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总结报告(张淑琴)(共6篇)
1.教学实践总结报告(张淑琴) 篇一
尊敬的老师、朋友们:
大家好!
在介绍我的课例以前呢,我想和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我对阅读教学的一度困惑:
很长一段时间,当我拿到一篇新课文的时候,我就犯傻了,就好像一个人被关在漆黑的屋子里找门,这里摸一把,那里摸一把,不知那里是边,那里是岸,这种感觉,唉!就叫酸。一次偶然的机会,翻阅杂志时,一只虫子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墙壁上,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了,忽然跌落下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了。第一个人注视着虫子,感慨地说:“一只小小的虫子,这样的执着、顽强;失败了,从头干,真是百折不挠啊!”第二个人注视着虫子,禁不住叹气道:“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地爬行,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墙头呢?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愿反省,唉,可怜的虫子。”你们看,观察同一只虫子,得到的启示迥然不同。太阳在白天放射光芒,月亮在夜晚投射青辉----可见世界并不是简单的组合体,同样观察虫子,两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他们的感觉就大不一样,但他们所获得的启示都是对的。那对待我们的阅读教学是否也是如此呢,我想不管面对怎样的课型,只要我们抓准了课文,让我们的课堂立足一个“趣”字;倾注一个“情”字;把准一个“创”字;落实一个“读”字。我们的教学就会条条大道通罗马!
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来看课例《大禹治水》。
【设计依据】
给孩子提供一个真正自由、宽松的舞台,让我用我的眼睛看世界,让我按我的需要来学,让我用我的方式成功,让我爱我所爱,孩子必将还你一片蓝天。这样的课堂才能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有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的来学习。总之,在我们的课堂上与其让人累着,不如让人乐着;与其让人闲着,不如让人塌实着。
根据以上的设计依据我确立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习旧引新,迁情入境。
二、创设情境,读中设境。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具体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如下:
一.习旧引新,迁情入境。
这一部分的设计—简明扼要: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大家比较一下如果我这样问: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上一节课你都学了些什么?这样你不又瑞居在圣坛之上,而孩子又匍匐在讲台之下了吗?在不知不觉中已营造了一个似朋友般面对面交流的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用简短的过度语导入第二部分的教学: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请小朋友去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本课过度语的最大特点是将整个过程汇成了一条无声无息的涓涓溪流。
二.创设情境,读中设境。
这一部分主要是学习课文的第一第二小节。
第一小节的教学以学生情感的梯度发展为主旋律。安排了这样三个环节:
读着读着,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课文第一小节。并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
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读着读着,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这一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个环节。请看----播放动画,范读课文。小朋友们,读着读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音乐是灵空的,它可以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将画面与音乐两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的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孩子们有的说„„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老百姓无家可归,互相掺扶着四处去流浪—好心的人给点吃的吧!听到了鸡飞狗叫的声音;我看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紧紧地抱着一棵大树,在声撕力极的喊着:“救命啊!救命啊!好心的人快来救救我吧!”我还看到了一个怀抱小孩的妇女,在洪水中艰难地行走着,哄的一阵大浪冲来,卷走了她怀里的孩子,她呆呆地站在哪儿,泪如雨下,不一会儿,她疯狂地冲向那肆虐的洪水,就这样也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这滔滔的洪水中。
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年复一年的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日子,能让老百姓这种苦难的日子继续下去吗?紧接着进入第二小节的学习。
第二小节的教学,尽可能的把学习的时间留给学生;空间还给学生;自由让给学生。也安排了三个环节:
尽情的朗读课文第二小节,看谁读得最认真,
分四人一小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一句话,为什么?这一问题的设计,问域宽,思维强度大,灵活性强,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交流汇报。
最令我回味的还是第三个环节,我把它介绍给大家:小朋友,请你们猜猜看,老师最喜欢第几句话?老师你最喜欢第一句话,NO,第二句话,NO TO,那肯定是第三句话了!YES!YES与NO的加入这不就是多学科的整合吗,使学生为之一震,从而精神倍增。一般按常理我会抓住—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等这几个重点词来进行教学。而在这里呢,我是这样来设计的:给老师一次机会,让我来读读这一句话,播放动画,范读他吃劲了千辛万苦„„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呢,我们已经知道—大禹带领老百姓挖通了许多许多条河,劈开了许多许多座山,那在劈山挖河的过程中禹会吃那些苦呢?你看,老师带着微笑走向孩子,用智慧去开启智慧,用灵魂去塑造灵魂,用生命去点燃生命,在师生完全平等的平台上帮助孩子提炼生活、丰富想象,重新构建原有的知识储备。孩子情不自禁地说:“禹在挖山劈河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从山上摔下来,摔得遍体鳞伤;可能会被毒蛇给咬了,给大老虎弄伤了;双脚常年浸泡在洪水中,会得一种病--关节炎;炎热的夏天,又没有空调、又没有电扇,会热得中暑;寒冷的冬天,漫天飞雪,冻得浑身发抖„„”
用情感填白式、故事连载式学习第三部分。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禹为了治理洪水,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13年,在这13年里(填读第一句话)1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孩子问:为什么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不回去看一看,难道他不想自己的妻儿吗?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个问题就像一个个小钩子钩住孩子的好奇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
2这些问题不光是你不明白,连禹的儿子也不明白啊!(填读第二句话)
3有一天,禹的儿子再也忍不住了,跑去问娘,他会问些什么呢?面对儿子的提问娘又会怎样回答他呢?你们看-提问的权利学生拥有,解疑的义务学生承担,这不就是主体性最好的落实吗!
以上只是情感的铺垫,精彩的是以下循循善诱地三次表演。指名试着表演---互相点评后同桌互演----配乐加动作表演。将表演活动设计成有梯度、有层次的螺旋式,符合学生的能力特点,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将教学推向高潮----(配上音乐渲染气氛,设计一些动作再现生活—儿子在门前读书,妈妈在屋里缝衣服)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有一天,儿子再也忍不住了,跑去问娘:娘,别人都有爹,我的爹在那里,他为什么不回来看看我们?娘强忍着泪水,摸着儿子的头说:儿啊!爹不回来看我们,自有他的道理,等洪水被制服了,他一定会回来看我们的。这感人的一幕幕,渲染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趁着被燃烧的激情,我顺势推了一把:禹不想自己的妻儿吗?他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啊!可是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他舍小家而顾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啊!让我们带着这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故事吧!孩子们一个个读得热泪盈眶。气氛的渲染、成功的引导,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主人公,让学生的脉搏和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
苏霍姆林斯基不是这样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能促进人的精神世界。于是用情感对比式学习最后一部分。这一部分相对来说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我给大家展示一下。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就这样,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制服了,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放声朗读吧!
读着读着,现在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孩子兴奋地说:“现在我可高兴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再也不用四处去流浪了。”这样安排,与第一小节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轻而易举的又一次拨动了学生的情弦,激发了学生强烈得求知欲望。
在这安定的日子里,老百姓都在干些什么呢?(播放流动图)快来看呀!认为此处不必作太多的讲解,动静结合,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幸福美满的日子都是谁带来的,孩子们兴奋地高喊:大禹!所以(填读23句)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含而不露,隐而不晦,使学生在读思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
不是说“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一片喜庆的祥和氛围中,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教材蕴含的思想性:学到这,难道你不想对大禹说点什么吗?大禹啊大禹-----由于激起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孩子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他们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有的说,大禹啊大禹,你真了不起,滔滔的洪水都让你给制服了,人们永远感谢你;是你又带给了人们安逸的生活,你的美名流芳百世,长大后我要像你一样做个真正的男子汉;如果我也生在那个年代,我就会帮你出出注意,造很多水库,让你不用那么辛苦„„
最后构建完美板块,升华情感: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制水的伟大英雄—大禹,让我们再一次深深地呼唤他—大禹。让人文性与思想性进一步整合,让学生用“心理视线”去读书,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2.研究生教学实践总结报告 篇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古语是本次教学实践中最大的体会,教学实践的经历能够给予长期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研究生们提供接触教学,了解教学的机会,并且还能够初步的熟悉与了解本专业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也为发现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提供检查的机会,更好的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做指导与铺垫。经历短暂的一个月教学实践,使我感慨颇多,它不仅教会了我更多以前作为学生学不到的的知识,还让我在专业知识学习这一块上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较好结合,这种教学实践学习模式能够使我在把握知识上做到吸收快和理解更形象深刻。本次实践总结报告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短暂的教学实践经历,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有着很大帮助,同时也是对我两年多研究生学习的一种检验,对我走向社会也起到了一种桥梁的作用和过渡的作用。对于像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教学实践过程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很多知识、道理。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实践过程中,虚心向他人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我在此过程中最大的收获与提高,养成好的学习工作习惯是我在此过程中最好的认识。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让我深刻了解到,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以及如何与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争取更多的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了解他们的内心和要求,进一步的改进自己,让我们学到了在人与人交往中重要的东西,使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会交流和沟通。通过教学实践可以更好的检验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且让我们学会了怎么将所学的东西传授给别人,同时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更直接的找到问题所在,更好的完善自己在专业上的学习。亲身亲为的实践,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我们有了紧迫感与危机感,增强了竞争意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3.教学实践总结报告(张淑琴) 篇三
【篇一】学校组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报告大全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想融合为价值取向;我在活动中,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我积极“学习理论,更新观念;结合实际,大胆实践;立足农村,勇于创新;突出班队,活动育人。”一学期来的课程实验,在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宝贵的经验,但更多的却是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一、在现有的条件下相信自己行,相信学生行。
五年级学生“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却是个“大”课。《家乡水污染情况调查》这个课题他们的能力行吗?学校的条件行吗?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一学期的实验表明,以前的理解太狭隘了。综实课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路子,意识是培养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二、要改善课堂中的“收与放”。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教”,但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教”就是指导。尤其是课程刚启动,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况,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我指定了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制订计划,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扶”,否则学生无所适从。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家乡水污染情况调查》这一活动,我一开始就布置他们写方案,由于有了上学期的基础,很快方案就出来了。但是在方案的实施阶段,一开始担心他们第一次去学校外活动,安全问题是我比较担心的,还有一点小学生的组织能力还是不够的。但是实践下来,现在的小学生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应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
【篇二】学校组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报告大全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我不断努力、探索,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实自己,让综合实践课生根、发芽。下面总结一下这学期的工作。
本学期开展每个主题活动时,我都会在班级中展开讨论:该如何去操作,也就是要做些什么事?经过讨论,决定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收集资料。
二、交流体验。
三、实践操作。
四、总结活动。
在轰轰烈烈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
(1)由于四年级学生年龄还小,刚刚接触社会,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还不够,活动能力也较差,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我们再多些耐心的帮助和指导,特别是在进行问卷调查方面。
(2)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全身心地参与了:有的学生没真正的投入到活动中,有的队员搜集的资料较少,还有的学生没有保存好一手资料,造成资料的丢失,有个别小组活动时不积极等等。
(3)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由于考虑学生的安全因素,我们在外出活动时间上难以得到保证。走出校园实地调查,走入社会进行活动的几乎没有,我们可以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资源,为队员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4)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酌情分工,各任其责。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但现实情况注定有些制订好的方案,对于一部分学生是无法完成的。因为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强,有的同学写作能力较强,还有的活动能力较强。如何使学生真正快乐地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做到人人参与,充分发挥综合实践的全员性是我需要深深思考的问题。
在这学期的各种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通过参加活动学生们获得了对社会的宝贵经验,更享受到了无限的快乐。因此我们觉得,不管是稚嫩还是精彩,是参与还是观看,每一次活动过程就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个脚印、一片风景、一道痕迹、一次体验!这一段有意义的时光已经成为是我任教学生这一学期中最开心的日子,将会永远存留在他们心中。下学期在社会调查上多下功夫,尽量让任教的班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利用调查访问等探究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篇三】学校组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报告大全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本学期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选择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文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大涌牛仔服的发展,生长过程和取得的成就等,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活动,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特色产业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还有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古树名木,这些学生都比较容易进行,做得非常好,锻炼了能力。
三、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有必要。这学期组织了小制作比赛、设计大赛等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这学期里,学生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篇四】学校组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报告大全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生活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实现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关注生活世界、发现生活世界、探究生活世界、回报生活世界。
一、引导发现生活的真
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认知是与生俱来的,是感性的,缺乏一定的自主性、系统性。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老师给予示意,使学生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主动性、思考性、探究性,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发现生活世界的真。使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了。
二、引导理解生活的善
由被动认识生活世界到主动发现生活世界,学生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但是生活在蜜罐中的孩子,因为年龄、生活环境、物质刺激等因素的关系,对生活世界的理解是肤浅的。而且他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激情高却不能持久,认知生活世界停留于表面现象,探究问题能力不强。因此,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有深度,要能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内涵,进一步理解生活。
三、引导体验生活的趣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中的“小皇帝”,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体验生活对他们来说是遥远的事。而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最突出的特性,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强调动手操作和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为学生创造大量的实践机会,学生在活动的开展中可以运用新知识、新信息去理解、说明、解决各种问题,体验生活小主人的乐趣。
四、引导感悟生活的美
生活中处处蕴涵着美,对于这一点,学生应该不仅仅满足于“有感”,而且应该有所“悟”。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都是源自于对生活的“悟”。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世界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从生活小事“悟”起,开动大脑,运用双手,创造出一项项小小的发明。
4.教学实践总结报告(张淑琴) 篇四
研究总结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的主要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科学性、目的性和实效性的基本措施和重要保证。只有建设科学、系统、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才能保证大学生心理素质得以全面、系统的培养与提高。特别是在以人为本、教育回归生命化与个性化的今天,心理健康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必备素质,建设科学合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能够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现代学校的标志,也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2008年1月,省教育厅张信副厅长亲自召集专题会议,专题布置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金宏章的建议,会议决定由金宏章、高铁春负责组织我省骨干教师编写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并通过教师与教材培训、研制和推广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促进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成果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阵地。然而,一门课的作用是有限的,课程作用的发挥和教学效果的取得,不仅靠一支好的教师队伍、一套好的教材,还要通过严格的教学组织、丰富的教学辅助资料支撑等。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建设数字化教学辅助系统;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分级管理和培训方案。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的编写
编写出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是申报成果的核心内容。在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经课题组主要成员建议,省教育厅张信副厅长亲任编委主任,组织全省骨干院校的骨干教师汇集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编写并交由科学出版社出了规范化、系统化、整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系列共6本,具体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自助读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大学生职业涯指导》、《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大学生成功心理训练》。
系列教材的主要特点:
1.体现人性化的现代教育理念,凸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关怀”特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一种尊重生命主体的教育,尊重生命主体就是尊重生命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活或唤醒主体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尊重主体现有的心理发展状况,尊重主体心理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充分发挥主体自身的力量,激发主体生命的内在活力。在这样一个前提的引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内容不应停留在“心理问题”的层面上,更应当强调心理“主动发展”的层面。
2.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活动特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成长”的关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充满着生命灵动的教育,她不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简单传递与被动接受,其本身也是心灵润泽、心灵点化的过程,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心理成长的乐园,也应是其学科特色的实践体现。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既宏观反映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又微观体验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历程,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方法,不仅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的体验中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感受心理成长的快乐。
3.体现心理品质与社会适应的统一,彰显心理健康教育“人与社会和谐”的学科使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是人与自身、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按照生态学的原理,任何一个因子在系统结构中的存在和有效运行,都与其相关因子相联系,都与结构状态和周围环境相联系。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围绕学生个体的内在心理品质展开,因为健康心理是个体的心理状态与演变中的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从生态学的视野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既不能孤立存在,也不能孤立行动,它处于一个复杂关联系统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同时关注大学生的社会生态环境,关注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态,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结构应当是心理品质与社会适应的统一。
4.体现课堂教学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整体教育与个别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综合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主教材,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物》分别为教师参考和学生自学辅助读物。作为系列教材,其它各本教材及课程是互为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生职业涯指导”旨在帮助大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生涯规划能力,“朋辈心理辅导”旨在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并掌握同辈间心理辅导的一般知识和能力,“成功心理训练”旨在通过学习和训练帮助大学生认识自身潜能,掌握一些自我完善、自我开发的基本方法。
(二)探索“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分类管理与培训方案”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无疑是影响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同时也需要掌握和介绍心理咨询方法与技术,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针对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基础薄弱、人员相对年轻、兼职教师偏多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教材培训和教师素质能力培训相结合。根据课题组成员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职责和业务带头的地位,早在2005年我们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大力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同时,先后邀请40余位中外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专家开展心理咨询技能培训,并根据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且程度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心理咨询教师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分级培训,2010年面向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师专门针对新教材开展教学的培训。在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基础上,我们起草了“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分级管理与
培训方案(试行)”。该方案已讨论通过,拟于今年12月召开的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颁布。此举在全国高校具有先行地位,并标志探索工作被教育厅认可。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教学辅助系统
教学辅导网站本可成为一个优良的教学辅导系统,但是,因知识产权问题沟通的困难与顾虑,某些视频、图片、论著等直接放于公开的网站上还存在某些不便。本课题中所称的数字化教学辅助系统指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计算机操作的教学辅导系统,具体包括:可公开的教学辅助网站、集体研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早期完成的计算机辅导资料系统(曾获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课题组收集整理的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视频资料等。
该部分成果的主要特点是,不仅为统一教学思想、规范教学内容提供样本,也为广大教师提供的丰富的文字和视频资料,进而为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保证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知识创新和人才的质量,而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竞争最终也取决于人力资源优势。在这种背景下,各国都把注意力指向了教育,教育质量直接决定人才质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适应21世纪人才素质需求的最重要内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决定着他们自身能否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并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建设,从而决定着我们国家和民族在未来世界的竞争中能否走在发展的前列。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有助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以专业培养为核心,更多关注的是大学生的专业发展,往往忽略了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盲区。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的建立,能够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因心理成长缺失所带来的不平衡,建构融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于一体的高等教育的新思路,这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课题。
(二)应用价值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大学生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而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是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实施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大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完善提供帮助。
自我教育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将帮助大学生系统了解、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完善提供客观依据,帮助大学生学会从心理健康的视角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成果的创新点
(1)本项目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系统地、全面地建构起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2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列入其中),形成了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特色,一方面使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研究走在了前列,另一方面,也直接促进了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2)将教材建设与多媒体课件研制、教学辅导网站建设相结合,建构起了立体化、大容量的教学辅助系统。
(3)分别开展教材培训和教师分级业务培训,将教材培训与教师素质能力相结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2009年8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教育部、教育厅有关领导及同行专家都对本书给予高度评价,教育部思政司杨振斌司长、教育厅张永洲厅长还亲自为本书作序,教育厅学生处、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以发文向全省推广,并于2010年4月举办了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的系列教材培训班,推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进程。
1.目前省内已有17所高校使用本教材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他高校多数为2002年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金宏章,任晓萍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7所高校使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9所高校使用《大学生职业涯指导》,5所高校使用《大学生成功心理训练》。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多媒体课件已于2010年4月底举办的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配发全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辅助网站于2008年已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网站运行,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3.金宏章教授主持编制的“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分级管理及培训方案”已讨论通过,拟于2011年12月召开的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发布实施。
4.黑龙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2009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授予金宏章教授“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就奖”。
5.张淑芳 教案 《解决问题》 篇五
张淑芳 教案 《解决问题》
课 题 解决问题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在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 2、数学思考: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能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解决问题:在问题情景中能准确地捕捉数学信息,主动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源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培养其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 重点: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难点: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 准 备 主题图 、圆片与三角形各若干个。 教 师 活 动 (教法) 学生活动(学法) 反思与补充 一、复习引入师: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倍) “○的`个数是△的3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就用这些倍的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师:小朋友,你们每天下午放学回家之前教室里应该留几个同学干什么?出示主题图。 1、根据信息写应用题 师:从图中你们发现哪些信息? (出示)扫地的有7人,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 师:谁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①读题 ②学生独立解决 3、同桌交流 师:写好后请告诉你的同桌,为什么这样写? 4、反馈 板书:2×7=14(人)7×2=14(人)7+7=14(人) 问:为什么用乘法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线段图。6、 小结 师: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求擦桌椅有多少人?其实就是求2个7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堂作业题卡 3、自己编题 师:刚才都是老师提供信息,现在谁来提供一些有关倍的信息,请大家解决。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请您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好吗? 回答问题,说出倍的含义。 观察图,提问题。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并说出想法。 先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再个别汇报。 学生发言,说出想法,或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根据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 完成课堂作业题卡 自己编题 学生独立解答。 反馈交流。 谈收获 说想法。6.张淑演讲稿 篇六
了
孩
子
棠树乡八里辅导区小学
张
淑
十五年前,我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我踏上了教育工作这片热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十五年来,我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我教过的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心田,用自己的爱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片希望的蓝天。
为了孩子,我“伤害”了自己的宝宝。
2009年,我的孩子4周岁了。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那年我也刚好接手幼儿小班班主任工作,并且兼带小学英语,我的孩子也成了我的学生。刚入园的孩子大多不适应,爱哭爱闹,我必须花时间去安慰他们,可是我的孩子却不让我去接触他们,不让我哄,不让我抱,甚至不让我跟他们说话。发展到最后,变成了我到哪上课他跟到哪?不然就哭闹不止。孩子影响到我的正常工作了,为了工作,我只好和爱人商量把他送进了另外一家条件简陋的私立幼儿园。那时,每天天不亮,我的孩子就被我用各种办法叫醒,然后哭着穿衣、洗漱、吃饭,哭着被我送进还没有开门的幼儿园,再哭着喊着不让我走。有一次,天很冷,我骑着自行车送他去幼儿园,刚出家门,他就哭着喊着叫我停车:“妈妈,妈妈,我要下来,我要下来,你再不停车,我就跳了。”我赶紧停车,那时候我的心里像被刀割了似的疼。我知道,每天早起,幼儿园的陌生,最早到园一个多小时的等待,冬季寒冷的天气,父母的狠心深深地伤害了他幼小的心灵。可是,一名教师的良心、责任心让我没有妥协。一直到他上大班的时候,我才把他放在了自己的身边。有了父母的陪伴,小家伙的脸上又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为了孩子,我带伤上班。
2011年,一个意外的崴脚让我的左脚脚踝骨裂了。腿上打上了厚厚的石膏,我只能根据医嘱向学校请了两个月的病假。可是在家受了一个星期的煎熬,我实在挂念我的班级,我们班的那群孩子,于是决定回去上班,可是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一向对我言听计从的爱人以不搭理我来抗议,父母更是唉声叹气,埋怨我不爱惜身体,整整两天的时间,我摆事实讲道理、软缠硬磨,终于说服了他们,才让我得以回到班级。
带着脚伤上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板书的时候我只能拄着拐杖一条腿站着;练习舞蹈时,我跪在椅子上示范动作,一遍,两遍。那些酸,那些痛,只有我心里知道。几个动作下来,就满头大汗,有些家长看到了,心疼地说:“张老师,你现在受伤了。还给孩子们上课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注意休息,不能再伤上加伤了。”听了这话,我感动极了。正因为如此,我更不能辜负家长对我的信任,不能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我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为了工作,为了孩子们,我能行。
为了孩子,我变得勇敢。
就在今年4月30日放晚学,我因为工作忙多加了一会儿班。当我下班开车回家的时候,在学校门前的大河边看到一群老年人焦急地喊着、叫着。我赶紧下车了解情况。只见一辆三轮车一头扎进河里,只露出一小半在岸上,驾驶室里的爷孙俩慌乱地呼喊着救命。这时,我不假思索地冲下河堤,一手攀着树枝,一手艰难地拉开车门,再把孩子拉了出来。原来他是我校学生贺明宝,随后孩子的爷爷也拽着树枝也出来了。这时,我又发现孩子的头上还不停地流着鲜血。我赶紧把孩子抱上了车,和孩子的爷爷一起赶到乡卫生院,给孩子进行包扎、治疗。临走时,孩子的爷爷千恩万谢,说我是他们的大恩人。我诚恳地对老人家说:“谁遇到这样的事,都会像我这样做的,更何况我还是人民教师呢!”从卫生院回家的路上,我也感到后怕。其实我并不会游泳,如果今天我“壮烈”了,那我的家庭将会怎么样?我的孩子怎么办?我想,应该是有一股来自内心深处的师德力量让我勇敢地伸出了援助之手。
爱孩子,就要给他们更多。为了跟上时代和幼儿发展的脚步,我不断从教育专著、网络中汲取营养,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幼儿教育培训,从中受益良多。同时,也积极参加各种幼教竞赛,撰写教学论文。虽取得一些成绩,但这并不是我的追求,我想,只有我成长了,才能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
【教学实践总结报告(张淑琴)】推荐阅读:
实践教学报告范文06-27
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报告08-13
教学实践报告大学物理10-30
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报告01-08
新起点暑假辅导教学实践报告11-11
中职实践教学总结12-14
课程与教学实践调研报告一份09-22
师范院校学生暑假教学社会实践报告11-02
暑期小学教师教学社会实践心得报告11-06
2011实践基地教学工作总结范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