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系统实施方案(精选9篇)
1.政务系统实施方案 篇一
按照市委市政府开展优化投资环境、机关“效能年”活动的总体部署,文秘部落根据《关于印发〈~年XXX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开展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和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作风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sO100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局关于开展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切实解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存在的影响政务环境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依法行政和廉政勤政建设,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政务环境评议评价活动名次前移的目标,为“建设和谐平安XX,共创富民兴X大业,提升XX发展水平”,实现南昌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二、评议评价的内容
1、行政审批和制度建设情况
精减的行政审批项目是否落实到位;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审批程序是否规范,有无制定操作流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是否建立健全;经审批的涉药(械)人员培训班是否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是否存在“乱收费”现象等。
2、依法行政和依规办事情况
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对食品药品进行安全监管;是否推行了行政执法和依规办事责任制,建立和实行了过错责任追究制;是否规范了收费行为,执行了国家和盛市规定的收费目录和收费标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款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票款分离”、“罚缴分离”;执检执收执罚行为是否规范,是否做到按程序、按规定依法执法办事,文明执法办事;是否严格落实“一个规定、一个办法、八项制度”和“五条禁令”等。
3、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情况
是否推行和完善了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内容是否全面完整,除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以外,其他各类事项是否都已公开;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方式和手段是否科学、直观,便于群众阅知;是否推行预公开制度、听证制度、质询制度,进一步提高办事和决策的透明度;是否建立了受理投诉机构,公布投诉电话,及时正确地处理投诉问题,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等。
4、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情况
机关和单位服务方式是否得到改进,是否全面执行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是否做到精简会议、文电;是否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等科学管理办法和手段,提高办事效率等。
5、部门与行业作风情况
能否廉洁自律,艰苦奋斗,是否存在虚报浮夸、搞形式主义的现象;办事窗口和业务处室是否存在对群众合理要求置之不理、久拖不决、刁难设卡等问题以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推诿扯皮、生冷硬顶现象;是否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是否存在耍威风、搞特权、徇私舞弊现象;是否存在以权谋私、索拿卡要的行为;是否存在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行为;是否存在对重要政策、重大决策和市领导,盛市局领导作出的指示、批示执行不力,推诿扯皮、压事不办、办事拖拉等现象。
三、工作步骤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统一部署,全局系统评议评价工作从6月份开始,分四个阶段实施,具体时间与市“双评办”的安排同步,各基层局和机关各处室都要严格按照步骤抓好落实。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及征求意见阶段
1、传达贯彻省局作风建设座谈会精神,调整机构,集中办公,开展工作;市局制定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并上报省局“双评办”;各县局、直属局方案上报市局“双评办”备案。召开系统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动员大会,层层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2、在网站或网页上公布实施方案和投诉电话。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加强和社会各界的沟通。积极主动向省局网站“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专栏、市“效能办”和市局网站报送信息。
3、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方式。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曝光制售假劣药品的案例;利用墙报、黑板报、政务公开栏等在内部营造浓厚氛围;通过新闻媒体宣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服务承诺公开情况、整改情况以及相关的工作动态,宣传、食品药品监管政策、宣传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让社会各界了解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4、走访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及其相关部门,汇报工作,认真征求意见和建议;召开监管企业、服务对象、社区、部分群众代表座谈会,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改进工作作风。
5、市局、县局通过信函等形式,向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求意见;收集、梳理意见,对重点问题要立即整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要原汁原味报盛市局“双评办”。
第二阶段:自查自评及集中整改阶段
各单位要在狠抓落实去年整改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今年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建议,依据工作职能,对有关问题进行分解,逐条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责任,明确时限。做到整改措施不落空,对提出的问题不含糊,对行风问题和违纪行为纠正处理不迁就,群众不满意不通过。整改情况要通过直接答复群众、网络公布等形式公开,取信于民。对出现的有违反政策法规的人和事、单位,应认真组织整改或处理,写出各单位政务环境评议评价自查自评报告。市局领导分片带队深入各县(区),采取听取汇报、看资料、座谈、走访、明查暗访等方式,再次进行督促检查,对不认真自查,有问题不及时整
改,整改不到位的,在全系统通报;对违法违纪的,严格执行责任追究,不仅要追究有关责任人,还要从重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各县局领导都要实行分片包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单位整改情况及时上报市局“双评办”。
第三阶段:接受评议评价阶段
各级在通过多种形式征求意见的同时,加强与市民主评议行风领导小组的沟通和联系,积极配合评议议价小组及联络员开展问卷调查,对评议议价小组及联络员提出的意见要作出及时、必要的说明,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在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过程中,创新思路,建立健全优化政务环境的制度,形成优化政务环境的长效机制。要及时总结各阶段的工作,特别是有当地特点的好作法和经验要通过网站交流,推动工作的开展。“双评”工作结束后,各单位要将整个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由市局汇总后报省局“双评办”。
四、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评议评价工作的领导,根据人员变化情况,调整并加强市局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XXXXXX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全员参与。政务环境评议评价活动是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今年下半年的中心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为搞好这项工作提供充分的人员、经费保障,确保取得良好成绩。全系统领导和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恪守为民之责,把思想统一到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全系统所有干部职工都要牢固树立“人人是形象,个个是环境”的意识,努力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把评议评价工作与日常工作、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巩固成果紧密结合起来,齐心协力,确保评议评价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双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到“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进一步形成“党组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基层单位和机关处室各司其职,单位和群众广泛参与”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各单位“一把手”、机关各处室负责人作为本单位、本处室抓“双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把“双评”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谋划部署,集中精力抓好抓实。要按照层级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分解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进一步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上下协调、条块结合,全面推进双评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责任体制,严格责任追究。要把开展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起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错不纠,整改不到位,甚至顶风违纪的单位和部门,要按照《XX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进行责任追究。建立奖惩制度,对在当地评议中排名在参评行政单位总数25%之内的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市局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当地评议中排名在参评行政单位总数50%之内的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市局给予通报表扬;今年排在倒数3名内的,主要负责人写出书面检查,市局予以通报批评。对工作不力、失误,造成在“双评”工作中丢分、失分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处室“一把手”的责任。
(四)跟踪问效,确保信息畅通。“双评”工作是贯穿全年的重要工作任务,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要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准确把握各个阶段的要求和特点,要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汇报工作,争取各方面的支持;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畅通信息渠道,摸清情况,掌握信息,做到情况清楚、信息准确,心中有数;要进一步发挥局行风监督员的作用,扩大行风监督员开展行风建设工作、执法工作、信访投诉查处工作等方面的知情面和参与面;要准确地把握全局,加强分类指导,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做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整体推进全局系统“双评”工作均衡发展。
(五)广泛宣传,树立良好形象。要把~宣传贯穿于“双评”活动的全过程,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板报等媒体和零售药店、医院等消费者出入场所,全方位、多角度向社会推介全局系统。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区分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重点围绕群众关注的诸如药品价格、药品广告、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向社会各界宣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成效、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和务实为民的工作作风。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使社会各界对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在群众中树立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良好形象。
2.政务系统实施方案 篇二
只有推进落实重点监管工作,落实重大改革措施,支持重大事件决策,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治理能力和公众形象。近几年,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的迅猛发展,政府治理迎来了不可多得的创新时机。政府部门必须牢牢抓住此次转型契机,深化原有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挑战和机遇共存,政务电子化虽然方便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潜在的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不容忽视,需要引起重视。
在政务信息化体系中,大量政府公函数据在各部门以及各子单位之间传送,其中包含重要情报,更涉及国家安全机密。这些机密通过网络传送时如果被不法分子窃听、泄密、篡改和伪造,将会给人民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威胁国家利益,甚至引发国际矛盾。所以,保障政务信息化系统的信息数据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当前存在的安全隐患
威胁政务信息化系统的来源多种多样,有人为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虽然政务信息化的发展已有几年历史,但近几年大数据对原有信息化的改进,对使用和维护人员要求也相应有所提高。当前政府工作人员队伍中普遍存在数据应用能力欠缺的现象,其专业素质以及在应用技术含量较高的信息系统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会导致在日常操作维护中,发生人为错误的概率增加。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日新月异,而应用新技术时,往往还存在着网络漏洞,病毒破坏、黑客入侵等外来攻击,其能轻而易举地对整个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总体而言,当前政务信息化系统中,数据安全存在着法律、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1.1 法律标准安全问题
电子政务在立法领域还需要不断完善。虽然我国早已制定了《电子政务标准》,但如同其他方面的标准类似,这只是一个总体框架。至于全国各省市地方如何操作和执行,监督不够。地方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千差万别。电子政务建设难以统一,导致互联互通更为复杂,各省单位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传递效率低,间接留下了安全隐患。
电子政务立法落后不完善,必然限制其健康发展。政务信息化发展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但现有法律法规中的具体内容与实际发展要求相距甚远,网络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信息犯罪立法不完善。虽然现在网警对净化网络,打击网络犯罪起到积极作用,但实际量刑由于没有网络法律,管理紊乱。《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虽然对国家秘密作了规范,但在信息化时代并没有根据新情况作相应修改。法律的不完善、不规范使得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肆无忌惮。违法犯罪活动既有可能是来自政府内部的蓄意破坏、窃取国家机密等恶性事件,也有可能是来自政府外部的黑客攻击、病毒感染,这些都必须从法律上杜绝。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需要公开信息,透明执法。很多规章制度和政策未能被及时公开在政务系统上,这导致广大老百姓知情权受损。诚然,政府很多信息不便公开,如何界定信息是否公开也需要根据政策来区分。对保密信息,内部要妥善管理,做好防护安全工作,防止内部管理失误导致信息泄露。
1.2 人员意识问题
政务体系信息化对工作人员的计算机以及网络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今政府人员对计算机使用已经非常熟练,但网络知识还比较缺乏。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登录密码长度是否复杂,本机是否安装防木马、病毒软件,部门之间传递重要信息时口令是否加密,办公室是否有视频监控等等。这些最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果使用人员专业素养不到位而产生疏忽,很容易造成隐患。
另一方面,要定期加强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教育,从工作意识上杜绝内部犯罪。
1.3 网络技术问题
基本都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实际问题后再解决。目前,政务系统中使用的多数操作系统都还是国外产品,其内部不可知的网络安全漏洞随时可能产生威胁。互联网中使用的各种网络通信协议栈的设计也不完善,这都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很多安全漏洞,导致其对网络进行频繁攻击。计算机内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泄漏出去,犯罪分子可以利用相关设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截取或者监听,造成信息泄密。无论是有线网络还是无线网络,各自都存在着弱点和隐患,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做到统一标准和协同管理。
此外,由于我国信息安全研究政务系统起步较晚,数据安全防范技术整体水平滞后。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对发达国家有一定的依赖性。虽然近几年,我国大力推广核心芯片、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等相关技术的研发,鼓励企业增加产品研发投入,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产品的推出尚需时日。
2 信息安全保护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政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现状,结合当前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从多角度考虑信息安全、数据保护策略,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协调统一多项对策和措施,构建一个有效的安全防御体系。由于网络系统的社会化、网络化和复杂化,本质上决定了其保护工作要从法律、技术、管理入手,才能行之有效。
2.1 完善信息安全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许多相关的法律规范,比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分类原则》《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但内容上都只是一般的行政法或行政规章,层次不高,实际执行效果欠佳。所以必须要提高立法理念和立法技术,从一般化的“规范”“控制”深化到构建国家信息化社会环境阶层,扩大信息立法范围,从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商务等各方面入手研究,从而形成适应信息网络安全实际需求的法治保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行。
此外,互联网信息化本身是国际化范畴,所以对于信息的法律法规也要从国际化出发制定。要积极学习国际信息化立法的积极理念,参与各种国际信息立法,确立中国在信息国际化的地位,以维护我国的实际利益。
法律只有普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对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要通过各种途径,教育接触信息网络的中国公民遵纪守法,在信息领域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防微杜渐,只有知法,才能减少犯法。
2.2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法律规章,只是文本范畴,本身并不会促进整个信息安全环境的改良,国家层面更要以有效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来加强规范,从最高机构到地方机构层层传达信息,提高政府人员的个人专业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各级部门协调合作,联合管理。
首先应加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其对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视。在专业技能上,加强政府相关人员信息安全技术知识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工作环境中,适应各种信息安全变化。
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各级地方政府应该从当地政务系统的实际应用出发,结合相应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加快制度建设步伐。其中,进行保密信息划分是重要方面,能够让政府人员直观理解政务系统中信息机密的重要性。
2.3 提高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电子政务由于运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具有虚拟化、网络化等特点。政府部门严格的安全标准对政务信息化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从网络基础设施、本地计算环境及其边界等范围协同防御,综合防范,灵活协调各领域范畴的关系,同时根据各级范围信息的重要程度和所面临的实际安全威胁,针对性采用安全保障技术,提高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效率和防御能力。
对电子政务系统划分不同安全域,实施保护,对不同的分级域采取各自不同的防御技术,各司其职,有的放矢,落实安全责任,共同完成整体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建设。
网络域安全技术。网络是承载政务信息系统的基础平台,因此面临外部和内部的安全威胁。一方面要加强日常的网络管理安全。比如建立权限等级,实施口令保护,进行身份认证;部署多级访问控制等等;另一方面采用虚拟专用网等技术保障。以往是采用异步传输(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ATM)技术,当前应用广泛的则是基于Internet连接协议(IP Securi⁃ty,IPsec)的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安全协议技术。
边界域安全技术。边界概念的提出是为了界定一个相对的内部和外部范围,以确定应该保护的内部环境,保护内部环境防范外界安全威胁的安全措施,完全界定非常困难。但在接入访问节点时可以使用相关安全技术防范。最典型的就是防火墙技术。此外,网络入侵检测,病毒过滤,安全隔离也是比较常见的技术。
本地计算环境安全技术。对于政务系统来说,其内部是由成千上万台计算机构成的网络环境,进行信息处理、传输和存储,需要免受自然灾害、外部和内部人为威胁的破坏。其安全技术相对成熟。有线网络需要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隔离,无线局域网需要空中数据加密,接入认证。计算机操作系统也要通过各种杀毒、防木马、防篡改、入侵检测、漏洞检测等软件进行防护。数据库通过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库完整性、传输加密等方面进行安全加固。
政务系统本身庞大又复杂,即使从上述3方面进行防护,也只能减小风险,没有百分之百安全的系统。一旦防御系统阻止不了攻击,灾难发生后,如何进行系统恢复,迅速挽回损失并重新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当发生安全事故后,响应恢复体系可以快速调出发生事故前的数据进行恢复,积极响应处理事故,使系统恢复正常,回到事故发生前的态势,保证整个信息系统工作的连续性。
市面上能够提供上述技术的成熟产品五花八门,各级政府相关采购部门也要提高鉴别能力,使用实际有效的产品部署在政务信息系统中,切实做好安全防卫工作。随着相关国产产品的持续发展,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国产产品,减少国外产品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
3 结语
政务安全系统建设是一项长期项目,实际落地工作复杂。只有各级政府相互配合协调,才能真正从质上有所突破,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安全保障。政务信息安全体系设计,要从实际应用出发,从科学角度出发,通过法律规范管理保障安全,引入先进安全产品,加强建设政务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加必要技术手段,加强数据信息安全,不断建设、不断加固。从法律、管理、技术3方面三管齐下,真正提高整个体系的防御能力。法律法规是基础性的,管理是保障,技术手段是保护,将3个维度协调统一发展,关注人为因素,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加快建设步伐,将一个安全实用的政务系统展现给人民,更好更安全地为广大民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封凯栋,赵亭亭.建立全国统一信息平台有效回应监管要求的结构性变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解析[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5(8):102-106.
3.积极推进高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篇三
关键词:高校;信息管理;必要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4-0082-05
Active advanc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Ba-qun
(Division of Logistics and State Assets,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Anhui 232001,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es of the concept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the conditions required toconstruct it,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at home,the paper points that the construction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is a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Meanwhile,the paper expounds that to special sectionslik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boast abundant talents,such construction is helpful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administrativefunctions and of their work styles,significant to the promotion of work quality and efficiency and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harmoniousand standard management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beneficial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informationization level,wholeadvancement of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Lastly,the paper proposes a few suggestions to carry out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affairs system in office work.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formation management;necessity;suggestions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其建立应具备的条件
所谓电子政务,是指政务机构使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将管理、服务通过网络技术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的优 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全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电子信息网络公开处理、 发布政务,建立政府与人民直接沟通渠道,增加办事执法透明度,实现政府办公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提高办公效率,实现政务公开 、公平、公正,改善政府形象[1]。它的建立至少应该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2]:
第一 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即以“电子”为手段。
第二 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公共权力行使相关的公共事务。除政府机构内部的行政事务外,还应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 的管理事务等。
第三 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通过对政府现有组织结构的重组、业务流程的再造,建 立一个精简、高效的政府管理系统。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和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电子政务已逐步成为中国信息化的龙头和全国各级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目前,电子政务开始向政府部门之间 、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互动的更高层次发展。在中央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电子政务 建设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发展很不平衡,迄今为止,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发展[3]。
(一)资金上的困难
电子政务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对于欠发达和贫困地区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期间,有政 府代表提出疑问,电子政务建设不是增加两台电脑,增加两个人手就能解决问题的,从基础设施、硬件配置、配套软件到网络运转和后期 的维护等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对于一些贫困地区来讲,资金从何而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以 经济作为后盾的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很不平衡,数字鸿沟呈现进一步加剧的态势。报告显示,华东、华北、华南三地区的网站数量占全国 总量的近九成,网站数量排在前四位的省市依次是北京、广东、浙江和上海,这四个省市的网站数量占全国网站总数的56.8%,并且域名 数量占了全国域名总数的50.6%,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困扰一部分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头等难题。
(二)观念上的陈旧
一是传统行政观念的障碍。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部分政府机关人员头脑中,始终认为自己处在高高在上的位子,办事效率低下 、法制观念淡薄,给我国包括电子政务在内的各项工作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二是重“电子”轻“政务”观念。目前,国内电子政务的采购额中硬 件支出高达80%以上,软件和服务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即是明证。由于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知半解,加之受到“政绩工 程”和“形象工程”的影响,部分地区电子政务建设成为“政府形象工程”,导致部分巨资购来的硬件设施成为摆设。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 的,一方面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硬件设施相对软件设施更为直观,更加显而易见。相反,软件设施的价值是难以用肉眼来判断的;另一 方面,部分人员敷衍了事,本身并不情愿接受新的行政方式,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购置部分硬件,或者简单地购置一两套信息化软件。由 此导致“电子”大于“政务”的后果。
(三)专业人才的缺乏
电子政务在我国已经开展了5年多的时间,但时至今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请一些专业网络公司进行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后,网络公司人员 驻守,一旦网络公司人员离开,电子政务系统运转就受到影响,有的地区在市、区级政府部门均实施了电子政务的前提下,电子政务人才 屈指可数,个别部门甚至没有一个人懂得操作电脑,在这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电子政务系统其运作情况可想而知。针对这一问题,应建立 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为运用信息技术提供智力支撑。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大培养和吸引信息化人才的力度 ,建立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机制,提高信息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有计划引进包括信息技术专业在内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具有中高级 职称的在职人才。二是加强培养和开发本地人力资源,特别是抓好管理人员计算机应用培训和各单位技术人员的网络技术培训,造就一批 懂信息技术、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四)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法律法规滞后,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尚未完全解决,新的矛盾层出不穷,这必然引起部分人士对法 律法规建设的质疑。由于现有的部分法律法规难以解决现阶段各种矛盾,直接导致新生事物遭遇层层阻挠。电子政务的出现亦是如此,作 为一种新生事物,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束手无策,而屡遭挫折的电子政务建设带来的各种假象也使 得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踌躇徘徊。
三、高校实行电子政务系统办公的必要性
作为高校这样一个特殊部门,聚集了掌握现代信息的大量优秀人才,在计算机网络上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各行政处级单位和各学院 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界限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向全校师生员工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管理与服务的电子政务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高校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将有力地促进高校各管理部门转变管理积能,转变工作方式和作风,对于进一步提 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高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提升高校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 化建设的整体进程。
(一)工作人员已经具备了电子政务办公的条件
实行电子政务系统就要求从事该项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具备一定的素质,即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对高校而言,这些条件已 经具备,就我校来说,近几年所进人员都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当然从事管理岗位人员也都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素质都比较 高,完全具备电子政务系统办公条件,这是高校实行电子政务系统办公的一大优势。
(二)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对而言,高校内部行政处级单位比较多,有些文件内容是与全校人员直接相关的,这样就必须将印发好的文件送至各单位,就必然耗费 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电子政务系统,除初建时期购置硬件设备和开发软件需较大的经费投入外,日常运转可节约大量经费。这方 面国外已有许多成功经验。如欧盟国家实行电子政务,使政府预算每年减少20%,总金额达140亿欧元,美国国家环保署统计,将一些环保 资料送上网络,比通过邮局发送要节省开支500多万美元[4]。高校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不仅要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而且 要培养他们节约能源的意识。实行电子政务,各单位之间大量的文件、简报、报表通过网上发布,每年可节约一笔不小的纸张、硒鼓、打 印机等方面的费用。同时,实行电子政务,各单位之间的文件往来就不需要人员发送,即提高了办公效率,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三) 有利于各部门和全校师生员工之间达到互动效果
高校各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学院通过网络技术,把大量的规章制度、政策法规、政治理论学习的相关内容和工作动态信息等在网上发布,并 及时更新,让全校师生员工能及时地、平等地享受各部门提供的服务,并可以对各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各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此 途径广泛地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全校师生员工对各管理部门的要求。
(四) 有利于提高各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子政务的推行和应用,对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掌握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应用 技能,如计算机操作系统、公文处理、表格处理、公文演示、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电子政务及应用等,并具备独立操作应用能力,才能适 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其次,公文质量受到全校师生员工乃至社会人员的检验。从学校规章制度到一般性的工作动态等大量信息都是以文 字、图表、图片等形式在网上公布,其内容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文结构是否合乎逻辑,数据引用是否准确无误,用词造句是 否正确甚至是否有错别字等都要展示在公众面前,受到评头论足。再次,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办公,服务对象能及时了解相关部门及具体承 办人员政策水平、业务能力、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情况,既可以在网上与当事人对话交流,也可以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领导及相关 部门还能随时点击网上历史记录,了解考核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这些都从客观上要求广大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认真学习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的政策法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知识,学习公文写作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文字写作和业务处理 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和部门形象。
四 高校实行电子政务的现状及推行的难点
(一)我国高校电子政务现状
高校这样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其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也是随着国家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作为电子政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出现了“信息孤岛”的现象[5],高校电子政务“信息孤岛”的产生有其普遍的原因,同时也有自身的 特殊原因,不仅在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现象,而且在高校之间也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二)高校推进电子政务的难点
我国高校虽然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没有解决,阻碍了高校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1.认识观念不强。认识观念的转变是促使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动力,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面也不例外。电子政务的本质是“以网络为工具, 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灵魂,以便民为目的”,从高校这层意义上来讲,新型的电子政务工作模式就是要以全校师生员工为中心,以全校 师生员工的需求为出发点。只有切实解决好各层管理人员的认识观念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2.存在无序现象。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缺乏整体性规划和统一标准,高校电子政务作为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存在整体性规划和 统一标准不到位现象。虽然我国电子政务已经开始了有关电子政务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但由于各高校在机构设置方面不完全统一,需 求也不完全一样,因而在电子政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内部之间、高校之间要想迅速实现电子 政务“一站式”、“一体化”服务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3.体制建设还不够健全。首先,很多高校引进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流程还不适应本单位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其次,高校各行政管理部门 之间的职能存在过多交叉,职责不够明确,审批程序过多,导致电子政务流程过烦、过杂,没有真正体现电子政务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 。再次,高校推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本意是让更多师生员工参与评议,让更多师生员工了解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然而各行政管理部门 之间把大部分本应公开的信息作为保密资料,不进行公开,从而让更多师生员工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他们的建议和要求也无处可提,没 有真正做到电子政务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五 对高校实行电子政务办公的几点建议
(一) 要建立良好的硬件环境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系统通常由五部分组成:文件服务器、工作站(包括终端)、传输介质、网络连接硬件和外部设备。文件服务器应选择配备 了高性能CPU系统的微机,它充当网络的核心,除了管理整个网络上的事务外,它还必须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工作站是一种智能型终端, 它从文件服务器取出程序和数据,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受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在局域网中就是用来连接服务器和工作站的电 缆线,目前常用的是双绞线,常用的网络连接硬件有网络接口卡(NIC),集线器(HUB),中继器(Repeater)以及调制解调器(Modem)等 ,外部设备是指打印机、扫描仪、绘图仪以及其他任何可为工作站共享的设备。
(二) 选用合理软件和搭建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选择合理的平台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网络管理软件在内的基础软件),网络安全软件,目前信 息网络系统安全是薄弱环节,这方面主要选择安全保护、安全检测与监控类产品以及应急反应和灾难恢复类产品(如防火墙、入侵检测产 品、信息保密产品、用户认证授权产品等);应用软件(如CRM,GIS,BI等软件可作为建设电子政务中所需要的应用软件)。在选好软件的基础 上,可搭建高校电子政务网络平台、高校电子政务应用平台、高校公众信息服务平台、高校政务信息数据库和科技文献数据库及高校电子 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等。
(三) 要做好安全保密工作
高校电子政务系统在规划建设阶段,就要对安全保密措施有所考虑,就要对拟上内网或上外网信息资源有所划分。上网信息资源的划分是 与业务信息流程紧密结合的,是与安全域的划分密切相关的。哪些信息上学校内网,哪些信息上学校外网,不是单纯地、绝对地以信息涉 及国家秘密或不涉及国家秘密来划分的。高校内网是学校各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的办公网,各部门日常办公、事务处理都在网上进行。 大量办公业务信息在学校内网上存储、处理和运行,这些信息不可能都是涉及国家秘密的,会有大量的属于工作秘密的信息和一些不涉及 国家秘密的。学校内网、外网信息的划分应以“满足办公需求,确保信息安全”为原则[6]。
(四)深化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本任务。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要按照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对于 当前与全校师生员工联系密切又和各单位联系紧密的行政管理单位,要优先实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并结合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步构 建适合于高校自己的电子政务系统,不可盲目照搬,因而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与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五)转变观念,实行信息公开
高校是全校师生共同组成的学校,各个管理部门掌握的信息属于公共产品,不应归某个部门所有。公开信息是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不公 开只是例外。要以为师生员工服务为中心,推动各部门在网上公开决策程序、服务内容和办事程序,实现电子政务和推行政务公开的紧密 结合,使广大师生通过政务网络得到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和服务。推进电子政务必须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以推进电 子政务为切入点,拓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以技术创新带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充分利用学校中现有计算机管理专业人员对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公文处理、公文演示、办公业务处理系统、网络等知识的培训,从而达到 计算机知识、通信知识和网络知识的不断提高,达到办公自动化和办公业务信息化,提高各管理部门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鲍常勇.信息化建设与电子政务[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4-18.
[2] 刘晓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22(1):63-64.
[3] 陈晓鹏.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学术纵横,2009,219(1):113-114.
[4] 许晓霞.积极推进科技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4(22):176-177.
[5] 符晓薇.如何走出电子政务信息孤岛[J].商业时代,2006,24(13):81-82.
[6] 郑启淑.关于电子政务信息保密工作的思考[J].计算机安全,2003,3(3):21-23.
4.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宣传实施方案 篇四
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
各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22号)、•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1‟37号)、•中共蚌埠市委办公室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蚌办发„2012‟16号)、•中共蚌埠市委宣传部蚌埠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开展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蚌政公办[2012]7号)精神,扎实推进全区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各项工作,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决定在全区开展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集中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深化政务公开,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水平,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为蚌山区创造更加优良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二、宣传重点
重点宣传中办发„2011‟22号、皖办发„2011‟37号、蚌办发„2012‟16号文件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我区深化政务公开和加强政务服务的基本情况及成效,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公开情况等。
三、工作安排
1、政府办公室:
1)制定全区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集中宣传活动方案,在全区范围内对宣传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2)通过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深入宣传报道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情况及典型经验、典型做法。
3)6月上旬召开政务公开集中宣传活动动员暨工作培训会。
4)6月中下旬开展集中宣传日活动。
5)6月30日前开通政务微博。
6)7月20 日前将全区开展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集中宣传活动情况报送至市政务公开办公室。
2、乡街:
1)根据活动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宣传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全面做好集中宣传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方案于5月31日前报送区政府办公室。
2)通过部门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深入宣传报道本单位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情况及典型经验、典型做法。
3)通过开辟宣传专栏、设置宣传橱窗、发表署名文章、发送手机短信、开通宣传微博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成果,提高公众对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认知度。
4)6月30日前至少开展2次集中宣传日活动。走上广场街头,进入村居,通过制作展板、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咨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5)认真分析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相关总结材料及图片资料请于2012年7月10日前报区政府办公室。
3、部门:
1)通过部门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深入宣传报道本部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情况及典型经验、典型做法。
2)围绕活动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内容,至少制作1块展板用于参加6月中下旬由区政府办公室牵头组织的全区集中宣传日活动。
四、相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街、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把此项工作作为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领导,精心策划,周密部署。要克服形式主义,从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出发,确定活
动内容和具体方式,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组织宣传,加强政府部门与群众互动。
2、落实责任分工。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全区活动的组织、协调、督办和考核工作。各乡街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做好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扎实、有序地组织好宣传活动。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单位要围绕工作重点开展活动,并结合部门和行业特点,做好本系统集中宣传活动的组织工作。
3.认真总结考评。政务公开政务服务集中宣传活动结束后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适时予以通报;同时将此次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政务公开考评内容。
5.政府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篇五
为认真落实《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政务公开示范建设的通知》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工作,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强化监督机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结合水利工作实际,经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会议反复讨论,制定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促进水利行风的根本好转为目标,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精神,科学组织、全面实施,进一步增强水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
二、工作原则 ?
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要与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相结合,与加强廉政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相结合,与深化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政务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具体实施中要坚持以下原则:㈠依法公开原则;㈡真实公正原则;㈢突出重点原则;㈣讲究时效原则;㈤注重实效原则。
三、工作目标 ?
局直各科、室、站要基本做到 100%政务公开。所属企
业单位也要积极推行公开办事制度。已实行政务公开的单位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四、组织领导 ?
政务公开是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加强我局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局党组研究决定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事机构设在防汛办。
1、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名单 ?
组长:陈安生 ?
副组长:姜政安 ?
成员:戴世雄刘青山姜守维张铁牛呙滨辰 ?
匡朗初李传军刘晓春阙志华佘高甲 ?
2、政务公开办公室 ?
主任:佘高甲(兼)
副主任:朱青云曾立宏 ?
成员:李清华毛业品王伟靖王孟武胡立志 ?
傅功年龚智勇李永忠梅新伟覃业坤 ?
凌慧毛海锋蹇尚文王文珍刘捷 ?
刘志炜 ?
五、公开内容 ?
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保密的事项外凡涉及群众利益的政务活动内容都应当公开。主要对单位简介、领导班子、机构设置、政策法规、行政审批、办事程序、防汛抗旱、建议提案、政务公开、效能监察及日常工作等进行公开。
六、公开形式
?
(一)建立政务公开专栏。在操坪建立政务公开专栏,公开领导班子等。
(二)在大厅设科室职能公告牌和科室楼层指示牌。只要对科室职能、办公地点对外公示、引导。
(三)互联网。在单位简介、领导班子、机构设置、政策法规、行政审批、办事程序、防汛抗旱、建议提案、政务公开、效能监察及日常工作等方面内容进行公开。
(四)在大厅设公告栏和电子显示屏。对有关需公开的工作及时公开。
(五)采用会议、通报、简报、新闻传媒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
七、工作职责 ?
1、各科、室、站明确专人负责政务公开工作,负责人为本单位政务公开责任人,政务公开责任人必须认真审定所要求公开的内容。
2、局监察室负责局机关监督举报电话,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及时分析处理。
3、政务公开办公室负责组织落实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联合纪检监察机构开展工作检查,抓好政务公开示范建设,抓好情况综合,负责政务公开网站的建立及有关文件、资料的拷贝和传送。
八、工作要求 ?
(一)力戒形式主义 ?
政务公开要有领导、有程序、有具体的形式作为载体。
做到凡需公开的项目必须公开,凡公开的内容必须真实、全面、及时。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蒙骗群众。要坚持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政务公开工作成绩的主要标准。要广开言路,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评价,及时改进工作。
(二)严格责任考核 ?
根据局政务公开工作职责要求,责任到人,严格考核机制,明确奖惩措施。对于不按程序办理,或公开事项不真实、不全面、不及时、弄虚作假、蒙骗群众,影响政务公开工作质量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严肃批评或处分,对工作做得好、有成效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各科、室、站要精心组织实施,把政务公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篇二】政府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
一、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 ?
推行政务公开要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精神,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切实加强行政权力的监督,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依法行政,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促进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二、政务公开的基本原则 ?
(一)依法公开。政务公开工作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关政策规定进行。
(二)真实公正。公开的内容应当真实可信,办事结果
应当公平公正。
(三)及时便民。政务公开一定要做到及时,要方便群众办事,便于群众知情,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四)注重实效。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三、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
政务公开的范围包括镇政府的政务公开和各站所的政务公开。对政务公开内容的要求是:全面、真实、具体。公开的事项要求具备“六个要素”,即办事依据、办事职责、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办事结果。
(一)镇政府公开的内容。(1)党政领导职务、职责权限。(2)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完成情况。(3)政府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4)财政预算和财政收支情况。(5)上级政府或政府部门下拨的专项经费及使用情况。(6)镇直属企业及其他经济实体承(发)包、租赁、拍卖等情况。(7)债权、债务及支付转移情况。(8)工程项目招标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9)向农民集资的项目、依据、标准、结果及使用情况。(10)镇政府向社会承诺的大事、要事、实事完成情况。(11)工作纪律和廉政规定情况。(12)其他临时性重大事项情况。
(二)与村务公开相对应的公开内容。(1)镇村税费的收缴、使用情况。(2)各村镇代管资金的收支情况。(3)生育情况。(4)征用土地情况及征用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发放使用情况。(5)各村宅基地审批情况。(6)水电费价
格及收缴情况。(7)扶贫救灾款物发放、优待抚恤情况。(8)干部任免、招聘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9)镇人大代表的建议、议案办理情况。(10)其他需要公开的政务情况。
(三)各站所公开的内容。(1)工作职责、办事依据、办事程度、办事纪律、办事期限、监督办法和办事结果。(2)执收执罚部门的收费、罚款标准和收缴情况。(3)上级主管部门明确要求的必须公开的其他事项。
(四)镇政府对本机关干部职工公开的内容。(1)党政领导干部履行工作职责及廉洁自律情况。(2)机关内部的财务收支情况。(3)招待费、差旅费的开支使用情况。(4)干部交流、考核、奖惩情况。(5)机关干部职工关心的其他重要事项。
四、政务公开的主要形式 ?
1、公开栏公开。各部门均要设立政务公开栏。
2、会议公开。主要结合有关会议,对相关事项在会上公开,也可召开专题会议,就某一重大活动进行公开。
3、新闻媒体公开。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某一重大活动进行公开。
4、进村入户公开。印发宣传资料,送到群众手中。
公开的时间要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五、具体要求 ?
1、实行政务公开的目的在于加强对机关和各基层单位公务运行情况的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推进民主建设,促
使干部职工廉洁从政。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推行政务公开的重大意义,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求务必达到“真公开、全公开、常公开、硬监督、严查处、求实效”的目标。
2、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政务公开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各单位要必须确定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一把手负总责,保证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3、建立政务公开登记簿,对公开的内容、形式进行记载备查。
六、组织领导 ?
政务公开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经常性工作。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镇直各部门在实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抓好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公开内容的合法、完整、规范、实用、有效。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并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目标责任制,同其他工作一起安排、同时部署、一起落实。
七、监督检查 ?
为了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光坡镇政务公开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每年 11 月上旬开展一次自查,并向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自查材料。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进行检查和抽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不认真开展政
务公开工作的单位,要按照考核办法,实行责任追究。
6.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篇六
一、基本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务公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对于进一步打造法治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部门、各社区要切实增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铜陵“四个之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维护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 充分认识政府信息公开的重大意义,把这项工作摆到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上稳步推进。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组织领导,继续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各单位要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从健全机构、完善机制入手,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工作。
1.调整充实领导小组。今年是区政府换届之年,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信息公开工作,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
2.健全信息工作体系。大力构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网络,各部门、各社区要实行一把手负责、一名副职分管、一位工作人员主办的“三个一”管理模式,将目标分解到单位、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信息公开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去落实。
(二)突出重点领域,不断丰富信息公开工作内容。各单位要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信息的公开,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领域。
1.加大房屋征收、查违拆违等城建类信息的公开力度。严格落实征收补偿方案“三轮公告”制度,重点做好房屋调查情况、补偿标准、安置结果等各环节的信息公开工作,对拆迁、拆违中的特别困难群体实行社区公示和评议制度,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度,提高工作透明度。
2.加大保障房分配、城市低保等民生类信息的公开力度。在以往公开申报程序、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等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保障性住房的分配房源、分配对象、分配结果等信息,确保这一民生工作能够公平公开透明。建立低保“两级联审”制度,将提标、调标、清退和新进等四类低保对象在社区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3.加大学校招生、就业等社会类信息的公开力度。推进小学、幼儿园招生信息公开,全面公开有关学区划分、入学资格、报名方法、录取结果等各类信息,并公布举报电话、投诉信箱,实行阳光招生。
4.加大招投标、政府采购等经济活动信息的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强招标采购领域的全过程监管,在区政府网站等载体公布每次招标公告、中标公告等信息,确保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资金的使用安全。
5.加大餐饮服务、环境保护等行政许可信息的公开力度。根据行政职权目录的清理结果,进一步推进各部门行政许可项目公开,积极公开许可依据、收费标准、办事流程、办理结果等各类信息,做到权力清、主体明、依据准,实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三)加强信息管理,努力提升信息公开工作质量。信息质量至关重要,信息公开中的失误可能会引起社会不必要的关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信息公开管理,切实提高信息质量。
7.社区政务系统安全体系设计与应用 篇七
一、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社区服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 以信息发布、信息反馈、社区服务为目的的对外网站平台; (2) 以内部业务数据整合, 科室、居委会协同办公为目的的内部业务办公平台, 实现机关办公、公文流转自动化, 提高各街道办事处、机关的工作效率; (3) 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 构成信息交换中心, 实现社区信息共享与交流。
安全策略指的是采用某种方式来描述用户对安全的要求。目前, 对信息系统的安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机密性:防止信息泄露给未授权的用户。 (2) 完整性:防止未授权用户对信息的修改, 保证真实的信息从真实的信息源完整地到达真实的信宿。 (3) 可用性:防止由于计算机病毒或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系统拒绝服务, 或为他人可用。 (4) 可审计性:指对信息系统的访问实施监控和管理, 防止用户对访问过某信息或执行过某一操作以否认。 (5) 防抵赖性:防止通信的双方否认自身的操作。
吉安市社区服务中心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用于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等的公文流转。安全需求涉及社区内部网络办公信息的机密性;机关不同部门之间交换信息的机密性;内部网络信息通讯的完整性、不可否认性;防止内部信息对外泄露, 机关内部网络资源的权限访问控制及可用性等许多方面。社区内网的安全需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具有保密性质的数据必须经过加密才能在内网传送; (2) 政务数据具有不可抵赖性, 要引入签名和认证机制; (3) 对系统角色进行划分, 不同级别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
社区外网的网站一般是通过政府网站对外界发布各种信息, 包括政策、法规和条例等, 这些信息是严肃的、权威的, 不能被入侵者篡改、歪曲。因此, 必须保证政务网站是安全的, 不能够被入侵者攻击和破坏。为了防止来自互联网的越权访问、病毒入侵、恶意攻击等, 需要采取逻辑隔离、病毒防范以及入侵检测、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社区服务中心内网与外网存在物理连接的安全隐患, 如外网对内网的越权访问, 访问者的恶意攻击及病毒入侵等。所以要在内、外网之间实施物理隔离。
二、系统安全设计与实施
社区政务的安全一方面要求考虑政府内部网络的安全, 另一方面要求考虑面向公众服务网络的安全。这就必须解决好信息共享与保密性、完整性的关系、开放性与保护隐私的关系、互联性与局部隔离的关系。基于前述对电子政务所面临的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分析, 提出了社区政务网络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主要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安全管理五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安全措施。
1. 系统安全体系结构设计。
系统安全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物理级安全、网络级安全、系统级安全和应用级安全。其中: (1) 物理级安全。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设备的物理安全是保障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物理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他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和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 (2) 网络级安全。主要是防止网络入侵者通过网络攻击对整个政务体系造成破坏, 主要指的是基于网络层的安全保护措施。常用的防范措施包括防火墙、物理隔离、入侵检测、脆弱性扫描及评估、病毒防护等。 (3) 系统级安全。主要包括备份恢复、主机保护、安全审计等。 (4) 应用级安全。这一层对应的是为用户提供最终的应用服务, 包括政务办公系统、业务系统以及对外发布的网站等。常用方法包括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完整性、数据传输、抗抵赖等。当然, 整个系统必须置于安全管理制度之下。
2. 关键技术实施。
安全技术的实施主要从物理、网络、应用及系统安全四个方面进行。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应遵循动态部署的原则, 一方面满足目前系统的安全需求, 另一方面也要保证本系统安全需求动态发展。 (1) 内外网的物理隔离方案。社区服务中心内网系统是用于各职能部门实现办公自动化和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为了防范外网对内网的越权访问或恶意攻击, 内外网之间必须实施物理隔离, 考虑到时目前内网数据流量不大, 我们解决内外网隔离的有效方式是内外网各设置单独的服务器, 采取定时人工转接数据, 并采取相应技术保证数据在转接过程的一致性。待交换数据量大时, 再采取隔离闸等方案实现无缝连接。 (2) 网络级安全解决方案。 (1) 边界防护;在内网系统和政府专网的接口及外网和互联网接口的边界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设置防火墙, 配置其相应的网络访问规则, 使内、外网的安全保护合理化。 (2) 防杀病毒:社区网络中心采取一个多方位的防病毒系统, 如网关防毒、邮件和群件防毒、服务器和终端防毒, 杜绝病毒入侵。 (3) 内网的应用系统是整个社区政务的核心部分, 因此, 在应用程序中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保护系统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1) 用户身份认证实现:用户登录内网系统需输入用户名和口令, 口令采用消息摘要算法进行加密保护;内网的公文流转采用数字签名技术保障信息交互双方身份的确认。 (2) 角色分配和授权的安全实现:服务器对不同级别的用户自动配置他所具有权力及可执行的操作, 明确用户的工作范围和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防止内部人员的恶意攻击。 (4) 数据备份。进行数据备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系统尽快从灾难中恢复的正常运转, 采用的备份设备为磁带库, 可以实现连续备份、自动搜索磁带, 也可以实现智能恢复、实时监控和统计。采用的备份策略为每周一至周六进行一次增量备份或差分备份, 周日进行全备份, 月底再进行一次全备份, 年底再进行一次全备份。
电子政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安全建设要求统一考虑, 长远规划,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在技术上要求适应动态变化, 建立自适应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 要求有相关法律保障, 并同时加强安全管理。
摘要:在网络信息时代, 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非常突出。本文阐述了社区政务系统基本结构, 在分析了社区政务系统的安全需求的基础上, 构建了社区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结构, 并提出确切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电子政务,安全需求,安全设计,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梁军.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5.110-115.
[2]沈昌祥.构造积极防御的安全保障框架[M].北京: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3.36-41.
8.政务系统实施方案 篇八
电子政务得到了长足进步,“扎实推进电子政务,把行政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建设结合起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伴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当前政府信息化中的关键问题,而由电磁信息泄露问题引发的风险,作为信息安全风险的重要组成内容,也逐渐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如何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电子政务系统应用环境,已经成为影响各级政府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电磁辐射源组成出发,分析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系统面临的电磁信息泄露威胁及防护需求,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建议。
电磁辐射源分析
麦克斯韦(Jamec Clerk Maxwell)电磁场理论告诉我们: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任何变交电磁场都会向四周空间辐射电磁信号,任何载有交变电磁信息的导体都可作为发射天线。
计算机是采用高速脉冲数字电路工作的,因此,只要处于工作状态就会向机器外辐射含有敏感信息的电磁波。其辐射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视频信号辐射
计算机显示卡、连接线、CRT视放电路等传输的数据是串行数据,这些数据的速率低,其辐射信息容易还原。尤其光栅扫描式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的视频信号辐射。由显示卡输出的视频信息经预处理、放大后加在显示器的阴极控制栅极,信号的幅度高达700Vpp,行、场信号经同步、放大后,形成上百伏的高电压,偏转线圈的电流可以达到安培级。这些串行特征的视频信号在大幅度、大电流的情况下是很容易造成电磁信息辐射的。
另外,计算机显示器阴极射线管还会产生X射线辐射。
(二)无线电元器件辐射
计算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元器件传输的数据是并行数据,其共同特征是都是并行数据流(8位、16位、32位、64位等),这类辐射信号的内容多数是反映计算机的运算过程,辐射频率主要集中在2MHz~450MHz内。
(三)电源线路辐射
形成此类电磁辐射的计算机部件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开关电源,时钟频率、倍频和谐频等。其辐射物多数没有信息内容调制,因此,不易造成敏感信息泄露。
(四)寄生振荡
即计算机电子线路中的分布电容、布线电感在特定条件下,对某一频率谐振而产生的振荡。这种辐射的频率范围不规律,从几十kHz到上千MHz都有,辐射的能量也不相等,有的辐射信号理论上可以传播数公里。
据有关报道,国外已研制出能在1公里之外接收还原计算机电磁辐射信息的设备,这种信息泄露的途径使敌对者能及时、准确、广泛、连续而且隐蔽地获取情报。计算机电磁辐射泄密问题已经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要防止这些信息在空中传播,必须采取防护和抑制电磁辐射泄密的专门技术措施。
电子政务系统面临的电磁泄露威胁及在技术防护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系统中需重点防护的是办公类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电子公文信息系统、公文传输系统等,这些信息系统在其产生、加工、处理、传输、存储公文等信息的各个环节,都面临着一定的电磁泄露的风险隐患。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些公文信息系统大多采用分级部署的模式,需防护的计算机设备较少,防护级别也相应较低,加之资金、环境等的制约,电磁泄露防护技术的采用应因地制宜,以经济、好用、管用、达标为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弱电机房的防护
屏蔽室不仅可以防止室内电子计算机和其他电子信息处理设备所处理的保密信息随电磁波泄漏出去,而且可以防止外部来的比较强的电磁干扰,扰乱室内电子计算机和其他电子信息处理设备正常工作等诸多优点,但是屏蔽室同时也存在设计安装施工要求高,造价昂贵等缺点。因此,屏蔽室较多地适用于一些保密等级要求较高、较重要的大型计算机设备或多台小型计算机集中放置的场合,如国防军事计算中心、大型的军事指挥所、情报机构的计算中心等。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系统中需电磁屏蔽防护的设备较少,建造屏蔽室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必须采用一些技术防护措施对机房进行必要的防护。
这些基本防护措施包括:
1、为机房设置一个良好的数据接地,并且接地电阻越小,电磁微波以及静电等干扰源的释放越快,效果越好。
2、机房地面采用防静电处理,地面除涂刷防尘油漆处理外,还要在防尘油漆的上面再涂刷防静电金属油漆,从而使机房地面表层形成一层清洁、干净的金属薄膜。
3、机房地板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静电地板,使得在机房地面的金属薄膜上面再架起一层完全是金属的防静电地板。
4、布设机房等电位汇流排与地网。在机房的四周(静电地板下面)用3X35的紫铜带绕机房四周一圈,并且与接地线紧固连接。
在资金等允许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采取墙面金属防护、天花屏蔽防护、门窗屏蔽防护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弱电机房的电磁屏蔽能力。
(二)配置低辐射计算机设备
使用低辐射计算机设备是防止计算机电磁辐射泄密的较为根本的防护措施。低辐射计算机设备在设计和生产时,对可能产生电磁辐射的元器件、集成电路、连接线、显示器等采取了防辐射措施,把电磁辐射抑制到最低限度。另外,使用低辐射计算机设备必须经过国家保密局等权威部门的检测。
(三)配置屏蔽机柜
由于资金、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在无法建造屏蔽室和不需要很大空间的屏蔽环境的情况下,应配置屏蔽机柜。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应集中放置于屏蔽机柜中,屏蔽机柜能够有效抑制计算机电磁信息泄漏和防止外部强电磁骚扰影响计算机正常工作。同时,屏蔽机柜应取得国家保密局等权威部门出具的检测合格证书。
另外,所有进出屏蔽机柜的各种缆线都必须经过机柜下部的波导管。
(四)進入屏蔽机柜的各种线缆屏蔽防护
进入屏蔽机柜的各种线缆均需要进行滤波处理,以保证屏蔽机柜内的信号不因线缆的进出而造成泄漏。从地方政府的使用需求情况来看,进入屏蔽机柜的进出线缆主要有电源线、通讯数据线等。
1、通讯数据线的屏蔽处理
由于目前计算机传输的速率高达10Mb/s以上,大大超过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如用滤波器则将造成传输速率在10Mb/s以下的频率都将变成通带,这样的话屏蔽机柜10Mb/s以下的频率就没有应有的屏蔽效果,因此如要保证屏蔽机柜有高性能屏蔽效能的话,最好采用光纤处理。
通讯光纤的屏蔽处理包括广域网通讯光纤处理和局域网光纤处理。
由于在广域网光纤等室外光纤中为防止光缆折断,一般在光缆芯中有一根或一对金属多股线,但在穿入屏蔽波导管时一定要将室外光纤转换成尾纤,否则该金属线穿过波导管时会形成屏蔽机柜的天线效应,屏蔽机柜内外所有信号将会通过辐射耦合到该金属导线,带出屏蔽机柜外,从而使屏蔽机柜性能急剧下降。
2、电源线屏蔽处理
当涉密信息设备工作时,其产生的高频信号(信息)有可能通过市电电源线泄漏,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电源线传导泄漏发射的问题容易被忽视。
国家保密局制定的国家保密标准《涉密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磁泄漏发射防护要求》中明确规定,要求党政机关涉密信息设备安装使用时红电源回路应与黑电源回路单独供电。如果条件受限,不能单独供电,则红电源回路与黑电源回路之间必须采取滤波隔离措施。对所采用的电源滤波器也有明确的技术指标要求。目前实际应用中解决电源线传导泄漏发射的办法主要有红黑设备使用相互独立的电源(红设备使用红电源,黑设备使用黑电源)和红设备加装电源滤波器两种。其中设备使用独立电源的方法比较稳妥,但是受到设备使用场地条件的限制,原有的配电系统难以改造,而且多路独立供电一般要加装多路UPS,造成成本过高。加装电源滤波器的方法比较简单,符合标准的设备或防护设备多数考虑了电源线传导发射的问题,加装了电源滤波器,这样的设备使用起来比较灵活和方便,但是,造价也很高。
地方政府在使用中,受供电条件、资金等限制,使用红黑电源隔离插座是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红黑电源隔离插座就是防止高频信号(信息)通过市电电源线泄漏的一种装置,是计算机信息保密的一种物理防护措施。它一端连接公共电源,另一端以插座形式为涉密信息设备供电,使用起来灵活方便,又能够满足设备电源线传导泄漏发射防护的需要。
9.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定稿) 篇九
《邢台市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信息办制订的《邢台市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00四年三月三十日
邢台市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邢台市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现提出以下具体实施方案,以切实推进我市的电子政务建设。
一、总体目标
用两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以统一规范、先进可靠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为基础,以网上办公、网上服务和信息共享为重点的全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按照统一规范和标准,建好各部门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建成联结各市(县)、区和有关部门的政务专用网;建设以“邢台市人民政府网上政务大厅”为代表的政府网上服务统一平台;初步形成全市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库。
在政务信息化应用上,结合行政运行机制改革,以核心政务电子化为重点,基本实现网上办公;结合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以在线服务为突破口,初步实现网上服务;结合资源整合,以信息共享为目标,建设综合信息资源库;围绕提高决策、监管和服务水平,积极开发业务应用系统;有力提高网络应用水平。
二、全市电子政务框架体系
见图一,邢台市电子政务框架体系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信息资源、各类应用以及相应的标准法规等。
基础设施是指用于承载电子政务各种数据、信息传输的专用网络、网络交换设备、安全隔离设施以及设备运行支持和保障设施等。
支撑体系是指为了保证电子政务的顺利开展及其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所建设的一系列设施和系统,如安全认证体系、异地数据备份中心、数据交换平台等。
信息资源是指政府各部门在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数据、资料以及其他信息。电子政务的重要工作就是要把这些分散的信息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各类数据库为政府和社会服务。
电子政务的应用是实施电子政务的目的,渗透到电子政务的各个领域,如核心政务电子化、金卡工程、网上审批等。
标准法规是指为电子政务建设所制定的一系列标准、规范和配套的管理制度。
图一:邢台市电子政务框架体系图(略)
三、建设内容
近二年中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方面规划以下十一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建设方案将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分别制定。
(一)政务专网建设
邢台市政务专网是连接市四套班子和市级党政群机关、有关单位以及各市(县)区政务网络,上连省或国家政务网络的专用计算机城域网络,是我市电子政务信息传输主通道,该网络具有以下特点:
1.按照采用成熟技术的原则,网络主干速率选择千兆。具有较高的吞吐能力;保证各种信息(如数据、语音、影像等)的较高质量的传输。
2.为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骨干网络能适应多种交换技术。
3.作为全市的统一平台能满足不同业务运行要求;实现各业务之间的传输信道的隔离,适应多种业务并存。
4.具有很强的安全防护能力,包括对抗入侵、防止病毒等各种安全措施齐备。
5.具有较强的扩充能力,能较为方便的扩容和升级,适应业务的快速发展。
6.该网络为内部网络,与互联网等外部网络物理隔离;各连入政务专网的部门网络或计算机必须严格与外网实现物理隔离。
邢台市政务专网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核心层负责进行数据的快速转发;汇聚层负责汇集分散的接入点,扩大核心层设备的端口密度和种类;接入层负责提供各种类型用户的接入,将不同地理分布的用户快速有效地接入网络。
邢台市政务专网(见图二)租用通信运营商的光纤,政府投入核心交换设备进行建设;汇聚层和接入层建设按市场化方式运作,主要由通信运营商负责。
图二:邢台市政务专网网络示意图(略)
(二)政府大院网建设
政府大院网(见图三)是连接政府大院内各机构以及大院附近部门(如信访办、地震局等)的计算机园区网,该网络以光纤为骨干,配置高性能三层交换机,能够有效隔离各部门的局域网,同时能够实现部门间信息的高速传输。在政府部门相对集中的大院内建设园区网,既能减少政务专网核心层的传输负载,又使得若干个部门共用一点接入,可以节约接入费用。
图三:政府大院网网络示意图(略)
(三)电子政务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制定
为了确保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网络互连、资源共享、信息安全、业务互动的顺利实现,切实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必须先行制定一系列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标准、建设规范、政策法规、管理制度,指导全市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电子政务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制定要贯彻执行国家、省等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同时要结合邢台市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地方性标准和规范。
(四)政府机关网上办公系统
核心政务电子化是政务信息化的基础,也是网上办公的具体体现。核心政务电子化应包括:全市公文交换系统及各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全市公文交换系统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公文传递。公文交换系统通过网络平台,以电子文档形式在不同部门之间快速、准确、安全地进行文件传递。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以纸张为基本介质,以公文交换站、邮寄、传真等形式进行文件交换经常发生的速度缓慢、文件丢失、文件破损、信息泄漏等弊端。
公文交换系统提供先进的信息沟通标准和接口,连接各个部委办局的办公系统,既保持各个部委办局的信息系统内部流程的独立运作,又能将各个部委办局的流程通过政务处理平台融合成一个整个政府的办公平台,提高办事效率。
公文交换系统支持复杂的多组织结构,支持跨部门审批。公文交换系统采用B(浏览器)/W(服务器)结构和工作流引擎技术,可以灵活地设定公文流转的流程。
公文交换系统采用加密传输和CA认证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公文交换系统支持网络接入,也支持单机接入,可以灵活地适应我市各部门的计算机应用现状。
各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公文处理:收文子系统、发文子系统、办文子系统、存档子系统、效率监督子系统。
信息处理:各类信息的收集、采编、分发、上报全过程在网上进行。
督查系统:包括常务会议和专门会议决议的督办、领导批示的查办、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的办理。
值班管理:包括会议安排、领导活动、部门领导的请销假、突发事件的专报等。
电报管理:对各类上级电报进行有效的管理。
各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如公文的不可更改性,批示的认证和可靠性、访问的可记录性等,还应具有标准化的接口,与全市公文交换系统实现无缝衔接。
(五)网上政务大厅建设
按照“外网受理、专网办理、外网发布”的网上服务流程,结合“中国邢台”政府门户网站的深入开发,建立一个政府机关网上服务的统一平台,组织各政府部门和具有行政职能的有关单位参与,将政府办事项目集中到一起,形成一个统一对外的窗口,利用网络为百姓和企业办事提供方便。
网上政务大厅以行政审批、便民服务为重点,可首先从工商登记、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等入手,再扩大到其他方面。网上审批应与市行政审批中心的业务有机结合,但不局限于进入行政审批中心的项目,对于未进项目也要一并考虑。
网上政务大厅采用开放式架构,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便于业务的不断扩充与调整。针对不同的应用层面,分别有申报人员工作系统、政府办公人员工作系统、政府管理人员工作系统和系统管理员平台等应用子系统组成。
(六)整合、开发政府信息资源
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是一项面广量大、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我市的信息资源建设要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形成共建共享的机制。
在公共系统建设的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根据国家确定的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专项规划,进行深入调查,摸清全市的信息资源现状,建立我市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二是建设分布式异源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有机地连接各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建设全市的分布式政府信息资源库。
三是建设我市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建成全市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及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促使我市的信息化应用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是建设我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负责全市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整合和开发,着力开展好以上各项工作。
在部门专业系统建设方面,各部门要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深入挖掘、协同开发、大力建设各自的信息资源库;建设和完善一批急需的综合性公用基础数据库并实现网上服务,如资源、环境、人口、经济、法规、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历史文化等数据库。同时要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积极维护好全市的分布式政府信息资源库。
(七)政务CA认证体系建设
信息安全是整个电子政务正常运作的基本支撑点,CA认证体系(基于PKI基础框架上的公共密钥管理体系结构)在技术上能够解决开放环境下(如互联网环境)的个人身份认证、信息完整性与真实性鉴别以及数据保密传输与存储。
根据省统一部署,将在全省范围内建设电子政务CA认证系统,邢台市政务CA认证体系将是其组成部分。
CA认证系统主要由证书查询服务器、密钥管理系统和认证授权体系组成。通过其完整的认证体系,保证网上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唯一性;通过其严格的访问控制体系,保证网上用户身份的合法性;通过其保密通信体制,确保传输信息的完整性和机密性;通过其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确保数据资源的不可更改性和不可抵赖性;通过完善的审计功能和分析处理能力,实现事故的自动跟踪、分析和处理。
(八)异地数据备份中心建设
数据备份中心是指在已有的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外,另外建立一套市区统一的数据备份系统。这套系统能在突发性灾难造成源信息丢失、计算机网络系统无法运转时,及时恢复备份信息,减少或者避免因突发性事件而造成的损失。
我市的异地数据备份中心将建在地下等坚固的建筑物内,具有实时备份和非实时备份两种模式。
实时备份,就是在实际系统和数据备份中心之间通过通信线路,将实际系统的数据实时复制到数据备份中心的存储设备上,实际系统和备份中心之间的数据完全一致。
非实时备份,只是定时对实际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在数据恢复时会丢失最近一次备份后至突发性事件发生这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但只要根据实际系统的特点合理地设定备份周期,就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恢复。
(九)远程视像会议系统
依托政务网建立一套交互式网络会议系统。通过结合数据、视频、声音及网络通信技术,网络上的任何一个接入点可以同时与网上的其他接入点进行交流。参与网络会议的成员能实时交流会议的内容(文字、图片等)和各自的声音图像,并对其进行注释和修改。利用本系统能进行高效率的文件传送、方案讨论、工作汇报、远程教学等各种会议。
网络上的任一接入点只要配备少量的设备,就可以很方便地与其他人进行交谈。各种信息(注释、说明、图解)都可实时地传给对方。参加会议的人员能清晰准确地交换各种意见、建议,并可随时将信息存储、打印、会后分发。
(十)应急指挥系统
应急指挥系统是将公安、人防、消防、气象、水利、安全生产等部门的指挥系统有机融合,全天候监控公共场所和敏感地区发生的事态,利用全市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可视化管理。市领导可以通过指挥中心或桌面屏幕,及时了解全市范围突发事态的进展,及时制定应急方案。
应急指挥系统包括紧急事件处理、领导辅助决策、紧急事件实时监控和信息适时传输等功能。
(十一)其他重点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
我市电子政务的应用将围绕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改善政府行政效率、促进政务透明公开、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来展开。除了加快完成中央、省统一要求的重要业务系统开发外,结合本市实际,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建设各类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按照《邢台市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重点建设“诚信邢台”联合征信系统、“社会保障卡”等一批跨部门业务应用系统。
四、实施步骤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4年底前):
2004年上半年完成政务专网和大院网建设;实现市政府与政府各部门、各市(县)区及市级党群机关全面宽带联网,初步形成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初步实施核心政务电子化,建成全市公文交换系统,公文、信息、督查、会议管理等政府业务的处理都在网上运行;建立政务CA认证体系(如全省电子政务CA认证系统建设进度太慢,不能满足我市的建设需要,则将建立临时代用的CA系统,确保电子政务的顺利开展)。
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成立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完成政府信息资源的全面调查工作,建立我市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利用政务专网实现政府各部门现有信息资源的初步共享。同时利用我市的1:10000的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库,加快推进相关部门的基于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的政务应用。
完成数据与网络管理服务中心的建设,建成异地数据备份中心,确保政务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
建成电子政务大厅,争取有一半以上政府部门实现主要业务网上公共服务,有一批审批事项采用网上受理和网上办理。初步建成覆盖市区范围的以公安、人防、消防、气象、水利、安全生产等为核心的应急指挥系统。建成基于政务专网的远程视像会议系统。
建设好以自然人为对象,联结劳动社保、金融、税务、民政、公安等部门的社会保障卡系统。
制定政府门户网站、政务专网管理规范;制定电子政务的相应技术标准。做好各单位技术人员和公务员的培训工作。
第二阶段(2005年—2006年):
在前期电子政务应用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和深化电子政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全面展开;各重点业务系统在应用层面实现互联,为社会提供联动式服务。
信息资源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一批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非常有用的数据库,如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等;建成全市基于1:2000、1:500等大比例尺的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异源数据共享,基本建成全市电子政务的分布式信息资源库,并提供全社会服务。
建成使用以自然人为对象,覆盖银行、税务、公共事业、工商等部门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和以企业为对象、覆盖工商、税务、银行、质监等部门的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
【政务系统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政务诚信系统建设方案08-10
政务信息报送系统08-09
政务系统建设工作计划08-09
电子政务行政审批系统实验报告06-26
在全系统推进政务局务公开暨深化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6-10
政务公开方案07-27
党务政务公开方案07-06
政务大厅窗口进驻方案08-01
乡镇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08-11
环保部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