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组内工作总结

2024-12-29

期末组内工作总结(共4篇)

1.期末组内工作总结 篇一

生物组“组内公开课”活动总结

生物教研组:2013-12-6

学校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造就一支基本功扎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学校教研处及各年级组的组织下,本校从第11周开始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组内公开课”活动,我们组有4人参加了这次活动,现对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全员参与听课评课

对于每节公开课,组内教师克服调课的困难,做到了全员参与听评课。对于讲课活动的开展,结合常规教学的安排,利用双周的教研组活动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我组所有教师已经完成了讲课、评课活动。

二、互听互评,共同提高

听完每一节课,我们马上讨论有关讲课各种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从中在业务水平上得到提高。并且专门利用一次教研组活动时间组织评课,各抒己见,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三、本次活动特点

1.目标明确,情感目标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精心设计环节,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实实在在的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3.教学手段较先进,有人运用了多媒体手段,使用了自制的课件,加大了课堂容量和生动性,化复杂为简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4.年轻人较多,有活力,有思想。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互听课,互相学到了很多。

四、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不到之处 现对本次听评课总结如下:

1、在讲课中的评价:

------:课堂内容为“细胞增殖”,准备较扎实,知识面拓展宽,相关知识的联系也很紧密。但也存在有不足,如:因知识面拓展宽导致课堂容量太小,高考无关知识说的太多,想多核细胞问题基本可以不谈。同时习题配置较少,师生互动不多,对一节高三复习课来说相对不合理。

-----:课堂类容为“水和无机盐”,内容准备充分,知识讲解细致到位,特别是知识点应用合理,如:水的功能及应用的实例应用合理,对知识的考点考法掌握到位。不足为:备学生较少,对学生的估计不足,把学生看的太高,导致学生课堂反应不是很积极。同时师生互动也较少,知识应用不足,课堂效率一般。

------:课堂内容为“信息传递”,教材处理合理到位,知识点分析细致到位,因和现实联系紧密,大部分学生也反应较好。但上课因声音较小,课堂没有激情,导致部分基础差的学生瞌睡现象较严重。

-------:课堂内容为“生物膜系统”,内容准备较充分,且能针对教材和考试的实际,知识分析到位,习题配置也合理。但对现在的高一学生估计不足,课堂反应一般,师生互动相对较少,习题应用也不够,课堂效率不高。

2.不仅在这次活动中要反思,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就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如何让新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活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新理念使单纯的传授知识型转向提高素养教育型,这次活动教师们采用各种方法来体现这个思想,真正实施时感觉有难度,主要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时间分配上有矛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老师们都认为教师的素养和水平在现阶段是一关键。

3.了解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在听课中有目的的听课,才能有所收获。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对本组每位教师可以说都有较大的收获,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2.八年级组内计划 篇二

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本学期工作要点,以学校工作要点为目标,配合政教处、教务处,我们八年级组决定认真学习并切实执行学校的各项工作计划,聚焦课改,决战课堂,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树立良好的班风,以促进学生形成文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为教育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为进入九年级打下扎实的基础。结合本年级工作实际,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德育工作

1、工作目标: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和学习规范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基础道德行为和行为规范水准,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工作要点:

(1)每个班级分阶段有重点地解决班级存在的一些问题,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各班成立自主管理小组,负责管理和检查学生自修、午修课及

课间文明休息情况,着重班干部的能力。

(3)学习习惯的培养,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要在平时加强严格管理。

(4)做好和家长的联系沟通工作,特别对家庭教育有问题的学生教

育工作,更要时时联系,共同教育督促,争取开一次高质量、有

效果的家长会。

(5)定期召开组内班主任会议,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6)体教师要全面关心学生,经常找学生谈心,不放弃一个学生,及时处理发生的问题,做好预控工作。

二、教学工作

1、工作目标: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提高课堂效益上狠下功夫,力争教学成绩有所提高,缩短与县平均的差距。

2、工作要点:

(1)落实常规教学,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教育学生高效率听课的方法。

(2)开展组内互帮互助活动,积极探索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要求学生作业按质按量完成。

(4)做好“因班施教”、“因人施教”,积极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5)做好平时检测的批改,任课教师做好试卷讲评和分析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做好调整。

(6)做好每次抽测后的质量分析会,针对问题及时改进方法,尽早采取措施,做好质量跟踪工作。

(7)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开好开课活动,积极听课,取长补短。

(8)定期召开年级组工作会议,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三、其它工作

年级组的每位成员要树立全员德育的思想,管教管导,每位教师都要参与对学生的管理,而不仅仅是班主任在独自管理。所有人都要按时到岗到位,按学校要求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发扬八年级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组风,爱生、乐业、勤奋的品德,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3.语文组内学习体会 4 篇三

为了帮助组内老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和提高老师的各项教学业务水平,语文组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新课标;解读工作计划;备课、作业要求;集体备课;多媒体培训;微型课题研讨:怎样提高学生书写质量、如何转化后进生、如何提高朗读能力、复述能力的提高、怎么做好期末复习计划;同课异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与评价。

这些活动都给我们这些青年老师提供了很好的校内学习的平台,从中可以学习到许多知识,让我们少走了一些弯路。其中,让我感触最多的是组内开展的同课异构。这些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每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感受到了教师们对改进课堂教学的愿望,看到了课程改革的新气象,课堂上师生关系的和谐,课堂民主气氛的形成,正是我们研究学习语文方式的真正改进,促使学生语言素质的全面提升。

执教老师规范的汉字书写,简明的板书,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流畅地分析讲解,充满期待与真诚善意的微笑,无不凸现出爱的真谛。张金枝老师的课有四个方面的优点:

1、重视了识字新词,用多种形式识字读词,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2、以识字写字为重点,是贯穿于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件理解词语的意思。

3、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读课文,适合低年级的朗读,课文读的非常充分,借助课件、板书让学生试着背诵。

凌贤兰老师的课思路清楚,教学重点突出,处理非常到位。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孙一根老师的课用情育人,教学立足于整体感受及创设情景,表现出一位优秀教师在改革中的勇气与思考,奉献出一堂出色的语文课。而且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给大家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虽然自己有了这么多的收获,但联系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还是有些困惑,如:

1、怎样落实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2、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谈到语文教学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不少人感慨,“耗时多,收益少”。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怎样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4.期末组内工作总结 篇四

自我校开始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来,部分语文老师就根据新课程中要求的“从第一课开始,着力开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定位于‘语文学习的主人’,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和组织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开始研究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的课改要求。老师们逐渐发现了组内互助是开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最好载体。在不断研究中,我校的“组内互助”式学习模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取得了重大突破。该教学模式以“读――悟――练”为基本教学环节,在我校大力推广。新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我校的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了教风学风的形成,给我们三中的教学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气象。

组内互助式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的思想互相碰撞,不断迸发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火花,课堂的生成相当精彩。

一、组内互助在“读”中让学生激情四射

读,包括读文章、读作者、读字词。但是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要自己独立完成这些自学内容的话,势必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学效率提不上去。而组内互助可以很好地将这个问题解决掉。字词的音形义、作家作品的介绍、背景资料等这些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完成的内容,只要小组成员有一个同学能够解决,其他同学就都解决了。如果这个小组没有查到资料,还可以到其他小组去寻求帮助。对课文的理解、圈点评注以及对课文的初步认识等问题,在小组内做一个交流,可以提高自己的认识,使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更深一步。例如:鲁迅的《雪》这篇课文,学生先自读课文,需要8分钟左右,然后组内互助解决字词、文学常识等内容,并做一个对课文内容理解的简单交流,需要8分钟左右。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解决了“磬口、灼灼、朔方、凛冽、褪尽、脂肪奁”等字词的音形义,复习了鲁迅的生平和个人经历、主要成就,复习了鲁迅小说集、散文集的名称,查找了《雪》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感知了课文的内容。

组内互助式教学使“读”这一环节变少数朗读水平高的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变少数学生的朗读展示为全体学生的朗读展示。甚至面对学生的朗读热情,老师都不忍心拒绝,遇到课堂时间不够时,老师们就干脆让所有的小组一起展示。当你看到每一个学生都如牛犊一样充满激情和活力时,你也会受到感染。

二、组内互助在“悟”中让学生思想升华

“读”到动情“悟”自出,经过了“读”这个环节之后,由于学生在“读”时已经充分解读了教材,心中的感悟油然而生,有了“读”为“悟”打下的坚实基础,对文本的“悟”也就水到渠成了。组内互助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学生在传统教学中面对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只有一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的局面。

组内互助营造了一种让每一个学生都畅所欲言的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没有一个学生甘于落后,在小组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假如有一个学生对某个问题还没有自己的思路,当他在听取别人的观点时,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观点明确的学生,会在组内互助中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观点,在与其他同学思想碰撞的同时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升华”。学生在组内互助中会听到很多的观点,他们在对这些观点不断地讨论时,收获就会更全面,视野就会更广阔,品味语言,体悟情感。与文本对话,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江南的雪滋润美艳,犹如充满青春的健美的少女,孩子们在雪中尽情地玩耍,让我们想起了自己打雪仗、堆雪人的情景,充满了对雪的渴望,这代表了作者对美好自由的向往。”与作者对话,有的同学说:“鲁迅弃医从文,一生都想拯救国民,然而他的思想在当时却为大多数人所不能理解,他是孤独的,但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文学创作和革命工作,他的笔像一把匕首直插敌人的心脏,他也是倔强的、伟岸的,他就是朔方的雪。”与生活对话,有的同学说:“朔方的雪所代表的不仅仅是革命时代,它代表的是一种坚强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在这些时候我们都应该像朔方的雪一样,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组内互助式教学在这一环节中,由小组交流到全班交流,有个人的见解,亦有集体的智慧,全班同学的思想一齐碰撞,迸发出的火花会让人眼前一亮。如果你在场,你一定会对学生的表现感到惊叹。

三、组内互助在“练”中让学生互相提高

课堂经过了“沸腾”和“升华”后,学生跃跃欲试,都想安静下来把所学的知识变幻成自己的文字。接下来的“练”,就让学生内心的`冲动都尽情地表现出来吧。例如《雪》这篇课文我设计的练习是这样的:“请描绘一种激发你奋进的景物,并写出它的精神。”此时的课堂鸦雀无声,只听到学生沙沙的写字声。课堂气氛的瞬息变化也让很多听课老师慨叹。片刻的沉静之后,学生开始在组内互助,互读作品,是学习也是修改,是交流也是提高,学生的互助俨然成了一个个的小小“学术研讨会”。有的同学这样写道:“……石块下的小草不因阳光的吝啬、雨露的不公、石块的压迫而屈服,它奋进、坚强、不断努力,终于在春天即将离去时露出了他不屈的头颅,虽然不是‘新绿’,但那‘鹅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当这些稚嫩的文字在一起交流时,几十种思想又融合成了一个整体。

上一篇:学校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材料下一篇:元宵节六安的风俗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