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心得

2024-09-12

读论语心得(18篇)

1.读论语心得 篇一

读《论语》心得

我读《论语》这部书,懂得了生活中的乐趣。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人生需要感悟,有感悟的人生才是睿智的人生。先哲的人生不能复制,但可以创新;先哲的智慧不能抄袭,但可以借鉴。生命,就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创新和借鉴之中延续和发展。

我们汲取孔子的智慧,同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说要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究竟有哪些智慧呢?

孔子的智慧,可以说集中在《论语》里面。《论语》是记载孔子和弟子言论、行为的一部总集。它包括了孔子的全部思想精髓。用于丹的话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但不同的人读它,却会获取不同的感悟。政治家读它,能够读出为政以德、以人为本的治国安邦之道;哲学家读它,能够读出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天人和谐之观;教育家读它,能够读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伦理学家读它,能够读出

见利思义、博施济众的道德情操;有修养的人能够读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人文关怀,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能读出“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心得体会。我没有读出《论语》的“庐山真面目”,但我也读出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鲜活的孔子:他超越时空,阅历丰富,一生见过许多人,君王、大臣、英雄、美女、农夫、商人、智者、愚者、狂者、隐者、君子、小人,什么人都见过,这些人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剔除了他不需要的,加固了他所追求的,丰富了他所没有的;他主张发家致富,但必须采取正当手段,鄙弃那种靠不正当竞争发家致富的人,“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体察民生,兴办教育,收费非常低廉,只是十条肉干而已,自古至今,可说是我国民办教育的第一人;他继承文化,也创新文化,他的创新是在坚实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他严肃生活,也享受生活,他的享受是在生命意义和高雅情趣基础上的享受;他向往古典,但也浪漫,他的浪漫是在对生活大彻大悟基础上的幽默和超越;他胸怀宽广、目光睿智、性格慈爱、态度豁达,以他永远的智慧和包容关照历史、关照人类!

简单的说,《论语》的真谛是教人们如何得到真正的快乐;它的精华则在于教我们做人的心态。这本书从仁爱之道、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细细品味过这七个方面,也同时折射出了我自己的影子。

首先我们从仁爱之道说起。仁爱是在孔子的论语中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我们常常说让世界充满爱,然而这个简单的爱字说起来简单,其中却蕴含的太多太多的道理。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他不仅是仁爱的一个宣传者,也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于丹认为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补足来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自己。而我认为仁爱其实贯穿整个人生,正所谓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人世间的爱情、亲情、友情无不充满爱,爱情中,我宽容,彼此珍惜,对爱人和自己的亲人一样;亲情中,首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因为他们同样是我们最亲的人;友情中,友爱、友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人的面容永远是我们表情的一面镜子,因为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被仁爱充满,我们自己跟这个世界都会变得更好。

第二,孝敬之道:“百善孝为先”。我们从父母身上索取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父母付出的是人间最宝贵的爱,平时经常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真到自己当了父母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不容易。也许因为我还没有为人母,对于孝敬父母上,一直不知道如何做起。从读书到现在好多年了,每次回家都是空着手回的,看到朋友常常大包小包的拿着东西时,总觉得没有必要,都是一家人,何必那么见外呢?回到家中,也从来是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在我上大学,重读了论语后,从心里上感觉到了对父母的亏欠,我开始回报,尽管我们能做到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小到帮忙洗衣、做饭,买一些吃喝用品,但我能深深感受到他们的喜悦。

第三,智慧之道。我一直很崇拜古人的智慧,它们条件没有当今

社会的优越,却能留下惊人的文化和遗产,比如秦始皇修建陵墓、长城;历史上的草船借箭、完璧归赵;唐诗宋词等等这些无不流露出古代人们超人的智慧,都令我们现代人敬仰崇拜。《论语》里面,自始至终充满着智慧。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人生的真正成功不在于你凭运气抓了一手好牌,而在于你抓了一手坏牌,但是你能把它打好。人生交往的真正成功不在于你侥幸一路走来遇到的全是君子,而在于你遇到有些不能成为君子的人,当然不一定就是小人,能不能因为从跟你的交往中看到人性中的温暖、善良,看到你对他的体谅、包容,而让他美好的一面更多地表现出来。在于智慧方面,我自己还是非常欠佳的,常常只是羡慕这方面做的好的人,以后需要不断学习。

第四,学习之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个人从哇哇坠地起就开始学习语言,学习走路,到长大以后学习知识、学习做人,一直到老,都有学不完的事情,真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说到学习,就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孔子是一位很好的老师,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然而他之所以流传到现在两千多年,自然有它独到的教书之道。当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这不仅体现了他的谦虚,而且说明他的好学。在我们生活中,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

第五,诚信之道: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分量。如今社会中,很多企业品牌靠的都是诚信和信用,比如一个新的产品,必须有特别好的口碑才能够立足;一个单位的领导也要讲信用,才能赢得员工和下属的信任,假如作为

上司整天不讲信用,可想而知结果会怎样;集体是这样,而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想,应该在工作上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在家庭对父母、爱人、孩子要坦诚相待;对同事朋友说到做到,不能有欺骗行为,总之,从《论语》出发,结合今天的现实,以《论语》中的诚信来引导今天的生活,走好我们人生的路。

第六,处世之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儒家传统道德中,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是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进而达到成为圣人的目标。“知”在东方文化里并不是知识,书读得好,知识渊博,这是知识,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聪明。孔子说的“知者不惑”的“知”,等同于佛学中智慧的“智”,而不是聪明。真正有智慧的人,什么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不会迷惑。“仁者不忧”,真正有仁心的人,不会受环境动摇,没有忧烦。“仁”也是神舟电脑的文化内涵之一,公司强调员工应有仁爱之心,同事之间应当互相友爱,上司对下属尤其应当多一些关爱,要把体贴和关怀下属当成份内的工作,尽量为下属排忧解难。“勇者不惧”,真正大勇的人,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但真正的仁和勇,都与大智慧并存的。孔子明确指出:智的最高修为是不惑;仁的最高修为是不忧;勇的最高修为是不惧。虽然成为圣人是极高的境界,不易达到,但是仍可透过修行达成。因为,当一个人要是真正明白做人的真正目的时,他便会因为生活中的自我要求而心性提高、破迷开悟、心生智慧,进而坦然面对人生的喜乐,不庸人自扰,也能锻炼出大无

畏的真勇气去面对遭遇的困顿与考验。

第七,君子之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如果一个人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能不为利所动,能够见利而先思义,便是君子;见利而忘义,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抛弃人生原则,便是小人。作为一个君子,不管是自己喜欢或不喜欢,只要是符合道义的时候,符合仁义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不符合的,即使自己喜欢也不能做。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能够尽职尽责地按照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做事了,那么,利也就在其中了。最大的利是使我们活得心情舒畅、问心无愧,而不是富贵,富贵不是人们想求就必然能够得到的,也不是得到之后就永远能拥有的。

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地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这就是《论语》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

系部:计科系

班级:计算机网络技术11-1班

学号:10607111017

姓名:黄华

电话:***

2.读论语心得 篇二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 谄也。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 如果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而去祭祀, 这就是谄媚。

心得:时刻要分清大小王, 马屁要集中火力拍到一个 (或者少数有效的) 屁股上, 否者适得其反。

子曰: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论语·八佾》)

译文:孔子说, 祭祀祖先时, 要好像祖先真的在那里一样。

心得:形式是必要的, 个别时候造假也是必要的, 而且要造得真, 造得就像本来就是真的一样。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与奥, 宁媚于灶, 何谓也?子曰:不然, 获罪于天, 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

译文:王孙贾问曰:与其向奥神讨好, 还不如向灶神讨好, 这话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样说不对, 要是得罪了上天, 就没有可以祈祷 (被保佑) 的地方了。

心得:只要是领导, 一个也不能得罪。丢开直接领导去讨好其他大领导, 搞隔辈烧香, 或者只认直接长老, 看不到其他帮主, 你小子离死不远了。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 尔爱其羊, 我爱其礼。 (《论语·八佾》)

译文:子贡想减掉每月初一祭祀庙用的羊。孔子说:子贡啊, 你怜惜的是那只羊, 我所看中的是礼制。

心得:领导心中什么事最重要?大局。对于大局, 是不能考虑成本和计较代价的。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 焉得知? (《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人若能待在仁德的地方是最好的。选择自己的居处, 如果不能挑选仁德的地方, 怎么能说是聪明呢?

心得:首先要挑个好单位, 选个好老板。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知人也。 (《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 别担心人家不了解你, 害怕的是你不了解别人。

心得:觉得领导不能了解你或者理解不了你的高论, 认为领导是笨蛋的才是真笨蛋。要始终相信, 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 一不小心, 立即看穿你的小马甲。

子曰:君子欲纳于言, 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 君子说话小心谨慎, 做事要敏捷勤奋。

心得:不要怕别人把你当哑巴卖了, 少说话多做事, 夹着尾巴做人准没错。而且, 你如果在难办到的事情上高谈阔论 (别人都不说话) , 这个烫手的东西一定会落到你的头上, 会让别人笑话死的。

子曰:邦有道, 不废;邦无道, 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论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谈到南宫适时说, 此人在国家政治清明时不会被罢免, 黑暗时也能免受刑戮。于是把自己兄长的女儿嫁给了他。

3.读论语 管企业 篇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儒学经典《论语》(共计二十篇)开篇“学而”第一章的第一段话。这一段话是我们打开《论语》的一把钥匙。其实,它也是企业家们做企业的一把钥匙。这段话告诉我们,企业家从创业到成功有三个最重要的境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是行为,“习”是行为的目的,“说”则是目的完成后的享受

学习要不断地去实践,通过实践来体认和明白“为什么要学”。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是前人的体验和经验的记录;其他人的经验也不是直接拿来就可以用的。只有当我们把这些体验和经验通过实践去不断体察和认知时,你才可以活学活用书本上的和别人的知识,你才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我把“习”分为四个阶段:

一、模仿:这种素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我们的学习首先是模仿,从在家里模仿父母,到在学校模仿老师,到在单位模仿领导,到在社会模仿偶像,在模仿中进步,在模仿中成长。

二、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开始思考为什么要模仿,如何把这种模仿和自己的个性结合起来,并主动修正,逐步形成自己的做人做事风格。这个阶段,人们会尝试做各种事情,通过不断体会去验证自己的观点和做事方式,相同的体验形成经验,开始变成知识模块固化下来,形成自己初步的思想体系,对善恶美丑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辨别标准。

三、经验:当经验不能够上升至体认阶段,就会成为僵化的经验主义者。国共战争的“围剿”战役中,德国专家李德就是典型的僵化经验主义者,只知道生搬硬套德国的阵地战而忘记了当时的红军不是德国的正规军,导致红军损失惨重。经验主义者往往把偶然的成功当成必然,或者是没有考量前提条件而就事论事,当前提条件发生变化也不能随需应变。这往往是自己的思想体系没有主动追求改变,努力完善的结果。

四、体认:就是体察和认知。即能够把经验里面的规律挖掘出来,透过事情的表面直达其本质,不但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这时候,就可以活学活用这些经验,还能够把其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

总而言之,就是实践——总结——实践。

当我们用这四个阶段来对比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的时候,就会发现,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其实就是模仿的三十年。有人说现在的中国是“山寨”中国,这个说法是非常恰当的。中国最活跃的“温州商人”首先是靠模仿走向世界,然后反复实践,走了很多弯路,才有了现在自创的很多品牌。

作为企业家,首先应该具备学习能力、反省能力和执行能力,你可以不懂具体的业务,但你应该懂得业务模式、行业规范、市场需求,你必须向周围的人去学、去了解、去体验、去认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下属对你的认同和尊重,获得市场的第一手信息,赢得影响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是重中之重,来什么样的朋,决定了你是否能“乐”起来,能“乐”多久

当你具备了学习能力、反省能力和执行能力等基本管理素质的时候,你就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这时,就会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希望和你共事。这些人帮助你把企业做得更强更大。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位置也逐步发生着变化,由刚开始的亲力亲为,到退居二线成为教练员,帮助大家做好事情,再到退居三线成为裁判,指导大家如何做好事情。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众多企业如流星般潮起潮落。问题在哪里?就在于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吸引来了什么样的“朋”!企业要做强,首先掌舵者要很优秀,既要有业务能力,还要有人格魅力;其次,要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而不是貌合神离的团伙;最后,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要给自己的企业赋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周易》说“方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掌舵者,就会引来什么样的合作者。有“朋”来投奔你,可能是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作为企业的舵手,需要在这些“朋”中挑选真正的同道中人,而不是“伪”同道中人!企业创建之初,生存是第一位的,理想和目标可以先放在一边。随着企业越来越强,团队越来越大,就必须要提出一个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刚开始可以大一些、虚一些,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个目标要不断被修正,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只有这样,才能让“伪”志同道合者看清形势退出队伍,达到净化队伍和精减队伍的作用,这也是自然界吐故纳新的法则。用目标来自动辨别志同道合者,比掌舵人自己用眼光来辨别志同道合者,会使矛盾不激化,内部更和谐。

企业做不强,做不长久,往往不是创业者本身能力不强,而是能力太强了。能力特别强的企业家,往往喜欢用讨巧的方式做企业,吸引来的也是一群急功近利的合作者,这个团队就变成了“团伙”,以作案的心态和方法做企业,注定了覆亡的结局。能力强的创业者,往往喜欢一言堂式的企业环境,企业目标也随时随需应变,搞得大家不知如何追随,最后等于没有目标,貌合神离。

当企业度过了生存期,就可以用目标、用理想来吸引“朋”自远方来,由人治自动过渡到法治,让志同道合者都为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在创业者所搭建的平台上奋斗。

刚开始,大家认同你,是认同你的人品、认同你的做事方式、认同你的目标、认同你的价值观。逐渐地,大家认同你,是认为你不但可以共患难,还可以共享富贵(激励绩效)。一大群认同你的,与你志同道合的人来加盟,和你共飨同样的目标和理想,你还有什么理由不高兴?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知”是别人的态度,“不愠”是自己的态度,“君子”则是评判你修养的标准

当你的团队只有几个人的时候,大家同吃同睡,为了企业的生存而打拼,这种血浓于水的感觉会让大家觉得彼此是一体的,沟通无障碍。但当你的团队由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个、几百个甚至更多时,你会发现沟通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你会发现你辛辛苦苦为了大家,可到头来大家却不理解你。你会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这么重,为了团队的生计四处奔波,而有些人可能还在开小差,有些人总是掉队,还有些人总喜欢耍脾气。公司里有些元老开始懈怠,开始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些还和竞争对手眉来眼去。

这是企业在做强后面临的一个劫数,这个劫数度不过去,企业很快就会倒下。这看似对企业的考验,其实是对企业团队的考验,更是对企业家本人的考验。如果你的团队凝聚力很强,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一致,这个坎很容易就能迈过去。而凝聚力强弱取决于企业掌舵者面对企业从小做大后心态的转变以及对得失的理解。

企业做强了,媒体追着你要求采访,各类峰会论坛以及高级会所邀请你,你成了社会名流,可是在下面托着你的团队成员会怎么想?企业有钱了,大家都认为自己干了很多事,有更高的期望值,可企业现状还不到大碗分金银的时候,你如何处理这种预期的落差?成了名人,你更要忙于社交与应酬,和与你一起创业的老战友联络感情的时间少了,他们或许会认为你把他们忘了……

这时候,作为管理者,你怎么办?

当别人不了解你甚至误解你时,你没有怨恨和恼怒,而是先找自己的原因,再去坦诚地和其他人谈,了解他们怨恨和烦恼的原因,理解他们并开诚布公,最后解决问题。虽然你是一个成功者,但你能时时站在团队成员、甚至员工的角色上来思考问题,这样的人,就是合格的管理者了。

“学而”第一篇的最后一句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和这一句遥相呼应,互为因果。别人不了解你,你却不生气,这并不是说品德有多高尚,只是你知道想让别人了解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事。而让自己了解别人,则是自己可以做到的,那就先从自己做起。

4.读《论语》个人心得 篇四

一本书上说,孔子。一个两千多年的学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言行举止,在今天仍然是那么的先进恰当。为什么想象《论语》已经通知中国近21个世纪?

真理不是争论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孔子的徒弟综合孔子的话,写了这篇文章。他说的不仅是做人的道理,人生的道理,生存的哲学,还有学习的好处,如何学习。

我喜欢一句话:知道就是知道,知道就是知道。无论你做什么,都要做到这句话的意思,但是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你连这句话都做不到!

5.读《论语心得》有感 篇五

古人说:境由心生,境随心转。一个人是否快乐,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怎样看待自己的拥有。西方人则说:“同一件事,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 的确,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常是主观的。 对此,我是深有感触。记得我曾经的一位闺中密友,我们从小玩到大,在一起学习、一起工作,后来仅仅因为单位“评优”事件,她竟致多年的情谊于不顾,深深地伤害了我。当我得知真相后那种痛楚、伤心、失望的感觉是难以言表的。那次的打击使我开始怀疑我一贯的人生观和处事态度,我认为许多人在利益和友情之间选择的是前者,所以从那以后原本快乐的我变得沉默了,经常生闷气,脾气也越来越差,我甚至曾想过与她绝交、也想过对她“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善良的爱人却巧妙地告诉我遇事要理智、要冷静,要学会宽容,并让我学着宽容那位朋友。他说:“你现在就是在拿别人犯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所以你才会那么痛苦。要减少自己的痛苦,你要学会宽容。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 宽容地对待自己,你就能心平气和地工作、生活,这种心境是充实自己的良好状态。”于是,在独自痛苦地思索和反省之后,我发现那件事对我而言并没有想象当中那样糟糕,因为它教会了我认识人,使我在今后的日子里走得更稳。后来,我一如既往地对待那位闺中密友。记得在我决定宽容她的那一刹那间,一直以来压在我心头的怨恨、愤怒、悲伤,全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宽容使我又恢复了以前的快乐。那位女友后来给我写了一封长信,向我表示歉意,并表达了她也要学会宽容待人,善待他人的意愿。多好的结局呀!它让我们都明白了,学会宽容,对别人对自己都可成为一种毋需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我们仔细想想,为使别人痛苦,而自己的痛苦仍然存在,甚至比别人更痛苦,那又有什么快乐而言呢,有什么满足可言呢?要降低伤痛,最好的办法可能就只有宽容了。

因为学会了宽容,我给自己的心路找到了出口,我找回了失去了的快乐。所以,宽容别人,就是在宽容自己。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应该宽容自己,首先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让自己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当我们不小心跌倒了,我们应该宽容自己,继而不趴在地上懊悔,而是站起来擦亮眼睛继续往前走;当我们的路走错方向了,我们也应该宽容自己,继而不停留在原地转圈,而是迎着日月星辰,明辨方向不动摇;当别人不理解我们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宽容自己,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时间终会证明一切,而不须急于解释那一时难以说清的误会。

6.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篇六

两千多年前,圣人孔子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的记录下来,汇成了一部历经千年而绵绵不息、巍巍煌煌的不朽经典——《论语》。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把圣堂上的孔子搬到了一个大众化的平台,让我们喝到那些我们心灵需要的,但难以吸收的心灵鸡汤。

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床头细细的品读《于丹〈论语〉心得》,在浮华背后能够寻觅到宁静,在世俗背后能够寻觅到纯粹,在忙碌背后能够寻觅到从容。《论语》点点滴滴的语句背后其实是孔子系统生动的思想,于丹没有断章取义,而是用现代社会的标准把《论语》的思想划分为七个方面: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论语》朴素深刻的思想,被她用浅显的句子、生动的故事深入浅出的娓娓道来,平淡真实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种种思想都能让我震撼。尤其是《心灵之道》这篇,让我深有感悟。医道上有句话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上行走的我们难免会有痛苦,很多痛苦其实就是源于我们的欲望,源于我们的计较,源于我们的耿怀。书中讲古人三省吾身,我们在忙碌追逐的过程中眼睛看世界太多,而看自己则太少,很少会用坦荡和勇气把自己的心灵看几眼。一个人没有内心的从容和对自我的把握,在职业角色当中,就不能把握职业,而只有任职业痛苦的摆布;在生活当中,就不能把握生活,而只有任生活无情的捉弄。

书中讲述了一个苏轼和佛印交往的小故事,我感触特别深刻。故事讲佛印老实,常被苏轼欺负,一天两人一起打坐,苏轼问:

7.读论语心得 篇七

人是唯一不满足于有限生命而试图追求无限生命的存在物。因此, 生死问题成了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 无论哪种重要的哲学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孔、庄也不例外, 他们有关生死的谈话对于中国人具有普遍且巨大的影响力, 导致中国民众人格的膨胀或萎缩。

古代哲人中谈生死, 最现实的是孔子。他非常重视生前, 而非死后。《论语·先进》篇中有一段很有意思、影响深远的对话:“季路问及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 焉知死?’”[1]孔子为何讳谈死呢?我想, 其中的原因应是孔子想让人专注于生前事业的开拓, 而忘却死亡的恐怖。儒家认为, 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有限个体, 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而超越有限之自我。正如孔子所谓:“朝闻道, 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荀子所说:“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宋代大儒朱熹说得更好:“人受天所赋许多道理, 自然完具无阙, 须尽得这道理无欠阙, 到那死时, 乃是生理已尽, 安于死而无愧。” (《朱子语类》三十九) 以儒“道”价值的实现作为人解决死生问题的关键, 实质是让人走死后不朽之路。儒家的不朽就是“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明朝的儒者罗伦补充说:“生必有死, 圣贤无异于众人。死而不亡, 与天地并久, 日月并明, 其惟圣贤乎!” (《文集》) 他的意思是圣贤不同于一般人, 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有所建树, 虽然和一般人一样肉体死亡了, 而其精神却可以“与天地并久, 日月并明”。这种不朽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永恒价值极其相似。

孔子的确是中国最伟大的哲人, 死亡悲剧里的大英雄。他不像海德格尔和庄周那样教人学会死亡, 而是教人学会生活, 其实真正会生活的人才会死得其所, 也自然就学会了死亡。孔子已经深刻领悟了自然时间的短暂与价值时间的长久, 因此他真正感到了自然时间的紧迫。他曾经站在黄河边焦灼地说:“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正因为他追求“不朽”, 自然时间才成为最珍贵的创造生命价值的资源。一个人越是努力提高自己生命的价值, 就越感到时间太少, 而且过得太快, 因为要在每个人短暂的自然时间里创造出长久的价值时间, 是一种极其紧张、艰难的努力过程, 而越感到紧张和艰难, 就越深味时间之不足。胡适曾经自我安慰:“不做无益事, 一日当三日。人活五十岁, 我活百五十。”我想, 胡适也正有类似孔子的时间危机。孔子的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主张和周游列国、开馆授徒的实践都是对自然生命的超越, 都是对价值生命的塑造, 所以他最终走向了价值生命的“不朽”。他死后还活在历史之中, 还活在千百万后人的心中。儒者们追求的人生最高目标“不朽”正是对死亡虚无的反向思考, 正是从肉体的寂灭走向精神的永生。

古代哲人中, 谈生死最有趣的人是庄周。他在《大宗师》中说:“夫大块载我以形, 劳我以生, 俟我以老, 息我以死, 故善我生者, 乃所以善吾死也。”[2]意思是生、老、死都应顺应自然, 无关苦痛。他甚至认为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 生时应安生, 死时应安死。所以当他妻子死时, 他才会“箕踞鼓盆而歌” (《庄子·至乐》) 。当他自己将死, 才会认为徒弟欲厚葬自己的想法实在可笑, 万物皆是自己的葬具, 又何必多此一举呢?面对徒弟“恐鸟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列御寇》) 的担忧, 他坦然地讲, 尸体不被鸟鸢啄食, 也会被蝼蚁蚕食, 所以死后的事情, 就更用不着担心了。这是一般人对庄周谈生死的印象, 其实庄周是在故作“逍遥游”, 将生死问题虚无化, 其实本质上庄子并没照自己的话去做, 而后世的愚人却只能看到其外在的放浪形骸就仿效起来, 真正从死亡走向虚无。庄周发现了把虚无带入人生的正是死亡, 这一真理引起了他的恐惧和焦虑。正缘于此, 才使他猛然反省生命的真谛。为了摆脱死亡带来的虚无, 他便开始寻找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他用充满了文学灵性的哲理和自己潇洒逍遥的存在姿态完成了对价值生命的雕塑, 他高歌生命的虚无而走向价值之不朽。他是中国最早道破死亡秘密的哲学家, 也是第一个真正消解了不朽与虚无对立的人, 是人类死亡悲剧里的真英雄。然而, 那些“东施效颦”者却意识不到由死亡引起的价值虚无, 因而成了没有恐惧和焦虑的人, 成了对自己生命真正不负责任的人。他们来到人世, 把维持生存本身作为存在之目的, 而不去追求超越动物生活的意义。他们把生命虚掷在粗鄙的享乐、懒惰、无聊和机械的劳动中, 糊里糊涂地度过了一生。他们从虚无中来, 在虚无中生活, 又将生命复归于虚无, 就像河水翻起的一个泡沫或随季节开放凋零的花瓣一样。在他们眼里这正是庄子宣扬的对生命之超然态度:生无所喜, 不过是走完自然赋予的人生旅程;死亦无所哀, 不过是复归自然罢了。但正因如此, 这样的人必难有一种基于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有限而追求无限的一种对生命的真挚热爱, 也就不会像活出生命真滋味的人那样与死亡进行悲剧性的抗争了。他们追求长寿, 消磨时间, 等待死亡。他们的确回归了自然, 把自己归入了山花野树、灵猴猛虎一类了。他们完成了彻底的死亡, 不仅肉体归于寂灭, 价值也同样归于虚无, 不曾在人间留下任何印记。他们实在是上了庄子的当。

综上可见, 无论是儒家, 还是道家, 他们的理论面对生死都存在一种推向极端的倾向。自两派创始者之后, 这种倾向愈演愈烈, 造就出越来越多的对死亡近乎或完全麻木的人。儒家从“弃郑声”一直发展到宋明理学的“存天理, 灭人欲”。最终发展成一种极端桎梏人性的价值主义 (纯粹社会伦理型) 生死观。他们为追求死后不朽而蔑视鄙弃肉体的生命和感官的享乐。而道家从“大道自然”一直发展到炼丹修仙, 甚至走上淫邪的道路, 他们整日做着白日飞升的美梦, 形成了一种纯粹自然主义的生死观。中国道教的产生, 使死亡愈趋形式化、表面化, 从而失去了生命本该具有的深度。他们为此甚至自动放弃肉体的存在而追求虚无中的虚无。

时至二十一世纪, 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生死观呢?我觉得应该扬弃自然主义和价值主义的极端对立, 做一个完全彻底的死亡悲剧里的英雄。这英雄既追求生命存在的价值, 又肯定生命死亡的存在与这一存在所带来的虚无, 即从肉体短暂存在中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存在, 以此消解在头脑中因肯定死亡导致虚无而带来的极大恐惧和绝望。就这个意义层面来说, 孔子和庄子都是这样的悲剧英雄, 他们用自己的学说和实践最终完成了价值生命的雕塑, 从而新生了一个历千年而不死灭的精神生命。

摘要:古代哲人中谈生死, 最现实的是孔子。他非常重视生前, 而非死后。他不像海德格尔和庄周那样教人学会死亡, 而是教人学会生活, 其实真正会生活的人才会死得其所, 也自然就学会了死亡。庄周是谈生死最有趣的人, 他用充满文学灵性的哲理和自己潇洒逍遥的存在姿态完成对价值生命的雕塑, 高歌生命的虚无而走向价值之不朽。时至二十一世纪, 我们应该追求扬弃自然主义和价值主义的极端对立, 做一个完全彻底的死亡悲剧里的英雄。这英雄既追求生命存在的价值, 又肯定生命死亡的存在与这一存在所带来的虚无, 即从肉体短暂存在中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存在。

关键词:不朽,虚无,《论语》,《庄子》,生死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8.从文本读《论语》 篇八

作者:张石山

出版:山西人民出版社

定价:38 元

《论语》自成书以来,注家风起,有多少注本无法统计。但不管有多少注本,大致脱不开或“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的路子。在当下,国学一直喧嚣,但因国学底子早就丧失,“我注”“注我”功力不够,就玩讨巧,撇开文本,直接将《论语》当成“屌丝”的兴奋剂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于丹讲”。

开始看“于丹讲”,也满怀兴趣。看了几讲以后,发现她说的《论语》与孔子八丈远,纯粹是给“丝”们端上“心灵鸡汤”,就不再看了。心想,《论语》被讲到这个份上,孔老夫子若地下有知,还不气得从墓穴爬出来与于丹干仗。当然,于丹普及《论语》的功劳也是有的。但是,对经典,尤其是像《论语》这样的经典,我们应该有一种敬畏。这种敬畏就是尊重经典的文本。从这个角度说,于丹的功劳再大,对《论语》不敬畏的做法,就不值得称道。

读一本经典,首先要读懂文本,这是常识。但对于《论语》,除了杨伯峻那本《〈论语〉译注》外,很少能读到当代人从《论语》文本出发来读。原因是看似悖论却的确是现实:也许是时代太需要它了,也许是时代太不需要它了。当一个时代太需要它的时候,不需要读文本,只要把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拎出来微言大义一番,就可以了。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此,沸沸扬扬几年了的所谓对待国学儒学的态度也是这样,“于丹讲”就更是如此。而当时代太不需要它的时候,那就更好办了,就更不需要文本了,就直接喊“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或是直接“批林批孔”了。虽然读经典从文本开始是常识,但在当下整个社会功利、浮躁、喧嚣的情况下,在整个社会漠视甚至蔑视常识的情况下,能这样做的人真是凤毛麟角。所以,期望有人像杨伯峻那样,远离时代的羁绊,从文本来读《论语》,就成为一种奢侈了。现在,读到张石山的《被误读的〈论语〉》,觉得还是有期望的。

张石山是作家,在上世纪80年代文学勃起的年代,他是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至今被评论家视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他像刘心武、冯骥才、王蒙等人一样,年老敦厚回归文化。张石山回到的是原点,读《论语》,而且是敬重文本的读。

《论语》是孔子的语录,张氏却不当成语录来读,而是当成考据来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大家都明白,张氏却发问:学和习本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凭什么“不亦说乎”——一定是喜悦快乐的?司空见惯的问题一提,还真让人发蒙;他的解答,也让人想不到。他将《论语》中其他的语录拎出来,以语录证语录,相互参证,答案是:学习的时候,经常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学是枯燥的,但习“六艺”不枯燥,交替进行,就是“快乐教学法”,学生想不“不亦说乎”都难。

我和石山说:读你的书,我跟不上趟,跟不上你的思维。你是作家的思维,作家的文笔,考据的手法。《论语》一句一句的语录,让你一整合排列,常常出乎我的意料。记得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时,就曾感到惊叹,历史还可以这样写;读到石山的这本书,我也有同样的感觉,《论语》还可以这样读。

或许,石山的结论并不都让人信服,但他敬重文本的读法,就值得提倡;而他作家的文笔,也使书好读、耐读。

新书推荐

《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探寻中国未来的增长源泉》

作者:蔡昉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39元

作者通过分析二元经济发展、刘易斯转折点、人口红利、未富先老、中等收入陷阱、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积累等,探寻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源泉。

《中国历史之旅》

作者:[日]陈舜臣

出版:漓江出版社

定价:28元

这是作者的历史随笔集,介绍了从北京到西域的自然风土和历史文化,涉及北京、洛阳、长安等多个城市。

《访美记》

作者:胡舒立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38元

作者从报人、报纸、报业三个角度,对美国报业做了全景式观察和记叙。

《绿帘》

作者:[美]尤多拉·韦尔蒂

出版:译林出版社

定价:28元

作者以自己熟悉的美国南方小镇生活为素材,客观地记录下当地的人和事,引起她兴趣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的景致。

《谁为你指路?一只狗!》

作者:[瑞士]洛伦兹·马尔蒂

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

定价:29元

9.读论语心得体会 篇九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一、理解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二、感悟

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学习,做有智慧的人。《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而学习之,不亦说乎”。这告诉我们对学习的一种追求,一种态度和一种境界。作为一名公务人员,需要时时更新知识结构,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要把学习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学习。学习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一种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要注重修身,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去把握,通过学习来修身养性、培育清廉、塑造人格、增智立德,这是一种学习的境界。学习要善于思考,不断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学习成果的转化,为我们的工作生活需要服务,这是学习一种方法和目的。

二是要追求,做有精神的人。毛泽东同志有名名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其言简意赅,言约旨远。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一种不甘平庸的品节。从,感触很深就是一种精神追求、精神气概、精神品格和精神境界。从他们身上,我感悟到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品格,感悟到持之以恒、治学严谨、兼容并包、不拘一格、执着追求、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要有“坚持”的精神追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创新,这是我们做为本职工作的坚实基础;要有“包容”的精神境界,以兼容并蓄的心态对待工作,团结协作、和谐共处、共谋发展,这是我们做为本职工作的坚强保障;要有“律已”的精神品节,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清正廉洁,不谋私利,这是我们做为本职工作的价值所在;要有“厚德”的精神气概,以德服人,厚德载物,这是我们做为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

三是要敬畏,做有修养的人。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有敬畏心的人,把自己放得相对较低,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敬畏不是道德标准,是人的自我修养。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一名公务员,我们要敬畏法律,才能依法行政;要敬畏制度,才能约束自己;要敬畏历史,才能经得起检验;要敬畏百姓,才能服务人民;要敬畏腐败,才能廉洁自律。只有懂得敬畏,才能摧生动力、规范言行、懂得取舍、融洽左右、构建和谐、产生活力、取得效益。

10.读《论语》心得体会 篇十

我看《论语》,当然不能像哲学家和历史学家那样看得透彻和明白,只能看见《论语》里朴素而又简单,但对我们十分有益的道理。读完《论语》后,深切地感受到《论语》能够帮助我们净化心灵,让我们的心懂得如何寻求快乐;它也能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它更教会我们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与人相处;《论语》就像一部思想和行动的指导手册,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和行动。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即“仁爱”,延伸出来,可理解为“宽恕”。在这个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中,“仁”已被物质掩埋了,但是,当你的心感到累时,你会觉得以前追求的东西,让自己失去了太多,失去了自己的快乐,失去了自己的原则。但是,《论语》里的“仁”让我们学会放开怀抱,学会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牢笼,学会理解宽恕别人,学会容纳别人,学会关爱别人,这样充满人情味的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真正值得我们追求的生活。

《论语》教会我们与人相处时,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提醒我做事时,记住“在其位,谋其政”;《论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让我领悟到志向、精神永远是行动的支柱;《论语》让我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因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教会我做一个重承诺、守诺言的人,因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的“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教会我如何做一个平和淡定、不骄不躁的成功人;《论语》亦让我懂得实践的力量,因为“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让我看到了基本的孝义,比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会我如何思考和学习;《论语》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教会我不主观、不必然、不固执、不自我……太多的简单而朴素的哲理,值得我们去领悟,去实践。

《论语》的“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我们描绘了理想的人生图,也许,人们根本不会按照此人生发展方向去走,但是,它为我们的人生阶段指引了某个方向,告诉我们年轻的时候要立志于学,发奋图强,年老时候要放宽心态,明白有舍有得……

《论语》里常提“君子”,但何为“君子”呢?《论语》里说“君子和而不同”,“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可见,有大智慧的人,有仁爱之心的人,勇敢无畏的人,就是“君子”,他们追求和谐,但又不随波逐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做不忧不惧不惑的人。

11.读《论语》,品人生 篇十一

“贤哉!回也!”是《论语》里孔子的一句话。“回”指颜回,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为孔子所喜爱。这句话是孔子对颜回的赞赏,说他一小碗饭、一瓢水、一间陋室就能生活自在。试问现在的人,谁还会去住一间破破烂烂的房子,而且每天只能吃一小碗饭、喝一瓢水?可颜回做到了,就连他的老师孔老夫子也自叹不如。为什么他行,我们却不行?因为他有毅力,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颜回能成为一个贤者的原因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了。许多人一起,必然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记得这句话还有一个典故:一个船夫载着一位文人过河。途中文人问船夫:“你会吟诗作词吗?”船夫说:“不会。”文人遗憾地说:“那就等于失去半条命了。”突然船翻了,两人落入水中。船夫这时问文人:“你会游泳吗?”文人说:“不会”。船夫说:“真遗憾,那就等于没命了。”人各有所长,生活中我们更要有求知之心,要知“三人行必有我师”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我自问可以温故,却做不到知新。这可谓是一套学习方法!还是事半功倍的那种。不过要认真对待,不然反而弄巧成拙。不会温故,何来知新?温习旧功课,听起来很轻松,但做起来却很难,至于知新,能在旧功课中找到新的知识就更难了。但只要有心,无论这个难关多大,也能被攻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是偶尔一翻,就能悟出如此多的人生哲理,不愧是哲人智慧结晶。《论语》既能与《中庸》、《大学》、《孟子》并称“四书”,又岂会差呢?说起来还是《论语》辈分大。《三字经》说:“作《中庸》,子思笔”,“作《大学》,乃曾子”,这些人都在孔子之后,而《孟子》是孟子所作,晚了孔子几辈,《论语》又是几十人所编,它真是当之无愧的“四书”之首啊!

12.读论语心得 篇十二

下面笔者从论语八佾篇第二十三一例,试论孔子对曲式发展的观点。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孔子对鲁国的太师谈到关于音乐演奏的一般过程,说道:“音乐演奏的全过程是可以知道的。刚开始,乐音合奏,既而音调和谐悦耳,洪亮清晰,乐声阵阵,经久不息,音乐便这样形成了。”

首先看这句“乐其可知也”,解释为“音乐演奏的全过程是可以知道的”。音乐的旋律、节奏、织体、风格是色彩缤纷、绚丽多姿的,那这里所说的“全过程”为何是可知的呢?笔者认为其实这里所谓的“全过程”是从这些具象中抽离的一般。准确的说,是音乐作品合于一定逻辑的结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曲式。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孔子所理解的曲式发展原则。

始作,翕如也”,刚一开始,乐音合奏。“翕如也”,在这里解释为乐音合奏。“翕”字在汉语字典里还有和顺之意。笔者觉得这层意思倒更为贴切。在我国众多的传统音乐中,乐曲开始部分多为非均分律动的散板节奏,旋律多出现自由、平滑的线条,出现和顺的音乐形态。这里的“翕”字其实不仅表示了乐音合奏的演奏状态,更呈现了孔子对音乐开始时音乐风格特点的体会——和顺。

“从之,纯如也”,继而,音调和谐悦耳。纯是纯净,纯粹之意。这里解释为和谐悦耳很能道出音乐发展到此时的境况。和谐悦耳是对“翕如”所表达的和顺之意的继承,同时又加大了乐曲开始部分和顺的度,比和顺更甚之,是和谐悦耳。所以“纯如”承于“翕如”。又甚于“翕如”。

“皦如也”,洪亮清晰。皦是纯白明亮之意。这里形容声音的质感和清晰度。音乐发展到此已不仅仅停留在前两个阶段的“合”的基础之上了,而是变得洪亮、分明。这也是在“纯如”之上的又一升华。

“绎如也”,乐声阵阵,经久不息。“绎如”是音乐最后的部分。音乐呈现连续不断、余音袅袅之态,另人回味无穷。同时“绎”字又有抽离或理出事物的头绪的这层意思。从这层意思的角度看,“绎如”大有概括总结全曲之功效。抽离出音乐的主旨,明确音乐的中心思想,点精之结尾。

“以成”,这样,音乐便完成了。纵观“翕如”、“纯如”、“皦如”、“绎如”,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音乐不断向前运动的过程。“纯如”是对“翕如”的继承和延续,“皦如”是前两者的升华,“绎如”部分音乐趋于平静,概括全区的乐思主旨,其实正是中国传统音乐“起承转合”的发展规律。同时我们又看到这四部分虽有对比,但并不是强烈的差异性对比,而是一脉相承的发展关系。这也正符合我国古乐的进行特征——转合式的“游行”2旋律特点。

孔子生活在古老的春秋战国时期,钟鼓之乐和古琴音乐有一定发展。至此我们不仅感叹当时人们创造出来的音乐竟有如此完善的逻辑结构,更惊叹孔圣人在音乐欣赏上的造诣。。

遥远的春秋时期既没有音响资料,也没有mp3等录音设备。今天,我们已无从听到2500年前的音乐,但透过孔老夫子的言语中,你似乎看到了春秋遗风,听见了汤汤古乐,回响耳畔。

参考文献

[1].《论语》山西古籍出版社由于历代文人对论语的解释都有所争议,而笔者此文重在借例论述以古典文学角度考察传统音乐,而不在探究论语,故对此段话的-解释不做深究,采用书中释义。

13.读《论语》心得与体会 篇十三

礼,乃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礼,即周朝时期发展起来的,建立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基础上,并束缚人的思想和社会活动,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

周礼,和礼法、祭祀于一体。所谓礼法者,即法纪与礼仪。法纪即法律。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何谓祭祀?即备供品向祖先致祭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于是乎,周礼既为维护统治者利益的道德标准,又是法律规范,形成了礼律相通的礼教。即礼允许,法律亦允许;礼不允许,法律亦不允许。所以,周礼巩固了统治者的权威,这大概也是周公制礼的真实目的吧:巩固年幼的成王政权。

为什么说周礼是统治者巩固和加强政权的工具呢?因为它强调阶级性与等级性的差别并且设计了一套繁琐的程序来维持这种差别。正如荀子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

周礼要求必须亲爱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使亲者贵,疏者贱。此谓“亲亲”。

周礼还要求下级必须遵从上级,特别是周王。严格规定上下级秩序,不得犯上作乱。又有“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讲的是一个卿大夫冒用皇帝规格的舞蹈,孔子认为不可原谅。此为“尊尊”。

周礼维护父权中心的社会,特别歧视妇女。“幼从父兄,嫁而随夫,夫死随子。”

看罢礼法,再来看看祭祀吧!“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就是说一个大夫级的人物,却祭皇帝才能祭的山,所有人反对。这说明不同等级者的祭祀也不同,绝不允许僭越。

撇开礼的等级性和差别性束缚不谈,其实践过程更是莫名其妙,程序繁琐,如诸侯每月初一杀一头羊举行祭祀,表示‘听政’开始;国君祭祀赐的肉不能过夜……

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发现统治者是如何利用礼来压迫人民:周礼强调等级性、差别性和程序繁琐性,并且极其严格地维持这种等级差别,决不允许任何人僭越,如果违反,轻则受众人谴责,重则受刑罚制裁。

周礼因身份等级不同而不同,所以,周礼不是一种公平的社会规范。它不仅表现对被统治者的束缚,更是表现了统治者们不同的等级关系!只可惜,当时的人们没有一点觉悟,对礼的束缚毫无察觉,并认为能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连圣人孔子都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当然,我们也不能将周礼全盘否定,在当时的社会,周礼还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毕竟“礼崩乐坏”不是好事。同时周礼还形成了古代华夏文明的精神渊源。总之,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去剔其糟粕,汲其精华。

14.读《论语》的心得感受 篇十四

《论语》里面虽然大都是讲中国伦理道德和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但也有些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经典论述,这些论述到我们现在看来都是非常有理的,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地方。例如,《论语》里面讲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这些告诉我们现在应该抓住机会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以后进入了社会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有所作为。学习首先要勤奋,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勤奋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就是要勤学、勤记、勤思,“温故而知新”,从以前学过的内容里面再发现新的知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两者不可废,要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

孔子很重视学习的态度,不仅要求我们要“敏而好学”,还强调我们要终身“好学不厌”,要有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同时他提倡我们“不耻下问”和虚心求教,鼓励我们时刻反省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加以改正。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的“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自己的人,大多时候是我们身边无数的普通人。对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的“善者”之处,我们就要及时吸收借鉴过来,进而提升自己:对于“不善者”之处,我们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优点,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这些看似很简单的几句话,却道出了我们学习的最重要的方法和态度,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好好品味和学习。

15.平心静气读《论语》 篇十五

这些读《论语》的心态,都有悖于《论语》这部儒家思想集大成的文化大作的思想本源,都不利于文化经典的正常传播。

我觉得,我们应平心静气地来读这部经典名著。

读《论语》中兼收并蓄的包容大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讲的是不断地学习,而且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唐代的中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和西亚、欧洲在文化艺术等多方面进行了交流学习,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正是因为兼收并蓄的包容大气,才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大唐盛世局面。宋代的郑和下西洋,进一步开拓了中国学习的局面。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带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在经典的导引下,“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确实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境界,促进了发展。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仍需要学习。对于作为老师的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学习,兼收并蓄,学习先进适用的教学技术,学习实际需要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不断为教学活动蓄积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活水,才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师生同乐,才是真正的教育幸事。自我学习是必要的,但“风物长宜放眼量”,教师更应该放出眼光,多与外界交流,积极探索新课改的内质,为学生的全面进步搭建平台,才会有更高更好的标尺丈量自己。但要想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确实需要涵养,需要包容,需要更高的境界。品读经典《论语》,就要养“兼收并蓄的包容大气”。

读《论语》中表里如一的完美自我。《季氏将伐颛臾》中,当冉有和季路向老师汇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时,孔子因理由极不正当而批评了他们,“无乃尔是过与?”可冉有狡辩了,“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直截了当地批评道:“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即思想高尚的君子,痛恨那些心里想这样做嘴上却找理由的油滑之人。孔子在忧虑天下无道之时,教育学生应善恶分明,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不是心口不一,应该做一个表里如一的完美的人。人,表里如一才会心里坦荡,俯仰无愧,皎洁光华,才不会像小人那样斤斤计较个人名利得失,见异思迁,欺上媚下,心中狭促,惶惶不可终日。表里如一,就是一种优雅淡定的境界,心境平稳,舒畅快乐。读《论语》,读出表里如一的君子风度,成就表里如一的完美自我,传承表里如一的优雅淡定,那样,经典的内质就内化为我们浮躁的现代人的优雅气质,才能真正养优雅平和的儒雅大气。

读《论语》中诗意栖居的优雅闲适。《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晳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里,曾晳描绘的是一种淡泊名利、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诗意十足的生活状态,受到晚年孔子的赞誉。表达了一生在仕途上积极进取而不断碰壁的孔子对生活的宽容豁达、对理想的灵活应对、对生存的诗意热爱。生活中的我们,都忙碌于追求高远,浮躁功利,成功时目中无人、踌躇满志,失败后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对人的生活、人的生存方式没有一个客观、系统而深入的思考,读了《论语》中关于人的生存方式的构设,现代人何不放慢脚步,优雅闲适地诗意栖居在大地上?读《论语》,就要养“优雅诗意的浪漫大气”。

我们的思想优雅闲适了,文明礼仪也会优雅闲适起来,生活状态也会优雅闲适、诗意潇洒。

平心静气读经典,才会逐渐去除文化中的功利浮躁,我们才会变得平心静气,科学理性,沉着大气,自信儒雅,才会养成我们真正自信优雅的文化心态,那样,民族复兴才会迎来她美丽的春天。

16.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篇十六

读了《于丹〈论语〉心得》之后,才突然发现两千五百年前的哲学思想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原本晦涩深邃的宏篇巨著原来传递的是这样一种简单、朴素的人生态度;原来我们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解读《论语》,并从中获得心灵的快乐和生命的从容淡定。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纷繁复杂、信仰缺失、道德滑坡,各种思潮交替激荡的时代。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大背景下,《于丹〈论语〉心得》的出现犹如一缕清风吹开了眼前的迷雾,吹进了迷惘的心灵,让更多的人以更简单、朴素的方式得以再次聆听那久远的心灵之声,重新走进古圣先贤的思想世界,并重新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准则和个人坐标。

作为社会个体的人,总有一个活动的圈层,现代人交友之道,择友标准,应是怎样的呢?于丹在论语心得中,肯定地说 “《论语》里面给出了答案”。这就是孔子所言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我想即算在今天一个人,如能以孔子“益者三友”标准为参照,去选择朋友,那么用于丹的话说无疑就是选择了一种有品位的生活方式,一种趋向高尚的人生境界。

因为,“道不同,不相与谋”,一个人有什么样朋友圈层,就有什么样的情趣与爱好,不如此,总是无法聚在一起,结成圈子的;再则环境改变人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浸润于什么样的环境中,其品行相应就会有某种倾向,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所以古人说,择交如求师,当慎之又慎。

对于孝顺,我过去有过误解,就是赡养好老人,使他们衣食无忧,按照我们的意志、想法,提供好的环境,营养的食品,足够的零化钱,就叫孝顺。读了《于丹<论语>心得》后,才知道,这不叫孝,《论语》上孝就二个字:无违。就是顺着他(她)。每一个人的此刻,都是他历史的总和,爱一个人,就要尊重他的所有习惯,包容他的所有历史。想想生活中,明明是关心老人,却经常惹得他们不愉快,甚至生气,我们自己也觉得委屈。现在知道了,顺着老人,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常在身边,常与之聊天,这才叫孝,所谓“常回家看看”是老人最大的心愿。《论语》在讲到孝时,又说了二个字:“色难“。色就是脸色,满足老人的物质需要并不难,难的是老给长辈一个好脸色。

在这个世界上,值得尊敬的,除了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还有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那怕是一只小蚂蚁,一棵小草,也有它生存的权利和存在的意义。我们最终所要建立的和谐世界,便是这样一种天、地、人共荣共生、和谐快乐生长的状态。读《于丹〈论语〉心得》,我们学习的不仅是处世为人、修身齐家的方法,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敬畏万物、顺应自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我们要把《于丹<论语>心得》,作为我们心灵的鸡汤,让心得到滋养,在宽容别人、帮助别人、给予别人中找到真正的幸福,在自己的内心中,拓出一片乐土。心态决定状态,思维决定行为。当我们给予别人、帮助别人、温暖别人的时候,真正受益的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你会感到周围的人都是你的朋友,人们因信赖你而把你作为托付,回馈你真诚、友谊、热情、尊敬。你会因为他人的快乐而快乐,因为他人的幸福而幸福,这时我们会感到心中有一座教堂,这教堂与我们的名誉、地位、财富无关,它关乎我们的内心,关乎我们的生命,关乎到我们一生,活出了多少好时节。

17.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篇十七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孔子说:“言必行、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说话信用诚实,行为坚定果决,只要承诺了的事情,不管条件如何,无论采用什么办法,也不顾其后果,一定为其做成、做好。这等实践自己诺言的人只能勉强算作三等的士。可见,古人将此视为为人处事基本之德,为官从政平常之道。

时光隧道进入二十一世纪,绝大多数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拥护不拥护”以及“情于民所系、利于民所谋、权于民所用”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始终牢记入党誓词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涌现出一批像孔繁森、李国安、吴登云、郑培民、任长霞等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优秀楷模。但也有一少部分党员同志忘记了党的宗旨。说归说,做归做,当面一道,背后一道,对自己的言论不负责任,对自己的行为不计后果,工作钻研不深、浮于表面、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相当严重,人民群众极为反感。

古人说:看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如何“言”?怎样“行”,这是人的一辈子为之探求的课题,我的初浅认识是:

做人要有底线。所谓做人的底线,就是人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良心、公德和爱好三个方面。良心、公德、爱好构成一个人的品格,也构成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风貌。这三者不是建立在钱

财、职位、权利基础上的东西,也不为某一阶层人士所独有。只要注重修身历练,谁都可以成就堂堂正正的人格品行。对他人要有基本的良心,在社会、单位要有起码的公德。于学习、生活要有高雅的爱好。不能言行不

一、前后不

一、上下不一。同时,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始终适应平常生活,懂得知恩图报,做到知足常乐。

说话要懂分寸。能不能办成事情、办好事,有一个分寸问题。说话有度,交往有节,办事就得当,就容易成功。不卑不亢,不软不硬,不偏不倚,就是一种分寸的把握。作为一名部门负责人,讲话办事要时刻掂量好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事该办,哪些事不该办。总之,说话、做事懂分寸主要体现在约束自己、规范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不揽权、多揽事,不越位、多尽职,不干扰、多支持,在工作中按客观规律说话办事,按群众意愿说话办事。

18.我们该如何读《论语》?(下) 篇十八

前后联系,以经解经

在解读《论语》的时候要注意前后联系,所谓前后联系,就是对于同样的概念的理解,要试着在《论语》中找相应的概念解答,这就是“以经解经”。因为同一本书或者同时代的书,在词汇的定义等方面更加趋同,所以这样对比得出的理解,也更加贴近原文意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关于三十而立,程颐认为是“立于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圣人言己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立,能自立于斯道也。”钱穆认为是“礼于学。”朱熹以及近代的杨伯峻老师主张“立于礼。”其实每一位前辈说的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哪一家的说法更合适呢?恰好《论语》中有可以参考的记载,比如《泰伯》曰“立于礼。”《季氏》曰“不学礼,无以立。”《尧曰》曰“不知礼,无以立也。”所以这样对比参考,我们可以认为朱熹以及杨伯峻老师的解读更合适。

关于“四十而不惑”,为什么不惑呢?《子罕》里面曾言“知者不惑。”而且这与夫子15岁就立志于学也是相符合的,这样解读就比较合适。

再比如说,孔子说“臣事君以忠。”上面我们从文字的角度来理解了这里忠的意思,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梳理。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作为大臣,秉持“道”的原则来给国君做事,如果行不通,则“不可则止。”不仅如此,他还说:“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这就是说,孔子并不认为大臣要无原则地“事君以忠”,而是要在“道”的前提下事君以忠,否则,不仅“不可则止”,而且要“卷而怀之。”这对于我们理解孔子忠的含义就更加清楚了,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所提倡的大臣为国君做事的原则,绝不是后来宣扬的那种愚忠。

不同版本参考对比

古代著书存书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方便,在书籍的流传过程中会经过多人之手,经历多个版本的变化。所以,书籍在流传过程中,往往会有改动,尤其是先秦典籍,都有这样的遭遇。比如今天我们看到的通行版《老子》跟帛书《老子》在内容方面有不同,而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本,虽然只有两千多字,但与通行版和帛书本在文本方面也有不少不同的地方。这一点《论语》也不例外。在汉代,有齐论、鲁论、古论等好几个版本。再后来,郑玄又根据流传的几个不同版本经过一次整理,这又是一个版本。后人在改动版本的时候,其实更多体现是他个人的看法,而不是书籍原来编撰者的想法,所以我们要想更贴近原始文本,就要多参考其他版本。1973年河北定州中山怀王刘修墓发掘出来一批竹简,其中就有《论语》残本,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版本,我们称为定州汉简本《论语》,它是我们今天研究《论语》的重要参考资料。

比如通行版中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八佾》) 关于这句话,流传最广的一种解释是“蛮夷之邦即便是有君,也比不上中原之地无君。”比如邢昺疏曰“言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偶无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礼义不废。”钱穆也在《论语新解》中翻译说“孔子撇开无君一节,谓夷狄终不如诸夏。”

在定州汉简本《论语》里面,此句是“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也。”“不若”虽然有些时候可以跟“不如”同义,但“不若”在这里,其实应该是“不像”的意思。于是整句意思就是,“蛮夷之邦尚且有君,不像诸夏之地已经没有了啊……”为什么诸夏之地无君呢?因为虽然有王有君,然而礼坏乐崩,有跟没有没啥区别。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愤怒地感叹,诸夏之地,现在已经沦落到连夷狄都不如的地步了!更可见他对于诸夏之地礼坏乐崩的痛心疾首。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八佾》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说的恰恰是孔子所处时代礼坏乐崩。那个时代,礼乐征伐不仅不自天子出,甚至不是自诸侯出,在孔子的时代,其实已经开始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比如,不说远了,就是孔子所在的鲁国,唐国君鲁昭公都因为内乱逃离鲁国,死在晋国。这样的时代,有何礼可言?孔子会在这种背景下还夸赞诸夏有礼吗?显然不太可能。

再比如通行版中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这句“敬鬼神而远之”被认为是孔子“不语乱力鬼神”的一个表现,并且引申出一个成语“敬而远之。”认为是孔子排斥鬼神之事。但在定州汉简本中,此句是“敬鬼而远之。”没有“神”字,少一个字,意思就大不一样。孔子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为政》)鬼在这里的意思其实是自己死去的先祖。“敬鬼而远之”,其实是指在祭祀方面要祭祀远祖。这与《学而》中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道理是一样的。

上面几点是笔者在读《论语》的过程中得出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侧重于我们个人如何正确理解论语思想方面而言,希望对于朋友们有所帮助。由于笔者所见所限,肯定有不足和疏漏之处,介于此,还望朋友们包涵并指正。

对于有一些朋友而言,可能他们并不需要自己去专门研究《论语》思想,而只是在于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了解《论语》,所以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可能更需要一些在翻译本方面的推荐。在这里笔者推荐杨伯峻老师《论语译注》。杨伯峻老师用简单而精准的话语对《论语》全书进行了白话翻译,言简意赅,不乱引申,后面还有“论语词典”,是初学论语的好书。此外,钱穆《论语新解》可作为初学入门的配套参考书籍。如果要再进一步,则有杨树达《论语疏证》、程树德《论语集释》、刘宝楠《论语正义》以及邢昺《论语注疏》等书籍可作为参考。

上一篇:我和复读机的故事下一篇:最全的英语在线翻译不得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