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14篇)
1.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 篇一
关于下发项目策划书编制指南和项目
策划书样本的说明
集团各单位:
为坚持集团管公司,公司管项目的原则,根据集团公司项目管理标准化验收手册的要求,工程中标后3周内公司下达项目策划书。为便于统一规范管理,现下发项目策划书编制指南及项目策划书样本(内容附后),以供大家参考,但不得照搬。
指南上的项目为编制项目策划书的必要内容,各单位可参考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同时项目策划的核心工作是商务策划,鉴于商务策划的保密性可按集团商务管理部的要求单独编制《商务策划》。
项目管理与安全部
2014年2月19日
项目策划书编制指南
XXX工程项目策划书
一、项目概况
XXX工程位于XX市XX区。建设单位为XXX公司。设计单位为XXX,监理单位为XXX公司。建筑面积为XXXm2。
本工程主要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建筑物檐高为XXm,层数为地下XX层、地上XX层。合同工期为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XX 个日历天)。
二、项目管理目标:
1、工期目标:工期总日历天数XX天。
2、质量目标:合格
3、安全目标: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为零,因工死亡为零,重伤为零,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无食物中毒、无重大治安事件和公有机动车事故发生。
4、现场管理目标:创总公司“CI创优工程”
创建北京市安全文明工地,5、科技目标:申报集团示范工程。
6、资金回收目标:按合同收款率达到100%.7、其它目标:„„
三、项目部授权
1、项目部由公司直接领导,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体现法人管项目的主体地位。
2、主要授权内容: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章制度,代表公司履行工程施工合同,进行施工管理,承担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各项相关管理责任,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等工作的有关事宜。
四、项目进度管理
1、加强对场地界面的管理,并收集相应资料。
2、加强对节点工期的管理,编制合理的施工计划。同时注意识别业主需求,对开业时间、交付现场时间、竣工时间的施工节点进行明确。
3、工期计划是所有资源配置计划的前提,本工程要依照甲方的工期节点控制工期,在现有施工组织能力的条件下实现产值的最大化。
五、项目部管理团队
1、项目基本构架:设置“六部一室”,分别是工程部、技术部、经营部、物资部、机电部、财务部、办公室。
2、项目施工高峰期,按照股份公司《项目管理手册》中的项目部定员参照标准,项目部定员最多xx人。
3、公司给项目部提供《岗位职务说明书》的样本,项目部按照项目实际岗位设置编制《岗位职务说明书》,并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
4、项目团队建设要严格遵循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制定清晰、现实的管理目标。切实做到“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激励、纠偏”流程管理,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
六、专业分包方案
1、项目部按要求完成分包计划表及分包计划表填报及审批工作,按审批的招投标方式完成本项目的分包队伍的选择工作。
2、本工程的结构改造及加固工程、钢结构工程、拆除工程为总价包干项目,采用专业分包模式,通过邀请招标选择分包商,可采取总价包干的方式确定合同价款,付款比例原则上不超过业主付款比例,分包单位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所规定的时间进出场。
3、因投标让利等因素,钢结构工程数量偏低,在合同签订的谈判或二次经营的过程中,力争按照实际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
七、劳务分包方案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项目劳务资源拟选用结构施工队xx家,机电队伍xx家。主要配备劳动力如下:基础施工阶段劳动力数量xx人、主体结构期间劳动力xx人,机电安装xx人。过程中按照《中建一局集团劳务资料管理办法》、《中建一局xx公司劳务管理办法》及XX市的相关劳务管理文件的要求进行资料整理,深入落实班组化管理,提炼优秀班组资源,总结收集施工过程中的劳务用工、劳务班组费用情况。严格落实过程劳务结算,防止出现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八、项目现金流管理
公司对项目资金实行集中管理,遵循“以收定支”的原则,开工前做出整个工程的现金流预测分析。日常按照合同约定付款比例,制定项目收支计划,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确保工程施工顺利,保证良好履约。
九、项目主要物资采购方案
项目位于XX地区,钢筋由公司物资管理部统一集中采购,采购批次、采购时间根据审批后的物资需求计划分批次进场,付款方式根据集采合同签订方式付款。
十、项目设计
执行公司《XX管理手册》中深化设计管理办法,对钢结构工程、幕墙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等进行深化设计。
十一、项目主要机械、设备采购方案
项目塔吊、施工升降机的采购方案全部依托租赁分公司完成。采购要依据《中建一局xx公司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办理相应的公司管理流程。
十二、项目环境和节能减排管理方案
按照要求建立健全环境及绿色施工管理领导小组,确定责任人和具体负责人。根据《中建总公司施工现场环境控制规程》、《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国建筑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导则》等各级相关文件编制《节能减排环境工作策划案》,定期辨识重大环境危险源。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对:水、气、光、噪等污染源进行检测,并制定环保方案措施,管理施工现场严格做到“四节一环保”。按照《中建总公司施工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统计表》的要求,在上一统计能源消耗量的基础上降低xx作为本能源消耗量的计划值。
十三、周转物资方案
1、架设工具由公司租赁分公司提供,进场时间及批次则根据审批后的物资需求计划分批进场。
2、木方、多层板、电缆、配电箱可根据xx项目闲置情况进行调拨使用,不足部分需结合北京市市场行情及商务条件招标采购,进场时间及批次则根据审批后的物资需求计划分批进场。
3、周转材料的损耗控制指标及控制措施执行《中建一局xx公司物资管理手册》的相关管理规定。
十四、临时设施和办公设施方案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研究临设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对比,将临设方案报公司进行评审。施工现场临设布置必须符合股份公司CI要求、消防、卫生防疫等有关规定的要求。
2、现场会议室满足必要功能和CI要求;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根据现场条件和工作进展逐步配置齐全,应按公司要求购置,严禁未经审批私自购买,购买设备家具规格数量应和公司批复相符;
针对可能的检查活动和考察活动,应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提前制订活动策划方案并对人员进行培训。
十五、监测、计量、试验及安保设备方案
监测、计量、试验设备根据项目需要并结合公司资源进行内部调剂,不能满足需求的设
备可进行购置。设备的调剂和购置执行公司《xx管理手册》中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办公区重点部位安装防盗门、防盗护栏、保险柜报警装置;仓库设置,分化学品储存库、日常物资储存库,照明灯具选择防暴类型;为保安配备---聚光手电、对讲机、警哨。
十六、税收策划
项目投标前,公司财务部组织相关人员去项目所在区(县)地税局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以明确相关涉税事项,以便在下一步签订经济合同(总承包合同、分包合同)时,掌握充分的主动权。主要调查内容如下:1.是否需要在项目所在地进行临时税务登记;2.该区(县)地税局对京内建筑企业营业税、印花税纳税地点有无强制要求;3.如若该区(县)地税局对营业税、印花税纳税地点有强制要求,需进一步明确相关事项:如总包税款缴纳方式、分包抵扣依据等。
十七、保密策划
根据业主及分包情况,项目部要对项目合同、结算、财务资料严格保密,责任落实到人。
十八、文化风俗禁忌策划
1、尊重项目周边人群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
2、维护劳务队伍中的少数民族农民工保证其合法权益避免民族引起纠纷。
十九、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1、本工程场地狭小,场外交通复杂,现场组织管理难度很大。
2、本工程涉及拆除、加固、扩建,钢结构、劲性混凝土、高大支撑等等技术难题。
3、机电智能化、钢结构、幕墙及精装修二次深化设计任务繁重,时间紧。
4、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要求高。
5、总承包管理的组织协调难度大。
6、机电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管理工作量特别大,协调工作难度较大。
7、施工现场做好扬尘、噪音、道路遗撒等需控制到位;拆除施工注意安全;大型塔吊安拆、吊装需要论证。
2.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 篇二
1 当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对水土流失量进行科学预测
在生产建设项目开发过程中, 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进行科学预测是生产建设项目编制的基础, 对整个生产建设项目开发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 在当前生产建设项目开发过程中, 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水土流失预测体系, 无法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项目建设图纸科学预测生产建设项目开发中的水土流失量。当前, 在生产建设项目研发过程中, 对项目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和对相关参数进行统计的方法主要有五种, 分别为已有资料分析调查法、物理模型法、现场类比调查法、水文资料调查法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对于编制单位而言, 资料分析法和现场类比调查法是较为常用的两种方法。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过程中, 编制单位通常会先采用资料分析法对施工各区域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然后通过现场类比法对项目建设区域中周边的地质情况、地貌情况进行分析, 并对比分析开发前和开发后的水土流失情况, 最终得出结果, 并以所得结果为主要依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这种方案虽然简单、方便, 能够快速为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 但是其准确性和科学性却比较低。首先, 编制单位在通过资料分析法对项目开发区域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的过程中, 其所得结果的准确性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以此数据为分析依据, 所得结果的准确性自然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再者, 在通过现场类比调查法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 非常容易出现误差, 会对调查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最后, 在当前多数编制单位中, 编制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都较为有限, 无法保证调查和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进而就会对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造成影响。
1.2 没有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可直接引用
当前, 在生产建设项目开发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 尤其是水土保持方面的法律法规, 无法为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也是其存在主要问题之一, 影响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高效进行。当前, 编制单位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过程中, 所引用的多为“谁开发, 谁保护;谁形成水土流失, 谁治理”的总体方针。但是, 在这其中, 却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如何保护水土, 如果造成水土流失, 又如何对其进行治理以及如果治理不力, 又如何对其进行惩治或惩罚。因此, 由于没有具体法律法规方面的参考依据, 所以编制单位编制的水土保持方案就不免会出现缺陷, 无法确保方案的高效性。
1.3 缺乏管理人才
在生产建设项目开发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过程中, 缺乏能够高效执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工作人员也是导致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效率低下的主要问题。而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工业化进程发展速度过快, 有关生产建设项目开发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方面的知识理论和培训结构还没有完善, 无法为该方面工作人员提供高效的培训和教育支持, 导致人才匮乏, 无法满足生产建设项目开发中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工作需求;2受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模式限制, 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重技术而轻管理, 尤其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工作, 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的薪资待遇和晋升空间都不是很理想, 无法留住和招聘到专业人才, 进而限制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效率的提升。
2 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对策
2.1 严格编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为了实现对水土流失的有效控制, 要严格编制生产建设项目开发水土保持方案。首先, 要从生产建设项目的选址开始, 在选址之初就要详细了解周边的地势地貌和土壤结构情况, 并通过资料调查分析法获取准确数据;然后, 对比项目开发前后的水土流失情况, 并在加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三者有效结合的同时, 实现水土流失控制的高效性;最后, 也是最主要的一点, 在编制过程中, 编制人员一定要与企业和施工单位紧密联系, 在确保水土保持方案高效性的同时, 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这样才能有效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控制。
2.2 制订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
到目前为止, 虽然我国已经逐渐重视起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也将水土保持提上日程。但是, 在实际管理中, 在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时, 关于生产建设项目开发水土保持和流失治理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例如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过程中, 由于没有可直接引用的法律法规, 其方案的编制就存在欠缺, 无法确保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高效性。因此,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 全面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高效性, 我国必须在基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同时, 在制订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的同时, 还应该适当加强行政执法力度, 通过行政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 进而促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效率的不断提高。
2.3 提高编制单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编制单位缺乏高素质、高能力和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是当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也是本质问题。因此, 要想有效提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水平和效率, 就需要不断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 编制单位应该加强对现有编制人员的技能培训, 不断提升编制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 提高岗位的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 以此吸引更多高能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从整体上提高编制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进而不断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效率。
3 结束语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是生产建设项目开发过程中重点工作之一,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 因此, 编制人员就应该充分明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来不断提升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水平, 全面提高水土保持效率。
参考文献
[1]郑福然.云南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水土保持, 2011 (11) .
[2]姜德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十大新理念[J].中国水土保持, 2011 (07) .
3.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 篇三
【海南电网公司】7月8日,海南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宣贯会在琼海召开。公司人力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对相关制度进行了宣贯,分别从劳动组织管理、员工培训与评价、员工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四个方面出发,为员工厘清了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纠正了广大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误区,同时明确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逻辑:首先确立起一体化的组织框架,其次通过员工评价选择合适的人选进行岗位匹配,再通过绩效考核来体现员工业绩水平,最后根据岗位岗级和员工业绩考核结果兑现工资待遇。宣贯会进一步加深了广大干部员工对公司现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理解,为提高各级人员的履职能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打下牢固基石。
【南方电网公司】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启动《员工职业发展指南》编制工作。该指南根据公司党组关于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而编制,将为公司分层分类推进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关键紧缺型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发展“六大工程”打下坚实基础。该指南将包含公司通用职业发展支持体系、职业发展评估体系、职业发展运作体系等主要成果,可帮助员工认清自我发展潜能,找准合理、有效的职业发展定位、发展路径和发展规划,最大限度激励员工快速适应岗位,激发工作热情,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和个人成长速度。
4.项目建议书编制提纲 篇四
1.总论
2.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3.市场分析及市场前景
4.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和期限 5.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8.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1.总论
重点说明项目概况,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内容和原则,项目建议书的主要结论。
2.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重点阐述项目应用领域及符合国家及项目所在省市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的基本情况。
3.市场分析及市场前景
项目的市场需求情况(定量分析);发展趋势及本企业所处的地位。4.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和期限
项目建设内容部分重点阐述:需要新建或改造的内容和面积;
项目建设地点部分请阐述:项目投资发生的地点,如果不止一处场址(门店)发生投资,请分别说明;
建设期限请注意:原则上建设期在3年以内,一般不超过5年,如确需5年以上建设期,请详细说明原因。
5.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单位简介:包括主营业务、资本构成、所属行业及行业地位、上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量、利润、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等;
单位所有制性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请简介主管单位、非国有有限公司请 1 简介绝对或相对控股股东情况;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总投资主要包括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转移原有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新增铺底流动资金等五个部分,铺底流动资金可以按新增全部流动资金的30%估算;
资金筹措方案包括企业自有资金投入(包括部分现有资产的投入)、银行贷款(还贷的初步方案)、申请国家资本金投入及其它来源。其中企业自有资金不得低于总投资的30%。
7.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需说明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材料:一般按照10年为计算期,项目建成后每年市场占有率情况预测及依据、预计每年销售额、销售量、销售收入、利率及财务费用、税率及税收优惠计算方法等;
经济效益的主要财务指标:年新增销售收入、年税后利润、年上缴税收、盈亏平衡点、投资收益率、贷款偿还期、投资回收期等。
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项目需进行动态分析并提供相应附表。8.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项目建议书格式及说明
一、格式
纸张规格:A4;页边距:2.5cm;字体:仿宋体4号字。
二、《项目建议书》填写款项要求
(一)立项理由
1、国内外相关技术与产品现状、问题、趋势和本项目的意义;
2、本项目的主要技术曾列入过哪些科技计划和取得的阶段成果。
(二)实施方案
1、本项目的具体内容、技术特点、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
2、实施方式(自主开发、消化吸收、合作等)和技术路线;
3、项目进度安排、实施期限、预期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和参数。
(三)技术经济指标
与现有技木讲行对比分析,并分析项目对产业发展的效益。
(四)项目资金
1、项目总资金与资金预算(资金构成及构成比例);
2、资金使用范围、贷款偿还估算。
(五)项目申报单位财务状况
进行项目财务分析,并附项目申报单位上一个财政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等有关财务报表。
(六)项目申报单位及协作单位概况与条件
1、项目申报单位以及合作单位概况(包括技术力量和人员结构等);
2、各自承担的主要工作和有关协议(或合同复印件);
3、项目申报单位已取得的技术开发成绩和实施本项目所具备的条件。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八)项目申报单位签章
必须由项目申报单位的法人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
(九)项目主持单位审核意见并盖章
封面格式如下
国家发改委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主持单位:单位地址:邮政编码:联 系 人: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申报日期:
项目建议书
年 月 日
5.编制项目建议书需要注意的问题 篇五
一、项目建议书的基本内容及格式
(一)项目建议书的基本内容.应包括:
1、项目名称,项目主办单位及负责人:
2、项目的内容、建设规模、申请理由、项目意义、引进技术和设备,还要说明国内外技术差距、概况以及进口的理由、对方情况介绍;
3、产品方案和生产工艺技术;
4、主要原料、燃料、电力、水源、交通、协作配套条件等情况;
5、建厂条件、厂址选择:
6、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
7、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利用外资的要说明利用外资的可能性以及偿还贷款能力的概算;
8、产品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9、安全劳动卫生与环境保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价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有技术引进项目、设备进口项目、合资合作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改造扩建项目、大型工业、交通建设项目等不一而足,在编写不同种项目建议书时,要根据以上编制内容的基本要求,结合具体情况,把握重点,灵活运用。
(二)项目建议书的格式。
项目建议书的格式一般为标题、项目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编制单位及时间、正文。标题要开宗明义,涵盖单位名称、事由、文种类别。标题、项目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编制单位、时间等内容一般单独编排在一页内作为封面。正文包括前述的九项内容,是项目建议书的主体,通篇着力的重点,需编写人员狠下工夫,认真完成。根据建议书的内容应开列一个目录表,按目录表编排正文。正文内容
应做到指标明确、参数准确、理由充分、论证科学、项目方案先进、内容充实、条理清楚。
三、编制项目建议书应注意的问题
(一)认真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
用完整的资料数据作依据,是写好项目建议书的基本要求。编制项目建议书之前必须深入实际,围绕拟上项目展开调查研究,尽可能多的了解、掌握项目的基本情况,收集项目涉及的各方面资料、信息、数据,求证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做到资料详实、数据准确、全面系统、融会贯通,为编写项目建议书作充分准备。一般应收集的资料范围包括: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国家产业政策:同类产品的结构、性能、工艺、技术指标、成本、价格、生产厂家、市场销售情况等;国内外同类技术工艺的应用情况及技术水平;建
厂地区的自然情况、辅助协作条件、政府的税收、土地政策等。涉及合作方的还应收集合作企业的基本情况、经营实力等。
(二)注意分析方法。
项目建议书的写作,是以数量方面所表现出的规律性为依据的,要求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严密的推断分析。如投资估算、厂址选择、产品市场需求预测分析、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等项目需要通过一定方法分析计算才能得出结论。如果分析方法不当或计算出现偏差,那么得出的结论就会和实际有出入,甚至出现错误,所以分析方法的选定十分重要。例如,选址经济评价中有分级评分法、重心法、线性规划法三种,经济效益评价又有时间指标、数量指标、利润指标等,其他项也有多种分析评价方法。针对条件不同,各种分析评价方法各有侧重,难免有片面性,而现实情况又干差万别。实际操作中,如何选定分析方法,是单
选一种,还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参数如何确定等等,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研究,反复比较,不能盲目套用,确定最符合实际、最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以获得真实、最有价值的结论,为科学决策提供正确依据。
(三)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开发计划决策阶段的两项工作。项目建议书不同于可行性研究报告,二者有密切的联系,但也有区别。从程序上看,项目建议书在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后,项目建议书得到批复后,才转入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是在批复的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内容上看,项目建议书主要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内容、提出的依据、必要性、产品生产工艺方案、建厂情况、产品的市场前景、产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估、投资及资金来源等;而可行性研究报告还需在批复的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增加项目总论(含编制依据、原则、范围、自然情况等)、详细的工艺方案、项目实施规划、成本估算、编制财务计算报表、总图、储运、土建、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项目招投标、项目进度安排、综合评价及结论等内容。项目建议书以叙述说明为主,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分析论证为簦主。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比项目建议书更详细、更具体、分析更深入透彻。项目建议书解决的是上什么项目、为什么上、依据是什么、怎么上的问题。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拟上项目从技术、工程、经济、外部协作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和综合论证,从深层次上研究分析产品市场是否可行、生产技术是否可行、经济效益是否可行的问题,为项目建设决策提供依据。所以,在实际编排中,要妥善把握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区别和联系,正确取舍、合理编排,使项目建议书更趋完善。
(四)语言表达清楚,事实陈述准确。
6.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 篇六
4.5.6以水库为水源工程时,初选水库正常蓄水位、最低引水水位、灌溉调节库容和总库容,初拟引水方式。
4.5.7分析灌区排水条件和排水方式,对有排渍、改良盐碱要求的灌区,初拟排渍、改碱标准及排水工程措施和规模。
4.6城镇和工业供水工程
4.6.1初步确定工程供水范围、主要供水用户,初拟设计水平年和供水保证率。
4.6.2分析水源可供水量和水质状况,初选供水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初步确定引水工程设计引水流量、年引水总量。
4.6.3以水库为水源工程时,初选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最低引水水位、调节库容和总库容,初拟引水方式。
4.6.4初选主要输水、扬水、交叉建筑物的规模。
4.7跨流域调水工程
4.7.1初步确定工程总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分期实施顺序。
4.7.2分析水源条件,初步确定适宜的调水量、相应的水源工程以及补偿工程措施和规模。
4.7.3初步确定调水量在地区和部门间的分配,初拟输水工程、调蓄工程布置及规模。
4.8水力发电工程
4.8.1分析供电范围和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作用,初拟设计水平年和设计保证率。
4.8.2初选水库正常蓄水位、死水位、调节库容和总库容,初拟其他特征水位。
4.8.3初选装机容量,提出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发电量指标。
4.9垦殖工程
4.9.1初步确定垦殖区范围和垦殖面积,初拟开发利用方式。
4.9.2分析可利用的供水水源条件、水量及其保证程度。
4.9.3初步确定防洪、防潮设计标准,初选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初拟垦殖区灌溉、排水体系。
4.9.4初选挡水堤、围堤、涵闸等工程位置和规模。
4.10综合利用工程
4.10.1综合利用水库按各综合利用任务的主次顺序,分析不同任务对水库水位、库容的要求,初拟水库运用方式,初选水库的正常蓄水位、防洪高水位和总库容,初拟其他特征水位。
4.10.2对具有综合利用和综合治理任务的其他枢纽工程,应按各项任务的主次顺序,协调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初拟整个枢纽工程的运用方式,初选各建筑物的设计流量和水位。
4.10.3有通航、过木要求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应根据设计水平年通航、漂木发展需求及过坝(闸)运量,初选通航、过木建筑物规模。
4.11附图
(1)工程项目总体布置图(比例尺:1∶1000~1∶XX00)。
(2)有分期建设要求的分期建设布置图(比例尺:1∶1000~1∶XX00)。
(3)供电范围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现状及远景)(比例尺:1∶1000~1∶XX00)。
5 主要建筑物布置
5.1工程等别和标准
5.1.1根据初选的建设规模及有关规定,初步确定工程等级及主要建筑物级别、相应的设计洪水标准和地震设防烈度。
5.2工程选址(选线)、选型及布置
5.2.1根据规划阶段初拟的工程场址(坝址、闸址、厂址、洞线、河线、堤线、渠线等)的建筑条件、工程布置要求、施工和投资等因素以及必要的补充勘探工作,初选工程场址。
(1)(2)(3)(4)(5)(6)(7)(8)(9)
5.2.2初选主要建筑物基本形式,对工程量较大或关键性建筑物作方案比较,初拟次要建筑物的基本型式。
5.2.3根据初选(或初拟)的建筑物型式,经综合比较,提出工程总布置初步方案。
5.3主要建筑物
5.3.1简述主要建筑物初定的基本布置、结构形式、控制高程、主要尺寸及结构、水力学核算成果,初选地基处理措施。对技术难度大的特殊建筑物宜作重点分析研究。
5.4机电和金属结构
5.4.1根据动能参数和装机规模,初拟水轮发电机组或水泵电动机组的单机容量、机组台数和机型。
5.4.2初拟输配电工程的规模,初步提出接人电力系统的供电或送电方向、进出线电压、回路数和输配电距离,初拟电气主接线。
5.4.3初拟金属结构及启闭设备的规模、形式及布置。
5.5工程量
5.5.1分项列出工程各建筑物及地基处理的工程量。
5.5.2分项列出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的工程量。
5.6附图
(1)工程总平面布置图(比例尺:1∶1000~1∶XX)。
(2)主要建筑物平、剖面图(比例尺:1∶500~1∶1000)。
(3)大型长距离调水总干渠纵断面图(横向比例尺:1:5000~1:10000;纵向比例尺:1:500~1:1000)。
6 工程施工
6.1施工条件
6.1.1简述工程区水文气象、对外交通、通信及施工场地条件。
6.1.2初步提出施工期通航、过木、供水及排水等要求。
6.1.3简述主要外购建筑材料来源及水、电、燃料等供应条件。
6.1.4简述天然砂砾料、石料、土料等来源、开采和运输方式。
6.2施工导流
6.2.1初拟施工期导流标准及流量、导流渡汛方式、导流建筑物形式和布置,估算相应的工程量。
6.3主体工程施工
6.3.1初拟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及主要施工设备。
6.4施工总布置
6.4.1初拟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场内主要交通干线布置。
6.4.2初拟施工总布置方案。
6.5施工总进度
6.5.1简述施工进度安排原则,初拟施工总进度及控制性工期。
6.5.2简述分期实施意见。
6.5.3估算需要的主要建筑材料数量和劳动力等。
6.6附表
(1)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2)施工总进度表。
7 淹没、占地处理
7.1淹没、占地处理范围及主要实物指标
7.1.1通过查勘和对地形图、工程布置图的分析,初定水库淹没(包括塌岸、浸没等)、工程占地处理范围。
7.1.2简述受淹没和工程影响的农村部分实物指标,包括人口、房屋、耕地、果园、林地、牧草地等。
7.1.3简述受淹没和工程影响的城镇、集镇的规模(人口、占地)、受淹没影响程度,并说明迁建规模及实物指标。
7.1.4简述受淹没和工程影响的铁路、公路、工矿企业、电力、通信等专项设施及矿藏、文物古迹的等级、规模、淹没影响程序。其等级、规模可向各行业部门调查。
7.2移民安置、专项迁建
7.2.1以县、乡为单位,在初步分析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征求有关地方政府意见,初拟移民安置去向及生产恢复措施。
7.2.2征求地方政府意见和进行查勘选点,初选城镇、集镇的迁建方案。
7.2.3说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于重大专项迁建设施的意见,提出初步处理方案。
7.2.4说明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淹没、占地处理和补偿标准的初步意见。
7.3补偿投资初估
7.3.1以主要实物指标为基础,结合安置去向,参照有关法规文件、类似工程补偿标准及专业项目单位工程造价扩大指标,初估补偿投资费用。
8 环境影响
8.0.1说明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环境功能等环境特征。
8.0.2根据工程影响区的环境状况,结合工程开发的规模、运用方式、移民安置、施工组织方式等特性,简要分析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有利与不利影响。有流域(或区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或环境保护规划的,应说明工程开发是否与这些规划的目标相协调。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否存在工程开发的重大制约因素。
8.0.3对环境的主要不利影响,应初步提出减免的对策和措施。
9 工程管理
9.0.1初步提出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的设置与隶属关系以及资产权属关系。
9.0.2初步提出维持项目正常运用所需管理维护费用及其负担原则、来源和应采取的措施。
9.0.3根据工程管理有关规定,初步框算工程管理占地规模。
9.0.4根据项目主管部门(业主)及有关部门意见,初步提出工程管理运用原则及要求。
10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1投资估算
10.1.1简述投资估算的编制原则、依据及采用的价格水平年。初拟主要基础单价及主要工程单价。
10.1.2提出投资主要指标,包括主要单项工程投资、工程静态总投资及动态总投资。估算分年度投资。
10.1.3对主体建筑工程、导流工程应进行单价分析,按工程量估算投资。其他建筑工程、临时工程投资,可按类比法估算。交通、房屋、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其他费用可根据不同工程类别、不同工程规模逐项分别估算或综合估算。
10.1.4引进外资的投资估算,要结合利用外资特点考虑单价变化和可能发生的其他费用进行投资估算。
10.2资金筹措设想
10.2.1提出项目投资主体的组成以及对投资承诺的初步意见和资金来源的设想。
10.2.2利用国内外贷款的项目,应初拟资本金和贷款额度及来源,贷款年利率以及借款偿还措施。对利用外资的项目,还应说明外资用途及汇率。
10.3附表
(1)工程投资总估算表。
(2)分年度投资表。
(3)主要材料价格汇总表。
11 经济评价
11.1经济评价依据
11.1.1说明经济评价的基本依据。
11.2国民经济初步评价
11.2.1说明采用的价格水平、主要参数及评价准则。
11.2.2费用估算:
(1)说明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资金流量。简述流动资金及年运行费的计算方法及成果。
(2)简述综合利用工程费用,分摊原则、方法及成果。
11.2.3效益估算:
(1)概述项目的主要效益,对不能量化的效益进行初步分析。
(2)说明经济效益的估算方法及成果。
(3)对综合利用工程的效益进行初步分摊。
11.2.4国民经济评价:
(1)提出项目经济初步评价指标。必要时,提出综合利用工程各动能经济评价指标。
(2)对项目国民经济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及敏感性分析。
11.3财务初步评价
11.3.1说明财务评价的价格水平、主要参数及评价准则。
11.3.2财务费用估算:
(1)说明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和条件。
(2)说明各项财务支出。
(3)说明构成项目成本的各项费用。
11.3.3财务收入估算:
(1)初估项目收入。
(2)简述项目利润分配原则。
11.3.4财务评价:
(1)提出财务初步评价指标。
(2)简述还贷资金来源,预测满足贷款偿还条件的产品价格。
(3)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初步评价。
11.4综合评价
11.4.1综述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以及国民经济和财务初步评价结果,提出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1.5附 表
(1)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2)财务评价成果表。
12 结论与建议
12.0.1综述工程项目隶属关系、建设的必要性、任务、规模、建设条件、工程总布置、淹没、占地处理、环境影响、建设工期、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等主要成果。
12.0.2简述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
12.0.3简述地方政府以及各部门、有关方面的意见和要求。
12.0.4提出综合评价结论。
7.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 篇七
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信部(原信息产业部)近年来陆续颁布实施了一批数字电视行业标准,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是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参与了数字电视标准的起草工作,还成立工信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监测中心,在上级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下,在数字电视标准化工作方面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近年来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渐趋成熟,各相关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为满足广大企事业相关用户及时了解行业最新标准化信息及数字电视检测认证相关技术发展,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指南》编辑部)将分别对标准解读、相关技术标准发展、检测、认证等国内外标准研制和编制情况与发展趋势给以介绍。
为保证《指南》工具书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我们将特邀专业领域的专家作为审稿人,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稿件,欢迎工作在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积极参与此项工作。
征稿内容要求:
1.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分析、市场动向等;
2.数字电视相关标准解读、相关技术标准发展、标准编制工作综述等;
3.数字电视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组正在开展的标准化研究工作及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的情况等;
4.数字电视专业领域对标准的符合性检测的要求等;
5.其他相关文章。
征稿规范要求:
1.文章篇幅一般控制在8000字以内,附上文章简介和主题词;
2.请于2010年9月30日前将文章电子版发至电子邮箱:wuyaj@cesi.ac.cn;sunjj@cesi.ac.cn;特殊情况可将文章寄至:北京11 01信箱标准信息网络服务中心《数字电视相关标准使用指南》编辑部;电话:010 84029075 010 84043009;
3.对《指南》录用的稿件稿酬从优,对文章质量优秀的作者还将予以特殊奖励。
8.工程项目投标文件的编制 篇八
关键词:工程 项目 投标 管理 文件编制
0 引言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存在大量的工程建设,工程建设由于存在较大的利润,因此工程的招投标这一过程已经成为了很多公司寻找漏洞的最佳切入点,无疑,目前工程投标中存在较大的法律漏洞,在这些漏洞中,很多公司存在一些法律上的问题,为了保证招投标过程中的公平,因此对投标的文件编制一定要严格处理,完善招标过程。
1 招投标阶段的工程的概述
1.1 合格的投标人
施工企业无论要获得什么项目,第一个条件是获得一个投标人资格,即招标人在招标文件的要求和条件作出实质性响应。
1.2 招标的准备
投标文件一般包括他的信函,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报价和其他招标文件要求提供数据。所涉及的工作有以下三个方面:
1.2.1 提前准备。投标团队建设,确保参与人员。经验表明,人员素质是投标的关键。一般来说,投标团队由综合素质较高的人负责,旗下包括各部门的技术精英。必要的调查建筑工地的工作环境,获得一些影响成本数据。收集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及相关材料设备价格等。
1.2.2 招标的准备。通常技术标和商务标同等重要。主要任务是准备高质量的技术目标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不仅要科学、合理、有效、经济。施工方案的选择应该是可行和经济,成本允许的范围内优先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和方法。如缩短施工周期可以减少施工企业当前的支出,节约工程造价。质量好、施工周期短、成本低是施工企业永恒追求的建设项目。
1.3 投标报价的确定策略
承包商的投标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是投标竞争的方式和手段。主要包括: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报价、不平衡报价法、计日工单价报价等等,情况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加大自己入围的概率。
1.4 合同的签订
中标后,投标双方根据合同法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和建设部有关规定,根据招投标文件签署合同。
①工程进度款和付款方面,尤其是付款时间和金额,由于项目进度付款越早,越有利于加速企业资金周转,减少资金积压。②当有变化或项目需要索赔,因为项目流程中涉及建设的量极大,和法律关系也相对复杂,但也受自然条件和重要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招标过程和实际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合同的违约责任。主要关注业主和承包商的违约责任条款和条件,相对建筑公司,尽量减少自己的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义务不符合的责任合同,明确业主违约责任,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2 完善投标编制的过程
2.1 对招标的文件进行详细的分析
招标文件是招标单位进行招标工作的依据,因此要编制标底就必须要将招标文件研究仔细,在投标时,充分了解招标方的需要。
2.2 对图纸进行了解
在制定标底之前要详细的了解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的情况安排,对与招投标相关的设施和事物要进行确认和检查。
2.3 计算工程总量
在进行标底编制的工作之前,需要对工程量进行详细的勘察,标底的编制必须在工程量的基础上进行。
2.4 确定单价
每一个项目的单价大多是根据装饰工程的预算定额来决定的,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对定额的部分有特殊的要求的项目就需要再次进行详细的编制以及相关资料的补充。
2.5 要对施工现场的相关费用进行确定
在正确的进行装饰工程的费用计算的时候,这些都是标底的编制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信息。所以当工作人员进行标底的编制时,需要更加注意相关资料的积累和收集,并且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
2.6 标底的编制需要明确各种项目的费用
在详细准确的确定工程量和相关工程单价的基础上,对工程进行中的各种直接的或者间接的费用进行计算,同时对当地的文件计划中的造价、利润、税金等都要进行计算,这些都是对标底的编制具有影响作用的内容。
3 结束语
总之,工程投标是工程展开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有加强工程竞标的管理,才能够保证建筑行业在市场上的正常运行,从而保护施工单位以及市场的稳定,对于我国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谢莹盈.施工企业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风险分析与对策[J].建筑经济,2009:142-143.
[2]吴非.浅谈工程招标及合同阶段的造价管理[J].科技风,2012(15).
[3]刘少明,杨植栋.浅议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3).
[4]张艳.我国现阶段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1).
9.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 篇九
设项目建议书
相对于政府传统项目开发模式及公共融资方式,PPP项目有以下比较优势:
1、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 PPP项目一般由社会私人资本或者联合体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公共服务。共用财政投入很少,较好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对公共财政短缺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捆绑了建设和经营,并以服务和产出付费,使得私人部门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动性,通过创新、自我施压等避免项目成本超支。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2、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质量 评审中标的私人资本或联合体组建项目公司建设项目并提供公共服务。联合体一般是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另外,很多PP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双方的权责利。在风险分配上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将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同时,全寿命周期特点使得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既能维护共用部门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私人资本的诉求。
PPP项目在第一个项目识别阶段,项目发起时需要提供《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尤其对于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项目建议书主要是从项目自身的客观条件方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般由项目发起人向发改委部门报送,提出立项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单位应为国家或地方发改委。
项目建议书大纲
一、文化馆建设项目概况
(一)、文化馆建设项目名称
(二)、文化馆建设项目规模
二、文化馆建设项目必要性
(一)、文化馆建设项目现状及预测
(二)、文化馆建设项目必要性
三、文化馆建设项目规划
(一)、拟建地点
(二)、建设方案
(三)、文化馆建设项目进度安排
四、文化馆建设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政策条件
(二)、建设区建设条件
(三)、建设技术条件
五、文化馆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
(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六、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一)、经济效果
1、财务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
(二)、社会效益
1、环境影响
2、社会影响
10.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 篇十
相对于政府传统项目开发模式及公共融资方式,PPP项目有以下比较优势:
1、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 PPP项目一般由社会私人资本或者联合体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公共服务。共用财政投入很少,较好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对公共财政短缺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捆绑了建设和经营,并以服务和产出付费,使得私人部门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动性,通过创新、自我施压等避免项目成本超支。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2、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质量 评审中标的私人资本或联合体组建项目公司建设项目并提供公共服务。联合体一般是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另外,很多PP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双方的权责利。在风险分配上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将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同时,全寿命周期特点使得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既能维护共用部门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私人资本的诉求。
PPP项目在第一个项目识别阶段,项目发起时需要提供《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尤其对于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项目建议书主要是从项目自身的客观条件方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般由项目发起人向发改委部门报送,提出立项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单位应为国家或地方发改委。
项目建议书大纲
一、公交场站一期工程(八个场站)项目概况
(一)、公交场站一期工程(八个场站)项目名称
(二)、公交场站一期工程(八个场站)项目规模
二、公交场站一期工程(八个场站)项目必要性
(一)、公交场站一期工程(八个场站)项目现状及预测
(二)、公交场站一期工程(八个场站)项目必要性
三、公交场站一期工程(八个场站)项目规划
(一)、拟建地点
(二)、建设方案
(三)、公交场站一期工程(八个场站)项目进度安排
四、公交场站一期工程(八个场站)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政策条件
(二)、建设区建设条件
(三)、建设技术条件
五、公交场站一期工程(八个场站)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
(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六、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一)、经济效果
1、财务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
(二)、社会效益
1、环境影响
2、社会影响
11.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 篇十一
“英国一直是欧洲顶尖的外商投资目的地,所以英国目前能够成为中国对外投资在欧洲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并不出人意料。英国政府,亦包括首相本人,都明确表示我们有决心要继续维持这一地位,我也很有信心这一指南能为越来越多希望进入英国及欧洲市场的中国企业提供实用的支持。”英国负责政府政策的内阁部长奥利佛·赖特温对《指南》的发布表示肯定。
该《指南》是由国家发改委外经所编写,旨在向政府官员以及从事海外投资或有投资意愿的中国企业介绍关于英国投资环境的基本情况,并帮助投资者了解在英国进行投资的程序和相关情况,为推动中国企业赴英投资提供更具可操作性的指南,“《指南》的发布将促进中国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加快对英国投资步伐,发挥两国经济互补优势。”《指南》编制组的负责人、外经所国际经济合作研究室主任张建平说。
《指南》指出,英国目前倡导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有着严格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要依法展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遵守当地环保标准,并向员工提供适当的环境、健康与生产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使员工了解和熟悉英国相关环境保护法规。
此外,英国是多元文化社会,民族宗教包容性强,社会宽容。中国企业需要了解当地文化和习俗,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处理好与当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的关系。这对深化投资合作大有裨益。
中国企业赴英投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会不断增强企业对英国市场的适应性,提高与英国市场的融合度,实现互利共赢相互促进的战略定位。如果中国企业为所在地区的就业、社区、环保等作出贡献,必然会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欢迎,也为企业运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案例:吉利并购英国锰铜
2013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1104万英镑收购了英国锰铜控股有限公司(伦敦出租车公司)的业务与核心资产。作为商业计划的一部分,吉利根据伦敦出租车市场发展要求,在TX4车型的基础上开发新的车型,提升了伦敦出租车的能源效率和环保性能,并收获了来自中东地区的1200辆TX4订单。收购后,吉利拓展了TX4的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目前也正在探索进入英国私人租赁市场。
——摘自《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指南(2014版)》
2万亿
近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北京主持召开环保部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送审稿)》,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报请国务院审议。
在去年7月召开的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处长汪涛表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投入资金预计达2万亿元。规模高于大气污染防治的1.7万亿元,新一轮的环保投资“盛宴”即将开启。
75.6%
2月21日,中国就业促进会发布《网络创业就业统计和社保研究项目报告》显示,75.6%个人网店员工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
报告指出,全国仅网络创业带动的直接就业规模就接近1000万,而在网络创业网店中,9成以上为个人网店,全国个人网店带动网络创业就业人数达600万人。而在这次发布的报告中,42%的个人网店店主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32.7%的企业网店店主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不了解”、“外地户口”是网店店主未参加社会保险主要原因。
80.9%
环保部2月20日发布首份《全国生态文明调查研究报告》。报告指出,80.9%的受访者对我国整体的环境状况表示十分担忧,受访者最关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雾霾、饮用水及食物、放射性污染,比例分别为90.3%、86.8%、69.4%,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在关注雾霾问题。
12.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 篇十二
关键词: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村庄规划建设管理
1990年,《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颁布实施,经过21年的实践,2011年,按照城乡统筹等新的城乡规划理论与城乡建设实际,该标准原主编对其进行了修编,形成了新一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2011),新的标准增加了城乡用地分类体系;调整了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体系;调整了规划建设用地的控制标准。应该说,新版标准为进一步适应新时期城市用地规划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也为促进多规合一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基础。新版标准意在探索打破城乡二元的规划建设管理模式,建立城乡统筹的技术体系。然而,受标准名称、适用范围、编制原则以及长期的城乡二元标准体系的影响,该标准虽在城乡用地分类体系上有所创新,但对于镇建设用地、乡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等农村建设用地的分类尚难深入与细化。
2007年,《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颁布实施,原《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废止,自此,村庄规划用地分类缺少全国性的标准规范,各地在指导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过程中,除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以外,多数均延续《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或参照《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中的用地分类方法。
为填补这一技术空白,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同时也为落实国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的需要,2014年4月,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的要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的研究工作。
研究组梳理了《土地管理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2011)、《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与北京、山东等多地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对比研究了23个省(市、区)的村庄规划编制地方法规规定,深度解读了3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各地优秀村庄规划案例。
通过前期研究,发现村庄用地以及相关分类标准的特点与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1)村庄内用地相对复杂,土地权属与土地使用性质共同影响了用地的建设与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土地既包括农民集体所有,也包括“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用地,在实际操作中两种类型用地的管理制度、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差异巨大。
(2)村庄不同于城市,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而言,村庄内建设存在规模小、用途多、功能高度集中复合的现实情况,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往往一个村民委员会办公楼复合了行政、医疗、图书阅览、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部分地区还存在小学教学点、幼儿园、敬老院等设施与村委合设的现象,因此,过于详细的用地类型划分不利于村庄现状情况的反映以及村庄规划的编制。
(3)村作为基层单位,村民住房用地属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村民是住宅建设的主体,此外,村内配套设施服务层级相对单一、类型少、规模小,其建设方式、建设主体以及管理方式与城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村庄用地分类中不能简单套用城镇用地分类中的“居住用地”概念。
(4)我国村庄普遍规模小、面积小、功能少,村民基本生活休憩场所形式灵活多样、位置不一。宅前院后的零散空地往往成为村民活动的场所,对大多数村庄而言,村内小广场、绿地设计应以满足村民休闲活动等生活功能、以小面积、分散式布局为主,应引导村庄规划编制中对满足村民休闲活动需求的公共场地的设置,而非形式化、景观化、盆景式的绿地广场设计。
(5)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程加快,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业设施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提高。然而,以发展设施农业为名,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扩大建设用地规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促进设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理应增强对设施农用地管理,促进对农村土地建设监管制度的完善。
(6)新时期的相关用地分类标准在满足建设部门管理需求的同时,也注重与其他部门相关标准的对接和衔接。这集中体现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编制中,该标准在同等含义的地类上尽量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衔接,充分对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用地,以利于城乡规划在基础用地调查时可高效参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也为促进多规合一提供了重要支撑。
基于以上问题与农村用地特点,研究组提出村庄规划用地分类的原则为:紧扣国家政策、促进多规合一、引导村庄规划、有利部门管理、实现全域管控,重点做到与现有标准相衔接、分类宜粗不宜细。
最终提出村庄规划用地共分为3大类、10中类、15小类,适用于村庄的规划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见表1)。
13.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 篇十三
建议书
相对于政府传统项目开发模式及公共融资方式,PPP项目有以下比较优势:
1、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 PPP项目一般由社会私人资本或者联合体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公共服务。共用财政投入很少,较好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对公共财政短缺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捆绑了建设和经营,并以服务和产出付费,使得私人部门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动性,通过创新、自我施压等避免项目成本超支。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2、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质量 评审中标的私人资本或联合体组建项目公司建设项目并提供公共服务。联合体一般是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另外,很多PP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双方的权责利。在风险分配上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将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同时,全寿命周期特点使得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既能维护共用部门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私人资本的诉求。
PPP项目在第一个项目识别阶段,项目发起时需要提供《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尤其对于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项目建议书主要是从项目自身的客观条件方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般由项目发起人向发改委部门报送,提出立项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单位应为国家或地方发改委。
项目建议书大纲
一、城乡供水一体化、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打包项目概况
(一)、城乡供水一体化、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打包项目名称
(二)、城乡供水一体化、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打包项目规模
二、城乡供水一体化、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打包项目必要性
(一)、城乡供水一体化、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打包项目现状及预测
(二)、城乡供水一体化、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打包项目必要性
三、城乡供水一体化、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打包项目规划
(一)、拟建地点
(二)、建设方案
(三)、城乡供水一体化、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打包项目进度安排
四、城乡供水一体化、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打包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政策条件
(二)、建设区建设条件
(三)、建设技术条件
五、城乡供水一体化、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打包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
(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六、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一)、经济效果
1、财务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
(二)、社会效益
1、环境影响
2、社会影响
14.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 篇十四
一、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为正确、科学、快速、有效处置突发性重特大伤亡事故,防止伤亡事故扩大,减少损失而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二)科学性原则。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制定预案也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出严密、统一、完整的应急救援方案,使预案真正具有科学性。
(三)实用性原则。要讲究实效。应急救援预案应符合企业现场和当地的客观情况,具有适用性和实用性,便于操作。
(四)权威性原则。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工作,所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明确救援工作的管理体系,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权限和各级救援组织的职责和任务等一系列的行政性管理规定,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保证预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法律保障。
(五)从重、从大的原则。以本单位可能发生最高级别的事故考虑。
(六)分级的原则。分级制定,分组管理和实施。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素
应急救援预案通常应该包括以下要素:
(一)对紧急情况和事故灾害的辨识、评价;
(二)对人力、物资和工具等资源的确认与准备;
(三)指导建立现场内外合理有效的应急组织;
(四)设计应急救援行动战术;
(五)制定事故后的现场清除、整理及恢复措施等。
应急预案除上述要素外,还应该实现下列要求:明确应急系统中各机构的权利和职责、建立培训及演习等准备程序、对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的论述、对特殊危险建立专项应急预案等等。
三、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本步骤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组,并进行分工,明确职责;
(二)收集有关资料:含收集水文、地质、基本情况,本辖区的地理、气象、环境、人口、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社会公用设施和应急救援力量现状。
(三)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对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来说,企业应系统地确定和评估危险因素、重大危险源,它们可能导致什么事故和紧急事件发生,即对危险源进行潜在事故分析。并且不仅要分析那些容易发生的事故,还应分析虽不易发生却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
企业所作的潜在事故分析应包括以下问题:
l、可能发生重大事故;
2、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过程:
3、非重大事故可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需经历的时间;
4、如果非重大事故被消除后,它的破坏程度如何;
5、事故之间的联系;
6、每一个事故可能导致的后果。
要分析重大危险源所存在的危险物质的危险性,以便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贮存管理和处置方面完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可从生产厂家附带的危险物质说明书中获得危险物质的特性。
(四)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的基础上,就可着手进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根据各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具体情况不同,应急救援预案也应有所区别。编写的内容要具体细致,落实到人:每一项任务要注明执行单位、负责人、配备器材、通讯方式、行动路线、实施步骤等。编制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应编制一个现场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2、企业必须进行重大事故潜在后果的评估;
3、对于一个只有简单装置的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可安排工人在一旁观察并要求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报告应急机构,由应急机构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对于具有复杂设施的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更具体,应充分考虑每一个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以及它们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潜在事故危险的性质和规模及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可能关系进行预测和评估:
(2)制订与场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实施机构进行联系的计划,包括与紧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系;
(3)在存在重大危险设施的危险源内外,报警和通讯联络的步骤;
(4)任命现场事故的管理者和现场主要管理者,并确定他们的义务和责任;
(5)确定应急控制中心的地点和组成;
(6)在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人的行动步骤、撤离程序等;
(7)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外工人和其他人的行为规定。
5、在存在危险设施的危险源内外,应制订事故现场的工人应采取的紧急补救措施。特别应包括在突发事故发生初期能采取的紧急措施,如紧急停车等:
6、预案应包含召集在危险源其它部位或非现场的主要人员到达事故现场的规定;
7、企业应确保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所需的人员和应急物资等能及时、迅速到达或供应;
8、企业应与事故应急服务机构评估可能发生的事故,并保证一旦事故发生以后有足够的人员和应急物资以执行应急处理预案:
9、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需要社会应急服务机构帮助的情况下,企业应弄清这些服务机构到现场开始进行抢救所需的时间,然后考虑在这个时间内工人能否抑制事故的进一步发展;
10、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充分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由工人生病、节日和危险设施停止运行期间工人不在岗位时,应配备足够的人员以预防和处理事故发生。
(五)形成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应急救援预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应急行动的有效工具。一个完整的应急救援预案是包括总预案、程序、说明书、记录的一个四级文件体系。
l、一级文件——总预案。它包含了对紧急情况的管理政策、预案的目标,应急组织和责任等内容。
2、二级文件——程序。它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程序内容十分具体,例如该做什么、由谁去做、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等等。它的目的是为应急行动提供指南,但同时要求程序和格式简洁明了,以确保应急队员在执行应急步骤时不会产生误解,格式可以是文字叙述、流程图表或是两者的组合等,应根据每个应急组织的具体情况选用最适合本组织的程序格式。
3、三级文件——说明书。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供应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个人使用,例如应急队员职责说明书、应急监测设备使用说明书等。
4、四级文件——对应急行动的记录。包括在应急行动期间所做的通讯记录、每一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
从记录到预案,层层递进,组成了一个完善的预案文件体系,从管理角度而言,可以根据这四类预案文件等级分别进行归类管理,即保持了预案文件的完整性,又因其清晰的条理性便于查阅和调用,保证应急预案能得到有效运用。
(六)对预案进行评估:
预案编制出来后,要通过演练、收集同类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救援中的经验教训,检验预案每一方面的实效性,便于预案的进一步修改、补充和更新。
(七)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要定期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维护,根据演练、检测结果完善应急计划。
(八)将应急救援预案分送有关政府部门备案,下发相关执行单位。
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本格式和内容
应急救援预案编写的基本格式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基本内容应该包括:
(一)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含企业的概况,主要包括企业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企业的平面图。
(二)周边环境、社区的基本情况。
(三)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
1、危险源的事故特征
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导致事故发生的过程,事故可能导致的后果。
2、危险源的地理特征。
企业所处的具体位置和气象条件,发生事故的扩散范围,扩散路线和模式,周边人口分布情况,重要目标及设施。
3、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图。
(四)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含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建立、人员配置、职责任务、人员安排、指挥权限、预案的启动、报告报警方法、通讯联络方式、对外信息报告和发布规定等。
(五)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建立、任务和训练:含应急救援人员配置,任务职责,抢救程序,抢救目标定位,个人防护设施,训练及管理措施等。
(六)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含与事故类型相适应的救援设备设施的配置数量、品种、分布及存放位置,平时的保养和维护。
(七)事故现场应急抢险的方案和处理程序:含与事故类型相适应的处置方法、技术措施、工程抢修、处置程序等。注意:每一个危险源要有一套现场处理方案和处理程序。
(八)紧急安全疏散方案:依据对可能发生重特大事故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1、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
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主要包括现场指挥,撤离路线与方案,撤离中的防护方法及设施;周边人员的疏散组织及方案,事故外围的工作组织和人员行动准则。
(九)现场医疗救护方案:含事故应急救援的医疗救护方案,医疗服务机构的联系,简单救护设施配备,伤亡者抢救方案和分工,抢险专业队伍的救助技能、自救和个人防护技术知识。
(十)专家咨询系统:由与事故有关的各个领域的专家直接组成,包括专家名单和联系方式。
(十一)社会救援预案的联系协调:含了解当地救援机构及救援力量,救援设施能力,当地政府救援预案,与当地救援机构的联系方法。
(十二)事故后的恢复程序:明确事故后检测、检查受影响地区的办法,应急状态的取消程序和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十三)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含预案的培训范围、时间和演练要求。
(十四)应急救援预案的维护和修订:
l、明确每项计划更新、维护的负责人。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与修订方法、程序。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情况
(1)地理、气候情况;
(2)危险源情况;
(3)本地域或企业灾情预测;
(4)救援力量分布等。
2、组织机构的构成及职责
(1)组织机构的组成,包括各种队伍的编制;
(2)各类人员的职责。
3、各种应急程序及其他文件
(1)应急程序;
(2)各种说明书;
(3)记录表格;
(4)有关图表。
4、各种制度
(1)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制度。
(2)对预案演练、修改的一些制度规定。
五、危险源辨识和评价
重大危险源评价是编制预案的重要依据,所以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是预案编制的基础工作。通过搜集整理初步的信息,确定了本地域或企业的危险因素后,必须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系统的分析,界定出系统中的哪些部分、区域是危险源,其危险的性质、危害程度、存在状况、危险源能量与物质转化为事故的转化过程规律、转化的条件和触发因素等。最后确定重大危险源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程度等。
(一)危险源普查
在危险源辨识和评价之前,应对危险源进行普查。
(二)危险源辨识概述
根据国家标准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火工、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看,某个车间仓库可能是危险源;从一个车间来说,某工序的一部分可能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决定于三个要素: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者危险物质的大小,危险源能量强度越大,潜在危险性越大。因此,潜在的危险性是危险源的固有属性,决定着事故的规模和程度。
一定数量的危险物质或一定强度的能量,由于存在条件不同,其现实的危险性不同,被触发转换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也不相同。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存在条件分析包括:存储条件(如堆放方式、盛装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的障碍物、通风及其他物品情况),物理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化学稳定性,设备状况(设备完好程度、设备缺陷、维修保养情况等),防护条件(如防护措施、故障处理措施、安全标志等)。
触发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如操作失误、不正确操作、粗心大意、漫不经心、心理因素等)和管理因素(如不正确管理、不正确的训练、指挥失误、判断决策失误、设计差错、错误安排等)。自然因素是指引起危险源转化的各种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如气候条件参数(气温、气压、湿度、风速)变化、雷电、雨雪、地震等。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因此,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是危险源辨识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危险源评价时,应全面考虑这三项因素。
危险辨识是辨识出危险因素,即潜在和固有的危险性、触发条件、存在条件,危险性评价是对辨识的结果做出科学的分析,以确定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程度。
(三)辨识的原则
危险源的辨识原则: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前期的搜集信息工作已经为危险源的辨识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经过整理后的资料基本确定了危险源的范围,哪些是重大危险源,即哪些可定为预案编写的依据,要经过辨识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上的原则,因为细小的遗漏也可能对导致重大事故因素的忽略,酿成灾难性的后果,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四)危险辨识的内容
在危险源调查之前,首先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例如,是对整个地域、企业,还是某个车间,或某个车间的其中一个工艺过程。然后要从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性)和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两个方面着手对所分析的系统进行调查。
危险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区域平面图:总图,包括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有毒、有害、危险物品(或物质)分布;建筑物、构筑物分布;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运输路线等。
?区域的环境条件:周围环境;气象条件;抢险救灾的支持条件等。
?区域的危险源分布,包括:危险源的种类数量、危险程度、危险源的所属者或管理者等。
?生产工艺过程:物料的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生产工艺设备及材料情况:工艺布置;设备名称、容积、温度、压力;设备性能;设备本质安全化水平;工艺设备的固有缺陷;所使用的材料种类、性质、危害;使用的能量类型及强度;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油库、危险品库)等。
?作业环境情况:安全通道情况;生产系统的结构、布局;作业空间布置等。
?操作情况: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工人接触危险的频度等。
?事故情况:过去曾经发生的事故及危害状况;事故处理应急方法;故障处理措施。
?安全防护:危险场所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标志;燃气、物料使用安全措施等劳动组织、管理措施。
(五)危险辨识方法
危险辨识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因此危险辨识有两个任务:第一是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第二为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特征的过程。
事故后果可分为对人的伤害、对环境的破坏及财产损失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可细分成各种具体的伤害或破坏类型。可能的事故后果确定后,可进一步辨识可能产生这些后果的材料、系统、过程或工厂的特征。
在危险辨识的基础上,可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价的危险因素。危险辨识的方法主要有:
?分析材料性质的方法;
?分析生产工艺和条件的方法:
?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
?利用安全评价和分析方法;
?利用经验。
下面对以上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分析材料性质
了解生产或使用的材料性质是危险辨识的基础。危险辨识中常用的材料性质应分析:急毒性、慢毒性、致癌性、诱变性、致畸性、反应性、暴露极限、生物退化性、水毒性、环境中的持续性、气味阈值、物理性质、自燃材料、稳定性、燃烧、爆炸性。
初始的危险辨识可通过简单比较材料性质来进行。如对火灾,只要辨识出易燃和可燃材料,将它们分类为各种火灾危险源。然后进行危险评价工作。
有关材料性质的数据可来源于供应商、制造商或行业协会、专业组织及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按照GB一16—87《建筑设计防水规范》(97修订版)进行分类。毒性物质可参考国家标准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性危害程度分级》。
2、生产工艺和条件分析
生产工艺和条件也会产生危险或使生产过程中材料的危险性加剧。例如,水仅就其性质来说没有爆炸危险,然而如果生产工艺的温度和压力超过了水的沸点,那么水的存在就具有蒸汽爆炸的危险。因此,在危险辨识时,仅考虑参考材料性质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考虑生产条件。分析生产条件和工艺可使有些危险材料免于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例如,某材料的闪点高于400℃,而生产是在室温和常压下进行的,那就可排除这种材料引发重大火灾的可能性。当然,在危险辨识时,尤其要注意下述石化、化工工艺或设备的危险性:
(1)生产或加工有机或无机化学品,特别是用于此目的的设备,如:
a、烷基化;b、氨解产生的胺化、氨基化;c、羰基化;d、冷凝、缩合、凝聚;e、脱氢;f、脂化;g、卤化和卤素制造;
h、氢化、加氢;i、水解; j、氧化;k、聚合;l、磺化;m、脱硫和含硫复合物的制造;n、硝化和氮复合物的制造;
o、磷的化合物的制造;p、农药的制药等。
(2)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加工或用于特别目的的设备,如:
a、蒸馏;b、萃取;c、溶剂化,媒合;d、混合;e、干燥等。
(3)石油或石油产品的蒸馏、精练或加工的设备。
(4)焚化或化学分解全部或部分处理固体或液体物质的设备。
(5)生产或加工能源气体的设备。
(6)煤或煤的干馏设备。
(7)金属或非金属生产设备(用湿法过程或用电能)。
(8)危险物质的储存设备。
此外,还可参考原劳动部于1995年颁布的《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规定》,对有关危险品的工艺条件和场所进行辨识。
3、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
相互作用矩阵是一种结构性的危险辨识方法,是辨识各种因素(包括材料、生产条件、能量源等)之间相互影响或反应的简便工具。实际使用时,这种方法通常限制为两个因素,做成二维矩阵,分析时也可加入第三个因素,做成三维矩阵,如果多种因素作用很重要,且有能力详细分析,则可建立n维矩阵来分析。
相互作用矩阵是对称性的,所以只需完成一半(图中无阴影部分)。因为化合物A与B的作用和B与A的作用是相同的。
相互作用矩阵分析的因素不仅包括危险物质本身,还包括以下因素:
(1)生产条件,如温度、压力、静电等;
(2)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粉尘等;
(3)结构材料,如碳钢、不锈钢、石棉填料等;
(4)常用污染物,如空气、水、锈盐、润滑剂等;
(5)生产设备或区域中处理其他材料产生的污染;
(6)长期和短期作业对健康的影响;
(7)库存、排放或废物处理的规定限值。
在构造相互作用矩阵时需分析生产条件。为了分析正常和非正常的生产情况,需要构造几个相互作用矩阵。构造相互矩阵后,就应检查矩阵中每个相互作用的潜在事故后果,如不了解某个相互作用的事故后果,则需进一步实验研究。已知的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可在矩阵中适当的位置注明(有时一个相互作用可能产生几种类型事故)。将相互作用矩阵分析结果与需要辨识的潜在事故进行比较,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评价。
4、利用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
许多安全评价和分析方法既可评价风险,也可以识别风险。如:安全检查表、如果——怎么办/检查表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提供一个需要回答问题的清单,对于特定的企业或公司,检查表可通用,并保证分析的一致性。只要分析人员充分使用,安全检查表可成为危险辨识非常有用的工具。
如果——怎么办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允许分析人员更具创造性地利用其经验。每一种方法探索问题的方式不同,但都要求分析小组提出和回答一系列问题,从而揭示可能产生的、不期望的后果。因此,更有可能发现生产中的危险因素。
5、利用经验
除了以上的方法以外,还可以利用企业自己的经验来完善危险辨识工作。如果企业的经验已文件化,也可以像其他资料一样用于危险辨识。但是危险辨识不能仅仅基于企业的经验,因为企业的经验来源于已经发生的事故。事实上确实存在着某方面没有发生事故,而有危险的情况。因此企业的经验只能作为其他方法的补充。
6、危险辨识的结果
危险辨识活动的结果,通常是可能引起危险情况的材料或生产条件。
(六)危险评价及评价方法的选用
危险评价也称安全评价或风险评价,是对系统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以此作为预案编制的依据。
危险程度不仅与固有的危险因素有关,发生事故的概率还与事故防范能力、事故抵消因子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在危险性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如:同样两个危险源,其中一个具备严密的防护措施,而另一个只有一般的防护措施。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对较大,所以,危险源辨识后还应对危险性进行评价,用以确定真正能够发生事故的概率及后果的严重度,而不仅仅考虑危险源的固有危险性。各种评价方法正是针对以上因素,有不同侧重,适用于不同场所的危险源评价。
目前,用于生产过程或设施的危险评价方法有十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方法、指数评价方法、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和半定量评价方法等几大类。不同的评价方法适用不同的评价对象,应根据评价对象的规模、复杂程度、工艺类型(行业类别)、工艺过程、原材料和产品、作业条件等情况,选择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注意以下事项:
1、根据系统的规模、复杂程度选择评价方法
随着评价对象规模、复杂程度的增大,有些评价方法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和费用相应地增加,甚至超过容许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应先选用简捷的方法进行筛选,然后确定需要评价的详细程度,再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对规模小或复杂程度低的对象,如机械工厂的清洗间、喷漆室、小型油库虽然属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但可采用日本劳动省劳动基准局定量评价法(日本六阶段法的一部分)、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等较简捷的评价方法。
2、根据评价对象的工艺类型和工艺特征选择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大多适用于某些工艺过程和评价对象,如道化学、蒙德、国内化工部的评价方法等适用于化工类工艺过程的安全评价。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适用于机械、电气系统的安全评价。
3、根据评价对象的危险性选择
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对危险性较高的对象往往采用系统的较严格的评价方法(如事件树、事故树、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等);反之,倾向采用经验的、不太详尽的评价方法(如直观经验分析、检查表法)。
评价对象若同时存在几类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往往需要用几种评价方法分别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规模大的、复杂、危险性高的评价对象往往先用简单的、定性的评价方法(如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等)进行评价,然后再对重点部位(单元)用较严格的定量法(如事件树、事故树、火灾爆炸指数等)进行评价。
4、根据评价目标选择
虽然对系统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评价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但在具体评价中可根据需要(或用户提出要求)对系统提出不同的评价目标,例如,危险(危害)等级、事故(故障)概率、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危险区域(半径)等;故需要根据评价目标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
5、根据现有资料情况选择
如果评价对象技术资料、数据齐全,则可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选择相应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若对象属于新开发性质,资料、数据不充分,又缺乏可类比的技术资料和数据,则只能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等方法进行概略性评价。
一些评价方法特别是定量评价方法应用时需要有必要的统计数据,如各因素、事件、故障发生概率、评价标准目标值等作依据,若缺少这些数据,就限制了定量评价方法的应用。
6、其他因素
包括评价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完成评价工作的时限、经费支持状况、评价单位设施(软、硬件)配备和评价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习惯、爱好等。
(七)评价方法简介
1、定性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评价。属于这类评价的方法有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及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简单、便于操作,评价过程及结果直观,目前在国内外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但是这类方法含有相当高的经验成分,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系统危险性的描述缺乏深度。不同类型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没有可比性。
2、指数评价方法
指数评价方法同时含有事故频率和事故后果两个方面因素,指数评价法的采用,避免了事故概率及其后果难以确定的困难,使得系统结构复杂、用概率难以表述其危险性单元的评价有了一个可行的方法。这类方法操作简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评价方法之一。但其也有缺点:评价模型对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功能重视不够,特别是危险物质和安全保障体系的功能重视不够,特别是危险物质和安全保障体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未予考虑。各因素之间均以乘积或相加的方式处理,忽视了各因素之间重要性的差别。
3、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概率风险评价方法是根据零部件或子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求取整个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即按危险源点的范围进行划分。首先应对系统进行划分,可按设备、生产装置及设施划分子系统,也可按作业单元划分子系统。然后分析每个子系统中所存在的危险源点,一般将产生能量或具有能量、物质、操作人员作业空间、产生聚集危险物质的设备、容器作为危险源点。然后以源点为核心加上防护范围即为危险区域,即危险源的区域。确定危险源的区域可用下述方法界定:
(1)按危险源是固定还是移动界定。如:运输车辆运载的危险源属于移动危险源,危险源地点随机变化;储油罐、锅炉等属于固定危险源,其区域范围也固定。
(2)按危险源是点源还是线源来界定。一般线源的危害较大。
(3)按危险作业场所来划分危险源的区域。如有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有触电危险的场所,有腐蚀、放射、辐射、中毒和窒息的场所。
(4)按危险设备所处位置作为危险源的区域。如化学危险源、电气危险源、油库、氧气站、变配电站等。
(5)按能量形式界定危险源。如化学危险源、电气危险源、机械危险源、辐射危险源和其他危险源等。
(八)活动潜在危险性的辨识
除了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可以发生重大事故外,一些没有危险源的场所因为举办某些活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导致灾难性的事故。如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的火灾、洛阳东都商厦的火灾,死伤数百人,但正常情况下桌、椅、日用品并不属于危险品。英国希斯伯莱足球比赛因拥挤造成96人死亡。除一道铁丝网外,甚至没有任何可以算作危险源的物质,但因众多球迷的涌入,使靠近铁丝网的很多观众因挤压窒息死亡。这些都属于同一类由活动引起的事故。因此,经常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也因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具有类似潜在事故危险性的活动的特点
(1)人数众多:
(2)场所狭小,或人员高度集中:
(3)人员盲目疏散时,易堵塞出口。
2、容易发生这类事故的场所或活动
(1)影剧院、歌舞厅、游戏厅:
(2)宾馆、学校:
(3)汽车、火车站:
(4)其他场所的礼堂:
(5)焰火、篝火晚会。
3、这类场所或活动容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1)火灾:
(2)爆炸:
(3)由于拥挤引起的窒息、脏器损伤、外伤等伤害:
(4)拥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垮塌。
【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推荐阅读:
编制项目建议书06-12
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引07-22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审批07-14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项目后评价的作用及区别10-13
工业项目建议书06-16
片区项目建议书06-19
塘坝项目建议书08-25
公路项目建议书09-25
项目产品策划建议书06-15
美丽乡村项目建议书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