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课教学方法

2024-08-24

理论课教学方法(精选7篇)

1.理论课教学方法 篇一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创新能力-文学理论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文学理论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作 者:蒋红艳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刊 名: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MUDANJI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1)分类号:H642.5关键词:文学理论 和谐 创新

2.理论课教学方法 篇二

当前, 大学生普遍认为, 人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极为重要, 尤其是从高中到大学生活过度的第一年, 学生们往往在奋斗目标上、信念方面容易出现“真空”状态, 迷茫困惑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相伴而生, 思想上的矛盾、冲突时常泛起, 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思想的引领, 一种价值的判断。然而, 对于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他们又心存疑虑, 思想上认为重要, 与现实中的不重视的倾向并存。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喜爱的真心想学、用心来学的优秀课程, 是我们教师一直追寻的目标。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 我们以观念为先导, 做到“三个转变”;以教学体系构建为切入点, 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以“四备”为支撑点, 做到有的放矢。形成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向课外活动辐射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机制,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一、以观念为先导, 做到“三个转变”

教学改革, 观念先行。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 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实践。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特定教学任务, 社会对大学生“德与才”的要求既有特定性, 又有多方面性。所谓特定性, 是指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价值取向是特定的, 即成为社会主义可靠的接班人;所谓多方面性, 是指社会对大学生成才的具体方向需求是多方面的, 即成为社会主义各行各业合格的建设者。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以来, 我们教师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大学是“真正”素质教育的场所, 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 是知识得到增加、兴趣得到释放、能力得到提升的重要时期, 恰恰也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成熟的关键时期。基于这样的认识,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启发下, 我们试图通过教学改革, 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从这一任务出发, 重点实现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三个转变”, 即教学观念从单纯知识教育向培养学生知行统一方向转变;教学课堂从有形的固定教学时间向无形的开放式空间拓展转变;学生成绩评定从单纯知识考核向知识、能力与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方向转变。在教师“三个转变”思想的推动下, 实现学生的“三个转变”, 即从知、行分离向知行统一转变, 从“封闭”德育学习环境向“开放”德育学习环境转变, 从他律向自律转变。

1.教师的“教法”体现在教材的使用上。

依靠教材, 不拘于泥教材, 以教材知识点为依据, 以专题教学为表现形式;教授方法上, 区分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来确定以教师活动为主, 还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学手段上, 根据具体内容的需要确定是否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教学场所选择上, 依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确定是以课堂为主, 还是以课外活动为主等等。

2.为学生创设的“学法”体现在:

课前演讲, 主题演讲, 专题辩论, 自选喜欢章节讲课, 特设情景行为选择, 现实困惑与思索, 喜欢文章或书籍感受交流, 书面作业, 结合日常班、团、社团或社会调查等活动思想情感体验交流。

3.学科成绩评定的“方法”体现在:

平时成绩的评定几项指标完成方式有必选方式、自由选择方式, 要求每生在学期内必须进行一次课前演讲, 在其它为学生创设的“学法”中至少任选三项活动, 体现既有统一要求, 又有个人选择空间。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挖掘、培养, 以赏识教育为出发点, 确定多重学生评价体系。如学习态度认真、自选主题内容选材较好、发言表达较好、自我客观评价较好、参与学习主动性较高、同学合作较好等。通过这样的方式,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并从学习中感受成功、体味快乐, 为其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二、以教学体系构建为切入点, 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本门课程主要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教育为基本内容, 为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奠定基础。

1.教学体系构建。

从不同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围绕各部分中心内容组织教学内容, 不同班级实际教学中, 教师心中既有明确目标要求, 组织教学活动中又有选择的灵活性体现, 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2.改革目标。

作到教学重点突出、内容精炼, 有较强的针对性;增强大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在参与中提高个体对相关问题及行为的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大学生行为的自主选择性。在参与教学的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 彼此的言行互相影响, 即有利于充分展现个性特点, 又有利于在交流中进一步明辨是非, 把教化和内化、外化有机的统一起来, 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教学中, 根据内容多, 学时少的现实, 采取专题教学, 重点讲授, 使学生明确为什么;配之以演讲、讨论和自学等方式, 重在意识培养、能力锻炼上下功夫, 力争作到明确怎样做。具体做法是, 通过案例、理论讲解、分析对比等使之明确人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化;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 使之明确怎样实现社会化。

4.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 拓宽实践环节和渠道。开设课前学生演讲活动,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通过点评活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通过主题演讲、专题辩论, 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还通过故事表演、特设情景行为选择、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充实了书本和课堂教学内容,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了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

三、以“四备”为支撑点, 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人。作为教师创造性的劳动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这一环节,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达到教学目的, 体现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为指针, 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紧密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 做到“备知识、备学生、备生活、备教法”。

“备知识”, 是在充分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是搜集、补充新知识;“备学生”, 是了解、研究学生的现实思想状况及知识基础现状 (教师与所任班级学生“结对子”, 作为学生班导师, 深入学生当中, 了解学生, 为其解疑释惑, 交心交友, 亲其师、信其道) ;“备生活”, 是备课时应该把知识还原与生活中去, 让学生是在生活中求知识;“备教法”, 是从学生实际出发, 结合现实生活, 选取教学的切入点、研究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3.高校美术理论课教学方法探新 篇三

关键词:美术理论课;教学方法;探新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前所未有。然而,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又有了新的要求。“对于一个初任的合格美术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需要达到以下的基本能力:分析教材与学情的能力;设计组织编写教案的能力;教学情境创设与课堂组织的能力;表达讲述与演示指导的能力;对先进美术教育理念初步了解并能够借鉴的能力;对美术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初步有机结合与应用的能力”。[1]也就是说,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理论教学所肩负的任务比以前更大了。如何化解此间存在的矛盾?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1 用微课将理论课程直观呈现

什么是微课?焦建利的解释是:“微型在线教学视频”。[2]也就是: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美术课教学也是视觉的教学方式。美术专业教学尤其重视直观教学性原则,具体造就了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美术理论是美术的文字描述与论证,因此美术理论课教学同样需要直观的教学方式。例如,文字描述三种年画:“雅丽的杨柳青年画”“写实的桃花坞年画”“质朴的杨家埠年画”。仅仅用了三个形容词就把三种年画的突出特点描绘出来了,堪称经典。用微课的形式把“雅丽”“写实”“质朴”三种不同风格的年画展示给学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课不但可以像平面课件一样展示画面,而且还可以形象地展现绘画的片段,增强课堂的生动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 美术理论课与专业课有机结合

“1927年出版的黄忏华的《美术概论》是中国第一部美术原理方面的著作,直至80年代才有刘纲纪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讲课用的《美术概论》部分章节在《美术史论》上发表,到了1994年才有王宏建、袁保林主编的《美术概论》出版”。[3]“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是中国学者最早的一部用现代通行的体例即按‘上古史‘中古史‘近世史加以编写的著作。”[3]《美术概论》与《中国绘画史》作为美术理论的两个重要的科目,在近代以来不断发展,至今已经非常完备了。学习美术理论课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一定的美术基本理论修养,同时也是为专业技能的学习提供理论认识。可见,作为单列的美术理论课其实跟美术专业是紧密结合的。抓住这个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与美术专业技能的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同时对专业技能的提高大有裨益,实现双赢。比如,毕加索的现代艺术曾得到非洲美术滋养,丰富了创作形式与意蕴,增加了艺术的创作方法。其实,在历史上,理论修养与专业成果双高的美术家不在少数,也充说明美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把实践的经验运用到理论教学的课堂分析、讲解,给美术理论课的效果加分。

3 因地制宜使教学情境生活化

一堂高境界的理论课,除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外,还要把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纳入教学情境之中,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程度。因此,高校的美术理论课,更要做到因地制宜地安排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如何在因地制宜上有效操作?主要在“制宜”上,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实际的课程资源。以《艺术概论》为例,当讲到“艺术与社会生活”一节时,教学的安排就可以与每所高校所拥有的具代表性的地方性艺术形式相联系,从真实的艺术生活中体会到“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这充分利用了校外环境,得到了适宜有效的教学效果。在上课之前,更要在充分了解校内情境的具体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计划合适的教学计划、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好教学目标。

4 “整体+个别”组织教学

因材施教对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存在对美术理论学习不够重视的情况。这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提出了相当的挑战。解决办法还是要以因材施教为原则,“整体+个别”地组织教学。整体上,教学的基本形式要保持班级授课,这是目前最科学有效的教学形式,可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实现教学目的要求的目标。同时,可以适当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目的地侧重于特定的对象进行个别的教学。课余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多变,尤其通过网络的手段,可以解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总之,课堂教学“整体+个别”灵活安排,可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 用谈话法调动学习主动性

“教学中的问答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中国可以从孔子教导学生时算起,流传至今的《论语》就是当时教学活动的生动记录,弟子通过直接提问表达疑惑,孔子总能给出富有哲理的回答。近两千年来,被人们当作人生学习的必读范本,其中的某些内容被当作成语放到日常生活中直接引用,被奉为‘东方的圣经。西方最早可以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算起,他也以问答的方式传递自己的思想,他的思想对西方的哲学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在国画教学中,问以师生互问互答的对话方式存在,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向老师提问要重要得多。”[4]针对问答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应用,其在美术理论课教学中也相当重要。

美术理论课需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教学的先进理论,提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新方法。首先,利用网络微课将理论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使得理论生活化。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得专业学习与理论学习相互促进。在教学组织与方法上要依照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得组织灵活化,方法多样化,尤其传统的谈话法用好了,可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当代美术教育研究(第1辑)[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1.

[2][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b64be601019zdu.html.

[3]陈池瑜.中国现代美术学史[M].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3,17-18.

[4]蒋秀召.魏晋南北朝绘画教学研究[D].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8:25.

4.理论课评价方法研究报告(精选) 篇四

理论课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

——以高校思想政治课为例

一、课题名称:《理论课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以高校思想政治课为例 》

二、课题组成员

三、课题指导师

四、课题的来源与确定:

随着每年高考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随之来的就是大学生的素质越来差,考试之前突围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现象,没个人拿着一堆复印出来的资料,抓紧时间背,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甚至有的都不知道这一学期到底讲了些什么,有的同学更是缩印了一堆资料准备到考场去抄,那些不会抄袭的又不自己背诵的同学就感觉很不公平。这样,理论课如何考查更合理,就成为热点话题。只说理论课,范围过于大,一般的课程都有理论课,差异很大,所以我们挑了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课作为代表,进行深入研究。

2008 年 7 月 8 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召开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提出 改进考试考核方式,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理论课提供有效手段”的要求,课程考试和素评价这两个与考试考核方式密切相关的问题引 了教师极大的关注。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试考核方式,对于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观,同时建立新的考核机制,形成高校思想政治论课健全的考试考核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五、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研究了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分析了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评价现状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找出适合以思想政治课为代表的理论课的评价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避免了为考试而学习的现象,让学生真的能学到知识,从而丰富自己,武装自己。

六、课题目标与方案设计

1、课题目标

①提高根据主题进行有目的的收集、查阅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②学会基本的研究方法、论文写作技巧等,丰富自己。

③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意误解和能力,发展合作精神。

④适应时代需求,培养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

2、方案设计

⑴做好子课题的确定及分工

1.分析思想政治课的性质、评价现状及原因

2.得出结论

3.对本次课题研究的感悟

⑵具体方案设计

1.查找资料

2.对资料进行摘抄,汇总,分析

3.做课件,制成研究性报告,撰写论文

七、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选定研究课题,组长进行分工,到图书馆查找相关书目,或利用图书馆的免费一些学术论文网站查找资料,尽可能多的搜集与课题研究想关的资料。

第二阶段:将资料汇总,平均分给大家,每个人负责找自己负责的部分,摘去相关有用的内容,最后汇总到一起

第三阶段:对资料进行仔细分析、整理、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寻找课题的答案。

第五阶段:做课件,制成研究性报告,撰写论文。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成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相关教学管理机构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规范 ,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的系统监测和全面考核从而评定教学质量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作出相应价值判断的过程。科学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对于切实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履行职责的状况 ,调动其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与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性质是成绩考试,在考试性质上区别于选拔考试和水平考试,兼有水平考试的内涵。与学校其他课程考试一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是测量学生学习课程以后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的效果。成绩考试的教学反馈,用于检查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存在的教学问题,也用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成绩考试的结果是学生学业合格与否的依据,也是进行学生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更是评议教师教学效果的依据之一。但是,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类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赋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新的特点。我们把它的性质和特点概括为以下这三个方面。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是面向过去、考查现在、兼向未来的教育测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是课程考试,测量的目标是学生学习课程以后取得的学习成绩,所以,成绩考试是一种面向过去的课程学习考试。成绩考试的标准是按照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严格依照教学大纲制定,考查的是学生现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智能的水平。成绩考试的内容是按照课程的特点、讲授知识的重点确定,考查的是学生掌握课程核心知识和达到思想政治品德水准能力。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实现的绝对测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主要测量学生学习课程以后的知识掌握与能力增长程度是否达到学习的规定标准和个人潜在的能力倾向。成绩考试要求客观、准确、公正,因此,考试的方式和题型应具有信度、效度和标准评分。学校课程考试不同于高考综合考试,因此,成绩考试特别是期末考试的考试内容不能脱离教学,注重实现教学目标,考查那些最能代表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我们知道,为了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效果,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采取各种教育与实践教学方法引导熏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但是,许多考试同时也把实践教学的活动内容,甚至把考勤、课堂表现以及作业做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考试成绩。此外,在考试题型命题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并非完全追求理想的区分度,而是更着眼于课程重点内容与核心知识的考查标准,以学生掌握知识及其能力水平为依据。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是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实现的绝对测量。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是教育评价、素质评价的基础测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是对学生学习课程的智能测量,也是比较客观、准确、公正的教育评价方法之一。考试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对象、一定教学活动进行的一定标准的测量。参加考试、完成试题是考试的过程,评阅试卷、核定分数、给出成绩是考试的结果。考试此前是教与学,教师和学生都要经过考试反馈教与学的效果和结果。因此,客观、准确、公正的考试是对教师也是对学生完成整体教学活动的检测。从学生整体素质培养来说,学生思想政治、品德修养的考核评价应当是学校整体教育的结果评价。成绩考试的对象目标是学生之智,素质评价的对象目标是学生之德、智、体、美。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是教育评价、素质评价的基础测量。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以及校园小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的开展、效果以及学业成绩的评价不能尽如人意。高校思想政治课基本上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从上到下,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口号和呼声震耳欲聋,但实际践行时却不能令人满意。应用考试考查与评定学生学习课程的学业成绩,是学校教育教学通行的方式,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亦无例外。仔细观察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考试的现状,概括主要为三个方面:

1.考试的内容方面

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很重视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考核,集中体现在试卷命题中的几个基本题型,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在几种题型中,考核的内容尽管已经注意到每学期的新形势,但是在更新考核内容,使之容纳更多的新知识点方面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且现有试卷依然存在记忆性内容所占比重过大,考卷内容和所学的知识含量比差较大的问题。仅以一张试卷定高低,以部分知识的试题来代替全部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利于考查学生能力、素质及学生吸收新知识的水平,这种导向难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思维。

2.考试的形式方面

目前有的学校仍以单一的、封闭的、刻板化的闭卷式终结性考试为主,以平时成绩的考核和实践教学成绩为辅。虽然在试卷命题的方式上,注重考核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集中体现在材料分析题、论述题、命题写作、案例分析等题型上,但这些变化依然是在一张试卷上体现出来的,这容易造成学生定势思维的习惯,导致有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考过就忘,缺乏理性的思辨,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成绩评价方式方面

占主导地位的试卷评价标准是试卷的标准答案。教师依据标准答案去评价每一个学生,尽管在试卷命题中有学生发挥的自由空间,但是这部分的评价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而且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教师事先做好的标准答案和采分点,是评价的基本依据,评卷以学生回答问题符合标准答案作为评价标准,而学生对问题的全面思考、深入分析和评判、发表个人见解和意见及在试卷中的新视角等,在评价中却极少体现。这样使学生的想象力、分析力、判断力被严重束缚,扼杀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现状成因

一是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对考核的态度不够端正,部分学校重视不够。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门公共课, 对学生来说, 公共课不是主课,只要考试过了就行, 尤其是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学生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常把过级(外语、计算机)、考证(获取各种资格证书)作为主攻方向, 因而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较强, 显得枯燥、乏味, 致使部分学生不感兴趣, 逃课现象严重。考试时也多为敷衍了事, 在闭卷试中带纸条、带课本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开卷考试,则是更轻松,每个同学抱着一本书就是看着目录抄书,有的时候用手机上网还查一些。一些学校片面强调专业课的重要性, 因而存在着抓专业课硬,抓思想政治理论课软的现象。有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量超标, 没有充足的时间钻研教学与教法。即便是引进人才, 也很少有引进高级思想理论课方面人才的。

二是日常教学与期末考核相脱离,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满堂灌、一言堂,进行 “填鸭式”、“注入式教学”,这使得教师教的累,学生不爱听,对双方都不利。虽然各高校相继改变了以往的考核方式,但期末考试的成绩仍占总成绩的较大比例。如果还是采用卷面考试作为基本的检测手段,结果只能使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入脑入心显然不能以纸上的卷面分数为标准。因此,这种考试考核方法脱离了高校素质教育的初衷,达不到其应有的教学目的。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闭卷考试。考试题型主要是固定不变的填空、选择、辨析、词解释、简答、材料分析和论述等等。二是开卷考试。期末考试时采用开卷形式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大都是简答、辨析、材料分析、论述等较为固定的题型,甚至于有的老师干脆让每位学生交一篇论文,只要跟平时教学相关即可。三是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这是大多数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考核方式。平时表现占一定分值,大体的题型如上所述,多为固定的几种题型。这种考核方式较前两种,有很大的进步,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也较好,为多数学生所接受,但其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革和完善的地方。比如,期末考试的成绩仍占较大比例,这使得一些学生还是忽视平时表现,上课不专心听讲、睡觉、迟到、早退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学生的听课效果。

三是成绩评定不够客观与准确。

目前,大多数高校将平时成绩定在30%-40%,期末考试成绩定在60%-70%;有的学校平时成绩甚至超过50%。但是在考核内容上,多数学校的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出勤、课后作业和讨论发言、课堂笔记等较少的几项指标的综合考评。并且,对每一项所考查的内容没有准确的考评标准,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区分好坏的科学尺度。在整个平时成绩的核定中,学生作为主体的表现是教师给成绩的主要依据,教师本身由于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成绩计算的不科学和不公正,在给成绩时出现偏差。但我们可以结合各高校实际,制定适合本学校的较为确定的成绩考核标准,像我校还是逐渐在改善,我们期末是开卷考试,但是我们很注重平时成绩,我们鼓励大家上课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注重课堂主题演讲,也有了一定的成效。

结论

改革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方法是整个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促进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考试方法的弊端,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更新考试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重新认识了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的作用和重要性,才能对传统考试模式进行巨大的改革。考试是课程的延伸,考试不仅要检验学员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提升学员用所学知识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改变过去只注重考试的评价功能的理念,不要把对学员的理论知识的考试作为检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唯一手段,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理论知识记忆多少,更重要的在于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多少。因此,我们要把对学员思想政治

理论课的考试目标定位于以考核学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确立一套适合军校学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考试评价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成为培养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提高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增加考试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更应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我们就应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充分发挥考试的督促和导向作用,以激发学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具体说,应采取笔试、口试、闭卷、开卷相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

相结合,课堂成绩和课后论文成绩相结合。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论文成绩问题,由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论文方式考核尤其要防止学生以应付的态度从报刊上摘取文章或从网络上下载文章,使论文考查的方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我们现在的教学显然在像这个方面改进,但是收效甚微,大部分还是应付的态度,只是上网上粘了一些东西就交了上去。

(三)丰富考核内容

增加社会实践考查内容。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走出课堂走入社会,才能解决学生真学真信的问题。设置社会实践考核内容,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实践课程,这一点,我们做的教好,每一年都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但是是自愿参加的,有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就不参加。要设置相应题目,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调研,参观见学,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并把调查报告纳入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

(四)公正考试结果

考试结果的公正性直接关系到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效果,要引起高度重视。为保证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教育。

其次,要丰富考试形式,增强考试结果公平性 增加平时成绩,并及时公布,增加透明度。

再次,要完善出题、改卷、登分机制,为保证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应不同教员交叉出题,交叉改卷,交叉登分。

最后,要加强对试卷和考试成绩的检查。教研室领导,教务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要采取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对试卷和考试成绩进行检查,避免人情卷和人情分的出现。

5.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设计(二) 篇五

(二)——体育锻炼中几种意外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预防与简易处理 厦门市禾山中学陈文斌

一、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中几种意外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懂得如何预防,以及掌握临场的急救处理方法。通过智力竞赛的教学组织,促进学生的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对象与教材: 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由于对象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学生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且好胜心较强,情绪容易被激发,学习积极性容易被调动,因此,采用智力竞赛的组织方式对“体育锻炼中几种意外伤害事故产生原因、预防与简易处理”进行教学,确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想象,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材重、难点:

重点:意外事故的原因、预防与处理方法。难点:处理方法的熟练运用。

四、教法与手段:教法:讲解示范法、启发诱导法、提问作答法、智力竞赛法等,达到传授知识技能目的。手段:主要应用多媒体及图片。

五、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小组协作学习为主,通过相互间的讨论,促进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常规导入:

1、师生问好,介绍本课教学目标、内容及有关事项。

2、播放体育精彩片段和有关图片资料学生观赏后教师引入正课。

(二)教师介绍本堂课的组织教学形式:

1、以小组协作学习、讨论的方式进行。

2、以智力竞赛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参与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诱导,提出智力竞赛的问题,学生协作、共同讨论、体验乐趣,进行必答和抢答:

1、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必答)

2、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哪些?(必答)

3、如何预防常见的运动损伤?(抢答)

4、遇运动损伤如何处理?(抢答)

(四)经过两轮的激烈争夺,展示各组的最终成果。

(五)归纳本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回顾与回答,并动手实践急救处理的基本手法。

(六)小结本课、简介下次课内容、布置作业:对本堂课的知识点,在实践中加于应用。

七、预计效果:90%的同学能了解体育锻炼中几种常见意外事故产生的原因,80%的同学懂得如何预防,并较好的掌握处理方法及

八、场地与教具:

1、多媒体教室

2、体育教学课件、挂图等

九、按室外实践课的学习小组6-8人,三面围坐,面向讲台:

XXXX

XXXX

XXXX

XXXX X

X

X

X

X

X

X

X

XXXX

XXXX

XXXX

XXXX X

X

X

X

X

X

X

X

Δ

厦门市禾山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时教学计划

班级初二1—10

人数 58-61

单元课次 2

教师陈文斌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中几种产生意外事故的原因和如何预防,并初步掌握几种意外事故的简要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几种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促进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团结向上的精神,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题

体育锻炼中几种意外事故的简易处理

课型

新授理论课

重点

体育锻炼中意外事故的原因、预防与处理方法

难点

处理方法的熟练运用

时间程序

教学内容

组织与教法

组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要求

3’ 常 规 导 入

一、师生问好,介绍本课教学目标、内容及有关事项。

二、展示体育比赛精彩图片或播放比赛精彩片段(有条件),学生观赏后教师引入正课:同学们,体育锻炼给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但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在体育锻炼中常会出现一些伤害事故,本堂课将对此展开学习与讨论。

按室外实践课的学习小组6-8人,三面围坐,面向讲台: XXXX

XXXX X

X

X

X

XXXX

XXXX X

X

X

X

Δ

宣布目标内容、注意事项,以激昂的语言切入主题。

认真听讲

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2’ 介 绍 组 织 教 学

三、教师介绍本堂课的组织教学形式:

1、以小组协作学习、讨论的方式进行。

2、以智力竞赛的方式,评价各组学习效果,第一轮必答,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扣分;第二轮抢答,答对一题加10分,错倒扣10分;

1、以智力竞赛的方式进行,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协作,提高学习与交流的效果。

2、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不明确的地方,举手提问。

介绍智力竞赛方法与规则,提出要求

听取介绍不明确的地方,举手提问

认真听讲

15’

学习体 验 协 作 参 与

四、第一轮必答,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扣分: 问题一:运动中常见的伤害事故有哪些?(参考答案)

1、小腿腓肠肌痉挛;

2、高温中暑;

3、运动中的腹痛;

4、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关节韧带损伤);

5、肌肉拉伤;

6、关节脱臼、骨折;

7、运动性休克等等;

1、提出必答的问题,问题一与问题二分两次必答。

2、各组在小组长的主持下进行讨论,把答案写在纸上。

3、各组上交答案,并由小组长(有条件通过实物投影仪)向全班展示。

讲明方法说明要点提出问题

启发诱导发散思维激发想象促进参与鼓励上进

小组讨论同学协作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时间程序

教学内容 组织与教法

组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要求

学习体 验 协 作 参 与

(继上)问题二:运动中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

1、思想麻痹、缺乏安全意识;

2、运动前准备活动不足;

3、动作粗野、动作技术错误、不协调;

4、运动负荷过大、时间过长;

5、身体状况不良;

6、运动场地器材存在安全隐患;

7、尽量选择气候较适宜的时间;

8、缺乏保护与帮助;

9、冷刺激等等。

4、教师浅析各组答案。

5、在黑板上列出各组得分情况。

6、教师以鼓励的语言激励后进的小组。

讲明方法说明要点提出问题语言诱导 鼓励上进激励后进

小组讨论同学协作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15’ 学习体 验 协 作 参 与

五、第二轮抢答:

问题一:如何预防运动中造成的伤害事故?(参考答案)

1、加强安全意识,杜绝麻痹思想;

2、运动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运动后做好放松;

3、改进技术动作、动作规范;

4、控制好运动负荷与时间;

5、保证良好的身体状况;

6、选择与检查场地器材;

7、尽量选择较适宜的气候与时间;

问题二:遇运动损伤如何处理?(参考答案)

1、小腿腓肠肌痉挛:让患者平坐或仰卧,伸直关节,牵引痉挛的肌肉。还可配合局部按摩,如重推,按压,(承山、委中等穴位)使之缓解。

2、高温中暑:迅速脱离热环境,到阴凉通风处休息,采用降温、消暑等措施,如患者昏迷不醒时进行穴位按摩,如十宣穴、人中穴等。如患者昏迷还不醒时应送医急救。

3、运动中的腹痛:加深呼吸,调整呼吸与运动的节奏,按压疼痛部位,疼痛常可减轻或消失。如疼痛没减轻,甚至加重应停止运动并进一步鉴别诊断和处理,如果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疼时,可用手指点、揉内关穴位。如果以上方法不见效,可能是腹部慢性疾病发作就要送医急救。

1、教师讲明抢答规则:不得抢时、不得抢而不答;答对一项加10分,答错一项倒扣10分,每次回答问题限时10秒,每10秒为一抢答小节。

2、分多个抢答小节,为每小组提供同等机会。

3、问题一与问题二分多个抢答小节完成。

4、浅析各组答案。

5、在黑板上列出各组得分情况。

6、教师以鼓励的语言激励后进的小组。

讲明规则

提出要求语言诱导浅析答案激发思维激励上进

小组协作动手动脑善于思考积极抢答 遵守规则

时间程序

教学内容

组织与教法

组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要求

学习体 验 协 作 参 与

(继上)

4、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关节韧带损伤):停止运动,抬高伤肢,用拇指压迫痛点止血,用冰块、冰水敷在患处或凉水浸伤肢,加速止血。

5、肌肉拉伤:停止运动,抬高伤肢,作冷敷后,加压包扎。

6、关节脱臼、骨折;立即停止运动,固定损伤部位,送医院就诊。

7、运动性休克:平卧或下肢略高,解开衣扣,通风透气,按压人中穴,苏醒后,补充适当的葡萄糖,严重必须送医院救治等。

组织方法同上

讲明规则

提出要求浅析答案语言诱导激发思维激励上进

小组协作动手动脑善于思考积极抢答 遵守规则

2’

激动一刻

六、经过两轮的激烈争夺,展示各组的最终成果。

师生互动

适时评价表扬鼓励以利发展

相互学习相互评价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掌声鼓励

7’

知识回顾

七、归纳本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回顾与回答,并动手实践急救处理的基本手法,选派代表上台表演。

让学生归纳回顾本堂课的知识点,并对急救处理方法进行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师生参与适时讲解表扬鼓励激励上进

回顾知识踊跃发言动手实践 相互辅导相互纠正 上台表演

积极参与

1’ 尾 声

八、小结本课、简介下次课内容、布置作业:对本堂课的知识点,在实践中加于应用。

小组形式

教师讲解鼓励为主

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教 具

1、多媒体教室

2、体育教学课件、挂图等

6.理论课教学方法 篇六

旅游院校的学生存在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只有把握这些特质,因材施教,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旅游人才。旅游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整体来看外向型性格特征表现明显;他们过分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而相对比较忽视内在的自我修养,人文素养有待提升,知识水平有待提高。相对其他院校,旅游院校的大学生与行业结合十分紧密,在校期间就有机会通过课堂学习课外实践深入了解本行业的特征。由于比其他院校的大学生有更加频繁更长时间的实习机会,旅游院校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强、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因此,旅游院校的学生思想观念更加多元。这些特质无疑给旅游院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带来不小的挑战。

二、当前旅游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一)校方对思政课的投入力度不够

旅游院校的校领导、专任教师、学生都已经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作用,思政课老师也努力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很多旅游院校对思政课的投入力度仍然不足,不重视思政教师这一群体,也没有为思政课的创造性开展提供充足保障。

(二)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学习积极性

受学校整体环境的影响,旅游院校的大学生更加重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对自身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重视不足。旅游院校的思政课,一般都实行大班教学,一个班动辄一百多人,思政老师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难度,以至一些教师干脆就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给学生交流探讨的机会,根本不顾及学生是否完全了解老师所传授的理论观点,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缺乏实践性教学尝试

旅游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一般都非常注重实践教学,旅游院校的学生也非常乐于参与实践,动脑的同时喜欢动手。但是,大部分旅游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旅游院校与其他高校大学生的差异性,不注重因材施教,没有进行实践性教学,教学效果比较不理想。

三、对旅游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建议

教学方法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手段,在旅游院校,思政课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思政课教师,需要根据旅游院校大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结合旅游院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思政课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

(一)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巧妙引入课堂案例,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旅游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要钻研教材,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安排课堂讨论、辩论、研讨,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他们各抒己见。通过课堂互动环节,学生可以逐步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列举不同的案例。比如,在讲授“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这个知识点时,对于导游专业的学生可以播放导游领域行业精英的奋斗历程,激励学生学习,所引入的课堂案例越贴近学生实际,越有针对性,就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旅游院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努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方法

旅游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比如针对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可以采用课堂实践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布置不同的模块任务,设置不同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形成观点,汇报发言,老师进行点评。针对需要突出实践的课程环节,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大学生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等社会服务方式,在实践中体会教学内容,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知识。

(三)积极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方式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师生平等和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融入课堂,师生共同探讨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最终得出满意答案。在参与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思政教师可以把整个教材划分成几个大专题,相应地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专题组成课题组,让学生利用课上课下时间查阅资料、整理材料,提炼观点,撰写研究报告,逐渐提高学生的文献搜索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归纳提炼观点能力等,使大学生在脱离老师的帮助下,也能独立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7.理论课教学方法 篇七

【关键词】素质教育;电路理论;教学质量

综合素质教育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教育目的,强调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内在身心潜能的发展,外在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注重打好基础和全面训练,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思维、如何做事,而不是片面追求社会功利和个人功利。使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和完善,个性和潜在优势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使人成为高度自觉的完善的人。

综合素质教育不是一门具体学科,不是空洞的理论,素质教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潜移黙化的贯穿于教书育人之中。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手段,是为培养优秀人才必备的因素。

电路理论是包括了自动化、计算机、检测、电气、通信等电类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术课。是学生上大学所接触到的第一门技术基础课,它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多数学生认为难学的课。随着教学的改革,电路课内容多课时减少,怎样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运用这门知识,为后续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深深的体会到,只有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有机相结合,才是提高教学质量必由之路。

一、引导教学,培养学习能力

电路理论课是电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只有深刻领会,掌握和理解问题的实质,才能正确、灵活地应用。电路课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学生经过半年大学生活,在心理上有了很大的波动。经过紧张的高考后,以喜悦轻松的的心情开始了大学生活,在学习上无人管无人约束的轻松,到期末考试多人次不及格。等到大一下学期多数同学不会学习习方法,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同学表现紧张和浮燥。电路知识在高中学过一点,多数同学认为难,畏惧的心理非常强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有正确、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们克服这种心理障碍,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学好电路理论。教师要上好序言讲清电路理论在本专业的地位及作用,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并举出学生生活中接到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但也要强调电路理论课不下功夫是学不好的心理准备,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培养学生知难而上。

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教与学是应由学会到会学。如电路理论课上教师讲了网孔电流法后,那么回路电流法可以不讲,让学生们归纳总结,自行完成,作业是以问题的形式留给学生,只有学会的学生才能回答上来,增加了学生信心,消除难学的恐慌。既传授学生重要知识,又启发学生主动思维,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电路理论课随着教学的改革,电路理论课的学时由原来的120多学时 ,压缩到80学时,学时少内容不变,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电路图利用课件打到黑板上,节约大量画图的时间,可以用来增加课堂信息量。教师要少讲、精讲,把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行完成,其不讲的内容必须考核,考核方式多样,如写一篇心得、教师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查知料,开阔了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堂上不在讲满,每次课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可以互相讨论,规纳总结本次课同内容、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中大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引导式教学方法,特别培养自学观念,把分析能力、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合到教学中。精心设计语言、板书、演示传统教学方式,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但课件教学时,要注意掌握好分寸,电路理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重要定理的推导、分析方法必须在黑板上给予完整的演示、反思、回味,才能加深理解。如果推导、分析过程都用课件教学,虽然课堂信息量加大,课堂利用率高,师生缺少交流,学生不易消化理解,而且课件放映速度过快,学生不能接受,长时间看投影学生会感到紧张疲劳,不易集中精神,反倒事倍功半。

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坚持“以学为主”的原则,努力体现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充分运用案例、讨论、演练、动手操作等教学形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作用,管理和经营好课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互助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电路理论课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感觉难学,产生畏难的和烦躁的心情,厌学或逃课。为了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出在学习上知难而进是完成大学四年学业的重要保证。在学习不是简单的事,不是轻易能完成的目标。出现困难挫折是难免的,正常现象,只要下定决心,没有过不去的桥,走不到头的路。

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领悟能力是因人而异的,鼓励学生要相互帮助,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差点的同学,自己也得到锻炼,差的同学成绩也会赶上。相互帮助团队精神,是现在社会不可缺少的能力。大学不只是文化课的学习,也是各种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时机。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不是仅仅学会书本知识,而是使学生能够会学、会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书本知识重要,努力培养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术品格。

四、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搞好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是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的新世纪人才极为重要的一环。实验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思维、综合能力为目标,实现实验的内容工程化、模式层次化、手段现代化。

把实验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单独设课,形成三个层次:基础型实验——以验证性为主体;综合型实验——以综合性为主体;创新计设型实验——以学生设计、创新为主。在实验内容上,注重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减少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赋予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开发。

实验室开放,学生先完成规定的内容,为以后自命实验打下基础。学生还要根据学过的知识,自行命题完成自設计的实验,这样即把学过的知识柔和在实验中,也得到了工程上基本训练。多一些设计型的实验项目和内容,并在同类实验装置中体现出差异,强化了学生必要亲手实践的意识,鼓励学生重视实验,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永恒的主题,这项工作不是专人来完成的,是社会学校工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是每位任课教师的职责,通过专业学习潜移默化进行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教师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周蕾.引导学生学好“电路”[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24(6)

[2]梁金龙.谈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大学生创新思维素质培养[J].大学数学,2004:20(4)

上一篇:如何系统有效的学习历史知识下一篇:幼儿园元宵节主题活动方案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