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2024-09-28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精选11篇)

1.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篇一

《书法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前言

(一)大纲的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和艺术教育专业的大专阶段的教学

(二)总学时安排

总学时21学时

(三)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其性质属于艺术门类的知识课,同时,又有工具 课的特点。作为知识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性 质、特点;了解书法历史概况;了解主要书体的艺术特点和书写技法;掌握书法美 学的基础理论,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培养感受书法美的敏感,提高书法审美水平。作为工具课,为未来到幼儿园和小学工作打好基础.。

二、基本要求

(一)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性 质、特点;了解书法历史概况;了解主要书体的艺术特点和书写技法;掌握书法美 学的基础理论,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培养感受书法美的敏感,提高书法审美水平。

(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感受书法美的敏感,提高学生书法审美水平。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和要求

第一学期

(一)基础知识

1.关于书法 书法与学生素质 书法学习的意义 怎样学好书法

2.工具 材料 笔墨纸砚

3.临习基础 执笔写字 姿势 运腕 用笔

4.临习方法 选帖 读帖 临帖 临习注意事项

(二)书法的基础训练

1.楷书的点画和笔顺

2.楷书的常用偏旁

3.楷书结构规律

(1)间架结构的组合形式

(2)笔画间距分配形式

(3)主笔、重笔、副笔笔画的变化

4.《多宝塔碑》的特点及书写方法。

思考与练习:

(1)楷书的间架结构和笔画排列有何规律

(2)学习研究主笔、副笔的意义

(3)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4)各代书法的主要代表书家、流派风格特征 欧体、颜体、柳体、赵体的异同与学术价值

(三)书法创作

1.章法

2.格式书法欣赏

(1)书法欣赏的一般规律

(2)书法欣赏的基本内容

第二学期

行书

1.行书的特点

2.行书的范本简介行书的写法

行书创作 章法 格式

硬笔书法

(1)钢笔字技法

(2)粉笔字技法

书法教学

1.书法课堂教学

2.书法作业批改

3.书法课外活动

四、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书法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出版

[2]《王羲之乐毅论楷书大字谱》,广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3]《颜真卿勤礼碑楷书大字谱》,广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4]《王羲之兰亭序行书大字谱》,广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5]《中国传世书法墨迹》欣赏光盘,北京银冠电子出版公司,1998年10月出版;

[6]《中国书法欣赏》光盘,南京音像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7]《书法名家与名作赏析》光盘,黑龙江文化音像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课程教学总数及时间分配

学时分配:为学年课。总学时21,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

基础知识2学时

书法的基础训练8学时

书法创作4学时

第二学期

行书1学时

硬笔书法4学时

书法教学2学时

2.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篇二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逐年上升, 学前专业就业前景越来越好, 潜心培养学前专业的学生, 让他们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是师范院校的首要任务, 而钢琴演奏是学前专业的必修课, 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如何有效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质量, 让学生尽快入门打好基础并循序渐进,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 亟须钢琴教师深入思考, 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一现状描述

20世纪90年代, 我国引入美国数码钢琴集体教学法, 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也都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 由于多数学校并未建立数码钢琴教室, 而仍沿用传统钢琴来教集体课, 虽然暂缓了教师缺乏的突出问题, 但学生钢琴学习的质量始终不能提高。在美国, 钢琴集体教学应用现代数码技术很早就付诸实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雷蒙德·巴罗斯教授在20世纪上半叶就曾创立过一套完备的课堂钢琴教学方案, 将理论概念、音阶与和弦、视奏、变位、读谱以及即兴演奏等联系起来, 增强了学生对音乐和理论概念的理解力, 并在美国诸多学校广泛用于课堂实践。许多学校在实践的同时不断创新, 使集体课收到比较好的效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城市里有低幼儿童的家庭都会鼓励孩子学习一门乐器, 且不少家庭都有钢琴, 并有一对一的教师, 有的5、6岁就过了钢琴考级的初级和中级。所以, 认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弹奏要求就应该比较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否则幼儿园的小朋友弹得都比他们老师好, 就会出现很尴尬的局面,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应有紧迫感。

二问题分析

就目前传统钢琴教学集体课形式看, 虽然已经分解成小班教学, 但教学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其中原因如下:

第一, 学生的音乐接受能力和乐感参差不齐, 且多数学生的音乐知识几乎为零。

第二, 某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缺少刻苦学习的动力。

第三, 课时设置明显不足。一个课时要教10人左右的小班, 在只有一台钢琴的情况下, 课堂上刚刚接触的知识, 课后未经过自身消化很快就会忘记, 手型、指法更无从谈起。

第四, 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授课认识不足, 对学生要求不严。

我曾教过幼师2、3年级的学生。在接手教之前, 这批学生在学校里也学了两年左右的钢琴, 但在测评他们时发现, 大部分学生不论是从弹琴姿态还是手型、指法均不正确, 钢琴踏板也不会使用, 甚至连基本的4分音符、8分音符和16分音符的节奏也分辨不清, 令我非常诧异。因为学校除了钢琴课, 还有声乐、乐理、视唱练耳等相关课程, 这些问题的出现显然说明教与学都存在诸多问题。

三解决方法

那么究竟如何让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有一个质的飞跃呢?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的录取工作

第一, 教师的任职资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在教师。美国著名钢琴教育专家巴斯蒂安指出:钢琴教学是一门需要专门学习、天资、实践和专业技能的艺术。集体课的钢琴教师必须是一位完全能胜任工作的钢琴家, 具有较好的独奏和合奏表演技巧和功能性键盘技巧。钢琴教师必须向此目标努力。

第二, 教师的专业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 对幼儿教师培养的质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 高校教师对所授专业要深入研究,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与人们不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相适应。教师的职责就是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掌握和养成终身受用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 获得未来发展的潜在动力。

第三, 学生录取工作的改善。学生录取的考核方法必须要有所改变, 不能只顾文化成绩, 而忽略对品德、志向和音乐素质的考查。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使得品行显得尤为重要;在专业考察方面, 即便钢琴是零基础, 但也要有音乐的敏感和接受能力, 否则音乐专业的学习会很困难。

2. 以学生为中心安排学习计划

第一, 重视新学期开始的师生见面。这个见面的要义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才可能有的放矢, 亦作为教学分层次设立小班的参考数据。

第二, 制定整体计划和阶段目标。教师要制定整体计划以及每学年、每学期需达到的目标。教师上第一节课时就要把学科要求、目标和学生讲清楚, 只有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才能按部就班地循序渐进。

第三, 教材的调整。在调研的基础上, 对所学教材做一次性调整, 以适合学前专业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3. 对学生钢琴基本功严格要求

第一, 坐姿和手型。要求学生弹琴前要减短指甲、调整琴凳、坐姿, 放好手型, 等两秒钟后再开始弹奏, 先可以采用简单的5指练习, 弹的过程中必须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音质是否饱满和均匀, 并从慢速练习开始。

第二, 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 (1) 坐姿与手型; (2) 落臂、大肌肉群的运动; (3) 连奏; (4) 断奏; (5) 旋律与伴奏间的平衡; (6) 分句时的手腕动作; (7) 三度音程的连奏。

4.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一, 责任。教师不仅要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指导, 也要教给他们下课后具体而有效的练习方法。

第二, 耐心和友善。在讲授新乐曲和技巧难点时, 教师可以示范得慢一些, 边示范边讲解, 学生在观摩的时候有不明白的地方, 随时可以提问。

第三, 示范演奏。教师完整的示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示范的时候可以弹两遍, 慢速方便学生学习模仿。演奏速度是曲目的最终效果。

5. 集体教学的重要硬件和形式

第一, 建立电子钢琴教室。它增强了教师指导的灵活性, 增加了教与学的交流形式, 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课形式可以多样化, 可以齐奏、轮奏等等。教师方便对音乐术语、乐曲的写作背景、疑难节奏类型等进行集体讲解, 充分利用了有效时间。

第二, 采用电子钢琴教室教授钢琴集体课是较理想的方法。集体课上, 同学间的竞争使学生们产生动力, 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精神。当然, 必须与单独课相结合才可能有成效。

6. 单独指导不可替代

第一, 钢琴教学有其固有的规律和特点。钢琴发展几百年, 一对一的教学形式延续至今, 这是由器乐的特性决定的。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古训说明单独课的重要作用。

第二, 采用钢琴集体教学要科学化。一是建立起设备齐全的电子钢琴教室, 二是与单独课相结合, 这样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 扭转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尴尬局面。

四结束语

杜玉波先生指出:教育部将以“本科教学工程”为有力抓手, 完善国家、地方和高校三级体系, 跟踪指导各地各高校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基地建设, 加大本科教学投入, 切实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要借着改革的东风加快提升, 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改善学生的录取工作, 二是建立设备齐全的电子钢琴教室, 三是集体课和单独课相结合以及教师团队的相互配合。办出教学特色只有走专业化道路才可能实现, 只有充分给予教师发挥特长的空间, 努力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打造学前教育的升级版才有希望, 这既利于学生, 也有益于学校本身, 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W·巴斯蒂安.钢琴教学成功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2

[2]杜玉波.坚持立德树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 2013.11.25

[3]邬明、刘宇红.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建设的探究[J].高等函授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1)

3.小议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 篇三

【关键词】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一、加强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培养实用人才

1. 进一步强化教学内容的职业意识,我校的舞蹈教学与艺术院校专业训练不同,学生所掌握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主要是作为从事舞蹈教育工作的职前训练,而不是培养舞蹈演员,因此,在舞蹈理论知识方面和舞蹈技艺内容上要尽可能更广一些,知识与舞蹈体例更新一些,以便学生通过教学能练就更为实际、适用的职业技能。

2. 确定具体教学任务,建设任务导向型课程。学前教育舞蹈专业中的舞蹈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舞蹈学校,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今后从事学前儿童教学时,能够运用舞蹈这一手段对幼儿进行美育及舞蹈特长的启蒙与培训。

1)基础训练方面:学生必须进行规范的舞蹈基本训练(内容主要是现行的几大训练体系),使其掌握基本技能与专业素质、基本技术技巧等。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舞蹈解剖学的知识,了解有关肌肉的训练意义和各部位身体训练的运动路线。为将来对幼儿的舞蹈形体训练打好基础。

2)民间舞方面:民间舞蹈教材的内容主要是我国的几大民族民间舞,如:云南花灯、藏舞、东北秧歌、蒙族、维族等。除此之外,还因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教材的教学,如傣族舞蹈、鲜族舞蹈、胶州秧歌、海洋秧歌等。

3)古典身韵方面:掌握古典身韵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把握好古典身韵的六大元素提、沉、冲、靠、含、仰和横移极其特性,外在形象,内在意象。做到神形兼备,牢牢保持好中国古典舞的鲜明个性。

3. 重视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但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种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有的学生尽管自身专业素质好,具有一定的舞蹈感受力与表现力,但却总上不好课,训练不好幼儿,无法适应幼儿舞蹈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弱,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观察、分析、指导能力和准确评估幼儿水准的能力。虽然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光靠课堂教学,它需要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但如果我们重视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指导能力,引导她们对动作做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实践也证明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二、强化音乐元素在舞蹈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音乐与舞蹈可称得上是形影相随的“姐妹艺术”,绝大多数舞蹈都有音乐伴奏(包括节奏乐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音乐的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 乐曲的选择有利于舞蹈教学。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训练都要在音乐中进行。音乐对于舞蹈教学不只是简单的节奏伴奏,它也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好的伴奏,好的乐曲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音乐熏陶,而且可以帮助舞蹈教师教学。

2. 节奏训练在舞蹈教学中的地位。早在“歌咏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远古时代”,舞蹈的主要动因就是节奏的物化态,无论是人声的呼号,还是瓦石的击节,都是浑然于舞,助于舞,激发于舞。就学习民间舞蹈来说,节奏的精确把握与体现,是把握风格的关键所在。

三、建立教学反馈机制,强化训练的实效性

教学反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只有反馈才能实现控制。因此,要使整堂舞蹈课教学过程从基本动作到舞蹈组合训练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渠道、准确接收学生大量的反馈信息。接收反馈越及时、越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得就越全面、越深入,从而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及时、准确、全面地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才能有的放矢进行“点窍”提示,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效率,要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形成最佳的教学状态,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对教学过程实行科学的调节和控制,对学生学习中的关键问题,教师可以把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或把反馈提早到产生偏差之前,设置前馈练习,从而防患于未然;或延时反馈,促进学生再作深入思考分析。

最后,舞蹈教育应该是在一个平和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充满热情的教学氛围中进行。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先生曾谈到:“真正有才能的教师也只能严厉到一定程度,如果长时期对学生缺乏理解、同情和关心的话,也会使学生感到伤心、压抑和痛苦,从而削弱教学效果。一般水平的教师如果再加冷漠无情的话,消极因素就更大”。因此,严格要求与诱导、启发、鼓励和赞扬的教学态度,将是调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春春.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大舞台,2010(4).

[2]杨艳霞.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2).

4.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篇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简单了解幼儿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有效地为3—6岁幼儿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并评估教学效果。思想目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儿童观、课程观。

二、教材

《幼儿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全国幼师工作协作会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总课时共36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了解健康及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掌握幼儿健康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和原则。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一节 健康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 健康教育

第三节 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与评价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

第二章

幼儿身体保健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原则

教学目的:了解幼儿身体保健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原则,并了解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一节 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 第二节 幼儿身体保健教育活动的原则 第三节 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三章

幼儿园身体保健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目的:重点了解幼儿园身体保健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及活动开展方法,并能掌握幼儿园身体保健活动设计的步骤。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 幼儿园身体保健活动的组织 第二节 幼儿园身体保健活动的设计 第三节 幼儿身体保健活动的指导 第四节

身体保健教育活动的评价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为辅、讨论法、练习法为主

第四章

幼儿心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原则

教学目的: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掌握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具体内容。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和标准 第二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第三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五章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目的: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初步掌握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思路,掌握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步骤及评价。

教学时数:6学时

第一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思路 第三节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第四节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第六章

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应遵循的规律与原则

教学目的:掌握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中的规律与原则,了解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心理和生理变化特点。

教学时数:3个学时

第一节 幼儿体育活动设计应遵循的规律(1.5学时)第二节 幼儿体育活动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5学时)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

第七章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的:了解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体育活动内容,并能创造性设计各类体育活动。

教学时数:11学时

第一节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1学时)第二节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3学时)第三节 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方法(1学时)第四节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设计(6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第八章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教学目的:掌握开展体育活动和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具体指导策略。教学时数:7学时

第一节 幼儿园体育活动实施与指导的原则 第二节 体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第三节 户外体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第四节

体育活动的评价

5.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篇五

一、教育实习基本情况

(一)实习任务的见习

我到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开始了这次实习的第一步:见习。见习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计划,活动流程,熟悉实习所在班级的基本情况,跟幼儿接触、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同时,对各个幼儿特点有初步的了解。对幼儿的一日活动特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幼儿园的周园长安排我分别在大班、中班和小班三个不同学龄阶段的的班级各进行两天的见习。在这一个星期虽然本班的教师没有要求我们做什么,更多是观摩,留意帮教我的老师如何开展工作。但是我并没有闲着,从一进园开始我就开始了做保育工作,并尝试和见习班级的小朋友进行沟通。孩子们太天真可爱了,很快就接受了我,我也真心的喜欢上了这份和孩子们打交道的工作。

(二)一个星期的保育工作实习

实习的第二周也就是见习后要真正实习的第一周,在这一周我是学习保育。保育老师的工作很多也很细,甚至可以说很繁琐。所以我基本上都是跟在保育老师的后面,她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但是要求还是很高,需要细心与耐心。我每天认真的配合保育老师一起积极的完成保育工作,包括拖地、洗碗、擦桌子、叠被子、消毒、擦窗、擦厕所,给幼儿洗玩具,洗毛巾,帮幼儿梳头,还有睡室的清洁卫生、给幼儿穿衣服等多种事情。这些工作看似琐碎,但在幼儿的成长照顾中非常重要。例如这几天的早晚温差变化大,幼儿进园时都穿了较多的衣服,但随着气温变高或因为活动的原因,孩子会发热出汗,临放学时安静下来了,同时气温下降,他们又会觉得冷,这些情况保育教师都要认真细心把握,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同时要留意每个小朋友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发现有不适 的及时通知园长和家长及时处理。这些工作既要要保障幼儿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又不应当影响老师的集中教育工作,因此对保育老师的细心和耐心都有比较高地要求。但我觉得,带着对孩子的关心和爱,这些工作虽然累,却不苦。

(三)教育及班级管理工作

1.一周的保育实习后,周园长安排我参与小班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在帮教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带班教学和管理。在这一个星期里,我结合之前见习的见闻,在初步熟悉班级授课方式、教学计划后,写出自己详细而完整的教案;跟指导老师沟通交流学习班级管理的方法、教育教学方法。在此期间,我积极的向指导老师请教,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认真的修改自己在设计课程出现的错误,并积极寻求一种改过的方法。这个阶段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必须掌握孩子的认知规律。孩子天性活泼,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但又不能象成人一样长时间集中精力甚至缺乏自律。如何引导孩子跟着你的思路去学习又不至于扼杀孩子的天真是个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为此我特意参考了很多关于幼儿心理的资料。我改变一贯与成人交流的方式,学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及时肯定和表扬他们的优点,对他们的小缺点尽量采用平等交流的方式去沟通,去告诉他们如何做得更好。其实孩子比成人更容易接受你讲道理。这一阶段我最大的感受是:对孩子,你俯下身,你会看到一个天真美好的世界。

2.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学习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在这期间,班主任应该保证班级要按照一日活动计划开展一日活动或半日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的地方特别多,包括幼儿入园时候要接园,早餐要观察幼儿的饮食情况、带孩子做早操、集户外活动要看好幼儿避免发生意外、餐前餐后活动要适当等都要好好注意、午睡时要幼儿安静并早点入睡、起床要看好幼儿以免在发生意外、午点时也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进食情况、离园教师也要接园。要注意每一个细节,重要的是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形成。

时刻把保证幼儿的安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同时要建立幼儿的个人档案,在幼儿家长联系方式等基础资料上补充每个孩子的学习生活特点的资料。

(四)家长与社区工作

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充分整合家园教育资源,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幼儿园的发展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带班的这两周,我给班上的每个家长都打过电话,并对十二个幼儿进行了家访。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跟家长的沟通,会使你对幼儿的身心状况有清晰地了解,在孩子的教育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工作的效果会更加的明显。同时多跟家长交流可以获得家长对你的教育、幼儿园的管理的理解和支持,这一点非常重要。听取家长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向家长阐述你的设想和理念,双方获得共识对教育孩子的帮助在我做过之后感受尤深。例如有个家长,孩子还是读小班,但每天只要没布置作业就会有意见。我为此和周园长去了家访,跟他交流孩子现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交流相互意见。每个家长都是真心爱孩子,只要你拿出你的诚意,清楚表达自己合理的意图,家长都是乐意配合的。周园长对我说的一席话让我感触很深:我们要尊重每个家长的意见,但不要盲从或过于迁就家长的意见。有不同见解,交流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家长和教师都有再教育的需要。

二、教育实习中取得的成绩与收获

(一)看我们的保育老师做事的精神

我发现,其实凡事怕认真和爱。只要一丝不苟地做事没有做不好的事;只要有爱心,再苦也是乐。

(二)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在管理班级,管理幼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这都有赖于周园长

和指导老师杨老师李老师的一如既往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在实习中成长了不了,学到了不少,在她们耐心指导下我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这在我以后的教育生涯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如何解决问题

我更大一点的收获是学会如何通过交流沟通去解决问题。这不止对我今后的工作,就是对我的生活和为人处世都有巨大的影响。

三、教育实习中的不足与教训

(一)在活动中

语言表达未能充分贴合孩子的特性,肢体语言也不够形象生动;在教学工作方面,教学方法、技能、班级管理等方面也都存在不同程度不足;有时我的语言和课程设计未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不够贴近幼儿本身的童趣;在课堂组织过程中应变能力较差,没有更多的关注到幼儿的疑问或答疑的技巧有待提高,再就是我的教态还应该加强改进和注意。

(二)对每个孩子的关注还够

应该随时随地的注意到每个孩子,虽然这是一件对于我们来说比较难的事,但这是要做好一个幼儿老师应具备的条件。

四、下一步努力目标与整改措施

(一)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词语,特别是要让自己的语言儿童化,让自己的语言有一定的起伏变化,能够吸引幼儿,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适当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以便于更好与孩子沟通和互动,也更利于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提高专业技能技巧,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音乐课和语言课,还 的科学课的教育活动中,我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专业技能技巧都存在较大的不足,自己的知识面较窄,在以后的过程中,我应该多阅读多学习,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纪律意识的培养及班级的管理,都是我应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加强的,因为孩子良好的习惯、好的纪律对自己教学意图的实施,尤其对幼儿的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人才成长的奠基阶段,幼儿园的工作是:实施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是国家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幼儿园全部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更重要

是为自己将要从事的学前教育工作积累有益的经验,为毕业后的工作能更顺利地开展

6.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探讨论文 篇六

关键词:学前专业;体育舞蹈;教学探析

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富时代感于一身的体育舞蹈是文明高雅的运动项目,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普及是非常适宜的,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体育舞蹈将会是大学体育课中的热门项目。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舞蹈教学因素分析

(一)体育舞蹈教师

体育舞蹈教师是体育舞蹈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对教学起着关键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体育舞蹈及相关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教师的个性、能力、事业心,责任感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都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体育舞蹈教师应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确保教学质量。现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的授课教师有单人形式(一名男或女教师授课)或双人配合形式(男、女教师配合授课)。

(二)体育舞蹈学生

体育舞蹈课学生是体育舞蹈课的教授对象,是学习主体。每一位学生无论是体形、体能、身体功能,还是情感、气质、性格、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着的差异,以及对体育舞蹈基础知识的匮乏,都是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要面临的现实。为此,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做到区别对待、因势利导。现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的授课形式为男、女学生合班授课。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舞蹈的教学特点

体育舞蹈教学是一种技能教学,因而它要遵循技能教学的一般规律。但由于项目本身特点,它又有区别于其他项目技能教学的特点。

(一)多采用男女合班上课与共同练习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密度较大

体育舞蹈课要学习、练习和掌握的动作是多种多样的,但一般都是以双人配合练习为主,这样就要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以男女合班共同练习来进行。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此时教师就要善于调动队形,让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范围尽量处于最佳的位置,确保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运动状态中,通过运动强度较小和运动量较大动作的交替进行,使运动量的生理曲线呈波浪上升,突出体育舞蹈教学密度大、强度较小的特点。

(二)音乐伴奏贯穿于教学始终,不同节奏的音乐适宜不同风格的舞步

体育舞蹈与音乐有着最密切的关系。音乐是体育舞蹈的声音,体育舞蹈则是音乐的形象,一个是有形而无声,一个有声而无形,它们的这种结合是天然合理的。体育舞蹈教学中充分强调了音乐节奏与风格特征的体现,以步点练习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指导学生理解不同音乐的风格,使音乐与动作融合在一起,表现出最佳感觉,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音乐素养。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研”、“教”、“练”

根据国家教育部《纲要》有关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之精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应构建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大体育观。体育舞蹈的教学应如此,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研”、“教”、“练”亦应如此。

(一)体育舞蹈教学基础——研

研是指对教学全过程的研究探索。它包括课前分析研究、课中实施研究、课余完善研究。就其形式而言,第一阶段主要是学习研究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要求,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第二阶段主要是研究教学实施中的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研究与完善各种可行教学路径与教学方法;第三阶段主要研究学生课余练习指导与组织方法,探讨课内外一体化新教学模式的规律,用实践检验的方法来验证教学方案,对不足之处进行完善。

(二)体育舞蹈教学实施——教

教是指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舞蹈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体育知识的过程。教学实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它对整个体育舞蹈教学过程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阶段既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相互作用的阶段,又是新的体育舞蹈知识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联系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相互作用,但也会受到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组织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各种因素安排和运用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为确保体育舞蹈教学质量,我们认真领悟其“教”的一些规律:1.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将四个学期的体育舞蹈课划分好阶段,明确每一阶段任务,使学生在每一学期学习结束时都能有一定的成就感;2.辩证对待教学过程的师生主客体地位;3.加强与学生交往,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对待每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体育舞蹈教学检查——练

练是指学生在课内外对体育舞蹈及相关体育技能实际应用过程,此过程对学生是尤为实际和重要的。课内的练是在教师引导下对技术动作初步掌握和一定程度的提高,课余的练是对技术动作的进一步巩固与提高,是学习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环节。课余练以学生自练、互练为主,教师及时指导为辅,充分利用各种条件,采用多种练习方法,在技能的实践中培养对体育舞蹈的兴趣与应用能力,最终达到熟练运用。学生在课内、外练的情况与技能水平表现,可以反映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情况,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实践性检查。

四、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舞蹈运动的几点思考

7.浅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 篇七

一、专业舞蹈教学的特点及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差别

专业舞蹈教学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来进行学习, 注重舞蹈基本功和技术技巧的培养, 深入学习舞蹈知识并在舞蹈领域中全面探索发展。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专业舞蹈人才, 仅基本功训练就需要几年的时间来进行学习以达到较高水平。同时还要进行民族民间舞和舞蹈剧目的学习, 每一舞蹈科目都要学得精学得透。

相对于专业舞蹈教学, 中职学前专业的舞蹈学习时间短, 一般只有两年的时间来进行舞蹈的学习, 每门学科只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学习掌握的舞蹈知识有限, 不能系统地进行学习, 也不能很好地在以后的工作中体现所学舞蹈知识。另外, 很多学生入校前没有经过系统舞蹈训练, 个体差异性较大, 学生的年龄在15-18岁左右, 兴趣再培养的难度也比较大, 加上舞蹈课又比较辛苦单一, 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中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对象是未来的幼师, 目的是为了让其在未来的工作中, 使学龄前儿童在幼稚园生活更丰富多彩, 重点是以学舞蹈为手段的玩耍, 所以更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侧重点

(一) 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并逐步培养为爱好

在中职学前专业的舞蹈教学中, 要不断激发学生对学习舞蹈的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并享受学习舞蹈的过程。让学生在逐渐掌握舞蹈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 从而爱上学习, 爱上舞蹈。

首先, 要引导学生, 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在教师不断启发学生思维的前提下, 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可通过观看视频、倾听音乐、观察图像、技巧展示、师生互动等多种途径, 使学生尽快融入到舞蹈教学的氛围中。学习兴趣的不断提升,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当学生对舞蹈产生了兴趣, 就会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获得更多的收获。

其次, 教师要转换思想,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并且充分理解学生的想法, 揣摩学生的心理活动, 了解他们热衷的、喜爱的东西。中职学生的年龄段正值青春年少时, 对各种流行、时尚事物有着十分热衷的追求。教师可以着眼于学生对流行舞蹈的这份热情, 尝试筛选出适合教学的元素, 融入到教学教法中, 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教学与审美感知紧密结合, 正确引导学生对各种潮流风尚的认识, 由心而发, 把丰富、细腻的情感融入到教学中, 丰富教学过程, 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 学生之间因为个体差异不同, 接受能力也会有所不同, 教师要认真观察分析每个学生的特征特长, 紧紧抓住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 鼓励扩大其优势能力, 纠正并弱化其欠缺之处, 使每个学生都能均衡发展, 避免学生中出现过大的差异, 防止出现放弃、逆反的心理。要让学生潜意识中坚定地认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这也大大有利于学前专业学生未来工作中面向幼儿的健康心理。

(二) 舞蹈教学的重点和方向

在舞蹈教学中重点应该注重怎么教而不是怎么跳, 应该怎样更好地传递正确的知识和动作, 而不能仅仅是跳得好、跳得美。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舞蹈跳得好, 基本功扎实, 技术技巧水平也较高, 表现力也强,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的教授水平却不是很好。这种情况往往就是忽视了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教学的实践应用导致的。

首先, 学生要学习舞蹈理论知识。只有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才可以正确地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是教育的基石, 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就好比高楼没有地基一样。

其次, 还应让学生学会怎样去教, 怎样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这就要靠学生对舞蹈知识、舞蹈动作、舞蹈技巧进行实际学习和练习, 积累经验并揣摩方法, 探究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增加学生实际教学的课程, 将老师和学生做为教学对象来进行实际教学演练。并通过课后教师和同学的反馈、评价来进行教学改进和提升, 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实际教学的水平。另外, 怎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怎样能让孩子有兴趣进行学习都是学生要面临学习的内容。只有教学方法掌握得当才可以更好地进行舞蹈教学。

第三, 要注重学生的技能技法学习。如上所述, 坚实的理论基础, 多样的教学方法, 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和娴熟的动作技巧是一个优秀幼师必不可少的素质。通过培养学习, 要让学前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各类舞蹈动作, 并且可以在幼儿面前独立、正确地进行展示。只有自己学会、学好、学通、学精才能给学龄前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展示出标准、优美的舞姿。

第四, 还要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语言的培养。因为学前专业学生未来将要面临的是学龄前儿童, 合理、清晰的语言表达在教学中非常重要。舞蹈学科包含很多专业术语, 而专业的术语对于孩童来说不易懂、不易学, 因此要锻炼学生儿童化、娱乐化、幽默化的教学语言, 使学生可以声情并茂地诠释出舞蹈的精华及意义。只有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语言, 才可以向幼儿更好地表达所教学的内容。

(三) 寓教于乐, 培养高素质舞蹈幼师

1. 简单技巧为辅, 娱乐性游戏性为主

学生未来面对的都是学龄前儿童, 玩乐是天性, 要培养学生寓教于乐的教学能力, 不要死板教学, 导致儿童产生排斥心理和逆反心理。除正常的舞蹈组合和完整作品的教授, 还应适当将舞蹈编排成游戏模式, 强化舞蹈在幼儿教学中的娱乐作用。

2. 培养学生自主动手创作的能力

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 学习内容有限, 不能达到完全掌握编、跳舞蹈的能力, 为使学前专业学生未来可以独立进行舞蹈教学, 有必要在其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后,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可以通过让学生依据儿童身体条件, 对植物、动物、人物、大自然现象等的大量模仿, 形成动作语汇, 淡化韵律和风格, 突出律动中单纯的情感传递。最终使学生可以简单地编创一些动作和舞蹈队型, 最终形成完整的舞蹈作品。

3. 素质气质的培养

舞蹈不仅仅是单纯的肢体语言表达, 还是由内而外的综合艺术素养的展现。只有高修养、高素质的幼师才能对学前儿童起到育德育人作用。舞蹈的学习也是修身育人的过程, 要定时定期选取优质的舞蹈剧目给学生欣赏, 培养学生的画面感和节奏感, 积累沉淀学生的艺术修养, 培养学生的高雅气质。

4. 重视安全教学与教育

对于舞蹈的多种技巧来说, 中职学生的年龄和身体长势已不适合大量的劈压腿、撕胯、下腰等动作, 但基本的形体修养训练还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一过程中, 要十分注意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 要量力而行, 适可而止。尤其在教学课程开始前, 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 学前专业学生面对的幼儿, 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在舞蹈教学中, 也要教会学生以安全的舞蹈动作教学, 传授一定的防范保护措施, 要时刻警醒学生在未来的教学中注意保护孩童, 避免幼儿在学习舞蹈、游乐玩耍时受伤。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中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 应有一个不同于专业舞蹈教学的模式, 通过专业特征和实际应用, 形成特有的舞蹈教学规程。在进行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 紧紧抓住学生自身的素质要求和特征特点, 创新思维, 将适合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当中。

摘要:中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不应按传统舞蹈教学模式和固有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 而应结合专业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贴合实际的舞蹈教学, 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可以在将来的工作中灵活应变、学以致用。

关键词:中职,学前专业,舞蹈

参考文献

[1]靳静.试论中职学校的舞蹈教育[J].艺术科技, 2012 (3) .

[2]张燕.舞蹈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与实用[J].戏剧之家, 2015 (2) .

[3]张飞文.浅析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通俗歌曲, 2014 (4) .

[4]刘于佳.如何对中职舞蹈进行创新教育[J].成功 (教育) , 2012 (16) .

8.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教学探究 篇八

关键词:学前教育 声乐 集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192-01

声乐教学是学前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应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而不是培养歌唱家,也不是培养舞台的表演人才。众所周知,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普遍较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亦不例外,她们基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声乐训练,甚至部分学生在中小学未上过音乐课,唱起歌来五音不全。因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门类多,声乐课时少等原因,所以,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方式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为多。所以,学前教育专业也将声乐课作为必修课程。学前教育的声乐课不同于音乐专业,不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而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该专业的学生培养为优秀的学前教育老师。因此,在安排集体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发音的能力,掌握相关曲风以及表达幼儿音乐的能力。

1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声乐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发的投入到声乐学习过程中,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等都会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1 提高声乐教学的重视程度

學前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往往比较多,很多学生侧重于专业课程,将声乐课程看作可有可无,或者觉得无需重点学习。这样的学习心理与态度,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实践。理论知识掌握得再牢,如果不会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便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理解知识,夯实知识,才能真正有效地运用知识,提高综合知识能力。

针对这一现象,学校与老师应该提高声乐教学的重视程度,比如说,学校适当增加声乐课课时,加强声乐考查力度,老师以身作则,认真进行声乐课程的备课、讲解等等。这样学生会逐渐重视声乐学习,从而达到了提高教学成效的目的。

1.2 创造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

声乐课程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其教学氛围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较大。所以,任课老师应该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来掌握声乐知识,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比如说,在学习简单的发生时,老师可以准备一些道具来进行教学。选择杯子、脸盆等常见用品,来进行敲打发声,让学生进行模仿。这样的教学方法,解决了以往声乐课堂上,任课老师照本宣书的单一教学方式,还会活跃教学气氛,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3 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改革的推出,情景教学逐渐走入课堂,声乐课程的教学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习与掌握知识。任课老师,可以安排幼儿园教学情境,将集体成员平均分组,由各小组成员自行演绎幼儿园声乐课堂,组员在小组里轮流扮演老师,最终各小组选择最优秀的,参加班级教学比赛。

这种情景教学,解决了集体教学课堂学生参与度较低的问题,同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

2 为学生树立正确声音概念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幼儿老师,其特殊性在于他们的教学方式与结果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甚至这个影响会伴随一生。所以,声乐老师应该注重树立该专业学生的正确声音概念,让学生朝着正确的声乐方向前进,让学生乐意认识到声音的准确度,听觉效果,可以分辨声音的正误,能够找出错误的根源等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以后的学前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学生做声乐正确示范,能够准确分辨学生的声音正误等等,确保其声乐教学的质量。

2.1 做好正确的自身示范

声乐课堂上,老师作为重要的信息传输载体,其传播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为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老师应该通过自身的示范优美的声音,来为学生做好带头作用,让我们的教育付出最终能够满足国家对复合型教育人才的迫切需要。

2.2 帮助学生找出自身的正确声音

每个人的声音特性不一样,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正确声音。首先,老师应该教导学生如何放下模仿,因为一味地模仿会让学生失去自身的声音特点;其次,为学生分析了解其自身声音特点等等,让学生可以发掘自身的声音特色;同时,老师应该为学生鼓励,促进学生不断强化自身声音练习。尤其是集体课堂,学生人数较多,老师可以搜集全班学生的声音,然后在课后进行反复听、分析,从而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进而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3 选择适宜的教学曲目、曲风

声乐课程包含的内容很多,所以在选择教学曲目时,应该结合该专业的未来就学方向,进行合理选择。

因为大部分的学前教学专业的学生将来都会投入到幼儿教学工作去,所以在安排声乐课程内容时,最好选择儿歌、易上口记忆的曲目、简单趣味的曲目等等。这样的选择可以加强学生在幼儿声乐方面的了解,以便于以后投入到教学工作。而且这样的曲目与曲风掌握起来相对难度较低,不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知难而退的心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让学生认识到声乐课程内容与以后的工作息息相关,这样的曲风也很适合集体教学的特点。

4 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人才以后的就业方向是幼儿老师,为了做名合格的幼儿老师,其自身的声乐学习很重要,该专业老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老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曲目与曲风,最终达到提高声乐集体课程教学效率的目的,争取为社会提供更多合格的幼儿教学人员。

参考文献

[1]雷仰芹.浅谈声乐集体课教学[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3):55-56.

[2]刘丽.浅谈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质量[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04-105.

[3] 张倩.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评价探索[J].大家,2012(9):268.

[4] 刘九思.声乐集体训练课十题[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1):44-50.

9.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篇九

从内涵层面看,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者的视唱练习与练耳训练。所谓的“视”,乃是要求学习者应当对不同的音乐乐谱进行精准的识记与掌握,能够区分出音域的差异,并且对不同的音符等要素所蕴含的意义加以掌握。学习者唯有具备良好的视谱能力,才能够使自身的音乐乐谱识别能力得以切实地提升,进而为乐曲演奏奠定扎实的基础;所谓的“唱”,乃是指学习者在具备音乐乐谱识谱能力的基础之上,在演唱中实现对音准与乐曲节奏的精准把握,并且依托音乐演唱的方式,增进其音乐乐感,提升其艺术美感,同时能够恰如其分地在音乐乐曲演奏过程中对音乐作品实现完美的诠释,从而使聆听者获得美的熏陶;所谓的“听”,乃是指学习者能够在演奏过程中,依托自身的听觉器官,对音程等内容做到精准地辨识,同时能够在五线谱中将所听到的音乐进行记录。因此可以说,对于任何音乐的学习者而言,视唱练耳能力乃是重要的音乐学习基本功。

一、视唱练耳教学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重要意义

从学前教育整体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定位来看,视听练耳课程乃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具备日后从事音乐教学的基本技能,即识读音乐乐谱的能力、敏锐的音乐辨析能力以及依托自身的听觉器官对音乐乐谱的还原和再现能力等。前述能力关乎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否具备合格的幼儿教师从业素质。基于此种情形,视听练耳课堂具有重要的教学地位。

(一)提高学生生识谱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是幼儿教师,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有爱心、有耐心、有细心,还应当具备多种才艺,比如,声乐演唱能力、钢琴伴奏能力、掌握基本乐理知识,以及一定的舞蹈创编能力,等等。而教唱儿歌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儿歌视唱能力,掌握这一能力的前提就是学会识谱,包括认识简谱和五线谱。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包括“视唱”和“练耳”两个部分,“视唱”是指看谱即唱,也就是让学生拿到乐谱后,能够正确地识别调式调性,并完整地唱奏乐谱。因此,通过视唱练耳教学,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识谱能力。

(二)提高学生视唱练耳素质

有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有经历过专业的音乐学习,对音乐方面的理论和技能知之甚少,视唱练耳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音乐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训练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不断积累中增强音乐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并为其他音乐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视唱练耳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视唱练耳的能力,能为他们学习乐理、声乐、钢琴、舞蹈等课程提供一定的帮助,也能为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开展各项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三)促进学生音乐感受力

从教学的实践角度来看,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使学生的听觉器官得以效度化的锻炼,从而依托系统化的视唱练耳课程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够实现对音乐旋律、节拍等内容的精准识别,强化学生的乐谱记忆能力,进而使学生对音乐阅读的识读能力得以提升,最终全方位的实现对学生音乐乐感的培养。从课程教学方式来看,视唱练耳课程的授课通常为:教师遴选不同的音乐乐曲作为教学素材,依托对所遴选的乐曲的聆听、演唱与识记的方式,强化学生对音乐乐曲的直观感受能力,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实现对乐曲中的音高与节奏变化等诸多要素的学习,同时一并体会到音乐作品创作者通过音乐作品本身所表达出的美好情感。可以说,是否具备对音乐乐曲的良好乐感,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先天条件,更在于后天的训练与培养,而视唱练耳课程正是对学习者后天乐感养成的关键路径所在。

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通常会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功利化、学生基础技能薄弱、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陈旧、缺乏针对性、缺乏实践性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师范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

(一)视唱练耳教学功利化

一些学前教育专业将视唱练耳工具化、功利化,作为学唱新歌和衡量、检验音乐才能的一种工具。在这样功利化的视角下,视谱唱词成为了视唱练耳的终极目标,过分强调视唱而忽略了练耳。此外,由于功利化的思想,对视唱练耳教学中文化精神的渗透不足,未能把视唱练耳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充分的挖掘,仅仅把视唱练耳课程当作一门音乐技术手段而进行机械训练,背离了视唱练耳的核心价值和本质属性,导致视唱练耳教学困难重重。其实,视唱练耳课程的价值在于它能为学生提供系统培养音乐听觉和能力的空间,能够让学生形成较为完备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正确完善的音乐审美能力。所以,这种视唱练耳功利化的教学理念偏离了视唱练耳本身的课程目标。

(二)学生基础技能薄弱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常应当具备相应的音乐基础方才能够实现对相关音乐课程的优质学习。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通常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考试时,招生院校一般的考核重点是文化课成绩,而对于音乐基础状况的考核要求不高,特别在近些年高考扩招的直接影响之下,一些师范类院校的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招生人数增加,生源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却不理想,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而师范类院校通常所采取的集体授课模式,使得学生在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之中难以满足其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而教学大纲与课时安排的限制,又使得教师通常怯于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这些问题均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陈旧

从现今国内师范类院校的视唱练耳课程授课方式来看,任课教师多遵循先前惯常采用的授课形式,课堂教学的主导权完全属于教师,教师个人控制课堂教学进程与节奏,此种模式使学生因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未得到彰显,因而难以对课程学习产生兴趣,甚至极易导致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抵触心理,直接影响到其音乐素养的提升。

(四)缺乏针对性

学前教育专业与音乐专业必然会存在诸多的差异,因此视唱练耳教学也不可以普通的音乐专业为准。但是当前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时并没有关注这一点,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视唱基础和今后的`就业方向,缺乏针对性,致使一些学生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视唱练耳学习,却提升并不明显。

(五)缺乏实践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毕业之后直接会到各幼儿园任教,所以在短短的2-3年时间内,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实践能力,才可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幼儿老师身份的转变,给幼儿更好的教育。但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在实践性方面的关注远远不足,一些学生虽然学会了视唱的相关技能,却缺乏弹唱方面的经验,尤其是幼儿歌曲弹唱能力远远不足。

三、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视唱练耳教学的改革创新

面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视唱练耳教学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端正视唱练耳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出发创新视唱练耳教学,培养幼儿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使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视唱练耳教学效率最大化。

(一)端正视唱练耳教学目标

在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对课程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权限,如对于相对较为简单的视唱音乐乐曲,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契机,从而使学生体悟到自主研习并获得音乐知识的快感。此外,教师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视唱练耳教学,摒除功利化的观点,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视唱练耳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文化熏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部分学生因早年进行过音乐方面的学习,因而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而部分学生对音乐知识则是初窥门径,还有部分学生的音乐基础趋近于无,因此作为视唱练耳课程的任课教师,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体学情的差异性,必须在任课的班级中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因材施教,以便使不同层级的学生均能实现音乐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视唱练耳素质条件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分层处理,对于视唱练耳素质较为优秀的同学,让其进行真实的视唱训练,完成一次才艺展示;对于视唱练耳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就可以采用教师引导的方式进行训练。除此之外,在诸如乐理、理论知识之类的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乐理与视唱练耳素质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训练,充分保证学生参与视唱练耳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然后,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的不同,进行相应培养目标的制定,对于视唱练耳素质相对较高的同学,将制定在能够完善地完成一次视唱表现上,对于视唱练耳素质相对较低的同学,则制定为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视唱表演过程。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时代为公众带来了诸多的现代信息技术,因此视唱练耳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1.视唱练耳课程任课教师应当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如音乐软件等,为学生创设多媒体音乐教室,这样一来,既可以使教师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高效的音乐授课情境,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无需借助教师的指导,自行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辅助下实现课下自主性学习。此种模式使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更具规范性与系统性,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因学生自行盲目进行视唱练耳训练而学习质量不高、学习效度较差以及学习目的性不强的误区,从而使学生个性化的音乐乐理学习与技能提升成为了可能。

2.视唱练耳课程任课教师应当依托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题库,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现今市面上的音乐创作类软件类目较多,诸如音乐制作软件Renoise、LMMS,音乐打谱软件JP-Word、MuseScore以及视唱练耳软件EarMaste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依托前述软件为学生创设资源库。如LMMS能够实现对音乐乐曲内容的录制,并且为使用者提供了音乐录制中的音轨选择等功能;打谱软件MuseScore的操作界面较为简洁友好,能够实现对音乐乐谱的同步比对功能;视唱练耳软件EarMaste则能够使学生获得交互式视唱练耳训练契机,即该软件在使用者的练习过程中,对使用者的练习情况进行即时反馈,从而使使用者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纰漏与不足。通过对前述音乐创作类软件的合理使用,教师能够在授课之前为学生先期性制作好相关的练习内容,这样一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之中,依托多媒体技术,将先期制作好的教学内容进行播放,使学生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增强。

(四)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出发创新视唱练耳教学

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即其对音乐与乐理知识的学习标准无需达到音乐专业学生的高度,只要使其具备幼儿音乐教育的标准即可。基于此种情况,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其视唱练耳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夯实,尤为关键的是,教师应当将幼儿音乐教育理念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习惯于在音乐演奏时能够契合幼儿的视角及其音乐接受感知能力,进而为幼儿营造出能够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的音乐情境,使幼儿受到音乐的艺术熏陶。唯有如此,方能使学生在接受视唱练耳课程学习的同时,实现同幼儿音乐教育最大程度的结合,进而使学习的目的更为明确和更具目的性,从而提升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度,使学生能够通过基础知识的夯实,可以在日后从事幼儿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除此之外,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当在第一学期的课程安排中以视唱练习为主,以便使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为其后续的音乐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培养幼儿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

幼儿阶段,律动的音乐既能够伴随着儿童快乐地成长,又能够为儿童感受、理解、再现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增添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乐趣。而歌曲弹唱是人们对音乐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也最能反映教师视唱练耳的水平。因此,在现代素质教育体系中,需要幼儿教师提高儿童歌曲的弹唱能力,为幼儿园音乐活动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增强幼儿的音乐兴趣。视唱练耳教学中,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师范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培养应该牢牢抓住,在学生的入学时便为学生打好基础,在校期间,学生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儿歌弹唱能力训练,这就需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进行检验,为学生提供一个儿歌弹唱能力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钢琴弹奏能力,挖掘其艺术潜力。要求学生要具备娴熟的钢琴技巧和能让幼儿接受、喜欢的歌唱位置和音色,将幼儿歌曲的内容表达出来,在弹唱中让幼儿能听懂、喜爱。突出“弹”的效果,和“唱”的作用。

此外,学前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教师的综合音乐能力,提升学生在歌曲弹唱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从而能更好地为今后的工作服务,而不是培养专业的音乐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视唱练耳,增强对儿歌弹唱的兴趣,在日常练习中加强培养学生对幼儿歌曲弹唱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视唱练耳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对幼儿歌曲的了解与演绎,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所需要的技能。

四、结语

10.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方法论文 篇十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方法论文【1】

摘要:钢琴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专业技能课,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必修课之一。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钢琴课程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必须认真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仅就自己的一些经验进行阐述,期望得到关注和指导。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幼儿园培养专业化的教师,大部分学生将成为培养祖国未来一代的启蒙老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必须过硬。

而钢琴课又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课,在学生应必备的基本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

所以,学好这门课,兴趣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

但如何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及练琴的兴趣,是摆在所有从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师面前的难题。

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练琴的兴趣。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钢琴存在的困难

(一)客观因素

众所周知,钢琴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一般情况下,钢琴教学都是从娃娃抓起,学习者还要具备很好的音乐素养,再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水平。

而高职学生接受钢琴培训时,已经是成年人了。

骨骼全部长成,柔软性、灵活性较差。

尤其是她们大多数是零基础,有的甚至五音不全。

起初,由于新鲜,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强的学习热情,学习一段时间后,由于自身的条件、不刻苦以及有些教师教学方法的不科学,使一些学生掉队,甚至放弃这门课的学习,最终导致她们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所以,钢琴教师一定要不断思考如何能够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努力探索如何把她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不仅是紧迫的,也是非常关键的。

(二)设备不完善

学前教育专业是师范类院校非常重要的专业。

而对于我们这种工科类的高职高专院校,想申报这门课统招专业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生源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学院在重视程度上远不及其它工科专业,在硬件的投资上也相对很少。

琴房严重不足,琴房的配备与学生的数量不符,再加上有些院校琴点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抢琴、占琴情况的发生,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就不爱练琴了。

以我院为例,开始创办这个专业,从开始的没有琴房到建起了只有一台钢琴、十几台电子琴的琴房,再到正式建立拥有几个独立琴室的专业琴房,共用将近5年的时间,这无疑给钢琴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教学方式的局限

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普遍毕业于正规的音乐院校,从小接受系统的音乐训练,钢琴课都是一对一教学。

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一般采用的都是集体授课的方法,即20几名学生同时上课。

要钢琴教师对一些毫无基础的成年人进行教学,难度是非常大的。

再加上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集体授课会给一些接受能力慢的同学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以至于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培养学生学习钢琴课兴趣的有效方法

通过5年的高职教学,笔者通过总结并借鉴他人的经验,认为下面一些方法行之有效。

(一)通过多种方法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海洋。

教师可以采用播放钢琴大师演奏光碟、播放音乐会视频、教师示奏的办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模仿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二)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

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方法,教师更多的应该成为一名引导者,引领学生走进这门艺术,发自内心喜欢这门课,而不是为了教而教、学而学。

笔者对这点有深刻的体会。

每次上课时,都以平等的地位、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拉近和她们的距离,与她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

教师应该多启发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有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自己去理解、探索、表现音乐。

让学生自己找出学习的重点难点,把握住学习的主动权,增强他们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学好钢琴的积极性。

(三)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由于是集体授课,就会有照顾不周的可能。

所以,笔者把每组再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组长。

这些组长一定是学习能力强、掌握知识扎实的尖子生。

这样即使教师不在,她们也会代替老师监督学习能力差的同学完成课上所学知识。

这样,基础差、学习吃力的学生也不会掉队,有效减少了弃学情况的发生。

为了激励大家的上进心,每学期我都会重新组织竞选组长,因为有些同学会表现出入门较慢,一旦入门会出现突飞猛进的进步,让她们担任组长的职务,能够使她们信心倍增,进而把她们的热情传递给其他的同学。

(四)、A、B组上课

有些高等音乐学院或者音乐系的专业课经常会采用这种方式授课,A、B组即快慢组,学习优异者可以进快组,差些的就只能进慢组。

学生会心甘情愿的接受,因为她们都是有基础并通过正规专业课考试的。

而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她们大部分都是没有基础的,如果采用快慢组的模式,会给进慢组的同学造成心理负担,产生抵触心理。

对她们实行的A、B组授课,目的是方便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同学知识讲授得更加深入,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同学,讲解起来更加耐心、细致。

同时,也为了避免互相干扰,影响教学进度。

总之,是以同学们都能够掌握知识为宗旨。

通过这种教学尝试,同学们学得更加有劲了。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钢琴的学习是很辛苦而且枯燥的,学生在学习中也容易产生疲倦的心理,甚至抗拒练习。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直观教学辅助材料,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轻松很多,笔者在教学中就经常给学生欣赏钢琴演奏家的演奏视频或音乐碟,让她们体会钢琴旋律的美妙,听着那跳动的音符、声波,学生都跃跃欲试,希望有一天也能弹出悠扬的琴声。

毫无疑义,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实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必须立足于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的创新实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应诗真《钢琴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 版

提高幼师专业钢琴课教学效率的方法初探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2】

摘 要: 根据幼师钢琴教学的特点,要抓好基础教学,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合理、科学、灵活地运用教材,以培养出合格的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钢琴教学 改革措施

钢琴老师应该如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演绎好每一部钢琴作品呢?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改革措施。

一、发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琴兴趣

学生音乐感的获得与培养,是培养音乐表现力的首要条件。

音乐感是指每个人在聆听音乐过程中的内心感受,而表现音乐是指音乐感与音乐理解在演奏中的体现。

培养音乐感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听觉训练。

音乐是听觉艺术,钢琴音乐是通过乐音表达思想感情并和听众交流感情的。

弹奏音乐作品时对听力的要求主要强调的是对声音、音色的追求,以及曲调感、节奏感的多声部音乐。

钢琴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乐器,它涵盖的技巧和技术内容繁难,积累的作品文献更是浩如烟海。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如果不能注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是一味地强压,学生就会觉得弹琴枯燥,兴趣减退,练琴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在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获得弹奏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积极体验美的情感意境的训练,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长期以来,钢琴教学把注意力和着力点放在了对学生弹奏的技能训练上,使学生降低了对钢琴的学习兴趣。

审美愉悦感是最好的诱发剂和有效的精神振奋剂,因此,在教学中以创造情感的审美意境为前提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美妙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生动的`形象、深刻的意境,可使人愉悦陶醉,感人至深。

在传统钢琴教学中,老师注重的是课堂上的讲授教学,而对课下学生练习情况不大过问。

事实上,课堂教学和学生课下练习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更重要。

在教学改革中,我常常布置一些既不难又有趣味的作品让学生练习,学生越弹越想弹,从而培养了学习兴趣。

老师在指导时要不断增强学生的信心,以鼓励为主,循序渐进,不断激发其练琴的勇气。

利用和选择一些曲目来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琴乐趣,切忌拔苗助长。

此外,要引导学生了解作曲家的经历、创作动机、创作背景、风格流派等,从而真正了解作品的内涵,这种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是挖掘学生潜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训练学生聆听与思考

音乐不仅仅是人类用音符、旋律、节奏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更是集理性、激情、秩序于一体的精神产品。

丛林中鸟雀的婉转啼鸣,山间流水的浅吟低唱,以及江河大海的轰然澎湃,都会令人心醉神迷,而一部好的音乐作品更能直接打动人的心灵。

可以说,音乐是通过“听”才可以掌握的一种艺术,而钢琴弹奏在“听”这一方面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我在教学中比较注重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并从以下两方面去增强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1.听自己弹琴。

通过“听”自己弹琴来逐渐强化、提高内心的听觉感受。

11.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篇十一

摘要: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合理采用“律动情感教学”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角色中相互转换,提供学生一定的幼教实践经验。本文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部分教学现状进行简述,对律动情感教学应用于课程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及实施要点展开详述,供同行学习交流。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律动情感教学法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

而今,学前教育专业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在中职学校中已形成一定规模,中职學校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声乐教学部分虽已提出了相应理论也实现了一定的教育成果,但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有待改善,例如,声乐学科迄今为止的教材编订及教学内容安排还未进行统一化规范化管理,教学内容各个学校间不尽相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仍相对老旧,大部分中职学校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机械性的将歌曲传授给学生,注重学生的发声方式,但是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律动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相关重视,歌曲的学习并不能满足学生日后从事幼教工作后对于幼儿声乐教育的需要,没有结合幼儿歌曲特点将幼儿教学方法融入教学,学生在今后的幼教教学中也会遇到相应问题。因此,在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应融合学科特点进行实用性强的实践研究,完善教学方法,改变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与教相融合,令学生掌握日后幼教中的教学方法。

二、声乐教学中“律动情感教学”方法概述

2.1 律动情感教学的定性认识

“律动情感教学”是指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依照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将根据音乐联想的个人想象意境及情感通过肢体律动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及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培养学生乐感,激发学生生对于声乐学习的动力及欲望,使得学生更善于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

2.2 律动情感教学的教学优势

将律动情感教学法融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之中,令学生自己体会音乐带给人感官的享受及精神的碰撞,使得学生在学与教的角色中相互转换,并且在自己体会过该教学方法后并将它引用于幼儿教育之中,积累了教学经验,也在学习中获得了乐趣。在律动情感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充当着创造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课堂学习不再是一种单向的、机械的、枯燥的以老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同时,学生的自主创造力也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育灵感,极可能为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提供动力。幼儿普遍好动、好奇心强、对于新鲜事物更富热情,目前针对幼儿声乐教学并未提出系统化、理论化十分完备的培养方案,律动情感教学法在幼教专业审阅学习中的融入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根据个人经验创新改革教育方法进程的推进。

三、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律动情感教学”方法的普及应用

3.1 声乐教学中“律动情感教学” 的层次化应用

对于律动情感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初步拟定三个阶段性目标,作为检验该教学方法的教学动态衡量标准:

(1)第一阶段:主要进行声乐技巧、声乐基础方面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歌唱发声方法,培养学生歌唱能力,将律动教学法初步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第一学年)

(2)第二阶段:加强情感律动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律动情感教学训练,引导学生加以表现自己,锻炼学生的弹唱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幼儿歌曲的理解、熟悉程度,能够做到“自弹自唱”,再度夯实学生声乐基础。(第二学年)

(3)第三阶段:在学生掌握了解律动教学方法的实施要点及训练模式后,加大学生的实践力度,安排学生进行幼儿教学实习(可与幼儿园协商建立课程实践基地),通过学生现场观摩幼儿声乐教学情况,从专业角度评判幼儿园课程教学方式的合理性,对教学方式能够提出个人观点,如有合理化改进措施更佳。(第三学年)

3.2 声乐教学中“律动情感教学”方法应用于学前教育的注意要点

(1) 演唱技巧及声乐基础是前提,对于学生基本功的培养不可松懈。幼教声乐教学主要是对幼儿进行发声教学,对于演唱水平没有过高要求。

(2) 应突出教学中“幼儿性” 的教学特点,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锻炼。

(3) 对于学生基础水平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予以关注。在声乐教学中,差异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可起到促进作用。基础好、表现能力强的同学在课堂上更易带动气氛,引起共鸣,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在其基础上总结经验,共同进步。

(4) 在课堂上应对学生的综合表现加以评估,注重学生亲和力、感染力的培养与教育,抓住学前教育幼儿猎奇的心理特性,增加教学中趣味性、开放性环节比重,提供学生能够随机应变、应对突发状况的职业能力。

3.3 声乐教学中“律动情感教学” 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学前教育声乐教学部分主要分为声乐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歌唱方法及演唱技巧的综合培养、幼儿歌曲教学这几大部分,传统教学方法的课堂氛围及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幼儿教育软性条件建设,在幼儿教育环境下显得生硬且欠缺亲和力。律动情感教学体系建立过程仍需要不断完善与发展,例如,应在实践教育过程中不断摸索教学方法,将课堂中优秀教学案例及优秀引导方式整理总结,尽快建立以律动情感教学方法为基础的适用性教学教材,使得该方法更具普适性;各学校应开展该教学方法的教学性试验,评价教学成果建设情况,采取视频展示、示范比较、小组竞赛等多样化教学手段,也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拓展思维,采取创新式教学方式实施课程教学;对于加入律动情感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成果的评估方式及学生综合测评个部分所占比重应重新确立,以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立足点,加大课堂表现部分在综合评估中所占比重,合理化实践教学安排,可采取让学生自行创作舞台剧、儿童剧等拓展式训练安排,跟踪监督每位学生在小组中表现情况及发挥角色,多种因素综合考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及课程拓展训练。

参考文献

[1] 汪伟林.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律动情感教学方法策略 [J]. 音乐时空 (理论版), 2012, 4: 084.

[2] 毛慧琳.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4): 209-210.

上一篇:二手车租赁合同下一篇:四中全会知识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