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14篇)
1.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 篇一
文章标题: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为民办实事演讲稿
倾心相助架桥梁,真心为民办事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评委,下午好!
我是来自**区**社区的劳动保障协管员——**。我演讲的题目是:倾心相助架桥梁,真心为民办事实。
在演讲之前,请允许我先讲一个本人亲身经历的事。一次,乘公共汽车,车上发生了争吵,一位中年男子占着“老弱病残孕”专座不让,丝毫不理睬边上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当乘客中有人指责该男子时,他竟然骂骂咧咧,出口就说“我下岗,谁来管我?谁来让位子给我?”车厢里一时间都安静了下来,不愿再与这位男子计较。……[找材料到好范文 fwsir.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情,但在我一个劳动保障协管员的心里,却总感到不是滋味。
老百姓要安居乐业,根本前提就是实现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许多下岗失业人员,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迫切需要帮助。他们仅靠领取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或“低保”补差维持生活,成为城镇中最为困难的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促进再就业,去除心态不平衡和消极情绪,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维护社会稳定,这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可以说,千方百计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
在工作起步阶段,街道的领导给了我热心的帮助,鼓励和支持。特别是我在走访建档登记造册的工作中,必须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要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情况尽量做到“四清”,即家庭情况清,经济收入清,技能水平清,就业愿望清。另一方面,社区建立用工岗位信息库,充分利用各类社区资源,广开渠道,广交朋友,多方联系,获取就业信息。在我们社区日常工作中,特别注重那些社区的企业单位经理,私人业主及居民家政需求信息的积累,并将这些信息输入到我们社区服务中心信息库中,为日后帮助再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社区周建良、张有芹夫妇,两年前双双从工厂下岗。更为困难的是,夫妻俩一个患有肝炎,一个有风湿病,不能干重活。家里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家境困难可想而知。社区领导知道后,决定把这一家作为重点帮困对象。为他们介绍工作前前后后跑了有十多次。但用人单位一听“肝炎”一听风湿病,双手一摊,爱莫能助。但是工作人员并没有气馁,在偶尔的一次居民来访当中知道对方是一位企业老总,我们就及时把周建良夫妇的情况告诉了他,没想到老总当时就说让他们明天就去单位面试。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由于我们的锲而不舍、我们的努力与真诚,终于使他们夫妇俩实现了再就业,并且通过多方协调,他们的女儿也办理了特困生的手续,减免了学杂费。
近几年,随着苏州市**区的大开发、大动迁,大批征土失地人员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他们就业愿望强烈,劳动保障工作任务增多,压力加重,难度加大,要求增高。
55岁的顾金坤一家,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的妻子双目失明,基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女儿又在苏州轻工技校上学,每年学杂费、生活开销少说也得好几千元。就是这样一个城镇最低低保户,当初仅有的财产就是三间平房,破旧不堪。社区领导多次协商研究,为解决顾金坤就业问题奔波忙碌,而我作为一名社会劳动保障协管员也参与其中。大家想方设法,寻找门路,终于为顾金坤这位五十五岁的失地农民安排了保洁员的工作岗位。尽管生活仍比较困难,但他们一家三口终于有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收入,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和希望。
像顾金坤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43岁的沈建珍,大字不识一个的失地农民,左手残疾,生活没有着落,58岁的夏金坤,丧偶,一个人要抚养一儿一女两个上学的孩子。对他们的生活困难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论刮风下雨,不管寒冬酷暑,心里放不下的就是他们那焦虑的神情,更为孩子们为生活,为求学而充满期盼的眼神而感到沉甸甸。安排一份保洁员的工作,尽管不起眼,但在我看来,都无比欣慰。尽管换来的也许只是一句轻轻的“谢谢”。
从事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已有三年,今年以来,我又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劳动保障协管员,个中滋味,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工作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时常遇到一些失业人员、用工单位的误解与非议,又让人感到满腹的委屈,有时甚至动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随着对国家劳动保障进社区及充分就业政策的理解,看到更多的失业下岗人员就业、再就业的笑脸,还有领导、同事的关心与鼓励……我越发感到自己从事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越加觉得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
一位哲人说得好,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每当我看到社区一个又一个失业人员,重新获得就业的机会,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满足,仅仅去年一年,我们就为
2.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 篇二
一、规划投入机制
规划投入机制是确保社区学院建设所需物质资金的根本保障。只有把社区学院建设纳入国家、地区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 建立社区学院建设的稳定规划投入机制, 城市社区学院的建设才能有可靠的物质保障。 (1) 逐步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 为社区学院建设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按照建设公共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各级政府应逐步加大对社区学院建设的资金投入, 增加公益性、社会性、服务性的支出。 (2) 建立社区学院办公教学用房保障制度。按照城市规划和社区划分的要求, 配备社区学院办公、教学用房, 确保社区学院有址办公、有地办学。 (3) 多渠道筹措社区学院建设资金。建立“财政支持为主、费随事转、彩票资助、联点扶建、有偿服务、社会赞助”等多元化的社区学院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制定严格的制度, 保证社区学院建设资金的正常使用。
二、领导组织机制
领导组织机制是从根本上保障社区学院建设的领导和管理机制。社区学院建设以领导干部为主要决策系统和协调管理系统, 领导干部的认识水平和人格素质关系和谐社区学院建设的成效。要使领导干部在和谐社区学院建设中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担负起整个社区学院建设的决策、指挥、控制、检查、督促责任, 带动人民群众推进社区学院建设, 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领导组织机制, 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领导、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工作站广泛参与的社区学院领导组织体制和工作体制。 (1) 建立社区建设领导组织体制。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 把社区学院建设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要建立健全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社区学院建设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责任机制,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2) 健全社区建设工作机制。社区学院建设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能, 落实好建设社区学院的各项任务, 形成推进社区学院建设的整体合力。 (3) 制定发展规划。把社区学院建设工作纳入社会事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制定规划要立足长远, 具有前瞻性;实施计划要着眼现实, 注重可操作性。按照“总体规划, 分步实施”的原则, 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 突出重点, 推动社区学院建设的深入发展。
三、法律规范机制
法律规范机制是推进社区学院建设的法治保障, 包括推进社区学院建设的人大立法、法规、政策、规章和行为规范。 (1) 人大立法是最基本的保障。在推进社区学院建设的各项保障机制中, 形成法律规范机制是十分必要的。社区学院建设的机制必须法制化, 使社区学院建设获得法律的保障。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在社区学院建设中的立法作用, 是社区学院建设保障机制的法律保证。 (2) 法规、政策、规章与人的行为规范。社区学院建设保障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建设, 就是社区学院建设的法规、政策、规章和人的行为规范的制定。根据社区学院建设运行的需要, 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规章和人的行为规范, 是社区学院建设的重要保障。 (3) 奖励制度。建立严明的赏罚机制是法律规范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赏罚机制是通过利益导向体现价值导向的关键中介。社区学院建设的奖励制度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需要在社区学院建设过程中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不断制定、补充和完善。建立社区学院建设工作队伍的奖励机制, 进一步完善评比表彰先进的奖励制度。
四、人才激励机制
人才激励机制是推进社区学院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必须加快社区学院人才培养,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社区学院工作者队伍。创新制度, 推进社区学院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1) 建立社区学院工作制度。职业化、专业化是发展社区学院的基本前提。要解决社区学院人才的职业定位和社会角色问题, 就要把通过国家考试的社区学院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管理, 推行社区学院专业岗位职业资格聘任制度, 建立社区学院人才考核评估制度。 (2)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选聘一批又一批年轻化、专业化、组织协调能力强、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和热心于社区学院建设和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充实社区学院队伍, 进行教育培训。根据实际情况, 不断推进社区学院工作者岗位教育和培训工作, 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学院工作者培训制度, 使社区学院工作者树立服务意识, 掌握专业知识,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五、检查监督机制
检查监督机制是推进社区学院建设各项保障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社区学院建设的各项活动和工作, 如果没有检查和监督, 就不能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切实的改进和完善。检查监督机制渗透在社区学院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是社区学院建设向更高过程和更高目标迈进的重要临界点。 (1) 检查监督机制的内容。检查监督机制的内容一般包括两个环节。一方面, 正确检查和评估规划实施的状况及实施的结果。另一方面, 要认真分析研究实施结果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及原因。此外, 还应明确检查和评估包括对原定的发展目标和各种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的检验。根据实际情况,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 如果既定目标和规划自身存在问题, 应当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审批权限, 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如果既定目标和规划是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 就应当加以坚持和维护, 要求继续切实执行。 (2) 检查监督机制必须配备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社区学院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 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遵循客观性、全面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评估指标体系不仅有整体性的, 而且有部门性的;不仅有结构性的, 而且有功能性的;不仅有各种“硬件”指标, 而且有各种“软件”指标;凡是可以量化的指标, 都要把它量化。
六、环境适应机制
环境适应机制是社区学院应对外界变化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及时获取信息、整合资源、调整战术的流程体系, 目的在于及时把握市场需求, 预测发展方向, 提供满意服务, 引领教育创新, 实现持续发展。 (1) 社区学院把社会需求作为自己的发展定位和动力源泉, 根据社会公众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服务策略, 在学院内部建立环境适应机制, 表现为“主动地谋发展”。在学院的办学定位和战略决策上遵循“四个客观”的要求, 即“社会的客观需求”、“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和“教育的客观规律。” (2) 社区学院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关系网络, 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 积极争取政府机构和社区群体的信任与支持, 形成合力;积极参与社会学术团体活动, 获得专业学习与交流的机会。通过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建立的位置效应, 对关系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进行参与和控制, 从而为学院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更大的竞争优势, 为学院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七、严密质保机制
质保机制是指社区学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确定的对影响教育服务质量因素进行监督与控制的流程体系。社区学院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只有一条:“以过硬的质量建立良好的信誉;以良好的信誉吸引充足的生源;以充足的生源保障丰富的财源;以丰富的财源支撑更优的发展。”因此, 建立严密的质量保障机制非常重要。它要求对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精心设计, 社区学院中所有人员都要参与质量管理, 树立质量观念, 并担负质量责任。建立严格精密的质保机制, 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明确教育质量的涵义, 分析影响教育服务质量的各种因素。 (2) 建立质量责任制。要围绕质量因素对学校各个部门进行职务分析, 规定各个岗位人员的质量职能, 明确质量考核的范围、标准、时间和方法。只有实行明确的质量责任制, 才能做到事事有人管。只有人人有专责, 办事有标准, 工作有检查, 才能建立起稳定而严格的质量工作秩序。 (3) 坚持“过程”和“系统”统一的原则, 控制好每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输入和输出, 让每一个系统都处于受控状态, 提高实现质量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是ISO9000标准的两个相关的原则。过程方法是“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 而系统方法是“将相关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并管理”。控制好了每一个过程, 就控制好了一个系统。
八、优秀文化机制
社区学院的内涵提升离不开团队文化的建设, 一个良好的团队文化, 能有效“引领团队的努力方向”、“规范领导的行政行为”、“统一员工的教育思想”、“指导学校的办学实践”和“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社区学院文化是师生员工共享并传承给新成员的一套共同的愿景、价值观和使命。它代表组织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它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载体, 通过员工的认同和行动, 形成具有磁力场效应的辐射影响。 (1) 让学校员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形成学校合理的制度文化链:“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培育传统;传统积淀文化;文化润泽制度。” (2) 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宗旨, 尊重人、服务人、成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 倡导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管理, 为教职员工的发展搭建平台, 以人才的合理充分利用为基点, 形成一种文化氛围。
九、稳健人才机制
稳健人才机制是社区学院人力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制度安排, 包括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1) 要建立完善的劳动保障体系, 解除员工特别是教师的后顾之忧, 提高教师的职业稳定感。能由政府提供保障的, 要尽力争取并以合约的形式确保这些权利得以落实。政府保障尚不到位的, 要给员工明确的保障承诺, 签订合约, 并扎实付诸实施。 (2) 要建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政策, 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把教师的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与自我改造紧密相连, 与学院发展紧密相连, 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 着力打造“个体素质较高, 群体结构合理, 富有创新精神”的稳定而又活跃的专业团队。 (3) 要建立以能力和品德为核心的人才评价制度。凝聚教育精英, 倡导精诚协作, 鼓励革新创造, 不断发挥个人潜在的创造力, 提高学校集体的创新能力。
十、超越成长机制
社区学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不断超越自己, 挑战自己的极限, 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 建立自我超越的成长机制。自我超越的成长机制是社区学院通过不断理清自身所处的位置, 在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张力中, 经历的一个态度转变、观念更新、方案完善、实践摸索、群体互动的连续演化过程。 (1) 改变假设, 变通心智, 开创战略思考的新途径。和科学探索一样, 学院 (下转第105页) (上接第99页) 组织的自我超越可以从改变假设开始。 (2) 观察倾听, 克服缺点, 在不断改进中走向卓越。“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要尽可能多地听取不同意见, 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真正做到“闻过则喜”、“集思广益”、“见贤思齐”、“从善如流”。 (3) 言信行果, 赢在执行, 以行动提升业绩, 推动组织走向卓越。
摘要:确保社区学院的良性循环发展, 必须建立社区学院完善的保障机制。社区学院的保障机制包括规划投入机制、领导组织机制、法律规范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检查监督机制、环境适应机制、严密质保机制、优秀文化机制、稳健人才机制, 以及超越成长机制, 等等。作者就目前社区学院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以保障社区学院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社区学院,保障机制,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仲红俐.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保障机制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03.
[2]刘尧.社区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功能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03.
[3]信红娜.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 2011.
[4]周丹, 李晓辉.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1.06.
3.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 篇三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弱势群体 保障机制 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社会成员因不能适应这种异常剧烈的分化而被迫重组,成人弱势群体“弱化”的趋势日益显化和突出,引发了系列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公平的普及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救助是改变弱势群体现状最强有力的武器。本课题研究以永州市若干县区的社区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农民、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障人士等成人弱势群体)为调研对象,分析成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的现状。
1.研究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的意义
1.1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越是偏远的县区,弱势群体的教育越是难以保障。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如何保障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途径。如果弱势群体被排除在教育的大门之外,那么教育根本无法在社会上起到应有的作用,只会为社会埋下越来越多的隐患和不安定因素,造成社会矛盾重重。
1.2有利于自身能力的提高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
弱势群体亦是人类社会群体的组成部分,他们大多数都有家庭,有为了自身和家庭生存生活的压力和动力。教育一直是基层社会人们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教育基本上成为他们摆脱困境最关键的出路。实现社会资源公平调配,一直是社会和谐追求的物质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弱势群体必须也应当接受教育,甚至是良好而全面的教育,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改善家庭困境的现状,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2.关于湖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的调研
此次我们选择了4个县区的若干社区进行了调研,总的来说,其中有2个社区所处的县区经济条件较好,多数农民工是在广州沿海等地务工,经济压力较小;有3个社区所处的县区经济条件较差,其中有1个社区是新设社区,是整合了周围几个村子建成的,无论是社区的设施还是社区工作人员,都显得有些相形见绌。具体的调研情况如下。
2.1社区弱势群体的人数占该社区的人口比例
由表格数据可知,农民工、农民是成人弱势群体的主力军。
2.2社区弱势群体现有的教育方式及主要项目
经调查可知,最普遍的项目是盲人按摩等针对残障人士的教育培训,占成人弱势群体主力的农民工、农民很少有实用的教育培训项目。
2.3社区弱势群体的教育效果(满意度)
由数据可知,因项目针对残障人士的较多,所以残障人士愿意再次选择学习培训,其他的则很不理想。
2.4社区弱势群体对目前社区提供的教育形式的建议
3.结语
从调研可以看出,政府在保障成人弱势群体的教育方面,手段单一,效果有限,尤其受到当地经济条件的决定性影响,政府支持显得单薄而收效甚微。在经济条件差的社区,投入甚少,社区人员“自身难保”,弱势群体的教育更加难以保障。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方面,现状不容乐观。
参考文献:
[1]纪永回.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素质提升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13(11):46-47.
[2]陈乃林.基于社会治理视角的社区教育管理创新路径选择[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60-61.
[3]丁红玲.社区教育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职教论坛,2013(33):97-98.
4.劳动保障协管员个人工作总结 篇四
从事协管员工作以来,在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领导下,在我们劳保所全体同事的帮助支持下,使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一定程度的提高。
工作中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踏实肯干,任劳任怨, 不迟到不早退,尽心尽责的认真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和一些临时性工作。能够尊重领导,团结同事,虚心接受领导和同事们的批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和加强自身修养,积极维护劳保所办事大厅的服务的窗口形象。
按照我们劳保所的工作分工,我除了完成劳动保障监察的各项工作以及所包辖区企业的日常巡查工作外,还要负责劳保所和劳动保障监察内勤工作。
1、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我和同事对我们分包辖区内的用工企业进行单月巡查和不定时抽查,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和用工情况,并于每月15日前,完成所包辖区内用工企业工人工资支付花名册报表的填报工作;做为监察大队协管员支部的党员,和局里的同志一起参加了市委党校组织的为期三天的党员培训;对所包辖区内的企业进行走访巡查,并下发米村劳动保障所文件《关于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和执行2017年最低工资标准大检查活动的通知》,宣传政策;12月对多家企业进行逐个巡查走访,适时了解了企业的工人工资支付情况和用工生产情况以及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并现场拍照,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存档。
2、劳动合同的备案工作和劳动合同解除工作。完成我镇辖区内用工企业的劳动合同备案手续,为企业办理了个别员工的劳动合同解除手续。
3、内勤工作。每月16日前电脑录入我镇工人工资支付花名册和巡查台帐,并上传至大队邮箱;劳动合同备案花名册的电脑录入以及劳保所的各种简报、学习参考、各种材料文件的打印等工作。身为办事大厅的一员,不但要做好日常的工作,还要协助完成好居民养老和城乡医保工作等,今年是城乡医保合并的第一年,大厅的群众特别多,及时为群众解答问题和热心耐心为群众服务。
3、临时性工作。协助完成自已所包两个村村民医保的信息采集工作;协助完成所包两个村贫困劳动力基本情况调查工作和全民参保未参保人员的信息认证工作;参与到市就业局为全镇9个贫困村“三单联动”的培训工作等。
5.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 篇五
八渡镇人民政府
关于聘任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的通知
各村民委、镇属有关工作部门:
为加强我镇农村社会劳动保障服务工作,顺利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水平,建立村级劳动保障服务队伍,经研究,决定在各行政村聘任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聘任的劳动保障协管员
(一)赶乃村劳动协管员:李进平
(二)伟东村劳动协管员:李 虓
(三)新花村劳动协管员:黄朝凤
(四)者弄村劳动协管员:陆命江
(五)团丰村劳动协管员: 何汝安
(六)八度村劳动协管员:李仕龙
(七)乃言村劳动协管员:黄安基 骆廷荣
(八)八达村劳动协管员:李显贵、黄光元
二、岗位设置及工作职责
(一)岗位设置
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在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并签订上岗协议,村“两委”负责使用和日常管理,统一由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进行考核备案。上岗协议一年一签,考核合格后按规定续签协议。
(二)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工作职责
1、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2、负责辖区内人力资源情况、劳动力就业失业情况、用人单位用人情况等调查统计,建立健全各类登记台帐和上报相关报表;
3、负责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相关工作;
4、负责在辖区内发布就业岗位信息;
5、负责职业技能、劳动预备制等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宣传、联络以及优抚安置、农村低保、社会救助的调查统计等工作。
6、办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一二年六月十二日
主题词: 劳动保障 协管员 聘任 通知 抄 送: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八渡镇党政办公室 2012年6月12日印发
6.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 篇六
一、考试科目
2011年全市招聘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笔试科目为《劳动保障监察综合业务基础知识》,该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实行闭卷、纸笔测试。
二、考试内容
分为三个部分:
(一)公共基础(分值40分)
时事政治。包括: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
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马列主义一般原理;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和党的基本路线,市场经济,民主与法制;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义。
公民道德建设。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
武汉市情。包括:武汉市地理、历史、人文、经济等基本概况。
基础法律知识。包括:法学概论、宪法基本理论、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民法通则、刑法。
(二)劳动保障监察专业基础(分值40分)
劳动法。包括:就业管理、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集体合同和劳务派遣、监督检查、法律责任。
社会保险法。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费征缴、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经办、社会保险监督、法律责任。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包括:劳动保障监察职责、劳动保障监察内容和程序、法律责任。
(三)公文写作(分值20分)
从报告、简报、通知、请示等常用公文中任意选取一种作为考题,并提供素材(字数500以内),要求考生写出一篇公文。
三、试题题型
(一)选择题:由40道单项选择构成,每题只设一个正确答案,分值1.5分,共60分。
(二)判断题:由20道题构成,要求判断正误,每题分值1分,共20分。
7.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 篇七
重点采取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 以人为本。积极倡导小区和房型精细化设计。我们编制出台了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技术规定, 强调小区规划设计和居住区环境要人性化。为保障房建设提供示范和样板, 进一步促进完善本市保障性住房的设计要求和规范。
第二, 质量为重, 建立严格的开发建设机制。为了确保建设质量, 我们选择信誉好、有开发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型开发企业集团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了确保施工质量, 我们要求施工总承包由一级资质以上的企业承担, 监理由甲级企业承担。我们通过建立信息平台, 加强市场和现场联动, 限制有违法违背行为的单位承接保障性住房的业务。
为了落实建设各方面责任制, 我们要求设计单位开展现场服务和指导, 规定项目必须具有现场专业能力, 必须为保障房全寿命周期质量提供简单、明确的监理职责, 按法定的最上线执行。实行监理报告制度, 加强第三方检测制度等。
此外, 我们还在保障房外墙的明显位置标明施工单位应以监理单位的名字, 督促参建单位严把质量关。
为了防止质量通病, 我们组织技术公关, 克服保障性安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并在行业内全面开展培训。为了加强对建材质量的控制, 我们提高保障性住房建材和结构实体作业能力, 拓展出验种类, 将不良建材企业列入黑名单, 限制其对保障性住房材料的供应。
同时建立产品质量优良企业的名单, 选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参与保障房建设, 为了加快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我们推进建立现场质量标准化、质量认证、质量评价三个体系, 加强对现场各个环节的各个控制水平, 督促施工企业创建优良工程。为了及时发现整改问题, 我们将保障性住房丰富验收工作向主体结构延伸。
第三, 发挥政府主导优势, 积极推广新技术、新理念。把保障性住房作为推动住宅产业化和装配整体式住宅、推广住宅全装修的重要载体。
最近, 上海市在研究新建住宅工程, 包括保障性住房项目中, 逐步推进质量保证, 保险的信用, 通过建立工程质量监管与保险行业的互动协调机制, 提升质量, 安全管理的综合水平, 切实维护住宅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房好不好, 关键看配套, 受土地制约紧张等条件的限制, 上海在利用中心城区存量土地建设保障性住房, 在郊区建立大量保障房, 原有的基础设施和社会资源相对薄弱, 入住居民都属于中低收入家庭, 习惯中心城区的便利条件, 对公共服务依赖程度大, 对配套需求和期望比较高。
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任务十分艰巨, 为了让居民安居乐业, 上海把保障性住房的配套放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头等重要的位置。并作为重大工程来推进。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 我们按照规划一些、同步配套、以人为本、以区为主、市区为首, 政策聚焦等原则, 督促并举, 推进保障性住房配套实施建设取得积极性的进展。
目前, 上海市保障性项目基本上做到了配套设施能够满足居民入住生活条件。我们主要做法是坚持四个结合:首先坚持以区为主, 和市区联手相结合, 建立高效联合的推销机制。
一, 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分工, 建设基地所在区负责组织实施基地的实证公建配套, 设施的研究和管理。综合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实施专业规划。
二, 要建立市区两级协调推进机制。09年市里成立大型居住社区建设推进办公室, 协调大型居住社区的住宅和配套设施建设规定, 2010年, 市里以市建交委为主, 各区形成分指挥部, 形成了上下联动的推动机制。
三, 坚持保证基本需求和引入优质资源相结合, 尽力满足居民衣食住行和教育、医疗、购物等需求。我们在同步规划建设, 及时开办医疗、学校以满足居民生活基本需求的同时, 针对入住居民需求提高配套办学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等, 完善商业业态, 结合全市三甲医院布点规划, 制定将中心城区优质教育等资源引入大型居住区, 并启动实施。目前已有4所重点学校开办, 两个三甲医院今年将基本建成, 一个三甲医院今年开工, 将大中型超市和购物中心引入机制的相关工作也在开展。
四, 坚持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相结合, 努力改善居民出行条件。轨道交通方面, 基本上做到每个大型居住社区周边都有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并结合住宅基地建设情况, 及时优化线路走向, 适当调整项目实施计划, 更好的服务居民的出行。
目前, 大型居住社区以开通或换乘的轨道交通有8条, 在建有3条。地面公交方面, 我们要求每个小区在居民入住初期有三条公交线路, 明确线路时间和最长线路行车间隔, 并实行单一票价, 目前已有9个竣工交付的地点已拥有18个公交线路。
五, 坚持政策支持和监督检查相结合, 全力推进外围市政配套与住宅建设同步。一方面加大对设备区的政策支持力度, 对由区负责的外围道路, 公交枢纽建设项目给予77亿建设财政补贴, 并承担50%的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另一方面, 与区和相关主体责任主体签订目标责任书, 明确建设目标, 落实建设责任, 并把项目完成情况纳入对区年度综合考评。目前居民入住基地的外围实证配套项目已基本建成。计划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
8.协管员“准公务员化”呈燎原之势 篇八
他们不是政府职员,却像政府职员那样承担着公共管理职能,甚至“代表”政府直接管理企业和社会人员,他们权从何来?责向谁负?
近年来,各地政府大量组建的协管员、协理员队伍(以下统称协管员)的执法严肃性受到质疑。
“国家应该及时对政府机构、公务员队伍架构和编制人数进行统筹调整,而不能依靠雇用‘编外公务员’搞‘二政府’来对付。”有关人士说。
近两年来,协管员现象正在全国各地快速蔓延,队伍呈现爆发式增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新的行政管理领域涌现,行政执法任务加重,而执法力量未能及时调整补充,二者形成巨大反差—这是协管员队伍迅速壮大的背景。
“如果没有法律约束,这支政府临时工队伍恐怕将永远‘临时’下去,成为政府机构和人员新一轮膨胀的基础。”一位专家预言。
协管员呈燎原之势
协管员队伍涌现于本世纪初,政府机关雇用下岗失业人员协助处理社会事务,兼有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之意。
在近两年协管员队伍迅速增长过程中,承担直接管理中小企业和普通群众职能的机关,纷纷把基层一线具体管理事务卸给协管员,公务员则“升级”为“包工头”、“二掌柜”。
协管员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公共秩序类,在公共场所纠正群众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行政管理类,深入企业和居民家庭进行巡查、登记造册、征收税费、收集违法证据;三是党群工作类。
粗略统计,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乌鲁木齐等大中城市普遍设立的协管员队伍有:治安协管员、交通协管员、税收协管员、工商协管员、劳动监察协管员、城管(市容)协管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出租屋协管员、计生协管员、党建协理员、工会协理员等。
一些城市还有消防协管员、安全监督协管员、环保协管员、退休人员协管员、民政协管员、社区协管员、统计协管员、司法协管员、食品药品协管员、燃气协管员等。
协管员队伍庞大,有的机构协管员人数远远超过正式执法人员,呈喧宾夺主之势。如广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员满编133人,协管员多达949人。
广州市总警力3万人,现有治安员8000人、交通协管员900人,计划3年内治安员扩展到1万人、交通协管员扩展到3000人。剔除刑侦、经侦、户籍、车辆管理、机关事务等人员,真正在街面见到的,警察不如协管员多。流动人口、计生、出租屋等日常巡查管理没有专职公务员,全部依赖协管员,如广州市有8000多名出租屋协管员。
协管员本来是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公益性岗位,现在却日渐“准公务员”化。
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地方,协管员人数套用公务员编制办法,按被管理对象比例配置;协管员有“管理办公室”,有“机关”大楼,配置车辆,俨然一个正式政府机构。
协管员招录仿照公务员招考录用办法,且年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如深圳的交通协管员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广东省东莞市税收协管员要求大专以上学历。这样,下岗失业困难群体与协管员渐行渐远。
“准执法化”也是一大趋势。治安、交通、税务、劳监、市容、城管、出租屋、流动人口等带有现场执法性质的协管员都统一着装,而且制服样式与正式执法人员近似。如不少城市的交通协管员、城管协管员的制服与交警、城管的制服酷似,几可乱真。
“刚刚建队时,制服的样式跟交警差别很大,群众一眼就能认出,经常不服管。”一名交通协管员说,“现在这身制服,很多人分不清是警察还是协管员,听话多了。”
记者在一个城市看到,城管协管员的制服与正式城管制服的区别只是在袖徽上多了“协管员”三个蝇头小字。一些地方的治安员还由公安部门统一配备木棒等执勤装备。
模式是否被滥用
广东省编制办公室综合处负责人说,协管员不是政府正式工作人员,没有列入编制部门管理范畴。协管员雇用成本只有公务员的四分之一左右,所以大家都觉得好用,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协管员模式是否存在滥用?
作为非正式机构,协管员的队伍设置、经费来源、人员招录辞退、福利待遇、法律责任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什么机关可以设立协管员、人数多少,随意性很大,谁也说不清一个城市里究竟有多少协管员。
另外,财政来源不规范。各地协管员的经费来源,一是政府财政,二是挪用再就业专项资金,三是以费养人、以罚养人,其中后两种最普遍。如治安员经费来源于流动人口管理费,交通协管员经费来源于交通罚款返还,出租屋协管员经费来自对出租屋业主征收的房屋租赁税和管理费,税务协管员的经费来源于税收提成,工会协理员经费由工会自筹。
由于协管员最初以“开发公益性再就业岗位”的名义设立,因此,不少地方动用再就业专项资金支付协管员费用。这一违规现象虽经反复批评纠正,至今仍屡禁不绝。
协管员所属部门的“肥瘦”不同,招聘条件和待遇也不一样。税收协管员由于有税收提成作后盾,工资福利待遇是各类协管员中最高的,有的年薪达到3万元。
广州市交通协管员月薪1600元,劳动监察协管员平均每人每月总经费(含工资、办公经费)2000元,工会协管员每月“津贴”600元,党建协管员每月“津贴”700元。
协管员与所属政府部门的关系,有的是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保,有的没有任何保障。一名工会协管员向记者抱怨:“我们天天到企业动员工会帮助职工维权,我们自己的权利却不知谁来维护。”
俨然“二政府”
虽然各地政府都声明协管员协助公务员处理事务,没有执法权。但实际上,除了不能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外,协管员的工作与执法人员基本一致。协管员独立走上街道马路、进入企业和居民家庭执行巡查监管公务,俨然“二政府”。
如出租屋协管员,逐家逐户深入居民家庭,检查登记房屋租赁情况、租客资料、流动人口身份资料、计生情况、就业情况,同时办理流动人口IC卡、征收房屋租赁税费;劳动监察协管员深入企业逐个检查劳动合同、职工工资、社保缴纳情况,建账造册;税务协管员对小企业和个体户进行地毯式的征缴,征多少,双方商量着办。
大量牵涉企业和公民财产、个人隐私的档案资料掌握在作为“政府临时工”、只有一年雇用合同的协管员手里,一些市民深感不安。
市民苟先生对记者说:“一天晚上,戴着红袖箍的人来敲门,手里拿着一本册子,问‘你叫什么名字、家里有什么人’,我说‘我凭什么要告诉你?想查户口叫警察来’。”
而有的人则“习惯”性地把协管员和公务员一样看做是政府的化身。
“出租屋税费可以跟协管员议价,从每月500元降到300元。这真是乱来!”市民杨女士评论道。
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说,协管员本身就是一个“三无产品”,被管的市民完全可以不予理睬。
“协管员能否唬住那些欠薪、欠社保的老板,是个疑问。”广州市劳动监察支队队长廖翔达认为。
有一套房屋出租的市民白先生说,协管员打电话叫他去交费,“我说‘有本事你持证来找我,再打电话骚扰我就报警了’”,从此,缴纳税费的事情就不了了之。
为此,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管理规定”,赋予协管员权力。广东省佛山市政府以红头文件规定,房屋租赁当事人在遇到出租屋协管员检查时,应出示有关证件,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检查。某市政府通过媒体高调宣传:劳动监察协管员,两人同行即可检查企业。
像警察那样去“抓捕”
協管员被推向社会管理最前线:城管协管员负责驱赶流动小贩,交通协管员负责管理自行车和行人,税收协管员负责管理年销售额5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和个体户……这些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主管部门下达了严格的考核指标,如交警部门向交通协管员下达“行人违章率”指标;“管辖”范围内出了治安事件,治安员要扣发工资奖金;出租屋协管员、税务协管员的经费直接来源于所收取的税费按比例返还。
为了完成任务,协管员对被管理对象大多采取“人盯人紧逼防守”、“地毯式巡查”的方式,整天与公众特别是底层群众短兵相接,冲突事件日益增多。
协管员在工作过程中与他人发生冲突、导致自己或他人受伤的事件时有发生。对这些事件,既不能按照妨碍公务处理,也不能按照民事纠纷处理。当协管员伤及他人时,所属政府机关往往以“当事人不是公务员”、“当事人是临时工”来敷衍塞责。而协管员因公伤亡,其抚恤待遇也成疑问。某市发生过一起协管员执勤期间被打致死的案件,当事协管员不能被定为烈士,家属申诉无门。
争议最大的是治安员是否有权对他人动武、造成犯罪嫌疑人或无辜者伤亡时如何处置。
在一些治安任务较重的地方,如长三角、珠三角已经高度城镇化的农村地区,流动人口增长迅猛,警察编制严重不足,治安员不仅负责日常巡查警戒,而且承担“抓捕”犯罪嫌疑人的任务。
他们甚至在没有公安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行动,使用配备的木棒、铁棒,混乱中造成犯罪嫌疑人甚至普通群众受伤。
最近,某市一群治安员误把街头普通群众当成犯罪团伙成员进行突袭“抓捕”,用棍棒把群众打至骨折。
在这样的情况下,治安员究竟负什么责任,受伤群众向谁索偿、能否申请国家赔偿,莫衷一是。
有律师公开发表言论称:在法理上,治安员只是普通公民,即使在执勤期间也无权持凶器打人,当事治安员应该负刑事责任。
公务员“贵族化”
有了协管员这条“腿”,一些公务员、执法人员自动“升级”为草拟文件、查办案件、开具罚单的“包工头”、“二掌柜”,一些公务员开始“贵族化”,出现公务员只管服务大企业、主流人群,协管员“管理”小企业、个体户、底层群众的苗头。
协管员端着泥饭碗,承担政府机关最苦最累的活,做公务员不肯做、做不到的事情,把政府与管理对象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连接上。
长期以来,私营中小企业一直是工会工作最薄弱的一环。设立工会协管员队伍后,局面迅速改观。
采访中了解到,某市给协管员下达的指标是每人一年成功发动280家企业组建工会,相当于每个工作日一家以上。而几百名协管员竟然大多数完成了指标。他们的共同心得是:发动企业组建工会说难就难,说易也易,只要你人到心到,反复上门动员说服,很少有啃不下来的。
“最多的一家,跑了12趟,老板终于同意了,现在那家企业的工会活动开展得特别好。”一名协管员说。
记者看到,一名协管员为了抵挡酷暑骄阳,用水淋湿毛巾顶在脑袋上,这样走街串巷闯企业。
“这样的事,我们的机关人员肯定做不到,他们习惯于坐在机关里发文件作指示。”当地的总工会主席感慨地说,“在基层发动组建工会方面,普通工会干部对大型企业撼不动,对小型企业不愿管。偶尔深入企业,人家一给脸色,就再也不肯去了。作用反而不如协管员。”
业主偷漏税费是出租屋管理的顽疾。广州市出租屋协管员上岗后,出租屋税费收入连年以30%以上的速度猛增,去年达到6.7亿元。这业绩是协管员们反复“扫楼”(粤语:挨家挨户登门)的结果。
陷入悖论
记者采访得知,设立协管员队伍时,许多地方政府抱着临时观点,认为协管员队伍是可以根据形势随时组建、随时解散。因此,协管员的聘用合同普遍都是一年一签。但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情况将发生重大转变:连续两次签订固定期限合同后,职工就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临时工”、“合同工”通过这纸合同将成为“固定工”。
各地设立各类协管员,多针对各相关领域存在的不遵守法纪、管理力量不足等现象。那么,若干年后,这些领域秩序好转了,如行人自觉不违规穿行马路了,交通协管员使命完成了,他们是否就失业了?如果是这样,协管员就陷入一个悖论:努力工作,社会管理秩序好转之日就是丢饭碗之时;不努力工作,秩序依然混乱,考核之日就是丢饭碗之时。
可以预见,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约束,随意扩展的各类协管员队伍,有了固定的人员、固定的经费来源,将会“临时”到永远。
在不少城市,交通协管员已经管起了汽车,在禁止行人和自行车进入的高架路、立交桥上,已出现了他们的身影。
造成协管员队伍膨胀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事务增多,要求管理下沉,而党政部门未能根据市场经济形势和政府职能转变及时调整编制。特别是流动人口众多的沿海地区,执法人员严重短缺。二是近年来新出现、高速涌现的一些新事物,没有相应的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负责管理,比如出租屋。三是一些部门官僚主义抬头,机关人浮于事,真正能下到基层服务群众的政府工作人员太少。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建龙认为,有限的执法队伍编制应该给谁,应该有一个全面讨论。
广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支队长廖翔达说,广州市共有40多万个用人单位,近600万从业人员,满编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只有133人,劳监人员与职工的比例高达1∶43000,与国家要求的1∶8000的配备比例严重不符。相比之下,广州市渔政支队管捕鱼,编制300多人,“我们开玩笑说,管鱼的比管人的人多。”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社会管理如果要依靠搞“人海战术”、不断进行“地毯式清查”,政府管理人員将永远都不会“够”。政府需要探索创新,找到新形势下的社会治理方式。
9.关西社区经济协管员工作总结 篇九
2011年在街党委、办事处正确领导下,我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以服务居民为重点,围绕创建和谐平安社区的目标,积极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平安,关心居民生活,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在构建和谐平安社区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于组织部门如何服务经济建设,实现自身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彰显组织部也能出生产力作用,我们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组织工作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必须打破思维定势,立足发展大局找准职能定位。
一要树立“协同作战”的大局意识。实践证明,就党建抓党建没有生机,就经济抓经济没有保证,只有紧扣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带经济,组织工作才有生命力,经济建设才会卓有成效。为此,要破除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单打独斗思想,把组织工作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树立组织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来开展的理念,切实解决思想认识游离中心,目标追求偏离中心,工作运行脱离中心的问题,真正让组织工作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保证,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二要树立“服务本位”的服务意识。服务经济建设是组织工作的职责所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组织工作的最终目标。科学谋划组织工作,必须首先在服务经济发展中进行准确定位,不能单纯追求要提拔多少干部,培养多少党员,组织多少活动,开展多少培训,而要看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多少服务,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多大贡献。要积极探索组织工作服务经济工作的规律,努力寻求组织工作业务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载体和途径。
三要树立“效益至上”的责任意识。过去,我们开展工作往往是政治挂帅,不计成本,投入产出比例严重失调。服务经济建设,不仅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更要强化成本控制,把效益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以效益高低评价工作成败。要敢于突破陈规,敢于开拓进取,凡是能够推动党的建设和提高工作效益的做法和举措,都要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力求用好一个人就带活一个班,建好一个组织就构建一个发展的动力核心,培养发展一名就树立一面旗帜,从
而提高组织工作的产出效益。
二、组织工作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必须夯实党建基础,突出发展实践凝聚强大合力
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是组织工作主动服务经济建设的战略举措。只有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凝聚发展合力,最大限度释放生产能量。
一要落实责任。责任不明,工作必然不顺。当务之急要抓好各级党委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特别是要引导一把手自觉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把党建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要通过目标分解、挂钩联系、下派驻点、载体推动等方式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真正形成区委为关键,基层党委为重点,党支部为基础,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格局和工作机制,进而以党建工作凝聚力量,焕发热情。
二是创新工作。要实现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建设同频共振,以经济建设丰富组织工作内涵,以组织工作提升经济建设效率。要本着有利于推进改革和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地调整组织设置,使基层党组织工作能有效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坚持发展经济建设第一线的骨干入党,增强党在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力量。加大党员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和科技知识培训力度,教育党员牢固树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效益观和人才观,强化竞争、创新和风险意识,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要用活载体。要善于选准和优化各种服务经济建设的活动载体,不断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引导农民党员“学习一门技术、带富一名群众、兴办一件实事、创办一个项目。
新起点需要有新理念,新目标需要有新状态,新任务需要有新作为。让我们在街党工委、社区居委会的坚强领导下,以奋发有为的勇气、拼搏进取的锐气、不甘落后的志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动摇;坚持大发展定位、大招商突破、大项目推进、大环境保障的发展思路不动摇,为街经济发展工作努力工作!
关西社区居委会
吕晓琼
10.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现状与对策 篇十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128—01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作为2011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新增的一个项目,其机构设置、服务范畴、服务模式有很大的理解空间,各地有不同的诠释,根据常熟市制定的方案,结合莫城管理区实际运作情况,汇总与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調查对象
常熟市虞山镇莫城管理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现状。
1.2 调查内容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机构设置、服务范畴、服务模式、服务效果、经费管理。
1.3 调查方法、资料来源
以常熟市卫生局编定的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方案为蓝本,结合莫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协管室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工作资料汇总,进行分析评价。
2 调查结果
2.1机构设置
由常熟市卫生局制定协管政策,市卫生监督所负责项目扎口管理。市卫生局在各镇、管理区统一设立卫生监督协管室,协管室挂牌在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统一培训、考核后,卫生局聘用卫生监督协管员,持协管证上岗,每年年检注册。其中各镇、各管理区公共卫生与合作医疗管理中心设一名协管员,作为当地政府部门主管工作;其余为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编且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原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构成,负责日常工作。
无专职人员、无统一的着装、无统一的交通工具,无统一的影像采集设备。
莫城管理区设5名协管员:管理区公卫中心1名、莫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3名、医务科一名,所有协管人员为兼职,同时还担任其它医疗、公共卫生工作。
莫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辖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与站一体化管理,在各服务站下设1名兼职卫生监督协管信息员,共11名,收集有关协管信息,向中心上报,充分发挥网底作用。
2.2 服务范畴
常熟市协管服务方案在2011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卫生监督协管规范基础上增加了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控协管两部分内容,其余服务内容同国家规范。
服务内容扩展: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协管工作内容扩展为对所有餐饮、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巡查并记录、指导,一年每户3次以上,发现无证经营、有安全隐患的上报市卫生监督所。非法行医协管设两级哨点,一级为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为其下辖的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服务站设一名兼职哨点信息员,发现信息报告一级哨点,由协管员巡查核实后上报。
2.3 服务模式
以服务、指导为核心,常熟市卫生局在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卫生监督协管室,下设兼职卫生协管人员,日常工作按常熟市统一工作方案实施;统一制定10项卫生监督协管制度并上墙;在门诊大厅公示协管服务项目内容;统一采用市卫生局制订的各类巡查指导、信息报告文书。信息报告使用网络即时报。卫生监督协管室同时协助市卫生监督所进行日常卫生监督与代办许可证服务,协助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办理培训证。
2.4 服务效果
莫城卫生监督协管室按常熟市统一的服务规范要求,从2012年5月1日起正式开展此项服务。根据莫城协管室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工作资料汇总得到以下数据。
2.5 经费管理
按开展的协管工作完成数量与质量,经市卫生局考核后,市镇两级财政各占50%拨付,2012年共下拨88850元至莫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将经费按30%拨付到村级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余经费中心专账使用,使用项目有交通费、培训、宣传资料费,剩余部分列入绩效考核。按每季中心考核小组打分,结合市局年终考核得分,与各卫生监督协管员、各信息员年终收入挂钩。经费专账管理与核算。
3 讨论与建议
3.1 服务效果评价
优点:常熟模式工作范畴有所增加,在国家规范上,增加了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控协管内容,消除了服务死角,且上述工作内容原由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因此没有工作上的难点。常熟各协管室采用全市统一的文书,规范了资料工作。食品、公共场所协管工作分担了市卫生监督所的大量日常工作,优化了卫生监督效能。学校卫生与非法行医协管工作解决了往年零散的工作模式,更为常态化、规范化,发现与配合打击非法行医力度有大幅度的提高。财政经费拨付到位。
缺点:无专室、无专职人员、无统一的着装、无统一的交通工具,无统一的影像采集设备,使整个队伍在形象上缺乏严谨性与严肃性。职业卫生指导较少。各服务站协管信息员工作质量不高,一般只是体现在非法行医线索报告上。
3.2 建议与对策
完善与优化:应专室、专职、统一着装、统一交通工具、统一影像采集工具,树立严谨科学的形象,提升在服务对象心目中的信任度与重视程度。采用移动办公,现场巡查工作资料实时上传到上级主管部门,杜绝资料的做假,消除信息报告的延迟,使协管工作更为高效、真实。
11.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 篇十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更加关注, 对参加体育锻炼、休闲娱乐活动更加热心。然而, 由于目前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滞后, 严重地束缚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形式, 具有很多的优势, 如他们都有自己专门的体育场馆、体育器材, 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体育教师、教练。因此, 利用学校体育资源为社区体育提供服务势在必行, 开展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也很有必要。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 无锡市的学校体育拥有丰富的人力和物质资源, 建立无锡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作互动,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资源优势为社区体育提供保障, 对于提高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 让学校体育资源最大限度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同时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为终身体育服务,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体育的现状
社区体育是居民进行体育活动和健身锻炼的基本方式。调查表明, 现阶段无锡市社区居民的体育现状很不完善, 社区体育没有得到广泛的开展, 参加锻炼的人数不多, 同时也没有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这就导致社区体育的很多优势都没有得到发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上没有明确的指导法规。社区体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体育指导力量薄弱
当前社区体育缺乏专业的社区体育指导员, 有些社区虽然设有社区体育管理员, 但大多数管理人员是兼职人员, 缺乏专业的体育保健知识, 而且年龄偏大, 女性居多, 学历偏低, 其职责仅仅限于场地设施的管理, 很难承担指导任务。社区体育锻炼都呈自发零散状, 主要采用独立锻炼和结伴锻炼形式, 存在无规律性和盲目性。这些因素都制约着社区体育的发展。
2.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
社区体育的公共体育设施匮乏, 远远满足不了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部分社区设有乒乓室、棋牌室、门球场地等, 1/3以上的社区只有简单的室外健身器材, 有的已经破损严重, 有的被居民晾晒衣服占据, 有的甚至在旁边堆放生活垃圾。目前的健身体育场地和器材根本无法满足群众的健身要求, 严重地制约着社区体育的发展。
3.社区居民体育意识淡薄, 体育活动项目单一、经费紧缺
体育在休闲、娱乐、培养人综合素质中的价值尚未引起大多数人的重视, 因而体育作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还未被大多数居民所接受。从整体上看, 社区群众的体育意识还较淡薄, 调查显示, 社区体育不能在多层次的年龄段推开, 在社区体育人口中, 老年人居多, 40岁左右的中年人很少, 青少年就更少。中年人往往以工作忙、家务繁重等为理由很少参加锻炼, 青少年则因忙于上学, 或因身体还很健康而远离体育运动。社区体育活动项目仅以拳操类、舞蹈类为主, 因为这些项目运动强度小, 负荷低, 对场地要求不高。这些项目主要适合于老年居民的健身、保健要求, 很难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目前, 社区体育活动多是老年人自发组织的一些活动, 而面向中青年、儿童的项目很少, 这有悖于社区体育的初衷。由于投入经费的不足, 影响着社区体育设施场馆的建设, 影响着社区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严重阻碍着社区体育的发展。
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广泛的宣传, 以提高居民的体育意识, 强化健康观念, 调动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4.社区比赛项目不科学, 比赛规则不严谨
社区体育没有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那么严谨, 在比赛项目和规则上都有很多不规范之处, 在一些项目上有明显的不科学的安排, 例如:在进行路径项目的安排时, 经常出现项目要求是人体的同一个部位的锻炼, 而且路径比赛每个项目基本是一个接一个完成, 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在规则上也是不够严谨, 随意性较多, 不仅影响比赛的公平公正性, 而且造成比赛选手的不满, 挫伤选手下次参加比赛的积极性。
二、学校体育资源的优势
1.学校可为社区提供专业的体育指导教师
学校体育作为全民健身计划的一个子系统, 可以为社区体育提供优质专业的体育指导人才。无锡市学校体育教师是一个很大的群体, 同时也是从事体育活动最有条件的群体, 学校体育教师, 受过正规系统的专业教育, 掌握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 他们能为社区体育提供专业的指导, 他们居住在社区, 作为社区的一员, 定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他们是指导社区体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另外, 学校体育可以成为培养社区指导员的摇篮, 为社区体育走向正规化、科学化、现代化做出重大的贡献。学校的专业体育教师和培养的体育特长生都可以深入社区帮助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活动。通过活动, 不仅可以增加学校与社区的接触, 而且可以促进体育教师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更可以为在校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条件, 促进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同步发展。
2.学校可为社区体育提供优质的健身器材和场所
学校的体育设施较社区而言更丰富、齐全和安全。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平时主要供正常上课、训练、比赛、学生课余活动用, 这是学校体育场地的主体功能, 是建设、管理高校体育场地的依据。但在节假日, 体育场地、器材很大多数处在闲置状态。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体育功能也逐渐呈现多元化, 所以无锡市学校在发挥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主体功能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其潜力, 在加强对体育设施经营管理的同时, 也可以尝试对社区居民有偿开放, 使场地的使用效益达到最大化, 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和专业指导人员紧张的问题。同时, 在一定的限度内, 经有关部门批准, 适当收取一些场地使用费和专业指导费, 来弥补学校在场地设施管理和维护方面所需资金的不足, 让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充分利用, 做到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共同发展。
3.学生可以经常进入社区组织各种体育活动
对学生来说, 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多接触社会上的一些人和事, 不仅能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而且在参与社!区区体体育育活活动动的的过过程程中中, , 加加强强了了与与企企事事业业单单位位、、机机关关的的联联系系, , !自身的社会交际能力得到了加强, 所学习的体育专业知识也能在应用中得到巩固和提高。社区体育活动还可以与学校的各种活动联系起来, 如校运会、各种球类比赛、社团活动等, 让学生担任裁判员, 让社区体育比赛更合理、公平、公正, 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同时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还能增强社区体育的活力。儿童、青少年活泼好动, 是社区体育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学生的积极参与, 不仅给社区体育活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而且促进了社区体育朝“健康、愉快、活!泼泼、、轻轻松松””的的方方向向发发展展, , 还还会会带带动动家家长长关关注注并并参参与与社社区区体体育育, , !!能够使社区体育向“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发展发挥重要!作作用用。。社社区区体体育育的的开开展展也也为为学学生生提提供供了了一一个个展展示示自自己己才才能能, , !!实现自己价值的舞台, 使社区体育内容更丰富, 形式更活泼, 学生们也能与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共同成长。
结语
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活动, 具有很多优势:有专门的体育场馆、体育设施;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体育教师;有完善的体育组织领导机构和组织体育比赛及体育活动的能力;能为社区体育培养体育管理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政府对高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大, 并对社区体育起着宣传、教育和经济的功能。学校丰富的体育资源, 完全可以在加强体育设施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有偿性对外开放, 让学校的教师对社区体育进行专业指导, 以有效地解决社区体育资源匮乏的困难。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 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有效延续和补充, 两者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地方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 促进和监督学校建立体育资源对外开放的管理规章制度, 做到有序开放和规范经营。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 应将现有体育资源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帮助社区居民提高体育安全意识, 让体育教师做出校门, 到社区担任裁判和教练, 承担各种培训工作,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师的社区体育功能, 这也是贯彻落实《全民健康计划纲要》中学校和教师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于莹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2010 (5)
[2]杨少文.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资源的共享[J].科技信息, 2010 (28)
[3]赵妤.试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深度融合[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8)
12.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 篇十二
协管员工作职责
1、及时掌握协管范围内职业卫生、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供水单位及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建立底册和管理档案,做到一户一档。
2、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协助县卫生监督局和县食药办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的培训。
3、实施经常性卫生检查,督促行政相对人按照卫生法律法规开展执业活动,并作好检查记录。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及时上报县卫生监督局和县食药办,并配合调查取证。
4、在工作中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上报的公共卫生事件、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等信息及线索及时核实上报,及时填写《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并协助县卫生监督局和县食药办开展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执法工作。
5、受理辖区内相关案件的投诉、举报,经调查核实后,及时向县卫生监督局和县食药办报告,协助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员开展相关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执法工作。
6、对辖区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工作进行指导检查,配合县卫生监督局和县食药办定期对协管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7、对辖区农村集中聚餐备案工作指导。
13.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 篇十三
一、活动背景
3月为学雷锋宣传月,“学雷锋、当好人、做好事”为进一步加大学雷锋活动的宣传力度和营造“安全出行,文明XX”的祥和氛围,XX镇社区居委会团支部倡导XX青年团员参加到交通协管活动中,为缓解XX镇东兴中路常见的交通问题出一份力。
二、活动目的
呼吁XX驾驶员和行人提高交通安全的意识,使大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为XX镇营造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
三、活动主题
文明出行 和谐灯都
四、主办单位
XX镇社区居民委员会团支部
五、参加人员 XX镇青年团员
六、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即日起至 月 日(为期 个月)
逢周六日早上9:00——10:30
下午16:30:——18:00
活动地点XX、XX酒店十字路路口
镇政府、XX酒店十字路路口
活动内容 青年团员以志愿者身份担任交通协管员,分两组进行交通协助,一组在XX、XX酒店十字路路口,另一组在镇政府、XX酒店十字路路口的斑马线段维护交通秩序,劝导行人按交通信号灯的指示出行,制止闯红灯,翻越护栏等不文明行为,指导机动车驾驶员按规定停车等候红绿灯,禁止停靠在安全岛等。
七、活动流程
1、活动前期准备(1)与XX镇交警支队协商。
(2)组织参加活动的青年团员学习交通规则以及交通协管员的职责。
(3)准备好交通协管应用的物品:包括志愿者衣服、小黄旗、哨子、工作证。
2、活动进行中
(1)活动当天各参与人员准时到达镇政府门口集中(自备太阳帽)。
(2)人员到齐后进行分组和安排地点。
(3)团员到达指定地点后与交通协管员进行工作交接,然后开具体分工始工作。
(4)在工作期间会进行拍照,以作活动资料存档。
(5)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安排工作人员做好活动用品回收工作。
八、活动预算
矿泉水 工作证 哨子 旗子 …… 合计:
九、注意事项
1、参加人员必须熟悉本次活动相关知识,包括相关交通规则的知识以及交通协管应注意的要求。
2、值班人员在活动期间,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
14.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 篇十四
现代农业的发展从宏观层面可以理解为农业社会变迁的过程,具体包括农业现代技术的升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组织体系的现代变迁。〔1〕〔2〕从微观层面看,现代农业的发展表现为农户参与程度不断提高。然而,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农产品商品化率较低、农户的专业合作组织参与意愿不强等现象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并不高。
国内外对现代农业已有大量研究,并主要从宏观层面展开。首先,在改造传统农业方面,舒尔茨〔3〕认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引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并通过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使其获得并使用优良的现代生产要素。蒋和平〔4〕认为,现代农业既包含诸如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等综合生产能力的创新,又包含市场化、组织化等现代农业制度的创新。由此可知,仅仅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几无可能,因而引进先进的现代要素是必然条件。其次,对于如何发展现代农业,陈锡文〔5〕认为,一要靠人口流动扩大经营规模;二要靠现代物质技术提高效率;三要靠通过合作与社会化服务弥补小农经营不足。盛来运〔6〕进一步说明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他认为劳动力流动带来农业资本积累、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从而实现物化劳动对活劳动的替代以及小农生产的自我改造,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黄祖辉〔7〕则强调了农村合作组织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肯定,劳动力流动以及反映社区资源的资本和组织对促进现代农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需要现代要素的投入与之相匹配,而劳动力流动和社区资源有利于现代要素的获得。现有研究大多是从宏观层面阐释现代农业的内涵以及关键因素,很少从微观层面分析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本文将从微观农户的角度解释现代农业,分析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并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劳动力流动和社区资源如何影响农户获得并利用现代要素, 从而提高其现代农业参与程度。
二、分析框架
传统农业的特征是 “生计维持型”农业,〔8〕其特点是 “自给自足”, “自给”是指农户利用自家的传统生产要素,“自足”指的是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农户家庭的消费。而现代农业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产生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工业化、城镇化引发的的劳动力流动改变了农业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从而使资本替代劳动成为可能;第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第三,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提供了新的生产要素的供给。与此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所引发的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农村社区内部的社区资源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传统农村社区内部旧的基于血缘关系的初级社区资源的消弱,另一方面是现代社区资源(如现代学校、各种合作组织)和市场观念的引入。因此,农户现代农业参与的过程,就是农户逐渐告别传统的 “自给自足”生产方式,利用市场机制和新的组织资源,采用现代技术与现代经营方式,并最终把追求市场利润作为目标的过程。〔9〕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力流动、农村社区资源对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起着重要的影响。
1.劳动力流动与现代农业参与程度
农村劳动力流动除了带来资金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带来农户在价值观念方面发生改变,他们的传统性不断减少,现代性不断增强,从而不断具备“现代人”的特点。〔10〕当农户的价值观念从传统的保守、因循守旧逐渐演变为具有现代性的敢于冒险和尝试时,对于农业生产的现代要素,农户的参与意愿也会更加强烈。劳动力流动对农户价值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劳动力流动本身就体现了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建立和运行,并且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食物结构交流,带动各地农产品销售到流入地,进一步推动了农产品市场的发育,这有利于促成农户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第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使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的联系成为可能,这种联系必然带来乡村与城市价值观念的交流,新的思想被流动劳动力接受,并带入乡村在农户之间蔓延,提高了农户对农村社会变迁的适应能力和融入程度;第三,农户的城市体验,能够提升农户的自身素质并且获得先进的城市价值观念,城市价值观念影响农户的行为方式,使他们更乐于接受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并加以使用,并且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开始注重自身的继续社会化,通过有条件的职业培训、成人教育等,不断积累自身的 “现代人”特性;第四,劳动力流动将会有助于树立农户对于自身职业的认同,农民只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身份,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将会使得农户在农业生产中不再持有消极悲观的情绪,而会更加积极主动,对于不断涌现的现代农业要素,其获得并使用的积极性也会越高。因此,劳动力流动将会通过改变农户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得农户具有 “现代人”的特性,并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引下,提高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
2.社区资源与现代农业参与程度
农村社区资源包括农村社区的社会资本、生产资本和组织资源,它们是现代农业发展赖以支撑的基础。社区资源的丰富性将有利于农户现代生产要素的获得,从而提高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
农村社会资本是农村社会关系网络资源,〔11〕丰富的农村社会资本一方面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获得现代农业信息,节约讯息成本,从而提高农户对现代农业认识的可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户积极合作,注重集体行动,这必然都将提高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的程度。农村社区的生产资本是通过大量投资,使稀缺资源聚集起来并加以利用的产物,〔12〕它是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投资于农村社区的大型农业项目是农村社区生产资本的标志之一,它的存在使社区内的农户可以有效便捷地使用现代农业要素,包括物质设备、农田基础设施、技术培训,等等,促进了传统农村社区向新型现代化农村社区变迁,同时农户的现代性不断增强。农村组织资源通过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一方面,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结合,产前、产中、产后的结合,提高农户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程度,同时,组织资源可以为农户提供专业的技术、信息服务,从而提高农户使用现代科技水平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的市场体系相当薄弱,农村社区的组织资源为农户提供了同外部市场相互作用的一种中介,引导农户进入市场体系,为发展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社会服务支持,农户利用组织资源,必然可以从生存农业阶段进入到商品农业阶段,积极促进农户的现代化改造,提高了农户的现代化参与程度。
综上所述,劳动力流动主要通过改变农户的价值观念,从价值观念引导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的意愿,丰富的社区资源无疑为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提供了物质保障,为农户的现代要素的获得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三、数据、模型与变量说明
1.数据
本文的研究数据均来源于2013年对江苏省宿迁市3个县域的农户实地调查,采用分层抽样,选取沭阳、泗洪和泗阳及其所辖的6个镇,每个乡镇选取3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选取40个农户左右,剔除明显错误或质量较差的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634份。
2.模型
由于劳动力流动对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并非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影响农户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现代农业参与,若采用一般回归模型,不但不符合理论逻辑,还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共线性问题。为此,本文采用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分析。
根据本文的分析框架可知,农户的价值观念、社区资源是影响农户现代农业参与的重要因素。此外,代表家庭农业生产规模的耕地面积,以及反映耕地细碎化程度的家庭拥有地块数同样对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水平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小规模、分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生产所需的生产手段和方式,这也成了阻碍传统农民改造,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13〕家庭的收入是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的物质保障,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农户现代农业参与程度,本文选取家庭人均收入水平来衡量。
除了劳动力流动会对农户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外,作为个人特征变量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层级也会对农户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一般而言,低龄、男性、高教育、高收入、高职业的农户更容易接受先进的城市价值观念,从而更容易具备现代性价值观。
因此,本文将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设定为以下因素的函数:农户价值观念、社区资源包括农村社区的社会资本、生产资本和组织资源)、土地生产规模和细碎化程度以及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将农户价值观念设定为以下因素的函数:劳动力流动、农户个人特征变量(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职业层级、年龄以及性别)。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式中Y、value分别表示农户现代农业参与程度和农户价值观念,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数值越大表明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越高,农户的思想观念越具有 “现代性”。coresource是反映农村社区资源的变量,具体包括:农村社区的社会资本,用村庄外出务工比例和社区社团数量表示,一般而言,外出务工比例越高的村庄社区,关系网络规模越大,社会资本越丰富,而社团数量反映了村庄结构性社会资本;农村社区的生产资本,用农户所在农村社区是否有大型农业项目反映;农村社区的组织资源,用农村地区是否具有专业合作组织表示。表示劳动力流动,用农户年均外出务工时间衡量;abe、sex、deu、income、job分别表示反映农户个体特征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以及职业层级变量;gro_s、simpson表示反映农户家庭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和细碎化变量,分别用耕地面积和耕地地块数表示;fincome表示家庭人均收入水平;μ表示随机扰动项。
对于联立方程的求解, 因为无法确定方程(1)、(2)的扰动项是否具有相关性,因此,方程可能存在内生变量,采用OLS估计将会造成估计结果有偏且无效。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本文将采取3SLS方法估计联立方程。
3.变量
(1)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变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市场化、组织化、技术化以及农业知识获得4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得分,具体指标构建和权重(如表1所示)。
(2)农户的价值观念变量。由前文分析可知, 劳动力流动主要通过改变农户的价值观念,并进一步对现代农业参与程度产生影响,因此,本文构建农户价值观念变量。参考叶南客、陈晓萍等人的研究,本文构架 “现代农民”的价值观念指标,具体包括:认为男女应该平等 (0.469),认为应以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 (0.201),认为环境保护很重要 (0.201),采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086),认为农民是一种职业、并不是一种 “身份” (0.043)。其中括号里表示各个指标的权重,可通过层次分析法测算得到,判断矩阵的CR值为0.028,通过一致性检验。
注:括号里的数字表示该指标对前一指标的权重;二级指标的四个判断矩阵CR值分别为0、0、0.007、0,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的CR值为0.003,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3.自变量
相关变量的含义、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数据显示,不同农户现代农业参与程度及价值观念存在差异,但是异质程度并不高,变异系数仅为0.168和0.214;农户平均外出务工时间108天,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程度并不高,从实地调查中了解到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动程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这部分劳动力在流入城市期间,没足够的就业机会或就业量使劳动力持续从事非农就业;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机械化外包服务程度低,需要这部分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定期返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在农村社区资源变量中,反映农村社会资本变量的外出务工比例以及社团数量分别为0.324和4.521,与理论最高值存在一定差距,而反映农村社区生产资本、组织资源的的大型农业项目和专业合作组织均值分别为0.446和0.379,说明还只有少部分农村地区拥有大型农业项目,只有少部分农户享受到专业合作社提供的社会化服务。以上数据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社区资源匮乏。
表2数据还表明农户的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6年,仅达到小学水平。从农户的职业层级看,调查样本中的农户基本上以兼业农户为主,这充分说明了农民已经不仅仅通过从事农业来维持生计,非农就业趋势不断增强。农户年平均收入水平为7700元,但不同农户间的差异不大,变异系数是所有变量中最小的,为0.069。另外,以宿迁为代表的苏北地区普遍呈现出耕地规模较小、细碎化程度较高的情况。而从整个调查样本看,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并且年龄偏向中老年,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特征。
注:变异系数=标准差/均值,用于比较不同量纲数据波动情况。
四、实证结果分析
1.现代农业参与程度影响因素的描述分析
(1)劳动力流动对现代农业参与的影响分析。劳动力流动对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农户年均外出务工时间小于100天时,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均值仅为2.789。随着农户外出务工时间的增加,达到100~200天时,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也随之增加到3.205,当外出务工时间进一步增加时,现代农业参与程度更是达到3.838,由此可以看出,劳动力流动促进了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水平。农户的性别、年龄差异在不同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水平上对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在农户外出务工时间小于100天的群体中,女性、年轻的农户参与程度更高,外出务工时间在100~200天时,男性、中老年农户参与更高,而当外出务工时间超过200天时,男性、中青年农户呈现出更高的现代农业参与水平。
(2)社区资源对现代农业参与的影响分析。数据显示,社区资源禀赋差异对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产生影响。其中,对于拥有高社区资源禀赋的农户群体,现代农业参与程度达到3.916,明显高于其他农户群体,对于拥有低社区资源禀赋的农户群体参与度仅为2.992。进一步分析性别、年龄的影响,可以看出,中低社区资源禀赋的农户群体中,女性更容易参与到现代农业中,而在高社区资源禀赋的农户群体中,男性的参与程度更高,但是这种性别上的差异并不大。年龄层面,呈现出低资源禀赋群体中青年的参与程度更高,而高资源禀赋群体中老年参与程度更高的趋势。
2.回归结果及解释
本文使用Stata11.0软件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估计,为了避免内生性带来的非一致性以及无效性问题,采用3SLS估计方法,具体运行结果如表3所示。从模型整体运行结果看,现代农业参与方程和价值观念方程的χ2统计量均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因此,模型并不存在设定偏差问题,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度。
1.劳动力流动、价值观念与现代农业参与的关系
反映劳动力流动的外出务工时间对农户价值观念的影响系数为0.002,而价值观念对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影响系数为0.373,并且均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简单测算可知外出务工时间每增加10天,在农户价值观念指引下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将会提高0.007的水平。该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充分说明了农村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由于外出务工的农户可以体验城市生活,接触到了具有较高现代性的非农组织和环境,同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会注重自身的继续社会化,不断积累自身的“现代性”,这一过程必然带来农户价值观念的改变。价值观念会影响农户的行为方式,因此,农户在价值观念的引导下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的参与意愿,最终表现为现代农业参与程度的提高。
注:*、**分别表示在5%、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2.社区资源对现代农业参与的影响
农村社区的社会资本、生产资本以及组织资源均促进了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水平,并在统计上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验证了本文的假说。具体来说,反映农村社区关系型社会资本的村庄外出务工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提高0.0178,而反映农村社区结构型社会资本的社团数量 对农户的 现代农业 参与的边 际作用为0.054,这都表明通过增加外出务工以及社团数量都将丰富农村社区的社会资本,并最终显著提高现代农业参与水平。反映农村社区生产资本的大型农业项目以及反映农村社区组织资源的专业合作组织对现代农业的参与作用分别为0.163和0.112,农村社区的大型农业项目为农户使用现代农业要素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为农户更好地参与现代农业提供了必须的物质设备、农田基础设施、技术培训等资源,而农村社区的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融入市场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和渠道,促进农户从生存农业阶段进入到商品农业阶段,这无疑都有利于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
3.其他变量对现代农业参与的影响
土地细碎化变量对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耕地地块数每增加1个单位,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降低0.017,并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在农业生产条件给定的情况下,通过选择生产要素组合实现收入最大化,在农户家庭耕地细碎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机械化操作难度增加,这无疑增加了机械操作的生产成本,理性的农户会偏向于选择传统的劳动替代型生产,因此,细碎化程度高的农户其耕作方式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阻碍了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
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对现代农业的参与是间接的作用。农户通过教育,不断积累人力资本,并在价值观念方面更能体现 “现代性” 特点,在 “现代性”价值观念的指引下,使得农户现代农业参与意愿增强,提高了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估计结果表明,农户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将会提高0.006,并且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这也充分说明了教育对改变农户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提高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对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2013年江苏宿迁4个县域的农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从市场化、组织化、技术化和农业知识获得4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采取层次分析法计算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得分,引入农户价值观念作为中间变量,并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不同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存在差异,但农户间的异质程度并不高,变异系数仅为0.168。而从整体上看,宿迁市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水平一般,平均得分3.357,与存在的理论最高值5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第二,劳动力流动通过改变价值观念进一步促进了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而以社会资本、生产资本以及组织资源为代表的农村社区资源显著增加了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水平。
第三,农户的受教育水平是塑造农户 “现代性”价值观念的重要因素,对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有间接的促进作用,而农户家庭的耕地细碎化程度显著阻碍了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为了提升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程度,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打破中国城乡二元体制,并且通过进一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有效转移; 其次,政府要实施扶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区的社团以及合作组织建设,不断丰富农村社区资源;最后,还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改革农村教育方式,提高农民文化水平,通过教育的方式和渠道引导 农户价值观念转变,不断塑造农户的 “现代性”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陈锡文.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几个主要问题[J].改革,2012,(10).
〔2〕王学真,高峰,公茂刚.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6,(05).
〔3〕〔12〕(美)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蒋和平,辛岭.基于高科技建设的都市型现代农业[J].农业经济问题,2008,(S1).
〔5〕陈锡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J].求是,2013,(02).
〔6〕盛来运.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7,(03).
〔7〕黄祖辉,高钰玲.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程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12,(07).
〔8〕(美)迈克尔P·托达罗,斯蒂芬C·史密斯著,余向华、陈雪娟译.发展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9〕(法)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朱道华.略论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11〕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存亡[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推荐阅读:
社区劳动监察07-20
社区年度劳动保障工作计划11-19
社区劳动站工作总结09-01
中学生社区劳动服务评语08-06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2010年工作总结08-17
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考试09-24
多措并举,加大“劳动保障协管员”队伍建设12-09
仓库保管员劳动聘用合同12-27
社区医疗保障调查问卷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