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的研究生现状

2024-08-02

中国高校的研究生现状(8篇)

1.中国高校的研究生现状 篇一

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优秀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1987年4月,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文件,首次确立了51所招收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试点院校,并对招生对象、招生方法、教学管理等做了初步规定。1995年国家教委又提出逐步实现由国家教委独立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目标,并重新确立53所院校作为开展田径、篮球等重点项目的试点学校。实践证明: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效果是显著的,不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且给学校注人了新的活力。但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具体的操作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旨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高校办队献计献策。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 自1987年我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工作以来,十几年中这些试点学校培养出了一批大学生运动员,他们在国内外体坛摘金夺银,为国争光。

据统计,在1992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有5人达到国际运动健将标准,有57人达到运动健将标准。有一人打破了1万十竟走全国纪录。1992年国家教委首次派出了大学生代表队参加世界大学生围现乒乓球用毛球三个项目的比赛,分别取得了金、银、铜八枚奖牌。在1993年举办的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上,试点大学共有150名大学生运动员代表本省或行业”体协参加了部分项目的预、决赛,取得了好成绩。1995年19届和1997年20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派出了大量的在校生参加了比赛。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表明,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已成为我国优秀运动员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普通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不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且还给学校体育注人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扩大了大学的国际体育交流。我国普通高校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运动员,这说明了普通高校体育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预示着不久的将来我国高校也能培养出走向世界的大学生体育明星。

(二)高校办队组织管理体系形成

目前我国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系包括外部领导和内部管理体制。1 外部领导体制: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由国家教委统一领导,由于校的层次和地位,形成的管理为,国家教委体卫司学校体育工作处和训练处一省教委体卫处~高等学校体育部;国家体委群体司学校体育处一省体委群校体处一高等学校体育部。此外还有一些辅助形式。在外部管理上,高校比较集中的大城市,一般都建立了高校体育工作委员会(简称高校体工委)或高校体育工作协会群众组织。这样,省教委体卫处对各高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高校体工委(或体协)来实施的,这些体育组织监管高校体育的课余训练。近几年来,我国又建立了大学生体协,负责管理高校竞技体育,但这项工作尚处于初始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内部管理体制: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内部管理机构是在主管体育校长的领导下,建立“高水平运动队领导小组”,该机构是由校办、教务处、总务处、财务处、体育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组成。并通过领队实行“三师”和“三线”直至运动员班委的管理体制,从而形成较完整的单块管理网络。“三师’即施政教师、班主任教师、教练员教师分别通过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学习和生活管理方面,训练和比赛方面的这“三条线”开展工作。

(三)高校办队形式与经费来源 1.办队形式: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校与企业或行业体协联合办队。这种办队形式既解决了高校办队的经济困难,又发挥了高校自身力量。同时,运动员毕业后的工作有了可靠的保证。但这种形式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协议,多数仅仅局限于参加比赛时,高校队挂企业的牌子,企业赞助一定的比赛经费。随着体育社会化和商业化的深人人心,企业和高校联合创立高校俱乐部是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的。(2)在教委和体委协调下,几所高校联合办队。这种形式多在某一大赛前,由高校抽调部分优秀教练员和体委部分教练员组成教练员集体进行集训,以期取得好的成绩。(3)高校与体工队联合办队。高校招收体工队队员入学,这些学生既是高校学生又是体工队队员,具有双重身份。这种形式可以在短期内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在学习、训练、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4)高校依靠自身力量办队。高校组建一条龙体系,与本地区的一些体校或体育重点中学挂钩,从组队、人员编制、队伍管理到经费开支部由学校安排解决。这些形式技术水平起点低,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队员不能马上用于大型比赛。另外,训练和比赛费用学校负担重。经费来源: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比赛经费主要通过以下四条途径解决:(1)与企业、行业体协、体委合作得到经费;(2)学校拨款;(3)学校外行政拔款;(4)自筹资金。系统外合作得到经费是多年办队的经验总结,符合体育社会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争取学校拔款是当前训练经费的主要来源;学校外行政拔款不符合社会的发展,必定被其它形式所取代。自筹资金羊要来自赞助和本部门创收,赞助很难与赞助者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不能形成队伍稳定的资金来源,本单位创收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高校运动训练人才结构 1 运动员构成及来源:

据凋研统计,高校高水千运动员无论男女,其年龄多集中在于22到24岁,体现出运动员年龄分布范围广、整体偏大,平均年龄较普通大学生高等特点。从等级分布看,健将级运动员占总数的11.88%,一级、二级分别为52.47%、35.64%,总体反映出高等级运动员偏少。目前,高水平运动队的生源多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解决:(1)免试录取专业队退役队员;(2)降分招收体校或体育中学学生;(3)小、中学一条龙训练业余运动员。第一条途径录取的运动员已经过长期专业训练,没有发展潜力,不是办队的生源方向。体校和体育中学学生由于受竞赛制度制约,表现为运动训练的短期功利行为,只重视在他们那个级别争名次。拿冠军,根本不重视选材和系统的训练,致使一些有前途的人才“早熟”,到大学阶段运动成绩不可能再提高或提高幅度很小。当前,国内的专家一致认为,小、中学一条龙体系培养的运动人才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最佳人才来源。

2.教练员构成及来源:

当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队伍呈现老、中、青搭配,高。中、低互补,知识水平较高、运动训练经验不太丰富,没有形成合理的梯队,教练员除少数从外单位聘请或调人外,其余均由本校体育教师担任。多数以前以高校业余训练为主,从事训练工作的年限也较短,接手高水平队后,普遍暴露出训练经验不足,同时由于缺乏学习和再提高的机会,严重影响了由“教学型”向‘“训练型”转变和训练水平提高。

(五)高校项目设置与场馆设施 1 项目设置:

对1995年国家教委确立的53所试点院校的承办项目统计显示:设项比最大的是田径。其他依次为篮球用E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等,基本形成了“热门”普及项目比较集中,“冷门”项目开设较少,缺乏竟争的局面。究其原因与生源、教练、场地设施、经费等条件有关。场馆设置:

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完全具备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基本条件。据1995年国家教委体卫司的评估表明,53所所试点院校中,共有体育馆64座;400米标准田径场56个;游泳池34个;游泳馆4座。能够保证或者基本保证日常的训练。但是,经济状况较差地区的高校仍然存在场地器材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另外,由于经费短缺,多数学校场馆器材缺乏新建、维修和更新所需的资金。

(六)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

多数运动员学习时间少、基础差已成为一个公认的现实问题。因此,进人大学后,面对学训双重需要,如何使他们在正常训练的同时顺利完成学业,是校方与运动员本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1.专业类别学籍管理:

调查表明:运动员人学后,所修专业多数是文科,因为文科专业的学习特点比较适合他们现有的学习基础,并且通过努力能较顺利地完成他们的学业,同时也满足了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告别体坛走上其他工作岗位的愿望。对于目前高水平运动队的学籍管理,采用最多的是实行累计学分制和延长学习年限,有些学校还专门聘请教师担任他们的课程,改变教学安排,以突出培养目标。不过延长学习年限,有些运动员认为是学校人为地让他们代表学校多参加几年比赛。学习、训练及比赛:

学训结合是对高水平运动员的一项基本要求,然而这始终是一对十分棘手的矛盾,直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据调查:45%的学校不能保证长期训练,45%的运动员成绩保持原有水平,10%的运动员成绩下降。为了保证学习,运动员除去训练时间和必要的睡眠和饮食等休息时间外,几乎全部被迫用在上课和自修学习上,否则就很难跟上学习进度。另外,多数高校还采用假期集训的办法来增加学习和训练的时间。上述调查还显示,50%的运动员在校期间,参赛机会过少,参加国际性竟赛的学校也只占10%,这将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二、高校办队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1.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有待理顺和完善:

依靠行政方法管理体育是我国各级高校的特点。行政管理强调计划统一性的同时,限制了各高校的灵活性和应变性,产生“统得过死”的弊端,使高校缺乏活力。普遍认为,在行政管理的宏观调控上,放手大学生体协等的社团管理,建立高校竞技体育的各项法律法规,把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适应社会改革的发展趋势。事实上,加强大学生体协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领导地位,是完善、健全高校高水平运动管理体系的关健任务。

高校的内部管理工作牵扯到学校的许多部门,协调职能相当繁重。高水平运动队与体育教学、群体活动适当分离,自成体系,由校领导直接管辖,扩大运动队自主权,保持相对独立性势在必行。完善和健全纵向子系统的教练员协作制、运动员输送制、经费调拨制、科技信息交流制,横向子系统的学习管理制、奖惩制是实现对高水平运动队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保障。教练员队伍缺乏经验:

高水平教练员大多为“亦教亦训’的体育教师。普遍存在来源单一,高水平训练经验不足,缺乏学习和再提高的机会等问题。多数人认为教练员专职化是高水平队发展必然趋势;对教练员进行岗位培训,聘请高水平教练员来校执教是提高教练员水平的有效途径。办队经费和办队模式不足:

经费匮乏是高校运动队普遍存在的问题。据教委体卫司《关于高等学校课余训练试点工作评估方法》中规定的运动员年人均4千至5千元的标准,多数高校达不到。因此,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把运动队推向社会难向市场,形成经费结构多元化是解决经费问题的有效手段。根据经费来源的分析,多数人认为与企业和行业体协联合办队是符合当前实际的办队模式;在经费得到保证的情况下,高校独立办队是理想的办队模式。学习和训练存在矛盾:

学习和训练时间矛盾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队员实行“双重管理”、“学分制”、延长在校学习年限、减免课程及学分;为队员配备经验丰富的文化学习教师,制定合理的训练和学习计划;以科学化的训练来减少训练时间是当前解决学训矛盾的有效手段。生源渠道有待拓宽:

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有的高校走从体工队拉队员的路子,只顾眼前,严重影响了运动队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阻碍了高校竟技运动的发展。根据现阶段的实际,运动员的来源应兼顾运动队的发展和效益,在多渠道并举的基础上重点抓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建立高校自身的一条龙体系。

(二)基本对策 构建训练实施者宏观的智能结构: 在任何训练系统中,训练实施者都是该系统主观能力的体现者和代表者,不管训练实施者是以教练员个人的形式出现,还是一个群体的形式出现,但其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智能结构。一个训练系统训练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训练实施者智能结构的合理与否。而实施训练的智能结构的合理性,是由于这种智能结构满足科学训练需要的程序决定的。由于运动员竟技能力的高度复杂性和综合性,训练方法手段的多样性,特别是高科技方法手段引进和渗透,使得运动训练涉及学科门类广泛,专门技术方法繁多。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个人的微观智能结构已经不能适应,而且精力和时间也不允许。所以训练实施者必须由各种微观智能结构有机组合而成的宏观智能结构。高校办队为了提高训练效益,必须依靠体育科学技术,而高校又具备了科技人才优势,因此为高校办队构建训练实施者合理的宏观智能结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全讯网| 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

随着现代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高水平的运动员,必须有高水平的教练员。教委和体委应统一意见把高校有资历、有水平、有能力、善管理的教练员集中到重点项目试办学校,使高水平运动队能快速提高成绩。运动训练必须与体育科学研究有机结合:

高校办队坚持发挥科技优势,构建训练实施者的宏观智能班以及发挥运动员的智力优势,核心问题是将运动训练与体育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走科学训练的捷径。因此,高校办队的运动训练与竟赛必须与体育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这种结合必须是多学科、全方位与运动训练实践的广泛渗透和有机结合,使高校办队成为名符其实的科技先导型运动队。高校办队应善于借助社会力量:

高校办队的经费来源有限,且不稳定,而且普通高校在教练人才以及体育科技人才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局限性,这些问题单靠一个学校解决比较困难,必须借助体委系统的教练员力量和企业的经济力量。这样可改善办队条件,不断完善和发展,提高运动水平。

三、研究结论

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这是国家教委、体委为快速提高高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实现我国体育工作2000年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大学办高水平运动队具备人才集中、科学集中、文化集中的优势。为国家教委将来独立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作准备。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在世纪之末,我国普通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在对我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十几年实践进行分析后认为,要达到我国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总体目标,必须对办队的策略、规模及突破口进行新的抉择。呼吁教育部、体育总局联合进行研究、规划和引导,并对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以使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向有序、积极。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

2.中国高校的研究生现状 篇二

1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该文以山东的10所高校 (山东大学、聊城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商学院、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济南大学、 潍坊学院、山东科技大学) 作为研究对象, 并进行问卷调查。其中, 对24名副高职称以上教师进行专访。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该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3 500分, 收回3 028份, 回收率86.5%。 其中, 有效问卷2 918份, 有效率96.4%。

1.2.2专家访谈法

对10所大学的副高职称以上教师进行访问调查, 并通过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效度评价。其中, 评价为“较好设计”以上89.2%。

2中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现状

2.1体育经费存在较大不足, 产业化发展受阻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高校体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 是新时期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 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于充足的体育经费保障。从实际来看, 高校体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单一, 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高校体育在性质上属于公益性事业, 资金来源在理论上应该不仅有国家财政拨款, 还可以来源于社会团体、社会赞助等途径。但是, 在统筹谋划的过程中, 国家财政一家独办的情形十分明显。在调查的10所高校中, 体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较低, 具体如表1所示。体育经费的不足, 成为高校体育产业化困境的重要因素, 产业化发展受阻。

2.2体育场馆开发程度不足, 可利用空间很大

在调查研究中, 10所高校的体育场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场馆开发不足的问题。其中, 有39.2%的高校体育场馆提供有偿服务, 有60.8%在有偿服务领域尚未开展。在开展有偿服务的高校中, 以每周5天工作日的时间来算, 体育馆平均每日利用时间2.5 h。而在双休及节假日阶段, 场馆平均每日利用时间5.3 h。因此, 在体育场馆的开发及利用方面, 高校存在开发程度不足, 利用不到位等问题。

2.3体育产业消费及有偿服务情况

对于大学生体育消费而言, 主要的消费项目为运动服装、器材及饮料等, 平均每位大学生在校花费250元。而大学教师的体育消费主要在于投资领域, 如体育健身投资, 平均每位大学教师年均消费450元。此外, 在有偿服务中, 开展权经营性体育有偿服务的高校占比20%, 大部分高校面向校内外所有的体育爱好者。并且, 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方式多样化, 有72%为场地租赁;46%为承办运动比赛;53%为体育用品销售和借租。因此, 高校体育产业的经营模式发展多样化, 在助力产业化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3中国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当前, 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取得了诸多成效, 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无论是体制问题, 还是经营管理问题, 都强调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创新, 在于突破体制的禁锢, 转变思想观念, 为体育产业化发展谋划好路径, 创设好内外环境, 支撑高校体育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3.1强化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指导, 突破发展体制的困境局面

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 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应强化产业政策法规的导向作用。当前, 中国应进一步强化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法规政策制定, 在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之下, 突破发展体制的困境局面, 助力高校体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发展。首先, 体制困境是当前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阻碍, 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 形成良性的产业发展模式, 实现真正的“自我经营”、市场化运作, 都是新时期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 逐步建立完善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确保体制与当前市场经济的适应性, 提高运行机制的保障力, 为体育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3.2转变思想观念, 产业化发展意识下的理念创新

在调查中发现, 不少高校的体育场馆存在“业余经营”的特点, 并且有偿经营尚处于初级阶段, 在很大程度上为学校的创收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方面, 高校在经营理念方面, 缺乏先进的理念支撑, 且营销手段缺乏, 很难以在市场化运作的背景之下, 吸引体育消费者;另一方面, 产业化发展意识淡薄, 传统思想观念桎梏。因此, 首先, 高校应拓展产业经营项目, 并且在市场占有率等方面, 进一步提高。在整合网球馆、羽毛球馆、健身房等创收经营项目的同时, 进一步强化经营策略的构建, 扩大各大场馆的市场占有率;其次, 转变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管理松散的现状, 转而以科学的激励机制, 提高场馆的管理效率, 降低场馆资源闲置和浪费等情况的发生, 盘活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

3.3强化横向联合与经营协作,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

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深入开展, 应强化横向联合与经营协作, 充分发挥社会的参与。一方面, 实现优势互补, 强化高校与社会之间、高校之间的互动联合, 依托市场化的运作发展, 为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夯实基础;另一方面, 高校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 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同时, 强化对综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 强化高校在体育产业化发展经营中的管理能力。与此同时, 高校也要优化与创新经营管理模式, 强化体育产业与经营网络的建立, 提高体育产业的知名度, 有助于壮大市场占有率。

4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是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有着显著地现实意义。虽然,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取得了诸多成效, 但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仍要强化制度建设、思想转变、经营理念创新, 为中国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条件。

摘要:在高校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推进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 是新时期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实现高校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通过对山东10所高校的调查, 分析了现阶段中国高校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并在此基础之上, 从强化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指导、转变思想观念、推进人才培养三个方面, 阐述了中国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策略。该文旨在强化对现阶段中国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认识, 就推进其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高校体育,产业化,现状,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孟猛.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2]蓝荣, 周德书, 闫万军.中国傲笑体育产业化现状与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 (5) :17-19.

3.中国高校翻译教师现状调查 篇三

【关键词】翻译教师 教学科研 压力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2-02

一、引言

近四十年来,翻译研究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设立翻译系或翻译学院,北外、上外、广外等知名外语类高校都已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翻译教育培养体系。

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翻译教师的现状的调查,对以下三方面予以解答,1)全面了解中国高校翻译系教师的工作生活现状;2)探究翻译教师工作压力的来源以及工作满意度;3)根据翻译教师的反馈,试图向有关各方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文献综述

1.有关翻译教学的研究

根据《近50年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与现状》(郑晔&穆雷,2007)分析结果显示,翻译教学研究论文数量的比例在逐年增大,其中有关教学法的研究排在首位,而现代科技与翻译教学、翻译教材研究、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翻译测试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很少,语料库与翻译教学以及翻译教学师资方面的研究更是有限。

在文章末尾,作者指出目前有关翻译教学的研究方法以思辨性和经验性为主,实证性研究较少,研究结果缺乏说服力。方法论意识和有效的研究方法成为制约翻译教学研究进步的瓶颈(郑晔&穆雷,2007)。

2.高校教学与科研

中国高校关注教师科研成果的原因是因为科研是衡量教师地位与晋升的重要指标,许多学者认同职称晋升是教师产出科研成果的有力激发因素。曾有研究将激发科研成果的动力因素分为两类:1)外部因素(extrinsic rewards)(例如:工资增长、职位晋升、是否享有终身职称等);2)内部因素(intrinsic rewards)(例如:自身从解决科研问题中的满足感,学科贡献以及同事的认可等等)。

此外,科研成果常常受到因教师性别、家庭状况不同往往会有差异。男教师与女教师的学术生涯往往会大有不同,女教师通常更倾向于将时间和经历花在教学、兼职岗位,也会在非本专业领域任教(Collins, 1998)。在家庭生活中,女教师往往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子女抚养教育责任。因而,女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往往面临更多的挑战,在平衡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更多的阻碍(Hagedorn and Sax, 1999)。

3.翻译教学与翻译实践

翻译教师除了必须具有其他学科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之外,还必须具有理想的翻译实践能力以及与现实翻译市场与翻译行业接轨的能力。因此,翻译教学需要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的教师(张瑞娥,2012)。

和静(2009)在《中国译协高等院校本科翻译翻译师资培训心得》中写道,培训授课教师均为职业会议口译员,强调口译教师必须兼具教学与实践经验,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素材和感悟,在讲授理论技巧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创造一个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现场口译的心理素质。

4.翻译教师研究现状

参照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的进展,当前有关翻译教师的研究数量极少,许多课题有待深入探讨。在外语研究领域,相关文献分析显示,对教师教育发展的研究经历了由内及外的变化,从关注“教什么” ,发展为“是什么” ,直至近年来开始走向“为什么” 的多方面研究(周燕,2008)。

进入21世纪后,有关于翻译教师的研究开始出现,但数量仍然有限。大体关注四个方面: 教师的知识或能力构成、教师的状况、教师培训以及教师认知和教学实践的关系(覃俐俐,2013)。

当前一些学者开始思考一系列与翻译教师发展有关的话题:“谁来教翻译”?“翻译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资质?”“在目前没有翻译学位的教育下,翻译教师可以从何处获取帮助来提高自己?”并期待翻译教师教育研究成为应用翻译学的一个成熟的分支(Nord,2005:210)。

国内的翻译教学研究在1979-1988这10年间的翻译教学论文也大多是经验式、点滴式、感想式的随想杂谈(许钧,穆雷,2009;330)。这些文献对一线教师具有一定价值,来自同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很可能会引起教师的反思,从而加固或修正自己的教学理念,或者产生新的教学理念(Gile, 1995:252)。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文所选取的调查对象均为中国各地区高等院校翻译系在职教师。

受访教师涵盖北京、福建、辽宁、新疆、山东、陕西、大庆、河北、南京、河南、湖南、重庆、四川、广东多地区,调查的样本比较具有代表性。

2.问卷设计

本调查采取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在全国30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发放问卷。

问卷总体分为六大块,第1题至第7题为基本信息;第8题至第31题为教学工作;第32题至51题为科研活动;第52题至62题为行政工作;第63题至73题为翻译活动;第74题至87题为个人生活,第88题为开放题目。

3.数据收集

本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有效答卷214份,回收率42.8%。

对于受访教师的答卷,笔者用问卷星自带的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整个问卷从设计、发放到回收汇总分析数据,历时近3.5 个月。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翻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endprint

调查结果显示,翻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总体偏大,批改学生翻译作业负担繁重。53.74%的受访教师表示每周的教学时间超过9个小时。54.21%的受访教师表示学校(或院系)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偏大。52.8%的受访教师表示批改学生作业负担繁重。58.88%的受访教师表示,自己所在学校在职称晋升方面基本不会考虑教学成绩。

2.翻译教师的科研现状

高校教师科研压力较大。74.77%的受访教师,科研成果在晋升中所占权重很大。在过去一年中,仅有2.34%的受访教师表示发表过3篇以上SSCI, AHCI, CSSCI或核心期刊论文,63.08%的受访教师表示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大部分高校教师做研究论文不分学期和假期。完成一篇论文的时间用2-3个月的受访者约占30%,用时6个月以上的约占27.1%。

66.82%的受访者表示学校对科研仅提供较小的奖励,13.55%的受访者表示学校不提供科研奖励。根据调查,受访者在论文写作方面面临的困难依次是“没时间、没经费、感觉没多大意义、不太会写、不感兴趣”。

3.翻译教师的行政工作状况

近半数受访翻译教师同时担任学校的行政工作。未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表示对行政事务不感兴趣。理由主要是担任行政职务对获取资源、晋升等无益,且担任行政职务会影响教学科研等,31.73%的受访者表示有压力,33.65%的受访者表示很有压力,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担任行政职务压力很大。调查显示,受访教师中担任行政工作所遇到的困难依次包括,“时间上与教学科研冲突,工作太琐碎、没有成就感,经常加班,同事有时不太支持,个人能力有限”。

4.翻译教师的翻译实践

国内高校并未对翻译教师的翻译实践给予高度重视,大部分院校在教师职位晋升中未将翻译成果考虑在内。36.45%的受访教师表示译著在职位晋升中不算数,28.04%的受访者表示学校会考虑译著,仅有2.8%的受访教师表示译著在职位晋升中算数且看得很重。近半数翻译教师出版过译著。

翻译教师自身的翻译水平仍有进步空间。41.12%的受访教师对自身翻译水平满意,仅有7.01%的受访教师表示对自身翻译水平非常满意。当问及是否喜欢翻译时,近半数受访教师表示自己是真心喜欢翻译。

5.翻译教师的压力及满意度

翻译教师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较高。67.76%的受访教师表示从自身教学中获得很大成就感。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表示选择做翻译教师是出于喜欢翻译的原因。过半数的翻译教师认为大学翻译教师的社会地位比较受尊重。过半数的受访者对自身的工资收入比较满意。74.77%的受访者没有考虑过更换职业。42.99%的受访者表示如果重新择业,还会选择翻译教师。

29.44%的受访教师表示科研压力大,28.97%的受访者表示科研压力较大,35.98%的受访者表示科研压力非常大。

五、结论及建议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翻译教师大多数对当前工作和生活较为满意,呈现教龄越长,对工作生活满意度越高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不足。因而呼吁有关各方对高校翻译教师加以关注。

从学校层面来看,建议学校考虑单独开始“翻译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将保质保量的笔译实践和口译实践纳入职称评定体系,减轻翻译教师职称评定负担和压力。翻译研究在诸多领域有待于挖掘,学校可适当加大对翻译系科研的投入,以鼓励教师提升对翻译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的科研动力。

从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来分析,学校教学与市场翻译存在较大脱节,无疑给翻译教师造成很大压力。市场化经济对翻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翻译教师提出了更多的挑战。翻译教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翻译研究起步较晚,在学界尚存在很多分析。希望社会从业人士对高校科研和教学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从教师自身来分析,翻译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翻译实战能力的同时,也应注重完善翻译学、语言学以及文化层面等相关科目的知识结果。译者乃是杂家。平衡工作和家庭是社会和高校就职人员都面临的压力,并非高校教师特有的压力。在校主动与同事、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在校外多与翻译从业人士沟通,在不断地摸索和探寻中,终将为翻译教师摸索出一条崭新的通途。

参考文献:

[1]Akira?Arimoto and William K.?Cummings (2015). The changing academic profession in Japan 2015.Springer.

[2]Sanjun, Sun (2014). Rethink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Spaces.3:167-191.

[3]Sanjun, Sun (2015). Measuring translation difficulty: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16(1), 29–54. (SSCI)

[4]Sanjun, Sun (2016). Survey-based studies. In C. V. Angelelli & B. J. Baer (Eds.),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269-279). London: Routledge.

4.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篇四

高校的国防教育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高校国防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与意识,能够从思想、政治和技术等方面对大学生实施全面的国防教育。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使大学生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大学生作为高新人才,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国防现代化的优势,将国防现代化的思想与当前的国际形势融会贯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坚定大学生政治方向、培养大学生公民道德、塑造大学生心理品质。高校国防教育是培养国防后备人才的重要措施,是国防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人才,既是社会群体的一种,也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很大程度上会成为社会思想的潮流,如果通过国防教育塑造起他们的爱国主义信念,就对全社会的爱国主义思想会起到引领作用。在高等院校中搞好国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不仅是建设强大国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需要。

当前国际形势仍然较为复杂,只有认清了形势才能更好的开展国防教育。冷战结束以来,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纷纷调整了军事战略,加强了军事设备的研发与发展,从整体上改变了我国周边的军事环境。但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我国同接壤的周边邻国之间都存在着悬而未决的边界领土问题;我国同周边国家还存在着严重的海洋权益的纠纷,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着诸多不利和挑战。此外,我国地缘环境较为特殊,我们处在海洋地缘战略区和亚欧

大陆地缘战略区的交界处,是陆上势力和海上势力争夺的焦点,我国的战略地位决定了我国的强大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必然相悖,我们永远不能忽略和平背后潜伏着的危机。如果大学生树立了“居安思危”的思想和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就能保障我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长,能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因此我们就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立足于强大的国防实力,力争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而此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状况如何。

高校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存在多方面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彼此相互包容、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平时期,高校的国防教育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来发挥:搞好大学生军事训练工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依托培养高校做好后备军官的培养工作,为部队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军队干部;做好征兵工作,积极鼓励优秀毕业生到军营建功立业,为军队输送高素质军事人才;积极研发高新技术,为国防建设服务。搞好大学生军事训练对加强国家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对于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有着神圣的责任和义务。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提高对高校国防教育的认识,改进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的效果,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和谐发展,从而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许多高校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组织机构设立和管理体制仍不完善。目前,由于对高校国防教育重要性思想认识有偏差,加上对国防教育的目标不够明确,使得国防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知识单纯的教,而没有讲授其中的精髓问题,其综合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有些人还认为,国防教育是军分区、人武部、军事院校的事,国防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军事人才应由军事院校培养,地方普通高校能简单地搞一点军训,开设一点军事理论课便可以了,没有必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显然,这样的看法是荒谬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现在全国普通高校都要求开设军事训练课和理论课,但是还有很多高校没有设立“军事教研室”等专门的职能机构,有的高校虽有,却有名无实,只是挂了一个牌而已,连上课的教室也存在困难,教学管理上就存在更多问题。

二、高校国防教育训练内容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军事技能训练停留于表面功夫,缺乏专业性的教学内容,如武器操作、军事地形学、擒敌术等,根本无法形成实际战斗力,军事理论学习方面,有的学校未采用系统性教材,对部队常识、国际军事前沿知识等涉及不多,在国防思想灌输方面课时较少,力度不够以及在军事技能与军事理论、思想灌输三者之间存在各自为战、相互脱节的问题。

三、高校国防教育未走上法制化、经常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在我国,将国防教育工作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定下来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要想将国防教育扎扎实实的开展好,使其走上法制化、经常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大学,国防教育都应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入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活动中。

多年来,在教育领域的国防教育形式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军训,而这仅有的军事训练科目也只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展,而在剩下的几年大学生活中,学生接触到有关国防知识的几率几乎为零,这种短期、单一的国防教育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起到培育和巩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作用。近年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有关要求,各高校相继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但在目前,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基本上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这种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远远达不到让青少年确立国防观念的目的。

要想真正在高校发挥国防教育的巨大功能,首先必须对高校国防教育进行准确定位,如果对国防教育定位不准,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效果也就很难让人满意,也是对国防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这就需要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高校国防教育的多重功能。高校国防教育具有强大的国防教育功能,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事教育的重要补充,同时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德、智、体、心、法等综合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对高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当对高校国防教育的各方面的功能有全面的认识,懂得国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

意义。归于源头要将高校国防教育的首要目的放在服务国防上,通过高校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基础。

从教育方法上有所提升是必要的选择。因材施教、注重细节、循序渐进,是国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大学生要改变那种轻视国防教育课程的态度,要认识到它实际上是一件关系到全民族素质、全民族思想观念的问题,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千秋万代利益福祉的伟大事业。要切实将国防教育作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国防教育课程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其他课程视为平等关系,要严格评价标准,采取正规化的考试考核方式,要专门研究国防教育的组织和开展,在指导思想上要予以明确,在服务方向上要切实与国防事业需求相一致。

5.中国税法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篇五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中国税法研究目前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徘徊的状态,而基础理论研究重视不够、研究方法尚显单

一、研究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可供挖掘的理论资源等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为此,首先应当加强税法学界的研究合作,发挥中国税法学研究会的主体作用,通过研讨会、课题协作、创办《税法论丛》的形式促进中国税法研究的进步;其次应当重点培养税法学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为税法学的发展壮大夯实必要的基础;最后应当„„

一、中国税法学研究落后的成因分析

税法在现行法律体系中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它不是按传统的调整对象的标准划分出的单独部门法,而是一个综合领域。其中,既有涉及国家根本关系的宪法性法律规范,又有深深浸透宏观调控精神的经济法内容,更包含着大量的规范管理关系的行政法则;除此之外,税收犯罪方面的定罪量刑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税款的保护措施还必须借鉴民法的具体制度。因此,将税法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加以研究不仅完全必要,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宪法学热衷于研究国家根本政治经济制度而无暇顾及税收行为的合宪性时,当经济法学致力于宏观调控的政策选择而不能深入税法的制度设计时,当行政法学也只注意最一般的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救济原理而难以触及税法的特质时,将所有的与税收相关的法律规范集合起来进行研究,使之形成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显得尤其重要。这样可以博采众家之专长,充分借鉴相关部门法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使税法的体系和内容更正完整和丰富。

然而,当前我国税法学研究的现状是,主攻方向不明确,研究力量分散,研究方法单一,学术底蕴不足,理论深度尤显欠缺。经济学者只重视税收制度中对效率有重大影响的内容,法学家们也只满足于对现存规则就事论事的注释,税法在法学体系中基本上属于被人遗忘的角落。随着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深入,依法治税越来越成为人民日益关心的现实问题。人们不仅关心税收行为的经济效果,更关心如何通过周密细致的法律措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税法的功能不仅在于保障政府正当行使职权,同时也在于以法律的形式对相关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使其在既定的框架中运转,不至于侵犯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恰恰在后一点上,我国税法学的研究相当薄弱。如税收法定原则的贯彻落实,税收征管程序优化设计,纳税人权利的保护等,都是我国财税法学研究亟待加强的地方。

所以,总体来说,中国税法学目前仍然在较低水平上徘徊。由于中国税法立法数量多,涉及面广,其中法律规范的内容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性,所以人们勉强还能接受税法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而存在,不管在位阶上它是属于财政法、经济法抑或行政法;然而,就现状而言,中国税法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的确令人担忧。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首先,应该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其次,应该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再次,还应该产生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最后,该学科应该具有丰富的、可待挖掘的理论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照这些要求,我们惭愧地发现,中国的税法学研究的确刚起步,用“幼稚”一词进行描述并不过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法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进入现代法的复兴和发展时期。而其中税法学的研究更是晚了将近10年,从80年代中期才开始产生和发展。(注:倘仅从时间上看,我国第一本专门的税法学著作应为1985年由时事出版社出版的、刘隆亨编著的《国际税法》,但一般认为,198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隆亨所著:《中国税法概论》一书标志着我国税法学的形成。参见刘剑文:《中国税收立法研究》,载《经济法论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不过,这虽然是中国税法学研究滞后的一个客观原因,但是我们认为其并不足以解释全部现象。因历史原因耽误的法学学科并非只有税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等传统学科同样难逃厄运,可是它们现在却得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10年来法学研究最引人注目的领域是行政法学,它的起步可能比税法学更晚。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行政法学还只是停留在利用教科书对现行行政法进行注释的阶段,而今行政法学硕果累累,傲然屹立于法学之林。除此之外,还有环境法学等新兴学科的兴起和发展也都说明了历史原因并不是中国税法学研究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税法基础理论研究重视不够。税法学并不是不能够从事现行法律规范的解释工作,相反,解决税收立法、执法和司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是中国税法学的天职。税法的解释,既有利于法律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又有利于税法的普及,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同时也是每一个国家法制和法学发展史上一个必经的阶段。但是税法学者在参与税法活动的各个环节时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这种视角不一定与立法者、执法者和司法者、乃至守法者的视角完全吻合,这样才能保证它作为一门研究学科得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总体来说,税法学的视角应该比参与税法活动的其他任何人的视角更能把握问题的实质。要锻造税法学这种与众不同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必须有赖于税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加强。只有税法学基础理论,才能将税法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之不仅关心在征纳过程中税款的计算、税收优惠的程度等具体的问题,更会着意将自己置于整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大环境中,关心自己在法律体系的地位,关心自己与其它法律部门如何协调等;也只有税法基础理论才能够使税法内部发展成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科学体系,使概念与概念之间、原则与原则之间、制度与制度之间环环相扣却又畛域分明。可以说,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税法学能否独立地成为一门法学学科,也决定了税法学自身研究的进展和步伐。反观中国税法学界,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寥若晨星,只是在税法基本原则、税收基本法方面有一些介绍性的论述(注: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刘隆亨等:《制定我国税收基本法应具备的特征》,《法学杂志》第1997年第1期;刘剑文、熊伟:《也谈税收基本法的制定》,《税务研究》1997年第5期;刘剑文:《西方税法基本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法学评论》1996年第3期;张守文:《论税收法定主义》,《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张宇润:《论税法基本原则的定位》,《中外法学》1998年第4期;陈学东:《浅论税收基本法的调整对象》,《杨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李刚:《对税收基本法几个问题的认识》,《财经研究》1996年2期;华国庆:《制定我国税收基本法刍议》,《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郭勇平:《关于我国税收基本法中税收司法体系的立法思考》,《杨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徐志:《我国税收基本法之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第1期。),税收法律关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注: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刘剑文、李刚:《税收法律关系新论》,《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张登炎、侯绪庆:《论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湖南税专学报》1995年第1期;何小平:《税收法律体系论要》,《政法论坛》1996年第4期;贺玉平:《论税收法律关系》,《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1期;王成全:《论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法律地位的不平等性》,《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税法与其它法律部门的互动研究也只是在借鉴民法债权制度方面有一些初步成果。(注: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首闻:《略论纳税人的退还请求权》,《法学评论》1997年第6期;张守文:《论税收的一般优先权》,《中外法学》1997年第5期;杨小强、彭明:《论税法与民法的交集》,《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8期;杨小强:《论税法与私法的联系》,《法学评论》1999年第6期;杨小强:《日本地方税法中的民法适用及启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程信和、杨小强:《论税法上的他人

责任》,《法商研究》2000年第2期;费锦红:《试论税收优先权与抵押担保债权》,《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6期。)至于国内目前唯一的一本基础理论方面的专著,也只能看成是有关税收基本法的论文集,其内部的体系还有待完善,且总体来说,说理尚不够透彻,受税收实务部门起草的《税收基本法(草案)》所定框架的影响过大。(注:参见涂龙力、王鸿邈主编:《税收基本法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但不管怎样,这些成果毕竟对中国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有助于中国税法学的理性成熟。(注: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税收经济学者结合自己的专业也在关注税法学的进步,并取得了令人称许的成绩。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许善达等著:《中国税收法制论》,中国税务出版社1997年版;许建国等编著:《中国税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税法学研究方法尚显单一。这首先表现为税法学对税收学的长期依赖状态。从学科关系上看,税法学和税收学分别站在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个对象,其内在的相通性是毫无疑问的。由于税收学的研究较税法学的研究起步早、成果多,因此在税法学刚刚起步的时候有意识地合理借鉴税收学的研究成果是非常正确的,它有助于节省时间、加快进程。再加上税法学本身的特性所致,很多问题必须进行经济分析才能更清楚地辨析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税法学的发展离不开借鉴税收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然而,这二者毕竟分别属于法学和经济学两个不同性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学科。税法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它所关心的焦点可以在某一点上与税收学相同或相通,但是在更多的方面,应该是不同于税收学的。从税法学的研究整体及其发展过程中来看,税法学研究长期过分依附于税收学研究,连许多税法学研究的成果都是税收学界的人士在专攻税收学的同时附带地作为一个新领域开拓出来的,这就难怪人们善意地责怪税法和税法学“活性”不强了。(注:参见刘剑文、李刚:《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中外法学》1999年第2期。)的确,仅仅从税法学的角度研究税法问题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学科局限性的影响。因此,应当从税法学自发的需要出发,在研究过程中合理借鉴和参考税收学的内容,而不是从税收学的角度出发去裁剪税法学,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从法律角度研究税收问题。

如果说以上所述的税法学在处理与税收学的关系时是过于机械的话,那么,税法学在处理自己与法学其他学科的关系时就是失之狭隘了。实际上税法与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投资法学、冲突法学等部门法学的关系非常密切,税法学应该善于站在法理学和宪法学的高度处理税法问题,税法学也应该吸收和借鉴民法学和行政法学中的具体概念、原则、制度等研究成果;此外,作为宏观调控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法的国家依法调控经济之理念也应随时指导税法学的研究和实践。总而言之,税法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它必须借鉴其他法学学科乃至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的成果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税法每天面对的都是日新月异、快速运动的社会经济生活,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税法学首先必须借助于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其加以理解和接受后,才有可能回到自己的领地上研讨出科学合理的应对之策。如果税法学研究时带有明显的学科狭隘性,就税法论税法,而没有将其放到与其他学科的广泛联系中,或是更广阔的理论背景中加以分析,所得出来的结论必定有失允当,难以为整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所认可。我国税法学研究长期以来的确表现出缺乏兼容性的弱点,很少有人主动地开拓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反却总是愿意亦步亦趋地围绕着现行税法,要么着力论证变革旧税制,实施新税法的合理性,要么对现行税法提出一些修修补补的意见。这充分说明了税法学缺乏学术远见、安于现状,同时也再一次展示了中国税法学的不成熟。

3.税法学研究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虽然我们对于税法学机械地照搬照抄税收经济学的内容持批评态度,但是研究税法学又的确不能不掌握税收经济学,否则研究不可能深入下去。

这主要是因为税收立法关于税种选择、税率确定以及减免税的幅度等方面的决策都必须要考虑它们可能带来的经济效果,而税收经济学对此已经有成熟系统的研究,因此税法学完全可以合理借鉴。比如税收经济学对各种税种之优劣比较、税收公平和效率原则的具体衡量及其演变,税收的宏观与微观经济效果、不同历史时期税收的职能之发挥,以及课税的理论依据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这些对于税收立法观念的形成意义重大。(注:从某种意义上说,笔者以为,税收学与税法学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因为税收法律关系与税收关系从来就是合二为一的整体,理论上所谓税收法律关系是对税收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产物的提法只是学者们为了显示自己学科的特定价值而人为的区分。所以,完全可以说,税法学是研究如何对税收关系进行法律规范的学科,税收学是研究如何对税法进行经济分析的学科,二者研究对象重叠,研究视角各异,研究内容各有侧重,但研究成果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共享。参见刘剑文主编、熊伟副主编:《财政税收法学者参考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4~37页。)税法学者所要作的,不否定税收经济学,而是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超越它,以一种批判的眼光积极主动地运用这些知识填充自己的体系大厦。为了使税法学学者的眼界开阔,摆脱狭隘性的束缚,首先“当然要致力于本部门法、本学科的研究,要钻进去;但也需要顾及相关和相邻的部门法和学科,要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为此,有时需要跳出来,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统观整个法的体系和法律科学体系的全局。”(注: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1页。)要做到这一点,必然要求税法学者的知识结构不能过于单一,不能因为研究税法就不愿意涉猎其他领域。如果不具备深厚的法理学基础,如果不能够站在财政宪法的高度考察税法的本质要求,如果不能理解税法从民法、刑法、行政法或诉讼法、国际私法中借用过来的概念、制度的准确含义,税法学在这些学者眼中无非只是如井底之蛙所能看到的天空一样。同理,税法学内部的研究分工也不宜太细,研究税法学基础理论的学者,必须同时对各个具体税种法或程序法有所了解;专攻税法学各专门领域的研究人员,也不仅应当从整体上把握税法学研究状况,还应当适当掌握税法学其他部分的研究信息。而我国税法学研究人员在这些方面都比较欠缺,国际税法国内税法和外国税法不能连为一体,不愿意横向地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导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难以产生。

4.税法学研究缺乏理论资源。同样是受“文革”的影响,民法学和刑法学在停滞十余年后能够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蒸蒸日上,行政法学也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这与重视理论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有着很大的联系的。以民法学为例,民法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史,国外的法典、学术史料浩如烟海,新中国成立前也有过短暂的繁荣时期,而台湾地区对民法学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且早已达到很高的水准,这些都是民法学能够在短时期内恢复活力的重要条件。中国民法研究恢复起动后,民法学界非常关心挖掘这些理论资源并孜孜不倦地加以学习和汲取。翻译外国著名民法典和民法学著作,校勘民国时期的历史资料,引进台湾的专门著述,使得民法学有条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突破。这是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可能超越的发展规律。税法学并不是没有理论资源。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税法首先在德国独立以来,税法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颇具价值的成果,其中德国的税法学者研究最为透彻,日本次之。我国台湾法学界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重视税法学的研究,并迅速在基础理论、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等领域出版了大量的文章、专著,其研究偏重于理论概括和逻辑统一,深受税收法定主义思潮的影响。(注:参见杨仁泽:《现代“租税法”之评介与研究》,载台湾朝阳大学《法律评论》第33卷第4期。)发展至今天,台湾税法学者更倾向于站在财政宪法的高度,利用税收法定主义的内在要求,对各种现行立法全面进行理论检讨和得失评点。(注:参见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中国台湾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这些都是税法学宝库中的瑰宝,是我们继续从事深入研究宝贵的理论财富,不千方百计地试图挖掘其合理内核,却完全不顾其存在而只是在一些细节末节上隔靴搔痒,这是一件十分令

人痛心的事情。遗憾的是,中国税法学界很少有人专治于外国税收学名著的翻译,至今为止只有日本学者金子宏的《税法原理》在大陆翻译出版。(注:参见[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刘多田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而台湾学者的著述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难以与大陆读者见面。这样一来,一方面是已有资源的无端浪费,另一方面是中国税法学研究的低水平徘徊,这对有志于继续从事税法学研究的学者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然,我们没有丝毫理由责怪他人不去从事经典文献的翻译和挖掘工作,因为外语是税法学研究者知识结构中不言而喻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法学者最起码应该掌握一门外语才有可能深入从事研究,其中尤其德语和日语为最佳。而何况,真正应该去尝试翻译的艰辛,为税法学的繁荣兴旺修桥铺路的,应该是税法学者们自己,而不是他人。

二、加强中国税法学研究的对策与方略

面对严峻的深层次问题,税法学实在再不应该为其表现的出版繁荣而盲目乐观。蓦然回首,人类历史上影响巨大的20世纪已悄然隐退,税法学与税法学者们都已经沐浴在新千年的曙光中。要想使税法学在新千年和新世纪的滚滚长河中有所发展,税法学界任重而道远!就其近期规划而言,我们主张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期促进税法研究尽早走向正轨:

1.加强合作研究。为了适应依法治税的需要,促进税法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有的学者主张“团结全国现有的从事税法教学、研究工作者与从事税收法制建设的实际工作者,把现有比较分散的、小规模的研究转化为方向明确、有规模效益的研究,把过去院校研究和业务部门相脱节的情况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教学科研部门和业务部门密切联系,把零星的间断的对外联系变成有组织的、系统的对外交往。”(注:见刘隆亨:《中国税法学研究会筹备工作的报告》,《税法研究》1998年第4期。)的确,中国税法学界面对税法的落后状况,迫切需要以合作的形式增加科研投入,发挥规模效应和避免重复研究。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有助于开阔思维,知识互补就行,如:(1)加强课题合作。下达科研课题的单位不妨有意识地设置优先考虑条件,鼓励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研究者们开展横向合作。通过这种合作有助于集思广益,加强研究人员的凝聚力。且因为研究的需要自愿组合,优势互补,并无操作上的困难之处。(2)发挥中国税法学研究会的职能,通过年会、小型研讨会、项目论证会以及创办刊物支持出版等工作,将之建设成中国税法学研究的一个堡垒,为科研合作提供条件和机会。(注:中国税法学研究会已于1998年3月28日成立,它是全国税法学界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者自愿参加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和学术团体。见《税法研究》1998年第4期。)

(3)创办《税法论丛》,使深入细致的研究成果能够及时集中地得以发表,发挥理论辐射作用。《税法论丛》应该保持高规格、高起点,代表着中国税法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使之变成中国税法学者的一个繁荣温馨的理论家园。

2.培养税法人才。税法教育在各个综合性重点大学的法学院系和各专门政法院校中的本科阶段很难进行得非常深入系统。在有限的课时内要求将税法总论、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等由点到面地全部讲透不大现实,只可能走马观花,难于深入。而在专门的税务院校和财经院系里又不大可能对税收从法学的角度涉及太多。但是随着税法的日益复杂以及税法与其它法律部门联系的日趋紧密,涉税诉讼的增加和税法风险防范意识的加强,税务部门、企业对高层次的税法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在本科教育阶段加大税法学的课时量,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强调更侧重于通过对基础理论的灌输培养学生自觉的税法思维习惯和解决具体税法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这样做一方面满足了实务部门对真正的税法专业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这些人继续进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税法学科研人员的培养主要还是要通过研究生教育的形式,以硕士、博士、博士后的纵向梯次结构引导有志之才不断攀登,培育税法学研究的后继人才,为税法学在不久的将来之兴旺发达积聚力量和资源。

3.重视基础理论。我们一再提到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是因为,一旦缺少它,税法将只

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生命与活力再也与它无缘。基础理论的研究,首先应当重视法理学,实际即是要进行“税法的法理学研究”,将税法理论及其研究条理化、体系化和规模化。一方面要将法学上的一些共性问题,如价值、效力、功能等放到税法的具体环境中深入研讨,使其为税法理论的完善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要着力从税法学自身出发,对税收及税法的起源、原因、性质以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等展开法理分析,为其寻找法理渊源。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抽象的法理可以用来指导具体的税法活动,而从具体的税法制度和概念中也能总结出一般的法理,这样才可能引导税法学走向成熟。重视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还需要关注税法在宪法上的含义和要求。随着税收法定主义思想在各国的普及,宪法对税法的要求越来越具体和规范,税收立法、执法的每一个环节不仅要考虑是否合法,更要考虑是否合宪。不少学者站在财税宪法的角度研究税法,不少国家有专门的机构对税收立法和执法过程中是否违宪进行审查。如果这种观念也能够通过税法学者的研究和宣传在中国得以普及,税收法治将不会再是一个遥远的梦。当然,除了增加理论深度的法理学和提升效力位阶的宪法学以外,税法基础理论还应该多借鉴国学说、政治学、公共选择理论、社会学等相关科学的先进成果,以丰富自己的理论殿堂。

4.挖掘学术资源。如前所述,税法学虽然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从整体上看其理论深度和学科完善性都不能与源远流长的民法等学科相媲美。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税法学也已经积累了可观的学术成果和立法资料,这是中国税法学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的学术资料,是中国税法学走向成熟的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面对国内外税法学研究水平的巨大反差,作为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税法学理论研究团体,中国税法学研究会应当责无旁贷地挑起这副历史重担,在挖掘学术资源,承继学术传统方面不遗余力地调兵遣将、组织实施。对于国外的学术专著和具体代表性立法文件,应全面收集,建立外文税法资料中心。对其中特别具有理论价值和参考意义的,应当积极组织人员翻译出版。由于这决不仅仅是翻译者个人完成科研任务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税法学整体的发展,因此凡是有能力的个人或单位都应该积极支持这一项伟大的事业。至于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其他华语国家的税法资料也应该利用各种机会收集和整理,并建立中文税法资料中心。设想中的这两个资料中心不应为某一个或几个单位所垄断,而应该面向中国税法研究会的全体会员开放。如果因为资金、设备、场地、人员等原因而无法接纳太多的研究人员时,最起码在短期内应该向全体理事开放,并通过理事辐射全国。

6.中国高校的研究生现状 篇六

关于高校大学生早餐饮食行为现状的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的节奏也在不断加快,与之伴随而来的是人们生活习惯潜移默化中的改变。其中,在大学教育体制现代化的进程中,有许多问题已经日渐突显出来了,其中就包括:大学生早餐问题。

一、课题的提出

每天吃早餐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营养专业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早餐营养不容忽视,早餐对保障人体健康、维持体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长期不吃早餐不仅影响学习和工作,同时也会引发一些疾病,如胆结石、胃炎、皮肤粗糙、低血压等症。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因起床较晚、减肥、图方便等原因不吃早餐或者草草应付,以致引发了很多了问题。比如:身体健康水平急剧下降,学习效率严重降低等等。早餐问题如果长期不能被大学生广泛认识并且重视,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我想通过研究目前高校大学生早餐饮食行为的现状,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来提高大学生的早餐意识,并帮助解决大学生的早餐问题。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主要意义

希望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来了解大学生的早餐饮食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引起大学生对早餐的重视,为学校有关部门对目前状况的不足而采取相关必要的措施来提供事实依据,保证在校大学生按时高质量的用好早餐,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分析,来得出大学生目前早餐饮食行为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来从学生角度和学校角度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来改善目前的现状。

(三)研究的意义

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依据,应用于实际的研究之中。通过研究此项课题,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

(四)个人意义

参与此项课题的研究,对于我本身而言是一种实践能力的提升。只有真正去做研究,才能发现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才能更好的将理论应用于现实,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内容

目前高校大学生早餐饮食行为的现状是本次研究的基础,我们需要通过现状来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更深一步的进行研究,并得出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首先进行文献检错,根据先前的相关研究调查来拟定一份关于《大学生早餐饮食行为调

查问卷 》,以中国海洋大学的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来了解大学生的早餐饮食行为状

况。

问卷将集中体现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1)男女之间吃早餐的情况是否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2)不同年级的学生吃早餐的情况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3)是否有吃早餐的习惯;

(4)一周吃早餐的次数;

(5)吃早餐的时间、地点、种类;

(6)对不吃早餐的原因进行调查;

(7)对大家了解早餐重要性的程度进行调查;

(8)对目前自身早餐情况的满意程度。

2.选取部分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选择个别学生进行访谈。

3.收集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的数据进行处理。根据问卷显示的相关数据从多个方面来进行

分析,总结出目前大学生早餐饮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相关原因。

4.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分析出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及建议。

5.总结整个研究过程并形成文档。

(二)研究目标

1.了解目前大学生早餐饮食行为的现状,以中国海洋大学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2.选择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调查;

3.对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进行分析;

4.总结出目前关于大学生早餐饮食行为上存在问题;

5.针对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

四、研究思路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思路

1.根据相关文献初步确定研究方向并制定适合的问卷调查;

2.根据问卷调查初步得出结论;

3.根据调查结论提出解决方案。

(二)概念界定

早餐饮食行为:概括的说是有关吃早餐的情况。可以大致分为吃早餐行为和没吃早餐行

为,吃早餐行为又可以分为吃营养早餐行为或者简单应付早餐行为。同时还包括思想上的行

为,主要是是否有早餐意识,是否有营养早餐意识。另外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又可以概括为

吃早餐所用时间的状况。同时还包括早餐吃的是什么,在哪里吃的,早餐的消费以及对目前

自己的早餐情况的满意程度。

五、研究假设与变量

(一)研究假设

假设研究所选择的对象是一个基本能代表整体的样本。

(二)研究变量

自变量:早上课程情况、自制力、自我早餐意识、早餐价格、食堂早餐供应情况、就餐点儿的分布情况、早餐价格、早餐种类等,依据问卷设计。

因变量:早餐次数、早餐选择、就餐时间、早餐满意程度等。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情况来进

行测量验证。

干扰变量:学校、社会人员以及学习生活环境等。

六、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查找:查找与本次研究主题类似的文献,作为前期研究的依据。

2.问卷调查法:依据相关的文献资料来设计适合的问卷。问卷调查一开始选择一般性问题,随着问卷的深入,针对影响大学生吃早餐的因素的内容更加具体。整个问卷以选择题为

主,配加不同形式的开放性问题。

3.访谈法:选择部分合适对象,在进行问卷调查之外再进行简单的访谈,以便进行深度了

解。

(二)研究步骤

1.研究前期阶段:(2013年3月-2013年5月)进行相关的文献查找、整理及分析并依此为

依据来进行问卷的编写以及访谈问题的设定。

2.研究中期阶段:(2013年5月-2013年5月中旬)发放问卷及进行访谈活动,并回收问

卷,整理访谈内容。

3.研究后期阶段:(2013年5月中旬-2013年6月)分析处理问卷数据及访谈内容,得出相

关结论,并形成最终的研究报告。

七、预期结果

1.形成《关于高校大学生早餐饮食行为现状的研究》的报告文档。

2.撰写相关文献综述。

3.两份附件:问卷调查样本及访谈相关文档。

八、综合(一)与教育的关系

教育不仅仅是局限于知识学习层面,它应该是远远超越知识的学习。研究目前高校大学

生早餐饮食行为的现状,可以发现大学生早餐饮食行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可以培养大

学生的早餐营养意识,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这将成为一种对

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从长远来看,这种形式的教育必然会大学生未来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本次研究也是颇具教育意义的。

(二)可行性分析

1.学科方面

目前正在学习的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为本次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助

于规范研究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2.理论方面

可以通过文献检索来检索一些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相关论文作为理论基础。

3.实践方面

以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法作为进行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实践方面满足相关的可行性。

(三)预算

打印费用:10元

(四)简历

郑雅倩,2010级教育技术学学生,正在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程,曾经学习过

《心理学》以及《教育心理学》,有过一定的做研究的经历,做事认真踏实。

(五)参考文献

[1](日)家森幸男.健康长寿饮食指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何京.科学饮食密笈,科学饮食出版,2005

[3]刘功.食物相克之说,万方数据,2003

九、附录文件

附录1: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早餐饮食行为现状的调查问卷

同学,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部分宝贵时间来参与这次调查。发起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我校大学生早餐饮食行为的现状,来发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本调查问卷采

用匿名调查方式,答案无正误之分,仅作为我们课题研究之用。请您认真的填写,以便我们

获得最真实可靠的信息。再次感谢您的合作以及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本问卷的回答方式,除少数必须以文字填写外,基本上是采用选择答案的方式填写。只

要在相应的答案编号上面画“√”便可以了。未加说明的题都是单选题,画“____“处可自

由填写。

早餐,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迫使很多人常常忽视它,甚至

养成了不吃早餐的习惯。为了了解这一现状,我们现在对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进行一个有关

大学生早餐现状的调查,耽误您几分钟时间。感谢您的参与!

专业:

年级:

性别:

1.您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满意吗?

A.满意B.不满意

2.您每周吃几次早餐?

A.每天都吃早餐B.每周吃5-6次早餐

E.不吃早餐C.每周吃3-4次早餐 D.每周至多吃2次早餐

3.早上第一节有课的话,您一般吃早餐的时间是:

A.起床后20分钟

D.不固定

4.吃早餐的话,您上午一般什么时候感到饥饿?

A.第一节课下课时

B.起床后20-40分钟C.起床后1小时B.第二节课下课时C.第三节课下课时

D.放学时E.不感到饥饿

5.您不吃早餐的原因

A.起的太晚来不及吃

D.没有吃早餐的习惯B.吃早餐太麻烦C.减肥 E.感觉早餐质量不好F.其他

6.您一般选择吃早餐的时间

A.6点到7点B.7点到8点C.8点到9点

D.9点到10点

7.早餐一般吃些什么(多选)

A.牛奶

F.鸡蛋B.面包G.饼类C.豆浆H.油条D.粥类I.其他E.包子

8.您觉得不吃早饭有哪些危害(多选)

A.记忆力下降B.学习、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

C.精神萎靡不振,昏昏欲睡D.肠胃疾病E.抵抗力下降,易伤风感冒

F.存在便秘情况G.容易发胖H.贫血营养不良I.其他

9.您认为影响您对早餐的购买的因素有那些(多选)

A.食品的味道B.食品的外观C.卖餐人的服务D.价格是否公道

E.卫生情况F.营养价值G.购买时是否方便H.其它

10.请将上题中对您以后购买早餐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标号写在这里(最多三项)_________

重视早餐文化,你我同参与

附录2 访谈问题

对于有吃早餐习惯的同学进行简单访谈的问题:

1.是什么原因使得您坚持每天都吃早餐呢?

2.您觉得早餐对一个人重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3.您对现在得早餐情况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

对于没有吃早餐习惯的同学进行简单访谈的问题:

1.您主要是因为什么选择不吃早餐呢?

2.您了不了解不吃早餐对身体有多大危害呢?

7.中国高校的研究生现状 篇七

一、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发展概况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自身个性及外界职业环境的探索, 达到实现自我, 幸福生活的人生目标。生涯教育作为学校育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从小学、中学阶段就已经开始, 并贯穿于个体的终身教育。在我国生涯教育起步较晚, 生涯教育帮助个体理清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并用行动去实现理想。好像为人生确定了方向。【2】

(一) 职业生涯教育在国外的发展

职业生涯最初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08年, 美国波士顿大学弗兰克·帕森斯教授在其《选择一个职业》的著作中, 提出了人与职业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焦点的观点, 最早提出职业指导。【3】20世纪以来, 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日趋成熟。到20世纪60年代末, 随着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 职业生涯逐渐取代了职业辅导的地位, 美国的职业教育专家意识要把培养个体终身的就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70年代, 职业生涯教育在美国得到了推广。其主旨是促进人一生的职业发展, 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帮助个体做好从学校到职场的成功过渡。很快在英国、日本等高校中传播。80年代, 在现代高校教育中, 职业生涯教育成为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90年代, 生涯教育掀起新的高潮, 1994年, 美国出台《学校工作机会法》促进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实施方式、教育理念的改革, 要求广泛普及到整个教育阶段, 迅速在发达国家得到蓬勃发展。

(二) 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已初具规模

从上个世纪开始, 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经历了从萌芽、停滞、探索到推广实施的发展历程, 有了一定进展。进入二十一世纪, 我国高等教育更是进一步加深了对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研究和实践。

1. 萌芽期 (1910年-1920年)

开始出现早期职业生涯教育。1916年, 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先生发起择业演讲等活动, 以预测就业趋势, 为确定职业指导学科提供依据。1917年, 黄炎培先生联合蔡元培、梁启超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 提出了以“谋个性之发展, 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目的, 追求“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的终身职业生涯教育观。【4】1924年, 黄、梁两位先生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职业指导部”, 协助学生进行职业抉择。1927年起相继在上海、南京等地成立职业指导所, 面向社会免费开展职业指导服务, 努力“使求人者得人, 求事者得事”。

2. 停滞期 (1921年-1979年)

由于政治、经济的原因, 这个时期职业生涯教育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时期。但在这个停滞期,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 在今天依然展现出它的前瞻性价值。《辞海》对“生涯”一词的定义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生活即教育”就是广义的生涯教育, 陶行知的博大胸襟, 使它开创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现出实践与理论, 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

3. 探索期 (1980年代末-2000年)

伴随着就业制度改变产生了由政府主导的就业指导时期, 开展的内容主要是事务性工作。主要偏重于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政策指导、就业技巧辅助、日常咨询、协议书管理等。1990年, 教育部首次成立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全面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明确提出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 标志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从计划分配走向“自主择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职业生涯教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1993年,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成立, 推动了全国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1995年, 教育部要求高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1997年, 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 明确规定高校要建立学生就业指导机构,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

4. 推广期 (2000年至今)

顺应时代的要求, 职业生涯教育从政府主导转向高校重视、社会关注的全面发展阶段。高校纷纷开设职业生涯课程, 本土化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的雏形。有关职业生涯教育的交流范围不断扩大, 关于职业生涯教育的国际性研讨会、GCDF资质培训等在国内先后召开。有关分专业、分院校性质、分行业的职业发展规律的探讨方兴未艾;有关职业咨询、个体咨询过程与技术的研究初露端倪;开始重视案例素材的积累与示范性教学的作用。从2000年实施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以来, 已有8万多人参加了职业指导人员的培训, 约6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其中高级职业指导师8000多人。

二、中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

(一) 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举措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已基本完成起始阶段的主要任务, 正稳步、健康发展, 各高校基本已经都开展了相关教育工作, 在基本框架搭建、师生大赛、社会关注和参与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有效提升了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发展水平。

1. 搭建了基本框架

教育部及各省市、高校相继成立就业指导中心。2007年,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高校要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 并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从2009年开始, 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万名就业指导师培训计划, 提升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北大、清华等一些国内知名大学, 建立了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2. 积极推进师生大赛

通过大赛途径, 以大赛为抓手, 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大赛成为提高教师教学研究和指导学生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2009年, 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各省市也纷纷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帮助引导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变被动就业为主动规划。2011年举办了首届“安博杯”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 2013年开展了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评选活动, 2013年教育部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各级各类师生大赛为推动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职业生涯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生涯教育的服务水平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3. 社会教育服务机构踊跃参与

职业生涯教育的蓬勃发展和社会需求催生了众多的社会教育服务机构。如:北森测评、锦程教育、仁能达教育、新精英等, 这些生涯教育机构以“让每位青年都能享受最优质的职业发展教育与服务”为使命, 将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推上新的起点。他们组织的论坛、研讨会、讲座、大赛在国内省市和高校展开, 利用媒体加大对职业生涯教育的宣传力度, 促进了职业生涯教育理念的有效普及。

(二) 高校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整个社会缺乏浓厚的职业生涯教育氛围

社会各界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而非“生涯发展”,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将职业生涯教育理解为就业指导。近些年高校职业生涯教育逐步受到重视, 但诸多高校的就业工作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办法、收集并及时发布毕业生需求信息、开展就业咨询与指导、负责毕业生的派遣事宜。而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进行成才辅导与教育成为了微乎其微的功能。目前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研究也是多把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理解为职业规划, 因此多数文章注重探讨国内就业形势、就业技能策略、高校就业指导的技术支持以及就业中的政府行为研究等等。

2. 学科建设还在起步和探索阶段

职业生涯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课程开设和职业辅导等缺乏系统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指导, 成为制约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瓶颈。高校的就业指导一般针对毕业年度的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或讲座, 就业指导的目标在于协助个人做出职业的选择, 解决实际的就业问题。部分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课程, 也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世界, 以及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个性特点的工作岗位并适应职业生活为主要任务, 很少关注学生终身的发展。课程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学校和同学们的认同, 很多学校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 不得不采取大班上课、周末上课等形式, 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3. 职业指导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到目前为至, 中国高校没有设置职业指导本科教育专业, 相应的研究生硕士、博士也没有这一专业, 职业生涯教育专业化无从谈起。职业指导人员大多没有专业知识, 没有心理咨询和系统的职业指导知识。职称评定、资格认证等问题没有得到制度上的规范与保障, 职业生涯课程教师也没有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的系列。许多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人员流动过快, 存在师资匮乏、业务不专业等问题。由于就业工作涉及的事情多, 导致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人员大多执行的是事务性的、行政性的工作。特别是高职院校职业指导队伍是“学校就业服务部门加院系就业辅导员”的模式。缺乏专业交流和指导, 对工作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 也就无法纠正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在他们工作任务繁重、精力有限的时候, 这一问题就会更加突出。由此可以看出, 师资力量的更为专业化、精细化培养是促进这一工作的关键环节, 否则还是停留在工作层面, 缺少教育的呼唤。

4. 内容与形式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内容还停留在“就业心理准备”、“应对面试”、“求职技巧”、“政策解读”等应对技巧的讲授上。教育形式以集中授课和团体讲座的统一活动为主, 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也不分行业、专业、岗位、个体兴趣等, 缺少分类指导, 缺乏针对学生专业特征的指导和服务。与大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游离, 缺乏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深度指导内容。

5. 中小学教育中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

生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基础教育普遍引导学生以考上大学为目标, 教师、家长、学生关注的只有学生的分数, 把分数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 导致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习惯于理论知识的比拼, 对职业生涯发展等问题产生迷茫和困惑现象。学习目标模糊, 缺乏学习动力, 自主学习能力缺失。如何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 激活思维, 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 激发动力成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 从中小学开始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将成为现实需求。

三、中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途径

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多层面的过程, 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指导任务, 这需要职业生涯教育整合政府、企业、高校乃至每个个体的力量和资源。所谓成功的生涯发展, 不是狭隘的专指工作上的成功, 而是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 完成不同的角色安排。让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拉到制高点, 协调生理基石和地理基石的平衡点, 有时全心全意投入工作者的角色, 有时安排休闲者或家庭成员的角色, 均衡发展。【5】

(一) 行政主管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和宏观调控

1. 完善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政策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保障师资队伍发展的长效机制, 出台政策规范职称评定和资格认证办法。二是鼓励社会教育机构参与, 促进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 形成百花齐放的教育局面。三是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的沟通, 将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对接, 帮助高校调整职业生涯教育方向。

2. 促进高校职业发展状况评价和反馈体系

帮助高校建成以职业发展为导向, 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的评价和反馈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特别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 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开展由政府、学校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6】一是由主管部门牵头选用国内最系统、最全面地高等教育状况研究机构, 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 公布调查报告结果, 实现用数据说话, 并形成反馈体系。实现高校就业工作水平的主要指标从就业率到就业质量的转变, 以学生与用人单位满意度、学校能够提供的专业化指导服务等因素作为评估学校就业工作水平高低的指标。二是推动实名制的就业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 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关注毕业生终身发展。

(二) 高校搭建平台与构建体系

1. 搭建全方位的教育平台

促进职业生涯教育的专业化、全员化、全程化、信息化, 建立科学的职业指导学科体系, 细化并完善指导和服务功能, 培养专业化和高水平的职业指导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教育形式, 如:个别咨询、团体咨询与工作坊等, 促进职业生涯规划的多元化发展。拓展网络服务功能, 开展职业咨询、就业指导、网上大赛等丰富多样的网络服务活动, 实现互利互助的网络氛围。

2. 建立分层次的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横向上形成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 以职业测评和个体咨询为辅助、以大赛为载体, 以高校生涯教育规律的研究为导向的立体化服务。纵向上建立分层级分年级的以学生为主的课程体系, 依据学生的专业岗位需求, 从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 关注学生对个体性格、兴趣、价值观的探索, 激发学生自主习得生存、沟通、创新创造等多方面的就业能力, 提升大学生内在修养和品质。

(三) 学生个人唤醒意识与追求梦想

1. 唤醒职业生涯意识

生涯辅导的着眼点是每一个人, 强调个人发展的“自主性”和“个体性”。职业生涯教育就是要唤醒个体职业生涯的意识, 当个体主动思考职业生涯该如何发展时, 就会拥有掌握自己命运的力量, 找到实现理想的通道。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觉醒, 引发思考;思考, 就会融入;融入, 才有兴趣;有兴趣、才能行动;有行动、才会内化。在这个阶段, 意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并愿意花时间来规划自己的生涯。

2. 拥有追求梦想的勇气

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人们设立目标、带来希望, 从而突破发展中的内外障碍, 最终实现幸福人生。【7】追求梦想是行动的原动力, 人的一生当中需要面对众多的困难, 每到瓶颈之处需要我们用梦想的信念为支撑, 用十足的勇气去突破。一个敢于追求梦想的人, 会从自知与知人开始, 进而爱己、爱人, 助己、助人。在自我完善与实现中, 梦想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从而缔造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从职业发展的过程来看, 职业生涯被看成是在个人的一生中, 由于心理、社会、经济、生理及机遇等因素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工作、职业的发展变化, 它跨越人的整个一生并涵盖个人的自我概念、家庭生活以及个人所处的环境、文化氛围的方方面面。【8】

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伴随个体一生发展的系统性、持续性、动态发展的教育活动, 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 也是个体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观要求。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职业生涯教育, 有助于推动高校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同时也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 我们需要借助国外的成功经验, 发展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 实现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动态发展的教育活动,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是唤醒大学生职业意识及拥有追求梦想的勇气, 并达成圆满人生的重要环节。理清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发展概况, 分析和研究国内外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 认识中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 探讨中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未来, 需要职业生涯教育整合政府、企业、高校乃至每个个体的力量和资源。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宏观调控,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

[1][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2012-06-23]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7]钟谷兰, 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6-7.

[3]张建仁, 李瑞星.新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新疆:新疆教育出版社, 2011:16.

[4]中华职业教育社简介[EB/OL].http://www.zhzjs.org.cn/Zhzjs Introduce.aspx.

[5]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85.

8.中国高校的研究生现状 篇八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现状;改革方式

【中图分类号】J70-4;G642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民族舞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但是,同时我国传统的民间舞蹈也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各类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民间民族舞蹈教学普遍出现问题,我们应该理性的分析出现问题原因并且积极找寻解决问题的答案。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寻找积极有效的方法应当成为高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只有高校做好相应的教学工作,才能让民族舞蹈更好的发展下去,才能让我国民族舞蹈着璀璨的明珠发光发亮。

一、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现状

1.文化内涵认识不足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各种文化源远流长,而民族舞蹈是融合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及各个名族文化的特点发展而成。而现在的民族民间教学并没有认识到舞蹈的内涵,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文化的体现。在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中舞蹈教师并没有深层次的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充分了解到民族文化与民族舞蹈之间相互关联的关系,从而没有融入到舞蹈教学中去导致教学的质量的降低。

2.教材选用不尽合理

舞蹈教材是学生们获得专业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充分了解民族舞蹈的媒介。但是从当前来看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内容并没有大程度的转变与创新,还是沿用以前旧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模式,这种陈旧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并且制约了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另外一些普通的舞蹈艺术院校借鉴并且沿用一些专业艺术类院校撰写的教材,这对学生自身条件有很大的要求,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强。但是缺乏统一性和创新性,很难突出专业性特点。

3.教学方式需要完善

普通高校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从实际出发,注重在教学方法上更加贴合学生的需要,以及学校的教学现状,从而能够让学生对于民族舞蹈的学习兴趣逐渐浓厚,能够让学生们更多的掌握民族舞蹈的精髓。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运用各种形式,比如多媒体、视频等等形式来展现民族舞蹈的表演形态。但是,教师对于此方面的运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舞蹈教学的形式开展还不够多样化。

二、普通高校中国民间舞蹈教学改进策略

1.深化舞蹈教学的深刻内涵

民族民间舞蹈能够充分展现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信仰、民俗、风土人情等,因此,教师想要让学生更好地把控民族舞蹈的表现形式,就需要让学生对其内涵具有深刻理解,能够对民族舞蹈的精髓能够有所掌控,从而对民族舞蹈的各种形式和意义具有充分的体会和把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注重从文化精神方面对学生的民间舞蹈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从情感方面出发,对民族舞蹈进行演绎,为学生进行舞蹈训练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针对其主体来说,就是一种现实社会的反映,它可以影响到群众的艺术魅力并不是理论总结的真理,而是通过切身体验与艺术感悟的熏陶。在新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民族的历史文化、舞蹈艺术风格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内心产生一个情境依托,当学生对这个情境的理解转变为情感的感悟并融入到肢体动作中时,肢体动作的协调性、面部表情的配合度与情绪的不断升华就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我们知道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音乐是重要的媒介,因此要注重引导学生去不断感受乐曲旋律的氛围,把握好角色情感与事件的发展过程,思考旋律中包含的舞蹈动作与情绪相连接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内心情感的推动下迸发出巨大的想象力,将舞姿展现得更加优美。

2.合理化物到教材的选用

科学的教材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让教材在教学中得到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材的选用,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进行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从而让学生在舞蹈练习活动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提升对于民族舞蹈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注重于学会僧孩子间的互动,让学生展现出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让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提升。教师在教材的运用上,还要注重对教材的灵活组织,对于音乐进行多元性的创造使用,提升学生的审美。

3.优化民间舞蹈教学方式

舞蹈是运用肢体的动作展现丰富情感的艺术。而民族舞蹈则在其中又融入了民族的特色和风格。因此,在进行民族舞蹈教学中,需要注重两者的结合,需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民族舞蹈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舞蹈的体态风格。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开展,注重多种方式引导下让学生们的优势得到彰显。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应当注重角色的转化。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课程的开展,注重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开展,在进行知识攒手和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学会各种动作和技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图像观摩法、情景模拟法、比较鉴赏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中学会对民族舞蹈的审美,学会在基础学习的基础上对舞蹈的各种动作、内涵等内容进行创作和创新。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和自觉性的发挥,让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从而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学习方法的研究和运用。教师还要注重将舞蹈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从生活中体会情感,表现情感,让舞蹈与生活交融合一。

结语:

民族民间舞蹈在各类舞蹈中占得比重越来越重要,我们要充分认识民间民族舞蹈的重要性。民间舞蹈不仅是我国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融合了我国各类民族的风土人情与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我们要继承与发扬民族舞蹈,要深入的了解民族舞蹈以及教学的深刻意义。要不斷地积累创新,在历史的民族舞蹈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现代教学方法结合。从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

参考文献

[1]赵永琳. 普通高校中国民间舞蹈教学现状及对策思考[J]. 戏剧之家,2015,07:235.

上一篇:二模语文答案下一篇:消灭蟑螂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