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统计上机实验题(11篇)
1.计算机统计上机实验题 篇一
学 院 专 业 年级班别 姓 名 指导教师
管理统计学实验报告
2015年12月
第3章
例3.1①实验题目
表3-1是8名学生4门课程的考试成绩数据(单位:分)。试找出统计学成绩等于75分的学生,英语成绩最高的前三名学生,四门课程成绩都大于70分的学生。
②实验步骤
图3-1 统计学成绩等于75分的学生.图3-2 英语成绩最高的前三名学生
图3-3 四门课程成绩都大于70分的学生
例3.2①实验题目
在某大学随机抽取30名学生,调查他们的性别、家庭所在地、平均月生活费支出、平均每月购买衣物支出和购买衣物时所考虑的首要因素等,得到的数据如下表。试建立一个数据透视表,在表的行变量中给出性别和买衣物首选因素,在列变量中给出学生的家庭所在地区,对平均月生活费和月平均衣物支出进行交叉汇总。
②实验步骤
图3-4 数据透视表
例3.3①实验题目
为研究不同类型软饮料的市场销售情况,一家调查公司对随机抽取的一家超市进行调查。表3-3是调查员随机观察的50名顾客购买的饮料类型及购买者性别的记录。生产频数分布表,观察饮料类型和顾客性别的分布状况,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②实验步骤
图3-5 不同类型饮料和顾客性别的频数分布表
图3-6 饮料类型的条形图
图3-7 顾客性别的条形图
图3-8 饮料类型和顾客性别的复式条形图
图3-9 不同类型饮料的帕累托图
图3-10 不同类型饮料构成的饼图
图3-11 按性别绘制的不同类型饮料构成的复式饼图
例3.4①实验题目
表3-9是2006年北京、上海和天津地区按收入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数据。绘制环形图比较三个地区的生产总值构成。
②实验步骤
图3-12 北京、shanghai、天津地区收入法下生产总值构成的环形图
例3.5①实验题目
在一项有关城市住房问题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甲乙两个城市各抽样调查300户,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您对您家庭目前的住房状况是否满意?”要求回答的类别依次如下:
1、非常不满意;
2、不满意;
3、一般;
4、满意;
5、非常满意。②实验步骤 图3-13 甲、乙城市家庭对住房状况评价的频数分布表及
甲城市家庭对住房状况评价的累积分布图
例3.6①实验题目
表3-12是某电脑公司2005年前4个月每天的销售量数据(单位:台)。试对数据进行分组。
②实验步骤
图3-14 某电脑公司销售量的频数分布表
(一)(二)
(三)例3.7①实验题目
从某大学经济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1人,对8门主要课程的考试成绩进行调查,所得结果如表3-16所示。试绘制各科考试成绩的比较箱图,并分析各科考试成绩的分布特征。
②实验步骤
图3-15
例3.8①实验题目
已知1991-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单位:元),如表3-17所示。试绘制线图。
②实验步骤
图3-16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线图
例3.9①实验题目
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与降雨量和温度等有一定关系。为了解它们 之间的关系形态,收集到如下数据。试绘制小麦产量与降雨量的散点图,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②实验步骤
图3-17 小麦产量与降雨量的散点图
图3-18 小麦产量与降雨量和温度的气泡图
例3.10①实验题目
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各项生活消费支出构成数据如表所示。试绘制雷达图。②实验步骤
图3-19 2003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构成的雷达图
第5章
例5.16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计算二项分布概率值
②实验步骤
例5.18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计算泊松分布概率值
②实验步骤 5.4.2①实验题目
用Excel绘制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曲线
②实验步骤
例5.22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计算正态分布概率值
②实验步骤 例5.24①实验题目
用Excel绘制正态概率图进行数据正态性的评估
②实验步骤
第9章
例9.1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计算P值
②实验步骤
第10章
表10-6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②实验步骤
表10-10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进行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
②实验步骤 表10-15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进行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②实验步骤
第11章
例11.7①实验题目
数据分析-相关系数的计算应用
②实验步骤
例11.9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进行回归分析
②实验步骤 例11.9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进行残差分析
②实验步骤
不良贷款与贷款余额回归的残差图
练习题11.1①实验题目
书本课后练习题11.1
②实验步骤(1)产量与生产费用散点图: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为正线性相关关系。(2)产量与生产费用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0.920232。(3)略。
练习题11.5①实验题目
书本课后练习题11.5
②实验步骤(1)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运送距离与运送时间之间为正线性相关关系。
(2)运送距离与运送时间之前的线性相关系数R=0.948943,R>0.8,表明运送距离与运送时间之间有较强的正线性相关关系。(3)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0.948943R Square0.900492Adjusted R Sq0.888054标准误差0.480023观测值10方差分析df回归分析残差总计SSMSFSignificance F116.6816216.6816272.395852.79E-0581.8433790.230422918.525Coefficients标准误差t StatP-valueLower 95%Upper 95%下限 95.0%上限 95.0%Intercept0.1181290.3551480.332620.74797-0.700840.937101-0.700840.937101X Variable 10.0035850.0004218.5085752.79E-050.0026130.0045570.0026130.004557 ˆx。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0.1181290.003585
练习题11.7①实验题目
书本课后练习题11.7
②实验步骤(1)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航班正点率与顾客投诉次数之间为负线性相关关系。(2)
ˆ430.18924.7x。回归系数表示航班正点率每增加1%,顾客计算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投诉次数平均下降4.7次。
(3)回归系数检验的P-Value=0.001108<0.05),拒绝原假设,回归系数显著。
ˆ80430.18924.78054.1892(次)(4)y(5)略。
练习题11.10①实验题目
书本课后练习题11.10 ②实验步骤
ˆ13.62542.3029x;判定系数R93.74%,表明由上述结果可知:回归方程为y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高;估计标准误差se3.8092。
2练习题11.13①实验题目
书本课后练习题11.13 ②实验步骤
ˆ46.291815.23977x 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第12章
练习题12.4①实验题目
书本课后练习题12.4
②实验步骤
(1)
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0.807807R Square0.652553Adjusted R Sq0.594645标准误差1.215175观测值8方差分析df回归分析残差总计SSMSFSignificance F116.640116.640111.268810.01528868.8599031.476651725.5Coefficients标准误差t StatP-valueLower 95%Upper 95%下限 95.0%上限 95.0%Intercept88.637681.58236756.015882.17E-0984.7657792.5095984.7657792.50959X Variable 11.6038650.4777813.3569050.0152880.4347772.7729520.4347772.772952 得到估计的回归方程:
yˆ88.6376811.603865x1(2)
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0.958663R Square0.919036Adjusted R Sq0.88665标准误差0.642587观测值8方差分析df回归分析残差总计SSMSFSignificance F223.4354111.717728.377770.00186552.0645920.412918725.5P-value4.57E-080.0006530.009761Lower 95%Upper 95%下限 95.0%上限 95.0%79.1843387.2758579.1843387.275851.5085613.0718061.5085613.0718060.4765992.1253790.4765992.125379 Coefficients标准误差t StatIntercept83.230091.57386952.88248X Variable 12.2901840.3040657.531899X Variable 21.3009890.3207024.056697得到估计的回归方程:
yˆ83.2300922.290184x11.300989x2
(3)(4)(5)略。练习题12.6①实验题目
书本课后练习题12.6
②实验步骤
(1)
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0.947362R Square0.897496Adjusted R Sq0.878276标准误差791.6823观测值20方差分析df回归分析残差总计SSMSFSignificance F***3546.696973.88E-***760.91997831680P-value0.7990360.1310990.0013070.057088Lower 95%Upper 95%下限 95.0%上限 95.0%-1069.021366.419-1069.021366.419-0.270631.900105-0.270631.9001050.3733051.2686540.3733051.268654-0.004580.274665-0.004580.274665 Coefficients标准误差t StatIntercept148.7005574.42130.25887X Variable 10.8147380.5119891.591321X Variable 20.820980.2111773.887646X Variable 30.1350410.0658632.050322得到估计的回归方程:
yˆ148.7004540.814738x10.820980x20.135041x3
(2)(3)(4)略。练习题12.9①实验题目
书本课后练习题12.9
②实验步骤
(1)
销售价格y购进价格x1销售费用x2销售价格y1购进价格x10.3089521销售费用x20.0012141(3)
1-0.85285761(2)根据(1)中结果,用购进价格和销售费用来预测销售价格无用。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0.593684R Square0.35246Adjusted R Sq0.244537标准误差69.75121观测值15方差分析df回归分析残差总计SSMSFSignificance F231778.1515889.083.2658420.0737221258382.784865.2321490160.93t StatP-valueLower 95%Upper 95%下限 95.0%上限 95.0%Coefficients标准误差Intercept375.6018339.41061.106630.290145-363.911115.114-363.911115.114X Variable 10.5378410.2104472.5557110.02520.0793170.9963650.0793170.996365X Variable 21.4571940.6677072.1823860.0496810.0023862.9120010.0023862.912001 得到估计的回归方程:
yˆ375.6018290.537841x11.457194x2
F检验表明,y与x1、x2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t检验表明,自变量x1、x2对因变量y的影响均显著。
(4)(5)略。
(6)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
问题与讨论
由于和书上使用的excel版本不一致,使用方法和步骤也不同。例如创建数据透视表时,就需要在网上搜索相应版本的使用方法。在一张excel表里不能存在两个数据透视表,使得数据处理不够方便。另外在数据分组时只能手动输入每一个分组,比较麻烦。第5章、第9章和第10章实验题目较为简单,没有出现什么问题。第11章、12章练习题通过excel计算能很有效率得出答案。
2.计算机统计上机实验题 篇二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上机实验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66-02
进入21世纪,教育部专门针对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三层教学课程体系[1]。《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即隶属于这一教学课程体系,在各所高校普遍开设。
对高校学生来讲,系统而完整地学习计算机类课程,不仅要掌握基础性理论知识,更要结合上机操作,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校的计算机课程设计中,均在基本的理论授课之外配以相当比例的上机实验,且实验教学的作用举足轻重。以下笔者将从高等院校计算机类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出发,针对学生上机实操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方法优化,就如何提升计算机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探索论述。
计算机类的课程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其特点就是实践性非常强。《C语言程序设计》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程序、设计程序的能力,以及利用C语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只有通过上机演练,将C语言源程序经由计算机系统的编译、运行、调试,并最终得到预期结果,才算真正完成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让学生学会怎样设计算法、构造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C语言程序设计》如此,其他高校计算机类课程也是如此。但在实际的上机实验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充分认识实践演练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的实验课程学习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部分学生对待计算机课程配套实验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认为可有可无,甚至是当作放松、游戏的契机,逃课现象时有发生。
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不能提前预习实验内容并认真听取老师对实验任务的布置和讲解,对实验内容不求甚解,上机操作随大流,甚至机械、盲目。
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遇到问题就停下来发呆,不会积极地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
举一反三的能力欠缺,同类问题再次遇到时仍无法解决。
缺省自我思考、钻研的过程,上机运行一遇阻碍即寻求他人帮助。
实验报告的撰写过于程式化,不能很好地体现上机操作的具体过程,如源程序设计、所遇问题、如何解决、最终结果等。
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一课,不少接触计算机较多的学生自以为简单,对上机操作不重视,不屑于实践练习,从而导致很多细节性的重要操作掌握不好。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不同,为合理设置实验课程的饱和性,有的教师允许学生上机练习完成后在实验室撰写实验报告;由此造成少部分同学本末倒置,以实验报告的书写为上机目的,依据教程草草“编”完后,不再认真对待上机操作。
针对以上学生在上机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授课教师应认真究其原因、深入探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上机实验的顺利进行。如何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实验课程的教学管理,强调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要在实验课堂杜绝游戏。
其次,在实验题目的设置上,需根据教学大纲及每一阶段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选取,切实做到上机实验与理论学习相同步,以便趁热打铁,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同时,多设置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题目,打破课本内容原有的组织顺序,从典型的程序案例入手,重组课堂教学的逻辑体系结构[2],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 “趣味”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去练习、思考和探究,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以达到较为理想教学效果。
再次,总体的实验课程设置思路应本着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不断以实践巩固理论、以理论支持实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綜合应用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参照,设置必做题与选做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除此之外,为提升计算机上机实验课程的学习效果,还应注重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将实验预习作为作业布置,并强调其重要意义所在,有条件可在上机操作前进行简单提问、检查。
认真对待实验报告,建立实验报告的批阅、返还、订正制度,让学生明确自己上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去修正、改进。
“一对一”上机辅导的努力实现,切实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督促和指导。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高等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囊括的均是逻辑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既讲思维方式,又讲动手能力,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课程组织设计的过程中,要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从课程、学生、自身等多个侧面进行综合考虑,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拓展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把计算机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等融入到具体的操作实例中来,通过教师示范性的指导演示和学生不断的自我尝试,在切切实实的操作演练中让学生体会并领悟计算机技术的魅力,并进一步总结、探究、延伸,从而不断提升其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6.
[2] 何元惠,高占国,杨静.C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3):209.
[3] 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计算机统计上机实验题 篇三
第34题、 ****** 本套题共有4小题 ******
(1)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文档 WD181.DOC,插入文件WT181.DOC的内容,将全文设置为小四号仿宋_GB2312字体,分散对齐,所有“工程”设置为黑体、加粗。存储为文件WD181.DOC。
(2)新建文档 WD182.DOC,插入文件WD181.DOC的内容,将正文部分复制 1 次,将两段合并为一段。设置首字下沉 4 行,距正文 0.5 厘米。存储文件WD182.DOC。
(3)制作4行4列表格,列宽2厘米,行高16磅。填入如下表所要求的文字和数据,表中的文字和数据水平方向为居中对齐, 垂直方向为底端对齐,存储为文件WD183.DOC。
(4)新建文档WD184.DOC,插入文件WD183.DOC的内容,并将第一行设置黄色底纹,统计A、B的合计添加到C列。存储为文件WD184.DOC。
第35题、 ****** 本套题共有4小题 ******
(1)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WD111.DOC文件,插入文件WT111.DOC的内容。将标题设置为小三号,楷体_GB2312,加粗,居中。正文设置为小四号仿宋_GB2312字体,存储为文件WD111.DOC。
(2)新建WD112.DOC文件,插入文件WD111.DOC的内容。将正文部分左缩进 2.5厘米,右缩进1.5厘米,行距16磅,居中对齐,存储为文件WD112.DOC。
(3)新建WD113.DOC文件,建立四行四列表格,列宽2.8厘米,行高17磅,设置表格边框为1.5磅单实线,表内线0.5磅单实线,存储为文件WD113.DOC。
(4)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WD114.DOC文件,插入文件WD113.DOC的内容。表格中,填入如图所示的数据,最右一列各单元格中计算填入相应行左边三列单元格内数据之和,最下一行各单元格中计算填入相应列前三行单元格内数据之平均值。全部计算完毕后,存储为文件WD114.DOC。
第36题、 ****** 本套题共有4小题 ******
(1)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WD121.DOC文件,插入文件WT121.DOC的内容。将标题设置为四号,楷体_GB2312,加粗,居中。正文设置为小四号仿宋_GB2312,存储为文件WD121.DOC。
(2)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WD122.DOC文件,将文件WT121.DOC的内容中的“标准化……之后趋于集中。”一段插入,把“标准化”三字下沉两行,距正文0.4 厘米。正文中英文字母全部改为小写,正文全部文字加下划线(单线),存储为文件WD122.DOC。
(3)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 WD123.DOC文件,建立四行四列表格,列宽 2.2厘米,行高14磅,设置表格边框线为单实线1.5磅,表内线为单实线0.5磅,存储为文件WD123.DOC。
(4)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 WD124.DOC文件,插入文件WT122.DOC的内容。将表格最右一列拆分为三列, 将所有表格线设置为红色;表格单元格中的字符水平居中,颜色为蓝色。存储为文件WD124.DOC。
第37题、 ****** 本套题共有4小题 ******
(1)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WD131.DOC文件,插入文件WT131.DOC的内容。将标题设置为三号,仿宋_GB2312,加粗,居中。 正文按每个标点分一段,设置为四号楷体_GB2312,全部居中,倾斜。存储为文件WD131.DOC。
(2)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WD132.DOC文件,插入文件WD131.DOC的内容。将正文部分各行加项目符号◆,第一段文字加边框;第二段文字加下划线(单线);第三段文字下加波浪线;第四段文字设置阴影。存储为文件WD132.DOC。
(3)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WD133.DOC文件,建立五行四列表格,列宽3厘米,行高18 磅,设置表格边框为双窄线1.5 磅,表内线 0.5 磅单实线,存储为文件WD133.DOC。
(4)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WD134.DOC文件,插入文件WT132.DOC的内容。将表格最下一行修改为如图所示的形状;表格线设置为蓝色;表格单元格中的字符水平居中,颜色为红色。存储为文件WD134.DOC。
第38题、 ****** 本套题共有4小题 ******
(1)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WD141.DOC文件,插入文件WT141.DOC的内容。将标题设置为三号,仿宋_GB2312,加粗和文字蓝色底纹,居中。 正文按每个标点分一段,设置为四号楷体_GB2312,全部居中。存储为文件WD141.DOC。
(2)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WD142.DOC文件,插入文件WD141.DOC的内容。将正文部分各行的最后两个字加着重号,第一段文字加下划线(单线);第二段文字加边框;第三段文字设置为空心;第四段文字设置阴影。存储为文件WD142.DOC。
(3)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 WD143.DOC文件,建立五行四列表格,列宽 2.6厘米,行高 20 磅,表格边框为 1.5 磅实线,表内线 0.75 磅实线,存储为文件WD143.DOC。
4.计算机统计上机实验题 篇四
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二、提交到个人10m硬盘空间的内容及截止时间
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文件和.exe文件)。
3.截止时间: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关机时为止,届时服务器将关闭。
三、实验报告要求及上交时间(用a4纸打印)
1.格式: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
① 实验名称:
② 实验目的:
③ 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
④ 源代码:(.c的文件)
⑤ 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
2.对c文件的要求:
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 可读性:有注释。
b 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 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分层缩进、隔行书写。
3.上交时间:12月26日下午1点-6点,工程设计中心三楼教学组。请注意:过时不候哟!
四、实验报告内容
0.顺序表的插入。
1.顺序表的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插入。
3.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删除。
注意:1.每个人只需在实验报告中完成上述4个项目中的一个,具体安排为:将自己的序号对4求余,得到的数即为应完成的项目的序号。
例如:序号为85的同学,85%4=1,即在实验报告中应完成顺序表的删除。
2.实验报告中的源代码应是通过编译链接即可运行的。
5.计算机统计上机实验题 篇五
实验一熟悉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一个C程序的方法
一、实验目的1.熟悉C语言编程环境创天中文版VC++6.0,掌握运行一个C程序的基本步骤,包括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在磁盘上新建一个文件夹,用于存放C程序,如C:liming
2.调用编辑程序
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短句“Hello World!”。输入以下程序,并进行编译和运行。源程序
#include
int main(void)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运行结果
Hello World!
具体操作步骤见《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第1页-第4页。
3.编程题1
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短句“What is a computer?”
4.编程题2
改写下列程序,求1-100中能被6整除的所有整数的和,并在编程环境中验证该程序的运行结果。
#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i, sum=0;
for(i=1;i<=100;i++)
if(i%2= = 0)sum=sum+i;
printf(“%d”, sum);
return 0;
}
6.语法分析上机实习题2014 篇六
(一)为必做题,(二)和
(三)任选一题。
语法分析上机实习题
(一)对于如下的文法,试编写调试一个语法分析程序:
E → E+T | T
T → T*F | F
F → P^F| P
P→(E)| i
要求和提示:
(1)可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语法分析方法(LL(1)、算符优先、递归下降、SLR(1)等)作为编制语法分析程序的依据。
(2)对于所选定的分析方法,如有需要,应选择一种合适的数据结构,以构造
所给文法的机内表示。
(3)能进行分析过程模拟。如输入一个句子,能输出与句子对应的语法树,能
对语法树生成过程进行模拟;能够输出分析过程每一步符号栈的变化情况。
(二)First集和Follow集生成算法模拟
【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由给定文法生成First集和Follow集并进行简化的算法动态模拟。(算法参见教材)
【基本要求】
动态模拟算法的基本功能是:
(1)输入一个文法G;
(2)输出由文法G构造FIRST集的算法;
(3)输出First集;
(4)输出由文法G构造FOLLOW集的算法;
(5)输出FOLLOW集。
E的first集
T的first集
F的first集+1*()i 1 11 1 1 1
【测试数据】
输入文法:
E->TE’
E’->+TE’|ε
T->FT’
T’->*FT’|ε F->(E)|i
(三)FirstVT
集和LastVT集生成算法模拟
【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由给定文法生成FirstVT集和LastVT集的算法动态模拟。(算法参见教材P90——92FirstVT和LastVT的构造算法)
【基本要求】
动态模拟算法的基本功能是:(1)输入一个文法G;
(2)输出由文法G构造FIRSTVT集的算法;(3)输出FirstVT集;
E的firstVTT的firstVTF的firstVT
(4)输出由文法G构造LastVT集的算法;(5)输出LastVT集。
+1
*
()
i 1 1 11
1【测试数据】
输入文法: E->TE’
E’->+TE’|ε T->FT’
T’->*FT’|ε F->(E)|i
实习报告内容:
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内容、采用的数据结构、算法描述、运行结果、调试情况、设计技巧及体会、源程序清单。
实验报告封面:
题目: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7.计算机统计上机实验题 篇七
第三章 综合指标
1. 见教材P432
2. 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
18?20?23?25
?122.86%
70
方法一:从第四年第二季度至第五年第一季度产量之和为:16?18?17?18?69?万吨?,还差1万吨达到原计划
70万吨。根据题意,设第五年第二季度提前x天达到70万吨完成任务。
20*(91-x) 16x
?(18?17?18)??68(天),所以截止第五年第四季度为止提前6个月零
1991
68天完成任务。
方法二:从第四年第三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产量之和为:18?17?18?20?73?万吨?,比计划数70万吨
多出3万吨。根据公式: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达标期提前完成时间?超计划提前完成时间
超出计划完成产量
?计划期月数-达标期完成月数?
达标季(月)产量-上年同季(月)产量
73-70
?(60-54)? ?8.25(月)也就是大约8个月零8天(也即是6个月零68天)。
1620-33
(根据第三章PPT也可以得出答案,鉴于很多同学都不理解PPT上的`方程,给大家一个计算公式,
将数值带入公式即可以得出答案)
实际完成数1?10%
???100%?101.85%3. 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计划完成数1?8%
所以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1.85%完成。
实际完成数(%)92%(%)???102.22% 4. 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计划完成数(%)90%
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还差2.22%完成计划。
实际完成数105%5. 因为,计划完成程度指标?;所以103%?计划完成数计划完成数
105%
解得:计划完成数??101.94%,比去年增长1.94% 103%
6. 见教材P432
7. 见教材P433
甲
乙
m675000???270(千克/亩)m2500?x
xf?625000?250(千克/亩)?
f2500
在相同的耕地自然条件下,乙村的单产均高于甲村,故乙村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做得好。但由于甲村的平原地所占比重大,山地所占比重小,乙村则相反,由于权数的作用,使得甲村的总平均单产高于乙村。
??x?
10.
11.
见教材P433
f
?103.9%
G?0.9574?0.9222?0.963?94.74%或参照课本P99
平均本利率为:
G??X1f1?X2f2? ??? ?Xnfn
f
12. ?.02?1.043?1.056?1.074?1.082 ?105.49%
G?1?5.49%
?
Xff
?
2%?4%?3?5%?6?7%?4?8%?2
16
?5.50%?f
Me?XL?600
?275??Sm?1fm?256
?25
??f600?
?300?? ??
?d ?22?
??275?300为中位数所在组???
133
?275?8.25 ?283.3(千克/亩)
?1
M0?XL??d
?1??2
?275?
133?84
(133-84)?(133-119)
?25
?275?19.45 ?294.5(千克/亩)
(?众数所在组为275―300)
600
?103
f?600?150Q1?225??25 ?
6944
?225?17.03?242.03(千克/亩) ?Q1在225―250之间 3?600
?3893f3?600
Q3?300??25 ???450
11944
?300?12.82?312.82(千克/亩) ?Q3在300―325之间(2)
R=500-150=350(千克/亩)
X?Xf25068? A.D.???41.78(千克/亩)
f600
(3) “
(4) 根据以上计算, 294.5千克/亩>283.3千克/亩>277.96千克/亩,即M0>Me>X,故资料分布为左偏(即下偏)。
X甲?X乙
xf?300?1.5(件/人)f200m180???1.8(件/人)100?x
? X甲?X乙 ?乙单位工人生产水平高。(2)
σ甲?σ乙?
(x?)f
f(x?)f
f
22
?
90
?0.45?0.67(件/人)200
36
??0.60(件/人)100
?
V甲?
V乙?
σ甲0.67?100%??100%?44.7%甲1.50σ乙0.6?100%??100%?33.3%乙1.8
?V甲?V乙, ?乙单位工人生产水平整齐
15.
8.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 篇八
第1次实验:
实验1 C程序的运行环境
实验报告:
四、实验项目
第2次实验:
FTP上的 实验2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书上的实验2 暂时不做
实验报告:2.4 完善程序【实验2.7】【实验2.8】,2.5 改错程序【实验2.10】,2.6 自己练习.1第3次实验:
实验书上:实验2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请填写电子实验报告
第4次实验:
FTP上的 实验3 顺序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请填写电子实验报告
第5次实验:
实验书上:实验3顺序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P12:2代码,(1)~(9)运行结果及分析
P14:四:
1、2第6次实验:
FTP上的 实验4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
实验报告:
4.4 完善程序【实验4.5】【实验4.6】
4.5 改错程序【实验4.7】
4.6 自己练习
1.编写程序,从键盘输入一行以回车结束的字符,统计并输出输入字符的个数。
第7次实验:
实验书上:实验四
第8次实验:
FTP上的实验5 数组程序设计(1)
实验报告:
6.4 完善程序
6.5 改错程序
6.6 自己练习1、2
第9次实验:
实验书上实验5
第10次实验:
FTP上的 实验8 函数程序设计(1)
8.4 完善程序
8.5 改错程序
8.6 自己练习
1.编写程序,输出1~100之间各位数的乘积大于各位数的和的数。要求判断各位数的乘积大于各位数的和用函数实现。
3.编写程序,输出100以内的正整数中包含数字3,5,7中的一个的数。要求判断一个数中包含数字3,5,7中的一个的数用函数实现。
第11次实验:
9.上机实验八 篇九
一、实验目的1、熟悉visual C++上机环境,进一步掌握C语言的结构特点。
2、进一步掌握图的基本概念及其含义。
3、掌握查找的结构特征,以及各种存储结构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4、掌握查找的基本运算及其实现。
二、实验内容(参照课本上的第220页)
设计一个算法,实现折半查找算法。
三、实验要求
参照课本220页算法9.2
四、实验报告要求(参照《数据结构题集》第83页实验报告模板)
10.C++上机实验报告 篇十
姓名:王小宁
班级:
学号:
031012 1234
第一题:
题目:
编写一个类,声明一个数据成员和一个静态数据成员,其构造函数初始化数据成员,并把静态数据成员加1,其析构函数把静态数据成员减1.(1)编写一个应用程序,创建该类的3个对象,然后显示其数据成员和静态数据成员,再析构每个对象,并显示它们对静态数据成员的影响。
(2)修改该类,增加静态成员函数并访问静态数据成员,并声明静态数据成员为保护成员。体会静态成员函数的使用,静态成员之间与非静态成员之间互访问题。
编程思想:
首先,定义一个类,其中含有两个类的私有变量,一个静态数据变量,定义构造函数,将初值赋给两个私有变量,并将静态数据变量加1,并显示.定义一个析构函数,并通过析构函数将静态成员变量减1.并显示。
修改以上的类,增加一个静态成员函数并通过静态成员函数来访问静态成员变量。在主函数中利用一个指向函数的指针指向这个静态成员函数,并通过这个指针来访问类中的静态数据。代码实现:
代码1:
#include
static int count;
A(int a=0,int b=0)
{
X=a;
Y=b;
count++;
cout<<“startcount=”< count--; cout<<“overcount=”< int GetX(){return X;} int GetY(){return Y;} private: int X,Y;};int A::count=0;int main(){ int *countp=&A::count;A z(2,3);cout<<“x=”< cout<<“x=”< 问题及心得: 在这次试验中,我理解了静态变量与普通变量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在实验过程中因未初静态变量始化而无法通过编译,并且注意到静态变量一定要在类外初始化。 题目2: 创建一个Person类,该类中有字符数组,表示姓名、街道地址、市、省和邮政编码。其功能有修改姓名、显示数据信息。要求其功能函数的原型放在类定义中,构造函数初始化每个成员,显示信息函数要求把对象中的完整信息打印出来。其中数据成员为保护的,函数为公有的。 编程思想: 创建一个PERSON类,定义姓名、街道地址、市、省和邮政编码分别为CHAR型的指针私有型变量。在定义公有型的构造函数,并在构造函数中申请动态内存来保存初始化的内容,并用相应的私有性的指针变量指向,再利用复制函数则指针中将会存放入输入内容。定义公有的析构函数释放动态申请的空间。定义一个公有的改变函数改变其中一个变量,方法与构造函数相似。 代码实现: #include private: char *name;char *street;char *pro;char *city;char *code; public: Person(char *aname,char *astreet,char *apro,char *acity,char *acode){ name=new char[strlen(aname)+1]; strcpy(name,aname); street=new char[strlen(astreet)+1]; strcpy(street,astreet); pro=new char[strlen(apro)+1]; strcpy(pro,apro); city=new char[strlen(acity)+1]; strcpy(city,acity); code=new char[strlen(acode)+1]; strcpy(code,acode); cout<<“constructor”< delete[] name; delete[] street; delete[] pro; delete[] city; delete[] code; cout<<“destructor”< delete[] name; name=new char[strlen(aname)+1]; strcpy(name,aname);} void show(){ cout<<“姓名:”< cout<<“街道地址:”< cout<<“省份:”< cout<<“城市:”< cout<<“邮政编码:”< 运行结果: 一、单选题 1.“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 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 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 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 2.从本质上讲,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类在()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A思想发展 B社会实践 C科学研究 D哲学思维 3.信念的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A信仰 B理想 C信念 D意志 4.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A、人生的指路明灯 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5.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这里强调说明的是()A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互助 B艰苦奋斗是革命斗争的传家宝 C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统一的D科学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6.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是()A.坚定的信念 B.对理想的美好向往 C.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D.为理想而献身 7.确立科学信念的根本途径是()A、设计理想 B、理论学习C、社会实践 D、人际交往 8.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可能性 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历史必然性 9.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A人生的指路明灯 B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C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D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10.“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A.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 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1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这是因为() A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B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 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动变为现实 1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A理想就是现实 B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D 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13.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 B.爱国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共产主义 14.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是()A.社会主义荣辱观 B.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C.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5.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多选题 1.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A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B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C把理想转变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勇于实践 D只要付诸行动,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能成为现实 2.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A逆境往往可以把人打倒和打垮 B受磨难而奋进才是身处逆境的学问 C逆境消解了实现理想的可能性 D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逆境 3.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 A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 B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 C理想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一种特殊放映,是对现实存在的一种扬弃的反映 D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E理想总是带有不切实际的部分 4.理想() A、是指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是幻想 C、既高于现实,又来源于现实 D、是远离现实的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第二章 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 一、单选题 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追求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 2.“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亲仁善邻”、“四海之内皆兄弟”等著名言论体现了()的中华民族精神。 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 3.“人心齐,泰山移”,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再一次证明,凝聚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A.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爱国主义 D.文化传统 4.“禾苗离土即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体现的是()A祖国对国土的依赖关系 B人民对故土家园的依赖关系 C国土对祖国的依赖关系 D故土家园对人民的依赖关系 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A大力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 B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中国 C发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D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6.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是()A内在一致的 B相互联系的 C相互独立的 D相互冲突的 7.下列关于爱国的说法,错误的为() A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必须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轰轰烈烈地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 B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报效祖国的方式 C当代大学生,应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D一个人只要尽己所能,哪怕只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很微小的贡献,也可以无愧于爱国者的称号 二、多选题 1.下面关于爱国主义的论述正确的是()A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B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涵 C在共产主义社会,爱国主义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 D在阶级社会,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 2.下列词句中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有:()A精卫填海 B大禹治水 C讲信修睦 D天下为公 E愚公移山 3.时代精神() A体现了民族的特质 B形成和发展于新的历史条件下 C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D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E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第三章 “三观”与人生价值 一、单选题 1.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既不能自视清高,看不起别人,也不能自卑自怯,自暴自弃。这是人际交往中() A.谦让原则的要求 B.平等原则的要求 C.互助原则的要求 D.友爱原则的要求 2.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A、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 B、个人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 C、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的自我完善 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 3.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A.个人的自身条件 B.动机和效果的尺度 C.劳动和贡献的尺度 D.个人需要的满足 4.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是()A.掌握科学知识 B.提高自身素质 C.社会实践 D.树立远大理想 5.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A.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 B.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C.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D.人与劳动对象的和谐 6.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事例告诉我们()A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D人生目的决定保持什么样的人生精神状态 7.有的人身处逆境而百折不挠,有的人在顺境中却长吁短叹,有的人笑对人生,有的人看破红尘,,这些都是()的表现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理想 D人生信念 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的是()的问题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理想 D人生态度 9.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 A自我与他人 B索取与享受 C劳动与创造 D贡献与索取 10.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应该是()A个人的社会存在 B个人的行为动机 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11.“个人的脆弱性和种种限制。使得他无法单独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只凭个人的力量来应付自己的问题。他必然无法保持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将人类的生命延续下去。”这说明,个人的生存、人类的发展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A激烈竞争 B良好合作 C相互利用 D信任尊重 二、多选题 1.爱因斯坦说:“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A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要看社会对他的满足程度 B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D对社会贡献越大,摆脱“自我”的程度也就越大,个人的人生价值就越大 2.“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这句话的含义包括()A人生价值的本质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一个高尚的人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C一个人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得为社会创造价值 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3.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是()A、世界观包含人生观 B、世界观决定、制约着人生观 C、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D、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E、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 4.下列有关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也有合作 B.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相辅相成 C.竞争就是将对手击败,无须合作 D.竞争与合作是截然对立、水火不相容的 E.竞争与合作构成人生和社会生存、发展的两股力量 第四章 道德 一、单选题 1.道德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这说明道德具有() A调节功能 B激励功能 C认识功能 D评价功能 2.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的、勇敢的人。”这表达了在进行道德修养时,应该()A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B坐而论道,凝练道德规范 C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D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3.“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才是最难最难的呵!”这说明了()A人才成长的道路 B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 C个人修养是一个不断的长期的曲折的实践过程 D修养的境界是一个人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 二、多选题 1.以下名言表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下列选项中,对于道德的理解,正确的有()A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B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C道德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原始社会就没有道德 D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3.在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重在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有()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第五章 公共秩序与社会公德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A、尊老爱幼 B、助人为乐 C、爱岗敬业 D、文明礼貌 2.我国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的要求是() A、奉献社会 B、办事公道 C、服务群众 D、诚实守信 3.社会公德涵盖了()A、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4.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A、情节轻微尚不够行政处罚的行为 B、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C、情节轻微尚不够民事处罚的行为 D、情节轻微尚不够经济处罚的行为 5.下列处罚方式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A、罚款 B、罚金 C、拘役 D、剥夺政治权利 二、多选题 1.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有()A遵守社会公德是为了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 B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D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2.社会公德涵盖了()几个关系层面上的问题。A人与人之间 B人与社会之间 C人与自然之间 D人与物之间 3.下列()行为属于社会公德范畴。A践行“低碳”生活 B自修结束,随手关闭空教室的电灯再离开 C与他人交往时,信守诺言 D将好友的生活照片私自发布到网络上 第六章 职业精神与家庭美德 一、单选题 1.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A、《劳动法》和《公务员法》 B、《劳动法》和《婚姻法》 C、《组织法》和《公务员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公务员法》 2.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道德 D、生活道德 3.爱情的本质是() A、互相爱慕 B、承担责任 C、共同追求 D、相互信任 二、多选题 1.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国家采取了积极的就业措施,即确立了()就业方针。A劳动者自主就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单位引导就业 D政府促进就业 2.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A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D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E.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手段 3.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人生话题,人们不惜用最美丽的语言来描绘它的永恒和不朽。但不管怎么说,就本质和特征而言,爱情是() A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之间相互爱慕的关系,容不得第三者插足 B男女双方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选择,不依赖任何客观现实基础而存在 C男女之间基于一定自然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物质和文化因素的互相爱慕精神 D男女双方真诚相爱,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极为强烈持久的情感关系 E男女双方彼此用自己的生活对对方的生活做出完全承诺的决定,终生对爱侣承担责任 第七章 法律意识与法治精神 一、单选题 1.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A、法律执行 B、法律适用 C、法律制定 D、法律遵守 2.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3.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A、法律执行 B、法律适用 C、法律制定 D、法律遵守 5.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主体是()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军事机关 二、多选题 1.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的制定是国家行为 B法律的内容总是随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变化 C法律是全体民众的全部意志的体现 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法治”与“法制”的关系是()A两者内涵没有区别 B两者内涵有重大区别 C“法制”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 D“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 E“法制”通常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 3.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不仅要(),还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A学习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 C参与法律实践 D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4.法律的国家强制力表现为()A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B国家对合法行为的保护 C法律的每一个实施过程都要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 D国家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第八章 法律制度 一、单选题 1.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共同反映和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并构成普通法律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与原则。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义务。其中,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是()A.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B.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C.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D. 遵守宪法和法律 2.权利人对其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称为()A所有权 B专利权 C著作权 D商标权 3.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下列哪个机关行使()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政府 4.下列不属于附加刑的是()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监视居住 5.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是()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国家安全机关 二、多选题 1.下列法律制裁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A、罚款 B、罚金 C、吊销营业执照 D、管制 2.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有() A、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B、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 C、公安机关对违法者给予行政拘留的处罚 D、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 A、已满10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 B、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未满10周岁的人 4.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下列自由()A 言论、出版 B 集会、结社 C 游行、示威 D 罢工、迁徙 5.以下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A年满18周岁,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 B年满18周岁,智力和精神状况正常的自然人 C16周岁以上,已从事劳动的未成年人 D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 6.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有()A拘留 B有期徒刑 C无期徒刑 D死刑 7.按照我国宪法规定,()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A休息权 B获得物质帮助权 C劳动权 D受教育权 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B 2.B 3.A 4.A 5.D 6.C 7.C 8.A 9.A 10.A 11.C 12.C 13.A 14.D 15.C 二、多选题 1.ABC 2.BD 3.ABCD 4.AC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C 2.D 3.C 4.B 5.B 6.A 7.A 二、多选题 1.ABCD 2.ABE 3.ABDE 第三章 一、单选题 1.B 2.D 3.C 4.C 5.C 6.A 7.B 8.A 9.D 10.C 11.B 二、多选题 1.CD 2.ACD 3.ABDE 4.ABE 第四章 一、单选题 1.C 2.D 3.C 二、多选题 1.AC 2.ABCD 3.AB 第五章 一、单选题 1.C 2.A 3.C 4.B 5.A 二、多选题 1.BCD 2.ABC 3.ABC 第六章 一、单选题 1.A 2.A 3.B 二、多选题 1.ABD 2.ABCDE 3.ACDE 第七章 一、单选题 1.C 2.D 3.C 4.C 5.C 二、多选题 1.ABD 2.BDE 3.ABCD 4.AB 第八章 一、单选题 1.C 2.C 3.C 4.D 5.C 二、多选题 1.AC 2.CD 3.AC 4.ABC 5.BD 6.BCD 7.CD 综合练习题 单选题 1.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的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容 B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内容 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内容 D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内容 2.在社会规范体系中,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法律所制裁的行为 B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订提供依据 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3.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B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4.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其中,“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指的是()。A道德品质 B道德行为 C道德理想 D道德规范 5.下列哪项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逮捕 6.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不自欺,遵纪守法;对待他人严格履行合同契约,说到做到,不说谎,不欺人,不弄虚作假,不唯利是图,不做缺德事,不做亏心事。这是职业道德中()。 A助人为乐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要求 C诚实守信的要求 D勤俭自强的要求 7.“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主要体现的是()。A平等原则 B真诚原则 C友爱原则 D互助原则 8.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A敬业好学的表现 B正直无私的表现 C文明礼貌的表现 D勇于进取的表现 9.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自己的快乐。这是社会公德中()。A保护环境的要求 B遵纪守法的要求 C爱护公物的要求 D助人为乐的要求 10.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有权做什么,这是法律对公共生活的()。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 D教育作用 11.“在影院观摩影片时,自觉关闭手机”,是社会公德中调节()之间关系层面上的具体规范之一。 A人与人 B人与人造环境 C人与社会 D人与自然 12.某人平时注意节能,出门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的方式。这是符合在()之间关系层面上的社会公德要求的行为。 A人与人 B人与交通压力 C人与社会关系 D人与自然 13.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A生物本能性 B专一排他性 C平等互爱性 D强烈持久性 14.()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A协商和申请调解 B申请调解 C仲裁和诉讼 D诉讼 多选题 1.把诚实守信作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 A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 B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C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D诚实守信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最高层次要求 【计算机统计上机实验题】推荐阅读: 计算机上机实验报告09-09 统计学电大考试计算题06-29 计算机vb上机实习报告06-08 计算机实验四08-10 计算机题(一级)08-17 计算机题库填空题08-12 计算机基础填空题09-08 大学计算机作业实验表11-16 计算机实验室操作规程10-31 计算机2级基础120题07-2911.思修上机题2 篇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