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成语故事(精选10篇)
1.塞翁失马成语故事 篇一
成语3:塞翁失马
一来源:
古代塞北的一老汉家的马跑到长城外面胡人那边去了,乡亲们安慰他,他说这件事不一定是坏事,几天后走失的马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老翁却认为这不一定是好事,他家里有很多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他的儿子因骑胡马摔断了腿,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认为不是坏事,后老汉儿子因腿伤而躲过战祸。二词义: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事物的福和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要以辩证的态度去看待。三近义词: 祸福相倚 四反义词: 乐极生悲 五造句:
哥哥在把受伤小女孩抱往医院的途中被人偷了钱包,但回到公司后却因做好事受到了丰厚嘉奖,真可谓是塞翁失马呀!
2.塞翁失马的简短故事 篇二
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座小城里,住着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好马,远近闻名。
一天,塞翁的马群中走失了一匹马。邻居们纷纷前来安慰他:“你不要太着急了,保重身体要紧啊!”听了众人的劝慰,塞翁却笑笑说:“谢谢你们,我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坏事,没准还是件好事呢。”
邻居们听了塞翁的话,都觉得好笑,他们从塞翁家出来后,便聚在一起嘲笑他:“塞翁啊,一定是好面子,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是件好事,分明是在自我安慰嘛。”
过了几天,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塞翁之前丢失的马不但回家了,还带回了一匹骏马,那匹马身长蹄大,嘶鸣嘹亮,一看就是匹好马。
邻居们听说后,一起来到塞翁家,向他道喜:“恭喜你又得了一匹马!”没想到,塞翁却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好事,也许还是件坏事呢。”“他肯定在说谦虚的客套话。”邻居们窃窃私语。
塞翁的儿子塞博非常喜欢那匹骏马,每天都会骑着它在草场上跑几圈。
一天,塞博正骑着骏马在草地上奔驰。突然,马被石块绊了一下,打了个趔趄,哎呀,不好啦!塞博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摔断了腿。
邻居们都来安慰塞翁:“你不要难过了,谁都有不走运的时候。”塞翁听了,却哈哈大笑:“谢谢你们,但是啊,我认为这或许不是坏事,还是件好事呢。”邻居们都觉得他在胡言乱语。
不久,匈奴兵入侵,官府贴出告示,通知城里所有的青年男子必须当兵入伍,到前线打仗,由于塞博摔断了腿,官员破例允许他留在家中。结果,战争结束后,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塞博却因为脚伤幸免于难。
故事赏析:
《塞翁失马》通过一个循环往复极富戏剧性故事,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如果单从哲学角度去看,这则寓言启发人们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去看问题:身处逆境不消沉,树立“柳暗花明”的乐观信念;身处顺境不迷醉,保持“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
3.塞翁失马的故事500字 篇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
古时候在边塞地区,有一个老头儿,人称塞翁。一次,他养的一匹好马突然失踪了,邻居和亲友们听说后,都跑来安慰他。他却并不焦急,笑了笑说:“马虽然丢了,怎么知道这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老头儿丢失的那匹马居然回来了,还意外地带回来一匹好马。
这事轰了全村,人们纷纷向老人祝贺。可是老头儿并不高兴。他对大家说:“这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呀,谁能料到这不是一场灾祸呢!”
几天之后,老人的独生子骑着那匹好马玩,这匹马不熟悉它的新主人,乱跑乱窜,将小伙子摔了下来,把腿摔瘸了。人们听说了,又来安慰老人。可是老人仍然不焦急,他说:“说不定还是件好事呢!”
后来,边境上发生了战争,很多青年人被征调入伍,上了前线,伤亡了十之八九,只有老头儿的儿子因为身体残废,留在家里,才侥幸活了下来。
“塞翁失马”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它常常与“焉知非福”连在一起使用,意思是老翁丢失了马,哪里知道就不是福气呢?这个成语现在往往用来比喻坏事可以转化为好事,或者用来形容虽然暂时受了损失,也可能因此得到好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延伸
【注音】sài wēng shī mǎ , yān zhī fēi fú
【出处】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人间训》
【解释】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但也有可能带来好处。即好事和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安慰语
【近义词】失之东隅、因祸得福
【反义词】因福得祸
【同韵词】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丢盔撂甲、抛盔弃甲、附庸风雅、墨守成法、虚舟飘瓦、讲经说法、不及之法、裒多增寡、腹中鳞甲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哲学道理
4.塞翁失马的儿童寓言故事 篇四
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
古时候在边塞地区,有一个老头儿,人称塞翁。一次,他养的一匹好马突然失踪了,邻居和亲友们听说后,都跑来安慰他。他却并不焦急,笑了笑说:“马虽然丢了,怎么知道这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老头儿丢失的那匹马居然回来了,还意外地带回来一匹好马。
这事轰了全村,人们纷纷向老人祝贺。可是老头儿并不高兴。他对大家说:“这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呀,谁能料到这不是一场灾祸呢!”
几天之后,老人的独生子骑着那匹好马玩,这匹马不熟悉它的新主人,乱跑乱窜,将小伙子摔了下来,把腿摔瘸了。人们听说了,又来安慰老人。可是老人仍然不焦急,他说:“说不定还是件好事呢!”
后来,边境上发生了战争,很多青年人被征调入伍,上了前线,伤亡了十之八九,只有老头儿的儿子因为身体残废,留在家里,才侥幸活了下来。
“塞翁失马”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它常常与“焉知非福”连在一起使用,意思是老翁丢失了马,哪里知道就不是福气呢?这个成语现在往往用来比喻坏事可以转化为好事,或者用来形容虽然暂时受了损失,也可能因此得到好处。
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延伸
【注音】sài wēng shī mǎ , yān zhī fēi fú
【出处】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人间训》
【解释】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但也有可能带来好处。即好事和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安慰语
【近义词】失之东隅、因祸得福
【反义词】因福得祸
【同韵词】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丢盔撂甲、抛盔弃甲、附庸风雅、墨守成法、虚舟飘瓦、讲经说法、不及之法、裒多增寡、腹中鳞甲
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哲学道理
5.塞翁失马教案 篇五
一. 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天折了。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一个中年人暴亡了。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幸。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我失去了整整—辈子。”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长寿非福也。”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他们正谈论着,不觉到达天国门前,—个声音在头顶响起:“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同学们,这个故事就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塞翁失马这个成语,但它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写下塞翁失马)
二.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读一下文章,把不会的字词句标注一下, 结合课下注释,小组讨论解决,还是理解不了的问题,一会我们再交流.好,哪个小组来说一下不懂的地方,好,你来说一下,这个小组不知道居一年的居(写下居)是什么意思,其他小组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好,后面那个同学,这个同学解释的很对,在这里是经过的意思。同学们还有其他疑问吗?都没有了吗?老师有一处疑问,想让同学们来解决一下,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中的将是一声还是四声?看你门组讨论的挺激烈,你来说一下,这位同学说在这里是四声,因为词义是带领,是个动词。.你们认可他的说法吗,好,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这个字的用法,同学们要注意区分它的读音及意思.解决了字词句,我们来看一下文本的内容,我们先一起把文章来读一遍: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同学们,这则寓言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好,你来说一下,好,谁能说的再简练一点,好,后面这位同学,这位同学说的很好,这篇古代寓言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对,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我们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写下辨证)
同学们,面对一系列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不惊?同学们可以结合他说的三个反问句来考虑一下。刚才同学们都说了很多,是的,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好像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他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乐天知命,不因祸福而悲喜,不以得失为怀。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事物应当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三.
6.塞翁失马教案 篇六
《塞翁失马》
楚江中心小学:盘满英
一、知识目标
1、能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亡 善 吊 何 遽 居 将 好 堕
髀 引 十九 以
二、能力目标
1、翻译浅显文言文,把握故事情节。
2、学会分析故事所蕴涵的辨证思想,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感悟寓言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在生活中积累智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抢答成语: 学生看图说成语,比赛抢答——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2.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六个成语,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二、读课文——检查预习,纠正字音
1、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昨天,已经要求大家回去预习课文了。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遽(jù)将(jiàng)好(hào)
堕(duò)
折(shé)
髀(bì)
弦(xián)跛(bǒ)
(2)生齐读以上生字。
(3)指明学生试着来为大家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他读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学生齐读一遍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要求字音准确
3.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要求读得抑扬顿挫(要注意停顿,要分出轻重,读出语气)。
三.读课文——疏通文意,划分节奏
1、这篇文章的重点字词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要求:小组首先组内翻译一遍课文,有疑问组员互相商量解决,然后每个同学至少提问两个字词,一人问,四人答,不能重复,轮流进行,这样每组至少要问十个字词。(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2、请各组展示自己成功解决的字词。
3、提出还未解决的词或句。(先由其他组的学生回答,答不出再由老师补充。)
4、①试着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此/何遽/不为福↗乎?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死者/十九
②指名学生试着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四、读课文——通文意,理关系,析情节
1.通文意: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2.理关系: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请指出“塞翁”、“善术者”、“其父”、“其子”、“父子”各指代谁?(如果能启发学生自己提出,并由此引起争论效果就更好)
3.析情节:此故事情节可分为四个部分,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情节各部分的内容: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4.复述故事:采用比赛形式,让学生对照图片进行复述(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
五.研读课文——提问题,探寓意
(1)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
(2)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来探究寓言的寓意。
a.教师指示思考的角度
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从塞翁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从坏事和好事之间的关系来看。
b.合作研讨,全班交流。
(1)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点拨: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从“塞翁”能沉着冷静的静观事情的变化来看(为什么他能处变不惊?)
讨论、点拨: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好像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他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乐天知命,不因祸福而悲喜,不以得失为怀。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事物应当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
讨论、点拨: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欢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
由此我们可知: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老师顺势点拨: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俗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六.联读课文——联系生活,谈体会
1.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2.讨论、小结: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2).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因为好坏、福祸、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处事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
(4).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5).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然,处逆不惊.七.积读课文——背课文,积成语 1.背读课文。
2.积累成语﹕请学生比赛列举含“马”字的成语,读记成语。
板书设计:
塞 翁 失 马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祸)
(福)
(祸)
(福)
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坦然面对
7.塞翁失马作文 篇七
记得那是三年级的上学期,我们两个班合上体育课,体育老师让我们跑步,我们都跑的特别快,谁要跑的慢就得挨罚。我光顾往前跑,没看脚下,一下子被绊倒了,手都出血了。我怕挨罚,爬起来继续跑,轻伤不下火线嘛,老师还表扬我坚强呢。到了上语文课时我的胳膊就火辣辣地疼,连课都上不了了,爸爸妈妈听说后,急忙赶到学校,用车把我送到医院里。医生一检查,说我的右胳膊骨折了,得打夹板缠绷带,给我包扎时我疼得要命。怕影响学习我吊着胳膊来到学校,看着同学们在操场上疯跑,我恨透了那节体育课,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那天下午放学时,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走马灯似地来布置作业,留的那些怕写作业的同学直皱眉头,可这些老师对我都特别关心,都嘱咐我右胳膊受伤了,就别写作业了,我敢说长这么大,我是第一回不用写作业,我真是太高兴了。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时,妈妈却说:不行,学生不写作业那行,右手不能写练着用左手写,现在就练。唉,好事竟变又成了了坏事,左手写字可真难哪,写出来的哪像字啊。妈妈让我坚持练,并说熟能生巧。还真是这样的,我能用左手写作业了,老师还表扬了我,其实表扬我妈妈才对呢。在我们班,能用左右手写字的只有我一个人,怎么样,我很厉害吧。
8.塞翁失马造句 篇八
1、我们凡事应当看开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事以后看未必也是坏事。
2、他就是因为没考上大学,才有机会闯出今日这番局面;真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呀!
3、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此刻你能够将你一向没时间看的书看完了。
4、呵呵,兄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没准,还是一件好事,你能不能别在那里哭天抹泪的瞎摆活了;还是和我谈谈,你看成不?
5、失去那份工作真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找到我更喜欢的职业。
6、他丢了旧车,保险公司赔他一部新车,真可说是塞翁失马。
7、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福祸之所依,祸福之所蕴。
8、他在比赛中的失利只是塞翁失马。
9、当你作出最严重的错误的时候,有一些好的也所以而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0、此刻人们用“塞翁失马”这个成语来安慰遭受不幸的人。
11、你没赶上那班飞机,可说是塞翁失马;因为飞机起飞不久,就失事了。
12、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祸福相依时运变,人生风水轮流转。黑夜前头黎明到,寒冬过去是春天。
13、不要对当下的逆境沮丧,因为这可能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14、有时候,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感激这两个正在受到指控的作奸犯科者。
15、失败为成功之母,不正好阐释了塞翁失马的道理吗?
16、灾祸是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7、此刻人们用“塞翁失马”这个成语来安慰遭受不幸的人。
18、这件事没办好,小石头的心里很难过,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19、可是,塞翁失马,这个危机竟让我踏上发掘灵性的旅程,我永远地感激。
2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石远知道在押解到天齐府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他暂时是安全的。
21、痛定思痛,还是那句话,既来之则安之吧,再说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没准还会有更好的事情等着我们呐!……
22、你告诉我的那个塞翁失马的故事,真的很准啊!因为当我将车子开回来时,发现破掉的大灯已经修好了!
23、失败为成功之母,不正好阐释了塞翁失马的道理吗?
24、失去那份工作真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找到我更喜欢的职业。
2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6、你也不必为丢了这份设计图而难过,所谓塞翁失马,说不定能够想出更好的点子。
27、或许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既来之,则安之。
28、灾祸是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9、这样下去也不知道是不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0、此刻人们用“塞翁失马”这个成语来安慰遭受不幸的人。
3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看看印度的攻击直升机吧,它们究竟有多少是在印度制造的呢?
32、如果这次失败是一次塞翁失马,那么同样,他也摔得很惨。
33、有一个人遗失了他最心爱的马,不料几天后,马儿自我跑回来了,身边还跟着一匹母马,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4、没想到我晚到了一步,却躲过了那场飞来横祸,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35、美国选民给奥巴马的打击,也是一次“塞翁失马”的遭遇。
36、别忘了,有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7、当丘吉尔在年的大选中落败的时候,他的妻子克莱曼婷告诉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8、你别太在意了,失去这次机会,也许是塞翁失马,你或许还有更大的机会呢?
39、不要对当下的逆境沮丧,因为这可能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40、别忘了,有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41、孙旖旎以往说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他们花了好久好久的时间,才领悟这层道理。
42、你告诉我的那个塞翁失马的故事,真的很准啊!因为当我将车子开回来时,发现破掉的大灯已经修好了!
43、他被她无理地拒绝了,我安慰他说:“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天涯何处无芳草?”。
44、没有得到那份工作其实是塞翁失马,因为此刻我已经得到一个好得多的工作。
45、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王胖子和苏哲在今日最终领悟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46、你没赶上那班飞机,可说是塞翁失马;因为飞机起飞不久,就失事了。
47、张叔叔由于错过了时间上车,却避免了那场车祸,真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48、当爹的遇人不淑可做千古典范!做儿的倒霉透顶被百世嘲笑,这就是傻到可爱的一家子!自我可是中奖的,不是塞翁失马。
49、这件事没办好,小石头的心里很难过,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50、这场暴风雨真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当你打电话来时我们困在家里。
51、失败为成功之母,不正好阐释了塞翁失马的道理吗?
52、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安知非祸。
53、他在比赛中的失利只是塞翁失马。
54、你也不必为丢了这份设计图而难过,所谓塞翁失马,说不定能够想出更好的点子。
55、他丢了旧车,保险公司赔他一部新车,真可说是塞翁失马。
56、事实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穷到最终下定。
57、我家的小狗走掉了,可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没过几天,村里的小狗都得了瘟疫。
58、可是,塞翁失马,这个危机竟让我踏上发掘灵性的旅程,我永远地感激。
59、同是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义经此一磨难,在君安城的名头又开始传递起来。
60、天无绝人之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兵者,置之死地而后生……
61、天无绝人之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兵者,置之死地而后生……
62、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你第一次没考好,如从中吸取教训,以后会考得好一些。
6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文德啊,老夫在洛阳还要待些时日方回北海,汝闲暇之时可来我府中谈坐片刻啊!
64、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虽然这次没考好,但只要从中吸取教训,下次必须能够成功。
65、你没赶上那班飞机,可说是塞翁失马;因为飞机起飞不久,就失事了。
66、塞翁失马吧,也许对我的职业生涯也有好处,这将让我更塔夫。
6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今周冠青却是真切的体会到了这句永传不朽的格言的含义。
68、也许被解雇对你来说是塞翁失马,因祸得福;也许失业正是你征服恐惧和全力以赴破釜沉舟的良好时机。
6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我这件事情没做好,但我会更努力去做。
7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看看印度的攻击直升机吧,它们究竟有多少是在印度制造的呢?
71、尽管不确定因素很多,很多资产经理正试图安抚他们的客户,并期望客户们以塞翁失马的态度来看待降级。
72、没有得到那份工作其实是塞翁失马,因为此刻我已经得到一个好得多的工作。
73、有时这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74、雷辛格认为房市衰退可谓是塞翁失马。
75、失去那份工作真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找到我更喜欢的职业。
76、张叔叔由于错过了时间上车,却避免了那场车祸,真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77、遇到很多艰难困苦的事,我们能够想一下塞翁失马的成语故事。
78、事业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79、眼前吃点亏不用太沮丧,要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9.《塞翁失马》教学建议 篇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寓言知识。
2.积累掌握重点实词虚语:亡、居、善、将、吊、遽、富、故、之、以、为、十九。
能力目标:
1.翻译课文,掌握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2.学会分析故事所蕴涵的辨证思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会寓言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在生活中积累智慧。
【教学重点】
积累重点实词虚语,掌握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式、探究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小到大读了很多书,也一定积累了很多成语,下面我们来一个成语抢答——请同学们看图说成语,看谁反应快,积累多!
出示课件一:
(出示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的图片)
2.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些成语,都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出示课件二:
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古代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读准确,通文意
(一)读法指导:
学习文言文与现代文一样,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课文首先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停顿,分出轻重,读出语气,做到抑扬顿挫。
出示课件三:
塞(sài)翁失马 其父(fǔ)曰 父(fù)子相保 此何遽(jù)....不为福乎
其马将(jiāng)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hào)骑 此独以..跛(bǒ)之故 堕(duò)而折(shé)其髀(bì)....
(二)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词句的停顿要根据意思划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其 马/ 将 胡 骏马 /而 归。丁壮者/皆/引弦/而战。
此/ 何 遽/不 为 福乎?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句读。
(四)通文意:翻译课文。
1.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要求学生对照文中的注解,仔细阅读全文,理解文意,并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质疑问难,集体探讨。(要求学生把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词句上的疑问提出来,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3.译读重点,加深理解。(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强调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注意翻译积累要与以前学过的文言词语相联系。)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靠近)(擅长)..(2)马无故亡而入胡(丢失).联系延伸:亡:亡羊补牢(丢失). 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3)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经过)(带领)..(4)人皆吊之(安慰)(他,代塞翁)..联系延伸:之:下车引之(他,代元方). 诲女知之乎(代这个道理).
其邻人之父亦云(助词,的).(5)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老汉)(就)(是)...联系延伸:为:以虫蚁为兽(当做、作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可以为师矣(成为).(6)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多)(爱好)(掉、摔)...(7)胡人大入塞,丁壮引弦而战(大举)(拉)
..(8)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因为)(缘故)(保全)...联系延伸:以:徐喷以烟(用). 以丛草为林(把). 以假乱真(拿、用).联系延伸:故: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马无故亡而入胡(原因、缘故).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9)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4.翻译课文:连词成句,教师点拨纠正。
5.总结方法,分享收获。(要求学生总结翻译这篇文言文时的方法并与大家交流分享)
(1)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也就是把一个字变成两个字(如“近”可以理解为“靠近”,“善”可以理解为“善于、擅长”。)
(2)补充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如“马无故入胡”之前可以加一个成分“他的”)
(3)根据已知内容和前后文的关系进行推测(如根据“人皆贺之”.的“贺”来推测“人皆吊之”的“吊”的含义是“安慰”,如“吊.唁”、“吊丧”。)(4)注重归纳积累,多与学过的文言知识相联系。(如“亡”字与“亡羊补牢”中的“亡”意义相同。“善”字与“英勇善战”中的“善”意义相同等。又如“之”、“为”“以”的用法等。)(5)注意区别古今异义。(如“死者十九”中的“十九”理解为“十分之九,绝大多数”)
三、再读——读通畅、知情节
(一)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放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字音准确,发音饱满。
(二)个别朗读。请一位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注意把握人物的语气。其他同学仔细倾听,及时评价。
(三)学生齐读。
(四)知情节:复述课文。
1、你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文中的几个情节吗?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板书)
2、复述故事:采用比赛形式,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复述(创造性复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四、三读——想道理、明寓意
1、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你从这则寓言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从这个故事中产生了哪一个成语?
教师提示思考的角度: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从塞翁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从坏事和好事之间的关系来看。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来探究寓言的寓意。
明确: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简要板书)
老师顺势点拨: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成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2、《塞翁失马》的故事对你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讨论交流。明确:(1).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
(2).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
(3).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五、四读——联生活,谈体会
你是否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你是如何面对的?(或你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有“塞翁失马”的经历的人?)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小结: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2.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因为好坏、福祸、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处事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4.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
5.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然,处逆不惊.六、五读——背课文,积成语
马不停蹄 马到成功 马革裹尸 马首是瞻
指鹿为马 人困马乏 人强马壮
一马当先
老马识途 塞翁失马 马齿徒增
按图索骥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七、布置作业,积累巩固
1.搜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2.把生活中你所经历或看到的“塞翁失马”的故事写下来,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祸)(福)(祸)(福)
10.失马亡羊成语 篇十
【拼音】:shī mǎ wáng yáng
【简拼】:smwy
【解释】:泛指祸福得失。
【出处】:明·单本《蕉帕记·揭柬》:“耳不闻斩蛇逐鹿,口不言失马亡羊,一任他桑田变海,海变桑田。”
【示例】:~不必太在意。
【近义词】:塞翁失马,亡羊补牢
【反义词】: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泛指祸福得失
失马亡羊 成语接龙
【顺接】:羊体嵇心 羊入虎口 羊入虎群 羊公之鹤 羊头狗肉 羊头马脯 羊左之交 羊很狼贪
【顺接】:爱礼存羊 叱石成羊 担酒牵羊 多歧亡羊 饿虎吞羊 饿虎扑羊 饿虎擒羊 饿虎攒羊
【逆接】:百无一失 怅然自失 怅然若失 怊怅若失 成败得失 瞠然自失 当世得失 得不偿失
【塞翁失马成语故事】推荐阅读:
寓言小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07-07
塞翁失马的作文01-29
《塞翁失马》的教学反思01-31
塞翁失马读后感优秀作文09-04
有成语故事的成语01-13
春天的成语有什么成语有哪些成语07-20
四字成语故事-天马行空成语故事09-12
四字成语故事-牛鼎烹鸡成语故事10-09
四字成语故事-华而不实成语故事12-10
四字成语故事-破釜沉舟成语故事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