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调研民情日记

2024-10-02

下乡调研民情日记(共10篇)(共10篇)

1.下乡调研民情日记 篇一

书记下乡民情日记

风云突变

xx年xx月xx日 星期二 晴

最近3周一直呆在村里,没有回青岛,力争利用不多的挂职时间赶紧给村民多办点实事。督促办公室建设,广场建设,蓄水池修缮,村村通自来水,村民反映的低保问题等等,想干点事情,感觉时间过得更快!

第二批“第一书记”已于3月11日开始在xx大学培训,18日下午到乡镇。我们把宿舍及交通工具都让给了他们,我们搬到镇上一家小旅馆里居住。今日上午在镇上举行简短见面仪式后,即由镇组织委员陪同两批“第一书记”去村里和“两委”班子见面。到达龙xx村办公室,镇组织委员把第二批的王书记简单介绍后,宣布经镇党委研究决定,从现在起不再帮包xx村改到帮包黄汪头村。虽说这两个自然村同为一个行政村,可事先没和我们商量,搞得我和王书记措手不及,一定心理准备都没有,我和王书记对视一眼后都没有吱声。中午回来后得知,6个第一书记点这次换了3个。大家有点群情激愤,虽说在哪村干活都是干活,都是为百姓服务,可换点无法保证帮扶的连续性,我们前期一年的工作包括村庄三年规划都白干了。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向我们“第一书记”的上级部门反映,他们若同意我们则服从,不和当地乡镇政府起矛盾。电话打出去不久,从反馈回来的信息得知,这事很快就传到了xx市里,告诉我们明天要有领导来镇上。等着看吧,大幕拉开了-----。

只争朝夕

xx年xx月xx日 星期一 晴

今天组织部长召集我们三个“第一书记”谈话,告诉我们省委组织部仍按原计划3年分三批配备“第一书记”,学校主页已经发布第二批“第一书记”报名通知。原来认为去年12月省委组织部召开“第一书记”培训会时征求延长半年的意见可能已经定局,没想到还是按原计划执行。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可以按时回来,成绩日渐下降的儿子等我回来辅导;忧的是自己的很多帮助村民发展致富的想法还没来得及实施,广场尚未完工,蓄水池修复工程还没启动-----。赶紧回去吧,今天是正月十六了,也该回去了。初九从老家回来时去了村里和镇上,冷冷清清的,村镇都没几个人。镇里的一位领导告诉我快回去吧,过了十五再回来,这里有这样的传统。宿舍里没水,马桶依旧没有化冰,冰窖一样的房间也击退了我继续待下去的勇气,所以就回来了。现在看来剩下的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必须分秒必争地赶紧干好剩下的工作,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更不能给村民留下遗憾!明天就回。

艰难的慰问

xx年xx月xx日 星期四 晴

原本计划2月5日那天我校党委薛书记和组织部夏侯部长来3个帮包村进行春节慰问困难户,慰问品我们已经准备好。可是天公不作美,5日上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彻底改变了我们的计划,已从青岛走到日照的各位领导不得不返回。生怕被大雪阻在xx县而无法回家过年的杨刘二位书记急忙冒雪驾车从小道赶往青岛。我因有过雪地驾驶的经历,实在不愿冒险。再说,我还想把买好的慰问品亲自送到村民手中,就拒绝了与他们同回青岛的邀请。

昨天积雪未化,今天路况稍好,尽管主道上仍有部分扫不动的积雪成冰但车辆已能通行,上午一大早就叫上郭书记找车把慰问品拉回村里。考虑到中秋节只在xx村慰问了10户,这次不能再仅仅只慰问这个村了,平日里帮的就是这个村,那两个村一点没得到实惠。我心里其实能感受到那两个村的村干部怎么想的,也知道他们碍于面子没当面说出来。所以这次要照顾一下他们的感受,决定那两个村也分几户。昨天在电话里做通了老郭的思想工作,也和大村李书记进行了沟通。李书记也很高兴,提出了433的分配方案,甚合我意。我提出那两个村6户由李书记带村干部去慰问,xx这4户我陪村干部去。因考虑4户太少,手头正好有上次土木学院捐的钱还剩下800,就又买了4份凑一起去慰问。

慰问的细节就不一一写了,8户村民看见我踏雪进门慰问没有不感动的!老早就想给村民汇报一下我的工作,顺便也想让他们知道“第一书记”都给他们带来哪些项目,可苦于没有机会和场地。这次趁村民都回家过年的机会,慰问之后我就用村里的大喇叭给全村村民作了汇报并给他们拜了早年。这可是我第一次在喇叭上讲话啊!效果还不错,等我讲完后,原本空空的街道上已陆陆续续地站了不少的人,有的见了主动给我打招呼,也有是专门出来给我送行的,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自己内心也很高兴,尽管多留2天,晚上睡觉冻得头都疼,可我代表学校慰问的目的达到了!我的工作他们了解了、肯定了。下午要回家了,今天都年二十七了,没有三十,还要回青岛接那娘俩再回滕州。祝所有的人春节快乐!

难忘的严冬

xx年xx月xx日 星期五 晴

今年的冬天特别冷。身处北方的居民都感觉到了。据村里的老人讲已经三十多年没这么冷了。自圣诞节以来这里已经断断续续下了三场大雪。宿舍楼里的水表都被冻裂了,早就停水了。宿舍里除了暖水瓶的水外,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全部结了冰,马桶里结的冰更厚,无处“方便”了!晚上睡在草甸子的床上有时一晚都暖不过来,用被蒙头憋得慌,不蒙头冻得头疼。最急人的是网线早就断了,找了多次也没人来修。高兴的是学校没有忘记我们,招办的徐科峰主任、李俊副主任、文堂兄弟以及李东副校长、齐德义主任和沈文清处长先后来慰问我们并给困难村民送去了棉衣棉被。招办的上任张主任原来就慰问过我们,传统好啊!

飞雪飘舞访胶莱

xx年xx月xx日 星期五 小雪

青岛胶州市的农业发展水平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没挂职前就经常在电视和报纸上看见相关介绍。来xx后一直想去看看,特别是想陪村干部去看看,也好让他们开开眼界学点东西,没准就能学到点适合我村发展的项目造福村民。恰巧杨书记有个学生在胶州市政策研究室当主任,经他联系后,我们三位“第一书记”陪同三个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在镇党委副书记的带队下冒着零星小雪奔赴胶州市胶莱镇。胶莱的农业发展水平可真叫我们开了眼,特别是蔬菜大棚,那真叫一个现代化!无土立体种植,自动浇水,农业部示范点!那里有一个叫贾丰收的技术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姓名特别,偏偏又把农业搞得这么好。二是讲解认真,穿着一件薄薄的西服冒雪站在雪地里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真让人感动。参观之后,书记们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增长了知识,难过的是以村里现有条件绝对办不出这样的大棚。纷纷表示如果胶莱镇能和我们xx在技术和资金上结对子就好了。其实我们三人也这么想,估计很有难度,试试吧!

棘手的蓄水池

xx年xx月xx日星期三 晴

最近几天一直忙于蓄水池的事情。听了村民的反映和我最近经过实地调查后,深感蓄水池对于村民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都有点后悔先建文化广场了!可接下来联系维修蓄水池的事情却让我有点始料未及。

我校黄微波教授研究的用聚脲材料进行的防渗漏技术在全国都是很先进的技术,青岛的海底隧道都用此材料防渗漏。我校的教学楼顶多用此材料,花花绿绿的,还在楼顶养了鱼。曾经问过别人这东西的价格,好像并不贵。当我兴冲冲地找到黄教授的时候,尽管黄教授和我并不熟悉但仍热情地答应下来,并让我把蓄水池的照片发给他。等我收到邮件回复的时候我却傻了眼,用聚脲材料修复蓄水池的价格是:170元/平方!原来我认为也就20-30元/平方。照这个价格,4个池子,每个池子5个面,总共1000多平方,至少17万呢!比建蓄水池的成本还高!钱从哪来呀!我手里可是一分钱都没有。何况施工还需要380伏的高压电。

这几天都在苦思冥想,愁死人了!想想村民干旱、贫瘠的土地和村民的期盼,暗下决心一定不能退缩!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肯定比困难多!对了,有困难找组织呀!下次回去就给组织汇报!

有一种爱叫牵挂

xx年xx月xx日 周四 晴转阴

这几日陪村干部来胶州胶莱镇参观高效农业,期间突然想起很长时间没给老家的父母打电话了,遂马上拨打。老爸接的电话,当他听清是我拨打的电话后,以一种高兴又略带抱怨的口气说“最近很忙是吧,这几天正燥的烘呢(燥的烘:滕州方言,意思是因无法得知某人的消息而着急)。这么长时间没来电话了,怕你有什么事情!nei(读二声,滕州方言,即你)娘这几天正念叨你呢。老妈也赶紧抢过电话,问问我的情况,听听我的声音。我因有事,没及细聊就匆匆挂了电话。放下电话后,一种既感动又愧疚的感觉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最近工作很忙,又青岛xx县两地来回奔波,没想起来打电话,让老人牵挂了!古人云“儿行千里母担忧”,父亲又何尝不担心呢!78岁的老父亲一辈子太不容易了,两岁丧父,十岁丧母,家庭的温暖与亲人的关爱是他老人家一辈子遥不可及的梦想,也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好在老人家性格刚强,又好学上进。仅有小学文化的他凭借自身的努力不仅成了家立了业,还为他的子女筑就了一个温暖的港湾。78岁的老母亲更是不容易!母亲出身于落魄的国民党军官家庭,出嫁前从未干过除女红之外的活,嫁到我们家之后就挑起来家庭所有的重担。父亲因为自小孤身一人而留下了阴影,立志要让他的孩子有个伴,一下子要了我们兄妹六人。父亲在银行工作,为党工作不要命,根本无暇也无心照顾妻儿老小,有时甚至几个月不回家。母亲一个人照顾六个孩子,不要说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即便在有吃有穿的今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母亲还要一人干一家人的农活!母亲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因为长年的挨饿受冻、营养不良身体就垮了下来,几近卧床不起。当年正是家庭联产承包、分田到户的时候,大哥大姐刚刚参加工作,二哥三哥和我又在上学,全家7口人的地仅靠十几岁的为了家庭而辍学的二姐一人耕种。实在忙不过来时,已无力走路的母亲就让二姐用地排车拉着她到地里,母亲趴在地上干活。此情此景已定格为我脑海中永恒的画面,每次想到此事,泪水就在我眼眶里打转。我吃苦受罪的母亲啊,您这辈子太不容易了!

还有一件让我一辈子难忘的事。那年我十四岁,在离家十里多地的镇中学上初二,住校。深秋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身着单衣的我和我的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寒冷。傍晚时分,在教室里被冻得瑟瑟发抖的同学们一边蹦蹦跳跳地取暖一边又叽叽喳喳地兴奋地看着窗外簌簌落下的鹅毛大雪,校园一片白。这时,外班的一位同学跑进来告诉我学校大门口有人找我。我冒雪跑向大门,一尺厚的积雪已经没了脚踝。我清楚地记得站在学校传达室门口的母亲,身上一前一后背着两个包袱,面前哈着热气,眼眉上粘着一层白霜,蓝色的头巾已被白雪厚厚覆盖。我憨憨的母亲不知什么原因竟然不知道放下包袱到传达室避避雪,暖和暖和,笑咪咪地看着我走近她。“娘,你怎么来了?”我关切地问。“他们都不来,下这么大的雪又不能骑车,说等下完雪明天再来。我怕你冻着,给你送件棉袄和一床棉被。”全班这么多同学没见哪位家长来送棉衣,我的一直体弱多病的母亲却冒雪步行十里多路为我送棉衣!

毕业后远离父母在外地工作,因为没能在身边尽孝一直怀着对父母深深的愧疚。年迈的父母因为干不了什么事情了,惦记孩子成为了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有时候一想到父母,心里总是感觉暖暖的。有时候一想到越来越老、越来越体弱的父母,总是有点揪心的痛。已过不惑之年的我于是明白了:父母在,就有家。父母不在了,我们无论多大都成了孤儿。父母就是我们心灵上的家!珍惜我们拥有父母的时光,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我们再后悔不已!有时特欣赏一句格言“朋友用心交,父母用命孝”,无论当子女的我们做了多大的努力,可能与父母对子女的爱比起来而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做个好孩子,尽量不让父母操心牵挂!并愿天下的父母健康平安、长命百岁!

2.下乡扶贫民情日记 篇二

在宣贯大会上,夏致明同志对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作了阐述,对开展好这项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并提出了要求。接下来由我向全体村民集中宣讲了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让农牧民群众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央、省委一号文件,了解省委、省政府为贯彻一号文件精神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及近年来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在前天与县、镇、村干部进行的座谈会上。我们宣讲工作组了解到科沙堂村是几年前由尖扎县西脑山地区整村搬迁到现址,目前科沙堂村近388亩耕地都是新开垦的,土地贫瘠造成农作物产量较低,大部分村民还未脱贫致富,春耕生产正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工作组将村里的困难及时向住房城乡建设厅党委作了汇报。厅里决定向科沙堂村无偿捐赠8吨二铵化肥。今天宣讲会结束后,工作组成员与村民一起将一袋袋化肥分到了村民手中,解决了春耕生产的燃眉之急。此外,我们还向村委、村支部捐赠新农村建设书籍,向村小学捐赠了篮球等多种体育用品。

宽阔的黄河水清澈见底,绿草开始返青,科沙堂村已经进入春播大忙季节,春播扬起的尘土在空气中飘荡,村民们在中央一号文件的鼓舞下干劲十足……但我们工作组也清醒地意识到“五帮五送五推”工作的艰巨性,这两天又连续召开了几次座谈会,与村两委班子及村民深入研究并找准一个好的扶贫项目,这项工作目前还在进展中。

3.精选驻村下乡民情日记 篇三

今天的走访让我感触很深,心情也很沉重。在很多时候,我们坐车下乡只看到的是公路沿线的新农村,可又有多少干部知道这些困难群体还生活在偏远的穷乡僻壤呢?

10月25日星期五 天晴

和马主任一家吃过早饭,我又跟着马主任到他家的玉米地里掰玉米。农村工作不象机关,我们工作组约定每天在村里集中的时间为上午十点。马主任家的两个儿子都在县城打工,家里的农活都是他夫妇二人完成。大儿子已结婚了,可是儿媳妇不会下田劳作,只能在县城租房居住当“家属”。所以,我总在早晚闲暇的时候帮他们到田里掰会儿玉米棒子。

刚到田里掰了不到一个小时,仲副乡长打电话说乡党委马书记要来村里看望我们,顺便还要督促一下近期的秋季覆膜工作。我想马书记来了也好,顺便汇报一下我们帮扶组近期的工作。快到十点时马书记和我们的其他同志都到了。到马主任家后,马书记察看了我们的住处兼驻村帮扶组简易办公室及有关资料和民情日记。之后,我们召开汇报会,向马书记汇报工作。作为帮扶组组长,我简要汇报了驻村帮扶组近期在村内开展工作的有关情况,特别是对村民们提出的整体移民搬迁、村道硬化、学校教育等问题作了重点汇报。听了汇报,马书记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我们反映的问题一一进行了答复。关于整体移民搬迁的问题,他说去年县扶贫局已向省、市打报告,申请列入易地移民搬迁项目,但至今没有下达;关于硬化村道的问题,他说县上虽然列入了“十二五”规划,但为了早日下达,希望我能帮助争取。我也说明了我的打算,即通过我们的人大领导,给我以前化隆的领导,也就是如今的省交通厅副厅长陶永利

开完汇报会,马书记一行走了,我们继续走访农户。今天我们走访的是二社和一社的农户。在去往一社的路上,我们看到路上沿有一个布局整齐的大院子,里面是一排不算太旧的瓦房。包村干部老谢说那是前几年的学校,可惜以前卖给农户了,要不然可以直接利用起来,修建村级活动室。xx村没有村“两委”活动室,这也是一大困难,我也在常常思考。虽然村民们没有提出,但是作为一级村级组织,没有活动阵地影响村级工作,所以我们把此事也列入了近期工作计划。从这个大院前继续前行,到了清真寺。清真寺后边又有一个院子,听老谢说那是清真寺的。但是院子的最里有三间破平房,老谢说那是原先的村党员活动,如今已废弃。我心想,假如村里有钱建个村级活动室,可地点是个大问题。

随后我们在沿途走访了马有福等四户农户。这些家庭大同小异,家家都种着30来亩地,而且养了三两只骡子、毛驴等劳动用的大牲口和为数不多的绵羊。走访到老党员马忠福家时,天也不早了,但是这个老党员非要让我们留下来吃饭。听老谢说这个老人当过村支书,人又通情达理,在村里很有威信。我说那就和他好好聊聊。老党员说他今年76岁了,是八十年代当的村支书,家里如今有8口人。今年他家除了耕种17亩承包地外,还耕种了23亩他人的撂荒田。他还说种全膜玉米好,去年种了13亩,明年准备种20亩以上。说到这里,我们不失时机的鼓励他的儿子马吉虎今年多覆膜,争取明年播种50亩以上,乡上和我们全力扶持。他没有表示,我们留了电话,让他好好考虑考虑。聊起村里的工作,老党员很感慨!他说:“我们那时候的党员是真正的党员,可是现在的党员不行啊!如今我们村里的党员和干部大多都享受低保,这说不过去啊”。我赶紧给他解释说村里的低保马上要调整,我们会尽力做到公平的。关于调整低保这个事,乡上也交代过我们要抓紧进行,因为去年xx村许多村民为此事到县民政局上访了。这些天我也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曾问过村支部马书记,他说他家也享受低保,但他表示真应该调整村里的低保了。在我们聊天的中间,老党员的儿媳妇端来了一般洋芋菜和馍馍。老党员很热情,三番五次的让吃,我们有点不好意思了。临出门时,我给老党员说:“你是老党员、老干部,我们非常看重你。在今后村里的工作你要继续发挥作用,支持我们的工作”。他连连点头。

因为是星期五,我们走访完后准备回家。可是,因为仲副乡长今天在乡上接受计划生育工作验收,我们回去时没车。我说大家今天就走走,走上一个小时就到山下了,那里有班车。大家都同意。刚走出村子,村委马主任来电话说有个便车,他说好了,拉我们回去。不一会儿,一辆桑塔纳轿车停在路边,让我们上车。我们人多,车里很挤。可是在说笑中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到乡政府了。

★ 下乡驻村民情日记

★ 优秀驻村日记

★ 驻村工作简报

★ 清洁乡村工作队员驻村日记

★ 下半年驻村工作计划

★ 个人驻村工作计划

★ 驻村的申请书

★ 驻村工作自查报告

★ 驻村调研报告202

4.白石渡镇新车村下乡民情日记 篇四

在刘以礼的带领下,新车村变化的不仅是精神风貌和基础设施,党建工作也可圈可点,三者互推互进。近三年来发展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新建的组织活动中心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村级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0岁,老中青搭配,结构合理,团结齐心有凝聚力,战斗力强,完成了近百万的公益事业,且不负债,充分发挥了村级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在全县农村党支部分类定级管理中连续三年被评为一类村支部,今年则瞄准最高荣誉红旗支部进军。

还是那个村,还是那些人,更换了领头雁,整个村的精神风貌与发展气候都变了。俗话说“发展快不快,全靠支部带”、“要想富,靠支部”,说的都是支部的在引导村级组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而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关键又要看领头雁的强弱。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村发展得好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团结务实的村级班子、有一名好支书。同样,人心涣散的村庄的背后也必定有一个涣散的村级班子,有一个私心很重、软弱无能或者不图发展的村支书。新车村的变化再一次明晰地告诉我们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选好领头雁,有一个团结务实、战斗力强的班子,再穷的村也会有大作为。

5.走访调研民情日记三则 篇五

下午2:00,我和柯立中主任就早早来到响肠镇千佛塔村开始走访活动。首先来到的是该村草莓种植带头人方远胜家中,全家有9口人,四代同堂,主要收入来源是草莓、蚕桑、茶叶等,是该村第一个发展草莓种植的人(老家是肥西县人),从最初的2个大棚发展到现在的8个大棚,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了58个大棚,今年收入比去年少了一些,主要原因是因为天气影响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忙时人手不足,土地不够集中、平整等,影响了大规模种植。下一步发展计划发展草莓的同时,老方还准备投资大棚发展蔬菜,一年四季都可以有收入。建议村两委要大力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发展草莓种植园、蔬菜种植园、板栗园、茶叶园等,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看望五保户——王结旺

此次走访活动解民困是一个重要内容。我对村书记说,到最困难的农户家里看看。

3:00,我们来到竹村组王结旺家。他家里7口人。老母亲70多岁,眼睛虽然看不见了,但是还是家里的顶梁柱,听说县里来人了,便向我们说起了家里的情况,两个大儿子(王结旺的哥哥)是弱智,不能自理。王结旺也是极为本分的人,只能靠帮人干农活忙的钱,媳妇和孩子都患有甲亢,每年都需要一笔不小的医药费开支。房子是扶贫工程解决了,但是家里的环境还是很差。我把300元钱交给老奶奶时,她激动的神情让我觉得个人的能力太小了,农村因病返贫、弱势群体真的需要政府持续的救助和帮扶。感到欣慰的是,老王家已被列入五保户对象,生活目前不成问题。

深入地头,走访“蔬菜示范户”——夏应节

6.下乡走访民情周记 篇六

在大走访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力争在完成走访工作的同时提升自我。

做好群众工作,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而我平时对国家政策、各部门法律法规掌握不够,对村民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吃不准、摸不透,妨碍了走访的效果。认识到缺点,才有助于更好的完善自我。只有加强学习、随时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今后的各项工作。

同时,还要积极改进作风,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一些村民对走访活动有抵触情绪,认为只是走个过场。这里主要的原因,在于政府的公信力有所减弱,也就是群众对公务人员存在怀疑情绪。因此,从自身做起,改进作风,树立形象,就非常重要。只有以群众的要求作为要求,才能成为群众心目中公务人员的模样,树立良好、诚信的政府形象。

7.民情调研报告 篇七

六、穆那妹、穆那摸、八户群众家庭生产生活、反映的主要问题等情况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现就联系群众工作具体情况以及下步工作对策谈一些个人浅显的意见。

一、基本情况

从联系李老大、李阿六等八户群众综合情况来看,八户37人,年均每户4.6人,共有耕地面积82亩(田、地各占二分之一),户均10.2亩、人均2.2亩,水田以种植甘蔗为主,旱地以种植玉米、甘蔗为主,8户群众共有劳动力17人,年均每户2个劳动力,2个老年人(70岁以上),户均1人做家务。8户的子女分别读初中、小学。其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甘蔗、玉米、出售生猪、外出务工,各家年平均收入达15000元左右,生产投入、孩子就学和生活等项开支在13000元左右,粮食基本买吃。好的方面:一土地基本够做;二是通水、通电、通路、有手机、有电视;三是经济收入与支出基本适应,略有节余,衣食无忧(各家都宰杀年猪一头),吃穿住基本不愁。反映出的问题:一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具体反映在遇到干旱,粮食、甘蔗等农作物大幅减产,水利设施不健全;二是缺乏水源,自来水设施虽然已建到农户家中,因无水源,农

户饮用水困难突出;三是子女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八户群众的子女没有1人高中毕业,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四是传统生活习俗落后,人畜同屋,厕所乱建,粪草乱堆,既不安全,又不卫生;五是道路不够通畅,且没有硬化,遇有雨天泥泞难行,遇有火警灾情难以畅通施救;六是八户群众房屋都是土木结构,房屋老化、狭窄,居住拥挤。

二、主要对策和办法

针对在“四群”工作中所反映出的以上六个方面的问题,通过与群众座谈和调查分析,我个人意见应当采取三个方面的对策和方法综合加以解决。

(一)采取实际步骤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对现有灌溉水渠进行改造,加固增容,建池蓄水。二是改变农村农业耕作习惯,变挖田晒土为泡田犁耕,变临时放水灌溉为平常蓄水灌溉,象我国水资源丰富的中南、东南地区省份大部分农田平常都实行泡田保水的耕作习惯,以减少水份流失,增强抗旱能力。三是统筹建设一批“引、排、浇、灌”水利设施,每个自然村落建立自来水供应网,从根本上解决村民人畜饮水用水问题;建立农田耕地用水浇灌网,统一管理、统筹安排。根据我县长年雨水较少的实际,靠天吃饭没有保证,只有靠各级政府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各行各业帮助支援,利用春耕前期一段时间大搞水利设施建

设,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农村干部群众转变观念,科学种田、科技兴农,才能扭转因旱脱贫难、因旱致富慢的窘境。

(二)继续务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前几年,我县新农村建设抓了一阵,应当说各乡镇农村有了一些成效,但还很不够,主要是远景规划不好,措施落实不力。从我所联系的帮令村委会麻栗树组的情况看,发展很不平衡,整个自然村有40多户人家,居住相对比较集中,但村内道路坑凹不平、弯弯曲曲,且比较狭窄,厕所粪坑、柴草粪堆随处可见,人畜同屋,苍蝇蚊子满天飞,由于这一系列问题,致使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仍处于温饱而不富裕、默守陈规陋习的状态。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大对农村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目的意义和规范标准建设的宣传教育,促进农民群众自觉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政府和挂钩联系单位加大扶持支援,帮助农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优化环境,提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面貌的根本改善。加大新家园建设扶贫力度,放宽资金扶贫贷款,加强农村房屋规划和改造,确实改善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

(三)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促进农村群众综合素质提升。政府应当出台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措施,从小学到高中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对学业成绩优秀的实行奖励,对于考取大学的实行学费补助,对于报考农、林、牧等涉农专业的大学生实行重点支持,对于在农村从事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生产加工业、开展科技兴农成效显著的给予重奖和选送培训、兴业资金扶持,营造重教育、增素质、兴农村的良好氛围。以上是我个人在开展干部联系群众工作中的一点初浅感受和认识,不一定合乎实际,仅供上级和有关部门参考。

8.民情民意调研报告 篇八

“三进三同”、”结对交友”活动开展以来,进驻石鼻村,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并就如何进村入户“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根据村里实际情况,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农舍,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和广大农民群众真心交朋友、敞怀谈心事,了解广大村民的“所思、所忧、所盼”,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现将走访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走访石鼻村的基本情况

(一)民情民意好的方面

1、党的惠农政策好,政府关心农民,农民得到实惠,安居乐业。走访中许多群众说:“现在政策十分好,孤老有五保,贫困有低保,年老有农保,患病有医保,大病有救助,读书免学费,种田不交税,粮补到帐户,我们农民受益真不少”!所有走访农户都齐夸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比任何时候都好。

2、社会治安好,封建迷信活动少,民风淳朴。四个村范围内无明显突出的治安问题,无明显治安混乱区,无黑社会性质组织,无吸毒、贩毒、制黄人员,偷盗抢刑事案件极少,封建迷信活动相对较少,社会比较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承包面积不均衡。一部分村民是承包大户,拥有近百亩承包水面,另一部分没有种养殖面积,只能依靠打零工,导致贫富悬殊越拉越大,村民对此反映很大。

2、水利、电力设施薄弱。水利设施因资金缺乏等原因,年久失修,需除险加固,部分农田灌溉困难。生活用电解决了,但农业用电急需增容。

3、部分农户因病致穷,生活困难。在调查中发现,病、残是导致困难户贫困的主要原因。虽然农民享受到了“新农医合”等医疗待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看病治病的负担,但是有的农民遇到病情稍重一点,由于医疗费用高昂,一般农民家庭无法承担,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农民收入本来就很低,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了重病,就会造成正常的农民家庭逐步贫困,令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另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之一。

4、群众要求水泥路通到各村小组。出行道路狭窄,且一部分未修水泥路,下雨天道路泥泞,村民行走不便。村民希望逐步实施组组通水泥路,改善交通状况。要求上级交通部门予以立项扶助资金。

5、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生产及养殖业缺乏适用的科学技术,水产品销售信息不畅,只是靠祖祖辈辈的生产经验和传统的产品销售模式生产经营。

6、村无固定收入、无企业、无厂矿,经济收入来源于转移支付,正常开支无法保障,全靠在职干部垫付使用,到年终结算,日常工作难以开展。

三、民情民意化解措施

1、加快观念转变,增强农民加快增收意识。通过宣讲让农民清楚认识到当前农村发展正面临城市支持乡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大好时期;让农民深刻体会到各项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从上到下重视和支持三农工作;让农民全面了解今后农村面临的新一轮改革趋势和发展方向。通过宣讲让农民强化市场意识,明确市场导向和市场化运作对农户经营的重要性,提高农民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

2、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依靠科学技术,依靠特色产业增收。发展特色产业是农民家庭经营增收的有效途径。经过努力,让村的养殖、2

水产品种植做大做强,成为优势产业,坚持规模化发展、商品化经营,把村培育成优势明显、特色显著的产业村,实现农民增收。

3、培育种养殖基地。要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发展等特点,大力发展水产品种养殖。

4、发展非农产业。采取有力措施,制定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引导广大村民发展以水渔产品为主的二三产业。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5、壮大劳务经济。按照“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模式,走出一条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路子。大力实施“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努力实现培训人数最大化、培训效果最优化,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

6、落实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各项政策,切实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两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切实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民生八大工程”等惠农政策,严格实行“一卡通”,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民手中。

7、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驻点村水利、道路、农田等建设步伐;配合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

8、加强组织领导。当前,我们要把精力放在抓“三农”、促增收上。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综合服务职能,加大对驻点村的支持和帮扶力度。加大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促进水渔产品营销;健全村信息网络,积极推进电子农务,为农民增收提供快捷有效的动态信息服务。

四、活动开展情况

通过本次“三进三同”、”结对交友”活动,我们把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种惠农举措宣传到户、到人,让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和隐患,并有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的稳定,最大化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各种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也切实转变了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了解广大农民所思、所盼、所忧,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通过这次入户走访和兴办实事活动,使广大农户能得到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和农民交谈中能深切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农村各项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尽管农村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信赖是有口皆碑的。开展“进村入户”活动,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对政府的新要求、新期待,了解农村矛盾纠纷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服务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带领农民群众走上富裕的道路。

1、送政策释民惑,群众反响积极。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群众对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创业就业、社会保障、计生医疗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家政策知道得很肤浅,有的甚至一无所知。特别是对办理低保户的标准,列入危房改造对象所需的条件,计生户所应享受的各种保障等不甚了解的群众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深入基层送政策就显的非常及时,也非常迫切,受到了群众的极大欢迎。通过上门走访、座谈、宣讲等多种方式开展政策宣讲,既系统又通俗易懂的将党的相关政策深入到群众中去,群众对送政策的举措呼声很高。这既增强了政策的透明度和知晓度,获得了群众对政策的理 4

解,又增加了工作的公开性和可操作性,便于严格按政策办事。

2、送温暖聚民心,拉近干群关系。在访民情的同时,还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驻点村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这些送温暖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无形中拉近了干群之间的关系,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收集到的民情民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反映各种民生问题,如很多群众要求硬化通往户组的道路;改善水利设施,解决养殖农田灌溉问题;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为农民提供各种致富信息等等。对于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工作队能当场解决的均已当场解决,如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工作组的干部同志了解后,随即记录向有关部门反映,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群众表示满意。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工作组当场不能答复的,记录在案回来后报告上级领导协商后,通过电话或再次走访时答复。我们工作态度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工作成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

通过此次“三进三同”、”结对交友”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群众对各项政策的反映,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民之所想,民之所忧,民之所盼。为驻点村今后的工作明确了方向。下一阶段,与驻点村委会一起,制定出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帮助驻点村农民排扰解难,不断推动“三进三同”、”结对交友”活动的深入开展。

9.民情走访调研报告1 篇九

热能与动力工程10-2张威

一调查目的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最真实状态,针对农村发展中的农民遇到的各方面问题,提出个人看法,希望可以为新农村的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帮助。

二调查内容。

主要针对家庭收入情况、生产生活状况、就业、子女受教育、就医养老等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需要获得的帮助等方面提出若干问题。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出,农村的生活状况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农民在教育,养老以及就业方面也有了新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模式的变化使得家庭中的成员可以有各自的发展空间。

2农民收入的提高使家庭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更加追求生活的质量,已经由单纯的物质需求想精神需求方面转变,从各种途径或许知识,丰富自身。

3社会保障方面的不断完善使农民在受教育,养老,就医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一些农业知识的培训使农民在生产中更高效,养老,就医等方面政策的出台更使得广大农民尤其是一些丧失劳动力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虽然在上述三个方面农村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调查过程中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存在压力,家庭收入过于单一,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难题。很多农村妇女闲赋在家,造成劳动力的浪费,是家庭收入单一的主要原因,适合女性的工作岗位不多和传统固有观念是造成妇女闲赋在家的根本原因。2教育收入不足,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教师资源的缺乏和教学质量的差距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差强人意。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硬件软件落后,造成教育质量不高,城乡差距明显。

3社会保障体制中养老保险的不完善导致农村养老方式的层次化,造就了农民根深蒂固的养老观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子女的负担。

4农村一些惠民政策,相关技术培训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常处于向致富没门路的境地。多方面因素造成一些惠民政策实施不到位,农民没得到根本的实惠。相关的技术培训宣传不到位,在生产中,主要依靠长期积累的经验,先进的农业技术不能及时的指导生产,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很多农民有资金有精力,却没有致富门路。

四建设与对策

1认真贯彻国家对三农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长期,稳定,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

2开展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快速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加大在教育方面的投资,是一项长期,利国利民的举动,不能因为在短期内不能收到明显成效就收到打压。建立更加标准化的中小学,使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和城

里孩子相同的教育,或者说尽量缩小城乡在教育上的差距迫在眉睫。

3建设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增加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支持。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知道的设计上可以采用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社会养老资金国家应给予相应的财政投入。

4广泛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政策宣传活动,对农民实行免费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引导农民致富。

5增加合适女性的工作岗位,缓解农村女性的就业压力,解放女性生产力的同时,也能增加家庭收入。

6重点发展家畜的养殖行业,改变传统模式,增加收入。

部分调查统计

1平均年收入(家庭)

5000以下:19%5000~10000元:30%10000及以上:48%0:0.3%

2收入来源

农作物:15%家畜:7%手工艺:2%外出打工:76%

3主要支出

维持生活:52%子女教育32%医药费9%

为自己养老4%赡养老人1%投资1%

4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满意吗?

很满意5%基本满意15%一般74%不太满意6%

5家庭在读人口目前接受教育的水平:

小学40% 初中32% 高中17%大学11%

6能接受老人送去养老院么?

能12%不能86%不知道2%

7希望得到政府哪方面飞对农民的培训

10.民情日记调研报告 篇十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按照镇党委的安排,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我到南沟村与县环保局的以从局长为核心的共19名干部一同在南沟村对13个村组406户进行了逐户的访民情征求意见调查,按着村的安排,我走访的是第十一村民组,共32户群众,其余12个村民组由县环保局走访。

我把所走访的32户群众的反映意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社会救助方面。自2010年清理整顿不符合享受农村低保条件人户后,从2011年到现在,村委会没在公开、公示享受低保户名单。群众反映有个别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已经得了低保待遇,其中12户群众对此事进行了反映。

二、林权证发放存在的问题。自2008年林业部门为群众规划和丈量了宜林荒山的造林面积,答应办理林权证,把钱收上去了,到现在还没拿到林权证。其中有8户对此事反映比较强烈。

三、电网管理方面。南沟十一组是处于电网的末端位置,低压电线多年失修,处于瘫痪状态。各户的用电设备因电压过低不能使用都在闲置,另外由于低压电线松动导致联电造成18户的18台电视机、8台电冰箱被烧坏,电业部门至今没有答复如何处理。群众希望早日为本组进行低压整改,充分利用电能,保障人身安全。

四、乡村公路建设方面。十一组位于南沟村的小碾西沟沟里面,从沟里到村公路大约有一公里的泥土路和上坡路,每到雨季特别难走,交通闭塞,组里的年轻人找对象都难,所有的百姓都盼望着政府给

修一条柏油路或是水泥硬化路,解决群众走路难得问题。

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群众的期盼对我深有感触。我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有责任为群众向上级反映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篇三:民情日记汇编

第三批市群众工作团

黄桥工业园区(黄桥镇)工作队

二〇一四年

【民情日记】

群众连心卡的处子秀

黄桥工业园区(黄桥镇)工作队 胡成 2014年元月16日 星期四 晴

今天上午11时许,我队在基层调研走访时,接到了来自白庄社区居委会白主任的电话。白主任向我们反映,之前该村正在进行自来水网改造工程,工程实施完成后发现管网某处阀门因为外力原因损坏漏水,导致该村2个组40余户连续三天三夜未能用上自来水。白主任先后向自来水网改造工程负责人和自来水厂工作人员反映了该情况,但均未得到有效解决。在此情况下,白主任想起了黄桥群众工作队,按照发放的黄桥工作队群众联心卡上的联系方式,向我们反映了上述情况,寻求帮助。

为确保该居委会受影响的居民尽快用上自来水,工作队队员吴正前立即联系该水厂的相关负责人,请其迅速组织人力进行抢修。下午5点左右,就在我队即将结束一天的调研 走访活动时,我们接到了白主任的感谢电话。他告诉我们,通过一下午的抢修,受影响的40余户居民已经正常使用上了自来水。

今天,群众连心卡上演了它的处子秀,这张小小的卡片承载着群众对我们工作队的信任,上演了一幕“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精彩剧目。

【民情日记】

寒冬里的暖流

——黄桥群众工作队春节慰问活动纪实

黄桥工业园区(黄桥镇)工作队 秦凡 2014年元月20日 星期一 晴

为了让部分特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确保他们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我们黄桥工作队会同市电视台“暖冬行动”栏目组带上慰问金、食用油、书包、衣服等慰问品对11户家庭开展慰问活动。

“感谢党和政府,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关心,这生活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过!”看着前来慰问自己的黄桥工作队一行,黄桥镇西街社区的汪桂珠老人禁不住热泪盈眶。汪桂珠的老伴因中风瘫痪在床,无儿无女,生活困难。在仔细询问汪桂珠家庭生活和治病情况后,工作队队长顾海荣对汪桂珠说,家里日子过得真不容易,真是难为老人家了。汪桂珠说:“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再苦再累都挺得过去。”顾海荣叮嘱居委会负责人,一定要多关心像汪桂珠这样的困难户,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随后,我们一行人来到朱宏、吴正伟、余凌波、唐城等困难户、孤儿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祝福他们能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通过此次慰问活动,不仅使困难群众和孤儿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每个队员也从中受到了教育。慰问结束后,每个队员都认识到了“有爱就可以融化冰雪,有爱就可以抵挡困难,有爱就能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得到升华”。篇四: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民情日记)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民情日记)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4923 更新时间:2009-5-16 0:38:56 盐津县新华村是一个农业大村,属于典型贫困山区,全村总人口有5324人。近年来,全村近1000人农民外出务工创业,为农村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同时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新华村留守儿童达43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1%,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大。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新华村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儿童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为全面了解新华村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2008年3月以来,笔者本人对新华村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监护情况及教育等等做了调查,发现50%以上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存在生活无助、学业失控、道德失范、心里失衡、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等困难和问题,结合此次调查,现将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华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目前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产生“留守儿童”已超过4390万人。昭通市共有儿童159.51万人,农村儿童124.31万人,农村留守儿童43.26万人,占昭通市儿童总数的27.1%,远远高于劳务输出大省四川22%的比例。新华村有留守儿童430 人,普查统计情况如下表:

隔代监护 亲友监护 无人监护

监护人情其他人监护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况

306人 39人 63人 22人

学龄前 小学生 初中生

双亲高中生人数 辍学人数 就学情况 人数 人数 人数 外出 196人 185人 43人 4人 2人 务工

省内务工 省外务工 儿童 市内务工人其他 父母外出 数 人数 人数 66人 92人 272人

低保家庭3人 全村双亲外出务工儿童总数 430人 数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新华村儿童的监护人多为隔代监护人,即是老人,达到306人,超过50%。新华村留守儿童年龄普遍较小,小学及学龄儿童比例高达84%。而留守儿童父母以出省打工为主,达到了63.3%。父母与孩子相隔千万里,难以照顾到孩子。另外一个数据值得关注,父母双方都外出的留守儿童有430人,超过留守儿童总人数的一半。父母双方都不在身边,他们更难得到父母的疼爱。

1、监护人

农村流动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就意味着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位置的缺失。那么,这些留守孩子跟谁生活在一起,由谁来关心、保护和照顾他们呢?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隔代监护人有306人,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留守孩子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通常情况下,留守儿童需要搬到这些祖辈的家里,如果祖辈一直与他们

住在一起,留守儿童就不需要搬家了。有时候,留守儿童要从自己的村搬到另外一个村去。如果这些老人需要照顾几个儿女的留守孩子,为照顾方便,孩子们一般都要搬到老人家里去住,或者在那里吃饭后再回到自己家独居。

2、被监护的基本方式 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儿童有四种被监护方式。(1)一种是隔辈监护,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90%左右。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这些人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或者受过极少教育。

(2)第二种监护方式是上辈监护,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姑姑、姑父,姨、姨父,干爹、干妈。这类监护比例不是很大。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很不稳定。他们有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如监护人也要外出打工或者被监护者与监护者本人或是跟他们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原因而更换监护人。

(3)第三类是同辈监护,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

(4)最后一种是监护缺失,也就是农村流动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他们还要承担起农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3、就学情况

新华村留守儿童以小学以下儿童为主,留守儿童年龄偏小,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对于学习和生活都还需要大人的指导。这是从小形成良好习惯的阶段。另外这一年龄阶段正是家庭教育占主要位置的时期,是孩子最需要父母关爱的阶段。父母长期外出,一年难得回次家,对他们身心的伤害和亲情缺失的影响很大。

4、父母远距离就业的影响

父母的远距离就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是否能见父母,一年能见几次父母。从上表中可以得出,新华村以出省务工为主,打工地离家乡很远。许多父母为了省下路费钱,一连几年都不曾回家一次。远距离的打工既不利于父母回家看孩子,也不利于孩子放假去看父母。因而容易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灵沟通陌生化”。

二、留守儿童现状的产生根源及其分析

从新华村来看,农民工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最直接的根源。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分析原因。

1.从新华村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

我国常年约有1.2亿的农民工在全国各地不断的流动,新华村约有近1000人的农民工常年流向各地,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新华村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

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新华村的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2.从新华村的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 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新华村农民选择了离开土地,到沿海地区、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从国家农业部200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劳动力不外出的原因中“怕影响子女上学”仅占第一、第二选择的6.7%。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就是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3.从新华村的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

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4.从新华村的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三、新华村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安全问题。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学校的事情。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孩子往往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如在四川出现了一个13岁女孩“留守”家中被堂伯父诱奸生子的案件,陕西甚至出现校长借辅导作业之机,诱奸学生的案件等等,像这样的案件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此外,由于父母不在孩子的身边,孩子缺乏亲情的温暖照顾,导致孩子轻生自杀的案例也不少。第二,心理人格问题。据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二是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三是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

第三,道德品行问题。留守儿童一般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如果是由祖父母来隔代抚养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而托付亲戚照管的,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而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也十分有限。所以留守孩子由于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中,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且难以及时得到纠正,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四,学习问题。那些有祖父母隔代抚养的孩子,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帮助和指导。而双亲有一方在家的孩子同样很难得到父母在学习上的辅导。因为留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绝大多数农民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接受学校好的教育,日后有出息,不再走自己的路。但往往事与愿违,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大多数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当然一部分留守孩子学习认真,但外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孩子学习压力大,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一部分儿童由于自控力差,无人督促学习,再加上受外界的影响,认为学习与否都一样,对学习毫无兴趣。笔者认为,造成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一是社会保障乏力;二是父母关爱的缺失;三是监护人能力有限;四是学校教育不到位。

四、对策建议

如何来教育、管理和监护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在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1、家庭方面

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单方面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情况严重的问题,可以通过兴办农村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家长学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2、学校教育管理方面 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机制。学校是直接教育管理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实体,教育措施的制定应当包容更多的关爱帮助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内容,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和呵护。(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在学校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情况;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3)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如亲子活动等,加强家长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儿童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推行寄宿制管理,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可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

(4)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工、青、妇群众组织要充分发挥协调、维护、教育和服务职能,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出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着力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要认真履行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责,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长学校等家教服务网络,进一步规范农村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组织编写适合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特点的家庭教育辅导材料,培训一批家庭教育骨干,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和监护人改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3、社会舆论监督方面

目前,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问题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足够重视。首先,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村民认为这是家庭的 “私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家长的责任,“别人的孩子,我们不好去管”。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障碍。因此,要维护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权益、帮助父母正确履行自身职责、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问题,就要有一个舆论环境,大众传媒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了。

其次,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千万个家庭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因此,这是一个需要动用全社会力量才能解决或缓解的大问题。大众媒体要引导政府的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关心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促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上一篇:广州市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及使用说明书下一篇:食药监局2011年今年完成情况和明年工作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