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我的家作文

2024-07-17

小学我的家作文(19篇)

1.小学我的家作文 篇一

我的家乡扬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正所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拥有着25历史的扬州,可以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人,但她依然风韵犹存。

扬州的水。扬州虽然身处长江以北,但自古至今都被认为是江南水乡的代表城市,扬州大运河的水记载了上千年的扬州历史,也目睹了这个城市的沧桑巨变,它有理由说明:这边风景独好!

扬州的花。琼花、茉莉花是最有名的扬州花种,其中琼花是市花,它有着非常美丽动人的传说,据说隋炀帝最喜欢这种花,也许他是看惯了牡丹的雍容华贵,芍药的千姿百媚,倒喜欢琼花的素洁。

扬州的街。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几乎没有很大的喧闹吵杂声,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如水。

扬州的建筑。古城里基本没有高楼大厦,它拥有的是具有古色古香气息的楼厅宅院,自然而不做作。路牙的草坪永远剃着“小平头”,路旁的梧桐树热情而奔放,路边随意可见的小园林里,也是九曲十八廊,左弯右转,别有一番情趣。也就是这些看似迷宫的弯路,会引导你走进另一处天堂,比如,弛名中外的瘦西湖。如果说北京是厚重的,上海是华丽的,大理是清新的,那我要怎样去形容扬州?那纤细迷蒙的瘦西湖,宛如女子腰间轻扬的玉带,好似带着一份期盼与眷恋,无限地向前漫延,望不到尽头。那瘦西湖湖畔的垂柳,别看它静静地在微风中荡漾,其实它心里在想,这才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景色。那承载着美丽而又凄凉的传说的二十四桥,远远瞧着它是那样寂寞孤独地立在湖上,仿佛看见了那个吟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痴人凭栏而望,面对着一湖清水诉说着淡淡的忧愁。

扬州的美女。古人云:自古扬州出美女,的确,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扬州的美女,修长清秀细腻,清水出芙蓉。如果好看无才美女是花瓶的话,那扬州的美女则是才华横溢,娇柔而不做作,更是扬州文化的经典遗产。

扬州美食和特产。烫干丝、富春包、狮子头、蛋炒饭都是扬州招牌,还有“三和四美”酱菜,清淡不甜腻,如风一样的清爽,吃一口便是回味无穷。再有牛皮糖号称扬州一绝,它口味香甜,外层芝麻均匀,切面棕黄光亮,呈半透明状,富有弹性,细嚼不黏牙,在海内外都享有盛誉。

我的家乡扬州,一个美丽富饶的城市,一个我赖以生存的家园,只要提到它真是说不完,看不尽,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创出了不朽的诗篇。扬州,我可爱的家乡,我永远爱你。

2.小学我的家作文 篇二

一、写自己眼中的五彩世界

儿童的生活本来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但在应试和传统观念的包裹下, 儿童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小, 真实生活对儿童来说成了“奢侈品”, 大多数儿童只能在“学校”与“家庭”这两点之间运动。我们鼓励学生写自己眼中的五彩世界, 然而学生的生活是这样的单调枯燥, 他们又怎么能写出色彩斑斓的作文来呢?除了无病呻吟, 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

因此, 我认为儿童首先要会生活, 用心生活, 即要善于留心观察生活、倾心聆听生活、真心感悟生活、要善于创造生活、丰富生活, 只有这样, 才会有个性化的写作材料。比如:我要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亲吻花草, 拥抱树木, 用慧眼发现美, 于是学生写了《走进秋天》:

秋风在田野里打滚, 掀起一排排金浪, 那气势一点儿不亚于大海!秋风在小路上奔跑, “沙沙沙”, 小树唱起了动听的歌, 落叶跳起了欢快的舞……

秋姑娘来到果园, 打开心爱的化妆盒, 苹果被擦上了胭脂, 好似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橘子被抹得金黄, 仿佛一盏盏耀眼的小灯笼;葡萄被染得青的青, 紫的紫, 宛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玛瑙……

我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乐趣, 感受快乐, 用心去感受美, 于是学生写了《海边拾趣》《校园的水池》《难忘的歌会》《快乐的野炊》《有趣的吹泡泡课》等作文, 真实地描述了自己眼里的多彩世界。

“生活就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叶圣陶语) 。我们只有还儿童原生态的生活, 让儿童享受各种健康生活的权利, 把儿童从狭窄的教室和家庭中解放出来, 让儿童的生活变得丰富和多彩起来, 并引导他们走进生活发现美, 描绘生活展示美, 创新生活创造美儿童才能有话可说, 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作文来。

二、抒自己心中的真实体验

作文, 是一种心灵的舞蹈, 只有内心有了独特的体验后, 才能舞得婆娑, 舞得蹁跹。作文, 也是一种心灵的歌唱, “每个人都在唱自己那支曲子, 相信这是世上从未聆听过的最动人的歌” (《荆棘鸟》) 。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只要能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 就会有独特的体验, 或一份情感, 或一份思考, 或一份想象, 把这种独特的体验表达出来, 就是个性化作文。

学生抒发出真情实感, 文章才有可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色彩。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 表达真实的思想。真实, 可能是琐碎的、不那么高尚的、偏激的甚至是错误的, 但却是实有的、发自内心的、难忘的乃至独特的, 它比那些虚伪的、胡编的、人云亦云的东西来得亲切、感人。

是花, 就有绽放的权利。因此, 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你看, 这两朵花儿不是开得很美吗?

《我爱舞蹈》:刚开始学舞蹈时, 我才五岁。从开始的难到现在的易, 中间夹杂着多少汗水, 多少痛苦啊!……我躺在地上, 双腿腾空, 直压到地上。那种钻心的疼痛是我至今难以忘怀的。但为了在以后的演出中把动作做得更完美, 我咬牙坚持着。我有许多次想半途而废, 都在老师的帮助下, 小伙伴的鼓励下, 挺过来了……看到那么多人为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听到那么多人送来的热烈掌声, 我感到无比自豪!我爱舞蹈, 我爱所有鼓励我、支持我的人。

《糟了, 家作忘抄了》:……下课铃响了, 我赶紧找到李译, 向他要家作本。可出乎我预料的是, 他竟然说:“对不起, 我忘了。”虽然我口里说“没关系”, 心里却埋怨道:“李译呀李译, 你可是我的铁哥们儿, 怎么就那么粗心, 把我的家作本给忘带了呢?”……放学了, 同学们都飞快地跑出了培训教室。要是平常, 我也准会争着冲出去的, 可今天, 我却迈着鸭子步, 慢腾腾地走出教室, 因为我沮丧极了:家作没抄, 本子没有, 怎么做家作呢?……

学生或用笔描写了自己内心的天空, 仿佛为自己重新打开了另一个宁静而完美的境界。在那里, 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思想, 自己的感觉, 自己的欲望, 自己的梦想;或用笔寻求他人的理解, 以实现彼此的心灵对话和互相理解。只要让自己的个性真实地流淌出来, 就是“个性化作文”。

三、用自己独特的言语方式

儿童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绝非一种颜色;作文也应各有其音, 而不要统一的声音。仔细听每个孩子说话, 我们会发现, 他们的言语是极富个性的, 有的如山涧溪流, 丁当有声, 滔滔不绝;有的如树上小鸟, 唧唧喳喳, 干脆利落;有的如风过树梢, 柔柔细声, 耐人寻味……可到了他们的作文中, 为什么变成了一种模式、一种言语了呢?我们提倡“个性化作文”, 就是要把学生个性化的言语方式“找回来”, 让其自由发展, 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 用自己的言语方式来表达, 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写作权。

1. 命题自主化

所谓自由写作, 就是不给学生过多的约束, 让他们放松心情作文, 让他们心里的话语自由流淌。教师首先要把命题自主权还给学生, 不能用一个题目把学生的作文内容给框死, 我们应给他们作文的范围, 让他们自己选取题目, 自由选材。即使同一题材, 也要让他们自己命题, 比如, 我让学生写发生在课间的一件事, 从他们的题目看, 学生的作文就不乏个性:《教室里来了“不速之客”》《糟糕, 玩不成了》《粉笔盒碰翻了以后》《踢毽子比赛》《哈哈, 我赢啦》;就课间教室里飞进一只飞蛾这一突发事件, 学生拟的作文题目也是丰富多彩:《教室里来了“不速之客”》《虚惊一场》《哦, 原来是飞蛾呀》《“马蜂”来了》《一声尖叫以后》。我们甚至可以连范围都不给, 让学生喜欢什么就写什么,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2. 表达自由化

我们指导学生习作, 主要在于指导如何写真话、抒真情, 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同时更要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 不拘一格、不落俗套地表达自己鲜活的思想, 让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大力倡导言为心声, 尊重学生的自由表达。为此, 我们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善于阅读和积累。阅读, 不只要用眼睛读, 还可以用耳朵读, 用手读, 用心读, 用鼻子读;积累, 不仅应积累生活素材, 积累生活感受, 积累语言文字, 而且应积累写作体会。

3. 语言个性化

所谓个性化的语言, 是指那些新颖独特, 能启人深思、引人联想的语言, 富含韵味、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智慧的语言。它是以个性化的思想、个性化的视角、个性化的体验为基础的, 是以独特、独到、独有、独创为标志的, 是在轻松、自由的氛围在中孕育的, 是由教师的期待、理解、包容、赏识催生的。有些学生作文, 从整篇看, 在选材、立意、表达方式方面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但只要有闪光的语句, 就应予以肯定。这些语句虽稚嫩, 但颇具智慧灵光;这些闪光尽管只是萤火之微, 但如果教师富有爱心地细心呵护, 不断添柴、助燃, 一定会发展为焰火之著。特别是对于那些突破了一般语法、修辞、逻辑的“常格”, 富有童真、童趣的语句, 我们更需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细心呵护。当然, 个性化的语言不是谁都能写出来的, 也不是谁都能随时写出来的, 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 学习他人精彩的有个性的语言, 多留心周围人们的率真的话语, 让自己的语言鲜活起来, 逐渐写出富有自己个性的作文。

总之, 我们一定要树立生活的大作文观, 努力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 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用自己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美, 描绘生活展示美, 创新生活创造美, 切实体现和落实“以人为本”“学生主体”“弘扬个性”“促进发展”的教学理念。为了使学生的作文能更多地绽放个性的光芒, 让我们继续努力。

摘要:个性化作文是现代作文追求的目标。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是目前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作者结合作文教学经验, 谈谈引导学生写出个性化作文的方法。

3.再见,我的小学 篇三

六月是毕业的季节,在这个季节,有太多的欢笑与泪水,有太多的留恋与不舍,我们告别了天真烂漫的童年,迈向无数遐想的花季。过去的六年,我们在同一天空下,一起追逐,一起成长,一起欢笑;我们一起创造,一起经历,一起走过的岁月……

毕业,带着我们的梦想,带着朋友的祝福,带着对学校的留恋,抛开过往的一切,充满自信地走向新的征程,熟悉的校园慢慢变成永远的回忆……

时光悄悄溜走,和母校、同学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留恋、不舍交织在我小小的心房。

母校,我熟悉的母校,我在这里,洒下了童年最天真的笑脸,留下了童年最活泼的身影。还记得那是一个庄重的时刻,哥哥姐姐为我们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和我们唱起了高亢的队歌,那是多么自豪啊!

同学,我亲爱的同学,我和你们,牵手做过了童年,走过了小学。还记得每到课间的时候,我们在一起追逐、打闹,操场上回荡着我们的笑声,那是多么快乐啊! ’

4.小学生作文我的家乡-小学生作文 篇四

旺苍一年四季都有许多美景。就拿四季如画的松林山来说吧。春天,树木抽出崭新的枝条,松林山也就披上了绿色的纱裙,那条淙淙流着的小河,给松林山束上了上根会弹琴的、浅蓝的腰带。野花如同点点星光缀在了纱裙上,使松林山更加炫丽多姿。小动物们也毫不落后,在树丛中开起了联欢会。小松鼠跳舞,百灵鸟唱歌,青蛙“呱呱”地边唱边打鼓,画眉鸟也在“T”形台上走秀呢!

夏天,荷花在湖里摆起了“水中仙子”的姿势,你可别说它虚荣,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暗地里还精心地抚育着它的莲子宝宝和藕宝宝呢!咦?怎么传来了“嘶嘶”的歌声了呀!不好,这里居然有几条蛇在开演唱会。我可千万不要让它们把我也“请”去参加演唱会了,赶紧溜吧!

秋天到了,这些树木可真赶时髦,又搞起了迎秋大演出!果树摇摆着拉响了大提琴,枫叶翩翩起舞,犹如一只只蝴蝶在花丛中翻飞。“呼呼”,这里谁?原来是秋风姑娘哼着歌,为大伙带来更多的美景与欢笑呢!

冬天,北风军团在“呜呜呜呜”的小号声中向前奔跑。冬雨小队之后上场的是跳着芭蕾舞的雪花,道旁的松柏和腊梅在夹道欢迎客人。就让松林山在这美丽动人的冬之乐曲中哆哆嗦嗦地等待下一个春天的来临吧……

再看看宽阔的纪红广场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壮观的红旗漫卷,上面刻着四个浮雕,分别是:红军妇女独立师、苏维埃政府、红军水兵连和木门会议会址。你瞧!上面还点缀着一颗闪闪发光的红星,真漂亮!广场四周还有红军大学、巴山游击队、鱼水情和为了明天这四个雕像。广场上还有害羞的一串红,黄脸西施菊花、金发美女太阳花和喜欢夏天的夏威夷男孩棕树等花木。每天夜晚,照明灯、草坪灯、霓虹灯都争先恐后的展现自己的美丽,真是太臭美了。

5.我的家乡作文,小学写景作文 篇五

怀远位于安徽省北部,蚌埠市西部。怀远历史悠久,最有名的就是大禹治水。还有荆山、涂山、涡河、淮河……怀远的特产是闻名全国的石榴,还有西瓜和花生。

妈妈的家乡在怀远县城的西南方向的一个小村子,南边是一条非常清澈的河,叫芡河。一望无际的稻田环绕着村子,一条绿树成荫的乡村小道是进出这个村子的唯一的一条路。

外婆家门口有一颗高大的柿子树,每年到中秋节的时候,我都能吃到甜甜的柿子。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回去看外公外婆,我对外婆家里的东西很多都很陌生,但是让我最感兴趣的是一口烧柴火的大锅。外公烧火,外婆炒菜,烧出来的菜居然比爸爸做的还香,每次我都能吃一大碗。

6.我的家乡作文,小学优秀作文 篇六

它的奇妙还因为它是一座造在石拱桥上的亭子。桥的作用本是供人们通行。然而它的边上还有一座更宽的水泥桥。我想这石拱桥是为了托起这漂亮的龙亭而建的吧。

亭子成了人们休息、看风景的好地方。暖和的天气,在桥上吹吹凉风,看看鱼惬意极了。哦,亭子下面是一条小溪,溪水常年不断。水里有各种鱼,如红色的鲤鱼,黑色的鲫鱼,黑白条纹的石斑鱼,还有叫不出名儿的小鱼。

7.我的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篇七

1. 利用课堂教学,培养阅读能力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我认为有以下五个:一是指导识字、写字;二是朗读指导与默读训练;三是学词、学句;四是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五是学习重点段落的表达方法。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五点,把它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我的课堂教学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请看我《赵州桥》第三自然段的阅读教学:

学生默读,教师提出问题:这段话写了几种龙?你是怎么发现的?让学生发现三个“有的”句式。这几种龙的姿态有什么不一样?在文中摘出三个四字词语。同桌交流,让学生用手势比划一下龙的三种姿态,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接下来边朗读边做手势,体会姿态美并进行背诵。然后以下课学生的活动为例,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写话。写完后进行小结,把事物分成几类来写,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来写就写具体了。如果能用上精彩的词语来形容,就写生动了。最后我让学生自己联想一种事物,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在扎实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我还进行创造性阅读。在《陶罐和铁罐》这一课,我设计了“一读、二演、三改、四编”的基本教学流程,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了三个阶梯式平台。

一读:在学生能正确、流利读课文后,让他们交流: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二演:《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很像一个两幕的小话剧。时间分别是古代与现代,地点分别是国王的御厨里和宫殿的废墟上,人物包括陶罐、铁罐、众人、旁白者等,情节则是课文交代的内容。通过演,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对课文语言吸收、内化、积累和运用的过程。

三改:先引导学生领悟这则寓言的寓意,然后进行逆向思维,师生共同改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学生分组边改边议,集体创造,大意如下: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铁罐子,你敢和我媲美吗?”铁罐回答:“人们用我们盛东西,并不是让我们媲美的。”“丑陋的东西,就知道你不敢和我比美……”一天,突然发生大地震,陶罐被摔得粉身碎骨,而铁罐却安然无恙。人们掘出铁罐,却找不到陶罐了……

四编:请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创编一则寓言,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然后用一个故事把这个道理蕴涵在其中,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一读、二演”是解读文本,调动参与;“三改”是重构文本,激活思路; “四改”是超越文本,创新运用,这样一个过程就实现了阅读的创新。

2. 利用学校、班级图书馆,扩大 阅读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我们学校有图书馆,每个学期可以集中借几次书,我们班级还有班级图书角,每周可以借一次书。班级图书角的书是学生捐的书以及我精心为学生挑选的图书。这些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贴近学生的生活,非常吸引人,学生都非常爱看。我所做的就是给学生时间,精简语文的家庭作业,布置每天半小时的阅读。不少学生写作文存在写作篇幅不长,语句不够流畅、生动的现象,主要是语言积累太少,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语言积累作用。有孩子上初中的家长就告诉我,他的孩子要上这个补习班,那个特长班,根本就没有时间看课外书。现在孩子看书因为他会被一些情节所吸引,会自觉地看。这时,我要求家长跟孩子讨论一下所看书籍的内容、故事情节,培养孩子的理解表达能力,了解他的思想,帮他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还有就是我所要求的摘抄,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摘抄会让孩子跳出故事情节,去发现作者独特的思维视角与表达方式,同时积累优美的词句,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表达。

3. 利用日记漂流本,增强表达兴趣

漂流日记的实施,开阔了学生的取材视野,增强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搭建了学生的展示平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自信,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8.告别我的小学母校 篇八

一个人走在家乡寂寞的柏油路上,天色也从炎热的晌午转变为温暖的黄昏,不知不觉的我走到了小学的校门口。当初在升初中的时候,不知道母校的慈爱,到了严肃紧张的初中,才知道母校的好。我想,我应该为母校补上一次告别。

走进校园后,看到了久违的滑梯,不自主地走了过去,又滑了下去,好像又回到了以前,我禁不住又玩了一次。过了一会儿,我又走到了双杠前面,抚摸了一下那已经掉了漆的双杠,记得以前我上都上不去,有一次练倒挂,摔到了鼻子,还被心疼我的老师一通训,我活动了一下手脚,把自己撑上去,现在倒是轻松了。我坐在双杠上叹息,望着那旗台,是否留下过我的足迹,那丁香花是否还依然芳香,那……

铃铃铃……放学了,一群小学生飞也似的奔跑出来,有几个过来玩双杠,看来想让他们的妈妈着急一会儿了,他们看到了我显得很惊奇,有一个人问:“哥哥,你是谁啊?”

“我吗?我曾经也和你们一样,是东阳学校的一员”我骄傲地说。

“那我怎么没见过你?”

我突有一种“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感觉,我只能苦笑一下,摇了摇头……

学生们已经都走了,只留下空荡的校园,那个曾经温暖了我的心的校园,也许刚才那些学生上了初中以后,有一个人,也像我一样会回来……

再见了,我的母校,我终于了了我的心愿,也许多年以后你已不在,但我的心会依然陪着你!

简评:本文选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事,作者因为认识深刻,感受真切,笔下流淌的文字便具有感人的力量;所选角度与众不同;语言纯净自然,清新流畅,有一种诗意的灵动。

(指导教师:梁桂波)

9.小学作文:我的家乡 篇九

我的家乡在湖南麻阳。那里山青水秀,到了秋天的时候,金黄色的冰糖柑挂滿了枝头。整座山就象堆满了金子一样,漂亮极了。树上接的冰糖柑吃起来就象冰糖一样的甜。冰糖柑含有多种维生素,吃了不上火。听爷爷说:吃了它还能润肺、降火、助消化。真是一个神奇的水果。

我的家乡还有一条锦江河。那里的水清的可以看见河底的小鱼、小虾。河中央有一块绿洲。上次我去家乡的时候还看见一群小羊在那里吃草。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听爸爸说:端午节的时候,有很多人在河里赛龙舟,热闹非凡。

10.我的家乡小学作文 篇十

早晨,毛毛细雨从天上慢慢洒落下来,像牛毛,如丝线,似银针,让家乡变得更美,更有光彩,更有活力。

中午,我吃了午饭,温暖的阳光照射大地,让植物们快快成长。百合花开了,金黄色的迎春花也开了,演奏着春的赞曲。

下午,我和小伙伴们一齐去了我们最爱的池塘,池塘里生活已久的小鱼儿正在欢快地唱歌,跳舞,似乎在迎之后我们,我们和小鱼儿整整玩了一个小时呢、我又和小伙伴们一齐去了草地上,草地已经长满了又小又嫩的草,为你一齐踩在这些小草上,做游戏,开小会,玩了一个下午。

晚上,回了家,发现自我的衣服好像有点绿,我对我家乡是怀念的,我有立刻换了一件衣服,晚饭吃完了,抬头看见星星十分多,我想明天就应又就是一个完美的晴天。

11.小学信息技术《可爱的家》说课稿 篇十一

《可爱的家》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教材关于画图板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工具,并能灵活运用工具绘制“可爱的家”。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关于画图软件的认识、操作,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并能运用一些常用工具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画。本节课教材首先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利用计算机画图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画图模块时,学生感知实践信息技术和美术的有机融合,达到运用工具绘制自己“可爱的家”的目标,逐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交流与实践操作的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认识、了解、掌握“矩形”“椭圆”“圆角矩形”三个工具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美、创造美的劳动,使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逐渐提高信息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矩形”“椭圆”“圆角矩形”三个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辅助工具栏中的设置,绘制出不同的样式。

四、教法、学法

教学前需要准备好多媒体网络教室,有网络教室软件,学生机具有Office Word 2003软件,学习机上有准备好的本课素材。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中的基本工具,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自己动手,灵活运用画图的各种工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产生疑问,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采用试一试、画一画、练一练、想一想的学习方法,学生以练为主,通过动脑、动手来获得新知。

五、教学过程

根据我校启导课堂小组探究教学模式,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此课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境激趣

展示一组主要用“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工具绘制的图画,让学生感受到利用绘图中的工具就能绘制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当学生惊叹时,教师要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些漂亮的图画如果让我们自己绘制,你觉得主要是用到画图软件的哪些工具呢?通过欣赏、提问,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出了明确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并带着问题去思考。

(二)启学生疑

在创设了情境,明确了学习任务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地在实践中摸索来获取新知。

1.自学教材:教师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了解教材是实现我们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2.四人小组讨论:学生自学教材后,在对过程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拟定出小组的思路、方法和步骤,并在计算机上试探性地绘制《可爱的家》。学生把教材、同学、老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从而让学生逐渐明白获得新知的途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小贴士:如果想画出一个正方形或者圆角正方形,只要在拖动鼠标时按住上档键就可以了!

(三)导探释疑

教师通过巡视观察各小组的操作,及时发现各小组的操作情况,教师演示绘制“可爱的家”的一般步骤。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解决各小组在操作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难点,介绍各小组一些创新的方法,各小组通过观摩教师的演示过程后,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操作动机,这时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立即让各小组结合老师演示的思路和方法绘制“可爱的家”。

小贴士:

在辅助工具栏中选择不同的样式,画出来的椭圆也不一样。

(四)反馈拓展

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及时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学生一起分享、评价作品。鼓励各小组借鉴别人的方法,可以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方法绘制自己想象中的家,这个作品可以是教材提供的,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综合运用所学工具绘制“可爱的家”,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传到班级群里分享,下一次课的时候教师再组织大家一起欣赏作品。

试一试

1.使用矩形和椭圆工具,接着创作你们的作品。如图所示:

2.使用今天学习的工具,还能画些什么?看看下面这位小朋友的画,你受到启发了吗?快快动手试一试吧!

我的记录

12.小学我的家作文 篇十二

自改习作意义何在?“文章不厌百回改”, 修改习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思维合乎逻辑的过程, 也是自我加深认识事物, 确切表达事物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自改习作, 可以提高语感水平, 巩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 同时也可培养他们的责任心。那么自改习作路在何方?

一、激发兴趣, 培养自改意识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自改习作, 必须有正确的、积极的动机作为内部推动力, 从而最大限度地形成自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所以培训学生自改习作, 必须从激发自改动机, 培养自改意识做起, 并贯穿习作教学的始终。

教学中, 可通过讲古今中外文学家改自己文章的故事, 让学生体会到好文章都是从反复修改中得来的, 在事例中受到熏陶。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开始时用“到”字, 他觉得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 缺乏诗意, 就改为“过”, 后来又觉得“过”也字不妥, 虽比“到”字生动一些, 写出春风一掠而过的动态, 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 于是又改为“入”字、“满”字, 这样改了十多次, 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 后来站在船头, 眺望江南, 春风拂过, 青草摇舞, 麦浪起伏, 他顿时恍然大悟, 这个“绿”字不正是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让全诗大为生色。

二、授之以渔, 掌握自改要领

(1) 片段入手:小学生自改习作意识和能力的形成, 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一个可行的方法是从片段入手。修改的重点是让学生养成读一读的习惯。看看标点使用是否正确, 有没有错别字, 词语搭配是否恰当, 句子表达是否准确等。

(2) 下水尝试: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批改全文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习作情况, 找出共性问题, 选择富有代表性的习作, 利用多媒体, 在课堂上修改, 根据习作的要求引导学生自己修改, 如:中心是什么?合乎题意吗?所写材料能否表现中心?主体部分是否写得具体?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进行激烈争论, 在修改实例中自主获得修改习作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技能。

(3) 读读改改:学生对于语言敏锐的感觉, 主要是从朗读中体会出来的, 习作完成后, 让学生多读几遍, 借助声音的刺激, 一路念下去, 疏忽的地方就会发现。以有声语言支持思考活动, 有利于找出错漏的字词或标点, 改正拗口的词句, 删除重复的词语, 补充合理的内容, 使习作达到文通字顺。最后再让学生轻声朗读, 边读边思如何对文章进行修饰、润色。

(4) 合作修改:学生作文后, 不要急于下笔批改, 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互相交换读习作, 看看有哪些地方还需修改。如学校举行了一次广播操比赛, 班里的学生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团结向上, 最终获得了第四名。就这件事写的《记一次有益的活动》, 不少学生以“这次进入四甲真是太幸运了, 太令人高兴了”作结尾。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开展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加强锻炼身体;二是让学生明白团结向上, 有共同目标才能取得成功) 这样的结尾对文章所要体现的精神是否有作用?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文章的结尾存在问题, 主动进行了修改。学生既当“听众”又当“老师”, 在互评互改中取长补短, 既提高鉴赏能力又培养自改作文的能力。

三、坚持训练, 形成自改习惯

13.我的家庭小学作文 篇十三

我的爸爸是个大胖子。一百九十多斤,一米八五高,再戴上一副眼镜,显得十分可爱。尤其是那圆鼓鼓的肚皮,不只又吃了多少好东西,走起路来像头熊。但是,这可不是一头一般的熊,他好吃贪睡,又特别有才,是头“全能型熊才”。家里的风扇、空调、电暖器、手机、电灯等所有东西,从下到上,从小到大,没有他不会修地。你可能会说:“术业有专攻嘛。”但其实,他的工作和维修没有多大关系。爸爸是管机房的,就是看看机器运行是否正常,他会的都是课本上教地。看来,学习好,干什么都行。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了。

和爸爸相比,妈妈就娇小多了。一米五八的个子,体重也才九十多斤,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妈妈也是个勤奋学习的人。她教语文,还要学习英语,经常问我各种英语问题。但妈妈其实音乐学习得最好,她是中途转教语文的。妈妈的钢琴弹得最好,还教我弹过几次呢。妈妈弹的钢琴曲十分好听,如行云流水,一个个音符蹦跳出来,跳着优雅的舞,悦耳动听。

14.小学我的家作文 篇十四

1当前小学数学学习自评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通过调查分析和教学实践总结, 发现当前小学数学学习自评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学生对数学学习自评的理解存在误区。

调查中发现, 绝大多数学生对自评的理解不全面, 他们把学习自评简单地理解为自己批评自己、说自己的不足。因此, 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 数学学习自评就是“数学题目做错后找错误的原因”, 或者仅仅是在期末成绩报告单中写写自我评语。只有少数学生觉得学习自评是自己评价自己在学习中的一贯表现。由此可见, 在数学学习自评上, 更多的学生把它理解为找问题、作总结。

(2) 数学学习自评的内容、方式比较单一, 评价缺乏目标性。

在数学学习自评中, 主要以口头表达、文字书写等方式为主, 内容以总结本学期表现、对某件事情的反思、考试后的自我分析等为主。在这样的学习自评中, 学生常常会写到:粗心没看清楚题目、题目的数据抄错了、计算出现错误等, 基本上把自评结论归咎为“太粗心”。这样的数学学习自评主观性太强, 缺乏目标性。因为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部分学生甚至不知如何进行数学学习自评。

(3) 数学学习自评随意性较大, 缺乏长期性、规范性。

小学生进行自评基本上是在教师要求下完成, 自评的次数不多。有的教师甚至觉得小学生太小, 自评没多大意义, 因此, 在评价中, 或者全权代劳, 或者置之不理。调查中发现, 90%以上学生表示如果不是教师要求, 肯定不会进行数学学习自评, 50%的学生把自评当作教师布置的临时任务而已。因此, 在数学学习自评中往往流于形式, 往往时断时续, 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2“我的成长足迹”自评方式的特点及意旨

从当前小学数学自评现状来看, 教师们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关注题目的对错、成绩的高低, 而忽视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进步。心理学家杜威强调:“教育评价不能仅考虑应该教什么, 更主要的是要考虑学生学到什么, 忽略这个方面, 教育便成为外来的压力, 即使产生一些表面效果, 也不能称为教育。”“我的成长足迹”自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 从教师的教为主导向学生学为主导的转变, 使学生能对自己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参与、作业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等方面自我做出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规范、课堂学习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一周学习情况的总结以及家长对孩子本周自评后的寄语, 等等。其最显著特点就是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参与者, 并突出自评方式在过程性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其意旨就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数学学习的成长进步过程, 在成长变化中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增强自信心, 提高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自评, 学生们可以清楚的通过评价数据的记录了解自己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 及时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了解需要努力的方向。真正体现出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从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我的成长足迹”自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针对当前小学数学学习自评中存在的不足, 并根据“我的成长足迹”自评方式的特点、意旨,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增强自评方式的标准化。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受教育程度, 无法全面恰当的来评价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哪怕是接触较为广泛的“考后反思”, 多数学生都会写到“这次没考好, 下次要努力”。学生们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 自我评价缺乏针对性, 也就失去自评的激励功能。为此, “我的成长足迹”自评方式设定了如下规定:

从以上表格设计内容来看, “我的成长足迹”以标准量化评价表为主, 自我总结和家长寄语为辅的方式进行评价“。我的课前准备情况” (见表1) 要求合理放置学习用品、准备所需教材和练习并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按要求完成的给予加分“。我的课堂常规表现” (见表2) 主要观察孩子的课堂纪律, 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被老师点名的则按次数扣分, 而整节课未被提醒的则可以加分。“我的课堂发言表现” (见表3) 重在考察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其数学思维能力, 我们鼓励孩子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 一点一滴的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无论是否回答了问题, 只要有举手、想发言的表现, 就给予1分的加分, 对于特别精彩的发言会寄语3分的加分以示表扬。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情况 (见表4) 评价是学生在当天作业的订正复批后自主进行, 教师不统一安排时间。

这样, 数学课堂表现有了统一评价标准后, 学生们无需老师的提醒, 自行根据本堂数学课的表现进行累计加分即可。评价一般在课堂的最后1 min进行, 简单方便、操作性强, 容易收到评价效果。

(2) 突出自评方式的灵活化。

从自评方式的内容可以发现, “我的成长足迹”致力于改变过分强调纸笔测试的结论性评价, 加强对过程性评价的探索。标准量化评价表中的课前准备、课堂规范、课堂发言, 就分别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主动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不仅以学生测验成绩、作业正确率来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而且更多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实现评价方式、手段、方法的多样化,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进步, 不让学生因为数学成绩上的差距而感到自卑。

(3) 凸显自评方式的轨迹化。

“我的成长足迹”自评方式以一周为阶段周期 (见表5) , 将学生一周数学活动中的各项数据收集起来, 根据数据汇总后的情况评价本周学习状况, 以此进行自我总结, 发现不足, 促使学生进一步的发展。这也与“档案袋”形式有相通之处, 学生能很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学习进程, 老师能明确掌握学生学习的变化过程, 便于师生之间的客观交流和探讨。此外, “我的成长足迹”着重体现学生的纵向比较, 考虑学生的过去, 重视学生的现在, 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强调发挥自评促进学生发展和激励的功能, 从很大程度上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 注重自评方式的个性化。

学生的个体差异、成长环境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但一直以来的评价标准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 评价偏向过于绝对化, 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成长足迹”实施中, 既体现多数学生的发展要求, 又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比较客观的判断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潜能, 能针对每个学生制定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5) 体现自评方式的亲子化。

当初, 在设计“我的成长足迹”的时候, 我们就考虑是否让家长也参与这项自评活动, 这不仅能让家长们了解学校数学学习评价体系的改革, 还能因为家长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得学生不容易长期坚持完成一项活动, 这就需要借助外部因素督促他们坚持到底, 家长寄语 (见表6) 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通过家校互动的方式, 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 建立起自信心。

4“我的成长足迹”自评方式的效果反馈

“我的成长足迹”数学学习自评方式实施一学期后, 对前期调查的学生进行回访调查发现, 学生对数学自评的认识有了明显加深。其中, 84%的学生知道数学自评是“自己评价自己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100%的学生明确“在每一次的数学活动中, 都进行了自我评价”;“把自评当成老师任务”的学生由90%下降到15%;72%的学生认为“能通过自评促进自主学习”。同时, 有23%的学生觉得在进行“我的成长足迹”自评方式后, 家长对自己学习的关注有了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逐渐养成, 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 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曲连永.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19) :119.

[2]杨柯.教学自评与师生互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2 (5) :4-5.

[3]张丽丽.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 2016 (2) :153.

15.例谈我的一些小学数学教学尝试 篇十五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

教学情景是指老师在授课进程中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完成学科课时目标而创设的学习氛围。学科老师能够结合学科特点科学而恰当地创设妙趣横生的学习情境,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更能激发孩子们探寻问题的欲念,进而提升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注重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时,我在导入环节创设如下情景: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赛龙舟、挂艾草,还会饮雄黄酒、吃粽子。今天老师带来了6个粽子,如果分给3个小同学,你会怎样分?学生口答,列出算式。通过端午节情景的创设,充分激发了小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进而提出6个小朋友分3个粽子,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优良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先决条件。只有同学们养成了优良的习惯,才能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和综合素养,才能提升教师教学的效率。当前,同学们在本学科学习中出现了诸多的不好习惯,严重阻碍了同学们数学成绩的提高。所以,我们科任老师要在授课中引导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解方程一》例4时,对解题过程的书写形式和验算方式,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准确地师范,同时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促进同学们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培育优良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素材贴近学生生活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由于年龄偏小所接触的知识面也比较狭窄,任课老师如果能够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素材,就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本门课程的乐趣,也便于同学们更有效地理解课时目标,认识到学习本门学科的重要意义。同时使同学们在熟识的生活环境中,对数学的研究保持浓厚的热情。教学素材贴近学生生活,真正体现了新课标中“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的理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教学《奇妙的密铺》一课时,教学中我从同学们常见的铺地砖中切入,通过观看用砖铺成的墙面,发现这些平面图形拼在一起的特征,直接感悟密铺的特征,再通过我的适当的总结,让学生初步理解密铺的含义。

四、精心设计数学练习

练习是检验同学们课时目标完成状况的重要方法,正确而恰当地设计数学作业有利于检测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有助于反映老师的教育成效,有助于老师不断更新教法提升课堂效率。通过多年的摸索,我认识到随堂练习布置应该坚持下面几个要求:①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应该是具有选择性以及层次性的。②不该是枯燥乏味的,应是多姿多彩,生动有趣的。③练习数量不应该过多,应该注重练习质量。

例如在教授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布置了三到课后练习:①完成“练一练”。②完成练习九7~11题。③完成思考题。这样的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从强调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直接改写成分数出发,到小数化成整数,再让同学们使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处理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最后到难度较大的思考题,层层递进。同学们的知识不断得到巩固,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同时也能感受到学习本门课程的快乐。

16.我的家庭小学作文 篇十六

我们家是一个普通的家。爷爷、爸爸、妈妈都是农民,我是一位小学教师,还有三位姐姐,她们都出嫁了,她们也建立了她们的家庭,弟弟在学校读书,我家是一个有老有少的家,我们都相处得很好,很和谐,今年我爷爷已经一百零一岁了,但他的精神是很好的,经常看书,他十六岁就开始学裁缝,并且学得很好,在我们那里,他是很出名的,他有很多徒弟,还经常向我们说起他年轻时的一些趣事,有的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爸爸也受我爷爷的影响,也会裁缝,由于各种原因现在他不做了,因为我们姐弟多,生活过得不富裕,他们抚育我们几个长大成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的妈妈是一位典型农村妇女。

她小时候的生活很不幸,外公早逝,外婆改嫁,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尝过了,她经常向我们提起她小时候的生活,教育我们要珍惜生活,教我们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从她那里我学到了书里学不到的东西,她的勤劳、善良、宽容、心灵手巧,都给我们学到了,在我的读书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般都会自己处理,要做一位像我妈妈一样的人,姐姐她们经常回我们家,当大家聚在一起时候,我们家非常热闹,小孩、大人、老人都谈得很有趣、充满着笑声、充满着爱。

这就是我的家庭。

17.小学作文:我的家乡 篇十七

我的家乡在韶关,那里山清水秀,四季宜人。

春天,春意盎然。家乡的小草和野花探出头来,柳条儿翩翩起舞,一棵棵大树长出嫩绿的新叶子。玫瑰花飘着芳香,桃花身穿粉衣裳……远处的山脉连绵起伏,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小鸟时而自由自在地飞翔,时而无拘无束地栖息在枝头,鸟儿悦耳的歌声赞美着柔暖的春天。夏天,绿树成荫。老人在茂盛的榕树下乘凉,听听小曲儿,谈笑风生;小孩在大树下玩躲猫猫。林间溪水淙淙,水边沼荇交横,水底散布着奇形怪状的鹅卵石,触摸起来凉爽清新。莲池水碧波粼粼,水里小鱼畅游嬉戏,荷花对游人展开笑脸。不仅让人联想起一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生机勃勃画卷。

秋天,果实累累。辣椒涨红了脸,饱满的桔子像小灯笼。稻谷仿佛一望无垠的金色海洋,一阵风吹来,海洋翻起了“浪花”,稻香弥漫,沁人心脾。农民兴高采烈地挥舞镰刀,割着稻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冬天,银装素裹。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早上起床,映入眼帘的是屋顶上、枯叶上的一层薄霜。白茫茫的一片,像给万物蒙上一层朦胧的面纱。有许多植物都枯萎了,可是腊梅却亭亭玉立,以坚忍不拔的姿态傲视严冬。

18.小学我的家作文 篇十八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反思“PK”化

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可用的方法很多,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感觉在英语课堂中引入“PK”环节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在小学生的成长历程中, 他们的心理会发生阶段性的变化。但是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 无论是谁都渴望被肯定, 渴望在挑战中获取胜利的满足感。尤其是小学生, 他们天真活泼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他们喜欢“PK”, 愿意在“PK”中迎风翱翔锻炼自己的羽翼。

一、小学英语课堂“PK”化的价值

1.培养团结精神、造就成功感。“PK”激烈的二十一世纪需要人们具有刚毅的性格、强烈的进取心、勇于拼搏的精神, 同时又具有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而这一切都需要在学生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小组“PK”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讨论、表演、“PK”等活动。作为小组成员, 为了小组的荣誉, 每个学生都得积极参与, 为自己的团队添砖加瓦, 努力获得好成绩。这样既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促进主体性的发展, 也使学生学会充分借助集体的力量, 为自己的成功创设有利条件。

2.培养创新意识、增强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能总是抱着、扶着不放手, 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参与实践, 注重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PK”过程中, 学生不会只局限于老师或教材的条条框框中, 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开拓, 他们思维活跃, 在思维的海洋中, 通过老师进行设问启迪,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 发现总结规律, 进行有效的创造性学习, 从而使学生保持新奇感和强烈的求知欲, 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二、小学英语课堂“PK”化的形式和内容设计

1.单枪匹马式:一对一“PK”。在教学中我要求每个学生互相选择“PK”对手并把他们自由配对的结果公示出来。在每次比赛后我都会公布成绩, 一方面充分肯定在比赛中胜出的同学所付出的的努力, 另一方面也积极的引导暂时落后的同学奋发向上争取下一次的胜利。记得上个星期三早自习的时候, 有个学生为了赢得他所谓的“尊严”, 在和同桌“PK”默写第一和第二单元的句型的时候争的是面红耳赤的, 结果还是输了, 但是他仍然不服气, 和同桌约定中午来继续“PK”。放学了还放“狠话”说:“我要赢回我的‘尊严’!”。当时我们都乐坏了。

2.团结合作式:小组“PK”。小学阶段男女生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之为两大永远对立的“阵营”时刻上演着精彩的“争斗”。男生经常指责女生爱打小报告, 女生则是抱怨男生总是爱搞恶作剧。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男生女生展开对抗以实际的成绩来比较这样很容易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这种形式的“PK”在我们班那是相当“流行”, 尤其是复习课上的词组默写, 和语法“PK”, 我们的孩子是相当的期待, 课堂气氛是相当的有“杀气”。有一节课就为了一个五角星男女同学都不甘示弱, 都纷纷拿出“绝活”, 有的基础好的同学就和对方“PK”起了课文默写, 更有意思的是在改写的时候我把默写的东西放在投影仪上互相批改, 在批改的时候学生改的比我还要细, 一个个眼睛瞪多大找错误, 效果那是相当的好!

3.集体参与式:班级之间“PK”。英语教师一般都需要接受多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首先, 在学生们的心目中班级荣誉胜过个人荣誉例如看到自己的班级在运动会中夺得第一位成员都会欢呼雀跃;相反若是成绩不佳, 班级里女生大多会留下失落的眼泪而男生则是一脸的懊恼。其次, 每位学生都有向师性, 他们渴望老师认可自己的班级夸奖自己班的同学。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在班与班之间开展多方面的竞赛, 适时给予夸奖和提醒, 会提高学生的荣誉感, 鼓励学生做的更好。

三、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PK”化

英语课外作业是对课堂的有效延伸, 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巩固课堂教学、检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作业观, 让学生有效地、乐意地完成作业, 从而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 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我们可以挖掘学生的课余时间, 设计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兴趣的课外作业, 让学生的英语知识得到和谐的巩固, 因此针对现在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状,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精心设计能够体现探究性、实践性、层次性和人文性的作业, 使英语作业生活化, 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 我们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 充分利用“PK”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教在有心, 学在有力, 善于发现、善于总结, 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提升的空间。愿我们寻找出自己英语课堂上hold住的法宝, 在小学英语教学这块沃土上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谈谈我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六步曲 篇十九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62-01

一、首先要做好班风的创设

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各项行为习惯、品行认知养成的关键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在主要场所,班级班风、班级文化的科学与否、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甚至是未来的发展。“环境塑造人才”,一个班级的班级文化是否浓郁,对熏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认知十分重要。这就需要班主任首先要做好班级的班风创设,营造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班风,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班主任可以在教室黑板上方张贴自己班级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能够随时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还可以张贴名人名言和他们的画像,让学生能够以名人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学习目标;也可以张贴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图片,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归属感与自豪感;张贴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精美书画作品,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身边的正能量与榜样,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些充满精神文明的浓郁文化的创建,一定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慰藉他们的心灵,引领他们积极向上,崇尚精神价值的追求,对于班风的创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其次要做好班干的任用

班主任不可能随时随地驻守班上,但是班上可能随时出现一些需要处理的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上选拔一些得力“助手”,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干成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铺平道路。当然在班干的选拔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选拔中,体现班级管理的民主,让大家体会到参与班级工作的乐趣,感受到班级主人公的地位。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公平原则,班主任还可以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对于班干部实行轮换制,分组实施。每组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等职务要根据每组成员的实际能力做到明确分工,这样让每个学生尝尝当“官”的快乐,打破从来没有当过“官”的神秘感,同时让他们增强当班干部的责任感。总之,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管理的双重过程中健康、全面、和谐成长。

三、再次要明确班规班纪

“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班级也要有严格的班规。这样才能够使班级工作能够在一定的规则下有效开展,也便于全体师生“有法可依”的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不过版规的制定不能教师“一人说了算”,而是要将制定工作交给全体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起草,然后班长收集各组记录,整理后交班主任审阅。班主任整体把握,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再次让学生针对建议,民主讨论、修改,再提交给班主任过目。通过多次的协调、完善、补充,就能够使版规体现出全体同学的意志,大家都参与到了版规的制定中,自然对于版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知,这也能够便于学生日后更好的遵循规则,自然更加有利于班级管理的有效进行。

四、另外要做好学习引导

学习是学生在学校的首要任务,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一切班级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开展学习工作。所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班主任能够做好学生的学习引导,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例如多给学生准备一些工具书、参考书,让他们能够拓展学习渠道;另外也要科学的组建学习小组,使组内的同学能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全面进步;此外也要多举办一些班级学习活动,比如书法比赛、朗读比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展一些学习心得交流活动,让他们能够认识到更多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的效率等等。当然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时,允许与老师、爸妈、小伙伴和其他人合作完成。这样他们没有心理负担,乐于完成,乐于学习,和谐了他们的心理,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五、再者要做好活动的开展

为了能够更好的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也要能够定期的组织一些班级活动。不过,活动一定要符合当时班级、学校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等。每次活动可以由当时所任班长牵头,全班参与的办法进行。至于搞什么活动,怎样搞由学生自己去确定。这样学生参加活动时没有心理压力,相反有更多的活动自主权,没有过多的限制性条规,他们一定会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这样的活动开展方式能够再一次实现学生的班级主人公地位,提升他们对于自身价值的实现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六、最后要做好学生的评价

上一篇:个人司法行政工作总结下一篇:镇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