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2024-09-18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总结(共17篇)(共17篇)

1.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篇一

下面总结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一学期以来的得与失,我感受颇深:

一、工作策略

本学期的教学前我们严格的按照学校的要求做了充分的准备,让八名老师来完成这学期的集体备课工作,每一个老师选择一个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来备。要求:

1、深入地钻研教材,恰当地确定要求,灵活地选择教法,认真地编写教案,反复地熟悉教案,认识每组教材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特别是本组各课之间的联系。备出的预案要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使全班学生达到教学要求,从而圆满地完成课本的教学任务。

2、必须做到在上新课之前先集体备课,这样,才能起到集体备课的作用,才能真正形成了事半功倍的良性循环。

二、取得的成绩

1、备课:由于备课之前的计划做得好,备课任务安排到位,每个老师都积极提前准备自己的备课材料,所以我们都能在上新课之前先集体备好课,拿出最好的预案来供大家参考、使用。真正落实了集体备课的意义而不是走马观花。

2、文本预案:教案做到简练而精当,每个备课老师对每一节课如何进行组织、引导、和指导仔细加以考虑,在头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但没有写得过于细致,只要把教学的思路加以设计即可,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得到自主发展空间的宽大,教师随着学生的“学路”来定“教路”。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调控,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发展。这样,学生才“显得”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体。

3、议课: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几个人的智慧远远高于一个人的聪明。同组教师在备课之前,先进行集体说课,在议课时每个老师都是畅所欲言,发挥每个组员的聪明才智,使大家能及时的反馈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互相借鉴,从而提高了组内整体水平。在说课中,几个人对于教材达成共识后,在动手把理解的内容落实到书面上,形成简洁的提示性的教案。这样,备课效果势必会比以前的备课要讲究实效的多。文本预案经过大家的讨论、修改后变得更加完美,提高可行度。

总之,要想使课上的精彩,必须改变传统教案的设计理念,对传统教案来一个洗心革面,变教案为学案,变师案为生案,即教案成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案,使教案为学生而备,使教案为学生而服务,使教案去适应学生,变“以教论学”为“以学论教”。

三、存在问题

1、集体备课的记录本记录不够具体、完美。

2、安排集体备课的时间很仓促,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大家很好地议课。

3、在集体备课、议课之前,每个老师都没有好好的打腹稿预案,导致议课时没有拿出最优秀的预案来。

四、工作努力方向

学校、学生和教师三者的发展相互依存,互相提携,基于本学年工作的开展情况与效果,对下学年的科组工作,我们还得继续努力:

1、强化教师们集体备课的意识。做到老师人人心中有数,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对教材的把握才更加准确。

2、继续强化教学常规,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目标细化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减负增效。

3、创造性地深入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提高老师们的教科研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篇二

目前, 传统的语文集体备课正走向一条程序化、单一化的模式。主要表现如下:

1. 重形式, 轻内容

集体备课时, 任凭备课组长大呼小叫, 招朋引伴, 备课成员依然胜似闲庭信步, 姗姗来迟, 个别备课成员甚至借故身体欠佳等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推脱;个别教师由于绩效工资, 害怕别人超越于己不利, 采取“沉默是金”的哑巴原则。传统集体备课最终沦落成为煞有介事、无关核心的空洞的形式主义的载体。

2. 重备课, 轻反思

新课程理念中, 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见, 反思非常重要, 但现在集体备课中关于课后反思的内容却鲜有耳闻。

3. 重统一, 轻差异

在传统的集体备课中, 有些教师采用拿来主义, 照本宣科, 全然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没有主张和创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各异, 其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 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安排不同的练习,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尽最大的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 重骨干教师, 轻其他成员

学校根据年级和学科分成集体备课组, 每组常常挑选一位骨干教师担任组长。在传统的集体备课中, 往往是备课组长一人讲经说法, 其他人或是随声附和, 或是“沉默如金”。因此, 最后形成的成果其实并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而往往是个别骨干教师个人的劳动成果。

5. 重传统, 轻创新

为应付检查, 传统的集体备课往往是备课组长将本学期教材的各章节分给各任课教师, 由任课教师各自查找资料, 编写教案, 全然不顾内容是否符合校情、教情、学情。备课组长只是将各位教师的备课汇集复印, 分发到个人。备课组长与教师成为集体偷懒的怂恿者和实践者!

正因为传统的语文集体备课有以上种种弊端, 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一种新型的集体备课形式喷薄而出, 它以聊天的形式进行, 教师以或立、或躺、或坐、或笑、或说等态势无拘无束地心旷神怡地进行集体备课, 这种集体备课形式就是聊天式集体备课。

二聊天式集体备课的特点

1. 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集体备课需要时间进行保障, 传统的集体备课时间是学校安排的、固定的, 往往是每周一次。而聊天式集体备课突破了传统集体备课时间之拘囿, 可秉烛彻夜畅谈, 也可寥寥数语, 可于日暮, 也可于晨曦, 甚至于上课之前寥寥数分钟。

2. 突破了地点的限制

传统的集体备课地点往往是固定的, 但聊天式集体备课则可以或于曲径通幽之处, 或于其乐融融之家中, 或于风驰电掣之公车之上, 抑或于草庐之中等。

3. 突破了人数的限制

以备课组为单位, 由备课组长组织进行, 全体教学人员参与教学案的制定、收集素材等过程的教研活动。这是传统的教研活动的要求。它往往由本学科教学人员组成, 人数常常是确定的。但是, 聊天式集体备课的人数却非如此。其形式格外地自由不羁, 或三四人, 或十几人, 或几十人等。

4. 突破了学科的限制

传统的集体备课, 同一学科的教师往往只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 针对同一学科的教材、大纲等教学问题进行探讨, 但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局限性, 同一学科的知识往往涉及其他学科。在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富有个性灵动的学生时, 教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而在聊天式集体备课中, 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相互交流, 借鉴吸收, 拓宽思路, 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 以求达到集体备课实效的最大公约数。

5. 突破了人情绪的限制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往往受到情绪的影响和调节。传统集体备课之时, 场面往往庄严而肃穆, 备课成员正襟危坐, 脸色森然, 情绪低落。若有校长莅临指导或其他学校同仁在侧观瞻品赏, 则备课成员个个如坐针毡, 诚惶诚恐。在这种消极情绪的支配下, 备课质量可想而知。而聊天式集体备课恰恰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的, 人的感知、记忆、思维与想象敏锐、牢固、活跃, 人的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富有创造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很显然, 相对于传统的集体备课, 聊天式集体备课拥有其独特的优势。

三聊天式集体备课应遵循的原则

1. 开放性原则

聊天式集体备课开放思维空间。备课人常常打破心灵之禁锢, 若脱笼之鹄, 放飞心灵, 张扬了自己的个性, 开放了自己思维之空间, 培养了备课人质疑之意识, 挖掘了备课人质疑之潜能。聊天式集体备课开放了教研领域:它不仅开放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 也开放了与本学科有联系的学科内容, 使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得以交融, 得以拓展。聊天式集体备课开放了教研时间:不再拘泥于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 可以在课前, 也可在课后等时间自由交流。

2. 民主性原则

相对于传统的集体备课时的拘谨、骨干教师的一言九鼎, 其他教师的人云亦云, 聊天式集体备课创造了一种更民主、更平等、更宽松的相互合作的教研氛围。这既可使教师具有独立的主人翁意识, 在教研中像亲人拉家常那样亲切、朋友聊天那样友好, 在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中讨论交流, 相互沟通, 共同提高, 这无疑培养了教师们合作、研究、创新的教研精神。

3. 个性化原则

传统的集体备课对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与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等方面都过于统一, 甚至连教法都整齐划一。再加上备课组长的权威性, 教师们往往不考虑实际教学情况, 囫囵吞枣, 完全照搬。魏书生先生曾告诫我们:“一个教师, 要紧的不是忙着去否定, 不是去证明, 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 不加任何改变。”因此, 在聊天式集体备课中, 教师常常要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 实事求是批判地吸收集体备课生成的智慧, 设计出符合本班实际的、符合自己个性的教案。

4. 批判性原则

心理学认为:“疑, 最易引起定向——探索反射。”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一种体现。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思想的独立性和敢于质疑的精神。与传统的集体备课相比, 聊天式备课对批判性思维特质的培养尤为重要。它具有分析性、策略性、独立性和正确性的特点。教师时时体会到山重水复般的迷惘与疑虑, 孜孜不倦的执著与痴迷, 蓦然回首的发现与狂喜、醍醐灌顶的大彻大悟。整个教研过程因为有了教师批判性的参与而绚丽。

5. 记忆性原则

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状态对记忆的作用明显。这是因为积极的情绪能激起识记活动的有意性, 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迅速地激起识记活动的有意性, 促进了识记的自觉程度, 使记忆达到最佳效果。消极的情绪状态对记忆的作用则相反。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 聊天式备课人员则改变了传统集体备课中教师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对教研内容的暂时性遗忘, 大大提高了知识、能力水平的发挥, 也加深了对教研内容的记忆。

总之, 传统式语文集体备课虽有优点, 但弊端明显, 而聊天式因为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 开放、合作、研究、批判、创新的教研精神而美丽, 所以, 语文集体备课时, 我们应在发扬传统式优点的同时大胆采用聊天式, 将教师自觉、自由地凝聚在一起, 思索、研讨、质疑、反思、争鸣、创造, 使每一位参与者的成长路途中都流溢着创造的灵光、智慧的异彩。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3]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评价机制;思考

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基础性课程,承担着非常重多的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师通常又是学校里的业务骨干,兼任着很多额外的管理任务。相比其它学科来说,语文教师任务重,责任大。很难拿出充足时间静下来深入研究课本、教学方法和学法。那么怎样才能紧跟社会和课改的步伐,有效实现小学语文的素质教育?我认为只有通过集体备课,高效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给教师减负、给教师充电。下面,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开展集体备课,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集体备课要立足教学的实际情况

备课是我们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我们教学经验多么的丰富,也要很好的备好每一节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备课也是学校教学检查重要督查内容。但是由于语文教学任务繁多,我们不可能做到处处到位,很多时候会出现应付敷衍的情况。这样无形中助长了抄袭、敷衍的不良风气。因此,我们学校有必要采取集体备课这一形式,进而达到节省备课时间,减轻备课负担,又能够集思广益搞好教学工作,可谓一举多得。

二、通过集体备课能够有效的提高备课效果

1、集体备课是教师对教科书进行横向探究和评价,进而能够提高教学实效。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我们高效设计教学,以“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为首要任务。也就是要求我们摒弃以前教学中老师主导,孩子们跟随的学习模式。积极倡导孩子们自主性学习的方式,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有效的进行教学信息的采集、分析和总结。要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首先就要从我们教学理念的转变开始。为了有效地实现孩子们学习方式的改变,把他们的自主性、创新性落实到孩子们的学习行为之中,使孩子们真正实现高效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有效关注和指导,了解孩子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他们学习方式的转变无形中给我们的备课增添了很多难度。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集思广益才,这样才能取得高效的效果。我们通过集体备课能够有效传递方法和教学经验,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我们业务水平的提高和知识体系的完善。实践证明通过行之有效的集体备课,促进了我们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新课改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推广。

2、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备课水平。现阶段,我们小学语文集体备课需要有效加强,重点着眼于我们备课能力的提高。集体备课是一个循序螺旋式提高的过程。在我们小学语文备课过程中,最怕流于表面,搞形式主义。这样不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宗旨,而且造成了我们教学水平的停止不前,甚至降低。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者要牢记集体备课的宗旨,并制定成套的反思、檢查和评价制度,来保证我们集体备课真实有效的进行。

三、强化措施,力求成效

1、授课轮席制。备课的好坏只有经过教学实践才知道其成效。集体备课中要想检验备课是否适应学生实际,就需要我们进行授课检验。但又不能让每一位老师都把课讲一遍,同时也没有这个必要。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授课轮席制加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做法是选一人授课,其他人评课,轮流授课。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讲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评课教师也要认真负责,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备课的完善和提高。

2、提前组织试讲。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骨干教师示范性的试讲;另一种是由随机抽取教师练兵式的试讲。完成试讲后,组织评课环节,对备课和授课组织研讨。

3、设置有效的反思环节。集体备课,授课后,所有成员都要对备课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改进的方案,并从我们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孩子们学习的实际出发,加以修改、反思,使备课更加完美,将创新进行到底。

4、个体的微调。备课效果的好坏最终要落实到孩子们的身上,要通过课堂的授课效果来检验,只有通过授课才能对我们的备课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我们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备课方案进行微调,使之更适合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

四、备课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个性魅力

集体备课是面向全体小学语文教师的,目的是要通过集体的教研最终形成教学的共案,供学校同年级语文教师共同使用。这就要需要我们通过研讨求同存异,最终形成共案。但并不是要摒弃我们自己的个性,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尊重我们教师的个性特点,允许我们的个性在教案中得以适当的体现。力争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统一。

总之,小学语文集体备课一门教学艺术,它既注重教师的创新性,又注重教师个人教学技能和才能的有效发挥。所以,只有充分发挥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注重个性的发挥,才能激发教师的备课热情,使集体备课收到良好的备课效果。

4.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篇四

一、求真务实开展有效教研活动

1、以集体备课为契机。我们认真进行集体备课,针对主题进行讨论。除此,老师们还会把平时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看起来平常,却实实在在存在的并有一定影响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一起出出主意。总之有问题就提,有疑惑就问,有了金点子大家就一起分享。“三人行必有我师。”集体的智慧总能让大家提出的问题得到比较满意的解决。集体备课,我们求真务实,切切实实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2、精心准备研讨课。按学校要求,我们每人在开学初就确定了要上的教研课。对教研课,我们的目标是比昨天的自己进一大步。大家精心准备,上课的老师不断尝试,听课的老师不断琢磨,一节研究课下来,大家都进了一大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专业水平,发挥了教研组研究应有的作用,实现了我们组全体成员“共同提高”的目标。

3、认真上好常态课。每篇课文大家都精心准备,钻研教材制作或下载课件。我们组成员的课堂都是开放的,我们互相听课学习、取长补短。我们组成员在教学上已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与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从来不忘深入新教师课堂,给予组员恰当有效的指点。我们互相听课,学方法、找问题,求提高,因为有源头活水,所以我们的研究在动态中不断生成。

4、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竞赛活动。我们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小竞赛活动,多方面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有朗读比赛、钢笔字书写比赛、古诗诵读比赛等。这些活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能让老师们发现问题,发现差距,促进均衡发展。

二、认真安排及批改作业:

我们能根据教材的特色,认真安排和批改作业。在安排作业时,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准绳,认真取舍,精选适量的作业,以课文为主,根据学生的函授角度,因人而异,不搞题海战术。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保证当天完成,作文在做后三天批完,决不积压,并规范化;平时发给学生的讲义认真批改,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讲评,及时反馈。认真辅导,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我们既重视学生的整体发展,又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的不同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通过多种道路增强地的学习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用“爱”去感化他。

三、教后认真及时反思

组内老师根据集体备课后修改的教案执教,并根据本班教学实际,在上课前对集体讨论的教案进行个性的修改,使教案更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班级实际情况,及时修改教案,进行教学,课后再及时反思。

四、取得的重要成效

1、节俭了时间,减轻语文教师的工作量及工作强度。为教师精心研讨教材教法、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空间。

2、通过集体备课的研讨,实现了“以人为本、各尽其才、资源共享”的教育理念。全体备课组教师在交换中、切磋中、争论中提高自身业务程度。

3、由于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根据并经过集体备课组教师充分研讨中发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及情绪方面的培育,重视营造宽松、民主、协调的教学气氛。经过本学期的学习,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

老师们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有的教师还不能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对学生学习中的困惑、疑点、难点了解不够,不能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导致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这四者之间的对话不充分,教学效果不明显。二是有的课的教学环节设计目的性不强,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如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三是有的课堂注重知识的传授多,学生的自主发现少,真正留给学生亲近文本,充分阅读的时间和机会少,抹杀了学生个性化的、情感化的、创造性的阅读理解。四是教师基本功不够扎实。

六、下学期努力的方向:

下个学期,我们除了完成学校和语文教研组布置的各项工作以外,还将不断地探索更适合本年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多组织一些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发现不足,寻找改进的方法,不断提升我们备课组教师的整体素质。在教师的培养和引导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大体思路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真正吃透课标的新理念,注重加强对报刊杂志上相关教学经验的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2、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及教学要求,认真研读文本,正确把握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备课,准确设问,为上好每节课奠定基础。

3、加强对学生汉字书写的指导,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解疑,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5、继续加强集体备课,组织组内教师相互听课、评课,互相交流。

6、加强阅读教学,多开展阅读活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7、在学生中多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语文集体备课检查总结 篇五

本学期四年级语文组认真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

现将前期工作小结如下:

1、组织学习版新课程标准。

2、认真学习中心校关于加强备课活动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措施。

3、确定本学期本组集体备课的专题----如何避免雷同作文。

4、鼓励本年级组教师积极报名担当主备人。

5、确定本组集体备课的主要流程:主备人备课,同组教师积极予以帮助;主备人上课,听课教师认真记录;课后集体研讨,提出诚恳并具有实效的建议;主备人完善教学预案和教后反思。

6、集体研讨时,在个人自备的基础上,由一位教师以说课形式中心发言,针对分配的主题(本节习作课),分别给大家讲教案,讲解设计意图,教学内容,讲教后反思等,然后组内老师交流各自的教学简案,提出问题,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7、到目前为止,已经在教研活动中集体备课5次,评议课堂展示课6节。

集体备课活动收益总结如下:

一、在活动形式上逐渐成熟

每次的集体备课不再局限于讨论这一种形式,而是上课与讨论结合,在上课、听课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议或指导,从而使年轻教师进步很快。

二、备课内容不断丰富

以往我们集体备课的内容只停留在某篇课文的某个部分,每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样就进行了很多重复劳动,浪费了时间。随着集体备课活动的深入,我们逐渐改变了方向,由某一次小练笔延伸到整个教材中的习作指导,甚至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习作指导,这样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就更明确了。

集体备课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了脑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是每位教师智慧的汇集,通过大家的积极参与和讨论,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邹方方等青年教师在集体备课的活动中不断成长,在建议中汲取教学经验,提升了自身的教学素质。

6.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篇六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时光飞逝,又临期末。一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五年级语文组的几位老师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开展着集体备课工作,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1、备课教案应简练而精当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应对每一节课如何进行组织、引导、和指导仔细加以考虑,在头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但没有写得过于细致,只要把教学的思路加以设计即可,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得到自主发展空间的宽大,教师随着学生的“学路”来定“教路”。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调控,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发展。这样,学生才“显得”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体。

2、备课应多研究教材和学生

(1)全面认识教材。

a、从字词句着手,把握思想内容,明确中心。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一般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不能多中心,有的文章要写两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事情,都要反映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要通过读来确定,不能或干脆定两个中心。教师反复研读课文,抓准了中心思想,才能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受到思想教育。

b、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把作者行文的线索搞得清清楚楚,既要分清段落层次,又要搞清楚句与句、1

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这些搞清楚了,教学才会得心应手。对于教学的中介——教材和学习的主体——学生来说,教师备课如不做到心中有数,因地制宜,那么,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独角戏”,出发点定位于“我应该怎样讲”,而不是考虑“学生怎样学”的问题。一节课下来,教师把提前设计好的教案背下来即认为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不能随学生的“学情”而变化。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地处理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

C、抓住课文的语言特色。抓住了课文的语言特色,便于我们在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自觉地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2)要备读课文。

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反复朗读课文,朗读课文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理解教材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时,老师备读课文也是为了正确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备读”,就很难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议边读了,更不用说给学生作示范了。现在我们有的老师播放正确的朗读录音来教学,但是我认为这也不能代替老师自身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

(3)备课教案中应该设计教后反思这一环节

现行的备课教案,在教师上完课之后就不再发挥其作用,甚至在上课之前就没有发挥作用。这样,对于培养未来社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也好,对于提高教师教学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也好都是不利的。如果教案中要安排反思的环节,即在教学之后要对上课所用的教案进行反思和加以改正。课上完了,效果如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怎样?所备的课和撰写的教案有哪些利弊?教学完这节课后,我们的想法或感悟是什么?得与失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的个案是什么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教师自身发展和逐步培养学生的需要。它对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揣摩教学方法,提高吃透教材能力都大有益处。因此,备课改革过程中,一定要把教后反思设计到教案上。把它作为教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对待。

五年级语文组

7.中小学集体备课的实践与思考 篇七

一、集体备课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有利于资源共享。

经调查, 集体备课在学校最为常见的模式是:教师个人先备初案——集体探讨——课堂实践——课后反思——形成定案。由这一普通常见的模式可以看出, 集体备课首先是教师个人独立备课, 这时教师个人会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相关的文字、图片或视频, 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学情和自己的教学思维习惯, 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写成初案, 然后在集体备课中拿出进行探讨, 使得教师们在其中了解并掌握信息。另外, 教师个人的初案体现了其本人的教学风格, 这些隐性经验的交流都实现了资源共享。

2. 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

集体备课是汇教师集体智慧于一体并立即用于实践检验的一个活动。它实践的对象是学生, 因而它既是理论学习, 又是学情分析;既是反思教学, 又是经验总结;既是教学案例剖析, 又是探讨方法。在集体备课活动中, 通过对教师个人初案进行探讨形成通案, 教师再进行个性化修改, 因材施教, 让学生能够高效并快乐地学习。

3. 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

集体备课是相同专业、相同学科、相同年级的教师之间进行的学习交流。教师先依据自身的专业知识钻研教材, 由浅入深, 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课堂内容, 然后在集体备课会议上把课程的重点、难点、操作方式方法提出来, 征求教师的意见。在活动中, 教师相互补充、质疑、讨论、求同存异, 不断完善教案, 经历了“初案——通案——实践——反思——定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初案由教师个人编写, 它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一种学习;在集体备课中形成通案, 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深层次学习。通过两次逐层的实践反思, 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

4. 有利于浓厚学校的教研氛围。

课堂教学的研究是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集体备课就是完善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行动研究。在集体备课中, 教师们聚在一起就某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并把这一交流的结晶指导课堂教学, 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无形地浓厚了学校的教学氛围。

5. 有利于“五课”活动的展开。

“五课”是指教师的“备课、说课、上课、思课、评课”, 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过程就是教师与自己或与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对话”的一种教研模式, 它需要教师们的共同探讨, 参与反思, 互相共进。而集体备课恰恰为这些行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发展的平台, 让教师们可以集思广益, 彰显并突破自己。

二、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

集体备课是一种集体活动, 它涉及的个体较多, 因而个体的一些不当行为对其展开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存在一些不良现象。

1. 流水账式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主要是教师之间沟通交流, 共享资源和智慧的一种组织形式, 是教师个体备课的深化。一些教师在集体备课前无准备, 完全出于应付, 在备课时匆匆而来, 呆呆而坐, 怏怏而离, 致使集体备课无主题、无目标、无动力, 只是简单地聚在一起聊聊天。

2. 集体备课中主持人与主讲人分不清。

一般的学校都是让有经验的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充当主持人的角色, 他们在备课中往往侃侃而谈, 变成主讲人, 忽略了初案的编写者, 有时权威霸性的语言让其他教师没有发言的欲望, 久而久之, 老师们在集体备课中要么毫无准备, 要么备课不充分, 原本一场集体备课变成了一个人的备课。

3. 集体备课中的“批斗味”过浓。

一般地, 公开课完成后, 接下来要进行评课。评课的目的是让上课教师获得教学上的改善和进步, 但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评课教师的言语过于激烈、苛刻, 只讲缺点, 不提优点, 集体备课的“研讨会”变成了“批判会”。若再加上上课教师的心高气傲, 好好的一场活动就充满了火药味。有教师说过:“我最怕上公开课, 那让我觉得我是《皇帝的新装》里的赤裸皇帝, 想死的心都有。”这玩笑中透着无奈。长此以往, 我们的教师还有斗志吗?我们孩子的教育指向在哪里?

4. 集体备课中的“搭便车”行为。

大多数学校没有健全集体备课的规章制度, 对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作为也没有相应的奖惩, 从而导致教师的不作为、“搭便车”现象。就像一位数学教师说:“我很少备课, 在集体备课上把其他老师的教案改一下, 有时都不用改, 上课时就照着讲, 省了不少功夫。”这样的行为用于课堂, 学生的求知欲不被磨灭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我们教育界到底有多少这样的“东郭先生”?

5. 集体备课中备课内容缺乏逻辑性。

有些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表面工作做得很足, 但实际内容是空洞的。一些备课组将备课内容分配给教师个人, 如张三负责编写数学A册第一章教案, 李四负责数学A册第二章教案等等, 一本教材由几个教师分块完成, 最后再1+1式地简单合并, 装订成册。这倒是减轻了教师备课的工作量, 但是, 我们知道, 老师们的教学风格迥异, 思维方式不同, 这样的分工会导致教案缺乏知识的连贯性、逻辑的严密性, 体现不出学生哪些懂, 哪些不足。同时粗糙分工, 简单合并, 会使合作陷入互相推诿、盲目做功和滥竽充数等乱象之中。部分教师为了完成任务, 随便上网下载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 应付检查了事, 使一本教案就像一块“鸡肋”——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三、如何让集体备课更具有实效性

1. 强化集体备课中的模式、环节。

集体备课的重心是一个教案的完成。好的教案本定要合理分工, 科学整合。分工前, 先由教研组长带领同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根据全面性、方向性、层次性、评价性原则确定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接着明确分工, 教师再进行个人导学案的设计。

教案本中个案的形成定稿过程要严格。 (1) 通案须是初案经过共同研讨, 大体上能照顾学生的认识结构和秉性志趣。 (2) 通案虽然是在集体备课上产生, 但毕竟是教师理论层面上的探讨。由于学情不同, 一些集体智慧下所制定出来的措施、方法、环节, 具体到各班不一定都具有适用性。教师应结合通案, 在个案中融入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学习差异。 (3) 实践后要反思。对课上的实践检验产生的问题, 在教案上以旁批的形式进行标注补充, 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形成定案。

2. 提高教师的自身意识。

首先意识到重要性。集体备课是以解决本学科教学问题为主题、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出发点的集体活动, 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合作关系, 是教师新思维、新观念产生与交流的平台, 而不是一种简单的聚会活动。集体备课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个过程和一种手段, 因而每个教师都应积极参加, 且做好准备, 在会上共同探讨, 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其次要有团队意识。光靠个人的单打独斗是很难实现健康快速地成长的。尤其是教育, 参与者除了教师、学生, 还有家长、学校的管理者, 甚至是社会的其他团体, 参与者层次不同, 仅靠一人之力难以周全。增强团队意识, 充分利用全体教师的所有资源和智慧, 才能提高整体效能。再次要有包容之心。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及学校的扩招,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带着新思想走入教师这一行业, 他们有知识、有能力、有激情, 但同时也无目的、无创新、无方法, 往往是借助教科书, 找大量资料, 依赖模仿资深教师盲干。对他们, 评价要中肯, 不要带过强的个人色彩。评辩课中, 指出不足是为了改正, 一味地放大缺点, 缩小优点, 容易使组织内部产生不和谐和不公正的因素。宽容的心、赞赏的眼光比过度的批评贬斥更能让人进步。

3. 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

虽然教育的法律、法规没有关于集体备课的规定, 但为了使它的存在具有经济实效性, 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是必须的。

(1) 要有时间保证。集体备课是同科组教师资源、智慧、经验的交流, 它需要给同科组的教师一个共同的时间聚在一起。因此学校应把集体备课时间列入教学工作安排中, 如语文组集体备课时间定为每周一上午, 数学组定每周二上午…… (2) 管理过程要严格, 杜绝“搭便车”、“东郭先生”现象。期初要面向全体, 做好行计划, 把握环节, 确定好主持人、主讲人, 会议结束要小结, 期末工作要总结。要严格考勤, 相关责任领导要参加, 做好监督、检查、指导、服务及表率工作。 (3) 要具有民主集中制。备课组长是集体备课的主心骨, 要集中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力量来促进教学的提升, 所以学校要给予备课组长较强的执行力, 统筹安排。另外集体备课既然是教师交流、合作的平台, 应让教师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 说出心中所思所想, 真正体现出集体备课群策群力、丰富教研文化、促进教师发展的本质特征。

4. 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

集体备课是教师智慧闪现、思维碰撞的平台, 它需要积极、健康向上的环境作为依托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有奖励, 才有竞争, 才能极大地激发教师的专业潜能。学校可根据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表现、个案的质量、材料上交等方面制定出合理的评价细则, 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或在以后的晋升、评优评先中予以政策倾斜, 或在绩效工资中突显出来。

8.语文教学该怎样集体备课 篇八

由此可见,集体备课,它是有严格的组织要求和任务要求的,既有单个教师的个体智慧,更体现集体力量的结晶。实践证明,集体备课可以强化教育教学效果,集体备课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这也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作为一个并不新鲜的事物,目前集体备课在一些地方成了鸡肋,或是纯粹做做样子,走在过场,应付所谓的检查。

下面我就语文学科方面,谈谈集体备课。

一、语文集体备课常见的问题

(一)有集体,无备课,形式重于内容。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语文的分量可想而知。语文教师也是每个学校的比较多的一个群体,学校都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安排语文集体备课,但往往是语文教师人在心不在,备课流于形式,没有统一的安排和规划,漫无目的,属于沙龙性质或是小型的茶话会。

(二)集体备课,各自为政,备课成为“教案之和”。

每个语文教师都在备课,看似集体备课,实则假集体备课,没有沟通,没有交流,无法形成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默契。这样的集体备课的结果就是每个语文教师都有了教案,集体备课就变成了教案的累加,失去了集体备课的核心要义。

(三)集体备课,成为各种资料的堆砌搬运。

语文集体备课,需要大家的集体力量,特别是语文,需要查找各种资料,但往往成为各种资料的搬运堆砌,没有目标,缺少思想和逻辑的乱搬乱堆,结果可想而知。

(四)集体备课,成为一个人的独角戏。

集体备课最忌讳的就是“一言堂”,一个人喋喋不休,像是开会或是做报告,这和集体备课格格不入,甚至是背道而驰。

(五)集体备课,成为教师上课的某种模板。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集体备课就是大家共同讨论,共同研讨出一个教案,一个模式,然后大家都按照这个教案去授课,这无疑是犯了教育的大忌:因材施教。

因此,当务之急应该在集体备课这一环节加强规范,尽快还原它的本来面目,恢复它的本质功能,让集体备课真正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课堂,让学生能够切切实实受益。

二、改进策略

(一)语文教师要做到真集体真备课。

真集体顾名思义就是全体语文教师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集中一处,真备课,就要求语文教师不是走形式,而是真正备课。集体备课要求组织者在集体备课之前就要有所安排,要有主题,有内容,有分工,有记录,等等,集体备课是一次有质量的教研活动。比如,开学初的集体备课,组织者就要根据本学期的时间,各个年级的课程特点,各个专题的篇目,文题特征等,开展专题研讨,共同研讨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总体课时,乃至各个专题的重点难点,练习的设计,等等,这样就对整个学期有了大致的安排与构思,纲举目张,宏观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

(二)集体备课,真正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有效的备课途径,我们一定要做到真备课,真备课就是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当然在备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增强合作意识,每个人既要讲究个性,更要突出合作,一定要扬长补短,发挥集体备课的最大优势。

在具体备课时,组织者要求每个人都要明确集体备课备什么?怎样备?至少每位参与的老师对于要备课有自己的思考,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这样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才能充分“备”。在进行集体备课时,同样要遵循备课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要领:

首先要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充分“备学生”。要具体分析学生实际,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相关的知识,还有哪些没有掌握,在哪些方面会存在问题,怎样讲更易于学生理解、领悟和应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从其感兴趣的方式、方法入手,往往效果更显著。当然,也许每个班级的学生状况不太一样,即使是同一个班级,也有不同的层次,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交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其次要备教材。语文教材与理科教材有很大的不同,文章相对独立,每篇文章都有独立性,因此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就要对每篇文本进行教材领悟分析,老师对教材要有宏观上的把握,互相沟通交流,不一定做到观点一致,理解一致,但要合情合理,这样每个教师对课文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还要从微观着手,制订相应的详细的教案,力求实效,进而组织教学。

再次要备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得当,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特别在语文教学上,其特点不像理科的教学那样精准,那样明确,有时答案是模糊的,有时答案是多样的,不是唯一的,学生言之成理就行,等等,这就给教师的备课带来了挑战,因此在集体备课时,教师就要畅所欲言,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尽量展示出来加以讨论研究,使问题更加明朗,教师心中更有了底。教师再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相应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三)集体备课,让每个教师动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集体备课,强调的是集体,但毫无疑问这个集体是教师的每个个体构成的,要使集体备课真正有效,当然是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要让每个教师动起来。要想让每个教师都动起来,这就要求集体备课的组织者充分发挥组织的作用,除了组织相关老师到指定地方参加集体备课外,更重要的是组织者每一次的集体备课都要务必有内容有主题,比如在常规教学过程中,大到每个专题的目标,教法,小到每一篇课文的备课,都要安排到位,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矢,知道该做什么,该交流什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主动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教师或者是组织者唱独角戏,“一言堂”的现象得到了遏制,也杜绝了教师为了备课而备课,不得已成了各种资料的搬运工,试想这样的集体备课还有什么效果可言,学生怎么能在一堆堆的毫无章法的资料中吸取必要的养分。教师动起来,集体备课才有活力,课堂才有生机,学生才有未来。

9.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篇九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开学之初,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可以或许借助新课程准绳学习实践这一有利机遇,认真组织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新课程准绳下的思考》以及相应的文章和教材,强化了业务学习,更新知识见解。组内教师每位除了实行须要的表面学习外,还主动地加入听课互评运动,真真正正把表面学习运用到教导实践上,确切升高了自身的业务修养。

二、主动开展教研运动,升高业务才能

本学期中,组内教师在上级带领的指导下,主动开展各项教研运动。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在开学之初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学习研究教材,做到全体备课与独立备课相连合,准时对全册课本实行全体教研和教导办法的探究,精确了教导思绪。除此,我们教研组还主动加入种种教研运动,准时实行了教研探究,并把学习到的教诲新理念运用到自身的教导运动中,大大升高了自身的业务修养,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到达了学期初制定的教导目标。

1、组内教师每月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内容很丰富,形式多样。例如: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的探讨、教学知识点的归类、练习题的设计等。

2、组内教师形成了及时研究的良好习惯,平时若遇到问题,相互交流、探讨,各抒己见,毫不保留,从而做到化难为易,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组内教师分布在不同的学校,大家能采取打电话、网络QQ交流,方式灵活多样。

4、其中老师能勇挑重担,积极承担教学课例研究。如:原计划由小磨滩谭老师上研究课,由于客观事情的发生,调整为大磨滩曾老师上。她勇于承担,并取得好效果。

5、组长采取灵活的方式,带头上“转转课”,带动教师都积极参与。

6、“转转课”由以前的一学校内进行,改进为镇内所有学校组内成员共同参与,扩大研究的范围,提高效果。

7、研究比以前更深入。课前大家都各自独立备课,再由执教者初上,再组织大家研究,再由执教者或成员改进,跟进。

10.二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总结 篇十

参与集体备课已经半个多学期,从开始的学习、揣摩、实践,到后来的推广,我们二年级语文组作为学校的“领头雁”,在摸爬滚打中既饱尝工作的辛苦又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现将本组的活动情况做一简单总结。

一、提高认识 开阔眼界

集体备课是指两个以上同一学科的教师一起研讨本学科教学,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发表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通过讨论以形成共识的一种整合优质教学的教学活动。他是教师互助合作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也是课程改革的呼唤。它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它成了教育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为其价值取向就在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为了让年级组每位教师认识到集体备课的意义,组织形式以及开展方式,活动初期,贺校长专门带领我们二年级语文组赴绥德江德小学进行学习、观摩、交流。使全体教师认识到了开展集体备课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研讨并制定了集体备课计划,达成共识,为开展好本学期的集体备课活动做了思想上和制度上的保障。

二、精心准备 激烈研讨

首先,我们在参照制定的集体备课计划的基础上,又根据近期的实际情况来不断调整、完善每次的研讨内容安排,从而让研讨活动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特地还制作了“研讨活动记录表”,并坚持进行填写和记录。其次,作为中心发言人的老师每次在活动前,都会自觉地根据内容的安排提前再次研读课标、研读教材、分析学情、查找资料、思考各个版块及各个环节的设计。在集体备课活动中,中心发言人也会先进行单元的整体分析,再根据各个单元的内容及特点而从中精心挑选一篇最有研究价值的课文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讲解,并把自己的设想、困惑都一一抛出来,以供大家讨论。再次,每一位参加活动的老师都认真倾听、及时记录,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的研讨是激烈的,是在你一言我一语的真诚交流中,在思维相互的碰撞中,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论中,由个性而逐渐达成共性的!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有意识地把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或困惑及时地在集体备课中进行研讨。

三、注重过程 追求实效

本组为了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坚持按照计划两周一次,每次进行不少于两小时的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内容会提前通知到个人,让组内成员做好充分发言准备,针对每次集体备课主讲人的发言,组内还要进行考核评价。这有效地促进了组内老师对活动的重视和兴趣了。其他组员虽然不是主讲但在活动前也要做认真研讨课标、理解教材,以便在活动中能提出有效意见和建议。在做二次修改时,要求老师们更加仔细认真分析本班学情,制定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有效教学设计。针对自己修改后的教案能说出修改的理由,并将好的设计在组内共同交流。研讨过程中老师们还认真做好记录,并坚持在每次活动后进行反思,及时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下次活动提出弥补意见。

四、资源共享 共同收获

集体备课最大的优势是资源共享,这是老师共同的感悟。而资源也不仅仅是课程资源,而更多的是智慧资源。作为集体备课的中的一员,我们每节课都以身作则,把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心得,教学管理都毫无保留地说出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二年级语文教研组的每一个成员也从来没有保守过,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每一课每一节都经过讨论把重难点,教学方法,都说得很清楚。大家在集体备课中更能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两个月以来,我们在集体备课中一起收获也一起总结出了集体备课的一些经验。

1、自主钻研 根据活动计划安排,备课组的每位老师事先对下次活动要研讨的单元全部内容认真钻研,然后根据分工对主备内容重点思考,(每单元安排一位主备教师)投入全部精力查找资料,对照课标,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思路或突破策略,有针对性地,有质量地完成备课任务。每位教师还应提出自己困惑的地方,以便集思广益,攻克难点。

2、集体研讨 按照计划,组织老师每两周集中一次,集中前,让备课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对本次交流的备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钻研,让大家有备而来,发言时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都要求自觉发言。交流的过程是先由主备人说出单元整体设计及意图,再由中心发言人做重点评议,其他老师也进行民主评议:从教学的目标上,教学的注意点,教学中的重难点的突破上,以及语文课文中的空白点的教学设计中,提出修改意见。主备老师把这些意见及修改方案及时地进行记录,以便回去后进行有选择性地修改。主备老师在集体议课的基础上,回去后再次设计教案,对有用的,有价值的修改意见进行规范性的整理,定稿后,把教案上传到年级组邮箱。

3、修正教案(个性化修改)

集体讨论后的定稿虽然凝聚了集体智慧,但教学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统一的教学设计,并不能适合每一位教师的具体教学。教案再修改主要是体现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当备课组成员拿到主备老师已备好的教案后,还必须进行修改,因为每个老师都有自已的个性,学生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学中可能这份教案不适合你,或你的学生,因此我们要求老师进行执教补充,修改时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对教材的独特处理等方面,对原设计作调整补改,甚至再创造,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4、教后反思

一堂课可能成为成功的经验,也可能成为失败的教训,将教学感受及时记录下来,这是最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既可以及时纠正错误,传播经验。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及时反思,自我监督,回顾得失,积累经验,又避免少走弯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日臻完善。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我们要求老师尽量做到及时地反思,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每次集体备课前利用几分钟进行交流。

四、自我反思 明确航向

有了本期的深入研讨,我们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了以下方面将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努力探索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新课标等理论的学习,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备课中更加关注教材的研读、学情的分析及教法和学法的研究,尤其要将教学各个环节设计的意图说得更加深入。

3、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所采用教法、学法的策略研究还应更加深入、有效。

4、今后还需在课例研究上下功夫,更有效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备课组成员的教育教学水平。

11.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篇十一

一、集体备课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高中语文集体备课势在必行。首先从高中语文课程分布来看,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五本,选修课本七本,课外读物四五本,如此多的课本,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如何既不重复又很有效地教给学生,显然,凭一人智慧是很难实现的。其次从语文课本内容看,必修课本五本,每一个单元涉及内容不同,有近现代诗歌、散文、小说、科普类文章等,有先秦诸子散文、古代小说、戏剧等,有各种文体的写作等等,语文老师如何整合,如何选择,如何有主次之分,如何深入浅出地教授给学生,这些问题对单个老师来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最后从语文老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讲,语文老师由于受学历、教龄、喜好、教态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他们或许在很多方面有自己的优点,但是有些方面的缺点在所难免。如果语文老师能够真正认识到新课改对语文集体备课的需求性,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那么,语文老师就能够认识到集体备课的必要性。而且集体备课的必要性也是新课改的产物,是适应当代教育教学规律的。

二、集体备课的有序性

高中语文的集体备课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也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这个系统性工程中,个体的语文老师很难实现备课的有序性,只有集体备课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所以集体备课的有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备课组成员,要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制定教学计划既要有一个月、一学期、一学年的短期、中期计划,更要有三学年的长期计划;既要有单元教学计划,又要有阅读、写作教学计划;既要有重难点课文讲解计划,又要有自读、精讲课文计划;既要有彰显学生个性的教学计划,又要有体现班级凝聚力的教学计划……凡此种种,都需要有序性。那么,如何让个人的有序达到集体的有序,如何让各个阶段的有序既合理又有可操作性,这就需要备课组成员集体讨论,在谈个人认识,个人教训,个人经验中不断总结、提升,进而形成备课组集体的智慧。

三、集体备课的科学性

高中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不是人人从必修一备到必修五,不是人人从选修的每一篇课文备到最后一篇课文。集体备课应该有合理的分工,应该讲究科学性。备课组的分工要结合备课组各个老师的优点进行。有些老师擅长诗歌教学,有些擅长小说、散文、文言文、写作教学等等,备课组应该让老师们备自己的优势单元,然后再拿到备课组会上集体讨论,共同协商,最后形成备课组的教案。其他老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结合自己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进而形成自己的教案,这样老师在备课时压力减小,同时,他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备出的课可行性更高。同样,备课组在听课方面也应有所选择,根据老师自身的特点选其优秀课堂让老师去展示,这样讲课的老师们自信心会更高,听课的老师也受益匪浅。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要有效必须集体备课,语文教学工作者一定要摒弃过去的单打独斗思想,转变观念,利用备课组提供的这一平台,尽可能彰显个性,发挥才能,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光芒。

12.小学集体备课总结 篇十二

教材通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册备课,每位教师单独进行全册备课,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知识点把握不够全面、教学方法不够恰当、教材编写意图图把握不准等。因此,我们就利用寒、暑假教师集中培训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教材通研活动。活动前,各备课组组长安排备课任务,确定备课主讲人,也就是每人都要进行全册备课,然后在教研室规定的时间内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材通研活动,通研的内容包括全册教材分析、全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单元教学知识点等。通过活动,能使年级组内所有教师准确的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以后的教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专题复习研讨活动

专题复习研讨活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期中专题复习研讨和期末专题复习研讨。这两个活动的内容大同小异,先由备课组长分配备课任务,也就是对于复习分专题时进行备课,一般情况下字词由一个人备、日积月累和句子由一个人备、阅读由一个人备、习作由一个人备,每人既要备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并总结教学方法。备完后,将电子稿打印出来,人手一份,进行集体研讨。通过这样的专题复习研讨活动,使老师们都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知识点比较全面,能够有效促进同年级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

(三)同上一节课活动

活动过程:选定课题—集体备课—个人上课—评课—二次集体备课

13.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工作总结 篇十三

时光匆匆,紧张、忙碌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再次感悟到了教育的精彩纷呈。我们二年级语文备课组的每一位老师努力着、奉献着;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着;用智慧与汗水精心浇灌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田”,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 落到实处

本学期我们在学校教研组、在胡主任的领导下,切实可行地开展备课组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形式。开学初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各学科备课组确定了每周的主备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集体备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我们采取主讲人轮值制。首先由主备人选定课题,写好教案初稿,并充分作好发言准备。同时预先通知各个成员,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发言作好充分准备。在活动中,我们集体研讨课文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课后拓展小练习等;我们互相切磋环节,努力探究课堂最佳教学环节,力求课堂教学的优化,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我们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对每个单元的教学提前进行阅读和研究,集体商讨出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研究出每篇课文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每个老师都能在集体备课时候积极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还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每节课后教师都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

二、团结协作 不断完善

有凝聚力的团队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我们二年级语文组的蓬勃朝气也正是印证了这一点。本学期章珺老师接到公开课的任务,全体组员拧成一股绳。大家聚在一起钻研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再认真分析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方案,制作课件。为了保证顺利完成,我们语文组安排章珺老师到同年级班试上,然后大家再一起讨论研究,对教案、课件进行修改完善,尽量做到最好。

三、勤于研究 大胆创新

在教研方面,备课组成员能积极参加每周一上午的教研活动,活动中人人能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每次都有明确的主题和详细的记录。并围绕研究课题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以理念更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为三大着力点,力争走出一条科学有效的教研新路。

四、自我反思 明确航向

有了本学期的深入研讨,我们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了以下方面将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努力探索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新课标等理论的学习,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备课中更加关注教材的研读、学情的分析及教法和学法的研究,尤其要将教学各个环节设计的意图说得更加深入。

3、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所采用教法、学法的策略研究还应更加深入、有效。

14.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篇十四

一、合作加创新,发挥集体备课优势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集体备课的初衷是为了浓郁教研氛围,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实现同伴互助。特别是在一些青年教师较多的备课组,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对教材把握不到位,教学技能不熟练,集体备课能实现以老带新,团队合作,资源共享,节约备课时间,减少组内差异,提升备课组整体水平等作用。集体备课中一个重要的抓手是“讲学稿”的使用,师生共用讲学稿一般都源于对东庐中学的学习借鉴,东庐中学讲学稿的备课模式是“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各学校实施的集体备课模式也基本如此。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感到集体备课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了一定的优势:

1.可以集思广益,发挥集体合力。特别是在个人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取长补短,实现互补,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经验。

2.可以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合作、探究、创新”的理念,促进教学相长,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好课堂教学和阶段教学的基本流程,实现备课组教学同步性,也有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推进,同时体现了对全体学生的公平负责。

3.集体备课可以实现备课组教学同步。集体备课包括几个重要环节:统一教学目标和要求、统一使用教学案、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质量检测。五个统一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能较好地实现组内教学的同步性,保证组内全体教学质量的同步提高。

4.强调集体备课可以强化备课组成员内集体责任意识,促进组内成员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从学校的情况看,同一备课组老师一般会安排在同一办公室就近位置,因而除学校规定的定点定时的备课活动外,教师即时即需的教学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种即时即需的教研活动建立在备课组长认真负责,组员积极主动、齐心协力、坦荡无私的基础上,这样的备课活动发挥着良好的教学效应,去年学校初三语文组在中考中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就得益于这种集体备课形式。

二、研究加实践,减少集体备课弊端

我个人认为成功的集体备课至少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1.组内骨干教师心胸开阔,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愿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与组员分享,有较强的组织号召能力。学校的化学备课组一直是优秀备课组,教研组长金新宇老师是无锡市教学能手,多年来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给全体成员,即便是年轻教师在教学上超过了她,她还是热情为大家服务,有的年轻教师有懒惰情绪,她也是反复督促,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在她的带动下,化学组在历年的中考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2.组内青年教师要有积极向上的专业发展要求,肯虚心学习,且在学习中注重钻研,发挥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光有骨干教师的带领,青年教师不注重学习思考,只会拿来主义,甚至拿来都不像的肯定达不到实际的效果。

3.学校管理要对集体备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定时间、定地点、重检查考核,从外部机制上督促集体备课落实到位。

这三个要素任何一个环节弱化,则都会大大减弱集体备课的优势效应,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既达不到教学合作共同进步的目的,也无法实现备课组成绩的均衡提升。

笔者从对所在学校集体备课的现状观察中发现,有些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病:

1.集体备课成为备课组长的备课,组员们拿来主义。忙了个别人,减少了大家的备课时间,但缺乏了自主备课、自主钻研的环节,滋长了懒惰思想,不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尽管学校一再强调集体备课要发挥集体智慧,但在老师作业批改辅导时间满负荷的情况下,组员们往往以没有时间、工作累、水平低等种种借口,把集体备课任务推给备课组长去承担。

2.教学技能薄弱且进取心不强的教师拖备课组后腿。特别是在学校制定的考核奖励机制中重视了备课组的集体质量,把全组人员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学能力强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在现有岗位聘任制度下,就学校能力来说对于那些落后的教师暂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强有力的惩处办法,往往是教不好就少教或不教本学科,经济利益没有太大影响,有的少教了反而更自在无压力,这样的情况必然挫伤另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致使一些组内的骨干教师对集体备课缺乏热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三、引导加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效应

鉴于集体备课中出现的以上一些问题,应采取措施强化集体备课的优势效应,弱化集体备课的消极成分,学校可以从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加以引领和管理。

1.加强对教师职业操守、职业精神的教育,要求在集体备课中发挥每一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人人有任务,任务主动做。备课成果既体现集体智慧的统一性,又融入个性风格的差异性。

2.学校在实现科学管理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以集体备课机制为平台,注重引导教师向学习型、反思型教师发展,建立优秀教师推介制度,把一些品质好、有自身专业发展要求的教师向外向上推荐,以专业荣誉激励人,鼓励教师在集体备课中扩大影响力,提升学习力和教学能力。

3.要慎重挑选备课组长人选,备课组长首先要专业知识过硬,其次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还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保证集体备课规范有序到位。

4.作业练习要适量,避免题海战术,减少重复练习。让教师从作业和试卷中解脱出来,保证教师的备课时间,多研究教材重难点;多研究不同学生的学习力,寻找因材施教的对策;多研究45分钟教学的合理布局,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5.加强对教师基本功考核,每学期可以要求每一位教师提供一份原创的优质备课教学案,出好一份回家作业、一份课堂练习、一份阶段性检测卷,甚至是期中期末试卷。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形式、不同学生、不同教学要求出好相应的作业练习和试卷,逐渐养成自觉的教学研究习惯。学校把对教师集体备课要求纳入教师教学过程考核中。

6.注重集体备课中统一性和个性相结合。在理解把握课程标准、研究分析教材、确定教学整体目标、遵循普遍的教学规律方面要相对的统一,强调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学案、统一作业、统一质检,等等。而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方式上,则倡导统一中有自主、统一中有灵活、统一中有创新,鼓励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集体备课仍要以个体的独立备课作基础,把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有机结合起来,集体备课活动前的准备、集体备课时的研讨、集体备课后个体内化吸收和外化操作的过程都要强调个体备课的质量。

总之,集体备课作为时下大家比较推崇的校本教研方式,其存在的意义也是不可一概而论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会使集体备课的实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我们大可不必理会专家们站在不同立场观点上对集体备课的褒与贬,我们要做的始终是扬其长、避其短,探索出一条结合学校校情、师情、学情的集体备课之路。

15.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工作计划 篇十五

实行教师“中心发言人”正是对教师备课成效的一种检查、督促,而且有利于总结和交流。这一点能更好体现中心发言人的主导作用,但作为其他参与人不能袖手旁观,等待“索取”。也要积极参与讨论,主动补缺。因此集体备课“中心发言”和“集体讨论”体现互补性和协调性,他既能发挥个人的专长,又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是教师彼此之间个体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价值,让集体备课更有吸引力、凝聚力、生命力。

二、强化管理做好:“一、三、五”

集体备课是教师的集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但是若管理不善,势必使之流于形式,起不到集体备课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集体备课中要强化管理,做到“一超前”、“三落实”、“五统一”。

“一超前”即提前一周备下一周的课。

“三落实”即一是落实时间。每周分年级备课组固定时间按教学进度备课。二是落实人员。即按教学内容结合教师的`专业特点落实人员。三是落实管理。

“五统一”即是指按《新课程标准》备课做到内容、进度、教法、学练方法、保护与帮助的“五统一”。

三、切实提高备课质量

为确保备课的质量,每一位主备教师在备课时,要事先查阅各种资料,找结帮教师进行研究,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钻研,把握准教材的重难点。备课时,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及主体地位等,按照“学—导—练”三环节设计出详细的教案。教案的设计要体现“实用性、灵活性、先进性”。

四、备课组在研讨时,备课组长要切实加强责任心

要求任课教师积极发表意见,可针对教案的各环节,研究如何最有效的引导学生主动高效的自学,学生在自时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排疑解难,设计哪些合适的当堂作业与课后作业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情境,其中重难点的处理办法可有多种;研究与教材相关的背景资料,选用何种适当的教学技术手段等。

为了提高集体备课质量,使集体备课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特提出一下要求:

备课要有学期(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三、注意事项:

1、实行集体备课是为了集思广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减轻负担、提高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倡个人创造性教学,体现个人教学风格和特色。

2、备课时要注明备课时间,使用时间。

3、杜绝不备课就上课或课后补备现象,上课之前要复备,准备好教学用具。

16.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篇十六

本学期我们备课组能够积极贯彻学校教科研的指导思想,以打造高效、简明、灵动的语文课堂为目标,并以此目标为抓手,我们对语文的课堂教学做了进一步的探索与尝试:

1、确立课堂教学思路: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交际中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充分运用多媒体和表演等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语文教学。

2、采用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在活动中学、练、用,强调用语言做事,每个活动的展开有情景,有语言,有过程,有结果。把任务型的活动适当地渗透其中。

3、课堂教学中采用集体、个人、小组等多种活动形式,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结合学校每一次校级公开课的开展,把我们所尝试的想法落实到课堂当中,几乎每一次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想,良好效果的取得与每一次扎实、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是分不开的。我们每次活动都先确定一个主备老师,接着第一次集体备课,再由主备老师执教本节课,并进行评课,最后再进行第二次集体备课,形成能体现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生活化”、较为合理的教案。备课组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够积极准备,力争把每节课上好,并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集体备课的研讨,实现了“以人为本、各尽其才、资源共享”的教育理念。因此节省了时间,减轻我们语文教师的工作量及工作强度。为我们精心研究教材教法、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空间,把原来需要备整本教材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一两个单元上来,致使每一课时都成为一节展示课、精品课。同时我们在交流中、切磋中、争论中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在研讨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还经常阅读理论书籍以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及情感方面的培养,注重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回首这一学期的工作留下一串串足迹,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1、每一位教师深信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互相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别的科组、别的老师学习,共同协作,取长补短。

2、不拘一格,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上课形式多样生动,并多落实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获益者。扎实做到课后反思、力求全面提高,是每个老师的发展方向。

3、同时,扎扎实实上完每一堂课,达到教材要求的一些小学语文的基本技能的落实,能面对期中、期末、质量调研检测。

4、使学生有一些实际的语文技能落实、掌握,为其进一步提高、深入学习创造好条件、打好基础,学有真正所得所知;不只会几个学生,努力面向全体学生,小学时尽量减少两极分化。这都是我们每个教师现在乃至今后仍需努力做的事情。

17.简析小学语文的有效备课 篇十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教学  有效备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70

在课程教学之中,备课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教学作用,因此教师备课水平和备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展开,以及学生的课程学习质量能否真正的得以改善和提高,而小学语文教学能否得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其关键也在于教师能否开展有效的课程备课。

备课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于课程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有的课程教学都需要教师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研读和整合,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有效教学元素,将教学内容中的各种知识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和归纳,找出教学内容中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备课的过程。可以说教师只有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进行认真的、有效的备课,才能够真正的感知教学内容,理清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基础性环节,教师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备课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的进行课程备课,完善和改进备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升备课质量,而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自我定位,有效备课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也由单纯的传授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转变为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培养语文专业人才。面对教学目标的这种调整和转变,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程备课时,也应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标准,对自身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定位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调整。在这种学科教学背景之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清晰的认识到,教师已经不再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绝对领导者和独裁者,而是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为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提供更多的个人化空间和时间,多方位多角度的促进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使教师由原来的“主角”地位,退居为“次主角”。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自身有一个正确而科学的认知和定位,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在进行语文教案设计时,教师应该发扬自身的优点和强势,避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对备课过程的不良影响,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符合个人教学习惯的高质量教案。

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结束之后,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备课内容和备课感受,对教案进行进一步的审视和思考,及时发现备课过程中可能遗漏的知识点,以及教案中的其他一些不合理问题,进一步完善教案内容,从而提升教案质量。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经常对自身的备课过程和备课方法等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不断学习和吸收,将更加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备课方法,引入自身的课程备课过程之中,提升自身的学科备课能力以及专业水平,从而在认清自己,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备出更加高效的课堂,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主体性地位,对于课程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备课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教学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之下,能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班级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状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科学感知学生现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并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等对备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提升备课质量;同时教师还应该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之上,将学生看作独立的学习个体,了解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时,所具有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在备课过程以及教案设计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备课措施,针对不同学习层次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凸显备课过程的因材施教性,从而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提升备课质量。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应该对学生的生活状况和生活实际等进行一定的考查和思量,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状态,并且将学生的这种实际生活状态纳入语文课程备课范畴之中,避免在备课中涉及学生的个人隐私,消除备课过程的盲目性,避免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质量。例如有些教师在讲解关于亲情和家庭的教学篇目时,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生活实际,而提及学生已经逝去的亲人,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学生出现强烈的情绪波动。这种不顾及学生生活背景和生活实际的备课过程,不仅会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还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对课程学习或者教师本人产生一定的误解,继而影响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

三、吃透教材,有效备课

语文教材是教师进行课程备课的依据和落脚点,教师的动态备课过程,就是对教材内容的一次有机整合和归纳,是将平面化的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和分析,使教材内容能够立体生动起来,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习惯,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应该立足于语文教材,对教材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读和整合,使教材内容能够充分的在备课和教案内容中得以表达和反映,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和知识系统性的残缺。同时教师在依据教材进行备课时,既要认识到教材在备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又不能陷入教材的沼泽中无法自拔,过分的依赖和迷信教材,从而限制了教师自身的备课渠道和备课视野,使教师的备课能力和技能等,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而是应该以教材为基准,丰富备课参考内容,使教师由之前的教材内容的传声筒,转变为对教材内容的一种完善和升华,从而提升备课质量,丰富备课内容,体现出符合时代和教育理念发展的大语文观,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上一篇:欢乐农家第二部下一篇:告别网络的悲伤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