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该怎么学

2024-07-27

初二语文该怎么学(精选14篇)

1.初二语文该怎么学 篇一

今天是大年初二,我要去姥姥家,而且,我们有一个习俗,我有三个表姨,加上我妈妈,就有四个人,所以每过一年,都要去一个表姨家,今年轮到了三姨家,听说她要给我们准备涮火锅,真的很期待呀!

早晨,我和爸爸、妈妈、弟弟要到姥姥家去了,我们刷完牙,洗完脸,梳完头,吃完饭就去姥姥家了,在去的路上我发现马路上和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的气氛不比初一差。鞭炮声,噼里啪啦,非常热闹。

到姥姥家以后,我一进门,哇!真漂亮啊!红红的灯笼,挂在屋顶两边,美丽的窗花给家里又增加了几分祥和,可爱的金鱼也给家里补足了许多生机……

我来到姥姥、姥爷旁边说:“姥姥、姥爷过年好,祝你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健康快乐。”然后给他们分别磕了三个头,这三个头表示我对姥姥、姥爷的祝福:平安、健康、快乐。同样,姥姥姥爷也给了我红包,但我长大了,不需要压岁钱了,但姥姥一再坚持,我收下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吃完午饭以后,就和姐姐、妹妹,还有哥哥,下楼放鞭炮,我们一会儿放大风车,一会儿放旋转彩色飞蝴蝶,一会儿又放轰天雷,直到把鞭炮都放没以后,我们才把游戏改为捉迷藏。……大家玩的可高兴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4点多了,我们各自回了各自的家。准备迎接明天的到来。

2.初二语文该怎么学 篇二

首先是我们绝对不能做“考点不变,题量增大”这种不科学的事情,一定要对某些考点进行删减,再补充新的考点,与时俱进,更科学地、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以及文学素养;其次,高中语文教科书必须围绕语文的工具性、文化性、应试性三方面跟进改革,且课本内容与高考考点关系更密切,而不是“教非所考,考非所学”,致使多数中学生不喜欢学语文以及教师不知道怎么教好语文,让语文在中学九大科目中一直处于“意义重大,却无人理会”的尴尬地位。

一、调整考点的建议

分值的分配方案一:作文70分;应用文10分(把原有的“病句”题融入这个考点);听说测试15分;普通话测试15分(取消原有的“拼音”题);古诗文(把原有的“正确使用成语熟语”题融入这个考点)40分;两篇必做阅读30分(文学文本15分和实用文本15分;另将“论述类文本”归入“文学文本”一类,取消“科技说明文”或将它归入“实用文文本”一类);取消“同义词辨析”题和“语言表达连贯”题。

分值分配方案二:作文60分;应用文10分(把原有的“病句”题融入这个考点);听说测试15分;普通话测试15分(取消原有的“拼音”题);古诗文(把原有的“正确使用成语熟语”题融入这个考点)45分——增加传统文化的考查;两篇必做阅读35分(文学文本20分和实用文本15分;另将“论述类文本”归入“文学文本”一类,取消“科技说明文”或将它归入“实用文文本”一类);取消“同义词辨析”题和“语言表达连贯”题。

二、完善考点与教材

(一)关于写作能力

总分增加,作文分值应该增加(180×40%=72),确保写作的重要地位;至于为何要增加应用文写作,主要是出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被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事情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应用文的功能也就越来越多了。学生毕业后,到企业、政府部门工作,都会接触到应用文,但大学里除了中文系、新闻系、行政管理系等少数专业教授应用文写作,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根本不知道应用文怎么写。高中生掌握一定的应用文写作技能,就等于掌握了一种生存技能,让他们到大学或者到社会后更好地生存。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根据社会需要以及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中学生日常应用文写作教程》,系统地介绍常用的应用文,并在高考中考查,如,社交礼仪类(欢迎词、欢送词、贺电、赠言等),海报启事类(征稿启事、征订启事、寻物启事等),便条契据类(借据、收条、领条、请假条等),家书情书类,专用书信类(介绍信、证明信、推荐信等),申请书类(入党入团申请书、困难补助申请书、辞职申请书等),对联等。以往高考中也考过不少类似的内容(如对联,书信,欢迎辞,寻物启事等等),但这些内容在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很少出现,只有在高三复习时教师才会根据考点(语言运用)粗略地介绍,学生也是粗略地训练一下。这样,应用文技能的传授就比较零散,不成系统,而且时间也很短,效果不理想。有了教科书、一定时间的训练以及高考的考查,学生就会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应用文写作,才会让语文的工具性得到更好地贯彻。

另外,为何要把“语病”这个考点融进应用文写作里?原因是“语病”这个考点考得太细,太深,也没有具体的语境,甚至有些高考题还充满争议,而语法学得太深太细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运用能力也不见得得到很好的提高。如果拿这些“语病”题去考只有小学学历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会不会难为他老人家呢?所以,为了降低难度以及提高汉语实践能力,我们应该把“语病”这种题型放在应用文写作这个考点中,考查形式是修改有问题的应用文。

(二)关于听说能力

所有人都批评目前的中学英语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可是又有多少人留意到我们语文的弊病呢?中学语文有听说训练吗?语文高考有听说能力考查吗?语言表达题是吗?错,那是书面语言表达!因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听说训练,语文的工具性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也就参差不齐,很多大学生的汉语水平甚至连那些只学两三年汉语的外国留学生都不如,这不是件令人尴尬和担忧的事情吗?所以我们要藉此良机,将汉语的听说训练加入到高中语文课本中,将汉语听说能力的考查加入到高考中。我们可以增加必修课《高中生汉语听说训练》以及《常用汉字3500字》,考试方式则与英语听说测试一样(人机对话),而且时间安排上也借鉴英语的听说测试,将听说能力的考查放在高二第二学期以及高三第一学期进行,学生可以选择在高二应考,也可以在高三应考,若两次都参加就以分数最高的那次为准,学生的考试压力也得到相应的减轻。

《高中生汉语听说训练》主要是通过系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主要包括听出说话人的观点、主旨、意图(深层意思,言外之意,话外之话)以及一语双关等等,如网络上流传的汉语八级测试题就可以选来考查学生的倾听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则是指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即时表达能力——代替原有的某些“书面语言表达题”,如让学生听一则古代幽默笑话《该来的不来 不该走的走了 我说的不是他们》,然后让他们说说故事中的主人公说话方式错在哪里(说话没有顾虑到听者的立场,就很容易无意中伤害别人,产生一些不必要误会)。

《常用汉字3500字》的考查,则是采取类似现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形式。以往高考对汉语拼读的考查只停留在“识记”,且很多词语都是生僻词,生活中很少用——学生不知怎么学,更不喜欢学,教师更不知道怎么教才有效。为了提高广大中学生的汉语水平,我们就应该在高考中增加中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内容主要是拼读汉字,段落朗读,话题作文(口头作文)等等。当然,考虑到语文教师的工作量会随着高考语文总分的增加而增加,各学校可以在高一高二年级挑选教师专门负责这两门课,这样做既可以减轻语文教师的压力,又可以增强这两门课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三)关于古诗文阅读

这些年,大家都见识到台湾语文高考题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灵活运用,在古诗文的考查上,出题者特别注重将古文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古文今用,古诗今用,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可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强大的生命力。而我们的高考题中,古诗文题则考了太多的“炼字”以及艺术手法。这些文学技巧,学生很难领会和掌握,考试时多是胡乱作答,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长期停留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层次上。而古文的考查内容则长期是“实词、虚词、句式、断句、翻译”,内容死板枯燥。

值得高兴的是,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现已有所行动了。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13年10月22日),北京市教委表示将增加语文文言文教学比重,并且提出高考语文命题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查这一条。中华书局也正式引进台湾地区高中必选课教材《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并在此基础上修订出版教材《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于今年秋季在全国多个省份的30所中学进行试点推广。

至于为何把“正确使用成语”题融入这个考点,原因是:一、这种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是“找出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形式非常死板,主要是考查记忆力,而且很多成语较生僻,脱离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二、汉语里多数成语熟语都源自古文或古人的生活经历,将它融进古诗文这个考点里,两者会相得益彰。比如,阅读全篇文言文或读了某段某句后,你想到哪个成语(熟语)?哪个成语(熟语)能概括此文、此段、此句的观点呢?对于作者的观点,你用哪个成语(熟语)来批判或补充说明呢?另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台湾的做法,要求学生用文言文中的一些具有深刻内涵的句子或所学过的古诗文名言名句或成语熟语来为某个企业某种产品做广告——这样就可以将原有的语言运用题(写广告词)融入这个考点,极大地丰富了古诗文的考试内容。这样的考查形式,既能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古文,深入了解其中的内涵,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语(熟语)的兴趣以及学生灵活运用成语(熟语)的能力,还能发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何乐而不为呢?

(四)关于现代文阅读

当前,很多省份的现代文阅读题都是一道必做题(论述类文本或科技说明文)加一道选做题(文学文本和实用文本二选一)。这就导致语文卷有三篇现代文,题量大,难度大。那我们可以删去第一道题,将第二道选择题改为“必做题”(文学文本和实用文本都要做)。这样就削减了一篇现代文,让出空间给“古诗文的考查”。当初设置阅读选做题的意图是适应新课改,体现选择性,但随着多年的实践,其弊病也逐渐凸现出来了。因为文学文本难度略大,导致很多学生从高一就开始放弃文学文本,只做实用文本,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汲取,学生对汉语表达优美、内涵丰富的特质无法体会,更无法掌握,这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同时,教科书的改革也要贴近高考,若继续“教非所考,考非所学”,语文课本会成为学生最讨厌、最容易扔掉的书本。语文课将会成为可有可无、可听可不听的“鸡肋”——通过语文课来提高学生的汉语言能力以及传统文化素养将会是一个听起来很美的梦。现在高中语文教科书最大的弊病是阅读教学不成系统。我们的语文高考大纲很有系统,可我们的阅读教学却不成系统。中学每本语文书的形式大同小异,多是按照某个主题划分为几个部分(经济、人文、时政、自然、哲思、历史等等),这样的划分使语文书更像是一本文化著作(或政治著作),而非语文教科书。分属在各个部分的文章,其涉及的“阅读专题的高考考点”可能是蜻蜓点水,也可能是重复的,还可能是毫无关联的,甚至有些教科书根本不提及,学生学完整本语文书后,其收获可能就是大概地知道课本讲了哪些内容、学过哪些文章,至于对文章所涉及的高考考点可能早就忘了——因为太零散了,或者是教师沉浸于对文章的肢解上,对文章涉及到的“阅读专题的高考考点”根本不留意。知识唯有成系统才能够被理解,被牢记,被掌握,被使用,被创新,而零散的知识则像一堆散沙,会很快被忘记,学生只能苦苦地重复学习多年,结果还是丢三落四。教非所考,考非所学,于高考无用,学生就会质问:“那学语文还有什么用?”

所以,我认为,中学语文选用文章(阅读类)的标准是文章的艺术性由低到高、思想性由浅到深,然后将高考考点分配在每本教科书上。高中语文每本书每一单元可以有五类文章(古诗文,议论文,小说,文化散文,实用文),每学期每类文章侧重某个考点。如高一上学期的小说教学,侧重“小说情节”,下学期则侧重“人物形象”;高二上学期小说教学侧重“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探究”,下学期侧重“小说的环境”——而不是现行的初中高中语文每篇小说的阅读教学,几乎都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小说的四大要素”,反反复复,高投入低回报。其他文体(包括写作教学)也可以参照上述形式选取文章和设置课后练习题。唯有对高考有用,语文教科书才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扭转语文沦为“鸡肋”的局势,才能借此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传统文化修养。

三、盼望着减负增效

英语100分,50分听力,其他内容也是50分——英语教师从此解放了,工作量可能比任何科目的教师都轻松。甚至有同仁戏言:“以后英语教师上课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放电影了,非好莱坞不放!”而高中语文教师大半的精力都放在批改作文上面,他们一般教两个班,一个班七八十人(大城市的高中或有优越条件的高中每班人数≤50人),每一至两个星期布置一次作文,一次批改作文140篇以上——又苦又累,收效也不明显。对于课改、教改,语文教师则多是有心无力。“减负”已成为语文教师心中最大的期盼。现在,北京进行高考改革,将语文的分值提到史无前例的高度,这让语文教师喜忧参半:喜的是语文地位得以极大的提升,忧的是180分背后的语文教师的工作量——无论怎么改革语文,这么庞大的分值,语文教师能工作轻松吗?语文教师的工作量会不会是除数学外其他七大科目教师的两倍以上呢?若是这样,想想都发怵。当然,有条件的中学可以扩招语文教师,可没条件的中学呢?希望改革者在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中能将对语文教师的“减负增效”考虑进去。

3.初二语文怎么学 篇三

(1)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要学好语文,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是很难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的。语文知识的积累,主要是语言的积累和词汇的积累,对于中学生来说,做笔记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

(2)养成写随笔的习惯。同学们平时要注意观察、感悟生活,有感而发地记随笔,和同学、老师、家长交流,这对提高我们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3)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做作业时应先梳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然后再做作业。平时不要过于依赖市场上良莠不齐的教辅书,放弃思考,抄袭答案只会让你的语文学习能力下降。作业书写要清楚,如犯错误一定要认真订正,切不可忽视。

4.怎么学好初二语文 篇四

例如:在背诵之前,先把这段文章分析一下,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它的内在在逻辑关系,然后把结构层次提取出来作为记忆线索,形成记忆网络。

第二、串连法。如果文章太长,读一遍需要很长的时间,你千万不要一下子就从头到尾地读和记,我们的大脑不可能一下子记住那么多内容,最后再把各部分串连起来。

例如:如背《春》这篇课文,可先背熟“春草图”。再背熟“春花图”,然后是“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最后把这几幅画串连起来,使背诵一气呵成。

5.高一数学该怎么学 篇五

要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来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学习高一数学的过程是活的,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 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 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 动。

认真听课做笔记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好的听课习惯是很重要的。当然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要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 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有目的性的记好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科学的记笔记可以提高45分钟课堂 效益。

提高思维敏捷力

如果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那是一种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避免遗留问题

6.我该怎么问? 篇六

在香港直播室的时候,每一次连线记者,我都下意识地身体前倾,直到有人提醒,“你怎么老趴着?都快钻到监视器里了!”

香港太远了,演播室太豪华了,我没法相信眼前的一切。

127个小时过去,录完周六的特别节目,走出大楼,给头儿打了个电话,“我必须得走了”。

“冷暖人生”摄制组已经在那里拍摄了五天的时间。有一个晚上,和老朱通话,他气喘吁吁,声音也有点儿不对劲。我正一个劲儿嘱咐怎么拍怎么拍,他突然说:“晓楠,你知道么,我们现在周围一片漆黑,只有一个大月亮在天上,我们正走过死尸堆。”我呆了半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个一片漆黑的地方,就是北川。

北川中学的学生们,如今被安置在宏苑宾馆的大礼堂里。礼堂外面墙上是疏散到这里的学生的名单,紧挨着它的,是一张张的寻人启事。我们拍摄的时候,有一个家长正紧张地看名单,她要找侄子。

有一个男孩子,和自己最铁的哥们儿一块往外跑,一转头,房子倒下来,巨石离他只有几十厘米,再看跑在他身后的好朋友,只剩下了一双脚。好友的家长来的时候,这画面,他一个字也没有说。

我拍他的肩膀,说抱歉,我不应该让你回忆这么残酷的时刻。

男孩儿很懂事地摇摇头。

是啊,我该问吗?我怎么能问出口?

孩子毕竟是孩子,突然而至的集体生活让他们感觉新鲜,几天之后,他们已经在用纸板铺成的大通铺上开始笑闹。每当我蹲下来,问他们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他们总是会高高兴兴地回答。于是我就更没有勇气,问出那个世上最残忍的问题:“地震的时候你在哪里?”

这句话,像一把刀子,开启生命最黑暗的回忆。

有一个女孩子,被砸在一块大石板下面,后面一个男孩子,也在瓦砾堆里。女孩儿的伤比较轻,救援人员决定先把她抬出去。当他们返回来的时候,男孩子已经没有了气息。女孩儿哭着对我说:“都是因为我……”

我抓着她的手告诉她这不是她的错,旁边的女生紧紧搂着她安慰,脸上却是微笑着的。那笑容,有一种坚定,远远超越了她的年纪。

我的采访断断续续地进行,从来没有哪次采访像这样总是长时间的停顿,有时候,我需要长长地舒一口气,才能问出下一个问题。

我该去问吗?

陪我们采访的小何介绍说,学生们现在情绪还算稳定,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初中部这一千多名学生中,只有60多位家长来认领,另外的一些父母,还没有音信。他说,他很难想象,当孩子们度过了这特殊的集体时期,当他们分开的时候,那些没有了家的,生活该怎么继续。

7.三年级英语该怎么学 篇七

在背之前首先要弄懂文章的中心内容,记叙文要弄清楚记述的事情、人物、时间、地点等等,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开始努力去背。生吞活剥式的死记硬背是没有效果的。要以文章内容为线索进行记忆。要弄懂上下句之间的内容和逻辑上的关系,而后才是语言上的起承转合。这样背课文就是因事而语,有意义地背,言之有物,背之有理。

2.所背的文章要典型

文章一旦背下就会记住很长时间甚至永远不忘,对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背要选那些真正典型而纯的文章。以完全正确和有代表性的文章丰富孩子语言资料。

3.先听后背

既然背课文是练习英语口语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在背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学语言模仿是关键,所以在背之前要先听,听要听原装正版的录音,当然推荐外籍教师的录音,这样能够学到非常地道的发音。而且要反复听,直到能够模仿得很像为止。这一个阶段是比较枯燥的,但非常有效。

4.从易到难、从短到长、循序渐进

背课文比较艰苦,特别是一开始,最是要避免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开始的时候哪怕就只是几句话也好,先要建立信心和兴趣。不要贪多,想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是极端错误的。

5.背课文一天之际在于晨

8.胖子该怎么吃 篇八

肥胖症最重要的防治措施,一是坚持体育锻炼,增加热能消耗;二是饮食控制,在保证机体蛋白质及各种营养素基本需要的基础上,使热能摄入与消耗之间产生负平衡,使体重逐渐下降,最终达到标准体重。

饮食原则

低热能膳食

总热能可根据性别、劳动等情况控制在4200~8400千焦(1000~2000千卡)。以每周降0.5~1公斤体重为宜,直至使体重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时给予维持热能。

热能控制不可急于求成,否则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及机体不适。一般应根据肥胖程度来决定热能控制程度,通常超重者可按所需热能的80%~90%供给,中度肥胖(超重30%~40%)可按所需热能的70%供给,重度肥胖(超重50%以上)可按所需热能的50%供给。

蛋白质

在控制热能减肥时,每日应至少每公斤体重供给1克蛋白质,一般可按每公斤体重1.2~1.5克掌握,尤其要供给充分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虾、脱脂奶、豆制品、禽类等。在减肥膳食中蛋白质热能比应占16%~25%。充足的蛋白质供给,可避免出现虚弱、抵抗力下降及体质下降等问题发生,也可增加饱腹感,有利于减肥膳食的坚持。

脂肪

在减肥膳食中脂肪的热能比以低于30%为宜,烹调用油以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植物油为好,应尽量减少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如肥肉、动物油脂等。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较快,能刺激胰岛素分泌,促使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而且耐饥饿性差,易诱发食欲,故应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尤其是单糖类中的蔗糖、果糖等在体内转变为脂肪的可能性很大,并能提高血甘油三酯水平,更应严格限制。一般认为减肥时应采用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每日供给量以100~200克为宜,但不宜少于50克,否则会因体脂过度动员,出现酮症酸中毒。

保证膳食中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充分供应

高纤维

高纤维膳食可减少热能摄入并产生饱腹感,有利于减肥膳食的坚持。

低盐膳食

减肥期间每日食盐摄入量可保持在1~2克,体重降至正常后可给盐每日3~5克,有利于减少水潴留,使体重下降,且对防治肥胖并发症有利。

坚持合理的饮食制度

少量多餐、避免晚餐过于丰盛,均对减肥有利。控制饮酒

因为酒精发热量较高,每克酒精可产热294千焦(7千卡)热能。食谱举例

早餐:麦麸饼干50克、豆浆200毫升;

加餐:苹果100克;

午餐:大米饭100克、芹菜炒肉丝(芹菜100克、瘦肉30克)、清炖豆腐(豆腐100克);

加餐:苹果或梨100克;

晚餐:大米饭(大米50克)、韭菜炒鸡蛋(韭菜100克、鸡蛋50克)、冬瓜虾仁(冬瓜150克、虾仁20克);

加餐:苹果100克。

全日烹调用油10克,全日热能6245千焦(1487千卡)左右。

食物选择要点

主食及含淀粉高的食物,如粉条、土豆、红薯等限量。糖果、甜点心、巧克力等食品严格限制。

蔬菜、水果、洋粉、果胶、魔芋食品等低热能食品,原则上可自由选择进食。

含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油脂、动物脑及内脏应加限制。

少食盐腌及过咸食品。

9.我想我该努力了初二作文 篇九

月考之后,一个个的晴天霹雳向我打来,成绩竟然如此的差,我的胸闷闷的,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原本自信满满的去参加考试,原本也胸有成竹的走出考场,却失望而归。我无奈的摸着头,叹着气,好想哭,真的好想哭。原以为辛辛苦苦的学了一个月,认真的听讲,认真的写作业,换来的,却仅仅是这样一个少的可怜的分数,凭什么?

外面的天气渐渐冷了下来,我无助的蹲在楼下,像一颗快要被狂风折断的小草。我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我不知道该怪谁。怪父母没有给我更聪明的头脑?怪我亲爱的朋友不仅没有督促我,反而还把我带坏了?还是怪老师没有教好我?也许,这世上只一个人能让我怪,就是自己。怪自己总是不能记住“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怪自己总是要在空闲时间里玩耍,却不愿意挤出几分钟的时间学习;怪自己总是精神恍惚,想一些不值得自己去想的`问题;怪自己有着总是改不了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坏习惯。

也许,我只能怪自己。

我努力的不够,我的付出是不可能和那些付出太多努力而我却看不到,却感受不到的人相提并论。

在风停的那一刻,我悟了。

10.初二语文该怎么学 篇十

祖国,一个令我感到无比温馨的字眼儿。每每看到那鲜红似血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蓝天之中,总能勾起我心中那一抹与祖国有关的情感。

放眼望去,现在的中国已今非昔比,一栋栋高耸入云的大楼,一套套先进的设备,一朵朵花儿在人们脸上绽放。这都体现着今天我们的祖国所取得的成就在世界上是不可藐视的。但是由今天我们祖国的`成功,我们是不是也该回首过去那些为祖国而献出自己的可爱的人儿们。是他们的付出造就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造就了今日中国在社会上的地位;让我们中国人在国际上能够昂首挺胸,自豪地说出:我是中国人!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得以延续,是和爱国主义的民族传统紧密联合在一起的。

有深入险境,以寡敌众,大胜而归的霍去病;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曹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忧患意识的范仲淹;有“精忠报国”之动人壮举的岳飞;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民族气节的文天祥。有“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之为国献身的于谦。正是他们这些仁人志士为我们中华民族翻看了精彩的一页,他们的事迹鞭策着我们前进。这些动人的历史篇章,不正是在告诉我们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在那段多灾多难的岁月里,我们的爱国志士们救亡图存所走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血的代价。他们视死如归,为国捐躯。正是这种英雄气概鼓舞着一切爱国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出一部部爱国史诗。

林泰曾这样写到:

当年丞相过桥东,

战马啸啸满路风。

万古人间留壮烈,

百年溪水泣英雄。

伤心荒涧碑犹在,

放目寒山事已空。

吊古不堪回首望,

冷烟萎草夕阳红。

他用自己的笔倾诉自己满腔的热血,而我拿起笔,却显得稚嫩无力。我此刻也不禁想起了:我又该做些什么?

我也曾想过,征战沙场,统帅百军,做像岳飞那样的大将军,统领一直想岳家军那样的军队;我也曾想过,挥毫洒墨,气宇轩昂,做一位像文天祥一样的词人,用笔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也曾想过,自己出生在那战火连天的年代,做一位像毛主席一样的领导者,领导中国人打江山……可是,我能做到吗?

如今,“东亚病夫”这个称号已经离我们远去。那么,在如今社会安宁的年代里,那么,我们又可以用怎样的方式爱国呢?我陷入了沉思……

也许,你会说:我们现在还只是个孩子,一个孩子而已,能为祖国做什么?是啊,我们只是个孩子而已,能为祖国做什么?

不能吗?不然,我们虽然只是个中学生,我们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做那些让世界垂青的事,但我们可以低下头去,看看自己身边的小事。

我们的身份是什么?学生。对,那么学生的职责是什么?好好学习。

作为学生,如果我们好好学习,那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祖国的热爱呢?目前,我们祖国最缺少什么?不正是一些有能力,有才干,有智慧的人才吗?也许现在我们离这一步还很远,可是我们每日的刻苦,每日的学习,不就是为了那一步而打下基础吗?所以,我们现在的刻苦与努力,就是一种爱国。我们在为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而作准备。今日,我以我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我希望将来,中国能以我而感到骄傲!你根本不用找寻任何特殊机会,你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献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爱国,就是这样。

11.急诊该怎么看 篇十一

莫把急诊当门诊

急诊、门诊有何区别?许多人可能认为,只是一字之差、一墙之隔,“走错门”没有关系。其实,急诊有时是生命跑道上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弥足珍贵。急诊科与医院里的其他科室不同,急诊科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天24小时连轴转,投入的医疗资源非常多。而且,临床工作3年以上的医生才有资格进急诊室,且要求其医术比较高超、全面,反应迅速敏捷。

有些患者怕门诊人多排队.就挂急诊走捷径:有些白天工作忙没时间看病的患者,也趁晚上休息时间来看病;甚至有的患者连配药也挂急诊。这固然方便了患者就医,却也让原本就紧缺的急诊医疗资源更加紧张,以致在面对一个真正有危险的患者时,医生往往拿不出更多的精力来应对。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例,从进入急诊室算起,到医院各科室紧密配合完成开胸手术放入支架,必须要在90分钟内完成。如果此前有10个感冒患者在慢悠悠地看急诊,就有可能抢走该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希望。

哪些病人需要看急诊

那么究竟发生哪些情况时需要挂急诊科?专家建议,发生以下六类情况时,应该迅速挂急诊科:

1.高热是最常见的急诊情况之一。一般腋温在39.1℃-40℃则称为高热,41℃以上时则称为超高热,造成高热的原因既有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也有非感染性疾病。

2.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是最易造成死亡及各种后遗症的急症之一。一旦突发心脑血管疾病,错过黄金抢救时间,发生死亡的概率很大。因此,一旦出现喘憋、胸痛、短暂晕厥、头晕等情况时,务必及时送急诊。

3.急性创伤既可以造成软组织伤害、骨外伤,也可以伤及内脏甚至颅脑。造成急性创伤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交通事故、坠落伤、机械伤、锐器伤、跌打扭伤等。

4.急性中毒与吸入、服用或者接触毒物有关。比如工业原材料、农药、动植性毒物、食物性毒物等,多起病急骤,病情严重。中毒后表现也各不相同,可表现为急性皮肤症状、呼吸急促甚至昏迷等。

5.急性腹痛常由腹腔内或腹腔外器官疾病所引起.常见的有腹膜急性发炎,通常由胃、肠穿孔所引起:还有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尿道结石、胆结石,甚至急性中毒引起的症状等。

6.急性呼吸困难也是急诊常见症状之一。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急性心衰、急性肺栓塞、气道异物等,另外,喉管、气管、支气管等部位的炎症、水肿等均可引起呼吸困难。

除以上六类紧急情况外,所有新发、突发的疾病,尤其是在病情不明确时,都建议先到急诊就医。相反,慢性病患者和病情不紧迫、不严重的患者最好去专科就医。

及时抓住身体警讯

通常情况下,如果遇到比较严重的意外伤害,如车祸等,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要去急诊救治。但当一些生命体征发生改变时,则未必人人都懂得到急诊求助了。像神志、呼吸和脉搏这三大指标,如果出现神志不清、昏迷、呼吸困難,呼吸突然变得缓慢或者急促,脉搏突然变得很快并伴有心悸或变得很慢,甚至摸不到脉搏,这些情况下都必须马上将患者送到医院急诊科抢救。

如果突然出现胸闷、心悸、胸痛、背痛、憋气、气短等症状,持续数分钟不缓解:原有已知的心脏疾病、原有症状加重或新出现胸闷、憋气、心悸等症状:出现血压明显升高;发作性头晕、黑噱、晕厥等症状:明显的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均需到医院急诊科就诊,以明确是否出现心脏急性情况。

火速赶往最近大医院

专家提示,如果病情紧急,应立即到邻近的医疗水平较好的大医院看急诊。因为时间对重大伤病的预后极为重要,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昏迷不醒、持续高烧、大出血、严重外伤等,要毫不犹豫地送至最近的大医院。

大医院技术力量强,医疗设备先进,抢救药品齐全,能及时有效地抢救生命。了解患者病情的家属应陪同前往,患者服用的药物也应带到医院给医生参考。如果症状迅速恶化,或者觉得自己前往医院不便或会加重病情,最好打120急救电话,让医务人员上门来接。此外,为了能保证急诊过程的顺利,最好随身携带病史资料单,列出正在服用的药物及过敏药物,以利于医生正确诊治。(本刊综合)

12.该怎么做教案 篇十二

梁平县福禄小学 刘黄建

【教学目标】

1、借助表演读懂故事。

2、在交际中做到:说清楚、听仔细。

3、在生活中学会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讨论得出做错事情时要诚实承认错误,请求家长的原谅,学会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难点:面对生活中做错的事情,该怎么做?诚实承认错误反而被爸爸打,我们还该不该诚实? 【学生分析】

这节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平时学生生活中极可能遇到的事情,因此,学生会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但受到学生思维能力的限制,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不要就事论事,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思考、表达。【教学理念】

“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要把生活搬进课堂里来”,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似的感觉,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方法】 合作讨论法、表演法。【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你们每天放学回家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呀?(生说,师点评。)有的同学回到家最喜欢看电视了,特别是动画片。今天老师就来考考大家,好吗?

出示近几年热播动画片剧图,让学生说说每部动画剧的题目。

二、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1、导入:今天小松回到家正准备打开电视,却不小心把爸爸心爱的花瓶打碎了,爸爸快回来了,如果你是小松该怎么做呢?

(板书:该怎么做)

2、小组展开讨论。要求:

听话听仔细;说话说清楚。

3、点名回答。

4、让学生选择最好的方法。

三、出示转折,激发讨论

1、出示图片,了解小松是如何做的。小松如实地告诉了爸爸,却被爸爸打了一顿。

2、“如实”是什么意思?

如实:把事情的实际情况真实地告诉别人。

3、小松诚实地向爸爸承认了错误,却被爸爸打了一顿。小松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爸爸的这种做法对不对?

4、小组讨论。

5、面对爸爸的这种做法,你们认为小松该不该原谅爸爸?小松该怎么做呢?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观看一个视频。

(播放视频《我有一个好爸爸》。)

6、小组讨论、交流。

7、小组汇报交流。

8、表演故事情节。

小组推荐表演,重点突出承认错误的态度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8、理解爸爸责打是值得原谅以及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在生活中爸爸都是非常辛苦的,每天努力地工作赚钱供我们读书、给我们好的生活,关心我们的成长。爸爸偶尔发火打我们值得原谅。打我们是为了让我们记住这个教训,让我们以后记住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我们应该原谅爸爸,还是该诚实地向爸爸承认错误。不过老师要提醒同学,万一我们的爸爸是个急性子,爸爸情绪很激动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尽量走开,以免受到很大的伤害。

9、出示课前调查的结果,体现诚实的主要性。

最近,老师在我们班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有92%的家长对于孩子承认错误都是不会打小孩的,只有8%的家长是比较冲动而打孩子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爸爸都是处事比较冷静的。

四、拓展延伸

假如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做呢?

1、在商场买东西付钱后,发现收款的阿姨多找你二十元了,你该怎么做?

2、如果跟同学们约定去踢球,结果自己忘记了,没有赴约,你该怎么做?(请两位同学把这个生活例子和该怎么做表演出来。)

3、如果你在学校里不小心撕烂了同学的书本,你会怎么做?

五、总结回顾

(出示诚信图片)

同学们,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具备这种好品质。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诚实做人,做一个好孩子!

六、板书设计

13.初三化学该怎么学 篇十三

首先,要学会看目录,以帮助自己建立化学章节概念,初步了解化学知识体系。

其次,概念的学习按逻辑方法。靠死记硬背,很容易混淆概念。如学习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按逻辑学,化学变化=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物理变化=变化+没生成其他物质,重点理解是否生成其他物质这些关键词,这样,不仅能简化概念的记忆点,也容易把握住两种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学习物质应学会分析每章、每节的知识点,学会看标题,逐步进行分析,形成知识模块,为化学知识的迁移性学习打下基础。如第一章的《空气 氧》,第二章的《水 氢》;对照这两大体上从氧气、氢气两种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用途建立知识模块来系统地学习物质。

14.销售数字该怎么看 篇十四

企业对销售人员的管理一直是一大难点,很多企业老总在谈起自己的销售团队时,往往是既爱又恨:爱是因为他们是产生销售额的主力军,没有一支强有力的销售队伍,就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自己的市场开发和营销战略;恨是因为销售团队常常缺乏纪律,不像生产部门那样有很多管理流程,有时难免觉得销售团队像一盘散沙,很难管理。为此,很多企业都制定了形形色色的销售奖惩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真的有效吗?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如有一个销售团队,每一位销售员每周的销售指标是要卖出15件产品。销售经理为了提高销售额,暗暗决定:对每一位销售员的每周指标达成率进行统计,如果销售额小于13,就会在周会上批评那位销售员;如果完成销售14、15或16,就不采取任何行动;如果销售额大于17,就在周会上进行表扬。同时,这位经理还把自己采取的行动和销售员下一周的业绩表现都记录下来。一年下来,销售经理将其中一位销售员小张的销售业绩和自己对他采取的行动关系用副栏“采取行动后下一周的销售业绩”呈现出来。

据此,我们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张经不起表扬,因为受到表扬后销售额就会下降,而受批评后销售额就会增加,因此,要对小张进行更为嚴厉的批评。事实果真如此吗?运用统计学中画控制图(Control Chart)的方法,我们能发掘出数据背后的真相。

副栏“小张的周销售额控制图”呈现的是小张全年的周销售额。图中绿色与红色实线是每次表扬或批评的标准线。不难看出,小张所有的周销售额数据都落在了上、下标准控制线(蓝色实线)以内,符合稳定流程的条件。

*编者注:控制图又叫管制图,是对生产过程的关键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并监测过程是否处于可控制状态的一种图形方法。图上有中心线(Central Line,CL)、上控制线(Upper Control Line,UCL)和下控制线(Lower Control Line,LCL),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UCL、CL、LCL统称为控制线(Control Line)。中心线是所控制的统计量的平均值,上下控制线与中心线相距数倍标准差。若控制图中的描点落在UCL与LCL之外,或描点在UCL和LCL之间的排列不随机,则表明过程异常。

通常我们在统计学中所说的“稳定流程”是指所有的数据都处于随机变动的状况。一个稳定流程中,各个数据点的变化是基于大量随机因素变化的,而每一个特定因素只起了微不足道的作用。也就是说,没有哪个简单的因素(批评或表扬)是造成小张每周销售额变化的原因!

小张的周销售额控制图显示其销售业绩是个稳定的流程,所以问以下问题就非常不明智:

为什么第13周的销售额这么低?

为什么第28周的销售额可以做到那么高?

如果销售经理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调研”上述问题的答案,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根本改善不了小张的销售业绩。

事实上,我们不仅可以从控制图上的数据,得出“小张是个很稳定的销售员”这一结论,而且根据统计学中关于稳定流程的理论,我们还隐含了一个假设:小张在受到销售经理的表扬或批评后,其实并不为所动,否则小张就会人为地采取一些“纠正”行动,这样一来,控制图中所呈现的流程就不会这么稳定了。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做到像小张那样,被上司数落后还无动于衷呢?假如小张是个非常勤奋又努力工作的销售员,但他却不知道该如何进一步提高销售额,在第8周和第9周连续受到上司批评后,他会做什么?“聪明”的他会将销售业绩好的那一周产品悄悄“藏”起来,放到销售不好的那一周去发货,以避免再受批评。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小张不再受到批评,可公司的总销售额并没有增加,而且客户还会抱怨交货不及时。而最关键的是那位销售经理非但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何处,甚至还以为自己的方法行之有效呢!

从这个案例我们学到什么呢?作为管理者,我们每天、每月、每年要开无数业务会议,在那些会议上我们讨论了无数文件,问了无数问题,做了无数决定,又分派了无数任务。这期间,我们有没有扪心自问:自己问了正确的问题吗?自己的决定正确吗?如果我们没有对大量数据进行控制图分析,我们是否也会得出“小张经不起表扬”这样错误的结论呢?

所以,我们在做决定和制订行动计划的时候:

不要——基于一个单一的结果;

不要——基于对两个结果的简单比较;

不要——只是简单的询问为何这个结果和那个结果不同(为何两周的销售额不同);

要——将结果数据放入控制图中加以分析;

要——当控制图显示流程有改变(不稳定)时,找出引起流程改变的根本原因;

要——当流程稳定时,打消想问“为什么两个数字不同”的念头。

当我们的知识存在局限,或者暂时找不到问题的成因时,往往会用固有的经验或是“道听途说”来对问题做假设。每当此时,希望各位能想起上面的案例,牢牢记住“这两件事(两个数字,两个成品……)不同一定是有原因的”这句话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错误的!

上一篇:《海贼王》的观后感作文下一篇:小学作文动物描写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