,其长处在于解说,尤其是在分析段意方面,颇能提纲挈领,有时还对杜甫的写作意旨有所发明。但是评说章法时染有八股陋习,编次也不够完善。

三、仇兆鳌的《杜诗详注》。

这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杜诗注本,初刻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它的特点就是一个“详”字,几乎可以视作对康熙以前各种注本的集注,对唐宋以来的各种笔记、诗话也收罗甚丰。仇注的篇幅很大,读它需要较多的时间。但读此一本等于读了许多注本,所以还是值得一读的。它的缺点是烦琐,一字一句皆求出处,分析也嫌琐碎。读此书时可以参阅清末施鸿保的《读杜诗说》,它是专门纠正仇注之失的。

四、钱谦益的《钱注杜诗》。

此本初刻于清康熙六年(1667),它的特点是注重以史证诗,对杜诗的时代背景有比较确凿的阐明。它的注释以简洁为尚,仅录杜诗白文不加注释的达五百多首。此本的学术价值较高,但对初学者用处不大,如果你想较深入地了解杜诗与唐代史实的关系,则可以参阅。

五、王嗣奭的《杜臆》。

此书不录杜诗原文,也不对杜诗逐句作注,它的特点是用“以意逆志”之法对杜诗的思想内涵进行评说,颇有精到的见解。王嗣奭是明代遗民,入清后拒不降清,所以对杜甫的人格意义有很深的理解。如果你想侧重了解杜甫的为人和杜诗的思想内涵,可以参阅此书。

除了上述诸本以外,宋人的一些注本也值得重视。对杜诗的整理与注解都是从宋代开始的,宋人在杜诗学上取得的成就是清代注本的基础。如果你想了解杜诗注释和研究的历史过程,那么可以读几种重要的宋代注本,例如赵次公的《杜诗先后解》,郭知达的《九家集注杜诗》,蔡梦弼的《杜工部草堂诗笺》,黄希、黄鹤的《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刘辰翁评点的《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等,它们在杜诗学的发展过程中都起过一定的作用。学术总是后来居上的,但是被后人超越的早期著作是不可忽视的学术记录,宋代的杜诗注本仍是值得后人重视的。

杜诗向称“诗史”。它具有严格的写实性,是对唐帝国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的全景式图卷,是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在诗人内心所激起的巨大情感波澜的忠实记录。杜诗对诗人自身的生命进程也具有纪实的性质,举凡他的行踪、交游、生活、仕历,都可在杜诗中找到相当细致的叙述。所以,我们读杜诗时绝对不宜像西方的“新批评”派所主张的那样,完全抛开诗人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而只对作品自身进行解读。我们应该结合杜甫的生平、结合唐代的历史实际来读杜诗,只有这样才能对其内涵有较准确的理解。

首先,我们应对唐代的历史,尤其是对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有一些了解。在安史之乱之前,唐帝国基本上还处于盛世,在杜甫的童年时代,他所看到的是一派升平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然而到了安史乱后,唐帝国已经一蹶不振,杜甫临终时所看到的现实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在短短的十年间,唐帝国的人口从5190万锐减为1600万,三分之二的人民在战乱中死去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灾难啊!这是多么剧烈的社会变化啊!这个历史事实在历史文献中是有准确的记载的,但是那只是一堆冷冰冰的数字和粗线条的叙述而已。对那段历史作生动、真切的描绘,并进而揭示人们心底巨大伤痛的则有待于杜甫。优秀的诗人都是时代的晴雨表,在社会急剧变动的关键时期出现的大诗人更应敏锐地感觉到时代的脉搏。杜甫就是那个时代应运而生的大诗人,他用其如椽之笔描写了那个时代的种种图景,他用细入毫芒的体会刻画了当时人民的深哀巨痛。杜甫的敏感不仅仅在于对已然发生的现实进行细致的观察,还在于对尚未发生的隐微征兆有先见之明,对暗中运行的历史进程有明晰的理解。所以当其他诗人尚沉浸于盛唐的浪漫主义氛围中一饮千钟时,杜甫却已对即将来临的灾难作了准确的预言。《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兵车行》等诗成为最早游离盛唐气象的作品,它们预告了唐诗将从浪漫想象转向严格的写实,也即从盛唐转向中唐,杜甫是这个转变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如果不了解那一段历史,我们对杜甫的创作及其意义也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

其次,我们应对杜甫的生平有较深的了解。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读懂杜诗,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杜诗的深远意义。杜甫为什么对儒学那样的执着?杜甫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我们应该对杜甫的家庭传统、平生志愿、所作所为都有所了解,然后才能对此作出较准确的评判。杜甫是一个终生服膺儒术的人,“奉儒守官”是他世代相传的家庭传统,他对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仁政爱民的政治理想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他在早年就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韵》)的远大理想,以后虽历经磨难而不改初衷,直到晚年漂泊湖湘时仍把这个理想谆谆托付给友人:“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由于在封建时代里实行仁政必须通过君主的途径,所以杜甫对明君寄予极大的希望,这是他的忠君思想的真正本质。杜甫的仁爱之心不仅施于其家人、亲友,而且还推而广之,以及于全体人民,甚至及于宇宙间的一切生命。他把儒家所提倡的“恻隐之心”推广到草木鱼虫:“白鱼困密网,黄鸟喧佳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过津口》)如果说宋儒通过理论抽绎而得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那么杜甫则通过其行为体现了这种伟大胸怀,而且用动人的诗歌把它表达出来了。杜诗中的情感内蕴特别深厚,梁启超甚至称杜甫为“情圣”,原因即在于此。当我们读杜诗时,应该借助于其诗歌编年、年谱、传记等资料,对诗人在何种境遇中写作此诗有清晰的了解,那样才能深入理解其写作动机和主题思想。这方面的参考书有冯至《杜甫传》和陈贻惞《杜甫评传》,前者比较简洁,后者则相当详尽。如果你只想大概了解杜甫生平,则读前者即可。如果想知道某一首诗的具体写作背景,则可查阅后者。

杜诗是一座艺术宝库。杜甫在诗歌艺术的探索中呕心沥血,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一部杜诗就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结晶,它上承前代所有的文学遗产,下启后代整个的诗歌发展历程。宋人诗云:“子美集开诗世界。”(王禹偁《日长简仲咸》)此话并无多少夸张的成分。正因如此,当我们要想对杜诗的艺术成就有所理解时,就不宜仅仅把目光停留在杜诗上面,而应该关注它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的地位。

大致说来,汉魏六朝诗人在艺术上的追求是为唐诗的全面繁荣作了准备工作。他们在题材的开拓上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各种题材种类已大致齐备。他们在艺术上的积累则可以归结为两点:声律与丽辞,这直接影响到唐代今体诗格律的完成。入唐以后,诗人们沿着前代诗人的道路继续前进,五七言诗到盛唐已经臻于极盛。然而诗歌史上“集大成”的历史使命则落到杜甫的肩上。杜甫对前代的文学遗产有清醒的认识和虚心的态度,他对前代诗歌既知其长,也知其短,从而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的态度对之进行了总结和整合。在杜诗中,从朝政国事到百姓生计,从山川云物到草木虫鱼,整个外部世界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融合无间,并被纳人儒家的政治理想、伦理准则和审美规范的体系之中。在杜诗中,格律严整与气势磅礴并行不悖,字句烹炼与意境浑然合则双美,成语典故与口语俗字并得妙用,泼墨濡染与工笔细描同臻极致。一句话,杜甫对前代诗歌艺术经验的借鉴吸取是全方位的,又是推陈出新的。如果你在读杜诗时注意它与前代诗歌的这种关系,那么对其良苦用心会有更深的体会。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杜诗对后人的启发。杜甫在盛唐的诗坛上并未享有最大的名声,他的地位是从中唐开始才与日俱增的,这说明他对后代诗歌发展具有典范作用,而且这是杜甫作为“集大成者”的主要意义。从中唐开始,诗人们把杜诗视为作诗的范本。元白与韩孟两大诗派虽然在风格上大异其趣,但他们对杜甫的推崇却是不约而同的。在晚唐,李商隐等人对杜甫的沉郁风格有较深的体会,并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学习。及至宋代,以杜甫为师成为整个诗坛的集体选择。从王禹偁到王安石,再到苏轼和黄庭坚,杜甫的地位日益凌驾于李白之上,最终成为唯一的“诗家初祖”。宋人的这种选择当然含有道德判断的成分在内,因为杜甫最符合宋人关于人格修养的标准,但与此同时,这也体现了杜诗在艺术上的启迪意义,因为在对诗艺精益求精的宋人看来,只有千锤百炼的杜诗才是真正的典范,只有杜诗才以其严整的艺术规范而为宋人开辟了道路。所以我们读杜诗时也应该注意它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对杜甫的历史地位有准确的了解。

当然,我们更应该对杜诗的艺术特征作深入的体会与分析。对于杜诗,只作浮光掠影的泛读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细读深思,一定要反复体会,才可能进入其艺术殿堂。上述各种注本对杜诗的艺术有一定的分析,但还应该参阅一些重要的参考书。例如历代诗话对杜诗艺术有很多的讨论,其中如《瓯北诗话》等几种颇有真知灼见。又如有些关于杜诗的专著对某一个问题有深入的研究,足资参考,像清人周春的《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对杜诗中如何利用双声叠韵来增进音乐性美感有细致的分析。应该指出,前人对杜诗艺术的分析虽然已经很深入,但杜诗实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宝库,只要你深入进去耐心挖掘,终会有所收获。而且别人的阅读经验是不可能代替你自己的阅读行为的,如果你通过细读杜诗而有了亲身的体会,你不但将获得难以言表的审美愉悦感,而且也会对古典诗歌的艺术奥秘恍有所悟。

阅读杜诗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进行。如果你是为了学术研究而阅读杜诗,那么当然应该遵照学术规范,首先从文献整理入手,对杜诗版本及杜甫研究论著进行尽可能完备的收集,然后再选择适当的切入点。但是本文想介绍的只是一般的阅读。对于这些读者来说,你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获得审美的享受,为了获得心灵的陶冶。清代的读者曾说过他们读杜诗的感受:“《赴奉先》及《北征》,肝肠如火,涕泪横流,读此而不感动者,其人必不忠。”(《杜诗镜铨》卷四引卢世淮语)现代的读者当然没有忠不忠的问题,但是与之类似的是,读杜甫一定要怀着真诚的同情心,怀着与杜甫一样的对人类及一切生命的仁爱之心,这样才可能沿着杜甫的心路历程去体会、感受、理解杜诗。杜甫当年缅怀宋玉时说过:“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咏怀古迹》)我们也应怀着同样的心态来读杜甫。否则的话,你难免会像某个大人物那样,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读出“地主阶级的意识”来,或在“越女天下白”(《壮游》)的美丽诗句中读出什么邪念来。如果我们能以设身处地的方式去理解杜甫,那么对杜诗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忠君观念当不至严加呵斥。因为在安史乱起、国家危难之际,除了忠君之外,难道还能有更好的方式来表示对祖国的热爱?在封建制度作为唯一可行的社会制度的唐代,难道能要求杜甫通过其他途径来为人民呼吁,而不是希望“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寄柏学士林居》)?杜甫是有一颗伟大心灵的普通人,他始终以平等的态度与我们交谈,我们当然也应以同样的态度来倾听他的心声。时代不同了,社会形态不同了,但是人类的善良本性不应有什么不同,我们与杜甫是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异代知己的。

阅读杜甫还应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些当代诗人声称他们要割断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要完全从西方的诗歌传统中去寻求灵感,我们当然不必勉强他们来阅读杜甫。由于杜甫完全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的,杜诗把汉字的表现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了,所以我们应以虔诚的态度来体会杜诗在炼字、琢句、用典、对仗、押韵等方面的造诣,我们也应该以虔诚的态度来探索杜甫的文化意义。通过阅读杜诗,我们可以了解汉语言文字所特有的美学魔力,我们也可以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从来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她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其人本精神。对人的思考,对人的关怀,是这种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华文化最集中地体现在我们的民族文化性格:仁爱、宽容、坚毅、刚强。杜甫就是中华文化所陶铸的杰出代表之一,杜诗的终极价值正在于它对中华文化作出了最生动、最丰富的阐释。我祝愿大家在阅读杜诗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从而真正拥有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优点。我希望大家在阅读杜诗之后,能够真正认同闻一多的著名论断: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3.《杜甫诗二首》学案 篇三

764年春,杜甫携家人由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市)前往阆州,拟由水路出蜀。听闻好友严武再次任职成都尹,遂重回成都。六月,被严武荐举为节度使署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到半年时间,杜甫就厌倦了幕府生活。765年正月,辞官回草堂闲居。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生活失去依靠,五月携家人离开成都,买舟东下,经嘉州、戎州、渝州、忠州、云安,766年(大历元年)至夔州,杜甫得到夔州都督柏茂林帮助,经营四十亩柑橘园,又租种东屯的一些公田,雇人耕作,过上相对稳定的生活。此时,杜甫进入诗歌创作的巅峰期,在夔州近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著名的《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等就作于此时。

大历元年,杜甫作七律组诗《秋兴八首》,熔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与自己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秋兴·其一》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咏怀古迹五首》亦作于此年,“咏怀古迹”就是歌咏和怀念古迹。《咏怀·其三》抒写昭君的“怨恨”,寄寓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慨及爱国情怀。

【课堂学习】

(一) 字词积累

1. 正音

杜甫(fǔ) 哺育(bǔ) 胸脯(pú) 塞上(sài) 活塞(sāi)

塞责(sè) 系舟(xì) 系鞋带(jì) 砧板(zhēn) 暮色(mù)

朔漠(mò) 咏怀(yǒng) 沟壑(hè) 朔漠(shuò) 青冢(zhǒng)

省悟(xǐng) 转载(zǎi) 载客(zài) 论语(lún)

2. 辨形

“夔州”的“夔”,中间由“止”“自”“巳”三个部首组成。

“塞上”的“塞”,是土字底,不是木字底(寨)。

“催刀尽”的“催”,是单人旁,不是提手旁(摧)。

“环珮”的“珮”,是斜玉旁,不是单人旁(佩)。

“朔漠”的“朔”,没有三点水,不能写成“溯”。

3.释义

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萧森:萧瑟阴森。

兼天:连天。

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丛菊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

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催刀尺:指赶裁冬衣。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去:离开。

紫台:紫宫,宫廷

朔漠:北方的沙漠。

省识:略识。

春风面:王昭君的美貌。

环珮:妇女装饰品,借代昭君。

胡语:胡音,指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曲。

(二) 整体把握

1. 翻译大意

《秋兴·其一》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衰败、伤残,巫山和巫峡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一丛一丛的菊花又一次开放,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那一叶孤零零的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飘零在外,但我的心却长系故园。人们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遗留有明妃(王昭君)生长的香溪村。明妃一别汉宫便与北方的大漠连在一起,最后只留下青色的墓冢对着茫茫的黄昏。汉元帝只凭着画工作的画像约略认识昭君的面容,而昭君只有在死后魂灵才徒然乘着月亮在夜间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2. 了解结构

《秋兴·其一》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节令,接着就首联中的“气萧森”展开对悲壮景象的描摹,然后由描景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最后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秋事,回到景物。全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纽带,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

《咏怀古迹·其三》 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入手,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全诗抒写昭君的“怨恨”,写她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这只是表层,深层含意在于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

3. 掌握手法

《秋兴·其一》情与景和谐密洽,融汇无间。粗略看来,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情与景始终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写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的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既生动地表现出“兼天涌”“接地阴”的景观特征,又暗示着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的政治形势,流露出诗人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的复杂心绪。颈联抒写思乡之情,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不然;苍凉的暮色秋声,能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即景寄怀,使景物具有生命。情因景而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咏怀古迹·其三》借古讽今,怀古伤己。这是杜甫根据昭君村所作的咏史诗,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①在七言律诗中塑造昭君形象。叙事诗便于塑造人物的形象,杜甫《兵车行》中的行人、《石壕吏》中的老妪、《新婚别》中的新妇,都是动人而隽永的人物形象;律诗主要用于抒情,并不承担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这首诗却不一样,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来实现的。②在昭君形象中寄托诗人情怀。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nlc202309031340

(三) 重点研习

1. 《秋兴·其一》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的悲秋之作,但含意较一般的悲秋诗远为深厚。为什么?

【明确】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但《秋兴·其一》不但悲自然之秋,而且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

2.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词语平易而含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请作具体分析。

【明确】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想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对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起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互相对偶,文气流荡,笔墨练达,炉火纯青。

3.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咏怀古迹·其三》以“群山万壑赴荆门”这么雄伟的气象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而奇伟的女子。生长在这里的王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诗人要还她的本来面貌,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一改“窈窕红颜”的传统形象,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画面的底色不应该阴柔、秀丽,而应该阳刚、伟岸,雄伟的起句恰恰是甚为和谐的。

4. “借怀古以咏己怀”是《咏怀古迹》的共同主题,《咏怀古迹》是怎样表现这一点的?又是如何超越这一点的?

【明确】本诗表面上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然而,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洛阳对他来说,仍然可望不可即。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昭君因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域,最后客死他乡;杜甫却因疏救房琯,直言进谏,遭到昏君贬斥,以致终老江湖。二人的遭遇有相似之处,因而诗人借题发挥,咏以寄慨。明人王嗣奭《杜臆》说得好,“昭君有国色,而入宫见妒;公亦国士,而入朝见嫉,正相似也,悲昭君以自悲也。”一语道出诗人的旨意。全诗始终从形象落笔,未及议论,却写得情真意切,身世之感,家国之思,尽在诗中。但是诗作主旨不仅仅限于抒发一己之怀。他将所关注的对象赋予了历史的恒常性,挖掘出古往今来历史人事的共同现象,所以说“千载琵琶”。无论是对怀才不遇的同情还是对能够识才、用才的向往,都表明了他对理想人才事关治乱兴衰的重要性的关注,与对有才而难以所用的悲剧性的慨叹。

【课后检测】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fǔ) 哺育(bǔ) 胸脯(pǔ) 系舟(xì) 系球鞋带(jì)

B. 转载(zài) 载客(zǎi) 营寨(zài) 活塞(sāi) 敷衍塞责(sè)

C. 暮色(mù) 朔漠(mò) 咏怀(yǒng) 砧板(zhēn) 三省乎已(xǐng)

D. 上溯(sù) 朔风(shuò) 论语(lùn) 青冢(zhǒng) 以邻为壑(hè)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枫叶 山塞 玉树临风 负荆请罪

B. 凋零 荒冢 巫山云雨 礼上往来

C. 省俭 敬佩 秋风萧瑟 载歌载舞

D. 摧促 追溯 满面春风 惊心动魄

3. 下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玉露:秋天的霜露。 /萧森:萧瑟阴森。

B. 故园:故居。 /急暮砧:急促的捣衣声。

C. 催刀尺:指赶裁冬衣。 /紫台:紫宫,宫廷。

D. 朔漠:北方的沙漠。 /环珮:妇女装饰品,借代昭君。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4~6题。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杜 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 群山万壑赴荆门,

巫山巫峡气萧森。 生长明妃尚有村。

江间波浪兼天涌, 一去紫台连朔漠,

塞上风云接地阴。 独留青冢向黄昏。

丛菊两开他日泪, 画图省识春风面,

孤舟一系故园心。 环珮空归夜月魂。

寒衣处处催刀尺, 千载琵琶作胡语,

白帝城高急暮砧。 分明怨恨曲中论。

4. 《秋兴·其一》结尾与《咏怀古迹·其三》开篇是怎样运用想象手法写景状物的?这样处理各有什么好处?

5. “孤舟一系故园心”的“系”与“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向”字,都运用了双关手法,请作具体解说。

6. 《秋兴·其一》在描写秋景中,《咏怀·其三》在抒写王昭君的“怨恨”中,分别寄寓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9题。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nlc202309031340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 首联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描写了哪些景物?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8. 前两联写景和抒情是怎样紧密结合的?

9. 宋人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含有八方面的意思,请作具体解说。

参考答案

1. C(A.胸脯pú;B.转载zǎi,载客zài;D.论语lún)

2. C(A.山寨;B.礼尚往来;D.催促)

3. B(故园,诗中指长安)

4. 《秋兴·其一》结尾运用神奇的想象,描写冬日即将来临时人们加紧赶制寒衣的砧杵声。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边的白帝山上,夔州在重庆市北部,两地相距三四公里。诗人身在夔州,纵然晚风再烈,也难以听到百里外的砧杵之声。这里通过神奇的想象进行听觉与视觉描写,把羁旅之感、征人之怨与忧国之情交织在一起,富有感染力地表现出来。《咏怀古迹·其三》开篇一联,写诗人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也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为塑造昭君形象作了较好的铺垫。

5. “孤舟一系故园心”中的“系”既是绳系“孤舟”,又是心系“故园”(长安);“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向”既是青冢面向黄昏,又是昭君心向大汉。

6. 《秋兴·其一》在描写秋景中,寄寓了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与关注国家的情感。《咏怀·其三》在抒写王昭君的“怨恨”中,寄寓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慨和爱国情怀。

7. 通过俯仰结合方法从秋风、高天写到江水、沙洲;通过动静相映、声色结合的方法描写了猿猴哀啸、飞鸟回旋、秋水清湛、沙洲灰白等情景。这些景物构成一幅苍茫寥廓的秋江山水图。

8. 前四句描写苍茫辽远、萧瑟衰飒的深秋景象,烘托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苦、忧国伤时的情怀。情与景和谐统一,创造出沉郁悲凉的意境。

9. “万里”:①离故乡万里之遥;②登高所见到的苍凉恢廓的万里秋景。“悲秋”:③诗人悲凉愁苦的感受;④点出时令。“常作客”:⑤长期漂泊。“百年”:⑥年老。“多病”:⑦体弱多病。“独登台”:⑧孤独寂寞地登上高台。

4.杜甫诗二首教学设计 篇四

新源六中 汤春华

教学目标:

1、理解《望岳》《春望》的深刻内涵、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2、通过比较,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及人格。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一、导入

——话说一位很有抱负的青年--杜甫在24岁时科考进士失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考落榜。怎么办,杜甫想,我还年轻啊,还有资本。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就这么决定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杜甫决定到齐赵一带漫游,看看一直心之向往的五岳之岱宗——泰山。来到泰山脚下,远远望去,内心澎湃,激动不已。杜甫想啊,不写点什么都对不起自己的才华。于是大笔一挥,《望岳》就横空出世,而且名绝千古。

二、整体感知、品读赏析

1、一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指名读,纠正、齐读)教师读第一句“岱宗夫如何?”,全班接读。纠正字音,标示停顿。PPT1

2、二读、读出仰慕向往之情。(诗中景)

诗人仰之弥高,神往已久的泰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结合课下注释描述描述。

3、三读,读一读你最欣赏的诗句,做点赏析。(提示:从一字一词一句、修辞手法等角度说说你欣赏的原因。)

4、四读,体悟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如此雄奇壮美秀丽的泰山,诗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教师小结:在这里我们望到的不仅仅是杜甫登泰山之志,同样也望到了杜甫在抒发豪气盈胸、意气奋发的自信满满,兼济天下的人生之志。

5、试背、诵读(齐背)大声齐背《望岳》,读出诗人的意气风发、豪情满怀。

三、设疑过渡导入

在时间的长河里跋涉,杜甫在他人生的45岁的坐标轴上,实现了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兼济天下的报负了吗?他的这首《春望》会给我们做出解答。

按照学习前一首诗的方法读一读这首诗。

1、一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二读,读出诗意,读出诗人所望之景。

3、三读、读出诗味,读一读让你感触特别深的诗句。

4、四读,读出诗情,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忧国、感时、伤民、思家、悲己,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诗人。

两首诗的情感天壤之别,到底发生了什么?

写作背景链接: 公元756年,安史叛军攻占了长安,杜甫听到肃宗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只身去灵武投奔肃宗他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虏,带到长安。次年,诗人睹物神伤,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熔铸在40个字的《春望》之中。

5、再次朗读,感受中年杜甫心中深沉的悲痛

6、全班齐背《春望》

教师总结:杜甫的个人命运随国运的兴衰发生变化,但两个时期的他,心中始终不变的是对国家的不离不弃,对个人理想的不离不弃。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亦兼济天下”,杜甫无论身处何处,身在何时,内心都始终坚守着他“兼济天下”的理想,“守望”着国家。

四、拓展体悟

当我们再去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杜甫的豪情壮志我们懂了;去读“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他的忧国思亲我们也懂了;再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时,他的旷世情怀我们也能懂。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圣:人格最高尚、智慧最高尚的人。杜甫,他是一个有情的人,读他的诗,你句句能感受到他对国家、对人民命运的含情悲苦。他是一个有才的人,读他的诗,你字字能感受到他的灼灼才气,语不惊人死不休。带着对历史的追忆,对诗人的敬意,我们一起再来背诵这两首诗。

五、作业布置

1、默写两首诗。

2、积累阅读杜甫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岳阳楼》

板书设计:

守望

兼济天下

《望岳》

《春望》 眼望:巍峨泰山

破败城池 心望:人生顶峰

国家复兴

建功立业

亲人团聚

5.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篇五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 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石壕吏》简案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6.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篇六

岚皋县城关中学

黄平东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古典诗歌语典雅而高度凝练,情致深婉,不像戏剧小说那样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又与学生的生活距离相对较远,因而在教学中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传统的诗词教学一般都是先反反复复地诵读,再进行语言的品析,进而感受诗歌的意境。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十分熟悉甚至有些倦怠了。如果古诗词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咬文嚼字上,把完整的诗句弄得支离破碎,那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呢?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在这一基本理念指导下,我对《望岳》《春望》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次打破传统的尝试。在注重朗读教学的的同时,抓住“望”字,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学习。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这两首诗歌为杜甫不同时期所写,诗的风格也迥然不同,《望岳》境界壮阔、气势磅礴、抱负远大;而《春望》则景象凄清、感情凝重、风格沉郁。诗歌风格不同的背后主要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在学生感知诗意的基础上让他们合作探究去探讨这种现象,从而获得诗歌鉴赏的一种重要方法——“知人论诗、知时论时”。这样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

在课前,根据教学设计,我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预习诗人的经历、感知诗歌的大意。在上课时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这种新的诗歌教学方法感觉很新鲜,课堂气氛较好。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探讨,学有所得。一堂课中,学生在两首诗歌的比较学习中,感受到了两首诗歌风格的不同,体味到了诗人早年内心的远大抱负和后来的忧国伤时之情,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本课的教学设计将诗歌的创作背景放在了探究诗歌风格不同原因的环节之中,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对诗歌情感的感悟不能离开诗歌创作的背景,但将诗歌背景放在学习诗歌之前介绍是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呢?什么时候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介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在学习《望岳》这首诗歌时,如何启发学生从诗歌的字里行间自主体会到诗人笔下泰山的神奇秀美而又高大,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地告诉学生;如何才能做到巧妙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品读课文;这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

7.杜甫诗教学设计 篇七

罗杰斯认为, 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教师应由衷地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在能力, 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 使他们能够愉快、创造性地学习和生活。学习促进者不是把大量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 而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 提倡从做中学, 鼓励学生自由探索。他反对把学习过程简单地理解为学生获得某一知识的过程, 认为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获得相应学习方法的过程。

皮亚杰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 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主张使学生创造力突围而出, 把被作业和应考占去的部分时间用来学习人生, 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

“新课标”指出: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激发其学习兴趣, 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助其树立主体意识, 了解自己, 了解学习的对象, 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 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 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我校申请了“活化课前”的课题研究, 笔者进行了语文学科这方面内容的探索和尝试, 效果颇为显著。

二、案例分析

初二单元试卷中出现这样一道课外古诗词阅读题, 题目如下:

《新安吏》 (节选)

杜甫

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贴昨夜下, 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

1. 结合诗中文意思考, 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2.“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这两道题目上的得分率还是挺高的, 这有点出乎教者所料。试卷评析课上, 请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的。学生在分析第1道题目时, 抓住父亲为什么不送孩子出征的关键, 从“县小更无丁”一句说明成年男子已全被征兵, 故只有母亲送行。在第2道题中, 学生扣住“哭”这个字表达了作者对应征“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教者仔细思考后认为:学生能将这些题目搞懂, 除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外, 还得力于平时课前的背景教学指导。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收集了杜甫的代表作《望岳》、《春望》和《石壕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杜甫的《春夜喜雨》、《绝句》, 已知杜甫是“诗圣”, 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因此教者在教这篇文章前, 先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学生可查阅身边的辅导资料, 诸如《名师点拨》、《教材讲解》, 了解诗人的概况, 也可通过网络详细了解作者生平, 将查阅到的相关知识概括在课文作者旁。授新课前请学生交流所获取的知识, 可通过讲故事、“自传”等方式, 可相互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对诗人有了全面的了解, 印象也较为深刻。下面的内容就是学生对杜甫一生的概括: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 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 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 北越齐赵, 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 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 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了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 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公元746年, 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 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 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 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 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 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由于安史之乱, 他携家人一道受冻挨饿, 避难流亡, 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 山河破碎之感甚深, 脱贼后, 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 震撼着诗人的心灵, 所写诗篇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诗人除在成都草堂三年多生活较稳定外, 其余漫长的岁月都是十分艰辛的。但诗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 身体多么衰残, 处境多么不利, 但始终念念不忘国家和人民, 政治热情、创作热情始终高涨。

学生像了解故事一样把握了上面的知识后, 再进入文本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他们在学习《望岳》时就能明显感知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 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教者请学生做一回诗人, 站在诗人的角度大声朗读全诗, 意气风发, 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直抒胸臆, 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春望》一诗, 根据对作者的背景了解和书下注释, 学生们充分发挥了想象, 脑海中立马浮现出国都沦陷, 城池残破, 虽然山河依旧, 但是乱草遍地, 林木苍苍, 满目凄然的情景。学生能够体会到诗人面对国都沦陷, 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当学生朗读这些诗句时, 表情是很凝重的。

对于《石壕吏》的理解, 教者引导学生扣住“有吏夜捉人”展开讨论。由于学生对诗人的写作背景已有所知, 把握自然水到渠成, 教者只是穿针引线而已。因此, 学生深入了解作家的生平身世、经历遭遇, 便能准确地把握作者不同时期的不同情怀。教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描绘当时的场景, 充当诗词的主人进行绘声绘色的模拟表演, 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 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学生们完全走进了诗的意境, 这样的学习学生是终生难忘的。

三、深入解读

叶圣陶曾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埃德加·富尔曾也曾说:“未来的文盲, 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那么在初中诗词教学中, 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笔者认为, 课前背景预习在初中语文诗词阅读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平时所说的诗词的“背景”, 就是指诗词中所写的人物或事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诗词等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 是诗人真实情感的流露, 诗篇中的人物、事件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如果不了解诗篇所反映的时代的社会历史状况, 不了解诗人写作时的历史背景, 那就无法真正理解诗篇的思想意境。于丹老师在接受电台采访她如何对孩子教育时讲了件挺好玩的事, 她女儿在理解《春望》中“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时说, 杜甫生活的那儿发生了强烈地震, 国家都被震破啦。当然, 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 这得另当别论。“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脱离作品时代背景进行解读, 就难免造成对诗篇理解的不当甚至偏颇。如果学生连对诗人所想所感都缺乏基本的了解, 又怎么对作品联系现实有所感受呢, 可见, 诗词的背景教学是激起学生品读诗词兴趣的前提条件, 这也是课标提出的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 背景教学往往被大多数教师忽略, 甚至认为是在浪费时间。笔者认为, 其实不然。尤其在诗词教学中, 磨刀不误砍柴工, 《杜甫诗三首》的教学就是很好的实践。诗人每写一首诗篇, 都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感情, 这种感情往往与诗人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有关, 诗人在字里行间都会隐含时代特征, 是时代的真实写照。如果我们把诗人所处的时代与诗篇联系起来, 学生对诗人的当时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就会加深对诗人的印象, 对诗篇的思想内容也容易把握, 更能触类旁通, 做到叶老所说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再如学习南宋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诗词时, 学生可利用课前时间, 通过辅导资料、网络媒体等途径, 了解词人的生平概况: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 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1127年, 靖康之变后, 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 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 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 在凄苦孤寂中度过晚年。因此,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 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她在少女、少妇时代的词作清新明丽,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表现词人少女时的欢快活泼,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也只不过是思夫的轻愁。她的后期作品和“愁”字分不开的, 从开始的情愁, 到家破人亡的家愁, 再到江山沦陷的国愁, 诗歌处处流露出这纷繁的愁绪。“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是词人内心悲歌的吟唱。学生了解了诗人的这些背景之后, 再去赏析初中课本中的《武陵春》、《醉花阴》等诗篇, 就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真正地理解诗人的心声。

四、案例反思

一个读者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就会对诗篇产生各种误解。语文老师应该别具慧眼, 把时代背景摆在恰当的位置上, 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篇。纵观古今, 不论任何时代的诗人作家, 他们的每一首诗篇都是一个时代的折射, 呈现社会的某一层面的特征, 具有社会性。在教学中, 我们若能结合诗人所处的环境及思想状况去品味其作品, 有助于我们抓住诗篇的主旨, 在分析讲解诗篇时就容易抓住重点, 实现教学目标。

背景教学是初中诗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在消除时代隔阂、帮助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等诸多方面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学生课前的背景学习使教师的教学充满活力、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从而带动了活力课堂的建设,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郑桂华.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必修.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1.

[2]王其华.高效能语文教学5项修炼.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51-53.

8.杜甫诗教学设计 篇八

关键词:杜甫  成都诗  夔州诗  气候描写

一、引言

在伟大诗人杜甫一生创作的1458首诗中,按地域分类有长安诗、秦州诗、同谷诗、梓州诗、阆州诗、成都诗、云安诗、夔州诗、湖湘诗等,其中成都诗和夔州诗的总数为707首,占他诗作总数量近一半。学界对杜甫的成都诗和夔州诗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艺术形式、地域特色、深远影响等方面,但是对两个地域的有关气候描写的诗歌进行比较研究的还比较少。本文即从两地气候描写这个角度对杜甫成都诗和夔州诗的差异进行比较,以求对杜诗的这一侧面有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

总体来说,成都诗写“春”出色,夔州诗写“秋”最佳。究其原因,杜甫在成都实际生活了三年零九个月,正如《去蜀》一诗中所说:“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这让他有足够多的机会和时间来感受成都温润的春天。此外,还因为他在成都生活时心境比较平和安然。在他漂泊西南十一年的岁月里,成都时期可以说是他唯一一段衣食无忧、有朋友家人相伴的安定温馨的岁月。心态淡然和乐,自然诗兴也比较浓厚,于是他把对成都独特的气候环境的真切感触融入诗歌细腻的描写里。但是夔州时期的杜甫,已经五十五岁,身体状况逐渐变坏,被肺病、风痹、眼暗、疟疾、消渴等疾病缠身,身体十分虚弱,所以他面对静默流逝的光阴和秋日光景,面对国破家亡乱世动荡的时局,心情异常地沉重悲凉,加上他“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深沉的忆旧怀乡之情和“江湖满地一渔翁”的拂之不去的孤独落寞,他眼里的秋景就更能撩动他的思绪,给予他写诗的灵感,激起他的诗兴。所以成都诗中写春是一大特点,而夔州诗中写秋是一大特色。

二、成都诗中的气候描写

关于成都的气候,杜诗是这样描绘的:一是春季多雨湿润。这是杜甫成都诗气候描写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且不说“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遣意二首》其一),单是那一首《春夜喜雨》,便道尽了成都春雨的绝美。诗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诗不知被多少人解读了多少遍,然而脍炙人口、沁人心脾的好诗总是让人常读常新:这是描写春雨夜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开篇就用“好”字赞美雨,这是很值得玩味的。我们说好人好事,而用“好”字形容雨,足见诗人对雨的喜爱,并且赋予了雨以人的思想和感情,似乎雨知道春天是万物萌生的时节,它就适时地来了。颔联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它“润物细无声”,这一联的“潜”字和“细”字用得极妙,形象地表现了春雨悄然而至的柔情和细腻,真可谓神来之笔。接下来一联的描写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刺激:“野径”上云“黑”,“江船”上火“明”,并且用“俱”和“独”形成对比,反差强烈;尾联的“红”字瞬间把鲜明的画面感描写出来,而“湿”和“重”字却立刻提高了画面的可感性,尤其是“重”字,体现了老杜极高的炼字功力,真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任何一字均不可替换。正如《杜臆》中说:“‘重字妙,他人不能下。”[1]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2]有学人研究说,这首《春夜喜雨》,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题为“喜雨”,诗中却无一“喜”字,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3]寥寥四十字,就准确、细致、形象地描绘出了成都地区春雨的特征,也表现出了诗人对成都春雨的独特感悟和喜爱之情。成都诗中不仅写春雨写得甚美,写春日其他光景也写得甚好。在《绝句漫兴九首》和《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前九绝是写桃花、春莺、春燕、柳絮、荷叶、凫雏、柔桑、细麦,在春光中各自滋长变化,以诫人生不应虚度、辜负春光。有诗句云:“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和“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这应是九绝的主旨;后七绝写作者爱花惜花由江滨起一路寻去,到黄四娘家止:“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俗话说:“醉酒见真情。”春风沉醉诗兴颠狂,这两组绝句,在梦幻般的春景和艺术折光中泄露了诗人灵魂深处的真情,也让我们看到了唐朝成都美不胜收的春色。此外,《遣意二首》愉快地描写了草堂春日里的春花、春水,春夜里的宿鹭、弦月:“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野船明细火,宿鹭起圆沙”“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绝句二首》其一也是杜诗中描写春色的名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代成都的春日温暖,并没有如今的“倒春寒”现象,有诗为证:“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江亭》)杜甫竟然在春日坦腹江亭,晒阳取暖,足见春天的温暖和生活的惬意。

二是成都的夏季多雨,已有梅雨天气:“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梅雨》)因着夏季多雨和气温升高,岷山雪水融化,随之而来的便是江河泛滥的现象。杜甫的《江涨》形象地描述了成都夏季的这一特色景象:“江涨柴门外,儿童报急流。下床高数尺,倚杖没中洲。细动迎风燕,轻摇逐浪鸥。渔人萦小楫,容易拔船头。”

三是成都秋天秋高气爽,秋凉多雨。诗曰:“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裹,空悲清夜徂。”(《倦夜》)重露涓滴,说明秋日天气之凉;稀星有无,说明秋日天空高远。秋季多雨可从诗句“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立秋雨院中有作》)等诗句中看出。

四是冬季气候温暖,他到成都后写的第一首诗《成都府》中即说:“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另有,“西蜀冬不雪”(《大雨》)、“甲子西南异,冬来只薄寒”(《重简明王府》),说明成都的冬天树木苍郁,冬季薄寒不雪。成都的暖冬,还有一个例证,即腊月仍有花开:“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早花》)可见杜甫在成都没有深切地感受过严寒,生活得还是比较惬意舒适的。

三、夔州诗中的气候描写

夔州的气候,可以用气象万千来形容。这气象万千,包括了巫山云雨、毒热、雾瘴、雷电等。夔州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造就了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即“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深”(《月三首》)。夔州的毒热在杜诗中也多有记述,最明显的是就有以“热”字为题的诗《热三首》,其中叹热的诗句云:“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可见夔州的确不是老杜理想的居住地。夔州的雾瘴是夔州的山川地形所导致的,而杜诗生动真实地记录了我国古代这一地域的气象奇观。有诗云:“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以来无尺雪。”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夔州的雷电:“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合香。”还有专门以“雷”为题目的诗,《雷》中说:“巫峡中宵动,沧江十月雷。”夔州的气象万千着实为杜甫的创作提供了不少题材,也激发了他很多灵感。

告别夏日的狂热烦躁后,秋高气爽的气候令老杜诗兴大发,加之夔州山水和特殊的气象现象,成就了夔州诗的大气磅礴、沉实高华。夔州所在地——今重庆奉节,山势高峻,水势凶猛,气象万千,杜甫《上白帝城二首》其一中的诗句就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特点:“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白帝城的气象之丰富多变,地势之高耸险峻由此可见一斑。正如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引卢世濯的评语说:“此诗起四句,见天地之心,知雨旸之性,穷新旧之变,领山水之神,俱能朗朗写出。余谓登高而开道眼者此也。”[4]夔州诗中,秋是一大特色,对羁旅夔州的杜甫来说,秋更使人感伤。于是他在这种心绪下写了很多悲秋的诗歌,而《秋兴八首》可谓是诗人这一时期思想感情升华和诗歌创作的提炼,由题目便可看出,这组律诗是因秋而起兴,正是有了夔州的秋,才有了这千古绝唱。其一便是对秋而伤羁旅:“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诗中枫树和丛菊是秋天典型的意象,加之夔州秋日特有的萧森气象、江间汹涌的波涛和塞上接地的风云,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的夔州秋日图景,这样的景色也只有杜甫这样的大手笔才能写出。在另外七首诗中,杜甫把夔州的秋描写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秋兴八首》其三),“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秋兴八首》其四),“瞿唐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秋兴八首》其六),“织女机丝虚月夜,石鲸鳞甲动秋风”(《秋兴八首》其七)。夔州咏秋的诗中不得不提的是被杨伦誉为“高浑一气,古今独步,杜集七言律诗第一”[5],被胡应麟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6]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切景语皆情语,老杜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倾诉了他常年羁旅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慷慨激昂,动人心弦。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无一字写秋却无处不是秋。“萧萧”和“滚滚”因“无边”和“不尽”而更加形象化,“萧萧”既是形容词,形容落叶的萧瑟的形态情状,又是拟声词,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同样,“滚滚”既形容长江绵延逶迤,又令人想到长江的波涛汹涌之声,并且因空间的寂寥、时间的绵亘而传达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颈联才点出“秋”字,前两联极力描写的秋景为这一联思想感情的喷发作了最好的铺垫和张本,也使这一联的“悲”字更悲,下一联的“愁”字更愁。胡应麟《诗薮》中说,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7]。得益于夔州的秋,我们今天才能读到这首“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深沉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8]的千古绝唱。

综上所述,杜甫的成都诗和夔州诗中的气候描写的主要差异在于,成都诗写“春”出色,夔州诗写“秋”出色。通过比较杜甫成都诗与夔州诗气候描写的差异,我们会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杜甫诗歌的全貌,了解一定的地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对诗人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加理解杜诗的伟大意义。

注释:

[1]王嗣奭:《杜臆·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3年版,第130页。

[2]浦起龙:《读杜心解》(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14页。

[3]程千帆,陈贻焮,葛晓音:《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7页。

[4]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五》(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74页。

[5]杨伦:《杜诗镜铨·卷十七》(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42页。

[6]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新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7]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新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8]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新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参考文献:

[1][清]钱谦益.钱注杜诗[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清]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清]杨伦笺.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杜甫年谱[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58.

[5]华文轩.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4.

[6]萧涤非.杜甫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0.

[7]陈贻焮.杜甫评传(上、中、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9.杜甫诗《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篇九

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韵律、理解语言特色。

(2)自主探究法――通过实践理解诗作内含。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和主题思想。

(4)点拨法――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色,深入理解杜甫伤时忧世的爱国情怀。

(5)比较阅读法――通过与李白同题诗作的比较阅读,理解两人创作时的不同心境和艺术风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确定教学方法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贯彻新课程理念,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教学模式,同时兼顾《选修》课的定位和本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学习要求。

10.杜甫诗教学设计 篇十

——《杜甫诗五首》教学过程及反思与经验

学习内容分析:杜甫作为“诗圣”,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选修课程中的《杜甫诗五首》选取了他比较有代表性的诗作,旨在通过对这些诗作的学习,让学生对杜甫诗歌的特点有所了解,加深对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诗歌中深沉情感的领悟。

学情分析:本班是艺术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对诗歌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给他们一些方法性的指导,让他们明白诗歌鉴赏有规律可循,减低他们对诗歌鉴赏的畏难情绪,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杜甫其人及其《登高》的杰出艺术成就——情景交融、炼字精准的“古今七律第一”。

二、悟杜甫诗之深情

1.回顾之前所学的“快速体悟诗歌大致情感”的方法:找关键词——意境——情感倾向。

2.结合作业情况点明《月夜》与《登岳阳楼》的情感倾向 关键词——老病、孤舟、涕泗流 独看、月、怜、忆、寒、泪痕 意境——开阔雄浑 清冷孤寂

情感倾向——孤苦、忧愁 思亲、悲凉 3.思考讨论:

杜甫的忧国伤时和悲己思亲之情是如何结合起来的?(提示:“涕泗”为何而流?“泪痕”为何不干?)

明确:“泪”的丰富内涵

三、品杜甫诗之妙字

1.《登岳阳楼》中的“孤舟”能否换作“单舟”?

2.如何理解《月夜》中首联的“独看”和尾联的“双照”之间的联系?

明确:

1.不能。“单”只是客观突出数量之少和“独自”之意,“孤”不仅有“形单影只”之意,还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生活孤苦、心灵无依的困顿之情,“孤”还和颔联中的洞庭湖浩瀚之景形成鲜明对比,更显诗人的孤寂漂泊之境。

2.首联中的“独看”是作者想象妻子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其实也暗含了自己“独看”明月思念家人的情感,让人倍感凄清,尾联中的“双照”是作者设想与妻子共赏明月的情景——只有明月照在成双成对的夫妻二人身上,才不会因为相思而落泪。只是兵荒马乱,不知何时才能重逢。起句和末句都以“月”为纽带,把夫妻“独看”之苦与联想“双照”之盼联系起来,构思巧妙。

3.品“妙字”的步骤

(1)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解释其含义;(2)结合诗句分析该字(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3)说明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

1.《登岳阳楼》描绘了洞庭湖气势雄浑之景,表达了对战火不息的忧虑以及自己孤苦无依、报国无门的悲痛,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2.《月夜》通过写诗人望月思亲、想象妻子孤清独立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也表达了诗人对老百姓离散之苦的忧国伤时之感。

五、课堂背诵

通过重温学过的诗歌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巩固已经学过的诗歌鉴赏方法,引导学生快速把握诗歌感情倾向,继而抓住关键意象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把鉴赏步骤反复重温,强化诗歌鉴赏的思路。

在大体把握诗歌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诗眼”,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深层情感,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品鉴诗中“妙字”的方法。

艺术班的学生,需要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让他们按部就班的去领会学习,才能把抽象的诗歌鉴赏变成有规可循的知识。

【教学反思】

1.基本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引导比较得当; 2.注意诗歌鉴赏方法的总结,给学生比较明确的答题方向和步骤; 3.课堂小结未能充分运用诵读的作用进行对诗歌情感理解的升华,应该把背诵放在小结之后,对学生的感悟会更有帮助;

4.课堂上应该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结合书本注解,再次重温诗歌内容和背景之后再进入课堂的学习。

【经验总结】

诗歌鉴赏应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对重点意象、词语应该在具体鉴赏之前重点讲解,以求达到品字词意象,悟诗人情感的目的,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内涵。要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时要足够,基础要夯实:课时太少,浅尝辄止,课时足够,才会精雕细刻,效果才会有保证,基础才会得以落实。

2、知识要系统,整理要全面:基本阅读重诗词大家,拓展阅读重题材分类,这种双视角的结构,点面结合的特点,很容易使学生的知识形成一个经纬交织的网络。但是如果要进一步做到系统化,要做到能力化,还需要我们教师去搜集整理,去总结归纳。

11.金圣叹批杜甫诗,幸已殆过半 篇十一

不难想象,倘若《红楼梦》问世于金圣叹之前,金圣叹将其列入历代才子书排行榜,评点一番,必定有许多精彩言论,令人解颐,增加人们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和理解深度。因为,金圣叹凭借其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杜甫诗等的出色评点,赢得了人们的敬佩和喜爱之情。普遍认为,金圣叹的评点,超越了前辈李贽,为后来者张竹坡辈所望尘莫及;认为金圣叹的评点,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换言之,金圣叹堪称传统文艺批评家第一人!

金圣叹之所以广为人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便是他的言行怪异,出人意表。金圣叹因为跟一百多位秀才一起参与反对地方官贪污腐败的示威行动,被诬以“抗纳兵饷,鸣钟击鼓,聚众倡乱,震惊先帝之灵”诸罪名,于清顺治十八年七月十三日,即公元1661年8月7日,遭受“斩立决”的酷刑。临刑前夕,金圣叹留下了数则令人啼笑皆非的轶事:为了安慰小名为莲子、梨儿的两个儿子,从容道出了“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的绝对;临刑当日,作家书,有“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我无遗憾矣”;临刑之际,大呼曰“杀头至痛也,灭族至惨也,圣叹无意得此,呜呼哀哉,然而快哉”,然后引颈受戮(后两条据金清美《豁意轩录闻》)。古往今来,论黑色幽默,无出金圣叹之右者!

金圣叹除了是我国历代文人中行为最怪异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见解观点最令人脑洞大开的一位文艺批评家。

这里,我们来看一看,金圣叹是如何评点杜甫诗的。

遗憾的是,金圣叹因为横遭杀身之祸,享年仅53岁(1608~1661),没能完成杜甫诗的评点工作。幸运的是,金圣叹“所批殆已过半”,即对一百六十余首杜甫诗的评点,已经有不少精彩的言论。生前友人金昌长对金圣叹的杜诗评点有如下评价:“余尝反复杜少陵诗,而知有唐迄今,非少陵不能作,非唱经(金圣叹书斋号唱经堂)不能批也。大抵少陵胸中具有百千万亿旋陀罗尼三昧,唱经亦如之。乃其所为批者,非但剜心抉髓,悉妙义之宏深,正复祛伪存真,得天机之剀切。”(《叙第四才子书》)虽有溢美,但大体合乎事实。

金圣叹的评点,有对词语运用、诗题取名、艺术结构等的分析,也有对思想情感的阐发。

例如,杜甫诗集开篇第一首《游龙门奉先寺》,金圣叹就对其诗题取名、词语运用、艺术结构等,作了如下精彩的分析:“题是《游龙门奉先寺》,及读其诗起二句,却云‘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已字更字,是结过上文再起下文之法。今用此法……乃先生教人作诗不得轻易下笔也……题中自标‘游’字,诗必成于宿后;如是,便将浅人游山一切皮语、熟语、村语,掀剥略尽,然后另出手眼,成此新裁。”“日间一游,只为已尽招提,又岂知招提有境,乃在夜宿始见……三四(按指:阴壑生灵籁,月林散清影)此即所谓招提境也,写得杳冥澹泊,全不是日间所见。境字与景字不同,景字闹,境字静;景字近,境字远;景字在浅人面前,境字在深人眼底。如此十字,正不知是明是黑是风是月是怕是喜,但觉心头眼际有境如此。向使游毕即去,岂不终失此境。即使不去,而或日间先作一诗,彼一宿之后,岂不大悔哉!”

对于诗歌内容即所含思想情感的阐发,举两个例子。《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金圣叹有如下阐发:“先生望岳,直算到未有岳以前,想见其胸中咄咄。割昏晓者,犹《史记》云日月所相隐辟为光明也。一句写其从地发来,一句写其到天始尽。则十字写岳遂尽。”《巳上人茅斋》前四句“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金圣叹有如下点评:“如云宿巳上人茅斋,则是赋宿者。今无宿字,则是特赋巳上人也。何处无上人,何上人无茅斋,今都不见及,而独赋巳公。巳公未必荣,馀公实愧死矣。”“下字甚毒,可以字严甚。世间无限丑态,都藏在三间屋下。故人前敖曹之人,皆屋下磬折之人也。可以赋诗者,是言巳公之屋下,可以赋诗,非言巳公可以赋诗也。如此行文,真是指吴山乃骂洞庭矣。入林即把臂入林字,入林而携枕簟,则轩车迎送之苦免矣。留客则用家常茶瓜,客是以反乐得而迟迟也。写巳公屋下,真素如见。”金圣叹的评点,因其用心细致,每每能够如放大镜、显微镜一般,给读者呈现出一个更加清晰可感的诗歌意蕴景象。

金圣叹的精彩点评,较多地出现在一些非著名的诗篇上。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阐发者众,不太容易翻出新意。而非著名篇什,有较大发挥空间,评点家可以驰骋其想象力,妙笔生花。五律《龙门》诗云:“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往来时屡改,川陆日悠哉。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这首诗,乍一看,像是没有多少感情的应景之作,一般杜甫诗选,都不会入选它。但是,金圣叹独具慧眼,看出了这首诗中蕴含的人生大感慨。他说:“前半何其热艳,后半何其悲凉。劈窠书此诗,勒石龙门下,必有读而哭,哭而回辕者!”前四句,他是这样分析的:前两句,写尽马迟人急。没有到龙门,还可以忍受。到了龙门,望见驿站树木,却不能立刻抵达,进京的急切心情不难想见。后两句,写尽进京之人。生长于偏僻地方,骤然来到京城,“惊心骇嘱,神明都丧”。有如俗语所说,“一日上杭州,三年说不了”。后四句,他是这样分析的:“‘屡改’字惨极,‘悠哉’字尤惨极。此斜阳匹马,衰柳长堤,则古人之所留与今人,而今人用之不尽,又将留与后人者也。”他说,不但山川陆地,比人长存,就是小庭阶石、木榻瓦尊,这些日常相伴之物,也会不顾人的逝去而悠然存在。“彼自悠哉,既不我留,复不我送”,“只此川此陆,有无边人纷然而去,有无边人纷然而来,中间有尚来几回者,有更来一二回者,有止于此一回者……纵得还来几回,彼天下往来人,即岂有不尽之日哉。”此情此景,会思维有感情的人们,难免要百感交集,悲从中来。原来,这是对于世界长存、人生有涯的悲叹,是杜甫早年一曲生命的悲歌!

金圣叹的评点,方法上接近西方的文艺批评,尤其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欧美的新批评派,那便是:细读。

《陪李金吾花下饮》:“胜地初相引,徐行得自娱。见轻吹鸟毳,随意数花须。细草称偏坐,香醪懒再酤。醉归应犯夜,可怕李金吾。”这是一首在杜甫诗集中并不引人注目的作品。粗心的批评家和文学史家,大约会认为,这不过是一首描写社交生活的寻常之作。但是,金圣叹的评点,却指出,它是一首谐谑百出的妙诗。前四句,“虚隐陪字之意”;后四句,“实写陪字”。具体分析,有:“题不云李金吾招饮,而云陪李金吾饮,不以主陪宾,反以宾陪主,滑稽之极。”“首句妙在初字。有此胜景,自应频频招饮。而今乃始见招,何也?次句妙在徐字,初引之字,自应速速催赴,而乃慢慢起行,何也?着此二句,则其见轻可知矣。”“鸟毳轻极之物,彼既意不在我,我意何尝在彼。今日为看花而来,则亦随意数花须而已。花须极难数,而得细细数之。想见一时宾主绝无唱酬,岑寂无聊之苦。”“初引之客,不正坐,而只斜坐,是不以客礼相待也。不以客礼相待,是坐则陪之坐也。主人无量。仅仅竭壶而止,是不能尽先生之量也。不能尽先生之量,是醒亦陪之醒也。陪之坐,犹可言也,陪之醒,不可言也。”金吾,是负责皇城保卫的军官,职责所在,不允许客人深夜醉酒,因为醉酒必犯禁。有花无酒,诗人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秀才遇到兵,诗人成为将军的座上宾,这是一次满拧(处处别扭)的邀饮,诗人很郁闷,而读者很开心。因为,杜甫非常巧妙、细致地刻画出了他赴宴的种种囧。没有金圣叹的评点,很少有人能够读出这些囧。

金圣叹的点评,因为用心细入毫发,往往能够揭示出诗歌深意。比如《城西陂泛舟》,粗心的读者,很容易把它看成一首诗人参与其中的冶游诗。但是,金圣叹指出,“咏诗人却在陂岸上”。而且,整首诗所要表达的,是讽刺、劝诫奢侈淫乐的意思。最后两句,他甚至读出“使人务本重农之心”。

金圣叹点评杜诗,套路大致如上。精彩之处,当然还有很多,难以悉数列举,这里只是举例而已。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金圣叹的著作,自己去细细体会。

当然,必须指出,金圣叹的点评,绝非尽善尽美。有些点评,不免有过度解读之嫌;有些点评,则是他在有意借题发挥,偏离了杜甫诗歌本意。例如,《江村》诗中“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两句,他认为含有连至亲至稚的家人都“此强彼界抗不相下”、“拗直作曲诡诈万端”的意思。一首表现闲适生活的诗,被金圣叹读出了“声声泪,点点血”!

上一篇:高中成绩下降检讨书下一篇:初一上英语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