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城市文化建设

2024-07-16

什么是城市文化建设(8篇)

1.什么是城市文化建设 篇一

智慧城市PPT演示(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今天就我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和思考和各位做一个交流。我从五个方面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一些体会和经验。1.什么是“智慧城市”? 2.为什么要“智慧城市”? 3.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4.智慧城市的基础架构 5.智慧城市的实施计划

一、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智慧城市

自从2009年美国IBM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以来,全球智慧城市建设逐年加快,各个国家和地区也提出了自己对于“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的解读  2012年住建部发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强调主要从城镇化角度来抓,突出城市建设和管理运营,定位于新型城镇化的落地,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涌入城市人口的就业与住房问题。 2014年发改委和工信部制定《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指导意见》强调七大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在智慧城市载体上的落地,七大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有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可以看出,从不同角度看智慧城市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与发展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智慧城市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比如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诞生,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随之转变,这就是一次相对智慧城市的产生。

新时代的智慧城市就是在这一连串的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提下产生,围绕大数据感知存储分析处理,使城市从一个成长缓慢的植物体到像动物一样具备了神经系统的转变。

可以看出,从不同时期看智慧城市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是我对智慧城市的理解

“智慧城市”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的一种城市形态。

二、对于什么是智慧城市有了一定的理解后,下面我来说说为什么要建设智慧城市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说明,首先是被动的建设智慧城市

1、城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急需转变增长方式,突破增长极限。

城市发展日益受到土地、空间、能源和清洁水等资源短缺的约束,城市人口膨胀、环境保护等问题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到2009 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1972 万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0%,而人口仍在以每年60 万的速度增加,已经陷入“大城市病”困扰。

这些问题使用传统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有效解决,而目前发达国家正在研究如何创新性地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智能技术手段来重新审视城市的本质、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城市功能的培育、城市结构的调整、城市形象与特色等一系列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通过智慧传感和城市智能决策平台解决节能、环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智慧城市”课题正是基于这个背景提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十分明显。

关键词: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2、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一个城市必须拥有一批在未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才能具有经济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但我国目前缺乏核心技术和优势品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我国必将逐步丧失竞争优势。由于国内各企业和高校各自为政,城市和城市之间没有形成协同创新机制和平台,因此整体创新能力较弱。智慧城市则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的引入,以行业为单位建立虚拟和实体的创新协同机制(如智慧物流、智慧环保、智慧银行和智慧医院(远程就医,手机挂号)等),整合不同行业之间的协同机制(如智慧交通和智慧城管等),提升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

升级和结构调整。

关键词:协同创新发展

3、城市发展必须适应工业化特别是后工业化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工业化的发展也彻底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食品药品安全、家政服务质量和人身安全、社区安全等问题,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只有解决了这些关系民生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如放心食品和药品),城市的发展才可能和谐。但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流动人口增加和物流系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由质检部门和居委会进行管理的方式已经难以胜任。城市必须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实时更新的控制和协调系统,实现智慧化管理才能与日益复杂的城市实体系统协调一致,达到现代人宜居的目标(如智慧社区等)。国外先进经验表明,城市的高宜居性,是稳住和吸引高智能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

关键词:民生保障智慧化管理

4、城市发展必须快速和妥善解决应急事件和突发性事件问题。经济发展带来了我国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也带来了恶性犯罪事件的增加、突发性事故等问题。为了防范和解决这类问题,智慧城市的引入可以在第一时间快速感知这些突发性事件,通过其智能化的调控能力和行为意识加快判断和决策的准确性、有效性与及时性,实现不同行业和区域的协同和应对能力。不断提高处理应急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水平,使应急预案程序化、智能化。

(举个例子:城市发生火灾,通过传感技术能够瞬间感知灾情位置,严重程度等信息并提供给消防人员最快灭火路线)------可以扩展

关键词:决策应急处突 其次是主动方面建设智慧城市

(一)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市的发展方式、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

建设智慧城市,也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建设智慧城市,会让城市发展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会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健康、更和谐、更美好。

(二)建设智慧城市是为了提升政府信息惠民服务职能 民生服务是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信息惠民与智慧城市,从效果来看,都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普惠民众,信息惠民等于智慧城市。

(三)建设智慧城市是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医疗、交通、物

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对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同样显而易见。因此,建设智慧城市对我国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建设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呈加速发展趋势,信息资源也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于信息资源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以促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而达到抢占新一轮信息技术产业制高点的目的。为避免在新一轮信息技术产业竞争中陷于被动,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发展智慧城市的战略布局,以期更好地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巨大机遇,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我们要建设智慧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前,我们要了解一下当下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首先看一下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迪比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个智慧城市,它的特点是重视智能化建设。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城市的所有资源数字化并连接起来,含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进而通过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并

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PPT图片展示)

迪比克市向市民提供这些信息。这样每个人、每家企业就能对自身的耗能有清晰认识,会对可持续发展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纽约:通过数据挖掘,有效预防了火灾。据统计,纽约大约有100万栋建筑物,平均每年约有3000栋会发生严重的火灾。

分析人员通过对城市中33万栋需要检验的建筑物单独进行打分,计算火灾危险指数,划分出重点监测和检查对象。如学校、图书馆等人口密集度高的场所。

伦敦:利用数据管理交通。在2012年奥运会期间,负责运行伦敦公共交通网络的公共机构“伦敦运输”,在使用者增加25%的情况下,使用收集自闭路电视摄像机、地铁卡、移动电话和社交网络的实时信息,确保火车和公交路线只有限地中断,从而保证交通顺畅。

巴塞罗那:大力采用传感器使城市管理更便捷。在该市试验区内,一个红绿灯上的小黑盒子,可以给附近盲人手中的接收器发送信号,并引发接收器震动,提醒他已经到达了路口;地上小突起形状的东西就是停车传感器,司机只需下载一种专门应用程序,就能够根据传感器发来的信息获知空车位信息;铺设在垃圾箱上的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垃圾箱是否已装满,垃圾箱上还装有气味传感器,如果垃圾箱的气味超出正常标准,传感器就会自动发出警报,进行提醒;试验区草地上铺满了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它能感知地面的温度,以确定何时应该给草地浇水。

北京无线城市 日本U-Japan计划

韩国(电子韩国)战略 新加坡“智能岛”计划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目前全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的城市或新区已有300多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193个。

北京: 2012年3月,北京市政府发布《智慧北京行动纲要》 政府主导领域和市场主导领域,分类推进。政府主导领域为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电子政务的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市场主导为企业信息化、数字生活、智慧社区、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

上海: 2011年8月,上海市编制完成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以提升上海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作为行动计划的重心,把智能交通工程、智能电网工程、智能水网工程作为信息化重点应用工程。

深圳市福田区:福田依托大数据系统网络,着力构建完善的电子政务应用体系,有效提高了福田区的行政效能和社会治理能力。

各个城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或多或少的烦恼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问题和困难,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病,但是每个城市的病都不尽相同,例如北京面对的是

交通拥堵的问题,而厦门面对的是怎样更好的服务于百姓,怎样让旅游者感受到厦门这座城市的美丽。

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建设智慧城市现状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定制一套突出本地区优势和特色的智慧城市整体规划和设计方案,全面分析外部发展形势,结合内部自身发展优势,理清本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思路。

四、思路清晰了,目的明确了,下面我们看智慧城市的基础架构

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这是一个分层的架构,首先是智能化的城市部件,摄像头、传感器、GPS、车载终端、读卡器、RFID等传感终端,它构成了智慧城市的“神经末梢”。第二层是城市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互联网、通讯网、政务网络、物联网,它构成了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第三层是基于大数据存储云计算的城市新型平台,它构成了智慧城市的“中枢系统”。第四层是智慧城市的表现形式城市管理应用、企业应用、市民应用,它构成了智慧城市的“细胞和生命元”。通过感知层神经末梢感受到信息,经过网络层的神经脉络传到平台层中枢系统,通过分析处理做出反馈,就是智慧城市的工作原理,城市有了这套神经系统。就像一个植物体转变成一个有思想有学习能力的智慧生物。

五、智慧城市的基础框架清楚了,那么建设智慧城市从哪一方面入手呢,下面我说说智慧城市的实施计划

智慧城市的实施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夯实基础阶段、智慧提升阶段和深化应用成效阶段。

1.夯实基础阶段。重点工作是打基础促整合。在该阶段加强城市基础通信网络、城市智能化基础、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的建设。同时进一步梳理和优化整合现有系统(也就是说结合现有城市建设基础,不能重复建设避免浪费),完善政务数据资源建设,完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建设数据开放与共享交换平台,为信息资源共享应用打下基础。

2.整合提升阶段。该阶段主要推进应用系统建设,推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智能应用。完善集成平台、数据平台的建设,完善基础数据库等,实现各单位和部门基本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3.深化应用成效阶段。重点工作是显成效促发展。进一步提升实现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提升智慧政府的建设。实现全市范围内的统一决策分析支持。智慧产业、企业智慧化升级产业转型、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智慧良性运行机制。

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在政策制度标准体系的框架内进行,智慧城市建设不跑偏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纵贯架构,也很重要,像我们的免疫系统。运营运行管理体系克服危机、保障智慧城市的持续与良性发展,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智慧城市,我们还只是在“智慧”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关于“智慧城市”的发展,依旧是今后我们国家以及各行业精英研究的重点课题,如何达到未来城市的美好构想,我相信在很多决策者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的确,城市因为“智慧”而美好,而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坚信以高效、节能、环保为主旨的“智慧城市”将彻底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2.什么是城市文化建设 篇二

美国作家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是大学生必读的经典,其中描述城市对年轻人的消极影响的著名段落常常出现在国内翻译教材中,“当一个18岁的女孩远离家门时,往往会有两种结局,或是碰到相助的人使她生活好起来,或是接触行行色色的道德观念,然后变得堕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根本不可能不受影响。或是变好,或是变坏。大城市具有自身种种诱人的花招,并不亚于那些教人学坏的男男女女,当然人比社会微小得多,也更富于人情味。那些最有修养的人能用激情让人上当,其力量是巨大的。闪耀的灯光和讨好挑情的追求目光一样也具有效应。纯洁自然的心灵一半都是由超人类的力量所达到的。喧闹的城市,沸腾的生活,鳞次栉比的楼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那受惊的感受。身边没有一个商量的人为她指点,又有什么谬误不能进入这毫无警惕的耳朵里呢?不知事情的真相,美丽就像音乐一样会使头脑简单的人放松警惕,无力抵抗,然后堕落。”

这样的城市论述不由得令人想起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说过的话:“城市就像梦想一样,是由渴望和恐惧组成的。”作为在农村出生和成长,后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人,笔者对城市也有着割舍不断的复杂情感。城市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从离开家乡到县城读书起就一直向往到更大的城市去,先后在古都洛阳、上海求学,后来在武汉工作,也曾因公前往过首尔、东京和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一方面享受城市生活的高效、便利,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生活的快节奏、高强度,以及人际关系的淡漠等往往让人怀念农村和小城镇的归属感和亲密感,留恋悠闲、自由的田园生活。

大城市是现代世界的象征,当今世界有数十亿人生活在城市中,城市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而且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当然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向往的机会之窗,是社交的天堂,是创造性的中心。最优秀的东西,无论是大学、建筑、产品、餐馆、广告公司都在城市里。人们来到城市往往是追求一种新的生活体验,它与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上学、工作、创业、交友,或纯粹的冒险。与城市的遭遇哪怕几天也好,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变化,甚至成为人生的转折点。

不管我们生活在大城市还是在农村或小城镇,城市都是无法回避的存在,它因为促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可能去过不少地方,也渴望到世界著名的大都市游玩。自己所在的城市或自己熟悉的城市与其他城市有什么不同吗?城市有没有独特的精神呢?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清华大学政治哲学教授贝淡宁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艾维纳·德夏里特合著的《城市的精神》考察了世界著名的九个城市及其各自独特的精神在政治、文化和经济生活中的体现。这些城市都各有特点,最明显的体现在建筑、历史、产业构成、人口结构、地理环境等方面,既有如耶路撒冷、牛津等有高度专业性的城市,也有更加多元化的大都市巴黎、纽约等。

作者提出的核心观点是,重新发现城市的精神是哲学和社会学的重大任务,强调一个城市具有能够和愿意承受全球化压力的独特精神的重要性。全球化有积极的一面,即开放性和宽容性,但是它可能造成文化趋同的同质化倾向。他们提出了一个与爱国主义不同的新词“爱城主义”(civicism)。众所周知,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但民族主义往往有很强的破坏性。与拥有军队的国家不同,城市在强调独特性或在与其他城市竞争时不至于发动战争。市民对城市精神的自豪感将有助于激发认同感,有助于抑制民族主义情绪的泛滥。

对都市规划者、市议员或者感兴趣的公民来说,他们最关心的可能是如何找到城市的独特精神呢?作者认为,这取决于城市的具体情况和现有资源。如果一个城市贫穷,人们被剥夺了最基本的物质需要,那么,城市的首要任务就是摆脱贫困,让人民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不至于营养不良,而不是奢谈独特的城市精神。以煤炭为主的城市就难以倡导环境保护方面的价值观,西班牙萧条的工业城市比尔巴鄂因为漂亮的博物馆而逐渐成为艺术界的圣城。

两位作者都是研究政治哲学的教授,但他们的这本书不像常见的枯燥乏味的学术著作,而是采用对话体和自传体的风格,文笔轻松随意,读起来引人入胜。他们对这九个城市都非常熟悉,不仅进行了历史研究而且花时间实地考察了这些城市,时而悠闲地散步,时而与当地居民交谈。他们对城市精神的诠释不仅依靠追溯城市的历史,而且利用小说、诗歌、传记、旅游指南、建筑标记,以及个人的独特体验和眼光。对那些居住在大城市或者对这些城市很熟悉的读者来说,作者富于启发性的精彩描述想必会激发我们用全新的眼光来认识这些城市的热情,说不定还能找到令人惊喜的意外发现。而对于暂时还没有机会去,渴望未来前往旅游的城市的读者来说,本书可能为我们带来先睹这些世界名城的快感。

书中的有些细节也很有意思,如在纽约一章中,作者问为什么纽约公共场所看不到孩子?那是因为孩子根本无法在街上走路,满眼看到的都是步履匆匆的人腿。柏林是个宽容和开放的城市,众多建筑都是用玻璃建成的,象征着透明和开放,这与纳粹时代相反。书中还有阐释气候对城市的影响的具体事例。

中文读者或许对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的城市非常感兴趣。本书的作者之一贝淡宁教授在中国生活和工作,北京、香港和新加坡等章节都有让中文读者感到亲切的内容。比如,他说亚洲城市应该从孔子那里汲取灵感,用儒家的道德礼仪而不是严酷的法律治国,追求和谐社会以及和而不同的政治理想,香港就是这样的城市。除了在清华任教外,他还在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有记者请他比较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的异同。他说中国的城市很不幸,1949年后的前30年采用苏联式的现代化,后30年采用美国式的现代化,而且保留了两者最糟糕的部分。北京作为毛泽东选定的首都,是政治权力的中心,北京人的民族主义观念也更强烈些。上海人则有强烈的都市自豪感,但有时候瞧不起其他地方的人,有时候表现出崇拜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的倾向。他说在上海街头用中文向人问路,得到的却是英语回答,在北京就不可能这样。针对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没有特色的倾向,他建议城市发扬自己的文化遗产,如孔子的故乡曲阜就可以利用独特的优势推广儒家文化。

不过,作者的有些观点也受到挑战。有人用31英尺高的孔子铜像在天安门广场竖立了几个月就被移走的事实质疑贝淡宁的北京将出现儒家统治的预测。再如,若说北京是政治权力中心,其他城市如华盛顿或堪培拉也是如此,北京作为权力中心不仅仅是城市的因素而且与共产主义国家体制有关。再比如,纽约当然是世界金融和媒体的中心,但这种抱负并不一定体现在纽约人的生活中,大部分纽约居民并非世界领袖而是老师、医生、郊区中产阶级、店员、退休者或卡车司机、家庭妇女等,他们有领导世界的抱负吗?未必如此。

我们相信读者并不会因为本书有引起争议的观点就否定它的价值。在国内很多城市因为热衷于评选“城市精神”而引起巨大争议和讨论的时刻,在有些城市准备斥资千亿建造仿古新城的时刻,在不少城市因为拆迁而引发各种人间惨剧的时刻,这本《城市的精神》或许有助于我们把“城市精神”的讨论引向深入,思考城市精神的实质到底是什么。正如知名网友宋石男所说,“真正的城市精神,一定是自治、自由与自我的。它不是宏大叙事的行政精神,而是自下而上的市民精神。什么时候我们能有不再一致通过的价格听证会,有安全的校车,有不被强拆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有完备的排水系统,有各种自治组织,这时,我们才好意思谈论城市精神。”

3.什么是好的城市色彩 篇三

当前,很多对城市色彩的评价是按照艺术品的标准,检验它是否具有形式美的整体性、多样统一性、和谐性等等。美国学者简·雅各布斯早就指出,“城市不能成为一件艺术品”。刘易斯·芒福德说得好,城市就是人生活的容器,它的物质形式是人生活的视觉投影。这个容器是否具有艺术品一般的美感只是表象,决定表象的深层原因是人的生活、人的感受和体验。

人的感受和体验一般来说是个别的、不可重复的。城市色彩是否存在普遍性的体验,具有共同的、可重复的标准呢?对于人个体的色彩感知来说,色彩是种审美体验,是独特的、创造性的,因此是不可重复的。但对于群体,如城市居民群体来说,却存在共同的体验。因为人们有集体记忆,有传统——即不同地域人类为了生存而世代相传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投射到城市的物质容器上,连同它的自然背景(天空、大地、植被等)、市民的生活场景,就构成了我们视野中的城市色彩。这种城市色彩与地域有必然的关联,法国学者朗科罗已用众多的实地考察做了证明。具有地域色彩特质的城市色彩被当地人认为是好的格式塔,好的格式塔都能给人带来正面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说,不同地域的好的城市色彩都给人同类的体验。这便是城市色彩的评价标准,它是进行城市色彩规划的前提。人感知的城市色彩总是存在于某一特定时空关系之中,不同人群的准确感受不同,因此它的评价标准也是双重的。对市民来说,这种体验是“愉悦感”;对旅人来说,则是“新鲜感”,这些感受都与城市精神气质的体验直接相连。

愉悦感

最初的城市是圣祠、城堡、村庄、作坊和市场形成的整体,当今的城市是个混合体。不管城市的形式如何,它都具有“容器的功能和磁石的功能。”城市首先是人类聚集起来生存的场所,它的物质形式就是场所的容器。当这个人造的容器能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能给人们带来和谐情感时,就成为家。家本质上是愉悦的。可以说,从生存需要出发的和谐情感,最基本的就是在家时体验到的“愉悦感”。“愉悦感”像磁石,对更多的人产生吸引力。因此,凯文·林奇认为,“最甜美的感觉是家”。芒福德也说:“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笔者女儿八岁时就认为自己家的住宅小区是色彩最美的小区,因为那里有太多愉悦的记忆。毋庸置疑,好的城市色彩应该给人“愉悦感”的体验。

城市色彩的“喻悦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它首先意味着好的日常生活。“一处好的环境意象能够使拥有者在感情上产生十分重要的安全感,能由此在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建立协调的关系”。日常生活是否好的标准是很低的。人们通常对日常事物熟视无睹,只要不出现刺激感官的不良因素,那么生活都是好的。对于城市色彩来说,这种不良因素便是色彩污染。城市色彩的问题一直以来并未引起重视,直到2000年以后,人们无法容忍快速建设的城市带来的色彩污染。各界人士,尤其是视觉上敏感的艺术家们纷纷呼吁,重视城市色彩问题,杜绝城市色彩污染。战后的日本高速工业化,城市也曾出现色彩污染。“街道两侧招牌、垂幅、屋顶广告塔以及霓虹灯标志已经泛滥成灾,要是建筑物再饰以亮晶晶的金属材料或花里胡哨的彩色工业制品,那么……”。“以路旁绿树为衬而成补色关系的红色,愈发显得剌目,很容易搅扰行人及汽车驾驶者的平静情绪”。因此,具有“愉悦感”的好的城市色彩至少是没有色彩污染的。同时,城市色彩还要给城市外部空间带来可识别性,增加人们日常生活的安全感。

城市色彩“愉悦感”的第二个层面是超越日常生活的单调。日常生活难免单调乏味、琐碎平庸,难免在理想与可能之间不断妥协。连哲学家也承认,生活就是和众多的“烦”“纠缠”在一起。但人类内心总希望“逃避现实世界凄凉的流浪”,让心灵“住在自己的家里”。这是另一种不同于日常情感生活的“愉悦感”。有“愉悦感”的城市色彩能使人们在熟视无睹的、麻木的日常生活中眼前一亮,获得审美体验和享受。在城市的大容器中,这类色彩组合也许只是局部的,但一定是高度艺术化的。笔者旅居巴黎时,在熟悉了它米黄与灰的建筑后也不觉其优雅。每日穿梭于城市中,那翻腾变幻的灰色云呆更勾起了我思念家乡女儿的情愫。一日,路边商店新换的橱窗吸引了我,那明媚的色彩让我这个异乡人瞬时产生“家”的愉悦、温暖感。橱窗是糕饼店的,它别具匠心地将食物组合成美丽的植物花果(如图,1-3)。一个小小的展陈设计,不知带给多少路人以“愉悦感”。人们常常描述巴黎的建筑给城市色彩带来了多少优美,其实并不是全部。人感知的城市是一个个细节、局部慢慢积累起来的。巴黎艺术化的橱窗给城市色彩增光很多。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

城市色彩“愉悦感”的第三个层面是生态感。回归山野是人类的本性,大自然是人类真正的家园,只有处身于这个家,人才能获得最大的愉悦感。久居钢筋水泥和玻璃建成的高楼大厦的人们不辞劳苦地要回到高山雪峰上去赏玩,是自觉与不自觉地出于一种寻根归根、思慕人生家园的情感,而不完全是为了欣赏自然之美。

“我是一只小小鸟”的歌也唱出了久居城市的人想要逃离的心声。人类的祖先生活在自然山水中,他们熟悉本地的阳光、气候、大地、植物,习惯了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他们与这片土地是合一的整体,这就是他们的家园。在家才能体验到真正的“愉悦感”。当人类的聚居处规模不大时,所有的人工色彩选择都是生态感的,虽然当时的人并未意识到。那些以黑白灰点缀在青山绿水中的徽州村落,用产自本地的白垩,刷墙后能增加院落和室内的光线;用当地的土壤烧成灰瓦,盖在屋顶更是理所当然的事。人们不用刻意设计,依照传统建屋就与大自然和谐地融在一起。但当村落变为城市,尤其是变为快速膨胀的城市时,情况就不同了。人们在主客二分哲学原则下,把大自然当作外在的客体进行认识和征服。在占有和征服过程中失去了与自然万物的联系。城市的高大建筑群侵入自然山水,城市的巨大规模吞噬了大地(如图1-4)。城市中的人们在巨大体量的城市容器面前越来越渺小。人们的身体远离山水,但心灵却在呼唤家园。好的城市色彩的最高标准便是使人虽身居人造的城市,但宛若处在“可居可游”的山水家园,能体验到真正的“愉悦感”。当前,我们在城市中进行的生态设计,仍采取主客二分的哲学态度,仅进行科学技术设计。如果忘记人类需求生态感的心灵源头,再多的资金投入、再先进的科学技术,人们如果感受不到,人们的心灵得不到慰籍,仍是惘然。

nlc202309032356

新鲜感

哲学以惊异为开端。古希腊人的惊异被柏拉图等划为不可靠的“感觉的世界”,属于直观的初级认识阶段。黑格尔认为,哲学、艺术、宗教只是以惊异为开端,而展开和目的都远离惊异。而惊异在现当代哲学的代表海德格尔那里,却“完全成为哲学和审美意识的灵魂与本质”。“海德格尔显然把哲学与诗结合成了一个整体,诗的惊异就是哲学的惊异,都是指人与存在相契合的一种‘心境’或者说境界”。在主客二分和主客合一的中间状态,人们见到一个新的世界,“惊异”便产生了。

啊!惊异!

有多少美妙的造物在这里!

人类多么美丽!啊!鲜艳的新世界有这样的人们住在这里!

对城市色彩来说,“惊异”的确切含义可以表达为“新鲜感”。旅行的人,来到一个陌生城市,能激起他“新鲜感”的城市色彩就是美的。这个标准在以往似乎不能称其为标准,因为事实本该如此。异乡人血液里带着不同的生活经验,背负着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都是他认知城市色彩的参照母本。陌生的土地、陌生的城市自有一套母本。不同母本的巨大反差必然引起他的惊异,产生“新鲜感”。被礼赞的明清北京城就是个典型。美国规划师埃德蒙N·培根( Edmund N.Bacon)说:“北京可能是人类在地球上最伟大的单一作品。”他进入紫禁城后,“庭院和三大殿的感受具有难以置信的色彩强度,金黄色的屋顶顶着蓝蓝的天空,造成一种无与伦比的建筑力度感。”“丹麦学者罗斯缪森(S.E.Rasmussen)认为:‘北京城乃是世界的奇观之一,它的布局匀称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美国规划学家亨瑞.S.丘吉尔(Henry.S.Churchill)说:“金光闪烁的琉璃瓦在单层普通民居灰暗的屋顶上闪烁”。但是,经过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洗礼,全球城市趋同已是现实。中国当代城市更是千城一面,北京除了局部保护的区域外也是如此。走在北京的现代化街区,经常恍惚身在海外的某个城市。笔者曾经做过北京中关村和巴黎德方斯建筑色彩对比研究(如图1-5)。虽然自然地理不同,但建筑使用的色彩惊人的一致。这样的城市色彩哪能使人产生“新鲜感”呢?给旅人带来“新鲜感”的城市色彩都是独特的,因为每个城市都是唯一的。没被现代化侵袭的古村镇、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镇的城市色彩能给人“新鲜感”。经过专门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也能吸引旅人。北极圈内的挪威朗伊尔原本是个煤矿小镇,简易的建筑单调雷同。色彩专家选择了适合极昼极夜的色彩,给每幢建筑做了设计。分期逐步实施后,朗伊尔成为旅游胜地。建筑的功能、形式并没有改变;但色彩设计实施后,城市色彩完全改变了,它不但给居民在极昼极夜时都能带来愉悦感,更能给旅人以“新鲜感”,使人体验到独特的城市精神气质。

巴黎拉·德方斯与北京中关村现代建筑色彩比较研究

地球村的趋势使得世界各地的现代建筑非常雷同,中法现代建筑也很近似。巴黎拉·德方斯的建筑和北京中关村的写字楼可以共用一个色谱。

季节变换中的挪威朗伊尔

北极圈内的挪威朗伊尔原本是个煤矿小镇,简易的建筑单调雷同。色彩专家选择了适合极昼极夜的色彩,给每幢建筑做了设计。分期逐步实施后,朗伊尔成为旅游胜地。它不但给居民在极昼极夜时都能带来愉悦感,更能给旅人以“新鲜感”。

蓝色之城——印度焦特普尔

印度拉贾斯坦邦西部的焦特普尔建于1475年,是古代马尔瓦尔王国的首府,由于这里许多房子的外墙颜色是蓝色,因此也被称为蓝色之城。

童话版威尼斯——意大利布拉诺岛

意大利威尼斯所辖的小岛布拉诺(Burano)是典型的高纯度城市。不知是南欧灿烂的阳光、闪烁的水面美育的结果,还是传说中渔民的妻子让航行归来的丈夫能从远方就看到家的愿望驱使,相邻建筑大面积的色彩冷暖相间。据说政府要求当地居民每隔几年就要重新粉刷一次自己的房屋,并且相邻两栋房子的颜色不许相同,这个政策保证了小岛成为常开不败的鲜艳花朵。

好的城市色彩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标准,在现实中经常是同时存在的。前一阵国内的建筑设计流行欧陆风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希望获得更多的“新鲜感”。城市新区建设时,甲方往往不希望采用地方民居特色,而要“现代化”、“国际化”,甚至异国风情。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心理的正常需求。在未来城市更加稳定的发展中,希冀“愉悦感”将是主流。因此,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时,这两类人群的不同心理需求都应该考虑,不同的城市所占比例不同。

4.杨保军讲话:什么是好的城市设计 篇四

在五合国际的设计实践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城市规划设计。从单纯的住宅区到旅游度假区再到大规模的新城开发,规划设计的尺度越来越大,项目数量也在迅速增长。在保持这种增长速度的同时,我们对于设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合规划的发展方向也正在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要想做好一个规划设计,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规划设计,换句话说就是要提高对于规划设计方案的敏感性和评价能力。很多年轻的设计师甚至有些长期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规划师,经常感到困惑的事情就是看不出一个方案的好坏——不知道怎么评价,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切入进去分析和评论。针对这个问题,中规院的总规划师杨保军先生通过讲解5个国际竞标的评审过程,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规划设计评析课,消释了大家的困惑。

概括来讲,从杨保军先生的讲座可以得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启发,这是对于城市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即城市设计观、区位分析观、场地解读观、设计理念观、规划布局观和设计艺术观。

城市设计观:热爱生活,设计生活

城市设计究竟设计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不同的争论,一种很常规的误解就是城市设计是介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中间领

域,就是把二维的规划方案立起来,也就是总平面规划加3维形体,说得白一点就是设计建筑。这种理解过于狭隘了,也有人认为城市设计是设计外部空间,这虽然比形态设计论进步一些,层次更高一些,但是还是未能真正阐明城市设计的实质。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很花哨的城市设计方案,拥有着奇形怪状的形形色色的建筑,拥有着很怪异华丽的构图,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很空洞很单调甚至有时候很幼稚。在杨保军的讲座里面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投标方案,而且五合国际以前的城市设计项目里面也不乏这样的“作品”,这是建筑师自恋情结的典型表现,思想根源就是城市设计形态论或者空间论。

对此,针对关于城市设计实质的理解误区,杨保军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城市设计不是设计建筑甚至也不是设计外部空间,“城市设计设计的是人的活动”。我们赞同这种看法,或许也可以这样理解,城市设计设计的是生活,而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城市设计是要建立一种控制和引导的框架,城市设计师完全没有必要去取代建筑师的工作,城市设计的重点是城市公共空间,重点是在这些空间里面设计人的活动。

因此,杨保军也主张设计师要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是他通过对于南京夫子庙商业街商铺销售活动的观察,得出对于不同类型商铺区位选择的直观感悟。只有热爱生活的设计师才可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活动,才可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城市公共空间,才可以设计出优秀的城市设计作品。希望我们的规划师可以少做一点浮夸的 “面子工程”,我们的建筑师也少做点自己小小的“纪

念碑”,好好关注一下普通人,关注一下普普通通的使用者吧,这才是设计中真正的“以人为本”。

区位分析观:承上启下,左邻右舍

从杨保军对于5个方案的评析可以看出,对每个方案的讲解都是从区位的分析讲起。区位,是项目在城市中的位置,对区位的特别关注是城市规划师的职业特点。

审视一个城市设计方案,不能就事论事,要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以城市整体的眼光来看待局部地段的设计,对此,杨保军用八个字来概括,即“承上启下,左邻右舍”。这是做一个城市设计乃至建筑设计都应该遵循的基本立场,设计中切忌追求自我表现而忽视城市整体形象的完整统一。“承上启下”就是指规划设计既要考虑项目所在位置的更大范围的、更高层级规划的指导和制约,又要考虑对下一层级的设计的控制和引导。例如做一个街区的改造规划,既要考虑所在片区的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对这个地段及其周边的规划指导和约束,又要对下一阶段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做出引导和控制性的措施。“左邻右舍”就是指规划设计要考虑周边的环境,新的设计要和周边的环境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注意城市环境的整体完整,而不是强调自我表现、否定邻居。一方面要考虑体量、尺度、密度、肌理等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要考虑配套设施、公共空间等的统筹规划、综合利用。

场地解读观:运用资源,延续文脉

场地解读是设计师的基本功,一个好的规划设计方案一定是根植于基地的,而不是凭空捏造的。但是场地解读的工作却经常被人忽略,很多规划师在做设计的时候,根本不去看现场,或者也不仔细地去踏勘现场,上来就画图,而且经常上来就在电脑上画图。一方面抱怨项目平淡,没有什么特色;一方面却很干净利落地把有可能做出特色来的场地元素干掉,无视场地风貌和特质,特别是CAD画图更容易把地形简单化处理。

在讲到厦门旧城改造项目评标时,杨保军说“如何对待历史,常常是设计的分野所在;如何发掘场地特征和独有的资源价值,取决于设计师的态度、灵感和经验;在心动、手动的一瞬间,构思就已经开始了”。厦门评标最终胜出的方案,就是基于对场地和文脉仔细分析和评价的佳作。该方案采取了一种以少胜多、另辟蹊径的办法,提出“运用场地特色,提升项目价值”。保留和改造原有的建筑和空间肌理,老的传统的格局继续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历史的文脉得以延续,并重新构建了新的空间秩序。通过场地解读,发掘出场地资源的价值,然后运用这个价值做出了项目的品味,即“营造地方感和诗意”——以质取胜,而不靠容积率以量取胜。这个方案还特别排了一整版场地风貌的照片,这些风貌有的设计师可能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但是高明的设计师却可以从中构想出好的设计创意。

杨保军说,在历史风貌区做规划,就好比一个从珍珠到项链的过程。埋藏在泥土里的珍珠需要有人发掘,然后把表面的泥土灰尘清洗干净,但这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需要把珍珠串起来,串成项链。把

珍珠串成项链,价值就要提升很多。做规划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需要把散落的文物建筑发掘出来,让它们重见天日,然后就要把它们串起来,串成一个珍珠项链。规划师有时候也需要做些这样的穿针引线的活。

设计理念观:实事求是,注意手法

看设计投标往往会看到很多纷繁复杂的设计理念,好像每个设计都有自己的一套东西,常常让人感觉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到底他们说的是什么?谁得更好些?

参与过无数评标的杨保军也一定面临过如此的困惑吧。从他对于这5个评标的讲解中,可以看出评委可能更看重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例如,在哈尔滨的一个项目中,有一家提了一大堆理念,从场所的理念到生态、历史、现代、未来,好像无所不包,而且说的是样样都对。但是在这样大杂烩的理念下面,设计却做的十分平淡,而且漏洞很多。这样的方案就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好的设计需要理念,但是这个理念一定不能生搬硬套,这个理念是基于对于区位和场地的仔细分析,对于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对比研究而得出的针对性的对策。

5.什么是城市文化建设 篇五

摘要:20世纪50年代,美国城市发展遇到的诸多问题: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迅猛,市郊道路的大量兴建使汽车成为首要交通工具,人们逐渐由城市向郊区迁徙,等。正是当今中国所面临相似问题的。雅各布斯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对当时规划界推崇的城市设计理论的抗争与呐喊,并为当时的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影响深远。本文从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入手,分析该著作的写作背景、核心思想以及影响,同时辨证分析了雅各布斯思想与经典规划理论的关系。最后结合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归纳值得借鉴之处。关键词:雅各布斯 人本主义 城市设计 1《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写作背景 1.1二战后美国的城市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城市郊区化进程极其迅速。1956年,国会通过了《洲际高速公路法》(Interstate Highway Act),美国自此开始了长达20年的大规模洲际高速公路建设,私人汽车逐渐成为了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城市出现了居民大量外迁到郊区居住的现象。1950年~1975年,美国12个最大的城市中,市区人口平均减少了9.6%,而郊区人口平均增长了20.7%。人口和就业的分散化,造成了城市中心区人口和财富的大量流失,城市中心区逐渐衰落。1.2城市更新运动在美国

美国的城市更新运动与战后住宅政策有着紧密的关系。由于战争中联邦经费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因此战后的美国城市住房建设几乎停止,住房严重不足。1949年,国会制定了《联邦住宅法》(Housing Act),力争为每个美国家庭提供舒适的住房和理想的生活环境;而1954年《联邦住宅法》则针对城市中心衰落的局势,要求对住区进行重建,并提出了“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的口号,允许将项目经费的10%用于非住宅的建设,这一比例在1959年又被提高到了20%,最终达到了50%。城市改造的重点逐步由住房向非住房转移,以适应开发商和其他利益集团的要求。

城市更新计划将加强改造后的市中心区的功能、恢复城市中心区在整个城市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内容之一,但一些的拆建并未给城市中心区带来生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圣保罗“城市中心重建”、华盛顿“西南区计划”、旧金山“金门计划”等一系列的城市更新,都以大规模的拆迁和清除为主。大规模的城市土地开发虽然表面上带来了城市中心区的繁荣,但由于抬高了城市中心区的地价,再加上高强度开发带来的交通堵塞、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城市中心的吸引力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消灭了城市现存的邻里和社区,使城市的社会经济结构遭到破坏,产生了大量的社会矛盾。1.3社会文化

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是西方近现代思想的两个主要来源。20世纪60年代正是“人文主义”复苏的年代,哲学、社会学界和建筑界重新对“人文”进行了诠释,西方学术界甚至称之为“微型文艺复兴”(Mini-Renaissance)。

二战后,现代主义建筑规划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20世纪60年代,西方经济繁荣,城市发展迅速,城市问题备受关注。这一时期,近代建筑和城市理论也对自身进行了“检讨”。L·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K·林奇的《城市意象》和C·亚历山大的《城市并非树形》,都对城市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外,反对正统文化也是20世纪60年代的突出文化特征。

2《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中心内容 2.1街道、街区的意义

20世纪60年代,道路的主要功能是城市交通。现代主义规划的代表人物勒·柯布西耶认为,在城市中应改变沿街建筑密集的状况,应增加道路宽度及两旁建筑的间距,减少道路交叉口或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这种以机动车为先的规划思想在当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简·雅各布斯通过观察发现,人行道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区域,其除了承担马路之间的交通功能外,还应满足其他的要求,即“安全”、“交往”等。

美国的许多大城市的犯罪率相当高,简·雅各布斯认为仅靠警察维持或降低人口密度并不能降低犯罪率。城市中的安全是由一个相互关联的、非正式的网络来维持的—街道中行人的目光构成了城市人行道上的安全监视系统,简·雅各布斯称之为“街道中的眼睛”(Street Eyes)。这一发现为之后纽曼的“可防卫空间理论”提供了基础。

交往是城市人行道的第二个功能。简·雅各布斯认为纪念会和人行道上的社会生活的核心在于它们都是一种公共活动,都能把互不认识的人聚集在一起,从而使社会联系更加密切。

前两种功能的效应产生了“与孩子的同化”功能。一个安全、能够进行交流的街道是孩子们的天然乐园。相比设施完善的公园和专门的嬉戏场地,人行道更加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丹麦的著名城市设计学者杨·盖尔通过一组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虽然年龄不同,但大部分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仍用在地区道路上或道路两侧。

针对当时的街区衰败及公园广场成为犯罪场所的社会现状,简·雅各布斯指出:公园和广场的功能应从街道的功能延伸开来,必须有人的具体而实际的使用活动,应当与街道、街区组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网络,成为一个具体的、社会意义上的和经济意义上的连续体。2.2城市的多样性

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理论希望将复杂的城市问题简单化,由此产生了城市分区的划分套路,使城市活力丧失,导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简·雅各布斯明确地提出:城市规划首要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城市如何能够综合不同的用途,产生足够的多样性,以支撑城市文明;混合用途本身并不会带来视觉污染或交通阻塞,相反它体现了一种高度发展的复杂的秩序。简·雅各布斯总结了城市产生多样性的四个条件:

①“地区内的基本用途必须混合(Mixed Primary Uses),这些功能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流,使人们能够使用很多共同的设施”。

②“大多数的街段必须要短,在街道上要很容易拐弯”。这与当时经典的城市规划理论中提倡的减少道路交叉口的方式大相径庭。简·雅各布斯认为,频繁和短小的街段是非常有价值的,它的通达性更好,能够给步行者以多种选择。同时,沿街的商业点也会大幅度增加,促进多样性的形成。

③“一个地区的建筑应该各色各样,应包括有适当比例的老建筑”。经过匠心独运的改造和利用,街区中的旧建筑会重新“脱颖而出”。同时,许多旧建筑由于租金较低,可以被小企业和新企业所接受,培育新的“基本用途”。④“人流的密度必须达到足够高的强度”。当时,美国推崇低覆盖率的“标准化”设计,许多社区的密度只有15%~25%。简·雅各布斯认为这与城市多样化和适宜的城市密度是相悖的。一定密度的人群可以使城市的资源得以有效利用,人

们的交流和需求可直接引发多样性的产生。

针对一些城市失去多样性,走向衰败的现象,简·雅各布斯指出这是由于这个地区缺乏发生多样性的四个条件中的一个或数个。另外,重复模仿、人口数量不稳定、急剧性资金投入等都会影响城市的多样性。2.3对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的质疑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对当时被奉为正统理论的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的原则和目的进行了抨击,认为这些理论无视城市运转的真正机制,无视城市中的真实生活,它们并未使社会和经济充满活力,相反却“扼杀”了城市的特性。

当时,城市改造的典型做法是将贫民区清除,以更高税收的住宅区取而代之,但这种做法的结果却是使贫民区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简·雅各布斯认为很多贫民区都有一种积极改进的态度和信心,那里的居民相对稳定,他们不懈地进行完善工作,使社区的多样化得以保持。她称此为“非贫民区化”。因此,规划和更新政策应当理解和尊重现有的状况,在现有条件上进行重建工作,鼓励“非贫民区化”,而不是梦想“怎样把中产阶级请回到城市里来”。

简·雅各布斯认为资金投入既能造成城市的衰退,也能促使城市的再生。城市更新中“急剧性”的投入将消灭城市的多样性。简·雅各布斯建议应该将资金使用的方式转化为城市再生的手段,以“渐次性”的投入方式使城市产生“持续的、渐次的、复杂的、温和的变化”。2.4城市发展的建议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既具有批判性,也具有建设性,这正是其价值所在。在书的最后一部分,作者对改进城市现状的策略进行了讨论。

为了增加地区人口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简·雅各布斯建议保留低收入住宅区,让它们重新成为城市的一部分,避免出现“永久贫民区化”的现象。

针对美国城市被汽车“蚕食”的现状,简·雅各布斯的观点非常客观:汽车并非原本就是城市的破坏者,汽车和城市本应是同盟。然而在城市里,提供给汽车的空间越大,对汽车的需求就会越大。因此,她主张通过城市本身的作用来“限制”车辆,如缩小马路空间,建设短小的街段等,以此来控制交通的流速。另外,还可以通过车辆本身加以限制,如强化公交和卡车运输,进一步提高交通效率,限制私家车的使用。

针对政府和规划部门脱离现实、效率低下的问题,简·雅各布斯提出了城市规划的目标应当是提高城市活力,促进城市多样化,在管理结构上,需要划分行政地区,将横向管理与垂直管理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在基础面上,需要更加细化,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2.5城市问题是“有序复杂性问题”

1958年,医学家沃伦·韦弗博士撰写了一篇关于科学及其复杂性的文章,他将科学思想发展分为三个过程:

① 处理简单性问题的过程;

② 处理无序复杂性问题的过程; ③处理有序复杂性问题的过程。简·雅各布斯认为,城市问题如同生命科学一样,也是一种有序复杂性问题。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家们一直都错误地把城市问题看成是简单的问题和复杂无序的问题,而且也一直试图从这些方面分析和对待城市问题,如霍华德的田园理论和柯布西耶的辐射城市理论。但这些都是在模仿物理科学的分析方法,而忽视了城市的多样性和有机性。

对待复杂性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对过程的考虑;

② 从归纳的角度考虑问题,从点到面,从细部到总体,而不是相反; ③ 寻找一些“非平均”的线索,其中蕴含的小的变量会映射出大的变量的活动方式。

3.《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对同时代规划思想的辨证认识

“1961年《生与死》的出版,无异干在城市规划界引发了一场地震”。正如《生与死》开篇所言:“这是一本抨击当代城市规划的书”。公共绿地总是好的吗?拥挤是可怕的吗?以大规模清理重建为手段的城市更新能真正清除贫民窟吗?„„雅各布对那些本已成“金科玉律”的观念大胆地提出了公开置疑。更为重要的是,这部书是“现代主义”建筑与城市规划的第一个挑战者。她不但批判了芒福德与霍华德、盖迪斯、欧文、斯坦因等规划界的精英们,而且还反对L·柯布西耶和国际风格的建筑——城市主义者,认为为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政府大规模投资项日的“奴仆”她甚至讥讽那些被建筑界规划界顶礼膜拜的经典著作,称其为“光辉的田园城市美化运动”(radiant garden city beautiful)“。简而言之,她对当时的整个城市规划界发动了猛烈攻击。

今天冷静地来看《生与死》及其创作过程,我们会发现,雅各布酣畅淋漓的抨击,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对城市规划简单的彻底否定,实际上她反对的是以大规模重建计划为基本手段的所谓“现代城市规划”,她抨击的是推动大规模开发项目背后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力量。正是这些经济社会力量利用经典城市规划思想的外衣,掩盖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丑恶本质。她在《死与生》中对经典的理论成为了他们牟利的工具表示出了深深的哀悼,那是何其可悲。3.1田园城市(Garden City)

面对当时这种城市发展的局势,各界专家纷纷尝试理论探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1898 年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他将城市和乡村有机地联系起来,把城市中的各个器官作为整体进行规划,目的是创造自给自足的小城市,其最外围环绕着农业绿化带,将城市功能相对分类,建立不同的土地功能分区,学校、住宅都属于生活区,工业部署在特定的区域内,而市中心则作为公共区域包含着商业和文化等功能设施,这些分区通过中心花园向外扩散的交通体系来相互联系。该理论是以社会改革为最终目的,不仅为大城市的改建铺平道路,而且还能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同时为了避免田园城市向大城市发展,霍华德认为人口要控制在 3 万以下。

雅各布斯认为“霍华德创立了大套强大的、摧毁城市的思想:并以相对的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安排这些用途„„他一笔勾销了大都市复杂的、相互关联的、多方位的文化生活。”可是霍华德的规划行为是片面的、静止的,这种规划划分了城市功能分区并决定了居民生活方式,虽然是为了遏制大城市的发展,挽救衰落的村庄,使人们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密切,但是该理论需要预先设定城市内需要包含的功能,无视城市所独有的经济结构、交流方式及政治模式等特点,才能营造出拥有“健康”住宅的乡村生活。

当然,“田园城市”的土地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还是带有积极意义的,它包含了低密度、固定分区、功能分离和公园绿化这些城市应该具有的重要元素。3.2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Movement)丹尼尔·伯纳姆在 20 世纪初期提出了著名的“城市美化运动”,标志是 1893年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展览会。其理论是以景观建筑学为基础,主要是满足审美的

需求,最基本的理念就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作品来设计,而规划的作用就是使城市变得更美丽,让城市拥有美丽的市府建筑、美丽的公园、广场和议会大厦。

城市美化运动是以建立大型标志性城市建筑,运用巴洛克手法进行城市设计为核心思想。该理论追求文艺复兴时期富有规律的几何线条美,主张通过美化城市风格,建立一条条宽阔的林荫大道、具有代表性的中心建筑群体,提升城市外观并形成规则的分区,从而解决城市内部一些因地区混乱而滋生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但是雅各布斯认为城市建立这些中心标志物,会使围绕着中心的普通区域日渐衰败,而非起到振兴的作用。并且人们并不会长期停留在这些中心地带,因为这些像纪念碑似的建筑大都分离于城市的其他部分,成为一个单独的完整个体,完全忽略城市内在的运转机制。到最后,城市美化运动就会沦变为某些市政领导试图标榜政绩的工具,某些建筑师彰显个人风格的载体,某些不良开放商中饱私囊的捷径,而那时的运动俨然已经变成追求机械而庸俗的外在形式美化的城市工程。

《纽约时报》的建筑评论家尼古拉·奥洛索夫认为,“城市美化运动”时期建造的建筑带有一定的同质性(Homogeneity),带有古典的外观,整齐地围绕公园排列,也反映了南北战争以后,渴望创造一种国家统一的象征语言。这些庞大的文化设施与它们周围的街区隔绝,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白板规划”(Tabula rasa Planning)的观点,而且他们全都运用了现在风格和帝国风格的混合手法和主题,描绘了美国根治于古典理想中的进步想象。3.3光明城市(Radiant City)20 世纪 20 年代,勒·柯布西耶②设计了“光明城市”③。柯布西耶光明城市的理念在他所做的巴黎中心区改建方案(Plan Voisin de Paris)(图 2-4)中得到显著体现,他计划将巴黎的老房屋和小街道全部拆毁,仅保留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历史建筑,使巴黎成为一座由无数条高速路和摩天大楼组成的清晰、简洁的现代化新城市。他设想在这座城市里拥有摩天大楼和花园,当人们穿行于高架路上时,可以看到两边耸立着壮观的摩天大楼,政府和行政楼,以及学校和博物馆都位于每个区域的最外围,城市就像是一座大公园。柯布西耶试图建造垂直城市,超高层的摩天大楼将占据城市 5%的地面,而剩余的空间则作为空地,可以建设一些供高收入者居住的低层住宅,以及环绕在低层住宅周围的娱乐设施等建筑。另外柯布西耶还规划了城中的汽车交通,他认为主干道应该和高速单行道合并,减少街道的数量,同时增加街道的宽度,降低马路两边建筑的密集程度,建立地下通道作为交通的主要运输道路。

简·雅各布斯认为光明城市的基本理念来源于田园城市的教条主义,所以她批判这些现代城市规划,“上述提到的几个观念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田园城市和光明城市加之城市美化,于是就有了光明式田园城市美化的结合体。”

现在很多学者认为,所幸当时并没有采用柯布西耶的巴黎改造方案,不然现在的巴黎城将永远成为历史的回忆。而柯布西耶为主导的现代主义城市改造思想,无疑正好迎合二战后西方国家试图重建宏伟城市的浮躁情绪,也因此激发起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正如芒福德所说“许多看起来似乎很现代化的规划仍然充满了巴洛克的精神思想。” 3.4小结

上述这些理念试图营造一个标准化的、富有规则、功能明确而单一的乌托邦

式的城市。他们让城市中的步行者离开街道,不是待在公园里,就是身处于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之中。因为这些规划者并没有从城市居民本身的需求出发,以人的生活为核心去设计城市,而是无视城市富有活力的运转模式,试图将大城市稀疏化,建立独立且分离的空想田园模式。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城市的内在功能,更不用说解决城市中现存的问题。

根据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发现,雅各布斯的观点是认为短而小的街区以及较高的人口密度更能促进街区多样性的发展,而霍华德、伯纳姆则是赞成建造大尺度、低密度的城市,通过承载不同功能分区放射性地发展城市,但是建成后的城市是一栋栋位于郊区的优美小区和豪华的公共中心,很难在其中感受到人的生机和活力。而在柯布西耶的城市中,人们将生活在鳞次栉比、钢筋水泥的摩天大楼之中,穿梭于反复叠加的高速车道之间,也很难使人享受到漫步街头的感觉,更不用说感受城市的活力。

4《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4.1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飞速城市化与建筑在中国城市的大规模、高速度泛滥只是形不似神却似。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可以简单总结为: ①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相比,中国仍处于集中城市化阶段,大量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旧的户籍制度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城市经济发展的障碍。然而开放的制度带来的又是城市中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迅速增加,进城农民工国民待遇的难以实现。与此同时,一系列交通拥堵、资源短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就业压力大等问题也日加严重。我国总体上处于城市化发展早期,并已进入快速上升阶段;

②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当然这样说只能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一个表面上的比较,而实际上,我们不能片面去加快城市化,这样,不仅难以达到目的,还会导致以就业问题为中心的城市问题严重化;

③城市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单一性突出。由于没有成熟完善的城市化理论指导,而只有上级对经济生产值的笼统要求,各地政府官员、开发商们热血澎湃,各级

政府争先恐后,大搞试点示范工程。而在某地建成的示范点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后,另一地便马上效仿。这样的盲目跟风,造成了千篇一律的局面,完全失去了城市的多样化。如同雅各布斯所说,城市失去了多样性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力; ④城市空间拓展速度加快,城市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大规模、大尺度的城市建设失去了城市可以延续的机理,无论传统风貌还是传统习俗都被这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吞噬。拉大的尺度、闭塞的空间使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愈发缺乏,城市发展空间严重失控。

中国城市化的当今状况与四十年前美国大城市的状况非常相似。虽然背景各异,题材却惊人的相同。这需要我们从中吸取教训,真正理解城市化的意义,理解城市的内涵。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城市是服务于人的需求的,城市的目的在于提供宜人的人居环境。它是一个动态变化和多样的地方,它应该是一个可以真正“呼吸”的综合体,在提供给人类物质层面上的满足时,带给人们更多的应该还有城市旺盛的、真实的、鲜活的生命力,还有这种生命力的持久、延续。而不仅仅是实体的存在带给人们一个容身之地。纵览世界上那些令人心向往之的那些舒适的公共空间,那里的人们无疑不是悠游自在的在城市中享受生活,他们是互动的,融入城市其中的。这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活力所在。城市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我们必须强调城市化是个过程,是一个人人参与的过程。

4.2对当代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

与当时的美国相比较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城市也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方式与美国有很多相似之处自然也遇到很多相同的问题:城市快速扩张致使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大规模拆旧建新和单一功能的街区导致城市丧失活力.不断扩大的道路尺度为汽车的横行提供了平台如火如茶的城市美化运动和政绩工程忽视了普通百姓的需求和利益。不仅如此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使城市不再适宜居住几乎成为工业时代的殉葬品。另外我国还面临粉英国不曾面对的挑战和威胁:一方面与美国相比我国城市普遍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另一方面,在更为先进的工程技术支持下城市建设速度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不可同日而语.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纠正目前的错误.我国城市的前录将不堪设想。解决问题的捷径就是从美国的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从正确的思想中汲取精华。笔者认为,这两本书中的核心思想对我国城市建设有.无可估,的借鉴意义.总结为以下四点。

4.2.1注人性.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

城市本应是人生活的场所.满足人的需求应作为规划建设的首要出发点.象征权力的轴线。空旷无人的广场或草坪、宽阔无车的“景观”大道。这些豪无实际功用的景观时至今日还在我国城镇中作怪。它们实际上是错误价值观的体现。无论是政府、开发商.还是普通百姓.都被这样,盲目、功利、浮躁并带有工业时代色彩的价位观所影响。这种情况下.具备专业知识的规划师们.有责任尽己所能正确引导社会意识和观念。不可以仍旧为了意念中的美好蓝图,在图纸上绘制“美丽整齐“的形式;也不可以沦为政府官员的绘图工具顺从于错误的长官意识,符合广大百姓切身利益的规划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必将是城市的发展方向。

4.2.2注重自然.致力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生态文明逐步取代工业文明的今天。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肆意破坏自然资源的做法理应为城市领导者和建设者所唾弃。然而.几乎所有中国城镇的脱贫致

富都遵循着对环境“先破坏,后补救”的模式。这不仅危及自然的健康.而且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隐患。国外近两年发生的几次灾难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的产物,不可能脱离自然环境的支持。这样的自然伦理观不仅应该被规划师、领导者们所理解,还应该被社会所广泛认同。在开发建设之前,将有利于维护自然系统完整性的区域保护起来。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另外.忽视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同样是背离人性的。方便可达的绿地公园是城市生活之余人们修养身心的极佳场所。与城市周边的自然系统联合构建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网络.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健康的有效途径,而且可以使人们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 4.2.3系统地理解城市机体。

城市是复杂的巨系统,大而不确定的偶然因素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过程。因此任何单一目标的理性方法、工程技术都无法规划和控制城市。割裂城市机理——机械的功能分区是荒唐的;将城市当作建筑的放大——简单的物质空间规划是幼稚的;追求城市终极目标——理想的蓝图规划更是错误的。正确的规划不应简单地控制城市.而应该引导城市发展.并适应于多变的发展过程。规划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协调多方利益的妥协与辩护过程(俞孔坚1998);辩护的对象首先是人与自然.其次是各个利益集团,以及城市内部诸多影响要紊。4.2.4重视城市与区域的联系。

6.什么是企业文化 篇六

什么是企业文化?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指企业的形象和氛围,有的说是指企业的员工素质,有的说是指企业的经营理念„„这些说法对不对呢?可以说,都对,又都不完整。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而广义的企业文化,也就是指企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总和”,就把企业形象、企业行为、企业观念和企业精神全都包括在内了。

企业文化的内容这么广泛,其中究竟可分为哪些层次?这些层次之间的结构又如何呢?企业文化的层次,可以用一个“四层同心圆”来表示:

最外面的一层是企业形象。这包括企业的名称、标志、产品、建筑、知名度、美誉度,等等,也就是一切能为人们直接感知的东西。

第二层是企业行为。这包括机构设置、企业管理以及生产、销售等各个方面的运作,也就是企业所实施的各种行为。

第三层是企业观念。这包括质量观、效益观、客户观、经营观,等等,也就是企业对于各种相关问题的看法。

最里面的一层是企业精神核心。这包括企业宗旨、企业家和企业员工的人生追求,也就是企业最根本的目的(或称“终极价值目标”)。

这四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概括而言,即:内层是外层的根据;外层是内层的表象。说得明确一点,企业的形象是由企业的行为决定的;企业的行为是由企业的观念决定的;企业的观念是由企业的精神核心决定的。反过来说,企业根本的价值观(精神核心),决定企业在各种问题上所持的观念;企业看待各种问题的观念,支配企业在各个方面的举措;企业的各种举措,塑造企业的具体形象。

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用一棵大树来说明:企业形象犹如“树冠”;企业行为犹如“树枝”;企业观念犹如“树干”;企业精神核心犹如“树根”。“树冠”覆在“树枝”上;“树枝”长在“树干”上;“树干”发在“树根”上。

尽管“树冠”、“树枝”、“树干”、“树根”各有其特定的重要意义,但相比之下,最重要的还在于“树根”,因为这是整株树的生命之源。

因此,研究企业文化,应当有一个整体的观念,就是说,无论研究哪个企业的企业形象、管理模式或经营理念,都要弄清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处于哪个层次?它与其相对应的内层和外层具有什么样的结构性?它与该企业的精神核心是否相应?世界上绝对没有任何

一种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管理模式或形象设计,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照搬,而只能“嫁接”,即与其精神核心之“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恩威的企业宗旨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这是与薛总“众生幸福,社会吉祥”的大愿心密切相关的。恩威的这种宗旨和这种愿心,便构成恩威的精神核心。

恩威的效益观、竞争观和利润观,就是从这样的精神核心之“根”上自然生长出来的恩威企业文化之“主干”。恩威的企业行为和企业形象,显然也应当与恩威精神核心这个“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根”、“干”、“枝”、“叶”浑然一体而生机昂然的“参天大树”。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恩威精神核心之“根”,是一个“善根”,是一个大大的“善根”。这是恩威企业文化特有的优势。从这个“善根”上,是能够长出“善干”、“善枝”和“善叶”,并结出丰硕“善果”的。我们研究恩威企业文化,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在恩威的“善根”上精心培育“善干”、“善枝”和“善叶”,让她年复一年地结出累累的“善果”,源源不断地回报给社会,回报给人类。

【另一种解释】

一物质层:这是企业文化的最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条件,主要指厂穷人容厂貌小环境、产品的外观包装、企业技术设备特征等,以及员工和典型人物的形象等方面。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直接外在表现。例如优质产品和服务,英雄人物,企业内刊,花园式厂房,文体活动等。

二制度层:主要指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企业职工对这些规章制度的认同程度。制度层主要是指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

三精神层:这是企业文化核心层,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伦理道德、企业精神和风尚等。精神层是形成企业文化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基础和原则,决定了企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它主要包括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道德、员工精神状态等。

四社会层:是企业文化的外溢,是企业同其社会环境相互反馈而形成的价值体现,既有社会以企业的认同,包括企业对社会的态度。或者:

1、表层----物质文化 企业的产品、厂房、形象标志、设计造形、结构、装璜等,因为精神意识是依附于物质而表现的。企业文化最初表现形式为企业一种无形的、并没有写在纸上的行为规范,不符合这种无形的行为规范员工开始不被企业所接受。

2、浅层----所为文化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如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生产方式、生产劳动领域中的工艺技术标准、现代化水平、员工的思想状态、工作作风、行为的准则规范等。企业文化升华到第二个层次时表现为企业内对所有事情的态度。一种对企业积极、敬业和信心态度。这种态度推动着企业由小变大,由差变

3、中层----制度文化 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如工作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工作纪律、生活公约、对外服务与承诺等。企业文化升华到第三层次时表现为整个团队共同一致的拥有学习和创新热情,从关注自己和团队利益的商业氛围解脱出来转而关注他人、环境和社会的利益和发展。企业文化升华到这个层次后就非常稳定了。

7.建设生态城市是循环经济的必要 篇七

西方国家历史上并非免受雾霾天气困扰, 但由于中国人口密度远高于其他国家, 工业化进程中各类问题同时出现, 反映在雾霾污染上显示出一些集中的特征。中国既面临传统大颗粒污染物控制的问题, 又面临PM2.5和PM10等细颗粒物挑战, 问题集中于一体。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主要载体之一, 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精神活动的中心。据专家预测, 2050年全世界将有8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 这对城市将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城市将成为人与自然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突破了环境容量的承载力, 造成城市资源短缺, 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 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居民生活受到威胁。据调查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0%, 人类正面临着环境的严峻挑战。事实上, 环境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它是有限的。因此, 在面临环境挑战的时候, 人类必须对发展和进步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反思, 寻求新的理论、观点、方法和技术, 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机制, 解决问题的技术和途径, 以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从而创造一个安全、高效优美的城市。城市不仅是一个物质环境的实体, 还是一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实体。社会环境相对自然环境而言是一种更深层次, 更复杂的环境体系, 它涉及到社会秩序、社会政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公共场所、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 在历史上, 许多发展中地区由于一味追求物质环境的改善, 忽视社会综合环境质量的提高, 从而导致社会丑恶现象泛滥, 犯罪率居高不下, 甚至政局动荡, 制约社会进步的例子举不胜举, 教训惨重。因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促进社会环境的生态化是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不可缺少的一方面。由此可以看出, 绿色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建设不是一时的事, 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因此它的建设没有终极。人要尊重自然, 回归自然, 建设一个人口、经济、环境、社会服务相协调的生态城市, 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

在联合国MAB计划 (1972) 的倡导下, 世界上许多城市如法兰克福、罗马、华盛顿、东京、莫斯科, 以及我国的北京、天津、长沙、宜春、深圳、珠海等都开展了相应的研究, 生态城市已成为国际第4代城市的发展目标。一流的城市应有一流的生态环境, 进入新世纪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 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必须要搞好城市合理布局,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打造“天更蓝、气更净、水更清、地更绿、居更佳”的国际型生态城市标准。生态城市应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合理主要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在结构建设方面, 应优化城市的用地结构, 搞好城市的用地平衡。目前我国不少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国际上一些大都市相比, 工业用地仍然偏高, 而城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及第三产业用地严重不足, 城市副中心或次级城市郊区发展不够充分, 城市生态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应分区域、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在用地结构的调整中, 应控制高层建筑的增加, 疏解建筑密度。近年来, 城市的高层建筑大量增加, 为城市面貌增色不少, 吸引了外资, 也改善了市民居住条件。但由于发展快, 不透水性面积增大, 有很多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由于建筑密度偏高, 增加了能耗、水耗、交通流量和地面不透水性面积, 也增大了热岛效应, 由于城市热岛区域进一步扩大, 已由单中心发展为多中心。同时, 城市原有地表排水沟道水系被大量污染或堵塞, 降低了防洪排涝能力。

8.什么是城市文化建设 篇八

黄伟文首先通过对十年深双展品的梳理,将其归纳为城市开放性、城市自发性和主体性、城市日常生活、城市基础、城市生命周期、城市与乡村农业、城市建筑、策展城市和学习城市九个面向,结合展品与现实的关联以及对未来的启示,对展览进行了观念性的还原。他从深双与城市的关系出发,强调了城市化本身面临的急迫问题,同时也呼吁更多方面的参与。

从参展人到策展人,刘珩多年来一直在珠三角坚持建筑实践与城市研究,希望借此次策展改变公众对珠三角作为“世界工厂”的扁平认知。接着向大家介绍了本届深双的主题及展览对城市空间影响的期待,今年的深双以“城市原点”(RE-LIVING THE CITY)为主题,相较以往,主题更多关注于人的生活而不仅仅是空间本身。主展场将继续选址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位于蛇口的大成面粉厂,以此带动蛇口工业区转型升级和城市再造,也非常希望能够借助建筑师的智慧,让这种孵化具有持续性。

马岩松同样分享了自己此前三次的参展经历,从2009年市民广场的“怪物脚印”、2011年的街道项目,到2013年的“山水-城市-综合体”,展览作品一直在探索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今年的作品根据深圳前海目前围海造田以及水污染等现状,带来了“未来海上森林岛”的设想,提出通过散步道网络连接公共艺术空间。他表示,这是人类逃脱现代文明的乐园,亦是一种探索“城市原点”和返璞归真的尝试,希望可以通过这一作品使人们重新反思人类、建筑、城市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侯唯唯专门介绍了今年“UABB学堂”——“一砖一瓦建深圳”大型公众互动活动。活动旨在拉近展览和公众的距离,以乐高积木作为媒介,建立孩子们对城市、建筑的认识,也希望透过孩子们的初心带动设计师的灵感。“UABB学堂”作为深双的一个特色项目,会在展期及筹备期为公众提供一系列的课程和活动,一方面为专业人士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希望能够感染和激发市民了解更多关于城市及建筑规划知识,带动市民加入到对城市的了解、规划和改造当中。

最后,张永和谈到自己的城市观念,“我关注的城市实际上可以用一大堆词来形容,可以说是感性的、具体的,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地面上的城市,不是抽象的统计数字,关注城市的肌理和尺度,所以归根结底,感性的城市本质上应该是一个人性的城市。”谈及展览本身,在他看来一个双年展坚持下来又做好,并不容易,是否能坚持自己独到的城市立场决定了展览未来的走向。

本届深双将于2015年12月4日在深圳蛇口开幕,展示来自六大洲75个参展机构的作品。2015深双由四位国际知名建筑师、评论家及教育家策展,他们包括2008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策展人艾伦·贝斯奇(AARON BETSKY),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主任阿尔弗雷多·布林伯格(ALFREDO BRILLEMBOURG),胡博特,克伦普纳(HUBERT KLUMPNER)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兼任教授刘珩(DOREEN HENG LIU)。参展方包括都市实践、海德堡计划、JIMENEz LAI、MAD、ECOSISTEMA URBANO事务所、拉胡尔·迈赫罗特拉(RAHUL MEHROTRA)等知名建筑设计机构。

2015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展览结构

1、3D拼贴城市COLLAGE CITY 3D

3D拼贴城市将展示取自珠三角真实场景的拼贴场景,将先前制造的通常处于不完整或已损坏状态的材料重新组装,建立临时性的但有无限可能的开放结构,将它们一起用于新的建造中。作为孵化器,为未来发展所借鉴。

2、创客展会MAKER MAKER

创客旨在试验各种新的建造方式,将数字和手工工艺结合到一个建筑中。

3、珠江三角洲2.0:平衡即是多PEARLRIVER DELTA 2.0:BALANCE IS MORE

曾经作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在面对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源和土地、不断恶化的环境和气候、产业转型、食品安全和老龄化等全球问题,以及互联网时代依然高速的城市化,我们应尝试探讨有针对性的回应未来的发展模式,创造—种前所未有的又具中国特色的全新的未来城市典范。

4、社交城市SOCIAL CITY

数字技术和全球化已大幅改变了城市生活,我们这一时代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大数据分析学与形形色色的当代城市居民的情感共鸣和实际需求联系起来。将城市生活的强大多样性作为催化剂,做回应式的具体城市设计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将会在双年展的网站上作为交互式设计展示。

5、激进城市化RADICAL URBANISM

这一部分是对非正式(INFORMAL)城市生活的反思和展望。当今世界许多城市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都市性(INFORMAL URBANISM),它所展示的生活智慧或许比设计该城市的设计师更激进。策展团队将从全球采集寻找并展示现成的城市案例和试验原型,在道德立场上,从多方面呼吁环境和社会公平、多样性、平等和机会。

上一篇:这里也是课堂-初中作文下一篇:杨宏军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