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十二五”规划建议

2024-06-28

黄冈“十二五”规划建议(精选8篇)

1.黄冈“十二五”规划建议 篇一

黄冈市浠水县策湖养殖场“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惠民、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在全场干群共同努力下,我场按照“十一五”规划,圆满完成规划工作任务,主要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社会进步,平安和谐发展

(1)策湖辖区内6村、2场通村公路全部完成。

(2)策湖辖区内通信,有线电视全覆盖,教育、卫生配套设施完善。

(3)已完成四壕村、山洲坪村两个村新农试点村任务,完成策湖村为新渔村建设任务。

(4)企业干部、职工全员进入 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疗,农村参合率达到95%以上,义务教育普及率100%。

(5)策湖养殖场2007年被评为全国健康养殖示范场,2009年,中央财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核心区项目区落户策湖。

(6)配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县政府、县旅游局完成策湖生态湿地风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2、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近五年来,场城镇居民可支配年收入达到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80元。全场年产鲜鱼达到800万公斤,年出栏牲猪0.8万头,出笼家禽20万只,菱、藕、瓜、果、菜各500万公斤,螃蟹10万斤,2009年,生产总值达到1.12亿元,人均GDP15750元,与十五”比增长76%。

3、事业结构调优,发展后劲增强。

近几年策湖已建成两大基地和沿湖四大种、养殖板块经济带。

两大基地:一是优质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策湖是国家农业部认定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是省农业厅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地,是创水产大县龙头养殖基地,养殖的农产品品质和规模在全县位居前列。

二是城镇居民休闲渡假,旅游观光基地,是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是长江经济带和黄石市对江联合开发的主要生态湿地保护区。策湖可以游万亩大湖,赏千亩荷花,看白鹭群飞,钓名特鱼,吃茅山贡蟹,是武汉城市圈居民,黄石江北工业园、散花工业园区居民休闲、旅游渡假的最佳选择。现已年接待客人达到4万人次。

四大板块经济带:场南部沿“黄黄”调整公路两边是鱼、猪、禽立体生态高效养殖经济带;湖区东北部沿湖村是菱、藕、瓜果菜种植经济带;湖区北部丘陵岗地是地膜花生、双低油菜、板栗、柑桔特种植经济带;湖区中心是鱼、蟹、虾配套养殖垂钓休闲经济带。

4、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经济缺乏,除了作坊式加工业没有上规模工业企业。

(2)财税收入缺乏,集体收入只有水面上交,没有税费源。

(3)湖区洪水威胁的局面还没有改变,主要原因是进入湖区水量大,污泥淤积湖床抬高,蓄水量变小,加上湖堤年久失修,以致严重威胁湖区人民的生产生活。

(4)交通落后的面貌没有改变,虽然通村公路修通,但由于我场是武汉、黄石的后花园、特色垂钓园,进出车辆较多,进场主要交通要道只有4米宽,部分路段只能单行,堵塞严重。

二、十二五规划

(1)、发展思路

依托策湖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来定位,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建设两大基地,着力提升农业,重点落实旅游业,加快发展加工业。

一是把策湖建成散花项目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散花中百物流名特水产品原料供应基地。

二是把策湖建成国家级生态湿地风景区。策湖是个天然大湖,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湖阔水好鱼多,在策湖泛舟游湖,观其荷、闻其香、听其歌、钓其鱼、吃其蟹享受大自然,品尝农家乐。

三把策湖的无公害农产品送到散花工业园区加工增值,送到中百物流贸易市场销往全国;把武汉城市圈的市民引到策湖生态湿地风景区休闲渡假,把黄石市和散花江北园区员工引到策湖建别墅落户。

(2)、发展、建设重点

策湖湖区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模式的重点是:提升农业——突出发展水产种养业为主的绿色经济;改造农村——突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湖区不受涝灾;致富农民——加快发展策湖生态湿地风景区旅游业和水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三产业:

<1>、着力提升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主要是做好三件事:

一是把茅山大闸蟹这个品牌做大做强。策湖水草资源丰富,水质清新,益于螃蟹生长。今后我们将要扩大投放力度,力增年产突破10公斤。

二是把策湖菱藕产业做大做强,策湖湖叉、湖滩较多,销售已形成市场,现在主要是产量不够,规模不大,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三是大力推进订单渔业,积极做好与神鹭公司的服务工作,大力发展小龙虾、罗非鱼、鲜菱角和种养规模为神鹭公司提供优质生产原料。

四是大力发展蓝色工业,策湖是个渔米之乡,但出售的都是原产品,卖的是鲜鱼、鲜藕、鲜菱、鲜莲蓬、鲜荷叶,没有一个蓝色加工企业,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2>、改造农村,主要是做好几件事:一是排除水患,湖区得益于水,忧患也是水。因此,我们要继续大力整治险段,加固硬化湖堤,使湖区变水患为水利,造福于民。

二是实施村庄绿化改变村容村貌,在抓好村垸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落实“四化”任务(1)、通组公路化;(2)道路林荫化;(3)、农院林果化;(4)、安全饮水化。

三是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的要求,把沿湖各村的集体精养水面进行改造,提高抵御涝灾能力,确保村级百万集体收入逐渐增加。

<3>、致富农民,主要突出抓非农产业,致富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减少农民的关健在于不断抓非农产业空间。在这方面散花工业园、江北工业园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非农就业空间,在不离家的情况下当工人。我们应做好两件事:

第一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目标,培训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就地打工,做到农业、渔业、务工三结合。

第二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引进策湖水上休闲渡假开发商,把这个好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利用好,让渔民在养鱼垂钓休闲中得到更大的实惠。

(3)、重要发展途径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统筹策湖湖区区域经济发展之路,实现资源一体化开发、产业一体化布局、产品一体化经营、生态一体化保护。

<1>、资源一体化开发。策湖有两大资源:一是水资源丰富,但蓄水量不多、不深,必须加高加固沿湖湖堤;二是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湖区四周人文景点多,没有得到开发,建设湖区旅游产业必须按照游万亩大湖,赏千亩荷花,看白鹭群飞,钓名特色鱼,吃茅山贡蟹思路一体化开发大湖。

<2>、产业一体化布局。策湖应布局好三大产业:

一是无公害水产品养殖产业,主要抓好渔蟹混养、渔虾混养、渔猪立体循环养殖,养殖、垂钓、休闲一体化。

二是突破性的发展水产品的加工转化,加快产品增值,这里一要依靠神鹭公司;二要引进荷花、莲蓬、莲藕、菱角加工企业;三要做好做大螃蟹产业。

三是水上休闲渡假旅游产业,主要是筑巢引凤,其一要做好旅游规划,其二要逐步通过立项等途径加宽进场公路,沿湖湖堤加固硬化,改变湖区环境。

<3>、产品一体化经营。主要是做好支部+协会+农户,神鹭公司+支部+农户,神鹭公司+协会+农户等一体化经营之路,通过神鹭把无公害水产品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

<4>、生态一体化保护。策湖场村集体经济较好,湖区农民收入较高,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50元,通过测算实际已经超过了6000元,这主要得益于宽阔的水资源以及湖区现有的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但因策湖地势低是个水袋子,江北工业园区和散花工业园区的工业废水也是对策湖湖区的一大威胁,我们在密切关注,保护策湖原生态环境。

(四)、主要目标任务:

1、依托武汉“1+8”旅游圈的旅游产业发展优势,顺应“自然、文化、生态”的国际旅游发展趋势,重点突出策湖以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优美的湖面风光为核心的自然资源以及“三国文化”为核心的人文资源,加强政府领导,加强宣传促销,优化旅游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勾勒出“两年打基础,三年迈大步,五年成气候”的战略构想。将策湖打造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知名的城市与乡村两相宜的富有文化内涵的湿地公园。

根据策湖湿地公园旅游资源类型、旅游活动类型以及用地性质,将策湖湿地公园的空间布局定位“1234”模式,即:一心二环三带四区。“一心”,将策湖养殖场建成旅游中心,主要提供咨询和管理服务,也是湿地公园的集散中心。可以进行停车场、旅游码头、美食城等项目的建设与开发。“二环”,一是通过环湖公路的建设,将湿地公园的各个功能分区连串起来,环湖路呈反“8”字型,将上湖和下湖串联起来。可以进行环湖自行车道、垂钓、拓展等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二是环场公路的建设,将整个湿地公园规划区同浠散公路、大广高速、沿江大道等外部公路连接起来。“三带”,以上下湖之间以及与长江汇合处的闸门为界,将其分成三带,一为长江沿岸一带,可以进行景观地产;二为茅山新老闸一带,可以进行观光旅游如观荷花、采菱角、捉鱼蟹等活动;三为连接上下两湖的湖港一带,可以进行景观带的建设和农田迷宫的建设。“四区”,根据湿地公园的性质及要求,将我场其它地方划分为四区:生态控制区、生态游览区、生态养生区和湿地展示区。这四个区是湿地公园的旅游主区,可以开展各种以生态为主线的游乐活动。

策湖湿地公园的开发,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并重的方针,以保护湿地生态为中心;加强综合协调、分类指导和统一监督管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设完善环境安全保障体系;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保护与开发相和谐的目标。我们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旅游局的鼎力支持下,在全场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在第“十二五”规划内,将策湖湿地公园打造为集生态观光、感受自然、科普教育为一体综合性的绿色原生态旅游观光胜地。

2、进出策湖的通道和主要干线公路,全部为硬化路面,达到二级标准;策湖养殖场所辖6个村的通村公路建设已全部完成,路面硬化程度高,且每个村都设有混凝土或不锈钢结构的候车亭,方便村民出行坐车。在“十二五”头期各行政村要完成通组公路。

3、供水

在“十一五”内只有山洲坪村、场区通自来水,其余各村均为自挖井水。十二五期间每个村都用上安全自来饮水。

4、电力

策湖基本实施“5+1”电网建设工程,完成了三期乡网改造,“户户通电”、三标建设、配网改造及大修技改等工程任务。在 “十二五”期间全面满足生产生活用电。

5、电信

为加强农村市场的服务、营销工作,推进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在十二五期间按照“县级分公司+农村分局+代办”的三级营销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和拓宽农村渠道建设,基本做到每个行政村一个代理点或一种代理渠道,覆盖面达到98%以上。

6、实现工农业产值1.8亿元,城镇居民收入达到2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全面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7、突破农产品加工项目,争取建设鲜鱼加工厂一个,鲜 藕加工厂一个。扩大特种水产养殖面积至1000亩,引进新品种10个。

8、义务教育、职工保险、农村合作医疗达到100%。

2.黄冈“十二五”规划建议 篇二

关键词:“十二五”计划,地区科技发展规划,R&,D/GDP,四个方阵

R&D经费与GDP的比值不仅是反映科技投入规模的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这一指标长期保持在2%以上,其中多数国家保持在2.5%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多在1%以下。在“十五”时期和“十一五”时期中,该指标均未达到规划目标。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R&D/GDP是“十一五”时期没有完成的目标之一。他在回答记者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时指出,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是教育和科技,R&D/GDP这个指标比GDP更为重要。

根据“十二五”规划调研情况,笔者发现内地各省(市、区)“十二五”规划目标的设定与完成国家目标的要求存在一些差距。综合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资源禀赋,笔者建立模型对R&D/GDP国家目标进行了分解,并提出了各地区“十二五”R&D/GDP规划目标的建议。

“十一五”时期地区R&D/GDP目标完成情况

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科技资源的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便于分析,根据2009年各省R&D经费、R&D/GDP指标、地区经济总量3个指标,笔者将内地31个省(市、区)划分为4个方阵,来显示它们所占R&D经费份额(见图1)。

第一方阵完成情况良好,半数省(市)超过其规划目标。第一方阵江苏、北京、广东、山东、上海、浙江6省(市)是我国科技资源集中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在全国前列,属于经济科技大省。2009年,6省(市)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量近六成,平均R&D强度达到2.13%。江苏、上海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广东、浙江也十分接近目标,山东和北京距离目标有一定距离。

第二方阵完成情况尚可,基本达到或接近目标。在第二方阵中,辽宁、四川、湖北、陕西、天津5省(市)多是传统的科教大省,科技资源较为丰富,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量近二成,5省(市)的平均R&D强度为1.77%。2009年,湖北已经完成“十一五”时期的设定目标,天津接近其目标,辽宁和四川距离目标还稍有距离。

第三、四方阵多数未达目标且差距较大。在第三方阵中,河南、湖南、安徽、福建、河北、黑龙江6省多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大省,2009年,这6个省中平均R&D强度为1.05%。2009年,只有安徽接近设定目标,其他省距离目标较远。第四方阵多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科技基础相对薄弱的省(市、区),平均R&D强度仅为0.82%。2009年,只有山西和江西接近其设定目标,其他12省(市、区)距离目标较远。

各省(市、区)R&D/GDP规划目标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科技大省目标制定较保守,对完成国家目标的支撑不够。第一、二方阵几乎集中了全国近八成的研发经费,除了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他省的研发强度目标都与国家规划目标持平或低于国家目标。从调研中发现,这些省份普遍重视研发投入的强度,一些省(市)将这一指标列入了相关岗位的领导考核指标,也正因如此,它们在编制规划目标时相对保守。因此,这些地区即使完成了各自的目标,但在完成国家总体目标时仍难以达到要求。

第三、四方阵设定目标偏高,脱离经济发展现状。第三、四方阵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它们的R&D强度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也是符合经济、科技发展规律的。然而,一些省(区)制定目标时只是简单地照搬了国家总体目标,而没有考虑自身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科技投入的现状,而且对于制定的规划目标也没有明确的考核任务,因此制定的目标大大偏离了其实际能力发展的范畴,没有完成预期目标也在情理之中。

制定R&D/GDP规划目标需要考虑的因素

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阶段

R&D经费强度指标不仅仅是反映科技投入的指标,还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分析2009年各地区人均GDP与R&D/GDP的关系,笔者发现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见第21页图2)。从第21页图2中可以看出,北京、陕西在回归线上方,与趋势线偏离较远,这是由于两地的科技投入不仅体现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更多地受到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影响。内蒙古则在回归线下方,与趋势线偏离较远,也反映了内蒙古作为资源大省,目前经济快速的增长仍主要依赖资源要素的投入,研发投入相对较低。而其他省份基本分布于趋势线附近。

按照世界经济论坛以人均GDP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观点以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第一方阵和第二方阵的部分省(市)正在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阶段迈进,尤其是北京、上海和天津3个直辖市人均GDP已经超过9 000美元,它们将更多地依靠知识创造和应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驱动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综上所述,各地区在设定地区R&D经费强度目标时,要把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作为目标设定的参考依据。

充分考虑地区的科技资源禀赋

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还与国家对科技资源的布局以及本地区的资源禀赋有关,如北京,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聚了包括中国科学院在内的多家大型中央科研院所以及大批研究型大学,陕西、四川等省受国家安全战略布局的影响,军工科研院所相对集中,天津、上海作为老的直辖市,经济发达且科教资源丰富,湖北省从历史上看教育、科技资源也较为丰富。这些省(市)在设定R&D/GDP目标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同时还应重点考虑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其投入情况,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

充分考虑与国家目标相衔接

各省(市、区)在制定目标时不仅要考虑本省(市、区)的发展情况,还要充分研究国家规划目标的宏观部署,要从国家整体的角度,考虑制定的目标如何与国家目标相衔接,为完成国家目标贡献力量。经济科技发达地区一般应高于国家目标,欠发达地区则可以低于国家目标,避免冒进式地提出不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的目标,这样才能使规划目标真正发挥引导激励的作用。

关于地区“十二五”R&D/GDP目标的建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2015年R&D/GDP的预期目标为2.2%。国家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内地各省(市、区)的目标完成基础上的。据此,综合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资源状况,笔者建立模型对R&D/GDP国家目标进行分解,提出各地区“十二五”R&D经费强度目标的建议。

第一方阵多数省(市)R&D/GDP指标超过2.5%

第一方阵的6省(市)相继开始进入后工业化阶段,2015年,它们的人均GDP均将突破1万美元大关,预示着它们应该率先进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阶段。按照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要求和国际经验分析,届时它们的R&D/GDP应达到2.2%以上,具体各省(市)的R&D/GDP目标建议见第22页表1。从目前第一方阵各省(市)规划征求意见稿看,4个省(市)设定的规划目标比笔者建议的目标偏低,江苏低0.2个百分点,北京低0.3个百分点,上海低0.2个百分点,广东低0.1个百分点。按近五年的发展趋势分析,北京、上海R&D/GDP已经处在高位,R&D经费增速开始放缓,完成目标的难度稍大,但是由于两市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国家发展对两地的战略需求将是两地R&D投入增长的重要动力。

注1:增速以可比价计算,人均GDP未考虑汇率升值,各省(市、区)“十二五”规划R&D/GDP数值为目前各省(市、区)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制定的目标,下同。2:GDP测算采用趋势外推法,预测GDP增速为9%,GDP缩减率3%;R&D经费采用目标值法,依2015年R&D/GDP2.2%的目标和预测的GDP计算得出。根据各省(市)GDP和R&D经费最近5年所占全国份额变化趋势建立模型,测算得出各地2015年GDP和R&D经费总量。

第二方阵多数省(市)R&D/GDP指标超过2.2%

第二方阵多是传统的科技资源大省(市)。2015年,辽宁和天津的人均GDP将超过1万美元;而陕西、湖北、四川的人均GDP水平可能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由于这3个省拥有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如果能利用好自身的资源禀赋,其R&D/GDP指标是能够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的。其中天津、陕西、湖北3省(市)R&D/GDP要超过2.2%,具体各省(市)目标见表2。目前,湖北设定的规划目标比笔者建议的目标低0.3个百分点。5省(市)中辽宁、陕西和四川完成目标有一定难度,辽宁作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十二五”时期应该更多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靠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陕西是西部地区科研院所集聚的重要地区,但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R&D经费增速放缓;四川也是辐射西南地区的重要科技资源大省,这两地的R&D经费增长还需要较多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的增加。

第三方阵多数省份R&D/GDP指标超过1.8%

2015年,第三方阵多数省份的人均GDP在6 000~7 000美元这个阶段,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它们的R&D强度应该超过1.5%,具体各省目标见第00页表3。目前,征求意见稿中的目标普遍偏高于笔者建议的目标,河北高0.4个百分点,福建高0.4个百分点,河南高0.3个百分点,湖南高0.2个百分点。从近年R&D经费增长趋势看,除福建外,其他5省完成建议的目标难度不大,而且有进一步将规划目标提高的空间。2015年,福建的人均GDP将接近1万美元,对科技的需求将大大增加,R&D经费投入的增速应该进一步提高。

第四方阵多数省(市、区)R&D/GDP指标超过1%

3.黄冈“十二五”规划建议 篇三

《规划》内容显示,2010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出达到1.22万亿元,增加值达到3500亿元。其中,2010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2.8万种,71.7亿册(张);出版期刊9884种,35.4亿册;出版报纸1939种,500.2亿份;全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047.5万册(份、盒、张)、出口金额达3758.2万美元。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表示,在产业化方向上,新闻出版总署将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并推动产业振兴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将造就大量龙头企业,其中包括造就3-4家中央国有大型出版集团。按照这一思路,国家将加强新闻出版业的整合力度。具体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全国报刊出版单位数量降至5000家以下;全国印刷复制行业小容量低端产能将淘汰40%-50%。同时,蒋建国表示,伴随中国产业企业的做大做强,新闻出版总署将继续推进新闻出版业的“走出去”战略,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出版传媒品牌。

蒋建国指出,从行业自身看,“十二五”时期,是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产业格局调整与升级的关键时期。《规划》明确提出了关键时期的具体要求: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一步面临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任务,将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突破性进展。新闻出版产业格局进入战略调整期。随着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企业并购日渐活跃,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必将导致人才、资本和资源等市场要素更大范围的流动和重组,必将带来新闻出版产业格局的深入调整。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进入加速期。随着新闻出版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科技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形态不断创新,产业融合不断深化,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数字发行等新业态将进一步加快发展,必将推动新闻出版业转型及技术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规划》提出的关于“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十二五”期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基本到位,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产业计划完成七大重点任务,一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加强精品力作的生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三是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四是做优做大做强新闻出版产业,提高新闻出版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五是顺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推进新闻出版业转型和升级;六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七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与此同时,《规划》制定了八大措施来推动“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具体包括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科技进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强依法行政、加强组织领导。这八大措施从产业指导思想、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方式、科技、人才、产业管理等方面予以全面保障,相信能够确保七大任务的顺利完成。

范卫平司长说,在规划主要措施上,突出了政策支持与引导,为规划的科学实施与有效落实提供有力保障。《规划》提出了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科技进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加强依法行政、加强组织领导等八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在《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的同时,国家版权局还发布了《版权工作“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版权规划》)。《版权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编制,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总结“十一五”时期版权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今后5年的版权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和规划。

版权管理司司长王自强表示,此次发布的《版权规划》是我国发布的第一个专门针对版权工作的5年规划,制定《版权规划》是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现近五年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4.专家解读“十二五”规划建议 篇四

日前,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建议全文首次公布。十二五规划建议称,十二五规划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十二五规划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的工作生活都有怎样的提示作用?本报记者进行了全面解读。

原文要点一

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解读要点:

可通过国企利益分配来实现

花旗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彭程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也就是提高劳动者的税前收入,即要涨薪。诚然,在这方面政策会起到一定帮助作用,但是工薪主要是由市场决定。

另一点,规划建议要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意味着要调整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利率决定系统。

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范为告诉本报记者,我国GDP总量已居于全球第二,十二五规划将标志着我国从制造型大国向消费型大国转化。

第二,提出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十二五规划提出将扩内需放在首要位置,对于实现由“国富”向“民富”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第四,提出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收入分配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将直接决定未来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回升速度。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可能意味着在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方面会有实质性改革。此前,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下滑,而国家收入和国有企业利润占比则大幅上涨。数据显示,近些年居民的消费率(消费/可支配收入)一直在70%~72%之间,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居民的消费在GDP中的比重降低到了40%左右,原因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比重由过去的70%降到了现在的60%左右。而与此同时,政府收入的占比却从10%涨到24%左右,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比重也大幅上升。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指出,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可以通过国有企业利益分配来实现,建议国家参与国有企业的分红,然后进行再分配。原文要点二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参与国际金融准则新一轮修订,提升我国金融业稳健标准。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深化政策性银行体制改革。健全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

解读要点:

人民币利率决定将逐步市场化

人大财经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些内容,在十二五规划里面正式提出,意味着在未来5年里,这些工作是必须做并取得实质性进展。比如存款保险制度,估计在未来5年内会正式实施。利率市场化方面,也会尽早推进。赵锡军表示,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利率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并未市场化。未来5年,估计在这些方面会不断加快步伐。

中山大学金融系主任陆军表示,由于国家提出2020年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估计未来5年会在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方面有较大进展。对于存款保险制度,陆军表示,十二五规划简洁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估计会在未来5年内建立。

彭程表示,目前我们的存贷利率差太大,资本市场将居民的存款转入银行,银行再以较低的价格转向企业,从而得以压缩资本成本促进经济发展。要改变这种局面就是要改变利率的形成体系,最终走向市场化,从而缩小存贷利差。其中存款利率最迫切需要上涨,以扭转当前长期的负利率状况,贷款利率也要小幅上涨。

原文要点三

开征环保税 研究房地产税改革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

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继续推进费改税,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

解读要点:

财税收支依据将更明朗

一位税务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十二五规划提到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这是很重要的财政改革方向。相信随着十二五规划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税收依据与监管的问题会更加明朗化。彭程称,地方政府收入要多元化,房地产持有税迟早都要实施。如果中国经济改革转型成功,中国税源的重点要逐步从企业税收转向消费税。比如现在的个人所得税只占总税收的6%,太低了。

原文要点四 抑制投机需求

加强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解读要点:

未提到“遏制投资”和“稳定房价”

业内专家表示,作为指导性建议,至少说明未来五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是严加控制的,还原房屋的民生功能。

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建议当中,没有提到“遏制投资”和“稳定房价”。对此,易居中国研究院综合部部长杨红旭表示,“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只提到抑制投机需求,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合理的投资可能不会遭到政府的严厉打压,现在有两三套房的,一套自住,其他的放租作长期投资,这种情况政策可能会有所放松”。另外,“稳定房价”在建议中也没有出现。杨红旭分析认为,现在政府是在以时间换取空间,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投入。

不过,有专家表示,目前房产税主要是在旧税种上修改,准备工作也基本完成,“因此,未来五年税收改革主要还是围绕着物业税。”杨红旭称。

原文要点五 进口和出口

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

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下一步国家将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

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同时要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

解读要点:

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研究部主任李钢对本报记者表示,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关注“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这是未来五年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构想,下一步国际贸易结构将向这个方向积极转变。

李钢称,对外贸易投资结构变换也将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据了解,商务部方面将编制《对外投资合作“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重点国别和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与有关国家商签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相关部门将做好海外投资环境研究,强化投资项目的科学评估。定期发布《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对外承包工程国别产业导向目录》等指导性文件。今后,落实安排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资金,扩大对东盟、上合组织、非洲等地区优惠信贷支持规模。完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

5.第一讲、“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 篇五

王明姬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一五”前称“五年计划”)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和部署,设立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引导未来五年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路径、目标提供思路指南和行动纲领。全国各地各部门及各行业领域以此为纲,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五年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和重大部署进一步研究细化并贯彻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编制和实施了11个五年规划,改革开放前五个(“一五”到“五五”),改革开放后6个(“六五”到“十一五”)。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在这五年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共克时艰,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经过5年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年均增速达11%左右;经济总量从“十五”期末的世界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人均GDP连续跨过3000美元和4000美元两个台阶,将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全世界500种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品产量的“世界第一”属于中国。

“十一五” 圆满收官之后,下一个五年,中国的面貌会有何样的改变?人民的生活会有怎祥的变化?为完成这些改变,达成这些变化,中央又将作出什么样的部署和调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干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这些问题给出了答案,并为中国未来五年勾画出一幅科学发展、国强民富的宏伟图景。

一、深刻理解“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题和主线

五年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其灵魂和根本要求。《建议》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从战略的高度,用非常简洁的语言,阐述了“十二五”规划应达到什么目的,为什么要达到这个目的,以及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等重要问题。与前几个五年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第一次明确提出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谓五年规划的主题,就是五年规划的本质要求。“十二五”规划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发展,但一定要科学发展。所谓五年规划的主线,就是贯穿整个五年规划期的中心任务,也是把各方面任务联结起来的内在逻辑的核心。“十二五”规划的中心任务和内在逻辑的核心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围绕这条主线部署和开展各方面工作。

二、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在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作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着眼干在本世纪中叶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对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

1、现实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达11%左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9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从“十五”期末的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二位。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0美元,2010年则超过4000美元。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十一五”结束时我国将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国家经济实力增强。财政收入2006年接近4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首次突破8万亿元人民币大关,短短4年翻了一番。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与2009年相比,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175元增加到19109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5153元增加到591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分别增长7.8%和10.9%。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当用13亿这个人口基数除以经济发展成果时,就会发现,我国人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99位左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还不富裕,综合国力并不强,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的正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杜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加快经济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必须继续坚特发展是硬道理,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

2、国际国内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趋 势没有变化。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话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3、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推动科学发展

但是,心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有:经济增长的资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8.5%,但是消耗的铁矿石、粗钢、氧化铝和水泥分别占世界的54%、43%、34%和52%,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资源利用效率过低造成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近17%的土地受重金属污染,近1/4的地表水处于污染状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极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强。2009年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7%,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8年我国单位研究开发经费产出的发明专利仅为韩国的1/5。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工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经济和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较高,不同群体间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方面投入不足,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金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利障碍依然较多。要实现经济长期平稳持续发展,必须加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4、科学发展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执政的基本理念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个理念要求我们,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大利益出 友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 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俗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要求我们更家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 问题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是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将面临一 3 系列新的困难和挑战,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更加紧迫。这些挑战至少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低收入国家行列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经济发展长期徘徊、停滞,迟迟不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现象。世界银行把人均GDP在975美元以下的国家称为低收入国家,人均GDP在976美元至3855美元的国家称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人均GDP在3856美元至11900美元的国家称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1900美元的国家称为高收入国家。国际经验表明,中等收入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时期,如果应对不当,经济社会发展有可能陷入长期徘徊。据有关研究资料,二战以来,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过“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或地区只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而拉美主要经济体已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东亚(不包括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地区以及俄罗斯等国家,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正是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需求和思想观念都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社会矛盾增多,平衡难度加大。如何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2、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挑战

按照联合国定义的标准,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的人口结构称为“老年型人口结构”,把这种社会状况称为“老龄化社会”。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后,由于养老支出的增加,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速度的发展态势将逐渐失去,经济进入长期低速增长阶段。这时,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不能大幅度提高,将加剧养老负担与养老能力之间的矛盾,或者供养老年人的物质能力下降。或者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减少,由此会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甚至冲突。2010年法国因提高退休年龄,推迟领取养老金时间而引发的罢工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据有关资料,200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2009年达到8.5%。按联合国的标准,我国在本世纪初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随着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达到退休年龄,“十二五”时朝将成为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的时期,养老负担与养老能力之间的矛盾将愈益突出。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各种矛盾,继续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是我们面临的桃战。

3、应对复杂敏感国际关系的桃战

从世界近五百年的历史来看,几乎所有成为世界第二的国家都面临着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有的国家是通过战争开拓发展空间,有的国家由于应对不当,不但没能保住世界第二的 地位,甚至还沦落为“二流国家”。2010年我国在经济总量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就整体发展水平看,并不具备世界第二的实力,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有些国家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还不习惯,甚至不情愿看到中国的发展变化,不断在经济、政冶、军事、科技等方面给我国制造麻烦,设置障碍。与此同时,国际社会要求我们在维护世界和平、应对气候变化、援助最不发达国家等方面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国际关系非常敏感、非常复杂的时期。如何在复杂敏感的国际关系中,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实现和平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4、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竞争的挑战

近二百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而每次科技革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国际经济格局,一些后发国家因善于利用科技革命成果而成为先进国家。例如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强国,运输革命和化学革命使德国跻身先进国家行列,电力革命使美国成为世界强国,信息革命使美国的综合国力长期保持世界第一。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在推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信息、生物、新能源、纳米等前沿技术领域呈现即将出现群体突破的态势,以智能、绿色和普惠为特征的新产业革命蓄势待发。这一轮的科技革命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民财富的获取方式,并相应推动全球经济格局友生新的变化。面对新的竞争态势,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推出激励科枝创新的政策措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刺激经济发展、抢占后危机时代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举措。全球正在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技有了长足发展,一些科研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底子薄,高层次人材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体制和机制不完善,整体上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切实发展科学技术引领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是我们面笛的严峻挑战。

5、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桃战

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空前的伟大事业,进入现代化进程的人口规模超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人口之和。这个进程相当于在今后几十年内,我国将把西方历经

一二百年的现代化进程重新走一遍,消耗大体相当的能源和资源,排放大体相当的温室气体。如果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地球满足不了中国现代化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如果再考虑到目前一大批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在推进工业化,都将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全球资源能源供给的压力将更大。即使地球能够承受我国现代化进程对资源环境的需要,现在的国际关系格局也不允 许我们像西方国家那样依靠侵略和掠夺获取资源能源,开拓市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也不允许我们像西方国家实现工业化时那样无节制地排

放温室气体和污染环境。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在全球气候谈判中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大量进口资源和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治理生态环境,都会推动成本增加,终结我国目前所处的依靠低成本参与竞争,发展经济的时代。如何缓解资源全球约束,用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难题,也是“十二五”时期我们面临的挑战。

上述挑战已经越来越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任何一个挑战应对不当都可能使我国现代化进程放慢甚至停步。从国际经验看,应对这些挑战的基础是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加科学合理的体制和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比较高的发展速度。而要实现这样的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时期必须在“加快”上下工夫,努力推进科学发展,开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局面。

四、“十二五”时期的五大宏伟目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表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付出艰苦不懈的努力。国情和世情决定了我们只能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这就需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达到以下五项基本要求:一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二是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三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五是坚特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这五项基本要求,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根据这五项基木要求,《建议》提出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居民收入、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五个方面的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方面的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方面的目标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人民生活方面的目标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 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方面的目标是: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效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键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方面的目标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社会事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这五个方面的目标是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分领域展开的紧密相关的整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其他目标不可能实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个条件,经济发展难以持续。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大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又成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社会建设是实现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力量源泉,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坊经济体制,可以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更好地保障“十二五”各项目标的实现。

这五个方面的目标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把“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阶段性目标紧密衔接,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看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衔接。二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加明确了调整经济结构和保障民生方面的目标。这就使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更加突出,并且有了具体的考核标准和抓手。

“十二五”规划根据《建议》提出的发展目标,将提出更加具体的规划指标体系,其中有少数指标为约束性指标,用于明确和强化政府责任,包括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大部分是指导性指标,用于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

五、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为了落实中央确定的“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到经济建设备个方面,《建议》从五个方面部署了今后5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1、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完成这个任务困难很大,需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这项任务把巩固“十一五”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同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联结起来,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调整的“倒逼机制“,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长期发展打好基础。

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扩大内需。没有持续扩大的需求,就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因此,《建议》第一次将扩大内需作为一部分的标题,并阐述相关的政策,明确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第一次提出“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也就是说,我国不仅要成为生产大国,还要成为消费大国。用“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内市场规模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形成这样的市场规模需要破解体制上的障碍,建立长效机制,这就需要“十二五”期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合理引导消费行为等一系列措施,消除制约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处理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推动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平稳持续较快增长,来保证经济的平稳持续较快增长。

2、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二五”时期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肘期。实践表明,工业化、城镇化必须建立在农业现代化基础之上。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保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提高后,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求能够得到有效供给,并为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需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就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目标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我们这样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由于人增、地减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使农产品供求压力不断增加。我国农业资源非常紧缺,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7%左右,依靠传统发展方式增加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非常困难,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推进农业现代化还需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我国的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上,还表现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上。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不仅受制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也受制于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科学素养低,需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 “十二五”时期新农村建 设的重点。从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实际情况看,“十二五”期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水利,同时也要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和安全饮水、公路,沼气建设,改造农村的危房,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在公共服务方面,重点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建设,加大扶贫力度。“十二五”期间,还需要在继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质机制等方面,“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新途径”。

3、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建议》提出,我国将通过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等途径来落实这一任务。

“改造提升制造业”是今后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很大,在制造行业分类的30多个大类中,已有半数以上行业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但是制造业总体上大而不强,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一般加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大,产业集中度不高,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继续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参与国际竞争,在后危机时期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2010年9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确定的,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现阶段选择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十二五”期间将通过强化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深化国际合作,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等措施,尽快使它们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和基础。不论是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还是推进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都需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需要把发展服务业与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有机结合起来,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结合起来,与提升产业竞争力结合起来,使服务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是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能源产业”是指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这是在五年规划中第一次使用这个概念。受资源限制,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0%,虽然供应比较安全,但使 用方式很不经济,更不清洁。“十二五”期间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加快新能源的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保护生态、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核电,加强能源输送管网建设。“综合运输休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协调、便捷、安全、高效的运输体系。“十二五”期间将通过建设综合运输体系,有效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状况。

把“发展海洋经济”第一次列入国家综合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划时代意义,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务之急是“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在发展海洋经济重,必须“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这是关系到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中如何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国经济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十二五”期间必须在破解这个课题,在应对这个挑战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区域发展和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中央在《建议》中提出许多新的要求,例如:

第一次明确提出“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完整战略格局”。这个战略格局在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明确了各类区域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明确了政策优先支持的重点地区,是区域发展方面的一项重要决策。

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完善城市化布局原则,即“统筹规划、合埋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城市化布局原则。与此相适应,还第一次明确提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明确了处理大中小城市的关系的原则和方向。实践表明,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上的差距是导致产业功能差距的重要原因,也是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压力过大的重要原因。“十二五”时期如果在“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不仅能为强化中小城市功能打好基础,还将为缓解城乡和区城间发展差距、让不同地区的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提供有利条件。

第一次把“加强城镇化管理”纳入五年规划。这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城镇化水平提高后既需要加强城市设施建设,更需要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实践表明。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十二五”规划要求预防和治理“城市病”这在五年规划中 是第一次体现。

在五年规划中第一次用专门一段文字阐述住房政策。这是群众反映非常强烈的问题。必须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5、加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十二五”期间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议》在部署这些方面的工作中,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在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中,第一次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在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这是继土地使用实行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后,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提出的新的总量控制任务。这是难度非常大的任务,只有真正实施了总量控制才能把应对气候变化、节约资源的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第一次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纳入五年规划。防灾减灾的基础是加强生态保护,切实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但是,恢复生态环境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在恢复生态的过程中,由干生态破坏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自然灾害仍然会频繁发生,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因此,“十二五”时期在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应以防洪和防治地质灾害为重点,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六、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在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将会取得新的更大进展,这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重要支撑。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引领作用,“十二五”时期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对科枝、教育、人才等方面的工作。一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关键是在重点领域的共性技术,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突破,为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有效解 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二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这是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十二五”期间将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现代化教育水平。三是建设人才强国。这是未来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十二五”期间应继续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营造尊

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中央通过的《建议》中有两项要求值得关注,一个是强调“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另一个是“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这二项要求都是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出现。非常符合科技和教育发展规律,如果相关政策真正能够落实,对提高创新能力和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议》,“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六项任务中,除了落实十七大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社会管理等方面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外,还有几项是第一次出现在五年规划中。例如,第一次在提出促进就业时强调“促进充分就业”,这是对“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第一次提出“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的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对政府、工会和企业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对协调企业与职工关系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第一次提出“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的政策”,如果这项要求得到切实落实,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倡导良好的医德医风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第一次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虽然任务部署主要集中在养老,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提到国家总体规划的层次。第一次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并且用专门篇幅阐述和部署有关工作。这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非常紧迫的任务。

“十二五”期间社会事业发展还需要“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是人民群众在新时期对各级政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各级政府应履行的重要职责。这里所说的“符合国情”,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适应,把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比较完整”,就是这一体系应该包括涉及基本民生保障的各个主要领域;“覆盖城乡”,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既覆盖城镇居民,也覆盖农村居民,特别是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要 实现城乡全覆盖,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个人账户跨省可接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特续”,就是制度的设计和财力的保障,要形成一种常规的、长效的机制,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随着国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强。

3、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还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十二五”规划是第一个用专门篇幅部署文化建设的五年规划。这不仅反映了我们对文化建设认识的深化,也反映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人民群众的意愿和科学发展要求。根据中央的《建议》,“十二五”期间文化事业发展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

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一个根本、两大关键、三条标准”。一个根本,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个关键,就是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三条标准,就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十二五”期间的文化创新需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丰富,即“必须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二是精品,即“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提高文化产品的品质,创造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要满足这两个要求,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应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的责任。例如,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十二五”期间基本建设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同时要积极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例如,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文化领域,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增强多元化供给能力,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七、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主要任务

改革开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根据《建议》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十二五”期间的改革应着眼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财税、金融、资源性产品价格、要素市场和社会事业改革。这些改革任务都是近年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在这些改革任务中,关键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议》要求,“为了顺利推进改革,需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这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改革实践提出的要求。如何进行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如何明确改革的先后顺序,还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进行新的探索。

根据《建议》的部署,“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 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对外开放进入由出口为主向进口和出口并重,由吸收外资为主向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由注重数最向注重质量转变的新阶段。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和内外联系更为密切,也对我国与国际社会实现良性互动和互利共赢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时期,要适应新变化、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扩大和深化同各方的共同利益,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建议》提出,“十二五”时期对外开放领域的主要任务是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中央对落实这些任务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例如:在提出“积极扩大进口”的同时还提出要“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这对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非常重要。在提出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要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强调维护我国海外权益,有效防范务类风险。这是随着我国“走出去”的规模和水平提高后的必然要求。也是五年规划中的新任务。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提出要“积极参与金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是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国际格局和治理结构发生的变化,我国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十二五”时期的新任务。

八、“十二五”就业将会更容易

据有关部门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很大,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依旧很突出。为此,国家将继续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实施 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形成促进就业的综合政策体系。同时,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多渠道多形式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让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重点群体更容易找到工作。

1、“十二五”时期给大学生就业创造机遇

国民经济平稳快速持续增长带来更加宽广的就业前景。“十二五”期间。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挑战,但总体上看国内外发展环境有利干我国经济发展,再加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府宏观调控的经验和能力增强,因此未来的五年,我国经济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这种局面必然会带动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就业途径。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十二五”时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心然会带来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例如,“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将会加快发展,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其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教育业及批发零售业是吸纳大学生就业最多的三个行业。随着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而这些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在吸纳就业时,对于劳动力的技术、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而言,大学生在这些行业就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拓展了大学生就业空间。“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都将得到显著提高。这个变化必然对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城乡基础设施、农业公共服务等领域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需要数量众多的掌握先进知识和一定管理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到这些领域就业,把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中。

教育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将会减少结构性失业现象。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十二五”期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将发生变化。高校些业生的知识结构、创新精神、实践技能越来越符合社会的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大学毕业生中存在的结构性失业现象会逐步减少。

就业指导政策和就业服务网络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便利,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方向的重要因素。目前,“双问选择”的就业政策仍然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政策和主要模式。“自主择业”是改革的方问。但无论是“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还是“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都需要比较完善的就业服务网络。“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条件的不断成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的公益性组织和服务体系将得到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将更加规范,大学生就业将更加便利。

逐渐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维权意识淡薄,社金经验欠缺,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非常容易受到用人单位侵害。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职业介绍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等法律法规,为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依据。

2、困难和挑战依然很多

“十二五”期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

也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个变化使得未来五年大学生就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劳动力供需总量上的矛盾会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会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每年新增加的就业岗位大体上可能接近

“十一五”的平均水平。但是,劳动力市场供需总量上的矛盾仍然存在。主要由于:一是随着大学教育大众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十二五”时期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仍然较大。二是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是向提高有机构成的方向转变,投资的增加、资本的积累、科技的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带动就业的能力却在下降,可能会在一些发展潜力好的产业出现高增长不一定带来高就业的惰况。三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会产生劳动力的分流,原先的隐性失业将转变成显性失业。为了保持社会稳定,用人单位会优先安排这些劳动力。有可能出现虽然增加了就业岗位,但没有增加新的就业机会的情况。四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规模虽然已经开始缩小,但是进程并没有结束,需要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仍然较大。五是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和就业机会差距较大,导致劳动力过于集中向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转移,使希望在这些城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

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这个矛盾主要体现在大学学科专业结构性失衡、层次结构性失衡和地区结构性失衡三个方面。高校学科设置,各学历层次比例和区域布局的调整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十二五”前半期毕业的大学生专业结构取决于“十一五”时期甚至更早期的教育结构。“十二五”时期调整教育结构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大约要到“十三五”甚至更晚些时候才能体现出来。而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结构的变化是非常迅速的,有时半年的情况就会有很大差异。供求双方之间在结构调整方面的时间差,必然会表现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如2008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69%,其中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分别是:机械电子工程、医学检验、医学摄影学,注册会计师,物流工程、勘探技术与工程、建筑学、车辆工程、信息安全、过 程装备控制工程。这10个专业的平均就业率都在90%以上。2009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仅为50%。其中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分别是:地矿类、测绘类、海洋工程类、能源动力类、地质学类、环境与安全类、物理学类、仪器仪表类、材料科学类、农林管理类。这10个专业的平均就业率在60%左右。2010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3%,其中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分别是:地质工程、金融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前教育、石油工程、医学影像学、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物流工程。这10个专业的平均就业率在90%以上。三年间,就业率的变动相当大,优势专业变动也相当大。据此推测,“十二五”时期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就业意愿和个人素质与市场需求不对称问题愈加突出。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受家庭背景。社会舆论、传统观念、就业市扬现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晌。据调查,我国大学生就业意向持续向“白领岗位”倾斜,远离制造业和轻视体力劳动的倾向持续发展,愿意成为技术工人的只占被调查对象的1.8%,愿意从事第三产业服务岗位工作的只有1.9%,与市场需求的差距非常大。这个差距既是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反映,也是他们缺乏社会经验的表现。个人意愿的改变和个人素质的提升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因此,“十二五”时期大学生就业意愿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的现象仍然会存在,并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有待提高。面对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现在许多高校已意识到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着手开展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在实施手段上却非常单调,实际教育效果也亟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仅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短期就业培训,没有将提高学生就业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到大学教育的始终;仅侧重就业“技巧”的培训,对专业、职业和事业等多方面的培训还不够;只注重教会学生如何能找到工作,却忽略了学生就业后的职业规划和指导;仅对学生进行择业教育,忽视对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教导。而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才能看到效果。

3、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为了抓住“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青年大学生应当直面挑战,正确把握形势,清醒认识自己,不断提升自身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认清经济形势,增强就业信心。“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可能使大学生就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十二五”期间政府对就业问题更加重视,中央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求实现充分就业。与此同时,学校的就业指导将会更有针对性,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更加有利,大学生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大学生应对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不断增强信息心。

提高职业素养,增强竞争能力。大学生毕业后能不能把握机会,实现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外,关键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因此,青年大学生应该从刚踏入大学校门起就抓紧时间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要通过刻苦的学习,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打好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功底。利用社团组织、社会调查和实践等各种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磨练吃苦耐劳的意志,培养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根据市场需要学习多种职业技能,获取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从技能单一型向技能复合型转变,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改变传统观念,端正就业态度。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要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择业时要摆正心态,正确让识自己和就业环.境,不追求一步到位,不计较暂时得失,珍惜 每一次就业机会。要主动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正确认清自已的定位,积松主动地保持与外界的协调,度过心理不适期,正确处理考研与就业的关系,综合市场需求,职业发展走向以及就业状况等信息

统筹考量,减少盲目性。

扩大就业渠道,多方挖掘信息。大专院校目前虽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的主渠道,但“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决定了大学生本人和企业才是就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因此,大学生应该利用多种渠道了解就业信息,寻找就业岗位,积极主动地把自己推销出去,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此外,毕业生应抓住实习、社会实践等直接与用人单位接触的机会,让用人单位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从而达到求职目的。

改变求职思路,多元化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从打工型向创业致富型就业方式转变,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创业实现就业。到广大农村和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同样可以大有作为。比如《建议》提出“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等措施,对于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还有报考公务员、从军入伍、国际劳务输出等多种就业途径。这都需要大学生开拓思路,勇于尝试,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在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才干。

(作者分别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延伸阅读篇目推荐:

《五中全会:为“十二五”发展校音定调》,辛鸣,《时事报告》2010年第11期

《期待“十二五”:就业会不会更容易?》。新华网2010年10月15日。

6.“十二五”民族医药发展规划建议 篇六

内蒙古医学院 2010-06-04

一、背景材料

蒙医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蒙古民族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发展较缓慢,利用新科学、新技术、新手段的意识和动力还不足,亟待提高。为了振兴这种古老的生命科学,建议将蒙古族医药学纳入国家 “十二五”民族医药科技发展规划之中。

这对加快发展蒙医药事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感情、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繁荣、推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蒙医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及其对科技的需求

1、蒙医传统优势病种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重点选择蒙医中具有代表性的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失眠症等3个临床疗效显著、应用普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优势病种为研究对象,以蒙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临床研究评价方法,对其临床诊断技术、治疗方法、疗效评价指标等综合治疗方案等进行优化,科学、客观、规范地评价其疗效和总结其临床优势,明确有效性及其疗效评价规范,完善技术操作,为民族医药医疗临床提供实用有效、适宜推广、体现民族医药特色优势的规范的治疗方案及其技术。

2、蒙医传统特色治疗关键技术规范化研究

选择蒙医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外治疗法—放血疗法、灸疗、针刺疗法、茶酒疗法、糜子米疗法、荞麦面疗法、蒸气疗法、缠包疗法、贴敷疗法、“巴日亚”疗法、熏疗、胡椒疗法、按摩疗法、涂擦疗法、涂摩疗法、喷酒按摩疗法、掐捏疗法疗法、震动复位疗法、拔罐疗法、佩带碗疗法、缠绕疗法、“色布苏”疗法、皮疗、羊砖疗法、羊粪疗 法、沙疗、盐──沙疗法、小儿“巴日乎”疗法、婴儿的“朝热拉乎”疗法、“ 安代 ” 疗法等30种特色疗法,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从微观层次揭示其功效产生的机制,并对各种传统疗法的操作技术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种蒙医传统疗术的疗效及特色,进行专病专治临床研究。

3、蒙医专家医技医术的抢救性继承

遴选10位名老蒙医,对其医疗技术、临床经验、学术思想进行全面的研究,在深入分析,总结整理的基础上,分别出版《名老蒙医医疗技术和学术思想》专著,把名老蒙医医疗技术和学术思想全面地继承下来,并通过对名老蒙医医疗技术和学术思想的研究与继承,探索蒙医药传承方法、规律、模式、机制,分析影响蒙医药人才成长的因素,为蒙医药学术传承提供借鉴。

三、蒙药规范化研究与开发产业化研究

蒙药是蒙古医学极具特色学科,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正在培育的支柱特色产业之一。蒙药材的规范化研究 在十一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启动了“蒙药现代化研究”重大项目,蒙药规范化研究初具规模。为了加快该项研究的速度,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建议科技部在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纳入民族药的科技专项计划。

1、蒙药标准化建设

蒙药材来源的正本清源,道地药材的开发、标准化种植,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和提升,采集加工和炮制的规范化,配方制剂的标准化,以及产业化培育的研究,具有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蒙药大品种的开发研究

现临床常用的具有国家标准的蒙成药有近150种。其中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有效的,具有一定临床市场的,蒙药代表大品种约有30~40个。目前,剂型落后、质量标准低、科技含量不高而产业化水平低急需要进行蒙药二次研发。3蒙药研发技术平台的建设

目前我区蒙药研发技术平台规模较,能力弱,技术分散,利用率低。整合全区的蒙医药资源,联手攻关,将为数不多的自治区蒙药重点实验室、GLP实验中心和工程中心整合建设,建立和完善具有产学研多种功能的高科技技术平台将有利于促进蒙药产业化进程。这是顺应国家民族政策、加强我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需要及满足我国及自治区蒙药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蒙药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的重大科技问题。

三、蒙医药古籍文献的抢救性继承

蒙医药古籍文献浩瀚,对其收集、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仍有大量蒙古医学古籍文献散落在民间,有些濒临失传,需要进行抢救、发掘、收集、整理、翻译及传承。但由于经费短缺、人才匮乏及重视程度不足,使该项工作进展缓慢。建议将蒙古医学古籍文献研究纳入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计划,并进行持续支持和投入。

四、解决该问题需要采取的重大举措

7.《“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 篇七

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到“十二五”规划纲要, 未来5年推动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已经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2015年) 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 《纲要》具体描绘了我们国家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 主要阐述国家的战略意图, 明确政府工作的重点, 是未来5年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共62章5万余字, 另有5个图片和22个专栏, 分为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等16篇。

《“十二五”规划纲要》体现6大特点, 最突出的特点是规划纲要通篇贯穿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围绕主题主线确定政策导向、设置规划目标、明确战略重点。二是力求做到五年与十年、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结合, 做好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 巩固和扩大应对危机成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 为实现奋斗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三是努力体现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导向, 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四是坚持民生优先原则, 在收入分配、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 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五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六是在体现规划战略性、前瞻性的同时, 努力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这是“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 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纲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 对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进行全方位调整,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通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一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纲要》把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历史的高度强化科技创新、教育人才、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 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纲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 加强社会建议,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纲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深化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等领域的改革, 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形成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我国未来5年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已经制定。经过今后5年努力, 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各项目标, 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将取得重大进展, 科技教育发展将明显加快,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将取得显著成效,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将全面改善, 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将显著提高, 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8.黄冈“十二五”规划建议 篇八

这一天,李克强出席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出席中欧高层能源会议闭幕式并致辞,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活动一场接着一场,但天道酬勤,辛勤的劳动必将迎来丰硕的果实。

中国古诗云,“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说的是春天生机勃勃、光彩熠熠,正是展望和规划未来的好时机。

今年2月,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北京成功举行。作为会晤的一项重要成果,双方领导人宣布建立城镇化伙伴关系,重点推动在城镇可持续发展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双方同意进一步深化能源合作,欢迎并支持举行中欧高层能源会议。

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和中欧高层能源会议便是落实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共识的重要举措。

皇家剧场是布鲁塞尔最大的剧场之一,是许多国家和国际知名人士的聚会场所及著名国际会议的举办地。3日上午,近600名中欧双方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相约在此,欢聚一堂,以“交流借鉴、互利共赢”为主题,围绕可持续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与流动性两个专题进行全方位交流。

欧盟委员会总部大楼是欧洲联合的象征之一。当天下午,300余名中欧高层人士在此举行能源会议,其中包括中国和欧盟27个成员国的能源部门负责人,就能源合作规划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上,李克强作了题为《开启中欧城镇化战略合作新进程》的讲话。“中国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欧双方开启了城镇化战略合作的新进程。”他的开场白直奔主题。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各国经受了严峻考验,世界也进行着一场“思想风暴”。世人深入思考未来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方式,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共识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创新不仅成为中国的必需,也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必需。

危机孕育机遇。面对世界形势的深刻变革,中欧有识之士惊喜地发现,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和欧盟“2020战略”同步启动,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长计议,描绘了各自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体现出双方在发展思路和战略导向上难得的契合,将为双方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提供新动力。

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规划还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欧盟“2020战略”则提出,要努力促进欧盟建设一个资源利用效率更高、更环保和更具竞争力的经济,主张与中国等国在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领域进行高层次战略对话。

人气在凝聚,共识在升华。

李克强的两个讲话不断闪现出中国“十二五”规划深度对接欧盟“2020战略”的智慧火花——中欧能源合作的巨大潜力在于城镇化、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一方面,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资源环境是中国发展的瓶颈制约,在城镇化中厉行节能环保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另一方面,欧洲在新能源、节能环保上处于领先地位,在能源科技上有突出优势,需要开拓应用领域。双方具有的这些特性,恰好形成中欧战略性互补。

李克强对中国的城镇化进行了深入阐述。他说,中国的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城镇化。

当“欧洲设计”遇上“中国制造”,“欧洲技术”遇上“中国市场”时,就会产生显著而奇妙的效应。李克强表述生动,听众聚精会神。

面向未来,李克强主张中欧突出加强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分享中国城镇化和欧洲高技术产业化带来的巨大效益,为中欧合作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此,他提出三项具体建议:共促绿色发展、深化项目合作、加强管理交流。

作为此次俄欧之行的最后一场正式活动,李克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出席了有关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中欧能源安全、中欧促进电力市场相关合作等共同宣言和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双方宣布建立中欧能源消费国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中欧能源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继城镇化战略伙伴关系后,中欧互为能源消费国战略伙伴关系,中欧合作更趋务实,路越走越宽,在中欧双方人士中引起强烈共鸣。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吴海龙大使认为,中欧应抓住双方发展战略同步实施的有利时机,积极致力于实现中国“十二五”规划和欧盟“2020战略”的深度对接,扩大双方利益汇合点,努力寻求在可再生能源、城镇化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

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前提下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欧能够实现互利共赢。他介绍说,目前有400多家欧洲企业在武汉投资,投资总规模超过20亿欧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与节能减排有关。中欧之间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保方面合作潜力很大,中国地方政府与欧盟的合作项目将会得到积极推动。

欧盟地区委员会秘书长格哈德·斯塔尔对记者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需要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这正是欧中的共同利益所在,即实现可持续的城镇化建设,包括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及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等。目前,欧中在加强城镇化合作上已取得共识,接下来就是如何具体落实的问题,这需要相关机构、组织、地方政府积极参与、互动。他说,李克强此次访问欧盟并出席城镇化论坛,表明欧中关系已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欧中伙伴关系将更紧密、务实。

欧洲一环保组织首席执行官尼克·玛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欧中可以通过加强双边的能源合作来分享“低碳经济”蛋糕。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对欧中双方都意味着巨大的机遇。李克强此次访问欧盟,出席高层能源会议,显示出欧中需要更加频繁的高层对话,通过相互了解,展开务实合作,共同开发国际“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市场。

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的中欧问题专家安娜·斯塔尔对记者说,李克强此次与欧方重点就新能源、城镇化建设合作进行交流,是深化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具体体现,恰逢其时。

欧洲一些媒体认为,李克强此访期间,中欧双方签署有关清洁能源、电力市场、城镇化等协议,表明中欧关系不断拓宽,双方合作得以深化。中欧双方将在建设能源节约型绿色城市上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同时注意到李克强在多个场合力促欧盟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相信这对中国和欧盟双方都有利。

……

飞机在跑道上开始滑行,我还在争分夺秒地和国内编辑部电话沟通稿情,必须赶在飞机起飞之前将所有稿件发回国内。成功了!飞机腾空而起,离开了布鲁塞尔上空,带着我们成功的喜悦,返回中国。

欧盟简介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成员国12个。经过6次扩大后,至2007年1月,欧盟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5.025亿、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2万亿美元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最高决策机构为欧盟首脑会议,即欧洲理事会。欧盟首脑会议由欧盟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顺序基本按本国文字书写的国名字母排列。欧盟首脑会议主要负责制订“总的政治指导原则”,其决策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目前,欧盟首脑会议每半年举行2次。2012年1月1日,丹麦正式接替波兰,成为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任期至2012年6月。

上一篇:上海 社保缴纳证明下一篇:五数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