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快速识字法(8篇)
1.小学生快速识字法 篇一
第一步:认
在儿童识字学习过程中,只有使学生认知过程与情绪协调发展,才能真正达到开发大脑潜能的目的。在教学生识字时,我充分利用游戏让学生与“生字宝宝”碰碰面,叫叫它们的名字,看看它们的样子。比如在教学《比本领》这一课的生字时,我将生字写在每一个小动物的头饰上并对学生说这些小动物都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但它们有个小小的要求,谁要是能认出它们头上的字,它们就和谁成为好朋友。这样,学生一下子提高了识字的兴趣。同时,我还利用声音、图像、动作、情景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使学生对所识生字的印象更加深刻。
第二步:想
汉字是以音、形、义三维合一的“图画”文字,对儿童智力开发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教学时,我能结合学生年龄、情感、认知特点,根据汉字结构特征,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使训练更加到位。如“跟、狠、恨”等字,学生容易记错偏旁,我就编成儿歌让学生记。在教同音字“经、精、惊”时,我首先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应该怎样记住这些字,接着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好的记忆方法就给予肯定。我时常鼓励学生从身边、从周围环境、从书报上找到刚认识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识字;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找一些不相关的字词连成自认为有趣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这样,既巩固了对生字的认识,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步:写
写字指导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即引导学生在写字时要认真观察汉字,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感受汉字美之所在,从而领悟汉字的书写规律。在指导学生观察汉字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点:一、观察笔画。在不同的汉字当中,同一个笔画的写法是大不相同的。不让学生去细致的观察、辨别,学生怎能把字写的正确、美观呢?二、观察部件。部件是汉字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汉字部首和笔画构件,一个人字写得好坏,关键还要看组成汉字的每一部件是否合适。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范字,让学生观察部件的结构特点,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达成共识,再把这个部件带入相关的一组汉字中去练习,这样,举一反三,以一当十,学生就可以很快地掌握某一类汉字的结构特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步:用
学用结合是开启儿童心扉的好办法。识字和听、说、读、写应是一体的,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低年级,有效的做法是把识字、阅读、写话相结合。我有意识有步骤的示范、引导,如把要告诉学生的话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去读并按要求去做;鼓励学生写自己姓名,辨认同学姓名;认识标志牌、看商店名称……这些措施可让学生和字词反复见面,使学生体会识字用处很大,让学生多读、多听、多看,把生字和学过的字组成词语、句子、作文,既能巩固识字,也能提高阅读能力。
2.小学生快速识字法 篇二
一、游戏法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 将其巧妙地运用到识字教学中, 枯味也就变得津津有味了。 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 寓教于乐, 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 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 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四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一课时, 我针对本课生字量大并且都是合体字, 学生较难掌握的特点, 精心设计了三个游戏, 结果每个学生“动”起来了, 课堂“活”了, 学生“会”了。
游戏之一“抢字”。 请三个同学到讲台上, 一个同学做“老师”, 其余两个同学每人手里拿一根教鞭, 听老师的指令行动。 例如“老师”说“稠密”的“稠”, 两个学生便在黑板上写好的一排生字中, 用教鞭迅速指出, 看谁速度快, 谁就“抢”到了这个字。 最后由大家从两个同学中评出一个“抢字”冠军, 教师发给他小礼物。 这组同学做完后, 再请下一组同学来做。 “抢字”游戏, 既使儿童在游戏氛围中初步认知生字, 又使学生的组词及反应能力得到了锻炼。 有多媒体的班级, 教师可以在讲课之前将这个小游戏做成课件, 另外每组参加游戏的人数灵活性更强, 识字效果会更好。
游戏之二“找朋友”。 我将本课的九个生字, 每个字按结构分成两部分, 写在生字卡片上。 例如“忠”分成“中”和“心”, “导”分成“ 巳” 和 “ 寸” … … 游戏时, 将卡片分发给同学, 学生按照生字的顺序, 找自己的 “ 好朋友”——生字的另一半。 拿卡片“中”的同学边往讲台走边唱:“找呀找呀找朋友, 我要找一个好朋友”; 拿 “心” 的同学也边走边唱:“找呀找呀找朋友, 我是你的好朋友。 ” 两个同学在讲台上两部分拼成一个“忠”字, 然后大家齐读并组词。 “找朋友”这个游戏, 不仅使学生能掌握生字的结构、部首, 而且对儿童记忆字形及组词都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 教师在学生找完朋友之后, 可以增加一个变魔术的环节, 即将所有的生字部件重新组合, 可以复习以前认识的生字, 效果也很好。
游戏之三“猜字”。 做这个游戏时, 请两个同学到讲台上, 一个同学做 “老师”, 另一个同学背对黑板站好。 “老师”在黑板上已写好的一排生字中, 随意指出一个。 例如指了一个“慌”字, 另一个同学便开始猜到:“是积雪的积吗? ” 底下的学生齐声回答他:“不是! ”“是指针的针吗? ”“不是! ”“是慌张的慌吗? ”“是! ”猜出一个字, “老师”接着再指一个字。 一组同学做完, 再请下一组的同学来游戏。 “猜字”这个游戏, 不仅使学生对生字的读音、组词情况有所了解, 而且对学生的记忆及配合能力均进行了很好的锻炼。
二、联想法
所谓联想法是指通过特别的联想, 在头脑中呈现相应的物象来增强记忆的方法。 联想法是世界上公认的记忆秘诀。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他们常常将一些成人看上去毫无关系的事物连在一起, 组成奇异的形象、场面和情节, 或者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加以拟人化。 因此, 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 引导学生想象, 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化、形象化,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如“武术”的“武”字, 有的学生容易 “斜钩”上加一撇, 可以让同学们联想一下, 武士的腰间如果如果每时每刻挂一把刀, 那么老百姓见了他们会因害怕而远远逃走, 那他就不是一个好武士了, 所以武士腰间没有刀。
此外, 当学过同一类字后, 启发学生由一字想多字, 把字串成串, 辨字义记字形, 并利用韵文帮助识字。 如学习过“青、清、请、晴、情、蜻、睛”后, 组织学生观察联想, 编写韵文:“河水清清天气晴, 小小青蛙大眼睛。 池上蜻蜓眨眼睛, 它们一同捉害虫。 请出专家评一评, 庄稼丰收好心情。 ”此类识字, 借鉴了“字族文识字”中的 “字以族聚, 族以文存”的原则, 把本字和由之派生出的字归拢起来, 看成一个“族”, 把这一族字编成韵文, 使生字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 既明字义, 又辨清了字形, 使学生在学过一族文字后, 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识字框架, 形成识字能力。
三、编字谜、猜字谜
师生共同编字谜和猜字谜是一种很有趣的识字方法, 学生猜字谜的过程就是自主识记字形的过程。 谜语类型很多, 除谜语歌诀外, 还有字谜、画谜、据形义猜音, 据音义猜偏旁等。
如“弟弟站在木头旁”是 “梯”;“不上不下”是“卡”;“一口咬断牛尾巴是 “告) ”;“兔子差点不见了”是 “免”;“一加一” 是 “王”;“二人土上背靠背玩是 “坐”“三人同日在” 是春天的“春”等用谜语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更多的汉字。
四、动作演示识记法
有些生字, 本身就表示一些动作, 如“托、掀、递、揉、扭、钻”等, 要记住这类生字适当地结合肢体演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比较法
中华民族的字文化博大精深, 这些方方正正的字之间, 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识字教学中, 我们可以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 而是把课文中要学的生字和一些形近或同音的字进行整理、重组, 放在同一时间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比较中识字, 在联系中区别。 这样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跑”后, 我把由足字旁组成的字“跳”“跃”“蹦”等字放在一起, 让孩子们一起学习, 通过比较, 学生不仅很快地记住了这些字, 而且把它们意义上的不同也分辨清楚了。
总之,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积极探索不同的识字方法,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潜能, 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识字, 有创造性的识字。 鼓励学生想象、实践, 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摘要: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生字占了很大的比重。是儿童的天性, 特别是低年级儿童, 好玩, 好动, 注意力很难集中, 这就使生字教学举步维艰。因此,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积极探索不同的识字方法,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潜能, 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识字, 有创造性的识字。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识字
参考文献
[1]谢先模, 徐冰云.语文教学法集锦[M].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1.
[2]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教育科技出版社, 1982.
[3]朱作仁.语文教学心理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4]李楠俨.标音识字提高读写”实验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3.低年级学生识字法 篇三
关键词:识字;阅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77-01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光同音字就有100多个,近音字,一字多义的情况也很多,再加上形体繁多,笔画及结构复杂。对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由于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识字是一大难点。而根据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来识字显得尤为重要。
一、形声字归类识字
就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来进行识字。在汉字中有一部分形声字,这类字的特点是形旁标义,声旁标音,如学习“蚂蚁”时,可出示画有蚂蚁的图片,让学生从图看出蚂蚁是一种小昆虫,所以是虫字旁,而右边的“马”、“义”则标音,这样既让学生认识了“蚂蚁”两字,又帮助学生理解了字义。还有“蚊”、“蜻蜓”、“蜂”、“蝌”等都与“虫”有关;“花”、“草”、“苗”、“荷”都与“艹”有关;“铁”、“铜”、“银”、“钟”等都与“钅”有关。
二、比较识字法
像“己”“已”“巳”这类字,字形差别不大,学生比较难记,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多比较,加深记忆。如“己”“已”“巳”这三个字,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把它们放在一起,让学生仔细观察字与字之间的差别,编出儿歌:“己开已半巳相连”,然后让学生做辨字组词或选字填空来加深理解。还有像“未”和“末”、“戊”、“戍”和“戌”等等,只要教师能随时比较,学生就不难正确运用了。
三、情境识字法
就是 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去识字。如在学习带“ ”字时,告诉学生这类字与手臂动作有关,如“捧”字就表示用双手托起,双手一抱就有了一个“抱”字,用手一搓就认识了“搓”字。还有如带“目”字的,眼睛看的神态不同就有“瞅”、“盯”、“瞟”、“瞧”……
四、放射识字法
就是利用那些构字率较高的基本字来进行识字。如学了“方”字,可让学生做一字开花的游戏来找出学过的带“方”的字,如“放”、“房”、“防”、“纺”、“芳”、“访”、“仿”、“坊”等,以后再学到新字,,也可与之比较。还有带“工”、“青”的字等。
五、歌诀识字法
就是根据汉字字形来编一些歌诀来帮助识字。如“快”和“块”可编出“快、块都念kuài,提土旁是泥块,心里着急走得快。”还有“密”和“蜜”学生易混,可编出歌诀:“密和蜜,区别就在山和虫。乌云密布遮山顶,蜜蜂嗡嗡是昆虫。”来帮助学生记忆。
六、换偏旁识字法
就是由汉字产生联想的特点来进行识字。如学习“聪”时,学生通过联想知道:“聪明耳朵听,眼睛看,口读,心想。”再如学习“灭”时,可让学生进行联想:“火上加盖,火就灭了。”还如“休”字,联想为“人靠在大树上休息。”通过联想把学生要学的汉字想象成一种景象或一个场面、一个动作,这样就直观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七、寻根识字法
除了上述识字方法外,还可以让学生以课外作业的形式自学识字,即阅读课外书识字。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会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但开始时,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拔高要求,否则将“弄巧成拙”,扼杀学生阅读的热情。在具体操作中,我采取了“分层要求,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优生借助汉语拼音阅读,能直呼的就直呼,要求复述故事的大意;中等生先读生字,再借助拼音一段一段地读,要求读音准确;稍差的学生阅读比较困难,便引导他们“找朋友”,即从书中找出自己学过的生字,并用铅笔在其下打一小点。这样,人人都在“阅读”,人人都能“阅读”,包括“找朋友”的学生也“读”得兴致勃勃。日积月累,打点的字越来越多,学生便可以自由阅读了。这一过程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读”中有所得,在“读”中获得发展。
4.古文字造字法在小学识字中的应用 篇四
摘要:汉字教育是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
关键词 古文字 识字教学 造字法
一、古文字的内涵
“古文字”这个说法,最初见于《汉书郊·祀志》中的“张敞好古文字”。就字面意思来理解,“古文字”似乎是指古代的文字,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作为一门学科,“古文字”有它特定的内涵。
裘锡圭先生把中国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古文字阶段和隶、楷阶段。前者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后者起自汉代延续至今。①在中国古文字就特指秦以及秦以前遗传下来的篆书体系的文字,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和小篆。
二、问题的提出
悠悠华夏文明,古汉字贯承古今。语文教学是一直是学习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必经之路,学生可增强对祖国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热爱感情。而小学识字教学又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部分,但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了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过于强调识字的工具性作用。识字教学法门类众多,它们各有优势和特点,而且经过实践证明确实有效可行。但是经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些识字教学法并未注重研究我国汉字构形规律最明显的特点—形与义的关系。因此,我将以古文字造字法为基础对识字教学进行研究和整理。
现阶段,古文字造字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面临着种种难题:
首先,几十年的小学识字教学往往形成了一个习惯性做法是笔画、部件教学法,把汉字分割成点、横、竖、捺、撇等笔画和一些零碎的的部件,常常误导了学生对汉字最初的理解。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虽然能方便快速记住汉字所带音形义的功能,但是对其原始的意思却是一知半解,使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至于学生现今面临严重的错字别字现象,有些错字别字甚至陪伴了学生一生,以至于阻碍了中国古代传统汉字文化的传递。
其次,时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不高,尤其是青年学子。那偶尔对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表现,其实是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陌生与迷茫。古文字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人们对于古文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明确,进而忽视了对古文字的了解和探索,在识字教学方面也没有重视对中国文字起源的认识。
再次,现今社会“提前识字”、“快速识字”盛行,纯粹要求儿童掌握大量字形和字义,片面追求识字的数量和速度,脱离教育的规律,为了识字而识字,所追求的是一种机械的记忆,而并非是儿童能力的提高。
这些问题是如何导致的呢?
三、问题的分析
第一,由于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演变,并不是所有当今汉字都能用古文字来解释,汉字理据的缺失与重构导致古文字识字教育工作复杂,不易操作。人们对于古文字字形结构的研究关注度不够,研究一部分还停留在了解层面,不能够很好的运用,加之很多汉字的字形结构的缺失也成为了的古文字识字教育工作的障碍。
第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对理论知识的缺乏很大一部分造成了学生的文化缺失,学生没有这个机会来学习和了解古文字方面的知识,不仅是学生的遗憾,更是学生能力培养的不足。学校没有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培养,试问学生又如何能够自觉自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能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毫无疑问,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第三,缩短识字的时间,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一直是教育界所追求和研究的,但是很多人走进了这个误区:片面追求识字效率。这种误区一旦进入,将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甚至影响儿童的终生教育。识字需要儿童的智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一味的对儿童进行灌输汉字,只会事倍功半。割离识字与写字之间的关系,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只“知”识字,而不“懂”识字,儿童的全面发展得不到满足。同时,如果儿童在学龄前学习的是一些不合规范的识字内容,儿童由于辨别力不强,必然引起思想上的混乱和迷惑,无形中增加教学难度。
四、古文字对小学识字教学的意义
古文字对于我们国人是一份骄傲,是一份财富,更是一份中华民族文化的祭奠。因此学好古文字,将古文字运用于小学识字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世界上最古老是文字有苏马利亚人和古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画文字以及中国的汉字。而保存至今的,也只有我们中国的汉字。把古文字引进语文课堂,毫无疑问可以使学生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进而使学生客观而又深入地全面审视传统文化的要义。在强调对中国古文字学习的同时,也是一种保护其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从小学着手,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气息,树立民族使命感,同时大大提高民族的自豪感。从内心感受,唯有中国的汉字,像一河池水,孕育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像一条纽带,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二)有助于提高识字效率
将古文字只是运用于小学识字教学,不仅能向学生普及更多的传统文化,更能大大提高识字的效率。
现今低年级教学中,往往会给一些象形文字配上相应的图片,如“日”字旁边就配一幅太阳图等,要想将这些图片与生字联系起来,就要掌握好一定的古文字功底。熟练的运用古文字及书本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认识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帮助学生便捷有效的记忆。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学生作业和考试中的错别字早已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写错字、别字,除了疏忽大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该字的构形部件不甚了解。把古文字知识运用于语文教学,能使学生洞察汉字的构造原理,最大限度地减少错别字现象发生,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五、解决措施
第一,一方面,师范类院校应调整学制和课程设置,从整体上提高语文教师的知识水平。在专业师范类院校,学校开设了教育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语文教师不仅学习了各项专业技能,而且也经历多次见、实习。但是,在专业知识的设置方面还有欠缺,虽然学习了古代汉语、普通话等,但在古文字的教学上有所缺失,师范生对古文字在一定程度上是陌生的。另一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再教育、再培训,加强教师对古文字学的认识,提升教师的能力和修养。老师自身的内涵知识丰富了,才有更多的东西授予学生。
第二,理论界和教育界应加强对儿童识字教育研究的基础——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利用古文字激发儿童识字的兴趣,根据字形构造原理系统学习汉字,熟习汉字结构特点和偏旁部首,教学时注重音、形、义的结合,确保对儿童早期识字教育的科学化、正规化。
第三,现今的识字方法多种多样,不仅有前人所创造发明的传统识字方法,更有许多新颖的识字妙方。在这些识字教学方法中,有“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分类识字”、“部件识字”、“趣味识字”、“字理识字”等,其中“字理识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我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识字方法,作其分析比较。
“集中识字”:集中识字法是以汉字构形规律为基础,直接继承了我国“
三、千、百”的蒙字识字教育经验,采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教学,从而形成形成小学语文“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的体系,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②这个方法的优点之一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并且将部件作为辨识单位,可以减少书写的错误;优点之二是基本字的字形和表义部首可以帮助理解形与义的关系,容易概念化。③集中识字的不足之处则在于它将阅读和识字割离,识字教学脱离了一定的语境,不利于识字到阅读的转换,也容易混淆字词的含义。
“分散识字”:“分散识字”是与集中识字相对的一种识字教学方法,又称为“随课文识字”。先让学生认识拼音,再利用拼音正音,并学习生字新词,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工具性作用。④其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使得生字新词的讲解都在语境中进行,便于识字向阅读转换,有助于记忆。不足之处在于,每节课识字量太少,效率低,错过了低年级儿童识字的最佳时机。此外,分散识字教学方法没有以系统的汉字规律作为依据。
“注音识字”:“注音识字”又被称为“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先学拼音再学字,先阅读拼音充分发挥了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锻炼儿童的听、说、读、写,书面语言在早期就得到了训练。缺点在于教学偏离汉字规律,并且低年级没有打好字形基础,对接下来的阅读和写作都会出现障碍。
“韵语识字”:“韵语识字”是以韵母相同的字编写成有趣的课文,激发儿童兴趣的同时学习韵文认识生字。它根据快速记忆的原理,遵循儿童认知规律,虽然易于儿童学习,但是对于一般教师而言将汉字编成韵文是个难点,具体操作复杂不易推广。
“字族文识字”:它以汉字“六书”为参考,以当代汉字为依托,选出派生能力强而起主体作用的独体字或合体字做为母体字,并以此作为识字教学起点和核心不断扩展识字量,形成一个字族;接着将同一个字族依据字音、字义编成字族文,加以教学,从而使小学生只用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六年的识字量。⑤这种识字方法有助于儿童加强对字形规律的掌握,更好的理解音形义的关系,类化形近音似字。但是并非每一个汉字都能够归于字族中;为了编写字族文,课文取材也受到限制,阻碍儿童书面语言的发展。
“分类识字”:全称为“生活教育科学分类识字”,其特点是将汉字的分类系统与自然界的分类系统相统一。其基本教学流程是:教导字音、解析字理、分析字形、书写练习。这样的识字方法能够结合生活,形象记忆,但是将汉字独立教学,儿童早期书面发展水平迟缓。
“部件识字”:又称为汉字分部教学法,包含部件分色教学法(黄碧云,1990)。部件识字是根据《说文解字》中的部首,将常用汉字加以分解。它将汉字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整字、部件和笔画三级,其中部件是构字的基本单位。然后按照书写顺序规定部件在汉字中的先后次序,简化汉字字形难度,学生在不断分析综合中学会汉字。⑥而部件分色教学更进一步将各字中的部件以不同颜色标示,以凸显在各字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包括“意”、“声”、“指事”等,增加了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部件本来是机械学的名称概念,用于识字显得机械化,不易长时记忆;有的部件没有名称,需另外命名,给教学带来困难。
“字理识字”:所谓字理,即汉字构形理据。“字理识字”通过对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构形理据的分析,帮助学生记忆汉字。其基本课堂教学程序是:教学字音、解析字理、分析字形、书写练习。⑦在分析字形的阶段,主张在展示汉字演变过程后,将楷体的笔划和各部位与客观物体作分析对应,并且应用联想和比较,让学童识字(廖杰隆,1996)。优点在于将汉字的音形义统一起来教学,体现了汉字的整统性;缺点是汉字独立于阅读进行教学,不利于儿童书面语言发展。
以上的识字方法各有其优点及理论依据,但是也有其不足之处。上述识字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虽有偏颇,但并非杜撰。那么,如何能够改善现状,适应新时代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呢?
六、识字教学的门户之见
各种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争奇斗艳,各有各的特点,使人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要使识字教学改革更好地向纵深发展,首先应对科学有的识字方法做一个基本界定,其次要认真归纳各种识字方法的特点,总结其长处与不足,不断进行扬弃和优化,才能把我们的识字教学改革推向一个更成功的阶段。
首先,成功的识字教学法应该有科学的汉字学的理论指导。
王宁先生指出:“汉字不仅应注意教法,更要注重学理,也就是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 充分揭示该文字的系统及规律,而不是只讲笔画、笔顺、部首;按照汉字本身所具有的道理进行讲解,而不是根据习惯对汉字进行分析,更不是对汉字进行随意的分析和拆解。
其次,成功的识字教学应该遵循教育学规律。
识字与写字的结合,识字与阅读的结合,而不是一味追求识字数量,不是一味的追求速度。
另外,成功的识字教学应该遵循心理学原则。
在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前提下,以适当的速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识字教学,而不是一味的灌输识字数量和运用呆板的教学手段。
本文旨在以甲骨文为例,阐述如何运用古文字进行识字教学。
(具体操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不能过分拘泥于古文字,对于一些字形、字音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难以分析其构形造意的字,也不能强自作解,而应及时结合其他方法来教学。⑧同时,我们应该重视识字教学的研究,上述教学方法并非唯一且完善的途径,我们的学习研究是永无止尽的。
六、结语
小学识字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识字教学的发展能更好的推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能力和素养。对小学识字教学进行研究探索,寻找有效的识字方法,成为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识字教学方法须立足于古文字学字形结构,这是本文立论的基础。
但是,探索之路永无止尽,希望我所做的工作能够为小学识字教学贡献微薄之力。
①②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张田若.“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布习作”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 《人民教育》1997年第一期 廖杰隆.集中识字理论基础[J], 《新竹县国语文领域》96.10.15
③
④⑤戴汝潜.识字教育──《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J],人民教育,1997年06期 王惠生.「字族文识字教学法」在扫盲教学中的运用[J],成人教育,1996年04期 ⑥黎莉.部件识字教学法和字族识字教学法对学习障碍学生识字学习成效之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 ⑦贾国均.字理识字教学法[J],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三期
5.幼儿快速识字与同步阅读实验 篇五
发表时间: 2004-4-21 10:21 作者: dalaosha 来源: 儿童教育网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幼儿快速识字与同步阅读实验
康宝灵
中央教科所课程研究中心、教学实验研究中心主任戴汝潜先生说“识字教育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素质和兴衰存亡的大事。”我自1992年起专门从事用汉字开发儿童智力的的实验和研究,六年来,每年都能使具有普通智力的五岁左右的幼儿,在八个月内轻松愉快地认识2500个汉字,并学会读书看报,阅读量达30万字以上。
幼儿为什么能在八个月内认识2500字,并且初步具备阅读能力呢?
一、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印度狼孩卡玛拉因为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从7岁开始到16—17岁用十年时间才学会几十个单词,只能说三四句简单的话。而一个4——5岁的幼儿一般已能掌握1600——2200个词汇。同时,4——5岁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的主要基础是五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据国外研究报道,当代儿童在心理上较三十年前早熟二年。儿童智力的发展,1972年常模测定,比1960年普遍提高智龄六个月左右。因此,国际范围内已经有30多个国家把入学年龄提前到了五岁。
另外,据研究,各国儿童在四岁左右就基本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基本上可以就周围生活的需要进行口头交际了。也就是说,具备了识字读书的基础。他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字的读音和意义,就差和字形挂钩了。在某种意义上说,识字已经成为他们自身发展的一种迫切需要。这一时期,单凭耳听声音、目辩颜色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儿童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他们急需更多、更深、更广的了解世界。否则,他们将得不到足够的精神营养而处于精神饥饿状态,使自身的发展受到影响。
信息论告诉我们,以大脑信息总量为100%的话,听觉信息占11%,味觉、触觉、嗅觉三项信息占6%,而视觉信息占83%,这说明人生的大量信息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得的。
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听—说—读—写”,识字和读书对于五岁左右的幼儿不仅是应该的、可能的,而且是一种迫切需要。正因为如此,幼儿才学得主动积极、生动有趣、如顺水行舟、鼓风扬帆、一日千里。
二、识字是开发幼儿智力的关键环节
中央教科所课程研究中心、教学实验研究中心主任戴汝潜先生指出:“让幼儿学会一些常用汉字,尽早进行大量阅读,不失时机的发展儿童的言语及非智力因素,从而有效的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阅读能力形成的越早越好。”
记忆专家王维说过:“没有任何活动能像文字在开发智力方面达到那样的深度和广度,甚至可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诚然,许多智力活动都能使孩子聪明起来,但都是局部的、零散的,其效果都有一定的限度,而识字可以使智能和知识系统化,并且在此基础上的智力开发是无止境的。”
美国人口学研究专家认为,在开发儿童智力方面,汉字具有西方拼音文字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有关方面,专门用汉字开发弱智儿童的智力,获得极大的成功。日本的石井勋博士专门用汉字开发儿童的智力,搞了三十多年的实验和研究。他认为:日本幼儿五岁开始学习汉字,智商可达115;四岁开始学习汉字,智商可达125;三岁开始学习汉字,智商可达130 以上。
我国从古至今有许多名人都是从很小就开始识字的。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在他很小还不会说话时,奶妈就教他认字,“仆虽口不能言,心已默识之。”当代科学家,竺可桢三岁开始识字,杨振宁四岁开始识字,一年多就认识了3000多字。郭沫若五岁就已经能读四书五经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英文是由大脑左半球来处理的,所以此类拼音文字叫单侧脑文字,(这也是西方国家大力提倡开发右脑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单个的汉字则是由右脑来处理的,因为右脑长于图形、整体和空间分析。对于汉字的认识,即可以由形——音——意,由左脑来处理;又可以由字型直接到字意,不再有语音转录的过程,既直接由右脑来处理。因此,汉字是复脑形文字,认识汉字的过程,就是左右脑同时开发的过程。香港的安子介先生说:“汉字是拼形文字,能使人引起联想,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早在1921年,心理学家刘廷芳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结果就认为:“汉字的学习又借助于已知汉字的联想,认识的汉字愈多,联想能力愈大。”因此,幼儿快速识字的整体过程,形成了一种“识字——开发智力——更多更快地识字——更多更快地开发智力……”这样的一个类似几何级数成倍增长的局面,良性循环,螺旋上升,快速滚动,使“雪球”越滚越大。
三、词优效果和频率效果
心理学家进行大量的研究后发现无论是英文、还是日文和中文都存在着词优效果,即字在词里比在非词里容易辨认,而且认识一个词,能够像认识一个字母那样被迅速地认知,甚至认识一个词比认识一个字母的时间还要短。所以,把字组成词语来认,速度就快得多。
此外,还要严格遵循字的频率效果,即先学高频字。有人曾对俄文、德文和英文进行过统计,发现这些语言中不过1%的词,占据了取样中25%的范围。同样,在2500个常用汉字中,有25个字(也就是1%的常用字)却占了25.8%的覆盖范围。
还有人对包括100万个英文词的印刷材料做过统计,发现如果一个读者掌握133个词的话,就可以很快达到任何书面材料中50%的的词条。而汉字更加典型,只需要掌握116个字,就可以认识现行各种书面语言中50%的字了,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统计,汉字中最常用字560个,常用字507个,次常用字1053个,这2400个字占一般常见书报用字的99%。
我们编排的识字课本,按照字的频率高低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学,所以,能使幼儿在识字的同时学会读书,同时也就读了几十万字的书了。
四、依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编选教材,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4——5岁的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据主要地位,无意识记占据优势。他们对于形象鲜明、生动有趣、强烈的事物容易记住。同时他们以机械记忆为主,整体识记,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还喜欢重复。幼儿对汉字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多次重复。
因此,让他们先记住字形再说,以后慢慢领悟,逐渐达到四会。正像吃冰棍,先吞进肚子里去,再慢慢的化。郭沫若五岁读四书五经,巴金、冰心等大作家每人小时侯都会背500——600篇古文,以后终生受益无穷。
另外,由于幼儿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注意力不能持久,所以,教材的编写没有采取单一刻板的形式,而是有识字课本、童谣、儿歌、古诗、对子歌、童话故事、幼儿古典等多种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常用字为经,以阅读材料为纬,纵横交织,经纬分明,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读书,读书的过程中又巩固和扩大了识字量。
教学的全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识字读书,同步进行,偏重识字。
第二阶段 识字读书,交替进行,双管齐下。
第三阶段 读书识字,齐头并进,偏重读书。
崭新的科学方法能创造出惊人的奇迹。用土耕法栽培的西红柿,一棵最多能结100个果实。日本农学家用水耕法栽培的西红柿,一棵结出了13000个果实。幼儿识字在教学方法上则要求灵活多变,花样翻新,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投其所好,送其所要,只要能唤起幼儿学习兴趣的就是好方法,即所谓教无定式,学无定法。诸如学儿歌、猜谜语、听故事、做游戏、玩魔术、唱歌曲、看动画、练气功,甚至连幼儿姓名、家长职业、乡土地理、天文气象、招牌广告……皆可随机应变融入识字和阅读之中,所以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在短短的八个月内认识2500常用汉字,阅读量达30万字以上。
“面对新世纪人才竞争的挑战,我们这个12亿人口的大国,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识字和阅读问题。”(戴汝潜《小学语文快速高效教学探索与研究》)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许诺美国人民,在他任职期间,要让美国所有的儿童8岁以前都学会读书。
我们中国的儿童如果在5——6岁都能学会读书,中国何愁赶不上美国,超不过美国!我恳切希望有识之士携起手来,大力推广“幼儿快速识字同步阅读法”共同成就这项千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空前伟大的事业!
”什么是“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early reading)是指儿童一岁半以后开始的阅读,主要由成人将儿童读物中的内容读给儿童听,儿童识字后,进入自己阅读。早期阅读是当代一些教育家主张提早对幼儿进行教育而提倡的。他们认为如果大脑没有在适当的时候受到刺激,有些东西就永远丧失。接受刺激的最佳期是儿童早期,早到出生18个月时。他们还认为早期阅读对儿童的影响不仅会持续下去,而且还会随着他们学历的延长而不断增加。
——《教育大辞典》1978页
以今日学校的教育方法,要培养孩子足以快乐地阅读教科书的阅读能力是不可能的。唯有在幼儿期就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解决上面的问题。
——日?石井勋
识字与阅读应当同步进行
中国语言文字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佟乐泉先生指出:儿童的言语发展是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不是某个阶段只发展识字能力,而另一个阶段只发展阅读能力,如此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单独划分出一个识字阶段,这与儿童言语发展规律是不吻合的,也是不相适应的。如果只从识字的序列入手安排教学,那么就会由于识字的局限,而导致儿童不能自由地通过书面形式从外界获取大量的信息,同时也不能向外界提供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这对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及思维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阻滞作用。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只能是把识字教学与语言训练结合到一起,把识字融入语文学习的整体之中,立足帮助儿童跳出识字的局限,解放他们的眼睛和双手,让他们在自由地获取和表达过程中学习汉字,在发展全面的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发展识字能力。
识字,就其本质看来说是接受性的,是把外界输入的文字符号录入大脑,与脑中已存贮的语音、语义相结合。对于尚无语音、语义的文字符号,大脑要同时接受与之相伴的语音、语义信息。无论哪种情况,识字过程的特征都是通过视觉信息接受一种文字符号,并将其录入大脑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属于用字范畴的阅读具有天然的形式上的一致性。因此,从用字的角度安排识字教学,阅读是唯一可供选择的方式。
佟乐泉著《小学识字教学研究》
教育部全语言“九五”课题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九五”专项课题
学前全语言创造教育
全语言的含义
(1)指全面的语言形式,包括口语、书面语、母语和外语(书面语包括阅读和书写)。
(2)指全面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能力。
学前全语言创造教育
指通过全面的语言内容和语言活动,发展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及外语等全面的语言能力,并以此为依托促进幼儿以创造性为核心目标的能力和人格素质的健康发展,为他们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基的素质教育。
此概念打破了传统幼儿语言教育的界限(传统幼儿语言教育强调口语能力的发展,反对在幼儿阶段进行识字、阅读教学和前书写能力的培养活动)。
在人的许多素质中,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是基本的能力素质。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也就难以生存,何谈发展?
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母语和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要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才能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每个出生时只要是健康的婴幼儿,都拥有极大的语言发展潜力,而且还具有使其全面、充分发展的可能。只要语言教育科学适时,语言环境良好,每个幼儿都可以成长为语言能力超强的人。
婴幼儿时期对口语和书面语(文字)都处于敏感阶段,在敏感期学习,如教法得当,就会产生“多、快、好、省”的效果。而且无须意志努力,轻轻松松、不知不觉就学会了。
反对派当初认为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幼儿是不可能学会的。这种观点被来自幼儿园和家庭的大量实验所否定。于是反对派又提出
①幼儿园识了字,到了小学还要从头学,这既是浪费又导致幼儿厌学情绪的产生。
②幼儿阶段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学习抽象的文字符号违背幼儿学习的规律。③幼儿教育主要在发展能力,不在早识、多识几个字上……
这些观点表面看来似乎很有道理,而深入研究,其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①幼儿教育不仅仅是为入小学做准备,而是为幼儿的一生打基础的。未来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来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信息,才能跟上瞬息万变、飞速发展的社会。而从小识字阅读对提高儿童自学的能力,学会学习,形成爱读书的习惯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这种素质是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②我国的汉字形、音、义三要素中,两个要素幼儿已熟知,只剩下“形”,这对于处于文字敏感期的幼儿来讲,是“顺手牵羊”的事。
③把识字阅读与发展智力完全对立起来更是错误的。识字、阅读是一项全面而优越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能力全部参与。因此,能极大地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④幼儿掌握了识字阅读工具,就等于拥有了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
⑤早期识字阅读有利于大脑细胞的发育。
⑥早期识字阅读有利于成才。
综上所述,可以负责地讲,早期识字阅读,如果教育方法科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阅读社会
这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70年第16届大会上确立的新概念。其义是指全社会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8年,国际阅读协会成立40周年,中国尚未加入会员国。
1997年1月,我国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实施“知识工程”,中国读书协会正在组建之中,其目标就是掀起“全民读书”高潮,朝着“阅读社会”的方向迈进。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基本途径就是阅读,而阅读作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与“知识经济”腾飞关系至巨!
摘自《阅读学新论》曾祥若 主编
教育史上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
教育史上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即各种阅读教育都应当放到孩子6岁以后进行。
美国阅读问题专家乔治·史蒂文斯说“如果忽视孩子掌握语言的意义,我们就失去了对人类生长发育的一个基本侧面的认识。如果我们把学龄前时期仅仅看作是身体和情感的发展时期,那么我们如何解释语言之谜呢?正是这种对语言能力发展的忽视和对情感发展的过分强调,决定了过去40年教育理论的主调。”
“在3-6岁之间,所有正常的幼儿没有明显的努力,也不需要正式的帮助,就完成了对符号系统的掌握;而我们的教育理论家却认为这些孩子只能用手指画画和玩音乐游戏。由于未能理解幼儿发育的智力方面,教育理论家不自觉地阻碍了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进步。由于未能意识到幼儿具有寻求知识的动力和能力,教育家们也延误了新的改进了的教育方法的发展。”
“这种教育哲学危害最大的后果,就是认为对幼儿不该教授阅读这一观点。在所有教育院校里,都在宣扬这一概念,即各种阅读教育都应放到孩子6岁以后进行,这是教育史上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 我们严重低估了孩子们的学习能力
诺贝尔奖获得者遗传学家、芝加哥大学校长乔治·W·比德尔博士指出“我们的教育体系错过了大好时机,因为人们忽视了孩子发展中最敏感最能接受的时期,我们严重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问题是我们没有倾听,我认为我们必须倾听孩子们的要求,这是至关重要的。”
“幼年学习意味着你必须努力去理解你的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索的动力,它来源于孩子大脑在 发育中感觉刺激和满意的学习经历的急切需要。这种理解就如同你理解和满足孩子身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一样。”
早期阅读治疗严重脑瘫儿
多曼博士在《给世上的父母亲》一书写道:严重的脑障碍儿,从两三岁就开始阅读,结果他们比正常孩子的记忆力更佳,而且享受更多的读书乐趣。
例如,汤米是严重的脑障碍儿,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在他三岁半时母亲开始叫他念书,不久,这小孩的阅读能力增加了,到了六岁,已经能够阅读六年级的书籍了。此事激起多曼博士如下的研究火花:脑障儿从小开始读书,成果如此卓越,那么对于正常儿童又如何呢?于是,他请幼教专家、医师、教育家、脑科医生、心理学者组成一个团体,针对幼儿的脑部进行研究 经长期研究,得到了令人惊讶的资讯。
1、幼儿从两岁起,就具有阅读能力。越接近0岁,越具有无比优越的语言能力。
2、幼儿很想读书,具有无限的学习欲。在6岁上小学之前,小孩的头脑具有惊人的容量。可以吸收许多知识和事实,只是很可惜的是,大人限制了其学习能力。
3、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最快乐的事情,但是大人却扼杀了小孩强烈的求知欲望。
4、幼儿脑部具有魔术般的作用,决定性学习时期是从1岁到5岁,这时期可以轻松地学习五个国家的语言。
5、智能在8岁以前就已经固定了。
6、学习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7、读书可以促进脑神经发育,读书不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8、想要培育优秀的孩子,一定要尽早让孩子读书。不是因为聪明才让他早读书,而是从小就读书才会变得优秀(聪明)。
9、限制阅读能力就是限制智力,培养阅读能力是左右智能的最好武器。如果要使幼儿的脑部发育,最重要而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就是让幼儿读书。
多曼博士在《双亲才是最好的医师》中说:“阅读不但能够催促不会说话的孩子说话,而且可以使口齿不清晰的孩子变得口齿流利。阅读可以提高智能,这是重大的发现。” 阅读越早,对智力发展越有益
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时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七岁前就学会阅读,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
——苏霍姆林斯基
学习阅读的敏感期在4、5 岁
学习阅读和理解数字概念的敏感期在4、5岁之间,这是意大利医学院第一位女毕业生玛丽亚·蒙台梭利大夫的研究结果。她发现,如果给以予4、5岁孩子学习阅读的机会,他们大都显得兴味浓厚、怡然自乐。
美国的蒙台梭利学校
蒙台梭利博士在本世纪初开办第一家贫民区学校时,发现学前儿童能学会读写,并从学习中得到极大的乐趣。从此以后蒙台梭利学校便教学前儿童读和写。蒙台梭利的教科书--现在美国已再版数次--大量描述失去受教育机会的儿童学习朗读时所表现出的热切渴望和巨大热情。通过研究他们取得的进步、不同的兴趣水平和学习速度,蒙台梭利博士得出结论说,儿童在4、5岁时最易学习阅读。
美国的蒙台梭利学校在1958年开始广泛振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们对早期阅读很感兴趣。蒙台梭利学校的目的在于使学龄前儿童获得激动人心的愉快发现,以使他们通过读和写交流思想。蒙台梭利学校的儿童先学写,后学读,儿童学起来非常轻松愉快,大多数小学教师觉得难以置信。
北师大心理系博士 刘翔平
在现代社会,阅读是一项极重要的能力,因为几乎所有的现代信息都要通过阅读来获取,尽管计算机已十分普及,但计算机并不能代替人的阅读,相反,它更有赖于阅读……阅读成为人类的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北师大心理系博士 刘翔平
让幼儿插上超越时空的翅膀
从国际上看,美国五十年代开始早期阅读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在80年代把儿童智能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他们认为幼儿早期阅读经验与以后在校学习、生活的成功密切相关。
法国教育与心理学院院长科思撰文提出“听说读写要从最小年龄起得到发展,不仅能对幼儿语言发展起促进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儿童智力、创造思维的发展。” ——《让幼儿插上超越时空的翅膀》 上海教育出版社
石井勋博士(日)
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
我们的孩子至今还有很多人由于阅读能力弱,导致产生学习的困扰。以今日学校的教育方法,要培养孩子快乐地阅读教科书的阅读能力是不可能的,唯有在幼儿期就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解决上面的问题。
——(日)石井勋博士
0岁教育的奥秘
3岁就能轻松阅读书本的孩子,终其一生都会有读书欲,而进入小学以后,也会以读书为乐,读书的内容也会越来越深,而且学习能力越来越强。读书与学习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是喜欢读书的孩子,其学习能力越强。
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
若把孩子本来所具备的能力放任不管,则其能力就无法被开发出来,这样的孩子非常可怜,而双亲也犯下很大错误。
——七田真《0岁教育的奥秘》
尽早阅读就是一切
中央教科所课程教材研究所戴汝潜先生明确提出:“尽早阅读就是一切!”
他说:“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在于大量吸收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在于认识这些知识的实际背景、现时形态及彼此之间的关联与应用。这是智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也是获得新知识、了解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虽然说认识来源于实践,但儿童学习知识不能靠事事、样样去实践,虽然学习知识可以靠大人们讲,但无助于儿童的再学习、可持续发展性学习。更何况上述学习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既受到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又制约儿童个性倾向性发展。所以人们普遍认识到:儿童尽早阅读兴趣的形成,阅读习惯的培养,初步的阅读方法的掌握和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识字要服务于阅读,同时识字的巩固与提高也是在阅读中实现的。”一句话,母语环境里在阅读中识字是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识字教育非快速高效不能实现尽早阅读。为什么要尽早阅读?
“阅读是人们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越早越好。”
“阅读是诱发思维活动、启迪相伴,是思维的导师;健康的书籍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当然,结识导师„越早越好!‟”
“阅读升华人格情操,触及心灵自省,是最有效的教育--自我教育的益友;对儿童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感的陶冶来说,阅读是最重要的,自然是„越早越好‟!”
“阅读兴趣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第一位兴趣,阅读习惯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习惯,因此„越早越好!‟”
“尽早阅读可以有效地开发儿童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这个最佳期;尽早阅读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汉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少慢差费的落后状态;尽早阅读可以提高理解力,从根本上摆脱学业负担过重的困境。”
“尽早阅读是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也是启迪知识与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再次重申„尽早阅读就是一切!‟”
当我了解到,西方国家的儿童85%的知识来自阅读,而我们的儿童主要依靠“听”获取知识以后,更给我心灵以极大的震撼。因此,我决心探索一条途径: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解决快速识字2500个的问题,实现尽早阅读。如果能够让阅读能力的培养与之同步实现,这是最理想不过的。
——《汉字教与学》戴汝潜
幼儿读书不是梦
幼儿读书不是梦
中央教科所教学实验研究中心主任戴汝潜先生说:“当我了解到,西方国家的儿童85%的知识来自阅读,而我们的儿童主要依靠„听‟获取知识以后,更给我心灵以极大的震撼。因此,我决心探索一条途径: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解决快速识字2500个的问题,实现尽早阅读。如果能够让阅读能力的培养与之同步实现,这是最理想不过的。”
戴汝潜先生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重大成果--大成韵语识字法,使学龄儿童用一年的时间认识2500字,为尽早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是,由于业务范围的限制,戴先生不可能把这一成果,再向前推进一步--到早期教育领域。
长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我,于90年代初一个偶然的机遇投身到早期教育领域,从此开始了以“快速识字、同步阅读”为主要手段开发儿童智力的研究与实验。创造了“康氏中文快速识读法”,可使五岁以上儿童在8个月内轻松愉快地认识2500字,并学会读书看报,人均阅读量达50万字以上。从92年至今,我以培养了数百名这样的幼儿。
5岁儿童何以能在短短的8个月内学会2500字并能读书看报呢?
①5岁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
②汉字是开发儿童智力最有效的工具,识字越多,智力开发得越充分;智力开发越充分,识字就会更多更快。
③儿童已经具备了听、说能力,在此基础上发展读的能力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形成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势。
④方法灵活多样,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其宗旨是培养兴趣至上,发展能力第一。
⑤目的明确,定量适当。识字为了尽早读书,要基本独立自主阅读的能力,必须要认识2500字,至少要有8万字的阅读量。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快速识字。
⑥难度适宜,要求单一,识字不要求向小学生那样“四会”,只要能认就行,能认识就能阅读;读书不求甚解,只要有趣就行。
⑦程序合理,循序渐进。识字顺序完全按照字的频率高低,依上下顺序:首批25字频率25%,二批120字频率50%,三批530字频率80%,四批980字频率90%,最后一批1500字累计频率达99%。
⑧发挥汉字自身的规律,让儿童成串成串、成批成批地学习汉字(在2500常用字中形声字占85%,而声韵相同的形声字又占全部形声字的40%以上,差不多有800多字可以靠声旁类推的办法成串地学会),即轻松愉快、又快速高效,同时又培养了识字的能力和兴趣。
⑨集大成之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三、百、千”的韵语形式,是传统启蒙读物的精华。我们加以继承发扬,又力避枯燥乏味、死记硬背;发扬了集中识字的长处,力避和阅读脱钩;发扬了注音识字的长处,力避拼音字母的枯燥抽象难学。
⑩“蒙童求我,非我求蒙童”——《周易》
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儿童强烈的求知欲望,决不允许硬性规定一天必须识多少字、从而强行灌输等摧残儿童身心的行为。儿童取得了快速高效的效果,从表面看来完全是“无意插柳柳成荫”,实际上则是技高一筹者故意输给对方而精心设计的“圈套”。
⑾“康氏中文快速识读符”的发明即解决了汉语拼音抽象难学、又解决了双语教学的国家和地区儿童对于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易混的问题,用于早期识字和阅读将会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如果我国的儿童都能在 5-6岁学会读书,那时,有着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将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评论
ttkk(2004-4-21 10:31:24)真的不错,顶上去。
晴晴(2004-4-21 15:10:29)不容易啊1 pcboy(2004-4-21 16:25:59)慢慢细读,不错! 明儿爸(2004-4-22 03:42:40)如果我国的儿童都能在 5-6岁学会读书,那时,有着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将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
不是梦想,大家齐努力!!
fyba(2004-4-22 09:01:52)我的孩子今年6岁(今年9月上学),已能独立阅读儿童读物。从我的经验来看,不在于这个“法”那个“经”,最关键的只是一句话:坚持!坚持!再坚持!除此以外都是空的。
飞鱼(2004-4-22 09:07:38)引用fyba)我的孩子今年6岁(今年9月上学),已能独立阅读儿童读物。从我的经验来看,不在于这个“法”那个“经”,最关键的只是一句话:坚持!坚持!再坚持!除此以外都是空的。
同意楼上的看法
篱中人(2004-4-22 09:50:02)引用fyba)我的孩子今年6岁(今年9月上学),已能独立阅读儿童读物。从我的经验来看,不在于这个“法”那个“经”,最关键的只是一句话:坚持!坚持!再坚持!除此以外都是空的。
太对了,坚持、坚持、再坚持。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可惜啊做到不容易啊。
land(2004-4-22 21:42:37)吹水!道理谁都懂,具体操作?
rainsouth(2004-4-22 22:00:56)支持版主发表高见!!!
颢宁爸爸(2006-5-21 13:45:33)好文章,顶上去!
清水河(2006-5-21 17:32:12)理论有了,可怎么具体操作呀?难啊!
6.趣味识字法 篇六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引导孩子们感受识字的乐趣,是解决识字难的捷径。在不同年段的教学中,我试着引导孩子们主动观察字形,想办法记住这些字。
一、你有什么新发现?孩子对新鲜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如何利用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识字的兴趣,让他们一开始就能主动地认识汉字,是我们必须探索的课题。孩子们好观察、爱表达,我就引导他们从“看字”和“说字”做起。
在学习“人、大、个”这三个字时,我用红粉笔写这三个字中的“人”字,不等我提问,已有小朋友高高地举起了手要求发言。他们的发现让我欣喜万分:
“这三个字里都有‘人’。” “‘大’和‘个’的‘人’不一样,‘大‘的撇变长了,‘个’的撇变短了。”
“老师,‘个’的‘人’跑到上半格去了。” “‘大’的撇变成了竖撇。”
真没想到一年级的孩子会观察得这么细致,我决心要多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们自主地、愉快地识字。
学习“多”这个字时,我问:“你有什么新发现?”
“‘多’是由两个一样的字拼起来的。”
“那个字是‘夕阳红’的‘夕’。”
这时,我一边小结一边提问:“这两个‘夕’组成‘多’,有点像双胞胎。再看看这一对双胞胎就是长得一模一样呢?”
“不,下面一个‘夕’第二条腿横撇长一点。”
“对呀,不然它怎么有力气顶着头顶上的兄弟呢?”
孩子们听了都会心地笑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大家又认识了“朋、双、比、回”,还发现了双胞胎之间的差别。课间,有些孩子说还有三胞胎,我请他们说一说,黑板上一下子出现
了“品、晶、森、鑫、磊”等字。我趁机请认识这些字的学生教大家认识了这些新朋友。这一天的学习使大家都很快乐。孩子们的扩散思维这么快,看来只要我们做有心人,把握好机会,就能引导他们在“看字”和“说字”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一个复杂汉字中往往包含着好几个汉字。教材把“树”和“对”安排在同一课,确是别有一番用心。初学课文时,就有孩子发现“树”中有个“对”,我及时地表扬了他;重点识字时,个别孩子又发现’树”里有个“又”,“树”中有个“寸”,“树”中还有“村”,竟然有孩子发现“树”去掉“寸”后剩下的“权”也是一个字……最后,我们集体认读了这七个字;木、又、寸、权、对、村。树,还结合口头组词帮助孩子理解了字、词的意思。这样的学习既轻松又充实,何乐而不为呢?
它们有什么异同?
二年级是识字量最多的年段,其中形声字较多。我首先鼓励孩子们结合字的意思认识字的形旁,读准字的读音再读声旁,形象地了解什么是“形旁”和“声旁”,逐步渗透“声旁表音”和“形旁表义”的功能。这样的字很多,如:园(四周都有栅栏的花园)、披(用手披)等。
第三、第四册教材都安排了两个单元的集中识字,其中有形声字归类。例如,辩、辨、辫、瓣是一组形声字。我首先请小朋友观察并朗读,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孩子们大致能归纳出这样几点:(1)都是左中右结构;(2)前三个字读音完全一样,字形相近;(3)声旁相同,形旁不同。识字时,我们结合词语“辩论、分辨、辫子、花瓣”的认读,帮助小朋友理解字义。其中“辩”“辨”和“辫”这几个字,通过朗读儿歌结合形旁来区别和理解它们的字义一辩:辩论、争论;辨:区别、判断;辫:头发交织。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区别许多形声字组:挺(手插腰,挺直腰)艇(超级大船就是艇)蜓(蜻蜒是昆虫),优(这个人很优秀),忧(心中忧伤);跟(脚后跟,足后跟),很(这两个人很要好),狠(像狼一样狠),恨(心中悔恨);转(车轮转转转),砖(石头也可以当砖用),传(动人的传说),炮(炮火冲天),泡(在水中泡一泡),跑(足球运动员积极跑动)抱(用手抱),饱(饱食一顿)等等。
编个口诀记住它!
在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口诀”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比如:
朋:两个月亮交朋友。
种:禾苗种在水田中。
回:小口回家大口关。松:公公站在松树旁。
树:村子里的树木对对齐。
峡:山和山夹着峡谷。
艳:色彩丰富多鲜艳。
辣:束老师说不能常吃辛辣的食品。
默:一只黑犬默默地呆在那儿。
琴:今天,王晶和王品一起弹琴。
竖:小瘦和大瘦又立在一起。
景:红日东升,南京的景色更美丽。
念:今天要用心念书
肯:月亮不肯止步。
颜:这页纸产生了三种颜色。
飘:起风了,邮票飘落到地上。
挖:他提手挖走了究的长撇。
解:用刀砍牛的角,解决了问题。
孩子们不仅喜欢这些“口诀”,轻松地记住了这些生字,而且对编口诀也产生了兴趣。只要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并且尊重他们的劳动,他们就会给你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吼:孔雀张开嘴吼叫了一声。
剪:你在前面用刀剪。
棍:他从昆明带回了一根木棍。
爬:用爪子巴着墙往上爬。
努:奴隶必须努力地干活。
翩:孔雀展开扁扁的尾羽翩翩起舞。
梦:夕阳在林中落下,一切进入梦乡。
喇:束老师立在那儿用嘴吹喇叭。
狼:狼狠一点。
这样,在孩子的眼中,汉字不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里边还有各不相同的故事。在这种情况下,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而是充满情趣的游戏。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
【评析】
这是一篇很好的教学经验总结。 你有什么新发现?它们有什么异同?编个口诀记住它!”这样的趣味识字法,是作者从自己教学实践的`典型材料中科学地概括出来的。在写作的时候,作者很注意这么几点:
1.用事实说话
作者能运用具体的教学个案来阐述经验,以课堂教学的
事实为出发点边叙边议。这些教学个案的选择非常注意真实性,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跃然纸上,令人信服。
2.举例很典型
作者在举例的时候,没有堆砌材料、罗列现象,所用来说
明经验的教学个案,绝不是从个别的事例中挑出来的,而是从普遍存在的事实中进行选取;在引导学生发现时,对“多”字的教学详写,对“朋、双、回、品、晶、森、急磊”等字的教学略
写,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3.概括较科学
经验总结,是由对个别事物特性的认识,概括为对它所属
的同类事物的认识。作者在概括“引导学生比较异同”这一方法时,能以公认的“形声字”的原理为依据,使概括出来的经验
既得到典型材料的支持,又符合科学原理,并以教育科学理论
作为衡量这个经验是否有推广价值的标尺。
4.能就事论理
总结经验必须用典型的事实材料来说明由实践得来的新
认识。这里的“事实材料”就是“亨”,“由实践得来的新认识”就是“理”。总结经验,既不能就事论事,也不能就理论理,而应该就事论理。通过就事论理,提高认识水平。
作者在对“辩、辨、辫、汾’这一组形声字的教学活动进行概括时,主观上是想追求尽可能广泛的共同点,使之对同类的识字教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在客观上却肯定了学生概括
出来的三点非本质的共同点。这可以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改
进。此外,在引导学生运用编口诀的办法识字时,既要注意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注意汉字造字的规律,把科学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
[1][2]下一页
>
7.转盘识字法应用案例 篇七
一.教学纪实
师: (板书:青) 谁能告诉大家, 这个字的正确读音?
生:qing, 青草的青。
师: (板书:qing) 。你的记性可真好!青草的“青”有许多故事, 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老师的邻居家有一个小姑娘名叫小青, 小青的“青”就是“青草”的“青”。有一天, 小青的爸爸、妈妈出远门去了, 小青写完作业后, 觉得很无聊, 就出去找朋友玩。她刚一出门, 就碰上了“氵” (板书:氵) , 小青见了“氵”, 连忙说:“三点水, 咱俩做朋友好吗?”三点水说:“好啊!”于是, 她们两个手拉手, 组成了新字“清” (卡片出示“清”并粘贴在黑板上) , 接着, 三点水对小青说:“小青, 你知道吗?我的水能清洁东西!” (卡片出示“清洁”并粘贴在黑板上) ,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 (读) :清清洁
师:小青继续往前走, 走了没几步, 又碰上了“日” (板书:日) 。小青见了“日”, 连忙说———
生 (抢答) :日字旁, 咱俩做朋友好吗?
师:于是, 她们两个手拉手, 组成了新字———
师: (卡片出示“晴晴天”并粘贴在黑板上) 。小青的故事还很多, 下面, 就请大家打开课本, 借助拼音读一读其他四组字、词, 想一想, 我们可以续编怎样的故事记住它们的音形义。先自己读, 自己编故事,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想不想把你们的探究结果展示给大家听一听?谁先说?
生:小青接着往前走, 走了没几步, 又碰到了“目”, 小青见了“目”, 连忙说:“目字旁, 咱俩做朋友好吗?”目字旁说:“好啊!”于是, 她们两个手拉手, 组成了新字“睛眼睛的‘睛’”。接着, 目字旁对小青说:“小青, 你知道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啊!”
师:谁还想把自己编的精彩故事说给大家听?
生:小青走着走着, 又碰到了“讠”, 小青见了“讠”, 连忙说:“言字旁, 咱俩做朋友好吗?”言字旁说:“好啊!”于是, 她们两个手拉手, 组成了新字“请请坐的‘请’”。接着, 言字旁对小青说:“小青, 你知道吗?我是最讲礼貌的了, 每当客人来我家, 我都会说:‘你好, 请坐!’” (生边说边做动作)
生:小青连忙往家跑, 路上, 又碰到了“虫”, 小青把自己和“氵、日、目、讠、忄”交朋友的事先告诉给“虫”, 接着问:“虫字旁, 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虫字旁说:“当然愿意了!”于是, 她们两个手拉手, 组成了新字“蜻蜻蜓的‘蜻’”。接着, 虫字旁对小青说:“小青, 你知道吗?我可是昆虫里面的飞行高手, 捕虫高手呢!”
师: (手指黑板上的6个生字) 大家请看, 我们今天所学的6个生字, 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都有一个青草的“青”, 只是偏旁不一样。
生:六个生字里, 只有眼睛的“睛”声母是“j”, 其他五个字, 声母和韵母都一样, 只是声调不一样。
师:这6个生字中, 熟字“青”表示生字的读音, 每个字的偏旁表示这个生字的意思, 像这样的字, 我们就叫形声字 (板书:形声字) 汉字中有一大半是形声字, 如果你掌握了形声字的规律, 你自己就能独立识字, 识很多字, 你就是识字大王了!
二.案例简析
1、生字教学本身是枯燥的, 形声字的概念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抽象的, 如何变枯燥为有趣, 变抽象为形象, 让一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本案例紧紧抓住一年级学生喜欢故事的天性, 用生字的构造过程讲故事, 让学生在故事的聆听和讲述中轻松欢快地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领悟生字的构造特点。通俗的语言, 浅显易懂的童话, 让故事情趣横溢。情趣横溢的故事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识字的材料, 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达到了“识用结合”的目的。
8.小学生快速识字法 篇八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语文;字源识字法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084-02
1 引言
字源识字法是一种古老的识字方法。在古代人们就利用汉字的构造和意义来认识汉字。今天所说的字源识字法便是基于古代的字源识字法而创新研究的,是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的更为准确、更为便捷的识字教学法。它不仅解决了汉字学习难度大的问题,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更深入地了解汉字,挖掘汉字文化的丰富营养。
2 小学生识字现状
在幼儿园阶段,家长和教师经常会利用识字卡片或者机械记忆来教孩子一些汉字,而到了小学,这种机械的教学方法依然占据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因此可以发现,小学生的识字量很难提升,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那些汉字,而且识字的效率较低。他们识记汉字是靠机械重复,一遍遍抄写,虽然时间一长的确记住了所抄写的汉字,但是汉字在他们心中只是一个符号,难以将汉字的音、形、义联系起来,因此越来越厌倦汉字识记,讨厌听写汉字[1]。
3 字源识字法的内涵
在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清代王筠专为蒙童编写的字源识字课本《文字蒙求》中,可以看到字源识字法的理论依据。所谓“字源识字法”,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通过追溯汉字的本源来识字的方法。在这种识字方法中,汉字的音、形、义是有机结合的,汉字的特点、结构与演变过程可以作为识记汉字的主要途径。当代字源识字是以文字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汉字的字形为核心,利用汉字构形分析,通过汉字的原生图片和文字演变过程追溯汉字本源,以图建立现代汉字与其原生语境的联系,帮助学生从汉字本源出发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的学习方式[2]。
现在所使用的字源识字法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目的是使小学生学会科学地认知汉字,在生活化、形象化的识字情境中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掌握汉字的特点,强化学习汉字的兴趣,了解我国汉字的文化与渊源,掌握更多的汉字与传统文化。
4 基于多媒体手段的字源识字法教学
所谓多媒体字源识字法,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古人造字时的原生语境(原始情境),从追溯汉字字源入手,对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揭示其形体结构的内在机理,建立形音义的有机联系,从而完成汉字的识记。这种基于多媒体手段的识字法教学是2005年由西南大学涂涛教授提出并予以实践、印证的。
由于多媒体是具备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种展现形式的现代教育技术,它能够更清晰地展示汉字,更好地展示汉字的特点,更直观地展示汉字的构造,更系统地展示汉字的发展与演变,因此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字源识字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识字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3]。
1)利用多媒体展示汉字特点。汉字虽然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但是它的特点依然熠熠夺目。汉字是表意文字,虽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它依然顽强地保持着构字的理据,可以通过字形来了解和推知字义,也可以根据字义来推知字形的部分或者全部。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来直观地展示汉字这一特点。
比如在教学“月”的时候,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弯弯的月牙,然后鼠标轻轻一点,弯弯的月牙变成一个黄色的“月”字。学生看到弯弯的月牙变为色彩鲜艳的汉字,纷纷开心地叫了起来,由于特点鲜明,这个汉字很容易就被学生记住了。
2)利用多媒体显示汉字构造。汉字又叫“方块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状的字体。汉字的构造是有一定根据的——汉代学者创造的“六书说”,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汉字构造依据。所谓“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汉字的构造,使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了解所学习的汉字。
比如在学习“灭”字的时候,笔者就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图画,画面上是一簇小小的火焰,火焰上方是一块铁板。笔者问学生:“如果铁板压在了火上会怎样呢?”学生纷纷回答:“火会灭掉。”笔者出示“灭”字,然后告诉学生:“大家看这里面有个‘火’字,‘火’字的上方有一块铁板,假如这块铁板掉到了火的上方,火会被压灭,所以‘火’字的上方加一个“一”,就变成了‘灭’,那么这个灭的意思是什么呢?”学生大声地回答:“熄灭。”简简单单的两幅图画,就使学生掌握了汉字“灭”的字形构造以及字音和字义[4]。
3)利用多媒体演示汉字演变。多媒体具备声像图文并茂的特点,其声音、图形和视频等都可以为教学服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了解祖国的文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演示汉字的演变历程,使学生通过文字的变化过程来感受到汉字文化的伟大与灿烂。
比如在教学“休”字时,笔者没有直接教给学生如何书写“休”字,而是先展示了“休”字的甲骨文,让学生猜测这是个什么字。很多学生猜出了左边是个“人”,但是对于右边各抒己见,有的说是树木,有的说是米,有的说是禾苗……于是笔者又展示另外一张图片,图片是一个人靠着树席地而坐。很快,学生便知道了前面的甲骨文的右边是树木的“木”。笔者告诉学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汉字,但是每个人都是画家,他们可以把想要表达的东西画出来。比如他们想要表达休息的意思,就画了一个人靠在大树下面休息的图画。”学生问道:“老师,那‘休’字是这么写吗?”笔者回答:“在那个时代就是这样写的。但是后来人们为了便于书写和流传,‘休’字几经演变,变成了今天这样的。”笔者将课件中的“休”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写法一一展示了出来,如图1所示。学生了解了“休”字的演变,也记住了“休”的字音、字形和字义,很多学生还在纸上模拟甲骨文、金文等写法,态度十分认真。
由此可见,多媒体字源识字法所展示的汉字演变历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当然,多媒体字源识字法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个方面,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中更多地注入字源识字法的内容,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识字量。
5 结语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是汉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厚积淀。采用字源识字法还可以充分挖掘汉字文化的丰富营养,以实现汉字教学传承文化、发展思维、培养审美情趣与爱国情操等功能。因此,希望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学习,利用多媒体进行字源识字法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教学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提升小学生的识字效率,使之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识字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金文伟.识字教学再不能不懂而教: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负面影响及纠正措施[J].新课程研究,2013(1).
[2]陈筱濛.字源教学法运用于汉字独体字教学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3]革兆娥.多媒体字源识字法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的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10).
【小学生快速识字法】推荐阅读:
小学识字写字12-02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快速跑》06-12
小学语文识字创新07-01
小学拼音识字方法07-13
小学识字教学教案10-12
小学语文识字练习12-01
50米快速跑教案设计小学体育08-12
小学识字教学的心得08-17
小学语文识字的教案08-31
浅议小学识字教学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