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

2024-08-13

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18篇)

1.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 篇一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宣传资料

1、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时间

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自2009年3月25日启动,总体整治时间3年。

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达到的目标

答:用三年时间,彻底消除各种脏、乱、差现象,最终取得“五个规范”和“三个全面提升”,即垃圾收运处理规范,户外广告和牌匾设置规范,城乡街巷摊点摆设规范,城乡街道车辆停放规范,建筑工地管理规范;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卫生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全面提升;实现城乡环境整洁、卫生、文明、优美的目的。

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

答: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统筹推进、分步实施。

4、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标准(四化)

答:“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

5、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包括哪四大工程

答:一是推进城乡风貌改造工程。二是推进环境设施完善工程。三是推进交通枢纽建设工程。四是推进市民素质提升工程。

6、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是什么?五乱指哪五乱?

答: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两个重点。五乱指:“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

7、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七进”指的是?

答: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庄、进景区、进学校、进家庭。

8、“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内容是什么?

答: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9、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有:卫生整洁、仪表文明,仪态优美、举止文明,谈吐文雅、语言文明,遵守礼仪、行为文明。

10、城市容貌治理的重点是什么?

答:一是重点治理卫生死角,卫生保洁管理全面覆盖;二是重点治理广告乱贴乱画;三是治理摊点乱摆乱设、占道经营,加强综合管理;四是治理占道停车、阻碍交通行为;五是治理施工现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等问题。

11、城乡综合整治城市应达到哪七好?农村应达到哪四好?

答:城乡综合整治城市应达“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绿化好,广告管理好,车辆停放好,占道经营管理好,卫生习惯培养好”。农村应达到“垃圾处理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绿化好,卫生习惯培养好。”

12、农村“两管五改”的目的是什么?它包括那些内容?

答:农村实行“两管五改”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其中“两管”指管水、管粪;“五改”指改良水井、改良厕所、改良畜厩、改良炉灶、改良环境。

13、农村家庭卫生应达到那些要求?

答:农村家庭卫生应达到居室要通风,室内要清洁卫生;卧具要干净,被褥勤洗勤晒;碗筷、炊具要干净,定期煮沸消毒;不吃死因不明的肉食,隔夜剩菜要加热煮沸再吃;人畜要分居,家畜家禽要圈养;柴草煤堆摆放要整齐,杂物和食物要分别堆放,农药、化肥与食物要分开;庭院要养花种树,绿化美化;厕所要符合卫生要求,有墙有棚,粪便要做到无害化处理;垃圾要及时处理。

14、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对家庭成员有什么卫生要求?

答: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对家庭成员提出的卫生要求是: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头发清洁、勤理;一人一巾;每天洗漱;一人一刷;每天刷牙;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吸烟、不酗酒;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

15、“门前三包”指哪“三包”?“五归”的内容是什么?

答:“门前三包”指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五归”是指:坐商归店、摊贩归区、农贸归市、广告归栏、停车归点。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宣传资料之二(学校整治要求)

第一,治理“脏、乱、差”的现象

1、实现洁净卫生。保持校园清洁,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烟头、纸屑、瓜果皮核等垃圾,不乱排污水,生活区基本做到无蝇、无鼠、无蟑螂、无蛛网、无尘、无污物、无异味、无“牛皮癣”等,到处一片干净卫生。

2、做到整齐规范。校内杜绝车辆乱停、物品乱放、摊点乱摆、广告乱贴、墙壁乱涂、线网乱拉等现象,学生食堂生产加工流程规范有序、学生宿舍物品摆放整齐。

3、达到优美宜人。根据学校特色,制定绿化美化计划,积极绿化美化校园,营造自然优美、体现学院气势、彰显校园文化的生活环境。

第二,创建节约环保校园

1、节约能源资源。树立节约观念,养成节约习惯,珍惜淡水、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积极推广最新节能技术,加快进行节能改造,加强节约管理,降低能源资源消耗。

2、保护校园环境。增强环保意识,放弃使用塑料带和一次性用具,尽量使用环保材料用具,减少污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净化学习、生活空间。

第三,创建文明和谐校园。

1、强化安全意识。注重加强法制宣传,普及法律常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开展防灾救灾演练,建立教育风险管理服务保障体系。

2、提升文明素质。进一步倡导“八荣八耻”、“五讲四美三热爱”风尚,严格遵守《学生守则》,树立文明新风,增强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和文明、环境意识。

3、营造和谐氛围。做到以人为本,让师生员工的意愿能被尊重,师生满意学校的各项工作,并能积极支持配合学校的发展建设,全校形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职工之间、干群之间、干部之间紧密和谐的关系。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宣传资料之三(活动步骤)

(一)集中突击阶段

2009年3月25日至4月底。集中组织开展治理“五乱”(垃圾乱扔、车辆乱停、工地乱象)和强化宣传、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抓好校容校貌治理,特别是食堂、宿舍、门卫及学校周边环境清洁卫生等工作。

(二)推进深化阶段

2009年4月26日至2009年9月30日。集中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师生员工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师生员工素质,基本达到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标准,实现校园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庭院美化、民风文明的目标。

(三)全面提升阶段

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完善,提升环境档次,达到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四化”标准。建立起长效机制,实现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健全、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体制科学的目标。

本次校园环境治理活动涉及面广、任务重,需要学校各单位、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师生广泛参与、支持配合、共同努力,为把我校建设成洁净卫生、整齐规范和优美宜人校园贡献力量。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宣传资料之四

1、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标准:

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是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改善人居环境,改变城乡面貌,提升城镇品味,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力争到2012年底,实现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庭院美化、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新气象。

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清”“五改”“五通”是指:

“四清”是指: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水、清淤泥

“五改”是指: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房

“五通”是指: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

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门前三包”是指:

“门前三包”拽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包卫生要做到“四无”,无瓜皮、果壳、纸屑、烟蒂,无垃圾废土,无积水污泥,无脏乱杂物;包绿化是使环境绿化、美化;包秩序要做到“四不一无”,不乱拱乱建、不乱堆杂物、不乱停放车辆,不占道干活妨碍交通,无露天粪缸和简陋厕所。

4、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对普通居民的要求:

普通居民要做到行车归道,停车归点,不违章开挖,不乱搭乱建,不乱刻乱画,不乱牵乱挂。

5、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对商店、经营户的要求:

商店、经营户要做到坐商归店,行商归市,建筑归场,广告归栏,不占道经营。商铺门窗整洁、遮阳篷干净、规范,醍目美观,橱窗玻璃完好、明亮、洁净,货物陈列有序。无向店外抛洒垃圾货物乱排污水现象,饮食店内墙面和地面无油渍、积水、无将排油烟口、排污水口、炉口面向道路的情况。

6、村、镇城乡环境治理“十要十不准”:(1)要搞好环境卫生,不准乱扔垃圾;(2)要改水改厨改圈,不准乱排污水;(3)要拴养圈养牲畜,不准敞养敞放;(4)要保持院落整洁,不准乱堆杂物;(5)要规范标语广告,不准乱贴乱画;(6)要入市归店经营,不准乱摆摊点;(7)要定点停放车辆,不准乱停乱放;(8)要遵守城乡规划,不准乱搭乱建;

7(9)要做到文明施工,不准工地乱象;(10)要栽种花草树木,不准破坏绿化。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宣传资料之五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城乡环境

综合治理“进学校”公益广告和监督热线宣传活动方案

根据省委领导指示精神及省治理办、省委督察室《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公益广告和监督热线宣传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城乡治办[2009]95号)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标及任务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定》(川委发[2009]15号),结合教育厅《关于全面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的意见》(川教[2009]222号)。9月15日至10月31日,广泛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公益广告和监督热线宣传活动,提高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知晓率和参与率,进一步营造校园氛围。

二、活动内容及形式

1、教育厅制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海报和宣传画,开设全省教育系统治理工作监督热线(028-86716397)。各地各校相应制作校园环境治理海报、书签、倡议书和宣传单,并开设本地本校治理工作监督热线。

2、学校在校园大门和学生食堂、公寓、活动中心、教学楼内外及商业街、车辆停放点、绿化带等部位设置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横幅和标语,并根据需要建立校园环境治理信息公布栏、展板和宣传橱窗。

3、学校在校园建筑立面装饰、户外广告牌、霓虹灯箱上加入环境治理的内容,清除广告乱贴乱画“牛皮癣”顽症和鞋印、球印等污迹。

4、学校组织宣传、学工、后勤部门及学生团体向师生员工编 9 发有质量、有号召力的手机短信,广泛宣传,深入动员。

5、学校酌情新添一批有特色的环保垃圾桶,强化广大员工师生的行为意识。

6、学校给食堂、公寓、校园安全监督员制发专门的服装,发挥移动广告效应。

7、学校举办“校园环境综合治理”主题摄影展,展示治理成果,让师生员工受到熏陶、感染和启发,强化环境卫生意识。

8、各地各校进行“我爱我校”、“小手拉大手”、“环境治理,我在行动”公益广告的征集和制作,在本地本校教育电视、网络、广播、大屏幕和报刊展播、发布、登载。

9、各地各校进行“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宣传片的征集和制作,内容包括主要做法、成效和经验,以及在治理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

三、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

广大师生员工及其家属是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的主要力量,更是推动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并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开展公益广告和监督热线宣传活动,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培育“整洁优美、节约环保、文明和谐”校园氛围,畅通监督渠道,激发师生员工及其家属参与整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2、明确责任

教育厅综治办负责教育系统综合治理“进学校”公益广告和监督热线宣传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督查等工作。各地各校分管领导是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集中宣传活动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本地本校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发动和综合协调,各地各校“进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加强督查指导

教育厅采取专项检查、跟踪检查、重点督查、暗访暗查等形式,加强对“进学校”公益广告和监督热线宣传活动的督促检查力度;各地各校分管领导和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活动的指导协调。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宣传先进,鞭策后进,加强舆论监督。对负面典型将曝光进行警示教育,对行动迟缓、效率低下、失职渎职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将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4、建立信息报送和激励机制

各地各校要及时将“进学校”公益广告和监督热线宣传活动素材报送教育厅综治办,综治办汇总和筛选后,报请教育厅“进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审定,在“四川教育电视台”和“四川学校后勤与产业信息网”专题播出和发布,并视情推荐至省治理办和对优秀作品报送单位及作者予以奖励。

四川省教育厅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0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2.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 篇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指出: “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前面发展,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保意识,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

习近平同志强调: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一、环境教育是学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众所周知,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是中国人民数千年的梦想。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其核心目标是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经济发达、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环境舒适、人民生活殷实宽裕的和谐社会。

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与落实,对中小学教育而言,就是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知道,爱国主义本身源于人们对自己祖国所给予的一种深厚感情和其热爱态度,它表现为个体从幼年期便逐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山山水水的依恋,对自己同胞和亲人的热爱,对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尊重,在深切感受国家兴衰荣辱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认识上,把祖国的生存发展、繁荣富强做为自己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

当前,新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在更高层次上和更为广阔的领域内发生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变化,中国未来命运决定于今日之少年,他们能否经受严峻的考验,能否完成伟大的使命,成功之动力在于学校教育,因而学校教育已将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做出了巨大的变革,中小学同样地把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行为提上了教育的日程,把素质培养做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做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数年来, 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教育,使学生的素质有了全面的提高,获得一定的成功。所以,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经验证明,环境教育和提高学生素质密切相关,它决定着这一代青少年由受环境教育影响产生的行为、认知和价值取向。

被评为“国际生态学校”的吉林市船营区第十一小学几年来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即把学校的环境教育、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推向社会, 更使学生产生了对祖国强烈的自尊自豪感、亲切依恋感和责任使命感。学校将环境教育与多彩的活动相结合,学生们到社区认养绿地; 到森林为小鸟安家; 到江边考察水质; 在夏令营组织学生动手做鸟巢; 到大自然中为小鸟安家。并充分利用植树节、地球日、环境日等环保纪念日,开展“让地球充满生机”“小树变大树大树汇森林”“为地球妈妈披绿装”“为松花江的野鸭子捐款购食”“百米长卷———回归大自然”等一系列活动。由此可见, 学校的环境教育使爱国主义情操真正落到了实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新任务和新课题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已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因此,在学校中开设环境教育这一课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吉林市船营区第十一小学十分重视结合教材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寓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之中,如: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美丽的大兴安岭》《白杨》等课, 使学生懂花草树木能调节气候,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在数学教学中,通过 《统计》《生活中的大数》等系列课例,既培养学生们搜集环保信息的能力, 又通过对数据的理解加深对环保的认识。不仅如此,学校在自然、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环境知识,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几年来我们的实践工作,我们有理由这样说: 环境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我们知道,环境教育、环境科学是一门新的、涉及多学科的科学,对广大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道德观、意识观及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义务感。环境教育也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及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新兴领域。

几年来,我们以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为载体在中小学持续、深入开展环境教育。面对着这个新任务、新课题,首先树立起了环境教育的新理念、 新思想,解决问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同样被评为“国际生态学校”的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站在培养世界合格公民的高度,参加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关注环保教育,以国际化的视野、现代化的目标、个性化的行动践行环境教育。几年来,学校将绿色环保教育纳入学校办学目标之中、纳入课堂教学之中、纳入教学科研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处于城市闹区的学校如何解决绿色资源的缺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学科渗透与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相结合; 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 与法制观念教育相结合; 与学校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努力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个个重视环境的生动局面,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生们也由此产生了一种勤奋、勇敢、进取、诚实、为社会服务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也有了做为新世纪少年儿童团对祖国应尽的责任感、义务感和使命感,在学习上都表现得更为刻苦、勤奋。在争做环保卫士( 小卫士) 的活动中,每年都涌现出许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好干部。同时,又通过他们带动更多的学生在一系列教育活动中迅速地得到提高和锻炼,使我们的环境教育活动深入学生的心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新时期要求我们强化环境教育的对策和手段

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要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工作,关键在于教育对策的强化和提高。吉林市船营区第十一小学已加入世界环境协作组织———GLPBE学校,实现微机联网,可以及时与国际———GLOBE学校互传环保信息。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从构建生命课堂、社会课堂、世界课堂,开辟绿色教学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开拓网络教育新空间、新途径、新模式,从开展“雏鹰环保网站”做起,有机地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结合在一起,构建轻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在 “润物细无声”中促进学生心智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学生年龄不同、认知发展和强化过程的不同,创设请境,设计多种教育方案。 同时,在环境教育与素质提高的紧密结合中,我们应当注意学生两方面的培养:

1. 情感的培养。通过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感情体验,并使之产生向上的动力,即爱国情感、对祖国的亲切依恋感、自豪自尊感、责任使命感。

2. 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由环境教育产生出的爱国情感的培养,有强化对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教育,通过更多的系列活动和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有了一种奋发向上、勤奋学习、服务于社会的动力。环境教育工作的强化、上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在校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环境教育的规律及特点,为提高学生素质作出努力。

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个人认为,我们还应当在如下方面加强今后的环境教育工作:

1. 抓好对教师环境教育的培训,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为了做好学校的环境教育,我们应首先加强对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环境知识的教育,让教师们能够充分地认识到环境教育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系到人类未来生活质量、关系到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光辉事业。进一步引导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认真领会环境教育的精神实质,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工作,并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发师生创造的激情和灵感,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重视学生良好环境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的环境意识及环保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环境教育的质量和素质教育的成效,我们要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能力做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通过具体的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爱护环境的意识。为此,要求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环境教育。

3. 加强实践环节作用,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在提高环境意识的同时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能力。今后,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例如应多邀请教育部门或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环保知识讲座,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环境与生态、清洁能源及废品利用的问题,加强学生对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使学生环境保护常识和技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还要广泛地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的氛围,引导学生了解自然、了解地球,并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广泛地开展读好书和积极组织学生订阅与环保有关的报刊杂志活动,积极开展环境教育专题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语文综合性活动教案 篇三

【设计目的】

生活大看台,处处是语文。语文课程具备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语文教育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强调语言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我们一方面应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另一方面要根据现实生活,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进程,实行开放教学,使语文教育充满生气与活力。本着以上原则和教育思想,笔者设计了这份综合性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以泪为线索,将相关的故事、歌曲、诗文联系起来,运用听、说、读、写的方法对文本进行探讨;从而更深刻地挖掘泪的人生意蕴。并通过此次学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截取电视剧《红楼梦》中《枉凝眉》片段,通过多媒体将学生带入情景中。歌曲完毕后只保留音乐。“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在音乐中教师讲述宝黛爱情中木石之盟这段故事。

二、实践活动

(1)请学生讲述与泪有关的故事。(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其思路;故事可以来自自己亲身的经历或者所见所闻。)

(2)请写出含有“泪”字的成语。

泪流满面 泪如泉涌 泪如雨下 泪眼汪汪(在学生回答后,可用幻灯片显示答案。也可根据课堂时间作进一步的工作:可用这些词语分别来造句,或者写一段话将这些词语全部或部分涵盖其中。)

(3)请找出含有“泪”字的诗文。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大屏幕展示下列句子。

①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②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③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唐代李商隐《锦瑟》)

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代杜甫《蜀相》)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李商隐《无题》)

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宋代苏轼《水龙吟》)

⑦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北周庾信《寄王琳》)

⑧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代贾岛《题诗后》)

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清代曹雪芹《红楼梦》)

{10}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代李开先《宝剑记》)

{1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代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2}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明代夏完淳《别云间》)

{1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三、探讨“泪”字的丰富意蕴

简简单单一个泪字,却蕴涵无穷的意蕴。泪为国家为人民而流,那是爱国爱民的泪,伟大的泪。泪为自己流,那是真实的泪,小我的泪。无论何种泪,只要它真切,入情入理,我们就愿意走进这闪闪泪光中,愿意同他们同哭同笑,同悲同乐。现在,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品味这无垠的泪光世界。(以实践活动中诗文里典型句子为例,剖析“泪”字的情感意蕴。)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代杜甫《蜀相》)

此诗中所谓“英雄”,诸葛孔明是,杜子美更是。流着泪的不仅仅是孔明,还有杜甫。那湿透衣襟的泪光不正是对英雄的怀念和赞美吗?诸葛亮功败垂成,抱憾而终。此时的杜甫目睹着社会的动乱,人民的苦难,在颠沛流离中缅怀着英雄,渴盼着能有诸葛先生那般的英雄安邦定国,救民于水火中。这样的泪满襟如何不让我们感动流涕呢?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李商隐《无题》)

前句绵绵情意,到死方休;后句滴滴沉沉,有生难已。为谁流泪到天明?为谁成灰在所不惜?点点蜡泪,痴情苦意;惊天地,泣鬼神。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宋代柳咏《雨霖铃》)

“执手”写其柔情蜜意,依依难舍;“泪眼”写其悲清苦意,欲哭不能。“执手相看泪眼”,以白描的手法,极为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幅难舍难分的离别场景;这泪正是两个痴情的灵魂的写照。

说明:诗文中含有泪字的句子很多,在这里我们只分析了三处。希望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对这个课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四、迁移训练

泪或是悲伤情感的流露,或是快乐情绪的表达。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将你的“悲伤的泪”和“高兴的泪”分别用两段不同的话写出来,力争写得有文采而动人。(文段里必须有泪字,要看得出是悲伤还是高兴。在学生写好后可选出优秀的文段让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五、结束语

播放歌曲《鲁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闪闪的泪光鲁冰花。”一滴泪珠,就是浪花一朵。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在大千世界里去体味泪的含义;让我们在歌、诗、词、曲中寻觅泪的踪迹,品鉴它无穷的意蕴和独特的魅力。

4.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 篇四

活 动 实 施 方 案

根据《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及教育局2012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相关工作部署,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及教育局相关工作部署,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进一步改善校园风貌,提升学校品味。

二、目标任务

巩固治理成果,校园整洁规范有序,师生文明素养进一步提高,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活动内容

(一)抓《条例》宣传教育,提高依法治理意识

1.编印宣传教育手册,做到师生人手一份。

2.进课堂。将《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宣传教育作为班会课重要内容之一,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宣传教育。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将《条例》宣传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

3.进板报。学校开设宣传专栏,班级黑板报开设宣传板块,并及时更新,加强《条例》宣传教育。

4.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每学期不少于3次。

(二)抓卫生秩序治理,确保校园整洁有序

1.实施区域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做到人人有责,经常保洁,确保校园环境整洁卫生。

2.加大食堂、实验室、图书室、保管室等部位的整治力度,根除校园卫生死角,全面净化校园环境。

3.加强校园车辆停放管理,做到机动车、非机动车分别定点、有序、规范停放。

(三)抓校园补绿新绿,提升校园绿化品味。

1.做好破损花台的修补工作。

2.做好枯死花草树木的补栽和日常维护工作。

3.因地制宜,融入竹元素,做好校园新绿工作。

(四)抓“小手拉大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组建校园纠察队、文明劝导队,加大对校园内不文明现象的督查、曝光力度,教育引导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争做学校的主人。

2.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带《条例》回家、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参与并影响带动家长、邻居、亲戚自觉主动搞好家庭及周边环境卫生,争做家庭的小帮手。

3.组建自愿服务队,有计划、有组织上街道、进社区、到村庄开展卫生扫除、文明劝导等服务,争做社会的小卫士。

(五)坚持抓好中心城区责任片区环境综合治理。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活动方案。成立机构,细化责任,落实到人,保障经费。

(二)强化督促检查

学校坚持每天一查、每周一评、每月一报制度。组建督查组,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通报,落实问责制度。

(三)加强考核奖惩

坚持专项考核制度,对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

5.学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汇报材料 篇五

学校自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开展以来,根据文件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了相关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特汇报如下:

1、学校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采取的创新性工作举措及取得的初步效果。(1)学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落实经费保障问题,投资110万元,新建文化长廊、维修“勤奋”楼、改建老校舍等,有效地促进学校面貌焕然一新。(2)实施洁净校园工程,每班设立“清洁卫士组”,教育及督查每一位学生养成“爱卫生、讲卫生”的良好习惯。(3)推进秩序校园工程活动,对“学生上下楼梯、进小卖部购物、进食堂就餐、课堂书本摆放;教师办公室、学校会议室的陈列;食堂内的餐具、食品;校内的悬挂物及自行车停放”等,均明确要求,规范有序,杜绝杂乱无章现象。(4)积极推进校园“七化”建设,筹资8万元,硬化和修补学校内、外院坝、过道,美化学校花台、花带等,彰显学校环境的教育性、观赏性和艺术性。

2、学校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使“教师、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有较大转变,并对周边社会起到了能动辐射作用。(1)学校根据清洁、纪律等情况,每周评比“流动红旗”班,较好地解决“脏、乱、差”问题,强化学生“遵纪、保洁”自觉性。(2)学校按照育人环境全面优化标准,开展评选“优秀教研组”活动,提升教师工作、生活环境质量。(3)学校坚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学校、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思路,持之以恒地要求教师环境教育有计划、有教案,着力增进师生环境、环保意识。(4)认真开展“写家书”及“小手拉大手”活动,鼓励学生自觉承担劝导、督促家长和亲友“讲卫生、讲文明、爱环境”的责任,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

3、学校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以来,涌现出了一些先进人物与事迹。(1)学校领导坚持表率为先,从自身言行做起,不分工作日与节假日,奋战在环境治理第一线。(2)退休教师……同志发挥余热,踊跃参与到学校环境综治工作中。尤其在XX年暑假里,不畏炎热,吃苦耐劳,协助学校工地负责人严把安全、质量关。

4、学校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做了一系列工作。(1)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信息公布栏、班队会和社会实践主题平台,积极发挥教育优势,精心组织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加大环境宣传力度。(2)学校召开党委会、行政会、教师会,分析现状,把握学校环境“综治”工作方向。(3)认真开展“五个一”活动,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和支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助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上新台阶。(4)完善“综治”措施,形成学校“综治”长效机制,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给师生及社区居民留下深刻良好的印象和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县……学校

6.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 篇六

一、强化出入管理,查控流动人员。

学校要求师生一律佩戴校园出入证,凭证出入,无证者谢绝入校,如有特殊情况,须进入校园的,须在门卫处登记,领取临时出入证,方可入内。外来车辆严禁驶入校园,如有特殊情况须进入校园,经允许后在指定位置停放,不得进入教学区。来客如须进入学生寝室,须经宿舍管理员许可并登记后,方可入内。除学校检查人员,维修人员外,男士一律不准进入女生宿舍,女士一律不准进入男生宿舍,盘查形迹可疑的人员,如携带大量物品出校园者须报告保卫科经审查后方可离开。

二、强化宿舍管理。

三、强化值班职能。

四、开展多层次的专项整治行为。

学校要求,对违纪学生,班主任、政教处、学校都要心中有数,实行违纪学生登记制度。自开学以来,学校组织实施了“仪表整治周”、“交通安全周”、“远离网吧周”、“防盗安全周”、“文明守纪周”、“消防安全周”等多层次、高密度的专项整治行动,有力地打击了违纪学生的器张气焰,实现了校纪校风的根本好转。对违纪情节严重的学生,经学校研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

五、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请县关工委、城关派出所领导来校作法制报告、法律知识讲座,使学生增强预防意外情况发生的意识,掌握意外情况下自我防护的技能,让学生懂得履行法律赋予自己的义务,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学期初,学校与学生和家长签订了《学生安全责任书》和《交通安全责任书》,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了家长的监管职能。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各方面的齐抓共治,我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主要表现在:

1、当地村民在校园周围违章搭建帐棚,开起了小卖部、小饭店,更有甚者故意剪掉铁丝网(围墙),放出学生,妨碍学校封闭管理,还有不法者向学生出售烟酒和不安全食品。

2、当地村民强行进入校园取水、洗菜、围堵大门事件时有发生。

3、当地村民经常闯入校园,不管学校是否同意,是否需要,强行下车,并漫天要价。

范文网

4、当地村民常威胁不买商品的学生,多次用石头打值班学生会干部,辱骂值班人员,阻挠学校后勤服务车辆进入校园。

5、“创兴”网吧随着学校的搬迁也迁到山货大市场,对学生全天候开放,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七、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建议

1、加强宣传,营浓氛围。充分利用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老百姓的法制观念。

2、统一领导,加强协调。肯请县政府成立由公安、司法、教育、建设、交通、文化、卫生、工商、质检、城建、环保等部门参与的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领导小组,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取缔我校周边违章建筑,关停我校周边网吧,打击不法经商者。

7.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 篇七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教育类别, 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及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已成为目前社会的急需, 职业教育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素质偏低, 英语教学改革缓慢, 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直接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 其英语应用技能是今后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令人担忧, 其中学生的英语素质情况更不容乐观。中职英语教育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 但大都只是停留在理论探讨, 或者只是对课堂模式的细节改变, 有些则是套用中学的改革方案, 未能改变教学现状。

3. 职校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呼唤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从特点来讲, 职校学生的认知风格与普通中学的学生是有差异的, 很难适应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 加上他们英语基础不理想, 使得他们大多数成为英语学习中的“差生”。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他们的特点, 开展有效的英语教学。从认知风格讲, 大部分职高学生属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 而常规的课堂教学是适合场独立型的语言学习者。从情感智能方面讲, 职校的学生更活跃, 表现欲强, 更容易调动。从需求来讲, 职校学生比普通中学的学生有更多接触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的机会与时间, 但他们的辨别力与控制力弱, 更需引导, 而且职校学生马上步入社会, 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既适应职校学生的特点, 又能满足他们现在和长远的需求。

4. 现代信息技术为职教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

21世纪, 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普及应用。教育领域, 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效果, 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在中职教育中没有明确规定, 但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作为我们实施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参考。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 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方式,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型课程。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是实现中职英语教学要求的有机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为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持。与常规的课堂教学相比,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职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有以下特点:

1. 综合性

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 它可以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 也可以是课内外相结合, 还可以是完全置身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的活动。它灵活开放、形式多样。现代信息手段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寻找资料, 交换信息, 展示成果, 活动就更能体现综合性的特点。

2. 实践性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新旧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 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是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知识,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有些实践活动如果暂时实现不了, 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模拟实现, 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3. 主体性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 教师是活动的纽带, 是使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者。学生可以在学习群内发贴提出话题, 由他们自己投票决定采用哪些主题,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哪些主题活动, 自己制定活动计划, 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这样, 学生主体的思想和行为享有更多的自由, 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学习效果更好。

4. 职业性

中职学生马上要走向社会, 因此中职英语教学除了常规的语言知识的教学外, 要更加注重职业特征。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求职方面的英语应用能力, 如让学生编制自己的英语名片、英语求职信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专业相关知识的教学活动, 如财会专业的学生加强会计英语和银行英语的教学实践活动。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1. 确定主题

活动主题的确定对于活动的开展有重要意义。以往我们都以课堂的形式学习英语,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没有选择权, 而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在学生的学习群中专门设立主题选择模块, 让学生自己发起提出活动主题, 同时教师进行相应提示与指导, 每月确定一个必选活动和一个自选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 组织分工

学生由常规小组和临时小组组成, 常规小组是教师在活动前按学生特点进行的分组, 组内有各自的负责人和明确分工。临时小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临时组合的, 由学生自主成立及组织分工。常规小组共同完成必选活动, 临时小组完成自选活动。

3. 自主探索

主要是学生收集材料、筛选和整理资料、探讨和研究材料。这部分一般由学生在课外进行, 同时安排一定的课内时间进行集中讨论交流。

4. 活动展示

活动展示根据情况和条件采用多样化的展示形式, 如课堂上的交流展示, 网上学习空间上的作品展示, 家长会上的活动片段录像展示, 招聘会上的图片与现场展示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招聘会, 其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生的技能展示) 。

5. 评价激励

评价是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采用终结性评价, 采用考试和分数来评判学生的学习, 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活动采用形成性评价, 让学生能够反思自己哪方面做得好, 哪方面做得欠缺。评价内容上, 既有对选题的评价, 也有对准备材料的评价, 还有对学生工作热情、劳动成果的评价, 更有对学生合作精神的评价;评价形式上, 有老师的点评, 也有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评价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激励, 不管他们的成果做的怎样, 只要他们尽心尽力去接触生活中的英语, 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8.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 篇八

一、依托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开展“我的安康我做主”综合实践活动

2016年初,青岛市政府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应急体验教育培训中小学生8万人”列入本年度的十件大事之一。市北区教育局为区内所有中小学配备了应急柜,而我校也在今年年初,建成了山东省首家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

这间体验教室最大的特色是“寓教于乐”和“注重实践”。在这间教室里,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互动”“场景搭建”等高科技手段,亲身体验各种救护及逃生的项目,在游戏中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每一个体验区域的设置为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方面的实践活动搭建起了更广阔的平台。依托这间教室,我们首先在五年级开展了“我的安康我做主”综合实践活动。启用教室开展活动以来,我们明显感觉,相比从前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有以下几点不同。

1.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可以分组体验教室内的各个功能区,比如模拟拨打急救电话、模拟灭火、火灾逃生演练、练习创伤包扎技术、观看避险自救动画片等。大家井然有序,交流前置性实践作业,轮流体验上周提前选择好的体验项目,交流体验之后的感受,互相补充完善学习内容。一个小时后,大家又会一起商定选择好下节课的体验区域,带着新的学习任务走出安全体验教室,查资料、采访、调查,完成前置性实践任务,为下节课的体验做好知识铺垫。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应急安全教育课堂的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充实原有的安全知识,使学习变得有趣,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也就被激发起来了。

2.丰富成果展示及评价方式

当综合实践活动进入总结交流阶段,首先需要有活动成果展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活动中的收获,这也是学生体会成功的重要过程。一方面,学生可以得到别人的肯定,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让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启用安全体验教室开展“我的安康我做主”活动以来,学生的成果展示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增加了竞赛类展示,如模拟灭火选项赛及用时赛、逃生结绳比赛、穿救生衣比赛;增加了表演类展示,如三角巾包扎表演、心肺复苏实操表演、报警电话情境表演;增加了互动展示,如邀请其他组员参与自己研究小组的知识点问答等。此外,评价方式也变得不再单一,在形式多样的展示和交流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还感受了成功的快乐,激发了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这间安全体验教室集教学、体验、互动为一体,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二、依托校园水滴文化,推动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近年来,学校从本地实际出发,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打造了一套以“水滴文化”为办学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在“水滴文化”的浸润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充满灵动与活力的水滴来砥砺学生,勉励每个学生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实现认知和实践的完美融合。

2.包容悦纳,水滴石穿

我们的校训“包容悦纳”,对学生而言,就是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包容他人,悦纳他人,心怀和乐,友爱同行。同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培养学生水滴文化中所包含的融合、坚韧、活力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的培养,为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活动小组成员间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相互间的信任是有效开展活动的必备条件。

3.七彩水滴,阅水成川

在中年级开展了“走进水世界”和“生命之源”的活动,在高年级开展了“关注家乡水资源”“水污染调查”的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我市的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引导学生调查、搜集、整理我们家乡水的有关知识,调查和记录家庭用水情况等等,切身感受“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提高节水意识,并且能够主动探究保护家乡水资源的方法和途径,人人争当节水小卫士。

4.点滴成习,知行并济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在活动中,要综合运用在学科课程学习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

依托校园水滴文化积淀,我校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例如:与校本课程水孕生命、水蕴雅趣、水润心田、水韵悠悠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和水利、水资源、水保护等知识;搜集、背诵、积累文人笔下的水,品味水的韵味;涉猎关于水的音乐名曲、美术名画等,欣赏艺术形态的水,培养审美情趣;组织学生调查研究一些与水的品德与精神有关的励志故事。这不仅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习与水有关的知识,彰显学校的“水滴文化”特色,更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9.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 篇九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情况的自查报告

一、主要做法

为了全面贯彻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暨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学校领导和每位教师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出发,把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为此成立了校园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并且制定了《校园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职责》,在职责中明确规定:校园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负责与当地治安机构的联络和合作,及时对学校周边环境予以整顿和清理;加强学校内部的治安值班工作的检查和落实,积极采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加强门卫工作的指导和检查。成立了治安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并且制定了《治安防范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在职责中明确规定:治安防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安排好学校的工作和假节日的值班护校工作;及时向学生和教师了解有关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情况;经常性地与派出所互通情况,并在派出所的指导下,做好治安防范工作;收集学生向学校提供的治安状况信息,做到心中有数,通过机构的成立和职责的制定各领导小组都能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发挥各自的职能,使校园及周边环境治安整体情况良好。

二、存在的问题

为了认真贯彻上级部门有关会议精神,开学初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对全校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对安全隐患最大的学校电路,近期内正在进行改造。对小的隐患,及时地进行了排除。校园内没有重大的安全隐患。

对校门外的各营业门店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危及学生身心健康的食品等。

三、整改措施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完善了各项制度。建立了以校长——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班主任——学生安全联络员组成的分布广泛、功能齐全、整体联动、效果明显的综合治理防范体系。

第二、系统深入地开展“创建交通安全文明学校”的活动,把交通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来抓。

第三、加强法律常识的学习,在学生知法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预防其犯罪。

第四、认真开好家长会,使家长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五、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讲座。加强学校值班护校工作,学校每天派两名教师和一名领导进行值班护校工作。

2012年2月

太山学校对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情况自查报告

10.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 篇十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工作总结

按照市教育局和开发区的安排部署,在总结巩固前阶段集中治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坚持采取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的工作措施,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工作目标。在全系统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进学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加强宣传教育,再掀治理活动高潮

坚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教育“四个进”,即:“进课堂、进大脑、进生活、进活动”。全区各学校利用标语、板报、专栏、校园广播、校园计算机网络反复宣传环境综合治理知识;结合中小学德育课等加强宣传,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内容引入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主题班团队会、主题征文与主题书画评选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发动学生以“写家信”等方式向家长、社会进行宣传,不断增加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组织教师、学生走上街头、进入社区、村组进行义务劳动,纠正不卫生、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鼓励学生自觉承担劝导、督促家长和亲友讲卫生、讲文明、爱环境的责任。同时,通过调查、谈话、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让学生查找和发现自身存在的陋习与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在教师、家长、同 1 学的帮助下,认识和理解其危害性,增强纠正与革除的愿望,变“学校要求”为“学生自觉行动”。

2010年以来,全区各学校在校园及周边醒目位置新增宣传标语1211幅、制作专题黑板报300余期、手抄报500余份、共写家信48978封、散发环境综合治理宣传资料84662份、参加义务劝导和义务劳动达21220人次。目前,全区师生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知晓率、参与率均达100%,广大师生的公共卫生意识、爱护环境意识和文明公德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突出整治重点,创建优美和谐校园

1.集中力量持续治“五乱”,校园及周边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区广大师生广泛参与,积极行动,大力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绿化美化校园。通过规范维修加固和重建工地管理;坚持清洁卫生、仪表、纪律的检查评比,强化督查;开展卫生班级、文明班级的评选表彰工作,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教育力度;严格坚持“一把手”负责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与校园周边商家签订“门前五包责任制”等切实治理校园“五乱”。

自年初以来,全系统已及时清运建筑垃圾520余吨,纠正乱停乱放行为1544人次,清除牛皮癣近100张,规范校园广告241处,粉刷装饰墙面32151平方米。集中治理切实消除了校园“五乱”现象,系统各学校环境更加整洁优美,师生卫生文明素养不断提高。

2.扎实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

今年3月,按照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部署,各部门、学校对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治安突出问题,校园及周边饮食店、网吧、歌舞厅、游戏室、音像书店、小食摊点等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建立了台账,通过专项整治小组出动 15000人次,车辆 800余次,取缔无证电子游戏室5 家、无证音像报刊销售点10 家、无证流动摊点 4000余个。有5个学校食堂从 C级升格为 B级食堂。自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整治行动在区政府的牵头下,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负责、学校参与的机制,集中整治校园周边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整治各类摊点。教育、城管、工商、文化等部门协调配合协同各乡镇、街道对校园周边乱搭建、乱张贴、乱摆售等进行了集中的整治。二是整治交通秩序。三是整治文化环境。为全面深入推进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长效工作机制的落实,区政府认真制定了《**区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规划》,并加大投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营造优美育人环境。在本次专项整治活动期间,我区共对18所学校旱厕进行了改造,并全部达到水冲式、无害化、瓷砖化、洗手化的卫生标准,使校园更加洁净。三是改造学校饮水。把学校饮用水工程纳入学校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卫生部门的相关要求,做到师生饮水每期一检。四是整治校门口公路。在此次专项活动期间我区共整治校门口公路3条共648米。学校以争创市区级卫生单位活动为载体,加大校园环境卫生 3 的整治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同时各校还加强对食堂、宿舍、饮水、厕所等设施的管理,做到制度健全、责任明确、治理措施得力,食堂、宿舍、饮水、厕所的管理符合规范要求。进一步规范食堂原材料采购、索证、验收、食品加工流程、售前试尝、售后留样等管理规范。加强宿舍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做到宿舍内整齐、清洁、无异味。

3、有效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校园文化氛围。

区教育系统举办特色学校论坛活动,鼓励学校积极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在校园规划、绿化、文化上进一步挖掘,并结合校园整体布局、建筑物外观特点、学校办学历史、制度建设等实际情况,明确治理重点,突出工作亮点,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努力形成工作经验,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目前**市八中等一批学校在特色文化打造上走在了前列。

4.全面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

一是举行“除陋习、树新风”启动仪式,系统各学校由政教处、团委、少先队等部门牵头,向师生发出活动倡议,全体师生宣誓:除陋习,树新风,我行动!二是各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谈话、学生交流、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形式,组织学生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不文明、不卫生等陋习。同时,通过标语、板报、专栏、学校网络等手段加强“除陋习,讲文明”专项行动宣传教育,营造活动氛围,让师生知晓“除陋习、树新风”活动的相关要求,入脑入心,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身存在的陋习4 的危害性,增强纠正与革除的愿望,变“学校要求”为“学生自觉行动”。并结合学生宿舍、食堂和教室、图书室、操场、厕所等重点部位与薄弱环节的环境治理,大力倡导“十不”,即: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便溺、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不乱摆乱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大力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三是实践教育活动丰富、成效显著。各学校组织开展了“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城乡环境共清洁、革除陋习我行动”、“持续治‘五乱’、整洁迎五一”攻坚月等专项行动。四是部门联动,创建平安校园。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过程中,坚持与“警校共育”、“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净化育人环境,创建平安校园。区教育局多次会同公安、消防、卫生、交通、交警、安监、供电等部门对全区学校安全进行了专项检查,并下发整改通知,要求各学校制定措施,落实人员限期落实整改。专项检查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和解决了存在的管理问题,确保了师生安全。

(四)加强工作督查,严格考核奖惩

对2014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工作提出了: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搞好校园环境建设,注重校园绿化、美化和清洁、卫生工作,特别要注意重建工地的管理和安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以良好的校容校貌迎接新学期;突出整治重点,加强开学前学生宿舍、食堂、交通安全排查,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创建平安校园;深入 5 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扩大活动覆盖面,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结合灾后重建和学校实际,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学校特色,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注重协调一致,打造校园文化亮点,使校园彰显出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等四点要求。并指导帮助学校克服当前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困难。

(五)资料报送及时,新闻宣传有力

及时上报各种资料和信息,受到区治理办和市教育局城环综治办的肯定。截至目前,我系统共在中央媒体报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1片,省级媒体报道11篇,市级媒体报道26篇,本级媒体共收到各学校信息近300余条。

(六)严格问责与考核

坚持对各学校的治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督导、检查与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学校目标考核挂钩,逗硬奖惩,逐步形成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长效机制。确保了我区学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出成效。

11.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 篇十一

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的教育者确实已注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现代教学技术的引入,给课堂注入了新鲜与活力,我们可以在语文课上欣赏经典的视频片段,也可以组织学生编排表演话剧,甚至可以配合着音乐唱上一段古诗词,一种被大家理解为“实践环节”的全新的课堂模式呈现在我们眼前。可是,这是真正的“实践”吗?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教材中赫然编排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被老师遗忘在了教学计划之外,或者在课堂上一带而过,尴尬地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这一点恐怕有点出乎教材编写者的意料,也违背了教材编写的初衷。

笔者多年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活动,深感实际操作的难度颇大。在此,笔者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谁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被冷落买单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教材中是一道华丽的摆设,在课堂上是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就这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被堂而皇之地打入“冷宫”。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一)考试的导向性对教学内容安排未起到积极作用

考试是指挥棒,考什么,教什么。2014年1月,江苏省启动试点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各职业学校开始紧急备战,课堂上讲知识点,课后埋头做练习,学生老师重新投入“应试教育”,实践活动成为吃力不讨好、费力不出活的事情,谁干?

在一些关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中,我们也看到了相关的试题:

1.根据《眉山日报》报道: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染色馒头、假牛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食品问题就接二连三地“冒”出来了……

读后,你一定有很多话要想说!请你面对下面两种人,把你内心最想说的忠告,郑重地说给他们听。

我对食品企业说 我对食品监管部门说___________

2.前不久,媒体报道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感谢公安部门所送的锦旗把“捍”错写成了“撼”,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代表故宫博物院向社会致歉,或说说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

看到这些试题,我们不禁感到遗憾,虽然这些题目的设计与“实践”有关,但更像是政治考试中的热点问答,不需要实践,只要关注并有自己的思考就可以顺利完成,而考查的重点更倾向于语言表达,并不能真正考核学生的实践情况。

(二)实践活动内容的综合性影响了老师的积极性

《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苏教版)中安排了《我的亲人们》、《社会热点问题调查》、《“低碳生活”社区宣传活动筹备工作》、《生活中的文化冲入与融合》、《面对新媒体》、《“科学的历程”主题报告会》、《青春诗会》、《我们将来的事业》等24个实践活动内容。仔细分析一下,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与语文学科处于若即若离的关系,如《社会热点问题调查》,这些内容在政治课上的接触必定比语文课多,在语文课上兴师动众搞一次实践活动似乎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有些内容的科学性较强,实践起来难度大,老师不愿投入双倍甚至多倍的精力去做一件没有显性效果的事情,如《“科学的历程”报告会》,师生在这个领域知之甚少,想要在实践中出效果,有成果,必定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这在如今课务重的情况下,很难让老师有热情和积极性。

(三)老教师们对于实践活动的心理压力颇大

老教师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在课堂上是知识的占有者,位尊而权威,重视师道尊严。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已经有了一套固定而成熟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但这些经验方法是用在分析文章、传授知识中。如今,让他们走下讲台,看着学生们去做,他们不适应,不自在,更重要的是,实践中的“自由”、“沟通”、“合作”、“开放”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老教师们无形的心理压力。

笔者最近与一些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奋斗了二十多年深受学生喜欢的老教师们畅谈,谈到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看法,他们一致认为没法进行,即使去做,效果也不会太好,究其原因,主要是与学生年龄差距较大,思想观念跟不上学生的脚步,这些因素导致老教师们在开放的实践活动中力不从心。所以,老教师们宁愿多讲几篇经典美文,也不愿意花费精力去做实践活动。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腰板要“挺”起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像一个不受婆家欢迎的小媳妇,畏畏缩缩躲在角落,受尽白眼,更多时候直接被遗忘。但是我们所有的教育者心里都十分明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要的,是有价值的,但是怎么做才能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真正走入课堂,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这个问题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尝试

(一)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编写进教材

实践活动环节,既是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学内容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编写进教材,一则从方向上导引了教学,二则从内容上规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编写进教材也非一劳永逸,现在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已经设置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模块,但是正如笔者以上所说的各种原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依然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进教材”是登台亮相的第一步,继而安排入教学计划并引入评价机制,各方面共同启动才能保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致成为语文教材中的装饰品甚至是牺牲品。

(二)安排入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学的标准,教师应该严格按照计划实施课堂教学,所以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排入教学计划,才能保证教师将其真正带入课堂。在教学计划中,应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及处理方案等设计清晰,以保证教学质量,而不是让教师空洞的“纸上谈兵”取代学生亲自的实践活动,更不能让老师的“感悟”代替学生亲身的实践。endprint

(三)引入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教学无形的指挥棒,一般是上面考什么,老师教什么,所以为了提高老师包括学生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势必要将这块内容引入评价机制。可以考虑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单独考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像写论文报告似的写出内容详尽的相关活动的设想、过程与体会,或者以更丰富的形式提交实践成果,如录音、视频、PPT。

当然,如何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需要我们所有语文老师在改革的过程中探索、总结和提高。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稳扎稳打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单独的教学内容仍然属于新鲜事物,让其在朝夕之间如同传统经典文章一样被师生接受是不容易的,所以教师应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从教学观念、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教学元素中改变想法,并引导学生逐步接受实践活动的特殊性。笔者从教学难度和实践范围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走进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传统阵地,教师和学生早已深深习惯于在这块阵地上冲锋陷阵,所以首先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搬到课堂上进行,师生都较为容易接受,教学控制方面的难度也大为降低。

例如《青春诗会》、《模拟求职应聘洽谈会》,这些实践活动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准备在课堂上进行。由传统的讲授到学生的活动,场合还是师生熟悉的教室,不同的只是角色的互换,这样的角色互换在传统的教学中也会有,所以对于师生来说并不难,适应期会比较短暂。

笔者分别在2013级(在校一年级学生)和2012级(在校二年级学生)进行了校园综合实践活动,结果显示,2012级学生自主高质地完成了活动内容,2013级学生被动完成甚至最终无法完成。这种情况表明,实践活动还需要教师慢慢引导,让学生逐步接受这种自主计划、组织、合作的活动形式。

(二)走进校园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毕竟是要锻炼学生的能力,将活动范围局限在课堂,可想而知,实践的效果也会有一定的折扣。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决定了实践活动必定要走出教室,那么接下来可以将活动范围扩大至校园。

校园是师生熟悉度仅次于教室的地方,对于初次走出教室的学生来说,刚开始会有手足无措的表现,此时需要教师的引导,给予一定的方向,新鲜感和自由性会让他们很快适应这种方式的实践,甚至会越做越好。

例如《校园热点问题调查》、《我们将来的事业》等,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采访、调查校园内的老师、学生和后勤服务人员。在进行校园实践时,学生可能刚开始会逃避陌生环境,只与认识的人打交道,甚至仍然只在自己的班级内进行,这时教师应该给予适度的关注和鼓励,让学生大胆走出熟悉的人群,探索更多领域的问题。

(三)走入社会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专业指向、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安排活动内容,创设活动情景,设计活动项目,让同学们在语文实践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因此,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职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以活动为形式整合知识与方法,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目的。

职业学校的学生必将走上社会,那么将学生的活动始终局限于校园闭门造车是达不到良好效果的,所以我们可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尽早走入社会,与职场人物对话,认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获得丰富的社会体验,加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例如在《职场人物访谈》、《走进企业文化》等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邀请一些企业成功人士,面对面与其交谈;或者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联系走出校园并有一定成就的师哥师姐们,进行面对面交流。我们也可以组织班级到企业中参观,了解企业文化,之后班级内部进行宣讲。总之,社会是广阔的,可提供给我们的实践素材也是丰富的,只要我们善加利用,一定可以创造出有活力的课堂。

从目前看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仍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老师们的努力,前进路上碰到的困难一定会得到较好的解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一定会真正会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颜维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路在何方[EB/OL].http://mypage.zhyww.cn/post/200607/119562.html,2006-07-29.

12.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 篇十二

一、网络环境下实施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优越性

1.网络为环境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一方面, 任何环境问题都是在多个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综合性强, 如果在环境教育中将各学科截然分开, 显然已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它需要多个学科形成合力共同培养才能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无论是要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还是尝试解决环境问题都有赖于获取丰富而详实的资料, 如果获取资料的途径仅仅局限在课堂或是图书馆, 势必会出现资料的不全面和时效性差等问题, 网络环境中海量的资源以及很强的时效性等优点, 则使这些问题轻易得到解决;另一方面, 许多环境问题具有分布广甚至全球性等特点, 了解并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有全局或全球观念, 网络环境提供了更广阔的资讯平台, 学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搜索相关资源。

2.网络教学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首先, 网络教学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它没有明显的校园界限, 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 使校内与校外的界限变得模糊, 课内与课外难以区分。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参与网上学习。其次, 网络教学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自己主动安排的学习环境, 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 变成以学生为中心, 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展示学生个性。再次, 网络教学具有很强的协同性和交互性。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 甚至学生与家长, 与专家之间都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网络互动使交流更加方便迅捷。

二、实施原则

1.网络教学环境要体现自主、协作、开放的特点

为了充分体现和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优势, 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 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为主。多媒体网络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拓展活动空间;建立多种交流平台, 让学生活动没有局限。通过网络,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快捷方便的查找知识与材料, 进行拓展性学习。各种交流平台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扩展交流的对象。

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 以综合学习为主。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中, 利用网络可以方便的重组知识与扩展学习资源, 所以,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学习一般以综合学习为主, 必要时甚至打破教材体系, 重新建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营造和谐的网络氛围, 对学生活动不作过多干涉, 充分体现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2.网络教学要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根本特征是综合性、实践性和多样性。同时, 环境教育不局限于环境知识的传授, 重在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促使其自觉的保护环境甚至抵制破坏环境的行为, 因此, 在网络教学中其组织形式要多种多样的, 如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和班级活动等, 网络所提供的素材尽要可能丰富多彩, 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师生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也要多样化, 如小组协作学习, 远程自主学习, 远程同步协作学习方式。

3.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网络课里较容易走向一个误区, 即由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变为学生的满堂看 (上网查找资料) , 教师的主导作用未能很好的体现。课堂上, 教师要适时监控, 使教学氛围活跃而不乱, 教学过程松弛有度, 教学内容多而不杂。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建构主义认为, 只有学生自主建构, 才能使知识活化, 赋予新的内涵, 更利于知识的巩固记忆、探究创新。教师知识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4.遵循教学评价多元化原则

传统教学注重总结性评价, 如期末考试、年终评定等, 在网络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反馈及时, 管理方便, 省时省力等优良特性, 对整个教学过程做跟踪监控、检测、指导。因此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使评价更加及时迅速, 也更有效果。评价主体也要多样化, 学生本人、同学、教师都可以成为评价者。对评价对象要多维度、多层次进行评价, 提高评价的说服力, 要科学地、理性地、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从知识、能力、品质、态度等多项指标去衡量每一名学生。

三、实施流程

该模式的实施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图中 (1) ~ (6) 表示该模式的课内实施步骤:

(1) 设疑激趣, 确定主题

创造问题情景, 激发协商探究兴趣, 行成问题系列, 并将学生所提问题共同讨论, 归纳整理。将主题分解形成一个个子课题, 学生自由分组, 选择子课题, 确定人员分工, 组长作好记录。

(2) 小组讨论, 设计方案

为减少盲目研究, 要设计方案, 初步确定研究顺序, 研究方法等。

(3) 教师指导, 网络探究

教师设计网络主页, 建立资料库, 作好相关网页链接, 建立交流平台, 如Q Q群, B B S论坛, 邮箱等, 介绍资料搜索方法和网址, 如百度、谷歌、搜狗等。

学生分组行动, 收集、整理资料, 老师时时与各小组联系、交流, 了解小组活动情况, 做出指导和评价。学生在网上可以就研究课题向教师提出询问, 或与他人进行商讨, 甚至可以请教专家, 及时便捷的网上交流促进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展开。

(4) 分析整理, 形成结论

教师指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整理归类, 各小组成员网上或网下讨论, 形成结论。

(5) 展示成果, 上传发布

各个小组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课题任务, 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充分满足学生表现欲望。成果展示形式多样, 如电子小报、课件、报告、网页等。

(6) 交流讨论, 总结评价

在展示的过程中, 师生共同评价。比如通过网络共享访问其他组的作品, 并请小组成员说一说自己研究成果和自我评价。或者针对每一组的作品, 请其他同学及教师进行评议, 指出每一小组作品的优缺点, 提出各自的宝贵建议。还可以将成果上传到相关网站, 得到更多人的评价, 或者与父母共同分享。

四、该模式的应用案例——全球气候变暖 (2课时)

1.课前准备阶段

建立全球气候变暖专题网站, 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教材, 全球气候变暖概说 (现象、影响、危害) , 专家观点, 相关链接, 师生讨论, 给我留言等。

同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交流, 充分了解学情, 有针对性地辅导。要求课前阅读教材。

2.课堂实施阶段 (见表1)

3.课后活动延伸阶段

(1) 启发学生要关注全球气候变暖, 课后继续就相关问题查找资料, 相互讨论。尝试与家庭成员和社区成员共同探讨有关问题。

(2) 调查社区、家庭成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知识的了解程度。

(3) 发放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宣传资料。

(4) 开展“走出潇洒, 走向低碳”活动, 倡导人们多乘公交车, 尽量减少以车代步。

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避免放任自流

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 但教师不可以任学生自行研究。教师要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许多学生对应用计算机不够熟悉, 教师更要多加指导, 从而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2.注意学生兴趣的持久性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和时间增多, 网络独特的交流方式和多样的游戏, 以及缺乏监管的网络环境, 使部分意志不够坚强的学生禁不住诱惑, 注意力转移, 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3.注意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培养

13.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措施 篇十三

为切实加强我校安全管理工作,净化育人环境,保障学生安全,维护校园及社会稳定,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营造安全的育人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领导,落实职责

为切实加强对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由校长为组长,小组具体负责对本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及工作实施;

(二)、落实责任,强化监督

为了加强学校对安全工作的管理指导、督促,按照有关要求,明确校长为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主管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班主任为各班第一责任人,任课教师为该节课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分别与教职工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与家长和学生签订交通安全骑车协议书,并加大督查力度;学校的食堂要严把食品入货渠道,与供货商签定食品卫生安全协议。同时,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失职,玩忽职守或教育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要从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三)、完善制度,有章可循

结合学校实际和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的工作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得相关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在实际工作中依法办事、依章办事,狠抓落实。

(四)、根据实际,明确重点

根据县教育局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集中开展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的紧急通知等文件精神,学校确定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的工作重点:

1、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教育;

2、加强未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及法制教育,切实提高师生的遵纪守法观念;

3、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抵制网络文化中的腐朽、消极内容的能力;

4、加强对校舍和教学设施的安全检查,对容易引发火灾、存放危险品及人员集中的场所(如:多媒体教育、档案室、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等)要做重点检查,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严防伤人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

5、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

6、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

7、做好贫困学生的帮困结对助学,加强控辍保学工作,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五)、广泛宣传,增强意识

整治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创建平安校园是当前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举措。因此,要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团队会,以讲座、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有关的法律常识及安全

保护措施,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效性,引导和教育师生增强做好学校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法制安全意识。

(六)、加强教育,提高能力

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师生的安全防护知识和卫生常识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防电、防水、防火、防毒及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学习,注重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七)、不拘形式,开展活动

为促使全校师生人人重视、人人参与创建工作,学校拟在全校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1、开展“安全与卫生知识”专题讲座;

2、开展“安全在我身边”征文竞赛;

3.组织“安全隐患全面排查与整改”专项活动;

4、环境专项整治与优秀班集体评比活动紧密结合,促进专项整治工作的全面展开。

5、组织师生义务劳动,打扫街上卫生,创造清洁卫生的校园周边环境。

(八)、排查隐患,确保安全

为确保师生安全,按照上级要求全面排查安全和卫生隐患。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要进行全面深入地排查:

1、户外体育设施;

2、用电设施;

3、交通方面;

4、师生饮水、食品卫生;

5、学生课外活动;

6、环境卫生;

7、教育不当造成的隐患;

8、后进生(特别是有不良行为的);

9、校园周边环境。对以上隐患排查情况均要安排专人负责督促整顿,确保各项安全防患于未然。

(九)、协调关系,加强治理

学校将尽全力协调与开发区各有关职能部门及学校周边街道,争取他们多方面的支持;联合派出所、、工商、防疫、综合执法队等执法部门严厉打击破坏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人和事,依法治理周边环境。同时,注重协调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消除误会、增进了解、密切关系,教育学生远离网吧、游戏厅等严禁未年人进入的场所,远离不洁的小摊、小贩,努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14.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 篇十四

一、学校概况

近年来我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引进优秀教师,扩大办学规模。正在新建教学大楼和塑胶跑道,为了使我校学生有一个安全、文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校进行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二、在综合治理以前学校周边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校园门前的脏乱差现象久治不愈,成为学校和家长的心头病。摆摊设点的、乱停放车辆的、乱到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家长大力支持。为学生创建一个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已成为校领导、教师和家长的共识。因此,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得到了各方广泛的支持。在此情况下,学校成立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不仅学校校长挂帅,家长也积极参与,为学校出谋划策。每学期学校要召开一次校园周边环境的专题会议,讨论解决的办法。

(二)、学校加强了内部管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保证综合治理落到实处。

1、制定实施了学校安全工作条例,保障了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安全工作成为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中,对学生的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校内外活动安全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甚至对学生上下楼梯、体育课实验课都有相关的安全措施。

2、卫生工作井然有序。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校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的卫生工作条例,而且认真执行,效果显著。为保障学校的清洁卫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并加强了学生管理,现在的学校干净整洁,学生卫生习惯良好,无乱扔乱丢乱吐的现象发生。

(三)、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吸引了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学生本身就是周边不良环境的受害者,他们对此有深切的感受。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积极参与了学校的管理,他们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也找出了不少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我校的积极努力,其他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我校周边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治理,脏乱差的情况,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净化。我们希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能成为学生成长的保护神,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桂阳士杰学校

15.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 篇十五

关键词 农村学校 特色 开展 综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59-02

农村学校由于受条件限制,没有什么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校外的课程资源。但它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风土人情,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充分利用这些天然的资源,发挥地方特色,一定会使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走进学生的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从五彩的生活中寻找综合实践的课题

记得我们小时候生活,那时候小伙伴玩的都是生活中不用花钱的“玩具”,而且我们会自制玩具,什么泥巴小车、弹弓都是我们成功的杰作。这种亲身体验,自己制作玩具既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身心又获得了愉悦,一辈子难忘。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着重陶冶情操,培养兴趣。我想如果我们从孩子感兴趣的生活中的事情作为综合课的内容来学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的联系,缩小与学生的距离,这些“心动”的素材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提高学习的原动力。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的知行合一搭起一座桥梁。

二、融合学科教学,促使综合实践活动与其它学科共同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它们不是独立于学科教学、独立于学生现实课堂。往往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掺杂着综合实践的元素。我们要善于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选取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内容加以重组、综合和拓展,把一些学习环节设计成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知识于实践活动中,从而实现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整合,以促进学生形成完整而不是片面的认识,获得全面的体验。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才真正落到了实处,才能避免综合实践活动“动而不获“的弊端。例如数学综合性学习就是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的相互融合。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我在上课前让学生准备了各种人民币,包括硬币、纸币等。上课时让学生分成小组,以自己实践经验先自己认识人民币。通过学生自己的感知和生活中的实际认知,在交流中认识了所有的人民币。在兑换人民币的活动中,我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真实性的兑换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兑换要在钱一样多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兑换,这中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中也体验了兑换成功的喜悦。然后我还设计了一个模拟购物的活动,让一些学生当售货员,一些当顾客,在买卖东西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了人民币的兑换,训练数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在补钱的活动中学生体会最深。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同时也在购物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从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训练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还有一些胆小没能走上演讲台的同学也表示,以后也要勇敢地表现自己。当然,比如在语文课《园明园的毁灭》,科学课《研究燃烧的条件》等等教学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表述。

三、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让综合实践活动走向社会

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社会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孩子们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只有把社会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社会中学习“社会”,才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使课本的知识变得“活”起来,在社会中得到拓宽、发展、延伸。

农村地域广阔,不同种类的植物、动物随处可见,春播秋收更是农村一道独有的风景线。农村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人情、动人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很好的内容。比如我们羊角是陈醋和豆腐干之乡。陈醋和豆腐干,历史悠久,在全国都非常有名,针对这一优势,提出了研究陈醋和豆腐干的制作生产和历史地位这一课题。然后让学生分好组,制定详细的方案。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深入豆腐干车间去观看工人们的劳动,详细记录豆干的制作流程,深入社会中去调查了解豆腐干和陈醋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和关于豆腐干的历史。再把调查了解的资源整合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获得了羊角豆腐干和陈醋的全面了解。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体会到了同学间互相进行合作的好处,还知道了做一件事要全面安排、合理分工等等书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同时也对家乡的历史和风土人情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使他们更加热爱家乡。

综合实践课是一个大课堂,他的内容不是预定生成的,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均有着自身的优势,条件相对缺乏的农村学校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在具体开展活动中一定要利用村小学和当地的人文地理、地域优势,创造性的开展活动。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Z].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6.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 篇十六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给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针对校园周边交通拥堵、小商贩聚集、产生瞬间垃圾较多、“三无商品”无安全保障等问题,采取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值班盯守与督导检查相结合,部门联动与学校内管相结合等措施,进一步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确保学校周边秩序良好安全卫生。

二、集中整治时间、范围和重点

(一)整治时间:2016年4月8日--5月8日。

(二)整治范围:各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周边环境。

(三)整治重点:疏导交通秩序,治理违法停车;取缔小商小贩,严禁学校周边违法经营;垃圾随产随清,卫生整洁干净;学校食堂卫生安全,服务保障比较有力;教育部门督导检查到位,监管和主体责任全面落实。

三、部门任务分工

(一)城市管理部门

1、清理取缔摆摊设点和店外经营。对校园周边摆摊设点一律取缔,对学校周边的建筑工地、商铺等产生的噪音全面整治整改。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购买“三无”商品的监督管理。

2、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组织人员、车辆定期对学校周边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完善市政设施,及时清理道路、绿化带及边边角角隐藏的垃圾,对乱扔乱放的瞬间垃圾进行捡拾、清扫,确保环境干净卫生。

3、加强宣传教育。起草发放《致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

(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

加强对学校食堂、学校周边餐饮店的检查督导,确保饮食安全。

(三)公安部门

疏导学校交通秩序,确保上、放学期间交通畅通;搞好执法保障,依法处理暴力抗法事件。

(四)教育部门

加大对学校的督导检查力度,指导学校改善内部服务保障环境,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督促各学校发挥学校主体作用,搞好内部管理,在上、放学期间安排专人在学校周边轮流值班,制止学生购买“三无”产品;指导学校开展“创安全校园,做文明师生”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治理工作。

(二)明确落实责任。市直各部门、各地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原则,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各学校门口均设置有城管、食药、公安、教育等部门参加的责任牌,张贴照片,公开联系方式,责任到人。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协作,周密配合,形成整治合力。

(三)加强监督考核。市城管委办公室不定期对学校周边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建立起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

17.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篇十七

一、从讲政治高度、从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二、对学校所有危房和设计有问题的学校建筑重新进行认真鉴定、核实,凡属一类危房及近期有可能出现问题的二类危房立即责令停止教学活动,迁出并妥善安排好学生,同时要求采取措施,坚决予以拆除。并要特别注意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坚决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要求有关卫生部门必须负责对学校周边饮食店、副食品商店等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凡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要立即停止,整顿后仍不达标的,工商部门要吊销其营业执照,勒令停止经营;对学校食堂卫生状况及饮用水经检验不达标的,要责令其进行整改。要禁止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要重视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

四、会同公安派出所对经常扰乱学校秩序、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人员和团伙给予坚决打击,在学生上学、放学和下晚自习等重点时间段、路段及易发案的重点部位,加强巡逻监控。同时,对学校周边存

在的重大安全隐患经营或生产场所进行一次彻底排查、处理,凡对学校及学生安全构成威胁的无条件地取缔。切实加强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管理,严禁在学校周边200米以内设立台球、电子游戏机、网吧、舞厅等干扰教学秩序的经营场所,对于从事反动的和“黄、赌、毒”等违法经营活动的,坚决予以打击。

五、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普及交通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对学生上学、放学乘车安全问题采取有效交通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师生的交通安全。严格各类集体活动的管理,组织各类外出集体活动,必须执行审批制度,凡不安全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地方,不得组织学生前往,以确保学生集体活动中的安全 。加强校园内基建项目安全管理,减少各类意外事故发生。

六、乡综治办和有关职能部门针对学校安全的规律特点,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定期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到整改到位,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18.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 篇十八

关键词:中职语文; 综合实践; 资源开发; 利用

G633.3

引言: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给中职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互联网丰富的资源和环境为综合实践活动插上了在广阔天地翱翔的翅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丰富多样、包罗万象的课程资源予以强有力的支持; 需要立足于文本和生活,坚持简单、易行、高效、实际的原则; 需要老师具备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从学科整合、课堂学习、生活实践、地域文化等方面充分开发和利用; 更需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充分激发创造潜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一、搭建平台:互联网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优势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信息化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合理应用多种媒体组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有益自学的教学环境。”

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具有更强的丰富性和时代性,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多样全面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超越教材,通过互联网寻求更多的信息和资源。网络教学平台有着丰富、开放、多样、交互的海量资源,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收集,积极探索,亲自实践和操作,学会整合所有同类型的知识资源,学会与他人合作,还可以通过教室网络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协助,按照教师要求自主操作完成信息的加工处理,并进行成果展示,通过教室网络对外进行屏幕广播并讲解,让学生通过电脑屏幕看、用耳朵听。教师以“导航员”的身份,放飞学生,让学生在网络中采撷智慧的火苗,寻求知识和创造。

二、融汇贯通:整合各学科课程资源加以利用

以书为本,认为语文书是唯一的语文课程资源显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实践的致命桎梏。综合性实践活动就要体现出“综合”、“实践”的特点,以一个问题为中心点,发散思维,整合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的大综合问题,去多方开掘各学科的资源加以整合。如在面对一个实践活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首先确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然后再打破僵化的学科框架学科体系,整合各学科的知识经验和相关资料,不拘一格,全面开发,多向发展。然后再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相关的资料,通各方面的资料加以糅和,充分渗透到各学科资源中。

另外,校园氛围、教学环境与设施、学生社团、校园和社会活动等都是现成的教学资源,如,学校举行演讲比赛,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就可以予以考虑,使语文实践活动课与学生的实际活动结合, 确定主题,搜集资料, 撰写文稿, 在班级进行演讲训练和筛选,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不同学科的教师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如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经常会涉及计算机、音乐、绘画、建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学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向专业老师请教。与此同时,学习者本身也是教学资源, 在确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时, 学生的愿望、 趣味、倾向非常重要, 可以让他们罗列出想要的主题、 形式,予以归纳遴选, 这样, 在活动时学生将会更加积极主动,更能发挥其能动性, 从而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

三、源头活水:从社会生活中寻找资源并加以运用

生活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教育界多篇学术研究都指出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从社会生活中寻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材,让社会成为学生汲取养分、 体验情感、 锻炼能力、 学会做人的平台; 让生活成为知识的源头活水、资源宝藏; 把学校打造成学生学习知识、积累经验、锻炼能力的知识园地。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把视野放大,用敏锐的眼睛捕捉社会生活中灵动的信息,来填补课堂和文本的空白。关注社会的习惯和能力,关心网络上的新闻与信息,留意生活中的大小事,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和学校中举行的重要活动,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成为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正所谓:社会有多大,语文学习就会有宽广。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走进网络虚拟世界搜集信息,计论和交流,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也要鼓励学生走进现实社会考察、采访、去参观文化展览、特色工厂和产业,让学生亲身接触感受社会生活。从而做到让语文教学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资源能够来源于生活,最后回归生活。也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四、归于专业:从学校与专业特点中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在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中, 要考虑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 以尽可能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学校与专业特点, 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选择、 提炼、 设计并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如汽车修理专业,学生口语表达普遍比较弱,为了让学生能够有话说, 能够张开口,我就指导学生从网上收集汽车相关的知识和材料,加以整理,按主题分类上台演讲、展示,如学生选的主题有“汽车的设计”、“国内外名车”、“几款汽车大品牌背后的故事”等,既锻炼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思想认识。充分激发每个人“说”的潜能。根据学生的表现, 指出问题, 适度引导, 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网络资源让学生搜集素材, 将资料以及学生的成果共享在班级 QQ 群或微信群中,展示、 交流,将学习过程延伸至课堂以外。

小结: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中职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则是实践活动的立身之本,它立足于中职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发展,可以拓宽中职语文的教学空间,增强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建设、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内化学科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而构建知识体系,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钱和生.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模式与流程[J].江苏教育,2014,(11)

上一篇:工伤还未治愈时签定的赔偿协议是否有效下一篇:燃气室安全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