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理论材料分析题

2024-08-23

强化理论材料分析题(精选8篇)

1.强化理论材料分析题 篇一

六、材料分析题

以下是有关科学发展观的一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摘自《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2007.3)

材料2.2004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摘自《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2007.3)

材料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引自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1)材料

2、材料

3、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

1、材料

2、材料3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它与我党的根本宗旨有什么关系? [分析提示](1)主要说明了以下三个紧密关联的问题。第一,它说明了为什么发展即我们的发展不是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第二,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即发展的落脚点是人的发展,是要看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第三,它说明了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即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得到发展。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前提和工作基础;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

(2)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中共产党把始终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我们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并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1.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三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

—摘自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

材料2.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

1/ 3

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充分的经验,还 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来源同材料1 材料3.„„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来源同材料1 综合材料回答问题:

(1)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时期难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什么问题?

(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 答案要点:

(1)对中国革命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是在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之后得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缺乏经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我们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怕失败。

(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既取得了成绩,也遭遇了挫折与失败。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所得的若干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探索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误,也为后人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六、材料分析题

以下是有关科学发展观的一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摘自《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2007.3)

材料2.2004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摘自《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2007.3)

材料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引自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1)材料

2、材料

3、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

1、材料

2、材料3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它与我党的根本宗旨有什么关系? [分析提示](1)主要说明了以下三个紧密关联的问题。第一,它说明了为什么发展即我们的发展不是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第二,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即发展的落脚点是人的发展,是要看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第三,它说明了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即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得到发展。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前提和工作基础;坚

2/ 3

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

(2)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中共产党把始终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我们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并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1.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三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

—摘自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

材料2.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充分的经验,还 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来源同材料1 材料3.„„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来源同材料1 综合材料回答问题:

(1)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时期难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什么问题?

(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 答案要点:

(1)对中国革命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是在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之后得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缺乏经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我们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怕失败。

(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既取得了成绩,也遭遇了挫折与失败。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所得的若干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探索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误,也为后人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3/ 3

2.强化理论材料分析题 篇二

一、帮助学生理解评析类材料分析题内涵

评析类材料分析题要求学生对某一事件进行分析、评论, 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在分析过程中, 学生要做到把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某件事情、现象或概念细化成一个个小部分, 区分他们本质的属性和内在联系, 要求学生对最新发生的事情或新闻事件和急切需要处理的问题给予有效的、合理的评论。

此类试题围绕“为什么要、怎么看、判断、分析、说明理由等”进行设计, 主要要求学生对社会现实中发生的某种事件、某人的言行、某种观点等进行评论, 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此问题的评判能力。

二、引导学生熟悉基本解题思路

1.抓住问题关键, 概括观点或行为, 判断行为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找准问题发生的行为主体, 并将其行为进行定性。判断所发生的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所发生的行为是合法的还是违法的, 所发生的行为是否具有片面性等。总之, 解题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对事件或行为对与错、合不合法、是否片面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

下面我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过的题目, 谈谈如何给行为定性。例题:在某校亚青会“火炬手”选拔过程中, 同学们对小明提出了建议:“①在暑期的实践活动中, 你主动参加‘虎凤蝶’环保志愿者活动。②有时候学生不能够及时完成各种作业, 科代表需要再次提醒学生及时完成作业。③作为文艺委员的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 还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校园歌手的选拔。④你是否只在嘴上上答应要帮助父母, 实际上根本不行动。⑤你对日本右翼分子登上我国钓鱼岛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 许多学生都很赞赏你。请同学们用教材中责任方面知识对小明收到的反馈内容进行评析。”

关于此题,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解题的第一步:找准行为, 给行为正确定性呢? 首先, 让学生阅读材料并找出此段材料共出现几个行为。本材料中共有五种行为。其次, 让学生对这五种行为一一定性。①小明主动参加“虎凤蝶”环保志愿者活动的行为, 是一种对社会负责的行为, 是一种积极承担责任的行为。②小明作业不能及时完成, 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 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 是一种不履行义务的行为。③小明作为文艺委员能够认真参加校合唱队的选拔, 此种行为是积极向上的, 是一种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④小明表面上答应要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行为, 说明他是不负责任的, 更体现了他不能够很好地履行诺言, 可见此行为是不够孝敬父母。⑤小明课堂上对日本右翼分子登上我国钓鱼岛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的行为, 是一种对国家负责人的行为, 是一种积极承担责任的行为。解答这类题目时, 学生只有对行为进行定性后, 才能根据所学知识提出行为定性的依据。

2.回归教材, 寻找理论依据。

行为定性后, 就要运用依据对材料中的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寻找依据, 寻找哪些依据。例如:在解题时, 如果行为被定性为不正确的行为, 就要让学生找出此行为违法了什么法律、什么原则、没有行使哪些权利和没有履行哪些义务等。下面, 我谈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

例题:在某市人行道上上, 张明用一根锯条在一辆汽车上划弄, 当场被巡警抓住, 巡警通知了他的家长和车主, 并对张明作出了相应的教育和处罚。张明说:“他把车停在人行道上, 阻碍了行人走路, 我划他的车是对他的警告, 这种行为难道不是正义行为吗?我又没违法, 为什么要抓我呢?”请你对张明的言行进行评析。

在教学过程中, 此题学生应该寻找哪些理论依据呢? 具体解决方法如下:一方面, 张明说:“谁让他把车停在人行道上, 影响了行人走路, 划他的车是对他的警告, 是正义行为。”说明张明意识到车主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车主影响行人走路、损害了他人利益, 可见张明具有正义感。解释此种行为所寻找的理论依据应为: (1) 正义的基本要求方面:一是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二是面对不良社会现象, 勇敢地加以制止。 (2) 为什么要维护正义:人们只有维护正义, 那些邪恶现象才能无处藏身, 才能够更好地驱除自己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 才能勇敢地同社会不良现象作斗争。维护正义是每个公民的道德、义务, 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另一方面, 小强用实际行动划破车主的车, 这样做就不合适了。面对非正义的行为, 应该采取合法的方式维护正义。解释此种行为所要寻找的理论依据应该是维护正义需要我们怎么办? 首先要求人们要维护正义, 必须有同情心。其次, 让人们明白同情心是有正义感的人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最后, 人们要真正做到维护正义, 就必须勇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 更好地维护正义。

3.结合材料,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寻找完理论依据, 就要求学生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正确观点, 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具体做法应该是什么。充分考虑行为的后果, 如:正确行为带来什么影响, 不正确行为又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应该怎样做。总之, 在解答时注意语言要精练。

三、要求学生牢记答题注意事项

首先, 学生必须保持卷面整洁、美观, 并且设计一定要合理, 书写要工整;其次, 答题语言通顺, 层次要清晰, 让人读后有朗朗上口之感;最后, 学生要用规范的专业术语答题, 针对题意讲清问题重点。

摘要:中考材料分析题是让学生非常棘手的问题, 在历次中考中失分极高, 也令一些学生很为难。只有培养学生解决此类题的能力, 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材料分析题的解题能力, 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评析类材料分析题,解题策略

参考文献

[1]陈伟文.中考思想品德各题型的解题策略.

3.强化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篇三

关键词:材料采购;成本管理;强化管理;措施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给各施工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材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已经是多年来行业内的问题,而要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又要控制好材料采购的成本,并起到扩大利润空间的作用相当困难。这就需要一个有效的材料采购成本管理,以下就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就材料采购成本高的原因进行研究。

一、强化企业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1、成本管理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材料采购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所以说,材料采购的成本与施工单位的利润是呈反比关系的,这也是降低材料成本,实行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根本原因。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不仅要竞争实力,更要较量成本的高低。而降低材料的采购价格或者降低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消耗量等方法都能够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传统的观念认为,降低成本就等于降低材料消耗,其实不然,对于施工企业来讲,两者都很重要。因市场的不断变化,施工单位对于材料消耗的成本降低挖掘是有限的,但对于材料采购过程的挖掘是无限的,这也体现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2、买方市场的要求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市场的供大于求,从而造成了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在竞争的驱使下,各种各样的规格、种类、性能以及包装不同的材料逐渐发展起来。材料的多元化发展给材料采购工作增加了难度,在实际的材料采购过程中,必须对材料的价格、质量、供货方式以及信誉等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选择。而材料采购工作属于一种组织行为,比个人的消费要复杂得多,所以材料采购成本管理显得非常迫切。

二、造成材料成本太高的原因分析

1、企业的经营观念滞后

前面说到,材料采购是施工企业日常工作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材料采购成本的高低与施工企业的利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材料采购的成本管理显得相当重要。而就很长一段时间的情况来看,施工单位管理层在对于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太过注重工程的质量和最终的产值,忽视了成本的控制,这也是直接导致生产过程不顾成本,最终产生资源浪费以及利润率低的情况,再加上没有材料价格的管理,领导层人员对于材料采购的成本不重视,导致采购部门在采购的过程中存在贪污的情况,最终影响到施工单位的实际利益。

2、缺乏对材料市场的研究

虽然当前市场表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但部分材料的价格仍然持续走高,从而导致了材料采购成本巨大。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施工单位对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不重视,缺乏自己的价格信息系统,缺乏对市场的调查和了解。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以及行业市场等材料价格的走势与发展情况都有可能带动整个材料市场的价格变化,如果对市场没有一个有效的了解,而造成供应商太过单一,最终将制约材料的供应并增大材料采购的成本。

3、缺乏健全的材料采购内部控制管理

为了控制住=材料采购环节的成本,很多施工单位专门设立了物资管理部门,复负责材料采购计划、采购以及材料的存储保管工作。而有的单位却还设有质量部门专门负责采购来的材料质量检验,并且有审计部门对材料的采购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财务部门专门负责材料的付款结算等等。机构的完善显而易见,但这些机构之间不够独立,对于材料采购的各个环节没有一个严谨的计划,成本控制与每一个部门都有着关系,所以工作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

三、强化材料采购的成本管理主要措施

1、充分了解市场

由此可见,影响材料采购成本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突出的、也是影响最大的就是市场材料价格的变化。因此,在实际的材料采购环节中,要求采购人员必须对市场有一个详细的掌握,清楚明白市场上材料的价格趋势和信息以及政策变化,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计划材料采购工作,以降低材料采购的成本。其次,在高度市场化的环境下,市场已经不可能表现为供求平衡的状态,会因季节或者其他条件变化而产生变化,这也给采购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充足的材料源,有效的完成采购目标,必须及时掌握和了解市场的变化规律。

2、制定材料采购预算和成本估计

制定材料采购的预算或者估计成本是控制材料采购成本的主要措施,但在实施采购之前,必须进行有效地预测。这不仅是对采购资金的一种合理规划,更是对企业资金的合理分配,不仅能够有效实现采购目标,更能控制预算和成本。通过建立资金的使用标准,随时对采购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预测、调整和控制,以确保成本处于预算控制之内。

3、制定科学的监管体系

为顺利完成材料采购工作,施工单位设立了很多机构进行采购环节的分工,而实行分权管理,要遵循好质量责任制,采购的会签制,并要强化监督和考核机制。做好材料采购工作的事前指标、事中跟踪以及事后考核工作,严格在审核编制材料采购目标成本,实时跟踪采购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执行,寻找降低成本的原因并加强管理,最后,还必须加强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益。确保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以降低因管理不当造成的采购成本增大。

结语

总的来说,材料采购工作是一项涉及范围广、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其成本管理与施工企业的实际利益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材料采购环节的成本管理,编制出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充分了解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制定出科学的监督和管理体系,有效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参考文献:

[1]张艳丽.如何强化施工企业材料采购成本管理[J].国际商务财会,2011.

[2]尹伊君.强化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的措施[J].品牌与标准化,2011.

[3]苑东亮.工程项目建设材料采购项目化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4]王勇.提高企业采购成本管理的重要措施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

4.强化理论材料分析题 篇四

招教考试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强化训练:问

答简述题一

相关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辽宁教师招聘公告信息

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和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

答: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3、教师怎样才能上出一堂好课?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提升和完善自己的能力? 答:(1)略(2)①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②让个性飞扬在你的课堂③使课堂充满诗意与情感④深情地关注每一个学生。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5、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什么特点?

答: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位的转向。第二,在课程内容上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6、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答: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须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7、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什么?

答: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8、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一、主动性;

二、独立性;

三、独特性;

四、体验性;

五、问题性。

9、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 答:(1)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2)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3)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再者,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10、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答: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1、怎样理解学生是发展的人?

答: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12、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3、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答: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作。

14、新型师生伦理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去努力?

答: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15、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答:第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第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第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第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会型的开放的教师。

2014辽宁教师招聘考试公告汇总

5.教学理论分析题 篇五

(1)正确表达:a.b.(1分)(2)偏误原因:(2分)(3)教学对策:(2分)

★ 外国学生常说“我明天见面他。”这样的句子。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5分)(1)正确表达:我明天跟他见面。(1分)

(2)偏误原因:汉语“见面”是不及物动词,之后不能加宾语。所以采用介词“跟+名词”的结构将其作为状语。主要受到母语负迁移。“见面”对应的英语翻译为“meet”,而“meet”是一个及物动词,所以容易让学生产生偏误。(2分)(4)教学策略:说明汉语“见面”是不及物动词的同时,增加“跟/与„„见面”的结构,并通过大量例句进行操练。(2分)

★ 外国学生常说“他回来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这样的句子。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5分)答:

(1)正确表达:

a.他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b.他回学校来的时候,我在写作业。(1分)(2)偏误原因:

“学校”与“来”的位置不对,不了解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2分)(3)教学对策:

教师在说明趋向补语与处所宾语搭配时,处所宾语要放在趋向补语“来/去”前。例如,“上山来,下山去,进教室来,回日本去,过这边来”等。也可以不用趋向补语,用结果补语表达,如“回到学校,上到山上,进到教室里”等。(2分)

★ 外国学生常说“请等等我一下”这样的句子。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5分)答:

(1)正确表达:a.“请等我一下” b.“请等等我”(1分)

(2)偏误原因:“等等”是动词重叠形式,动词重叠以后已经能够表示“时间短或次数少”,因此不能再和动量词“一下”以及时量词如“一会儿”等组合。这种偏误主要来源于目的语知识的泛化,学习者将动词后面可以跟动量或时量补语的规则不恰当地泛化了。(2分)

(3)教学对策:教师在讲授动词重叠形式时可采用对比法,将动词非重叠形式后面加动量或时量补语的情况与重叠形式对应起来,进行一下对比。这样学习者很容易领悟到两者在使用中存在的差别。(2分)

试分析“汉斯每天下午都喜欢运运动”这个句子的偏误成因,并加以改正。说明避免这类偏误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由汉语动词重叠知识泛化造成的偏误.汉语动词重叠:单音节双音节之分.单音节动词重叠为AA式,如笑笑,说说等;双音节动词重叠为ABAB式,如 考虑考虑 研究研究。外国学生把这个结构不适当的泛化就说成了“运运动”

2、改正:汉斯每天下午都喜欢运动运动。

3、教学策略:比较法 归纳法

词语构成例 词

重叠形式 其 他 例 子

双音节 动词 + 动词 研究 ABAB 研究研究 掂量掂量 打扫打扫 运动运动

单音节动词 + 宾语 说

9、外国学生常说“她是漂亮。”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参考答案:(1)改为“她很漂亮。”

(2)理由:汉语中形容词可以直接做谓语,而且形容词往往不单独做谓语,经常在之前加程度副词,比如:很、比较、非常等。如果没有强调程度高,此时的“很”,是成句的需要,要轻读。

(3)错误原因:受英语的结构影响“she is beautiful.”

(4)教学策略:教形容词时,强化“很+形容词”的结构。(具体步骤及举例请自行设计)

外国学生常说“发音和听力很有意思和比较容易”之类的句子,请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

偏误分析:“和”一般常用于连接体词性的名词、代词及其短语,在连接充当谓语的动词和形容词方面是很受限制。这种偏误产生的原因是受母语迁移的影响,在英语中“and”可以连接句子,因此学生在说有连词的句子时受了母语的影响,加了“和”。应改为“发音和听力很有意思,也比较容易”。教学对策: 教师在教“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个词连接名词、代词,在连接充当谓语形容词和动词方面是很受限制的,通过对比分析强调目的语和学生母语的一些词在用法上的差别。

23、外国学生常说“我想我要再回来北京”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答:偏误原因:趋向补语“来、去”的后面不能接处所宾语,如果有处所宾语,应该用在动词之后,“来、去”之前。然而在很多语言中,比如英语中,没有“来、去”的趋向意义,因此,留学生无法理解作为一个独立单位的“来、去”的特殊用法,于是将它与前面的动词组合起来,作为一个单位来使用,于是出现了偏误,这是由于学习者的学习策略造成的偏误。原句应改为“我想我要再回北京来”。教学对策与教学方法:在趋向补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并强化学习者的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使学习者理解“来、去”所表示的趋向意义,掌握趋向补语“来、去”与宾语之间的位置变化。

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归纳法,在展示出一定数量的例句后,引导学习者发现动词后面如果出现“来、去”这样的趋向补语后,处所宾语所处的语法位置,并通过练习来强化这一认识。也可通过对比法,将普通宾语、处所宾语与趋向补语“来、去”的位置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因为宾语的不同,趋向补语“来、去”语法位置的差异。

外国学生会说“一看见他,就我高兴极了”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举例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思路:

(1)指出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副词“就”的位置不对,不清楚副词与主语的位置关系。

(2)改正句子:一看见他,我就高兴极了。

(3)副词的教学对策:说明在汉语中副词的意义一般都比较多,副词的教学重点在于其与主语的位置关系,即副词多在主语后边。例如,“明天要是下雨,她们就不去公园。”“这个电影不错,他又看了一遍。”

★ 外国学生常说“在墙上挂着一幅画”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举例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5分)(1)偏误原因:母语负迁移。这句话用英语可以说“There is a picture on the wall”。“on the wall” 翻译成汉语就变成了“在墙上”。而汉语句子“墙上挂着一幅画”是一个存现句,由“处所+动词+名词”构成。处所名词“墙上”不能再用介词“在”修饰。如果用介词“在”,就变成了介词短语,就不能构成存现句了。(2)正确句子:墙上挂着一幅画。(这句话参加大纲附录部分105页原句。)(3)教学对策: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归纳法,在展示出一定数量的存现句后,引导学习者指导存现句中的处所词前不能再加介词。如“桌上放着电脑”,不能说“在桌上放着电脑”。也可以用对比法,对比“在墙上挂着一幅画”和“我把一幅画挂在墙上”,使学习者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

★外国学生常说“下课以后,他马上走出去教室了”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举例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5分)

(1)偏误原因:复合趋向补语的处所宾语位置不对。“下课以后,他马上走出去教室了。”这句话中,“出去”是“走”的复合趋向补语,“教室”是处所宾语,应该放在复合趋向补语的中间。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下课以后,他马上走出教室去了。”

(2)教学方法:在讲授动词的复合趋向补语时,用比较法,将动词的一般宾语和处所宾语的位置做比较,不同类型的宾语,在“V+复合趋向补语”中位置不同,处所宾语要放在复合趋向补语的中间。

6.材料分析论证题 篇六

题型综述

本题旨在了解考生对历史过程的分析、评判能力,驾驭、运用史实和史料的能力以及历史叙述与论述的能力。本题可以选取一个视角,也可进行综合性的阐述。

要求: 第一部份:

(1)史实:史实完整。(2)叙述:清晰连贯。第二部分:

(1)主题:能够依据材料和要求提炼鲜明主题。(2)观点:观点突出。(3)史实:所引史实典型而充分。(4)论述:论据与谁充分。(5)文字:文字通顺流畅。真题解读

例1:阅读下列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

第二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第三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经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织工赔偿。

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

问题:你认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如何?(9分)

评分要求: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

第二层次:仅给出结论,未利用任何材料进行论证。

第三层次:给出结论,并组织材料进行论证。

第四层次:利用材料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

第五层次:利用材料从综合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

本题每卷应至少由三人评卷,各人独立打分,以所得平均分为最终平均分。例2:“1860年代的诞生”

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6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资本主义”、“工人阶级”、“工程师”、“民族”、“自强”等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面对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其中一位政治家这样写到: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

试以“1860年代的诞生”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

1.撰在写小论文之前,先简略叙述19世纪60年代所发生的史实。(6分)

2.以“1860年代的诞生”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可选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程度,也可以围绕某一中心、某一事件等展开论述。(24分)注意:

1.论文须围绕主题展开

2.论文应由材料支持

3.论述要层次分明

4.叙述要清晰连贯

7.强化理论材料分析题 篇七

从2000年高考开始试行文科综合模式以来, 历史主观题由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两种分野明显的题型逐步发展为以材料解析题一统天下的单一题型, 大多试卷中其分值基本占有“半壁江山”, 成为全国文综卷、各省市文综卷等历史试题的主流题型。

一、材料解析题题目类型分析

在当今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模式中, 只有内涵式、外延式和内涵外延结合式三种。内涵式题目, 提示语往往有“根据 (依据、据) 材料……分析 (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 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在解内涵式类型的题目时, 有时只要符合题意, “照抄”、“摘抄”材料亦能得分。但要注意, 评分标准规定:“整段抄袭材料不给分”。外延式题目, 提示语往往有“根据 (结合) 所学知识, 分析 (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 解题时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 答案来自教材等所学知识, 而与材料本身无关。内涵外延结合式题目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 (依据、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 (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 解题时既要依据材料, 又要与教材相结合, 对二者要兼顾, 是难度最大的题型。从目前看, 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模式以后两种为主。

二、材料解析题的审题技巧

1.审清题目设问类型。

先弄清题目设问是内涵式、外延式还是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 然后根据题目设问模式或类型, 有针对性地作答。如果是内涵式问题, 一般只需在材料中寻找答案, 当然也需要考生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如果是外延式问题, 则要根据题中材料和问题, 先确定所要结合的知识点所在教材中的位置, 然后整合、重组出答案;如果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先要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 然后结合所学教材知识, 解决问题。

2.审清问题指向。

材料解析题问题类型中, 往往有比较、指出、列举、归纳、简述、论述、说明、概括等要求。问题指向不同, 对题目答案内容的要求和书写格式也就不同。譬如, 比较型问题有三种类型:即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异同点。比较相同点时, 常用“都”、“皆”、“均”之类的字眼来表示;比较不同点时, 常用对称性的语言来表达。

3.审清问题的核心。

材料解析题问题类型中, 一般都要求学生回答某一个关键性问题, 而审题中就需要紧扣这一关键性问题作答。如果没有抓住这一关键性问题, 其结果将是所得答案离题万里。

4.审清问题中的限制性条件。

这些限制性条件包括时间、空间、领域 (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角度 (如背景、目的、性质、结果、影响、意义等) 等限制。这些限制性条件, 规定了答案的获取范围和角度, 弄错了这些限制性条件, 答题就会出现方向性错误, 或者缺少角度, 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5.审清问题的分值。

问题的分值既是答案详略的提示, 也往往是答案要点个数、角度的暗示。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答案, 一般是2分一个要点, 也有3分、4分、5分一个要点的。4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至少要回答2个要点;6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3个要点;8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4个要点;9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3个要点, 以3个要点为主;10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5个要点;12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3~4个要点;15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3~5个要点。

三、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及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有原因类、过程类、特点类、实质类、内容类、结果类、影响类、论证类、启示类、评价类、比较类等。常见的提示性动词有指出、分析、归纳、概括、提炼、概述、简述、评述、论证等。

1.原因类。

原因类问题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种情况。一般而言, 三者是有区别的, 背景的范围最广, 原因和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回答条件注重客观性, 分析原因注重主观性。有时, 三者可以通用, 即背景、条件也是原因。常见的前提是原因, 也是条件。导火线是直接原因, 不是条件。

回答这类问题, 要从内因和外因, 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 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切入, 根据问题的类型,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历史、地缘等角度着手分析和说明。

【例1】[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8 (2) ] (材料略, 下同) 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 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7分)

【解析】此题要求回答材料中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 钱玄同等仍然提出“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等观点的原因。从历史角度看,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腐朽统治, 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社会上仍然存在清朝的遗老遗少, 为复辟帝制埋下了伏笔;从政治角度看,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虽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但美日侵华却在不断加强, 甚至形成了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中华民族的危机仍然深重;从经济角度看,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增强, 提倡科学、民主;从思想文化角度看,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式学堂不断增多, 留学教育不断发展,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西方启蒙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新文化运动兴起和发展, 资产阶级激进派要求彻底否定儒家学说。基于这些角度分析, 就容易概括、提炼出答案了。

【答案】辛亥革命胜利, 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兴起。

【例2】[2011·北京文综卷·40 (1) ]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 (6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提炼能力。要求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 就是要考生认识到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是历史、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经济层面看,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环境问题对各国而言是面临的共同问题;从科技角度看,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提高了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也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物质条件;从政治层面看, 世界政治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 有利于各国协商解决环境问题;从意识层面看, 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扩大了保护环境的群众基础。立足于这些角度分析, 所得答案应该比较全面周密。

【答案】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科技的发展为共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物质条件;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有利于各国协商解决环境问题。

2.过程类。

过程类问题在当前的高考中较为少见。答题时, 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在遵循时空因素变化的前提下, 逐步叙述, 全面归纳。以说明题意即可, 不必具体详细地阐述。

【例3】[2011·广东文综卷·39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8分)

【解析】本题第一问, 考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过程中, 由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 再到干预主义、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主要变化。20世纪30年代, 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打击之下, 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进行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到70年代提出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思想, 主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实行介于全面干预和自由主义之间的经济政策。第二问, 实际上是考查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主要表现。中国改革的第一步是1980年开始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1984年开始, 全面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逐步建立起以商品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济管理体制;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讲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目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根据以上分析提炼答案,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分)

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2分)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分)

【例4】[2011·江苏历史卷·24B (2) ]依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2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时空范围为“20世纪50年代”, 答项语是“构想付诸实践”。题中“未来社会”是指社会主义社会。据此, 可以联系下列知识概括说明:1953年至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 1953年至1956年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等。

【答案】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3.特点类。

特点类问题的解答, 要求运用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 主要以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阶段、某一领域为参照, 形成新的与这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阶段、这一领域不同的特质的认识来。归纳、概括、提炼出的内容要新颖、精炼, 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所分析的对象的面貌特征、发展趋势、存在的不足等, 分析角度应根据题目的要求拓展。

【例5】[2011·北京文综卷·39 (1) ]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6分)

【解析】这道题要求概括特点, 是典型的内涵式问题。从试题图中根据地的面积看, 由小逐渐变大;从分布的范围看, 则由分散到逐步集中连成片状;从涉及的省份看, 由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紧抓面积、范围、跨省数量几个角度分析, 提炼出全面详尽的答案应该不是难事。

【答案】面积由小变大, 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 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

【例6】[2011·安徽文综卷·35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 (8分)

【解析】这是内涵式问题, 从题中“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牛耕”、“犁耕”看, 其耕作特点限于铁犁和牛耕;从“垦辟倍多”看, 其耕作技术水平属于精耕细作;而“京师及三州大旱”, 表明自然经济受制于自然环境, 具有脆弱性等特点。

【答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 具有脆弱性。

4.实质类。

实质就是本质, 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 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 不能简单、直观地去认识, 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概括历史事件的实质的一般方法是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 再确立其本质属性, 揭示其本质或目的, 最后指出其性质。

【例7】[2011·浙江文综卷·38 (2)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 (分数略)

【解析】这道题实际上要求考生指出“其专在下”和“其专在上”的实质分别是什么。“其专在下”是指地方势力膨胀, 威胁中央集权, 实质是地方权势过大;“其专在上”是指权力集中于君主手中, 皇帝独揽一切大权, 实质是君主专制。

【答案】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

5.内容类。

内容类问题属于高考材料解析题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有内涵式问题、外延式问题、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 以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为主。回答内容类问题, 通常要运用概括和提炼的方法, 以全面分析、具体说明问题为终极目标, 且要做到精炼, 提炼的观点必须与材料或教材所述相一致。其答题模式通常是交代目的、说明要求和分析具体做法。

【例8】[2011·北京文综卷·39 (2) ]抗日战争期间, 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8分)

【解析】这道题限定的时间是抗战期间即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 要求提炼和概括中共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从政治角度看, 党在1937年9月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并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按照“三三制”原则, 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从经济角度看, 党实行“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 调动了农民和开明地主的积极性, 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军事上, 党领导人民进行“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等斗争, 坚持抗战、反对分裂, 抗击了绝大多数日伪军。思想上, 1940年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使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 使全党实现了高度团结和统一, 为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样, 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四个角度分析概括, 得出答案。

【答案】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根据地政权建设;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

【例9】[2011·福建文综卷·41A (1) ]根据材料一、二, 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 (分数略)

【解析】这是内涵式问题, 要求对材料内容进行归纳。在归纳时, 要注意材料中的句号、分号和省略号, 划分好材料内容的层次。从材料的层次看,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天皇在当时是国家的最高元首, 统揽一切大权, 权力至高无上;在议会协赞下, 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 根据材料逐层提炼答案。

【答案】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

6.结果类。

结果类问题是高考材料解析题中最为常见的问题, 其主要答题指向通常是“指出”、“概括”、“简述”等。在分析结果类问题时, 通常要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直接结果、间接结果, 积极结果、消极结果等。在回答这类问题时, 必须根据题目的要求, 分别对待, 逐一说明;如果没有具体的指向要求, 则要进行全面分析, 角度多样, 详略得当。

【例10】[2011·福建文综卷·38 (3) ]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 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 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6分)

【解析】这道题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 也就是分析辛亥革命结果的局限性。从材料“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民国均认为有效”可以看出,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为了争取外国对中华民国政权的支持, 承认列强与清廷签订的一切条约继续有效。这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敢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也反映了其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其原因要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的角度分析说明。

【答案】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 不敢公开反帝, 表现出妥协性。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7.影响类。

影响类问题多分为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积极结果或影响, 消极结果或局限性;对本事件或本国的影响, 对其他事件或其他国家的影响;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局部地域和整个世界的影响等。在回答这类问题时, 紧扣题意是前提, 分门别类是关键, 根据要求是基础, 全面综合看问题, 深入分析才高明。

【例11】[2011·浙江文综卷·39 (1) ]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 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0分)

【解析】这道题出示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二战全面爆发、苏德战争爆发、《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雅尔塔会议、攻克柏林和苏联对日宣战等八个件事。这些事件中, 有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有的产生了消极影响, 要根据每一事件进行分析和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为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粉碎了英法绥靖政策, 但此“祸水西引”政策, 实质上也是一种绥靖政策, 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苏德战争爆发, 使二战规模扩大, 加深了世界人民对法西斯的仇恨, 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不仅是苏德战场和欧洲战场的转折点, 由于其决定了整个世界大战的走势, 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雅尔塔会议牺牲了中国等弱国的部分利益, 同时英、美、苏等大国在处理战后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 为二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 德国法西斯完全战败, 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 消灭了七十多万关东军, 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之一。

【答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客观上加速二战的爆发;苏联参战, 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变化具有深远影响;雅尔塔会议对加快战争进程以及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 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对日宣战, 加速日本投降。

【例12】[2011·广东文综卷·39 (2) ] (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4分)

【解析】这道题是外延式问题, 实际上要求从中国经济建设的角度评价计划经济体制。在解题时, 可以迁移运用苏联模式的影响, 也要运用分阶段分析法。新中国成立初期, 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也是必要的, 有利于初步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后来, 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压制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不得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 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8.论证类。

论证类问题一般是命题者出示一则或数则说明观点的材料, 要求考生对这些观点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 并论证自己所选择的观点的合理性。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 注重历史事物间的纵横联系, 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 强调的是一种探究能力, 同时又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题的格式不定, 一般是围绕一个主题命制, 强调密切联系现实生活, 突出创造性、开放性、实践性与探究性。

回答这种类型的问题, 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 而是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地论证自己的观点。考生首先要选择其中一种观点, 然后结合史实全面论证这一观点;在论证过程中, 要求做到符合逻辑, 论证严密, 材料与观点统一, 理由、论据充分。因此, 解答此类问题, 第一, 要确定观点;第二, 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 以充分的论据支持观点;第三, 要做到史论结合, 有论有据;第四, 论述要全面, 切忌绝对化。

【例13】[2011·江苏历史卷·22 (3) ]运用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6分) (要求:对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陈旭麓先生的观点是“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 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 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从题中材料一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 瓦解了中国传统手工纺织业, 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凋敝, 导致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但从材料二和材料三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渗透, 也有“建设性”的一面, 它在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同时, 客观上推动了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在中国的传播, 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 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大力宣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并致力于实践, 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

【答案】开放性试题, 答案略。

【例14】[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1]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开放性试题, 材料提供了两种观点:其一, 西方国家的崛起开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 然后是封建社会和骑士制度,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论证时可以运用下列史实说明观点:古代希腊的小国寡民的民主政治制度和人文主义起源, 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和万民法,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新航路的开辟, 宗教改革运动, 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和苏联的争霸,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等。其二, 1800年之前亚洲与中东国家是世界的引领者, 1800年之后欧洲国家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论证时可以依据下列史实:中国等东方国家最早进入封建社会,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下, 科技、文化全面领先于世界;郑和下西洋, 比西方航海家的航行早了半个多世纪;明末清初, 中国和日本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其得到缓慢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等。18世纪下半期, 英、法、美等国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工厂时代”,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西方终于全面超越东方国家。对开放性问题, 要立足于一种观点, 用最有说服力的论据论证。

【答案】 (12分) 开放性试题, 答案略。

评分标准:一等 (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 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 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 逻辑严密, 表述清楚。

二等 (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 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 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 表述清楚。

三等 (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 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 表述不清楚。

9.启示、看法、认识类。

启示、看法、认识类问题通常是运用“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引导词来提问, 要求考生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 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这类试题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 以检测考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回答启示、看法、认识类问题, 要从以下三个步骤着手分析。第一是读懂材料, 明确材料的核心和启示的规定和指向;第二是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同属性;第三是根据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同属性, 提出我们今后的具体行动、奋斗目标、应借鉴的经验和避免失误的举措。简言之, 就是“就材料中的事论事”, 最后是“联系实际谈体会”。

【例15】[2011·广东文综卷·39 (4) ]通过上述探究学习, 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3分)

【解析】这是典型的启示类问题, 从“就事论事”的层面看, 材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及苏联所取得的成就予以肯定, 甚至认为中国就要采用计划经济体制。而从“联系实际”的层面而言, 经济政策的制定要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国情, 不能照搬。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重要经济手段,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不论是何种制度的国家, 都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国情推进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上述分析, 整合得出答案。

【答案】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 皆可得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 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此问分三个层次给分, 如答案包含多个层次, 按最高层次给分, 不重复给分。第一层次, 答案是从材料和问题中直接获得的简单论断, 如“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人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等, 给1分。第二层次, 答案是从材料和问题中直接获得, 但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纳, 如“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会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等, 给2分。第三层次, 答案在综合分析和归纳材料与问题的基础上再提升, 如“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等, 给3分。

【例16】[2011·江苏历史卷·24A (3) ]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 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 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2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从材料本身看, 日本明治维新后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是因为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将部分国有企业低价转让, 甚至以无偿赠送的方式, 支持资本家。从实践上看, 这种干预效果是明显的, 表明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是必要的。但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环境之下, 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如20世纪70年代之后,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逐步采纳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观点, 主张对经济减少干预。这样, 联系实际分析可知, 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因时而变。

【答案】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10.评价类。

评价就是衡量、评定价值。评价类问题通常是通过“评价”、“评述”、“评析”、“认识”、“看法”等提示语设问, 就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和评定。其关键在于要与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特征相结合, 从而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影响。回答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种方法:一分为二法, 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评价历史事物;分阶段评价法, 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分析评价历史事物;主客观评价法, 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评估历史事物的历史价值。

【例17】[2011·山东文综卷·27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 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8分)

【解析】第一问是相对比较容易的题目, 因为材料中反对用“现代”的评价方法评价黄宗羲, 这就要求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评价要全面, 史论结合, 要辩证地评价。第二问, 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模式分析, 一方面要看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在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和设计资产阶级未来社会蓝图方面, 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 这一思想主张的阶级属性是资产阶级性质, 反映了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 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广大下层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答案】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 (历史的评价) ;进行全面的评价 (辩证的评价) 。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例18】[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8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8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辛亥革命前, 钱玄同全面肯定传统文化, 但新文化运动中, 他却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在辛亥革命时期, 为了推翻满族贵族的腐朽统治, 需要借用儒家传统文化来反对清朝专制统治, 而此时全面肯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有利于发动民众,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 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 由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没有在思想上彻底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封建残余势力还很强大;袁世凯甚至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等来复辟帝制, 企图代表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中, 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力弘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 批判传统旧道德, 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有利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但其中对中西方文化采取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做法和态度, 对后来影响深远, 也是不科学的。从上述分析可知, 运用分阶段分析法是解答这道题的最佳方式。

【答案】辛亥革命前, 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 全面肯定传统文化, 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 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 但矫枉过正。

11.比较类。

比较类问题是通过类比或对比, 归纳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异同点及其本质特征的题目。

比较类问题根据题目对比较内容或项目的限定, 可分为外显比较题和内隐比较题。外显比较题, 即命题已经指定了比较的内容或项目, 其特点就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指向性。内隐比较题, 即命题对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没有指定或限制内容和项目, 由考生依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去组织答案。其特点是比较的范围无提示、不确定和不定向, 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根据题目所比较的内容或项目概括、归纳、演绎推理和阐释深浅层次的要求, 可分为简单比较题和比较论证题。简单比较题, 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过程、结局和影响等浅层次内容的异同点, 并不要求考生作更深入的辨析以得出某种深刻的、规律性的结论来。比较论证题, 即命题不仅要求考生对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现象和本质差异的比较, 而且要求考生进一步运用历史理论知识深入剖析, 论证这些差异的正确性, 甚至得出某种理性的、规律性的结论来。

根据比较内容或项目的方向差异, 可分为类比题、异比题和异同题。类比题, 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其特点是只求同不求异。异比题, 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不同之处, 其特点是只求异不求同。异同题, 即命题要求指出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同 (或相似) 及不同之处两个方面, 其特点是全面比较、深刻领悟。

根据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背景区间的差异, 可分为横向比较题和纵向比较题。横向比较题, 即命题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背景区间相同或基本相同, 比较的内容或项目向横向空间发展。纵向比较题, 即命题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空范围差异较大, 呈前后相续的纵向关系。

根据命题的设计、选材不同, 可分为平铺直叙的普通比较题和由原始材料构成的材料式比较题。此外, 根据所比较的对象在性质和空间上的差异, 又可派生出人物比较题、事件比较题、中外比较题等。

比较类问题的解答宜从审题和答题两个方面入手。

(1) 审题。

审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 审题目类型。根据以上关于比较题类型的划分, “按图索骥”, 确认题目类型;在此基础上, 把握住这一题型的特点, 明确答题的方向。第二, 审比较对象。比较对象即命题要求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迄今为止, 高考比较题的比较对象以两个居多, 比较对象数最多为三个;应注意比较对象的共同属性及其特殊性, 其时空位置是纵向关系还是横向关系, 做好破题准备。第三, 审比较项。如果是外显比较题, 应按其设定的项目逐一展开比较, 注意设定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是内隐比较题, 则需根据题意、比较对象作具体分析, 考生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从历史事件发展的整体倾向考虑, 可以从背景、原因、性质、经过、结果和影响着手;从比较对象的类别属性考虑, 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着手;从比较对象间的因果关系考虑, 又可以从主观和客观, 历史和现实, 直接和间接等角度深入分析。第四, 审限制条件。限制条件一般有时间限定、角度限定、频率限定等, 这些对于考生组织答案、确定比较内容要点的取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考生答题的航标, 审题时要一一标出。第五, 审与课本知识的关系。此类高考试题考查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课本的主体内容, 因此, 课本上有关的“蛛丝马迹”往往会是解题的重要依托, 考生应尽可能地对照题目与课本知识, 诱发联想, 启迪思维, 考虑答题的选点和突破口。

(2) 答题。

答题的第一步是草拟提纲。就是把答题的要点、顺序简明扼要地列出, 根据问题的范围和时限按部就班地作答。第二步是组织答案。依据提纲, 以历史基本理论为统率, 以史实为论据, 史论结合。答题还要简明扼要, 言简意赅, 详略得当;主答部分应详, 兼答部分应略;要全面准确, 不能顾此失彼。

【例19】[2011·安徽文综卷·36 (3) ]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10分)

【解析】第一问, 题目要求比较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和古代希腊梭伦改革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 这是一道内隐比较题。在比较时, 首先要确立比较项, 可以从人才选拔的依据、选拔的作用、选拔的历史影响几个角度去思考。从选拔的依据看, 中国是依据诗赋才学;古希腊是根据财产。从选拔的作用看, 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打击了门阀士族;财产等级制度扩大了古希腊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 有利于社会政治民主化。从历史影响看, 科举制改变了世家大族把持中央政权的局面, 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未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本质;而财产等级制度, 推动古希腊由旧氏族贵族专制向奴隶制民主政治过渡, 奠定了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第二问, 比较社会观念的差异。联系科举制度之下的“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说明它有利于读书重教社会风气的形成, 但“学而优则仕”又说明其主要目的是维护皇权专制统治;古希腊的财产等级制度引导民众追求财富, 而在思想层面上, 它又推动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智者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从比较的基本要求看, 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答案】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政权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

差异: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 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重视个性的发展。

【例20】[2011·福建文综卷·41A (1) ]结合所学知识, 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 (分数略)

【解析】这是外延式问题, 比较的关键是“君主……权力差异”, 分析时必须依据宪法中的规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 天皇的权力至高无上。而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的征税权、平时主持常备军权、废除法律权、干涉议员在议会活动等权力作出了限制;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 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18世纪中期之后, 随着内阁制的形成, 英国国王成了国家权力的“象征”, 处于“虚位”。由此可以归纳出“差异”。

【答案】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

8.强化理论材料分析题 篇八

【关键词】高考历史 材料题 特点 解题

【中图分类号】G63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41-01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历史这门课程在高考中试卷试题结构是一直有所改变的。结合过去几年间的出题规律来看,有很多试题是通过材料的方式来呈现的,且在全部试题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给予材料题教学给予充分重视,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思维去思考,并逐渐的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一、把握材料题的命题规律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材料题的命题大致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命题中材料形式的试题比例近几年都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笔者通过对福建近 4 年高考历史试卷进行统计,选择题中的材料性题目,2012 年有 7 题,占 28 分,其余三个年份 2010 年、2011 年和 2013 年都各有 9 题,占 36 分,如果加上固有的材料解析题 52 分,整份试卷材料题达到了 80 及 80 分以上,由此可见,材料性题目在历史高考中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其次,命题强调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时代性、实践性,注意用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来解答问题。

再次,命题特别强调开放性与层次性,主张采取 SOLO 分类评价法,即开放式与能力层次评分法,以此达到三个重视: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史论与史观的培养。此类命题在历史的材料解析题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综卷第 38 题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具体说来,就是给出相关材料后,根据材料进行设问,设问往往围绕四个层次展开,分别为读取信息、辨别历史、阐释历史、论证问题。所谓的读取信息就是要求学生阅读理解图文材料和试题要求,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将有效信息完整地、准确地、合理地表达出来;辨别历史即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通过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阐释历史就是要客观的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论证问题即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从而能够批判、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注重复习准备工作,提升学习效率

(一)立足于基础知识,研究教材

要学好历史这门学科,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关键。现在有不少学生主观地认为,只要平常多接触一些深题、难题,那么,在考试中就会多一些胜算。其结果恰恰相反,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没能掌握透,那么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就更难以领会,又花了时间,又没有收到成效,做材料解析题也是如此。尽管课改以来,在命题形式上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所提供的材料还是所提供的设问,都是立足于教材的基础知识,然后进行延伸与扩展。所以,笔者一贯主张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多研究教材,夯实基础,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力求将知识点讲细、讲透,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很好的“消化、吸收”。

(二)加强知识的整合,树立通史观念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是采取模块专题史的体例进行编写的。这种编写形式虽然有利于同类性质问题的综合归纳,但是,它本身也打乱了史学的通史体系,对于中学生来说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同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做题。当材料题给出一则或几则材料时,学生往往由于通史概念的缺失,难以判断该材料所反映的时代以及前后相关联的史实,从而不能判断材料所体现的时代背景,那么这道材料题的相关设问也就无从回答。所以,在日常的学习和复习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在现有教材基础上重构通史体系,以有利于对历史的发展和延续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便于对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与背景进行了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读懂材料,理解材料,然后做好材料题。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读多练

知道了材料题的命题规律和掌握了复习的一些注意事项之后,并不是意味着就能够顺利地完成答题。所谓实践出真知,没有在实践中真正具体的进行演练,一旦遇到题目,尽管理论上有一套一套的方法,但是还是会感觉难以应付。因此,在平常一定要多读多练。读得多了,不仅能够加快有效读题的速度,而且能够扩展材料接触面;练的多了,答题的感觉就培养出来了,就能够善于捕捉材料与问题的核心,还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临场的发挥都是有极大益处的。

三、讲究应对策略,提升解题能力

(一)先审题,后阅读

多数考生通常的做法是,拿到材料解析题后,就迫不及待地将材料进行阅读与分析,然后才看设问。这样做的不足之处在于,在不了解问题的情况下阅读材料,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也影响了对材料的理解度。所以,采取先审题,后阅读材料,可以做到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并且在所要考查的问题明朗的情况下阅读材料,很容易使我们体会到材料所反映的背景、核心等实质性内容,可以直奔主题,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可以说,材料解析题设置的问题为我们阅读理解材料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仔细审题,认真阅读

做材料解析题的题目,最忌讳只浏览大意。没有仔细认真的审题和阅读,往往会漏掉许多重要的信息。这类题目,经常在问题的设置和材料中隐藏一些“陷阱”,比如一道题中,常常会包含不只一个问题,而是多个问题;所要回答的问题并不浮于问题语言的表面,而需要经过细致的分析才能发现;材料中的有用信息有时并不在材料段落中体现,而在于材料的作者或者该则材料的出处等等,这些都需要仔细审题。认真阅读材料才能有所发现,这也是做好材料解析题的必备条件。

(三)紧密结合教材,切忌答题与教材分离

众所周知,历史材料解析题的一大特点是“材料在教材外,答案在教材内”,所以在审题和阅读材料后注意与书本相关知识相结合,完成知识迁移,进一步提取有效信息。

(四)答题序号化

目前评分标准多数还是采取“踩点给分”,即要点的全面是首要的,然后才是各点的完整性。因此,在答题中,笔者强烈建议必须分点答题,注明序号。这样既能及时发现答案的遗漏点,保证要点的齐全,又能显示答题的条理性,符合解题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陈龙.浅谈如何做好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J].考试·教研版,2011(12)

上一篇: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下一篇:期末教学总结初中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