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 讲稿

2024-06-30

《再别康桥》 讲稿(共10篇)(共10篇)

1.《再别康桥》 讲稿 篇一

再别康桥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语文作为学习其他科学的最基本一门学科,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而诗歌在我国文化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学习诗歌是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要求学生从语言文字出发,结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诗中情思,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趣味。

2、教学目标分析

(1)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说出新月诗派产生的时代背景(五四运动时期)及新诗特点、代表人物。(设计依据:新诗产生的时代背景、代表人物均是学习本首诗的基础与前提条件,了解时代背景,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的分析诗中意境。)

(2)通过诗歌朗诵、鉴赏,学生能够回答出诗中三美意境(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并能够口述出作者表达的离别凄婉不舍的内心情感。(设计依据:三美意境是本诗的最大特点,也是教学大纲中重点教授内容,通过三美意境的引导解析,使学生掌握新诗的鉴赏方法。)

(3)学习完本课,部分学生在课后能够独立写出《鸽子》的意境、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设计依据:在教师带领学生对新诗学习鉴赏以后,学生能够独立鉴赏新诗,学以致用。)

3、教学重难点分析

(1)诗中三美意境如何挖掘。(设计依据:诗歌与现代汉语对于情感的表达是不同的,需要挖掘才能发现诗歌的含义,以学生现有的现实生活经验对于鉴赏诗歌是有难度的,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教授。)

(2)诗歌鉴赏的方法—逐字逐句解析。(设计依据:诗歌鉴赏是方法的,教会学生解析一首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诗歌鉴赏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能力。)

二、教法分析

1、讲授、示范法,可使学生能够直接、清晰明了的理解课文。

2、提问讨论法,教师设计思考题和训练题激活学生思维,深化其对课文的理解,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程序分析

(一)导入设计

提问学生:英国有哪些高等学府。答案是: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诺丁汉大学。由此引出剑桥大学,首先用PPT播放剑桥大学的校园景象,再邀请同学一起来看看徐志摩眼中的剑桥是什么样子的。(设计依据:高中生即将迈进大学,都是抱着考大学的梦想走进高中的,设计这个问题,使本篇课文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联系。学生对于国外大学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非常浅显,设计这样的导入也希望能够激气学生们走进名校的斗志。)

(二)讲授新课 第一环节

1、讲授:(1)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设计依据:熟悉课文,对课文有通篇的把握,为下面课文的解析打好基础。)

(2)请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诗中画面。(设计依据:本环节主要讲授“绘画美”这一意境,以这样的方式讲授,是学生头脑中产生具体形象、产生画面,加深对“绘画美”的理解。)

(3)教师解析第一节,3个“轻轻的”显示出了诗人悄无声息的来与去,不愿惊扰这里的一切,“作别”与题目相呼应,典型的离别诗。(设计依据:从全局考虑,本诗首尾呼应,起到了使全诗结构紧凑的作用,同时“轻轻的”也是课后的提问重点。)(板书:标注出“轻轻的”、“云彩”,用于连接全诗,其他知识点的讲解。)

(4)教师解析第二节,金柳在河畔边随风飘摇,仿佛是被夕阳映衬的新娘,水波粼粼荡漾在水里,也荡漾在诗人的心头,构成了一幅轻柔缠绵的画面,给人美的感受,这就是做者所表达出的“绘画美”。(设计依据:此步骤为本环节的核心内容,重点讲授绘画美的意境,是学生由头脑中的具象转化为语言表达中的抽象,是感性到理性思维的转换。)(板书:标注出“金柳”、“新娘”、“艳影”)

2、巩固:教师提问:整首诗中还有哪节也展示出了“绘画美”。答案是:第三、四节。3个学生回答。这两节分别展示出了怎样的画面。答案是:绿色的青荇在水底随 水波飘荡,被榆树树阴笼罩的水,清澈见底,仿佛是天上的虹一般的一道河水。(设计依据:促进学生对刚学到的知识的思考,加强练习,在学生讲解段落的时候遇到了语言表达中的难处,由教师引导、补充。)(板书:标注出“青荇”、“柔波”、“榆阴”、“浮藻”)

3、小结:教师陈述,“金柳”、“新娘”、“艳影”、“青荇”、“柔波”、“榆阴”、“浮藻”呈现出了一幅幅轻柔缠绵的画面,体现了诗歌的“绘画美”。(设计依据:教师总结本知识点,使零散的学习归纳统一起来,加强学生的记忆。)

第二环节

1、讲授:(1)教师解析第五节,“寻梦”承上一节“彩虹似的梦”——昔日的愿望和理想,此处为全诗的高潮,体现了诗人的铿锵的激情,致使全诗的基调到此跳跃起来,“漫溯”、“放歌”音调为“抑扬顿挫”中的“扬”。(设计依据:本节为全篇课文中的高潮,最能够表达出作者的强烈感情。)

(2)教师解析第六节,“但”字出现了转折,“不能放歌”,否定了上一节,由此看出诗人的别离的无奈与惆怅,情绪的起伏很大,此节为“抑扬顿挫”中的“抑”。(设计依据:与上一节相关联,本节出现了转折,也是全篇课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感情之一,这两节诗是学生分析诗中表达情感的重点。)

(3)请语感较好的同学重新朗读第二至六节,要求读出诗中情感。

教师提问:在该同学的朗读中,哪几节节奏较舒缓,哪几节节奏较紧促。答案是:第二、三、四、六节的节奏舒缓,第五节的节奏紧促。2个学生回答。(设计依据:在学生的朗读中使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为引出“音乐美”做准备,以提问的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广泛的参与性。)

(板书:教师在黑板上上用波浪线画出同学回答的节奏,形象的展示出节奏的跌宕起伏。)

2、小结:结合板书展示诗中节奏跌宕起伏,如音符般跳跃,犹如肖邦的小夜曲,体现了该诗的音乐美。(设计依据:画龙点睛,由学生的内心体会用语言表达出来,点出了本环节知识点。)

第三环节

1、讲授:(1)教师提问:第七节与第一节语意相似,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是: 前后一致,结构相同,起到了回环呼应的作用。1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时间1分钟。(设计依据:与第一环节知识点相关联,完成对第一知识点的讲解。)

(2)通览全诗,请同学找出本诗的特点,教师引导每节字数、节奏、结构等方面。答案是:每节字数相同、四行为一节、错落有致、押韵。多名同学回答,直到回答完整。时间1分钟。(设计依据:本诗中字数相近、结构工整有序但又不尽相同,是学生以前学习中所未接触过的,与古典诗歌有很大差别,因此是本诗的学习的重点。)

2、小结:(1)教师陈述全诗四行为一节,每句字数相近,读起来押韵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排列错落有致,首尾回环呼应,这其实就是本文的结构、建筑,体现了建筑的工整性——建筑美。(设计依据:引出三美意境的最后一个意境美,对诗歌结构做出总结。)

(2)本诗中体现了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这三美的意境其实就是新诗的特点,每节字数相近,又不完全相同,摆脱了古典诗词的严格韵律、平仄对仗。新诗的产生时代:五四运动时期,代表人物有胡适、徐志摩。(设计依据:总结本节三美已经,并总结出新诗的特点及代表人物。使学生对于本节课所有知识点有系统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欣赏一首胡适的《鸽子》,请同学具体体会新诗的特点。(学习完新诗,当堂练习鉴赏新诗,培养学生运用的能力。)

课后作业:背诵《再别康桥》并默写,第二天抽查。练习模仿写一段新诗,选作作业。(设计依据:背诵诗歌,可以增加学生诗歌情趣、积累诗句素材。)

(四)归纳小结

学生总结:新诗的特点、代表人物、产生的时期。本诗中三美的意境分别是什么,是如何体现的。

(设计依据: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

2.《再别康桥》 讲稿 篇二

关键词:《再别康桥》,语言,旋律,物象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品,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它以美的语言、美的旋律、美的物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眷恋和那似清烟如微波般的离情别绪,犹如一首忧伤的小夜曲,轻柔舒缓,令人回味无穷。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按正常顺序,应该是先来后走,作者为什么说成“先走后来”?题目是“再别”,立足点是“别”;同时,作者走时的感情比来时更深沉、更复杂、更深厚,所以更强调走。从语法上讲,后句是状语,是前句的附属部分,是为前句做修饰和补充的。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招手”,自然是“作别”,但为什么不用“挥手”或“摆手”,它们不也同样表达“再见”之意吗?招手,手掌回挥,看似告别,实是召唤,召唤母校永远永远陪伴自己,永远印入自己的心里,走遍海角天涯。既是告别母校,为何不是向母校招手,而是向“西天的云彩”招手?“西天的云彩”,自然应该是母校的象征。可为什么这样比喻?母校之所以值得留恋,是因为母校的生活值得留恋。西天,既指母校在西方,又是取自傍晚夕阳西下的氛围,塑造夕阳西下晚霞绚丽的意境,色彩斑斓的晚霞实指当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自己此时此刻变幻摇曳的心情。为何用西天,而不用西方或西边?“西天”一词在中国不仅仅是一个方位名词,而是带有佛教色彩的专有名词,象征最神圣、最高尚、最令人向往的境界,而在作者眼中和心中,母校就是最神圣、最高尚、最令人向往的极乐。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偌大的校园,树林成荫,作者为何单写柳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柳树代表与友人分离时的惜别之情。早在唐代,《折杨柳》就已经成了脍炙人口的哀伤别离之曲。“柳”,与“留”谐音,也有挽留友人之意。同时,飘逸的柳枝又与女性飘逸的长发相似,和“新娘”相照应。柳色为绿,何以成“金”色?是夕阳照耀下的柳枝,反射成金黄。辉煌的色彩象征当年在母校辉煌的生活和珍贵的收获。怎样理解“新娘”?习惯上,人们对学习生活过的学校冠以“母校”的尊称,来表达对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对校园生活的深沉留恋以及对老师的浓浓敬意。而作者却另辟蹊径,以“新娘”来比喻校园,与“母校”相比,更多一份特别的爱恋和深情,作者就是那沉醉于爱情、深爱着恋人的新婚的丈夫,而母校,就是那位风情万种、绰约动人的新娘。“艳影”指什么?应该是指柳树在水中的倒影。仅仅指柳影吗?当然不止于此。还象征母校或新娘的倩影。低头向河水,有何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潺潺河水一去不返,它的一维性使人们经常将它比作流逝的时间,即所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作者不是在低头看河水,而是在回忆过去在校园美好的生活;不是在低头欣赏水中艳柳的倒影,而是在体味母校的美丽。水波为什么会有光?潺潺流水,反射着夕阳的余晖,星星点点,色彩斑斓,如梦如幻,当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仿佛涌现在眼前,永远铭刻在作者的心中。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泥为什么是软的?可不仅仅是因为河水的浸泡,那是作者温柔婉约的内心,是对母校柔情万种的内心。那青荇真的是在随波招摇?不,它简直是向作者招手,像在和作者挥手告别,更像在挽留,在召唤。当然,一切景语皆情语,不是青荇有情,而是作者有意;不是青荇不舍,而是作者不舍;不是青荇挽留,而是作者不想离开。青色,是普通而生机勃勃的色彩,那是作者对母校那满腔朴素平凡而又炽热强烈的赤子之情。发亮的“油油”的青色,简直青得扑人的眼,就是作者内心燃烧的扑人脸面的情怀。哪怕是只作一条轻柔的水草也罢,只要能生活在康河多情的水波中。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潭水,应该是清澈见底的,作者却说不是清泉,而是彩虹。从表面上看,清泉和彩虹并没有形象上的相似之处:清泉晶莹透明,彩虹五彩缤纷。然而,从作者内心感受的角度来看,二者却有密切的联系。清泉,象征作者当年在剑桥的生活。看起来清纯,甚至有些单调,就如一潭深水,清可见底,但只有深味校园生活的人,才会深刻理解其中的丰富多彩。在作者眼中和心中,单调平凡的求学生活,蕴含着五彩斑斓的、像雨后彩虹般绚烂多姿的内容和意义。如何理解沉淀?字面意义是落在最深处。“彩虹似的梦”,是指作者对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回忆。这梦幻般美好的回忆印刻在作者内心的最深处,落在作者灵魂的最深处,沉淀在作者思想的最深处。揉碎,是指回忆起当年求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丝丝毫毫,每一个细节作者都没有忘记,都在品味,都在咀嚼。这些美妙的回忆,仿佛随着水波的荡漾,随着浮藻的起伏,逐渐清晰起来,逐渐连贯起来,逐渐是作者激动起来。哪里是水波在荡漾,哪里是浮藻在起伏,那简直就是作者内心在荡漾,感情在起伏。是啊,重回母校,再临康桥,面对依旧潺潺的康河,面对依旧妖娆的垂柳,新婚的丈夫,端详久别的动人的新娘,内心该是多么激荡。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寻梦?”,是疑问句、设问句,还是反问句?疑问必有答,设问必自答,反问无疑而故问,无需回答,看来应该是反问句。抛开语法的规定,从感情的角度来开,作者沉湎于故事的回忆,陶醉于昨日的寻觅,恍惚于今昔的界限。眼前,现实中熟悉的草木与流水,脑海中逝去的青春和流年,恍如回到过去,而无法自拔,无法回到现在,简直就是“沉醉不知归路”。我是在梦中,还是在醒中?我是过去的我,还是现在的我?自我反问一句,惊醒自己———醒来吧,过去的已永远过去。“溯”,指逆流而上;“漫”,体现轻松自在。逆流而上,本应吃力,为何会轻松安闲,从字面上讲,不好理解吧?其实,这里的“溯”,不是真的逆水行舟,而是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从现实返回到过去,是在生活的长河里,从下游回到上游,从现在回到过去。对过去美好的求学生活的回忆,当然是轻松愉快的精神之旅,那么用“漫”字,就是可以理解的,文字表面上的矛盾,在内在的感情线索中是一致的。“青草”的绿色,是平凡又生机勃勃的色彩,在这里象征作者对母校朴素而又强烈的感情。“更青处”是指作者内心对母校更强烈的感情。抚今忆昔,今昔对比,更炽热的情感自然从灵魂深处喷薄而出。夜空宁静,星河灿烂,斑斓的星辉幻化成多彩的生活,营造成温馨的氛围,烘托出满腔的喜悦和柔情。无形的星辉,被作者的妙笔塑造成了有形的满船,这回忆,这氛围,这情感,是多么的厚重浓烈。难怪人们不由自主要引吭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个“但”字,峰回路转,感情的线索陡然变化。是的,眼前的胜景就要离我而去了。诗人沉默了,那最爱欢叫的夏虫沉默了,一切都静了,就连读者也不由得沉默,一切都变得沉重、凝重乃至凝固。只有悠长呜咽的笙箫之音在静寂的夜空中回旋,喑哑的音符绕过柳梢,飘过康河,点过榆荫,弥散在康桥的星空,沉淀在诗人的心里,铭记在诗人的魂中,也散入读者的周遭。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不得不走了。首节用了“轻轻”,尾节为什么换成了“悄悄”?轻轻,指脚步轻;悄悄,既指脚步轻,还指闭口缄言,它比轻轻更安静、更沉重。当然,离别之际的心情肯定比重返之际的心情要沉重。“我挥了衣袖”,为什么不挥手,就像首节中所做的那样?诗人掩藏了手,就是为了照应下一句中“不带走一片云彩”。什么都不要拿走,那样太自私了;什么都不会忘记,那样太薄情了。还是让康桥的彩云永远灿烂吧,灿烂在每一个学子的心中,灿烂在每一个诗人心中,灿烂在每一个读者心中。

诗人选择了纯自然化的诸如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意象,给人一种走进大自然的感觉。全诗就是一幅缓缓流动的图画,一幅涂抹上浓浓离情的画卷。夕阳西下,作者缓步在即将与之惜别的康河的岸边,仿佛与一位恬静的、身着素色衣裙的少女默默相依,一起回忆着往昔美好时光……通过这一片流淌的悠悠的景物,作者的眷恋之情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参考文献

[1]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再别康桥》为谁而歌 篇三

关键词:《再别康桥》 徐志摩 林徽因 痛苦告白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要准确理解这首诗的含义,其创作背景是不可忽视的。这里我们必须提到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故事。早在2000年,由黄磊主演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曾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徐志摩热”。但影视毕竟是娱悦大众的媒介,夸张、虚构太多。其讲述的徐志摩与原配夫人张幼仪、爱恋情人林徽因、以及再婚夫人陆小曼之间多情的往事,遭到了徐志摩和林徽因两家后人的反驳,他们否认徐林之间有过爱情。的确,谁又愿意承认自己父辈有过不忠于家庭的事呢?

林徽因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才华与美貌都对她无比偏爱。1920年,徐志摩有机会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剑桥当时译为康桥)。在与狄更斯的交际中,结识了随父来英的林徽因。如果说他们之间产生了恋情,倒不如说是甜蜜与忧愁的无奈。因为林徽因当时只有16岁,徐志摩长她七岁,已是有了一个孩子的父亲了。林徽因的清纯才气让徐志摩动了情,甚至有过表白。面对英俊风雅的徐志摩,在当时的年代,年幼的林徽因是不敢也承受不起这份情感的。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倒是一个极其大度的人,他曾代女儿给徐志摩回信:“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毫 mockery(嘲笑),想足下误解了。”信末附言“徽徽问候”。果然,这年7月,林徽因与父亲悄悄地回国了,与徐志摩不辞而别。

次年,徐志摩做了中国现代离婚第一人,与自己的原配夫人张幼仪宣布离婚。但林徽因最终在家人安排下,与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结婚。徐志摩的《偶然》可谓是他多情的内心独白: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惊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1924年,泰戈尔访华时,给徐、林带来了礼物。徐志摩与林徽因一起接待进出会场,又一起演出泰翁的诗剧《齐德拉》,林徽因扮演公主,徐志摩扮演爱神。与泰戈尔的合影被当时报刊赞为“金童玉女”。后徐志摩与才女陆小曼结婚,但有一重要细节不容忽视,那就是他的日记和信件等文字存在友人凌叔华处保管,因为其中有关于和林徽因的情感记录的康桥日记及通信,是不能让陆小曼看到的。徐志摩在感情上可谓可怜,因为不久陆小曼就移情别恋了。如冰心所说:“陆小曼不但挥霍成性,还抽大烟,不知道徐志摩怎么能跟这么个瘾君子过日子。”徐志摩碍于面子,也只得勉强维持这段婚姻。1931年,徐志摩从上海乘飞机去北平听林徽因的讲座(同时帮她当翻译),飞机失事,不幸身亡,年仅36岁。噩耗传来,林徽因几乎昏厥。徐志摩失事飞机残骸的一块木头,被林徽因挂在卧室墙壁上做永恒的纪念,一直到她去世。

在胡适的帮助下,林徽因最终要走了徐志摩的康桥日记和信件,除了编辑成册的目的外,还有重要一点,就是其中有文字真实记录了二人曾经的情感经历,涉及个人隐私。但康桥日记并未公布,据说文革时又被销毁了。可以说,当年两人曾漫步康桥,泛舟康河,既是广大读者的臆想,但也并非无半点依据。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是刻骨铭心的,可林徽因只能做他一生的朋友。林徽因是一个非常理智的女子,面对钟情于她的徐志摩,甚至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她只是忠于丈夫梁思成。她对徐志摩的感情,由年幼时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深藏内心。在徐志摩去世四周年后,林徽因写下了悼念徐志摩的意味深长的诗作《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持着那真!

一样是明月,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

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读者从这里终于看到林徽因对这一份情感的珍视。徐志摩向她要过什么话?“回音”是徽因的谐音吗?不难想象。

梁实秋在其散文《诗人》里写道:“大概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做诗人的一段经验。在‘怨黄莺儿作对,怪粉蝶儿成双的时节,看花谢也心惊,听猫叫也难过,诗就会来了,如枝头舒叶那么自然。”诗人必须是多情善感的,否则今天我们看到的好诗可能会很少。徐志摩曾经说过:“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徐志摩诗的成就更多的都源于他的情感。

1928年秋,徐志摩只身再次来到英国,故地重游。由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他先在罗素家中逗留了一夜,第二天来到康桥,可是一个朋友都不在。他独自在这曾经有过岁月痕迹的地方一一驻足。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到:“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他走上了文学之路。正是在康桥,他遇到了令自己心仪的女子,同时也戴上了一生的情感枷锁。往事的美好一幕一幕浮现,《再别康桥》就这样诞生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再别康桥》在徐志摩对母校眷恋情感的背后,还有隐藏的更深的东西,那就是对一段无法实现的爱情的苦痛告白。在这七个小节的诗歌里,首尾呼应,“轻轻地”“悄悄地”都在暗示自己微不足道的渺小,以及那个承受着孤独寂寞的心,所谓“作别”云彩,“不带走”云彩,就是对执着追求又无法获得的情感的失望与告别。

沉浸在爱恋中的人,什么东西看去都是美的。夕阳中的金柳就像是新娘,令自己心潮澎湃。软泥上的青荇是那样的熟悉,因为在康河的岸边,与自己心爱的人有过漫步的足迹,然而时间无法永驻,一切都已逝去。王洛宾的歌中写过:“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假如时间可以停止,诗人愿意让往日的爱恋时光定格,沉浸其中,意乱情迷,不离不弃,自己甘愿付出生命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永久的依偎着。但是人又怎么可能变成水草呢?只能是一种幻想罢了。榆荫下的潭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却是被揉碎了的彩虹。作者是寻梦而来的,假如梦可以寻到,谁又不愿意放歌呢?但是他不能,他知道自己的梦是碎的,是永远无法实现的。诗人只有选择“悄悄”,这是典型的中国男子对情感的压抑方式,不敢告诉别人,也不能告诉别人,就这样悄悄地埋藏在内心,啮噬着自己的灵魂。只有夏虫,只有康桥看得明白,它们沉默了。带着“悄悄”,带着孤独寂寞,带着一个痛苦的灵魂离开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作为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诗主张灵性,清新流畅,艺术形式富于变化。难怪朱自清赞扬道:“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英年早逝的不公,给我们的记忆永久烙下了诗人纯真的影像。胡适曾经这样评价徐志摩:“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我们愿率真的诗人能够再多一些,带给我们更多心灵的震撼。

4.再别康桥背景 篇四

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也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尽快,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了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徐志摩曾三次来到康桥,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学习期间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对于爱、美与自由的单纯信仰,产生了他为之倾心的社会理想。换言之,剑桥所体现的英国式文明,形成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桥理想。他把康桥当作他“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恋之乡”。兴趣也转向文学,喜爱写诗。回国后写诗《康桥再会罢》。

第二次1925年4月重游,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第三次是1928年8月,写下了《再别康桥》。

诗人三次离别康桥时的感情也迥然不同,第一次依恋,第三次再别时心情大不相同,因为回国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使他痛感康桥理想主义的破灭,以由“单纯的信仰,流入了怀疑的颓废”。所以在《再别康桥》中,已

然找不到写《康桥再会罢》时的那种热切依恋。虽然也歌咏了康河的美,但更多流露出自己孤独寂寞的情绪,诗人以缠绵凄婉的笔调,微妙展露了因“康桥幻想”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注重形象思维,主张将真实的感情,通过丰富、独特具有诗人内在感受的艺术形象和创设诗的意境来抒发,以期达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的离别愁绪,突出的感情是一个“别”字。诗歌重点写的“境”,则是康桥的康河。他敏锐的抓住“金柳”“青荇”“波光”“清泉”“彩虹”“星辉”的具体形象,由近及远、由上而下地勾勒出康河的景观。对“撑篙”的追忆,更是诗人在感到理想破灭后,伤感无奈的“寻梦”联想。诗作巧妙的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为一体,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委婉含蓄的表露了离别愁绪,使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 在语言上喜用迭字强化感情,营造了一个宁静、沉郁的别离气氛,定下了全篇感情的基调,产生了一种轻灵柔和和回环的音乐美感,朗诵时富有一种音节的节奏感、韵律感。

5.再别康桥教案 篇五

肇庆市大旺区大旺中学 陈小燕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品味诗的意象,体会诗人真情。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分析诗歌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爱校、爱家、爱他人、爱社会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诵读法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猜老师和谁的雕像合影?她是风华绝代的林徽因的雕像。林徽因是才华横溢的建筑工程师。猜猜她在哪里读的大学?剑桥。在那里她和谁有了一段恋情?徐志摩。剑桥也叫康桥,今天我们学习徐志摩写的《再别康桥》。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徐志摩的生平、作品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诗哲等,新月诗派代表诗人。曾留学美、英。“唯爱而生,为爱而死”是他一生的写照。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再别康桥》出于诗集《猛虎集》。(2)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

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因。

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

(三)学习新课

1、整体感悟。(1)诵读指导

这首诗像一首忧伤的小夜曲,诗的结构整齐、节奏分明,诗的第一节旋律带着细微的弹跳性,诗的第二到第六节舒缓而悠扬,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又有感情的升华。

朗读时,语速要舒缓,语调要下降,修饰语要轻读,并在其后停顿,如:“轻轻”“西天”“河畔”“夕阳中”“波光里”“软泥上”“油油”等;强调部分要重读,如:“走”“来”“云彩”等。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标出轻、重音和停顿。(轻声在该字的下面划一横线,重音在该字的下面加着重号,停顿在该字后划一斜线。)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澜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给以点评。(4)学生齐读。

2、整体鉴赏。

(1)教师提问:为什么“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要重读? 明确:这是本文独具特色的意象。

(2)教师提问:这些意象有什么特别之处? 明确:

①离别的对象特别。一般别离的诗,告别的是人,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此诗不是,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

②营造的气氛轻松。一般别离的诗,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此诗却从“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意象的选择新颖。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3)教师提问:有人说,徐志摩的诗具有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你认为这些美在《再别康桥》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明确:

音乐美—韵脚严谨、音节和谐、节奏明快、回环复沓 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 绘画美—诗情画意、意象新颖(云彩,金柳„„)(4)学生看投影再次齐读并欣赏这首诗。

(四)拓展训练:

徐志摩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蕴涵了诗人对母校的浓浓的深情。徐志摩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见,徐志摩对母校爱得深沉。今天我们在大旺中学读书,你对母校有怎样的情怀呢?请同学们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校的赞美。

1、学生写诗,读诗。

2、教师给以点评。

3、教师展示自己写的诗:

沐着九月的灿烂阳光 我们斗志昂扬,汇聚一堂

金碧辉煌的教学楼

有我们金碧辉煌的远大理想 洁净明亮的教室

有我们洁净明亮的求知目光

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有我们迎风招展的信仰 美丽宽广的操场

有我们美丽宽广的向往

今天我们是旺中的希望 明天我们是祖国的栋梁

4、让学生给以点评。

(四)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背诵这首诗。

6.《再别康桥》教案 篇六

1、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大致了解该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学生通过对具体字句的感悟能够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3、学生通过对文章情感的把握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诗歌。

二、教学难点

1、对于“绘画美”的感悟。

2、对于文章情感的把握。

三、对比鉴赏法、扩写法、美读法、分组讨论法

四、教学步骤

【导语】

以古

曲《阳关三叠》入境,与大家一起背诵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这是一首关于什么的诗篇呢? (离别)

这是古人的离别,那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现代的离别诗歌《再别康桥》,看一看这种离别又是一种怎样的离别。

【正文】

1、整体感知

一起朗读这首诗歌,感知这首诗歌写得怎样?

(好、美或者举诗歌中的一些具体景物作答)

2、思考

在第二段中,让作者心境荡漾地究竟是什么样的场景?

3、鉴赏

根据上面的诗歌第二段的鉴赏方式,分组讨论:3、4、5、6段中通过作者的精心描写,你可以看到什么场景,请你把这种场景描述出来。

第三段:康河沁人心脾的河水中,青荇自由自在的在软泥中欢快的招手。

第四段:梦像彩虹一样五彩斑斓,每一片康河的浮藻间都沉浸着有待发现的自由的梦。

第五段:撑一支长篙,驾一叶扁舟,我在康河的柔波中泛舟寻梦,那满天的星光倒映在康河的水波中,水天一色。小舟在星光中摇摆穿行。此情此景,只有用歌声才能表达我的心情。

第六段:梦依旧,人以非。我还能撑一支长篙去寻找自由的梦吗?今晚的沉默将伴着我悄悄地离开。离开这自由的康桥,离开这自由的梦。

现在大家已经把文本的意境表达出来了。作者给大家描绘了一个让人向往的康河世界。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既然大家已经把诗中的画描述出来了,那么你能给每幅画取一个美丽的名字吗?

4、诗图

5、思考

作者在描写这些让人憧憬的景观时,他的情感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请在诗歌的每一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或词。

6、写作背景(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了解)

1922年归国后,徐志摩在现实的中国为了生活苦苦挣扎。1928年当他第三次欧游,第二次游历英国剑桥时,站在曾经梦想飞翔的康桥上,眼前不禁想起了早已不在的自由欢乐。作者感慨万千,后来在归国途中写下了这首感怀的离别诗篇 。

8、朗诵

首先:老师范读

其次:学生互读(在朗读时要加强情感的投入)

再次: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通过对比让学生有所感)

9、总结

绘画美——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星辉、夏虫。

音乐美——节奏轻快,韵律柔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

10、探讨

作者离别的仅仅就是自己的母校剑桥大学吗?他离别的还有什么呢?

1)、曾经想要实现的文学上的梦。

2)、两年的康桥生活让他和林徽因有了不解之缘,文章里的第二段中隐含有林徽因的出现让作者心境荡漾的意思。

11、板书

绘画美 音乐美 建筑美

12、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再别康桥》。

7.《再别康桥》 讲稿 篇七

“诗无达诂”, 人们对于《再别康桥》的极不一样的接受态度也许是古老真理的又一次现代阐释。

从内容上讲, 《再别康桥》这首诗并没有什么让人特别眼亮的东西———没有奇异的感知, 也没有惊人的想象和启示。

这是一首写离别的诗, 是1928年11月6日诗人在归国的途中写的一首作别康桥的诗。一方面是事物运动的绝对性所导致的物与物分离的普遍性, 使得人往高处走, 水一样风一样自由漂泊的心性成了人性的普遍内容, 加之生存、过于频繁的战争以及各种各样的意外, 所以人的一生, 事实上也便是不断经历别离的一生;另一方面则因为乐家安土的生活观念所导致的对于别离的异常敏感的心态, 所以, 一部中国文学史, 便是一部离情别绪弥漫的伤痛史, 闺阁之怨, 游子之苦, 故园之忆, 边关之望, 朋友之思, 春恨秋悲, 太多的诉说, 使得现代中国人很难再对表现别离的作品发生什么特殊的兴趣了。

但是《再别康桥》还是留住了许多人的眼神。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 不能释然事实上也就是一种牵挂。

其中的原因, 仔细阅读作品。我以为主要有下列两点:

一是真性情的流露。

从类型上讲这是一首咏物———抑或咏地诗,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诗人在诗中表达的虽然是人生普常遭遇的一种离情别绪, 但这种情绪的表达却是通过对别离的对象———康桥的歌咏而实现的, 所以, 了解诗作的内容, 把握诗人的心脉, 我们还需借助于诗人对于康桥的描写。

诗中的康桥处在两个时间的交点上, 一个是白昼和夜晚的交点, 一个是想象和记忆的交点。通过前一个交点, 我们看到的是夕阳下新娘一样美的康桥, 而借助于后一个交点, 我们则清楚康桥远不是一座桥, 它是一个人的美好记忆, 是他生活的理想寄托, 是波光里的艳影, 是天上的虹, 是彩虹似的梦。

诗中的康桥因此不再是实际的康桥, 诗人对它虽然也有一些常识性的介绍, 金柳、波光、柔波、软泥、青荇、长篙、青草, 借助于这些信息, 我们大体上能够想象一点康桥的风貌, 但是, 要真正了解诗歌文本中的康桥, 这些信息自然远远不够。诗中的康桥事实上是徐志摩心中的康桥, 是他所以为然、所认可的康桥。诗中徐志摩关于康桥的描写是一种完全主观化了的描写。这种描写, 不仅强化了康桥的美, 草是青草, 水是清潭, 泥也是软泥, 夕阳、星光沐浴着。真真确确是一个人间的梦, 而且也使康桥完完全全地人化了, 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艳影在人的心头荡漾, 青荇在水底招摇。作者作别的好像不是一个地方, 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康桥有神态———美丽、朦胧、灵动, 而且也有情态———“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客观的事物本身是无关乎人情的, 你悄悄也罢, 不悄悄也罢, 康桥其实都是无所谓的。康桥的情态说到底是诗人自己给的, 所以从美学上讲, 人对于对象的主观化实际上也就是人主观的一种对象化, 艺术家的创作, 无论你表现什么, 说到底, 其实都是一种对于自己的表现。

不过艺术创造中的这些普遍原理, 在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的写作中有着更为突出和分明的表现。之所以如此讲, 是因为在解读这首诗时, 有这样两种背景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会触动我们的思路。

第一种背景就是作者和康桥的独特关系。

康桥现在人们通译作剑桥, 地处英国伦敦北部80公里左右的地方, 是近邻康河 (即剑河) 的一座城市, 因剑桥大学而驰名世界。1920年至1922年徐志摩曾在康桥大学学习, 1922年8月他告别康桥回国, 六年之后, 即1928年他重访康桥, 在回国的途中写下了该诗, 以记述他对于这个地方的眷恋之情。

借助于资料我们可以知道, 康桥之于徐志摩, 不仅仅是一个生活逗留过的地方, 事实上还是一个作者发现了自己、培养和形成了自己志趣和个性的一个精神灵栖地。

正是在这个地方, 作者不仅接触到了科学民主的西方精神, 了解了许多的科学知识, 形成了以自由、宽容、理性、幽默等为特征 (朱寿桐:《新月派的绅士风情》,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第6页) 的“英国派头”———即人们常常说的英国绅士风度;而且也解除了他和张幼仪的婚姻, 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林徽因, 开始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生活。所以, 时过境迁之后他回忆说:“我的眼是康桥叫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的意识, 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见《徐志摩全集》, 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3年版) ;“在星光下听水, 听近村晚钟声, 听河畔倦牛刍草声, 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 不期然地淹入你的灵性”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见《徐志摩全集》, 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3年版) 。一句话, 康桥使徐志摩成为了徐志摩。

正是因为和康桥的这种至为紧密的精神联系, 所以对于康桥, 我们看到徐志摩在自己的创作上也便真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了, 1922年他写了诗《康桥再会吧》, 1926年又写了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8年, 诗人告别这个世界的前三年, 他又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不到八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地方如此频繁的笔墨拜访, 在徐志摩的创作历程中, 实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事象。研究者方铭因此讲:“生命不管如何匆忙短促, 无论如何辗转迂回。诗人终是属于康桥的, ‘康桥情结’贯穿了徐志摩一生的诗文。” (方铭:《现代诗歌精品》,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第191~192页) 联系实际情况, 应该讲这是一段确论。

第二种的背景是诗人与诗的独特关系。

生活中有许多的事例可以说明在诗歌的创作之中, 诗不必确如其人, 但这些反例却构不成充足的理由, 使我们不用这一词语评价徐志摩的诗和他本人的关系。一如其做人的真诚、率性、灵动, 徐志摩的诗创作也表现出了诗如其人、人与诗高度和谐的一面, “他执著地追寻‘从性灵深处来的诗句’, 在诗里真诚地表现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 并外射于客观物象, 追求主客体内在神韵及外在形态之间的契合”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133~134页) 。

“从性灵深处来”, 这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徐志摩这首《再别康桥》的魅力所在。将这首诗和六年之前诗人所写的《康桥再会吧》进行比较, 我们会发现所写的对象虽然都是一样的, 但是由于生活的变化。《康桥再会吧》一诗所表现的那个热情、浪漫的诗人, 到此诗的世界里已经不复存在了, “轻轻”“悄悄”“揉碎”“沉淀”“寻梦”, 平静的动作和内敛的心态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已经是一个为生活的风雨所沧桑、所成熟了的诗人。联系诗人当时的处境, 家国的动荡不安, 康桥所唤起的理想和爱情在实际生活中的破灭, 人生的失意背景黯然了眼前的对象, 所以,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句, 真可以说活画出了1928年的诗人自我。

借助于上述两层关系, 我们有理由相信《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的一个“情感化石”, 通过它, 我们可以真切地感知到诗人内心深处的爱、怅惘、无奈又无言的苦闷。诗人写的康桥就是诗人自己, 借助于康桥的真诚性情流露不仅活化了康桥, 使我们一抬腿就能够跨越遥遥的时空距离, 如临其境, 而且也使我们真实地触摸到了诗人的脉搏, 感受到了早已逝去的诗人灵魂的一次真实的跳动。

一些人———渴望着性情生活、做过梦或正在做梦的人, 因此而被《再别康桥》所感动。也便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二是表达的含蓄和机智。

性情或曰灵性的真诚表现, 很容易使我们想起中国现代新诗发展过程中创造社所提倡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主张。这种联想不是空穴来风, 创造社以浪漫主义为其诗学追求的方向,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从骨子里讲, 多半也是有着浓郁的浪漫主义美学背景的, 主观、感伤、看重想象, 这些表现容易使人们将二者混淆。但是事实上, 灵性的真诚表现和感情的自然流露所导致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诗歌写作。前者重形式、重技巧、重表达, 以为“诗的难处不单是他的形式。也不单是他的神韵, 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去, 像颜色化入水, 又得形式表现神韵, 像玲珑的香水瓶子盛香水” (徐志摩:《现代评论》第2卷第38期, 1925年8月9日) 。而后者轻形式、轻技巧、轻表现, 重直接、重流露, 以为:“我想我们的诗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之纯真的表现, 生命流泉中流出来的strain, 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 生之颤动, 灵的喊叫, 那便是真诗, 好诗。”所以, “诗不是‘做’出来的, 只是‘写’出来的。” (郭沫若:《论诗三札》, 见《郭沫若全集》第15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徐志摩迥然有别于创造社诗人的美学追求, 在《再别康桥》一诗中集中地体现为其表达的含蓄和机智。

《再别康桥》一诗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 诗人经历了六年的人生风雨之后故地重游, 物是而人非, 心中的感情自然是十分复杂和充沛的。但是, 不同于郭沫若《天狗》《地球啊, 我的母亲》之类诗的直抒胸臆, 此诗的情感表达则显得十分内敛、节制。诗人在意识里将康桥当作了一位梦魂牵绕而又依依难舍的情人,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但是在表达自己对于这位“情人”的感情之时, 作者优雅、谦逊的绅士心性却使他选择了一种平静、舒缓的方式、诗人没有喊, 没有直接地说, 而是巧妙地借助于对象的特征以及语音和语句的组织, 将心中的复杂感情含蓄而机智地散发了出来。

此诗抒情的成功首先有赖于诗人的巧妙移情。“一片风景一片情绪”, 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标榜的这种诗学主张, 徐志摩可以说是深得其玄机的。诗抒发的是别情, 可是他却避免直接写别情, 直接写自己的心理感受。他只是通过“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四句诗给我们营造或者说铺垫出了一种情感氛围, 然后就带着我们参观康桥, 让我们看夕阳中新娘一样的河畔的金柳, 看水底油油招摇的软泥上的青荇, 看树阴下虹一样梦一样的清水, 领我们在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听笙箫和夏虫的沉默, 至情不言, 但月笼寒江、风吹河柳一般, 诗人情感的对象化却使康桥也活生生地将诗人千头万绪的感情具体地呈现了出来。

不言而喻, 诗人抒情上的含蓄机智同样体现于语音的选择和语句的组织。

“轻轻”, “悄悄”, 轻、细的“q”声母所引导的字音重叠, 带来的是一种格外柔和舒缓的情感的表达, 此外还有“荡漾”“青荇”“招摇”“斑斓”等叠韵词的使用, 柔长悠缓的“ɑn”“ɑnɡ”和“ɑo”韵的使用, 以及首尾两段通章的呼应和重复, 使诗因此在声音层面体现出了一种一唱三叠的咏叹意味, 极为传神地表现出了诗人心中对于康桥所持有的一种欲语而不能的依依眷恋之情:“一个人要写他最心爱的对象, 不论是人是地, 是多么使他为难的一个工作?你怕, 你怕描坏了它, 你怕说过分恼了它, 你怕说太谨慎辜负了它。”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见《徐志摩全集》, 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3年版)

除了语音的巧妙使用, 《再别康桥》一诗的诗句构造和组织也是很有助于它的含蓄机智的抒情表现的。此诗诗句的构造, 作者使用了一种可以称之为“矛盾”或“反正”的词语组织方法, 走了正如来, 放歌前置一个不能, 悄悄的是笙箫, 夏虫的出现是为了我的沉默, 挥一挥衣袖, 却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切都是矛盾的、是反方向的、但却又是统一的, 是被和谐地搭配在一起的, 不同而同, 貌反而实正, 一开一合、一扬一抑之中, 词语的组织所给予人们的, 正好是诗人在诗情的表达上有意识体现的那种自我控制和内敛。对应于词语组织上的开合扬抑, 此诗在诗句的组织上也别具匠心。诗共七节, 每节四句, 这四句的组织一律如下: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一三句伸出一个字, 二四句缩进一个字, 一伸一缩的有序组织, 使诗歌在诗形上呈现出了一种回环往复、跌宕起伏的视觉特征, 不说词义, 单从建筑的层面上就已经很巧妙地具化了此诗所需传达的诗情形态。

闻一多为了诊治新诗在表现上的散漫无序, 在理论上提出了“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的诗歌“三美”原则, 徐志摩是这种美学理论的积极实践者, 《再别康桥》的写作就是他实践的一种结果。在此诗的写作中, 诗人通过对对象的感性特征、语音和诗句组织的充分利用, 不仅机智地表达了所要表达的诗情诗意, 而且也使这种诗情诗意的表达因此而具有了一种含蓄意味, 极好地体现了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

在艺术的意义上,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 我以为形式感和古典意味也是此诗为一般读者所喜欢的极为重要的原因。新诗相对于旧诗有许多优点, 但是, 它的没有形式感或者说无规律性, 还有因为对于古典诗歌的太多的否定而导致的与大多数中国读者诗歌阅读经验的脱节, 却是其为人所诟病的两个难以回避的弱点。新月诗人倡导并在实践上积极探索、谋建新诗的规范。虽然由于认识不足、努力不够产生了许多流弊, 但其成功之作, 即如这一首《再别康桥》, 却使新诗因此具有了一种他人可以把握、可以操作的形式意义, 谈到新诗, 人们因此常常愿意选它为代表, 诵读或者进行技术分析, 它在音韵和组织上的形式或规范性, 使人们由此将新诗和讲究押韵、格律的古典诗歌连接了起来, 从而能够在一种熟悉的阅读背景和经验中解读、消化新诗, 享受读诗的快乐。

此外, 还有非艺术的生存背景。20世纪的中国, 血与火的冲突太多, 太过动荡和不宁, 生活的粗暴赋予了现代新诗极其坚硬的品质, 新诗因此常常不得不以带血的嗓音去进行歇斯底里的战斗或批判, 这是一种武器式的追求杀伤力的表达, 它能够调动读者作为公民的愤怒和激动, 它关注政治、现实、时代问题和民众苦难, 但是它不太关注作为个人的读者, 不注意抚慰他们内心的苦闷和脆弱。

《再别康桥》一诗所体现的徐志摩诗歌的优美价值由此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它的阴性、轻柔的审美意味, 就像是一位青春美丽的女性的手, 它没有为读者提供深刻、提供广博、提供感知和想象的独特, 但它的轻轻的抚慰却平息了人内心的喧嚣, 使人进入宁静, 无论身在何处, 无论身为何人, 也都能够在一种虚拟的迷幻氛围中, 做梦或者幻想。

“轻轻的”, “悄悄的”, 这抑制、内敛的声音, 很容易让人想到古典的女性, 想到闺阁诗。不喜欢徐志摩诗歌的人, 因此体会到了一种陈旧, 一种软化人的意识和情感的腐朽, 感觉就像是琼瑶小说和港台流行歌曲, 它们的表达里蕴涵了太多的迎合, 它们利用了心理上处在青春期的人们的脆弱和不成熟, 给他们提供了感动, 但严格地来讲, 却没有让他们在情感的深层体验和美的深度感知上能有所提升或进步。

作为商业运作, 这无疑是成功的, 但是对于诗歌, 对于文学, 这种迎合却是有害的。呸徐志摩的人, 呸《再别康桥》的人, 因此是自有一份他们的道理的。

转眼20世纪已经过了好几个年头了, 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发展, 意味着中国要更进一步地与世界保持同步了, 在这样的时候, 我们还在津津有味地欣赏20世纪初一个用了很陈旧的闺阁情调和技巧写作的诗人的诗, 这确实让人着急和担心, 康桥因此也许真的该别了, 不是再别, 而是永别。

8.《再别康桥》的解读角度 篇八

一、课例互鉴:鉴赏的多元角度

(一)目标:生成主题和预设主题

郑逸农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其“非指示性”教学理念而设定的,由学生来设定学习目标可指出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可预设性。表面上来看,他的确未设定教学目标,但实际上,教什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预设的。从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出学生最终确立的学习目标也基本围绕着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两个方面展开的:如学生确定的学习主题是“语言,意境,情感,构思”,重点讨论的五个问题是“开头的‘轻轻与结尾的‘悄悄能不能对换?”;“为什么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有什么深意”;“作者留恋康桥,为什么‘不带走一片云彩?”;“笙箫是一种乐器,为什么‘悄悄会成为‘别离的笙箫?”这些主题词的确立与教学过程的的展开都是为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服务的。

说到《再别康桥》就不得不提新月派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理论,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主将,将这一诗歌主张完美融合在诗歌之中,不少教师以此为核心确立教学目标。目标基本确定为:“大三美”即诗歌美、诗人美、诗情美;“小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让学生在读美、谈美和品美中真切地走进康桥,体味徐志摩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2]如此确定教学目标,较为常规,也易于达成,但封闭了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忽略了郑逸农教学中与之配套的重要措施即“抓住转身即逝的灵感”。

(二)方法:生本主线和理论主线

郑逸农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其“把人当做人”的核心命题和“二不”和“四自”的精神内核。从学生提问,学生解答,学生作课堂总结,教师提供阅读体验作为学习参照到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从学生的心得体会当中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在哪些方面等,这一环节既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又可以很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郑逸农认为其“非指示性”教学的最大价值,或许就在这里。它是对学习个体的最大尊重,是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大激发。它缩小了教师的指示性,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以“三美”理论作为教学主线也有其优势,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再别康桥》一诗的格律体特征、音乐化的追求以及徐志摩诗中所显现出的“完美的形体”以及“完美的精神”。但这种单向指示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免埋没了学生自定主题时展现出的“完美的自我”。

(三)环节:认知递进和板块并行

环节的设置要突出教学重点,每个环节都有所要完成的任务,环节之间要有承接关系,有梯度,充分串联教学重点,使教学过程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也就是教学过程。对于诗歌的教学过程,很多教师会分为背景介绍、诗歌鉴赏、朗诵等几个环节。郑逸农这节课的教学步骤为:学生自读进行原初体验;确定学习主题,根据学习主题,进行研讨欣赏;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补充提问,课外迁移;学生做课堂总结。大体脉络可以概括为学生从零认知到深入分析文本。例如在“初读体验”环节中,先用备用纸记录,要求做到真诚、细腻、个性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也锻炼了学生有感即发、真情行发的能力。格律诗的特点对学生的文学素质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和锻炼,在“三美”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并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进而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再别康桥》的形式、意蕴以及音乐性是完美统一的,音乐、意境、绘画、建筑几个板块教学之间也应是平行并重的,体现在课堂结构中,就更倾向于并列的板块式教学。

(四)朗读:有梯度的和有针对的

在郑逸农《再别康桥》教学案例中,共进行了四次朗读,并且每次老师都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前两次是初读,问题是用一句话概括原初体验;第三次是思考学习主题;最后一次研读,分析学习主题,这次阅读用了整整十分钟。虽然这节课的朗读次数相对较少,但每一次的朗读都伴随着问题,比较有效。而且从所提出的问题来看,问题是带有梯度的,所以四次朗读也是有层次有梯度的朗读。在以“三美”为切入点的教学设计中,朗诵环节毫无疑问是针对于“音乐美”研读时的重要元素。《再别康桥》这首诗在整体上体现出一种柔缓、和谐的音乐性特征,读到“轻轻” “悄悄”“油油”等叠词时,诗歌的韵味油然而生,依依之情跃然心头,对于诗歌的韵脚,注意诗歌排列上回环复沓的特点,诗歌四行一节,诗行音节和谐,参差中押韵错落有致,在唯美的朗读中,音节的律动感敲打着每一个倾听者的心扉。不论是有针对的引读还是有梯度的悟读,都旨在学生感情得到升华,体验自我感知与特定文本的交往过程。

二、彰显人文:选择的价值导向

(一)基于选文定角度

“非指示性”阅读教学主要呈现的是生成性目标的取向。由于“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课时多、耗时长,教师不可能将每篇课文的各个环节上足、上满。应根据选文类型的不同、教学目标取向的不同而定。即对于诸如《再别康桥》这样语言优美、意蕴深厚的“定篇”类选文,教师可以按照“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二不”常式流程上。如学生在确定学习主题的过程中:“首先把作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值得学习的主题都列出来,内容如(真挚的)情感、(深刻的)主题等,形式如(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等。”[3];而承载着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例文”类选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则由教师来明确设定和直接传授,但是仍然要坚持“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理念中师生平等、真诚对话、自主成长的核心原则。新月派则始终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再别康桥》完美的诠释了新月诗派的美学观点,因此,对于本诗的鉴赏角度,“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可以互相参照,融为一体,各补所短。

(二)基于动态去指示

“非指示性教学”在关注学生的自发体验的同时要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介入,即教师要适时处理好“有为”和“无为”的关系,基于动态去指示。“无为”就是尽量的少为,以至不为而达成目标。然而追求少为、无为必先始于有为,有为是追求无为的过程。“不指示教学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强调了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态产生,强调了学生的体验性和理解的多元性。王荣生先生认为:“‘教学目标从操作上讲,关键倒不在于由谁提出,甚至也不在于怎样提出,关键是要合适,要具有较高的语文教学价值。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取决于老师在现场作怎样的判断。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的确要关注语文教学非预设的一面,但整体方向,应该是努力扩大预设的范围”[4]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无为和有为的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是一个用星火来燎原的火把,可以是一个穿针引线的向导,但绝不是庖丁解牛的操作者。无为并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事事无为、时时无为,而是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于大处、要处显其为,该有为时则有为,该无为时则无为,教师在课上该启发时就启发,该纠正时就纠正。

(三)基于素养来反思

如果说从“三美”理论角度进行文本解读有益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再别康桥》作为新格律诗的经典性,即其音节的抑扬顿挫,声调的回环反复,格式的整合对称,词藻的柔美精炼,获得语文素质的提升,那么,“非指示性”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素质的培养,还涉及心理品质的完善。面对我国中学生语言表达薄弱、词汇贫乏、积累不够的现状,“非指示性”教学的背后,隐藏着每一个学生语言能力的自我提升,从初读体验的有话想说、确定主题的整合语言、研读欣赏的言语训练到反省结语时的斟酌取舍,形成了从感性到思维到语言到素养的提升。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究竟什么样的解读角度才是最好的解读角度,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学习,在《再别康桥》中,无论哪一种角度,都要求学生分析品味“轻轻的”、“悄悄的”、“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等语言以及诗中的众多值得玩味的意象;其次,要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不论是“三美”理论的创作技巧还是从初读体验到最后总结的自主流程,都应该让学生学习掌握文章技法,通过创作环节来学习运用语言,不能“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层面,却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语文教育,首先要把学生教育成有语文特质的人”[5];最后,聚焦文本解读的语言表达形式,品味格律诗中完美浑融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解徐志摩的诗美主张与单纯信仰,体会他在感情潮起潮落中所表现出的爱、自由和美。

文本解读角度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一个由选文、学情、价值取向交互影响着的多元机制。在《再别康桥》“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两种课例的对比关照下,基于二者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以及侧重点,需要凸显出二者从不同解读角度所呈现出的优势与特点。“彰显人文是‘非知识性阅读教学在内容选择上的根本价值导向”[6]。因此应力求将文学理论融合到张扬学生的自我需求、唤醒真我的教学过程、实现自我的教学目标中,让学生立足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并聚焦于文本艺术性的表达,把学生教育成真正“有语文特质的人”。

参考文献:

[1]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初探[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5.

[2]韦丽.离歌一曲笙箫意 情牵三美荡涟漪——浅谈《再别康桥》新“三美”教学[J].语文建设,2012(4):27.

[3]郑逸农,周晓天.《荷塘月色》“非指示性”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9,(11):31-33.

[4]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4.

[5]郑逸农.对“泛语文课”的严峻现实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兼答杨先武老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J].语文教学通讯,2013(6):28.

[6]金心红,徐学福.彰显人文:“非指示性”阅读教学内容选择之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3):43.

9.再别康桥教案 篇九

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教学重点:

从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

从诗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诗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教师从旁点拨指导,学生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教学手段:

配乐诗朗诵,营造诗意氛围,师生共同进入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阅读注释①

回答问题: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

[解释]:康桥=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2分钟)

2、指名朗读

3、欣赏配乐诗朗诵

4、体会、找差距

①感情: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那么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浓)(板书: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全诗的高潮在第几节?(第五节)因此全诗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③句式:四行一节(整齐)

④节奏: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⑤语气: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

5、学生默读、体会感情(2分钟)

6、指名朗读,注意感情与节奏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1、[问]:读了许多遍课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美丽),可以说是风光如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板书:风光如画)

2、找寻意象:这康桥以及它周边的秀丽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感受的。

[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

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

3、总结意象: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这种“经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被称之为意象。

五、比较阅读

与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较本诗的艺术特色。

特点: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一般别离的诗,告别的是人,而此诗不是,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

②一般别离的诗,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从“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六、学生讨论作鉴赏小结

10.《再别康桥》学案 篇十

一 自学 发现

一、书声琅琅(以读为本,入情入境)

注意朗诵的三个境界:一、读准字音,二、读出节奏,三、读出感情反复诵读,体味感情可以相互之间进行点评,比赛

二、字音字形

河畔( ) 青荇( ) 长篙 漫溯( ) 斑斓( )

笙萧( )满载( ) 登载( ) 悄悄( ) 悄然( )

3. 长篙 ( )

蒿草 ( )

稿草 ( )

2.xiao笙( )

Xiao( )瑟

Xiao( )洒

lán 斑( )

lán ( )言

lán 波( )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赴美留学,19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再次品读,整体感知

1.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意象: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而意象或意象的组合就构成了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由客观物象构成的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中的意象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提问: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第二节中,诗人为什么将“河畔的金柳”比作“新娘”?

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金色的柳枝随风轻摆的样子很像新娘美好的姿态,有谁愿意离开自己新婚的妻子呢?这里用新娘比喻金柳,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对康桥的无限欢喜和浓烈的温柔之爱“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头”“荡漾”表达出自己的无限喜爱之情

(3)第三节中,能将“招摇”改为“轻摇”吗?“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轻摇,即轻轻地摇动,这只是对青荇情态的客观描述;招摇,使用了拟人手法,它不仅能够写出青荇自由自在地摇动的情态,更好的体现出诗人对康桥的喜爱之情招摇一词写出了水草随微波起伏的轻盈之态 “甘心”两字,表达了诗人对康河融为一体,愿意永远流在康河,表达出了对康河的永久眷恋之情

2.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自然的不都是美的,美不是现成的……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你能发现《再别康桥》的“三美”是如何体现的吗?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四.我的发现

1.读完诗歌,你最大的疑惑是什么?

2.小组合作,组员相互交流自学成果,小组代表整合自学成果整合后的自学成果:

二 展示 发现

小组代表展示整合后的成果,其他同学可记录有价值的发现

明确学习目标

三 探究 发现

在各组的交流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是什么?

合作探究·深入文本

1.第一节中三个“轻轻地”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有无区别?反复诵读,仔细体会并简要分析

“正如我轻轻的来”一句中的“轻轻的”传达的是一种故地重游的惊喜,另两个“轻轻地”抒发的则是诗人对康桥深深地眷恋和不得不离开康桥的无限惆怅之情诗人初来时的欣喜对其离别时的眷恋与惆怅起着反衬的作用,从而使之更加突出

2.“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在你的理解中,“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结合徐志摩的生平)

“梦” 包括过去诗人对未来的各种美好的憧憬与追求根据诗人过去的经历与思想变化的过程,它至少应该包括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之梦,追求国家富强之梦,追求自由自在的美好的爱情之梦以及取得辉煌成就的文学之梦等等这里抒发的不止是诗人对康桥的喜爱,更包含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失落

3.“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中的“笙箫”可不可以换成别的乐器?为什么?

笙箫在此是一个偏义词,重在萧此处不宜换成别的乐器萧是一种悲剧色彩较浓的乐器而且它体现的往往是精神境界的凄苦、深沉、厚重、兼有悲凉,常用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苦在这里,萧的这种独特的悲剧性正好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吻合,能恰到好处的体现出诗人因不得不离开康桥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四总结 发现

学有所得

总结收获(一分钟)

五 拓展 发现

古诗的意象,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

一、动物类

1、蝉 感身世,诉悲凉: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痛别离,苦远游: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唐卢殷《晚蝉》: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写蝉以声引愁,旅人行一程,飞蝉跟着鸣一程,似乎专与行人为难,写出了诗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2、鸿雁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唐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3、杜鹃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词里借杜鹃之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

4、鹧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这里它又充当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5、黄莺 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

二、植物类

1、柳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李白《忆秦娥》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也是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2、梅 梅有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和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都是以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3、菊 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4、莲 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5、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6、芳草 以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以芳草喻所思之人: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朱敦儒《渔家傲》),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中芳草即知音的别说 由芳草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可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朱敦儒《一落索》)惜芳草就是惜人生 三、自然现象类

1、明月 明月蕴涵思乡之愁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的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的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明月是情感的寄托 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2、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 ,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诗人见流水思年华易逝;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水流的持续不断而给人以无奈;“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流水带着寒心默默退去,给人一种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 3、黄昏、夕照 感伤的心情意绪: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黄昏如此冷清,词人自然孤寂难耐,愁结柔肠“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4、细雨、烟雾 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细雨绵绵,愁也弥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归家不得,或者漂泊他乡,不知家在何处,渐渐升起的烟雾使人生出诸多愁绪

四、时令节日类

1.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重阳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写: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3、寒食 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有关如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清明 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等

五、特定地点类

1、长亭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王实甫《西厢记》: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抒发的也是离别的伤感

2、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浸染着离情别恨屈原《九歌》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名句范成大《横塘》又有: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3、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实战演练·活学活用●

1、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中的“落日” 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的“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的意境

2. 04年全国卷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杜鹃的叫声似乎在说“不如归去”更能引发旅人游子的思乡之情最后两句是说想回家,只是身不由已,不知归期,一种深深的无奈。

课堂链接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1920年,徐志摩来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他的政治经济学也是这一年,他结识了他生命中的永恒——他的“精神依恋之乡”——康桥!

徐志摩到康桥是为从罗素,但他到英国才知道罗素被康桥除名了度过他平静无澜的半年之后,他毅然决然地想换路走然而,“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出于偶然,他走进了康桥,从此便与康桥结下了不结之缘

在康桥生活了半年,却跟陌生人似的,谁都不认识,只知道一个图书馆、几个教室和两三个吃便宜饭的茶食铺子也许“单独”是个很美妙的现象,1920年的秋天,他独自一人回到康桥,才算真正认识了康桥,真正发现了康桥!

用他自己的话说,“在美国我忙的是上课、听讲、写考卷、看电影、赌咒”,“在康桥我忙的是散步、划船、骑自行车、抽烟、闲谈、吃五点钟茶点、牛油烤饼、看闲书”(《吸烟与文化》)也许正是由于这份所谓的闲散,才使得徐志摩有单独的机会接触康桥,享受康桥自然美景的熏陶,享受康桥纯真性灵的沐浴他的生活在这里拐了个弯后,悠然前行这是他生命中尤为值得纪念的一个里程碑

那些发亮的清晨,那些温暖的黄昏,他总是发痴地对着他心爱的对象怎能不心醉呢!在色彩斑斓的油彩画中,“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阴下吃茶,花果会掉进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的桌上来啄食”(《我所知道的康桥》)还有那星光下的流水,近村的晚钟鸣,河畔倦牛的刍草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启迪了他的性灵“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正是康桥的美丽给了他想象的空间,是康桥的性灵给了他气息的蜕变其实,徐志摩早已融入了康桥,从他走进康桥的那一天起,他就注定要与它结为至交了一个个向晚的黄昏,他总是倚在桥阑上,调动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来感受这动人的美景,康河的水悠然地流着,他却向着西天凝望:“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细的波纹……”

这向晚的美景,是柯罗的田野,是萧邦的夜曲……

徐志摩把一个人的感想比作落叶——从生命的树上掉下来的叶子他的落叶便是诗19,他按捺不住他的激情,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虽然他的散文和小说都写得不错,但他的主要贡献是诗歌,而他诗歌的主要启蒙应该是康桥吧!

他总是租船去河上“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但却始终没有学会如何“长篙子一点就把船撑了开去”然而他每次总是不服输跑去租船再试可以想象的出他吃力地把篙一点,却只在原地摇荡的情景他望着“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荡漾”,也只有兴叹的份了如此可爱,如此恼人,但徐志摩却钟情于他的恼,正像钟情于他的可爱一样当一个人真心地付出时,没有一种感觉是不愉快的他情愿“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折腾够了,他就在岸边的榆荫下,读书、假寐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徐志摩与康桥进行着细微地心与心的交流,康桥的精神进入了徐志摩的精神,康桥的灵韵给了徐志摩无限的灵感

再好的筵席也终究会散,“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1922年,徐志摩告别了他心爱的康桥,回到北大、清华等大学任教“康桥,再会吧;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你是我难得的知己”(《康桥再会吧》)他依依挥别了他的“精神依恋之乡”,但有谁会知道“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天边第一颗大星出现!”时间越久,思念越深在离开康桥的日子里,他总有数不完的乡思,道不尽的乡恋要倾吐六年之后他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千年绝唱《再别康桥》

徐志摩是个信仰感情的人,或者说他天生是一个性情中人他有着浪漫的思乡情结,他说“我只要草青人远,一流冷涧”

他思念康桥就像思念他的故土,他做着一个梦,梦想有一天能“含笑重归康桥”,只是梦永远只能是梦了1931年的11月,他乘南京飞往北平的飞机在济南附近因雾殉难,一代诗才英年早逝只是,不曾逝去的是他的康桥、他的诗歌!

志摩语录: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理想的极度,想象的止境,从人到神!诗是从翅膀上出世的;哲理是在空中盘旋的飞:超脱一切,笼罩一切,扫荡一切,吞吐一切

○我生平最纯粹可贵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田野,森林,湖,草地,是我的课堂;云彩的变幻,晚霞的绚烂,星月的隐现,田野的麦浪是我的功课;瀑吼,松涛,鸟语,雷声是我的老师,我的感觉是它们忠谨的学生,受教的弟子

上一篇:初中作文·开头和结尾下一篇:工程项目款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