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段

2024-06-14

作业段(共12篇)

1.作业段 篇一

低段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因远小学郈丽虹

布置作业

1、控制作业量,强化主动意识。

要想让学生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需要教师花些心思。一是培养兴趣、强化责任感。二是控制作业量,布置作业要少而精。

2、多布置实践型强的作业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得到切实的训练。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设计许多类型的作业。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

3、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设计自主性作业

在教学中,把作业设计成“快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套餐的题型再低一层次;而c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做的,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4、开展小组竞赛,以评优促进步。如:每天比一比谁的作业书写端正,谁的作业正确率高,谁做作业最专心。以此激发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

批改作业

1、在作业批改中每次都画一个简单的脸,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批改作业时候的心情。运用这些富有人情味的表情脸,对于低段学生而言能发挥作业评价的激励功能。

2、平时让学生参与批改作业,可以利用互相批改作业,或指定几个学生批改的方法,来督促学生的作业质量。另外学生在批改中通过对比来发现自己的不足。

2.作业段 篇二

一、为农村小学中高段学生布置数学作业的动因分析

(一) 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我国农村, 由于家庭整体构成部分的因素, 学生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户, 他们的文化层次较为低下, 再加之一些父母会忙于农耕农活, 或者干脆选择进城务工, 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目前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已经在近年来蹿升到6000万上, 这一数字表明: 我国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可能严重缺失。家庭教育的疏忽导致对数学课业的学习不能从课堂很好的延伸到家庭, 所以很有必要优化学生的数学作业布置来改善目前的这种窘境。

( 二) 学校教育的轻视

除家庭教育以外, 教师的教育也存在问题, 许多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性格来有针对性地布置数学作业, 只是根据教辅教材的书面内容布置作业, 形式单调且乏味, 已经不适合目前的新课改背景, 因此, 教师的观念需要改变。

( 三) 农村大环境的逼迫

对于农村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他们已经成为家庭中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他们需要帮助忙于工作的父母照顾弟妹甚至老人, 一方面可能还要忙于农活。这让他们无暇顾及作业, 所以许多学生在数学作业完成效率与质量方面是无法达标的, 这也让数学作业的功能被大大削弱, 对中高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不利的。

二、科学布置农村小学中高段数学作业的方法建议

( 一) 从实践中激发操作能力

为农村中高年级布置数学作业的本质特色就在于让学生能回归生活, 在实践中激发他们对数学作业的操作能力。 所以, 教师应想方设法将数学作业与课本中的习题融合起来, 并辅助以实践操作, 提高数学学习的实用性。比如在 “小学数学除法”的学习中就有“播种花生”的题目, 它给出了花生的总量与种子的总量, 并问播种的行数与粒数。这就是让学生在自家的生产劳作中了解数学中的小数除法作业, 通过这样的作业布置。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小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意义, 真正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生活性实践, 也能够为数学学习增质减负。

( 二) 从作业中提高技能

除实践以外, 教师也应该通过作业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技能。特别是对于中高年级小学生来说, 此阶段的数学书面作业需要融入一定的技巧性与逻辑性, 让学生带着较复杂的思维去完成作业。例如, 在分数形式计算习题中:。该题目可以让学生先总结计算原理, 并写出运算顺序, 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去计算和优化算式。而且这样的作业布置切忌过多的机械重复, 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特色与缺点来设计作业题目。比如在小数除法中甚至可以为学生设计错误题目, 例如4.5÷0.3=1.5, 让学生自己写出并说出错误的原因, 最后加以修正。

( 三) 在实践作业中提高调查观察能力

农村小学生的数学作业还是要让学生动起来, 多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发散性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方式, 让学生了解和接触外界, 这样也能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应用能力与搜集整理数据的能力。比如在“百分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具有调查数据属性的数学作业: 调查家中一年大约种植了多少水稻, 一年产出多少。按照如此产出计算的话, 全村一年大约产出多少水稻。甚至还可以给出水稻加工率若为75% , 那么每年所产出的精米应该有多少这样的问题。另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作业联系到更深层的实际中去, 让小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计算结果, 与他人交流, 甚至为村内的农业发展提出建议, 这样有利于巩固他们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总而言之, 农村小学中高段数学作业的布置应该在注重技巧理论性的同时更注重操作实践性, 从农村小学生与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布置数学作业, 并让学生有兴趣、有能力、有积极性地去完成。这才是切实优化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作业质量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乔虹.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案例调查与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 2015 (11) :43-45.

[2]任常泼, 吴晓红.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时效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1, 27 (11) :153

3.小学高段美术作业习惯的培养 篇三

一、小学高段学生美术作业不良现象及原因

五、六年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美术课堂或美术作业过程中往往出现以下现象:①课前准备不充分,忘记携带美术工具的学时较多。②绘画过程中不能独立作业,注意力分散,作业随心所欲,拖拉、应付现象严重。长此下去学生无法养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教师也不能有效的健康的开展美术教学工作。因此,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好的美术作业习惯势在必行。形成这些不良的现象原因较多,以下是主要因素:

(1)眼高手低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其儿童画创作主要凭感觉绘画,空间知觉较弱。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逐渐加强,观察力逐渐提高,已不屑于低年级时候的绘画内容和表现方式。但高年级学生自身的绘画技能又不能满足认知水平的需要,难以用绘画语言表达情感。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与绘画技能的相对滞后之间产生了矛盾,导致了高年级学生“眼高手低”绘画困难期形成,失去学习美术的动力。

(2)学业压力

高年级学生逐渐感受到学习、考试的压力,这种压力实际上并没有随着新课改的变化而减弱,它以逐年递增的形式通过老师、家长最后集中到学生身上,在衡量语文、数学等学科重要性的基础上,学生将大量时间放到这些学科的学习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转移对美术的兴趣。导致对美术学科的轻视和兴趣的减弱。

(3)内容不符

从客观上说,教材的一些内容比较陈旧,学生不感兴趣,或者教材作业要求太难,学生无从入手,也会让学生打退堂鼓,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把美术作业视为一种负担。

二、养成良好美术作业习惯的实施方法

基于以上因素,在小学五、六年级中用合理、科学、有效的方法,让高年级学生重新养成良好的美术作业的习惯,提升学校美术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吸取经验,加以改进、调整,主要从学生作业的设置,学生作业的管理和对学生作业的展示三方面具体阐述。

1.人性化布置美术作业

个性化布置作业,意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各自绘画的目标,有目的地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积极性,作业的完成率和质量也会提升,从而形成认真对待美术作业好习惯。

(1)分层次布置作业

教材对于每课作业的要求往往是单一的,导致基础较弱的学生很难完成相应的目标。作业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分成高、中、低不同层次的要求。如《弯弯的小路一课中》我把学生作业的要求分成三个难易不同的要求。一、运用透视的方法画一条符合透视规律的小路(图1),这是对这节课作业的最低要求。二、运用透视的方法画一条小路的同时,在路边画出相应的景物,也要有一定的透视关系(图2),这是更深一层次的作业目标,班里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三、在画出小路的基础上,利用景物色块的明暗对比、刻画精细粗糙对比进行创作(图3)。学生各自有了相应的目标,作业自然会认真完成。

(2)合理改变作业形式和内容

高年级的学生主观思想比较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对美术课教材的内容本身就有删选,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作业就敷衍了事,效果很差。如《门》这一课,虽然让学生欣赏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门的建筑造型,如果还是按教材要求让学画一扇门,学生作业还是比较单一,艺术感不强(图4)。所以必须要改变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绘画家中的大门,用剪纸的形式做门。这样会让学生更有挑战性,更能刺激他们把作业做好。

(3)课外附加作业

美术课教材内容有限,高年级的学生更需要课外内容的补充。如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点彩画的知识、绘画的技巧,让学生用所学方法与大师亲密接触,临摹大师作品。学生即能巩固所学绘画技巧,同时又能学习新的知识(图7、8、9)。学生临摹《星空》效果出人意料。

依据美术课标、结合学生心理特点,适当增加、减弱美术作业要求,人性化的布置作业,合理改变作业形式,让美术基础差的学生有自信的去完成相应的作业,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更上一层楼。

2.系统科学管理学生作业

(1)作业装订成册

在美术绘画作业中,课堂完不成的内容需要学生课后去完成,这样导致学生作业破损、遗忘、丢失等现象,一学期下来完整的作品寥寥无几。把学生美术用纸装订起来,形成美术作业本(图10),好处较多:一、作业完整性强,学生作业都不会丢失、遗忘,如果整本作业丢失,要求重新装订。二、学生有更多交流、学习机会,学生课间、空余时间欣赏其它同学的作业本也是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三、便与老师检阅、批改,美术作业本可以看出每个学生对学习美术的态度。四、不定时的检查学生的作业本,查漏补缺,让一些平时不认真对待美术作业的学生放弃侥幸心理,认真完成作业(图10)。

(2)封面设计

装订成作业本后,学生还需为自己的本子设计一个精美的作业本封面。让学生了解封面设计的各个要素后,进一步学习封面设计的知识,利用美术字体,自己喜欢的插画设计。美术作业本的封面设计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绘画水平进行设计的,每位同学都很会绞尽脑汁的把这件事做好,使自己的作业本精致、美观与众不同,彰显自己的个性(图11 12 13)。正因为是自己精心设计的,学生对作业本爱护有加,更不易遗失。

(3)手工类作业的保存

绘画形式的作业以作业本的形式保留下来,而美术课中还有大量的剪纸、陶艺、废旧物品组合等手工制作的作业,这些作业往往是立体造型为主,保存起来比较麻烦。一般在课堂上给于评价,课后基本就无法保留下来。如陶泥作业,教师一般给学生一定的评价后,学生的作品无法妥善保管,导致破损,很可惜。这样的现象让学生觉得:“反正要处理掉,做的好差都无所谓,没必要认真做”,类似的作业就敷衍了事,形成不良的习惯。以照相、图片的形式(图14、15、16)按类别把学生手工类作业进行保存,不仅不会遗失,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电脑上展出也会有成功的喜悦。

美术作业系统科学的管理,迫使学生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美术作业,在被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平时,美术作业本不仅便于同学之间交流、学习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学期末更能体会到一个学下来自己努力的成果。

3.学生作业展示更实效

(1)针对某一课内容的优秀作品进行评价

艺术家的作品,完成后需要艺术馆、展厅进行展示,供人参观、欣赏。学生的作品也是需要展览,每个学生内心都渴望将展示自己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得到表扬和肯定(图17《挂钟设计》)。我把班里优秀的作品在教室大屏幕展示,让设计者自己说出设计灵感,让其他学生进行欣赏评述。最后以不记名投票的形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以适当的物质奖励。得到精神和物质奖励使这些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样也是给其他同学的一个学习的榜样。

(2)作业有进步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评价

班级中,美术基础绘画能力特别强的并不多,大多数学生作业质量都一般,或者有些很差,要让整个班美术作业质量有所提高,重点就要提高这部分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给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鼓励他们更有自信的去完成美术作业。所以很多时候,我就尽量找一些很普通的作业,在班级、或年级中进行展示和表扬,给她们更多的信心。

(3)对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交流、学习

把一个年级最优秀的作品进行推出展览更能激发学学习美术的兴趣(图18、19、20),在校园网上展示、教室走廊、美术展厅。

学生的作品,通过不同渠道进行展示。同学、老师和家长都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学生会觉得很骄傲、自豪。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热情,让学生主动做到认真对待美术作业的习惯。

三、实施新方法的成效

在实施新方法前后分别对501、502、605和606四个班,真对某一节课在美术工具携带情况、及时完成作业情况、优秀美术作业情况做了调查如下:

从两张表格明显可以看出在实施新方法后,不管从工具的携带率,作业的及时完成率和优秀作品数量都有明显的上升。从侧面可以看出,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作业习惯,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利于提升美术素养。

总而言之,我认为在小学美术高段教学中,合理的调整美术作业的设置、管理、展示等环节。让学生重新养成良好的认真对待美术作业习惯,提高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是新课程改革下必须重视的环节。有了良好学习美术的习惯,有了兴趣,学生在绘画、设计、工艺制作等各种各样的造型活动中体验到审美的收获。最终发展他们美好的情感,提高他们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性情。

4.作业段 篇四

依据学校工作计划,领导安排,我们利用周五上午进行了作业检查.本次检查的作业有《新课同步练》和作文的教师批改。检查详情汇报如下:

一、主要优点:

(四个班级的学生作业都全部到位接受检查。)

1、该年级作业布置量适当,既注重了学生训练的目的,又巩固了教师课堂上的知识,学生通过作业也反映了课堂掌握知识的情况和现状。

2、通过检查作业,我们也发现六年段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学生的错误率较低。作文无论是记事还是写人全都能写得非常具体,大部分学生字迹工整。

3、《新课同步练》教师批发改作业认真,做到全面批改,能及时地按教学进度,教学日期进行修改,有激励的优,良等级鼓励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作业错误能二次订正,直至全部正确为止。

4、作文批改,教师共改了3篇,有横批,眉批,还有针对性的鼓励性总批,激励孩子写作的欲望。

二、不足与努力方向:

有个别孩子作业缺漏比较多,老师有作出了记号但孩子仍然没有及时补完,个别学生字迹潦草,有乱涂乱抹的现象,也有极个别的学生用涂改带。个别学生的封面较破,应及时提醒他钉好。

从作业检查来看地,各位教师确实很辛苦,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5.作业段 篇五

【内容提要】:新课标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对于学生作业的评价,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要改变过分追求评价的标准化和客观化的倾向,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1]面对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传统的语文作业批改方法,已不适应当今教学的需要,改革传统的作业批改方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体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以此来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批改 策略 关怀 高效 全面发展

我们都知道,学生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反馈,批改作业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检查教与学的效果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是,提到作业,几乎没有学生不感到头疼的,也几乎没有老师不感到繁重的。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被作业占据,做完了语文做数学,做完了数学做英语。订正了错题做新题,偶尔还得做罚题,忙得不可开交。教师的批改任务当然也少不了。刚改出一叠,又一叠上来,办公桌上永远堆着几座小山。教师们往往是腰酸肩痛,眼发花。而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拿到作业本,瞄一下批改等级,甚至连看都不看,就往抽屉里、书包里随便一塞了事。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这是由于当前小学语文作业批改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如批改方式简单化、批改标准绝对化、批改态度情绪化、批改主体单一化等)造成的。可见,传统作业批改模式下的学生作业批改效果并不好,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的同时也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且长此以往,对师生的身心健康均无利。

新的教学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思路,本文试结合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作业批改的艺术和本人在小语教学中的点滴经验,来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段语文作业批改的几点策略和方法,让它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作用。

一、巧用符号,避免红‚×‛

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可以激励人奋发向上。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的逻辑来说,是不断关心儿童的生活,请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儿童是极易受到伤害、极其脆弱的。‛[2]

非常醒目的‚×‛对学生的错误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又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巧用符号,将‚×‛变为‚—‛、‚О‛或‚?‛等。比如:‚—‛代表表述有误或者语句不通顺等;‚O‛可以圈画出具体的错误,如错别字等;‚?‛则可以代表表义不清的作业等。[3](符号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自由选择,只要能达到目的即可。)一个个批改符号被赋予寓意和‚生命‛之后,便成了会说话的‚符号生灵‛。学生们从作业本上感受到的将不再是老师的无情和冷漠,而是教师的无尽关怀和温暖,尤其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无疑是一个让他们看到光明的批改方法。

不过运用这种批改方法,教师应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不能随心所欲,让学生无所适从。而应该确实和学生商定老师批改符号的确定意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认真对待。通过思考、检查、订正等真正达

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切不能图省事,随意打符号。

二、巧录典型,以绝后‚患‛

尽管在作业订正中,教师再三强调差错矫正策略,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犹如被‚错误定型机‛定型一样,今天错了,教师帮助他们搞懂弄清了,明天做时又会旧病复发,教师帮助他们订正,时隔多日重做练习时却又旧态复萌。

因此,为了避免学生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让学生建立错题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让学生把出错的题目按正确方法改正后,完整地做在错题集上,同时将容易错的地方做好标志,将出错的原因分析记录在册等。错题集也可以收集多数学生易出错的典型题目。[4]

建立错题集,提高了学生对作业以及作业中错误的认识,同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对错题有一定的研究,力争实现已出现的问题在以后不再出现。建立错题集,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可及时参阅,能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们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巧写评语,力拨千斤

撰写微型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针对性强。[5]教师如果能在批改作业时巧妙运用微型评语与学生进行无声的交谈,静静地给学生以关爱。那么不但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点燃学生头脑中的智慧之光和思想火花。小小的几字评语往往能起到拨动千斤的作用呢!

如:对书写潦草的作业本上写上‚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或者‚字如其人,帅气的你一定会把字写得工工

整整的!‛;对作业做得好的学生教师只需在作业本上简单地写上一句‚你很认真!‛、‚你真快!‛;对学生的作业答题正确率不错,只是书写很潦草,可以这样写批语:‚你的作业正确率不错,假如你能把字写端正、工整些,那就更棒了。‛;对因胆小而不敢多问而影响学习的同学在作业批语中可以这样写:‚你是个聪明文静的女孩,假如你能坚持平时多问,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再比如:①‚你的字真美,老师改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谢谢你!‛②‚哟,你会用上‘ ’这样精彩的词,真了不起!‛③‚你的字越写越漂亮了,老师觉得你会成为小书法家。‛④你的词组的真好,你懂得真多,老师也要向你学习。‛⑤‚老师又收到了一份礼品,就是你这字迹秀丽,通顺流畅的写话作业。‛等等。

通过这些严爱有度、褒贬适中的显示公正的评价和批语,学生定能感受到教师期待的目光和无私的关怀,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鼓起内心要求上进的风帆。

四、巧用等第,多元评价

陶行知曾指出:‚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因此丰富‚等级‛评价内容,更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

1.‚等级‛与‚符号‛相结合。以往,作业的批改只判定对或错,缺乏弹性。我设计了一些批改符号,通过一段时间的讲解和试用,使学生理解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运用‚等级+符号‛的作业批改评价方式,构建‚知识与技能‛、‚思维能力‛、‚学习习惯与态度‛三维评价模式。[5]

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评价仍采用‚优、良、中‛三个等级来反映作业基本情况。对学生思维能力、书写态度的评价采用质化的符号:分别在智慧闪现的题目旁边和等级符号的旁边用‚★‛来反映。

每次发到手作业本,小朋友们第一件事就是看我给他们评定的等级,然后互相比较等级的高下,如果发现自己(尤其是邻里只有自已)得了‚优★‛甚至是更多星的时候,他们便会做出各种兴奋的动作和胜利的姿势来。我还发现如果哪次哪个后进生偶然得了颗智慧星的话,就会羞涩得涨红了脸,但又怕优等生笑话,然后掩起本子暗自激动很久。(那时候,我便会感到一种进取向上的劲儿正在他的小心眼里萌动。)看着他们纯真的笑脸,兴奋的样子,我惊诧于教师的一个小小的精神奖励,竟能给学生带来如此大的快乐。

2.特别的‚★‛给特别的‚你‛。在作业批改中,得星并不是优等生的特权,对于学困生有特殊鼓励:只要作业订正好,就慷慨地多送上一颗五角星;字写漂亮,再加一星。标准多元化,以学生各自的起点为参照,及时肯定进步。这饱含着对学生的鼓励,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用笑脸或其他印章等代替等级。一张张笑脸、一面面红旗或一个个红苹果等充满童趣的印章代替了原来的分数而出现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时,不论是成绩好的学生抑或是成绩差的学生,看到那一个个充满爱心和激励的印章,这对于好玩的低段小学生来说是多么值得开心和炫耀的一件事。好强的小朋友便会在作业上动脑筋,不但作业的质量会提高,而且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和他们一样也有一颗充满童趣的心,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五、延时打分,高分激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时候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可以激发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6]所以对于那些不能打及格分数的作业,暂时不打分。先给学生指出毛病,提出修改意见,再告诉他们只要认真修改就可以得到好的分数。为了得到老师的肯定,学生必定会全力以赴。改完后老师再给孩子们批上满意的分数,这样使每个学生都尝到了成功的乐趣。

同样,除了上述学困生外,班里大多数学生也都很难将作业做得很满意,而且也不习惯主动检查改错。但是,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和鼓励,都希望获得成功。所以,几乎每个学生拿到作业本,就会翻开教师的评价。如果学生每次体验到的都是失败(这对那些粗心马虎的小朋友是极有可能的),他们就会觉得心灰意冷,这样一批学生的成绩和学习表现就会直线下滑了。因此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延时评价,即学生第一次交上来的作业,教师根据其正确程度与书写情况不急于打等级,而是将作业发下去,让学生修改,修改以后,教师再给等级评价。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这样‚二合一‛地评价一次作业,既有利于学生养成主动改错的习惯,又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另外,批改作业时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要墨守成规。对小学生,可废除传统的百分制或等级制,而采取画1个大笑脸、印上鲜红的五角星等方法。对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坚持不与别人横向比力而与本人纵向比力的方法,只要发现学生有进步,就要适当提高分数。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

生来说,泛泛的好分已不懈让他们‚怦然心动‛。为了激励这些学生,我们教师就可以打破常规,采用高分激励的方法,这完全迎合学生争强好胜的进取心理。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一次习作评分中,最高打了120分,这便是1个高分激励的典范。

六、遵循特点,优选方式

作业的批改形式多种多样,有面批、笔批、巡批、回批、自批、互批等,但考虑到低段学生独立自主性弱,依赖性强等身心发展特点,我认为低段的教师选用面批、笔批、巡批、回批这四种批改形式比较适宜。

1、面批

即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批改作业,主要通过教师讲解来进行批改,这是及时纠正学生对知识的模糊认识和错误理解的很好方式。这样做,师生可以一起讨论作业中的问题,在交谈中,很容易了解学生做错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因而教师也容易把握教学难点,重点讲解。

同时,面批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沟通的钮带。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当面批改,学生会感到教师和蔼可亲,没什么可怕的,既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又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尤其是学困生,教师更应抓住面批的时机和学生作短时间的情感交流。其实他们非常希望教师能单独指导他们的功课,面对面地分析错误的原因和如何探究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比起上课时的统一教学更能让他们吸收。教师在面批时应特别关爱他们,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解释,帮助他们按正确的思考方法去解决问题。你会发现这些原本‚不爱学习‛的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带动了上课的效率。

这种面批形式,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能真正做到面向每个学生,可以弥补只看本子不‚见‛人的不足。[7]切忌借面批机会责骂和数落学生,一定要和颜悦色地指导学生,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自尊心不受伤害,而且能逐步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2、笔批

即教师与学生以作业本为媒介,主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细批旁注,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作业到底错在哪里,哪里需要更正。这种批改作业的方式,针对的是学生字体的规范、用语的准确性、做作业的态度等,教师不需要太多的语言,重点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勾画出学生需要改正及更正的地方,并做出示范,批上批语等。

3、巡改

就是指教师在布置完作业后,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手执红笔,边观察边批改。这样做可以随时鼓励学生,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并且节流了教师批改作业、学生订正作业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4、回批

即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二次批改(即对学生订正后的作业再进行批改)。这能帮助学生最及时地找出残留的错误之处,并当面指导订正,当面复批,大大节省学生‚咬笔杆‛的时间。

此外,还有一些批改作业的小建议。如:每天变换笔的颜色批改作业,让孩子们猜测老师今天可能会用什么颜色的笔,用五颜六色的作业批改牢牢地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使其间接养成主动更正作业的好习惯;还有丰富批改东西、变换批改工具等。

总之,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从不同的视角全面地看待学生的作业;应在多角度的审视中,关注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飞扬的个性和成功的体验。只要老师的心中装着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学组织学生的作业批改,‚蹲‛下身去,以尊重、欣赏的心态去面对批改,你就会心存感动,愉悦身心,就会从批改的劳累走向批改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陈利平.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P56 [2] 汪强.浅谈数学作业批改符号的运用.小学教学参考.2005年5月 P43 [3] 张会超.浅谈小学生作业的批改.教学实践平台.2006年5月P37-38 [4] 常昆.浅谈优化作业批改的方法[A].当代教育界论文大观[C].2001年3月 [5] 孙洪斌、杨丽.作业批改的多元评价模式初探[J].教学科学.2001年8月 [6] 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6.作业段 篇六

如果是在记忆里的,丢失了、那根还是清晰的 如果是在胸口的,离开了、那心还是会痛的 记得以前我喜欢下雨、可是不久的现在我却狠讨厌

我不懂那是为什么、只知道此时的我如此不堪

站在镜子旁、看着里面的那个我,我茫然了

其实每天都是这样、何必一时感慨!

越长大、越发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支烟

那支烟深深的刺痛了他们那脆弱的心灵

总以为乱世滥清、没想到他们的背后竟然那么落寞、无助

是不是受伤的孩子都喜欢叛逆的玩弄世界

却不知其实是被世界在玩弄

青春如此的奢华、被我们划的支离破碎

我们用那扯淡的态度面对这操蛋的人生!

一段故事、一段回忆、轮为一段过去

我们都懂那些所谓的真假道理

我们都在拼命维护着自己空洞的世界

双手麻木了、理智忘却了、思绪暂停了

下一站我们是否继续轮回、还是搭新的一列车

7.作业段 篇七

关键词:第二学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调查,小学

从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的两次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 家长、学校、社会一致认为对于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留有适当的作业是必要的。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延续, 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数学素养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第二学段数学个性化作业的现状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 笔者发现小学第二学段数学作业的实际情况如下。

1.作业价值观认同落后

作业到底能够给教师的教学或者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数学思维发展以及促进个性发展带来多大影响?在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认为作业首先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其次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然后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第四是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 最后是发展学生的个性, 进行因材施教。从调查结果看出, 绝大多数的教师把学生的成绩放在了第一位, 把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在了最后, 教师的思想观念中还显露着传统教育思想的烙印, 教育观念仍比较陈旧。

2.作业来源单一

从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来自课本或补充习题等教辅资料, 仅有少部分教师的作业来自教师自己独立设计。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也发现同样的问题, 基本说明了学生数学作业的来源主要是来自课本上和补充习题等教辅用书, 教师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比较少。从作业的设计主体来看, 教师依然是作业设计的主宰者, 作业依然来源于教师这单一方面, 很少甚至没有来自学生设计的作业。

3.作业形式单一

从教师、学生两个层面的问卷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教师多布置一些书面、口头类型作业, 仅20%左右的教师布置一些活动型、作品型的作业, 反映出大多数教师设计的作业类型倾向于书写型, 形式比较单一, 作业设计的个性化不够明显。

4.作业要求一刀切

从教师问卷中发现:近80%的教师从不布置选做型作业, 10%的教师偶尔布置选做型作业, 10%的教师布置选做型作业;从学生的问卷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 设计一刀切的作业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设计个性化供学生选做的作业比较少。

5.作业量大, 完成时间较长

根据江苏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中的对于课外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分别控制在1h以内的时间要求来看, 数学单科作业的平均时间以20min以内为宜。但是从调查的结果看出很多教师还是布置超出规定时间的作业量。以32开的数学补充习题的页面为标准, 多数教师布置的题量都是至少一页, 还要背诵、抄写相应的计算法则等内容, 完成作业的时间普遍超过20min, 并且作业量还有随着年级增加而递增的现象, 因此相应完成作业的时间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 尤其以六年级最为明显, 作业完成时间有时甚至超过了1h的作业总时间。

二、小学第二学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策略

1.设计“四性”作业, 彰显数学作业的多元价值

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应该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发展为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 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下面几种性质的作业: (1) 趣味性作业,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相关知识制作一幅美术作品; (2) 体验性作业,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如让学生统计自己家一年来的用水、用电情况并制作成统计图表; (3) 探究性作业,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让学生用同样的绳子围成面积尽可能大的长方形; (4) 综合性作业, 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综合应用的重要性, 如让学生动手测量大树高度。通过以上“四性”作业的设计, 促进学生在情、知、智、能等方面的发展, 充分展示个性化作业本身多元的育人价值。

2.师生共同参与作业设计, 设计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作业都是教师设计并提出作业要求, 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 其主动设计、布置作业的行为无可厚非, 但是, 这种长期的单向性的作业设计、布置方式不仅会挫伤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而且会桎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果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去独立设计作业也是可以的事情。比如, 有的数学教师在出差的时候, 作业就时常由班长或数学科代表布置, 这样的作业不就是出自学生之手吗?由班长或数学科代表一个人设计、布置作业的行为, 我们可以推广到让每个学生都去设计作业。所以我们不妨把作业设计的权利给学生一些, 比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认为重点或难点的内容设计出一些作业, 或者根据自己容易出错的题目设计一些防止大家都出错的习题作为作业, 还可以在教室学习园地长期放置学生设计作业的两个袋子:一个袋子是放学生自己出的题目, 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自己从中抽取去完成;第二个袋子是放已经解答过的题目, 让学生自己评价或教师辅助评价。学生设计作业的过程相当于提出一个问题的过程, 这应该更加符合当前《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要求。当然, 学生毕竟由于年龄以及知识结构的原因对于所设计的习题不一定能够把握到位, 但是, 学生设计作业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旧知识的梳理过程, 就是对新知识的探究过程, 就是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甚至是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过程, 所有的这些过程都通过作业的设计得以物化、行为化, 所以坚持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 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积极主动性的发挥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3.优化第二学段数学个性化作业“量”的设计

学生的作业量是通过时间显性地表示出来的。国际研究表明:中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是作业量偏大的一些国家, 表现在作业时间偏长 (作业时间超过了1h) 。这样布置过多、繁重的数学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那么, 如何设计适量、适时的个性作业呢?我觉得可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 协调数学作业的时间。因为, 诸如江苏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中的对于课外作业中小学中高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分别控制在1h的规定是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作业完成时间总量的规定, 而对于数学单科而言, 如果从平均的角度而言, 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外作业总量的完成时间以不超过20min为宜。所以, 作为一名第二学段的数学教师而言, 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 要及时沟通、了解其他学科布置作业的数量, 保证不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负担。

(2) 把握数学作业适量、适时的度。适量、适时的作业是教师平时作业设计的一个重要尺度, 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是值得我们考量的。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无外乎“数与代数”“平面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与实践”这四个领域, 查找课程标准对于某些方面学生的技能要求以及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我们发现一种普遍规律:如在口算方面, 学生口算8道题, 通常需要1~2min;计算两步、三步加减混合运算一般1min可以完成1~2道题, 如果完成三步的四则混合运算, 一般1min完成1道题;完成运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道题需要3~5min, 其中读题、思考约1min, 解答需1~3min, 1min时间用于检验。在图形与几何领域, 如果涉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一般也在3~5min完成1道题;而如果是操作性的作业, 学生则一般完成1道题所用的时间在1~3min。对于统计与概率相关内容, 学生如果完成统计图的制作则一般需要5min左右的时间, 而完成不同程度的问题, 包括自己提出问题, 则每题一般需要的时间是3~5min。当然这些都是以书写为主要完成方式的时间。如果是其他完成作业的方式, 如作品型、调查型的作业, 完成作业的时间就不好确定了, 有的可能几分钟就能完成, 有的可能要十几分钟, 甚至有的作业可能需要学生几天的课余时间才能完成,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设计作业的性质进行合理评估。在复习阶段的作业量的设计是教师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 很多教师在复习阶段会加大作业量的设计, 以求通过作业量的增多来换取学生的“高分”。但是, 据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学研究专家哈里斯·库帕研究发现:家庭作业对高中生成绩有重要的影响, 对初中生也有用, 但功效只有大约一半, 对小学生来说, 家庭作业的功效很小。[1]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第二学段的小学生, 因此, 我们在复习阶段就没有必要加大数学作业的量来增加学生的负担。总之, 教师在设计作业总量的时候, 可以根据学生完成作业不同的方式进行相应的估算, 确保作业数量、时间能够尽可能地恰到好处。

(3) 适当均衡数学作业总量和完成时间。适当的作业量一般是以中等学生的作业效率和作业难度作为标准的, 在作业效率上, 由于优等生与后进生在知识、能力水平方面存在差异, 有时甚至差异很大, 因此在作业效率上表现出优等生明显快于中等生, 更快于后进生。因此, 同样的作业量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 所用时间是相对不一致的, 学习能力强的优等生花费的时间最短, 中等生次之, 后进生所用的时间则较长,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设计基本相同时间的作业给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当然,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简单增加或减少作业量是控制时间的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 但是, 这种做法不一定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因此, 我们应该在学生作业的难度上进行个性调整, 适当增加优秀生的难度或者适当降低学困生的作业难度, 保证不同学生在作业的量、完成作业的时间上大体均衡。

4.优化第二学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质”的设计

对学生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 不仅要研究个性化数学作业的数量, 同时更要重视数学作业质量的研究, 只有适量、优质的数学作业才能够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才能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目的。优化第二学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质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用好资源, 精选作业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辅助用书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巩固相关技能, 开拓数学视野, 进而满足他们学习数学的个性化需求。”课本、补充习题等作为文本资源为教师设计作业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 教师可以针对当天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使用, 教师认真选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体现了教师认真设计作业的过程, 由于课本、补充习题等上的练习多是一些基础性的题目, 能够适合班级中大多数的学生, 因此教师在选题设计作业时, 一方面可以选择课本上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以适应后进生和中等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再选择补充习题等教辅资料上的代表性习题进行适当补充, 以适应中等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从自己的“习题储备库”等资源中精选综合性强的作业以适应优秀生或者个别学生的学习需求, 不同来源的作业题使得设计的作业不仅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也使得作业起到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同时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解题思路, 有利于学生横向和纵向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形成知识网。用好文本资源, 精选作业内容, 保证作业来源多样化, 从而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个性化需求。

(2) 满足个性需要, 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数学作业的内容以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而以书写型作业为主的设计一直备受教师的青睐, 因为这样的作业利于教师检查和批改, 信息反馈比较容易, 所以很多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单纯布置一些抄写的、简单计算的作业, 而很少布置甚至从不布置一些实践型和其他类型的作业。学生在反复的书写过程中会对作业产生一种由内心发出的厌恶的情绪, 降低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 加重疲惫程度, 更严重的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单一形式的作业难以充分体现数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程性质, 在培养人才方面更难以达到“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这一课程理念的要求。因此, 我们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 要从学生的个性发展角度着想, 布置各种类型的作业, 比如学生学习完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几种类型的作业:口算 (由家长或学生自己出示题卡, 学生口答) ;笔算:23+36+19, 92-46-28, 50+42-36, 29-17+49;和家长一起带100元或50元到超市购买二三件物品, 并撰写购物日记。以上的3道作业题包含了三种类型:第一题是听说型的, 第二题是书写型的, 第三题是综合实践型的。里面既有口头估算方面的内容, 如学生对购物总价的估算, 购物总价与所带金额的比较;也有书写型的, 将购物的过程与心得记录下来, 形成一篇数学日记;更有实践应用型的, 就是将100以内的加减法应用到生活当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根据个体差异, 设计层次化作业。在调查中得知, 很多数学教师设计的作业是一刀切式的作业, 在批改、讲评方面比较容易操作, 且省时省力, 因此被广大数学教师普遍采用。但是这种一刀切的作业设计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更指向于中等学生, 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尤其是高低两头学生的需要。因为这样的作业对于优秀生来说难度偏低, 很难激发这部分学生去探索、去尝试;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又显得较难,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能力去完成这样的作业, 反而会造成他们去抄袭作业甚至产生不完成作业的行为, 因此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由于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 在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现实。为了切实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在作业设计的难度上要体现层次性, 让不同的学生根据其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层次的作业。在设计分层作业的时候, 可以按照基础题、提高题、发展题这样的层次进行设计, 并且提出不同的选做要求: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基础题, 这样的学生的比例最多不能超过班级生数的10%, 一般控制在5%左右;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完成基础题和提高题, 这样的学生数要占班级学生数的65%以上;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完成提高题和拓展题, 这样的学生可以占班级学生数的30%左右, 全选全做的学生也可以有一部分的比例。当然, 教师要对不同的选择给予不同的评价, 同时尽可能引导大多数学生通过尝试“跳一跳”获得“够得到”的成功感, 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养成不畏艰难敢于向困难挑战的意志品质。

总之,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具有个性化的数学作业是作业设计发展的趋势, 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同时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够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8.作业段 篇八

关键词:数学作业;问题设计;高段数学

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挑战性,这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占据课堂教学主阵地,数学作业形式单一,局限于练习册、课后练习等固有模式,过于笼统化,缺乏思维拓展的宽度和广度,创新性严重不足。虽然有些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也曾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思维性强、综合性突出的习题让学生作答,但由于学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形成了带有传统固化教学元素的思维定式,缺少一定的思维能力拓展训练,导致学生答不出来。学困生厌学情绪加重,对数学的厌恶向更深层次的抵触转化,使其对数学学科的放弃加剧;优生虽然靠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在问题求解中能或多或少的有所进展,但相较于学困生,仍然摆脱不了“五十步笑百步”的现实。

鉴于以上现状,笔者经过长时期的创新实践,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现与大家分享。

第一,在计算教学中,要求学困生熟练掌握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进行基本的训练;中等生在做到基本训练娴熟的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增强其计算能力的训练;对于优等生,既要夯实运算能力,又要丰富计算方法,使其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为以后强化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第二,在图形教学中,对学生要进行有的放矢的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可让学困生仅做一些课后习题或练习册常规题,旨在强化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中等生在“横扫”基础性习题的基础上,还要尝试做一些稍具挑战性的题目(如,晴晴用皮尺量得一棵树的周长为130厘米,试问这棵树的横截面积是多少?);优等生在解答常规习题时,对同一题目必须提出至少两种解答方法,并尝试从多个角度出发,解决综合性较强的问题。

總之,小学高段数学作业问题设计关乎整个教学全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不同,因地制宜地进行有步骤的分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自信心会持续提升,创新意识会进一步深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9.小班段年段工作总结 篇九

小班段年段工作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一学年匆匆而过。我们小班段的全体教师继续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在这一学年中我们我们段的老师在园领带的关怀下努力进行探讨、研究、前进,理论和教育教学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以学习助实践,以实践促学习,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育和教研活动,现将主要工作做一下回顾总结:

一、主要工作与成就:

(一)保教工作:

1、保教结合,加强幼儿的常规训练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的过程中,我段教师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的兴趣爱好,运用了一些小方法,如通过用念闽南童谣的方法,将日常行为规范编成琅琅上口的小儿歌,带领幼儿朗诵;尽量用游戏化的语言示范并结合具体讲解引导幼儿;培养幼儿喜欢入园、安定幼儿的情绪,懂得听信号上课;学习使用餐具,安静进餐;并及时发现和表扬中的良好行为,为幼儿树立可模仿的榜样。通过一年的辛劳和摸索,各班的班级常规已经有了明显的效果。在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各班设置了自理区,并在区域活动中指导幼儿穿脱衣服、扣扣子及舀东西等;鼓励家长在家让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穿鞋、吃饭等,家园协作,共同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1)开展领域为主、主题为辅、区域为延伸的教学模式。本学年,我段共开展了《我爱小动物》、《好吃的食物》、《小司机》、《花儿朵朵》及《我是好宝宝》等主题活动,设计了集五大领域为一体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并根据主题活动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环境、在区域中投放相关材料,让幼儿在环境和区域的活动中丰富知识。同时,开展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让幼儿的语言、科学、健康、社会和艺术领域均衡发展。

(2)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结合“三八节“开展手工活动《制作花朵》,鼓励幼儿将花朵送给妈妈,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结合”清明节“开展常识教育和儿歌《清明》,让幼儿初步了解了清明节的意义;配合学园开展了“六一”小班段文艺汇演活动、展示幼儿手工作品及亲子游园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体验六一节的快乐。(3)小一班和小二班作为课题实验班,两班老师均能结合幼儿园课题《早期阅读与美术领域整合的实践研究》有针对性的选择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小蓝和小黄》、《大海里我最大》和《蜡笔小黑》等,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帮助幼儿掌握的阅读的正确方法,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根据绘本内容开展相关的绘画及手工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涂色、折、剪、撕、贴基本技能,综合运用折、剪、撕、贴等形式完成作品。

(4)配合学园组织幼儿到开元寺进行春游,让幼儿感受季节的变化,发现春天的秘密。同时我们也配合学园的运动节开展了“运动会个人赛”及“亲子运动会”,在活动中通过家长参与,幼儿自己动手获取礼物,让孩子及家长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了游戏的快乐!

3、紧抓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在幼儿入园时,各班教师均能做到坚持让家长刷卡接送孩子入、离园,确保幼儿上下学的安全;配合季节及小班安全教育内容在家园联系栏上向家长宣传正确的防护措施;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早谈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在一日生活中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结合安全周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活动,如年段组织幼儿观看《防溺水》和《交通安全》教育短片,各班组织幼儿绘画安全教育标志等,幼儿都能在看看、画画中提高安全意识;认真做好《班级交接班记录》、《幼儿吃药记录》及《班级消毒记录》等各项工作,并责任到人,从根本上杜绝一切的不安全隐患。

(二)教研工作:

1、本学年,我们组织了老师参加年段的教研活动,如在开学初组织老师讨论了课程结构的设置和主题活动的确定,根据年段新老师居多的情况组织老师学习一日生活作息及如何开展三大游戏等,让老师以学习促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为了推进创造性的有效开展,丰富创游活动的玩具材料,结合学园三大创游的研讨活动,我段教师在园领导直接指导下,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创游活动材料的提供”、“创游活动的创设与指导”等相关理论知识,明确了在创游材料教玩具制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教师对区域材料的安全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层次性、实用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3、、定期检查老师的材料,如每周四检查各班班主任的周表,确保了各班课程结构的合理,周五检查老师的半日活动计划,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及建议,现在,各班老师均能合理安排课程,班级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4、在本学期中我们用理论与实践的方式相结合来提高本年段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进一认识。如参加学园的组织的讲座《区域活动指导策略》,系统的学习了区域活动及本年龄段的特点及教学目标,接着让老师动手制定了区域计划,组织各班将区域计划落实到班级中,年段进行材料的观摩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知道了如何制定区域计划、如何根据区域目标来寻找关键经验。区域的材料也能符合本年龄本班孩子的特点,兴趣。

(三)家长工作:

1、为了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日常保教工作,并做好家园共建,各班在开学初开了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了班级的相关工作及家长需配合的地方;在期末家长会上向家长汇报了班级工作、展示幼儿在园活动照片,为我们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积极配合园内活动,比如家长半日活动及六一作品展,都获得了园内领导以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3、每月更新家园联系栏及让家长填写今月话题,让家长互相分享育儿心得,提高了家长的育儿经验。

4、各班老师还经常和家长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了解幼儿在家情况,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看法,不断改进保教工作。

5、在元旦开展了亲子手工制作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年段的活动中,让家长在了解年段工作的同时也提高了家长的助教能力。

二、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学年来,在全体老师及保育员阿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以团结的精神互帮互助,悉心学习,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这里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在区域材料的投放中,各班虽能根据区域计划来投放相关的区域材料,但材料间的递进如何把握还较为欠缺,因此,下学期我们将继续组织教师共同探讨材料的适宜、层次性。

2、三个班中均有个别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下学期,我们将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3、课题班要加强课题与美术欣赏的整合,让幼儿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提高阅读的兴趣,在今后的工作中,这些都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们争取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10.作业段 篇十

21段成功要有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理想就等于失去了成功的条件与机会,就预示着告别了成功。

22段苦难是财富,它磨砺人的品质。古语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人经受过磨难,就会如脱胎换骨一般。霍金经受着轮椅上的苦难,使他意志坚强,智慧超群,从而为人类开辟了一片新的星空;贝多芬经受着耳聋的苦难,他学会了“扼住命运的咽喉”,坚强的面对生活。苦难的金色,曾照着人的身躯;洗尽懒惰、狭隘、不思进取等铅华之色,给人留下如玉般的品质,留下人生该有的本色。

23段总是有人误读了苦难的色彩,有人说苦难是黑色的,于是他们屈服了,他们被命运的浪花打向礁岩;有人说苦难是灰色的,于是他们逃避着,不曾得见人生的真面目;然而我说苦难是金色的,它是炼金的烈火,使淘沙的巨浪,是结成珍珠必备的那一粒沙粒,是人生的一笔大财富。正是如平原不出骏马,陡崖间方见骐骥;小林中多见寒鸦,山顶端可寻鸾凤。苦难是闪着金光的财富,它使人生绚丽,使人生达到目标,而无所悔恨。

24段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朵花可以点缀春天的美丽,一颗螺丝钉可以带动机器的运转。尽管世间繁华万千,但你依然可以发现:其实平凡也美丽。

25段生命如风。好一个隽永的比喻。人们曾无数次为生命寻一个比喻,可都不如风来的贴切。因为如风的生命必有如风的心境。如风的心境,或坚毅,或隐忍,或飘逸,或豁达,总是如风一般清逸爽朗。

26段在跋涉的道路上,跌倒时希望有人扶持;忧虑时希望有人分忧;寂寞时希望有人陪伴;失败时希望有人鼓励。这都需要倾听陪伴。渴望倾听之人对倾听的向往,如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般迫切。倾听是春天刚发芽的嫩草,充满活力与希望,也给人带来新生力量和希望之火。倾听犹如炙热的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把枯燥与烦闷一拂而尽,送来愉悦轻松的感觉。

27段你说你们不甘寂寞。于是,莺雀嬉闹,彩蝶飞舞,雁排长空,鱼翔池底,虎啸深山,每一条云销雨霁后的彩虹,每一棵崖壁上的青松,每一次雪花飞舞都是你的匠心独运。你用潺潺如溪水般的声音,向我诉说山谷的宁幽由于静谧;用轻柔的落叶声向我讲述原始森林的古老与神秘;用飞流直下的瀑布之音描述峻山的秀丽与挺拔。

28段表达中充满了爱,而有的爱却缺少表达。心灵中,要让爱与表达齐飞;生活中,要让表达不再寂寞。要学会表达种种爱,让世界充满爱的音符,让家庭充满爱的气息!

29段雨水冲刷过的落叶,在地面上渐起泪珠。那些古老歌中透过的苍凉正在落寞面前无力地抗争着。阳光的碎片从树叶之间洒落进来。一点一点斑驳,一点一点剥落阴翳。被阳光斜切下来的一溜儿庇荫在落叶之间洋洋得意。我听见了风从古老的地方传来带动着树叶一起在我头顶舞蹈。青春忽哨这时响起,配合着律动,背着美丽匆匆离去。

11.作业段 篇十一

关键词:课堂作业;随堂化;策略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各个部门都一直强调给学生减负,但同时又强调提高教学成效,我想这就要求我们抓实课堂,解放课间,还给学生自由的时间。而课堂作业是减负增效的关键所在,可是看我们现在的课堂作业已不再名副其实,开始在边缘化,孩子们的课堂作业,要不“课外化”,课堂作业成为缺失了时间保证和指导评析的课外负担,被挤出课堂在课外完成。要不“整堂化”,所有的作业集中在某一堂课完成,这样做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孩子们也不会喜欢这种枯燥的作业课。

课堂作业的作用毋庸置疑,它能真正地反馈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程度。老师在课堂上及时巡视、察看学生作业情况,获得反馈并可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而学生也能最大限度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真正做到作业的有效性。

因此,课堂作业随堂化就成了当下热议的话题。我也和大家一起探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作业随堂化完成的一些策略。

“课堂作业随堂化”两个基本点:一是课堂作业时间不少于10分钟;二是课堂作业内容,先用好浙江省教研室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作业本)》。“课堂作业随堂化”不應简单地理解为将课堂作业一分为二的动作,而是基于教学目标,把课堂作业本中的练习巧妙、科学地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做题“随”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以达到课堂作业“随堂完成”。

这些练习题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而呈现在课始、课中、课末三个时间段,老师将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分别呈现在适当的时间来完成,这样学生既能高效作业,又能拥有自己自由安排的时间,可谓一举多得。

一、“课始”作业即课堂作业呈现在课始

“课始”就是刚开始上课,作业在学生学习之前,也可称为“前置性”作业。

1.相当于课前复习题

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前置性”作业中及时发现问题,了解学生对前几节课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这将有利于那些中下的学生,疏导他们的思维模式,从而帮助他们将新知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也相当于让他们重新学习了一下与新知有关的知识。而对于优秀的小朋友来说,也能“温故而知新”,可以趁机训练他们说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外显,以便老师纠正和引导。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5的乘法口诀(练习)”一课,与之配套的《数学作业班》第36页(如下图):

课的开始,就让学生打开《作业本》36页完成第1题,根据口诀写算式,了解学生是否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知道根据一个口诀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再继续进行第2题的口算,看乘法算式说口诀,这样训练达到熟练地掌握口诀,进入新课的学习。

2.教学始于预习

课前预习以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理解,初步掌握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些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促使他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就会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讨论、提问,对学习与自己便有了信心。作业本中的有些作业我们就可以安排在课前帮助学生进行预习。

如,以一年级的“位置”为例,可以结合《课堂作业本》中说一说,这类口头作业的题型进行检查。

二、“课中”作业即课堂作业呈现在课中

“课中”即上课过程中,作业在学生学习之中。老师可以自主通过作业将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从而深化课堂教学,这也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经验,以便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应该说在教师讲解内容之后趁热打铁,通过一些课堂练习即随堂作业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强化吸收,这里教师可以通过找到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之间有一个权衡,然后加以作业强化工作,一方面是对自己课堂教学水平的自我检测,同时也了解了学生在这堂课中学习知识的程度,这样既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便于对不明白的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辅导工作。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与之配套的《数学作业班》第27页(如图),把相关的作业题穿插到这节课的每个环节。

新授完例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并介绍完角的各部分名称后,就让学生完成《作业本》的第1题,既能当场巩固又能完成作业。

接着,让学生判断角后回归到找生活中的角,完成《作业本》的第2题,数学角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对角的认识更加深刻。

然后,学生开始动手操作,折角、做活动角,看视频,明白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跟角张开的大小有关。完成《作业本》的第4题,比较各组角的大小,更加明确角的大小。

最后,孩子们开始学完画角,就直接在《作业本》第3题中完成。就这样《作业本》27页的4道题目,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整整合,穿插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做题“随”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边学边做中完成了作业,达到课堂作业“随堂完成”。

三、“课末”作业即课堂作业呈现在课末

“课末”即一节课最后的时间,作业在学生学习之后,也可称为“后置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往往是教师在教学新知结束或者告一段落时,以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成效而设计的。老师可以设计延伸性的练习作业,但要照顾到那些后进生,练习设计要具有针对性、阶梯性和层次性。因此,老师可以在书本上或者课堂作业本上挑选一些练习题来巩固新知。可以是一些模仿性练习题,促进知识的内化,加深理解;也可以是发展性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的能力;还可以是一些综合性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新知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样不仅能保证那些后进生吃得到,还能让那些优秀的学生吃得饱。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分类与整理”一课,配套的《数学作业本》19页有这样一题:拍球比赛(如图)放在了课后的拓展,这是一道综合题,通过公园里学生跳绳的对话,通过解决问题进行数据整理并在无形中渗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我县正积极进行着小学语文、数学的课务调整改革工作,为了加快推进小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学为中心”“讲练结合”教学理念的落实,提出了“半小时课堂”。我们学校也提出了快乐“3+1”课堂。无论是“半小时课堂”还是快乐“3+1”课堂,都要求课堂至少保证有5~10分钟左右用于自主学习、书面练习的时间。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有意识做到课堂作业的随堂化。在上新课之前自己先把每一道题做一遍,想想每道题所运用到的知识点,预测学生在错题的时候可能出现的错误。上新课的时候,有意识地突出知识重点和难点,提醒一会作业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除了上述的作业随堂完成策略,我一般采用“30+10”的模式,课堂上留下十分钟让学生自己独立做课堂作业,我巡视学生的作业情况,并适时指导。这种方法对学习比较好的学生来说,十分钟可以把作业做完。而对于一些中下生,就比较困难,他们可能知识点接受比较慢,要到第二节上练习课时候才能搞懂。教师恰好可以在学生做课堂作业时给予个别指导,给予信心。

最后,我想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本着这种思想,减负增效不会是空谈。

12.作业段 篇十二

关键词:n#油箱段,架内型架装配,改善

一、n#油箱段铆接装配情况分析

1、油箱段主要结构

n#油箱段是某型号飞机前机身与中机身的过渡段, 由n#油箱、进气道、前起落架舱、前起设备舱、鸭翼接头和炮舰等部分组成。n#油箱段主要的横向受力构件:加强框6780框、5120框、5344框、5935框以及普通框5384框、5570框、6145框、6355框等。主要的纵向受力构件:左右前起大梁、炮梁、左右140壁板、480地板、受力蒙皮 (进气道蒙皮和机身表面蒙皮) 和受力口盖等。机身主体材料为合金钢和铝合金。n#油箱段主要的协调交点有:炮梁交点、鸭翼转轴接头交点、前起落架作动筒交点及前起护板交点等。

2、油箱段主要装配过程

n#油箱段的铆接装配过程分为架前组合装配、架内型架装配和架外安装装配三大作业区域:

架前组合装配:主要是指系统件在6780框、左右前起大梁、左右5935框、左右6355框、5344框上的组合铆接。系统件 (包括托板螺母、托板螺钉、支座和角材等) 的定位主要依靠画线、样板。

架内型架装配:主要是完成6780框、左右前起大梁、5935框、6355框、前后炮梁、消烟盖板、5344框、鸭翼接头、鸭翼舱、口框梁、各个普通框、480地板、100前后地板、140壁板、下大梁、5120框、左右5384下框、5570下框、5755下框等的组合装配以及进气道蒙皮的修配安装。架内型架装配主要是在装配型架上安装各个零部件, 以保证它们相对位置的准确性。装配完成经检查合格后下架, 然后进行进气道下蒙皮的补铆。

架外安装装配:主要是完成漏油管的装配及试验;进气道上蒙皮的修配铆接;各系统件 (包括液压、冷气、燃油、电气、氧气、环控、飞控等) 的装配铆接;油箱上顶蒙皮的装配;斜地板的安装;n#油箱段所有口盖 (包括机背蒙皮上油箱口盖及非油箱区口盖) 的密封装配;油箱区的密封清洗和缝外密封涂胶;油箱气密试验和油密试验;隔道蒙皮的铆接;斜地板的安装铆接;燃油导管的安装;左右前起舱蒙皮的铆接;舱位清洗及安装口盖;总检、排故和军检交付。

3、油箱段装配作业特点

n#油箱段体积较大, 结构复杂, 零部件繁多, 装配精度要求高, 密封性、防腐性和抗疲劳性均要求较高。为了保证装配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装配作业采用了很多先进的装配技术和工艺。其作业特点如下:

(1) n#油箱段的装配属于固定工作地式装配。这种装配方式是指装配主体安放在某个固定工作地, 将需要装配的零部件搬运到该固定工作地进行装配。这种装配形式适用于大中型产品的装配, 并且是单件小批量生产。

(2) n#油箱段的装配属于手工作业。作业过程中的划线、定位、修配、装配、铆接和涂胶均属于手工操作。手工作业量占95%以上。

(3) n#油箱段的装配属于工组集体作业类型, 即由多个操作者以工组的形式对某一个作业对象共同进行协调而有序的操作从而完成整个作业。由于n#油箱段作业面不开阔, 不能同时容纳很多个操作者作业。因此作业流程设计是影响作业效率和生产周期的重要因素。如果作业流程安排不合理, 就会造成相互干扰的现象, 从而影响作业效率和生产周期。

(4) n#油箱段机体表面是由若干蒙皮和边框对接而成的, 油箱区是由隔板铆接而成的。为了防止气体和液体向机身体内渗漏及渗透, 防止油箱区漏油, 对于油箱段外表面和油箱区的铆接区和接缝要采取严格密封措施。在相应的密封区采用贴压敏胶带纸、涂胶和注射密封胶等方法进行密封。

(5) n#油箱段铆接装配作业中还大量采用了防腐蚀技术和抗疲劳技术。防腐蚀技术主要是应用湿装配。所谓湿装配是指在安装时将密封剂涂敷在紧固件杆上和沉头窝上。另外在铆钉镦头上涂H61-83锶黄底漆保护。抗疲劳技术主要是应用干涉铆接、孔的开缝衬套冷挤压、高锁螺栓连接、多头螺栓连接等技术。以上是n#油箱段铆接装配作业中的工艺特征, 在作业分析和优化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征。

二、n#油箱段工作研究的步骤

1、工作研究准备阶段。包括熟悉有关图纸资料和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2、现场作业过程调研。

现场调研小组共6人。其中架前、架内2人, 架外4人。调研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记录在n#油箱段的一个装配周期内, 每个操作工人在每个正常工作日内进行的具体工作。记录内容主要包括每道工序所包含的每个操作的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工具和作业姿势。

3、作业现状分析和新方案设计。

分析计算每个操作工人的作业率、停工率、干扰率和排故率, 对现行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初步改进方案。

4、新方案评审和修改。

项目专家组对现行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确认和对初步改进方案进行审核, 课题研究人员对初步改进方案进行修改。

5、新方案现场验证。修改后的新方案在n#油箱段装配车间进行现场试验验证, 并且得出验证结论。

6、作业新方案形成。课题研究人员对验证结论进行再分析, 对该方案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再修改和完善, 最终形成正式新方案。

限于篇幅, 本文仅介绍n#油箱段架内型架装配的研究情况。

三、n#油箱段架内型架装配现行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2P5架次n#油箱段架内型架装配的现场调研, 并根据调研资料对各位操作者在每个工作日的作业和工时消耗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得出现行作业中存在以下问题:

1、作业率偏低

架内平均作业率为42.33%, 最高为60.03%, 最低为19.08%。

作业率=有效作业时间/工作日时间。即操作者在工作日 (8小时) 内有效作业时间与该操作者的工作日时间之比。造成作业率偏低的原因是工作日内无效工时消耗所占比例较大。例如:由于操作者自身原因造成的停工, 作业流程安排不合理造成的干扰停工、等待检验、排故时间消耗, 操作者在作业时间内被安排做其他非本职工作所消耗的时间等。因此要提高作业率, 必须减少这些无效工时消耗。

2、停工率偏高

架内平均停工率为34.21%, 最低为5.56%, 最高为71.04%。

停工率=由操作者自身原因造成的停工时间/工作日时间。即操作者工作日内, 迟到、早退、工间休息, 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等造成的停工时间与工作日时间之比。因铆接装配作业劳动强度较大, 工间休息的时间可适当长些, 一般以每半个工作日休息20分钟为宜, 因此停工率为8.33%。而现行作业中各操作者的停工率都超过数倍, 甚至近10倍。这说明现场生产中劳动纪律松懈, 或者组织管理不善, 配备作业人员太多, 从而造成人浮于事的现象。

3、干扰停工率偏大

架内平均干扰停工率为3.59%, 最低为2.92%, 最高为4.44%。

干扰停工率=干扰停工时间/工作日时间。干扰停工时间是由于工艺流程不合理造成的各作业组相互干扰而不能同时进行作业或由于工具设备原因造成的停工时间。n#油箱段铆接装配作业是工组集体作业, 由若干个作业组共同完成, 如果作业流程安排不合理, 就会发生相互干扰现象。如果作业组越多, 那么发生相互干扰现象就越严重。因此要减少干扰停工率, 就要对n#油箱段的作业流程进行精心设计, 同时配备足够数量的完好设备和工具, 使干扰停工率达到最小。

4、排故率较高, 生产质量不稳定

架内平均排故率为4.54%, 最低为0.076%, 最高为5.82%。

现场调研期间, 装配分厂曾两次召开大规模的质量整顿大会。例如:2P5架次架内型架装配时, 某工人将6780框吊车吊挂的位置弄错;2P3架次架外装配时, 某工人两次将蒙皮修配成废品;2P2架次总装配时, 6780框发生开裂现象。这些现象说明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都有待加强。

5、班前会频率高、时间长

根据实测结果:架内作业班前会占工作日时间的比率为4.62%。在正常情况下, 工段班前会不需要每天都召开, 而且时间也不需要太长, 一般10~20分钟即可, 这样班前会占工作日时间比率仅为2.08%~4.16%左右。如果每两天召开一次, 其比率又可减少一半, 仅为1%~2%左右。这样可以增加操作者的作业时间, 提高作业效率, 缩短装配周期。

6、装配大纲不完善

在装配大纲中, 均提到按某图、某区、某向等词语, 却没有附上加工图示。这样一来, 无形给操作者增加了工作量。特别是系统件安装, 工人一天要安装几十个系统件, 这样查找很不方便。在现场, 研究人员发现有些工人为了尽快掌握加工要求, 提高作业效率, 自己用铅笔在草稿纸上绘制加工图示。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 字迹和线条已经模糊不清, 稍有疏忽, 极易引发质量事故。

7、装配车间噪声污染严重

现场调研发现:装配车间的噪声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值。

四、n#油箱段架内型架装配作业的改进建议

上述结果表明:n#油箱段铆接装配存在作业率偏低、停工率偏高等问题, 即在工作日时间内有效作业时间较少, 而无效时间 (含停工时间、干扰停工时间和排故时间) 消耗较多。所以要提高工人的作业效率, 缩短n#油箱段装配周期, 必须尽量减少无效时间的消耗。根据工作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 运用“5W1H”提问技术和“ECRS”改进原则, 综合考虑后得出如下改进建议:

1、合理分配作业时间

为了合理分配作业时间, 实行每工作日有6.5小时的实际作业时间。即上午8点准时上班, 班前准备时间 (包含班前会) 10~20分钟, 工间休息20分钟, 下班前留10分钟作为结束时间 (包括收拾工具、换工作服、洗手等) ;下午1点准时上班, 班前准备时间10分钟, 工间休息20分钟, 下班前留10分钟作为结束时间。这样就能保证每个工作日有6.5小时的净作业时间。使作业效率达到81.24%。以上改进是立足于充分利用工作班内时间, 在不增加人力和设备的情况下, 提高工作效率的简便而有效的途径。而且是很容易实现的。其关键是, 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及严格劳动纪律, 使所有操作者遵守劳动纪律, 不迟到、不早退, 工作时不怠慢, 积极、认真、细心地完成每个操作。

2、改善工装设备及工具, 加强对操作者的技能培训

针对加工过程中容易引起质量问题的工装设备和操作工具, 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同时加强对操作者的技能培训, 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以保证作业质量, 减少排故时间。铆接装配属于手工作业, 作业质量与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工作态度密切相关。从现场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排故率比较高。这说明操作者的作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现场操作中也有作业质量很好、排故率很低的工人。因此对操作者进行技能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多花些时间对操作者进行技能培训, 不但可以改善作业质量, 而且还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减少排故时间, 这是很值得的事情, 即“磨刀不误砍柴工”。

3、加强职能科室的现场服务

职能科室主要是指工艺、检验、零部件供应、工具和辅助材料等科室。根据现场调研发现, 由于以上职能科室现场服务不到位, 如工艺资料和图纸表达不清楚、等待检验时间过长、待装零部件不合格或不能及时供应、工具和辅助材料供应不及时等, 影响了装配进度。如果这些职能科室能加强现场服务, 就可以减少很多作业等待时间, 使作业能够顺利进行, 提高作业效率。因此要强化职能科室人员为现场服务的观念, 明确职责, 并有一定的奖惩制度, 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为生产现场服务。如果人力不足, 可以适当配备人员, 也可以在生产工段配备一些辅助人员, 专职做这些生产服务工作。使操作者能专心致志地完成作业任务。

4、合理分配工作量

对工作进行合理分配, 使每个工人的作业量尽量饱满。现场调研发现:n#油箱段在下架进行进气道蒙皮和各普通框补铆时 (尤其是在排故、总检和军检过程中) , 实际操作人员仅需要4~6人, 那么多余的操作人员在这5~7天往往无事可做, 窝工等待。现将多余的2~4人进行工作调整, 安排为下一架次n#油箱段的上架准备工作, 如领取装配大纲, 领取零件、标准件, 将6780框及前起大梁上架装配。

5、改善工作现场的环境

现场工作地布置不尽合理。存放工具的桌子与装配型架有很长一段距离。为了更换工具, 工人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 回到桌子处取回所需要的工具, 再继续干活。一天下来, 来回奔波几十趟, 不仅消耗大量的体力, 而且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 降低了作业效率。现建议在工作梯两侧安装挂式工具箱。

6、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CAPP)

目前, 信息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 它引起生产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传统的管理理论在互联网结构中已失去效用, 一种建立在数据高速传输基础上的管理方式, 正在代替传统方式架构上的管理[1]。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软件经过多年不断开发利用, 已从简单的检索式和派生式系统, 逐步走向集成化、工具化和智能化。利用CAPP进行工艺设计, 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可以促进工艺的标准化。同时为了方便操作工人理解和消化工艺图纸, 可以附上加工图示, 这样既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又可以确保产品的生产质量稳定。

7、预防和减少噪声污染

在n#油箱段装配过程中, 装配车间的噪声污染相当严重, 长期在超标准 (>85分贝) 的噪声环境下工作, 工人极易产生身心疲劳。这不仅影响作业效率, 而且对工人的身体健康 (特别是对听觉) 有很大的损害。因此对于铆接装配作业, 减少噪声污染是一个值得重视并且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但目前我国航空企业受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 还没有对飞机铆接装配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开展专题研究。况且对于铆接装配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从控制噪声源和阻隔传播途径两个方面来降低噪声, 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目前作业现场采用耳塞来减少噪声污染, 但是这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有效地减少噪声污染, 现建议如下:

(1) 耳塞换成隔音耳罩, 这样隔音效果会更好些。尽管如此, 还是不能完全控制噪声的影响。所以对于一线工人还需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尽量减少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另外还需要定期对工人进行听力检查, 建立听力档案,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有效减少听力损伤的发生。

(2) 铆枪和顶铁处安装减震和消音装置, 在厂房顶部和四周墙壁安装消声器。消声器可分为阻性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两类。阻性消声器主要用于降低中高频噪声, 在阻性消声器内部布置若干片衬有吸声材料的消声片, 依靠消声片内的吸声材料吸收声能。抗性消声器主要用于降低中低频噪声[2]。

(3) 如果条件允许, 在厂房内建立几个封闭式隔音作业区。隔音作业区的四周做成隔音墙, 防止噪声传出, 作业区内部配备作业需要的设备和工具, 同时封闭隔音作业区要有良好的通风装置, 作业区的房顶可做成开启式的, 便于n#油箱段的吊入和吊出。

五、新方案的现场试验结果

新方案审核通过后, 在型号机2批双座飞机上进行了局部试验验证。经进一步完善, 最终形成了n#油箱段生产作业标准文本, 在10002A和3批1架又进行了全面试验验证。现仅对架内型架装配的试验验证过程及主要结论介绍如下:

1、根据新方案第2点建议, 工厂组织工艺人员和操作工人

一起对容易弄错的部位和环节进行清理和分析, 逐一制定了改进措施, 如对架内型架上使用的可卸定位器进行了标识;对容易装错的定位器的定位孔提出了不对称性返修改进;对鸭翼伺服器接头所用的钻模进行了工艺改进;对吊车吊挂接头孔的制作改在装配型架上完成;对一些专用顶铁进行了重新设计;订制了用于风道蒙皮干涉铆接制孔的钻铰复合钻等。经验证, 通过这些措施的贯彻执行, 基本上消除了由于工艺装备复位及使用错误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2批n#油箱段架内装配的工作效率相对于1批提高25%以上。

2、根据新方案第4点建议, 经验证, 上架工期提前4~5天。现架内型架装配周期为25天, 相比2批1架32天提前7天。

参考文献

[1]袁俊.浅谈军工集团型企业流程再造[J].航空科学技术, 2005, (03) .

上一篇:火灾逃生知识下一篇:食品厂生产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