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中是如何运用

2024-07-10

在幼儿园中是如何运用(精选10篇)

1.在幼儿园中是如何运用 篇一

在实际教学中是如何教学生学习方法的?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要达到“不教”的这一境地,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具有自学能力,一旦离开学校,也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只是传授现成的知识,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自己能学习,会学习。所以,数学教学应结合教材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譬如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对此,我们不能轻易地进行否定,而应该多试一试,应该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去理解和使用新教材。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堂学习主人翁意识

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诚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一样,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每个学生都有一本数学本,但是在学生中对读课本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读课本只是语文的要求,而学习数学没有必要对课本认真阅读,从而对知识的理解片面、不完整,造成对数学学习的障碍。同时现在有一些数学课,课前没有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课内又总是让学生关着课本,教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答。只是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翻开课本,数学课本只是起到练习册的作用。学生学得被动,质量、效率都不理想。教会学生阅读课本和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当学生学习中有疑难时,教师不是直接给学生释疑,而是让学生打开课本,指出与该问题有关的概念、定义、定理(公式)所在的页、行,让学生阅读,并用自己的话去叙述,让学生在问题与课本内容之间进行联系。这样做,积极创设促进学生读书的情境,使学生对课本内容产生兴趣,从而让他们为解决疑难,探究问题,发现知识去阅读课本,激发起读书的动机。另外,要有选择地给学生介绍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优秀的数学课外读物,让他们扩大视野,开拓思路,猎取知识,提高能力。

四.教学生学会用简述课本章节和片断的内容。

简述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如果学生能用恰当的例子去简述课本某章节或片断的内容,说明他已较为透彻地理解了相关内容。如果学生不能透彻理解课本内容,也就不能用恰当的例子去简述课本章节和片断的内容。开始时,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要做好示范工作。简述课本内容也可以作为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也可以作为考查内容,长期下去,课本对学生不再是陌生僵死的东西,而是可以驾驭的活生生的材料了。其次,还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表述数学题目。一个数学题目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叙述,这可以使学生把一个生疏的问题变成熟悉的问题,从而得以解决。它有助于避免学生在解题时重视题目的“数字”部分,忽视“文字”叙述部分,而文字部分往往能启发解题思路。

五.注重探求解题方向,运用正确的解题策略。

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数学解题紧密相关,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体现在解题的质量上而不是解题的数量上。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能重复操练,题海战术,而应注重帮助学生探求解题方向,运用正确的解题策略。教师在指导解题时让学生真正经历以下思维过程:(1)从题目的条件和求解(证)的结论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作用于记忆系统中的数学认知结构,确定具体的解题行动方向;(2)从多个解题方向中选取其中简捷的途径,得到最优的解法。以上两点不仅可以在较难的综合题中实施,也可在较易的基本题中实施。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便能得到提高。

六、教学生学会自评互评查漏补缺,促进数学学习的进步。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评价。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学生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来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成长历程。在成长记录中可以收录诸如“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探究活动的记录、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最满意的作业等等”内容。学生之间也可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给对方列出一些问题,让他检查自己数学学习的缺陷并不断改正。学生“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积极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特别是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教给学生一把学习的金钥匙,让他们能学、会学、乐学、,那么,我们的付出定会得到回报的。

2.在幼儿园中是如何运用 篇二

在传统的诗歌教学活动中,幼儿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只机械地听读、朗读、背诵诗歌,教师也会以幼儿能否背诵出诗歌作为衡量诗歌教学活动效果好坏的标准,只注重了教师“教”的过程,却忽略了幼儿“学”的过程真正应该学的是什么,从而埋没了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层教育价值。当然,这样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教学条件与教育观念的制约产生的,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幼儿园大班的诗歌教学中,我们尝试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灵活性、新颖性、直观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互动性等优势,深度挖掘诗歌的多层面教育价值,大大提高了诗歌教学的效果。

一、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调动幼儿学习诗歌的情绪,激发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接受新鲜事物的前提,当我们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时,才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融入其中,幼儿更是如此。对于幼儿而言,诗歌不过是将语言按照节奏说出来,在没有走进诗歌的意境、不理解诗歌的内容之前,幼儿会觉得读诗歌远不如听故事来得有意思。如果不能将幼儿的兴趣与情感带入诗歌当中,我们的诗歌教学最终仍然只能落到朗读与背诵上。众所周知,现代信息技术融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色彩鲜艳、活动多变的幻灯片及悦耳动人的音乐,会使幼儿的学习情绪、求知欲望自发地释放出来,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能将这种情绪贯穿于活动的始终。例如在大班的一次语言活动中,笔者选择了仿编诗歌《多彩的秋天》的活动内容,主要目标是让幼儿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诗歌仿编的内容,以理解原诗歌的内容和句式结构为基础进行仿编。幼儿如果要仿编新的诗歌,对原诗歌的内容就必须有清晰透彻的了解和理解,为了将幼儿引入诗歌的情境中,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了本次诗歌教学活动的精彩导入。活动开始后,在《秋日私语》的音乐背景下,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现了一个飞舞而来的小天使,并以小天使的口吻告诉幼儿:“小天使带来了秋天的秘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幼儿的探究心理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屏息等待着小天使带来的秋的“秘密”。接下来,在《秋日私语》的音乐所带来的秋的宁静与深沉中,笔者边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边结合原诗歌的每一句内容播放以秋季景色为素材的幻灯片,把每一张幻灯片都加入了活动的效果。孩子们在唯美的诗歌情境中,在幻灯片的提示下,情绪始终处于对秋天美丽景色的陶醉状态,仅仅欣赏了一遍诗歌,已有半数以上的幼儿记住了诗歌的内容,这为下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挖掘诗歌教学的美育价值

中国的语言文学享誉全球,尤其是中国的诗歌,在语言意境、艺术形象、语言结构方面所表达的美感都是其他语言形式无法比拟的,因此幼儿园诗歌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功能。要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诗歌中多层面的美,光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难以完成的,而现代信息技术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优势却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诗歌的形象美,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画面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我们从幼儿对动画片的痴迷不难总结出幼儿的思维特点,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对幼儿思维特点的适应。例如在大班欣赏诗歌《春天的秘密》的语言活动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结合诗歌内容,简单画几幅春天的景色画,边说诗歌边出示画,往往因为画面呆板、色彩美感不够等原因无法将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色美、意境美淋漓尽致地展现。而利用信息技术,将诗歌中描绘的春天的景色制作成有声有色有图像的幻灯片或录像片,教师边朗诵边播放影像资料,将一幅幅生动的春天画面真实地呈现于幼儿眼前,使幼儿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中,从而陶醉于诗歌的意境中,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全部激发出来。再如在仿编诗歌《多彩的秋天》的活动中,诗歌中“枫树对小天使说,秋天是欢快的红色;松树对小天使说,秋天是摇来晃去的绿色;大地对小天使说,秋天是迷人的彩色。”对于幼儿来说,尽管枫树、松树、大地是具体的,可欢快的红色、摇来晃去的绿色、迷人的彩色却是抽象而难懂的。而运用信息技术,幼儿在白板上看到的是火红的枫树叶在秋风中飞舞着落下,松树在秋风中晃荡摇摆,黄红绿交织的树林、土色的山坡拼出的彩色的大地,抽象的诗句变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秋天画面。这样的画面与文字的完美结合,使诗歌中蕴藏的形象美深深地印在幼儿的脑海中,短短几句诗句,却容纳了大自然无尽的美。在散文诗《落叶》中,栩栩如生的拟人化手法,使得诗歌中的小虫、小蚂蚁、小鱼、小燕子这些原本就为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当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功能,将诗歌的内容制作成动画供幼儿欣赏时,幼儿轻松地理解了诗歌的内容,体会了诗歌的意境,创作欲望被大大地调动了起来。在教师和信息技术的引导下,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自己喜爱的其他小动物续编到诗歌当中,充满了童趣。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诗歌的意境美,引领幼儿融入诗歌的情感

语言的魅力在于其富于变化,故事中不同人物的对话,使得故事富有生命力,而诗歌语言的美更多体现在诗歌的意境上,意境需要用心去营造,去体会。传统的诗歌教学之所以不能调动起幼儿内心的情感,是因为在师生的朗读与背诵中很难营造出诗歌的意境。而运用电教媒体,我们可以通过音效将诗歌置于音乐背景中,也可以让诗歌中的形象说话。如大班的诗歌《春雨》,我们可以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描述雨的声音,在请幼儿欣赏诗歌时,配上春雨的“滴答”“滴答”声,营造出春雨的意境。再如诗歌《春天的秘密》教学中,燕子的叫声、小河的流水声、拖拉机的耕种声,加上朗诵诗歌时分别以燕子、桃花、小河、农民伯伯的口吻分角色朗读,春的意境便会带幼儿走入春天的绚丽色彩中。

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凸显诗歌的结构美,引导幼儿尝试诗歌的创编

中国的古典诗词讲究对仗工整、平仄有序、简短凝练,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其实是对诗词的结构要求。儿童诗歌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自然流畅,这里要求的也是诗歌的结构。因为诗歌具有结构美的特点,所以便于幼儿欣赏与诵读。大班幼儿随着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的增多,创作与表达的愿望随之增多,《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说,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仿编与创编诗歌便可以为幼儿提供创作与表达的机会,是大班幼儿思维与语言发展的适宜活动形式。仿编与创编诗歌,诗歌的结构是关键,结构是一首诗歌的支架,有了支架,诗歌的内容才有依托,而诗歌的结构恰恰是幼儿理解与掌握的难点。当然,对于幼儿来说,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有重难点,因为我们要遵循“让幼儿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同时,对于不同的幼儿,重难点目标的突破应有不同的层次与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做到将重难点突出放大,更无法通过反复再现来帮助幼儿理解。但现代信息技术却能适时适度地放大、重现重难点,凸显诗歌的结构美,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仍然以大班仿编诗歌《多彩的秋天》活动为例,在仿编诗歌的活动中,“仿”是以原诗歌的句式结构为基础,改编诗歌的内容,那么对于原诗歌的句式结构理解是否清晰透彻,就成了仿编诗歌前最重要的铺垫,因此,笔者将“理解原诗歌的句式结构”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让幼儿顺利理解原诗歌的句式结构,在多媒体课件中制作了句式结构图谱,所谓图谱,就是将句式结构中文字有变化的部分插入图片,如“菊花对小天使说,秋天是清香的黄色;枫树对小天使说,秋天是欢快的红色;松树对小天使说,秋天是摇来晃去的绿色;大地对小天使说,秋天是迷人的彩色”,在课件中,菊花、枫树、松树、大地、清香、欢快、摇来晃去、迷人、黄色、红色、绿色、彩色这些变化的文字都变成了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句式结构。

幼儿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之前的生活经验源源不断地跑到了幼儿的脑海中,仿编的环节在难点突破的前提下瓜熟蒂落,每组幼儿都编出了一首动人的《多彩的秋天》。

三、运用信息技术,为幼儿提供创造的空间,鼓励幼儿自信地展示诗歌的美

每个人都会在他人的欣赏与肯定中进步,对于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的大班幼儿来说, 体验成功尤为重要。当孩子们在仿编诗歌《多彩的秋天》时, 我们及时拍下了孩子们与小组同伴认真商量斟酌仿编诗歌内容的画面。在请各组上台展示自己组的成果之前, 我们利用媒体操作的灵活性, 将刚刚拍摄下的创编过程的画面展示在媒体上, 并以语言激励孩子们:“看, 你们合作得多好!创编得多认真, 老师期待着你们美丽的诗句!”孩子们情绪高涨, 当每一组幼儿站在前面一人一句大声朗诵着自己编的诗歌时, 教师随着幼儿的朗诵, 将图片展示于媒体上, 这更加激发了幼儿的表达愿望, 每位幼儿脸上那份自豪与得意俨然传达出“我会成为伟大的诗人”的信息。

3.道德学习在生活中是如何发生的 篇三

道德本能或善端

人类这一物种在作为动物存在和作为人生活的漫长历史中形成了自己文化遗传财富。这些文化遗传财富在每一个个体身上都会有所体现:我们都具有作为道德基础的本能情感甚至道德直觉。这些本能情感和道德直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本能或善端。道德本能或善端是道德学习的基础性前提,是人拥有德性、成为有道德的人的可能性。人所具有的道德本能既是道德学习的前提,也为人的道德学习提供了动力。中国古代哲学关于恻隐的研究揭示出恻隐既是道德意识的“最初涌现”,又推动着道德意识的深化和发展,并具有动力作用。西方哲学同样肯定这一点,E·弗洛姆指出“与他人联合一起,与他人相关连的需要,是人的迫切需要,这种需要是否满足决定着人的精神健全问题”。这些观点都表明人的这些道德本能对人而言是一种根本性的需要,必须得到满足。在这种需要驱动下,人的道德学习也就获得了足够的动力。

二、接受暗示

个体对道德的学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通过接受暗示来完成的。所谓暗示,“是指以相对机械的即反射的方式起作用的一种影响。它不涉及大脑的选择或意志的更高级的活动。”库利的这一定义实际上揭示了接受暗示的机理,即人对生活中的影响因素的接受是以机械反射的方式进行的,不涉及主观的选择。接受暗示的一个根本特点在于接受某种影响而不自知,或者说是“受影响于浑然不觉之中”。

道德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生活中的道德影响无时、无处不在。但有些影响我们接受了,而另外一些影响我们则没有接受;我们接受的影响别人则可能没有接受,我们没有接受的影响而别人则可能接受了。除了有意识的选择这个原因以外,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人在道德上都不是一个空白,社会生活中的人都带有来自自己“生平情境”所生成的德性结构,而这一德性结构就像一个功能完善的“滤网”:与自己本身结构和倾向一致、类似的影响容易吸收,而与自身结构和倾向相差甚远的影响则被挡在外面。我们往往无意间接受了与自己已有道德志趣和倾向一致的暗示和影响。

通过接受暗示进行道德学习多发生在道德影响一致性的情况下。一致性的影响有两种,第一种一致性即上文提到的生活中的道德影响与自己本身固有道德倾向与志趣相一致,这种情况下,人们无意间就接受了暗示和影响。第二种一致性是指生活中各方面的道德暗示和影响在价值上比较一致。这种一致性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正面的一致性;二是负面的一致性。正面的一致性即来自生活各方面的暗示和影响都是正面的、善的,这时个体容易接受这种暗示和影响。负面的一致性是指来自生活各方面的暗示和影响在道德上都是负面的,那么这种影响学生也容易无意间接受。无论是哪种一致性,都是用一致性“封锁”了差别性,使人意识不到替代价值的存在,也就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意识,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了影响。

接受暗示既是心理、情感过程,也是行为过程。按照一般的理解,接受暗示只是一种心理现象和过程。实际上接受暗示是一个整体性的身心过程,即有情感的参与激发,也有行为的贯彻落实。之所以接受某种暗示,既与已有的德性结构有关,也与自己的整个性情、当时的情感状态有关,没有意识到的情感体验是接受暗示很重要的内在驱动因素。另外,接受暗示有时也会伴随着情感状态的激发:我们会莫名其妙地兴奋起来。

在不自知的状态下接受的暗示并不是只停留在内在的心理深层,也必然以不自知、不自觉的方式在行为中反映出来。

三、非反思性选择

生活、尤其是日常生活体验是一种非反思性的生活体验。反思,要求距离,我们只有在与我们的生活体验保持一定的距离之后才能对其进行反思。一般情况下,生活体验与我们自己是直接统一的,与我们没有距离或者说是“零距离”,使反思失去了发挥作用的条件。生活中我们选择、认同、遵守各种道德规范,但并不去深究其理由。道德学习中这种非反思性的选择一方面是源于我们存在和生活的道德本性。我们都有道德本能和善端,也都有形成于自己“生平情境”之中的德性结构,这些已有的贮备在“不假思索”的行为中实际上起到了发动和定向的作用。另一方面,非反思性选择也是主体逃避生存负担的一种“策略”,正如涂尔干所言,“为了走入生活,我们不等到解释所有生活的科学理由就得接受许多事物”。单个个体的生活都不是“零起点”的,都是建立在我们先辈创立的生活世界的基础之上的,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什么都“从头开始”,这样的话我们将很快毫无意义地耗尽人生。我们必须将已经存在的许多事物,包括一部分道德和规范视为生活中的“理所当然”的成分接受下来,然后集中精力进行我们自己的创造,在人类文化的“增殖”与创新中做出不同于先辈的贡献。

四、自主选择

生活中道德与价值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竞争性催生了选择。面对复杂的生活及相互竞争的道德价值观,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与接受暗示和非反思性选择不同,自主选择的特点是自知性和反思性,少不了意志的决断。但我们对选择不可做片面的理解,应有全面的把握。选择除了意识活动和意志的决断之外,还是行动的实施和行为的践履。面对生活中的相互冲突的道德价值要求,我们在内心做出选择还不是选择的完成,真正完整的选择必然包括相应的实践;面对对自己已有道德价值的挑战,光在内心做出决断还不是决断,真正的决断必然体现在包含意识在内的行为之中。选择是理性的,又不仅仅是理性的;意志的决断本身就不仅仅是理性的,意志决断的基础也不仅仅是理性推理的,往往带有情感倾向,并伴随复杂的情感冲突和心理挣扎。

接受暗示是在不自知的状态下完成的,而选择则是在意识完全清醒的情况下做出的意志决断,似乎二者并不相干。实际上,接受暗示和自主选择是紧密相连的。在德性完善的旅途中,暗示和选择是相濡以沫的共生关系,失去任何一个方面,道德的生成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接受暗示之中有选择。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暗示,我们为什么在不自知中接受了某些暗示,而将另外一些暗示挡在自己的心灵之外呢?这里面实际上有主体的“选择”。虽然这种“选择”是无意识的,没有意志努力的参与,是一种“不是选择的选择”,但还是反映了主体独特的道德取向。主体独特的道德取向和德性结构是在道德本能的基础上在自己的生平情境中生成的,是接受暗示的结果,也是自主选择的结果。在这一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接受暗示之中有选择。

非反思性选择是接受暗示与自主选择之间的一种过渡性道德学习方式。非反思性选择是在意识完全清醒的情况下做出的,从这一角度看,其具有“自主选择”的特点,但这种选择又是“不假思索”完成的,意志努力的成分较少,又有些接近接受暗示的特点。所以,非反思性选择是介于接受暗示与自主选择之间的一种道德学习机制,是一种过渡性环节。但总起来看,非反思性选择自发性多于意志决断性,可以大体上归于接受暗示这一道德学习类别。

4.在幼儿园中是如何运用 篇四

你在美术教学中是如何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

潮州市饶平县新圩镇中心小学

林晓丽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美术教师不仅仅是要完成学校的美术教学,还要是当地美术文化的传承者和开拓者。作为美术教育工作一线教师,以家乡自然资源为材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既可以就地取材,节约美术材料上的开支,又可以培养学生有效开发、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同时还可以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气息的美术作品。怎样在美术教学中是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我十年来的美术教学中,一直在努力探索与实践,适当利用本地本校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补充美术课中的不足。

家乡的自然资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但往往不被我们重视和利用。当我们将身边的自然资源运用到乡土美术创作中时,当一件件富有创意、漂亮的有着乡土气息的美术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时,同学们才发出由衷的惊叹,“哇!原来这些都是宝啊!”

在探索中有次我无意中发现校门口有一条小渠,每次附近农田灌水时都冲来一些沙子,沉淀在渠底,而且这些沉淀的沙子也几乎没有多少土,这不就是制作沙画的好材料吗?于是就和学生采集制做沙画的材料,通过采沙、筛沙、染沙、晒沙的分工和合作,彩沙制造出来了,也就有了我校的另一个有特色的,乡土气息浓厚的美术校本课程—沙画。

还利用农村秋收玉米后废弃的玉米皮来进行小手工艺品的编制,材料简单易寻,制作方便,创意无限。还有的学生通过和心灵手巧的邻居学习的草编技术,会随手利用手边可得到的枝条、草茎编制有实用价值的筐子、草篮;还会随手编制鸟笼,玩具等。有这样特长的学生,又被美术小组请来当老师,把草编技艺传授给其他同学。

5.钱在英语中是可数名词吗 篇五

1、形式不同:

可数名词有复数形式,当它的复数形式在句子中作主语时,句子的谓语也应用复数形式。

不可数名词一般没有复数形式,只有单数形式。

2、规则变化不同:

(1)可数名词:

一般的名词词尾直接加s。如:

book→books;room→rooms;pear→pears

(2)不可数名词:

很多的不可数名词表示泛指时为不可数,表示种类时就可数,但意义大多不发生变化。

如:fruit→fruits;food→foods

3、所用冠词不同:

单数可数名词表示泛指时,前面要用不定冠词a(an),表示特指时,前面要用定冠词the;

不可数名词前不能用a(an)修饰,表示特指时,前面一定要用定冠词the。如:

No one can see air.

6.在幼儿园中是如何运用 篇六

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全程中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方案验证,而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实践过程。实验阶段的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推广乃至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

6、教师的语文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技术,除此而外,语文教师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现在比较重视教师的说话、写字等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这很重要,但教师的学养也很重要,课堂上有许多问题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而造成的语文课程必须秉承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依据本学科的特点,重视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重视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和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必须坚持采用适合于语文学科特点的方式方法,注重读书,注重语文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注重品味、感悟和体验,注意加强实践和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相关提法和表述,从调研情况来看,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虽然有的教师还没有能很好地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方面的关系,但是在纠正偏差之后,语文课程一定可以更加健康地发展。所以这个方向应该坚持。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掌握有难度、有偏差;老师、学生、教材、教科书编者之间的对话吃不透;教师究竟有什么高招让学生多阅读、自觉阅读、愉快阅读?教师的素质都能这么过硬,达到处理这些问题的水平吗?

7.传统体育游戏在幼儿园的运用 篇七

许多传统游戏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和生活童趣,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儿童的需要,深受儿童喜爱。为了挖掘其价值,笔者开始尝试把传统体育游戏“贴人”引入班级的户外活动中。

一、活动过程

(一 )活动前的准备 :游戏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从游戏的本身来看,“贴人”游戏主要以发展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追逐、奔跑、快速反应及躲闪的能力为主,游戏形式活泼、规则简单、易懂,可变性强。游戏的开展需要同伴的配合与互助,不需要任何特制的游戏材料,开展的随机性大,这表明它比较适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

(二 )初 次实施 :问题引发的思考

基于上述资料收集与分析,我将“贴人”游戏设计成一次集体形式的体育游戏活动。预期达到以下目标:1.培养同伴间的合作、互助精神,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互助的快乐;2.锻炼幼儿瞬间起跑、快速奔跑、灵活躲闪与急停的能力;3. 让幼儿明白遵守规则才能获得快乐的道理。

考虑到幼儿初次玩此类游戏以及安全问题、身体素质有差异等因素,我限定了游戏奔跑区域,控制了游戏奔跑的时间。在游戏前利用各种小游戏来让他们熟悉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实行分组游戏的形式。尽管我非常认真谨慎,准备充分,但游戏实施后,却让我大失所望:幼儿对游戏规则不自觉遵守,整个游戏过程中大部分幼儿一通乱跑,在兴奋中忘记了自己的角色与任务。面对这些问题,我对活动方案又重新进行了修改调整,对活动过程进行了反思。

(三 )再 次实施 :初尝成功的喜悦

经过反思我修改了游戏方案,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每个阶段为期一周。

第一阶段:教师发起

首次玩游戏时,因幼儿对规则还没有内化,虽能自觉遵守但需要外力的提醒。所以此阶段游戏由教师发起并参与其中充当“追逐者”的角色,教师在追的过程中还要反复提醒幼儿注意游戏规则,违反游戏规则的幼儿和被捉住的幼儿都要在教师的提醒下退出游戏,暂不实施连续互换角色的游戏方式。

本阶段游戏的重点是让幼儿初步了解游戏规则,体会遵守规则才能顺利进行游戏的道理。实践表明:这种边做边说的方法比“听”了再“做”的方法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阶段:教师退出

有了第一阶段的游戏基础,教师就可以退出游戏了。作为游戏的指导者,首先协助全体幼儿推选跑步敏捷并对游戏规则掌握较好的幼儿来充当“追逐者”;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提醒、指导幼儿如何快速的贴人与追人。

本阶段的重点是让幼儿明确游戏规则,知道自己在游戏中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游戏循环进行的角色和任务以及游戏循环进行的更替原则与方法,教师要随机指导幼儿投入到游戏当中。

第三阶段:幼儿自由发起

在幼儿明确游戏规则之后,游戏的自主权完全可以交给幼儿了。幼儿会在自主游戏活动时自发组织“贴人”的游戏,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游戏角色,甚至会自己创编一些游戏规则,此阶段幼儿的游戏自主权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真正享受到了游戏带来的愉悦!

二、活动后的思考

( 一 ) 传统体育游戏有利于幼儿游戏精神的释放与表达

在贴人游戏的实施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极为浓厚,即使在第一次不甚顺利的实施中,幼儿初次接触传统游戏时表现出的兴奋感也是显而易见的。后来幼儿不仅在集体游戏时积极参与,而且还在自由活动时自发组织“贴人”游戏。幼儿在传统体育游戏中获得了快乐游戏性体验,其游戏精神更是得到了释放与表达,顺应了幼儿的天性。

( 二 ) 传统的体育游戏有利于幼儿基础运动 能力的发展

“贴人”游戏主要是以奔跑、躲闪、急停、急跑为主要动作。这些也恰恰能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能有效促进幼儿基础的运动能力。另外,传统体育游戏简便易行,少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是幼儿自由游戏时重要的选择和活动形式,这也为幼儿基础运动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练习机会,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发展了基础运动能力。

(三 )传统体育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8.“支架”在幼儿园活动区中的运用 篇八

一、信息铺垫式支架及其运用

教师提供开展活动所需而又缺乏的信息以促进其最近发展区的不断发展。如大班的佳佳和莉莉在娃娃家中就“小海马是爸爸养的还是妈妈养的?”这个问题展开了争议。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寻找解决问题必要的知识, 建议他们自己去查百科全书, 然后相互交流。

教师首先要弄清幼儿所缺乏的知识, 显然幼儿争辩的是有关海马的背景知识。其次要引导幼儿自主获得这些背景知识, 如引导幼儿查阅相关资料, 这样不但“授之以渔”, 而且也让幼儿在搜寻数据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快乐。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建议等形式来提供这类支架。

二、概念支架及其运用

教师在正确认识儿童头脑中关于事物的观点、看法及认识的基础上, 使其掌握成功地解决问题所需的观点、看法及认识。

1. 当幼儿需要时为他们提供明显的提示

在小班的积木区里阿坤正在搭一座高楼, 他把一块大的积木放在一块比较小的积木上, 试了几次都不行, 急得他直挠头。于是老师在他旁边也搭起了积木, 她先是把一块大积木放在小积木上, 放不稳, 她自言自语道:“那我放一个小一点儿的积木试试。”

这里的提示并非包办或是替幼儿完成, 只是给幼儿一个明确的方向, 要遵循“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原则。如老师发现阿坤经过自己的努力但还没成功, 才以平行伙伴的身份提供“小的物体放到较大的物体上易于保持平衡”这一概念支架。

2. 提供或共同建构结构图

在表演区中, 幼儿都扮采花的蜜蜂, 挤作一团。这时老师把一幅蜜蜂分工图 (除了有老师对蜜蜂的分工外, 还有几处供幼儿添加的空缺) 贴到了墙上。过了一会儿, 幼儿都各忙各的了, 有的酿蜜, 有的运送和分配蜜糖。

提供的结构图既要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 又要给幼儿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老师在此时提供结构图就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抛出幼儿熟悉的“砖” (幼儿都知道有采花的蜜蜂) , 引出幼儿创造的“玉” (对蜜蜂分工的进一步思考) 。结构图是促进儿童理清事物间关系的支架, 而儿童一起讨论和制作结构图更能促进他们的认识水平的发展。

三、元认知支架及其运用

教师帮助儿童对解决问题的目的、过程及结果等有清晰的认识。

1. 建议幼儿提前做计划

大班老师放完奥运会颁奖仪式后, 让大家分组做活动计划, 还强调计划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什么活动?为什么选择这一活动?怎样玩?

让幼儿养成做计划的习惯可以避免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可以先以示范者的身份做一个计划, 再以合作者的身份和幼儿共同制定计划, 逐渐地过渡到以引导者的身份促进幼儿以合作的方式自主地制定计划。

2. 引导幼儿认识策略的适宜性和多样性

在娃娃家中, 小文和小敏都争着当“妈妈”, 有个小朋友建议他们一人当一会儿。他们都不愿意, 老师启发道:“我们再增加一个角色, 看看哪种办法好。”小文灵机一动:“我当姥姥吧!”

老师要让幼儿意识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止一种, 让其开阔视野, 从多角度来考虑问题。还要学会通过比较选出简单、实用又便捷的方法。

3. 鼓励幼儿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

科学区中的沉浮实验结束后, 教师让幼儿总结。小宽说:“纸平着放就浮起来, 弄成一团就沉了。”小杰说:“你的水放少了。”老师赞成小宽用纸的不同形状来检验是否纸一直都会浮起来, 也表扬了小杰的怀疑精神, 还建议小宽下次多放点儿水试试。

教师要让儿童成为总结和评价的主人, 给予儿童总结和评价自己及他人作品的机会。尤其要在时间 (合理安排各个环节, 给幼儿的表达和交流留有充足的时间) 和空间 (创设利用交流分享的场地) 上给予保障。可以从教师评价为主、幼儿自评为辅到以幼儿自评与互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

四、策略支架及其运用

通过教师有效地、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办法或途径促使其顺利解决问题或促进其认知和情感等向更高水平发展。

1. 认知策略支架

准确评估儿童的策略的水平, 创设儿童策略的“最好发展区”。如运算“2+8”, 问他怎样算出的, 他有时数数字“3, 4, …, 10”, 有时又说“9, 10”。这说明他正处在由计数策略到小值策略的过渡期。老师通过给予他“富于挑战性的问题”, 比如“15+2, 20+1”等, 这样儿童就会很快掌握小值策略了。[2]处在现有水平, 儿童一般常使用有效的但是较繁琐的旧方法。在较高的水平, 一般来说儿童偶尔会使用那些不太熟练的、较简单的新方法。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即用新方法解决比较容易而旧办法比较难, 来增加儿童使用新方法的频次, 使其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2. 情感策略支架

(1) 榜样式情感策略。班杜拉提倡观察学习, 其中榜样的作用是重要的。积木区小荣的积木被小强推倒了, 教师并没有斥责小强, 而是和小荣一起收拾积木。这是以榜样的感染力间接施教, 引导小强的内疚感, 从而避免其再犯。

(2) 赞赏式情感策略。从儿童积极的方面入手, 投以鼓励的目光, 与他们一起欣赏他们的作品。美术区的悠悠画了个斜房子, 其他小朋友都说画得不对, 老师看了看说:“你画得没错, 有的房子也是斜的, 比如比萨斜塔。”教师的肯定给予了悠悠情感上的支持和温暖的回应。

(3) 评语式情感策略。一位幼儿高兴地向另一位幼儿说:“你看, 我的画他们都说好!”听到建议后他又说:“我下次要画大点儿, 就更好看了。”儿童在欣赏自己的作品 (有老师和幼儿的评语) 中不断增强自信, 也明白了自己要前进的方向, 这些作品就显得更有激发其潜能发展的价值了。[3]

3. 工具类策略支架及其运用

在“超市”这一活动区中, 晶晶负责卖东西, 一位“顾客”问她:“今天赚了多少钱?”晶晶记不清了, 跑去问老师。老师问她去超市买东西时收银员阿姨怎么做的, 想一想你现在该怎么做。教师通过提问引出儿童先前的经验, 并结合幼儿当时所遇到的问题情境, 促使儿童将两者相联系, 将先前的经验迁移过来。必要时 (如幼儿不知道用什么工具或不会用时想要放弃) 可提供多种工具及演示工具的用法。这些工具按功能分有替代经验的工具 (如图书) 、掌握现象根本结构的工具 (如图表) 和促进多种感官参与的工具 (如电视) 。[4]

五、任务支架

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情况, 结合幼儿的兴趣及需要, 对任务作适当调整, 以达到促进其发展的目的。

1. 调整任务难度

中班数学区的儿童已经成功地将10以内的数字与实物匹配好了, 显得无所事事。于是老师又给他们布置了新任务, 即把一些数字凑成10, 看有几种凑法。教师给幼儿布置的较难的任务给他们提供了通往更高层次发展的支架。对任务中超出儿童现有能力范围的部分, 教师可通过提问、回忆、讨论、交流等方式启动儿童的已有经验使之对当前的问题重新编码。[5]对任务的难易程度要适时把握, 若任务太难会打击幼儿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此时应先降低难度, 再一步步过渡到较难的任务;任务过于简单, 幼儿则因任务缺乏挑战性而失去探索的欲望。

2. 重构任务代替知识

在前面的活动中老师也建议他们把10以内的数字运用到超市的标价中去, 看会有什么发现, 幼儿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起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习得的, 重构任务就是把儿童引导到另一个问题情境中, 让他们自己建构和完善已有的认识, 培养其知识迁移能力。教师提出的任务要促进幼儿对知识的广泛利用和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要契合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在活动区的活动中, 可能同时需要多种类型的支架策略配合, 视幼儿的需求、兴趣及自主性等而定。一般在活动开展初期运用较多的是信息铺垫式支架和概念支架, 可以使儿童获得与活动相关的背景知识。在活动进行中较常用的是策略支架, 教师通过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法与技能技巧启发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在活动结束后常会用到任务支架, 教师通过改变任务的难度和任务的重构, 为幼儿能力的不断发展提供一个平台。而元认知支架则是贯穿于整个活动中的。支架只是帮助幼儿实现可能达到的最高发展水平的工具, 我们最终追求的目的是帮助幼儿独立地完成标志着某个水平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王英华, 刘宝根.儿童数学认知策略的特点及其教育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 2005 (6) .

[3]王梅红.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情感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6 (6) .

[4]鲁志鲲.脚手架对学前儿童教学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 2004 (9) .

9.在幼儿园中是如何运用 篇九

一、多媒体教学,使语言教育更加富有魅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几张图片已经远远吸引不了幼儿的目光,而多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能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教学情境,再现生活场景,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形象化,动态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情境中。

二、多媒体教学,使美术教学更形象。

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受来感受周围的事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使他们思维积极,想象丰富,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全面和谐发展。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形式较枯燥,缺少审美的感知,缺少创作的灵感,幼儿的作品也千篇一律,依样画葫芦。多媒体声色并茂、动静结合、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使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幼儿在其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表达体验和情感,获得满足,激发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三、多媒体教学,使音乐教学更加张扬个性。

由于多媒体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幼儿直观感受到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对推动幼儿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起到了催化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多媒体教学,使科学教育更加新颖奇特。

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中,戈老师深入分析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科学教育的主要原则,使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经验对周围的声音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声音这一比较抽象的探究对象搬到银幕上,通过倾听辨别课件中的各种声音,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真切感受进行富有个性的表达,从而促使幼儿关注声音,关注周围的一切,对今后的科学探索活动产生兴趣。

五、多媒体教学,使社会教育更加贴近自然。

幼儿社会教育是培养幼儿社会行为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更是形成和完善幼儿人格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一些简单的图片和教具进行讲述,尽管我们费尽了口舌,但孩子们还是难以理解。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平面型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多媒体形式和立体型的新型教学模式,这就有可能为幼儿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在教授中班社会活动《我该怎么办》时,我利用多媒体制作成“妈妈不见了”的课件,让孩子通过观看直观、形象的“动画片”,激起兴趣,结合自然,迁移情感,发散思维,主动想办法帮助小红,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并以游戏的形式检查做法是不是正确,这就让孩子认识的最后结果变得生动、有趣、喜闻乐见,充满魅力,更加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更能为幼儿所接受,活动更加精彩。

六、多媒体教学,使健康教育更加形象生动。

幼儿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谋求幼儿身体健康、改善幼儿的身体状态。而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的稳定性、转移和分配等品质都比较弱,多媒体技术以其鲜艳的色彩、多变的动态画面及声音的配合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中班健康活动《今天你喝了吗》中,孩子们从欣赏课件到游戏中学习到最后主动喝水,一开始就用一滴一滴的水声生动、直观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再通过课件让他们知道自然界中小狗、小猪、小鸟、小花等一些动植物要长大原来是要“喝”水的,从而认识到小朋友的长大也是要喝水的。这样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孩子感受到活动的真实性,在较轻松的环境下接受良好的健康教育。

总之,多媒体课件在幼儿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视听结合、图文统一的特点对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它的运用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难点;它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具体准确,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既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又能使教学活动趋于完善,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所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使幼儿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体味学习的成功和乐趣。以多媒体课件辅助幼儿课堂教学,重视幼儿学习过程,重视师幼间、幼儿间的思维互动,这样的教学才是丰富多彩的教与学。我们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认识,大胆创新制作多媒体课件,更突出教学效果。

摘要:多媒体课件是教育资源之一,它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相互结合。它特有的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幼儿在课程领域方面的认知、技能、情感、理解能力。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课件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幼儿园课程领域,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定荣.多媒体计算机创设幼儿语言学习情境的研究.教育教学研讨,2007,(9):23-25.

[2]王海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幼儿园课堂结构.网络科技时代,2007,(12):81.

[3]周榕.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学前教育研究,2007.06:49-51.

[4]候德萍.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教学研讨,2007,(5):22-23.

[5]陈青雅.浅谈幼儿园多媒体辅助教学.

[6]王红兵.漫谈计算机在幼儿园中的运用.

[7]刘萍.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10.龙中是我家,和谐靠大家 篇十

103班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给大家演讲题目是《龙中是我家,和谐靠大家》。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龙中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龙中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同学们、老师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

上一篇:关于消防自检自查报告下一篇:关于治超站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