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实现途径(精选7篇)
1.浅论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实现途径 篇一
机关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有效途径
廉政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思想文化的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明确了廉洁政治工作宗旨,把保持廉洁放在党的建设的突出地位,为拒腐防变、廉洁政治奠定了思想基础。大力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是当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对廉政文化的认识
所谓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特定的社会群体活动中所形成并崇尚的社会功德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对制度约束力的认同。廉政文化建设是政治文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廉洁执政的意识形态、完善规范的法律制度和勤勉奋进的实践行为等三方面的内容。
二、深刻认识机关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廉政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是:针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抓防腐反腐,治理腐败。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绝离不开廉政文化的滋养和支撑。廉政文化的缺位和弱化必然会让腐朽文化乘虚而入,诱导和腐蚀人们的意志,误导人们的行为,导致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迷惘。建设廉政文化,以健康向上、生动有效的文化形态,传导正确的廉洁价值取向,对人民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廉政意识和廉政观念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准则。同时,用健康向上的、先进的廉政文化占领思想“阵地”,占领社会“市场”,从而形成一种“强势”,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不断推进竞争与效率、公平与正义、谅解与宽容、文明与法治的和谐统一,为构筑社会和谐提供精神支柱。
2、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历史经验表明,加强思想教育,端正思想认识是拒腐防变的根本。在深化反腐倡廉斗争中,我们要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充分认识反腐败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斗争,而且是先进文化与腐朽文化之间的较量,若不切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反腐败就有可能因缺乏先进文化的支撑而失去应有的力量。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是深层次、根本性、长期性的,其影响是潜移默化、和风细雨式的。这种文化所特有的功能,正是新时期防腐倡廉工作实现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转变的需要。因此,重视运用文化的力量,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廉政文化氛围,通过把握正确的文化舆论,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地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加强思想政治修养,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精神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3、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
建设廉政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群众通过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各种活动,既能感受到党和政府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力度,也能满足直接参与反腐败的愿望和要求,扩大了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了解,增进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廉政呼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评判权,有利于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客观需要
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封建陈腐文化、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侵蚀我们。能否有效地抵制腐朽文化,关系到用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占领阵地,用什么样的道德情操陶冶党员干部的政治方向性问题。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坚决同各种违背先进文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在良好的政治环境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这将有力地促进广大干部提高执政和拒腐防变能力。打造一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德才兼备、清正廉洁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适应新一轮战略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三、积极探索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要坚持兼容并蓄,体现时代特色。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能搞“一阵风”,更不能简单化。要从机制、制度、管理等方面解决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深层次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机关廉政文化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机关廉政文化的建设成果,防止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现象。同时,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还要善于总结吸收优秀文化传统,注意挖掘特色廉政文化资源,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翻开历史,扬善惩恶,尚廉治贪,扶正去邪,始终是社会的追求。人们之所以爱戴包拯、海瑞、于成龙等一大批清官廉吏,一些廉文、廉谣、廉戏、廉政格言警句之所以脍炙人口,久传不息,正是传统文化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对于加强新形势下廉政建设确有可借鉴之处。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古代廉政文化的典范,对于今天的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仍具有积极而有益的教育作用。因此,要认真研究、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使之发挥应有的效能和作用,促使党员干部更加廉洁从政。
2、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要注重围绕大局,突出廉政主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围绕发展,服务大局,优化社会发展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因为,廉政建设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和良好的道德保证。所以,廉政文化建设不能偏离廉政这个主题,更不能游离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之外。因此,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目的在于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廉洁勤政、服务于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切实发挥主导和核心作用。因为,机关党员干部的廉洁、勤政,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直接反映党和政府的形象。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机关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用先进的廉政文化理念教育和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陶冶党员干部的思想情操,净化党员干部的灵魂,使之形成高尚的思想境界。同时,要进一步帮助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推进机关的作风建设,使之更加自觉地以实际行动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3、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温馨和谐。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风细雨的,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必将产生根本的、长期的和广泛的作用。因此,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服务,体现温馨和谐。具体地讲,机关廉政文化要注意借助文化这一载体,将廉政以温馨和谐、清风拂面的形式,以符合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理和审美习惯的形式,传输给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让大家喜欢接受、乐于接受。因为,机关廉政文化一旦形成,其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观、人生观、道德标准等等,都可以通过文化的自身规律和渠道影响着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受到启迪,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廉政文化的熏陶,并使大家自觉地用廉政文化来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言行。所以,在机关廉政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上,一定要贴近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贴近他们的生活,贴近单位的实际,突出正面引导,多一些人情味,多一些趣味感,让大家喜闻乐见,引人入胜,切实做到入眼、入耳、入心、入脑,从而在机关内部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廉为美,以贪为羞”的人文环境。
4、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要大力创新载体,打造“特色”品牌。机关廉政文化,只有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独特新颖的载体,不断扩大教育对象和覆盖面,使廉政文化建设的触角伸入到机关的方方面面,以及党员干部及其家庭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才能焕发出廉政文化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切实发挥好现有各种阵地和载体的作用,比如,组织廉政专题教育,开展廉文警句征集、“读书思廉”等活动,组织机关干部演唱廉政歌曲、观看廉政文艺演出,给机关干部发放廉政台历、寄送廉政贺年片、发送廉政短信,开辟“廉政长廊”、廉政宣传窗,等等。这些行之有效的廉政文化载体,要长期坚持下去,使之成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成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亮点”品牌。另一方面,要大力探索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抓手”,不断创新载体,积极打造廉政文化建设的“特色”品牌。要利用网络、传媒平台,构建“廉政超市”。各单位要借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政府网站或局域网上搭建廉政文化信息平台,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关栏目和内容,使党员干部自由选择阅读,进行知识更新和充电,促进自警自励。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建立廉政文化活动室,配备好电教、宣传设备,并注意收集、整理影像图片资料,充实各种廉政书籍、警示教育光盘等,同时,要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廉政文化活动室接受廉政教育,开展读书思廉、警示教育促廉等活动,努力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开辟“第二课堂”。另外,还可以采取开通廉政直通车送廉入户的形式,开展廉政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帮困思廉,组织党员干部到贫困家庭中体验生活。在重大节日前,召开家属座谈会、上门走访等途径,加强与党员干部家属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党员干部及其家属增强法纪观念和廉洁意识,使清廉之风吹进机关的每个角落,使廉政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人人把好廉洁关的良好氛围。
5、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要注意统筹协调,形成整体合力。机关廉政文化是涉及全局的工作,离不开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因此,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单位“一把手”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重视加强对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党委、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定期研究讨论,坚持做到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同时,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有力保障,确保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健康有序、稳步扎实地推进。要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廉政文化建设总体目标,并分解好任务,落实好责任,确保实际效果。在具体工作中,有关职能部门要树立齐抓共管的意识,加强沟通,通力合作,各展所长,形成整体合力,并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充分调动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参与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结合单位工作特点,不断拓展文化内涵,积极寻求有效载体,努力拓展廉政阵地,增强机关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也要把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当作自己份内的事,积极参与,主动配合,确保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这样,通过上下的共同努力,切实形成党委、党组统一领导,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格局。
总之,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目前尚处在倡导和建设之中,其拓展的天地十分宽广,发展的空间很大,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使机关廉政文化更具亲和力、吸引力、渗透力和生命力。
2.浅论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实现途径 篇二
有利于巩固党在政治、思想领域的领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党的方针路线, 而且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社会变得更加民主、文明。可以说这些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和谐社会等我党提出的正确思想指导下才取得的成绩, 实践和历史都已经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够救中国,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能够建设好中国。然而, 经济发展了, 人民生活进步了, 但社会中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反而有所减退、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有所怀疑。这些都要求我们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尤其应该抓住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 他们是未来的主人。只要在大学生中间确立牢固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那么就可以保证多数大学生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充实党的队伍, 保证党在政治、思想领域的领导地位。
有利于社会思想稳定, 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进入新世纪, 我国经济政治改革进一步深化, 社会变得更加多元而开放。在这种情况下, 各种思潮在社会中激荡撞击, 社会在变化中发展前进。但同时我们应该理智地看到, 在21世纪头十年行将过去之际, 我国的改革开放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 各种社会矛盾涌现, 有进一步激化的风险。这在世界各国也是一个普遍现象, 即国民人均收入在3000美元上下时整个社会面临一个坎, 社会矛盾涌现:收入差距加大、社会不公、贪污腐败等。如果能够顺利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顺利地迈过这个障碍, 那么就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国家的发展不可限量;而一旦在这个关键时期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而使之激化甚至总爆发, 那么对于社会秩序、经济建设的打击将是致命性的。利用校网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社会稳定而言意义非凡。众所周知, 大学生这个群体思想活跃, 正义感、爱国心都表现得很充分, 但同时大学生又思想发展不够成熟, 易情绪化, 易受鼓动, 往往成为各种社会运动的主力军。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起来, 使之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仰, 这对社会思想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大有裨益。
有利于培养政治坚定、思想向上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思想文化素质最高的群体, 他们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同时思想也最为活跃, 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 但由于其社会经历不足、阅历较浅, 思想不够成熟和稳定, 对于事物的判断力正在形成之中, 这样对于不健康思想、不正之风的抵御能力也较弱;而且对于各种挫折和压力的抗压性不足, 在生活上和学习中遇到的不顺利可能对之产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所以, 总体上大学生的思想欠成熟, 对外界不良思想的抵御能力较弱, 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 对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帮助, 那么很有可能使其偏离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思想道路, 导致社会主义建设的变质或者迷失方向。而新时期下利用校网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独具其优势, 一方面校网作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工具, 大学生对之拥有较浓厚的兴趣, 这对较为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加分;另一方面, 校网相对于其他传统的宣传方式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式方法上也更加多样化, 效果也更为明显。
利用校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加大对校网的投入建设, 建设一支技术过硬、专业技能优秀的人才队伍。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了校网这一基础设施的支持, 再好的创意和点子也难以转化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而一支技术过硬、专业技能优秀的人才队伍则是操纵校网这一工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这二者各有侧重, 教育队伍必须依靠校网才能施展拳脚, 而在技术不过关的教育者那里, 先进设备只是一堆昂贵的装饰品, 专业技能不足的教育者也会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总而言之, 网络基础设施和教育人才决定着利用校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 加大对二者的建设投入势在必行。
将民情民意沟通反映渠道和舆论引导的有力工具相结合。校网作为一个资源共享平台, 同时又是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对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现象的思考结果在校网上可以相互交流;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可以通过校网发表自己对学校管理的不解和疑惑、建议和意见等, 而管理者——学校方面可以通过校网得到对自己管理教学工作的反馈, 参考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校方可以对自己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和瑕疵进行修正。作为信息交流平台和民情民意的反映渠道, 校网可以反映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民情民意;而作为舆论引导的有力工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校网对民情民意的关注点加以了解和把握, 同时结合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工作。表面看来, 民情民意的反映和舆论引导工作是不相干的两个方面, 但实际上二者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只有把握了民意的走向和民情冷暖, 才能对症下药, 对之针对性地引而导之, 使民情民意关注的焦点问题得到比较妥善的解决;只有将民情民意妥善地安抚好, 才可能使舆论引导工作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设计达到既定目标。而将这两方面的工作加以结合后会大大打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局面。
加强网络的监督和管理, 避免不良信息的侵蚀。互联网是信息大爆炸时代的集中体现, 在网络中, 全世界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将其拥有的信息予以共享和散布, 而有需要的人可以在网络中找到各式各样的信息和资源。这样就出现了信息冗余和有害信息的问题:所谓冗余信息是指占用网络带宽资源或者消耗网络使用者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的大量的无用信息;而所谓的有害信息则指那些内容上与社会政治主流不相吻合, 甚至背道而驰的一些信息。具体到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有害信息包括色情暴力信息、反动宣传信息等, 这些不良信息的危害性不可小觑:色情信息是精神鸦片, 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暴力信息则可能使青年人产生模仿倾向, 恶化社会治安并且使一些人误入歧途;而反动宣传信息则更是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开展, 更是直接破坏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是把双刃剑, 对其作用应做一分为二的认识, 对其分享学习资源、交流信息方面的作用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而对其传播有害信息方面的负面影响应加以克服和防范。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 提高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 严格防范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侵蚀。可以重点从网监的工作着手, 加大对技术装备的投入。
利用校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 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完善。互联网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知识来源, 并且深刻变革了人类的交流沟通方式, 我们可以依靠互联网实现不见面的、千里之外的实时交流;互联网从各个方面都深刻地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许多学生通过网络得到了很多传统上只有少部分人才能拥有的信息, 这就导致他们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方式产生了排斥心理, 他们不会轻易地接受任何人的一面之词。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 努力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特征, 变革传统的工作方式, 重点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 而非直接告诉他们孰是孰非;要允许他们独立思考, 自己得出结论, 然后对其思考成果进行评价, 而非简单的灌输教育、替代思考。
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是不同的, 进而导致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学历层次、文化程度越高者对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思考得越多, 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而文化程度较低者则思考较少, 并且受到非主流思潮冲击较少。这就决定了我们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做出灵活调整, 不能一刀切、机械行事。
营造民主、宽松的气氛, 鼓励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在利用校网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 需要注意为其提供一个平等、宽松、民主的言论环境, 只有这样才会使其保持理性而且实事求是的态度, 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共同推进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 教育者的权威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这就需要教育者主动放下架子, 与学生平等对话, 尊重是相互的, 只有教育者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 他自己也才会得到同样的尊重;其次应鼓励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 少为学生人为设定一些条条框框, 多为其提供一些便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放松引导学生向上、向善, 为其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足矣。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着我党的执政地位、关系着我国的历史性复兴, 所以应常抓不懈。而校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巨大, 我们应继续探讨其应用, 并使其在我国高等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3.浅论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实现途径 篇三
关键词: 机器人教育 教学形式 深度参与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已由信息时代进入智能时代,机器人的使用范围已经遍布工厂、超市、商场、医院、银行、军队等各行各业,甚至已经走入家庭,人们担心人类工作逐步被机器人取代的同时,社会又面临高新技术人才的大量渴求。而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教育休戚相关,因此,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培养智能技术人才逐渐在各类各级学校广泛推广开来。
一、机器人教育发展的现状
国外机器人发展较早,因此很多国家高度重视机器人教育对社会高新技术和科学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机器人教育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既有技术课程或课外活动,又有主题夏令营活动。另外,机器人教育跨学科特点显著,在美国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中,已经把机器人教育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高校里更是需要预修若干相关课程。
我国机器人相对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异常迅猛,尤其工业机器人,包括在工程机械大型构件自动化焊接、汽车生产自动化装配线、全程自动化饮料包装、数字化仓储物流等领域的应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
但是在机器人教育方面,明显滞后于机器人产业化的发展,不同地区对机器人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普及程度差别很大。机器人教育在选择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设计、选择课程内容、进行环境配置等方面,还不是很明确和统一。但是由于很多极具影响力的赛事的开展,因此人们对机器人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大幅度提高。
二、全新的机器人教育平台
机器人教育活动是一种具有综合能力的全新教学平台,既是承载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学实践活动,又可以作为教学服务的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大显身手。
1.全新的教学形式
目前在中学中开展的机器人教学活动主要以校本课程或社团活动的形式出现。因此,与传统课程相比,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布置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直接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寻求解决方案。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机器人教育给了学生更多自主权。教师只是讲授机器人搭建的方法,程序设计的方法,而各个任务全靠学生自己完成,这就给学生很多自己发挥的空间。学生要想完成任务,需要小组协作,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想法得到提高,产生创新思维。不会的问题就得主动学习,学习过程中有知识面的拓展,层面的加深,能力的提高。如乐高机器人的很多任务都是让学生对人类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直接参与,这就要求学生对书本以外的社会知识有所了解,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感觉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正在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2.机器人教学可为常规学科教学服务
机器人教学可以和信息技术课程一样,成为常规学科教学的辅助手段。比如,对物理学科来说,很多实验可以借助机器人进行,让学生动脑筋用传感器采集信息,分析数据,从而用不同方法验证定理的正确性。另外,生物、化学等课程可以借助拼装机器人的材料让学生亲手搭建元素分子式及DNA的组成,加深理解。
三、机器人教育对自主学习的培养有以下优势
知识的快速更迭,使得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成为时代的主流,自主学习能力对未来学习者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在当前学习阶段还是长远终身学习来讲,都是如此,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不停探寻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靠学生自己“练”而不是老师教。因此必须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提供更多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主学习。机器人学科恰恰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这样的支持。与常规学科相比,具有更多优势。
1.开放性:机器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情境比常规学科更为广泛,学习互动更为频繁,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更为明显。机器人教育还能帮助学习者培养自主学习应具备的能力,培训其掌握终身学习应该具备的技能,让学习者在未来发展中更好地适应智能时代和终身学习社会的发展需要。
2.深度参与:没有了传统教学目标、过程和人员等方面设置的限制,学习者更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自我发展,随时调整学习目标;更愿意主动与同伴和教师交流观点和经历,寻找或创造出可能解决今后问题所需的知识。
3.独立能动性:由于学习者需要自我负责,因此他们比传统学习者更有可能调控自己对于学习的理解。他们必须自己判断是否理解准确,是否目标方向把握正确,甚至需要自己寻求可能的学习资源和帮助,从而形成强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技巧。
四、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的实践意义
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必须最大可能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的情境与氛围。机器人教育就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他们对正在学习的内容有很强的想继续进行下去的欲望;每完成一次任务后,他们会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以后再面对挫折时就会有类似经验。这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还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廖拥红.浅谈开展教育机器人教学的认识[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1).
[2]程君,崔世钢,王永亮.机器人课外教学设计策略的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02).
4.浅论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实现途径 篇四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渠道.文章从黔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该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增进该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该地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途径.
作 者:黄乾玉 HUANG Qian-yu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贵州,都匀,558000 刊 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年,卷(期): 27(5) 分类号:B84 关键词:黔南地区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
5.浅论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实现途径 篇五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怎样从严治党?集中一定时间内,对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思想和工作作风进行全面整顿,纠正各种不良作风和现象,是我们从严治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好方法。1942年到1945年初,毛泽东倡导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延安整风运动。通过整风,提高了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在全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即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实现了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空前统一。延安整风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的一次成功实践和伟大创举。群众路线是我党对马列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的创造性运用。表述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两个一切”是党的工作路线和组织路线,是一条生命线,是党的宗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是强调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党的力量源泉,这是党的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党中央在18大后半年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对党的现状进行清醒分析后,狠抓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先,应当明确它的背景和必要性。
它的背景有两点,一是实践背景,一是理论背景。
理论背景是指党的18大,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有了新进步。
一是明确党建目标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毛泽东时代讲:我们要建设一个“革命党”;邓小平时代讲:我们要建设一个“懂建设的党”;江泽民时代讲:我们要建设一个“学习型”政党。18大讲:我们要建设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
二是形成了党建主线。要围绕“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
三是丰富了党建内容。毛泽东讲:思想、组织、作风三大建设; 邓小平讲: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之外,还要抓制度建设、反腐败建设。
四是对党建新形势作出科学分析。新世纪、新阶段,党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冲击“四大考验”; 面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因此,党的建设必须增强忧患、创新、宗旨、使命“四个意识”。
五是安排部署今后党建工作:从理想信念、党群关系、党内民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管人才、基层组织创新、反腐败、严格党的纪律等八个方面,强调了当前及今后 5年的党建工作重心。
这样,18大报告在“ 党建目标、党建主线、党建内容、党建新形势、党建新任务”等五个方面有了新的进步,为我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于实践背景,是指我党的现状。一方面,我党是执政党,有8200多万党员,党的知识化、年轻化、革命化水平在提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党的建设,还存在不足,消极腐败问题,仍然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三大问题之一,反腐败斗争仍未有穷期。脱离群众的问题,也很突出。所以,必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习近平讲了三点:第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党的18大明确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需要凝聚全党、全民的智慧、力量,艰苦奋斗,努力拼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第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第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强调,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肯定和拥护。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
6.浅论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实现途径 篇六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组织,大学生创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就业压力普遍增大。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指导工作, 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也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无论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 还是从促进国家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都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要面临和解决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还处在探索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发扬勇于开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 积极主动, 发挥自身优势, 提升服务能力, 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特点的工作载体, 要与学校有关部门共同研究, 在保障体系建设、服务平台搭建、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强探索, 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优势
(一) 组织优势
高校共青团组织有着完备的组织体系, 各高校都有从校团委到分团委再到团支部的组织构架, 每一个层面的组织都比较完善。另外, 高校团组织体系较为广泛, 如学生会、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队、学生宿舍自律委员会等, 覆盖面比较广泛, 组织结构严密有序, 这对更好地联系学生、满足学生现实需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高校共青团组织健全、工作活跃、队伍整齐、素质较高, 这是推动工作的优势。高校团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 探索创业教育的规律, 发挥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创业中的思想引领、信息传递和示范作用。
(二) 资源优势
高校共青团组织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高校团组织通过各行业团组织、青联组织、青年企业家协会的桥梁作用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 在搜集创业信息、推荐创业项目等方面具有优势。高校团组织要加强团内资源的整合, 特别是要推动青联、青年企业家协会等青年组织关心大学生的创业, 服务大学生的创业, 为高校团组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积极争取政府出台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措施, 更好地服务本地的大学生创业工作。
(三) 阵地优势
高校团组织工作的活动阵地较多, 载体丰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职场模拟大赛”“创业大讲堂”“创业计划大赛”“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大赛”等活动都可能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活动载体。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开展拓展大学生素质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利用阵地优势, 为青年学生拓展素质提供阵地和平台, 全面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 打造其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
当前,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创业方面有很多工作可做, 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意识培养, 提升创业能力, 帮助大学生寻找如何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智力和资金支持。高校团组织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 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 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为创业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高校多部门协调、多环节跟进。共青团组织可以从积极获得组织信任支持建设、资源保障体系构建和技术支撑拓展入手, 广泛动员人力和物力,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的支撑。
1. 组织信任支持建设。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牵涉学校多部门。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以及各二级学院如果思想上不重视或不认可, 就很难取得实际成效。共青团组织在学校层面应代表青年学生积极争取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以及学院的大力支持, 校、院两级都能建立起有保障的学生创业组织领导体系;只有建立自身的组织领导体系, 才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2. 资源保障体系构建。
大学生创业的前期实践必然需要一定的资源作为保障。共青团组织可以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挖掘资源, 从活动场地、政策咨询、项目筛选、资金扶持等方面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资源保障, 并积极构建资源保障体系。
3. 技术支撑体系。
共青团组织应积极利用高校在人才、科技方面的优势, 成立由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组成的大学生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以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 采取定期走访、“一对一辅导”等形式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有效指导, 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二) 搭建服务平台,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培养路径
共青团组织要紧密依托创业培训、专家论坛、各类竞赛和创业协会等平台, 帮助大学生认真学习创业知识, 参与竞争, 提升创业能力, 思想交流获得信息共享, 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开展创业培训。
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培训对于其成功创业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引进如KAB创业培训、SYBI培训等专项培训进校园。以课程的形式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另外, 要对进入操作阶段的创业项目进行创业实务方面的培训和辅导, 指导他们如何开始创业、如何推进创业过程, 努力通过创业培训, 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2. 举办专家论坛。
共青团组织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论坛, 定期邀请资深创业专家或者大学生创业者介绍创业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 共同讨论和寻找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交流和探讨, 有助于尽快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3. 组织各种创业类竞赛和实践。
共青团组织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创业类竞赛, 如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创业项目征集、模拟创业大赛等, 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另一方面要积极与校外企业联系, 企业的支持与合作, 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创业实践, 让大学生获得创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
4. 成立“创业协会”类型的社团组织。
鼓励和支持“创业协会”等类型的创业社团的活动, 依靠团队协作, 普及创业知识, 在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共青团组织要支持、帮助和引导创业协会开展具体工作, 指导学生通过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讲座、创业实习等活动, 凝聚创业人才, 相互学习和借鉴, 促进各自发展。此外, 团组织还可以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担任指导教师, 不定期地对大学生创业进行辅导和指导, 帮助学生明确创业目标、制定创业计划、具体实施创业。
(三) 建设实践基地,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锻炼平台
共青团组织要在学校的组织领导体系下, 在创业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方面,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1. 依托高校教育实践平台, 建立创业基地。
在对创业大学生进行创业辅导的同时, 可以依托政府的“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 创造条件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持。此外, 在创业基地中, 要给大学生创业提供智力、政策等方面的帮助, 为他们创业起步创造有利条件。
2.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 建立创业实践基地。
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努力拓展社会实践的功能和领域, 要把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依托高校已有的社会实践基地, 充分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和实习、见习等时间段, 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 充分接触社会、融入社会, 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将有潜在创业机会的实践基地逐渐建设成为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共青团组织还要主动求得政策支持和用人单位的帮助, 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前的实践舞台, 积极组织开展“就业创业见习计划”。
(四) 构建宣传和信息交流平台, 营造创业氛围
创业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成为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提高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把创业教育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能够有效地启发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和心理品质, 对学生创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具有整体引导、塑造和培养的功能。高校团组织可以利用校园媒体营造创业氛围, 并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类竞赛、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创业情境, 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1.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大力宣传创业的意义和价值。
要充分利用高校校内新闻媒体、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报纸、校报、校刊、板报、橱窗、创业标语口号和创业指示性标志等宣传工具, 大力宣传创业的重要意义, 宣传创业的经验, 宣传成功创业的典型, 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 弘扬创业精神, 形成讲创业、想创业、崇尚创业, 以创业为荣的校园舆论氛围, 引导形成鼓励创新、开拓进取、宽容失败、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邀请创业成功企业家走进校园, 激励起大学生创业的原动力, 营造大学生创业光荣的校园文化。使培养创业人才的思想深入人心, 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 营造勇于进取、乐于创业的校园良好文化氛围,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
2. 建立信息化平台, 优化对接和管理工作。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 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 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青年创业见习基地工作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要依托网络平台, 及时发布见习岗位信息, 做好创业见习基地和学生对接工作。同时要依托网络平台, 做好促进大学生创业政策宣传和项目展示工作。
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高校共青团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 创新工作思路, 拓宽工作领域, 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性的工作常抓不懈, 为服务青年、服务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卢雍政同志在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S].2009-11.
[2]谢伟.浅谈团的“地位”与“作为”[J].青年探索, 2006 (4) :85.
[3]吕素香.新时期共青团组织的职能定位与核心竞争力[J].中国青年研究, 2006 (8) :31-33.
[4]徐兴.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8) :54-55.
[5]刘燕.发挥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职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112-113.
[6]戴育滨.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8 (10) :58-59.
7.自由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 篇七
首先,自由是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最初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压迫、片面化、异化等不自由现象的反抗中诞生的,并以共产主义的自由理想为前进方向。它不仅要消灭一切不自由的制度根源——生产资料私有制,而且要充分保证人们发展自由的物质和时间,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其次,自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义,是“中国梦”的核心意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的利益不仅仅只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保证人民能够充分享有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条件和自由,使每个人都能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再次,自由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源头活水。改革需要创新,需要解放思想。只有倡导思想自由,才能破除思想上的种种禁锢,从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同时,自由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的前提。只有让人们自由地享有发展的机会和权利,自由地发挥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才能激发创造社会财富的动力,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最后,自由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发展方向之一是要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现代市场体系,这就要确保市场各方有充分的、正当的自由,使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有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它不是一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随心所欲和为所欲为,因为这种自由往往会损害到他人的利益,这就违背了自由的真实内涵和要义。我们今天追求的自由,是在一定法律、制度、习俗等规定的范围内,获得由自己做主、不受约束的权利。
【浅论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实现途径】推荐阅读:
高校开展学生助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论文06-17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直属高校”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的通知07-18
高校教育教学中人格培养的途径论文06-23
浅析高校体育开展武术教学的必要性06-09
关于开展“2011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通知08-12
浅论高校学生干部的工作压力论文07-19
浅论高校品牌建设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