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白杨 一、教学要求

2024-11-20

19 白杨 一、教学要求(共10篇)

1.19 白杨 一、教学要求 篇一

《白杨》预习要求1、2、3、给课后的一类字注音、组词、找形近字和多音字。给文中的词语找近义词和反义词。解释以下词语:

戈壁抚摸清晰沉思介绍浑黄一色高大挺秀

4、查阅资料,了解新疆建设者,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建设新疆的其他人员。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当时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

5、整体感知课文,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并画一画文中直接描写和谈论白杨的句子。

6、画出自己喜欢的或者含义深刻语句,读一读,并把体会或感想写下来。(最少三处)

7、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思想。

2.19 白杨 一、教学要求 篇二

◎设计说明:

1.《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来抒情的经典散文,它线索明晰,感情真挚。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象征手法,清理线索:环境不平凡——形神不平凡——象征意义不平凡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2.朗读,以感知文本;摘录,以进入文本;对话,以探究文本。◎教材分析

《白杨礼赞》是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写于1941年,作者成功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歌颂了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感知课文内容。2.理清层次,把握文章思路。

3.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味文章富有感情的语句,赏析关键语句。4.学习象征、衬托、对比等手法及排比、反问的修辞方法。◎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思路,感知课文内容。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

1.反复朗读,感受作者含蓄而奔放的感情。

2.学习象征、衬托、对比等手法及排比、反问的修辞方法。

一、以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预习作业——“我了解的茅盾”。

二、感知课文,整体把握

听课文的朗读录音,扫除字词障碍。并注意下面的问题:有人把散文《白杨礼赞》比作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么听读中你脑海里浮现出了哪几幅画面?

听后归纳:“高原风景图”、“白杨特写图”、“物人联想图”(或曰“敌后抗战图”),三幅图画,每一幅都有诗情画意,都能给人以情感激发和思想熏陶。

三、品读课文,赏析美图

步骤一:赏析“白杨特写图”、“物人联想图”,分析象征手法的运用。

1分析:印发《现代汉语词典》对“毛白杨”的解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写白杨的段落,反复诵读,和印发文字作比较阅读,然后,把自己的体会、见解以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突破理解重点:“象征”的特点。

2拓展:欣赏歌曲《小白杨》,进一步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3运用:用象征手法,按照下列格式说一句话。

我由

想到了

它象征了

4联想:和平时代的今天,你认为白杨树可以象征哪些人的精神呢?为什么?一分钟口头作文。

步骤二:赏析“高原风景图”,分析衬托手法的运用。

屏幕显示问题:

1白杨树的外部形态、内在气质、象征意义,在文中5~8小节都写出来了,那么文章开头写高原景色是不是多余?

2作者为什么既写黄土高原的无边无垠、坦荡如砥,又写它的单调、令人恹恹欲睡呢?

引导使学生明确:

1屏幕显示一个白色色块,把它分别放在白色、灰色、黑色三个色块中,体会灰色对白色的正面衬托和黑色对白色的反面衬托,进一步理解单调、令人恹恹欲睡的黄土高原作为白杨树的反面衬托的作用。

2屏幕显示汽车在高原上奔驰的图画,先是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显得有点单调,突然出现一株或一排白杨树,进一步体会衬托的作用。

四、赏读课文,美点寻踪

点拨:所谓“美点寻踪”,就是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切、最生动、最形象的,能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的语句语段等。

五、朗读课文,感悟升华

六、布置作业

1. 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学习工具书有字典,有词典,我想也应该有“句典”。这节课我们品读了美文《白杨礼赞》,课后大家每人从文中选出一句或几句话,整理在卡片上,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借助资料,写出你所选句子的注解。大家的作品集在一起,不就成了《白杨礼赞》的“句典”了吗?

示例: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起笔一句,直点礼赞对象,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实在”一词充满了情感,“不平凡”点明了中心,叹号表达了丰富的情感。

3.《白杨》第一课时(最终版) 篇三

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回内地接将要上小学的两个孩子,在返回新疆的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以树喻人,歌颂了扎根西部的建设者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课文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大戈壁的特点:大、荒凉、气候恶劣,然后用一个设问句引出白杨。“高大挺秀”——这是白杨树的外形特点给人们留下的初步印象。

课文接着通过两个孩子的争论和爸爸口讲出白杨的内在特点。爸爸介绍白杨树共有三句话,分别讲了白杨的三个特点。第一句是从外形上讲白杨直立高大。第二句讲“哪儿需要„„就在哪儿„„”这是讲白杨顽强生存的精神。第三句讲它不怕风沙雨雪、不怕干旱洪涝,这是在歌颂它坚强不屈的品质。

课文的重点在第三段,讲爸爸在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点明中心的句子。从这段讲的爸爸的经历和对子女的安排看,爸爸妈妈都在新疆工作,说明他们在年轻时就服从祖国需要,远离家乡去新疆工作,像白杨一样,哪儿需要就哪儿扎根。他们接子女来新疆念小学,念中学„„含着的意思是希望子女和他们一样,学好本领,建设边疆。课文表面上介绍白杨,实际上是赞美具有白杨品格的人,是表明他自己要做这样的人。

课文最后一段的描写意味深长,隐含的意思是,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扎根边疆,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他为此感到欣慰。爸爸的微笑正表达了边疆建设者愿为祖国建设作出无私奉献的志向和理想。

文章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作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教学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祖国西部的了解。

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我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时,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1.朗读感悟。通过范读、自由朗读等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及重点段,读出情感。细细体会爸爸介绍白杨高尚品质的三句话,初步了解白杨树的特点,感受作者通过借物喻人的方式来讴歌边疆建设者的优秀品质的表现手法。

2.品读感悟。通过默读,找一找那些具体描写白杨的句子,让学生品味一下,这些句子描写了白杨树的哪些高尚品格。

3.词句感悟。通过扫除文字“拦路虎”——学习字、词、句,重点学习“大戈壁”“戈壁滩”两个词;理解“茫茫”“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卫士”“出神”等词语,为第二课时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学会6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浑黄一体、清晰、高大挺秀、介绍、新疆”等词语。

2.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以及爸爸是怎样表白自己心愿的。 教学难点:

1.爸爸介绍白杨一段话的含义及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2.人与树的联系,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具:幻灯片若干张。

2.向学生介绍沙漠和白杨树的有关知识。3.布置预习:

①运用工具书,自学本课生字新词。(了解“大戈壁,戈壁滩”两个词;理解“茫茫”“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卫士”“出神”等词语。)

②找出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祖国的西部是个神奇的地方,那里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古代横贯亚欧通道的丝绸之路,还有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戈壁滩上的白杨。(打开【PPT1】出示课题)课文是根据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改编的,作者又写了白杨的哪些品格,又借白杨歌颂了谁呢?

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看课文和幻灯片,思考: 1.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课文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 2.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介绍白杨吗? 【PPT2-4】(听录音后简单交流以上三个问题。)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通读课文:①想象大戈壁的样子;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四、检查自学,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1.出示生字、新词,认一认,读一读。【PPT5-6】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xī),不读(xì);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2.指名朗读课文中描写大戈壁的句子。(读后出示句子: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PPT7-8】

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指导理解 “茫茫”“ 浑黄一体”,想想可以还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大戈壁的环境恶劣。(寸草难生、荒凉、荒芜人烟、飞沙走石„„)再次集体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戈壁滩环境的恶劣。

3.谈话引出课文第3自然段,理解白杨“高大挺秀”的特点。师:在茫茫的大戈壁上,“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学生接着读第3自然段: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 3 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出示句子【PPT9】)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两句话组成了一个设问句。交流: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白杨树多,高大挺秀„„)

板书“高大挺秀”,【PPT10】理解词语“高大挺秀”;说说读了这一段,你对白杨有什么感受。(赞美、喜爱)带着赞美与喜爱之情,集体朗读2—3自然段。课文又是怎样把白杨的高大挺秀写具体的,指名读第4—10自然段。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圈出说明杨树高大挺秀的字词,准备交流。同学交流说理后,教师组织学生对4—10自然段课文进行分角色朗读。师:通过兄妹俩的对话,具体写出了白杨树的高、大、直的三个特点。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读一读。老师读叙述的话,男同学读哥哥的话,女同学读妹妹的话。

4.交流朗读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的话。

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一段话【PPT11】: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分男生、女生读,集体读等。)

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他想向孩子们表达什么心愿?这些内容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深入学习。

五、作业练习

1.抄写词语两遍,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戈壁

清晰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沉思

分辩

抚摸 介绍

新疆

陷入

2.找出自己喜欢的句段,有感情地读一读。如何教学会意字和形声字

小学语文学习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同时识字教学也是学生掌握语文能力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并掌握识字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

会意字是利用已有的字组合成新字,构成新字的两个(或几个)部分凭借意义的关联,共同提示该字所代表的意义。如:“休”字表示一个人靠在树上歇息。这类字可以结合字形表意的部分来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联系字义识字和分辨字形的方法。只要学生多加运用,长期以往学生就基本会掌握这种方法并自主识字。

4.19 白杨 一、教学要求 篇四

抚育间伐使林分保持一个合理的生长空间,去除影响林分生长的不利因素,通过疏伐原则:砍小留大、砍弯留直、砍密留疏、去病虫木留健壮木等,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量和改善林木生长质量,从而通过合理的采脂方法,使林分的经济效益得到更大的发挥与利用。

一、间伐原则要求:疏伐原则,砍小留大、砍弯留直、砍密留疏、去病虫木留健壮木等。

二、间伐次数及年度安排:

松林经营期内,实施两次间伐作业,第一次在定植完后的第7或第8年,第二次在第10或第11年进行,两次间伐让隔3年。采脂年度一般安排在第12年。

三、间伐的时间要求及作业单位:

每一次的间伐作业,原则要求错开松树的抽苔生长期,一般在当年9月至次年5月完成。

间伐作业以小班为基本单位实施。

四、间伐的强度要求:

1、种植密度为167株/亩(2*2米)的松林,每次间伐强度约为30%,第一次间伐后每亩保留株数约在110株,第二次间伐后每亩保留株数约在70-80株,每次间伐后的郁闭度保留在0.65-0.70。

2、种植密度为222株/亩(2*1.5米)的松林,每次间伐强度约为35%,第一次间伐后每亩保留株数约在130株左右,第二次间伐后每亩株数约在70-80株,每次间伐后的郁闭度保留在0.65-0.70。

五、间伐的技术要求:

当林分开始郁闭,并逐步进入完全郁闭(0.9-1.0)状态时,林木之间相互作用及竞争日趋激烈,林木间分化越来越明显。为促进林木的高、径生长缓解个体间的竞争,应及时进行下层为主的抚育间伐,除去全部被积压木和少量干形不良的上层木。

(一)、松林种植密度167株/亩的抚育间伐技术要求

1、第一次间伐要求:隔行采伐、采伐行按照砍一留一的原则进行采伐; 采伐示意图:(“○”表示活立木,“×”表示需进行采伐或已经采伐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第二次间伐要求:第一次间伐已采伐的种植行不进行采伐,未进行采伐的种植行按照砍一留一的原则进行采伐;

采伐示意图:(“○”表示活立木,“×”表示需进行采伐或已经采伐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松林种植密度222株/亩的抚育间伐技术要求

1、第一次间伐要求:一行种植带按照砍一留三原则进行采伐,一行种植带按照砍一留一原则进行采伐;

采伐示意图:(“○”表示活立木,“×”表示需进行采伐或已经采伐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第二次间伐要求:第一次间伐砍一留三采伐的按照砍一留一原则进行采伐,第一次间伐砍一留一采伐的按照砍一留三原则进行采伐。

采伐示意图:(“○”表示活立木,“×”表示需进行采伐或已经采伐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伐木技术要求:伐桩高度低于10cm,伐口平整。

七、间伐的木材处理:原则上,能利用的木材都应回收销售。

两次间伐的伐倒木,根据木材大小,拉山集材,分成规格材和杂材,根据市场情况实施运输、销售。

八、马尾松抚育间伐验收标准:

以小班为单位,50亩一个样点,每增加50亩多一个样点,不足50亩的算一个样点,同时选取的样点需具有代表性。

根据疏伐原则、两次间伐的强度、间伐后的郁闭度的技术要求来验收,各项指标允许误差5%,小班合格率大于等于95%。

5.基础训练4 一、教学要求 篇五

1.能准确拼读音节,复习容易写错的字,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完成词语搭配练习,从感性上认识递进关系的复句。

2.独立阅读短文,在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3.练习写一个人。

二、教具准备

写有“字・词・句”部分第一、二、三的小黑板。

三、教学时间六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要求。

本节课完成“字・词・句”部分的五道题。

二、练习第一题。

1.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各自拼读。

3.指名读短诗,纠正不正确的读音,提醒注意容易读错的字音。

4.讨论回答: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几句话说出了我们对待困难应该采取的态度。)

三、练习第二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小黑板上的字。

3.这些字的哪些地方容易写错?(容易多写一撇或少写一撇。)

你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发现有哪些字容易写错?(学生和教师各列举一些,提醒学生写字时注意。)

4.学生抄写两组容易写错的字,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四、练习第三题。

1.指名读前四组字。

指名回答:这四组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每组字的字音不一定相同,但下面的字都是由上面的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的。)

2.指名读后四组字。分析后四组字的特点。(字音相同,字形和字义不同。)

3.学生讨论组词。

4.学生在练习本上自己组词。

五、练习第四题。

先让学生自行比较,想想左右两列词语的`关系,再从左侧选出适当的词语与右侧的词语进行搭配,用线连起来,再指名读一读。

六、完成第五题。

1.学生小声朗读三个句子,体会句子的特点。

2.同桌互相讨论:这三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每个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有什么联系?

3.交流.总结。(句子的后部分在表达的意思上比前部分有进一层的关系。)

4.学生齐读句子。

5.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有这类句子吗?(学生和教师可各列举一些。)

七、布置作业。

预习“阅读”部分。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这节课练习用《读写例话》中学到的方法阅读短文。

二、指名读题目的要求。在阅读提示中,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要求说说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通过这件事要表达怎样的思想。)

三、学生按要求自学。

四、在自学的基础上,同桌互相讨论。

五、讨论交流。

1.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了彭德怀同志1956年夏天去北海公园时发生的一件事。)

2.作者通过这件事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运用在本组《读写例话》中学到的“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三个步骤,体会短文表达的思想:作者通过描写这件事,赞扬彭德怀不搞特殊化、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思想品质。)

六、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谁还知道彭德怀的其他事迹?讲给大家听一听。

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八、布置作业。

阅读“作文”部分的要求,想想自己准备写什么。

第三课时

一、提出学习要求:这节课练习写一个人。

二、作前指导。

1.指名读作文提示。

2.讨论:这次作文要注意什么问题?(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一点:要选择一个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的一件事来写,目的不是写事,而是通过写事来表现人。另外,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把事情写具体。)

3.你打算写哪个人?为什么要写这个人?这个人在哪件事上对你影响最大?(指名说后,适当进行评议。)

三、学生按照题目要求.写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

学生继续.写作文,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这节课对上次的作文进行交流和评讲,并练习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教师概括.总结作文情况,表扬写得好的和作文有进步的学生。

三、交流讲评。

1.请几位写得比较好的学生读自己的作文。

2.选择两篇符合题目要求、写得较好的作文,师生共同评议。

四、指导修改作文。

1.选取有代表性的作文(不符合题目要求、叙述顺序不清楚等)集体讨论修改。

2.学生根据讲评所得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3.交流修改作文的体会。(请学生谈谈自己修改了哪些地方,是怎样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改。教师对修改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6.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白杨礼赞教案 篇六

《白杨礼赞》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从部编本教材双线组元的角度看,这一单元的内容是不同类型的散文,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阅读这些散文,领会作品的情思,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这一单元的语用训练点是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过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文章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全文的写作思路是: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情感由“单调”转向对白杨树“傲然”耸立的惊叹;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其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其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树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以“高声赞美白杨树”收束全文。

【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总体目标提到: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学段目标提到:1.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4.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在各种阅读方法中自如切换,整体感知文本、圈点勾画重点语句的意识已具备,理解能力也不断提高。本单元散文多样化,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触发学生多方面的情感体验。但作者茅盾和《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都距离学生生活的这个时代比较远,要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学生贴近那段历史,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也绝非易事。

【学习目标】

1.品读精美句段,感受白杨树的不平凡。

2.朗读品析重要语段,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激发昂扬向上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种树,它在春季里吐芽冒枝,夏日里繁茂成荫,秋风里落叶飘零,冬雪中笔直挺立,它,就是寻常可见的白杨树。有一位作家,却在散文《白杨礼赞》中称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二、初读知情。

白杨礼赞,礼赞白杨,礼赞的含义是心怀敬意的去赞美。茅盾先生在开篇第一句话就写道“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文中多次出现意思大致相同的语句,请你勾画出来,并说说这些语句分别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三、精读品树

在我们看来,寻常可见的白杨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的不能更平凡,茅盾先生却一而再,再而三,热情昂扬的去高声赞美白杨树是不平凡,让我们将目光投向精美语段,去寻找去体味茅盾先生笔下白杨树的不平凡。

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第2段至第5段,可以这样交流思考成果:“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可以选择段落、句子或者词语)感受到白杨树的不平凡,因为……”

要求:1.默读思考,圈点勾画关键段落、词句,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后展示风采。

四、深读悟“法”

茅盾先生不遗余力的去赞美白杨树,仅仅是因为它不平凡的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吗?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话题,自选下面的话题对文章第7段至第9段进行文句分析,挖掘白杨树身上更深层的“不平凡”。

着眼于“修辞手法”,品味白杨树更深层的“不平凡”。

着眼于“写作方法”,品味白杨树更深层的“不平凡”。

着眼于“句式运用”,品味白杨树更深层的“不平凡”。

要求:

1.默读自主思考,圈点勾画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充分讨论后,推荐一名代表展示本组风采。

五、结课

7.19 白杨 一、教学要求 篇七

读懂例话,知道怎样读懂一篇课文。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要求,学生自学,初步理解例话内容。

二、讨论例话内容。

1.对刚升入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懂一篇课文有哪几条要求?(有四条要求:一是理解字词的含义,二是读懂每一句话,三是能给课文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四是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这四条,既是读懂一篇课文的要求,也是读懂一篇课文的基本方法。例话是怎样说明这个读懂课文的基本方法的?(是用《挑山工》为例来说明的。)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读懂《挑山工》这篇课文的方法说一说吗?(请几个学生按例话的内容说说。)

三、举一反三,巩固对例话内容的理解。

1.回忆学习《可爱的草塘》的过程,说说是怎样读懂这篇课文的。

2.回忆学习《小站》、《卢沟桥的狮子》的.过程,说说是怎样读懂这两篇课文的。

四、.总结。

这篇例话中说的四条是读懂一篇课文的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学习每篇课文都要按这样的要求去做。以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达到更高的要求。

8.一年级上册18-19课练习题 篇八

“瓜”字共()画,第三画是()。

“衣”字共()画,第五画是()。“来”字共()画,第三画是()。

“年”字共()画,第四画是()。“左”字共()画,第一画是(“右”字共()画,第二画是(二、补充音节。

()ái()àng()án()ǎng(孩

让 玩

往 觉

()ào()uà r()w()h(道

化 让 玩

化 道

h()sh()zh()

三、填空。

又唱又跳 又大又圆

又说又()

又细又()

又()又()又()又()

四、看拼音,写词语。

dà yī chū lái huí lái

()()()

xī ɡuā ɡuā ɡuǒ

shànɡ yī()()())。)。)iào()āo))d(五、给音节加声母。

()ǎn()ào()ǎn()ě

满 舍

()ié()ián()òng()ái

结 年 动 来

六、给音节加韵母。

l()k()z()j()n(丽

砍 造

d()m()z()动 满

七、连一连,读一读。发 起 知 来 睡 绿

八.读一读,圈出每组中不是同类的词语。

(1)篮球

地球

足球

羽毛球

(2)山羊

小鸟

小兔

耳朵

(3)足球

跳高

打球

跑步

(4)电视

电话

电灯

9.白杨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2.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重难点:

1.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杨朔《荔枝蜜》。

2.这篇文章赞美了蜜蜂的哪些优秀品质?仅仅赞美蜜蜂么?还赞美了谁? 师:看上去像在写蜜蜂,其实是借蜜蜂来赞扬像蜜蜂一样勤劳的人民,这种写作手法,我们叫作“借物喻人”。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再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板书19课《白杨》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回顾课文主要事情。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了解西部的一些相关的知识,并初读了课文,那谁能告诉大家白杨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生:一个新疆工作者在旅途中向他的子女介绍长在戈壁滩上白杨树的情况。师:就是写了这样一件事,那这位边疆的建设者是怎样介绍白杨树的呢?请打开课本画一画。

(二)白杨树的特点 1.小组学习师:画好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找到的句子,并说一说爸爸介绍了白杨的那些特点? 2.小组汇报交流(一人读,一人说感受)

主持:我们小组认为爸爸是这样介绍白杨树的。读“”这里边有三句话,每一句话都写出了白杨树的一个特点。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高大挺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适应力强、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生长范围广)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抵御灾害、很坚强、生命力强、白杨树能抗拒各种各样的灾害)

后两人:我们想带着自己的感受给大家读一读。(集体交流)师:这一小组讨论得非常好,把白杨的特点说的很全面。(加一颗星)3.引导

师:课文中写爸爸透过车窗看到的白杨树是生长在哪呢? 生:戈壁滩

师:对,大戈壁,你们找一找课文哪一个自然介绍了大戈壁的景色?(指名读)

老师这有一幅图,你们边听边看,体会一下大戈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一看看不到边,很荒芜。

(2)像沙漠一样,没有水也没有山。(3)没有人烟,无法生存,很荒凉。

师:总之,这个环境是非常得恶劣。但,就是在这恶劣的环境里白杨树生长得这样高大挺直,就像同学们刚刚说到的它生命力强(板书)。

师:风沙、雨雪、干旱、洪水对它来说都是自然灾害,但它却能抵御这些自然灾害。谁能给大家读一读体会这个特点?这体现出白杨树能抵御灾害(板书)语言训练:“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用这个关联词赞美一下别的树,如青松,白桦,银杏树

师:刚才这一小组和我们一起理解了这三句话,我知道了白杨树不但高大挺拔,而且适应力强,还能抵御自然灾害。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白杨的赞美之情。那么,同学们,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么?谁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来读一读?

生:读13段。

师:表白是什么意思? 生:坦白的告诉,解释说明 师:那爸爸想要表白的,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那爸爸他到底表白怎样的心呢?我们到文中去找答案,我请同学来读一读14自然段,思考:既然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那么孩子们现在只知道什么? 师:那孩子们只知道什么? 生:

师:是啊,孩子们只知道这些,那只知道是什么意思? 生:光知道这些,仅仅知道这些,就知道这些

师:孩子们只知道这些,那他们不知道的又是什么?

(小组讨论,怎么讨论,由组长来读这三个只知道,每读完一个就停下来,思考他们不知道什么?)

师:爸爸妈妈为什么在新疆工作?

为什么爸爸要带他们去新疆读书,而不在自己的家乡读书? 不知道新疆当时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结。同学们读三个只知道,你们每读一个只知道,我就读一个同学们总结出来的不知道。

师:孩子们不知道,但是你们通过上节课老师介绍给你们的时代背景,你们知不知道?

生:服从祖国需要,来到边疆建设工作。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来新疆扎根新疆,建设新疆。荒凉、穷(50年代的城市都很差,更别说新疆了)

过渡:同学们,正像你们理解的一样,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爸爸妈妈服从祖国的需要,来到新疆扎根建设。我想你们是能够理解爸爸的心意,可是孩子们现在不能够理解。那爸爸到底通过介绍白杨想表白一个建设者怎样的心呢?让我们再看爸爸的这几句话。默读,看看爸爸到底在表白怎样的心呢?

生:1-2句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白杨树一样服从国家的需要,扎根边疆,献身边疆。3句爸爸想告诉孩子,以后遇到困难,都要坚强,不退缩。

师:同学们,这第三句除去教育孩子们不怕困难以外,有没有说他们这一代建设者也是不怕困难的呢?

过渡:同学们,正是在当年,这些千千万万的儿女他们毅然离开了繁华的城市,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来到了艰苦的地方,扎根边疆献身边疆。有些人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些建设者怎能不令人敬佩呢?他们不正是具有白杨品格的人么?请你们自己来赞美一下这些建设者吧。

师:同学们,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刚才爸爸透过车窗看着窗外的白杨树陷入了沉思,他实际是想到了谁?(千千万万扎根边疆的建设者)

那现在列车在前进,爸爸望着车外的白杨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请读16自然段,思考:他为什么又陷入了沉思?后来他的嘴角为什么又浮起一丝微笑呢? 师:当我们理解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再来看题目,题目叫白杨,但这篇文章实际是在赞美谁?

生:赞美千千万万的边疆建设者。

师:那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远大志向

奉献精神(板书)总结:这篇文章,就是作者通过介绍白杨的特点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种写作方法就是“借物喻人”。课文学到这里,你想对扎根边疆、献身边疆的建设者说点什么? 4.拓展

(1)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像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如筑路工人,地质队员,建筑工人,青年志愿者和军人等。请选择一个夸夸他们,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2)推荐矛盾的《白杨礼赞》,陶铸《松树的风格》 板书设计 白杨

借物喻人

赞扬

高大挺直

远大志向 生命力强

抵御灾害

10.《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要求(一) 篇十

(一)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不可缺少的基础。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要求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对于量具要求掌握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正确使用,并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机械识图》

第一章 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 1、制图基本规定、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简介

3、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和线段分析 重点与难点:

(1)遵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内容。

(2)会画常见的几何图形,掌握长仿宋体字、数字和字母的写法。

(3)掌握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会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掌握平面图形的画法和和步骤。

第二章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1、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2、三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 重点与难点:

(1)种视图名称、配置及主视图的选择。(2)

正确理解投影规律。第三章 几何体的投影

1、平面体的投影

2、回转体的投影

3、简单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组合体的三视图

4、尺寸基准、定型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的含义 重点与难点:(1)面立体(棱柱、棱锥);(2)曲面立体(圆柱、圆锥);

(3)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要求尺寸标注,所注尺寸能满足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4)

读组合体的视图。第四章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1、视

2、剖

3、断

面 重点与难点:

(1)掌握国家标准《机械制图》规定的各种视图、剖视、剖面的画法。

(2)了解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达到投影正确、尺寸完全、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第五章 常用件的表达方法

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2、键和销

3、滚动轴承 重点与难点:

(1)用螺纹紧固件(螺栓、双头螺柱、螺母等)的连接画法和规定标记及螺纹紧固件的装配画法。(2)销和键连接的画法。第六章 零件图

1、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2、读零件图

3、公差与配合

4、粗糙度

5、形状和位置公差

6、零件测绘概述

重点与难点:零件图是机械图中的重点,除讲授课程内容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之外,对零件测绘要有一定训练,能正确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零件测绘至少要有两个基本视图和两个其它视图(辅助视图),尺寸数量约20个左右,视图选择与配置恰当,尺寸标注要完全、清晰符合标准,掌握常见工艺结构(如退刀槽、沉孔)的尺寸标注,能根椐已知条件注写表面粗糙度符号,确定技术要求。

《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

1、概述

2、金属材料的性能

3、常用金属材料

4、热处理

5、非金属工程材料 重点与难点:

(1)、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 掌握金属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

(2)、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碳素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硬质合金)的主要性能和具体应用。

(3)、了解热处理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热处理方法(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4)、了解各种非金属工程材料(工程塑料、橡胶、陶瓷材料、复合材料)

《量具的使用》

1、游标卡尺

2、千分尺

3、其它常用量具 重点与难点:

(1)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读书原理、正确使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来测量零件以及正确维护保养。

(2)了解其它常用量具的种类和特点。

三、考核要求与形式

1、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及其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在较短、较集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能对后续课程有所帮助,并对今后的考工打下一定的基础。

2、笔试。

上一篇:焦作市朱村矿蔬菜及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分析下一篇: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