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说明

2024-06-14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说明(精选8篇)

1.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说明 篇一

新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 一单元

主题:四季之美 阅读策略:学习朗读,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汉语之美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1.春/朱自清 2.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二单元

主题:致爱亲情 阅读策略:学习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写作:学会记事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6.散步/莫怀戚 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 8.《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三单元

主题:学习生活 阅读策略:学习默读,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11.窃读记/林海音

12.《论语》十二章 四单元

主题:人生之舟 阅读策略: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理清作者思路 写作:思路要清晰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15.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16.诫子书/诸葛亮 五单元

主题:动物与人 阅读策略:学习默读,学做摘录,概括文章的中心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17.猫/郑振铎 18.鸟/梁实秋 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20.狼/蒲松龄 六单元

主题:想象之翼 阅读策略:学习快速阅读,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文章 写作:发挥联想与想象 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2.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太阳船/吴望尧 23.女娲造人/袁珂 24.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塞翁失马/《淮南子》、杞人忧天/《列子》

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秋词(其一)/刘禹锡、南园(其五)/李贺、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七年级下册 一单元

主题:群星闪耀 阅读策略:学习精读,字斟句酌,把握人物特征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1.邓稼先/杨振宁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3.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胡适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二单元

主题:家国情怀

阅读策略:学习精读,学做批注,了解抒情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怀

写作:学习抒情 5.黄河颂/光未然 6.最后一课/都德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木兰诗 三单元

主题:凡人小事 阅读策略:学习精读,熟读精思,把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 写作:抓住细节 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10.老王/杨绛 11.台阶/李森祥 12.卖油翁/欧阳修(旧文回归)四单元

主题:修身正己

阅读策略: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写作:怎样选材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14.梅岭三章/陈毅 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6.古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 五单元

主题:生活哲理

阅读策略:学习比较阅读,了解描写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写作:文从字顺 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19.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望岳/杜甫、登飞来峰/王安石、游山西村/陆游、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六单元

主题:科幻探险 阅读策略:学习浏览,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

写作:语言简明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2.太空一日/杨利伟 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

24.河中石兽/纪昀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王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晚春/韩愈、泊秦淮/杜牧、贾生/李商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约客/赵师秀 八年级上册 一单元

主题:变化着的社会 阅读策略:阅读新闻类文章,获取主要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写作:学写消息 1.新闻两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2.香港回归新闻一则

3.特写两篇:“中国速度”震惊雅典/孔宁、张军、袁虹衡、“飞天”凌空/夏浩然、樊云芳4.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朱玉、万

一、刘红灿 二单元

主题:生活的记忆

阅读策略:阅读传记类文章,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写作:学写人物小传 5.藤野先生/鲁迅 6.我的母亲/胡适 7.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 8.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三单元

主题:美景依然

阅读策略: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 写作:景物描写要抓住特征 9.三峡/郦道元 10.短文两篇:与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1.与朱元思书/吴均 12.唐诗五首: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春望/杜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四单元

主题:情感哲思

阅读策略: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把握其共性和个性

写作:语言要连贯

13.背影/朱自清 14.昆明的雨/汪曾祺 15.那树/王鼎钧 16.外国散文两篇:谈惬意地生活/蒙田、我为何而生活/罗素 五单元

主题:文明的印迹

阅读策略:学习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写作: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17.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18.苏州园林/叶圣陶 19.梦回繁华/毛宁 20.蝉/法布尔 六单元

主题:情操与志趣

阅读策略: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虚词 写作:表达要得体 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22.愚公移山/《列子》 23.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24.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行路难(其一)李白、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移居(其二)/陶渊明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八年级下册 一单元

主题:民风民俗

阅读策略:了解民俗,尊重民间文化,学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写作:学习仿写 1.社戏/鲁迅 2.庆祝旧历元旦/林语堂 3.春酒/琦君 4.安塞腰鼓/刘成章 二单元

主题:科技之光 阅读策略:把握主要观点,提取主要信息,领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写作: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5.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7.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克劳斯•冯•克利青 8.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三单元

主题:养性怡情 阅读策略: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句式 写作:学写读后感 9.桃花源记/陶渊明 10.小石潭记/柳宗元 11.海国记(节选)/沈复 12.《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四单元

主题:思想光芒 阅读策略:了解书信和演讲的特点,领悟作者的思想,获取有益的启示 写作:学写书信

13.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14.讲故事的人/莫言 1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 16.傅雷家书两则/傅雷 五单元

主题:江山多娇 阅读策略:阅读游记,了解游踪,把握叙述角度和景物描写的特点

写作:学写游记

17.壶口瀑布/梁衡 18.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 19.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马丽华 20.登勃朗峰/马克•吐温 六单元

主题:情趣与理趣 阅读策略:诵读古诗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经典语句 写作:学写故事

21.《庄子》故事两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2.《礼记》两则: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 23.马说/韩愈 24.卖炭翁/白居易(旧文回归)

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诗经》、子衿/《诗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送友人/李白、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卜算子•咏梅/陆游 九年级上册 一单元

主题:自然之音 阅读策略: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 写作:学写诗歌

1.沁园春•雪/毛泽东 2.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 3.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郑愁予 4.致云雀/华兹华斯 二单元

主题:砥砺思想

阅读策略: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的中心

写作:表达观点要清楚 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7.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8.短评两则:“传言伤农”,后果更加严重/王玉琪、烟花易冷,文化弥新/陈晓波、商意盈 三单元

主题:游目骋怀 阅读策略: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情感,能联系时代谈感受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 9.岳阳楼记/范仲淹 10.醉翁亭记/欧阳修 11.湖心亭看雪/张岱

12.诗词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四单元

主题:青春年少 阅读策略: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 写作:学习缩写 13.故乡/鲁迅 14.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15.孤独之旅/曹文轩 16.心声/黄蓓佳 五单元

主题:理想信念 阅读策略: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写作:论证要合理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 19.无我与不朽/钱穆 20.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 六单元

主题:人物百态 阅读策略: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节和结构,揣摩小说的语言

写作:学习改写

21.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22.范进中举/吴敬梓 23.三顾茅庐/罗贯中 24.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旧文回归)

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杜甫商山早行/温庭筠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咸阳城东楼 /许浑无题 /李商隐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九年级下册 一单元

主题:生活咏叹 阅读策略: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情感 写作:学写诗歌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3.短诗五首:月夜/沈尹默、沙扬娜拉/徐志摩、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断章/卞之琳、风雨/芦荻 4.海燕/高尔基 二单元

主题:人物画廊 阅读策略: 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学会欣赏小说 写作:注意审题立意 5.孔乙己/鲁迅 6.变色龙/契诃夫 7.蒲柳人家/刘绍棠 8.溜索/阿城 三单元

主题:家国之思 阅读策略: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观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写作:讲究布局谋篇 9.鱼我所欲也/《孟子》 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四单元

主题:读书鉴赏 阅读策略:了解作者观点,提出看法,探讨疑难,尝试迁移运用 写作:勤于修改润色

13.短文两篇:谈读书/培根、不求甚解/马南邨

14.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 15.驱遣我们的想象——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 16.无言之美/朱光潜 五单元

主题:舞台人生 阅读策略:阅读戏剧作品,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人物,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写作: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17.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18.屈原(节选)/郭沫若 19.枣儿/孙鸿 20.音乐之声(节选)/厄内斯特•勒曼 六单元

主题:浩然正气 阅读策略:诵读古诗文,感受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写作:表达力求有创意 21.曹刿论战/《左传》 22.出师表/诸葛亮 23.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4.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课外古诗词诵读:定**(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2.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说明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字形、看图片、动作演示、展示汉字演变等方法,识记“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9个生字,认识新偏旁“三点水”和“草字头”。

2.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正确书写“可、东、西”3个生字,学写新笔画“竖钩”和“竖弯”。

3.借助生动的画面,通过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同桌合作读、表演读等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采莲人的欢快之情,体会江南的景色之美。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江南美景图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江”“南”:重点认识新偏旁“氵”,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姓名认读“江”;指导“南”的读音。

二、走进诗歌,识字读文

1.自由读古诗,要求:边看插图边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同桌互读古诗,学习圈出来的不认识的字,教师巡视。

3.教师呈现古诗,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预设“采”字的教学:

(1)卡片出示“采”字,指名学生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2)播放“采”字的微视频。

4.同桌互读古诗,读准字音。

三、学习诗句,感受美景

(一)学习前两行诗句

1.课件出示江南采莲的美景,提问:你最喜欢江南的什么风景?(莲叶、莲……)

2.交流反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

(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莲”,学习新偏旁“艹”:“莲”就是荷花,“采莲”就是采莲子;“莲”可以和哪些字交朋友?(莲叶、莲花、莲蓬……)

(2)指导学生感受荷叶“田田”的美景。

仔细观察莲叶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赞美莲叶———碧绿的、一张接一张的、层层叠叠的……莲叶这么多、这么密,就是古诗中的一个词———田田。

指导朗读:江南采莲时节,大大的、绿绿的莲叶一张挨一张、一层叠一层,多美啊!谁来美美地读给大家听?让我们配乐朗读,再一次美美地读一读这两句诗。

(二)学习后五行诗句

1.师:看着莲叶的美景,听着你们动听的朗读,湖中的小鱼也乐了。瞧,它们也来了。

图片出示红色的“鱼”字,学习“鱼”字。

2.读后五行诗句,小鱼儿在莲叶间干什么?

学习生字“东、西、北”。看图猜字:

3.创设情境,体会“戏”的快乐。

师:谁来当小鱼?这条小鱼,你想游到哪儿去?(反复巩固认读“东、西、南、北”)小鱼小鱼,你的心情怎么样?(自由自在、快乐)

小鱼这样自由快乐地在莲叶间游戏玩耍,诗句中用了哪一个字来表达小鱼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鱼“戏”莲叶间的自由快乐之情。

(三)游戏表演,熟读成诵

1.播放歌曲《江南》,加动作表演读。

2.用师生对读、同桌表演读、拍手歌等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3.看课文插图,背诵古诗。

四、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1.摘莲叶,读生字。

师:小鱼快乐地玩耍着,我们也来做一个游戏吧。(PPT出示)莲叶间藏着许多生字,谁认识它们?(北、江、可、鱼、采、莲、东、西、南)

2.出示“可、东”,认识新笔画“竖钩”。

观察比较,这两个字有哪些相同的笔画?认识“竖钩”,红线勾出竖钩在田字格中的不同位置。

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东”字书写,边范写边说口诀:一横平平稳又稳,撇折折在横中线,左右两点齐对称。

学生书写,反馈评价,学生再写一个。

3.播放“西”的书写微视频,认识新笔画“竖折”。

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反馈评价—学生再练。

【设计意图】

汉乐府《江南》是一首优美的采莲曲,富有江南水乡特色,语言生动活泼,格调清新明朗。整首诗短短七行,前两行写了江南水乡的美,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了鱼儿在莲叶间游水嬉戏的情景,还配有淡淡的水墨画,孩子们很喜欢。学生在这之前只学了两篇课文,识字量少,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都有一定的困难。基于学情和第一学段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努力达成“识好字、读好文、写好字”这三个要求。

一、“多种方式”识好字

在教学中,我试图引领学生通过看字形、看图片、动作演示、观察汉字演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好字。在集中识字环节,制作“采”字微视频,通过展示“采”字的演变,变抽象线条为生动图形;继而联系生活经验,点明“采”有“摘、取”之意,表示人用手去拿、取,又把“采”字放入果农摘果子的生活情境中(“爪字头”代表伸手去取,“木字底”代表一棵结满果实的树),这样学生识字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在巩固环节,我以歌曲、游戏的方式作为课间操复现,集课中放松游戏、识字、诗歌梳理于一身,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既消除了疲劳,又自然而然地背诵了课文,更为接下来的写字教学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朋辈互助”读好文

“朋辈互助”是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一条路径。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借助“朋辈互助”的学习方式,同桌共读一首古诗。在朗读环节,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小组合作、师生对读、问答读、小组合作演读、情景表演等方式,运用角色转换入情入境,演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采莲人的欢快,体会江南景色之美。

三、“观察比较”写好字

3.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说明 篇三

摘要:“部编本”语文新教材课后习题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是“部编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利用这些课后习题,不仅能够指导学生自学,优化课堂,还能够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新教材;指导自学;课堂教学;提高能力

G634.3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是教材编者针对课文自身特点设置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题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思考探究,该部分内容主要围绕课文内容、情感、主题、写法和疑难展开;其次是积累拓展,该部分以积累、品味、拓展、延伸为主,与文本以外的内容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两个层次相互联系,逐步渐进,由课内到課外延伸拓展,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扩大拓展学习资源。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中考及课时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对课后习题的处理少之又少,课后习题作为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意义。

针对“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的特点,笔者认为要发挥课后习题的作用需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积极利用课后习题,指导学生自学

叶圣陶曾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后习题来指导学生自学。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分为两个部分: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可积极利用这两部分的练习题(特别是思考探究),将其与预习部分相互结合,作为预习要求给予学生。很多同学在预习时不知所措,教师将习题与预习提示结合指明要求,指导学生自己预习,指导学生自己批注,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基础知识,并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碰到文言文时,要求学生利用手中工具书完成练习题,并通过练习题去学习、理解课文。比如在学习《世说新语二则》时,笔者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一边注意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修养,一边自己解决课后习题要求积累的文言词汇,自己疏通文意;对于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课后的练习题,笔者挑选一题或者几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该题迅速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内容,比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思考探究部分的第一题: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笔者将此题作为预习任务安排给学生,学生把握住这道练习题,也就读懂了文章,弄清了文章的脉络。这样可谓一题多用。

教学资源就在身边,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对课后习题的积极利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二、巧用课后习题,优化课堂教学

对于“部编本”的课后练习题,教师应以灵活性、实用性、开放性的态度来对待。有助于课文理解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它们放置到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借助课后练习中的简答、图表等题来讲解课文。比如在学习《纪念白求恩》时,为了更好的学习对比论证,笔者借助思考探究中图表来讲解课文,通过使用该练习题,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内容正确,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也可以将练习题作为课堂讨论的主要问题,对理解全文具有提壶挈领作用的练习题,教师可以围绕这道练习题,引导学生读书与讨论,灵活而巧妙地串联起了本课的教学过程,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比如学习《春》时,最关键的在于赏析不同春日图景,笔者将思考探究的第一题作为贯穿整堂课的牵引线,将练习题融合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春日图景并对其进行赏析。通过该题的串联,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也掌握了赏析的方法,从而收获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合课后习题,提高学生能力

“部编本”教材课后习题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主要应用课后习题来提升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是课外阅读能力,部编本教材实际上是“读”、“写”结合的教材,因此,很多课文的课后习题需要阅读课外材料,针对这部分练习题,笔者会在每周四下午第四节课为其提供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或作为假期读书笔记作业安排给学生。比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笔者结合课本《名著导读》中有关《朝花夕拾》的内容,让学生假期回家看《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并做读书笔记。其次是写作能力,“部编本”即重视读也重视写,多数课后习题均有写的要求,这些练习题为学生的课外练笔提供了写作素材和契机,因此笔者将课后习题与学生的每天随笔结合来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比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我将课后习题: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作为随笔任务完成,同学们结合刚刚学习的内容,纷纷回忆起家乡的冬天,精心构思,很快,一篇篇精彩的短文就写成了。这种趁热打铁的做法,即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又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最后是口语交际能力,有些题是要求小组合作表演或者是诵读的,我会通过表演比赛、诵读比赛、课前三分钟演讲来深化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时,文章内容多为对话,我让学生仔细揣摩感情,然后请学生展示表演。学生们一个个自动带入,在学生展示表演后,许多同学都声泪俱下。

课文后练习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文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着力挖掘课后习题价值,充分发挥课后习题作用,能够指导学生自学,也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教学思路,不断提高学生各项能力,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肖龙芳.讲之有功有限习之功无己——以平实的心态聚焦课后练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6).

[2]杨丽华,顺泉洪.例谈对新编初中数学教材习题的使用和改编[J].《上海中学数学》,2015,(7).

4.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培训 篇四

一、明确统编教材的不变与变化

一)

不变的1、编排方式科学合理。

2、课程理念依旧。

1)

立德为魂——坚持“人文”与“语文”的有机统一。

2)

能力为重——强调阅读表达关键的能力培养。

3)

读书为要——课外阅读课程化。

4)

语用为本——突出语文课程的应用导向。

二)

变化的1、阅读进阶

1)

循序渐进,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2)

尝试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形成初步的文体意识。

3)

了解文章表达顺序,初步领会文章表达方法。

4)

从宽泛的感受体会文章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言到初步文学鉴赏。

5)

渐次掌握提问,有目的的阅读策略,发展阅读关键能力。

6)

便学利教,有情趣。

7)

强调实践,重视读写结合。

由上述内容可见,新旧教材相比较,变化极大,所以在运用统编教材教学时不能一课一课的研读,而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去看,教学授课不用太费心思做花哨,要按提示,老老实实的教教材。

二、统编教材的特点。

一)抓住“语文要素”。“要素”是指重要的元素,是微得不能再微的元素,是细节。“语文要素”中“语文”一词,不是指语文这一学科或事物,而是指语文这件事。“语文要素”应该理解为“语文学习要素”既包括语文知识,也包括语文能力,还包括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温如敏先生的语文要素思想:一必备的语文知识;二基本的语文能力;三适当的学习策略;四良好的学习习惯。部编教材从三年级形如,每个单元前的单元页中便明示了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

那么如何识别“语文要素”呢?

我们可以在单元页中看到左上、右下出示的句子。上面句子或抒情或名言或诗句,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即点明了本单元展示的文明、文化或传统等)。下面内容提出了训练项目,及与阅读有关的目标则为“语文要素”。

如:四年上第一单元单元页中右下内容为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②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推荐的理由。“想象”、“感

受”、“推荐”指向了”语文要素“中的“策略”和“能力”。有必要一提的是,第二条中提到的“向同学推荐一个地方,写清推荐的理由。”

除明确指向学生要具备的要素之一“语文能力”外,还明示了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所以也将此条称之为“习作要求”。在设计教学时,一定要仔细研读,以便抓住教学重心。

另外,从三年级开始,每册书里都有两个特殊单元。在翻阅单元页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三、四、五、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右下“语文素养”部分会有一个笔状图标,这一单元页中“语文素养”的内容更多会指向习作要求,同时这一单元后会出现带点评的习作例文,则这一单元为“习作单元”。

教科书究竟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一个独特的习作单元呢?

习作单元的出现是希冀成这一个“像作家一样阅读”的理想课程。比如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从阅读到习作都围绕“观察”这一概念,即如何培养我们学生发现美的眼睛,这难道不是培养我们学生未来作家的基本素养吗?

又如六年上第五单元的主题是“怎样围绕中心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强调的是立意。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1、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2、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这两个要素都侧重于“写作”,被确定为写作要求,所以整个单元的教学要围绕着“围绕中心选材”这一写作学习主题,以两篇精读课文为例,将阅读训练要素,转变为学习活动。

统编教材另一个特殊单元为“策略单元”。这一单元出现在三、四、五、六年级上册教靠前的单元。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是“策略单元”,这一单元的三篇课文依次是《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三篇课文从题目上看便知道无论是体裁还是内容都完全不搭,但实际上它们都指向一个目标“提高阅读速度”,这便是学习本单元的策略。这三种不同体裁的文章旨在让学生在不同文体中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所以第一篇课文前都有文前导言,为学生提供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如《搭石》中介绍了“不要停下来,不回读”,《将相和》中提供了“连词成句的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篇说明文,但重点不是突出说明方法,而是推荐学生“借助关键词语读”来提高阅读速度。

除此之个,包括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在内的,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阅读策略是“预测”,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策略是“提问”,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策略是“有目的的阅读”,这四个阅读策略的选择是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教材文本积极构建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从“教课文”走向“教阅读”,从而一步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讲求策略

什么是策略呢?

以前我们常说讲方法,方法是什么?方法是手段,它具有可操作性、可视性。而策略是内隐,是实现一个目标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

题,制定若干方案,并根据形式的变化和发展重新组合制定出新方案或选择相应的方案实现最终目标。如夫妻吵架,女方惯用手段是哭、闹、上吊,经过无数实践最终得出要一哭二闹三上吊,那么哭、闹、上吊为获胜而使用的方法,而对三者的排序便是策略,三都顺序是不能颠倒的。而教材所编排的策略亦是如此,我们把四个年级教材“策略单元”单元页内容对比便会发现语文学习策略是在一步步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阅读。

同时还要明确的是“策略单元”的出现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应用作铺垫,语文的两大核心能力是“读”和“写”,二者密不可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读”和“写”的迁移,做到阅读与表达并重,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做到像作家

一样去观察,你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精彩;像作家一样去思考,你才能在平凡中见到深刻;像作家一样去表达,你才能把所思所想和更多人去交流,所以统编教材的单元文本组合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课外阅读“三位一体”,课堂中要倡导“1+x群文阅读”的方法,将课外阅读课程化。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作用是什么呢?

精读课文是:给例子,教方法。

略读课文是:用例子,练方法。

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交流平台”进行“教”与“学”,因为“交流平台”的作用是通过人物对话的内容提示我们每一课用什么

方法学,学些什么内容。同时不能忽视“阅读链接”,因为它的作用是对前面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迁移,既帮助理解课内又用于学到的方法的检测。有一则案例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狗学叫》,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学习生字和多音字,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生字以词组形式分别以加拼音、去掉拼音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又将多音字放在句子里学习,虽是略读讲课文,也做到了重视“识字与写字”的教学。

第二环节:首先提问学生预测的方法,接下来从题目入手连续设计四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预测,期间穿插朗读教学和标点教学。

第三个环节:对故事的三种结局进行预测并与原文结局相比较,讨论交流自己的猜测与作者思路的异同。这一环节是在预测基础上引导学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根据课后练习题设计的,所以除“交流平台”外设计教学时“课后练习”也要充分考虑。

第四环节:教师对如何阅读地一个总结,并顺势出示了一篇课外阅读《死了一百万次的猫》,授课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头,讲到猫死了两次以后便戛然而止,要求学生猜测以后猫是怎么死的?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尝到的阅读策略——猜测、想象发挥到了极致,并引起了阅读原著的兴趣。这堂课到此也充分展现了“1+x群分阅读”的作用与优势,同时提升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低年级又该如何教学呢?

汉字的特点是“以言著象,以象尽意。”低年级的孩子仍以“识字与写字”教学为主,但要与阅读相结合,让本课生字在语境中反复呈现,最终达到语用的目的。

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夜宿山寺》,本课要求认识的8个生字其中6个是本诗中的,在教学中应将生字放入语境当中学习识记。如“宿”字,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拆字想象,宝盖——房子,单人——人,百字先了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在“百”在古代是人用来躺着的席子,所以百——席子,这样通过识记生字进而理解了题目“夜宿山寺”是诗人李白到山里游玩到天黑,无法回家而找了一家寺庙借宿。既教会了孩子学习的方法也使他们在想象中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1、预测类,提问类,提速类课文,不能提前预习。

2、老课文在新单元有新任务,要用新办法解决它。

3、类似《好的故事》这样的文章,要借助相关资料读。

5.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五

你会写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对每个语文老师的教学工作具有许多的帮助。语文老师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文章的写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你喜欢。

#184264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动手做做看》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篇阅读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学家朗志万故意把一个错误结论告诉小朋友,再问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不迷信,在____的启发下动手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学家真正的目的。本单元的教育专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创造”。《动手做做看》是本组单元的首篇课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生动教材。

(二)《新课标》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

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动手做做看》说课稿: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等。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及第一课时目标完成情况,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2)知道什么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兴趣。

2、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比较认真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行为。

3、情感目标:

(1)感受动手做的乐趣,认识动手做的意义。

(2)唤起学生善于思考、注重实践、不迷信的意识。

确立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家的真正目的,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二、说教法、学法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结合新课改理念与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我采用了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中去体验、思考、领悟,并启动师评、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三)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四)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下面,我向各位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动手做做看》既是课题,又是文章主题,我便顺水推舟如下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3课《动手做做看》,请大家先来动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如此直截了当,一语双关,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呼应课题。

接着,我以“偷梁换柱”之法,将文中科学家向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拿来考学生,创设一个师生问答的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可算作一种知识。学生与文中小朋友的年龄相仿,有着相类似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和心理活动与文中有着极强的雷同性。这样,就利于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为下一步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和感情朗读打好基础。

(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情境之后,教师由摇身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笑问:“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你们不觉得熟悉么?在哪见过?”在学生恍然大悟间,教学戏剧性的进入第二程序。学生此时学习习兴趣倍增,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正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

第二程序是全课的重点部分,教学的三维目标要在这里实施体现,教学重、难点也要在这一程序中解决。诸多目标若想做到“剪不断,理不乱”,就得像蜘蛛结网那样——围绕一个中心,有序地连线,恰当的打结,将教学的过程组成有机整体。基于此,我确立了“逻辑推进,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将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分散到两大环节中,如:第一大环节(1——5自然段)围绕朗志万提出的问题,从几个小朋友不同的表现着手。第二大环节(6、7自然段)抓住伊琳娜的情绪变化,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如此,每个环节都围绕课文内容这个中心,有序地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并恰当的运用讨论、交流、实验、评价、点拨以及不同形式的朗读等手段,随着课文情节的发展,相机落实各项目标,解决教学重点,并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完成难点的突破。

(三)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依据上述理念,这一程序中,我让学生进入角色,再次感受、体验,将领悟内化,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同时启用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巩固教学重点,落实能力目标。

(四)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这一程序设计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其在角色朗读中的个性化感悟,回味教学难点。并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学习兴趣的可持续发展。

(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最后一环节,我布置学生在课外书或网上收集名人名言,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拓展学习空间,锻炼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在设计上力求简洁、直观、条理清晰。既概括本课要点,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进而辅助教序,提高学习效率。

#184263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一、说教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文字秀丽,同时包含丰富自然知识的儿童诗,它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生动有趣的。这首诗歌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自然科学知识,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篇有趣的课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一下几点:

1、认识4个生字,会写“盏、慌”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诗歌内容,知道一些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

由于这是一首诗歌,我把教学教学重难点定为: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一些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

二、说教法:

1、引导先学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课前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学指南的要求,先学课文,完成一些相对应教简单的练习。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工具书或其他方式解决问题。

2、“以读代讲”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文是一首文字秀丽,同时包含丰富自然知识的儿童诗,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如:指名读、自由读、范读、小组赛读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积累语言。

3、“举一反三”法。针对本课特点,二、三、四、五节的结构都是一样的。我首先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节,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朗读。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四、五节,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

4、“直观教学”法: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三、说学法: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结合我校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因此,我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先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自主学习,读中感悟,这体现了先学后教的要求。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堂课的开始,为了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情境创设中,应该做到新颖,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新的情境,从而产生好奇心,达到集中注意力的目的。教学开始,我首先创设情境,提出了两个问题:如果你在大街上迷路了,你会怎么做?另一个问题是: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又会怎么做?这两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区分在不同的地点迷了路要用不同的方法。然后我顺势导入课文:我们来学习课文,看看如果在野外迷了路,有什么办法分辨方向。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然后老师范读一遍,让学生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如字音、节奏等。接着让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按着老师的方法读诗歌,然后把本课的生字读一遍。这样,学生对于课文的生字和大概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3)自主学习,突破难点

这一教学环节是为课文的教学难点设计的,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对白天、晚上、阴雨天和冬天这四种情况下寻找方向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理解并不一定到位。由于第三、四、五节的结构都与第二节相似,所以我首先让学生读读第二节,通过朗读、课件演示,让学生知道“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紧接着学习生字“忠”,然后进行词语积累,引导说话,除了“忠实的向导”还可以“忠实的……”。接下来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第三、四、五节。同时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稠”和“稀”的意思。

(4)多种形式朗读,突出重点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教学更应强调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本诗是写自然科学常识的诗歌,语言清新秀丽,富有情趣,我就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

(5)游戏巩固,指导书写

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对课文有个总体的认识,我设计了游戏“喜羊羊回家”,这样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检测了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顺其自然地过度到指导书写。

五、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寓学于乐。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兴趣十足。

2、朗读感悟,积累语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教学更应强调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3、自主实践,发展能力。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激励赞赏,体验快乐

#184245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一、说教材

《玲玲的画》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教材的主题是“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我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脑筋”这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人物的心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其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是教学的重点,理解爸爸说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策略

(一)抓主线,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浅显,没有诗情画意的语言,该如何下手?考虑再三,我决定以玲玲的情感变化:满意(画好作品)——着急(弄脏作品)——更满意(画更漂亮)为本文的主要线索展开教学。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听课文录音,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再通过三幅画,理清玲玲从“满意”到“哭了起来”再到“更满意”的情感变化。从而形成了“心情变化为主线”,“以画为辅助”的两条线索。这两条主线相互交错,相辅相成,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般明了了。

(二)抓朗读,读中体会,悟中朗读。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跟“读(走进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带着感受读(表现文本)”这一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落实以读为本的原则。首先保证阅读的时间,从整部分朗读,到重点句子的研读,给学生充分的感悟时间。其次,在朗读形式上,采用自读、范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我始终牢牢抓住那条情感主线,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紧紧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语言,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例如在玲玲画好了画,满意地端详自己的画时,就引导学生表演,并在表演中去体会玲玲的“满意”;在爸爸问玲玲“怎么了,孩子”时,就做了引读处理,让全班同学也一起问问玲玲;在玲玲哭了起来时,就指导学生想想,哭着说话时该怎么说,从而读出玲玲着急、伤心的语气;在指导读第8自然段时,引导学生从“满意地笑了”感悟到玲玲高兴的心情,从而读出玲玲想出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后的“满意”心情。

“从读中来,到读中去”让学生从读中去体验,从读中去换位思考,从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学生就从读中得到了心灵的意会,体验在读中就得到了升华,理解从读中得到了加深,情感在读中也得到了熏陶。

(三)抓拓展,联系生活,重视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节课中,在理解端详一词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想象、表演,这样,将学生的亲身感受引入课堂,使学生理解的更加深刻。再如:在生活中,同学们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是否像玲玲一样动脑筋思考,将坏事变成好事呢?根据学生的不同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自由交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课堂。

四、教学反思

教学始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整个教学过程暴露出了一些缺点和不足。如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过于严重,牵引的痕迹比较明显,需要进一步改变教学方式。课堂评价语言也比较苍白,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课堂评价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将成为我今后教学工作不断努力、探索的方向。

#178944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2、通过读文,让学生喜欢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指名读词语。昨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琼斯太太那只淘气又可爱的猫——莫格。看!它给我们带来了这些词语呢。谁来读一读?

2、师简单叙述上节课的内容。(莫格蹲在水边找鱼吃,身上被雨淋得透湿。等琼斯太太把它叫回来的时候,它一连打了九个喷嚏。琼斯太太赶紧用毛巾把莫格擦干,然后又给它为了点儿掺着酵母的牛奶,让莫格在火炉边坐着,自己带着雨伞买东西去了。接下来,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儿。翻开书本94页,认真读课文4~5自然段,然后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用铅笔做上记号。)

二、童趣品文,体验童话。

(一)教学第四自然段。

1、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第4-5自然段,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勾画下来。

2、说一说你觉得有意思的地方。

3、出示“酵母把莫格发起来了„„”指名读。

4、莫格怎么会越胀越大?

5、酵母把莫格究竟发成了什么模样呢?

指名读句子,读出莫格的变化。边读句子边比划。

起初,它大得像一只绵羊。

接着,它大得像一头驴子。

后来,它大得像一匹拉车的马。

再后来,它大得像一头大河马。

最后,它把琼斯太太厨房的墙壁给撑裂了。

6、莫格怎么会把那么结实的墙壁给撑裂呢?

7、观看莫格的变化。我们一起去看看莫格的变化?请看大屏幕。

8、看到这种情景,你想说什么?

9、莫格的变化真是太有趣了!像变魔术似的,一点一点地变大,那怎么把这变化过程读出来呢?先自己读一读,还可以加上动作。

10、指名读以上一段话,读出莫格的变化过程。师评价:莫格的身体胀得越来越大了。板书:越来越大

多有趣的变化呀!可我就是不大明白莫格变化的顺序,什么“起初„„接着„„后来„„再后来„„最后„„”你们能帮我把它变大的顺序说一说吗?

指名说变化的顺序。

11、有了“起初、接着、后来、再后来、最后”这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莫格的变化。

让我们把这些词一起读一读。

你们也能用“起初„„接着„„后来„„再后来„„最后„„”说出事物的变化过程吗?

12、小结:莫格喝了掺着酵母的牛奶,趴在火炉边睡着了,身体悄悄地像面包似的发起来了,真是有趣极了!让我们再一起来回味一下这个有趣的过程吧!

13、齐读第四自然段。

(二)教学第五自然段。

1、你们还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有趣呢?

2、指名说。

(1)只见整座房子膨胀起来,歪七扭八的。看图理解“歪七扭八”。

“房子歪七扭八”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2)厨房里伸出粗大的猫胡子,大门里伸出大尾巴,爪子和耳朵分别从卧室的两扇窗户中伸了出来。

平时像头发丝般的猫胡子,现在有多粗?比划比划。

大门里伸出的猫尾巴有多粗?

那爪子和耳朵有多大呢?

难怪现在连房子也被它给撑裂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这个莫格的变化也太不可思议了!让我惊讶不已!

(3)琼斯太太回到家,不禁大叫起来:“天啦,我的房子怎么了?”

当琼斯太太买东西回来,看到这个情景,会是什么表情?指名读上面的句子。

琼斯太太的惊叫声惊醒了睡梦中的莫格。莫格伸了个懒腰,多舒服呀!舒服的莫格可没想到,这个懒腰让整座房子都塌了。

3、齐读第五自然段。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莫格的神奇变化。

4、小结:真有趣!酵母让莫格神奇的变化,让琼斯太太的房子都装不下了。

(三)教学第六自然段。

1、这镇上的人们看到这幅情景,会怎么想?怎么说?

2、指名读句子。

镇上的人看到这情景都非常震惊,担心它会没完没了地长,最后把整座小镇给撑破。

3、人们有了这种想法,(师生合作)于是,可怜的莫格被赶出了城门。

4、如果莫格就这样没完没了地长,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学生尽情想象,自由表达,教师肯定。

5、会不会像你们说的那样,明天我们一起走进《面包房里的猫》(二)。

6、现在,有谁来给我们讲今天学的这个故事。看谁能把莫格神奇的变化讲给我们听一听?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伞”、“歪”指名学生读。

2、说一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伞”?

3、谁有好方法记住“歪”。

4、指导写“伞”

5、学生自己描红。

四、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面包房里的猫》(一),感受到了淘气的莫格因为喝了掺有酵母的牛奶,在火炉边睡觉时被发起来了。变化真是神奇,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178945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字,会认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了解新式房屋的特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读文了解新式房屋的特殊功能,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生词卡、教学挂图

2.查找收集现代化住宅的资料及图片,了解我们平常所见的房屋的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默读课文;识字;学习第1、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梳理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教师巡视辅导。

2.组内自主识字。教师要注意发现会学习的小组,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采用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挑读等形式,大面积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4.送生字宝宝回家,默读课文。要求:静下心来读课文,嘴里不出声,在心里读。一边读一边想这种新式房屋有什么特点?

5.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了解新式房屋形状的特别,并朗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式、仅、超、瓦、华”五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瓦”,学生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的3—7自然段,了解新式房屋的特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的热情;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认读生词。

2.师:昨天我们了解了一种新式房屋,它的形状真特别,谁来说一说。今天呀,我还想进一步了解一下这种新式房屋.看看它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功能?

二、自主体验,合作学习

1.教师提示。

那你们赶快准备一下,打开课本第101页,默读第3—第6自然段。看看究竟有哪些特殊的功能?

2.学生默读课文第3—第6自然段。(教师巡视,相机鼓励学生采用自己擅长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3.学生小组交流。

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估计)有的小组在认真地读相关要介绍的部分;有的小组边读边勾画重点词句体会;有的小组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还有的小组读完后,将有关内容画出来了。

5.教师巡视,发现小组学习好的方法就相机向学生推荐。

三、多向交流,读中感受

1.谈话。

大家真会合作学习,研究挺认真的!相信你们一定准备好了,我已经等不及,看看哪一组的介绍,可以找到相应的地方读一读!

2.全班交流。

3.生:介绍的特殊功能是新式房屋的“屋身是一个大型的球形气垫房,气垫房可以随季节变换而自动伸缩变化”。

教师引导。你向我介绍的这种新式房屋是不是就像我们到东湖动画城看到的气垫城堡,而且它还能随季节的变换而自动伸缩变化。(相机板书:随季节变换而伸缩变化)

夏天能伸,冬天就能缩,这样的屋身就不会破裂了!多有趣啊!谁还能来介绍一下?读读这句话。

4.学生读句子。

(1)生:介绍“那扇既可称门又可称窗“门窗”,是用特别的感应材料做成的,能根据天气的变化调节室内温度,相当于一个恒温器。如果烈日炎炎的夏季来临,自动感应窗就会立刻行动起来,把室温调节在摄氏25度以内,房内凉爽极了”。

(2)教师引导。这种感应材料做的门窗还真是很特别!

(出示句子:“如果烈日炎炎的夏季来临,自动感应窗就会立刻行动起来,把室温调节在撮氏25度以内,房内凉爽极了。”)

(3)教师范读这句话,点红“如果”“就”两词。指名学生读。教师评。

(4)此时,屋子里的温度不冷不热,你仿佛把我带进了空调房里。夏天,大家进空调房都有什么感受呢?学生交流感受。夏天进空调房很清凉!很舒服!

(5)教师拿出词卡“凉爽”,指名学生读,齐读。教师评。我已经感受到屋内凉爽极了!

(6)拓展练说。

如果在其他的季节,自动感应窗又会有什么反应呢?指名学生说。

(7)教师小结。

原来新式房屋就是这样随天气变换而自动调节温度的。(相机板书:随天气变换而调节温度)

如果我住进这房屋,就能一年四季感觉到不冷不热,那简直太舒适了!这一功能太吸引我了。

5.生介绍(读第4、第5自然段)

(1)师相机谈话:你瞧,风暴说来就来了!像猛兽一样凶猛,一般房子屋内的东西到处滚动,砸碎了,连房屋都被掀倒了。不一会大地震相继爆发,普通房子震动剧烈,屋内人们惊慌失措,顷刻间,房子全倒塌了。这太可怕了!如果我住进了这种新式房屋,就一

点儿也不必担心了。这样的房子多安全呀!谁愿意再介绍一下。

(2)出示句子“只要风一起……也不会滚动。倘若……根本不会倒塌的。”指名学生读这句话。教师读这句话。(将“绝不会”“也不会”变红)再指名学生读这句话。教师评。这会让我感觉到住进这房子更安稳了,是根本不会倒塌的!

(将“根本不会”变红)

(3)

来,想介绍的就一起来介绍吧!

(4)

这样的房屋住着有什么感觉?(安全)出示句子“你瞧,多安全的房子!”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句话。

6.生介绍的特殊功能是“从屋内往外看风景,要数晴天最美。白云从屋顶飘过,玻璃瓦将它映得五彩缤纷,实在是漂亮极了’。

(1)这么奇特呀!好,我们就闭上眼睛跟着老师一起到屋内去看风景吧!(相机板书:从屋内往屋外看风景)

(2)播放音乐,学生闭眼想象。

(3)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景象。

(4)教师评。呀,云彩真漂亮,是五彩缤纷的!

(5)出示词卡:五彩缤纷。指名学生读、齐读。

(6)教师质疑。云彩颜色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咦!平时,我们看到的云不是白色的吗?怎么现在看到的云是五彩缤纷的呢?哪一组的代表能进一步给我介绍一下?

(7)教师反馈。

听了你的介绍,这下我可明白了。你真聪明!能联系前文来学习,真有方法!

好美的景象啊!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第6自然段。

(8)播放音乐,师生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7.整体回归。

哎呀,住进这样的房屋就是一种享受!你们向我推荐的新式房屋的特殊功能可真多!我都很需要。这样吧,大家就一起读一读第3至第7自然段,再给我来个全方位的介绍吧!学生齐读3至7自然段。

8.教师交流感受。你们介绍得太吸引我了,这座新式房屋不仅形状特别,而且功能也很特殊。

四、指导书写,培养习惯

1.谈话。瞧!这些生字娃娃也被吸引来了,它们也想住进这新式房屋。只要你们帮我记住它们,它们就可以住进去了。

2.出示。新式房屋外有“换、恒、市、狂”4个生字。

3.学生识记生字。

4.教师引导。

在你们的帮助下,生字娃娃终于都住进了新式房屋,它们可高兴了!可这些生字还得住进田字格里,那它们在田字格里怎么摆才好看呢?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03页,仔细地看一看!

5.学生先自己观察田字格的字,然后在小组内说这些字怎么写好看。教师巡视,相机引导学生重点从字的结构上去看。

6.学生描写生字。发现哪个字很难写?

7.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8.学生描写,写完后在小组内评议。

五、想象拓展,实践盾动

1.说说你们自己心中的新式房屋是怎样的?大家可以先在小组内和自己的伙伴说说,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2.学生在小组内试说,相互提出好的建议。

3.全班交流,指名说。

4.布置自由练习作业。回家以后,可以向自己的家人介绍一下;可以查找一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新式房屋;可以画一画自己心中的房屋设计;也可以写一写你自己心中的新式房屋。

板书设计:

新式房屋

形状特别

功能特殊

随天气变化而调节温度

随季节变化而伸缩变化

安全

从屋内往屋外看风景

6.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篇六

第一单元教材简析

单元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围绕着“春天来了”这个主题,春天来了,我们来到了野外。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迎着暖暖的春风,踏着青青的小草,听着哗哗的河水的流淌声,我们感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春天是美丽的,《咏柳》让我们欣赏到柳树的美;在《村居》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带给孩子们的快乐;让我们一起来《找春天》,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气息,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来到《开满鲜花的小路》,我们领略到花开的美丽;《邓小平爷爷植树》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代伟人用自己的劳动装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口语交际》中“注意说话的语气”,让学生学会用和气的语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小懂得待人和气,以礼待人,以礼服人。《快乐读书吧》介绍了四本故事书,让学生在看书的时候学会看目录,喜欢读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本单元需要学生会认64个字,会写35个字,认识一个多音字。背过第一课两首古诗,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懂得从自我做起,保护我们的环境。

本单元的内容浅显易懂,目标明确。我们可以把每一课的教学与语文园地结合起来,把口语交际分散在每一节课上。还可以让学生练练笔,尝试写一些我爱小动物的小故事,小诗等。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38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课课文。3.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4.教育学生从文章中吸取力量,陶治情操。

5.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单元教学重难点

1.会认38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课课文。

2.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学生从文章中吸取力量,陶治情操。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单元课时安排共计(12课时)

1.《古诗两首》 2课时 2.《找春天》 2课时

21.神州谣…………………………………………………………………2课时 2.传统节日………………………………………………………………2课时 3.“贝”的故事…………………………………………………………2课时 4.中国美食………………………………………………………………2课时 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1课时 语文园地三………………………………………………………………3课时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童话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的成长会起到非同寻常的积极作用。它可以开启孩子的思想,对复杂生活的单纯反映可以使孩子易于接受,并且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美感、愉悦童心,让孩子在学习中充分获得快乐。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四,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课题 内容简说

彩色的梦

这首诗通过幻想和想象,写出了“我”的美好梦境,表达了作者对 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

枫树上的喜鹊 这篇童话讲述了作者在观察喜鹊一家时的开心事,表达了作者热爱动物的情感。

沙滩上的 童话

本文按“总—分”的形式,写一群孩子在修筑城堡并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的故事,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富于幻想的天性和勇敢、善良 的美好品质,同时也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我是一只 小虫子

本文是一篇童话,用第一人称的方法讲述了当一只小虫子的烦恼和 乐趣,告诉我们生活有欢乐,也有烦恼,只要有乐观的心态,一切都会 变得美好。

单元学习目标

1.会认48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会写36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词汇。

3.要能在阅读中想象故事内容,拓展思维。

4.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感悟童话故事的美好,并联系生活,学会做一个快乐的人。

单元学习重点

1.会认50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掌握“般、姨、母、围、净、劲”等字的笔顺。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现实意义和强烈的情感色彩。

单元课时分配 12课时

8.《彩色的梦》 ………………………………………………………………………2课时 9.《枫树上的喜鹊》 …………………………………………………………………2课时 10.《沙滩上的童话》…………………………………………………………………2课时 11.《我是一只小虫子》………………………………………………………………2课时

语文园地四 …………………………………………………………………………… 4课时 教法与学法

7.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瑕疵刍议 篇七

一、用词失范

例1:“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 眼前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 (七年级上册第44页, 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

句中的“白驹过隙”“弹指一瞬”都是“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同时用于该句, 有叠床架屋之嫌。

例2:“不过, 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 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 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 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 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七年级下册第131页, 叶永烈《国宝大熊猫》)

句中的“最少”表明最低限度, 后面所用数词应为一个确数。“15~20”表示的是数的范围。该句在表意上前后矛盾。

二、注释不妥

例3:《迢迢牵牛星》下有注:“[河汉]天河。牵牛星 (俗称牛郎星) 在河东, 与河西的织女星相对。” (七年级上册第208页注释 (2) )

例4:《黄鹤楼》下有注:“[河汉]银河。” (七年级下册第104页注释 (8) )

例3和例4中, 两次“河汉”的注释前后不一, 会让学生产生困惑。

三、标点失误

例5:“随便向一个中国人提起犹太人, 我相信他首先想到纳粹的凶残和我们熟悉的那些电影片段:《索非的选择》《辛德勒名单》……” (九年级下册第76页, 铁凝《生命与和平相爱》)

我们知道, 冒号有引起下文和解释说明的作用, 此处应是表解释说明, 那就造成了这样的错误理解:《索非的选择》《辛德勒名单》是电影片段。要不造成误解, 可将“《索非的选择》《辛德勒名单》”移到“片段”两字的前面, 去掉冒号。

四、编排欠当

例6:苏教版八年级语文 (下) 主题合成单元第四单元主题词为“小说之林”。该单元编入《孔乙己》《范进中举》《口技》《变色龙》《窗》五篇课文 (详见八年级下册目录第2页) 。

《口技》之所以被列入“小说之林”这一单元, 我想恐怕是因为它出自清代人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其实, “笔记小说集”中的“小说”, 跟我们现在通常讲的“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相去甚远。因为文学题材的“小说”内容是虚构的, 而《口技》的内容是真实的, 它确切而真实地记叙了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从文体角度研读, 应视作描写场景的记叙文或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 笔记与小说长期处于杂糅共生的状态, “笔记小说”由此产生并为研究者普遍接受。所以, “笔记小说”虽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 但我们不能忽视“笔记”与“小说”二者文体特质的差异, 不能视“笔记”为“小说”的附庸。

“语文教材的建设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设, 当今语文教材的面貌,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示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一代人的文化面貌。”目前, 课程改革已经向纵深处挺进,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一个语文人, 我们既应该感谢编者、审定者付出的大量辛劳, 也应该理解编者、审定者的苦衷———尽可能地尊重原文作者, 少改动, 更应该明白十全十美的教材很难得。我们应当尊重教材, 既不迷信、盲从, 也不袖手旁观。因为教材的建设, 不仅是编者、审定者这些专家们的事, 也应当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的本份。我们面对教材, 既不“仰视”, 也不“俯视”, 而“平视之”;我们在教学时, 要“站着”教学, 而不是“跪着”教学。我们放胆为教材拭去“微尘”, 目的只有两个:一是企盼并“招引”我们的语文同仁都来关注并参与语文教材的建设, 二是诚盼作者、编者、审定者能“有则改之”。如所言是妄语, 请一笑了之;如所言为实, 请让白璧无瑕, 让我们拥有更完美的语文教材。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8.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说明 篇八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分别是“我说你做”“我们做朋友”“用多大的声音”和“小兔运南瓜”。和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部编本”语文教材以“学习提示”的方式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每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使教学的方向更为清晰和突出。第一单元“我说你做”的学习提示是“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人说话”,第四单元“我们做朋友”的学习提示是“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第六单元“用多大的声音”的学习提示是“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第八单元“小兔运南瓜”的学习提示是“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中,第六单元“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是在第一单元“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初步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场合意识和对象意识。“部编本”语文教材非常好地体现了教学要求的连续性与层次性。

二、教学目标新取向:交际能力·兴趣·习惯

口语交际“多大的声音”,教材先用“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两个问句,激发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再用三幅插图“图书馆问话”“交给老师橡皮”“给同学讲故事”,创设三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最后出现学习提示“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明确指出说话声音要适中的表达要求。我们从教材编写中可以发现,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取向,除了要通过口语交际的练习,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外,还要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口语交际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并在情境感悟和切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习文明礼仪,浸润人文修养,提高综合素质。鉴于此,本课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用多大的声音”的话题讨论与情演练,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并使其能根据说话的对象和场合,确定说话声音的大小,用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文明的小学生。

三、教学过程新设计:情境创设·演练·互动

(一)运用录像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1.录像导入:今天上课,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先看一段录像。

故事情境描述:一节语文课上,同学们很认真地做着作业,教室里格外安静。突然,一声大叫传来:“老师,老师!”同学们吓了一跳,教室里顿时闹腾起来。原来是小东同学在做作业时遇到了一个字不会写,就大声叫老师……

2。引导评论:你们觉得小东这样做好不好?(大家都在安静地做作业,不能大声说话,否则会影响别的同学做作业,这是不礼貌的)

3。教师小结:说话是一种礼仪的表现,说话声音大小很重要。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问题。(板书:“用多大的声音”)

(设计意图:开课用录像小故事导入,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且故事又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熟悉而亲切。通过故事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在对主人公的评论中,发现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产生到底该如何把握音量的疑问,从而在自然地引出本课学习主题的同时,将学生一颗颗充满疑惑的心也瞬间激活,并顺利地将其引向对真知的探究。)

(二)借助插图创设情境,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1.插图引入:今天,小东的生活可丰富了。请大家再仔细看这三幅图,他又做了哪些事情?(出示教材中的三幅插图)

2。问题悬疑探究:在上面这三件事情中,小东说了哪些话?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我们一起来告诉他。

(1)说说插图一

①出示插图一:你看懂小东说了什么话?(在图书馆或者阅览室,小女孩在看书,小东想坐小女孩边上的位置,所以就指着那个位置问小女孩:“请问,这里有人吗?”)

②小东应该怎样说话?出示选项,举手选择:

A.大声说( )B.小声说( )

③统计学生选择结果,采访明理:小东为什么要小声说话?

(要点预设:因为这是在图书馆或者阅览室,要安静阅读,大声说话会影响其他阅读者。更何况墙壁上还贴着一个“静”字,我们更加要自觉保持安静了)

④教师总结:像图书馆、阅览室、影院、医院等公共场所,为了不影响别人,我们要小声说话,保持安静。

⑤表演练习:如果你是小东,你会怎么问话?小女孩又会怎样回答呢?(同桌两人互相演一演,练一练)

⑥展示评价:先请一对同桌表演,评价他们说得怎样,再请两对同桌表演,评价。

(2)议议插图二和插图三

①那么,剩下的两幅图里,小东又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呢?请你和同桌讨论讨论,然后选择一幅图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②交流反饋。

图2:小东捡到橡皮要交给老师,如果是到老师办公室里,为了不影响别的老师办公,说话声音应该小一点;如果是在教室里,而且是课间,声音嘈杂怕老师听不清楚,说话声音可以大一点。

图3:小东在教室里给小朋友们讲故事,为了让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听得到,声音要尽量大一点。

③选择一幅图来表演,大家评价:小东说得好吗?为什么?

3.总结提升:小东真能干!你们真能干!我们都做到了说话要看场合,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将课文交际情境现场化、故事化,借第一幅图进行交际规范的指导,用第二、三两幅图进行巩固迁移、练习提升,教学由扶到放,循序渐进,梯度递升。并且在说清事理的基础上,充分让学生说练表演,让同桌高效互动;在尊重自主选择的交际情境中,充分实践,在保证交际水平提高的同时,进一步激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三)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延伸拓展: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说话的声音,有的时候要大声说话,有的时候要小声说话。那么,你们觉得哪些时候,说话要大声些?哪些时候,说话要小声些呢?同桌讨论。

2.同桌表演:老师提供几个常见的生活场景图,请选择一个场景,也可以选择自己生活中的场景,同桌两人表演,特别要注意说话声音的大小。(请三对同桌上台表演)

3.互动评价:你觉得哪一对同桌说话的声音大小正合适?为什么?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口语交际更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将口语交际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交流平台,做到学以致用。用表演的方式,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反复演练说话的合适音量,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实践中得以真正地落实和提高。这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最有价值的教学方式!)

4.课堂总结:这节口语交际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师总结:和别人说话用适合的音量是一种礼仪和修养,我们不仅自己要做到,还要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周围的人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出示儿歌:说话有学问,声音有大小。有时候要大,有时候要小。掌握好音量,人人把我夸!

教师范读儿歌(故意把声音放得很轻很轻),评价:你们觉得老师这样的声音怎么样?(要大声点)教师再大声地朗读一遍,问学生:这样行吗?

齐读儿歌,下课。

上一篇:11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下一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