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精选12篇)
1.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 篇一
第三课时:空间与图形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2、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3、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空间与图形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角的度量
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任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出题进行判断。
什么叫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关系?
1)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 举例汇报量角方法。用三角板拼角
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
2)什么叫平角周角,平角、周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3)画指定度数的角。65度、100度、155度、画角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近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说一说 2)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学生画垂线
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等腰梯形?
4、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三、练习内容:
1、出示角:学生量出角的度数。
2、出示图,计算角的度数
3、出示图,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出示图,看看哪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哪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5、完成总复习12题和13题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9——10题
2.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 篇二
1. 有助于学生对人类生存的空间有一个更清楚、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我们在认识周围的事物时, 通常都是会对其事物的形状、大小等进行适当的描述, 或者是会选取一个合适的方式将事物之间存在的关系表述出来, 而在生活、学习或工作的过程中, 总是会用到几何图形或模型的性质等来对空间中的某种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因此, “空间与图形”的活动化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我们生存的空间.
2. 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技能, 使学生具有空间观念.“空间与图形”是以传统几何课程中优秀的教学内容为基础, 然后在每一个学习的阶段增加一些学习的内容, 并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提出相关的学习目标. 这样一来, 既可以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 又能在学习中提高他们的技能, 从而让他们能够形成空间意识.
3. 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在如今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会特别的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而“空间与图形”与其他的学科或分支相比, 它具有不仅可以与现实的世界相联系, 而且还可以构建直观的模型的优势. 这样一来, 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
二、“空间与图形”活动化教学方式
创设现实情境, 增强学生的经验. 在进行“空间与图形”的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将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情境中展现出来, 这样学生不仅会感觉到熟悉, 而且还会对此感兴趣.因此可以将教学的内容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 丰富学生的经验.
1. 发现生活素材.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充分地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讲解数学中的知识点. 如, 在对“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内容进行讲解时, 在课前就可以在生活中搜集一些学生十分熟悉的不同形状的物体, 然后在课堂讲解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如, 正方体—魔方, 球体—弹珠等. 这样既充实了学生的课余时间, 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 就需要在教学时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在引入新课时要与生活相联系, 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例如, 在学习“周长”这一知识点时, 教师可以制作Flash动画, 一个小朋友在跑圈, 也就是说这个小朋友跑一圈的跑道的周长.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然后让他们自己说出对周长的认识和理解.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量一量课桌的四个边各有多长, 然后让学生在他们理解的基础上描绘课桌的周长.这样通过活动式的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可以让学生很深刻地理解周长的意义.
3. 激活生活经验.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所具有的生活经验的角度出发, 让学生可以深切地感知到数学中的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素养. 例如, 在讲解“厘米”这一知识点时, 可以为学生提供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 然后组织学生测量书本的长和宽. 通过动手操作的感知, 可以让学生对厘米的概念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然后通过教师的进一步的讲解, 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认识.
4. 回归生活实践. 在学习“空间和图形”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将运用到的技能或方法等回归到生活实践当中去, 在此基础上进行运用和发展. 例如, 在讲解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 教师可以举例一道与生活相关的例子让学生来进行计算, 学生可以通过设想生活中看到的实物, 然后利用教具, 进行动手操作, 将一间“实验室”盖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还可以让他们明白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来源于生活, 同时又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总之,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活动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来说是教学成果较为显著的教学方式. 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活动中体会、学习不同的数学知识, 这样既让课堂充满了情趣, 又让学生掌握了知识.
摘要:空间与图形的活动化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人类生存的空间有一个更清楚、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可以全面的发展与进步.在讲解空间图形的过程中, 既然采取的是活动化的教学方式, 这就需要教师要发现生活中的素材、采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等.本文就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活动化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图形,活动化,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尚华.小学数学实物教学与图形教学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3 (11) .
[2]龚治珍.浅谈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2009 (7) .
[3]张伟娥.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几点看法[J].教育观察.2012 (1) .
[4]王华.小学低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措施[J].考试周刊.2014 (17) .
3.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 篇三
关键词:空间图形;教学创意;教学策略;自主创新
小学几何教学是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现在新课程强调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生成,大量增加了几何教学的内容,而且这部分内容呈螺旋上升的趋势。面对这一领域的变化,许多教师在空间图形的教学中没有准确認识,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形成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如何更科学地实施教学,真正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就此问题,谈谈我的拙见。
一、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意义
空间图形在传统几何课程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在每个学段都增加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操作与探索的内容,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这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情境、方式等对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都有重要的意义。
空间观念是创新思维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几何图形的直观、形象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动手操作、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作为直观、形象的教学模型,它在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创造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特殊,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用好的教辅工具。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教学工具缺乏。许多教师受条件的限制,没有齐备的教学工具及辅助条件或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节约时间,只让个别学生进行操作,其他学生观察,限制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降低了学习兴趣。(2)多媒体课件质量低。空间与图形教材都是静态平面图,而实际上大多知识都是动态立体图,立体图呈现不出来,学生无法进行空间想象,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点,以动态的立体图形演示更为形象、直观,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许多教师无法做出符合实际的课件。
针对以上问题,应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课堂教学创意与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为教师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提供可借鉴的、带有新意的、有一定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三、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创意
为了落实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创意目标,要明确教学创意的概念。教学创意就是充满新意的、有个性的、带有一定创造性的教学构想,就是准备实施教学的新角度、新思路、新策划。
小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创意主要体现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上。
1.指导学生注重观察
指导学生观察一些实物和有趣的现象,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大量的几何体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表象。
2.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教学时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在教学不同的内容时,选择不同的材料(模型、实物、教具等)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叠一叠、切一切,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图形的特征。
四、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
1.创设丰富的情境,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时可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在生活与学习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让教学变得合情合理。
2.充分利用多媒体,化解图形教学中的重、难点
空间与图形运动与变化的问题,如,图形的旋转和平移、方位的确定、图形从抽象到具体的变化过程等,仅凭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语言描述是难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认知的,但借助多媒体手段就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需要把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分,切开后重新拼组起来,转化为长方体后,通过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这个推导过程包含极限的数学思想,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或是教师的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则可以生动演示这个过程:将底面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分得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使抽象的几何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巧妙化解了教学重难点,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新知。
3.回归生活,注重实践操作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准确掌握长方体的面、顶点和棱的特征,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土豆和小刀,课上让学生切土豆,先切一刀、摸一摸新切的面,比较和切之前有什么变化。再切一刀,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指一指新增的边,并想一想它是怎样形成的,从而得出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切第三刀,观察又有什么新变化。指一指新增的点,并数一数它是由几条棱相交而成的,得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通过一个简单但却是学生感兴趣的“切土豆”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自然地认识平滑的“面”、两个面相交形成的“棱”、三条棱相交形成的“顶点”。学生在“切”的过程中,三个概念逐步“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做中学,这样概念建立得会深刻、有效。
总之,小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创意和教学策略的研究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在空间与图形学习上的效率。
参考文献:
田凤娟.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J].成才之路,2008.
4.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研究 篇四
刘田庄学区魏官庄小学张立辉
《新课程标准》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何”拓展 “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种国际趋势。“空间与图形”较其他的数学模型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要以观察、操作、实验、探索、合情推理等方面的“过程性”。《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和课程目标是:突出“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洽,注重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过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以真正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
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采取活动化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换,能初步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教师要通过“空间与图形”活动化的教学的研究,使教师有一个活动的过程,能积极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初步地进行活动化的途径、内容、时间及方法的研究,初步形成空间图形教学过程的活动化的教学模式,形成主要通过教师尝试性上课和学生课堂上的实践操作及学生课外的实践操作的教学途径。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动脑”和 “动手”探究,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发现提出空间问题,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作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尝试解答,检验结论,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的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以空间与图形的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教学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民主性原则: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让学生自由畅想,教师肯定并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
2.情境性原则: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丰富学生的知觉材料,再现生动的情境,营造适合开展想像活动的氛围,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发展性原则: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差异性,实施差异评价,激励学生多层次参与,多角度进行思维创新,坚持发展观,倡导标新立异。
4.持久性原则: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持久地落实各项培养措施
“空间与图形”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人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现实有趣的素材,“空间与图形”知识大多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课,能够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用儿童的眼光摄取生活中有趣的“空间与图形”素材。儿童最富于想象和幻想,儿童的世界最是千其百怪,色彩斑斓。儿童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成人常常认为不可理喻。因此,我们需要葆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去捕捉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挑选一个个为他们乐于接受和思考的“空间与图形”。创造机会让儿童自己去捕捉“空间与图形”的素材。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不少的数学表象,教学中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做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自己在身边所熟悉的事例中提取数学素材,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趣,引发学习数学的欲望。给学生呈现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拓展的“空间与图形”素材。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学校给学生太多的好胜心,却很少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事物的好奇是一种迫切认识事物的渴望,能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奥秘。
如在学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之后,呈现用这些图形拼成的一幅美丽的图画,让孩子们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所学的图形,在这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让孩子们用学过的图形画物体,有的画出一列小火车,有的画出一艘轮船,有的画出机器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实施教学: 1.设疑加鼓励,激活学习兴趣
设疑加鼓励是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良好的手段之一。它是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之前,设置疑障,让学生大胆猜测结果,它有利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对于猜测中不时出现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明确鼓励,使他增强自信心,学习的劲头会更大。如:教学《什么是面积》时,设疑让学生猜测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面积的大小,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通过选择、实验来完成学习。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几枚五角钱的硬币,或是画格子,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小组合作实验来探讨哪个面积大,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会学得很主动,在交流信息时,会有不同的见解,能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学具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说可以摆硬币,长方形中可以摆10枚硬币,正方形中可以摆9枚硬币,说明长方形的面积大;有的学生说可以画格子,长方形中可以画10个格子,正方形中可以画9个格子,说明长方形的面积大;还有的学生会通过动手撕补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大。实践得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不同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开放而且有效,学生学得很主动,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思疑,引导学生随时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几何知识,动手操作是较为理想的可行办法,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会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时,理解“对称”较为抽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剪纸,让学生发现这些剪纸的美丽和奇特,猜测老师怎么会剪出来的,跃跃欲试的学生可以自己尝试着剪,允许他们率性而为,允许他们失败,甚至允许他们犯错误,教师尽量多给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理解“对称”的意义,并不断尝试着得出对称花纹的正确剪法。通过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理解折痕就是“对称轴”,然后出示一组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判断它们的对称性和各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可以讨论,可以求助,也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通过了上面的动手操作之后,学生大部分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剪一剪、折一折,马上可以得到验证,并及时得到反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
3.动态表象引发学生的空间想象
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通过研究动态的圆来把握实质,其中有两个环节:环节一是让学生用图形纸片研究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并且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与直径都相等。在把圆形纸片反复对折的过程中让学生想象会折出多少条半径和直径,有些学生想象成有无数条,有些学生进而认为半径的条数应该是直径条数的两倍,这当然涉及到无限与有限的概念,可见动态研究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环节二是把两个小球分别系在一根绳上和一根橡皮筋上,通过不断加速的转动让学生想象,小球划出的图形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一个是圆,一个不是圆,由此引导学生体验圆的本质特征:到定点的距离等于是长的点的轨迹。
再如在第一学段教学平移时,引导学生闭着眼睛想象当金鱼的嘴向前移动一格,这条金鱼也向前移动了一格;嘴再向前移动一格,金鱼也向前移动一格,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使学生把部分与整体在平移运动中融合起来,只有达到这样的认识,由点的移动距离来确立物体的移动距离才能得以内化。
又如在研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设计了一组运动的拼搭游戏,三条线段,两条是分开的,让学生想象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进行变化,把其中一条缩短,能否围成三角形;再把缩短的一条增长,能否围成三角形,第三种情况两条短边之和正好等于第三边时也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其中一条短边增长一点点,你很难想象到的一点点,你说这时能否围成三角形,让学生在这样的想象中构筑自己的心理图像,由此进一步理解这一原理。
这三个案例中都用到了动态的想象,这种想象中不仅包含着图形的变化,更加蕴含着一种数学思考。按照皮亚杰的研究,动态表象是学生数理——逻辑经验生成的源泉,静态表象只能产生物理经验,而空间观念不仅仅是一种印象,更是一种思考,是一种逻辑,是一种内在的把握,所以说几何动态是几何观念形成的源泉。
活动化的方法研究
活动化的方式有多样,如:观察、猜一猜、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议一议等。具体要研究哪些课的活动要用哪些活动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是课题研究的重点。1.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设置情境,贴近生活。
《标准》中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呈现大都采用直观几何、实验几何的方式,在教学中,设置情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日常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空间与图形”,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例如,在“前后”的教学中,我就采用模拟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小鹿,小兔„„),在教室里开展激烈的长跑比赛,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每只小动物的前后位置,并能用数学语言准确地描述它们的位置;在“左右”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喜爱的游戏“找嘴巴”,由一名学生上台闭上眼睛负责贴嘴巴,另一名学生用左、右、上、下等词语对他进行指挥,最终把嘴巴贴在正确的位置。
2.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运用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等的基础上,是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基本途径应当多种多样。这些途径包括:生活经验的回忆、动手操作、实物观察、想像、描述、联想、模拟、分析和推理等。其中实物观察和动手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
如在“估一估 量一量”的教学中,安排多种活动,如测量讲桌的长,黑板的长„„,引导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从测量活动中,感受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
又如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从生活中拿学具——小汽车、玩具熊、茶壶„„等,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去观察这些物品,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5.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思考 篇五
郭凤英
吴桥县东宋门学区信庄小学
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思考
吴桥县东宋门学区信庄小学 郭凤英
作者简介:本人1982年参加工作,现任教学科:小学数学
现在新课程强调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生成,大量增加了几何教学的内容。面对这一领域的变化,如何更科学地实施教学,真正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我们始终以学习与思考拓展认识视野,以把握和理解新教材为依托,以案例研究为抓手,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拓展了认识视野。
只有在观念和思想上对要把握的项目有更深入的认识,才能使行动更科学和自觉,也才能居高临下地去辨别实践中的得失、正误。
学生在初中学习数轴、平面几何,高中学习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数学内容,非常重要的基础在小学。这些高一级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有一种基础性的几何知识,更是要有清晰的空间观念。例如平面几何中的添辅助线,非常重要的要有一种对图形的切拼构造能力和图形的对称、旋转和平移的几何变换能力。学生要学习和掌握这些复杂的几何知识,需要丰富的空间观念。这种能力一方面当然主要是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生成的,但另一方面也要依赖于学生在小学幼儿园阶段的空间与几何的经验、感觉的积累,如果在少儿阶段不积累这些空间感觉和经验,到后来这种感觉就失去了,到要用这种感觉时就困难了。就像施那普拉在离任中国足球队主教练时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建言中提到的那样:中国足球队员缺少踢球感觉,这些感觉本应在少儿时期于街道、弄堂里就要完成的,而现在要到专业训练时再来寻找,这就困难了。没有这种类似于直觉的引领,球队水平就很难提高,也就是没有练好“童子功”。其实所有的学习都是如此,空间与图形也不例外。
二、推动了学习思考。
我们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的理解,不象对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解那么系统。促使我们比较多地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比较,并且在比较过程中去辨析、实践与反思,由此逐步形成了一些共识。
1.空间观念是各方面整体协调的结果。
空间观念是对现实中的物体和几何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的整体把握。从现实中的物体和几何体出发,就会涉及把现实空间中的经验迁移到几何空间中,以此把握几何空间,再用在几何空间中抽象而成的特征、性质来解释现实空间、解决现实空间中的问题,在这样抽象、还原的过程中空间观念才能建立。从几何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出发,就会涉及到平面从几何体上剥离下来的;如何剥离,就又涉及到视图,从各个不同的方向观察。从方向与位置出发,就会涉及到距离和角度,涉及到前后左右上下、东南西北以及关于垂直与水平方向组成的座标;会涉及到有关变换,平移、旋转与对称,以及这些变换过程中的变化部分与不变部分等等,由此就形成了一条知识链。只有以上这些都能够协调起来,而且各方面之间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由此组合成一个整体,空间观念才能真正得以确立。
2、儿童空间观念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认知特点。
我国的心理学家刘范、张增杰等通过研究得出一些有启示性的结论。其中对儿童几何发展的路径作出了分析,“儿童是先认识一个笼统的三维空间、整体,再分别认识其中的二维、一维空间,或者部分;在已获得了有关概念时,再理解在构成上部分到整体,由一维到二维、三维的关系。后者是前者在高一级认知水平上的逆转”;对感知与概念、感知与推理之间的矛盾作了分析,其本质是“守恒”,提出了概念守恒与多样的两个属性,并由此联系到变式问题等等。只有理解与把握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组织小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才能使教学走上科学化的道路。
三、促进了对教材的理解。
教材是结合教学现实,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创造。它是一个全息系统,蕴含着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所有信息,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这样几个方面认识。
1.整体推进,线索清晰。
教材的整体框架是依据空间与图形的四个方面有序地展开,整体上是螺旋式上升,让学生对几何事实和空间观念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围绕两条大的线索:一条是以图形的空间关系研究为线索,主要是研究空间的三个方面:(1)现实空间和几何空间之间的关系。几何空间源于现实空间,是现实空间的抽象,同时在几何空间中获得的认识只有再回到现实中去进一步认识、把握现实空间,才能使抽象空间与现实空间融为一体,推动学生空间观念的生成。(2)体与体、面与面、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产生了位置、方位与变换,就产生了平行、垂直与角,就有各种不同的拼搭与组合。由此内化成关于空间的若干结构,这是空间观念。(3)体与面、面与线、体与线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形成依赖于视线与投影、分解与分析、想象与推理,在这些关系的探求就会有三维、二维和一维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这种转化越多、越灵活,空间观念的生成就越迅速与牢固。另一条是以数量关系研究为线索,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用一维长度研究图形中线段的长短,图形之间的距离;(2)用二维面积来把握图形的大小;(3)用三维体积来研究图形占据空间的多少。以上两条线索不是分离的,而是融合的。
2.综合、渗透。
教材在编写中非常注重综合与渗透。例如在低年级的认识基本的规则图形时,是从长、正方形出发,再通过把长、正方形分割成若干三角形,再由这些三角形通过拼搭形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样的设计既渗透了面积守恒的观念,又渗透了拼搭中相等边的理解,这些拼配对以后学习对称、旋转、图形面积的推导都是一个基础。还有在认识三角形,特别是等腰等边三角形时,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不仅是一种实际操作,更可引发学生的平面逻辑推理,而且这种推理还相当重要,要用到图形对称、正方形的特征和边与边的互换。综合产生集聚效应,生成突变;渗透能使认识达到透彻和深入。这样的设计安排,就有可能使学生生成的知识是“一个带钩的原子”,由此形成坚固的知识结构,产生组合质变。
四、提升了对经验的总结。
围绕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我们进行了有主题、有实践、有反思的案例研究,通过课堂这个充满创造的教学领域,获得了一些认识。
1.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应该在活动中建构。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条原理时,分两个层次教学:先是让学生从五根小棒中任意抓三根围一围,让学生直观感知到有些是可以围成的,有些是围不成的,同时使学生产生一种空间直觉,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小于最长边是围不成的,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大于最长边是可以围成的;接着让学生边围边有序地记录每根小棒的长度,并对此进行必要的分类;最后让学生在空间直觉引领下形成的三边关系几何模型和基于数据寻找三边关系的代数模型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中抽象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从以上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操作与实践活动的探究中才能把握几何空间特征和性质的实质,也就是把握空间既要有活动,又要有思考。
2.知识是过程与结果的双重建构。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所以在编写中为了加强教学的探究性,很多地方都只是展示了知识生成和教学活动的过程,对基本的几何知识和概念都不直接出示。例如我校有一位教师上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时,提供了大量资源和素材让学生围绕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想一想、比一比把握其大小,应该说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也较丰富。课后凌老师给我们评课时也充分肯定了这一点,但同时提出了一个建议:是否在学生大量生动的实践活动和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抽象和概括,提升到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叫面积。这样既有丰富的过程,又有基本的抽象,过程与结果之间相互作用,使学生的理解既稳定又开放,既抽象又具象。
6.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 篇六
与图形
题:总复习:空间与图形
年级:六年级
复习内容:⒈根据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⒉培养学生灵活、全面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复习目的:灵活运用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温故案
一、知识要点:、圆心一般用字母()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一般用字母()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周上的线段叫(),一般用字母()表示。
2、在同一圆中,所有的半径都(),多有的直径都(),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有()条,其中()最长。一个圆至少对折()次,就可以找到圆心。圆有()条对称轴,半圆有()条对称轴。
4、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圆周率是一个()
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6、圆的半径或直径的比()它的周长的比,而圆的半径的比()面积比的平方。
巩固案
二、跟踪练习:、将圆规叉开了厘米画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是(),面积是()。
2、一个圆的半径与它周长的比是()。
3、用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剪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3、右图的圆平均分成许多相等的小扇形,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4、一个圆的周长是3768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
6、已知下图阴影部分面积是16,空白部分面积是()(Π
取3)
7、在周长31千米的花坛周围铺一条1米宽的石子路,这石子路的面积是()平方米。
8、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9、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周长扩大()倍。面积增加()倍
0、在一张边长40厘米的正方形纸上剪下4个相同的最大的圆,每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一块圆形菜地,半径是20米,去年每平方米收菜籽12千克,今年共收菜籽720千克今年的菜籽比去年增产()成。(Π取3)
2、一钟表的分针长1厘米,半小时分针的尖端能行()厘米。
3、量出下面长方形的长与宽,并在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半圆,再画出这半圆的对称轴。
这半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知新案
一、练习题:
(一)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二)解决问题:、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周长628米,在离水池边2米的外面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米?
7.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 篇七
一、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在教学的过程中, 向学生提供一些与教学有关的生活情景, 使学生能够形成直观的感受,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 也便有了主动学习的动机, 使学生愿意主动的去对图形进行学习, 从而能够对图形更好的进行认识, 愿意更好的去了解图形, 使学生的空间感根据对图形的学习, 能够有所提高。例如我们在对“空间与图形”进行教学的时候, 如果我们想让学生认识物体,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牛奶盒、矿泉水瓶、乒乓球等一些实物, 来让学生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 从生活当中来寻找素材创设情境, 引入教学内容, 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更加的感兴趣, 因为他们对生活当中的这些东西并不陌生, 熟练的感觉让他们很快可以接受, 这样新知识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容易, 通过对情境的创设, 使学生很容易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为什么老师所拿的这些物体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空间的图形很直观的可以看出来, 那么平面的图形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学生通过创设情意这一环节产生问题之后, 就会产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的去学习知识了, 这样他们也就很容易把知识学会了。
二、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不少的报刊杂志都提到过中国的教育是不成功的, 原因是中国的学生理论能力都非常的强, 但是遇到动手操作的实验的时候, 明显的不如国外的学生, 究其原因就是传统的应试教育, 使我们在教学当中把过多的精力放到了关注教学成绩上, 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国家在意识到这一严重问题之后, 把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纳入到了教学大纲当中, 在数学教学当中, 也应该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 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过程, 能够自主的对知识进行探究, 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 在“空间与图形”这一环节的教学当中,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主动的来进行探究, 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在“空间和图形”这部分知识当中涵盖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这部分知识的教学, 对于面积的概念有些同学可能就不太理解, 尤其是概念里边的“围成”这个词语, 许多同学就感觉学习起来就比较的困难, “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叫做它们的面积”有些同学对这个面积概念理解的时候, 可能就认为围成和组成是一样的, 为了让学生能够弄清这一概念, 在教学的过程中, 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进行, 学生可以看看物体, 然后再用手去感知一下物体是什么样的, 然后自己通过比较弄清楚围成是指物体的表面部分, 通过学生这样动手操作, 那么就可以对知识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在对这一环节进行教学的时候, 如果仅仅让学生动手操作, 也许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如果想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那么不仅仅需要对要学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 还需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后, 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的想法进行交流, 这样就能使自己形成较为清晰的思路, 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比较清晰, 那么就说明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非常的好了, 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还用“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教学来举例, 如果学生在动手操作进行比较之后, 有了初步的印象, 然后大家再共同的进行交流, 那么就可以对面积的概念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 同时也能突破“围成”这个重难点问题。这将会使学生能够有较大水平的提升。
三、合作学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 数学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知道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的答案, 当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点时, 不要求学生齐刷刷的想到这是一个点, 而是让学生把它想像成一个圆, 一个球等等, 只有学生有着丰富的想像力, 学生才能够有创新意识, 才能够有主动学习的动力, 才能够更好的把知识学好, “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数学教学当中这句话也有深刻的体会, 比如说在讲“空间和图形”的时候, 圆柱体的物体一个同学可能只想出来两三种答案, 但是如果让全班的同学都来说的话, 可能就说出来十种答案, 如果想让学生的思维特别的灵活, 那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合作学习来拓宽学生的思维。比如说我们在讲“空间和图形”的教学的时候, 我们想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 那么会有几种测量方法, 这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就能用心的去思考如何进行测量,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展性思维。
8.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 立体图形教学 策略
“花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是实施有效性教学的核心理念。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有效教学中教师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空间与图形”教学效果,让学生对“空间与图形”有更深更透的了解。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中的很多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映射,而数学课程标准也倡导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所以我们在实施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也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把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空间形成事例生动展示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节中的体积计算时,就可以游泳池注水的情境作比,往池中注入的水的体积就是所形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注入的水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长方体的体积越来越大,但是游泳池的长和宽是既定的,由此学生就不难认识到这样一个规律:“两平面图形的底面积相等,那么他们体积的大小就取决于高的大小。”这为他们在解应用题时提供了一个快速比较结果的方法。
二、重视实物展示,促进从表象到抽象的认识
实物教学是指在课堂中展示现实世界中的实际存在物体,借助其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联,来启发学生进行简捷、形象的思考,从而获得针对研究对象的深刻判断的一种直观教学方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小学阶段学习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各种各样的模型,如果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能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存在物体作为教学道具来给学生进行直观生动的演示和讲解,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具体的空间观念,加深对图形知识的理解。而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大致需要经历这样三个阶段:
1.具体+实物直观,如已被构造出来的实物模型;
2.半抽象+图像抽象,如用图示呈现标准图形;
3.抽象+概念抽象,如直接用图形知识解决问题。
总之,学生对几何与图形的认识其实就是一个由具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的过程,所以第一阶段的具象模型展示格外重要。
学生通过将实际物体的长、宽、高与图形的长、宽、高一一对应起来,并学习将立体图形画在纸张上面,完成三维与二维之间的转换,也就是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在数学课程中,教师对于空间图形的教学首先要攻克的难关就是要学生知道如何用圆圈或三角形等几何图案去替代实物,进而才能从数学角度上细致刻画图形的基本性质,再通过逻辑推理来加以证明。而实物教学借助实际存在物体的直观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数学对象,进行思考和研究,因此在小学课堂中运用实物来进行教学对于我们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稳固根基的意义。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空间展示效果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好似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吹来了一阵春风,教师利用其强大的图像合成功能、动画制作功能、影音播放等营造出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教学氛围,调动起学生的多个感官参与课堂学习,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而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成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立体图形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减问题”时,很多学生对于“用不同的切割方法去切割同一立体图形,其表面积的增减情况是不一样的”这个概念不是特别理解,所以我立马就用图形制作软件做了三种不同切割方式的长方体示意图给学生看,通过三组图形在同一屏幕上陈列出来,方便学生进行对比研究,这样学生很快就能体会到切割方法的不同会给表面积造成不同的影响。
另外,运用多媒体设备还可以生动形象地对图形进行动态展示,克服了手工作图的固定性,为教学演示提供了便利。利用多媒体进行图形演示的方法有很多,数学教师还可以更好地使用音效、色彩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凸显所讲解知识的关键点。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空间与图形教学领域的运用,有效冲破了空间的限制,把纷繁的生动的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成功拓宽了教材知识的外延,优化了教学效果。
四、组织动手实践,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学习质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还要依靠动手实践”,因此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也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不断累积学习体验,最终达到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目标。
在图形部分的实践活动主要就是手工制作,如教师在黑板上给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全班学生同时开始制作,最先制作出规定长方体的学生获胜。教师还可以加大难度,只给出底面圆的周长和圆柱的体积,让学生制作出相应的圆柱体。这就需要学生经过一番计算之后才能制作出正确的图形。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图形知识和计算能力都得到了检验,既动脑又动手,一举两得。
此外还有开放型的制作题,教师只给出需要制作的图形的体积或者是表面积,对图形的形状不做规定,这样学生就有机会可以观察到同一体积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在视觉上的不同,这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力都有一定帮助,并且还能调动起学生的制作兴趣,达到活化课堂气氛的目的。
例如,“图形的变换”这一课时的学习也能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来完成。教师为学生准备足够的硬纸板,每个人在硬纸板上剪下自己喜欢的图形,不一定是教材中已经学过的图形,不规则图形也可以。每个人拿到自己喜欢的图形后跟教师一起对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实际感知平移和旋转的意义。而轴对称的教学便通过对折来实现,教师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谨记图形的每一个边、角都完全重合,无法做到的图形即为“非轴对称图形”。由此“图形的对称”在学生的脑海中一定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样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图形知识的实际意义,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行为动作联合起来记忆,无数的实践事例都证明了这是一个提高记忆效果的好办法。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生活元素、科技元素等来优化课堂展示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爱芬.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有效融合[J].学周刊,2013(27).
[2]次仁白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考试周刊,2009(39).
9.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 篇九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分析
1、结合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如以教室为情境,让学生认位置;以学生熟悉的搭积木为情境,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
2.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中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上设计了很多这方面的活动。如“你说我摆”、“观察与测量”、“有趣的图形”、“动手做游戏”等,在合作中进行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乐趣。同时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尝试不同的探索方式,不断提高思维水平。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不应简单地、机械地让学生模仿、记忆教师和书本上的语言。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把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
3.注重各部分教学内容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空间与图形的四个部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教学中应注意互相渗透。如《标准》中指出的“描述物体的相互位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4.加强直接感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
5.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教
《标准》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6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动态情境,优化教学效果
在几何知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让“静”的知识“动”起来。通过直观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和逼真的音响,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动态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像、优化教学效果。
7.注意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新课程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而不是直白的说教。“认识图形”中,有一个十字路口的场景,渗透让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这些内容通过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使学生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建议
1.图形的认识的教学建议
《标准》中在第一学段要求辨认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简单图形;在第二学段要求能认识上述图形。这都属于了解的水平,所以在教学中应大量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图形与相应的知识联系起来,不断增强直观体验,认识图形。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熟悉的实物例子。
②注意设计和组织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个物体,使学生感受观察方位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不同。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涉及学生的空间想像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这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基础。这一活动随着年级的增加,不断扩大观察的范围和难度。③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有关图形的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2.测量的教学建议
《标准》中对测量这部分的要求是,第一学段结合生活实际和具体情境,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及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面积,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周长、面积,第二学段主要是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以及了解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等。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内容。②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测量的意义,建立对测量单位的理解及对测量单位的选择,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③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测量这部分内容,大部分是通过实践活动展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④借助测量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图形与变换的教学建议
《标准》中增加了图形与变换的内容。在第一学段,让学生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都是属于图形变换范畴的;第二学段,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继续采用观察、操作和实验等手段,加深对图形变换的规律的认识。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挖掘和利用身边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
②让学生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丰富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及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4.图形与位置的教学建议
《标准》中增加了图形位置的内容,这部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第一学段,要求会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第二学段要求比第一学段更进一步,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②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路线图,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新教材的例子多数是以城市的生活场景为例,教师应结合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这样学生才会有亲切感、熟悉感,接受起来也更容易一些。
空间观念培养
《标准》认为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主要表现是: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事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事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通过直观形象来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再现生活经验,建立空间观念
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原型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标准》在有关培养空间观念的内容上加进了很多新的内容。第一学段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会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第二学段知道物体的阴影是怎样形成的,并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别实物的阴影。如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方向盘、车轮、硬币等都对认识圆有很大帮助。
2.鼓励学生观察,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观察,使学生逐步获得有关几何形体的表象,形成空间观念。如学习“长方形面积”时,观察一些实物的表面,也可以用手摸一摸,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反映、形成表象,让学生对概念有个清晰和正确的理解。
3.充分动手实践,培养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形成,光靠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通过拼一拼、剪一剪、折一折和量一量等活动,调动多种感官,这样易于空间观念的形成。
4.发挥丰富想像,发展空间观念
10.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 篇十
1、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二、复习方法及注意点
1、将教过的知识做一番综合整理,系统归类,纵横沟通,找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易混易错之处做单元全面复习。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竖成串,横成链,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2、恰当把握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1)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认识即可。如教材通过书第37页图,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通过书第38页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来认识平行四边形。
(2)本册教材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等都没有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如周长,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就行。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书第42页),教材没有概括相应的计算公式(长+宽)×2和边长×4,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的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套公式的现象。
三、典型错题
1、画平行四边形容易出错。
教学建议:(1)明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2)画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一般先出相邻的两条边,在
分别画出它们的对边。)
2、求组合图形的周长容易出错。
典型错例:用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
它的周长是(8)厘米
教学建议:(1)理解周长的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
形的周长。)
(2)进行对比性题组训练,如:
有一个长方形(如下图),长是6,宽是3。
3
6
①先描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再算一算它的周长是多少?
②把这个长方形剪成2个相同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这两个正方形周长之和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吗?为什么?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知道求组合图形的周长不是各个小图形周长之和。
3、用篱笆围一个长6米,宽4米,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园,要用篱笆多少米?
(6+4)×2=20(米)
答:要用篱笆20米
教学建议:同样是要加强理解周长的含义。
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测量》、《时、分、秒》)
一、复习要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知道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比较准确地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2、知道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难点)
3、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难点)
4、在测量物体长度和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会恰当地选用单位。
5、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计算经过的时间(难点)。
二、复习方法及注意点
本节复习内容是对这一学期我们所学“量”的一个总结,包括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这些概念建立比较难,除了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一些知识之外,我们教师还应该自主开发一些学生身边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将实际感受与学生的想象力结合起来,加深对知识点的感知。对于各个长度单位之间进率的记忆,我积极倡导他们用五指记忆法来牢记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对于其他单位的进率记忆,我则采取找规律的方法来记忆。本节内容的复习可以先通过知识点罗列,再通过知识点的讲解,最后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和提高。
三、典型错题
1、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毫米、分米、千米、吨的机会少,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空间观念形成的程度不深。
典型错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火车每小时行驶60(米)
小明的身高约是15(米)
橡皮擦的厚约是8(厘米)
一头大象的重量约是5(千克)
尺子的厚度约是2(厘米)
教学建议:(1)对较小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引导学生用自己身体
或某一具体实物形成这些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表
象。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
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用手臂表示1米大
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有多长”,“你的体重
是多少千克”。
(2)对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可采
用小组合作测量的办法,加深体验“1千米有多远”,
“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还可以让学生
收集用“千米”、“吨”作单位的数据信息。
(3)先估测,再实测。
(4)对比法,理解选择哪个单位更合适。
(5)对教科书第6页第5题类型的题目多练习,在测量
物体长度和质量单位的过程中,会恰当地选用单位。
2、对单位间的进率认识不深,容易混淆。
典型错例:3分米=(300)厘米
60毫米=(6000)厘米
4500千克+500千克=5000吨(错因分析:因为没有认
真审题,所以没有发现前后的单位不同,导致单位换算不
正确。)
教学建议:(1)建立清晰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表象。
(2)熟记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进率。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3)辨析相邻单位间和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如: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010101000
100
五指记忆法
尾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3、5分=50秒
(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有很多,而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即1分=60秒,所以5分就是5个60秒,是300秒。)
4、判断: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1分(√)
(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而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小格,也就是5分钟。)
5、计算经过时间容易出错。
典型错例:6:55~7:30,经过了(1时25分)。
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经过时间的计算练习。(如教科书第63页第4
题,64页第5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新课标第一网
一、复习要点
1、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二、复习方法及注意点
在第七单元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对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有了初步认识,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并能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相信大部分学生学得较好。但毕竟是初次学习分数,可能会存在一些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不清晰,对比较分数大小等知识点混淆等现象。所以,在复习时既要照顾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稍欠的学生,又要考虑让已经掌握较好的学生的发展,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复习分数的有关知识。由学生熟悉的“平均分”入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揭示用分数表示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通过“涂一涂、画一画”的活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典型错题
1、把一根铁丝分成三段,每段是这根铁丝的1/4。www.xkb1.com
(分析:只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才能用分数表示。把一根铁丝分成四段,没有说是平均分,有可能分成长短不同的四份,所以不能用分数表示。只有把一根铁丝平均分成四段,每段才是这根铁丝的1/4。)
2、因为5﹤6,所以3/5﹤3/6
(分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我们在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时,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所以3/5﹥3/6。)
3、1/4+2/4=3/8
(分析:我们在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分母不变,只需要把分子相加、减。1/4+2/4=3/8,把分母也相加了,这是错误,1/4+2/4应该等于3/4。)
4、一本童话书,小明看了2/5;一本故事书,小青也看了2/5,说明两人看的页数一样多。
(分析:“一本童话书,小明看了2/5”,是把这本童话书的页数看作一个整体;“一本故事书,小青也看了2/5”是把这本故事书的页数看作一个整体。因为不是同一个整体,不能够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如果童话书和故事书的页数一样多,两人看的页数就一样多;如果童话书的页数比故事书的页数多,则小明看的页数要多一些;如果童话书的页数比故事书的页数少,则小明看的页数要少一些。)
各单元具体知识点如下:
《四边形》
1、知识点: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①能正确辨认四边形。
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注: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长、正方形的对比中找出图形边和角的特征。
2、知识点: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3、知识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①能正确辨认平行四边形。
②能感悟到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③能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行四边形。
注:学生寻找平行四边形时,要注意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逐步让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4、知识点:周长的含义xkb1.com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含义。
5、知识点: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①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
②能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知识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
在估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养成估计的意识和习惯。
注:应注重引导学生说出估计相应长度的依据,逐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
《测量》
1、知识点: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1毫米、1分米、1千米
①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
②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
2、知识点:单位间的进率
①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公里)=1000米。
②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知识点:估计、测量物体的长度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准确测量给定物体的长度。
4、知识点:质量单位吨及1吨
①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②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5、知识点:1吨=1000千克
知道1吨=1000千克,并会进行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时分秒》
1、知识点:秒的认识
①1分=60秒
②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知识点:简单的时间计算
①会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②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不超过60分钟)。
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有关经过时间的计算,并感受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
《分数的初步认识》
1、知识点:分数的意义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2、知识点:会读、写简单的分数,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课堂上可采用同伴互助、开火车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读准分数。
3、知识点: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借助示意图比较简单的分数的大小,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②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③课堂上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写出相应的分数,并让学生选择两个或三个分数比较大小,此处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知识点:简单的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的加、减法
5、知识点:用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1.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 空间与图形 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和分析推理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发展形象思维,培养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面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些要求,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借助实物直观感知,建立空间观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空间与图形”不是通过传授就能获得的,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更准确地把握相关几何概念,建立空间观念。教材在图形的认识部分是按照“立体——平面——立体”的顺序来安排内容的,即先从学生幼儿时常玩的立体玩具入手,再学习平面图形,最后再回归到对立体图形的本质特征的研究上,这就体现出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尊重。因此,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借助实物直观感知,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构建。例如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一课时,在由“体”引出“面”以后,在学生初步建立了平面图形的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可以问学生:“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平面图形?”学生就能说出国旗的面是长方形,粉笔盒前边的面是正方形,硬币的正反面都是圆形等。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多融入学生身边的实物,让其美丽的几何构成,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学数学为生活服务的理念,同时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如教学《垂直与平行》时,联系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生通过对双杠、单杠等的观察,先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再找出这些实物的外形特征,形成对“垂直与平行”的直观认识。再如:引导学生用小棒摆“垂直”和“平行”几个字,从汉字里观察“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这样身边的实物就都成了教学的学具,学生也兴趣盎然,乐于找出生活中更多的“垂直与平行”实例,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学习兴趣的培养自然水到渠成。再如在《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一课中,我组织学生测量身边物体中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相关长度,并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和周长,在小组内和同伴进行交流。学生马上开始了自由活动,有的学生测量地砖的边长,有的学生测量文具盒的长和宽,更有学生去测量黑板的长和宽……课堂上真是好不热闹!我想他们不但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且更感受着数学带给自己的能量。他们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本领,培养了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注重操作体验,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学中加强直观演示操作体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清晰的表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他们自己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判断哪些基本的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我组织学生借助课前准备的学具(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基本的平面图形),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动手操作,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其对称轴。这样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很轻松地就判断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了相应的对称轴。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参与性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发现、验证、猜想到探索,都能主动地尝试、再尝试,从中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方法。
四、有效组织合作活动,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内容,适当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体验和理解有关知识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如在教学完线段、直线、射线后,还要安排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让他们画一画这些图形,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能更进一步掌握这些图形各自的特征。
空间观念是一种数学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数学思考必须有丰富的、直观的、形象的积累和体验为基础,并在自主性的探究过程中得以发展。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你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这时应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和演示。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空间观念的发展是探究中的一种有价值的收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的策略应当是多元的,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在尊重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让学生充分感知空间与图形的现实意义,体验二维与三维空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使学生的空间观念逐步得到发展。
12.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 篇十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空间与图形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对于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学习, 小学数学教材中已经添加了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 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形成, 年龄小, 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 对几何形成一定的初步印象, 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 所以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关键, 必须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对图形的认知结构。所以, 在制定教学的目标、 确定教学的内容时, 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 使用一些教学策略。 笔者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经历和经验, 对小学数学中如何给学生进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做策略研究, 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一、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为了给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基础, 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考方式是教学的重要之处。 要想使教学效果好, 教学效率高, 必须结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按照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
首先,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初级认知水平时期, 这个阶段的学生只能讲出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形状, 并且还要依靠自己的想象加上对物体的真实触觉, 才能正确说出物体的形状。二是中级认知水平时期, 这个时期, 学生可以看到图形的外观, 不会刻意去了解图形的形状, 只能对图形的外观有直接的感知。 并且此阶段时, 学生分不出平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 也就是说, 此时学生眼中的正方体和正方形是一样的。三是高级认知时期, 此阶段学生能识别并画出简单图形, 还可以简单描述不同几何图形的区别。结合以上特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结合实物, 让学生多观察、多感知, 促进学生将获得的直观感受, 转化为对图形学习的经验。
二、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
1. 联系生活, 选择学生熟悉的实物举例。由于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求是要会辨认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简单的图形。 结合要求, 教师在教学时, 就要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学进行安排, 多从生活中选择一些学生常见的物品, 例如学生经常使用的文具、玩过的足球、篮球等, 通过这些物品, 加深对教师教学的图形的认识。
2. 加强操作联系, 多动手, 促进形成空间观念。 教师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可以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了解, 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 对于课本中简单的测量知识,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来测量自己文具的长度、课桌的高度、讲台的长度、学生的身高等。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不同小组完成不同的测量任务。 这个过程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锻炼动手能力, 培养合作习惯。 又如, 可以让学生自己用剪刀剪出一些常见图形或者用纸折出, 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认知水平。
3.利用多媒体辅助, 帮助学生理解和想象。学生的想象能力有限, 对于一些复杂图形, 学生并不能马上就想出。 这时,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多媒体的优点是方便、图文声像并茂, 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调节课堂学习氛围, 可以提高学生对图像的直观认识, 将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调动起来, 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都非常有帮助。
4.利用游戏形式, 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 适当引入游戏, 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都喜欢玩, 喜欢做游戏, 一听到教师要跟学生玩游戏, 都瞬间活跃起来。 所以, 游戏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 比如, 教师在教学“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时, 可以和小学生一起玩游戏:教师出示一张作品, 要求学生回答这个作品是依据哪个形状画出的, 这个作品又是什么形状, 谁回答得最快, 就奖励谁一个小星星, 学生都积极参加, 踊跃回答。
小学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就是学生的年龄小, 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 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导, 制定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目标, 运用教学策略, 将这部分知识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就可以打好、 打实, 因为在未来的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 学生都要继续学习几何知识, 越早对几何形成认识, 越早知道如何运用思维去思考和想象空间图形, 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很大推动作用。 因此, 教师要发挥教学智慧, 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对教学充满兴趣。
参考文献
[1]刘晓玲.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创意与策略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 .
[2]辛玉兰.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及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 2015 (1) .
【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推荐阅读: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有效教学09-10
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设计研修日志10-27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06-11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开放图形、封闭图形》09-12
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案10-18
小班数学认识图形教案11-20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图形朋友》07-09
《认识图形》二年级数学教案11-21
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教案08-30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案-图形宝宝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