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精选11篇)
1.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 篇一
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价实施工作意
见
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价实施工作意见
根据《镇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细则》,镇素质教育评估组一行6人于2010年10月26日对你校进行了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评估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察看、个别访问等方式,多方采集信息,对打鼓小学的办学思想、领导班子和办学特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课程改革、德育教育、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确定你校为合格等次,现将督导评估意见反馈如下:
一、主要成绩
1、学校领导班子坚持班子学习制度,学习党的十六、十七大精神,学习“八
荣八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等;对班子成员进行党风党纪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廉洁奉公教育,从而使班子成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爱岗敬业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执教。领导班子分工协作、职责明确,在各项工作中能发挥良好的带头模范作用。能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了“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办法,较好地发挥了班子的整体效能。学校以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素质为本,教育为主,全面育人”的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把学校办成“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三特”学校。
2、学校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建立和完善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考评监督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评价细则》、《请假制度》、《教学质量奖励方
案》、《打鼓小学教师量化考核方案》、《打鼓小学教师工作量化考核评分细则》等,深入开展“讲师德、比奉献、塑形象”活动,调动全体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打鼓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教学工作要求。学校严格实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科课程,加强教师的业务进修与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校本教研、听课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95%的专任教师能“一专多能”,能适应二门以上学科教学和年段“小循环”教学工作。学校鼓励并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大专及本科的自学考试、电大、函授学习,多层次全方位地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4、学校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重视学生良好的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专题系列活动”为载体,对养成教育常抓不懈。上学年,学校开展了好习惯伴我行养成教育
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争做文明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队会活动,建立了“红领巾心里话信箱”。
4、学校重视校本教研,每学期定期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大型教研活动,经常开展听课、评课、研课等。
5、学校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作为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对课外兴趣小组的建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段的不同设立了兴趣小组,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加各自喜好的兴趣组活动,校园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更加富有生气。同时,通过广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一批批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
6、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明整洁,在各楼层的楼梯口辟有宣传画、板报,集学校办学思想、理念、目标、宗旨于一体,为打鼓小学构建了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是打鼓小学一道亮
丽的风景线。
二、存在主要问题
1、缺少学校中远期实施素质教育规划,前三年的自评材料及自评过程材料不完整。教师会议、行政会议缺少实施素质教育的详细记录。学校各类财产清册、有关证件不齐。学校办学成果与经验归纳不够。材料收集归类整理需加强。那一世范文网
2、学校无实施《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细则,无教师培训登记表,教师培训计划没有针对性,师德教育活动材料、体现师德师风材料、教师培训工作材料偏少,教师培训成效材料不完整,教师工作评价材料不全。
3、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德育网络,充分挖掘社会德育资源,进一步发挥校外教育力量的作用。要加强对经常性德育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学生良好表现典型材料的收集,以便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德育成果。
4、对校本课程开发有待进一步加
强。
5、要进一步加强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讨工作。学校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制度,以校为本有关教研活动记录材料不够完整。
6、艺术教育原始记录缺,活动的材料偏少,获奖作品要收集。
7、学籍缺少。学生变动材料不完整,学生变动数统计有误。
8、缺少特殊生跟踪材料、科技活动材料。
根据评估团对各项素质教育指标进行量化积分,打鼓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综合评价为合格学校。希望学校认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加以整改。
2.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 篇二
教育督导是国家教育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代表政府,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教育行政、目标以及政府制定的督导评价标准对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活动进行质量判断和评价的制度。2012 年国务院颁布了《教育督导条例》, 成立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 提出积极构建督政、督学、监测“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教育督导评价体系。
《县域内教育督导与评价文化建设研究——以湖南为例》一书提到, 教育督导评价是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督、评估、指导和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 长期的督导评价实践和积淀必然创造有自身个性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 培养和塑造适应教育时代特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先进的教育督导评价文化, 是建立在现代教育思想基础之上, 承继了长期以来国内外教育督导评价的科学理念、制度规范、专业行为, 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学校发展、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发展方面具有切实引领作用的文化, 是对督导评价工作者有强凝聚力、对学校有强感召力、对教育决策者和执行者有高满意度的文化。
笔者作为湖南省示范性高中的校长, 深感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教育督导, 建设教育强省更离不开教育督导, 这已被湖南省完善教育督导制度、重视教育督导与评价, 尤其是开展“两项督导评估”的生动实践所证明。 “两项督导评估”的实施, 强化了党政领导的重教意识, 促进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强化了财政保障作用, 促进了教育投入的依法落实;加大了资源整合力度, 明显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了教育发展整体水平。督导之威可谓大矣, 督导之力可谓强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教育督导逐渐由督政为主的“外延监督”向以督学为主的“内涵督导”转变。
提及教育评价, 我们并不陌生。学校是否依法依规办学, 管理方式是否完善, 是否坚持素质教育, 教学理念是否先进, 教学质量是否过关, 都需要通过教育评价来作出判断。但如何进行教育评价、进行有效的督导, 却也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这本科学、专业、兼具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教育督导与评价文化建设研究成果的读物, 让教育督导与评价变得更加直观, 无需盲人摸象, 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教育督导实践需要教育督导文化的引领, 而教育督导文化的形成则源于其内核即伦理精神的塑造。公平、效率和人本的教育督导伦理精神, 要求教育督导实践树立服务型教育督导观, 建设科学专业的督导评估工具, 推进督导制度伦理化和督导伦理制度化, 大兴教育督导文化建设之风。
《县域内教育督导与评价文化建设研究——以湖南为例》一书涉及县域内学校管理与评估的各个方面——从督政、督学、质量监测三个专题及两项督导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评估、督学责任区建设督导评估、合格学校验收督导评估及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等六大块。可以说, 从理念文化到制度文化都进行了比较全面、详实的研究。尤其以“督政为主, 督学为本, 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县级督学责任区构建长效机制”“县域内督学应持有‘八督’与‘八导’”“完善问责机制, 增强县级督政实效”等作为重点研究内容, 进行了详细探讨。对于许多基层学校校长来说, 教育政策和相关文件卷帙浩繁, 很难做到了然于胸, 加之与学校管理有关的规定分散在不同文件中, 学习和领会都不易。该书整体把握教育督导与评价相关政策延续性, 既避免对数据的片面理解, 又能在指导中兼顾政策的准确全面, 且包含具体案例, 对于教育督导与评价工作的开展会更加有的放矢。
3.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 篇三
一、坚守价值判断,建立学校督导评估的导向机制
教育督导就是通过发挥“督”与“导”的功能,促进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但不少学校在迎接上级督导评估时,感觉到的是负担和压力。譬如督导前的资料整理,就是一项烦琐艰巨的基础工程,需要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对大量翔实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假如学校平时积累的资料匮乏,不能对号入座,更会有捉襟见肘之感。如此迎接上级部门的督导真是心力交瘁。而督导迎接过后,费尽心机整理的档案资料成为尘封的历史。原因在于,学校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督导评估导向机制,陷入了“被督导”的泥淖。这样就造成了教育督导业务部门与学校之间在督导行为上的脱节,只是为督导而督导,让督导单纯成了上级部门考核、评估学校的手段。这样的督导与被督导,是严重缺失教育价值的行为。
因此,为真正搞好学校的督导评估,学校应坚守价值判断,确立学校督导评估的导向机制。首先,我们要坚持写真式描述。若评估时以偏概全,盲目拔高,必然会影响教育决策者的价值判断。因此,评估提供的资料应客观真实,这样其价值判断的信度和效度会越高。其次,我们要坚守“育人为本”的教育价值。通过督导评估,达成共识:学校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要培养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创新性人才。最后,应瞄准服务于学校的特色价值发展。学校督导评估要走出“被督导”的误区,就要敢于坚守自己的办学特色,努力形成自己独到的价值判断。
二、彰显价值追求,完善学校督导评估的落实机制
学校督导评估指标应包括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基础性指标是为贯彻教育思想、端正办学行为提出的目标和方向,而发展性指标则是为学校教育的特色化发展预留广阔的空间,应更加关注学校的价值追求和特色发展。因此,为彰显价值追求,学校应不断完善督导评估的落实机制。
第一,突出督导评估与校长价值领导相结合。在学校督导评估中,校长的核心作用不言而喻。这种作用不仅表现在组织、指挥、协调上,更表现在学校办学思想、治校方略的提炼、强化上,表现在对督评内容的效能分析和价值判断上,表现在对先进教育思想的确立和持之以恒的实践上。基于此,校长应在广阔的理论视域和宽泛的实践体验中,发现、凝练有利于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养料和实践方略,着力实施价值领导,凝心聚力,与时俱进。第二,要突出督导评估与优化学校管理相结合。学校应把督导评估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按照评估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水平。譬如在学校管理中对教师的评价,我们可以实施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教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杜绝片面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奖惩性评价的现象。这样就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良好的价值引领作用。第三,要突出督导自评与构建育人特色相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要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要让学生的思想在校园得以生长,让学生的素质在校园得以涵养。譬如,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学校决策、监督实施、管理评价,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这样,学生作为特色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学校督导评估的生力军,从而使育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学校督导评估实现有机契合。
三、实施价值评估,搭建学校督导评估的长效机制
学校督导评估应凸显对学校价值发展的价值评估,促进上下目标整合,内外相互协调,运作有效监控,使偏离发展目标的现象得到及时纠正,不断总结成功经验,激励发展行为,让督导自评贯穿于学校特色发展的全过程。
4.泾阳县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 篇四
实施情况汇报
2009年,省教育厅、省教育督导团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并实施“陕西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泾阳县县政府和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通过客观分析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真审视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认为要实现我县教育质量的持续、均衡、快速、健康发展这一目标,就必须认真落实好“316工程”,严格遵循教育规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突出办学特色,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高度重视,精心规划,启动工作有条不紊
1、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夯实工作责任。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坚持“强县富民,教育为先”的战略,在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上优先保障教育,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在工作安排上优先考虑教育,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接到省市关于全面启动并实施“陕西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的文件后,我县依 据省市文件精神,县教育局和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立即组织成立了泾阳县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领导小组,由县教育局长苟俊涛同志担任组长,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席泾武同志和教育局副局长丁小明同志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公室主任由教育局基教股长张西平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督导办主任许孟超同志兼任。同时,抽调基层学校经验丰富,能力突出,担任过初中校长职务的同志和具有中学一级职称以上的学校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教师等精英力量,成立了泾阳县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评估小组,全面负责我县义务段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发展水平评估工作。2009年6月我们开始组织专门人力对基层学校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出台了《泾阳县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实施方案》,对我县实施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的依据、内容、对象、时间和要求等作了总体安排。
2、全面动员,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机构健全以后,2009年10月12日,我们首先组织召开评估小组成员工作会议。由办公室主任领学了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同志在全省2009年教育督导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曹普选的工作报 告及《陕西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实施方案》。会后,又多次组织了对《陕西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文件汇编》和指标涉及的各类文件要求的专题学习。11月4日,我们组织召开了全县各校园发展水平督导评估工作会。会上下发了《泾阳县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实施方案》,对各块指标的具体要求和评估工作做了专题培训和具体说明。最后,泾阳县“316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县人民政府督导室主任席泾武同志就实施“316工程”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意义作了重要讲话,并对各学校和评估组成员提出明确要求,要把实施“316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三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3、认真组织,科学安排,确保有序开展。为了加强督导评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2009年8月开始,我们就先后对云阳海联小学、泾干镇中学等7所中小学进行了一个月的试点评估,进一步摸清了学校的现状与“316工程”指标体系的差距。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研讨,制定了评估规划和具体的年度实施安排,明确了评估任务。结合我县实际,将全县各镇中小学和直属学校分为骨干学校、布局调整中要保留和重点建设的学校和拟撤并学校三类,按年度计划实施评估。对于前两类学校,我们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评估,重点突 出其发展性。对拟撤并学校,我们在评估中重点检查其办学方向、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校园安全等内容,对办学条件等不做过高要求。
二、努力探索,不断完善,评估工作高效开展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评估业务水平。
为了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督导评估水平,切实搞好学校发展水平316工程督导评估工作,首先,我们充分利用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组织学习培训的机会,连续三年积极选派了8名幼儿园园长、4名小学校长、7名中心校校长、8名中学校长和督导室9名工作人员,分别参加陕西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的培训学习。其次,为了帮助评估学校进一步做好自查自评工作,确保正式评估的顺利进行,2010年3月23日,在总结2009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选定泾干镇中学和泾干镇中心小学为观摩点,组织2010年即将接受评估学校参加了全县“316工程”现场会,并对应进行了观摩学习。
每学期开学之初,我们又组织召开评估学校“316工程”专题培训会,对全体评估组成员、各中心校校长、中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从有关政策法规、教育理论、督导评估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辅导培训,同时安排布置了自查自评工作,要求按照方案点对点的完成自查自 评,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填平补齐工作。在正式评估之前,组织全体评估人员召开培训会,总结上年度评估的得与失,并集体讨论制定改进措施和方法。要求每一位评估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评估任务、方法以及评估过程中应遵循的督导纪律。
2、注重过程督导,帮助学校做好自查。
首先,指导接受评估的学校成立学校发展水平自查自评机构,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细则,认真开展自查工作,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其次,指导学校写好自查报告,填写好自查工作表,要求自查报告要客观、实事求是地反映学校现状,要根据评估细则逐项逐条对照得分,得分要准确、真实;第三,建立评估学校的联系人制度,并由具体联系人组织深入学校进行自查指导,帮助学校解决存在问题,为正式评估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
3、创新评估方法,确保评估实效高效。
在做好过程督导的同时,2010年,我们认真总结上年“316工程”评估经验,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建立了与评估学校的联系制度、综合通报会中心发言人制度及阶段工作小结制度,并在日常评估工作中严格落实。积极开通了“泾阳县316督导评估”QQ群,公开督评人员邮箱、电话,充分利用“泾阳教育督导简报”等 信息交流平台,从“316工程”实施策略到日常督评工作,从上到下,从面到块到点,全方位的加强协调、沟通和交流,使每个学校都能清楚的对照指标开展自查,使每一项指标都能在学校找到印证点。同时,组织专门人力把评估过程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归纳、提炼,重新修订了包含《泾阳县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实施方案》、《泾阳县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评估程序》以及《泾阳县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自查工作用表》等内容的《泾阳县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操作手册》和师生及家长问卷、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听课情况统计表等,从而确保了评估中所提问题和建议更加切合学校实际,增强了学校整改工作的针对性,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了校长和教师对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水平,提高了评估工作的实效性,使评估工作“警察”和“医生”的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在组织正式评估前一个周下发督导通知书,评估中,我们按照“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明确责任,合理分工,把每项指标落实到人。采取听学校领导汇报、随机推门听课,查阅近三年的档案资料、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察看学校整体面貌及部室的管理和使用,师生及家长问卷和访谈,学生知识能力测试等六种形式,把 每项三级指标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观测点,认真扎实的点对点逐一核实并记录。召开评估小组讨论会,每位小组成员按分工说明学校工作的成绩与不足,以便使中心发言人能更加全面地掌握学校的整体情况,最后进行现场集中反馈。现场集中反馈分两步进行,先按照“谁采集谁反馈”的原则,按分工逐一反馈;最后由综合通报会中心发言人针对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主做总结发言,从而确保了评估工作的实效性。
4、积极落实整改,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针对评估学校的存在问题,我们向学校、教育局及时进行了反馈,并向县政府做了专题汇报。同时对评估后的整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时限和要求,并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检查整改工作的落实情况。一大批校园在评估后整改力度大,成效明显。永乐镇北流荣华光彩小学围绕学校体育器材和图书数量不足的问题,自筹资金1万7千余元购置千余册图书,并积极联系西安荣华集团、西安烛光图书馆获得了5000余元的少队活动用品和1800余册的捐赠图书,大力争取到上级投放的4000余元的体育器材,较好的满足了学生活动和阅读的需要。每学年8次的主题教育和“两操两课”以及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身体心理素质得到 较好的培养和提高,在2010年全县中小学生冬季越野赛中成绩傲人,同年12月获得咸阳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称号。县前街小学积极争取上级建设资金500万元,新建教学楼2座,使原来残缺的多个功能部室得到健全和正常使用。建立以教学质量为评价重点,以学生评价为参照的六年级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并实行滚动管理,大大的提高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逸夫小学结合存在问题加强了教育教学科研和特长的培养力度,先后有2个课题获得市级立项并已结题,多名教师的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发表,李荣、郑敏等几名教师分别荣获“咸阳市教学能手”、“ 咸阳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2011年十几名学生在少年科技制作大赛上获奖。通过推荐评选每周“五讲四美”明星、英语会话表演竞赛、创办校园学生报社《小小月牙》、黑板报设计比赛、“爱我课本”等一系列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云阳明彦幼儿园拿出10万元,增添了幼儿活动室的空调、电视机、电子琴、毛巾、水杯架等设施,并对活动室进行了温馨、漂亮的装扮;安装了远红外线监控设施,确保了幼儿在园的安全快乐的学习生活。2011年被评为“县级示范幼儿园”荣誉称号。
三、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在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县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民办学校、4所高中经过了市级评估,良好以上等次占评估总数的66.7%。义务教育学段和学前教育学段的21所初中,97所小学,51所幼儿园(共计169所学校)已全部经过了县级评估。其中良好等次21所,合格等次101所,不合格等次47所。通过“316工程”的督导评估,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一是评估程序严密规范。通过制定督导通知书、安排指导学校自查自评、组织开展正式评估、收集评估资料、书写评估报告等程序,明确了各阶段应作的具体工作内容。
二是评 估过程立体全面。以“听、查、看、问、访、测”为评估主要手段,并对每种手段的运用提出具体要求。我们每次督评都注重“五看”:一看环境,是否达到了绿化、美化、净化的要求;二看管理秩序,是否做到管理规范、秩序井然,对实验室、图书室、机房、食堂、住宿、厕所等没有一处不看,看是否与校长讲的一致,是否与制度一致;三看各种活动,看是否让学生走在有意义的世界里;四看资料,学校的工作是否正常,相关记载是否与领导讲的一致,是否体现管理的现代理念,教育教学资料是否反映了课改精神,德育工作开展 如何,实践活动是否丰富多彩;五看资源的利用,实验室开放程度,图书流转周期,电教设施的利用频率,现有的配套用房是否运用到位,宿舍食堂的使用率等;该看的东西都要好好看,全面地看,把自己融入到学校的每一处,努力使自己片刻成为学校管理的分子,从而全方位立体化的准确评估每一所学校。
三是评估反馈及时高效。评估人员在对学校的各类信息采集完毕后,召开组内讨论会,对每个评估人员所采集的每条信息进行讨论,最后确定学校发展中的成绩与不足,并在学校班子成员、教师及班主任代表、教研组长、工会成员参加的大会上现场反馈,学校也可以对反馈内容当场提出质疑,全力促使学校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办学成绩和存在的具体问题,明确今后整改的方向和内容。
四、几点认识
通过近三年的督导评估工作,使我们对“316工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是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提出并实施的“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是立足我省教育现状,着眼教育的现代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从办学方向到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的全程把握学校发展的诸多要素。其指标体系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 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对于教育的均衡、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规范和推进作用;对于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无疑是一剂强有力的推进剂;同时也是对基层学校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明确发展目标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起到了很好的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其次是形成了动态螺旋式的督导评估方式。“316工程”督导评估激活了互动机制,以谋求共同发展为出发点,以学校自查自评为基础,以正式督导评估为指导,后期跟踪督导落实为保障,形成了一种上下联动,全程评估的新形式,这样不仅提高了督导评估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而且有利的促使了基层学校更加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地把握评估标准、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扬长避短,改进工作,避免应付检查、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而且以三年为期,循环性督导提高,更好地实现了督导评估效益的最大化。这种督评方式,受到了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欢迎。
第三是对素质教育的有力推进。通过对指标的学习和在评估实践中的运用,我们深切地认识到“316工程”督导评估给力素质教育。按照评估指标,除了对学校办学硬件的改善和投入等加强督导以外,更加注重了对学校科学质量观的树立、教师师德修养、专业能力的培养 和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和能力、身体心理品质、艺术素养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指导,从而促使学校逐步剔除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诸如师生的评价考核等种种弊端,进一步切实保证了学校对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具体的落实。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三年的督导评估,我们发现对照省级指标要求,一些学校仍然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办学条件方面
一些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地方的小学,功能部室数量不足,实验器材、微机等内配设施陈旧老化,不能满足现今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方面
一些小学和民办幼儿园管理上也不够细致规范,制度缺乏人本思想,教育科研水平偏低,教学质量不高。部分幼儿园小学化教学倾向比较严重。
(三)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体、音、美、英语、计算机学科教师专业不对口,小学段尤为突出;小学段教师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组织教学的能力相对较差;班主任培训合格率偏低,骨干体系建设成效不够明显。
5.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 篇五
2011年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安排及要求
为了扎实做好2011年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工作,确保督导评估工作顺利进行,现就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评估组及人员分工 本次评估分为四个小组 第一小组:麻长江
负责评估学校办学方向和师资队伍建设两项指标所涉及的内容。
第二小组: 周 波
负责评估学校经费和办学条件两项指标所涉及的内容。第三小组:郑孝合 刘俊忠
负责评估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指标所涉及的内容。第四小组: 雷崇智
负责评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指标所涉及的内容。
二、评估时间安排
11月10日 西社中学中学 西社中心学校 11月11日 王庄中心幼儿园
城关三小幼儿园 12月13日 城郊中心
城郊幼儿园
12月15日 城郊中学 12月20日 实验学校
三、评估工作程序
1、召开督导评估预备培训会。参会人员为全体评估的成员,被评估学校领导班子及各小组联络员,安排评估工作,各小组联络员确定1——2名。
主持人:雷诚志
2、召开汇报会。参会人员为全体评估组成员,被评估学校领导班子,各小组联络员及教师代表,听取学校自评工作汇报。
主持人:党武军 会议议程:
①介绍316工程有关情况
②校长代表学校汇报工作(自评报告)
3、各小组分头按照对应指标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备课本、作业等,实地查看办学条件、校园文化、校容校貌、功能部室及设施设备配备利用、管理情况等,现场调查、核实有关指标,3、评估操作表;
4、学生、家长、教师问卷调查汇总表。
附件:问卷调查表
0一一年十一月七日-5
澄城县学校发展水平316督导评估教师调查问卷
1、您是否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教育教学理念?具体途径是什么?
2、你是否经常将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以理论的形式体现出来?
3、学生对您的课堂教学满意吗?表现在哪些方面?
4、您觉得自己的课堂教学最让学生满意的是什么?
5、您经常通过那些各种渠道,不断改善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6、您是否经常听课?经常上多媒体课?本学期上了几节。
7、您经常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艺术自我反省吗?采取什么方式?
8、您经常家访或找家长沟通吗?具体学生姓名?
9、作为教师您觉得工作压力大吗?为什么?
10、学校注重对每个学生都尽到自己的职责了吗?表现在哪些方面?
11、您觉得您对每个学生都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表现在哪些方面?
12、您认为学校在抓教学管理措施得力吗?奖评方案能否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6.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 篇六
关于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磁县槐树学校座落于滏阳河畔,磁临路北,南望凤凰山,北临溢泉湖。交通便利,环境优雅。2014年6月升格为县教育局直管学校,学校教学设施齐全,管理规范,学校现有学生1005人,有 20个班。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72多平方米。近几年来,政府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完善学校教学设备,有图书室,艺术阅览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播放室。电子备课室,音、美教学专用教室,少先队科技活动室,劳动体育器材室,卫生室等,其中图书藏书达39000余册,生均40余册,实验教学仪器近700种,20000件,能同时开设25组实验教学,10余个专用教室均达到国家所规定的标准。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教育教学红旗单位,学校被评为邯郸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邯郸市文明单位、磁县教学先进单位、“邯郸市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邯郸市少先队雏鹰大队”、“邯郸市少先队先进集体”、“磁县教育工作红旗单位”、“磁县中考明星学校”、“中考成绩突出贡献单位”、“磁县校讯通工作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
二、主要措施和成绩
(一)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环境 2014年,学校投入 30 万元对学校围墙、地坪进行了修补完善,投资近20 万对学校进行了绿化美化硬化,同时学校也对学校的教室文化及校园文化时行了布置。学校设有图书室、计算机教室、科学实验室,体音美及门卫室,宽带网、卫星教育地面接收站等,极大地改善了办公环境。目前,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支持。
1、学校教师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师50人,男教师 24人,女教师 26 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专科及以上学历 50 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今年,通过县教育局新招教师,我校又新增年轻大学生教师2人,为我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活力,我校教师结构更加合理。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内涵。
我校长期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通过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适时举办师德典型事迹报告会和暑期师德集中培训会,开展师德“教育月”、评选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表彰师德标兵等活动;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提升教师师德修养水平。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师德现状调查。定期召开家长会,印发《告家长书》,广泛听取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师德建设的意见。我校严格治理“乱收费”,每学期学校与全体教师签订《治理乱收费责任书》,坚决杜绝乱收费、乱订乱购教辅资料的现象和行为,坚决杜绝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及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水平。
(1)、我校始终坚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校训,“求实创新、励志图强”为校风,“勤奋严谨、厚德博学”为学风,以“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通过“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开展,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研训平台,促使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在这项活动中,学校尤其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做到四个一:执教一节研讨课,制作一份优质课件,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发表一篇论文。有压力才有动力。近年来,学校青年教师通过研究实践,写出的经验文章在省、市、县频频获奖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青年教师先后获县教学公开课二等奖1人次,省优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2人次,县级二等奖4人次。
(2)、大力提升教师素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县教育局统一部署,我校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校长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进行学习,同时还选派教师到进行挂职锻炼,从多方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从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质量。
1、开足开全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认真执行部颁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开课,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面向全体学生,以德育为首,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严格按照转学程序和要求办理学籍手续,各类学籍资料管理有序。严格执行教育教学行政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建立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责任制。
2、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一是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坚持教学常规一月一查一通报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检查考评方案,结合学校实情制订操作性强、规范标准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二是扎实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学校每学年开展两次课内比教学活动,并坚持推门听课制度和新调入教师跟踪听课制度,有效促进了教学常规的落实和课堂质量的提高。三是通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逐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组织学生参加未经县教育局批准的竞赛活动。
3、开展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我校严格按县教育局统一作息时间进行教学,保障学生休息时间,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抓好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阳光体育活动时间,由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组织。分年级循环开展大课间广播体操活动,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在六月一日开展一次“庆六一”文娱活动,在十月一日开展一次“庆国庆中华美文诵读”活动,在9月底-10月初开展一次冬季体育运动会。
(四)切实加强德育安全工作,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保障。
1、加强班级少先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做好常规德育工作,学校以“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文明班级”的评选、评比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少先队红领巾督查队的作用。
2、加强“课外访万家”活动,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把同时要求教师必须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基本状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学校要求教师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家访,增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增强育人意识、责任意识,共促教育和谐发展。
3、以体验活动为主线,培养实践能力。我校以教师节、国庆节、元旦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为契机;组织运动会、歌咏会、阳光体育、拾白色垃圾、学雷锋等体验活动,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学会审美、学会宽容、学会感恩、学会思考。
4、加强安全工作。我校通过制定消防、防震等紧急疏散应急预案、开展法制安全讲座、对学生进行防火灾、防食物中毒、防踩踏、防泥石流、防盗、防地震、防溺水、防雷电、防校园暴力、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全面落实学校安全目标责任制和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强化门卫值班管理,严把门口第一道关。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坚持每月定期排查与平时随机排查相结合,及时消除校园内各种安全隐患,并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进行视频全程监控,消除安全隐患。
(五)切实关爱特殊学生群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为教育均衡发展打好基础。
(1)关爱留守学生。学校教师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象,定期与他们谈话沟通,并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为了加强对学校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学校还开办了心理咨询室和心里话信箱,解决特殊群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障碍。
(2)关爱学困生和贫困生。学校教师从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学校建立了学困生、品行有缺点学生的帮扶制度,制定了帮扶的具体措施,帮助他们分析学习成绩差的原因,用名人的成长故事激励他们,辅导他们的功课,开导他们的思想,肯定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关注贫困生,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措施,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根据上级规定,为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学校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确实把资助金发放到真正需要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手中,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3)关爱残疾儿童。统计服务范围内残疾儿童少年人数,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宿舍急需建。
2、尚需修建一栋多功能综合楼。
3、尚需建学生食堂和宿舍。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提高认识,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在首要位置。
2、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争取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4、加大工作创新,积极探索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
总之,与先进学校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学校办学条件、硬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校将以这次“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为契机,虚心汲取各位领导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领导,调整工作思路,在以后的工作中,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办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为学校的腾飞和发展,为基础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7.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 篇七
一、浙江省学校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现状
尽管浙江省学校发展性评价从2009年才全面实施,但各地推进学校发展性评价的进程存在不均衡现象,有些地市发展性评价起步较早,如宁波、舟山、杭州、安吉等地从2004年左右就开始尝试逐步推进,经过试点、完善、推广等环节,至2014年,已经全面做到了区域内中小学校的全面覆盖,但也有部分地市进展较为缓慢。
(一)程序到位:学校发展性评价流程基本相同
各地的学校发展性评价流程主要包括5个环节:制订区级评估方案、学校制订发展规划、实施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督导评估总结、评价结果使用。而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具体程序包括:1自查自评:学校每学年自评一次,并将学年自评报告、新学年发展目标及主要措施一并交督导室。2年度评价:督导室组织人员对全区(市)发展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3阶段评价:教育局组织各行政科和有关部门根据学校发展目标的达成度,综合分析形成对各校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
(二)评价分段:分类编制不同学段评价方案
根据省厅文件,各地结合区域教育实际,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校性质分类编制了学校发展评价方案。如宁波慈溪市教育督导室根据学校办学类型、层级不同,分类编制出台了区域性学校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涵盖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安吉县分别制定了普高、职高、初中、小学、幼儿园、成校和电大7套学校发展性评价体系,并尝试对民办学校进行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其办学规范的进一步落实。
(三)指标细化:根据办学实际修订指标细则
学校发展性评价的省级指导意见中,为各地中小学、幼儿园评估提供了“基础性”和“发展性”两大类指标参考提纲。其中,基础性指标包括基本条件、组织管理、基本要求,共计3项14条评价要点;发展性指标包括发展规划、发展性评价项目、预期效果、自选项目共计4项16条评价要素。这一评价指标参考提纲在各地的实际执行中,得到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见表1)。有些简化为4项12个基础性指标,1项校定发展性指标;而有些地区则细分了9项23条基础性指标,9项22条发展性指标。在这些地方细化指标中,学校管理、德育、校园安全、办学条件、办学成效成为共同的关键性指标。
(四)过程管控:学校发展性评价信息平台建立
许多地市和学校自主建立了网络评估平台,使学校各项工作资料保存真实有效、及时有序,为过程评价积累了大量素材。如舟山普陀沈家门四小开发了校本发展性评价管理平台,设有指标内容、指标工作要点及分解、工作过程简述及反思、学期小结等栏目,各级子目标、记录人、责任部门分工明确,详细记录了督学进校指导、年度发展规划的落实完成过程。温州瓯海区和乐清市也于2012年建立了发展性评价网上系统。
(五)结果使用:评价结果与教育行政奖励挂钩
为引导学校重视发展性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将评价结果与绩效奖惩进行了挂钩,强化了发展性评价对于学校发展、校长任职、教师职评、绩效工资的影响。如宁波市本级,有25%左右的学校达到发展性评价A级结果,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会比普通学校高2~3%。宁波某小学通过细化分解学校指标到教师,若教师基础性指标达成率低于70%,则年度考核不得评优。缙云县的发展性评价结果占校长年度考核分值的65%。有些区县为保证评价结果排名的相对公平,综合“学校办学规模、区域位置、师资水平”等因素,将同一学段学校分成2至3类,使同质类学校内部进行横向比较。此外,天台县、乐清市还将发展性评价与优质高中保送生名额相挂钩。对于评价结果排名连续居末或不合格的学校,责成学校领导班子写整改报告。
二、浙江各地推进学校发展性评价的典型经验
(一)优化指标:发展性评价指标本土化的主要模式
由于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教育部门制定的评价指标各有取舍。绝大部分地区都对办学规范性指标实施一票否决制;有些地区为保证刚性教育条件的均衡,实施了以基础性指标为主导的评价体系,如衢州龙游县的基础性指标占80%,天台县的基础性指标占85%。而有些地区的发展性指标所占比例超过基础性指标。
1.发展性指标项目化模式。针对办学特色与重难点破解,一些地方要求学校每个学年选择创新项目或特色项目代替发展性评价的具体内容(表2),倡导学校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展现亮点和特色工作。湖州安吉县的发展性指标由学校申请“创新重点工作和创新项目”4~5项,创新工作指教学、德育、科研、艺术等各条线上的创新亮点,年末督评时取得分最高的2~3项。金华武义县要求学校每年自行选择1~2个项目开展创建活动。
2.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重构化模式。即当地教育部门根据教育管理和发展需要,对省厅学校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形成地方性评价指标体系(表3)。如丽水市莲都区教育局制订了“中小学目标管理发展性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分成三大板块。舟山普陀区落实发展性评价的“目标设计、过程监控、评价反思”三个环节,设计了“学校计划与发展过程+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主体性项目+附加项”三大项、五大版块评价体系,促使学校抓实基础性指标、提增发展性指标、突破主体性指标。
(二)基于规划:作为基石的学校规划制订的四种机制
学校发展规划是发展性评价的起点和基石,因此,学校发展性评价与年度发展规划的对接,能减少因校长变动而引发的发展规划任意调整弊端,使学校能够朝着既定的办学特色而不懈努力,使发展性评价有据可循。而学校在制订发展规划的实践中也形成了四种机制。
1.个人规划与学校规划对接制。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与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为自己的专业成长而奋斗。这种个人规划与学校规划对接能够达到上下联动、立体推进、人人进步的效果。如宁波江东区学校先自下而上征集教师五年发展规划,由教研组、中层管理机构征集学科发展规划与学校管理规划等内容,最后由学校汇总决策形成近期发展规划。
2.发展规划课题论证制。
学校发展规划采取“一校一规一论证”或者相似学校组成团队一起论证,以课题方式做学校规划,由局科室负责人、名校长为主要成员进行规划论证,并为学校现场解决问题,学校管理者之间相互启发。通过系统、辩证、动态的分析学校现状与前景,制定学校三(五)年发展规划,选准重点项目,排好发展序列,设定期望值,明确责任人,落实年度发展规划,实现内部发展需求与外部评估引导的融合对接。
3.发展规划预审和会审制。
宁波江北区建立了发展规划预审和会审制度,预审由责任督学牵头,逐校严谨审阅规划,逐校对学校领导及中层干部进行反馈;会审时邀请专家逐校点评,机关科室长进行可行性论证,每校的规划都经过三次修改才最终定稿,并成为年度形成性评价的依据。
4.学校发展规划评价制。
杭州上城区的发展性评价主要以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评估为抓手。其推进学校发展规划的行动路径,可用“整体设计、分级推进、行政推动、自主实施”来概括。通过区域系统设计,将学校发展规划纳入区域总体教育发展战略;以初中为试点,分级推进到小学和幼儿园,组建学校规划管理共同体;通过强化校长责任和学校评估,完善考核机制;学校以章程引领规划的制订、完善、修订等过程,自主确定发展路径。除了学校自主开展制度与评价规划外,区督导部门每年监测规划指标的达成度,从而开展以学校发展规划为评估内容的发展性评价。
三、深化学校发展性评价的思考与建议
学校发展性评价的实施既促进了学校的个性发展,使特色课程建设质量不断臻进,也推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敦促学校积极主动的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但不可否认,浙江省的学校发展性评价实践尚未达到“发展规划引领学校自主发展”“学校形成自主发展与评价运作机制”等的理想境界,还存在着学校对发展特色、发展规划与自身定位缺乏系统思考与设计,自主开展发展性评价的内驱力不足、教育部门行政奖惩干预起决定作用,发展性评价的专业力量严重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我们从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议。
(一)完善省级指标体系,引导评价方式转变
1.修订“选择性发展”省级评估指标体系
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存在不均衡,因此,学校发展性评价的省级指导意见,评价内容上要相对宏观、指标体系上要更加科学。通过建立以“评估领域”为纲的“选择性发展”指标体系,消除“基础性指标与发展性指标”内容交互重复现象,剔除“办学条件”等行政保障性指标,形成以“学校组织与管理”“课程建设与实施”“教师素养与发展”“学生学习与发展”“学校特色与家庭社会”等评估领域为纲的“选择性发展”指标体系,在每个评估领域内形成基础性与发展性指标之间的衔接与递进关系。在此框架下,学校自行设计行动性指标,从中自主选择特色项目重点发展,以粹成办学品牌和学校文化。
2.引导各地探索更加多元的评价方式
当前的发展性评价结果仅使用传统的“比例排序制”与“达标制(合格制)”的等级评价方式,因此,需要引导各地进一步探索更加多元的评价方式。通过引入增值评价方法,有效地引导学校从重投入到重过程、从重生源到重培养、从单纯注重结果到关注教育全过程的评价,[2]充分反映每所学校的努力程度;通过实施多主体学校评价,从师生、社区、第三方机构等角度尽可能采集更丰富、更可靠的信息,为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制订提供准确信息。
(二)充实区级督学队伍,多元使用评价结果
1.充实发展性评价的专业督学队伍
在现有人事编制难有突破的背景下,发展性评价督学队伍除了聘任行政部门的专职督学、在职名校长兼职督学外,还可以通过返聘刚退休的名优教师校长、建立评估专家资源库等方式充实区域学校督评团队,提升专业水准。
2.多种途径使用发展性评价的结果
除了将发展性评价结果与校长人事任免、年度绩效考核、校长职级评定等相结合,与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提拔任用、评先评优、人事调动等挂钩,实施发展性评价结果内外部通报制度外,还可以设立教育质量奖和发展性评价进步奖。通过教育质量奖,在绩效工资之外对发展性评价考核优秀的单位给予额外奖励,切实提高教师工作热情;通过发展性评价进步奖,激励进步显著的薄弱学校,提高校际评价结果横向比较的相对公平性。
(三)构建自评动力机制,探索自主评价模式
1.构建学校发展性评价内在动力机制
发展性评价应该是学校的自觉行为和价值追求,这就要求学校有内在的自主评价运行机制。一是科学推行校长任期制与发展性评价负责制。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定期交流制,在此框架下,强调校长的学校发展规划负责制和发展性评价负责制。二是明确学校发展规划与评价作为教代会的重要内容。学校教代会制度要将发展性评价纳入教代会内容,向学校教师定期汇报发展规划的制订、实施、达成情况。让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自主发展性评价成为学校章程确认的规定动作,并推动建立以“依法治校”为核心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2.探索建立学校自主评价基本模式
8.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 篇八
【关键字】中职 学生 专业 发展性 评价
一、中等职业学生专业能力评价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3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将突破800 万人,在校生数预计将达到 2100 万人左右,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将再创历史最高纪录。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的思路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95%以上。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是我国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重大成果,生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总体而言,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基础还很不稳固,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中职学生专业能力的评价,更多的侧重于传统的普教评价方法,忽视中职学生的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特点,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缺乏竞争优势。以鉴定为目的终结性评价主要表现为:评价功能单一,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的主客体单一,评价时效单一,过于强调终极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等。总之,这种评价难以全面、系统、准确地体现学生动态发展变化,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
建立新型职业教育学生评价体系,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建立新型职业教育学生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明确前进方向。建立新型职业教育学生评价体系,是人才成长的需要。深入挖掘学生专业能力评价的精髓和内涵,探索中职学生专业能力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改进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评价体系,丰富职业教育的学生评价理论,这是本文重要的理论价值。
二、中等职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性评价内容及评价
当前中等职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性评价需要遵循一定的评价原则,主要包括有发展性原则、多元化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学生评价内容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要反映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内容体系应以知识、技能和素质为核心构建。知识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技能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点,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提。中职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职业学校学生专业能力的基本内容应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专业能力是在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并具备了一定的态度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专业知识是专业能力基本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专业技能是在一定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在心理活动支配下,按某种要求,通过反复练习而成,并通过人的外在的比较固定的活动方式表现出来。专业素质是专业能力形成的驱动力,反映着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因。
一个完整的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明确评价目的,因为不同目的需要不同的考核方法。,职校要知道自己的毕业生是否适应岗位要求,就不能用单纯笔试方法,必须评定他们的实际操作;而实习教学初期,以加工成品来衡量教学效果,就不大合适,而要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确定评价的标准,我们根据什么来判断学生专业能力是否合乎要求呢?是根据教科书内容还是岗位要求?是根据业已确定的操作标准,还是根据教师或师傅即时性的提问和考核?是根据明确细致的客观标准,还是考核者的主观判断?这些问题必须根据考核目的加以明确;选择或设计考核手段;确定、试验和修订评价方案;执行评价方案;确定评价结果。当前探索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成长记录袋评定。
三、中等职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
开展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的研究,首先要建立一套与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理念相耦合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实施评价工作的关键环节,中等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要实现毕业生与社会的顺利衔接,就必须按照社会发展需求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来构建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
设定评价指标的层次,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三个层面上来揭示学生专业能力的内涵,在这个结构系统中, 专业知识是基础, 专业技能是重点,专业素质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对每一个层面进行分解,对每一项能力进行细化,最终构成一个由三个层次组成的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创立评价模式,传统的奖惩性评价主要在学科成绩上采用百分制做评价结果,致使大部分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失败者,少部分学生成为成功者,百分制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发展性学生专业能力评价采用“现状描述+发展趋势”的方式来表示评价结果。等级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等,采用二次量化法,先定量后定性:5 分為优秀,4 分为良好,3 分为合格,1-2 分为待合格。
选择参评人员,在学生发展性专业能力评价的操作过程中,要充分调动相关人员参与到实施过程中,健全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提倡多元主体参与评价,能够使教育更充分地体现多方面的需求。用人单位评价学生,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家长评价学生。让更多相关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要求,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评价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确定权重系数,研究权重的确定是根据学生专业能力评价的相关调查结果,同时考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并兼顾学习时间、重点内容和学习难度等因素,从而赋予适当的权重。权重的确定对总体评价结果有重要影响,同一组指标值,不同的权重系数会导致相差很大的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 庆伊富长.教学评价研究[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84:10.
[2] 徐硕.发展性教育评价读本[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5.
[3] 马永峰.行动研究法与教师培训初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2):61-64.
[4] 史晓燕,周瑞芳,寇学臣.开展多元化发展性评价[J].中国教育学刊2002(3):24-27.
[5] 彭智勇.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6]张永舒.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影响因素研究[D]. 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1.
[7]朱德全.小学教育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06.
[8]湖南省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组.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5-7.
[9]杨涛.发展性评价:学生评价的理性选择[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90-94.
9.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 篇九
晋源区晋源街道北瓦窑小学校
二〇一六年四月
北 瓦 窑 小 学 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六年一贯制学校,现有教职工12人,(借出教师3人;借入教师3人;走教1人)学生155人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监测指标完成情况
(一)教育情况
1、辖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2、残疾儿童入学率100%。(二)学生情况
(1)在校学生数:155人(2)非服务区学生12人(3)
(三)办学条件
1、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
现有教辅用房面积为1058㎡,学年初在校学生155人,人均面积为6.82㎡,达到验收标准。
2、生均体育运动场地面积:
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850㎡,在校生155人,生均11.93㎡,达到验收标准。
3、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教学仪器设备值71.02万元,在校生155人,生均4581.93元,已达到验收标准。
4、生均图书:
学校图书室藏书3810册,在校生155人,生均24.58册,未达到验收标准。
5、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学校有计算机台,在校生155人,每百名学生拥有
(四)、教师情况:
1、师生比:
现有专任教师12名,在校生155名,师生比1:19.5,达到验收标准。
2、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
现有专任教师12名,高于规定学历教师6人,在校生155名,生均0.04,达到验收标准。
3、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
专任教师15名,中级及以上3名,在校生155名,生均0.02,达到验收标准。
4、生均县级单位以上骨干教师(含学科带头人)
县级单位以上骨干教师2名,生均0.01。
(五)教育质量
1、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
上学年末小学生155名,体质健康测评合格名,合格率89.10%。
三、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工作和主要作法:
1、成立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为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我校成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晋源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意见》,特制定了《晋源街道北瓦窑小学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晋源街道北瓦窑小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对学校的软硬件建设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划。
2、认真学习了贯彻了《晋源区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管理办法》,制订了《晋源街道北瓦窑小学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制度》,加强了学校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学校与班主任、教师签订控辍目标责任书,把控制学生流失、辍学工作目标具体分解到个人。学校在做好控辍保学宣传动员工作之外,把家访工作作为控辍保学的主要手段,提倡教师进行家访,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加强与全体家长的联系。
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重视学
生身心健康,严格按中心学校作息时间执行。法定节假日不上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同时,学校统筹控制作业数量,要求教师精选作业内容,提高作业质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增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凝聚力,预防学生因厌学而辍学。要求班主任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心理关爱,对学困生生活学习进行帮助。
4、自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我校即制订了《晋源街道北瓦窑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晋源街道北瓦窑小学学校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责任制度》、《晋源街道北瓦窑小学校关于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有关规定》、《晋源街道北瓦窑小学校关于教师培训的实施方案》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制订和落实,既确保了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支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又严肃了财经纪律,规范了经费开支,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5、教师培训方面。我校教师通过外出培训、校级培训、教研组培训、个人自学四个层次,重点加强了对新课程标准研究、解读的培训工作,使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准确、深入的理解
和认识;加强了导学案设计和使用的培训,逐步提高了课堂效率;加强了对薄弱学科有关人员的专项提高培训;加强了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的培训;加强了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教科研方法和教科研课题研究的培训;通过远程培训,鼓励教师通过论坛交流培训。以上众多的措施,促使全体教师逐步由经验性教师向研究性教师迈进,逐步营造了以课题研究为导向,课题研究成果促教学的氛围。
6、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师考评评价机制
为保障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教师考评制度:如《教师考勤制度》、《绩效考评细则》、《岗位评定制度》、《班主任考评制度》、《教研组考评制度》等。绩效工资方面,我校严格按《晋源区教育局校绩效细则》执行。
7、义务教育学校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情况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课程方案,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严禁随意提前结束新课。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项课程的开设,并纳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之中。
8、学校建成音乐、美术、体育、小学数学、科学等器材室。各室都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图书仪器都已登记造册,并有相关的使用记录和报损记录、特别是近年来配备的仪器设备已经全部登记入册,特别强调提高各功能室仪器的使用率。
9、我校严格按《办学行为规范》,实行划片免试就近入学,不违规提前招生和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不以任何名义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均衡配备教师,均衡编班教学,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
四、2016年工作思路
1、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
总之,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文明学校。
10.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 篇十
根据《湖北省2013年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督导评估工作规程》(鄂政督〔2013〕10号)文件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普九”后切实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是提升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评”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努力形成“迎评”的浓厚氛围。
二、工作人员安排
1、领导小组及分工: 组
长:吴光明 副组长:后国相、祝如善
成员:石中流、雷敏贤、王先兵、雷善银、沈富强、刘兵、黄元全、龚发明、王程景、鲁忠林、周启应、潘义敏
陪同检查人员:吴光明 后国相 祝如善 石中流 雷敏贤 雷善银 鲁中林 潘义敏
联
络:雷善银 潘义敏 接
待:周启应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潘义敏同志兼任,负责指导、联络、协调各小组工作。
2、管理组 组
长:雷善银
副组长:张发兵、谌金成、徐保成、李传发、黄元全、龚发明 主要职责:负责指标体系C1、C2、C3、C19、C20、C21、C22、C23、C24、C25、C26、C28体系的评估;负责督导评估自查报告、工作汇报、省督导评估工作所需各种软件资料、评估验收表册统计工作;负责解释考核组领导提出有关学校安全工作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3、经费组 组长: 鲁忠林
副组长:柏先明、刘忠兵、张成、张义远、王盛银、周瑞勇 主要职责:负责指标体系C4、C5、C6、C7、C8、C9、C10、C11、C27指标的评估;负责督导评估自查报告、工作汇报、省督导评估工作所需各种软件资料、评估验收表册统计工作;负责解释考核组领导提出的薄改中有关标准课桌椅配备率和标准化食堂配置率及寄宿制学校楼内洗浴、如厕率是否到达100%的一系列问题。
4、教师组 组长:祝如善
副组长:王先兵、沈富强、刘兵、王程景、黄元全、龚发明 主要职责:负责C12、C13、C14、C15、C16、C17、C18指标的评估;负责督导评估自查报告、工作汇报、省督导评估工作所需各种软件资料、评估验收表册统计工作;负责解释考核组领导提出的教 师交流机制建立和运转中的一系列问题。
三、路线安排
小林镇第一小学→小林镇中心学校→小林镇中心小学→小林镇希望小学→小林镇祝林小学→小林镇新菊小学
注:若考核组领导要进入教室查看,第一小学只看一年级、二年级和六年级,中心学校的只看九年级,中心小学的只看一年级。
四、服装
1、班子成员:正装、白短袖、领带
2、教师:正装(西服)
3、后勤人员:工作装、帽子、佩带工作牌
4、门卫:制服、帽
五、环境
1、各校要制作有学校简介和突出学校特色内容的展板,并把展板摆放在校大门口或校园中央大道两旁,同时,校大门口两旁要摆放欢迎牌。
2、各校要在校园醒目的位置挂横幅,插彩旗、电子屏要不断地播放与均衡发展评估有关知识为内容的标语字幕。
3、教师汽车统一有序停放在指定位置,自行车及电动车整齐放入车棚内。评估小组领导乘坐的车辆要有指定停车场,安排专人负责引导。
4、宿舍内外清洁卫生、室内无异味、物品摆放整齐、被褥叠放规范。
5、师生厨房及餐厅卫生清洁干净,无异味。
6、校园环境整洁干净,无乱张贴、乱画的现象存在;校园树木、花草修剪整齐美观。
六、其他方面
1、各校要对教职工及门卫进行有关均衡发展方面的知识培训(如:小学、初中班级人数标准、师生比、课程开设情况、小学和初中要求所建的功能室的种数、小学和初中生均达到的图书册数、本校的教师数、本校的班额数以及文明礼仪等方面的知识)。重点对负责档案迎检的接待解释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各种档案数据及内容要熟记于心,回答时要做到一口清,多解释,少争辩。
2、迎检期间所有的工作人员要到岗听命,特别是各功能室工作人员要在各室待命,坚决杜绝空岗的现象。
3、为了展示各校在“大家唱、大家跳”、“阳光体育活动”以及在艺术教育方面所取的成绩,请各校在开学后迅速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训练,以保证评估小组来校时,学生的各种表演活动达到高水准,从而更好地展示小林教育的形象。
4、档案要专室、专柜存放,专人负责。考核组工作人员看哪一卷,拿哪一卷,不看不拿,千万不要把所有的档案资料全部拿出来。
5、清空电脑中的真实数据,置入与档案资料中一致的数据,防止考核组工作人员突击查看电脑中数据,以免暴露问题。
6、把“五表”,即2013年秋学生花名册、2013年秋教师花名册(还要有与课程表相配的教师任课一览表)、2013年秋课程总表、2013 年作息时间表、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对象一览表、学校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特色创建汇报材料、学校亮点建设汇报材料、均衡发展自评工作总结等材料装订成卷。填好“学校现场督导评估工作表”,同时,把有关均衡发展评估的省级标准和数据编印成册,供相关人员学习。
7、按国家课程标准,编好各班的迎检分课表,在评估组来临前把迎检分课表张贴在各班教室。
8、对学校宣传栏、办公室、教室、学生寝室、楼梯道等公共场所张贴的值日表、通知、宣传标语等进行拉网式的检查,凡发现内容与均衡发展档案要求不一致的数据、个人名字、班级编号问题的,应立即进行更换或销毁。
9、四年来教师异动情况的处理思路是:上一年和下一年教师不在同一学校的,公办教师按调动处理,接收学校都存有调动介绍信(交流教师除外)。临时代课教师的处理,没开调动介绍信的按本校小学部与附属幼儿园教师互动处理,因为其他乡镇的小学附属幼儿园有公办教师,我们上报的教师指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含幼儿园教师。开有调动介绍信的临时代课教师都是从镇中心幼儿园调动的,上报的教师中也不含中心幼儿园的教师,其他不少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师基本是公办教师,这样我们能说明教师的去向,否则,评估组领导问起教师异动情况时我们无法回答。
11.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 篇十一
[关键词]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学校办学主体的不断强化,以鉴定性为主的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逐渐凸显。如在评价指导思想上,比较重视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在评价指标设计上,重共性,轻个性,注重内容与标准的统一,忽视用不同的尺子衡量基础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学校;在评价模式上,重静态状况的认可,轻动态未来的发展;在结果运用上,重与考核、奖惩、评优挂钩,轻指导改进和促进发展等。这与现代教育发展理念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学评价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构建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必要性:是大势所趋,应顺势而为
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是以现代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以学校、教师、学生发展和成长过程为对象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与鉴定性评价相比,更强调目标的导向性、行为的自律性、改革的创新性、发展的持续性以及结果的激励性。在当前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期,构建一套科学可行、便于操作的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一是完善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有益探索。发展性评价也称增值性评价,其思想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联盟组织的“八年研究”(1933-1940),直到20世纪70年代,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研究才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发展起来。1992年,美国田纳西州政府率先采用增值评价系统作为州教育促进法案的一部分。随着联邦教育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出台,增值评价逐渐成为美国教育评价的主要方式。2002年,英国政府在全英格兰和威尔士推行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模式。近年,我国也开展了对教育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如边玉芳等提出增值评价是一种绿色升学率理念下的学校评价模式;马晓强等以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学校为例进行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的实证研究;2011年,上海市教委也构建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并开展了首次测试。这些项目都意在通过探索逐步建立“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学校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开放性、发展性学校评价体系,形成学校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互动机制,引导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但通过梳理与分析,发现当前基础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首先是重理论轻实践,只注重推介国外增值性评价理论、特点和模型;其次是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集中于某个学段,没有采用系统的思想构建小学、初中和高中相互衔接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再次是国内外还没有开发出值得推广的基础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管理软件;最后是各地实证研究还没有全面推开,一些研究项目还处在实践探索中,真正可供借鉴的实践研究成果不多。可见,采用增值性评价理念,结合区域基础教育发展实际需要,运用多种模型技术,构建基础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机制,科学评价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中小学教育质量,有助于丰富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模式。
二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形势的迫切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这就需要各地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深入探索,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探索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学校发展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切实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创新能力不足等深层次问题,引导学校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同时,推进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也要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由质量求生存到特色求发展。
三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在追求。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突出表现在“择校热”以及城区“大班额”与大量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等方面。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办学差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方面要从经费投入、师资配置、办学条件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人手;另一方面,更需要构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科学的手段,依据科学数据形成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客观分析与判断,激发每所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整体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促使学校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同时,要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人才观,扭转长期以来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形成有利于素质教育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四是推动中小学校内涵发展的现实需求。学校实现内涵发展,核心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影响,各地中小学校特别是普通高中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始终未迈出实质性步伐;为追求升学率,许多学校大搞假期补课和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负担,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导致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只能体现在口头上,难以落实到行动中。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思想及评价模式成为制约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基础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则突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化素养、动手能力、身心健康、学业进步幅度等方面的测评,对学校则重点考评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学业成绩均衡度、学业成绩进步幅度和特色发展、机制创新、教育科研等。这就可以真实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全面分析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改变普通中小学办学理念,重塑现代教育评价理念与导向,促进中小学校健康发展、特色发展。
二、着力点: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构建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多元性等特点。在当前国内外尚无一套相对完整、可供借鉴和操作的评价模式的前提下,我们应根据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索。
一是树立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发展性评价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学校教育质量包括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进步。可见,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校人力、财力、物力的合理配置和教职员工、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水平。因此,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就要对影响教育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全面评价,它涵盖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领导管理、课程实施、师资配备、学生发展、办学条件等方面,通过评价指标导向和评价结果反馈,引导学校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人才观,扭转长期以来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形成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和氛围,积极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
二是确立自主内涵发展的基本思路。采用增值性评价原理,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发展性评价,具有重视起点、关注过程和促进学校改进的特点,可激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地应因地制宜,找准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内在潜力,寻求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注重诊断发展中的问题,指导学校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形成,保障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学校成为各具特色的办学主体。同时,还应强调评价对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的主体权力和主体责任,妥善处理好学校发展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既要强调规范性的评价,又要突出发展性的评价,达到“规范中求发展,发展中更规范”的目的。
三是构建适应区域实际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评价目标逐级分解而成的具体的、可测试的分目标,是评价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各地在研究制订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有“共性”评价指标,突出规范性、基础性、法定性、导向性;又要有“个性”评价指标,突出发展性、特色性、针对性、差异性。“共性”指标要涵盖国家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规范性要求和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性要求,须采用“一把尺子”衡量。“个性”指标要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区域实际出发,制订发展规划和措施,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依据评价对象原有的基础和实际差异,具体进行纵向分析、比较,看提高、看发展、看特色。
四是建立灵活有序的实施机制。要保证发展性评价体系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还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评价实施机制。第一,建立自主发展机制。在构建评价体系的实践操作中,可将学校自主发展设置为一级指标,下设办学现状、改革发展目标与思路、发展项目与措施、阶段性成果、办学特色等作为二级指标。这部分指标的评价要素可先由学校自行设计,自主编制在规划内逐年实现的分目标、项目、内容,再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审定,从而增强评价对象的主体发展意识,使“自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真正体现出评价对象的主体作用,有效促进评价对象自主发展。第二,建立内部调控机制。这主要是指导学校建立发展性的自评制度,引导学校对阶段性目标的达成情况做出评价和分析,将自评结果运用到日常工作中,随时改进,不断提高。第三,建立社会参与机制。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访谈等方式,征求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与社区、家庭的沟通,进一步树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意识。第四,建立定期督导机制。帮助学校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和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长沙探索:建章立制,蓄势待发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基础教育品牌优势逐步显现,但也面临着如何推进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切实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创新不足等深层问题,需要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深入探索。长沙市借鉴增值评价的理念,探索构建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被教育部授予“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所申报的科研课题《基础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目前,长沙已制订了发展性评价的实施方案,力图通过研制科学的测评工具和方法,开发一套可操作的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管理平台,改变以“升学率”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状态,全面客观评价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
一是整体设计:从“入口”看“出口”,突出增值性。传统的学校评价主要以过去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为依据,对学校办学水平做出等级评定。长沙市构建的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将按照“以入口定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方式评价学校办学水平,重在关注学校发展的“增量”。即以促进教育活动价值增值为目的,采用多种现代统计测量方法,追踪学校从起始年级到毕业年级学业质量的增值变化,并考察学校或教师对学生学业进步和能力提升影响的效应,着重于对教育对象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条件进程及策略方法的建设性评价。通过重点关注受评对象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趁势,明确其潜在能力,使发展性评价成为学校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与此相配套,长沙将即时、动态地实施发展性评价,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实际中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让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整体提升。
二是评价内容:从唯一项目到三大主体,突出全面性。长期以来,我们是将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导向,无形中促使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形成校际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学习兴趣锐减,严重损害了师生的身心健康,违背了科学发展观。长沙市将以全面教育质量观为基本理念,力图把影响教育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纳入评价范围,主要从学校管理、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三大主体进行综合评价。学校管理水平评价主要是对常规管理、办学特色和办学行为等进行评价;学生成长状态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志向和学业负担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发展水平评价主要是对全校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和教学效能等进行整体评价,倡导教学共相长,师生同进步,促使学校关注教师、关爱教师,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是评价指标:从关注结果到重视过程,突出动态性。传统的学校评价指标大多注重评价实施的可操作性和评价结果的单一性,主要以记分的方式呈现,量化特征明显。长沙以实现学校动态发展为目标,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重点设置了11项基础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指标。第一,常规管理。主要是考核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其关键性指标包括学校发展规划、常规管理机构与制度、教学计划制订与执行、课堂教学、校本教研与培训、课程资源开发、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实践活动开展、安全教育、教学评价等。第二,办学特色。主要是考核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其关键性指标包括特色明显、成果显著、获得社会公认等。第三,品德行为。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品德认知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其关键性指标包括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行为习惯等。第四,学业水平。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小学学业检测、初中新生分班考试、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和考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考查、高考等方面学业成绩的情况。其关键性指标包括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学业成绩均衡度、学业成绩进步幅度等。第五,身心健康。主要是考查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其关键性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人际沟通、情绪调控、意志品质等。第六,学习动力。主要是考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其关键性指标包括学习动机与态度、爱好与特长、潜能发展等。第七,学业负担。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客观负担和主观负担。其关键性指标包括学习时间、课外活动、课业感受、学习压力等。第八,师德修养。主要是考察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修养等方面的情况。其关键性指标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第九,专业能力。主要是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其关键性指标包括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等。第十,教学效能。主要是考察教师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的情况。其关键性指标包括课堂教学满意度、教学成绩等。第十一,办学行为。办学行为是警示性指标,主要考评学校是否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督促学校认真执行教育部、省市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凡是学校存在重大违规、违纪行为,便一票否决,取消当年教育质量各项评奖资格。
四是评价方式:从单一模式到多管齐下,突出科学性。虽然以往通过年度目标考核的方式对学校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也存在方法相对简单、考核周期较长、过程管理缺失等不足。长沙市采取多元主体参与策略,让学校领导、一线教师、广大学生和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综合多方评价意见,促使学校主动发现问题寻求科学发展策略。具体将综合运用五种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第一,常规检查。根据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要求,采用看、听、查和座谈的方式,定期对学校常规管理、办学特色和办学行为等方面进行检查。第二,走访座谈。根据设计好的访谈提纲,通过与受访者的集体座谈、专题研讨与对话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发展水平、教师师德修养、专业能力、教学效能,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非文字表述性的内容。第三,问卷调查。通过对家长、学生和教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管理的情况,将问卷调查结果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客观、全面地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第四,学业水平测评。在全市建立统一的中小学学业成绩数据库,采用科学的统计模型对学生学业水平进行客观比较,综合分析学校教学质量。第五,文献分析。通过系统收集,分析各区县(市)教育局、学校以及中小学教师中与教学质量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教案设计、教研科研成果、学生成长记录、教学数据统计报表、质量分析报告等,全面、客观的评价学校常规管理水平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并作为分析研究教育质量的辅助材料,以求更准确地把握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发展趋势。
五是结果运用:从注重奖惩到注重诊断,突出指导性。根据发展性评价的要求,长沙市教育主管部门将不再依据评价结果对学校进行单纯的排名,而是针对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分项给出评价结论,形成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报告,促使学校改进管理,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同时,还将设立教育质量奖励基金,在年度教育工作会上对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和进步较快的学校进行表彰和奖励。此外,长沙市还将成立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评审委员会,定期发布《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蓝皮书》,以适当形式反馈给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逐步过渡到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区域实际的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具体行动,体现了教育科研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的宗旨,它将更多地关注学校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鼓励每一所学校追求发展,每一位教师追求成长,每一名学生追求进步,为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发展局面提供动力源泉和机制保障。
【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推荐阅读: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领导工作发展性评价方案07-17
学校今后发展思路08-29
追求学校内涵发展09-07
学校个人发展意见建议08-03
学校发展共同体08-04
学校内涵式发展08-10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08-21
学校舞蹈社团发展规划07-06
为学校发展献一计07-18
学校发展目标和定位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