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预警监测管理系统

2024-06-28

防汛预警监测管理系统(精选10篇)

1.防汛预警监测管理系统 篇一

论公共危机的监测预警系统

摘要:公共危机预警系统建立的意义在于对危机防患于未然,在危机来临前发出警报,让危机受害人群做好规避灾难减少损失的准备。公共危机预警系统不仅是一门重要的研究课程,更应作为我国一项要长期坚持努力完善发展的重要日常工作来抓。进一步提高预警水平及危机处理的反应能力。关键词:公共危机 构成要素 原则与要求 预警系统一、建立公共危机的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对公共危机越来越引起重视,对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也不断改进。所谓预警机制主要是对危机起到预见、警视、延缓、化解的作用。我国近年来在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其中还存在着一些由来已久的弊端,例如对危机的评估认识不准确,缺乏快速及时应对危机的管理系统,反应速度过慢,对公共危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做得不够。我国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缺乏统一的管理系统,而且行政系统对危机的处理过度干预,不利于危机的处理。最重要的是没有调动民众的参与热情。要解决这一难题,应加紧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开发公共危机预警的电子系统,实时监测危机。

二、公共危机的概念及特点

公共危机是指社会遭受严重天灾、疫情或出现大规模混乱、暴动、武装冲突、战争等突发性公共事件而使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的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遭受直接威胁的非正常状态。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威胁性和破坏性和可控性的特点。

三、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一)制度设计

危机预警的制度设计是指通过立法和公共政策等途径建立危机预警的基本制度,使公共危机预警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

(二)信息管理

危机预警的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对危机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将危机知识资源统筹起来,综合利用,从而认识危机的特性、危害,形成危机应对的基本策略,把危机知识转化为预防危机的行动能力。公共危机预警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危机预警信息系统。公共危机预警信息系统应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危机信息监测和收集点;二是危机信息的传送渠道;三是危机信息的分析中心;四是危机信息的发布机构。

(三)风险评估

危机的风险评估是指公共危机预警部门针对所有潜在的危机,依靠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收集风险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判断危机的发展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应对方案。风险评估主要包括评估计划、评估的组合领导体系等方面。

(四)公众对危机预警的反应能力

公众对危机预警的反应能力是指组织和公众在接到预警信息后对危机的应对能力。这里的反应包括公众对风险知识的掌握程度、公众对预警信息的重视程度、公众接到预警信息后是否明确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有没有应急计划等等。反应能力的形成和增强是一个需要不断训练和强化的过程。目前,我国大多数民众的危机预警反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以致于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显的慌乱,造成了次生危机的发生,如公共场所踩踏事故。

(五)预警相关的危机意识和安全知识

预警方面的危机意识和安全知识主要是指公众的忧患意识、安全知识以及必要的救助技能。这是危机预警的重要方面,所谓防患于未然关键要看公民有没有在常态下时刻准备应对危机的意识和技能。国外公共危机的宣传教育工作非常扎实,如: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将美国可能爆发危机的地址进行统计,并印发给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类组织和公众等。类似宣传教育的大力实施有效提高了民众的危机意识和应对技能,降低了危机的破坏程度。

四、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的构成、建立的原则和指标体系要求

(一)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的构成

1、信息收集子系统

信息收集子系统的任务时对有关危机风险源和危机征兆等信息进行收集。设计是要保证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危机预警系统要确定信息收集的范围,这取决于危机风险源存在的范围。因而,在建立危机预警系统时,首先要分析危机风险源的分布状况,不能有所遗漏。否则,一开始就无法保证危机预警系统对危机的预警功能。

2、信息加工子系统

信息加工子系统包括信息整理、信息识别和信息转化三大功能。危机预警系统收集到信息之后一般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尤其是在指标性危机预警系统中。那么该如何识别虚假信息呢?首先,对虚假信息的识别可以通过审视信息的来源、信息传递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信息传递者加以判断。其次,虚假信息也可以通过信息之间的比较而发现。如果手机的信息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就要怀疑这些信息的真伪。见过信息的整理和分类,并对信息进行识别后,危机预警系统就了解一些较为全面、真实、有用的信息,此时系统就可以将这些信息转化为一些简单、直观的信号或指标,为系统进行决策做好准备。

3、决策子系统

决策子系统的功能是根据信息加工子系统的结果决定是否发出危机警报和危机警报的级别,并向警报子系统发出命令。在制定决策依据时,要决定危机预警各个级别的临界点,这些临界点需要指标达到何种水平。

4、警报子系统

警报子系统的功能是向危机管理小组成员和危机潜在受害者发出明确无误的警报,是他们采取正确的措施,警报系统要告诉相关人员危机的来临。首先,警报系统要根据危机管理小组成员和危机潜在受害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警报,要求能被危机管理小组成员和危机前在迅速、清楚的得知。其次,对危机管理小组成员和危机潜在受害者进行教育或培训,使他们理解警报的内容。

5、咨询子系统

在预警系统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加强专家队伍的建设,畅通信息沟通联络渠道,健全专家咨询机制,使政府决策得到更多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二)公共危机预警系统建立的原则

公共危机预警系统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面对各种公共危机的严重性,各级政府预案时,要以尊重人的生命安全为前提,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常抓不懈的原则要求建立危机管理常设机构,而非临时协调性机构,长期担负起危机预警和处置的重任,并把危机预警纳入国家、地区、城市日常管理体系中,绝不能使“危机预警”成为“危机应付”,变为可有可无的工作;分级预警的原则要求依据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时间的范围、影响程度进行科学分级,制定分级预案,进行分级预防和应急处理,依法规范和宣布突发事件的级别,从容应对;注重实效的原则要求必须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理承受能力和大众媒体媒介等诸多因素;全民参与原则要求通过全员参与,既让大家了解危机的性质、深度及影响,了解危机的预警方法,增强了透明度,又发挥了大家的作用和积极性,有利于预警工作的开展。

(三)公共危机预警系统建立的指标体系要求

1、确定合适的指标体系

根据危机预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应能很好的反映出危机发生与否。

2、指标的持续性

建立指标所需要的信息是可以持续得到的。如果确定指标所需要的信息有时可以获得,有时无法获得,或者是只能部分地获得,那么这项指标就不能持续的建立起来,这样的预警系统指标体系就会不完整。

3、指标体系的相对稳定性

危机预警的各种指标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能在不同的环境下出现明显不同的解释。

五、反观我国公共危机预警措施

我国自2003年非典型肺炎爆发以来,逐步开始建立完善起公共危机预警系统,应对这类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危机我国之前并没有任何先例,所以当非典来袭时,政府的反映速度和行为明显没有达到大家的心理预期。2003年时任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因隐瞒非典疫情被解职。疫情爆发前期,民众由于对这类病毒的认识不足,媒体又没有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所以在民众间引起了极大的恐慌。

再看2008汶川大地震政府的反映速度和能力明显提高,军队和救援组织机构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投入救灾中。但是很明显我国的军队和救援组织在应对这类危机过程中明显经验不足。这更多的是由于我国救援组织和政府部门不注重对地震的演习和预警。民众在应对地震灾害时也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转移到安全的地点逃避灾害。

总的来说,我们在应对危机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危机意识亟待进一步提高;预警信息和系统的不完善;政府与救援组织及国际组织间的合作性不强;缺少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的专门性的人才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各地对公共危机的投入和重视不同;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的建设情况地区发展不平衡;国家不注重对公共危机预警系统建设的资金和人才投入。

六、小结

完善我国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是我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对于危机预警的投入不能吝啬,今天政府吝惜对危机预警的资金人员投入。明日当危机发生造成重大的财产及人员伤亡,政府必将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加倍买 单。我国在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的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提高预警水平和反应速度必须加大公共危机预警的人才队伍培训力度,加大对危机及如何应对危机的宣传力度,媒体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起到对民众的信息发布作用。危机处理中崇尚人性,以人为本。政府要整合一切应对危机可利用的资源和人员,紧密与社会团体组织和国际组织的联系。加大对公共危机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力度。参考文献

1、朱德武《危机管理——面对突发事件的抉择》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2

2、郭济.《政府应急管理实务》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3、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JIUJIANG UNIVERSITY

毕 业 论 文 题目:论我国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院系:政法学院

专业:公共事务管理

姓名:胡晨

年纪:2010级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2.防汛预警监测管理系统 篇二

今年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长涂沈家坑水库发生垮坝事故, 造成10人死亡, 27人受伤, 此事件损失严重, 为此水库尤其是小型水库的安全问题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目前江苏省小型水库防汛通信预警系统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整个项目将覆盖全省所有在册的852座小型水库水雨情信息和部分工情信息的自动采集, 构建小型水库防汛通信预警系统平台, 系统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采取的现代化措施, 其中省中心将汇总852座小型水库遥测站的水雨情数据和部分工情数据信息, 9个市分中心和20个县分中心将采集各自管辖水库的水雨情和部分工情数据信息。对于这样庞大的系统, 如何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为此如何采用现代化技术为整个系统安全运行保驾护航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

安全运行元素化管理是目前一种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目的是为了保证防汛预警系统安全、高效运行采取的一种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它是根据系统管理的需要提出不同的管理元素, 是一种细节化、信息化、直观化的管理方式, 将管理任务进行分类, 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明确责任, 并结合互联网技术让相关人员以及领导及时了解系统中出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情况, 也是为了保证水库防汛通信预警系统长期安全高效运行提出的较为先进的管理手段。

1 安全运行元素化管理如何实现

对安全运行元素化管理系统首先进行构思, 这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 安全元素的如何构建, 需要哪些元素?这一步要多方征集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意见, 让他们提出日常需要的元素以及今后可能需要的元素, 对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并通过软件系统来实现, 并由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将设计思想进行合理架构, 由于分中心多, 水库站点多必须采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 来保证系统快速浏览查询, 软件具有可移植性、先进性和可扩展性且具有细节化、信息化、规范化、直观化的特点, 并能通过互联网的快速发布以及浏览等功能, 便于相关领导随时检查指导工作, 在编制使用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使其完善。

2 安全运行元素状态分类

根据各元素所处状况不同, 把安全元素状态分为待查、良好、较差和差四类, 在网络上, 分别用蓝色、绿色、黄色和红色显示。待查状态 (蓝色) 是指该元素处于等待检查过程中;良好状态 (绿色) 是指该元素各方面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较差状态 (黄色) , 是指该元素存在安全隐患, 但数量较少, 对安全运行影响有限。差状态 (红色) 是指该元素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现象, 已经对系统运行造成明显问题, 如不及时处置, 后果将不断扩大, 因此务必引起各级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并采取果断措施消除隐患。除了少数元素借助自动化监测手段来自动判断状态外, 多数元素状态依赖于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 所以该系统能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将所有发生的信息存于数据库中, 根据访问权限对系统进行管理, 因此, 元素化管理模式下, 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有较高要求。

3 安全运行元素化管理系统简图

以下框图简单描述结构内容, 可以根据水库自身的特点使其元素完善, 在这里不进行元素细化。

上级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通过这张图的颜色可以明显地看出哪个分中心目前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哪种程度的问题, 一目了然, 进入该分中心细化的元素即可找出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并及时督促该分中心处理。

4 该软件应具有的功能

该软件功能应分层架构, 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在整个安全运行管理中, 至少应有以下功能:

1) 应具有行之有效的工作平台

该软件成为江苏省小型水库防汛通信预警系统安全运行管理的主要工作平台。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反映在软件里, 系统及站点运行情况反映在软件里, 不安全元素的复核情况反映在软件里, 处理结果反映在软件里, 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工作要求反映在软件里, 设备运行和维护情况要反映在软件里, 安全运行时间要反映在软件里。

2) 应具有内容充实的学习平台

该软件是全省安全信息的综合集成, 通过电脑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全省小型水库防汛通信预警系统的相关管理人员不仅可以通过元素化管理系统了解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各单位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各单位在管理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能反映在软件里, 还可以熟悉全省安全工作的各个细节, 了解安全生产管理各方面的情况, 形式灵活、内容充实, 能够提供很好的学习平台。

3) 应具有互相促进的交流平台

该软件以各分中心承担的管理职责对全省安全工作进行分类, 并通过电脑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各分中心除了认真履行好本单位的职能工作外, 还可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其他部门的安全工作现状以及管理情况, 为各分中心之间相互查找不足和分享工作经验创造有利条件。

4) 应具有机动灵活的检查和督查平台

抓好检查和督查工作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在以往的工作中, 主要领导以现场检查为主, 发现问题后以口头通知或以整改通知书的形式要求整改, 而对整改落实情况也往往以听汇报为主, 整改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元素化管理系统为水库防汛通信预警系统构筑了机动灵活的检查和督查平台。各级管理人员根据权限, 可以通过元素化管理系统将各分中心或全部安全元素设置为待查状态, 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每一名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从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到解决问题, 都要求按照一套严格的程序及时反映在电脑网络平台, 使检查工作都有据可依。

5) 应具有安全工作的档案平台

该软件以电脑网络为平台, 具备文档、图片、站点维护信息、声像等存储功能, 具备各类信息的查询、统计功能, 建立全省安全工作数据库, 构建安全工作的档案平台。特别是安全隐患处理数据库, 为全省安全管理积累历史档案, 为全省各水库长远高效管理积累工作经验。

5 该软件应具有的特点

该软件与传统的发文件、召开会议布置、听取工作汇报、组织人员抽查的安全管理方式相比, 元素化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1) 管理对象要细节化

安全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人和物, 因而安全管理的核心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元素化管理模式针对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 把一个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及管理对象进行层层分解, 细化为相对的最小单位, 即称安全元素。针对每一个安全元素都要有明确的管理部门和责任人, 做到明确责任、细化责任、落实责任的目的。

2) 管理手段要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遍应用, 管理手段的不断更新, 传统安全管理方式被动、滞后的弱点比较突出。元素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 以设计开发的“安全运行元素化管理系统”软件为操作平台, 对各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主动、全面、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同时, 元素化管理模式为安全管理远程访问和远程监控创造了条件, 管理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通过互联网实现对本单位安全状况的跟踪监督, 也便于上级管理部门了解基层单位的安全工作情况, 提升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 管理内容要系统化

管理内容的缺失和管理上的疏忽、失误是造成安全运行责任事故的重要因素。水库安全管理工作量大、面广, 传统的管理中, 由于对安全管理内容缺乏系统的分析, 容易造成安全管理内容的缺失和盲点。元素化管理模式中, 把各分中心的安全管理内容进行了合理分类, 分类包括安全管理组织、制度、责任分解等管理工作, 将管理工作也分解成安全元素, 以安全问责的形式分解列入系统中, 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安全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可以对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查找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 消除隐患, 实现了安全工作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究的系统化管理。

4) 管理程序要规范化

管理程序的规范化包括元素化管理系统使用程序的规范化和安全管理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在元素化管理系统中, 尝试建立了隐患处理数据库, 确定每个安全元素的安全、亚安全和不安全标准, 出台相关制度。工作人员在安全检查时, 要求严格按照元素的安全标准进行认真的检查, 防止为了推卸责任将隐患放大或视而不见。对日常安全检查, 要求系统中有记录;对发现的不安全元素, 要有专人复核;对不安全元素的处理要有建议, 处理结果要求存档备查;安全管理的过程要求明确, 责任落实。元素化管理系统程序的规范化促进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各分中心安全工作涉及的面比较广, 部门之间管理职责难免会出现交叉重叠, 一些中间环节不明确, 容易造成工作相互推诿, 形成安全管理盲点。元素化管理系统在对安全元素进行分类时, 注重与各分中心的管理职责相对应, 并制定制度, 对安全管理各环节进行规范, 使安全管理工作先后有序, 责任明确。

6 安全运行元素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议

这种思想一旦被采纳, 初次设计可能会有很多考虑不周的问题, 这需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过程。在该系统的编制过程中, 软件设计人员应深入基层和相关管理人员多沟通, 多听取他们以往的管理经验以及现在出现过的管理问题, 使安全元素设置更加合理, 这样对软件编写能起到帮助作用。在框架编写完成后多让使用人员提意见, 让他们找问题并多用, 对能提出合理元素的同志给予适当奖励, 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这样可以尽快的发现问题来完善程序的编写, 使元素化管理系统早日投入使用。安全工作是没有止境的, 元素化管理模式也只是一种管理工具, 是人们利用现代技术采用的一个工作平台, 虽然这样的管理工具实现使我们的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但要确保各分中心各水库安全还是得靠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如果有了这样网络平台大家的安全意识会加强, 这样的系统就值得构建, 所以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不妨采用这样的管理模式, 使安全运行元素化管理系统的构想在水库防汛通信预警安全运行中发挥更大作用。

摘要:本文针对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目前正在建设的小型水库防汛通信预警系统探索一套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 希望对系统建成后的使用以及维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防洪抗灾, 预报调度, 预警和应急抢险提供先进的管理模式。为保证该系统的安全运行, 最大的发挥防汛预警系统应有的作用, 为此本文提出安全元素管理模式。

关键词:安全元素,管理模式,防汛预警

参考文献

[1]李生会, 许文娟.水库防汛预警系统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8) .

[2]黄喜良, 马广亮.基于高频通信构建防汛预警应急通信系统浅析[J].中国水利, 2010 (2) .

[3]吕殿荣, 李学玉.自动水位遥测系统在水库防洪预警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 (12) .

3.防汛预警监测管理系统 篇三

关键词:空间数据库;ArcGIS Server;Flex;山火监测预警;组件式GIS开发技术

近年来,此起彼伏的山火令人触目惊心,输电线路因山火引起的跳闸停电事故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山火引起输电线路跳闸停电的严重性引起了国内各省市电力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发现火情、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是防范山火引起线路跳闸的最有效措施。

输电线路山火预警监测系统以实现山火监测预警为目标,建立山火火点、气象信息数据库,开发山火监测预警平台,利用 GIS技术预测大面积山火可能对电力设备产生的影响,分析地形地貌、气象、人文等因素对火灾发生可能性的作用,为电力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 系统设计

输电线路山火预警监测系统建设采用实用、成熟的技术方法进行开发设计,考虑多源数据间的逻辑联系,顾及系统的功能需求、持续发展、维护管理与数据更新等方面的要求,结合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GIS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的最新发展,通过基于GIS的功能定制开发,满足系统性能稳定、功能实用的用户要求。

1.1 体系结构

目前应用较成熟的软件应用体系结构有C/S(Client/Server)网络模式与B/S(Browser/Server)网络模式,在网络应用中各有所长。

C/S (Client/Server)结构,一般运行于局域网,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B/S(Browser/Server)结构,数据层的数据服务器专门存放数据,应用服务器提供各类服务部件来访问数据服务器和响应客户端的请求,界面表现层即浏览器端只显示结果和发出请求。

输电线路山火预警监测系统建设采用C/S和 B/S结构相结合的模式。数据管理维护子模块采用C/S模式构建,面向特定的数据库管理用户,完成数据入库、维护等功能,该模块的用户必须具备一定的数据库管理技能和基础的地理信息知识;山火监测预警子模块采用B/S模式构建,完成地图浏览、发布、查询、分析等功能,该子模块面向更多的使用者。系统总体技术框架如图1所示。

1.2 数据库设计

输电线路山火预警监测系统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涉及的数据类型、专题较多,数据更新速度快。要满足系统平台应用的需求,空间数据库的建立采用SQL Server2008 + ArcSDE的方式进行管理,存储和管理平台发布的数据。数据库结构设计图如图2所示。

1.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输电线路山火预警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山火监测预警子模块(B/S)和数据管理维护子子模块(C/S)两大功能模块。

山火监测预警系统是整个系统开发的核心,该子系统主要包括地图浏览、信息查询、山火预警等功能模块。

地图浏览:为用户提供直观、形象的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火点数据、电力设施数据的网络快速发布以及浏览显示。实现包括地图的浏览、定位、距离面积量算等功能。

信息查询:为用户提供查询业务功能。主要是针对火点信息、气象信息和各类专题图的多种方式查询。查询方式包括:通过在地图上点选火点,显示火点的相关信息;通过统计表格的形式显示某天全部火点的详细信息;提供时间、区域、线路三个查询条件,在客户端通过输入查询条件,生成火点统计表格和火点分布专题图;通过设定输电线路(空间要素)的安全距离(缓冲区半径),进行缓冲区分析,查找缓冲区以内的火点(即可能对输电线路造成影响的火点);在客户端输入某一时间段,通过数据库分组统计查询功能,以统计表格形式显示所有线路山火告警次数;通过“显示实况气象”功能,在地图上每个站点位置显示该站点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等实时气象信息;通过“查询实况气象”功能,按照气象要素条件查询指定某一天或某一时间的气象实况,生成气象站点的实时气象信息统计表格;通过“气象实况专题图功能”在查询结果的基础上生成任意指定要素专题图,并实现专题图的叠加;通过区域条件、时间条件和气象要素条件,查询、统计指定时段的气象要素(温度、雨量、湿度、风速)分布情况,生成气象统计图、表格和气象分布专题图。

山火预警:山火预警是系统最重要的功能。山火预警的方式有:提供山火火点附近的线路可能受山火跳闸等危险的告警,为线路安全提供保障,通过对当天火点的最近杆塔距离的检索,若在规定的安全距离以内,存在跳闸的可能,则对该线路及相应的杆塔号提出山火告警信息,并通过网页形式及时通知发布;根据不同的安全距离,以三种不同颜色,在地图上对每一个火点的三种告警等级影响范围进行渲染;根据最近杆塔距离与最近线路距离,在地图上高亮显示告警的杆塔和线路,并生成告警统计信息表;依據山火预警等级指数计算公式,计算气象站点的山火火险天气总指数,并经过空间插值、重分类等操作,按照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山火预警等级,绘制山火火险等级短期预报分布图。

数据管理维护子系统包括:地图数据管理和用户安全管理,通过后台管理功能可以对网站的各种信息进行维护和管理。

基础数据管理:包括基础地图数据的整理、符号化、分级缓存、入库、发布;政区图层数据的整理、入库;三维地形图数据的整理、入库、发布。

电力设置数据管理:包括杆塔数据的整理、入库、更新、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修改、符号化、发布;输电线路数据的整理、入库、更新、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修改、符号化、发布。

火点数据管理:主要提供火点数据批量入库发布、火点数据单点入库发布、火点数据删除、火点卫星监测照片入库发布。

气象信息数据管理:实现气象站点(城市信息)矢量数据的整理、入库、符号化、发布;实现长中短期气象预测文本信息的入库,以及指定时间的信息删除和修改;实现省/中央气象台气象实况数据的入库。

平均值计算:计算每天所有气象要素的日平均值,并将结果存入实况气象数据统计表中,以便提供前台历史气象信息的查询;计算每月所有气象要素的月平均值,并将结果存入实况气象数据统计表中,以便提供前台历史气象信息的查询;计算每年所有气象要素的年平均值,并将结果存入实况气象数据统计表中,以便提供前台历史气象信息的查询。

安全距离设置:通过山火引起跳闸的机理研究结论设置,根据不同的安全距离,设定不同的告警级别。该功能提供三级预警与无预警的安全距离的用户自定义设置。山火告警中的实时告警依据安全距离的设定进行分析统计。

重点时段设置:实现分别对清明、春节、秋收、春耕、七月半、其他六个时段的时间设置,并将设置存入数据库中。

山火火险等级短期预报分布图管理:实现根据山火预警等级指数公式和96个气象站点的预报信息,计算96个站点的火险气象指数。并通过火险气象指数进行空间插值,然后依据森林火险天气等级标准的设置,将数据进行火险气象等级进行划分,生成山火火险等级短期预报分布专题图,并将专题图入库。

安全管理:实现管理员管理、IP限制管理、日志管理、数据库备份等功能。

2 关键技术实现

2.1空间数据库技术

采用关系数据库或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可以充分利用RDBMS数据管理的功能,利用SQL语言对空间与非空间数据进行各项数据库操作,同时可以利用关系数据库的海量数据管理、事务处理(Transaction)、记录锁定、并发控制、数据仓库等功能,使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集成。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库是GIS发展的潮流,增加了空间数据的互操作性。

输电线路山火预警监测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库沿用成熟的ArcSDE结合SQL Server的空间数据管理模式,将空间数据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通过空间数据引擎以及应用服务器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并通过专用开发包进行数据库功能开发,实现数据库系统的集成管理。

2.2 WebGIS技术

WebGIS技术是Internet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是一个交互式的、分布式的、动态的地理信息系统。GIS通过WWW功能得以扩展,真正成为一种大众使用的工具。从WWW的任意一个节点,用户可以浏览WebGIS站点的空间数据并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

2.3 ArcGIS Server技术

ArcGIS Server是ESRI公司的服务器端产品,是一套用于开发Web企业级GIS应用的服务器端Arcobject组件集,是一个用于构建集中管理、支持多用户的企业级GIS应用的平台。ArcGIS Server提供了丰富的GIS功能,例如地图、定位器和用在中央服务器应用的软件对象。开发者使用ArcGIS Server可以构建Web应用、Web服务,以及其他运行在标准的.NET和J2EE Web服务器上的企业应用。它可以让开发者和系统设计人员实现一个集中的GIS,支持多用戶访问。集中的GIS服务器可以通过Web浏览器向用户提供GIS功能,简化了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管理。

2.4 Flex技术

Flex是一个高效、免费的开源框架,可用于构建具有表现力的Web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利用Adobe Flash Player和Adobe AIR,运行时跨浏览器、桌面和操作系统实现一致的部署。使用 Flex 创建的 RIA 可运行于使用 Adobe Flash Player 软件的浏览器中。目前,Flex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和程序员所采用。

山火监测预警子模块基于Flex框架搭建,利用ArcGIS Flex API和Flex framework来完成地图渲染、绘制及客户端数据处理,系统用户界面丰富、体验性强、功能完善、操作灵活。

2.5组件式GIS开发技术

组件式软件是新一代GIS的重要基础,ComGIS的出现为传统GIS面临的多种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ComGIS的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各个GIS控件之间,以及GIS控件与其他非GIS控件之间,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应用。组件式GIS摆脱了传统GIS自带的二次开发语言的束缚,可以利用通用的计算机语言进行应用开发,便于与其他系统集成,易于开发新系统和新应用。

数据管理维护子模块采用ArcEngine9.3.1技术开发,完全脱离ArcGis的桌面环境。

3 系统展示

输电线路山火预警监测系统基于Flex框架构建,实现了基础地图、输电线路分布图、火点分布图、气象要素专题图的叠加显示,山火告警与预报,火点信息与气象信息的查询、统计等功能,系统界面绚丽,操作简单,交互性强。图3为系统主界面,显示当天火点分布状况以及线路告警信息。

4 结束语

基于ArcGIS Server技术、Flex框架、C/S和 B/S结构相结合的输电线路山火预警监测系统,针对山火火点地理信息数据、输电线路数据、气象专题数据的管理、更新、发布、空间分析等业务要求,设计并制定了符合多类型数据集成管理和数据服务的技术架构,规范数据库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合理地进行数据库布局,形成涉及山火火点、气象信息的性能优良、布局合理、满足山火监测预警系统需求的地理信息数据库。搭建了页面美观、操作方便、交互性强、功能完善的山火监测预警平台,实现电子地图、输电线路分布图、火点分布图、气象要素专题图的叠加显示,实现火点信息的查询、统计、空间分析等功能。预测大面积山火可能对电力设备产生的影响,为电力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宋关福,钟耳顺.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J].中国图像图形学报,1998(4).

[2]宋关福,钟耳顺,王尔琪.WebGIS——基于Internet的地理信息系统[J].中国图像图形学报,1998(3).

[3]ArcGISServer9.3产品介绍[R].北京: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2008.

4.防汛预警监测管理系统 篇四

一、管理机构及职责;为确保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工作的有效实;组长:矿长;副组长:党委书记、总工、生产、安全、机电副矿长、;主席及各专业分管副总工;成员单位:安全、调度、技术、机电、综合办、劳资、;

二、重大危险源监测监

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制度

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

一步完善我矿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和预警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机构及职责

为确保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成立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预警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党委书记、总工、生产、安全、机电副矿长、工会 主席及各专业分管副总工。

成员单位:安全、调度、技术、机电、综合办、劳资、企管、财务、总务、仓库、工会、物业、医院、保卫等科室负责人及工区负责人。

二、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及预防措施

(一)矿井瓦斯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装备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按规定配备瓦斯传感器实现24小时连续检测。(2)瓦斯检查员按规定检查瓦斯。

(3)有关人员按规定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甲烷氧 气两用检测报警仪随时检测。(4)放炮地点严格实行“一炮三检”。

(5)瓦斯检测报警仪、瓦斯传感器等仪器仪表按规定周期校验和强检,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主要预防措施

(1)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应采用独立通风;(2)掘进巷道应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实现“双风机、双 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

(3)局部通风机禁止产生循环风;停工期间,不准停风等 预防措施。

(4)建立完善井下防尘供水系统;

(5)回采工作面采取煤层注水,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 装置,综采工作面支架按规定安装架间喷雾和放煤口喷雾,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安设一道净化水幕,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安设2道净化水幕;

(6)掘进工作面防尘措施采用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放

炮使用水炮泥,实施短壁静压注水,实行放炮喷雾,放炮前后对距工作面20米范围内巷帮周边进行冲洗,锚喷巷道必须安装水射流除尘风机;

(7)各输送机转载点、煤仓口等必须安装喷雾装置;井下 接尘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3.事故预警的条件

(1)安全监测系统自动报警或井下管理、个体巡回检测、检修等井下工作人员发现井下作业地点或途径巷道有瓦斯超限、自燃等预兆时。

(二)矿井煤尘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按粉尘防治规范要求,配备专职测尘人员和仪器仪表,进行粉尘测定工作。

(2)对井下所有产尘点每月测定两次,地面每月测定一次。

(3)呼吸性粉尘测定,采掘工作面每季测定一次,其它接尘作业场所每半年测定一次;粉尘分散度、游离SiO2含量每半年测定一次。(4)利用GCG1000型粉尘浓度传感器对采掘工作面回风巷的总粉尘浓度进行连续监测,并将监测的数据上传到KJ76N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上,实现采掘工作面回风巷的总粉尘浓度超限报警。

2.主要预防措施

(1)建立完善井下防尘供水系统;

(2)回采工作面采取煤层注水,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

装置,综采工作面支架按规定安装架间喷雾和放煤口喷雾,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安设一道净化水幕,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安设2道净

化水幕;

(3)掘进工作面防尘措施采用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放

炮使用水炮泥,实施短壁静压注水,实行放炮喷雾,放炮前后对距工作面20米范围内巷帮周边进行冲洗,锚喷巷道必须安装水射流除尘风机;

(4)各输送机转载点、煤仓口等必须安装喷雾装置;(5)井下接尘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3.事故预警的条件

(1)井下巷道有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堆积(用手捏成团,经振动不飞扬不在此限);

(2)出现高温火源;(3)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出现粉尘浓度情况不明报警的。

(三)矿井火灾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外因火灾危险源监测监控措施:严格监督检查,加强可燃物管理,防止井下明火、放炮火焰、电气火花等火源。

(2)内因火灾危险源监测监控措施:建立束管自动监测系统,落实密闭定期检查制度。

(3)每季度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每周检查一次采空区密闭墙,建立检查记录档案,发 现问题立即汇报处理。

(5)每周一次对井下易发火地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对发火情况预测预报。(6)矿保卫科加强对木材厂等易发生火灾的场所进行巡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2.主要预防措施

(1)外因火灾预防措施:井口房附近20m内禁止烟火,严禁携带点火物品下井,井下严禁吸烟,杜绝井下明火,不使用不合格或变质炸药,按规定装药、使用炮泥和水炮泥,防止产生爆破火焰,杜绝电气设备失爆、设备及电缆漏电,禁止在井下拆卸矿灯,防止产生电气火花,严格落实井下电气焊措施,装备皮带机防打滑保护,防止摩擦起火,严格井下火区管理等,杜绝引火火源;对木材、绵纱、油脂等可燃物加强管理。

(2)内因火灾预防措施:制定专门的防火措施,落实到矿井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破坏煤体发生自燃的条件,合理布置巷道,尽量减少多煤层联合开采;工作面回采期间加强防灭火管理,上下隅角坚持喷洒灭火剂,使用好挡风帘,及时封闭采空区,按规定注浆、注氮,清扫干净浮煤。

3.事故预警的条件

(1)束管监测系统或井下作业人员发现回采工作面下隅角、起停采线、老塘、老空区密闭墙附近或隔离煤柱、巷道高冒区等

地点CO浓度超过70ppm、温度异常增高、焦糊气;(2)井上、下工作人员发现作业地点或途径地点有外;

(四)矿井水灾;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根据生产计划,及时编制水文地质预报,及时开;(2)井下现场加强水文地质观测,有出水征兆及时汇;(3)定期对地面河流水位、塌陷区积水情况等进行调;(4)及时搜集相邻矿井采掘活动情况,并标绘在采掘;(5)利用水文观测系统

地点CO浓度超过70ppm、温度异常增高、焦糊气味、烟雾等自燃征兆时;(2)井上、下工作人员发现作业地点或途径地点有外因火灾等预兆时。

(四)矿井水灾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根据生产计划,及时编制水文地质预报,及时开展隐患排查活动。(2)井下现场加强水文地质观测,有出水征兆及时汇报。

(3)定期对地面河流水位、塌陷区积水情况等进行调查,掌握其变化情况。(4)及时搜集相邻矿井采掘活动情况,并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及相关图纸上。

(5)利用水文观测系统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2.主要预防措施

(1)根据生产计划,及时编制水文地质预报,开展隐患排查活动;配备齐全的探放水设备,各采掘工作面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做好探放水工作,井下现场加强水文地质观测,有出水征兆及时汇报;

(2)定期对地面河流水位、塌陷区积水情况等进行调查,掌握其变化情况;(3)及时搜集相邻矿井采掘活动情况,并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及相关图纸上;

(4)利用水文观测系统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3.事故预警的条件

(1)回采工作面涌水量大于100m/h或排水系统不能正常排出该面涌水时;(2)探水钻孔、掘进工作面过断层涌水量大于100m/h时;(3)矿井水文动态监测系统或井下作业人员发现其它突水征兆时。

(五)矿井顶板、冲击地压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在采掘工程过断层等地质构造期间,安排专人对顶板破碎、有淋水、顶板台阶下沉等征兆进行重点观测。

(2)成立矿压观测小组,利用回采工作面安设的矿压观测系统,对回采工作面顶板压力情况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

(3)回采工作面初采期间,成立初次来压小组,进行现场监测,根据掌握工作面推进距离,预测来压步距,做好相关准备。

(4)在3煤层中施工的掘进工程,锚网索支护的巷道,设顶板离层仪,根据顶板下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顶板管理。

(5)建立一支兼职防冲队伍,并设专职技术人员,开展防33 冲监测监控工作。2.主要预防措施

(1)合理布置工作面,避免孤岛采煤,回采工作面合理选用安全高效的液压支架,采煤机采煤后,必须及时移架,加强支架初撑力的监测,必须达到规定要求,煤壁片帮要及时进行维护,严禁空顶作业,上下巷要有超前支护,且支护长度不小于20m;(2)安设矿压监测系统,对工作面阻力实施不间断监控。掘进工作面使用好前探支护,锚杆、锚索支护要达到拉力,锚网索支护的煤巷,安设顶板离层仪,根据顶板下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顶板管理。

3.事故预警的条件

(1)顶板事故:矿压监测系统发现回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大面积工作阻力不够、离层记录仪发现一处以上巷道顶板离层数据超过规定、或作业人员发现采掘工作面或巷道存在冒顶片帮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时。

(2)冲击地压事故: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为几秒到几十秒,当发生冲击地压后立即发出预警信息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六)矿井供电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供电事故的危险源主要来35KV线路及变电所供配电设施。

其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是恶劣天气变电所值班人员加强值班,并且调度台值班人员及时通知大型设备停止运行,防止突然停电造成人员伤亡。

2.主要预防措施

恶劣天气变电所值班人员加强值班,并且调度台值班人员及时通知大型设备停止运行,防止突然停电造成人员伤亡。

3.事故预警的条件(1)出现35KV供电系统突然停电,且无法立即恢复供电;(2)全矿或采区等井下大面积停电0.5h以上时。

(七)矿井灾害性天气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与气象部门加强联系,注意气象信息的发布,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传递给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通知到井下每一个作业班组和作业人员。

(2)矿总务科随时与泗河管理处保持联系,保证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在泗河来洪前组织抢险队员对泗河大堤进行巡逻并进行加固。

2.主要预防措施

(1)调度室建立防御雨季气象灾害的逐级预警预报信息响应系统,利用电话、短信平台,及时传递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

(2)当气象部门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时,调度室必须密切留意,主动获取有关的气象信息,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传递给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通知到井下每一个作业班组和作业人员;

(3)矿总务科随时与泗河管理处保持联系,保证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在泗河来洪前组织抢险队员对泗河大堤进行巡逻并进行加固。

3.事故预警的条件

(1)连续降雨量超过50mm、强雷电等;(2)接上级通知泗河来洪时。

(八)矿井提升运输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主副井提升监测监控:加强供电设施的维护及绝缘摇测。

(2)斜巷皮带机皮带监测监控:严格皮带机综保装置的班试验制度,加强皮带接头检查。

(3)斜巷乘人装置监测监控:加强对猴车驱动装置的检查、维护,猴车司机要认真监听猴车运行期间的设备声音。

(4)综采安撤面设备运输监测监控:加强轨道铺设质量检查;检查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灵敏可靠。

2.主要预防措施

(1)主副井提升:加强供电设施的维护及绝缘摇测,;(2)斜巷皮带机:严格皮带机综保装置的班试验制度;(3)斜巷乘人装置:加强对猴车驱动装置的检查、维;(4)综采安撤面设备运输:严格轨道铺设质量,轨道;3.事故预警的条件;(1)发现提升运输等其它重大生产隐患不能及时消除;(2)井下监控系统发出报警信息,或接到事故现场人;

(九)矿井火工品;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主副井提升:加强供电设施的维护及绝缘摇测,严格绞车司机交接班保护试验制度的落实及确保日检质量,严格井筒检修施工措施及操作规程的落实;(2)斜巷皮带机:严格皮带机综保装置的班试验制度,确保完好使用,同时加强皮带接头检查,及时处理隐患接头;

(3)斜巷乘人装置:加强对猴车驱动装置的检查、维护,猴车司机要认真监听猴车运行期间的设备声音,出现异常声音必须立即停止运行,并检查处理,同时考察对驱动天轮的液压制动方式,并进行改造;

(4)综采安撤面设备运输:严格轨道铺设质量,轨道铺设不合格坚决不进行设备运输,处理车辆掉道,现场必须有矿跟班人员现场指挥,备齐车辆复轨工具、材料,防倒、防滑措施到位,人员站位安全。

3.事故预警的条件

(1)发现提升运输等其它重大生产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时;(2)井下监控系统发出报警信息,或接到事故现场人员汇报时。

(九)矿井火工品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公司每季度对矿火工品仓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矿每月检查一次,仓库值班人员每班对火工品存放情况进行检查。

2.主要预防措施

(1)公司每季度对矿火工品仓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矿每月检查一次,仓库值班人员每班对火工品存放情况进行检查;(2)火工品库必须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雷管、炸药等火工品的领退、运输、销毁及丢失处理等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

(3)接触火工品的人员不得穿化纤衣服,任何人不得携带矿灯进入火工品仓库;

(4)火工品仓库必须按规定配齐灭火器、砂箱、水管等消防器材;(5)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和“三警戒”放炮制度;(6)安全员监督现场施工安全防范措施的执行。3.事故预警的条件

(1)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0.8%;

(2)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3)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出现报警,情况不明的;(4)发生火工品爆炸;

(5)发生火工品被盗、丢失现象。

(十)矿井矸石山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矿组织相关人员每月对山体变化情况和自燃情况以及运输设施使用情况进行检查。(2)矿保卫科24小时不定期巡查。(3)矿运搬工区安排人员每班观察。2.主要预防措施

(1)矸石综合利用,清除或减小矸石山;

(2)减少矸石中的煤炭、硫黄等可燃物含量;保证矸石山安息角小于标准规定;

(3)危险范围内严禁设置建、构筑物;

(4)按规定设置防护栏(墙)、警示标志,严禁与矸石山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矸石山警界线以内活动。

3.事故预警的条件

(1)矸石山表面以下1m温度超过70℃;

(2)正在自燃的矸石山顶部或发火区有沟壑、凹陷区或其它雨水通道;(3)矸石山山体产生大量蒸气;(4)矸石表面有黄色结晶体渗出;

(5)出现悬矸现象,矸石山自然安息角大于42°及矸石山其它异常现象时。

(十一)矿井地震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曲阜市地震局通过地震监测台、动植物宏观监测及水井监测对辖区进行监测、监控及预报。当监测系统发出警报时,曲阜市地震局将通知地震警报区。我矿接到地震局发出的警报后,立即在全矿地面范围内发出警报,并通过调度通讯系统通知井下各区域内工作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立即组织人员撤离。

2.主要预防措施

(1)保持通讯渠道畅通,以便及时获取上级部门关于地震震情的通知或文件;(2)矿应急指挥部应组织全矿人员做好相应的地震震情强化跟踪工作、救援物资储备工作、各个关键岗位人员值班。特别是制定人员安全工作、设备安全运行、关键地点、区域防火和防盗等安全措施。

3.事故预警的条件

地震事故。当明显感觉地震震感或接到曲阜市地震局及上级地震局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时。

(十二)矿井压力容器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锅炉运行时锅炉工加强对炉体、炉外管道的巡视。(2)通过水位、水压等仪表、各超限报警装置进行监测。(3)检修时重点对炉膛易损区域、吹灰器周围、底部水 冷壁管的磨损情况检查,并对这些部位的弯头外弯处进行测量。2.主要预防措施

(1)保证锅炉安全保护设施、附件齐全可靠;

(2)定期对锅炉进行日常性维修保养和检查,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对锅炉进行定期检验;

(3)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操作;

(4)保持锅炉负荷稳定,防止骤然降低负荷,导致气压上升;

(5)防止安全阀失灵,每隔一两天人工排汽一次,并且定期做自动排汽试验;

(6)每班冲洗水位表,检查所显示的水位是否正确。定期清理旋塞及连通管,防止堵塞。定期维护检查水位报警或超温报警设备,保持灵敏可靠。严密监视水位,万一发生严重缺水,绝对禁止向锅炉内进水;

(7)正确使用水处理设备和除氧措施,保持炉水质量符合标准。3.事故预警的条件(1)指示仪表指示异常;(2)锅炉运行声音异常;

(3)锅炉炉体出现破损、裂缝或出现轻度泄漏,管道轻度

泄漏;

三、预警方式;采用报警器报警和电话报警方式;

四、预警信息的发布;当值班调度员接到井下事故预警条件的信息时,按照“;程度,按预案规定的应急级别发出警报,上报裕隆集团;与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其他单位取得联系,并向他们通;

五、预警信息的响应;应急响应由低到高依次分为IV、Ⅲ、Ⅱ、Ⅰ四级;(1)IV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或者3人以下涉险,;(2)Ⅲ级响应:发生较大

泄漏。

三、预警方式

采用报警器报警和电话报警方式。建立完善的电话通讯系统,由调度室监控中心完善各施工现场及有固定值班人员的岗位电话通讯系统,上级有关部门的电话通讯系统,保证通讯畅通;完善报警器报警系统。

四、预警信息的发布

当值班调度员接到井下事故预警条件的信息时,按照“煤矿调度员十项应急处置权利”中的规定,发布紧急调度指令,通过电话、语音广播系统3分钟内通知到井下所有施工地点,安排各施工地点带班区长、班长、安全员清点现场施工人员,并组织人员按照拟定避灾路线撤人升井,通知机电工区切断各工作面电源,启动自动排水系统,通知机电、运搬工区,猴车、-240、-450人行车立即运行,并要求各重要岗位工作人员,中央、石门变电所,各水平泵房,上下山有运人设施的绞车房工作人员和信号工、押车工、把钩工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没有调度命令不得擅自离岗。副井口做好准备随时上、下人员,维持好上、下井口秩序。同时调度员记录事故发生地点的基本情况,向值班矿领导、矿长进行汇报,通知其他指挥部成员到调度室集合,规定到达时限;立刻安排劳资科、企管科统计出所有下井人员数据,立即赶赴副井口记录好上、下井人员名单;根据事故的严重 程度,按预案规定的应急级别发出警报,上报裕隆集团公司。

与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其他单位取得联系,并向他们通报情况;根据情况的危及程度,或按预案规定通知各应急救援组织做好出动准备。

五、预警信息的响应

应急响应由低到高依次分为IV、Ⅲ、Ⅱ、Ⅰ四级。

(1)IV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或者3人以下涉险,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不再发展,启动本煤矿应急预案。

(2)Ⅲ级响应:发生较大事故,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不再发展,启动裕隆集团公司应急预案,向济宁市煤炭局申请启动济宁市地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Ⅱ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不再发展,由济宁市政府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启动《山东省煤矿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4)Ⅰ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启动应急预案。

报请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响应前,应首先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响应。

六、责任追究及奖惩

生产安全事故预警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迟报、瞒报、谎报和漏报生产安全事故征兆的重要情况或者在生产安全事故预 警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或解除劳动合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照规定报告事故灾难的。

(2)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3)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者物资的。(4)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5)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6)有其它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

对在生产安全事故预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应根据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附则

5.防汛预警监测管理系统 篇五

区域性海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究进展

在探讨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对区域性海洋灾害监测及预警系统的`总体目标和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区域性海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几个典型的综合监测预警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

作 者:杜立彬 王军成 孙继昌 DU Li-bin WANG Jun-cheng SUN Ji-chang 作者单位: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11刊 名:山东科学英文刊名:SHANDONG SCIENCE年,卷(期):200922(3)分类号:P71关键词:海洋监测 区域性 海洋灾害 预警

6.防汛预警监测管理系统 篇六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外有很多养殖企业已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生产管理,先进的生产技术已广泛用于饲料配方、棚舍消毒和营养平衡等领域,规模效益较为突出。因此,我国养殖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实现畜禽养殖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已成为大势所趋。目前,国内已有多种养殖平台在养殖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的养殖平台拥有多种功能,有的养殖场应用数字化技术(主要有无线射频识别、智能控制等技术)实现了对猪舍实况的可视化监视、对猪只信息的数字化表达和对猪舍环境的智能化调控。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禽舍环境监控系统仍采用人工读卡或有线传输等传统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不仅易出现大量监测盲区,还存在精确度低、实时性差、维修难度高和可靠性差等问题,亟需改进。养殖环境监测及预警系统研究

以生猪养殖为例,猪属于应激性生物,猪舍温、湿度不利于猪生长时均有可能引发各种疾病,此外光照强度、粉尘及有害气体浓度等均会影响生猪生长,其中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是最为主要的猪舍环境因子,以上述因素作为监测对象研究环境实时监测及预警系统具有一定代表性。

2.1 数据采集及相应处理

猪舍环境数据采集需考虑传感器节点分布、采集节点实效、节点采集的原始数据与工程数据转换和数据融合等问题。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环境数据可保证所采集数据的实时性和精确度,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可遍布养殖场内,形成自组织网络。环境数据经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后传送至汇聚节点,之后再通过串口通讯方式与网关进行通讯,此时通讯组件(特指位于服务器的通讯组件)发出读取数据请求,然后经由网关传送环境数据至服务器,经相应处理后保存于数据库。具体步骤如下:①工程数据转换。由网关传送至服务器的数据并不是工程数据,须使用转换公式转换为环境数据之后才具有实际意义。②数据预处理。③开展数据融合。

2.2 对猪舍内小环境开展实时监测

单个猪舍是客户端的监测对象,因此需对节点环境值(位于监测猪舍之内)实施数据融合,可采用加权平均法获得猪舍内小环境的环境值。

2.3 环境预警

为及时发现不适宜环境,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并给出预警信息,需要进行环境预警。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预警机制须考虑的问题较多,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必须对猪个体的类型及其生长阶段进行区分,并明确其对环境的具体需求;其二,当猪个体处于不适宜环境中时必须考虑其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症状以及如何确定推理规则,并使环境因子值与语言变量值相对应。

7.在线无线温度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 篇七

关键词:实时在线,无线,温度,监测

冶金行业的高压供配电网络中众多高压电气元件本身和设备之间的连接点是电力输送最薄弱环节, 如断路器、隔离开关触点与母线连接处及电缆终端头等部位会随着负荷的增大及长时间运行的振动与灰尘污染, 出现发热并形成恶性循环, 直至酿成事故。据统计发生在变配电站的电力事故, 40%是由高压电气设备过热所致。

故障从发热到发生事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完全能做到及早发现, 及时预防, 减少或杜绝电力事故的发生。目前国内对电气设备高压连接点的温升测量普遍使用的方法为示温蜡片或定期用红外线测温仪逐点测温。示温蜡片显然落后, 而用红外测温仪逐点测温的方法有很多弊端, 安全隐患大, 测量误差大, 人力物力消耗大, 且定期巡测周期较长, 因漏检而发生故障的机率非常大。目前更新换代后的手车式开关柜内部的断路器、刀闸和动静触头等设备的位置隐蔽, 红外线测温仪已无法进行人工巡查测温。因此实时监测高压连接点温度变化是非常必要的。

一、实时在线温度监测预警系统概述

通过对传统高压配电系统连接点测温与新技术红外线实时在线测温系统进行研究对比, 红外线实时在线无线温度监测预警系统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与示温蜡片、红外测温相比, 还具有测温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体积小、易安装、组网灵活、实时在线及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避免了光纤测温技术中光纤易折、易断、不耐高温、积累灰尘后易使绝缘性降低导致爬电事故及柜内布线难度大、工程施工不灵活等缺点。是传统测温方式的一次革命。

1. 实时在线无线温度监测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 无线温度传感器。在各测温点放置无线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由控制单元、无线数据传输单元和温度测量单元三部分组成。每个无线温度传感器具有唯一的ID编号, 与安装地点一一对应存入温度监测工作站计算机数据库中。传感器每隔一定时间自动发射一次监测点的温度数据, 计算机实时收集并记录所有监测点的温度数据, 发现异常立即报警。

(2) 测温通信终端。负责接收各无线温度传感器测量和发送出的温度数据, 并通过总线连接, 上传到管理计算机。

一个测温通信终端能够接收到多个传感器发出的温度测量数据, 为了保证终端的响应速度, 规定一个终端最多接收管理100个探头。每个终端所管理的探头的ID号, 在工程实施时, 通过专用配置软件下载至终端。

通信终端的总体结构主要包括无线接收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这三大部分。

(3) 温度监测工作站。配电室内设立一个温度监测工作站, 主要是一台PC计算机, 该计算机经RS485通信接口转换器与各测温通信终端连接。

温度监测计算机从测温通信终端采集各监测点的运行温度数据, 在数据库中作长期保存, 实时显示监测点的温度变化曲线, 并进行分析, 一旦发现温度过热或急剧升温到设置报警温度立即报警。

无线测温工作站的软件有三个:

(1) 参数配置程序 (PTMS_Config) :主要用来对测温终端的工作参数进行设定。

(2) 工作站运行程序 (PTMS_Station) :主要用于定时读取测温终端中接收到的无线测温数据, 并作长期保存。

(3) 测温管理中心软件 (PTMS-Center) 可以运行在任意一台计算机上, 其最基本的要求是这台计算机必须能够通过以太网络与测温工作站建立连接。

各测点温度与预告警信息、历史参数等可通过图形、表格、曲线、棒图等多种形式直观显示在人机界面上。

2. 实时在线无线温度监测预警系统的安装

(1) 系统配置。结合现场中置式或固定式高压开关柜各连接点要求, 以KYN27B—12Z中置式开关柜为例, 每面开关柜内需安装9个点, 即手车式断路器上口三相、断路器下口三相与电缆进线 (或出线) 电缆终端头连接处三相, 根据安装测温点的总数量, 相应配备测温通信终端 (100个测温点配备1个测温终端) 。

(2) 系统安装方法。仍以中置式高压开关柜为例, 真空断路器触头连接处易发热, 安装无线温度传感器一般安装在断路器触头对面的铜排接点处, 先使用少许导热硅胶和金属强力胶涂在无线温度传感器上, 再用无线温度传感器专用夹具固定在接点一次设备的螺母上;对开关柜接点等一次设备不做任何改动, 保证了设备的完整性。无线测温终端安装在配电室的墙面上, 两面盘柜后面墙壁各安装1个, 距地面1.5m左右, 有利于信号接收与检修维护方便。温度检测工作站设在该配电室内。

(3) 支持光纤远传功能。系统调试运行正常后, 利用光纤远传技术, 可将工作站内系统测点温度信号输送到其他配电室, 实现远程实时在线温度监测。

3. 实时在线无线温度监测预警系统的优点

(1) 系统前端采用无线温度传感器, 无线温度传感器可快捷方便地安装在高压带电体被测接点上, 准确地跟踪发热接点的温度变化。

(2) 利用射频技术传递温度信息, 实现了采集器和被采集点等电位安全可靠。

(3) 机柜终端可准确地报告运行中所有被测高压设备易发热部件温升, 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4) 系统数据通过监控中心人机界面将地理分布图、接点温度运行参数、预警信息、历史参数等通过图形、表格、曲线、棒图等形式直观显示, 及时发现隐患, 消除隐患,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

(5) 与传统示温蜡片、红外测温相比, 系统具有测温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体积小、易安装、组网灵活、实时在线、抗干扰性强等优点;相比之下, 光纤测温技术则有光纤易折、易断、不耐高温、积累灰尘后易使绝缘性降低, 导致爬电事故的缺点, 并且柜内布线难度大, 工程施工不灵活。

二、实时在线无线温度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效果

第一, 系统正常投运后, 不再使用红外线测温仪人工测温, 降低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人身安全性,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第二, 开关柜内温度的实时在线监测, 为故障定位提供第一手数据, 便于及时发现隐患, 减少甚至杜绝了发热引起的电力事故的发生。第三, 为高压开关柜的检修紧固提供可靠数据, 保障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第四, 实时在线无线温度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解决了中置式、固定式密封高压开关柜内部各连接点温度无法检测的难题, 满足了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达到了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8.六、疫情监测与预警措施 篇八

疫情防护小组负责本项目新冠肺炎风险监测工作。负责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获取疫情信息,当收到疫情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向上一级单位应急办公室报告。特殊情况可越级上报。

发现疑似病例后,项目部应根据疑似病例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向本地主管部门汇报,发布预警通报,通知各部门作好应急准备、隔离措施

各部门每天定时向疫情防护小组汇报本部门疫情情况(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如出现疑似病人由疫情防护小组联系医院进行甄别和处置。

2、疑似病人判定

判定疑似病人主要通过询问其是否有以下几项接触史。

1、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人员共同相处的密闭环境、房间、物品,而且暴露的时候未采取有效防护(如戴口罩);

2、密切接触者是指与可疑感染者或确诊感染者有过如下接触情形之一:

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3、对于密切接触者,需要在家进行医学观察。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随访。

3、与普通疾病的区分

注意通过以下几项区分新冠肺炎和普通疾病:

新冠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主要表现,并会出现肺炎。但早期肺炎可能不发热,仅有畏寒和呼吸道感染症状,但CT会显示有肺炎现象。

流感以高热、咳嗽、咽痛及肌肉疼痛等为主要表现,有时也可引起肺炎,但不常见。

普通感冒以鼻塞、流鼻涕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一般不引起肺炎症状

4、主要体征和症状

发烧。每天两次测量的体温。咳嗽。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

其他需要注意的早期症状包括畏寒、身体疼痛、咽喉痛、头痛、腹泻、恶心/呕吐和流鼻涕。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及时向部门、单位负责人报告,负责人报告应急办公室后,统一联系医生,到指定医疗部门进行排查、诊治。

如果发热超过38.5℃,同时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在医院隔离处理。

1)伴有呼吸困难、明显的胸闷气喘;

2)接触过新型肺炎或可疑新型肺炎的病人;

3)本身就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肝肺肾等基础疾病的病人。

5、预警信息发布

疫情防护小组接到疑似病人的预警信息后,上报总包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结合医院诊断结果,研判可能造成的后果,综合判断情况的紧急程度,确定预警级别。由疫情防护小组采用电话、QQ平台、微信平台、短信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事件时间、地点、可能影响的范围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等。

6、预警行动

各应急工作组接到预警信息后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应急响应准备。

7、预警调整和结束

9.医院药品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 篇九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药品临床应用监测,提高医疗质量,遏制医疗服务过程中乱开药、开高档药、开大处方等不正之风,遏制药品回扣,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规范药品使用,特制定我院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

一、工作原则

建立健全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工作制度,有计划、有重点、连续性的进行监测,掌握药品使用动态,分析药品使用合理性,查找用药中的异常现象,建立药品动态用量发布渠道和超常预警公示渠道,做好监测和超常预警公示记录。

二、动态监测对象:

本院内使用的所有药品均为动态监测对象,其中抗菌药物、新特药及中成药为重点动态监测对象。

三、药剂科负责每月对使用数量、总金额排名前10位的药品(重点是抗菌药物,溶媒及电解质类药物不在统计范围之内)和单品种使用金额波动幅度大于30%的药品进行排序统计,重点实施监控。按科室、医生进行综合分析,上报药事部及纪检监察部门。

四、药事部负责根据药品用量动态,对超常用药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建议,提交医院药事委员会讨论。并在科主任会议上进行反馈。

五、根据每月药品使用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情况,具体措施如下:

1、预警:对近两个月内用量及使用金额排名前三名、对院内个别科室

异常使用情况被列入预警、监控的药品,医院将在药事委员会上提出口头预警并密切监测,对药品供应商予以警示。

2、限量采购:对连续3个月药品使用量增长幅度过大、临床又必须使用的品种,经药事委员会讨论,报分管院领导批准,限制该品种的采购量。

3、暂停使用:

(1)对药品用量连续3个月使用排名前3位的针剂(抗菌药物另计)、抗菌药物前3名、口服药品(包括中成药)前3名的药品,经药事委员会讨论,报分管院长批准,报纪检监察部门备案后,予以暂停使用;

(2)对有投诉举报的药品,在调查期间暂停使用;

(3)药事管理委员会对前10名的药品中连续3个月出现超常增长、有可疑促销行为的品种,经报分管院长批准及纪检监察部门备案后,对药品供应商给予严重警告,并暂停使用;

4、停用:对有违规行为的一经发现,立即停用该药品,库存药品一律退货。对违规行为及时上报院纪检监察部门,由院纪检监察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处理。

5、处方监控:

药剂科以抽查的方式,对单张处方金额大于500元的“大处方”、普通门诊处方用量超过7天和慢性病处方超过一个月用量的处方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进行院内公开点评,对于开具违规处方的医生根据我院处方点评制度进行处罚。

6、对特殊病人需申请采购目录外药品,临床科室必须写明预计需使用的数量,报分管院领导批准后药剂科只能按临床申请该病人需要用量采购,药剂科不得扩大采购用量用于其它病人。

六、不合理用药的评价结果与医师和科室的绩效考核挂钩。

1、对发现超常使用药品的相关科室或医师首先由院纪检监察部门进行警示谈话;

2、对不合理用药比例(抽查病历中该医师用药不合理病历数与抽查病历数之比)排在前10名的医师,经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在科主任会议上进行内部通报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3、对用药明显不合理或不合理比例较高的医务人员,执行《北京小汤山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必要时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方面予以缓评一年、低聘。有关医师对评价结果有异义时,可向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申请复议。进行复议时须抽取该医师近三个月的全部病历进行检查。

七、各种途径发现的违规行为,由院纪检监察部门对涉及相关药品的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予以警示,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对以上问题严重者由院纪检监察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处理。

10.防汛预警监测管理系统 篇十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不断增大,开采逐步向深部转移,巷道掘进压力显现越来越剧烈,尤其是掘进工作面前50 m左右,压力变化大,两帮易变形,极易发生顶板垮落[1]。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顶板垮落发生范围一般较大,危害严重。因此,实现巷道围岩压力监测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煤矿掘进巷道灾害监测技术仍存在不足: 巷道表面位移、巷道深部位移和锚杆应力等数据大多由人工采集,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缺乏系统、有针对性的研究; 因开采条件具有特殊性,特别是对于掘进工作面,传感器布线困难,难以有效监测并分析围岩稳定性,且监测技术的预警能力弱。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无线传感器技术,设计了一种施工简便、布线快捷、预警准确性高的煤矿掘进巷道围岩压力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对掘进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实时监测及预警预报。

1系统组成及通信模式

1.1系统组成

煤矿掘进巷道围岩压力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分为井上、井下两部分,由监测主机、数据服务器、监测软件、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网络交换机、数据传输接口、通信主站、监测分站、无线网关、应力传感器、顶板离层传感器、声发射传感器等组成,如图1所示。 系统基于井下工业以太环网,采用CAN总线多主通信方式,传感器可以挂接到监测分站上,也可以挂接到CAN总线上,使系统布线更加灵活,节点更加智能[2]。该系统可与矿局域网、所属集团广域网实现互联互通。

1.2系统通信模式

为提高总线数据传输效率,缩短异地断电时间, 提高组网灵活性及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系统采用CAN总线多主通信方式。通过合理安排消息优先级,设置报文标志符ID,使CAN总线实现多主通信,采用“载波监测,多主掌控/冲突避免”的通信模式解决多个节点同时访问总线时产生的竞争机制[3,4]。监测分站与 数据传输 接口通信 速率为5 kbit / s,最大传输距离达2 km; 当传感器输出采用无线方式时,发射信号中心频率为2. 4 ~2. 483 GHz,无线网关与传感器无障碍通信距离可达200 m。

2系统工作原理及相关技术

2.1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同时可与井下CAN总线通信电缆、通信光缆、工业以太环网进行数据交换。系统监测分站容量为32台,分站带载最大传感器数量为36台,可实时采集巷道掘进工作面顶板离层、声发射、顶板应力等参数,并将采集数据保存到监控中心数据库,通过上位机进行实时显示及预警。

系统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以选择监测顶板离层传感器、声发射传感器或应力传感器中的1种或多种,还可接入符合通信协议的其他类型传感器,如支架压力传感器、超前应力传感器等,从而满足煤矿用户的特殊需求。

监测分站实时采集矿井环境参数,如顶板位移、 锚杆( 索) 应力等。当通信中断时,监测分站可独立工作。当交流电断电时,监测分站可持续工作2 h以上,并且保存相应数据,具有声光报警功能。

无线网关是系统的信号转换设备,采用Zig Bee技术将井下无线传感器监测的各种数据接入井下监测分站,进而实时上传到井上监控中心,为井上、井下信息交换提供平台[5]。

无线传感器集成了数据路由功能,实现了自组网通信,有效降低了传感器布线及安装的难度。无线网关可根据无线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动态生成新的数据传输网络拓扑线路,传感器可与之最近的传感器进行无线自动组网及通信。

无线传感器进行自组网通信时,除常规的电源箱供电方式外,还设计了应急状态下的自供电电路, 采用具有保护功能的本质安全型电池组供电,如图2所示,在常规供电间断时,保证无线自组网通信的正常进行。

2.2无线传感器自组网技术

无线传感器自组网的核心是路由算法。基本路由算法包括Cluster - Tree和AODV算法。ZBR路由算法既具有AODV算法的路由寻优能力,又具有Cluster - Tree算法的无初始延迟优点,显著提高了网络路由的性能[6]。

传统ZBR路由算法将网络节点分为RN + , RN - ,RFD 3类。RN + 节点具备AODV算法的存储能力; RN - 节点的存储空间受限,执行Cluster Tree算法进行路由处理; RFD为终端节点。当RN + 节点需要对网络中的某个节点发送分组时,若不存在通往目的节点的路由,则按照AODV算法进行路由发起发现过程,发出路由消息( RREQ) 。ZBR路由算法组网过程如图3所示。

改进的ZBR路由算法将所有节点设置为2种状态。在预先设定的正常组网状态下,节点均为RN - 状态,按照Cluster - Tree算法进行路由处理。 当某一节点按照Cluster - Tree算法无法与子节点通信时,该节点转换为RN + 节点,按照AODV算法进行RREQ广播,与新的子节点建立通信,组成新的通信拓扑网络。该方式不但能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扩展性,还能有效减小无线传感器的能量消耗, 进而延长待机时间。在煤矿井下实际环境中,建立如图4所示的网络结构。系统正常工作时,节点4无法连接到无线网关,按照Cluster - Tree算法与最近的节点3通信,节点3按照Cluster - Tres算法与节点2通信,最终将数据传输至无线网关; 节点3发生故障时,节点4按照AODV算法重新组网,与节点2通信,无线网络结构发生重组,生成了新的通信拓扑网络。

3系统软件设计

3.1系统软件功能组成

系统监测主机软件基于. Net3. 5平台开发,采用B / S和C / S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功能模块如图5所示。

( 1) 系统信息设置模块。该模块包括掘进巷道编号、断面形状、支护形式、巷道净宽、巷道净高、应力测线数、位移测线数等,以及监测主机、监测分站和传感器的地址编号、类型、位置、测线编号等。该模块可设定单个传感器报警限值及多参量综合预警流程。

( 2) 数据采集存储模块。该模块基于VC开发,通过传输接口向井下监测分站发送命令,使用I / O完成端口模型对数据服务线程进行管理,提高了数据并发处理能力。采集的数据报文经过校验和解析,采用变值变态算法保存到数据库中,可减少50% 以上的数据存储空间。

( 3) 数据双机热备份模块。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采用基于纯软件的双机热备份系统,如图6所示。A,B两机通过socket接口通信,采用心跳包状态交换技术实现A,B机的切换。当A机处于工作状态时,A机与井下监测分站通信,B机处于休眠状态,A机将接收到的数据保存到本地的同时,定时向B机发送一份数据 ,B机将该数据保存到本地数据库,实现A,B机数据动态一致。当A机发生故障时,B机自动唤醒并接管通信工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 4) 实时数据显示模块。不同掘进工作面的传感器数据可通过曲线图、柱状图和列表等方式进行动态显示,并通过颜色的变化显示通信状态和报警级别。

( 5) 历史数据显示及报表显示打印模块。该模块可通过曲线图、列表方式进行原始数据、日报表、 月报表、报警统计、自定义等各种类型报表的查询及打印。

( 6) 数据分析预警模块。为了对采集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判断,采用均方差分析方法将复杂的原始数据进一 步处理后,得出巷道 顶板受力 连续曲线[7]。例如当顶板应力高于平均值且小于1倍均方差时为受力较高,高于2倍均方差时定义为异常数据。采用直方图分析法进行巷道应力分析,绘制某时间段内顶板应力 - 时间百分比柱状图,作为评估巷道支护质量的依据。

3.2多参量综合预警模型

巷道围岩状态监测主要包括巷道围岩位移、锚杆( 索) 应力、声发射信号等,传统的预警方式为每一个监测参量设定预警阈值上下限,当监测值达到该限值时发出声光报警。该方法很难解决系统误报、漏报等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报警的准确性,需要对报警数据进行多个参量的关联分析。

当巷道受力发生变化时,往往是所监测的多个参量同时发生变化的过程,例如当巷道顶板来压增大时,顶板应力会相应增加,巷道发生变形。随着煤岩受到挤压破裂,会探测到相应的声发射信号等,而巷道的变形和围岩的破裂又会释放掉一部分聚集的能量[8]。巷道围岩监测的多参量综合预警流程如图7所示。系统软件采用监测值的增量或增速来分析判断异常情况的发生,监测值的增量或增速视煤矿实际情况及经验而定。通过3个参数的综合增量变化,按照预设的判断流程来确定是否发出预警。

4结语

上一篇:摄影教程读书笔记下一篇:描写人生的优秀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