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诗歌欣赏:春天是一本书(精选5篇)
1.大班诗歌欣赏:春天是一本书 篇一
大班教案《春天是一本书》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春天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运用各种方式感受春天的美,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感情,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现的春天趣味,重点掌握诗歌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初步体会歌唱与诗歌两种不同方式所表现的春天的异同,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春天是一本书》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现的春天趣味,重点掌握诗歌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2.引导幼儿 运用各种方式感受春天的美,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感情。
3.初步体会歌唱与诗歌两种不同方式所表现的春天的异同。
4.欣赏并理解诗歌,能在集体前复述诗歌。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配乐朗诵的 磁带,录音机。
2,带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去寻找春天。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想欣赏欣赏吗?”
幼:想。
创创:“哇,真美呀,我知道是春天。”
师:“对了,这是幅春天的图画,画上都有些什么呀?谁能用好听的话语,来告诉大家?”
科科快速地举起小手说:“有绿绿的小山和黄澄澄的腊梅花。”
睿睿:“那不是腊梅花。”
师:“谁知道种在田野里的,大片大片的是什么花呀?”
磊磊:“我知道,那是油菜花,我家门前就有。”
孩子们依次说出了,画上的春景,并且都用上了叠词:清清的河水,红红的小花,绿绿的柳树,五颜六色的花朵等。
分析:让孩子们先仔细观察大幅的图画,给孩子们一个“绿意”,让其很快地进入到了回忆春色景物之中,他们运用到了,平时在户外活动时和老师一起学习的词汇,说明孩子们已经把老师教的词汇、语句内化成自身的需要了,这就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二、谈话总结,引出诗歌,理解诗歌。
1、师:“小朋友说得真好,把春天里的景物都描绘出来了。有一首诗歌就是来赞美春天的。”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春天。
教师提问:“诗歌中,把春天比作了什么?”
幼儿:一本书。
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一帆:“是一本会唱歌的书”(孩子们总是把就近听到的先说出来,这是短时记忆的表现。)
师:“还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哪个小朋友听清楚了?”
幼儿没有反应
师:“让我们用心仔细地听听。”(教师再诵读)
幼儿这次先后回答出了:春天是彩色的、会笑的、会唱的书,但是顺序还是错乱的,于是,我就按照诗歌的顺序,完整复述了一遍。
2、教师出示对应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教师再次朗诵诗歌,提醒幼儿听一听诗歌里为什么说春天是彩色的、会笑的、会唱的书。
朗诵后师提问: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
幼儿陆续回答:
因为春天有,红的桃花,黄的迎春花,绿的柳树、白的梨花。
师提问: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
幼儿: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
刘炫:老师,小池塘的酒窝是什么呀?
师:你提的这个问题真好,我也刚想问一问呢?谁知道呀?(我故意说与翔翔的想法一样,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翔翔感到很开心。)
创创:我知道,是一圈一圈的东西。(我知道,她说的是一圈一圈的水波。但是由于图画上的不够形象,通过我的指点孩子们好像明白了些许,但我想在课后不,我还是找机会带孩子们一起做个小试验,把水纹的问题理解一下。)
师提问: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
幼儿:因为有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答,燕子唧唧唧、青蛙呱呱呱,它们都能发出声音。
3.教师与幼儿一起学习诗歌,可采用分段学习与整体练习相结的方法,在幼儿熟悉诗歌后,让幼儿集体有感情地朗诵诗歌1—2遍,有表情地加上动作朗诵一遍。
三、尝试仿编诗歌
师:小朋友总结得真好,那么春天还有谁会来唱歌呢?请你们互相讨论一下,然后试试用诗歌里的方法来高诉大家好吗?
幼儿互相讨论,我走动倾听,有目的的引导。请科科示范道: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小鸟喳喳喳,蜜蜂嗡嗡嗡。
有了一个正确的引领,一得小朋友也快速的举起了小手:“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小鸭嘎嘎嘎,小羊咩咩咩。
……
师:小朋友还有很多想说的对吗?我们可以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想说的画下来,让后编成诗歌朗诵出来好吗?
教学反思:
诗歌《春天》这首诗歌机构工整而统一,语言优美而不乏生动,描绘出了自然界万物之间亲密的联系,很适合大班幼儿进行欣赏学习和仿编活动。该诗的模式,也易于孩子们在生活中进行再创编活动。我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通过散步带领幼儿到户外去找春天,用眼睛、鼻子、耳朵、手去感觉春天,尽可能给予幼儿发言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思考,想得和别人不一样,同时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优美性,也可以针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强的编两三段,也可以组合在一起。本次活动有25个孩子参与,另有1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其孩子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做为老师要与孩子多多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本文扩展阅读:在春季,地球的北半球开始倾向太阳,受到越来越多的太阳光直射,因而气温开始升高。随着冰雪消融,河流水位上涨。春季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许多鲜花开放。冬眠的动物苏醒,许多以卵过冬的动物孵化,鸟类开始迁徙,离开越冬地向繁殖地进发。许多动物在这段时间里发情,因此中国也将春季称为“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季气温和生物界的变化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也有影响。
2.生活是一本书 篇二
不管以何种物理方式出现,当书作为一种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存在的时候,拥有它们也便具有双重意义。
谈及书与生活的关系,知名博主思郁写了一篇文章,叫《书是生活》,里面道:“买书不是为了阅读,只是为了拥有它们,就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仿佛在混乱的世界中拥有了某种神秘的秩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话伴随着我们中国人一路从小学走来,求学路上,书一度成为了压力和负担的代名词,因为这些书是我们通向更高更好人生的垫脚石。作为一种工具存在的时候,书的重量在被无形夸大。
有没有一本书,让你在翻开的时候有欣喜、感动、激动、热泪盈眶的冲动?如果有,说明这本书是你的。
《别想摆脱书》里有一句话说:我已永无可能在生活里获得平静,除非带着一本书远离人群。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总是希望借助外物来让自己获得自己内心的平静,书有这样的魔力。如果不仔细看,那纠缠的文字会让你头昏脑胀,如果你被它吸引,它将带着你飞跃无限的空间。
生活往往就像一本书,今天是这一页,明天是下一页,里面的含金量在乎个人的修辞和总结。
历史学家汤因比大胆预测说,中国文明将会一统世界。文明就蕴含在这一本本书里面。
3.春天是一本书作文 篇三
我喜欢春天这本书.这本迷人的书,有雪、雨、芽三个章节。
第一章:雪
在杭州,春天下雪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人们早就习以为常了。有的大人可不喜欢雪了,他们嫌雪寒冷刺骨,嫌雪会阻碍交通。而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下雪是我们的最爱:天空中飘飘洒洒的雪花是我们的挚友,白得没有瑕疵的雪地是我们的乐园。小精灵似的雪花飘啊飘,飘进了我们的心田,飘出了春的歌唱。雪地里总有我们这么一群孩子,在尽情地玩耍嬉戏。此时的我们没有烦恼,没有焦虑,只有快乐……
第二章:雨
有人说,春雨是温柔友善的代名词,我可不这么认为。这不,它又在窗外闹了。它不像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春雨就像自己的愿望没有被满足的孩子,会缠着你撒娇,非要你答应不可;也像长跑运动员,爆发力不足,而耐力有余。不过,春雨再吵、再闹、再调皮,也只是个幼稚的孩子,请不要因为它的淘气而对它反感。
第三章:芽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各种植物开始吐芽了。柳树的枝条上有了隐隐约约、稀稀疏疏的绿;各种野花儿,迫不及待地绽开了花蕾;就连路边那些不起眼的野草,也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为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机。
4.大班诗歌欣赏:春天是一本书 篇四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和诗歌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并与相关科学知识整合。
2、根据春天特征,幼儿大胆想象,尝试按诗歌结构自主创编。
3、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根据春天特征大胆想象自主创编。
理解诗歌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及相关科学知识。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图书、诗歌范例、幼儿小图书、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说说对春天的初步印象。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在春天里你见到过哪些美丽景色?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告诉我!(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小朋友们心中的春天真美,有各种各样的花,各种各样的树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到处都是一片温暖的样子。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心中的春天有哪些美丽景色呢?(出示图书)我们一来看看在这本图书里有哪些春天的景色
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
1、出示第一本书,理解“彩色的书”中的内容。
观察图画,提出问题,学习第一段诗句。
2、出示课件,理解第二段“会笑的书”中的内容。
师:春天不仅是一本彩色的书,还是一本会笑的书,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谁笑了?出示课件,提出问题,学习第二段诗句
3、理解第三段“会唱的书”中的内容。
师:春天还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我们竖起小耳朵来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雷、雨、燕子、青蛙的声音。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导幼儿学习第三段诗句。
三、完整欣赏诗歌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1、教师介绍诗歌名称,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幼儿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分组读。(配乐)
四、幼儿尝试仿编诗歌。
1、春天除了是一本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春天还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书里面还会有一些什么呢?小朋友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来说一说吧!
2、引导幼儿仿编整理并朗读。
五、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春天是一本书》主要是借助图夹文的形式学习诗歌,幼儿尝试有重点的说出图片的内容,并能完整的朗诵诗歌。
在活动导入中,我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很好的就引出了关于“春天”的话题,在学习诗歌第一段内容时,幼儿学习积极性较高,认真仔细地倾听了诗歌第一段内容,并且在老师的提示下,较好的知道了在诗歌中,把“春天”比喻成了“一本书”。在第二段和第三段诗歌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我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大部分幼儿能根据老师的提问大胆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答案,幼儿思维较活跃,课堂氛围很好。在最后完整的朗诵诗歌时,大部分幼儿能借助诗歌图片单独完整的朗诵诗歌内容,并且还有部分幼儿根据诗歌内容添加了动作。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总得来说完成的较好。不过,在课后我出现了一个疑问,在课堂中,有小朋友喜欢在诗歌里面添加一些自己的语言,比如“黄的迎春花”,他会说成“黄色的迎春花”,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我该如何更好的去引导?课后,我问了教学经验较丰富的老师,她们说出了一些很好的引导方法让我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借鉴,比如说用词填空的方法,比如加强语气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远远比直接告诉小朋友要好得多,可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多想多问多学习,吸取经验,更好的开展好各种教学活动。
5.假如我是一本书 篇五
是谁发明了知识,上帝吗?
我,一个凡人,想要成为一本书,开拓新的知识。
在古代,书是一切知識的源泉,是人类一切文化的开始。所以说,书对于人类是必不可少的知己和益友。
我愿我是一本书,帮助人类获取知识;我不在乎别人在我的身上圈圈点点,因为那是他好学的表现;我不在乎别人能否完全明白我身上的知识,只要他喜欢读我就好。
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志士喜欢读我圈我。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后的毛泽东在青年时,向同学萧子璋借来一本书——《世界英豪大全》。全书讲的都是西方近代伟人为国家的独立和强大奋斗的故事。毛泽东一边读一边思考,在十分钦佩他们的历史功绩的同时,更期盼着有像他们一样能够拯救民族危亡的人出现,便随手用笔圈点起来。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都让他圈满了。等到还书时,毛泽东十分抱歉地对萧子璋说:“对不起,我把你的书弄脏了。”萧子璋翻了翻书,不仅没有责怪毛泽东,还大为赞赏!毛泽东说:“咱们中国也应该有这样的人物,我们每个国民都应当努力。”不多久,毛泽东给自己取了“子任”这个笔名,决心以救国救民为自己崇高的责任……
我愿自己是一本书,一本万能的书,一本帮助人类取得空前成就的书。
我愿自己能够成为一本好书,为像《史记》的作者——司马迁那样的名人,记录它们的悲愤;为诸葛亮记载三国的兴衰,痛诉刘禅的昏庸无能,邓艾的多变与卑鄙;为李白记载官吏的卑鄙无耻,记录唐朝的历史变化……
我若是一本书,那该多好啊!
点评
小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将自己比作一本书,三次使用“我愿自己是一本书”统领三部分内容,叙述了自己成为一本书之后的不同用途:帮人类获取知识,帮助人类取得空前成就,为名人记录历史,突出了书的作用及存在的意义,进一步体现了“我”对书的喜爱之情。
(洪金珠)
【大班诗歌欣赏:春天是一本书】推荐阅读:
大班诗歌:春天02-14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诗歌教案《春天是什么》及教学反思12-26
幼儿园大班毕业诗歌08-30
幼儿园大班诗歌欣赏:小弟和小猫10-31
幼儿园大班散文诗欣赏《春天的秘密》教案09-21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诗歌《我想》01-16
诗歌欣赏:畅想春天06-12
春天的诗歌08-08
春天外国诗歌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