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故事论文(精选18篇)
1.我的教学故事论文 篇一
我的教学故事
我是一名年轻教师,也是一名平凡的教师,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做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了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我爱我的教育事业,我爱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满足的笑容。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不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因为我越来越体会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每个人的天性。(更何况是孩子。)一句积极的评价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建立了自信心,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更加积极。比如所教的一个叫席洋的学生,他在班级中物理成绩是不太好的。对物理没有什么兴趣,上课听讲也不是很认真。发现这种情况后,我课下找他谈话,从侧面夸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对物理只是还没入门,对于学物理是非常有实力的,只要静下心来仔细的钻研一下物理中的所学,它的物理成绩会有很大提高。通过对他的鼓励,我发现他开始变得有自信,作业能够自己独立完成,而且做得很好,因此我在班上主动的表扬他,让他变得更加有信心。虽然现在他的学习成绩还不是最好,但我相信只要他一直保持着这种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教师的朝气、活力、心情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一个温柔的目光,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迷人的微笑,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教师的真情,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学习的热情。有人说:“快乐是一种生活态度。”让我们忘掉生活中所有的烦恼,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用我们的心去拥抱教育事业;用我们的爱去浇灌课堂;用我们的情去描绘未来,让我们都能拥有一颗健康而快乐的心,面对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每一件事。
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教师教学行为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这一切都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关。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否则的话课堂上可能就会出现“众生皆醒我独醉”的场面。如果“以学论教”,以是否使学生的发展来评价教师,那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学生岂不是更有发言权,学生岂不是最好的评课专家么吗?
除此之外,教学以来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现在的学生已不甘愿做知识的“容器”,而逐渐地开始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他们不再对教师的说教、名家的言论、课本上的内容奉若神明,而是敢于说“不”,要“标新立异”,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师,应与时俱进,彻底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新课程观念。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积极适应学生,改变教法。
学生们将几种大家都认可的方法总结出来后,我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接着让他们谈出“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的”,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过程与方法,而且很自然地解决了计算问题。初步创设出学生构建知识的良好氛围,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与所学知识有效整合。曾经,我们紧握着严谨的学科知识,将其塞给学生,希望他们从中体会知识的精妙之处,但是结果却吓退了许多学生,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在物理的学习中感受到亲切。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还需要经验的支持,应在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拓展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从学生的兴趣人手,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帮助学生从生活世界走入到科学世界的研究中来,一定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这些都是发生在我课堂教学上真实的事情,在教学活动中它非常普遍。但它就这样存进了我的记忆库里,每一个时刻,每一处细节,都觉得有保存的价值。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人人都说教学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说法。确实,做一个老师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教师就更苦更累了,但这是我们选择的职业,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有默默工作。
大专毕业之后,我毫无悬念的成为了一名教师,来到小学教书,应该说我真正开始我的教学生涯是在上班半年后,还记得我第一次走进六年级教室时学生们脸上那种松了口气的表情,可能是老师严肃的表情看太多了吧,换了一个新来的老师他们都觉得很放松吧,但是一进学校就听到许多诸如课堂混乱,学生不听话,甚至故意与老师做对这种恐怖故事,心里便默念着,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于是,在我教书生涯的第一年,发怒成了我生活中出现得最多的动作。课堂上有人不专心,没完成作业这些都会引起我的发怒。于是我会在课堂上大声呵斥犯错的学生,只因为觉得这样做会在全班起到震慑作用,却没有去想这个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样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满怀期待等老师讲授下一课,他们很好奇的内容的学生。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 是可爱的,虽然他们有的可能学习成绩有些差强人意,但他是运动会上的冠军,是劳动中的能手,是他主动送生病的同学回家,谁能说他不是个好孩子,又有谁是完美的呢?
无意中我读到了一个故事,故事说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看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是哪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孩子们对老师是宽容的,只要你对他们付出过爱心,那么你曾经对他们的冷言冷语,暴跳如雷,他们都可以原谅。他们崇拜你、爱你。我又常常想,老师也应该对学生宽容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一定有辉煌的未来,可是谁说一个平凡的人就比谁低人一等呢?像故事中的那个老和尚,就清楚地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虽然书本知识的灌输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在鼓励学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长上,个性张扬的发展上,是有利得多的。整体的社会潮流、教育氛围和工作生活压力,有时候让我们教师偏离了方向。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 该遗忘的角落!忽然想起当年看的那部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 不能少,一个小小的代课老师魏敏芝,只因老师离去前交代过这些孩子一个也不能少这样一句话就能如此坚定执着地寻回每一位辍学的孩子,这种精神是舍得每一位老师学习的,我们不仅要保证学生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让阳光遍撒每个被遗忘的角落。
做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每一位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质量,可能会给你赢得荣誉,但你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途,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脆弱而易碎,如玻璃。我们做老师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
每当要发火的时候,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出现自己初为人师时的事情。有时我觉得愧疚,后悔当时吓着了那些孩子;有时又觉得可笑,奇怪自己当时怎么会发那么大的火?现在回想起来,实在觉得自己做得不妥,当时可能为了维护那么一点尊严,可能是为了挽回那么一点面子,总而言之,只是为了证明我是一个老师,我是不可侵犯的。在与孩子一次次磨合的过程中,我慢慢学习着宽容,学习着理解。学生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真心一点,平等一点,赏识一点,他们就会心满意足,“言听计从”。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地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他们。
快乐可以使人延年益寿,快乐可以使人青春永驻,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留下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们试着在不经意间拣拾快乐,我们的生命道路上将会洒满阳光,我们的青春将不会流逝太快,所以,我们不要随便扔掉他人的快乐,也不要轻易去掉自己的快乐,每天把笑脸送给每个人,我们的领导,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好学生,那么,展现在别人面前的将会是最美丽的你。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学校是什么?学校是唤醒人性,亲近善良,远离无知,拒绝邪恶的场所。人人都说教学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粮,不做孩子王”的说法。确实,做一个老师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教师就更苦更累了,但这是我们选择的职业,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有默默工作。
可以说我真正开始我的教学生涯是来到小学教书,刚接班时班里不达标的学生就达六七个,一进学校就听到许多诸如差生多,学生不听话等,心里便七上八下,担心要落后要拖后腿了,加上性格内向,又不知如何与人交流。于是,在我教小学的第一年,感觉压力特别大,脸上似乎没了笑容,对学生常常发怒。课堂上有人不专心,没完成作业这些都会引起我的发怒。于是我会在课堂上大声呵斥犯错的学生,只因为觉得这样做会在全班起到震慑作用,却没有去想这个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样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满怀期待渴求知识的双眼。慢慢的,我意识到了一个快乐的充满温馨的课堂,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虽然他们有的可能学习成绩有些不随人意,但谁都希望自己学好呀!只是智力和后天的努力程度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学习的方法不同,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差距,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一定有辉煌的未来,可是谁说一个平凡的人就比谁低人一等呢?于是我克制着自己,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无声的教育换来了孩子们的上进心,他们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成绩逐渐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健康很快乐地成长着。我感受到书本知识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在鼓励学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长上,个性张扬的发展上,是有利得多的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我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我今天的教学中有遗憾吗?孩子们的好习惯养成了吗?我遗忘了那个学生了吗?当时学校正在组织全校师生观看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一个小小的代课老师魏敏芝,只因老师离去前交代过“这些孩子一个也不能少”这样一句话就能如此坚定执着地寻回每一位辍学的孩子,这部影片让我非常感动,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于是我常常找差生谈话,抽时间补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进步了,对学习充满了信心,也更快乐了。我真切的感受到教师责任的重大。
做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
2.我的教学故事论文 篇二
在此之后, 我开始压下骄傲的情绪, 踏踏实实地反思自己。备课, 是讲课之首要。俗话说: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只有在课前充分分析教材, 分析学情, 揣摩每个教学环节, 才能让一个没有经验的新老师, 在讲堂上游刃有余, 漂亮地打好每一仗。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认真备课的重要性之后, 我开始利用闲暇时间参阅以前老师的教案, 翻看不同版本的教学参考, 逐渐分辨出对于不同类型的课, 应该如何备课。慢慢地我摸到了一些门路。可刚开始的备课教案中, 我只是写上每一环节干什么, 而没有预想到学生应该如何参与, 让哪个学生参与。后来我的辅导老师给我作了相应辅导。从他那里我知道了, 教案应该写详细些, 对单词教法、对话练习或课文理解等应采取什么样的具体上课方式。就在问与答, 教与学的过程中, 我的教案开始有了变化。另外, 学校检查也给了我很大帮助, 学校指出, 上完一节课, 要把反思落到实际, 不讲空话套话, 对课堂上好坏两方面, 甚至个别细节也可以记录, 并进行思考, 这才能给以后的课堂带来实际帮助。因此, 每堂课下来, 我都花几分钟的时间静静回放课堂的情景, 找出一些值得记录的地方, 然后写出反思, 比较重要的环节问题, 对教案作出修改。现在, 我的教案会受到一些表扬, 这些表扬让我又找回了信心和动力, 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提高的目标。
我发现, 课前备课教案问题虽然越来越少, 但是讲课却不是很顺利。不同的时期总出现不同的新问题。比如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 英语教研室领导来听课, 在给予了不少肯定的同时, 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不会讲课。领导老师指出, 我的课不是在给小学生讲, 面对小学生, 要蹲下身来, 从孩子的角度, 用孩子的话来教知识。那次听课之后, 我开始在网上找小学英语的示范课, 看看那些优秀教师是如何根据每堂课的不同类型, 来设计环节的。这一学习, 让我豁然开朗:小学生的英语应该是“玩中学”。因此, 我开始不断在自己的课堂上适当加入游戏, 让学生玩中学, 玩中练, 同时利用比赛和奖励机制来检测和鼓励学生。确实, 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上活跃了, 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参与到英语课堂上来了。在上学期的汇报课上, 校领导对我的课堂给予肯定。
后来, 我又慢慢发现, 课堂形式的进步, 似乎与测验成绩并不成正比。问题又出在了哪里呢?经过考试分析会和有经验的老师指点, 我明白了, 孩子自主性差, 课堂表现活跃, 但是有一部分人不一定真的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或者说, 真的有所收获。因此不能只看表象, 老师要认真落实到每个人, 除了课堂有趣味的讲课, 还要有扎实的练习。对于个别学困生, 还要采取特别的笨方法, 目的就是让他们学会。而且在课堂上, 对于特别重要的知识点, 要用简单通俗的语言, 放慢速度, 多遍重复, 不厌其烦, 学期末复习阶段的工作中, 我发现自己在讲课方面的改进确实取得了好的效果。学生们对于英语产生了兴趣, 而且考试成绩也有所提高。
3.我的教学相长故事 篇三
求轨迹问题,我出示了第一个例子:
例1,已知动点P(x,y)到定直线l:x=-3与定点M(1,0)的距离相等,求动点P(x,y)的轨迹方程。
这个题目有明确的几何等量关系,只要代入坐标运算就可以得到方程y=8(x+1),这是以点(-1,0)为顶点,2P=8,开口向右的抛物线。这种根据几何等式列出代数方程的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直接法。这个题目有没有别的方法呢,显然我们可以看出动点的轨迹是抛物线,接下来,我从确定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准线、焦准距p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如果我们根据条件可以确定轨迹类型,再去求相关参数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定义法。
我们举了第二个例子。
例2,△ABC中,已知A(-2,0),B(2,0),且AC、AB、BC成等差数列,则点C的轨迹方程是 。
在提问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轨迹是椭圆,都在下面忙着写算,我巡视了一下,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是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进行运算,而不是应用定义法。
当学习习惯了一种方法时,不会主动寻求简捷的方法,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有现成的等量关系:AC+BC=2AB,即AC+BC=8,给出的等量关系,只要用坐标代入就可以算出,这一点对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有相同的表现。
分析其中的原因,表现在思维上的抽象层次不同,用定义求解,更多的要借助于心智技能,而坐标代入求解,则是操作技能为主,从题目所承载的知识类型来说,坐标代入计算是程序性知识,而定义法则是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要回答“是什么”,它通过网络化和结构性来表征观念(命题、表象、线性次序、图式)间的联系,反映事物的状况及其联系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激活的传播来完成,陈述性知识的获得速度较快,图式经历的时间稍长,命题往往在几秒钟内就被掌握,检验陈述性知识是通过看其能否被陈述、描述,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陈述性阶段才能进入程序性阶段。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陈述性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过程。练习与反馈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重要条件。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有助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一方面,由于定义法求解,需要对相关概念、知识间的联系要综合运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定义法求解,通过练习后,能使学生在今后有意识地运用定义求解,掌握定义求解的一般程序,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加强综合分析能力。
我接下来又给出了下面一道题:
例3,与圆(x-1)2+y2=1外切,且与y轴相切的动圆的圆心P的轨迹方程是 。
我画出了示意图,给出了答案:y2=4x。正准备讲下面一题,一个女生提出了疑问:如果动圆画在y轴的左边呢?下面马上有同学附和,应该还有x轴,我立即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心里咯噔了一下,我重新画图,匆忙间,画出的动圆与定圆内切了,学生马上说画错了,我连忙擦去,又重新在左边画出动圆,显然还应该有x轴的负半轴,答案应该是y2=4x(x≠0)或y=0(x<0)。我说,如果将与定圆“外切”改为“相切”呢?那么轨迹就应该还有x轴的正半轴。
下面的故事发生在晚自习上。
题目:已知动点P(x,y)到定直线l:x=-3与定点M(-1,0)的距离相等,
(1) 求P(x,y)动点的轨迹方程。
(2) 记定直线l:x=-3与x轴的交点为B,基问题(1)中的轨迹上两点A、C满足条件:|MA|,|MB|,|MC|成等差数列,求弦AC中点的横坐标。
(3) 设问题(2)中弦AC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kx+m,求m的取值范围。
前两个问题的解决没有问题,比较顺利,第3个问题学生运用:联立方程、韦达定理、中点公式、中点在抛物线内部等知识也可以得出结果。这个问题一般性解决采用三字诀“中、垂、交”,以前也分析过,现在学生能顺利解决,说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已不存在什么问题,我很高兴和满意。
但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熟练掌握,譬如黄俊情同学,他在这个题上已经花费了很长时间了,还是没有弄出来,过来问我,我没好气地说:“根据条件表示将k用m表示,利用中点在抛物线内部的条件就可以求出m的范 围了。”“不是啊,老师,你看……”他边说,边在乱七八糟的图形上继续重复画着线条,我说估计不行吧,他回到座位上,他和石磊又叫我过去,又解释了一会,还是说不出具体的理由,我有点不满地说:“别在浪费时间了,还是用原来的两种方法解吧。”
回到办公室,两人又跟过来了,还有蒋佳骏。蒋佳骏向来数学很好,脑子也灵,反应快,他说:“老师,这种做法对的。”于是他向我解释起来。过中点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D、E两点,过这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法线,两条法线的纵截距分别为t1,t2,则t1 这个问题对一般的椭圆适用吗?这是我们他们提出的一个疑问,几个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适用。” 我用几何画板通过演示,发现他们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这种解法的依据是什么呢?如何说明以(x0,y0)为中点,当x0不变,y0变化时,m值一定介于t1与t2之间呢? 我用几何画板作图,却很难作出以给定点为中点的弦来,所以无法用几何画板实现随机动态演示。 我想将问题进行先进行一般化,设抛物线y2=2px上两点为A(x1,y1),B(x2,y2),其中点横坐标为x=x0,如果弦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kx+m,求m的取值范围。为计算方便,取p=2, x0=1进行验证,求得m的取值范围(m1,m2)。 接下来将问题转化为,如果弦AB的中点横坐标为x=x0,证明AB的垂直平分线的纵截距的范围是(m1,m2),且正好是过A、B的抛物线的法线的纵截距。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不通过计算而说明AB的垂直平分线的纵截距介于过A、B的抛物线的法线的纵截距之间呢? 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了,这就为今后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捷径。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上面的问题:第一, 教师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如何应对呢?如果学生指出来了,如何面对自己事先并未察觉的错误,并充分运用错误资源呢? 第二, 学生提供了一种独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作为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学生思维的创新,难免自以为是,否定学生,如何避免因自己的无知而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呢? 第三, 如何选择一个适当的视角反思师生双方各自的价值取向呢?譬如,从习惯的角度省思学生的思维启动的动力,或教师应对此类问题发生的一般解决方案,是否合适? 我们常说语文来源于生活,可又有多少老师真正地做到这一点呢?其实语文的乐趣就在于生活的乐趣,关键在于你会发现。 记得开学的第一堂课,也是我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有人说我要树立威信,第一节就很重要,最好是严肃一点,可是我却笑着去的,因为我不想与他们拉开距离,首先我与大家打招呼,其次是全班同学做自我介绍,特别是自我爱好与兴趣,因为我觉得作为老师就应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这样才能共同进步,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吸引他们的兴趣,才能更好地上好课。 记得上《稻草人》这一课时,这个时节正好是水稻快要成熟的时节,我就联想到农民伯伯们有一个好朋友,好帮手,让我们的庄稼有一个好的丰收,基于农村的孩子,这是他们非常熟悉的,平常的时候都见过,可以让他们从生活入手,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或者是请教家长,当然这也有可能是让他们觉得好玩的事。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依然是吸引学生的兴趣,一个是由他们身边的故事着眼,拓展其它有趣的童话故事。一个是讲到小女孩渴望圣诞节出现的幸福时,希望在圣诞夜能拥有共同的幸福,我联想到外国的平安夜与圣诞节的由来,假设童话里呈现的场景,甚至生活中出现的场景,做了简要的介绍,发现孩子们一样很憧憬,从他们那纯真的脸上,我也能体会到他们也渴望有那样的欢乐,再对小女孩处在那一刻时的情境进行描绘,因此孩子们也更能体会到小女孩那一时刻的心情。印象最深的还是上《花边饺子里的爱》这一课,我灵感的第一来源不是问他们是否都吃过饺子,因为对于物质生活丰厚的今天,这对于孩子来说吃饺子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能更难体会那个时代的情感,我插播的是一节电视广告“妈妈洗脚”。这节广告家喻户晓,孩子们即使没有很仔细的看过,但都知晓,因此我再用多媒体给予视觉冲击,激发他们的兴趣,再联系生活实际,他们更易明白饺子里充满的爱。特别是有一次去其他学校观摩有一个老师讲这一课,他把饺子带到了课堂上,只说是今天请同学们吃饺子,那一刻孩子的眼睛都泛着亮光,他们在想怎么可能呢?这是在上课,大家都议论纷纷,视线都不愿远离,老师说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品一品,只不过是品课文。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个老师也是其他学校的,是来交流上课的,给予学生与他不熟悉,是为了调节气氛,为彼此都熟悉,过后他说了他上课的中心:“语文来源于生活,不脱离生活,重在吸引学生的兴趣”。这也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对于刚出来的我们更应该不断的摸索怎样上好语文课,其实对于我们而言,我们有一个大的优点,我们与学生的年龄更为靠近,更易了解他们,更易于他们沟通,因而可以从生活中,从她们的角度来吸引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他们会更有成就感,思维能力才会提高并且产生新的动力,才会从学习中得到快乐! 遵义县喇叭镇喇叭中学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背景故事,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新知利用故事,激发兴趣。事实证明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到处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却很少遇到,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感情,如课堂教学中,我的做法是:让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会敢想、敢问、敢说。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微笑的面对学生,从不板着脸上课,更不对学生大声训斥,力求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平时教学中,尽量运用感官总动员,尽量让学生学懂,学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知一晓十,还要能够用“联想”去学习 难点利用故事,促进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把难点利用故事化简,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在精练的故事情节中,没有过多的渲染,有的是一个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拥有快乐的学习心态。练习利用故事,调动情绪。如果教师只是机械的让学生做题目,那么练习就失去其本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将练习融入数学故事中,结合生活实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背景故事,创设情境,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寓教于乐,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教师也能更好地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关心儿童的健康发展。 当然,背景故事应当合理利用,应当找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表面的一种热闹,要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不能为教学服务,一切花俏都是多余的。 刚教学时,由于不当班主任的缘故,我不善于也不喜欢与学生交流,很长时间我都是上课即来,下课即走,从不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我认为教师与学生没有必要交流,除非他犯了错误。但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想法。我班有一名男生,上课的反应很迟钝,学习虽极刻苦,但成绩很不梦想。又由于他个人卫生较差,所以同学们都不愿与他交往,甚至没人愿意与他同桌。按常理说这样的学生应当很自卑,但他不,他极乐观,总是面带微笑,对任何人都很有礼貌,还从不怯与教师交谈。那时的我表情冷漠,学生们都很害怕我,上课也都是规规矩矩的,好象与我之间隔着很厚的墙。学生们的成绩不好也不差,我也对此熟视无睹,对于这样的学生就更不必细说了,我甚至从没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但我经常觉得他好象是对我欲言又止,我并没在意。 一次期中考试之后,我看了看学生的成绩,都很正常,但他的成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竟然得了高分,这对于他是绝对不可能的成绩,要明白他从没得过及格分。我很生气,因为我在平时极其强调并要求学生必须不能作弊,要真实。没想到他竟敢!我没细想立刻把他叫到办公室。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他竟然面带微笑而来。我很生气,对他进行了严厉地批评,最终说:我多么期望这是你自我的真实成绩。他最终哭了。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它需要将心唤醒, 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 给学生以亲切感、信任感, 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 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收到奇妙效果。因此, 在班级管理中, 和学生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是管理好学生的重要环节, 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 送走自己带了三年的2010届学生, 心中有很多的不舍, 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一幕幕常在心头萦绕, 有一位叫N的学生让我记忆犹深。 N来自农村, 在校住宿, 是一个腼腆、内向的男孩。平时不爱说话的他却经常箭步在篮球场, 课堂上也总能看到他收获知识后的喜悦。在初一学年, 刻苦好学的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保持着前十的优势。由于学习上的积极主动, 又从不给班上添乱, 平时我没有过多的关注他。 暑假结束后, 初二开学初, 发现N像变了一个人。眼里透着忧郁, 不与其他同学交往, 课堂上萎靡不振, 经常一个人发呆, 我再也看不到他那获取知识后的满足的笑容, 也看不到球场上那如飞的身影。 为什么会这样?通过多方了解, 我得知了他家最近有些变故:爸爸因迷恋赌博, 无心工作, 家里欠下巨额债务, 妈妈一气之下离开了家, 留下一个智障的哥哥和他。没有亲人的关心, 没有家庭的温暖, 又不喜欢与人沟通, 他选择了逃避。自此, 他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网络游戏。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接下来我给他开出了一副方子。一方面, 我与N的父亲取得联系, 告诉他孩子问题的严重性, 他父亲深感自责, 并狠下决心要戒赌, 共同拯救这个迷失了方向的孩子。与此同时, 我在班上召开了一个以“远离网吧”为主题的班会;并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网络妈妈》, 要求每位学生写一份观后感, 并挑了一些同学的观后感在课堂上宣读, 包括的, 收效非常不错;另外, 我在班上组建了一支篮球队, 并委任N做篮球队队长, 他很感兴趣, 也做得不错, 在学校的篮球赛中, 我们班还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还和N一起制订了一份上网时间递减目标。平时在教学之余, 我经常找N谈心, 谈父母的不易, 谈儿女的职责, 谈人生展望和理想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N慢慢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脸上又重绽往昔的笑容与自信。在2013年的中考中, N如愿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重点高中。 大二那年,我在市区的小学实习。满怀激情,踌躇满志,在短短的一个月里我学到了很多,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对自己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信心。毕业后,我就被平沙实验小学聘任了,担任四(3)班语文课兼班主任。这里的学生全是农场职工的孩子,真实的现状让我惊讶:孩子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去过市区玩,连电脑都没有见过……照理农村的孩子更渴望读书,更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我错了,孩子们体会不到知识的重要,更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我在市区学校的教学理念无法在这里实施。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明显存在差距。一时间,我手足无措,仿佛在茫茫的大海上失去了方向,脑海里翻腾着—个个疑问。 我应该体罚学生吗? 开学第一天,叶伟权的爸爸便找到了我,反复强调他的儿子非常调皮,老师要严格管教他,我答应了。家长临走的时候,再一次叮嘱我:叶伟权不听话,就给我狠狠地打他。我在家,他敢不听话。我吊着他打,打到他跪地求饶!我望着声色惧厉的家长,毛骨悚然,这是教育吗?在外国是要被控诉的。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通过电访、家访、约见等方式和家长沟通,共商教育策略,让我吃惊的是:家长们都要求老师严格管教他的小孩,不听话就狠狠地打,不用手下留情。我听见了,但我没有这样做。可是。我却在家长会上被家长责怪,说我没有管好他的孩子,对学生太仁慈,太宽容了。难道我不打学生也错了吗?家长朋友是否知道老师体罚学生是犯法的?他们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教育孩子非得动手打孩子,让孩子在淫威下屈服吗?在家长面前,我的说理是那么软弱无力,我只怨自己还没有经验,没有教育好学生,才让家长着急、埋怨。 感动的教育力量有多大? 我班有一个家庭极其贫困,学习又有困难,纪律又相当差的学生,他叫何明,是村里的小霸王。他有一个脾气暴躁又抱怨生活的爸爸,每次他犯错,爸爸就对他拳打脚踢,妈妈坐视不理,因此,他恨透了爸爸,也不喜欢妈妈。我得知他的情况,想用关爱感动他,在他生日的时候,送给他一双球鞋、一套衣服,他收到礼物,没有说话,低着头离开了。每天下午,我都挤出时间教他学习,他反倒心不在焉,外面一有动静便走神。有空的时候我找他谈心,他却不怎么说话,很难沟通。就这样教育了他三年,2005年7月,他小学毕业了,回头看看,这三年时间,他的成绩没多大进步,只是纪律稍微好了些。后来,他读了初中,再后来,同学说他违反校规,被处分了,不知去哪儿打工了。为什么我的努力事倍功半?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不可否认,何明曾经感动过,曾经受到教育,可是他没有彻底地改正。最后还是辍学了。 我是该放弃还是该继续努力?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这个问题我已经问过自己无数次了。然而,每次我都鼓励自己,要继续努力,只要坚持不懈就会看到希望。想想身边的榜样,想想身患癌症仍在支教讲台上坚持上课完最后一课的孟二冬老师,边上课边喝药的乡村教师豆洪波,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看到了老师对学生的浓浓的爱。相比之下,我的付出太微不足道了,遇到些许的挫折便垂头丧气,我除了埋怨、彷徨、犹豫,还有什么呢?我想:是该反省自己了,我要抛开这些精神枷锁,勇敢、平静地面对我的学生。我坚信:风雨过后是彩虹,总有一天我会露出满意的笑容,我会为我的学生而骄傲! 休完产假,回到学校,我心中怀揣着希望,仿佛又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重新起航。 过去的五年是辛苦的,过去的五年也是值得的,没有坎坷,哪来甘甜,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功的教育,总要经过摸索、质疑、彷徨的过程。我是幸运的,我有机会在教学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我的付出是值得的,教育会让学生终生受益,也会让自己的心灵找到归宿。 这便是我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辉煌的业绩,有的只是疑问、彷徨和梦想。 我执教初高中化学多年,刚参加工作之初,经常抱怨为何每个班级总有一部分差生,在我当初看来是无可救药的,是无法想象的差,一年下来对化学是一无所知,经过多年分析和经验的积累,加强对自己的反思,化学在初三是一个新学科,且与其他学科联系不是很大,因此,化学学科差其实是一个其他学科差的一个延续,是心理障碍,如果我们适当引导是有可能将这种延续扭转过来的,后来我在教学过程中就从自己做起,关注差生。具体方法如下: 一、积极做差生的思想工作,化学在初三是一个新学科,对任何人来说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且对其他学科的依赖较小,任何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并在测验时增加容易题的比例,使学生取得他想得到的成绩分数,从而树立学好的信心。对学习过程中出现反复的同学更要多多关心,多接触多交谈,消除师生隔阂,使其能坚持下去,对化学科目来说,我们有过执教经验的人来说,坚持就是胜利。 二、重视差生,在课堂课外要时刻重视他们,不能让他们有被遗忘的感觉,让他们能感觉到他们的存在,在课堂,老师提问,很多同学马上能回答,可他们不能,在这情况下,老师不能置他们于不顾,要及时准备一些简单的问题,点名让他们回答,让他们也有成就感,不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三、在课外,经常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在学习水的净化时,布置观察水壶烧井水后,水壶前后的变化,在讲碳和碳的化合物时,观察小煤炉燃烧的现象,玻璃杯中高矮蜡烛燃烧现象,生石灰与水反应的放热现象,观察燃着的炉灶上撒点盐火焰变化的现象等简单可行的小实验,同学们都会很有兴趣的去做,做好后会把现象及时反馈给我,在课堂上再给他们解释,很快就会领武器阿红的道理,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实验材料的收集和制作方面让学生有所作为,比如水电解实验中,石墨电极的制作,可以由学生完成,制氢气锌材料的获得,制二氧化碳石灰石的收集,都让他们参与其中,使他们知道化学就在身边。 ——---外在激励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丰登回中 王一平 我一直坚信一位教育家的名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今年我教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三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在9-10岁,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个性差别大,情绪不稳定,自控力不强。 相对于智力而言,学习能力对孩子的影响更直接。学习能力是后天形成的,随着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断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学习能力不断增强。三年级孩子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强了,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更持久,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书面语言水平逐步增强。内在动机开始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动力,但是外在激励仍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动力。 比如:许多学生会有这样的现象,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学习劲头高。受到老师或父母的鼓励时学习劲头明显提高。哪怕只是一点言语上的小鼓励,他都很兴奋、重视并以此要求自己要保持成绩。但如果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表扬和鼓励,他的兴趣和劲头就会下降。适时的表扬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培养他的自信心,是激发孩子向前奋进的一个有效方法.记得在教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一课时,当课程进行到“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做单位?这一部分时,由于三年级学生对于生活实际还没有太多的认识,所以当第一个学生小心翼翼的举起手时,我首先向他投入了一个信任的眼神,之后用手势给了学生一个可以站起来回答问题的信息,当学生用极小的声音回答出:” 我们在测量玻璃的厚度时可以用毫米做单位后,用很紧张很小心的眼神看着我,等待着我对他的答案的肯定或否定。抓住这一契机,我用热情的语气对他说;”我怎么没想到呢,你的回答不但开拓了我的思路,更为同学们拓宽了想象的空间。简短的评价使那位同学满脸自豪的坐到座位上,课堂气氛更加活跃。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 征文要求 1.故事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创业梦想、自己亲身的创业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的创业梦想、创业故事。 2.注重创业故事的生动性、创新性和传播性。 3.字数1000字左右。 评选方式 1.征集期间将投稿的故事发表在《创富指南》“创业者之窗”专栏。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 2.2011年1月公布由《创富指南》杂志评选委员会选出的十佳创业故事。获奖名单将在2011年1月《创富指南》杂志中刊登。 奖励办法 1.由《创富指南》颁发荣誉证书,并赠送一年《创富指南》杂志。 2.部分优秀创业者,免费吸收为创业无忧俱乐部会员。 来稿请寄: 地址:430071武汉市武昌武珞路558号C座合丰财富时代406室《创富指南》编辑部 或发送至邮箱cfzn2004@126.com 他真的走了,后来从学生那里得知支华震是家里的宝贝,班里谁不听他的就会被打,而且支华震早就不想上学了,又什么也听不懂只好捣乱。 现在班里再没有刺儿头的了,班里的风气很快就好转了。当时的我很是沾沾自喜。后来我也时常回想这件事我到底做得对不对?我获得的荣誉是不是建立在牺牲了一个学生继续学习的权利之上?为什么爱打架的支华震在我痛打他时没有还手?1998年我在车站看见了支华震。看到他,我的第一反应是被我打走的他会不会报复我,因为他现在是社会青年。但从他的眼神中没有看到一丝仇恨,只是淡淡的微笑。我没有说话只还了一个微笑,他是善良的,并没有记恨我,我的内心也好受了些。 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我首先用一颗宽容的心来播种他们诚实、善良的心,让诚实、善良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我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长大后都能成为人才,但我必须让每个学生长大后都能成为一个诚实、善良的好人。 刘某,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单亲家庭跟父亲一起生活。这位学生平时懒散、调皮,时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同学们不愿与他交往。家庭作业经常不按时完成,单元测试总是不及格。无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还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看到他整天胡闹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唉,自叹: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 心里想:干脆不理他了,干吗自己给自己找气受。于是不理他了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又是扣分、又是吵闹,甚至把一个同学的书包扔进了水坑。我整天忙着“清理战场”,“充当说客”,“鞍前马后”,还陪了不少“不是”。天哪,这样下去如何了得!痛定思痛,我决定非把他变得服服贴贴、规规矩矩不可。逃避不是办法,必须正视现实! 一个双休日,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他家。接待我的是他的邻居大娘,经她介绍,我才知道:他的父母原来在乡下务农,后来到的延吉。妈妈以谋生当借口,离开了家,不再回来了。只留下爸爸照顾他。爸爸又是个厨师,每天下班很晚,根本没有时间管他,每天的晚饭都是靠亲戚邻里的帮助。可叹,他小小年纪却无人疼爱,以致有点自暴自弃。 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我不能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在一次偶然听到“赏识教育”法之后,我想,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在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每次上课,我都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使他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自信心。渐渐地每堂课上都会出现那高高扬起的小手,在期盼着老师的认可。尽管他的回答不都尽人意,但是在那张稚嫩的脸上已然写下了“成功”二字。课下,我经常找他谈心,辅导他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一个个难题在我们的交流中解决,他的学习成绩也在一点点地进步。一天早上,他来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我只要比别人多付出,我是不是也能成为优秀学生。”听了这样一句话,让我心头一热。这么长时间的付出实在没有白费,他居然有了上进心。我轻轻地对他说:“你说的很对,你那么聪明,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在生活上,我尽力帮助他,每学期为他申请 “特困资助”,使他感到生活在充满爱心的集体里,十分温暖。趁着良好势头又让他担任班级“红领巾监督员”。他非常高兴,每天早晨检查很负责,班内的学生再也没有忘戴红领巾的现象了。终于我高兴地看到他逐渐好转的迹象。学习兴趣浓了,纪律好了,作业书写有进步了„„总之,爱心+耐心,这“孺子”居然可教了。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还特意安排了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这位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这位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这位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您和某某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你们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功夫不负有心人,看到他的进步,同学们都很欣慰,对他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中。 记得一本书上这样写到“注意力就像阳光一样,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生长,我们忽略什么,什么就会枯萎。”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常常将“注意力的阳光”持续的照耀在那些本身就生长的很好的植物上面,因此他们生长的很轻松、快乐;但是对那些本来就生长处于劣势的植物,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将“注意力的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让他们也健康的生长起来呢?对于那些学习不好,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我们教师一定要付出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和耐心,和学生“以心换心”,让他们感受阳光的温暖。 我们要相信“岁岁年年花相似,日日天天人不同”,破除心中固有的看法,每天都要用新的眼光看问题。在学习上和批评中不能搞特殊化,以同一标准要求学生,说话的方式要因人而宜,切忌说话时的粗心和用语,要讲求艺术性,不该妄下结论的不下,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他们。让我们的理解、宽容、尊重、鼓励,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诱发学生的内省,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鼓起前进的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胜利的彼岸。 魏书生曾这样说:“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要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必须有“爱心”这把钥匙。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给学生一张笑脸,让每一个学生从中感到温暖。”这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法宝。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老师应把爱心分给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教师多用“爱”的甘露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围绕在老师的身边。给学生一片爱心,多一些鼓励与赞扬。 班级有位学生姜某,刚开始上学的时候没看出他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可通过一个学期的接触,我发现他的责任意识非常淡薄。因为班级孩子小,一出去玩总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而发生不严重的磕磕碰碰时,我的处理办法是请学生说完事情的经过后,对他们之间的矛盾予以调解,告诉他们以后该怎么做,错误相对比较大的学生给另一位学生赔礼道歉、握手言和即可。很多学生都在这一过程中知道了该如何与学生游戏,与学生相处,而且孩子们总归是小,打过之后没有两分钟,就又玩的热火朝天了。可是有一天,姜某与另几位学生游戏的时候,竟然拿小石子打了另一位学生的头,事后我看了一下,被打的孩子并无大碍,就进行了一下说教请他们回去了。晚上放学后,我又给姜某的妈妈打电话,请她在家里再说一说姜某,以后和同学玩的时候千万不要拿石子之类的危险东西。可过了一会姜某的妈妈又给我打电话说是另一个孩子先欺负他的,我说有同学欺负他可以跟老师说,可拿石子还手总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吧,但姜某的妈妈却一个劲的为孩子争理,认为他家的孩子并没有什么错误。虽然我觉得家长的教育方法有些不妥,但家长拍孩子吃亏的心里是可以理解的。我想靠家长一起帮助孩子改掉不负责任的现状是不太可能了,唯有我和姜某交心换位才有可能帮助他改掉这个坏毛病。 事后,我对他格外注意,发现在很多事情上他都表现出了推卸责任的情绪。有几次我亲眼看见事情发生的经过,可把他叫过来一问,他总会把责任推给别人。我想对于这样受家庭环境影响比较深的学生,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质问他,他一定会咬住自己没错的话和你犟到底,而且绝对不会有脸红的表现。怎么办?强攻不行,只能智取。过后的几天,我经常找他聊天,随意的了解一下他的家,和他聊一聊最近和同学们的关系,课堂上没事就提问他,作业中有做错的题就把他叫过来当面为他讲解„„经过不懈努力,慢慢的我发现他越来越喜欢我了,有事情想和我说了。一次他又与同学争吵,我调查的时候,他竟然知错的低下了头,并主动承认了错误,见此良机,我赶快表扬了他,并告诉他:老师不讨厌犯错误的孩子,但老师更喜欢知错认错改错的孩子。看到他清澈的目光,我相信,他不敢“揽责任”的坏毛病一定会彻底改掉的。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像姜某这样特殊的学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有时,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温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通过姜某的事情,我觉得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很纯真的,因为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所受的学前教育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孩子会有这样那样想法与做法,这并不是孩子的错。作为孩子的第二个妈妈,我们不应该因为孩子有缺点、有错误就放任自流,反而因为他们的缺点错误而更用心的教育他们,才能让他们的道德品质有质的转变。 209月开始,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计划,我们学校和河北省其它普通高中学校一样,全面开设了所有学科,以前美术被束之高阁,不被提及,现在随着改革的一声号角,我们学校也加入了新课改的行列。我成为新课改幸运老师中的一名。我作为全校唯一的一名美术老师,全力接下了这个艰巨而又神圣的任务。 从新高一开始开设“美术鉴赏”必修课,这是我国美术教育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填补了长期以来我国高中不开艺术课的空白。在高中开设美术课,是为有机地衔接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的任务是为激活广大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独立的创造个性,以促进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格和品质。 自09年接手高中美术鉴赏课以来已有将近3个春秋,不管是自己上课,还是听兄弟学校其他老师上美术欣赏课,感受颇多。 我是一名乡镇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师。对于当今的现状可以说了如指掌,学生们既喜欢上美术课,又不喜欢。估计这矛盾的说法只有我们农村美术教师才领会其中的含义。学生们喜欢上美术课是因为他们厌烦了每天没完没了的其它文化课的轮番轰炸,有的学生甚至一上课就打蔫,即使是在早上也同样。开设美术课让他们眼前一亮。很多学生在小学就渴望好好的上美术课。因为美术课可以让他们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随心所欲的一起和朋友们画画,毫无拘束的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可是他们在一直盼望着的美事啊。这种奢望好像有点可遇而不可求。如今要开设美术课了。他们兴奋的跃跃欲试,欢欣鼓舞。 第一节美术课学生们十分兴奋的上了高中阶段的第一节美术欣赏课,因为以前他们从来没这样近距离的直观的看到这么多美丽的震撼心灵的图片,并且通过我细致的讲解了解了艺术大师们创作作品的艺术背景和他们在其它书上很难知道的艺术家的思想和人格魅力。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同样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不仅仅只有外表的形式美,而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前几节课可以说学生们的听的兴趣浓厚。然而接下来的一节课学生们却是没那么投入的进入美术课的状态。因为他们不喜欢那种“讲赏”性质的美术课了!!!那些“讲赏”不足以吸引他们了,换言之他们需要了解和参与的更多。 针对这一情况,我立刻改变了这种传统的说教式的欣赏课的方式。首先给出他们充足的时间预习课本内容,可以超前阅读,让每一课新鲜的课程内容打开他们求知的大门。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去听。其次指导他们自己准备上课用的相关资料,鼓励他们并帮助他们联系电子阅览室,以让他们能在网上查阅自己能派上用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必要时,对于欣赏中提出的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价,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既发扬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 课堂让我成就了自己 几乎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成长, 都是从打磨一节节的语文课开始的。每一次打磨, 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打磨, 都有一次改变。对于改变自己人生的课, 我总有一份情感、一丝牵挂。多少年来, 只要一想起, 那情景就依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让你感觉是那样的亲切。从最初的战战兢兢, 到现在的从容不迫;从最初的被动上课, 到现在的主动体验, 我在公开课的课堂上, 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在课堂上, 我尽情地演绎着自己, 我尽情地享受着成长, 我尽情地释放着语文, 而语文也成就了我。 我上第一节公开课的年龄, 正好十八岁, 那时候我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接到通知要上课时, 我既兴奋又紧张。这是一节校内公开课, 准确地说, 是对新教师的考评课。我选择的课文是《富饶的西沙群岛》。一些具体的细节已经记不清了, 只记得是绘制了幻灯片———在玻璃片上涂上字画;录制了录音———用我的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读;还准备了一张全国地图。怎么上完的不知道, 似乎是上课的时候脑中一片空白, 什么也没有想。只记得那天听课的教师不少, 因为没有事先在教室里放椅子, 不少教师是站在过道上听的。课上得如何我不好评说, 只知道听课的老师一边听一边笑, 我明白那是善意的笑容。课后, 教导主任在油印的校报上这样评价:一个年轻的教师, 领着一群山里的孩子, 走进了西沙群岛, 孩子们是那样的享受, 教师是那样的有才气, 连走廊上都站满了听课的教师。 我知道他说得有点夸张, 可是这样的夸张对我却是莫大的鼓舞。要知道, 这样的评价对于当时的我来说, 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它用如此夸张的手法, 告诉我:做一名教师, 你行!这对我是多大的力量啊!后来我的那届同学陆陆续续地改行, 离开了教育, 而我一直坚守着, 不能不说与我的教导主任给我的鼓励有关。若干年后, 我的教导主任的女儿也当上了老师, 我去听她的课的时候, 遇到了已经退休的教导主任, 说起这件事时, 我曾开玩笑地问:那节课我真的那样有才气啊? 我的主任告诉我:年轻人有的是朝气!我瞬间明白了, 对于学长们来说, 眼里看到青年人的朝气, 就是看到了希望。 这份激励让我在1989年秋天收获了市级大赛的一等奖。那次比赛课我上的是郑振铎的《别了, 我爱的中国》。这次获奖, 我开始认识了自己, 我知道自己语文教学的优势在哪儿, 我知道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于是我确定了自己上课的风格:激情而睿智。 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学习学校的名师。我的学校有两位名师:模范教师彭惠娟老师的课上得严谨朴实, 细致周到, 声音甜美;教研组长周艾老师睿智洒脱, 不落俗套, 娓娓而谈。她们的不同风格让我受益匪浅。 因为这份追求, 我幸运地赶上了第二届省教坛新星的评比。 成为省教坛新星后, 我开始进行一些研究与尝试。 研究体验式作文教学, 《那一次我哭了》《照片中的故事》让学生开始信任我, 让教师开始信任我的教学;研究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渗透, 《面对别人的成功》《生命的意义》让我认识了学科整合教育的意义, 语文原来是那样大;研究尊重教育和美的课堂, 《触摸春天》《“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让我的课堂具有了更多个性化的精彩。 作为语文人, 我开始享受自己的课堂。 女儿三年级的时候, 用的是苏教版教材, 当我看到那篇美丽的诗《长城与运河》时, 就想着要在课堂上演绎, 让我的女儿感受我的语文课。我向女儿的老师借课, 和女儿的同学一起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一次听了一位青年教师上《出塞》, 我既为边塞诗的人性美所感动, 也勾起了对《出塞》异构的想法。于是自己又上了一节展示课, 还在同年的电大本科学习中, 撰写了毕业论文《唐朝边塞诗中的人性美》。我知道, 作为语文人, 我在享受着文学带给我的思考与理性。 2012年, 我曾经带过的学生毕业了, 我虽然只带过他们一年———我是他们一年级的启蒙老师, 但孩子们仍然记得我。他们毕业的时候邀请我与他们一起照毕业照———虽然我已经不在那所学校了。我感谢孩子们对我的邀请, 可是我因为出差, 错过了这次合影。出差回来后, 我决定送他们一个特别的礼物———再给他们上一节课。那天, 我给孩子们带去了冯梦龙的小说《活见鬼》, 并且现场指导学生用小古文写作, 那节课充满情趣, 不仅是语文的情结, 还有师生的情感。我相信他们会永远记得这节课, 永远记得他们的第一篇用小古文写的习作。事后, 我曾经的徒弟徐哲庭用小古文写了一篇《与师说》, 重温了我们在一起工作、研究、思考的故事;朋友常波写了篇听后感《玩转小古文》, 事后吴福雷老师看了这篇文章, 知道了这个故事, 也写了篇《做教育的玩家》。大家的意愿都是一样的:语文人爱语文, 用心去“玩”, 用情去“悟”。 如果说课堂给了我什么的话, 那就是在这些课中, 它告诉了我, 语文是什么, 我的梦是什么。 思考让我学会了享受 享受思考!这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上课是一种实践, 而思考是一种升华。我本平庸, 但我唯一可以自豪的资本就是———思考。 如果说课堂让我感受到了语文传播者的力量、情趣, 那么这几年的思考和我养成的动笔习惯更让我在深层次理解了教育、认识了语文。正如于漪老师说的, 教师要能够“出口成章, 下笔成文”。我欣赏自己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大约是7年前吧, 我的朋友福雷告诉我, 说教育局开通了教师博客, 想给我申请一个博客。我说好啊, 说实话, 能够申请博客, 而且是在市教育局网站上, 这是足以让人引以为豪的。 那时候, 自己写得东西并不多, 也没有随想随记的习惯。其实自己原本也是这样的人, 性格有点散漫。所以发了几篇后, 电脑里就已经没有存文了, 可又不想让自己的博客草草结束。于是我就想, 不如动笔写一些吧。 那时我正在带一年级, 于是开始留心每天的工作, 把每天的教育记事写下来, 合成《一米阳光的故事》系列。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吧, 我尝到了写教育博客的甜头。 首先是我的博客吸引了很多家长, 博客成了我与家长互动的平台, 经常是我刚发了一篇故事, 就有家长留言, 给我鼓舞。同时, 也引起了我的教育同行的关注, 一时间, 我成了勤奋的代名词, 大家也给了我很多肯定与鼓励。而我自己在每天的记录中, 慢慢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思考也开始让我有所收益。于是写博客成了我的习惯, 我把它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七年多的时间, 我一下子写了300多篇教育博文, 约百余万字, 且都是原创。 从最初的虚荣, 到后来的励志, 再到现在的淡然。对于教育的思考, 对于教育的热爱, 已经让我超然自己, 思考已变成了我的一种幸福的享受。 岁月能够改变很多东西, 青涩的青春不在, 取而代之的是鬓色已改的成熟;懵懂的日子不再, 取而代之的是顶发稀少的恬淡。但唯一没有变的是曾经在我的生活中留下的这些故事。 小时候,我特爱听妈妈讲故事,每天晚上都要听半小时才能睡着。正因为我小时候爱听爱看故事,所以上幼儿园中班时就认识了几百个字。如今,书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有空,我就会拿起来如饥似渴地读。那童话多有趣,那诗歌多浪漫,那小说多感人啊! 我们家的书柜里、书桌上、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家里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书的踪影。书的品种也是五花八门:工具书、英语书、漫画书、故事书……在这些书中,我最喜欢读《西游记》,因为从《西游记》中我知道了做人要勇敢、善良,要像孙大圣那样敢于承担责任,勇于克服困难,只要这样,什么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长大后,我更爱看书了,爱看书的程度简直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会儿书早已成了我的习惯,不看书,我就睡不着。有书不能读就好像有美味可口的点心放在眼前,可就是吃不着,心里痒痒的。妈妈要求我每天在9∶30分必须睡觉,可有时候功课较多,我要到9∶30分才能上床,就没时间看书了,那怎么办呢?我自有办法。我问妈妈:“我能不能看书啊?”她总会勉强地回答:“已经很晚了,明天还要上学呢,只准看五分钟。”“看十分钟吧!”我跟妈妈一番讨价还价,终于讨来了宝贵的十分钟。于是,我就乐颠颠地,飞一样地奔到床上,看起书来。可是,看书的时间过得总是太快,十分钟一晃就过去了,妈妈来催我睡觉,我正看得入迷,就软磨硬泡地求妈妈让我看完这一页。等这一页看完后,我还会“得寸进尺”,继续往后看。不等妈妈发出最后通牒,我决不罢休。现在功课越来越多,晚上能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妈妈心疼我,想让我早点休息。我呢,不想放弃看书,所以经常会和妈妈上演“时间争夺战”。 正如古人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还发现,从爱读书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都是懂事的好孩子。 我的英语教学故事 我本是一个师范毕业生,一毕业就让我教英语,本来一直认为英语都很好的我,也十分想做一个英语老师,觉行很光荣很高兴.可是教以后才发现远比想的差多了,各科成绩比下来英语是最差的,可是努力却是最多的,学生是最不喜欢英语的多.本以为小学英语简单得很,可日子一长,才知道小学英语不好教。尤其三四五六年级都教,肩上的担子很重。确实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多的是新奇,一个规律:三年级的学生因初次接触英语而新奇,四年级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流逝兴趣逐渐冷淡,五、六年级的学生存在着兴趣的可谓少之又少。在我的英语课堂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让我的教学方式有所改变。 在一次英语课上,我在教PEP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Let’s learn 时“Look at me ,this is my head, this is my ear…”时,由于录音中语速太快,学生跟不上来,我便放慢语速,并且用纯正的美式英语让学生跟读,但几遍下来,有些同学的语速还是有些绕不过来,便产生了畏惧情绪,不愿再读了,当我再次让他们模仿跟读时,有位同学竟然干脆说:“我是读不来的.”就不愿再跟读了.有些学会了的同学就骄傲起来了,他们在别人朗读时不认真听,随意插嘴或嘲笑别人,有位同学甚至说:“我学会了还要重复读,真没劲!”,当时的我真是左右为难,于是我灵机一动,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来竞赛,看哪两个小组读得既清晰准确又响亮整齐,就给他们每组各加一颗“红五角星”,结果这一招还真灵验,每个小组都干劲十足了,都读出了自己的最好水平,我给两个较好的小组加了星星后,问另外两个小组的同学要不要再比试一轮,他们齐声说“要!”于是我让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待同学们基本上都读得很好了时,我看教育的时机已到,于是我说:“老师开始学英语时有很多句子也不会读的,但我坚持一遍又一遍地跟读,直到第十遍才终于学会.”接下来,我叫了刚才说“我读不来的”的同学,请他读出“Look at me ,this is my head, this is my ear……”等句子,在我的鼓励下,他终于拾起了自信,鼓起勇气大声读出来了,虽然读得不太好,但我还是给予他“Excellent!”的最高表扬,并对其他同学说“Clap your hands!” 在小朋友们的掌声中,我较为轻松地纠正了他的发音,并对其他同学说:“这位同学说自己读不来,你们说他读得来吗 ”同学们齐声说“读得来!”我又说:“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读得好的,关键看你有没有自信去读好,这位同学首先不够自信,但后来他不再畏缩,而是勇敢地读出来了,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单凭这股勇气就值得我们学习!”那位同学在我和其他同学的掌声中满意地坐下去了.接下来我叫了那位说“我会读了还要重复读,真没劲!”的同学,跟他玩一个“Simon says”的游戏,我很快说出“Open your book, Close your pencil-case, Open your mouth, Close your eyes……”等较难的指令,他开始摸不着北了,结果他那骄傲的情绪大打折扣了,开始有了自知之明.于是我不加评定地让他坐下了.接下来的课堂上,他再也不随意插嘴和嘲笑别人了,而是很专心地听别人读和说.通过这节课便让我想了很多.我觉得在英语课堂中反复操练的环节,对于没接触过英语音标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却也是非常枯燥的.无论我们怎么优化这一过程,把他变成一场游戏或一场竞赛,仍避免不了反复地读,说与纠音.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很正常的,但我决不能让学生存在不想学的心理.在我的课堂中,我把枯燥的操练变成一场场竞赛,不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熟练掌握了语言,而且培养了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对于操练时缺乏自信的同学,我赞扬他敢于开口说的勇气这一闪光点,并通过用自己作比较,帮助他树立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而对于那些骄傲自满的同学,我通过制造“障碍”挫伤他们的骄傲自满的情绪,让他认识到知识的无穷性,端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达到了不言而明的教育效果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尊敬他人,平等待人的思想情操. 其实,人一出生就有自理的天性,比如刚出生就明白找母乳,学步时摔倒了明白自我要爬起来,看到大人穿鞋也想自我穿鞋,等等。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原本属于自我做的事,自我竟不做,或者不会做了。究其原因,一是父母娇惯,二是自我有了依靠性。父母对我们的态度要改变,我们自我也要调整自我的心态。自我会做的事,必须要自我做;自我不会做的事,要学着去做。如果事事依靠父母,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时间长了,不仅仅会让自我更懒惰,并且会让自我不明白如何应对生活。常听人抱怨,此刻的孩子总是长不大,比如从小学到中学,不少学生必须有家长送接,甚至到大学还有家长要陪读。大学毕业找工作,父母还要陪孩子四处奔波。一时没工作,二十几岁的孩子能够安然在家“啃老”。在学校,教师对学生也不敢有丝毫放松,为了安全研究,有的连课间自由活动都取消,更多的学校叫停了学生向往的春游,使学生接触校外社会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少。如此环境之下,一些孩子的生活本事低下,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了解,更缺乏与他人的正常社交本事。一些学生习惯于生活在由师长安排好的轨道上,缺乏自主选择人生的意识和本事,对学习、学业以及未来的人生选择茫然,一旦家长安排或选择的人生道 路发生变化,即无所适从,有的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应变本事,以致毕业求职屡屡碰壁、受挫。这显然不是我们期望看到的孩子健康成长的人生轨迹。教育的过程即引领孩子社会化的过程。让孩子学会自立,学会正常的社会交往,成年后顺利步入社会生活,本是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功能。如果在全社会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关注的环境下,家长与学校倾其心血培养出的学生却总是长不大,连自立自理意识和本事都不具备,这无疑是教育的一种失败。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本事呢 学会自理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需要的就是努力尝试、不懈坚持。学校对大家来说,环境都是一样的,都没有了父母的照顾和“约束”,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自我锻炼的机会啊。鞋带松了,自我系;铅笔用完了,自我削;进取参加团体劳动;自我的书包自我整理;自我的学习时间自我安排。“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时我们可能会笨手笨脚,也可能会被同学笑话,但本事是慢慢培养的,做好了这些小事,自理本事自然就逐渐提高了。 没有自理意识和本事,谈何成才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深感社会竞争在加剧。这一信号应当给予广大家长及学校一个提示,即细心翼翼地包办教育很可能是费力不讨好,抱着的孩子长不大。这本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却一向未见较大改观。不难想象,一个连自我的日常生活之事都处理不好的人,能自如地处理好职场中与上下级及同事的关系吗能担当起在社会中做一个合格公民的主角吗 【我的教学故事论文】推荐阅读: 我的初中教学故事08-10 我的地理教学故事10-12 教学小故事论文08-07 《发霉的蘑菇》-------“我的教学故事”演讲稿09-30 教学小故事总结06-28 《卡通故事》教学反思07-18 新教师教学故事11-03 《卡通故事》教学设计06-23 科学故事教学设计07-02 故事画教学设计08-254.我的教学故事 篇四
5.我的教学故事 篇五
6.我的教学故事 篇六
7.让沟通从心开始——我的教学故事 篇七
8.我的故事,我的歌 篇八
9.我的化学教学故事 篇九
10.我的教学小故事 篇十
11.我的教学故事论文 篇十一
12.我的教学故事论文 篇十二
13.我的教学小故事 篇十三
14.我的教学小故事 篇十四
15.我的教育故事 篇十五
16.我的读书故事 篇十六
17.我的英语教学故事 篇十七
18.我的教学故事 篇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