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内容大全

2024-09-09

书法作品内容大全(精选11篇)

1.书法作品内容大全 篇一

书画装裱 收藏的书法作品格式及尺寸大全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永诀书写高低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孤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之体裁,称之。5.匾额:书画装裱。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7.扇面:尺寸如扇形,书画拍卖资讯。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形式或相互连接,或孤独成立。9.手卷:亦成横轴,未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蔓延,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书法作气概式详解

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形式一般是四行至六行。由于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极度强调高低左右的大小、开合、照应及节拍变化等。在创作时,要留意注释与落款的主次干系,款字一般小于注释,要天然灵便。落款可写在末行注释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对于书画作品。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注释平齐,以制止形式的板滞。也可在注释后背另占一行或两行,高低均不能与注释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脱节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书画网!中国书画名家、兰亭翰墨与风水博主董建民先生现场为。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书画装裱。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现实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央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由于尺幅对比大,所以必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个掌管作品布局的才智。在创作时,看看大全。要留意注释与落款的主次干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注释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注释平齐,以制止形式的板滞。也可在注释后背另占一行或数行,高低均不宜与注释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脱节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置章法时,应能按照书体的特色,细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留意注释与落款的主次干系。落款要散乱有致,天然灵便。书画拍卖资讯。落款可写在末行注释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注释平齐,以制止形式的板滞。也可在注释后背另占一行或两行,高低均不宜与注释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脱节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罕见的格式有两种:书画装裱。①写成两行或三行的。两行的格式。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央留出较多空白。留意高低字的联系节拍,以及两行间的相互照应。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了,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三行的格式,需留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干系,交叉映带及节拍变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注释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注释,高低不宜与注释平行。②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书写形式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字数较少,写时要留意字的开合及节拍变化,以求灵便。落款可分单款、双款。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央的位置。款字形式包括书写工夫、作者的名号,书画作品。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妥善拉开间隔。落双款,下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央偏上的部门,一般写创作作品的工夫,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呼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⒍对联:又称楹联。分为高低两联,左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高低联的尺寸可与条幅同等,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对联的书写形式章程极为严苛,只能是对仗的句子(高低联字数相等,平仄绝对、一般字不反复泛起),包括对偶句(俗称对子)、律诗中的中央两联(颔联、颈联)。对偶句罕见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联,品格。多到数十字、上百字一联的。律诗则分为五言、七言两种。五言、七言的对联,在安置章法时,高低联应单行居中竖写。十字以上的对偶句,则宜写成双行或多行(留意书写纪律,上联从右向左,下联则从左向右。落双款,永诀于高低联的未尾,款字略高于注释底端)。高低联字的位置一般要根基平行。管制好一联内高低字的大小、收放的变化,及高低两联间的照应,令高低两联成为一个整个。

十字以下对联的落款分为高低款和单款两种。高低款,下款写在上联左边,下款写在下联左边。下款一般写诗句的作者、篇名等外容,如“黄庭坚登快阁诗句”下款则写书者的姓名、号,以及书写地点、工夫等外容。如“丙子闲堂书于北京”若是赠送作品,上联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呼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对于书画包装盒。如“文英女士惠存”若是他人请你写的一幅作品,上联则写请你作书人的名或号,称呼外加上“嘱书”等字样。单款一般写在下联左侧中央偏上的位置。款字形式包括书写工夫、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妥善拉开间隔。⒎扇面: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书画包装盒。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态,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特殊的样式,就请求恳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本地安置。扇面罕见的形式有三种。(1)满盈愚弄上端,下端不消。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置。落款写在注释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注释。(2)写多数字,愚弄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注释相映成趣。(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发展短散乱的格式。装裱。这样则可制止上端疏朗,而下端拥堵的情形,到达通篇的协调。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落款要精巧,一般写在注释后背,一行或数行均可。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书法保守创作样式的落款与钤印

落款源于“款识”。正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阐发。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形式的阐发。落款形式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工夫、书写形式乃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神态等。落款有下款、下款之分。作者姓称号为下款。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下款。下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借使是单名,姓名同写。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呼,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上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下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注释遣散从此,但下款必需在下款的上方,以示爱惜。一般不与注释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注释小些。在创作之前,首先要挑选所书写的形式,形式请求恳求强壮、主动向上,也可写现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相比看书画家。形式判断后可斟酌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着落款的位置。注释形式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周围要留有空白。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高低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一股上空又大于下空。比方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斗方、册页留白周围大致一样。相比看书画装裱。四边留白判断后,按照字数若干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

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按照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形式出处,还可写年代,末了写姓名,“某某人书”。一般落款字小于注释的字,书体可于注释一样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末了盖章。

钤印,指盖印章。印章分白文印和白文印两种。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凸起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书画。从印章的形式来分,又有姓名印、斋号印及闲章。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形式的姓名印。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时常又是一朱一白。为了使书作高低前后照应,时常在书作右上方再盖完全首印,又称引首印,初学者闲章印的形式可选“学海”、“求索”、“学书”等。印章的大小与书作大小及所书字体大小相关。一般大幅书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书作落款字小,印亦小。用印的忌讳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能够。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不移至理。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藏的书法作品格式大全。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下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端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着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必要盖闲章,而委曲盖上,反而画蛇添足。

长方形,圆形,书画作品。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名望。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齐整,盖印亦如此。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完婚。同形印可完婚。盖二印,一大一小,匚可完婚。异样大小可完婚。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完婚。同形印可完婚。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完婚。而上阴下阳可完婚。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完婚。而上阴下阳可完婚。

盖二印,学习书画拍卖资讯。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完婚。而上阴下阳可完婚。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高低有字掣肘,就失落天然气象。仍然落款盖印字画,款後不可再落下款赠人,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最少的学问,不可不懂。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广泛印,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盖二印,间隔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间隔正好。盖二印,印文,藏的书法作品格式大全。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完婚。要用一样刀法所刻印章。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下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一来失礼,二来损害了画面。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对比适中。

盖压角闲章,你知道书法作品。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印与边间隔约一。五公分为适中。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杀绝了入时的画面,令人看了很可怕。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对于书画作品。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书画高低左右,不可随意率性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盖二印,不可乱七八糟,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调养,一切要一心研究,是不可粗心的题目。画上不可题上鄙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馀不可盖,如全盘盖上,行气就损害了。常用落款用词

一、称呼

⒈长者: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⒉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特长之称); ⒊干系较密切:学(仁)弟、吾兄(弟);

⒋先生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⒌同窗: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正、敲正、惠正、赐正、匡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指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⒈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⒉绘画题款用:听说格式。敬、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⒊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四、书法作品落款工夫的农历保守雅称摘要

⒈一月: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阳、端春、孟陬、春阳、首阳、肇春; ⒉二月:仲春、仲阳、仲钟;

⒊三月;季春、暮春、契月、花月、晚春、嘉月、蚕月; ⒋四月:孟夏、初夏、首夏、维夏、槐夏、余月、清和月; ⒌五月;仲夏、超夏、榴月、蒲月;

⒍六月:季夏、晚夏、杪夏、暑月、荷月、、极暑、且月;

⒎七月:孟秋、初秋、少秋、新秋、肇秋、初商、兰月、凉月、相月; ⒏八月:仲秋、仲商、桂月、壮月;

⒐九月:季秋、暮秋、晚秋、杪秋、杪商、季商、季白、菊月、咏月、玄月、穷秋; ⒑十月:孟冬、初冬、上冬、阳月、坤月、吉月、良月; ⒒十一月:仲冬、子月、葭月、畅月;

⒓十二月:季冬、暮冬、杪冬、穷冬、隆冬、严月、嘉平月、腊月、除月。中国书画宣纸尺寸 一、三尺宣纸——规格为100×55(长×宽)(单位:CM)⒈三尺全开:100×55(尺度三尺)

⒉大三尺:100×70(尺度三尺长度不变,宽度为二尺)⒊三尺加长:136×50 ⒋三尺横批:100×55(尺度三尺)

⒌三尺单条(立轴):100×27(尺度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⒍三尺对联:100×27(尺度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⒎三尺斗方:50×55(尺度三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二、四尺宣纸——规格为138×69(长×宽)(单位:学习书画交易市场。CM)⒈四尺全开:138×69(尺度四尺)⒉四尺横批:138×69(尺度四尺)

⒊四尺单条(立轴):138×34(尺度四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⒋四尺对联:138×34(尺度四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⒌四尺斗方:69×68(尺度四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⒍四尺三开:69×46(尺度四尺宣纸长度1/3,宽度不变)⒎四尺六开:46×34(尺度四尺宣纸长度1/3,宽度1/2)

⒏四尺四开:你看值得收。69×34(尺度四尺宣纸长度1/2,宽度1/2)⒐四尺八开:35×34(尺度四尺宣纸长度1/4,宽度1/2)三、五尺宣纸——规格为153×84(长×宽)(单位:CM)⒈五尺全开:153×84(尺度五尺)⒉五尺横批:153×84(尺度五尺)

⒊五尺单条:153×42(尺度五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⒋五尺对联:153×42(尺度五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⒌五尺斗方:77×84(尺度五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四、六尺宣纸——规格为180×97(长×宽)(单位:值得收。CM)⒈六尺全开:180×97(尺度六尺)

⒉六尺三开:60×97(尺度六尺宣纸长度1/3,宽度不变)

⒊六尺对联:180×49(尺度六尺宣纸长度不变,书画装裱。宽度1/2)⒋六尺斗方:90×97(尺度六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五、七尺宣纸——规格为238×129(长×宽)(单位:CM)⒈七尺全开:238×129(尺度七尺)六、八尺宣纸——规格为248×129(长×宽)(单位:CM)⒈八尺全开:248×129(尺度八尺)⒉八尺屏:234×53 ⒊八尺斗方:124×124 七、一丈二尺宣纸——规格为367×144(长×宽)(单位:CM)⒈一丈二尺:367×144 ⒉大一丈二斗方:180×142 ⒊小一丈二:360×96 八、一丈六尺宣纸——规格为503×193(长×宽)(单位:CM)⒈一丈六尺:503×193 九、一丈八尺宣纸——规格为600×248(长×宽)(单位:CM)⒈一丈八尺:600×248 附录:中国字画论尺卖

大中小这里的说的“尺”是指平方尺,一尺等于33.3厘米。为什么不叫平方尺而叫“尺”?这和宣纸的规格相关。宣纸的规格有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好比:四尺纸的规格是长四尺宽二尺,面积为八平方尺。把四尺纸对裁,就叫斗方,是四平方尺。值得。都了然买布卖布论尺,不知从何年何月始,卖字画也这样计算了。双羊京楂毛笔尺寸

大号京楂笔头直径:33.0MM笔头出锋:114.0MM 二号京楂笔头直径:30.0MM笔头出锋:109.0MM 三号京楂笔头直径:27.2MM笔头出锋:103.0MM 四号京楂笔头直径:24.2MM笔头出锋:97.00MM 五号京楂笔头直径:22.0MM笔头出锋:92.00MM 六号京楂笔头直径:20.0MM笔头出锋:87.00MM 罕见的书画尺寸 小品:41(cm)×28(cm)三尺整张:96(cm)×52(cm)三尺斗方:50(cm)×50(cm)三尺对开:96(cm)×26(cm)四尺整张:136(cm)×70(cm)四尺斗方:70(cm)×68(cm)四尺对开:136(cm)×34(cm)四尺三开:70(cm)×44(cm)六尺整张:180(cm)×96(cm)六尺斗方:96(cm)×90(cm)八尺整张:245(cm)×120(cm)八尺斗方:122(cm)×120(cm)小丈二:360(cm)×96(cm)大丈二:360(cm)×142(cm)书画尺寸大全,以后别装懂了!

2015-03-27 09:33 shufayi

书画常见的尺寸以及装裱后的尺寸对照表,很实用,赶紧收藏起来吧!

-----------

2.书法作品内容大全 篇二

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与历史科学中的历史内容不同, 有它自身固有的特征。它既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民族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又是经过作家审美意识过滤的诗意的表现, 是二者的统一。

一、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内容是生活的折光

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民族的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作品比任何科学作品都更显示出是自己时代的产儿。它不是从场景上折射出一定社会生活的身影, 就是从情绪上流露出特定时代的气息。

别林斯基说过:“艺术, 和一切活的、绝对的事物一样, 是从属于历史发展过程的。”“我们时代的艺术应该是在当代意识的优美的形象中, 表现或体现当代对于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对于人类的前途、对于生存的永恒真理的见解。”

1. 文学作品的当代性。 (1) 正视现实的当代性

不论哪个时代的文学都必然存在一个“当代性”的问题。有的作家对现实采取积极贴近的态度。以新作时期的文学为例, 作家们在作品中写“文革”留下的“伤痕”, 对建国以来的生活流变作出“反思”, 写改革的必要与艰苦, 写普通人的现实的曲折的心态, 写现实中一切令人关注的问题……毫无疑问, 这类作品的历史内容是具有“当代性”的。

(2) 回避现实的当代性

有的作家对现实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他们想“远离”现实, 似乎对一切表示厌倦。他们写深山老林, 写荒滩大漠, 写远离尘世的那种原始、粗犷、神秘的生命颤动, 写超时代超阶级的超乎一切的人性之美。以“新生代”诗人的“朦胧诗”为例。“朦胧诗”打破了诗坛现实主义潮流的单纯局面, 在创作上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思考, 回避直露, 倾向于含蓄的意象和象征表现形式, 以奇异的形式构成表现内心复杂的思想意绪, 从而呈现出一种与过去的诗歌风格迥然不同的新格调。这些诗不是直接去赞美生活, 而是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 实现了诗人对心理时空的重新组合, 丰富和强化了诗的心灵表现力。其实当诗人写着这一切之际, 他们的双脚仍然立在“当代”这块土地上, 说到底还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 这类作品的“当代性”也是不容抹杀的。

2. 具有历史内容的现实针对性。

文学作品大多具有针对现实的特点。正如别林斯基所说:“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

这类作品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共鸣和轰动, 不是因为其艺术性, 而是因为其历史内容的针对性。这些作品与后来的作品相比, 艺术上要粗糙得多, 但却引人注目得多。这种时代是非艺术时代。如从“鸦片战争”以来, 到“辛亥革命”, 到“五四”运动, 到北伐战争, 到抗日战争, 到解放战争, 到新中国之后的土改、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反右斗争、大跃进、反右倾机会主义, 到“文革”, 到“四人帮”被粉碎, 中国基本上属于这种时代。在这种时代里, 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个人紧密相连, 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去思索国家、民族应走的路, 对意识形态的关心空前高涨。每个人似乎都在寻找救国救民的方案, 人人关切的都是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这时候文学也不得不卷进这种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之中。例如:1977年发表的《伤痕》、《班主任》, 1978年发表的《神圣的使命》, 1979年发表的《乔厂长上任记》, 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轰动, 但引起轰动的东西, 不是这些作品的艺术, 而是这些作品的历史内容的现实针对性。

3. 具有历史内容的淡化性。

当社会生活的激流在经过某个急流险滩之后, 流进了一个平静的深潭, 某种社会形态进入成熟期, 生活多元化、丰富化和稳定化, 政治激情消退, 每一个人更多地关心属于自己的问题。人们已不怎么要求文学去帮助他们解决社会问题, 而希望在文学这块园地里得到娱乐、憩息和丰富, 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性的要求也就超过了对作品历史内容的要求。作品的历史内容虽然或多或少地存在, 但它已作为附丽于艺术的因素而存在。这时候, 作品的历史内容的淡化和艺术追求的多样化、深刻化、严格化同时出现。

唐代“诗圣”杜甫一生正是唐帝国从繁荣到衰落、从统一到分裂的剧变时期, 他经历了许多苦难, 看到了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严重矛盾, 写出了很多意义深刻的作品, 他的诗被公认为“诗史”。与之相对, 南唐后主李煜生活极其奢华, 他的前期词作极尽描写宫廷生活之乐。其后期词多为伤时怀人、离愁别恨之作, 如《清平乐》的“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等, 在内容上并不可取, 在抒情艺术上却有一定创造。他的词往往用鲜明的形象来比喻或烘托一种在封建士大夫中带有普遍性的思想感情, 并构成新鲜的意境, 如《虞美人》、《浪淘沙令》、《乌夜啼》等, 在技巧上是十分成熟的, 其淡化历史、彰显艺术的特点是较为典型的。

应该认识到, 对历史内容的淡化本身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态度, 也是对历史发展的一种理解。因此, 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这个层面永远都是存在的。

二、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内容是作为诗意的表现

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既富有历史的品格, 又具有诗的品格, 是这两种品格的结合。正如别林斯基的精辟论述:“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 既应该是真实的、深刻的, 又应该是诗意的。”这是作品历史内容的特质。

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的“诗意”化, 也就指不能单纯用实用观点、科学观点去评价生活, 也不能用单纯的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的观点去评价生活, 而应用美学的观点去评价生活。

1. 文学所容纳的历史内容, 有它独特的诗的角度, 独特的诗的眼光。

前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曾这样说过:“优秀的画家从来不画建筑物的正面, 而是取仰角或俯角。这条原则对文学反映现实来说, 也是必须遵守的。正面描写现实的是报纸。小说和特写应该使现实中从前留在阴影中的那一面转向读者, 从而赋予现实以一种自然的必不可少的光彩。”

对同一现实持不同视角的作家, 就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赋予现实以不同的光彩, 每一种现实在作家们那里都有可能挖掘出无穷无尽的诗意。如王昭君成为千百年来诗人、作家吟咏、描写的对象, 异彩纷呈, 且都能为读者所接受, 其原因就是诗人、作家笔下的王昭君是诗意化的, 读者甚至可以不去追究其中的历史结论的对与错, 而主要看其为昭君出塞所提供的内心感情根据是否充分。

2. 文学作品历史内容不提供如历史教科书那样的是非判断和褒贬结论。

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虽然也提供认识, 但它所提供的认识却具有诗的特点。它可以不提供如历史教科书那样的是非判断和褒贬结论, 它可以只提供令人玩味、感叹的因素, 让人们在玩味、感叹中去探索、去思索、去发现、去创造。

正如狄德罗所说:“如果是诗人的话, 他就会写出一切他以为最动人的东西。他会假想出一些事件。他可杜撰些言词。他会对历史添枝加叶。对于它, 重要的一点是做到惊奇而不失其逼真。”

鲁迅的《药》就是如此。小说以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作者深感辛亥革命后“唤起民众”的重要性, 但没有直接“呐喊”, 而是设计了一个愚昧的华老栓买“药”的故事, 借茶馆的茶客议“药”, 小说中影射秋瑾的人物———革命者夏瑜被安排在暗线中发展, 甚至没有正面出来过。最后, 鲁迅“不恤用了曲笔, 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 目的是“删削些黑暗, 装点些欢容, 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作品没有对历史事件的褒贬, 却比历史教科书更具真实性和教育意义。

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比起历史学家, 他的真实性要少一些, 而逼真性却多一些” (狄德罗) 。正是这种“逼真性”作为认识的种子, 深藏在艺术的厚土里, 暂时也许还见不出什么明确的结论, 但多年后, 种子会发芽, 人们会惊奇地发现, 它提供的认识是那样的博大精深, 那样无穷无尽。人们可以接近它, 却永远不能穷尽它。

文学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历史内容的特征正验证了这个特点。文学作品的历史内容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又是经过作家审美意识过滤的诗意的表现;既是生活的折光, 又具有独特的诗的眼光。正因为这样, 许多文学作品才显得真实可信又饱含韵味, 既能使人感受得到历史的脚步, 又散发出迷人光彩, 充满了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汪时进, 吴文祥.新时期文学.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2, 10.

[2]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4, 6.

3.伤痕文学作品苦难内容主题概述 篇三

关键词:伤痕文学 苦难内容 主题讲述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伤痕文学”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之后出现的第一个文学思潮。1977年,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发表于《人民文学》上,人们麻木的心灵还没有完全清醒。而小说中“救救孩子”的呼声却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从而拉开了伤痕文学的序幕。1978年,卢新华在《文汇报》上发表的小说《伤痕》,突破了以往文学创作的规则,对人性、人道主义进行了描写,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在历经了种种坎坷之后,最终得以发表,也最终得到了肯定。在作品中,人们内心压抑已久的愤懑终于有机会倾吐,当这种倾吐形成文字的时候,就形成了“伤痕文学”。当时相继出现了一批伤痕文学作品,作者大多是被那个特殊时代洗礼的知识青年,他们以真实、无雕饰甚至有些粗糙的文学形式,描述了特殊时代的苦难生活。本文主要从伤痕文学作品中苦难内容的主题入手,来探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文学作品的主题讲述。

一 新历史时期沿着新文学叙事模式完成的文学创作

伤痕文学作品其价值不在于对伤痕本身的描述,而在于这种叙事模式反映出的历史事件以及通过这种模式反映的历史创伤。苦难内容讲述的目的在于让人们的思想得到升华,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洗礼;让历史的遭遇得以再现。在这样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家通过这样的主题讲述,完成了历史创作。

苦难既是人们经验存在的形式,同时也是一种观念存在和价值存在的方式,包含着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和命运等诸多不同的理解。之所以同样的人面对同样的苦难会有不同的苦难感受,对于苦难也有着不同的理解、阐释和接受方式等,这里面除了个体性因素和经验性成分以外,它和人们不同的文化出身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以现实主义为主流的文学环境中,苦难自然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主要叙述话语,但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文本中,其功能也不相同。生活于动乱年代的人们,受到的伤害不仅是肉体上的,在精神上的伤害也是长期的。当十年噩梦骤然停止的时候,人们满身的伤痕和满腹的冤屈就像开闸的洪水一样奔涌而来,这种充满控诉欲望的社会心理倾注到文学上就成为了诉说历史之痛、声讨罪魁祸首的“伤痕文学”,对于梦魇般经历的回忆和关于苦难耻辱的痛述几乎成为了“伤痕”小说的唯一内容。这种苦难体现在两代人的身上,一代是父辈,一代是年轻人。几乎所有的伤痕文学文本都是对一个或几个苦难故事的叙述,而在当时的评论中,创伤、内伤和外伤也是评论中运用较多的词语。从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上来看,可以说苦难的内容是伤痕文学的主要叙述内容。

从《伤痕》、《枫》、《重逢》……到《小镇上的将军》、《大墙下的红玉兰》、《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这种苦难叙事也是有很大的受众空间的,不仅迎合了大众情感宣泄的需要,同时也具备了心理疗伤的功能,但在这些作品中,苦难的描述并不是目的。我们发现,几乎在所有的文本中,苦难都会在党的英明领导下被克服,而经历了苦难洗礼后的人民更加忠诚,维护了政治理想的崇高和纯洁,也使得苦难更有价值。

二 以比较简单的故事情节渲染苦难的生活内容

《伤痕》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故事的主要人物是王晓华母女二人,故事从母亲被打成反革命成为“叛徒”开始,王晓华为了自己的前途和母亲划清界限后到东北插队。但是,王晓华并没因為离开母亲而免于受到伤害,她还是要面对入团受阻、恋爱受挫等一系列不公平的对待,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王晓华拒绝了来自母亲的任何的温暖和呵护。九年之后,国家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粉碎了“四人帮”,母亲的“叛徒”身份也被改正,冤案得到平反,王晓华被允许去看她的母亲。而此时的晓华也想得到母亲的原谅,可是当晓华匆匆赶回认母之时,母亲却已经离开了人世,最终母亲也没能见上女儿最后一面。我们不难看出,是“四人帮”让晓华两次失去了母亲,也是“四人帮”一手制造了让晓华无法愈合的内心伤痛。而晓华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的那一刻把故事推向了高潮。

骨肉离散,亲人反目,家庭破碎,这些都是70年代末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伤痛。王晓华因为母亲的问题不能正常的入团、入党、生活、恋爱,而王晓华对于母亲的拒绝同样也在伤害着母亲,母女身处两地共同经受的生活和情感上的双重煎熬因妈妈的平反而被化解了。此时,身为母亲,终于有机会向女儿说出自己的心声。她告诉女儿,自己的冤案已经昭雪。当女儿得知这一切真相时,他们的恩怨到此化解,给了母亲最大的宽慰。晓华也和恋人一起朝着美好的未来出发。

小说尽力描写人物经历的种种不幸,但最终烟消云散,一片艳阳天。这些小说里的苦难叙事极尽渲染铺陈,从中也是为了衬托伟大的党和革命事业的光芒。

在《伤痕》中,经历了丧母之痛的王晓华在悲伤之后更加坚强,“苦痛的面庞”变得“激愤”起来,化悲痛为力量,当女儿知道真相时,心中升起的是对妈妈无限的愧疚。并立志不忘血的历史,也不忘记党的恩情,要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至此,一个历尽磨难、坚强不屈的女战士的形象如在眼前,她仿佛双拳紧握于胸前,目光炯炯有神,经历过的苦难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沧桑,但目光却依然纯净坚定,苦难仿佛就是一个革命的大熔炉,它把一个单纯的、不谙世事的小女孩锤炼成了一名坚强的、合格的战士。人民群众在苦难的生活中依然坚守对党的忠诚和信赖,维护党的光辉形象,虽然自己心灵和肉体上受尽折磨,但内心的信念却未曾改变,而维护革命事业的忠诚信念也使得他们经历的苦难更加有价值。经过苦难的磨砺,他们或者获得了合法的政治身份,得到了主流话语的信任,或者得到了精神的锤炼,拥有了思想上的升华,在《伤痕》中,经历了九年生活上的折磨和丧母之痛的晓华终于获得了合法的政治身份,名正言顺地加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队伍中,原来不敢拥有的爱情现在也如愿以偿了。这些似乎是想要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维护了政治理想的崇高和纯洁的苦难是宝贵的,是一种精神财富,主人公重回政治中心就是苦难洗礼的价值所在。

三 特定历史时期的苦难在人道伦理层面的体现

在伤痕文学作品中,苦难叙述的一个基本结构性的冲突,就是至高无上的社会权威同人的对立,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不正常的现实压抑着正常人的自然本性、扭曲着正常人的生活状态,在这种苦难的生活环境中人们苦难地生活着。在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中,精神与物质上陷入双重贫困的“天堂公社”的人们,不仅不容于小豹子与存妮的青春冲动,还将正常的性爱看作是“人世间最丑最丑的丑事”,甚至在青年们的心目中,爱情也成了羞于启齿的神秘字眼。年轻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人,感到的不是幸福,而是莫大的可耻,她怨恨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这是多么可耻的事情啊。在这样的历史时期,非常态的父母包办、买卖婚姻就具有堂而皇之的合法性。极“左”政治在这里侵犯的是人的生命权,通过对性爱、爱情、婚姻等价值上的颠倒,取消了人的历史主体资格,把人变成了可以交换的物。在这种社会现实中,人们的生活是苦难的,精神是苦难的。

伤痕文学作品中还体现着从人的自然本性、人的天道伦理出发,对历史的背约行为进行控诉,对在这种行为所造成的人与人分裂、人与社会分裂、人性的颠倒加以同情和理解。正是因为价值意义被颠倒,正常的被视为不正常的;对的被视为错的;善的被视为恶的,人才会走向非我并遭受非我的奴役,人才会生活在苦难之中。《记忆》可以说是这种“颠倒”的最好图解。18岁的电影放映员方丽茹,因不小心把伟大领袖接见外宾的纪录片倒装放映几秒钟,便被定为现行反革命送回农村劳动改造。但是,小说中非常具有戏剧性和讽刺性的是,当年给方丽茹戴上现行反革命帽子的市委宣传部长,无意中用了一张印有领袖画像的报纸包鞋,招来了灾难。这种偶然性,终于使人们认识到:一个人只不过是无意中颠倒了影片,而我们,却在有意的颠倒了一个人。作品中这两个命运相似的人的悲剧同样来自于“颠倒”,一个是放映行为上的颠倒,一个是日常行为上的颠倒,但结果都是一样的,都偏离了原来的位置和人的正常生活,都因为行为上的失误开始了苦难的生活。在这些小说中,极“左”的政治对人性都具有巨大的摧毁性和广泛的伤害性,这种特殊的历史是故事发生的背景。

四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伤痕文学苦难内容的叙事方式

文学都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主题内容都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文学样式,也会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滋养。纵观历史,我们知道,旧社会也有悲剧发生,很多好人被社会所毁灭,究其原因,是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引起的。探究悲剧的制造者,我们会发现是社会的维护者或社会的宠儿。这种悲剧,会使人感到十分沉重的压抑,但通常是无可奈何的,甚至宣扬命运的不可战胜,有的也能激起人们对旧社会的不满和抗议。但伤痕文学中的社会悲剧则不然,它不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引发苦维生活的,是暂时得逞的恶势力。所以,伤痕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会使人产生对于受害者的同情,也会让受害者团结起来跟恶势力抗争;人们不会对社会制度产生怀疑,人们会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热爱自己的祖国。

作家也是由此去理解对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一时期的苦难回忆与写作的,卢新华在《谈谈我的习作〈伤痕〉》中就有体现,他在作品中塑造王晓华这个典型人物,目的不是让我们为她流泪,同情她,而是让人们对她产生同情时也有对她的批评,让人们在她的人生经历中醒悟,明白造成王晓华母女苦难生活的,不是当时的社会,而是“四人帮”的精神毒手才使王晓华和母亲有了如此的痛苦生活和经历。我们在正视作品中人物苦难生活的同时,应尽快地抹去心灵和思想上的伤痕,并找到今后人生中为之奋斗的目标。卢新华这种苦难叙述的“功用论”,既可以看作是对上述号召的响应,也体现了作者创作的出发点。动乱结束,光明的前景在向人们招手,在这样的文化环境和集体心理下回望过去的苦难经历,悲伤痛苦感大大减轻,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回望过去的苦难,伤痛感是大打折扣的。《记忆》中的描写可以说明当时人们的这种心态。

从作品内容上来看,早期作品中表现的是往昔岁月中的苦难、悲惨的人生经历。反映的是一种愤懑不平的心理宣泄,表现了祖国在当时动乱中的灾难,表现了生命在特定时期所遭受到的侮辱,也表现了人有特定时期的非人遭遇,这也体现了伤痕文学的历史意义。

在“伤痕”小说的文本中,通过对数年的恩怨是非,人物悲喜命运的讲述,最终印证的就是“革命事业的必然胜利”和“党领导人民在同困难作斗争中的无往不胜”的历史结论。从社会角度来看,伤痕文学是党在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必然产物,它逐步实现了文学政治意识形态叙事向个人叙事的转型,逐步完成了跟文革文学叙事风格的历史性断裂,从而拥有了自我当代文学史的特质及意义。

參考文献:

[1] 周保欣:《沉默的风暴——后当代中国小说苦难叙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王琼:《“伤痕文学”:作为话语的权力书写》,《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5期。

[3] 张业松:《打开“伤痕文学”的理解空间》,《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3期。

[4] 邓利:《再论伤痕文学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当代文坛》,2008年第5期。

4.书法协会获优秀社团获奖词大全 篇四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半年的时间已过去了,书法协会也在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下面从日常工作、管理方面、与院外社团交流,书法协会工作如下:

一、日常书法工作简略:

本协会每周一次会干会议,深入探讨各自的体会心得,每月一次全体会员探讨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全院性的学习活动。举行各种各样的书法交流活动和书画比赛,以实践来推动每一位爱好书画的会员和同学们书画方面的水平。

1、举行周二书法交流会。每周二协会将派出八名代表主持交流会。与参加交流会的全院学生一起探讨书法创作鉴赏、训练等活动,并现场辅导与互动地进行书法交流活动,同时为他们免费提供笔墨纸砚和临摹字帖等。每个月末,召集会干进行月末总结和书法交流活动。会干们汇集一起共同探讨书法艺术,谋求共同进步并上交满意作品一幅,作为一个月来努力的成长见证。

2、注重会员们书法作品习作时的„章法‟能力的培养。作品的整体美也是书法欣赏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件优秀作品,必然是一个多样统一的整体。构成书法艺术整体美的重要因素是章法。如果说字的结体是线条的组织,那末作品的章法则是线条更复杂的组织;组织得是否适当,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章法之所以也称为“布白”,是因为章法质是对空间虚实的艺术处理。实处之妙,皆由虚处而生,“虚”与“实”,“白”与“黑”,相依相生,相映成趣,给欣赏者留有审美想象的广阔天地。成功的章法集中体现了虚实结合的美学原则,邓石如“计白当黑”,便是这一美学原则的具体运用。也就是有笔墨处重要,无笔墨处也重要;字里行间均有笔墨,有情趣。字的空间的匀称、布白停匀和字形点画具有同等的审美价值。既然所有空间都是作品的有机部分,对线结构、对空间的感受,自然也应该包括在内。书法章法还讲究承上启下,左顾右盼,参差变化,以及落款合理,钤印得宜,并注意局部美与整体美的和谐统一。

3、注意培养协会会员们更好地去欣赏书法艺术很重要。对会干们的要求是“书法虽是点画、结体、章法等具象构成,但作为艺术品欣赏时,必须透过这些现象领略其力感、情感、气韵、风格......等所产生的蕴涵美,所以书法艺术又具有相当抽象的特点,这就更需要较长时期的静观默和反复的揣摩玩味。有时面对一幅作品,粗看似乎平淡无奇,细看才发现有惊人之妙,以致越想看,越看越爱看。在欣赏书法艺术过程中。还要求对不同的书家作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异同,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前人包括书本对著名书法作品所作的艺术特点的概括;才能作出自己恰如其分的评判;才能把自己的欣赏水平提到更高的阶段。这些都需要在反复玩味之中才能获得”。

二、在管理工作上

1、加强协会会员的思想建议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领导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继续施行领导考核制度,建立评价机制,树立全局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协会干部能够以身作则,各项工作能够想在前面,走在前面,干在前面,深受全体师生的好评。

2、以新的管理方式、新观念、新课程、新知识、为重点,认真做好一周两练的课时安排和教学安排,使得教学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深入开展会员教学活动,全面提高会员综合素质,严格遵守校团委、社团联合会和书院的有关规定,组织会员认真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认识,进一步提高全体会员的书写水平和加强书法理论知识。

二、院内、外社团的交流活动:

1、为了加强与校外其他学院书画协会的联系,促进协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经常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书法艺术的讨论,同时积极地交流学习经验,争取共同取得更大的进步!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的合作,我们协会会干与其他学校协会举行书法的交流活动。

2、在本学期的协会活动中因为系老师的大力支持及协会同学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绩只代表过去,我们已经会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出书法协会的各位成员的个人能力,把书法协会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冶金系书法协会

熊超

5.书法作品内容大全 篇五

精彩立意每背日一段

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诚信的背囊抛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

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相跟。但失去了诚信呢?失去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诚信不可抛》)

几天以后,我在宗璞的一篇文章《紫藤罗瀑布》里读到一段话:“人和花都是不幸的,但生命是无止境的„„”我忽然有了一股冲动,想看看那株被我压坏的玫瑰长得怎样。来到阳台,我不禁惊呆了,一团红红的花怒放着,似乎正在释放生命的能量。我突然感悟到,人不是生来就被征服的,我们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征服!三个月后,我的腿几乎痊愈了。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这把犁,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新的源泉。面对挫折、失败和不幸,我要坚韧,学会承受,学会把伤痛转移,就像珍珠贝一样,重塑自己的伤口,在伤处磨炼出一颗又大又亮的珍珠,闪闪发光,照耀自己的人生!(《学会承受》)

冰雪覆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团火来取暖;暗夜无边的时候,我们需要点点星光来取暖;前途茫茫时,我们需要一盏航灯来取暖……四季轮回,心里滤不去的是烦恼和忧愁,脚下略不去的是艰辛和伤痛。寒天冷日,让我们用什么来自己?留些真诚给自己取暖吧!

很多年过去了,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一笔可以归还的债:信心和快乐传递给另一些人类。将一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三毛

下雨天的时候,我常这样祈愿:

但愿世间的泪,不会下得像天上的雨那样滂沱。

但愿天上的雨,不会落得如人间的泪如此污浊。

但愿人人都能有阳光的伞来抵挡生命的风雨。

但愿人人都能因雨水的清洗而成为明净的人。

智慧开花的人,他的芬芳会弥漫整个世界,不会被时节范围所限制。一个透过内在开展戒、定、慧的品质的人,即使在逆境里也可以飘送人格的芬芳呀!-------林清玄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积累,而是来自在富裕的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

——林清玄 《林清玄散文》

我对自己说:”跨过去,春天不远了,我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而我果然就不会被寒冬与剪枝击败。虽然有时静夜想想,也会黯然流下泪来,但那些泪水,在一个新的春天来临时,往往成为最好的肥料。

——林清玄 《林清玄散文》

我想到,人世间的波折其实也和果树一样。有时候我们面临了冬天的肃杀,却还要被减去枝桠,甚至留下了心里的汁液。有那些怯懦的,他就不能等到春天。只有永远保持春天的心情等待发芽的人,才能勇敢的过冬,才能在流血之后还能枝繁叶茂,然后结出比剪枝之前更好的果。

——林清玄 《林清玄散文 我看着她的背影,想到最好的报复其实是更广大的爱,使仇恨黯然失色则是无限的宽容。

6.过年的手抄报内容大全 篇六

图一:过年的手抄报内容

图二:过年的手抄报内容

图三:过年的手抄报内容

图四:过年的手抄报内容

过年的手抄报内容1:过年的句子

1、正月初一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春节。关于过春节的各地的习俗可多了,除夕的年夜饭可是最重要的。一大家人团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品尝着美酒加肴,其乐融融。

2、贴春联,这是中国人过春节第一重要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春节的来临,意味着春天将要降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人们在度过了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寒冬后,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怪不得在春节时,人们会这么喜悦地来迎接这个节日。

4、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

5、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天上礼花朵朵。有的像银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儿,有的像橙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美不胜收!

6、我们其实是为了春节而活着,春节是我们的人生大典。人这一生,总得穿一次好衣服,总得吃一次美味佳肴,总得毫不心疼地挥霍一下,总得毫无顾忌的大笑一声,总得过上一天的好日子。

7、盼呀盼呀,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很多,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板凳围着火炉开电视,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8、天气虽然寒冷,却挡不住新年的喜气:树梢上的红气球,屋檐下的红灯笼,地面火红的鞭炮屑,还有家家户户门口贴的红春联,以及小孩子手里拿着的红包,都见证了春节给我们带来的喜悦。

9、沉甸甸的馒头,热气腾腾的年糕,喜滋滋的心情,在雪花飘零的冬日,穿梭着忙碌的身影。日月更迭,季节变换,又是一年岁始时,阳光暖暖的,时光慢慢的,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在微笑着,笑着督促我该拾掇起闲散的心情,伸出庸懒的双手,稍稍书写下这个节日里的琐碎与喜悦。

10、春节贴年画也很普遍,古朴稚拙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11、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过年的手抄报内容2:过年的作文

快要过年了,各家各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我们小朋友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又可以放鞭炮了。

星期天下午,我做完作业,经过爸爸妈妈的允许,我下楼去玩。一下楼,只听到“砰!砰!砰!”三声,我吓坏了,一看,原来是刘朋把三响鞭炮放进了水沟里。水被鞭炮炸起了两米高。后来我又看见其他小朋友在放“闪光棒”、“快乐烟花”、“彩竹筒”等鞭炮。各色各样的烟花在我们眼前绽放,真是有趣极了。

后来妈妈要去灌香肠,我也兴致勃勃地跟着去。到了双汇冷鲜店,只见一位阿姨先把猪肉切好、洗干净,然后放进特制的搅肉机中进行搅碎。搅好后再放进一个大盆子里,撒上精盐、花椒、辣铰、花椒、生姜沫、胡椒粉、料酒、白糖等佐料,再用机器灌到猪的肠子里,一串串香肠就这样完成了。我妈妈买了17公斤的香肠,真多呀!

7.浅析舞蹈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篇七

舞蹈美是舞蹈作品应该具备的审美属性。它是舞蹈家从自己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出发,在对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进行艺术表现时,以人体为工具,在一定的时空内,在按规律、合目的的运动过程中,创造出的一种具体可感的饱含诗情、富于乐感的动态艺术美。如果说生活美、自然美是美的客观存在形态,那么,舞蹈美则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评价和情感反映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美,自然美是第一性的,舞蹈美是第二性的,它是生活和自然的美化,是舞蹈家内心激情的外化,是舞蹈形象思维的物化。不管舞蹈家的美学思想如何,一旦他的舞蹈思维物化凝定为具体的舞蹈形象,那它们就再也不是舞蹈家审美意识和内在精神的虚幻投影,而已成为能为审美主体感知的客观物象,当这种客观的具体的物象一旦在舞台上被展示出来,就成为一种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物态形象。

一、舞蹈作品的内容美

构成舞蹈作品内容美的要素是真与善,是真与善的统一。舞蹈家要创造舞蹈美,首先必须以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所以,真实性是唯物主义美学对舞蹈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没有真实性,没有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作品是没有生命的,也是不美的。作为表演艺术的舞蹈,不仅要求编导创造的形象有真情实感,同时也要求演员的表演要真挚而富有激情,舞蹈是人们思想感情在高度激动时的形象表现,作为表演艺术的舞蹈,其主要特征就是凭借人体在有节律而富有美感的运动中所产生的强烈情绪和情感的直接动觉传感,使观众获得审美感受并引起情感共鸣,因此舞蹈表演家必须情动于衷——注情入舞——以舞蹈传情,求得情与舞合、神与形合。舞蹈艺术作品是生活美、自然美的本质属性和舞蹈家审美感情的结合物,不论舞蹈作品是以一种写实的手法以妙肖的模仿反映生活,还是一种虚拟的、远离生活原型的形态来表现生活,但究其实质都是舞蹈家以其独特的审美感受、审美评价、审美理想去透视、照耀、检寻了那纷纭复杂的生活现象之后,对其提炼、美化、典型化的结果,归根到底是一种特殊的形象化的意识形态。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一旦通过形象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之后,那么,舞蹈家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理解,又会通过舞蹈形象给欣赏者以一定的影响,进而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所以,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自己崇高职责的舞蹈家,就应当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健康向上的感情,进步的社会思想和强烈的时代精神,给欣赏者以积极的影响。对社会生活作高度概括,对英雄人物予以热情的颂扬,固然可以表现出舞蹈家的审美理想,对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凡人小事作深刻的揭露,同样也能反映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如胡嘉禄的三人舞《绳波》,通过由表演者舞动的一根绳子所展示出的不同线条、图案的变化、不同节奏的颤动,巧妙地表现出了一对青年由萌发爱情、组织家庭、生育后代、直到情感破裂,各自另寻新欢,却置自己亲骨肉于不顾的一个悲剧过程,从而向社会、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值得警惕、发人深的社会问题。批判了不忠实的爱情,就是对坚贞爱情的歌颂,进而表现出了值得肯定的人生态度。所以,舞蹈的内容是美的。著名舞蹈家吴晓邦在论述舞蹈美时是很重视舞蹈思想——既舞蹈的内容美。他认为:“我们舞蹈创作都是为了反映和表现我们的社会中生动的人物和内容……在舞蹈家的创作下人物必须栩栩如生。通过作品要人们去认识出什么是可敬的、可爱的,什么是可笑的、可怜的和可憎的种种人物形象和思想。”否则,“文艺的女神——美,是不会被发掘出来的。”以上是这位老舞蹈家数十年艺术经验的总结,深刻而精辟地论述了舞蹈的内容美在整体舞蹈美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舞蹈作品的形式美

我们说舞蹈的内容美是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的,不过,舞蹈作品中美的内容只有和与之相匹配的美的形式溶为一体之后,才能成为观众具体可感知的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舞蹈作品中美的形式,也只有准确恰当地表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它才能被称作是美的。舞蹈形式美历来为舞蹈家们所重视,首先是由舞蹈艺术特征所决定的。我们知道舞蹈艺术是通过直观的可具体感知的、动态的、美化的人体语言来传情达意、状物抒情的,如果这些动态形象不新颖、不生动、无变化、无美感,平淡无奇甚至晦涩丑陋,那也就失去了这门艺术独立存在的价值。所以有人说舞蹈的第一要素是美——形体的、动作的、节奏的、情调的美,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舞蹈家和学者都十分重视舞蹈的形式美。《乐记》中指出:“舞主形,乐之文也。”明代音乐家朱载堉在《乐律全书·书律》中也强调“乐舞之纱,在乎进退屈伸,离合变态,若非变态,则舞不神。不神,而欲感动鬼神难矣。”舞蹈艺术如果失去了动作、技巧,缺少表达感情的舞蹈美的形式和手段,就等于没有舞蹈艺术。其次,舞蹈艺术十分重视形式美的另一个原因,是由观众的审美要求所决定的,千百年来,人们在对众多艺术品种的欣赏品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不同艺术品种有不同侧重的审美要求的欣赏心理。构成舞蹈形式美的基础和创造舞蹈形式的物质材料是人体。这是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最重要的区别所在。对舞蹈艺术而言,舞蹈者既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作和表演的创造者,又是展现创作意图、担负艺术传达职能的表现工具,同时又是使审美者直接欣赏到的审美对象。人体是创造舞蹈形象的物质基础,但人体美并非就是舞蹈形式美,舞蹈形式美远比人体美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它是在具备了人体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体各部的表现功能,并按照艺术规律在运动中创造并展现的。一位美国学者认为:“动作必须具备下列诸要素,才能称为‘舞蹈’:图形、舞步、手势、力度和技术,跳舞还需要音乐和服装这些与之密切有关的要素未来配合,才能达到更大的效果。”这也就是说,并非任何动作都可谓之舞蹈,只有那些经过提炼、美化、节奏化乃至技艺化的动作才能称得上是舞蹈动作。我们说舞蹈的形式美是一种直观可感的动态美。因此,创造舞蹈的形式美,除了必须具备作为物质材料的人体外,还要使人体按照艺术规律活动起来,创造出美的感性形态。整齐一律,这是最简单的形式美。对比变化是当代舞蹈家经常使用的手法,特别在矛盾冲突尖锐的舞剧和舞蹈中更为多见。艺术表现要新颖独特,也是舞蹈形式美的一个基本要求,多样统一就是和谐,是形式美的高级形式。从单纯齐一、对称均衡,对比变化到多样统一,体现了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人生宇宙之所以呈现出千姿百态、万象纷呈的原因所在。以上所述,只是从一般意义上简略地概括了现实中,舞蹈创作中的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但这些规律绝非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美的事物、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不断丰富,不断嬗变。美的形式是美的具体感性形象,构成舞蹈美的外在特征,它极大地影响美的内容的表达,只是适合美的内容的形式就有助于内容的表达,美的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因为舞蹈艺术是一门形式感很强的视觉艺术,所以形式美在舞蹈美的创造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

在任何一部舞蹈作品中内容美和形式美都是密不可分的结合在一起的,它们相互依存、互为表里形成一个整体。而一部分优秀的舞蹈作品则更是这两者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即以比较完美的舞蹈形式创造出生动鲜明舞蹈形象,进而表现出舞蹈家对社会生活肯定美好的、否定丑恶的事物的情感、思想、意志和愿望。不同艺术形式有不同的物质载体和不同的物质手段,我们研究舞蹈创作,必须对舞蹈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要反映繁复、多样的生活内容,要塑造各种思想、性格人物,要表现丰富、细腻的情感,就要舞蹈作者掌握丰富的舞蹈艺术表现手段,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它的艺术生命力还在于它的高质量,只有深入生活中去提高艺术素养,才能达到提高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的冲击力,并在不断的演出实践中,得到人民群众的赏识。

摘要:舞蹈的内容美是舞蹈作品所反映和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的真与善的统一,是舞蹈作者审美理想的形象体现,舞蹈的形式美是一种直观可感的舞蹈动态美,是按照舞蹈艺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发展所创造出来的能够传情达意、状物抒情的人体动作舞蹈语言的美。

关键词:舞蹈内容美,舞蹈形式美,舞蹈艺术

参考文献

[1]顾小英.磨砺出精品[M].舞蹈杂志社,2004.

8.书法作品内容大全 篇八

关键词 数字水印技术 版权保护 内容认证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在计算机以及网络通信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数字媒体中的图像、视频、音频等功能优势凸显,随着而来的数字媒体的信息安全、知识保护与认证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要在数字水印技术上进行全面运用,提升加密处理的有效方法,形成在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与认证来源的技术运用。

1水印技术

水印技术是一种传统加密方法的技术运用方式,是不被感知地在作品中嵌入信息的操作行为。数字水印技术具有相应的特点,其中,水印是一种不可感知的,与传统的条形码不相同,水印不会减损图像的整体美观度。同时,水印与其嵌入的作品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作品进行相应转换以及格式变换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消除的现象。此外,水印技术的运用,可以为查询变换情况提供良好的帮助。从目前水印技术的运用来看,主要包括有鲁棒型水印、脆弱型水印、半脆弱性水印三种,这三种水印技术分别运用与数字图像的知识产权保护、内容图像完整性以及可信度的验证等。通过数字水印技术的运用,具有一定的保护优势。其中,水印技术不需要辅助的数据,对于处理旧文件过程中,没有多余的空间储存数据等。还能承载作品相同的变换,在作品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内容变化,水印也会发生变化。通过相应的对比,可以清晰的查看出水印的修改情况,掌握基本的内容,对于修改的痕迹有很明显的把握。从目前水印技术的应用来看,主要包括有精准认证、选择认证以及局域化认证与作品重建等方面的内容。

2精准认证的运用方法

精准认证主要运用在对作品是否有被改变的判断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技术运用。

2.1脆弱水印技术

从数字水印精准认证的技术分析来看,脆弱水印是指作品在发生任何形态的转换之后,形成一些不可测的标志,脆弱水印技术能从中检测到一个非常脆弱的水印。这样可以判断出是否有被改变的可能性。对于是否有修改能形成精准的判断。比如,通过使用图像的半色调进行信息隐藏,采用视频利用MPEG编码表示水印,这样,可以有效的检测到是否有被恶意修改的可能。

2.2嵌入签名技术

嵌入签名技术主要是通过对认证签名嵌入载体作品之中,可以减少一般认证签名信息丢失的风险性,在格式被转换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的丢失信息。因此,通过嵌入签名认证技术,可以有效的确认与作品计算出的签名是否相同。在有效的避免嵌入水印的过程中对作品造成的改变,可以从认证与存放水印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为了更好的实现精准度,可以通过擦除水印来解决这些问题。

3选择认证技术的运用

选择认证技术是指在图像与音频的剪辑过程中,在少年比特的改变不会造成原作品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即使有出现相应的修改之后的比特现象,但在整个视觉与听觉中不会出现相应的改变。

3.1半脆弱水印技术

在半脆弱水印技术的运用中,主要是指能承受合理失真,但又不会被不合理失真损坏的水印。半脆弱水印能在一定程度的信号处理中,将正常的信号处理与恶意篡改的形成有效的区分,在篡改现象出现的同时,可以提供篡改的破坏量精准的位置,并帮助分析被篡改的相应类型,这样,能有效的保护好内容的真实性。主要是通过鲁棒性水印,从而使其在失真达到相应程度实效的情况下,获取半脆弱水印。

3.2嵌入式半脆弱签名技术

半脆弱水印如同它们的脆弱部分一样常常不能抵抗恶意修改,因为他们都屈从于拷贝攻击。如认证水印只嵌入到高频的DCT块的系数中,一个不合理的失真只改变了低频部分,而保持高频不变,水印自然也不会受到影响,这时系统就会错误地认为图像可以通过认证。在通过嵌入式半脆弱水印技术的运用,对块状内容中出现的被修改或者被转换的内容,可以形成水印技术的检测。这种技术具有相应的技术优势,能形成不同的水印表现,不同作品具有不同的表现,也不会引起相应的保真度的问题。

4局部认证技术的运用

局部认证作为一种基于水印的认证方法,能有效的辨别出做作品被修改的次数与相应的区域,还可以对剩余没有被修改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证明。并通过对被修改内容的精准分析,可以对修改动机、失真的合理性以及相关嫌疑人进行有效的认证。可以从基于块的内容认证与基于样本的内容认证两个方面进行技术分析。其中,基于块的内容认证主要是对作品许多郴相交的时间与空间区域,进行相应的认证运用,这样,在作品被修改的过程中,就能掌握具体的被修改的区域的内容。基于样本的内容认证,主要是对块内容进行系统局域化的空间敏锐性分析,在块大小上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减少块尺寸大小对安全问题的风险控制等。在局部认证技术应用中,对于相应的个人身份显示,比如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形成一定的局部认证,能有效的辨别出真假,并对作品形成局部的保护,形成一种无法仿制与复制的整体功能,从而有效的加强对作品真实性的保护力度。

5作品重建技术运用

通过水印可以判断一幅作品是否被修改,甚至判断出修改位置及修改方式, 同样, 我们可以通过水印将被修改的作品重建。重建有两种策略:精确重建和近似重建。其中,精确重建将作品恢复到初始的状态(即目标是重建作品的每个比特都和原作一致)。将作品简单地看做比特的集合,纠错编码(ECC)是作品传输中表示的一部分,一个作品中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纠错编码,而且这些元数据可以用水印来表示。近似重建是一个和原作品有一定差别的作品,但和原作没有显著差别。 在技术重建的使用中,通过对作品重建技术的使用,能形成对作品整体功能的恢复,尤其是在被篡改的作品中,对于作品的失真性能构成很大的帮助,能有效的实现对作品的整体保护。并在重建的过程中,形成纠错编码的技术转换,在近似原作品的修复中,可以形成对目标控制的整体功能,从而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良好的帮助。

6结语

数字水印技术与现代信息化发展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在图像处理以及内容认证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通过数字水印技术与密码处理技术的有效结合,并采用智能开发技术,形成多种媒体类型的水印互操作的软件开发,能有效的对内容保护形成很大的效果,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力度。

参考文献

[1] 袁莉.数字水印的应用及攻击类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11.

[2] 唐庆生,佘堃.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技术[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5,01.

[3] 田震,陈高兴,李改肖,王斌.中国数字海图生产与版权保护[J].测绘科学,2005,04.

9.书法作品内容大全 篇九

本课程共两种作业方案,学生按要求完成一种,以取得平时成绩。

(参加方案二:学习活动的学生由学院统一安排,其他学生完成方案一)

方案一:共有两次作业,提交到所在学习中心。

作业1:试述应从哪几个方面评析一篇幼儿文学作品?(写500字以上的作业)答: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评析一篇幼儿文学作品

完整地评析一篇幼儿文学作品,应从该作品的题材、主题、形象、情节、结构、语言和体裁等方面是否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哪些特点;该作品作品的文学性与教育性能对幼儿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鉴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为他们创作文学作品和知识读物,在题材、主题、形象、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都有的特殊要求。(1)题材

幼儿文学读物的题材需要广泛多样,以利幼儿在体、智、德、美育各方面的发展; 幼儿文学作品的题材应以他们熟悉的生活为主; 幼儿文学中知识性题材要占较大的比重。(2)主题

幼儿文学作品的主题主要有三类:道德性主题、知识性主题、娱乐性主题(或称兴趣性主题)(3)形象

幼儿模仿性强,分辨是非能力差,这就需要在作品中塑造值得他们学习和效仿的形象和行为,不宜过多地写反面的东西。(4)情节

幼儿喜爱故事性强的作品,在幼儿文学读物中,有情节的作品要占绝对优势。作家为幼儿设计作品的情节时,既要注意生动有趣,又要注意幼儿理解人物活动、行为的能力。幼儿受生活经验及思维水平的限制,对远离他们生活的英雄、模范人物行为动机的理解水平是很低的。幼儿文学作品情节要符合以下要求:

情节单纯。情节单纯是指在一个作品中,最好反映一个事件,涉及到的人物要尽量少,事件逻辑关系要简单。4岁以下幼儿的读物,其情节连贯性不必太强,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还难于理解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生动有趣。情节生动、有趣,是指作品中的情节应由人物的行动组成,是一个接一个的活动场面。作家在构思这些活动场面时,要尽量新颖、巧妙、完整、有悬念,对幼儿有吸引力。

(5)结构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有一个好的开头(6)语言

幼儿文学读物语言的总体要求,一是可接受性,一是超前性。幼儿文学读物的语言,应注意以下要求:①用词具体、浅显、②充分发挥动词的作用③句子口语化;首先,幼儿文学读物中的语言,要以简单句为主。其次,其次是多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第三,尽量用短句。短句上口,通俗易懂。④音响和谐,富有节奏感。

作业2:依据幼儿童话的相关理论,分析童话《七色花》的艺术特色(含题材、情节、童话手法、语言等)及其潜在的含义。(要求写出500字左右的书面作业)答:是根据前苏联著名童话改写的。课文写了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帮助她做事的故事,启示人们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全文紧紧围绕“神奇的七色花”从“得花”到“用花”,层次分明。珍妮用七色花瓣做了7件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从先到后一件一件有详有略的写,条理清晰。语言重复较多,除了第六件事略写外,其他几件事基本上都按珍妮遇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她怎么做、结果怎样的方法叙述,写法相似。珍妮的七个心愿:

黄色花瓣———帮助珍妮回家

红色花瓣———把打碎的花瓶复原

蓝色花瓣———带她去北极

绿色花瓣———让她从北极返回家

橙色花瓣———来了很多玩具

紫色花瓣———叫玩具都回去

青色花瓣———帮助跛腿男孩儿恢复健康

10.书法作品内容大全 篇十

语文是人文学科,语文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日益繁荣、科技发展迅速,与各国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其中,以文化交流最为频繁和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加深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从小开始认识外国文学作品,为了更好的了解目前我国对中学生外国文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我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对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作了调查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如下:

尤其是在名著导读这一方面,所占比例达到了64%,这反映出我国对中学生外国文学

11.书法作品内容大全 篇十一

一、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否合乎和接近作者的原意

这是理解文学作品的首要前提。如果我们不尽可能地合乎和接近作者的原意,那么,我们的理解和所作的价值判断不过是管中窥豹、断章取义而已。特别是在理解中掺杂进非文学的元素,那将会极大地歪曲和误解作者的原意。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几乎是所有版本教材都要编选的一篇小说。对于小说的主题,教参与其它教辅资料大多这样归纳:它揭开了资产阶级温情脉脉的面纱,揭露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表现了菲利浦夫妇的自私、贪婪和冷酷。可是,我们不难想象,对于一个生活拮据,节衣缩食的小职员家庭,于勒(发财后的)的来信的确如福音书一般给他们灰暗的日子带来一缕阳光。可是,当他们的美梦一旦破灭,而且于勒还可能重新成为他们的负担时,对于维持自己目前的生活水平都感到痛苦的菲利浦夫妇来说,你还能期望他们用满腔的热情、温暖的怀抱去面对吗?菲利浦夫妇的行为是可笑的,也是可鄙的,但他们更可怜、更可叹。沉重的生活压力使他们的亲情扭曲了。在对待于勒态度前后的变化上折射出小市民生活的艰辛、无奈,让我们在笑的同时眼含着同情的泪。再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对“三味书屋”求学经历的认识历来都是这样概括的:它表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自由天性的束缚和压制。可是在文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作者和同学们可以在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做各种有趣的游戏,“方正、质朴、博学”的寿老先生也绝非一个爱用戒尺去体罚学生的老师,联系作者以后的经历可以知道,正是这段时期的学习给鲁迅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底。你能说这是封建教育“束缚和压制”的结果吗?以上观之,我们在提倡对文学作品多元理解的同时要注意不要偏离作者的原意。

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否符合作品内容的实际

在教学中,当我们引导学生对一篇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或主题进行概括时,学生可能从多个角度去归纳,粗看似乎都有道理,细看却总感到缺点什么,这时,我们就需要看看我的概括是否符合作品的实际,是否找准了作品的侧重点。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童语《犟龟》一文,学生读了课文后都知道文章就是表现小乌龟的“犟”,但对具体内容却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小乌龟在前进途中能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有的认为小乌龟贵在坚、有毅力、有的认为小乌龟有理想,有目标,找准方向不动摇。这些理解都各有道理,但联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小乌龟遇到的“艰难险阻”文中是一笔带过,也很少讲到它是如何克服的。重点写的是小乌龟如何对待蜘珠的嘲笑、蜗牛的提醒、壁虎的通知,乌鸦的劝阻,而小乌龟都以一句“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来回答,这既表现了小乌龟有勇气,认准目标不动摇,同时也说明了小乌龟能正确对待周围的意见和建议。因为在生活中,改变我们前进方向,阻碍我们前进步伐的往往不是“艰难险阻”,而是别人的一句话:或是嘲笑讥讽,或是善意提醒。这一点更符合生活实际,也更富有思想内涵,同时更突出了小乌龟的“犟”。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对文学作品作价值判断时要紧密关注作品内容的实际。

三、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否符合文本的形式特点

文本的形式特点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对作品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要关注的一个方面。如果我们的归纳、理解超越文本的形式,不符合文本形式的特点,那就会让我们无所适从,永远也扯不清了。如《愚公移山》一文,对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学生自然有一番唇枪舌战。单讲愚公而言,学生的发挥也是多种多样的:愚公自己挖山就够了,为什么还要拉上儿孙后代?“山北之塞,出入之迁”,又不是自己一家,就算要挖,也要发动群众,既然你只想方便交通,搬家不就得了,人挪活,树挪死;一家人,就算加上子孙后代,能挖通吗?况且光挖山,不干活了?……对于学生这些“多元”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本文作为一篇寓言,自有其形式上的特点和要求,不能信马由缰胡乱联系,否则就算三天三夜也说不清。

四、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否符合学生的理解

教学中,无论我们采用何种手段,其目的无非是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加清晰,更容易懂。但是,很显然,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等的局限,对作品的主旨并不是都能理解,如鲁迅先生的《风筝》、宗璞的《废墟的召唤》。前者通过哥哥粗暴干涉弟弟做游戏,拆毁弟弟风筝的故事,表现了封建家长意识的父兄对儿童天性的妨害和摧残,后者则通过对园明园废墟的描写表现了对历史的沉思。这两篇文章不必说其内容的晦涩难懂,其主旨就让少不更事的初中学生如坠云雾。其次,在教学中,我们也不可对其主题任意拔高和拓展,要以符合学生的理解实际为宜。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提倡学生对文学作品展开多角度思考,以此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培养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意识,同时也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使之尽量忠实于作者,符合作品的内容实际和形式特点,贴近学生的理解和经验。

上一篇:美国读研,报考托福还是雅思下一篇:幸福就在一瞬间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