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整改大反思反思总结

2024-06-21

大整改大反思反思总结(精选12篇)

1.大整改大反思反思总结 篇一

所谓大制作, 就是通过大投入,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舞台进行浓墨重彩设计包装的一种做法。目前, 我国许多演出团体都以大制作为卖点, 制作成本动辄几百万乃至上千万, 以大制作、贵族化、景观化为创作方向, 在舞台上主要表现出突出景大, 在舞台上硬景甚至能占三分之一或者更多, 本来宽敞的舞台变成逼仄的空间, 演员失去了开阔的创作平台;大规模地运用LED屏幕, 光彩夺目, 绚烂耀眼, 放眼望去, 几乎只见舞美不见人。

掀开这层艳丽的外纱, 实际情况是, 虽然投入数百万元, 回报率却低得可怜, 有的剧目只为了晋京参赛, 上演几场便告夭折, 票房收入无法提起, 数百万元基本上都打了水漂。还有些舞台设计不考虑剧场演出实际, 盲目烧钱、制作, 以至于节目只能在固定剧场上演, 无法巡回上演, 商业效益无从说起;舞美“大制作”, 破坏了舞美的简约、凝练, 以一当十, 以一总万的美学原则, 淹没了作品本身情节及演员的表演, 大有喧宾夺主之嫌。

二、对当今舞美之思考

1. 搭建平台加强与国际沟通交流

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展, 是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舞台美术展, 每四年举办一届。每届要评出一个国家奖、20个单项奖, 这些奖项集中体现了各个时期世界舞台美术的最高水平和艺术趋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历届都组团参加, 但至今未能获得过一个国家奖、单项奖。我们的舞美创作在认识上与国际脱节, 缺乏交流沟通。舞美的大制作从专业角度看缺乏理论支撑, 反映的是浮华、奢华, 失去了艺术的纯真。

今年国家大剧院将在北京市通州区建设一个“全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大型舞美基地, 基地将成为具有综合功能的国际舞美技术交流的平台。同时, 国家大剧院将面向全国表演艺术行业人才, 设立“国家大剧院高级剧院管理人才培训奖学金”。这一计划将采取国内知识分享与国际交流学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范围涵盖剧目制作、演出运营、舞台技术、市场传播、剧院管理多个领域, 目前, 国家大剧院已与英国皇家歌剧院确定了培训方案, 并与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基地的落成和培训方案的实施, 将加快我国舞美与国际间的交流和发展。

2. 民族文化的传承

我们在追求与国际接轨的同时, 将大制作、大布景理解为现代西方舞台美术的发展趋势, 这其实是误解。舞美是戏剧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随着我国上下五千年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以“虚拟性”的相对自由的舞台空间, “程式性”的场面布局和切末运用, 形成了装饰的外观、写意的神韵、民俗画的形式、文人画的意蕴的表现魅力, 我们不能因为追求国际化而盲目的将这些民族文化抛弃。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 没有民族文化的舞美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3. 简约化的舞美将成为发展趋势

舞台历来能在最少的东西里面体现最多的暗示, 在最简单的东西里体现最丰富的空间及内涵。优秀的舞美并不在于营造多大的场面, 也并不在于有多豪华的大制作, 而是能在最简约的舞台语汇中展现最丰富的空间, 来推进情节和揭示内涵, 并形成能真正能打动观众、征服观众的艺术神韵和魅力。以简洁为主创造出来的艺术之美, 既显示了创作者驾驭舞台的能力, 也给观众在有限的舞台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如以色列卡梅尔剧院的《安魂曲》, 舞台语汇及其简单, 全剧基本没有布景;不久前在澳门艺术节上亮相的舞蹈《生命之歌》、西班牙舞剧《莎乐美》、俄罗斯的艾夫曼芭蕾舞团的《红色吉赛尔》等, 这些作品不用、少用、慎用舞美手段, 本身所传达的进步的、简约的舞美理念。简约的舞美, 以“戏以人重、不贵物也”为审美原则, 摒弃了浮躁心态, 给演员的表演留下很大的施展空间, 既考虑了戏剧的整体感和综合性, 又突出了戏剧的整体性和美术音乐的衬托性。

简约空灵, 简朴的艺术手段, 以少胜多的艺术法则来营造舞台的氛围, 空间和支点让位于表演, 创造高雅的艺术, 使舞台真正大众化, 去其繁复奢靡, 返朴归真。简洁、写意的舞美势必将成为今后舞台创作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杨鹏.从英国皇家歌剧院的演出看中国舞美的不足[N].文艺报, 2012-7-6 (3) .

[2]江东.舞美“奢华风”刮到何时休?[N].中国文化报, 2012-7-31 (6) .

2.东芝 反思产业大转移 篇二

半导体、核能,才是10年来东芝大手笔投资之处。

有人已经发现,在中国,东芝家电产品广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基础设施业绩的增长。

2011年财年,东芝预测全年销售额中,比起前一年度,数码产品将减少约2300亿日元,电子元器件减少约1400亿日元,另一边,预计社会基础设施领域(包括核电站、火电站、水电站、新能源以及智能社区等)将比前一年度增长约1900亿日元。

“从电视机产业而言,估计2011年还没有一家日本制造商出现盈利。在此之前,东芝通常是盈利的,但是,现在日本市场形势严峻,采用以往的办法做生意根本行不通。”东芝中国总代表桐山辉夫对《英才》记者直言,出路难寻,正为此发愁。

就像是一个缩影。近几年,日系品牌在手机、PC、家电市场雄风渐失,2011年,日本大地震、泰国水灾,日元升值,让索尼、松下、夏普等日系IT巨头步步惊心,面对业绩下滑,也只能是持续叹息。

东芝,显然也在经历阵痛。2011年4—12月,东芝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减少3157亿日元,雪上加霜的是糟糕的营业利润,只有908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15亿日元。

桐山辉夫称,在515亿日元中,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是260亿日元,泰国洪水和日本地震造成的损失是250亿日元,这两项成为利润锐减的主要原因。当然,我们通过降低成本改善销售价格下跌以及规模缩小带给我们的影响。

唯一坚挺的是社会基础设施业务。未来的挑战在于,东芝能否打破长期桎梏日系IT企业的大魔咒,如何处理深陷泥潭中的家电、数码产品业务,以及如何凸显在社会基础设施的相对优势?

反思一 竞争模式不合时宜

2012年,日本和欧美经济将持续不景气,中国却会持续增长。如此预判,已经成为日系企业的共识,但是,传统竞争模式已不合时宜。

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制造商大举进军海外市场,无论PC,还是电视机、手机,出口策略就是产品单款单个进入国家市场,这种模式在欧美非常成功,在中国也一度很成功。但是,当苹果、三星杀入,本土PC、家电和手机厂商又纷纷崛起,日系IT企业就遭遇到双重尴尬:第一,缺乏灵活的商业模式;第二,缺乏面向中国市场的产品。

“我们需要根据中国的信息资料,来制订在中国的事业计划,再由东芝公司进行业务上的支持和配合”,桐山辉夫对《英才》记者直言,如果不能形成这样的业务模式,在中国拓展业务可能会非常困难。

其实,加快并继续发展地区先导型业务,何尝不是日系企业在中国的集体反思?当然,这并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种已经在三菱汽车和本田汽车上使用的东芝SCiB锂电池,在低温或高温条件下都能快速充电。但是,中国电池材料不同,使用的是磷酸亚铁,于是,东芝将面临两大问题:第一,如何让东芝的锂电池符合中国标准,其二,如何建立与电池相关的变频器、电动机、半导体及其周边产业。东芝第一步的做法,是选择与清华大学共同进行实证实验,或与中国汽车公司展开产品测试,来尝试打开产品窗口。

正如桐山辉夫所言,“我们的计划在中国还不能轻易实行,但是,我们要为未来10年电动汽车业的走向时刻准备着”。

反思二 “以量取胜”不现实

从索尼关闭或出售电视机、生产磁带、录像机、智能卡等产品工厂,以及东芝将新加坡液晶显示器工厂出售给友达光电等一系列动作来看,日系IT企业已不惜以断臂求重生。

另一方面,苹果在全球配置资源上的成功经验,似乎正在为日企带来启示。将“制造”转移到中国,在中国配置资源,势必能抵御日元汇率、原材料、人力成本等多方压力。

日系电视机在中国的集体沦陷,恰好证明了试图在中国“以量取胜”是不现实的。桐山辉夫指出,10年之前,民用家电只要在全球卖出1000万台,一般就能赚钱。现在的情况是,就算卖得更多,也依然没有利润。

过去,日本制造商最擅长的是垂直行政,所有投资都自掏腰包,这种模式在模拟电视时代获得了成功。然而,进入数码时代之后,技术差别越来越小,中国本土品牌的价格优势就凸显出来。如果日系家电企业不解决投资成本、开发费用、人工成本以及日元升值等问题,当下就很难改善企业亏损。

对东芝而言,从生产、采购到产品研发,向中国转移的路径,正逐渐清晰。

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原则上遵从“地产地销”大前提,也就是设计、开发、采购、生产都在中国完成。在社会基础设施领域中,中国很大程度上成为采购基地。过去,东芝负责材料采购的公司都设在香港和台湾,从去年开始,其中一半设在上海和深圳的机构成为东芝(中国)有限公司的下属机构公司。

其实,在民用家电领域,“Made in Japan”的产品已经几乎绝迹;甚至桐山辉夫也直言,哪怕是日本人,选择家用电器的时候,也很少有人会在“Made in Japan”还是“Made in China”的问题上纠结不休。

东芝在白色家电的生产、销售以及电视机的销售业务上已经与TCL展开了合作。“我们正在借鉴中国的生意经,尽可能地提高业务效率,这在众多孤身奋战的日本制造商当中或许并不多见。”桐山辉夫称。

反思三 倾巢无完卵

“减少固定支出、增加附加价值是日本制造商过去采用的老办法,以前,在全球市场处于上升阶段的时候,这个办法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未来市场已近饱和,再加上参与竞争的品牌越来越多,所以,想马上扭亏为盈,将会相当艰难。”这是桐山辉夫对于东芝数码和家电业的预判。

其实,回顾历史数据,东芝的投资重点已悄然生变。2006年,东芝斥资41.6亿美元收购美国核电站建造企业西屋电气公司77%的股份。根据2011年5月24日召开的经营方针说明会,在2011-2013年度的投资计划中,在设备投资、投融资及研发经费两方面,对电子元器件及社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占了大半。2011年,东芝连击重拳:5月19日,宣布斥资近1900亿日元(约合23亿美元)全资收购了瑞士智能电表制造商Landis+Gyr;5月23日,对韩国风电设备公司Unison进行战略投资;同时,2011年12月16日,东芝在智能社区事业说明会中表示,将在世界加快开展智能社区相关业务,并希望到2015年度智能社区业务的销售额达到9000亿日元。

“日系品牌在家电领域的没落,可谓倾巢无完卵。但这并不是被动的撤退,更像是主动没落。”某家电专家对《英才》记者称,日本家电企业已经意识到,没有必要再和崛起的中国板块和韩国板块正面较量,凭借多元化的技术优势,日系企业正在加大培育新能源、新型电池、医疗设备等新兴产业,比如东芝、松下。

东芝(中国)有限公司负责社会基础设施的西川孝志副总裁告诉《英才》记者,在东芝的四大业务板块中,社会基础设施业务相对于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和家电,在收益上没有大起大落,在稳定性上最有保障。

从财务报表看,社会基础设施收入已占东芝的三分之一,在中国收入和利润占比,也将近三分之一。在中国,关于社会基础设施的集团公司已有20家。在过去10年中,伴随中国城市化和基础建设,东芝从火电站做起,向发电站、送电、配电、电气化领域渗透,同时,在铁路、土木建设、楼宇建设以及医疗设施方面攫取平稳利润。

“在中国,医疗设备和高层楼宇的电梯和空调,利润率最高”,西川孝志称,这些产品高端,虽然量少,但价格高。

不容忽视的是,日企长期多元化积累的技术实力并没有因为产业转移而消散,而是换一个新兴行业来攫取更多的利润。以东芝为例,更多的迹象表明,东芝正在将原始技术做迁移与整合,比如,一项重离子治癌的医疗技术,正是东芝核能开发的衍生技术;又比如,在智能社区领域,东芝、日立等综合性电子厂商以提供整个社区配套设施来对抗IBM、甚至GE。在社会基础设施领域,日系企业虽然仰仗“中国制造”,但是,原创技术归属一直属于日本。

西川孝志称,在该领域,中国企业在海外参与投标时,作为新的动向,如果与日本企业签订了授权合同,就能获得投标资格——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多。

3.大反思活动整改方案 篇三

左权永兴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印发《瓦斯治理“大会战”公司内部

自查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下达在突出和按突出管理的矿井开展瓦斯治理大反思、大会战、大整治的通知》(阳煤总工字[2015]530号)、《左权永兴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开展瓦斯治理大反思、大会战、大整治的活动方案的通知》(左永发[2015]124号),公司对照文件、制度,反思阳煤集团近年来瓦斯事故案例,查找自身问题,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

26月23日已完成对揭煤专项设计委托编制招标,已委托煤科集团沈阳分院编制,现编制已完成,准备到集团公司审批。

(五)矿井未配备通风副总、无防突机构、专业人员。整改时间:2015年10月31日 整改负责人:孙保平渠泓江 整改落实人:赵 亮 整改情况:

综合工作部已打请示报告给晋东公司,申请增加人员定编,现未批复,批复下来后按要求配置。

(六)无瓦斯地质图。整改时间:2015年8月30日 整改负责人:梁连岗 整改落实人:柴永胜 整改情况:

已委托山西物探勘察院开始编制,瓦斯、地质基础资料已提交,预计2015年8月底完成。

(七)矿长、总工、防突部长未进行二级培训机构防突培训。

整改时间:2015年12月31日 整改负责人:戴志国 整改落实人:赵 亮 整改措施:

综合工作部已联系培训机构,已报计划进行培训。

(八)3#、4#、8#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为2008年版本,需重新鉴定、瓦斯参数测定及区域预测划分工作需重新进行。

整改时间:2016年3月31日 整改负责人:梁连岗 整改落实人:张成武 落实情况:

6月23日已招标,公司委托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开展此项工作,对瓦斯参数重新测定、区域预测划分工作在2015年11月完成。突出危险性鉴定需在3110底抽巷施工500米后进行预计2016年3月份完成。

(九)瓦斯含量井下取样钻孔存在测定误差大,数据失真现象。

整改时间:2015年7月30日 整改负责人:梁连岗 整改落实人:张成武

落实情况:重庆煤科院快速取芯钻杆7月11日已到货,现已下到3109回风顺槽,计划7月15日邀请重庆煤科院人员到矿进行区域检验。

(十)3110、3109顺槽掘进需请有资质单位进行预测,制定防突方案。

整改时间:2015年7月30日 整改负责人:梁连岗 整改落实人:张成武

(此页空白 无正文)

左权永兴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7月14日

抄送:公司副总师以上领导,各部室。存档(2)共印20份

4.大整改大反思反思总结 篇四

我们煤矿工作与大自然做斗争,其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有时事故又难以回避。从全国各地的矿难事故及安全事故不难看出,安全就是煤矿的“天”,“天”塌下来就没有煤矿的安全发展,就没有矿区的安全稳定。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破坏了整体安全环境,同时也打乱了矿井的正常工作秩序,给矿干部、职工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给死者家庭带来顷刻间的破碎,事故造成了不可想象、不可挽回的后果。

通过学习大反思,大整改活动,我队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每一起事故的发生,也督促我们反思在工作中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制度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为此,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查找不足,确保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连续出现安全事故是否可以避免?事故发生后,我们应该怎么想?出了事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从发生的三起事故我们可以看出,事故之所以发生,它与违章作业、责任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现场管理有漏洞,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管不到位,工作放任自流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接受教训,把心里的压力转变成我们工作执行的压力,将压力有效地传递下去。首先要将“安全就是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大家共知、共享,要唤起我们每名员工“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做到干一辈子煤矿、谨慎一辈子,时刻如履薄冰、时刻如临深渊。还要真正将我们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意识、操控、行为;真正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凭侥幸;总之,我们

不让矿工兄弟的血白流,我们煤矿不能出事故,也出不起事故,我们要改变传统思维,做到安全工作精细求细,如果稍有大意、必然出事,而且事故残酷,一旦发生不可原谅、不可挽回,我们就是要在提高安全保证程度的基础上做到“预测、预知、预警、预报、预防” , 二是要提高我们每名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认知能力。要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严肃性、严厉性,认识到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否决一切的极端重要性。只有境界提高了才会真正重视起来,才会将安全真正放到生命至上的高度去研究、去管理、去落实,去全面履职履责。要想不被安全否定,我们的管理就要有高度,要严格落实“安全发展”的要求,抓好“人、机、物、环”四种隐患的排查,打击不安全的行为。三是一定要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防患于未然。要把无事当有事,无中找有,小题大做。排查隐患很重要的是要细致,一定要有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心,不采取细致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可能对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安全生产是动态的,是24小时不停运转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又会出现,一定要建立全面细致排查隐患的长效机制,解决“不得病”的问题。四是一定要抓好本质安全和本质质量要求的落实。本质安全讲究内在的本质安全,首要的是人的本质安全,这就要求对员工要一手抓教育,实行正面引导,树立正确的防范意识,一手抓制度约束,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目的是解决保护自我的问题;本质质量就是要干标准活,高标准干活,规范操作,不糊弄自己、不糊弄别人。要抓好各项工作的规范,设计标准、操作过程、人的行为都要依照标准去规范。要对照检

查一下自己的工作,哪些还没有标准,先把标准明确了,再按照标注去做,就是规范。我们要追求的就是凡事有标准,凡事按标准去做,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习惯纠正的过程。五是要关键人物关键抓。哪些是关键人物,首先是我们的班组长。为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班组、班组长这个层面工作的重要性,班组长与现场工作结合最紧密,班组长履职能力很大程度就是一个单位履职程度的体现,抓好了班组长这一层面就抓住了现场、抓住了管理、抓住了规范。对班组长要使用更要培养,要有工作标准、要有培养标准,要使班组长层面与我们的管理顺势并道,形成认同,并通过班组长将我们的管理有效的辐射放大。再就是我们的新工人、老工人和骨干员工。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低,存在冒险主义;老工人凭着老经验、***惯违章作业根深蒂固;而有些骨干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进也经常性的违章,破坏安全环境。六是要职能岗位职能抓。在技术业务岗位很,要做执行标准、带头遵守规程、规矩。查隐患、抓规范、不断揭示问题;做好事故的应急防范、应急处置;保证各种设备的运行率、完好率,动态地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总之,我们要用血的教训唤起每名员工保护生命、珍惜健康的意识,教育每名员工不能违章,不能图侥幸、怕麻烦,要按照标准、按照规范,实实在在地抓好自己的安全。安全就是命,我们要将安全文化理念渗透作用于每一名员工,形成大家的广泛认同,做到全员共知共享。我们要通过培育、引领、渗透使大家切实认识到,抓安全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己家庭幸福,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做才是安

全的,促使员工发自内心地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要学习事故,也要把兄弟单位的事故当作自己的教训,变成我们的日常教材,做到警钟常鸣,警示高悬,围绕本质安全的管理做到认知高、工作细、落实严,不断推进矿井的安全发展。

5.煤矿安全大反思大讨论活动总结 篇五

“在每一起偶然事故的背后都可以找到隐藏着的必然。别人的事故就是自己的事故,我们一定要认真吸取以往工友们身上发生的事故教训,反思查找自己身上的隐患,不足等等,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得起自己,对的起家人,确保家庭幸福。”这是近日五阳矿运输二队职工姚青平在单位开展反思事故教训大讨论时的肺腑之言。

连日来,五阳矿在全矿所有生产单位和外委队组中,充分利用以往发生的各类事故案例,广泛组织职工开展反思事故教训大讨论活动,提高全体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做到警钟长鸣,从而做好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各基层队组围绕“为什么要开展反思事故安全大讨论活动?”、“如何接受别人的事故教训?”、“在今后工作中如何规范上岗做好安全?”等内容,利用专门时间,结合工作实际和身边鲜活案例,进行座谈分析。到目前为止,先后有20个队组每队不少于30人次在座谈会上现身说法。矿领导和业务科室及安监部门负责人,按照时间安排深入井上下生产单位及外委队组,帮助员工 细算经济账、人情帐、幸福帐,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身边人说身边事,促使员工把安全理念根植于心,固化于行,筑牢安全防线。

“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故,如果我们能够各自把自己安全责任落到实处,事故发生是很难的,一次次血的教训,给多少家庭带来了痛苦,给企业造成了损失,前车之鉴告诫我们,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综采预备队书记张威在讨论会上要求本队职工本着对自己、对家人、对工友、对矿山负责的态度,放下包袱,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讲感受,说真话,接受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防微杜渐,认真排查分析自己在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行改正。

6.大整改大反思反思总结 篇六

一、大数据带来的伦理问题

在信息化时代中, 大数据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它能够通过促进内需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从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入手, 极大的提高生产者的生产和营销效率。也正因如此, 大数据中潜藏着极大的商业价值, 与此同时也潜伏着巨大的伦理问题。已经有学者提出, 大数据的泄露将会引发极大的信任危机, 给消费者的个人隐私造成极大的破坏。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人们在日常消费购物的过程中就已经公布了大量的个人信息, 而一些看到了大数据商业潜力的人正在不断加大收集大数据的规模和范围, 消费者的很多个人信息已经掌握在了一些企业和个人手中, 一旦这些数据遭到泄露或窃取, 将会对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引发巨大的伦理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大数据会引发数字身份和个人自由方面的问题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在运行模式、内部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在网络世界中, 人的各种行为都有数字化的特点, 人是通过数字身份生活在网络世界中的。随着手机、电脑等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个人的自由也越来越受到这些电子产品的影响。数字身份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各项活动的前提, 它在为人们提供了活动的便利和保障的同时, 也隐含着很多安全的隐患。数字身份不仅仅是网络世界中的身份象征, 更是人们现实身份的一种数字化的反映。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研究, 了解人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消费倾向等信息。而另一方面, 人们对大数据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 甚至可以说已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丧失了一部分的人身自由。例如, 当我们打开手机时就会自动受到手机应用程序中根据用户的数据自动推荐的商品和店铺, 很多人会为了完善自身的数字身份而不自觉的浏览这些信息。

( 二) 大数据引发的个人信息披露问题

消费者的数字身份使用时间越长, 消费者所产生的数据信息就越多, 个人隐私和信息的安全性隐患就越大。在互联网环境下, 特别是在大数据的背景下, 用户的个人隐私泄露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例如, 在网络交易的过程中, 用户都需要提供自己的用户信息, 其中就包含身份证号码、信用卡号码、电话号码、住址等众多信息, 一旦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所窃取, 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此外, 现在还有一些专门的网络通过一些隐晦或非法的方式获取用户的信息, 用户经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填写一些条款和文件, 从而暴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

( 三) 大数据引发的安全隐私问题

在互联网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个矛盾的问题: 互联网平台实际上是受到高度的控制的, 但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所发出的信息确实难以受到完全的监控的, 甚至是缺乏良好的管理规则的。而大数据的应用则会进一步威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一些网站和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对用户的信息进行获取, 并从这些数据中分析用户的需求和喜好, 这是对用户个人隐私的侵犯, 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用户利益的损失。

( 四) 大数据引发的数字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是技术鸿沟的一种类型, 是指先进的技术成果不能被所有人所共享, 导致用户之间所享用的数字技术水平差距越来越大。这涉及到了一个公平性的问题, 数字鸿沟在技术、服务、信息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地区、性别、受教育程度等都会对信息服务水平产生影响, 不同阶级的人群在享有的信息服务水平上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从而形成“信息歧视”的现象。

二、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营销形式的变化

在大数据出现前, 企业的营销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 就是根据当下的市场环境状态, 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等。在这种模式下的企业影响是产品驱动型的。但是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推广, 企业的营销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营销开始与庞大的数据网络相结合, 这促使企业必须采用更加精准的方式去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市场营销模式, 传统的以市场研究为基础的营销模式开始向着纯数据的方向发展, 市场营销的手段也从粗放型开始向着精准型的方向转变。

( 一) 大数据营销使得营销活动更加的科学化与定量化

大数据所带来的冲击对实业界、政府机关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数据的应用使得数据资源推进了各个产业的量化发展, 而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营销在这方面的转变是最为显著的。以往复杂多样化的营销方式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开始向着单一的方向, 即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数据运算和分析成为了营销的最主要手段。有了大数据的支持, 营销者在材料的选购、库存的确定、促销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有了定量化和科学化的趋向, 这对于企业营销来说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 能够为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大数据的应用方面, 美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美国企业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很高, 并且能够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产品生产计划, 为商场的存货进行准备, 从而更好的应对市场的变化。

( 二) 大数据使营销活动更加的实时化和个性化

由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数据收集、传输、分析、存储等过程都以极高的速到在运转着, 因此大数据具有大量、高效、多样和价值这四个方面的特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营销的实时性和个性化成为了现实, 在这种背景下, 市场营销也更加强调个性化, 可以针对每个客户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 为客户提供符合需求的产品选择。营销者还可以从庞大的数据中找到具有某一特征的客户, 并根据数据分析消费者当前的经济状况、消费倾向等, 然后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为用户提供实时的服务。

( 三) 大数据使营销趋向于数据驱动

大数据是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真实记录, 通过对大数据的变化和运行趋势可以分析消费者的类型和分布等, 从而更好的了解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看法、评价等, 企业在制定各种战略方针时也可以更有针对性。企业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的掌握客户的资料, 从而对整体的市场需求进行更加精准的判断, 对客户群进行更细化的区分, 并最终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最合理的营销计划, 为用户提供最有吸引力的产品, 甚至还能在价格、促销方式的设置上更加的合理。

总而言之,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的营销活动更加的科学、合理、及时、有效。但是由于大数据的营销具有数据驱动的特征, 且操作的过程难以控制, 在利用大数据进行营销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伦理问题。

三、如何应对大数据所带来的伦理问题

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 为此, 我们必须找到有效的方式来应对大数据所带来了的一系列问题, 其中又以伦理问题的解决最为紧迫。

首先, 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当提高对大数据的认识, 从性质、特点等各个方面理解大数据这一概念, 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应用这一技术。毫无疑问, 大数据的应用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要认识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能造成的伦理问题,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是影响人们在精神上的自由, 为此, 人们应当加强对精神自由的理解, 对大数据技术进行理性、科学的应用。

其次, 在大数据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监管, 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政府要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 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也应当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 并参与到监管的过程中来。政府和公民应当从数据的真实性、应用的合理性等方面入手, 因为这些方面对企业甚至一个产业、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合理的应用大数据可以确保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 若发现在大数据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信息泄露的问题, 相关部门应当及时的进行补救, 并对泄露用户信息的这种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大数据应用过程中的伦理问题需要引起各个部门的重视, 要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各方的参与。政府部门要做好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信息通讯企业和相关的从业人员则应当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和自我管理, 合理的应用大数据。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我国在应用大数据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一方面, 欧盟国家的经验是值得我国借鉴的。早在1999 年, 欧盟就制定了针对大数据应用的一系列法规, 如《信息公路上个人数据收集、处理过程中个人权利保护指南》等。这些法规的制定有效的提高了消费者自身信息的安全性, 同时也提高了网络营销的规范性和有序性。我国在大数据应用上的发展很快, 但是相应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却没有跟上, 从而导致了大数据应用过程中伦理缺失的问题。为此, 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填补大数据方面的法律空白, 规范行业行为。

此外, 由于大数据的应用具有专业性、技术性、虚拟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可预知的意外情况, 光靠法律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加强行业自身的规范才能真正的焦恩俊大数据营销伦理缺失的问题。对营销者来说, 若不希望营销的过程受到过多的法律约束, 就要加强自身的约束, 提高内部管理的效率, 及时的建立起相关的消费者隐私保护措施, 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在这方面, 美国的做法也是值得我国进行借鉴的。美国的网络技术发展较早, 大数据的应用也领先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 对大数据营销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也有更好的应对经验。美国在解决大数据营销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时, 更多的采用的是行业自律的形式, 而非法律的约束, 这种做法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企业来说, 他们并不希望政府过度的干预自身的营销行为, 因为政府的官僚化运行机制会极大的降低营销的效率, 而行业的自律则要灵活和高效的多。因此, 绝大多数企业都是支持完善行业的自律, 这种方式也能更好的从根源上解决大数据应用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大数据的应用使得企业的营销更加的精准和高效, 因而受到了企业的欢迎。但是在大数据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伦理问题却会对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企业形象信誉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等造成较大的问题, 为此, 政府、企业和个人应当从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自身的道德素质等方面进行完善和提升, 从而让大数据真正发挥其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书伟.大数据时代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 2013.

[2]张芳霖, 唐霜.大数据影响下档案学发展趋势的思考[J].北京档案, 2014, 09:9-13.

[3]黄欣荣.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变革[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 03:94-101.

7.大整改大反思反思总结 篇七

惊讶之余,我打量着这位看似文质彬彬的男人,可能骗女孩颇有手段,所以在谈论这件事时丝毫感觉不到他的惭愧,相反脸上始终洋溢着一种自豪的神情,虽然我也是男人,但对于此种事,我绝不会羡慕他。我是觉得奇怪,不清楚是这个男人的劣根性使然,还是那些女人只剩下一根筋。他甚至向我们描述“晚晚不同”的感觉,他说他不要结婚,如此享受真是美妙绝伦。世上真有这般不洁身自好之人?

但无论你怎么想,你不可否认,世界上真有如此通天本领的男人,他们的魅力引无数女人“前赴后继”“趋之若骛”。不过有些人说是这些女人上当受骗我就不能苟同了。怎么,一个星期被男人骗了爬上了床,女人就能理直气壮地叫嚷着自己是被骗者?女人很奇怪,他们很容易把上床和上当搅和在一起,他们指责男人上床前和上床后判若两人,因为没上床前女人是“将军”男人是“奴隶”,上了床以后女人就成了“奴隶”男人却成了“将军”。至于自己始终就是同一个人吗?不错,女人从上床前到上床后始终是同一个人——一个上床前和上床后都忘记带脑袋的人。所以怪不得有很多人怀疑女人是一根筋,真是说对了。

很多时候,只要我们稍微用脑袋冷静思考一下,用基本的社会常识而不是梦幻般的臆想去理智的揣摩一下,你眼前的那个男人就很容易露出蛛丝马迹。但对于那些浮想联翩和那些浮躁冲动的女人而言,除了他们一厢情愿认为的白马王子,别的都无法入他们的眼帘。

试想,一个整天幻想着天上掉馅饼的女人,当他们突然遇到一个帅气又阔绰男人的机会,或者相逢一个难得的灵与肉结合又融为一体的幸福高潮,她会怎么样呢?她能看到潜在的危险吗?她能理智的分析吗?她能沉住气,有条不紊的应对吗?答案当然是不,因为她们被诱惑蒙蔽了双眼,失去了理智,变得愚蠢。

只要还有脑袋的女人就绝对不会用“上当”、“受骗”来维护自己的纯洁无辜,如果那样,只会更加显现出女人的愚蠢与笨拙。有脑袋的女人会用一种平等的思想对待一切事情,只有责任平等,才有理由要求待遇平等,拒绝一切不平等的要求。拿冠希大哥的“艳照门”来说,可能更让你直观一点。当艳照被捅破之后,女主角之一的阿娇辩解自己当时“很傻很无知”,结果引来一片吁声,纷纷指责其假清纯,扮天真,更是被冠名“天真娇”,而另一女主角张柏芝就精明得多,她开始默不作声,后来终于开口,回避自己的问题,而是声色俱下的控诉男人的不道歉,假面具,这反而赢得了相当多的同情。你瞧,有脑袋与没有脑袋的女人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请不要误会,我不是站在男人的立场,替男人叫嚣,不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女人的身上,其实我是提醒女人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一般情况下,居心叵测的男人只会对那些没有脑袋的女人下手。

另外,女人喜欢被骗的感觉也由来已久,而且路人皆知。你看,女人在床上闭着眼睛一脸幸福地问男人:你喜欢我吗?你爱我吗?你要拥有我吗?你会一生一世对我好吗?此时的男人通常会垂下眼睑,面无表情的回答:宝贝,我当然是爱你的,你是我的唯一,你知道我有多少急切想拥有你吗?来,让我抱抱……

女人没有得到很知足的回答,因为她感觉到了男人话语中的敷衍。于是乎,她要求男人看着她的眼睛,认真的重新回答,而且要饱蘸深情,情真意切。就算男人当时对女人没有感觉,也不得不装作很乐意的样子,女人在男人的欺骗中得到满足。

女人原本完全可以不被欺骗,但是她们喜欢陶醉在自己编织的谎言中,那是属于她们爱情的家园。在这个家园里,女人们总是自欺欺人般相信自己的魅力和男人会永远被自己迷惑的谎言。于是男人们不得不适应这种需求,于是女人上了男人的床,于是在下床后的美梦方醒后,一个追得紧一个却跑得快,再于是女人抱怨,自己被男人玩弄欺骗了。

8.安全大检查反思总结 篇八

按照段,车间关于《立即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的通知精神要求,我们工区组织召开了全工区职工会,学习了路局2012-253号《关于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的紧急通知》及段,车间相关文件通知的学习并进行了记名传达,提高全体职工的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并结合工区安全生产实际情况,针对班组上半年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重点查了工区职工思想、管理、职工两纪执行情况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尚需加强。

1、安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我们天天都在喊安全,月月也在抓安全教育,布置工作重点布置安全,考核工作也重点考核安全。可就是干起活来不想安全,不能正确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甚至工作一忙就存在忽视安全的违章现象。

2、盯安全控违章力度不足。遇有一些施工或作业,作业前也是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作业中明确分工盯重点控关键,但是工作一忙起来就放松标准降低要求,甚至在领导和车间干部的眼皮底下出现一些违章问题。虽然我们发现后组织采取了有效的补救措施,没有针对问题提出严肃批评及考核,但这件事情却反映了职工安全意识淡薄,盯安全控重点力度不强,有漏洞。落实措施态度不坚决使违章问题有空子可钻。

3、对安全大检查活动有厌烦抵触的情绪。由于总是搞安全大检查活动,职工都普遍不同程度存在厌烦情绪,也就有了活动照搞,工作照旧,违章问题也时常出现。其突出的表现是有些班组的惯性违章问题时有发生。这种思想上的认识不端正,认识上的不足为违章问题的存在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二、工作标准要求不高规章执行不严,安全基础管理还不到位。

1、思想观念陈旧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深入,对安全的要求和管理的标准越来越高,与我们现在低现实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再加上宝成线车流的增加车速的加快,加速了对设备检修质量的高要求。而我们还存在还对形势和现实缺乏足够清醒地认识,抱着老观念抓安全,按原有节奏抓生产,其结果必然是安全管理问题的增多,设备质量就不能可靠保证,2、安全规章制度不能得到很好落实。比较突出的是工区职工作业时不严格执行劳保穿戴制度,一些作业未带安全帽,作业工具佩带不齐全等现象时有发生。工作一忙活一紧,安全规章制度执行往往就是做不到位,工区的安全预想和班后对规会也是时有时无,这种现象既降低了安全管理制度的严肃性、连续性、时效性,同时也使的基础管理工作问题增多,相对比较薄弱,必定会消弱对安全生产的管理。

三、班组安全管理作风飘浮,好人主义严重。

1、班组安全管理现场职能作用还应加强。

2、存在好人主义严重的问题,表现在对违章问题批评多,严格考核少。搞下不为例多,叫真分析少。对违章违纪职工有时处理起来,瞻前顾后怕伤感情,怕撕破脸皮不好管理,避重就轻。其结果使本人不能受到应有的教育,其他职工也不能跟着吸取教训。

四、整改措施

1、加强全员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机制和岗位负责制,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遵章守纪按章作业,确保安全生产。

2、解决好职工安全思想麻木,不能正确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的问题。要通过安全大检查大讨论、引导大家弄清保安全与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关系,弄清保安全与提高铁路经济效益的关系,弄清保安全与个人家庭幸福及经济利益的关系,必须让大家明白违章就是违法、违章严重了就是犯罪。必须从思想的灵魂深处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正确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积极主动抓好安全管理。

3、解决好职工思想上执行标准不严的问题。要通过案例分析,形势教育,现状对比,考核论证,使我们全体职工清楚看到班组安全管理现状,设备质量问题,整体工作差距,安全规章执行不力的现实。教育和引导职工认清形势,提高标准,两纪从严,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实现整体工作全面提高。

4,解决好职工对安全大检查厌烦情绪问题。要通过列举安全大检查以来解决的安全管理,设备隐患,思想认识等方面问题,使有厌烦情绪的职工清楚看到安全大检查活动的作用和效果,看到安全大检查真能解决一些安全生产上的关键问题。同时要坚决杜绝安全大检查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使全体职工对安全大检查活动感兴趣,真信服,积极主动克服麻痹思想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

5、加强设备的检查整修力度,对超临修制的病害和各级设备隐患克服不过夜,对不能及时整修的隐患要列入问题库逐步解决。保证设备良好使用,确保行车安全。

9.安全大检查剖析反思总结 篇九

在全段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中,本人积极参加并在日常工作中以大检查的内务进行展开,认真执行段各项安全生产规定,剖析安全生产中的各种事故案例,强化了安全第一思想的重要性,突出抓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强化劳动安全大检查。

以落实现场作业三严禁,四坚持卡死制度,对三全检查出来的红线设备进行计整计划安排,及时监督销号,对日常工区日安排进行合理计划操作,盯控驻站防护员和远方防护员履职情况及时跟班作业,对暑期劳动安全,加大宣传监督,尤其是防胀期间和高温作业的安全盯控,认真执行段上下道时间,确保了人身安全。

加大对行车设备的检查力度。

以三个重中之重为目标,加大对客车经路、冷岔冷线的专项检查,每月跟班检查班对**货物线、海安南调车线货物及专用线进行现场检查,对小号码道岔进行道岔检查共检查红线问题28处,落实整改28处。查出两违人员B类问题6件、C类问题6件,整改销号B类问题6件、C类问题6件。发生这些问题分析,主要是:①安全责任意识不强②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意识不够③缺乏日常安全知识和通知通报的学习④日常安全生产态度不端正等弊端。

加大对道口及外部环境的检查力度

每月对全线栅栏网进行全部检查一次,对常开或半开、低空地段,督促工区加大封堵力度,共处理了6处困难地段,对包保道口新丰村道口每月不少于2次的查岗查哨,加大工区环境的检查,在检查中发现**工区工具房未能做到定量管理,机工具随意堆放,伙食团卫生差,宿舍生活设备摆放凌乱,工区管理,图表未及时上墙等突出问题。

本人在这次安全大检查中存在的不足

安全责任意识还不够强烈。主要表现在,在大是大非面前有好人主义,对违章违纪问题上批评教育的多,对标考核的少。

自我检查流于形式,只要行车、人身安全无大事,就得过且过,没有深层次的分析引导。

对安全新机制的落实,还存在模糊阶段,未能带领广大职工模范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定,督促帮教力度不够。

对检养修、工务养修系统盯控不足,对各工区红线设备未能逐一盯控和现场复核,销号不及时,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10.大整改大反思反思总结 篇十

关键词:夏令营中的较量;社会大讨论;媒介行为;大众传播;人际传播

《读者》是推动中国期刊历史进步的名刊之一。师永刚所著的《读者传奇》曾附录了《读者》创办人胡亚权推选的“《读者》创刊2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篇文章”,其中就有《夏令营中的较量》(以下简称《较量》)。与其他9篇美文不同的是,《较量》于1993年底曾引发了全国性的关于下一代教育问题大讨论,这是继1980年代“人生意义讨论”后的第二个由期刊刊文引发的社会大讨论,对推动中国素质教育改革有重大意义。《人民日报》曾刊发评论:《较量》大讨论“引申出今日已被普遍接受的素质教育,并被确立为国家规范化的教育思想之一”[1]。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发布。因此,《较量》及其相关讨论是中国期刊史、教育史乃至文化史上较有影响的事件,值得历史地梳理和研究。

笔者查阅已有研究文献和相关史料发现,在对《较量》的传播过程中,各大报刊媒体的大众传播与社会人际传播空前联合,在期刊史上具有典型意义。首先,在“成文—发表—传播”的大众传播阶段,《读者》转载所产生的传播效果至为关键。《中国教育报》记者张春铭指出,“讨论的载体,源于《读者》”[2]。《黄金时代》负责首发文章的编辑陈锐军将《读者》的转载比作“核炸弹爆炸”,产生了如核裂变一样连锁式的反应。以《较量》为标志,“夏令营战役”正式打响。[3]《读者》既不是首发期刊,也不是第一个转载的期刊,为什么讨论的载体是源于它呢?解答这个问题或能对期刊的传播效果有所认识。其次,在大讨论阶段,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并行。张春铭将这个阶段《较量》所引起的反响分为社会媒体反响和教育界反响,陈锐军对这两种反响分别作了记述。那么以《中国教育报》为首的社会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主体,他们的行为与教育界的传播行为有什么联系呢?这是研究《较量》事件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联合行动的核心所在。1990年代,石中英[4]曾从教育学视角分析了《较量》及其讨论的时代意义,本文则拟从期刊媒介传播的视角对《较量》大讨论的时代价值作出考量,以供学界参考。

一、讨论载体源于《读者》的必然性

1992年8月,全国少工委、宋庆龄基金会与日本合作的 “中日儿童联合探险夏令营”在内蒙古大草原举办。《少年儿童研究》副主编孙云晓对夏令营进行跟踪采访,先后写出并发表系列报告文学作品《微笑的挑战者》《夏令营史上的一场变革——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的启示录》《隐患》。1993年3月,应《黄金时代》编辑陈锐军邀请,孙云晓将《夏令营史上的一场变革——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的启示录》压缩为3 000字左右,以《我们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对手吗》为题发表于1993年7月的《黄金时代》。随后,《东西南北》1993年第10期全文转载此文,将标题改为《中国孩子在世界上有竞争力吗?》。据陈锐军回忆,从1993年7月—11月,《黄金时代》编辑部仅零星收到些许读者来信,但“都不成大气候”[3]。直到1993年第11期的《读者》以《夏令营中的较量》为题转载了《黄金时代》文,以《中国教育报》为首的各大媒体几天内迅速转载并组织专题讨论,大讨论才正式拉开序幕。

为什么讨论的载体是源于《读者》,而不是源于首发期刊《黄金时代》,也不是源于同为文摘类期刊并更早转载的《东西南北》呢?笔者参考1993年时间背景,对比《读者》与《黄金时代》和《东西南北》发现,源于《读者》是必然的。

1.《读者》将标题改为《夏令营中的较量》别出心裁

《黄金时代》发表时用的题名为《我们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对手吗》,《东西南北》转载时改为《中国孩子在世界上有竞争力吗?》,《读者》转载时题名设计为《夏令营中的较量》。从三者比较可发现,《读者》所用标题定性准确,客观冷静地点明了文章主题,“较量”一词蕴含的意义丰富,与文章所围绕的论点——有差异的教育方式——契合,但又没有表述立场与观点,相比《黄金时代》《东西南北》所用的疑问式标题,少了潜在的预设,多了平和的沉思。陈锐军称赞《读者》改的标题“别出心裁”[3]。在《读者》之后,几乎所有公开发表的文章提到《较量》时也都采用了《夏令营中的较量》这一标题。

2.《读者》的传播范围更广

《较量》一文写的是少儿夏令营,反映的是基础教育问题,核心受众应是广大少年儿童家长与教育界人士。《黄金时代》曾进行一次大型问卷调查,根据3万份答卷将读者定位确定为文化程度为高中、追求上进、18~25岁的青年[5],以广东为腹地的南方青年占主体。由此可见,《黄金时代》的读者群不完全包含《较量》的核心受众,在受众的地域广泛度上也有局限。相反,《读者》的受众涵盖男女老少各领域各阶层,所覆盖的范围超出了《较量》的核心受众。不仅如此,《读者》的发行量还远大于《黄金时代》和《东西南北》的发行量。据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图书、杂志、报纸出版统计资料》公布的期刊发行量,1993年《黄金时代》平均每期发行量为47.8万册,《东西南北》平均每期发行量为34.8万册,而《读者》平均每期发行量高达345.4万册,位居全国期刊第三名,1994年跃居全国第一位。发行量更大意味着所覆盖的读者人数更多,再加上受众覆盖全面这一优势,《读者》的转载必然会将《较量》传播得更广、更远。

3.《读者》的品牌影响力更大

《黄金时代》作为青年类期刊,其鼎盛时期在1980年代,进入1990年代后,青年期刊即“不可遏制地跌出了主流媒体的行列”[6]。而在文摘类期刊中,《读者》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在经历更名事件后其影响力也未见减小,其前身《读者文+摘》上有不少作品在被中央电视台传播后,其影响更迅速扩大。例如,1990年众口皆碑的电视剧《渴望》,其剧本素材就来自该刊1987年第12期刊登的《母亲的情怀》。另外,发表于1992年第12期的《向中国人脱帽》被演绎成电视小品,主持人倪萍还手持当期杂志激动地阐发其爱国主义主题。张伯海曾这样评价《读者》:“它保持住自己的品位,却不曲高和寡,使上百万读者倾心于它;它对世俗趣味绝不曲意逢迎,但并未因此遭受冷落,发行量始终坚挺。它诚心诚意地熏陶了读者,被熏陶的读者诚心诚意地支撑了它的存在。它在提高读者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因为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把它推向不进则退的义无反顾的境地。”[7]

正是因为《读者》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庞大的发行量与良好的口碑,《较量》才被中央领导层关注,“一位主管教育的中央领导同志在《读者》上看到了《夏令营中的较量》,即指示教育部门的同志,这样的好文章应该多登”[3]。

二、媒体界的大众传播与教育界的人际传播有效结合,共筑大讨论格局

《读者》转载《较量》之后,媒界与教育界立即展开传播,作为反应最为热烈的两个领域,二者的行为有什么联系呢?笔者通过分析几个重要传播节点发现,在教育界人际传播加入后,与媒体的大众传播一起,将《较量》传播得更广泛、更深入了。

1.教育界“意见领袖”反作用于大众媒体,使《较量》传播深入专业层面

1960年,约瑟夫·克拉珀在其著作《大众传播的效力》中指出,大众传播产生效果通常通过一系列中介因素发生作用,其中传播效果的发生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中央主管教育的领导同志看到《读者》上转载的《较量》后,指示教育部门多刊登此类文章,《中国教育报》随即在1993年11月25日于头版头条的位置转载《较量》,并配以总编辑余家庆的短评《心中沉甸甸的问号》,提出怎样培养和教育我们的下一代的问题[8]。1993年11月27日,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较量》发表谈话并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抓住这个契机,在师生中开展一下讨论,‘《夏令营中的较量》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我们的教育应当怎样迎接《较量》?”[9]紧接着11月29日,《中国教育报》遂以“《夏令营中的较量》引起的思考”为论题,面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开展有关“怎样培养和关心我们的下一代”的征文活动。在这两次传播中,中央主管教育的领导同志和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凭借自己在教育界的社会地位,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由于《中国教育报》具有国家教育部机关报这一特殊身份,这些“意见领袖”的传播反作用于大众传播,经过“大众媒体—教育界意见领袖—教育界大众媒体—受众”的传播路径,使《较量》传播最后深入至教育领域。

2.媒界组织讨论与教育界参与讨论两种传播方式紧密结合,使《较量》普及全社会

《中国教育报》在转载《较量》之后,教育界迅速参与,各大媒体的转播接踵而至且力度极大,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较量》大讨论局面的形成。

首先,就整体来说,教育界在媒界舆论引导的基础上进行人际传播,在群众中普及《较量》。一方面,媒体发表评论,组织专题讨论,通过议程设置始终把握话题走向,告诉受众应该围绕《较量》讨论什么。《中国教育报》征文之余在1994年1月8日与全国少工委一起,邀请北京部分关心少儿健康成长的人士,就《较量》引起的广泛社会反响举行了座谈会,呼吁就此开展一次全民大讨论。[10]1994年1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深思》,1月28日发表《黄金时代缺少了什么》,2月8日又发表了《给孩子们留些什么?》。1994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隆重推出《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以此为开篇开展“给孩子们留些什么”大讨论,并召开名为“怎样教育孩子做人”的座谈会。1994年1月10日,《羊城晚报》头版头条发表《乌兰察布探险,一个沉重之“?”》,第七版转载《夏令营中的较量》,并设专栏讨论《未来忧思——我们的孩子缺了什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中国妇女报》《蜀报》《半月谈》等报刊也纷纷转载《较量》或发表评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较量》,中央电视台更制作播出四集专题片《学会生存》。据《中国青年报》统计,约有80家媒体转载、报道与《较量》相关事件[11]。另一方面,在媒体专业性、权威性的影响下,各地各级学校师生和教育理论研究者踊跃参与讨论。在《中国教育报》转载的第二天(1993年11月26日),清华附中原校长杨津光便让人把文章打印出来发给所有学生,请家长读后回执。北京22中原校长成春希将《较量》和《心中沉甸甸的问号》打印1 400份发给全校师生,人手一份,要求利用班队会围绕“意志磨练该从何做起?”“假如你参加夏令营,你会怎样做?”等问题进行广泛讨论。[12]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系党总支组织学生参与《中国教育报》的征文活动。[3]杭州市天长小学还专门召开“为了新世纪强大的祖国”首届德育研讨会,浙江省和杭州市教育界和新闻界的有关人士应邀参加。而早在《中国教育报》转载《较量》后,天长小学便已经开展了一个多月的大讨论。[13]

其次,就传播手段来看,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互借用、相互融合。《较量》大讨论中媒体跟进传播的内容多来源于读者来信。《中国教育报》开展征文后,“短短四个月,编辑部就收到上千篇讨论稿”[14],其中有范基公的《呼唤教育的战斗力》,殷志民的《不妨“将孩子推开”》,吕恢文的《点滴积累重在行为——我的家教观》,范光海的《要教会孩子做家务》,以及辛立洲的《日本野外文化教育与〈较量〉》等。《人民日报》召开座谈会后,陆续刊出会上专家和领导人的发言。上海《青年报》发表了时任国家教委专职委员、党组成员林炎志的文章《战胜历史的报复性格》。对于媒体而言,读者来信是在大众传播中引入人际传播,从而帮助媒体获得大众传播的其他信息与反馈,弥补大众传播间接、弱个性化、无法即时反馈的弱点。而对于讨论参与者而言,他们通过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与更多人进行交流,借用大众传播规模大、公开化的特点优化了人际传播效果。

在媒体界和教育界的共同作用下,《较量》的传播由讨论具体事实到讨论教育思想,由分析问题原因到采取务实对策,由教育局呼吁到社会各界联合行动。1994年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时任全国老龄委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的王照华,在发言的最后一部分“努力提高中国孩子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中,专门谈到了《较量》。同年在四川乐山召开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研讨会”,其中心议题亦围绕《较量》而展开。之后,一系列少儿素质挑战项目也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三、《较量》大讨论中媒体行为的时代意义

陈锐军认为,“一篇文章能够引发这么大的一场讨论;一场讨论又能够改变整个国家的教育思路,这不能不说是只有1990年代的中国才会出现的奇迹”[3]。从教育的视角看,他认为:“《夏令营中的较量》引起的大讨论,在于它拨动了一根弦,当时大家对中国的教育,都有一种感觉,觉得有问题,但是找不到突破口,潜在地积聚了很多能量。正好《夏令营中的较量》给了大家一个爆发的突破口。”而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这篇稿子融合了对教育欠缺的思考,融合了对下一代的关心,也还有两个东亚民族之间的竞争,两个民族这一百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如果只是单纯的教育问题,引不起全国的讨论”[2]。那么,从媒介传播的视角来看,《较量》讨论的时代价值在哪儿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读者》与它产生的传播效果是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

《读者》作为将《较量》传播更广的载体,在1990年代有着突出的时代意义。在纸媒发达的年代,《读者》这个发行量全国第三、几乎人人爱读的期刊,它所产生的传播效果是如今难以达到的。一是《读者》如今不再有当时那么大的发行量,也不再是人们手中的主要读物;二是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一篇文章、一个话题很容易被数量庞大且快速更新的信息流淹没。

2.由上而下、成系统地组织大讨论是时代特有的传播模式

《中国教育报》作为大讨论中领军的媒体,充分发挥了国家教育部机关报的作用。一是其将《较量》的讨论上升到专业层面,既把握住讨论方向,又具有权威性,使各地各级学校迅速采取行动,组织师生、家长进行讨论。二是其发挥了普通媒体的大众传播功能,不仅影响了广大受众,还引起了其他媒体的热烈反响。由此引发的有系统、有方向的大讨论,非一盘散沙,各自为阵;同时,讨论参与者既有教育理论工作者,又有教师等一线教育工作者;既有国家领导人,又有广大学生、家长群众;既有传播者,又有受众。这种由中央领导人指示大型官媒发表文章,再由官媒引领广大受众进行讨论的模式,在今天很难看到。

3.所带来的大规模思想交流的征文与投稿是时代经典的传播手段

以《中国教育报》为首的媒体,采用征文笔会这种纸媒擅长的讨论手段,既达到了解公众思想倾向的目的,又能使公众自由表达情感,并借助媒体将其大面积推广和交流。媒体选择性地发表某些讨论者的文章和言论,也有助于从整体上引导公众展开进一步讨论。与征文、投稿互动相比,今日流行的网评、跟贴等讨论方式往往无人整理,思想深度与完整度孰高孰低显而易见。

四、结语

《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的社会大讨论是1990年代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媒介事件。《读者》凭借其期刊品牌优势,以别具匠心的新题名使更多人关注《较量》;《中国教育报》作为国家教育部机关报,在上层领导指示下转载文章、开展征文活动,将传播深入到专业层面,并与《人民日报》《羊城晚报》等报刊媒体一起组织专题讨论,引来教育界和各地群众的广泛响应与参与,使讨论在全社会普及。《较量》所引发的大讨论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媒介传播视角看有难以复制的时代价值,与1980年代“人生意义讨论”相比,其更加深入、更加圆满。《较量》讨论过程中也曾出现强有力的、与《中国教育报》和《人民日报》等主流观点对立的声音。比如1994年3月5日,《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在头版整版刊出何平平的《杜撰的较量——所谓日本孩子打败中国孩子的神话》,对《较量》文里的各项数据和社会上正热烈进行的讨论提出质疑。此文好比又一颗重弹,不少媒体转载《杜撰》,有些读者撰文批判《较量》并将其发表在报刊上,在社会上掀起了不小风波,但群众最终仍与主流观点保持一致,这在“人生意义讨论”中不曾有过。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涉及其他媒介传播问题,因条件限制本文未对此进行讨论,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补充。

参考文献:

[1]四代人,世纪之交的对话[N].人民日报,1995-06-10(05).

[2] 张春铭.“较量”背后的时代反思[N].中国教育报,2009-09-25(04).

[3] 陈锐军.“夏令营风波”的前前后后[J].南风窗,1995(9):54.

[4] 石中英.两种教育哲学观的较量[N].中国教育报,1994-07-26(03).

[5] 赖济煌.期刊总体策划的思考[J].编辑之友,1996(01):26.

[6] 晋雅芬.整体滑坡 青年类期刊迷茫前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04-08(09).

[7] 张伯海.期刊思考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187.

[8] 余家庆.心中沉甸甸的问号[N].中国教育报,1993-11-25(01).

[9] 怎样培养和关心下一代[N].中国教育报,1993-11-27(01).

[10]见微知著 迎接挑战——本报与全国少工委邀请有关人士座谈《夏令营中的较量》[N].中国教育报,1994-01-10(01).

[11]中日学生草原夏令营余韵犹存[N].中国青年报,1994-03-17(05).

[12]“夏令营中的较量”在校园内外回响 北京22中展开教育大讨论[N].中国教育报,1993-12-26(01).

[13]《较量》一文引来省委副书记一封信,引发一场大讨论 杭州市研讨如何下一代[N].中国教育报,1994-01-02(01).

11.大整改大反思反思总结 篇十一

3.1 整体情况

由于我校实行教师自主申请、管理员审批的形式开设平台课程, 且允许并鼓励教师按各自教学要求独立开课, 因此平台内在建课程门次较多。本文的研究区间内, 平台在建课程共计4 260门次, 其中非同名课程2 783门次, 占教学计划总数的80%强, 基本覆盖了我校各专业的所有必修课和主要专业选修课程。

笔者按非眠课程 (教师进入次数>0) 、活动课程 (符合开课条件:教师进入次数>0, 且选课学生数≥15) 以及参评课程 (符合年度参评条件:教师进入次数>0, 且选课学生数≥15, 且新添教学材料数+上交作业数≥1) 3个条件对在建课程进行筛选。如图1所示, 区间内有1 261门课程 (占建课程数的29.6%) 曾经有教师进入过, 其中956门课程的选课学生≥15, 符合学校课程的一般开课条件, 有选课学生说明学生有进入课程学习的可能, 而这些课程中, 仅有不到一半的课程发生了最基本的教 (添加教学材料) 、学 (上交作业) 活动, 这些课程有资格进入年终优秀课程的评选。

3.2 非眠课程应用情况

3.2.1 整体情况

2014~2015年度秋季学期有教师进入的非眠课程, 共1 261门次。其中, 约61%的理、工、农、医类课程 (各学科门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与我校学科专业分布基本一致) 教师有进入过平台;课程主讲教师中有83%的具有中级及副高职称, 拥有副高职称的主讲教师更是占到了总数的近一半;符合开课条件 (选课学生数≥15) 的课程共计956门次, 占非眠课程总数的75.8%。从这些基本数据来看, 我校前期的政策激励和培训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到位, 教师对平台的知晓度比较高, 且绝大多数老师都迈出了应用平台的第一步—让学生可以看到。

3.2.2 具体教学行为的分布情况

非眠课程按开课条件可分为选课学生<15 (共计305门次) 的和选课学生数≥15 (共计956门次) 的活动课程两大类。

未达到开课条件的课程的主讲教师, 在学期内进入课程的主要目的应是进行课程资源建设, 但从图3可以看出, 绝大部分教师只是进入过课程而已, 并没有发生大量的有效资源建设行为。

达到开课条件的课程, 默认为本学期正在进行的课程, 即活动课程。从图4可以看出, 课程的教学行为主要发生在添加作业模板、教学材料、布置作业和发布课程通知上, 平台上的其他教学功能模块基本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在活动课程中, 有一部分为参评课程, 它们在满足开课条件的基础上, 还发生了实质性的教学活动 (新添教学材料数+上交作业数≥1) , 它们有资格进入学校年度优秀网络课程的评比, 是真正有可能利用平台开展网络教学的课程。笔者对这415门课程的教学行为也做了统计 (如图5所示) 发现, 教师教学行为集中在教学材料、作业建设和布置方面, 但对学生的学习反馈行为较少 (仅有不足20%的课程作业有批阅行为, 不足10%的教师对课程论坛进行关注和回复) 。仅有极少数课程对在线测试、研究性教学等模块加以利用。

3.3教学行为的聚类分析

为进一步明晰活动课程和参评课程教学行为现状, 笔者利用WEKA对符合开课条件的956门活动课程和415门参评课程的平台教学行为分别进行K-means聚类分析。

(1) 对活动课程教学行为的聚类分析 (涉及15个行为属性) —聚5类, seed=70。

84%的课程 (簇3) , 平均进入课程次数低于10次, 添加教学材料不到2个, 有添加作业模板 (平均2.85个) , 但几乎没有布置过相关作业 (平均0.1533次) , 课程论坛、常见问题、教师笔记等行为有零星开展。

13%的课程 (簇1和簇2) , 平均进入课程次数在60次左右, 有较为常态化的课程材料更新和交互活动 (作业、论坛等) , 在个别教学行为上有所侧重, 如簇1添加材料更多 (31.28个) , 而簇2则在布置作业和批阅作业的比例上 (平均为0.94, 基本所有作业都批阅了) 更愿意付出劳动, 且使用了问卷功能 (0.64个) 。

1%的课程 (簇0) , 平均进入课程次数高达158次, 积极利用课程通知和论坛组织教学活动 (平均发布30.8次通知, 平均教师发起论坛主题56.6个和回复数达到70.8) , 常见问题添加数此类最高, 教学材料更新、课程作业布置均有一定量的开展, 但作业批阅比例低 (平均0.08) 。

3%的课程 (簇4) , 平均进入课程118次, 添加了大量的教学材料和作业模板 (平均69.4个和62.2个) , 积极使用教师笔记 (2.6次) 模块和在线测试模块 (4.24次) 且批阅比例高 (0.94) 。但布置作业次数 (3.32) 与其新增作业模板数似乎不成比例, 论坛发起主题数也最多 (7.04个) 但回帖数却很少。

以上聚类结果显示, 绝大多数的课程 (84%) 主讲教师即使在学期中登录平台, 但几乎不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活动, 教学材料和作业模板的添加似乎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 (校方对各学院的网络课程建设有简单的量化标准) 。而其余16%的课程才是真正在教学中使用的平台课程, 只是教师个人的功能使用偏好有所不同。簇0聚类也显示, 对通知、论坛开展等实时交互模块的应用会更加牵扯教师的精力 (进入课程次数最多) 。

(2) 对参评课程教学行为的聚类分析 (涉及15个行为属性) —聚5类, seed=20。

73%的课程 (簇2) , 平均进入课程次数16.7次, 添加教学材料6.7个, 有添加作业模板 (平均2.84个) , 但布置作业不到1次 (平均0.66次) , 课程论坛、常见问题、教师笔记鲜有开展。

12%的课程 (簇0) , 平均进入课程次数65.6次, 教学材料添加、作业建设和布置和论坛开展等活动都有开展, 特别是作业批阅比例 (0.97) 说明此类课程注重常规交互使用的实效, 同时此类课程教师也是发布问卷 (0.67) 最多的, 说明此类教师较注重教学中的研究工作。

8%的课程 (簇3) , 平均进入课程次数在72.9次左右, 侧重教学材料 (48.2) 和常见问题 (3.3) 的添加, 有作业布置, 但基本不批阅, 会主动发起论坛主题 (2.43) 要求学生参与, 并及时回帖 (7) 互动。同时该类课程已经注意到研究型教学的建设。

6%的课程 (簇4) , 平均进入课程122.2次, 尤其注重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材料75.5, 作业模板30.5, 教学笔记2.82) , 常规作业有布置, 但批阅比例不足10%, 偏爱在线测试这一形式 (发布测试次数及批阅比例均高) 。

2%的课程 (簇1) , 平均进入课程80.78次, 注重利用课程通知 (14.4) 和课程论坛 (回帖数最高) 组织教学, 作业布置频繁 (7次) , 但批阅比例不到一半, 其他课程功能模块均无涉及。

从以上聚类结果不难看出, 除簇2外的27%的课程才是平台参与日常教学的主力军, 但依然停留在与学生共享教学材料、布置在线作业和测试等常规的辅助教学方面, 仅簇3的8% (约33门) 的课程有研究型教学模块的建设和使用。

4 结论与反思

(1) 网络教学平台的知晓度较高, 网络平台课程覆盖面广。我校自2007年引入THEO网络教学平台, 校方制定了一系列推进网络课程建设应用的政策、制度, 教师多是通过“学院通知”这一渠道获知平台, 并尝试使用。由于高校教师工作时间较为自由, 因此通过由上至下的信息传输方法, 往往能获得较为良好的传播效果。

(2) 实际应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在建课程比例低。前述诸多数据的分析均显示:在建课程数看似庞大, 但真正应用在教学中的课程占比很少。

(3) 平台课程应用深度不够, 未能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虽然在建少数课程的主讲教师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网络教学习惯, 通过及时有效的互动, 将网络教学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但大部分教师的网络教学行为仍然停留在共享教学材料、布置作业等较低层次的辅助教学阶段。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型教学、题库建设、测试开展等模块的使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引导。

(4)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的有效反馈行为少, 交互效果差。具体表现在很多课程有作业布置, 却无作业批改;有教师论坛主题发起, 却无教师回帖。反馈行为的缺失必然降低学生在线学习的有效发生[5]。

在如火如荼的在线教育浪潮下, 以上研究结论让我们不得不进一步反思:前期政策、制度是否流于形式?对量的要求多、对质的规范少, 教师被动使用教学平台。同时, 缺乏对教师如何利用平台开展混合教学的有效指导, 课程缺乏针对混合教学的课程设计, 网络教学依然游离于日常教学之外。

针对反思, 笔者认为教学管理者和促进者应着重从以下四方面改进工作思路:探索基于混合教学的工作量计算方法, 让教师有劳有获;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混合教学培训课程, 让教师有物可学;制定更为具体的混合课程开发应用评价标准, 让教师有章可循;建设服务于混合教学的教辅团队, 让教师有人可依。

参考文献

[1]黄海.高校数字化学习建设和应用推广研究:以中山大学数字化学习“115”模式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 2013, (1) :56-63.

[2]梁林梅, 罗智慧, 赵建民.大学教师网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以南京高校为对象[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1) :74-84.

[3]蔡建东, 段春雨.普通高校网络教学阻碍因素分析与解决策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4, (5) :45-50.

[4]张思, 李勇帆.高校教师使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影响因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4, (8) :49-56.

12.农业的变化真大反思总结 篇十二

本以为学生脱离了农村和农业,其实是我们没有真正引导他们接触和认识农业及农业技术,看来真正脱离农业的恰恰是我们自己。个别学生搜集的大量资料,虽然技术性语言较多,但足以见得学生对农业科学知识的兴趣,也引发了其他同学对科学知识的热情。我想:如果我真正把学生带到大棚中去参观认识蔬菜,了解蔬菜的培植技术,或者去苗圃观看植物培育情况,学生更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

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本课和第17课《酸的和甜的》一样,采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教学中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师德师风培训的个人总结下一篇:形容月亮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