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习俗

2024-07-27

客家人习俗(精选12篇)

1.客家人习俗 篇一

流程

一、下聘礼

如果男女双方“年庚八字”匹配,男家就要下聘礼,请女方的父母、女方至亲、媒人、写字先生、叔伯等人到酒楼商定一些结婚的事宜,商量好以后由写字先生,全部写好,由双方父母按下指模,有点像按手印,怕以后反悔,这样这门亲事就算“八字有一撇”,迎亲前几天,男家会按照“文定”里的要求,把礼品礼金之类的送到女方家,一般会有11人以上,挑着担前往女方家,将鸡、鸭、谷物、酒及礼物清单等一同呈上给女方家里,让女方收下。

二、准备嫁妆

女方在“文定”之后,就要开始准备嫁妆了。嫁妆一般是一些生活用品。嫁妆的多少,取决于两方面,一是男方送的聘礼,二是女方家庭经济情况,男方聘礼给的多,女方家富裕,这嫁妆自然就多,反之则少些。出嫁的前几天,村中的女伴和少妇会到待嫁姑娘的闺房,话别、教新娘学唱“哭嫁歌”、协助姑娘穿衣打扮。

三、迎亲

旧时客家人,会为迎亲仔细挑选好日子(不过现在也不例外),因此,迎亲一定会提前准备好。迎亲的队伍媒人领头,后面带着挑着筐的人,她一头挑着一对鸡,叫“带路鸡”(通常一公一母),一头是一坛自家酿的米酒。娶亲的人数去的时候是单数,回来的时候包括新娘在内要为双数,这叫好事成双。客家传统婚礼会有乐队,一行人吹吹打打一路一直到女方家。

四、回门

女方来了男方家,婚礼并真正的没有结束,为了报娘家养育之恩,新人在婚礼后会有一个回门仪式,这也是婚礼的最后一步了。在客家人的婚礼中,新人回门先由新娘娘家人派来一男一女,过来接新婚夫妇回娘家,同时送去一只烧乳猪。新女婿第一次见岳父岳母,新婚夫妇要准备一些糖果分发给那里的小孩。父母会送一些礼物给女儿。这样,新婚大礼才算真正完成。

习俗:

1.说亲

男孩长大成人,父母便托人作媒,寻访适当人家未婚女。媒者向女方父母说明男方家庭、男子年龄、品貌等。如女方父母同意,便进一步相亲,谓之“探人家”;如不同意,则婉辞谢绝。

所谓“探人家”就是女方父母邀请几位至亲内戚前往男方观看郎貌,了解家迁,男设宴款待并赠送礼品。过去女儿本人不去。

经同意,女方将女儿出生年、月、日、时,俗称“时辰八字”写在红帖上送往男家,谓“送庚”。

男家将“庚帖”放在祖牌位前,三天内诸事顺遂,则进一步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认为“合”,婚姻就算定了。

有的女方家中同样办理。所以旧时男女青年终身大事,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加上算命先生来决定,有的还受门第条件的限制,

因此,“先结婚后恋爱”者居多,同床异梦者也不少。

2.送定(札定)

说亲合适后,女方提出条件,聘金若干,猪、酒、鸡、鱼若干,桔饼、糖果若干,农村要加上米、豆、粉、面若干;男方则提出要嫁妆若干,由媒人在男女双方间调和讲定。

农村往往用书面形式,称“写婚约”或“写合婚字”,正面写“文字厥祥”,底面写“天作之合”,由双方家长及媒人亲房签字画押,各执一份。写字时要由男方备办盛宴。在城关则由男方送桔饼、糖果并布料、鞋袜、戒指或手表等到女家,女家回送帽鞋衣服给男方。有的还由男家请一二桌“订婚酒”。

从此,女子便是男家的人了。送定以后,逢年过节,男方要送礼物给女方,直到结婚为止。

广东梅县一带的客家人,除了一般需送的礼品外,还要送一公一母两只“兔子”。“兔子”是用猪肚翻个面,塞入米糠制成,再做上耳朵、眼睛,形象逼真。女方收下公的一只,回给男方一只母的。俗谓“过了兔子礼即可吐子吐孙”。

3.报日子和送聘金

男方择定“斗床”和接亲的日期后,告知女方,叫“报日子”,一般要在结婚一个月以前,同时男方将聘金送给女方。

客家人对聘金的尾数喜欢用“九”,图其谐音“久”的吉利。女方在男方斗床的时候,要送柚子和木炭到男家,含有平生贵子和暖新房之意,俗称“探子探孙”。男方要做许多大肉圆送给女方分赠亲朋好友,以示结缘。

结婚习俗

一:议婚,所谓的议婚从字面也不难理解就是商议婚事,客家人都是有媒妁之言的说法,客家人家中的女儿成年就要做些东西送给亲朋好友示意自己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这样有想要结婚的男人就会托媒人到家中来提亲。双方都会给媒人两个孩子的生辰八字,测算如果说是相合的话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商议聘礼和订婚。

二:订婚,客家人的订婚是男方择良辰吉日请媒人带上鸡鸭鱼肉以及喜炮花烛,首饰、衣服以及礼金等等送到女方的家中,这就是下聘礼。双方的父母可以商定好娶亲的日子,男方要提前几个月用红贴写婚书送到女方家中。从这个时候开始,男方就要进入紧张的婚礼前的准备,女方的话则是要忙着准备嫁妆。

三:迎亲,迎娶新娘子当天都是要有新郎官亲自去迎接的,女方出嫁的前一天要将嫁妆送到男方的家中,包括衣服、箱子、日常用品等等。迎亲实际上与其他民族都是一样的,要单数去双数回来。新娘子接回就要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交拜,新娘要为公公婆婆奉茶,接受公公婆婆的红包。

2.客家人习俗 篇二

关键词:客家,婚礼,习俗

一、客家人民居住分布

(一) 简介客家人

客家人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汉族民系, 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祖居大概在黄河流域一带, 原居住在中国北方的居民, 其活动范围在今日山西、河南、湖北之间。后来因为逃难而南迁, 辗转流离他乡, 定居在江西、福建、广东各省, 被当地居民称为客人, 于是就有“客家人”出现[1]。客家文化是客家人近千年迁徙发展历史过程中, 历经冲突、调适、融合, 在继承中原汉族文化传统精神的基础上, 吸收南方各民族优秀文化而逐步形成。

(二) 客家人现在居住分布

1. 全国各地

客家人族群遍布世界各地, 而在中国, 广东本地的客家人数就占了广东族群人数的三分之一, 达到了客家人在中国总人数的二分之一[2]。据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约有八千万客家人, 其中约五千万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湖南、海南、浙江等19 个省的180 多个县, 而广东省本地客家人数达到2500 万左右, 约600 万人分布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 约1500 万人分布在除中国外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毛里求斯等80 余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2011 年, 统计数据表明, 全国客家人口数共有5021.8 万人, 其中各地区分布如下 (见表一) 所述:

由图一可见, 在全中国的范围内, 广东省分布着最多的客家人, 占全国总客家人口数的41.8% ;其次是江西省, 占全国总客家人口数的24.9% ;福建省的客家人口数占全国总客家人口数的10%, 位居全国第三;广西仅次于福建省, 以总客家人口数的9% 位居全国第四;四川省的客家人口数占全国客家总人口数的7.6% ;而湖南、浙江、海南、贵州、云南、江苏、安徽、陕西、新疆也有少部分客家人。

2. 广东省各地

客家人杂居各处, 在广东省内不同市县都有分布。以下是广东省各地区客家人分布比例图 (见图二) :

由图可知, 广东省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韶关、深圳、惠州、清远等地。

在广东省的各主要地级市里, 客家人口比例最高的是梅州市与河源市, 占该市总人口数的95% 以上;其次是韶关市, 占90% ;深圳客家人口数仍占总人口数的45% ;惠州市客家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5% ;广州市、茂名市、阳江市的客家人口数均占其总人口数的25%。揭阳、汕尾、湛江、东莞、云浮、肇庆、珠海、中山、潮州、汕头、江门的客家人口都占总人口数比例为15%。佛山市的客家人口较少, 占总人口数不到1%。

在梅州、河源等地区的客家人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客家传统风俗, 同时也保留了较传统的客家婚礼习俗。

二、古代的客家婚礼习俗

(一) 客家婚礼流程:

客家的婚礼流程其实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提亲, 迎亲时, 迎亲后。

1. 提亲

提亲中共有12 个流程, 分别为说媒, 传庚, 下定, 过礼, 拣日, 哭嫁, 开脸, 祭祖, 赏花, 铺床, 梳头, 掏姐妹钱。其中有五个较为重要的流程:

(1) 说媒:旧时候叫做“纳采”, 在不同的情景下有三种不同的意思。一种是媒婆主动上门求得男女双方父母同意;一种是男方看中谁家姑娘请媒婆求得女方父母同意;还有一种则是通婚①或者指腹为婚。

(2) 传庚[3]:旧时候叫做“问名”, 也就是将男方和女方的生辰八字拿出来对比计算, 看双方是否适合, 即俗称的“合八字”。就是家长都怕孩子们的结合会犯冲②, 影响到自家人的气运。

(3) 哭嫁:新娘出嫁前“哭婚”, 即要在离开娘家时哭一场, 以表示不愿离开父母和家乡, 思念父母和家乡的意思。

(4) 开脸[4]:父母都希望新娘能在男方家守好妇道。在新娘出嫁前, 由父母子女都健在的妇道人家用五色丝线去除面部的汗毛, 剪齐额发和鬓角。希望这个妇人能给新娘一个好兆头。

(5) 梳头:谁帮新娘梳头在旧时候也有讲究, 一般指定由“好命婆”③为其梳头。同样是希望新娘能沾到“好命婆”的福气。

2. 迎亲时

迎亲时共有5 个流程, 分别为亲迎, 抛生鸡仔, 踢轿门, 拜堂, 闹洞房。其中有两个较为重要的流程:

(1) 抛生鸡仔:顾名思义, 要求在接新娘的花轿出门的时候, 由阿娘或叔婆把一只漂亮的公鸡抛过花轿。

(2) 拜堂:流程中锋最重要的部分。新郎新娘跪拜祖宗、天地、父母及长辈, 并敬茶。

3. 迎亲后

过三朝[5]:这和古时候讲的“三朝回门”是同样的意思, 即新娘结婚后两天内不被允许不出门, 叫做“守洞房”。而等到第三天, 新郎新娘就要带着礼品回娘家, 看望父母。

(二) 最主要的习俗:

客家的婚庆大部分习俗虽和中国古代婚庆习俗相似, 但其自身也有出现一些特别的婚庆仪式。

在客家, 新娘在出嫁前都有一个仪式“哭嫁”。所谓“哭嫁”不是单纯的哭, 而是特殊的哭, 旨在表达心中的喜悦的同时又对亲朋好友倾述离别之情。旧时候的客家新娘, 哭嫁时边哭边说, 有一定腔调和旋律, 而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新娘, 其哭嫁往往会引发人们的感情, 甚至将哭嫁词唱成歌曲。

同时, 在客家还存在“陪哭”“劝哭”, 简直活生生地将一个仪式变成了一次表演。哭嫁在客家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不哭或哭不出来就是不吉祥的意思。哭嫁也有顺序, 新娘哭嫁时要先在母亲的怀中哭, 待哭到泪眼盈眶, 其亲人才慢慢地加入哭的行列。

“涯阿爸啊呀, 今朝好比各样亲, 涯介头发涯吾拼, 涯介眼眉有敢嫩, 低爱留倒带嫩妹, 十条丝线九条红, 涯各眼眉还吾浓, 十条丝线九条青, 涯介眉毛涯吾邦。”这首《新娘拓面》哭嫁词生动地展现了客家的语言文化, 也表达了新娘不愿离开娘家的离别之情。

“哭”本是一件不好的事, 却在这里成为了客家婚礼非常重要又独特的一个习俗, 同时也因此留下了许多广为流传的哭嫁词, 体现了客家的在仪式上浓浓的文化气息。

(三) 客家婚礼的仪式:

结婚典礼是整个婚礼流程的最重要的一环。客家人的古代婚礼仪式上, 整个结婚典礼共需要花费三天的时间来完成。

第一天, 这一天做的仪式都是男方去迎接新娘做的准备, 而去接新娘则叫做“上花”, 也叫做“上头”。

这一整天包括了好几个不同的仪式。这一天是男方为迎亲做准备的, 男方家要对屋子和洞房进行里外的仔细布置, 让其充满喜庆的景象。

其中有两个重要规矩, 一个就是侍娘帮新郎舖床, 一边铺口中一边说着祝福词;第二个是新郎和新娘比谁先洗澡, 因为传说先洗澡的那方在家庭中的地位占主位, 更加聪明伶俐, 这个过程由侍娘督促下完成。

第二天, 叫做归亲, 也叫迎亲。

第一个是发亲。在男方到女方家门时, 要女方发亲, 发亲一般是在早饭后拜完父母和祖宗开始。

发亲时有个有趣的习俗:古时候的道路没有现在分车道, 于是难免会发现不同的相遇状况。例如, 当两个接亲队伍相遇, 这时按照传统, 两个新娘会互换手帕或者由双方媒人出面互换一根红头绳, 互换的意思为“喜气相冲”, 然后两家礼让而行;再如:接亲队伍不幸遇上了送葬队伍, 按传统, 有“新娘压十煞”生比死大之说, 所以送葬队在遇到接亲队伍后要停步靠边让行, 甚至隐蔽绕道。

第二个就是迎亲和交亲。迎亲的仪式有割轿, 主要是驱邪镇刹。割轿开始前要准备一只公鸡, 和三个装满喜酒的酒杯。割轿开始时, 司仪要以将军出征之势高歌, 同时要开始杀鸡并将鸡血绕花轿三圈, 方毕。割轿后新郎先对着花轿三鞠躬, 踢三下轿门后开锁, 由侍娘牵着新娘跃过火把, 就顺利进入交亲。

这时到了典礼中最重要的一环:交亲。交亲也叫爬灯火, 一般在新郎和新娘一起拜过祖宗后开始。首先是“合卺 (jǐn) ”[6], 即新娘用左手新郎用右手同时把两根灯芯提在一起合成为一盏灯火。然后喝交杯酒, 由新郎新娘交换圆蛋鸡臂酒对饮。最后, 新郎新娘进行交亲仪式, 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夫妻入洞房。这时, 婆婆会进新房请儿媳打开随嫁的箱子开始“兆箱”, 预兆金银满箱满柜。

拜堂后就是闹洞房。古时的闹洞房并不随意, 而是有规定的规矩仪式。人数上有限制, 一般加上新郎新娘只有九个人, 必须是新郎新娘主动邀请的具备文化素质的亲朋好友。

第三天只有两个仪式, 分别是拜堂和出厨。首先是拜堂, 拜堂主要是新郎新娘为感谢长辈亲朋的赏光和在婚礼中的帮忙, 而表达谢意的一个仪式。拜堂一般是第三天的早饭前进行。

拜堂开始后, 由司仪宣布拜堂开始, 新郎新娘先拜完祖宗, 后请长辈亲朋喝拜堂酒。喝拜堂酒有一定的顺序:父母, 次祖父母, 再次是长辈到兄长、宗亲到外戚的顺序。

第二个仪式出厨一般是在早饭后进行, 旨在通过搞笑的方式考验新娘的智慧, 提问一些技巧性的难题, 组队唱教化歌, 向新娘要糖、要烟、要线, 要完后就开始画花脸, 最后卸妆向新郎新娘道贺。

每一天的仪式, 都是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和祈祷, 将喜悦化作最朴实的行动, 将结婚的快乐和好运传染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所谓结婚是人生大事, 这一“大”的体现深有感触。

纵观整个古代客家婚礼的习俗、流程等, 我们都能感受到客家人对于婚嫁是重视程度。虽然客家人一向勤俭节约, 但在筹备婚礼和举办婚礼的繁琐程度上一点都不含糊。每一个仪式都代表了客家人对于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经过了岁月的变更, 中国许多地区的婚俗也随着时代的步伐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那么在客家地区, 这些古代客家的婚礼习俗在现代有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呢?

三、现代的客家婚礼习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观念的转变, 客家婚礼的流程也在与时俱进。和传统婚礼流程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

(一) 现代客家婚礼流程

1. 男女双方同意

2. 男女双方父母同意

3. 婚礼筹备计划

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 确定婚礼预算, 草拟客人名单, 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 确定伴郎、伴娘, 确定主婚人、证婚人, 成立婚礼筹备组。

4. 婚礼前准备

与婚礼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结婚物品采购, 新郎新娘形象准备, 拍婚纱照, 布置新房, 确定婚礼主持人, 婚宴预约, 婚礼化妆预约, 婚庆车辆预约, 婚庆摄像预约。

5. 婚礼前一天准备

确认婚礼当天要发言人的准备情况, 最后确认婚礼当天所有物品准备情况, 新郎新娘特别准备。

6. 婚礼当天流程

化妆, 婚车, 抢新娘, 迎新娘, 酒店准备, 酒店迎宾, 婚礼仪式, 下午休息, 晚餐, 闹洞房, 摄像摄影。

(二) 最主要的习俗

在现代婚礼中, 最让人期待的就是“抢新娘”的环节。迎亲车到了女家, 新娘的姐妹团仍沿袭旧时“把关”的情趣, 紧闭闺门, 出难题、索“红利市”, 从九百九十九讨价, 定价到九元九角九分。直至诚恐误“良辰”, 才有人出来调和成全, 在戏谑声中接走新娘。舍去了过去略带伤感气息的哭嫁, 现在新人们更乐意让婚礼变得喜气洋洋, 充满欢乐。

(三) 客家婚礼的仪式

如今, 仪式在婚礼中依然重要, 但开始删繁就简。新中国建立后, 婚礼改革, 嫁妆从简。到了80 年代, 改革开放, 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提高, 又受港澳海外风气影响, 所以嫁妆又趋讲究, 并且注重价值和派头, 时兴金项链、宝石金戒指、金耳环之类, 还有电视机、电冰箱、音响、录音机等等。

当今迎亲, 已无花轿, 而改用小汽车。迎亲队伍也不用大灯笼而改用手电筒。为取兆头, 讨口彩, 本来是近路程却往往兜绕远圈而经过“吉祥路”、“如意坊”等马路;三朝回门仍沿其俗, 亦有简化如“小三朝”的, 即当天迎去当天又来回。

四、客家婚礼习俗变化的原因以及未来发展

(一) 变化的原因

岁月在流逝, 时代在改变。传统的客家婚礼习俗已经慢慢简化程序了, 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所属时代变化, 顺应时代潮流。

2. 对外开放, 中西结合。

3. 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 观念的改观。

4. 各地开设众多婚庆公司。

5. 大家都在追求与众不同的婚礼。

时代变化, 使人们思想开放, 文化水平的提高, 各种文化的熏陶, 孕育了新的婚礼理念, 进而萌生了中西结合的客家婚礼。而将策划婚礼变成了具有商业性质的行业, 带来了新的商机。现代人个性化的追求使客家婚礼习俗变化的脚步不断加快。

(二) 未来发展趋势

1. 主题婚礼开始盛行

婚庆公司的开办, 给新人的婚礼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婚庆公司在婚礼主题上融入了更多的创新之处, 以此来吸引和满足顾客。

比如说主题婚礼, “纸飞机的传说”主题婚礼讲的正是心中的梦, 只要坚持就不会落下;不管未来怎样多变化, 保留这牵挂, 属于我们的童话。会场布置用粉色纱幔, 用菊花灯或一串串的橘黄色小灯珠装饰, 柔和的灯光映在纱幔上。红地毯的两边用小灯泡连成直线, 像机场的跑道, 红地毯上点缀些粉色的纸飞机, 天花板上用长长的线挂下若干纸飞机和白色的绣球花。在最重要的时刻, 伴郎飞出一只纸飞机到新郎手中, 纸飞机末端系着一只戒指, 问新娘:你愿意嫁给我吗?此时背景音乐响起王菲的《我愿意》, 新娘答应之后交换戒指, 并且将纸飞机捧在双方手中, 寓意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2. 婚礼形式的多样化

根据新夫妇的意愿, 他们可以选择传统式的婚礼、酒宴式的婚礼、茶话座谈式婚礼、集体婚礼或者旅游婚礼[7]。古代婚礼更加注重把花费用在首饰、酒席等, 而现代很多人考虑到经济状况会选择简单的两人婚礼, 比如旅游婚礼, 只需买结婚戒指和承担旅游费用就可以完成甜蜜的婚礼仪式。在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中, 简单节省有新意的婚礼成为一种趋势。现代的客家婚礼随着时代的步伐融入了许多城市化的特点, 比如从穿旗袍和中山装中转变到婚纱和西装。

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 客家婚礼习俗一直在演变, 一些繁琐的封建的传统习俗渐渐被人舍弃, 新式创意的现代化婚礼也慢慢深入在其中。根据生物学进化论的观点——适者生存, 能够流传下来的一定是历经时间洗礼的精华。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客家优秀的传统婚礼习俗, 还要融合现在主题婚礼开始盛行, 婚礼形式的多样化等时代的特点, 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2]詹坚固.广东客家人分布状况及其对客家文化发展的影响[J].探求, 2012 (4) :87-93.

[3]古嫣然.客家结婚习俗[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fc4ecc0101fyvi.html

[4]三明侨报.客家女出嫁前要“开脸”[EB/OL].http://www.newssm.com.cn/qb/smkj/2012-3-1/201231qk-xk_q Ehg152017.shtml.

[5]易宗平.客家婚俗演进路径[EB/OL].http://news.ifeng.com/a/20141027/42304627_0.shtml.

3.江西赣南客家匾额习俗 篇三

匾额习俗的渊源

匾额起源的时间甚早。《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额,即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据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载,最早出现的匾额是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0年),萧何题写的“苍龙”“白虎”两关之匾额。羊欣的《笔阵图》中也记叙了此事:“前汉萧何善篆籀。为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题其额。观者如流,何使秃笔书。”我们翻看历史文献,有扁、额、牌等单称的,也有匾额、牌额、牌匾等合称的,匾额一般挂在门楣与檐顶之间,起到了封闭门上部到檐之间空间的作用和点缀作用,它在宫廷、园林和祠堂中广泛使用,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备受欢迎。

“衣冠南渡”后,赣南成为客家先民驻足的第一站,匾额习俗也随之带到了赣南,并在赣南广大客家地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赣南客家匾额文化的兴盛与赣南乡村聚族而居的地理形态有关。宋元以来,客家先民扶老携幼来到赣南,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大多选择聚族而居,直到今天仍然保留着许多大姓聚居一村的现象。为了敦宗睦族,寻根问祖,凝聚宗族力量,赣南客家先民修建了规模不同或支系不同的姓氏宗祠、族祠,各种祠堂都有挂堂匾和其他匾额的习俗。

匾额在赣南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一般来说,赣南客家匾额主要有堂匾、功德匾、寿匾三大类。堂匾一般体型较大,以长方形居多,字体亦较粗犷,匾饰相对简洁,主要突出“某某堂”的标识功能。功德匾和寿匾的大小不一,形制多样,讲究书法、图案、印、雕、色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

随着大姓家族在基层社会影响力的日趋加大,赣南客家匾额逐渐成为了具有教化乡邦和乡村管理功能的主要载体,在历代官方与民间乡绅的共同努力下,让匾额这种民俗文化,对乡村治理与教化作用不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宋元至民国近一千年来,赣南客家匾额这一民俗文化可谓长盛不衰。

严格的规制和仪式

在赣南客家民间,挂匾是一件极其严肃的大事。为此,各个姓氏对于挂匾都作出了相关的严格规定,族人必须遵守,不得违反。据传承人肖天长介绍,赣南客家匾额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从规制到仪式都有一套独特的程序。

规定。哪些人有资格在祠堂内悬挂匾额,各姓氏祠堂都有严格的规定,大致是:年龄在80岁以上(含80岁)、夫妻圆满60年、兄弟合计300岁、对祠内贡献支持特别大的。凡以上几种类型之一者,如子孙满堂、晚辈孝顺者,愿向祠堂理事会交纳一定的管理费者,方可在祠堂内悬挂一块木制的匾额。

申请。如果有以上所列的几种类型之一者,本人可口头向祠堂理事会人员提出申请。其内容包括匾额的类型、内容、时间等。本人申请后,理事会的人员会及时召集人员研究,并将讨论研究的情况告知当事人。

定匾。理事会将讨论研究的情况告知当事人后,当事人专程到做(写)匾额的店铺,详细告诉店主匾额内容、款识和挂匾的大体日期等。匾额上的文字过去都是由本族中字写得最好的人负责,现在一般由店主负责书写。

游匾。在悬挂匾额的头一天,当事人家就得敲锣打鼓,派人去接匾。匾额接回后,整个房系的老前辈(60岁以上的)及叔伯兄弟欢聚一起,吃完点心后,就由两个年轻后生抬着匾额,走在队伍最前头,一路上,锣鼓声、唢呐声、鞭炮声响彻云霄,整个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游到村尾。所到之处,人们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地走出来观看这一热闹场景。全村游一大圈后,就将匾额供在祠堂的供桌上。

祭匾。立匾人家请屠夫等人将大肥猪抬入祠堂内宰杀,然后将猪血抹在匾额上,称之为“杀猪祭匾”。这时,请来的吹鼓手开始鼓乐齐鸣,整个宗祠都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气氛。

挂匾。又称“钉匾”。事先将匾额的两头系上长长的绳子,站在两边楼梯上的人同时用力,将匾额慢慢地往上升,按事先安排好的位置,把匾额悬挂在祠堂的橼子上。在悬挂匾额时,锣鼓声、鞭炮声、唢呐声响彻祠堂内外,震耳欲聋。大家肃立在祠堂内,不得大声喧哗。

揭匾。立匾人家要请本宗族德高望重的长者,把事先盖在匾额上的红布揭开。

办酒席。当天中午,本宗祠理事会成员、立匾人家本房的叔伯兄弟及亲戚朋友,大家欢聚一堂,共同祝福主人家人丁兴旺、吉祥如意。

此外,据匾额习俗的传承人肖天长介绍,匾额的制作也有很多讲究,从规格来说,一般要符合“三、六、九”之数,否则不吉利;从匾额的行文来说,匾头按“富、贵、贫、贱”的顺序来行文,一般要选“富、贵”二字,匾尾按“生、老、病、死、苦”的顺序来行文,一般要选“生”字。这些规制务必遵守,否则就要闹笑话,贻笑大方。

匾额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宗祠悬挂匾额往往删繁就简,草草了事,且掌握匾额习俗整个流程的人大多年事已高,年轻人又大多不愿意传承,制匾工艺和匾额习俗已临濒危状况。为此,会昌县成立了赣南客家匾额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录制了赣南客家匾额习俗影像资料片,组织人力深入挖掘赣南客家匾额习俗的传统文化内涵,对现存赣南客家匾额详细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普查,认真考察其产生的历史渊源、沿革、发展、变化、主要特征、重要价值和客家匾额在当地民俗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等。

2005年起,会昌县文化馆与博物馆加大民间匾额的征集力度,经过多年努力,现已收藏各种匾额130多方。2009年,会昌县建设了180平方米的“百匾堂”展览厅,实行对外免费开放,展出了精心挑选的部分匾额。这些匾额年代跨度长,主要有明、清、民国和现代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充分展现了赣南社会经济由明清到近现代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客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匾额的书写者大多地位显贵,既有进士(状元、探花、榜眼)、解元、举人等,也有提督学政、刑部主事等。匾额文字遒劲、飘逸,书法精妙,内容则文采斐然,引经据典,清新典雅,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赣南客家风情浓缩于一方匾额中,令人神往陶醉。

此外,会昌县还组织人力精心考释了部分匾额,2011年出版了《百匾大观——会昌百匾堂百匾考释》一书。该书集学术性与通俗性、可读性与故事性为一体,对题匾人、受匾人、匾额内容及其轶闻进行了翔实的考述,为人们了解赣南匾额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进入21世纪以来,匾额习俗以表彰先进、树立榜样的方式,标榜和称赞了受匾人的嘉言懿行与优秀品质,重新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可。对热心公益事业的,家族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取得博士学位的等等,宗族理事会都通过赠送匾额给予表彰。此外,在客家姓氏接谱活动中,外地宗亲往往会通过赠送匾额以示庆贺。匾额习俗获得了新生命,被赋予了新内涵。愿经历了一千多年传承发展的匾额习俗,代代传承,历久弥香。

4.浅谈儋州客家人的婚嫁习俗 篇四

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班级 :10历史教育

姓名 :杨兆环 学号 :10148008 摘要: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

关键词:客家人、婚嫁、习俗。

一、客家的婚俗概述

客家结婚风俗结婚是人生大事,客家人婚嫁的风俗既多又杂,而且是十里不同俗。有时遇到双方都固执的老人,不知要谈多少次才能取一个折衷的风俗。他们要研究什么时辰“上轿”什么时辰“过门”,属相上与谁有无不合等等很复杂的问题。婚礼之行,新郎要按时辰去接新娘,带一个小男孩子去叫“压轿”,即使是自由恋爱的也须找个媒人同行。这时候的新郎,身上不能带钥匙、指甲剪等“铁器”。婚嫁的风俗对新郎要求不多,对新娘的要求就多了:在出嫁的当日,新娘不能吃娘家的饭,表示不吃两家饭;走出家门到上轿,是绝对不能回头看的,这时候能哭出来,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安慰;上轿之前,新娘的兄弟姐妹还要进行“抽姊妹带”的仪式;新娘的衣服上别上缝衣针(利器),表示“利是”;做母亲的会让女儿反穿内衣,据说这是表示忠诚于爱情绝不“反骨”;新娘下了轿,必须由有品德、多子的妇女扶着新娘进洞房,叫做“牵新娘”,经过大门时,新娘还必须跨过燃烧的秆火避邪;如果这时新娘已经怀孕,还要叫人扛着一架梯子跟随,这也有一个叫法“时来运来,娶个老婆带梯来”,客家话中“梯”、“胎”同音,意为上梯步步高;若是新娘轿车的座位上垫有红纸的话,意味着新郎洞房花烛夜不能圆房。迎回新娘的时候,公公婆婆要回避,等星星亮了或第二天才可以相见;喜宴上,新娘最大,因此宴席上的鸡头是不能吃的,因为那是“凤头”;如果宾客不小心打破了碗,主家会很小心地把碎片一一拾起,用红纸包好放到厨房里去,主家的老人不责备宾客,就算宽容了。补充一点:新娘的嫁妆里,一定会有两条甘蔗,表示双双对对、甜甜蜜蜜、从头到尾。据客家老人说;“打扮新娘的”一边打扮一边还要说吉祥的话,我只参加过一次堂姐的婚嫁,那些词语和吉祥话就记不清楚了,只知道她念一梳梳到尾,夫妻什么什么有头有尾的还有什么多子多孙的认真模样很好玩。打扮完毕,大家一涌而上包“上轿钱”给新娘。上轿的时候,由“打扮新娘的”执一个米筛,象伞似的开在新娘头上,里边放着新娘袋,袋子装满了青青的“长命草”,其中意义,不言而喻。

二、古礼的客家人婚嫁习俗

古礼的客家人婚嫁习俗:旧俗“三茶六礼成亲”。“三茶”,即三次送礼。儋州客家人对结婚、做屋等馈赠礼品中要有一项茶叶,故俗称“送茶”。“六礼”,即婚嫁过程中的门项进程。

1、纳彩,男方托媒去女方提亲。

2、问名,问女方名字及生辰,俗称“开小八字”。

3、纳吉,男方卜得吉兆,双方八字相合,男方备礼通知女方,决定成亲。

4、纳征,男方给女方送彩礼(要礼金、衣衫、食物),俗称“开红贴”、“开大八字”、“大定”、“过定”,今谓“订婚”。

5、请期,男方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求其同意。俗称“报日子”、“定茶”。

6、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一般称为迎新。民间俗称男方叫“归亲”,女方叫“行嫁”、“归门”。今谓“结婚”。客家社会虽不免亦存在重男轻女的成见,但总体上,男女关系还是较平等的。如,客家妇女与男子在家中同样力作。因此,女子在娘家时,与兄弟平等;出嫁时,父母重视其婚嫁,夫家也必须按传统礼节,循规蹈矩,才能娶得好媳妇。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礼”。随着社会的变迁,虽有更改,但大致上还是参照旧制办理。六祀仪式:“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吃面碗鸡”。和古之“六礼”大同小异。婚礼仪式中,仍有闹房,圆房等旧俗。

婚嫁礼仪:过去时兴“花轿”,男方发轿到女方家将新娘抬回。上轿之前,女方一家要号啕大哭,俗称“哭嫁”。说是不哭会使外氏穷。新娘进门后,拜堂,饮交杯酒,用新草席铺地为道,踏在席上走进洞房。迎娶时,男方要出多种财礼给岳父母的“辞神礼”、给侍娘的“插花礼”、首士的“开剪礼”、厨师的“开勺礼”,以及小孩凑热闹的“开门礼”等等。请客送礼的习俗是“先请后贺,不请不贺”。拜堂时,长辈要送拜礼,名叫“贽敬”,俗称“拜见”。

新娘出嫁后第三天,娘家宴请女儿,女婿,谓之“请三朝”。这天,女儿不能在娘家住宿,一定得赶回夫家。有些乡间,娘家过几天请一些妇女亲友到女儿家中做客;或娘家请女儿回家做满月酒(结婚满月时)。男女亲家各择日期,设宴互请,谓“上门”,以求加强两亲家间的往来。

结婚宴请宾客,俗称“喜酒”,礼节甚为隆重,过去尤其如此。其中,女方到男家的客人叫“大客”;男方要在门前放鞭炮迎接,他们未到席,不能开宴。新郎要在母舅的首桌执壶,从母舅开始轮流斟酒。宾客按尊卑远近、长幼入席,外戚尊,本族卑。厅堂左上为首席,右为次,上坐老人,下陪客等等。

其他婚姻形式,如抱童养媳,赘婚,转亲,换亲,改嫁等。有些现正逐步少见,消失。

三、现在的婚嫁习俗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现在大部分男女都是自由恋爱,所以说媒就越来越少了。但是说媒的程序还是不可少的,这样才能显现出客家女孩的矜持。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 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具等带回男家。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大多书是新郎的朋友去接亲,媒人也要去,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车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分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座,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闹房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回门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5.文章:客家习俗 篇五

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

——题记

民以食为天,食以精为美,精以意为首。说起饮食文化。我想,难忘莫过那次。

我跟他的相识,是在一次吃宴上。一进正厅,就瞧见五张桌子呈梅花状摆放。那是客家人设宴惯用的八仙桌。需要依辈份排列座次。席间礼规繁多,小辈需给长辈敬菜敬酒等。我和其他几个同龄伙伴一脸的不耐烦。而他,看样子却乐在其中。于是,我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众多繁文礼节结束后。我夹起一块鸡肉,边吃边问坐在边上的他“你好像对这些繁文礼节挺感兴趣的?”他咬着筷子的一端,对我说:“不对,是饮食文化。比如说,你知道为什么每次设宴都有鸡么?是因为客家人有‘无鸡不成宴’之说,另外呢,鸡又与吉祥的吉同音。又取鸡为掌管人间吉祥之鸟之意。所以……”他对我得意的挑了挑眉,我则是对他鄙视的撇了撇嘴。

坐在另一桌子上的太太听到了我们的谈话,笑着点了点头,赞扬的说道:“不错。”我不甘的对他挑衅的说:“知道上席的那个位置为什么是空的么?那是因为上席需留空位于已故祖先,以示敬礼。客家菜的用料你又知道么?它讲究鲜嫩,讲究野生、家养、粗种;加工讲究煮,煲,炖,讲究粗刀大块。”

他对我略有些冲突的话不以为然。张口就道:“客家人十分好客,每当亲朋戚友到来,他们都喜欢以家酿米酒相待。斟酒时,是按尊卑长幼次序先后斟酒,最后给自己斟。酒斟好后,酒壶嘴不能对着客人,要对着自己。否则就是失礼。”听完他的`话,我张了张口,肚子里头实在没有墨水了。便低头不语,坐在我另一旁跟我玩得较好的花花,帮助我摆脱了困境。她对他说:“客家人一是选料讲求野生家养粗种的食物,即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二是烹调方法采用煮、煲、蒸和炖等居多,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与纤维;三是极少添加甚至不加过重过浓的佐料,一般用葱蒜调味;四是膳食讲究养生保健的效用,多用民间中草药材入菜,用于调理阴阳,清热解毒。你,知道么?”她得意地笑了笑。

他没有半点慌张,从容不迫的说道:“时至今日,客家菜的创新不外乎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从蒸、炖、煲、酿等传统客家烹饪方法到借鉴其它菜系流派的煎、炒、炸等技法;二是从只采用野生粗养的家禽肉类等为原料到采用山珍海味等高档食品为材料;三是由过去外形古朴、花色简单到追求今天的色、香、味、形俱佳,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我的头猛地抬了起来:“这说明梅州客家菜在不断地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呗。”

6.客家中元节的习俗 篇六

中元节是农历的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祭祀的仪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祖先(一般上至三代)的遥祭;另一种较为隆重些,是对前一年或当年去世的家人的坟前祭拜。

遥祭仪式较简单,但也有讲究。每到七月半,各家各户都比较忙,上午一般要写好包皮(即包裹冥衣信钱的,有固定写法的草纸),宰杀鸭子,且要把鸭血沾于包皮中先人的名字上(相传这是让鸭子带路,游过奈河,把冥衣信钱送到先人面前),但切忌把鸭血沾在阳人的名字上,否则是有血光之灾的。

下午则要把芭蕉米馃包好、蒸熟。据说,中元吃芭蕉米馃是因为撕去的芭蕉叶可以让先人在阴间有更多的衣服穿。中元祭祖最讲究的就是包皮的写法了。一般农村都是请村上有学问、懂风俗的老人代写。

祭祀一般在七月十五的黄昏时分,准备好冥衣信钱、香烛鞭炮、牲酒茶饭、芭蕉米馃等,于门前空地上,对着先人墓葬的方向,点香烛,烧信钱,放鞭炮,作揖祭拜,遥想亲人。祭祀之人一般是家中子孙,女人是不靠边的。

相比之下,坟前祭祀则隆重多了。祭祀之前先“挂衣”,七月初一至十五,各地亲朋都会带上草纸、香烛、信衣、粉干、鸭子上门,表达哀思。但“挂衣”必须“满七”方可,当年去世的,只有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才行,如果不满,则推至明年的中元。

死者的大女儿必须挂头衣(即七月初一这一天上门),小女儿则挂尾衣(即七月十五这一天上门)。相比之下,大女儿的“衣”就要“隆重”些,除了上述东西外,还要有一些纸糊的丫头,从头到脚穿戴用品以及生活日用品等。小女儿的“衣”则可简单些。死者的子孙需共同制一篾筼,到了七月十五的黄昏,把亲朋奉送之物一起挑着,去坟前焚烧,烧香作揖,磕拜之礼必不可少。

7.《客家人》专题片策划 篇七

话说客家(暂名)

拍 摄 发 行 策 划 大 纲

客家并非是一个民族的概念,而是我国中原汉族的一个分支。公元四世纪前后,中原地区战乱不息,灾荒频仍,成千上万失去家园的灾民大批往较平静富庶的南方逃亡,上下近千年间,他们流移转徙,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和东南亚等地。到了宋末至清代中期才逐渐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四川、台湾及海外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等地定居下来。「先到为主,后到为客」。先期的居民便称这群后来的住户为客人,在当地官府注籍中亦称为客户,以后通称为客家、客家人。

目前,对客家、客家人的全面宣传和介绍主要是文字著述,由于发行量和发行渠道的客观限制,以及宣传推介的力度不足,使得宣传效果甚微。而具画面、音效和文字为一体的最大众化的传播手段——电视媒体到此为止的报道或介绍都只是零星的、不完整的。因此这一状况造成了整个社会对客家及客家人的了解还仅限于皮毛,甚至许多客家人的后裔也不知道祖上的流离苦难和生活创业的艰辛。这与客家人在海内外的骄人业绩及巨大影响是不相称的。由此,拍摄发行一部比较完整而系统的电视专题片,深入客观地讲述客家、客家人在历史、分布、习俗、文化、居屋、饮食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客家人的基本思路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客家源于中原汉族,有着显著的民族特征。因而拍摄制作二十集电视专题片《话说客家》并在在海内外播放发行,也等于是向全世界宣传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悠久历史,以及文化习俗等等,对于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中国人民走出国门也是大有好处的。

实际上,作为客家人,一方面很有必要了解自已的历史,正所谓“人不忘本,树不离根”,从而增加其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必须了解整个客家人的现状,以扩大视野、加强彼此之间包括感情在内的多种联络,达到凝聚民族向心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拍摄并在海内外发行电视专题片《话说客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现实的意义,因而必会得到社会各界及海内外友好人士、华人华侨,尤其是客家人们的普遍支持和关注,从而取得巨大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益。

一.主要拍摄内容:

二十集电视专题片《话说客家》将由十个方面的专题组成:

1.客家源流:客家的历史形成渊源;发祥地;几次大的迁徙及发展变化;有关重大事件等。

2.客家民性:民系特点及形成过程;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及劳作中的风俗、习惯、礼仪等。

3.客家语言:方言的形成及特征;客家话声调的特点;客话本字;语法特点;

客家话和普通话在词汇上的主要差别;客家话的分布与内部异

同等

4.客家妇女:客家妇女历史上的显著特性:地位低下、耐劳能干;

婚姻状况;目前现状。

5.经济、教育和宗教:田少人多;食山而足;重视教育;精神寄托等。

6.客家文艺:客家文学;民间艺术;文体活动等。

7.传统民居:民居特点;梅县围屋;闽西客家土楼。

8.饮食文化:饮食特色;招牌菜肴;风味特产介绍。

9.杰出人物:客家历史上著名人物及事迹的简要介绍。

10.主要聚集地:客家历史上的分布情况;变化过程;目前几大主要聚集地

及各自特点;相关机构或民间团体简介。

注:本专题片每集时间为45分钟。在创作脚本阶段需要考虑必要时将一集有机地切换为上、下两集,以有利于增加随片广告的播出量。上述拍摄内容为拟定,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各方意见进行增删。

二.摄制组人员组成(共12人):

1.导演:1人负责整个专题片的制作,保证本片达到播出和发行质量,统一协调栏目其它人员的工作。

2.总制片:1人负责费用的支出审批,本片的发行、播出联络。

3.主持人:2人男、女各一人。把握本片的串场及节奏,采访各界人士,为本片配音。

4.总策划:1人负责本片的各部分内容策划及相互有机衔接,拍摄脚本的审核。

5.文案:1人串词、脚本撰写,每集内容策划方案撰写,相关材料收

集。

6.摄像:2人节目录制、配音、配乐、配字幕等后期制作,资料素材

剪辑定稿,交流带翻录。

7.财会:1人财务帐目建立及结算,工商税务登记,资金往来办理,财务制度建立。

8.文员:1人前台接待,文字打印,勤杂卫生,生活事务。

9.主任:1人公物采购,管理。业务人员培训、考核、奖惩。负责对

外联络及广告赞助业务。投资商接洽、谈判,本片的宣

传。

10.场记:1人拍摄镜头记录,协助摄像工作,负责摄制组的日常生活

事务。

三.摄制周期:

全部拍摄制作周期约为十个月。

其中:前期准备三个月;实地拍摄五个月;后期制作二个月。

四.费用预算:

1.人员酬薪:12人×0.3万元(平均月薪)×10个月=36万元

2.拍摄制作:15万元(摄像器材租赁)+30万元(后期剪辑)=45万元

3.摄制组交通通讯(含交通工具租赁、差旅费、电话、传真等):40万元

4.办公费用(含办公场地租赁、日常公事开支、零星购买等):0.25万元/月×10个月=2.5万

5.宣传推广发行(含新闻发布、广告、样碟样带制作邮寄等):45万元

6.工作人员保险:7万元

7.公关联络立项报批:8万元

8.总体策划方案撰写:2万元

9.主题歌、片头片尾词曲及背景音乐创作:2.5万元

10.其它不可预见费:10万元

全部费用支出预计为:198万元。

五.赞助与回报: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尤其是身为客家人,寻根忆祖,了解自己先人的历史,宣传客家人艰辛的奋斗历程,为把客家精神发扬光大而奔走出力应是件功德无量的壮举,必将载入客家、客家人发展的史册之中。

赞助拍摄电视专题片《话说客家》就是上述这一壮举的具体体现之一。除此而外,随着该片在海内外的发行播出,也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较大的广告效益。具体赞助与回报方案如下:

1.赞助50万元以上的单位指定人员或个人可担任本片摄制筹委会副主任一职,并法定成为本片摄制组委会副主任。在每集片尾出现5秒指定标版特别鸣谢广告;

2.赞助30万元以上的单位指定人员或个人可担任本片摄制筹委会委员一职,并法定成为本片摄制组委会委员。在每集片尾单独出现特别鸣谢字幕(可带简短广告语及企业LOGO);

3.赞助10万元以上的单位或个人在每集片尾间隔独行出现特别鸣谢字幕(可带企业LOGO);

4.赞助5万元以上的单位或个人在每集片尾统一独行字幕鸣谢;

5.赞助2~5万元的单位或个人在每集片尾集中字幕鸣谢;

6.其它赞助金额或赞助形式可参照上述标准协商议定。

六.电视专题片《话说客家》摄制组委会(筹)组成机构:

1.广东省文化学会

2.广东省文艺家联合会

3.广东省客家文化联合会

电视专题片《话说客家》摄制组委会(筹)

8.大暑各地习俗,大暑习俗 篇八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长8米、宽2米、重约1.5吨,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大暑各地习俗:福建莆田吃荔枝“过大暑”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于是,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9.除夕的习俗 除夕的习俗盘点 篇九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10、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11、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12、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1.除夕吃什么

2.除夕是农历几月几日

3.除夕的故事

4.除夕夜的15个禁忌

5.除夕加班费有几倍工资

6.除夕辞旧迎新的句子

7.除夕(大年三十)火车票什么时候可以买

8.三十除夕的吉祥语

9.除夕的习俗 除夕的习俗盘点

10.寒食节起源及习俗_传统习俗 篇十

寒食和清明,本是我国古代的两个节日,大致在公历每年4月5日前后。这两个节日时间相近(中间仅隔一天),习俗相连,故逐渐合二为一,时至今日,很多人只知“清明”而不知“寒食”了。

寒食节的起源说法不一。 《周礼》云“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荆楚岁时记》则有 “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的记载。另一种说法是寒食禁火导源于介之推,《邺中记》云:“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这是指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在出亡的十九年中,介之推始终伴随,曾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为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复国执政,史称晋文公,据史书记载“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说:“天末绝晋,必将有主,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遂与其母楷隐绵山(在今山西省介休县,又称介山).晋文公得知后亲往求之,之推避而不见。文公火焚绵山,介之推守志不移,终不下山,母子双双抱木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这天不举烟火,并把这天定为“寒食节”.

以上说法始于晋宋,此前未见记载。据《周礼・秋官・司煊氏》称:“……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汉代郑玄注:“为季春将出火也。”所谓“火”,指“心宿二”,即行星中的“大火”(火星).古人迷信,认为春季见于东方的“苍龙七宿”属木,而季春三月黄昏时火星(大火)从东方升起,“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后汉书・周举传》李贤注).其实,这才是寒食节的真正起因。

《赵书》里有这么一段记载,赵王石勒不准老百姓发怀古之幽情,下令禁止群众过寒食节。这天突然狂风大作,劈雷闪电,暴雨夹带冰雹,一时间平地水深三尺。石勒大惊,只得收回成命,让老百姓象过去一样过寒食节。从这个记载来看,石勒的禁令与狂风暴雨这样的自然现象纯属巧合,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但却反映了狂暴的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意在取消这个传统节日,是很不得人心的。

今天,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而清明节比寒食节还要古老。传说,大禹治水成功之后,人们为了纪念水患已除,遂将春分之后第十五日定为清明节,以示“清平安乐”.

关于清明节扫墓习俗之由来,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汉元帝为追念前朝将军萧望之,故有“使祭其冢”之举。至隋唐时,清明扫墓祭祀已成习俗。另一说是,清明扫墓习俗始于大禹治水成功之时,当时人们为了悼念治水期间牺牲的英雄烈士,纷纷前往墓地祭扫。

11.客家人习俗 篇十一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面对着两个方面的讨钱重压。不过按惯例,讨帐、讨债只讨到除夕为止,新年里是不能讨的,否责自讨“晦气”,于已不吉利。因此对躲帐、躲债者来说,除夕是最后一关,如逃过此关,明年又当别论。于是他们一直与讨帐、讨债者周旋,千方百计度过这除夕之关:“百孔千疮债主来,毫无打算又难回。我今只好登台避,躲过今晓就甩开。”

不过除了上述那样的贫困者之外,从总体来说,新年来临,大家不免都异常的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在经过前述的种种准备以后,天天盼望的除夕终于来到眼前,新年的庆祝也就进入了高潮。

除夕之美在日落。是晚,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顿饭时间延续较长。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

此夜紧接新年,所以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也是边说边笑,边吃杂食。大家不会觉此夜夜深更长。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

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这是小孩们念叨已久的盼望,至此总算欢天喜地地到手入袋。接着开门放爆炸迎新,邻里相见互道新禧。

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客来多携礼品,待客必请喝“元宝茶”,是为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一枚。还用金漆盘装果品献客,口中则说“恭喜多如意”。又必请吃酒饭。其时长辈凡见幼辈皆要送压岁钱,这对经济拮据者来说,不免是不小的负担。不过此类拜年之风,至清末上海已见简化。交往多者出外拜年,往往不进门内,仅投一名刺,权作已来贺年,这样便可省却应酬和开销:“换得桃符样色新,衣袍短套到门前。何人最怕腰频折,投刺匆忙当贺年。”

新年中除相互走动各表贺年外,其余时间就是以各种各样的行游、娱乐活动来“欢度”了。有外出游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庙以及相连的西园(即豫园):“新年无事快逍遥,行过园中九曲桥。忽听儿童齐拍手,谁家鹞子半天摇。”不过自近代租界辟设后,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魅力无限,也成了新年的一个游乐好去处,特别是对住在洋场外面的人:“城中人爱洋场去,城外人争入庙园。同时一般看乐意,大家相喻在无言”;又有出外看戏、听书、喝茶的。开埠后上海洋场内外淫风很盛,还有一些人便借此期作艳游,于是忙坏了各处的烟花场:“新年气象镜新磨,掷得金钱疾似梭。楚馆秦楼千百所,果盘开处笑声多”;当然,更多的人常逗留家中,室内之乐自可寻得,如邀亲招友大筑“方城”,击鼓弹琴、自拉自唱等:“美食鲜衣乐岁更,倩人投刺藉通名。各家闭户停三日(指商家),不是牌声即鼓声。”

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各地都有“接财神”、接“五路财神(取东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头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上海早就是东南繁华的大商邑,商肆随处可见,初五庆祝之特别闹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者,谐音“利余”,特别受到欢迎。早在日前,街巷中来自农村的乡人,向各家兜卖新鲜鲤鱼,鲤鱼又被称为“元宝鱼”,故被称为“送元宝。”

初五子时,商家堂上正中挂起赵公元帅的新像,除三牲外,其余供品极为丰盛。香烛燃起,光耀满堂。接着在户内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阖城轰响,声震百里。且连续不断,其声、势之烈竟过于初一正日的天明:“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终于到了十五元宵。十五月满,正好合团团圆圆之意,是为大吉大利。此日每家必吃“元宵”,即汤圆,也是取团圆、吉利之义。但元宵之盛还在于“灯”,所以又名“灯节”。是日家家户户、各店各铺悬灯门前,寺庙、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更是大张灯彩。日落后万灯齐放,连片连城,红光耀天。灯彩造型五花八门,有各色花灯,各种植物灯、动物灯、人物灯、故事灯等,沪地最常见的有兔子灯、元宝灯、走马灯,、最精彩者为“龙灯”:龙身有首有尾,鳞片闪烁,共长9节,下承以长柄,由舞龙者操持。又由专人持大珠般的“滚灯”,与龙身周旋、追逐,甚至打斗,它们共舞行于沪城的大街小巷中。

届时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外观灯。城隍庙及西园又是一个活动的中心点。是处亭台楼阁遍饰灯彩,内外通明。园中大假山高岩处,还燃放花筒烟火,最为吸引人。来此的观众摩肩接踵,个个笑逐颜开。这灯节除看灯外,领略的还是一种特别的“人气”:所谓“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便是那种独特的意境。元宵夜之闹猛一直要延至夜深,待灯阑兴尽,众人始慢慢步回家。一种说法,这天正好还是灶神归来之日,那么回家正好将这位灶老爷接住。

在即将到来的黎明晨曦中,这一年的春节之庆到此落下帷幕。(文/郑祖安)

崇明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重大节日,它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一个节日,故特别被人们看重。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本县的独特地域,因此各地的春节习俗略有不同。现采集一些过去岁月春节前后的场景、镜头与读者诸君一起融身于浓浓的乡情中同醉。

廿四夜

从农历十二月廿三起,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为过好春节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农历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统称为“廿四夜”。相传这一天为灶君上天之日,民间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习俗。百姓在这一夜用“卷银包”(用青菜和慈菇、豆腐等烧熟后作馅,再用百叶包裹成)、“廿四糖”、赤豆饭作祭食,点上香烛,祭供灶君,并备纸钱,扎彩桥,磕头礼拜,然后鸣放鞭炮,在将灶君像与前帘(俗称“喜串”)烧化前,户主对着君像自言自语地说些诸如“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吉利话祈祷。此俗现已除,但吃赤豆饭、卷银包的古风犹存。过了廿四夜后,家家户户越发忙碌了,里里外外大扫除,俗称掸檐尘,各家忙于洗涤被褥帐子,酿酒、炒花生和蚕豆,并采购吃的用的东西。海岛城乡百姓普遍都要磨粉蒸糕,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因“糕”和“高”是谐音,人们图的是年年高的好口彩。本县各地制糕的方法各不相同,上沙以蒸松糕为主,中部地区蒸的是粘糕,下沙主要蒸蒲鞋底糕;而穷苦人家则用高梁粉、白玉米作为蒸糕的主要原料。此外人们还要备些锡箔、纸钱、香烛、元宝、茶食果品之类的东西作祭品以此敬神。除夕前几天,人们还要贴上新春联,挂尊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的墙上,摆好祭品,待大年夜一到,点上香烛,让后辈瞻仰。除夕前人们还进行打囤子,即把石灰装在麻袋里,往地上打印,企盼来年粮谷满仓。这些活动现已不见。有的农户还将市内的垃圾及无用的杂务和杂草堆放到外场,点火焚烧,以求来年吉祥,平安无事。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是除夕,俗称大年夜。在这一天,把过年的一切陈设都布置定当,如写春联、贴门神等。晚上全家老少围在一起吃年夜饭,菜肴远比平时丰盛,主要的一道菜用菜心、豆腐等烧成后用百叶卷裹,被称之为卷钱捆,以示来年财源滚滚而来。这一夜是孩子们兴的日子,因为父母、长辈送上压岁钱。在旧社会,没钱的人在这一天是难熬的,按旧规,当年债务要当年清,年底讨不到债,到年初一就不能强讨了,直到二月初落灯后才能讨债,所以债主在大年夜差人四处讨债,还不起债的人只好四处躲避,有家不能归,到年初一才能回家。所以往日有“年关粮户好过,没钱难过”的俗语。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年处一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称“开门炮”,其原意是驱邪,后来就含有开门大吉、高升发财的意思。过年了,大人小孩换上新衣帽,穿戴整洁,全家围桌而坐,共进丰盛的早餐,以素食为主,再加上汤圆(圆子)、糖年糕、以示全家团圆,年年高,并将去年廿四夜的一碗赤豆饭拌入早饭内,俗称“陈年饭”,意为隔年有余的好口采。早饭后,孩子们向邻居、亲友长辈们一一尊称问好。正月初一这一天忌讳颇多,不能动刀具,不能泼水,不能去水桥淘米,不能扫地,不能开后门,不能搬动柴禾,不能出口污言,不能动手打人,不能睡得太晚等等。连煮饭烧菜的柴草要用芝麻杆,黄豆杆等放在炉堂里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火越旺,越吉利,预告今年万事兴旺,节节高。另外,年初三和年初五早晨家家都要烧早饭,饭前要点燃香烛,企求全家兴旺平安。

旧时,一到春节乞丐就多起来了。有一种乞丐,他们不是因为家中贫困而去行乞,而是为行孝道。据传,老年人活到九九八十一岁有一道鬼门关,只有吃了“百家饭”才可安然无恙度过这一关。于是家有老人的孝男孝女们在

各地春节习俗——上海

新春初一日走出家门去讨饭给自己的父母吃。还有一种乞丐俗称“叫化子”,他们乞讨的方式令人好笑。有的乞丐用红纸裹着菜头挂在竹杆上,每到一家门前就说菜头到,生意好,恳求施舍,这叫“送菜头”。有的用纸和竹丝做成牛状,到家家门前说尽好话,吉利话,以求施舍,这叫“送春牛”;有的手持一根冬青或柏树的树枝,在树枝上挂些小铃后古钱,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家人会象摇钱树一样,财源滚滚而来,这叫“摇钱树”;有的企丐身穿佛衫,头戴神像面具,化装成财神菩萨的模样到各家的宅院内狂奔乱跳,以示财神菩萨来了,这叫“跳财神”。崇明人在旧社会里虽生活贫困,但遇到这些企丐还是乐善施好,给一些干粮和其他食品。解放后这些行企方式早已绝迹了。

年初二清晨,各商店及手艺人都焚香敬神,称“烧利节”,中午十分,店主还设酒款待店员,一起祈求新年生意兴隆。年初五,相传为财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开门营业,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以示兜财。此外在乡间田头还有木人头戏(今称木偶戏)。初一至初五期间各家走亲访友,互祝新春快乐,并互赠礼品。期间,各寺庙香火远比平时旺盛,特别年初一早晨,上寺庙烧香拜佛的人特别多,而且特别早,要赶烧头香,城外的寿安寺和中兴镇的广福寺是最热闹的地方。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上元节,俗称正月半,人们以正月事五至二十为元宵灯期。旧时,在元宵节前,家家户户用糯米粉做成各种形状的糕团,有的形似古代绢团,银子,还有的形似小鸡,小鸭,鲤鱼,棉铃,玉米,桃子,稻堆等。正月半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下午人们还将这些食品作为祭品,去坟上拜祖宗,祭田头,晚上,人们三五成群地或提形状各异的灯笼,后甩火球,后过三桥,尽心游玩。在正月半点灯笼的习惯十分盛行。灯笼的形状有兔子灯,鲤鱼灯,五角大楼型灯等,灯挂的地方也很有地方风味,如把众多红灯排成字形或者各种图形,灯内点上蜡烛,用竹杆高高挂起,这叫“拔红灯”,在乡间没条泯沟东西之间插一根竹杆,然后挂上红灯笼,一到晚间,点上蜡烛,顿时似同白昼,登高望去,熬是好看,这叫挂铫灯,在桥口扎成彩楼,上面挂满各式奇异的灯笼,晚间这里又有一番风情。此外在元宵之夜还有跑马灯,调狮子,甩田财,请坑三娘娘,元节姑娘等名目繁多的活动。

俗话说:“吃了两头大,各人寻头路”。正月十六后,欢庆的人们各自重归各行业。至此,春节的活动也就结束了。解放后,闹元宵,趋于简化,但吃馄饨,做绢团,圆子和小孩玩灯的习俗尚存,并赋予新的含义,特别在县城的大街上,元宵之夜挂彩灯,放烟火更是吸引了众多男女老少,有的倾家而出,上街观灯。奇特的烟火,绚丽多彩,把元宵的夜空照映得五光十色,它象征着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12.客家人重视宗祠风水 篇十二

从福建迁至赣南的李氏后裔今何在------考察赣州沙石镇火燃村李氏祠堂随笔

曾祥裕(赣州风水养生堂、QQ175613195)

陇西是中华民族李氏的发源地

南方是客家人分布最广的区域。从客家人南迁的历史来看,客家人最后在大陆的归宿地主要集中在江西赣南、广东梅州、潮汕,福建龙岩、三明等地。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李姓人多名望而作诗曰:“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可见唐代时期,李姓的分布已经很广了。时至当今,李姓更是遍布于中华民族的每一片土地,乃至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庞大的李氏家族,拥有众多的堂号和郡望。我在福建上杭考察李氏大宗祠时看到“陇西堂”的字样,想不到在赣州沙石镇也看到“陇西堂”的堂号。经查资料才知,陇西是大唐李姓的标志。陕西是李氏宗族的发源地,或是出于忌吊,唐朝废陇西郡,但“陇西”二字已作为大唐李姓的标志为世人所铭记。

对于“陇西是中华民族李氏的发源地”之说,国内不少学者表示认同。著名学者李甲中先生积十余年考证,认为李氏确系源出陇西……故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之谓。台北出版的《李氏源流》一书称:“凡吾国各地所有李姓无不冠‘陇西郡’三字,足证李氏家族肇始于陇西,殆无疑义”。

赣南李氏为闽李火德的支脉

图为李火德像

图为李火德坟墓

据《漳州府志》载:唐高宗时,泉、潮间蛮獠啸乱,朝廷任命光州固始人陈政,掌管岭南军事,时有偏稗将领132员,随之人闽,而这些将领之中,已有李氏。

再作深入考证得出的结论是:赣南李氏后裔为先祖李火德留下的支脉。《崇正同人系谱·氏族篇》载:唐末,有宗室李孟,因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到汴梁,继迁福建宁化石壁乡。台湾《李氏大族谱》载:唐江王李元祥之后李纲,南宋高宗时封相,为天下重望,他的孙子李珠迁住福建宁化。

而李火德之父为李珠,在宋代迁住福建宁化后,生五子: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

李火德,字丙凤,号闽海,于宋开禧二年丙寅岁(1206)十一月初八子时,出生在宁化石壁村。按李氏族谱记载,李火德属陇西李氏的27世裔孙。李火德后来迁居福建上杭。李火德元配伍氏,伍氏一直无生育,在李火德63岁时(1268),由伍氏亲自聘媒,纳娶上杭丰郎陈梅山之19岁女儿为妾,婚后六年得三子二女。

李火德生有三子,长子朝文(三一郎)这一房,传至庆三郎,迁居福建永定,为湖坑开基祖,再传至孝梓,分居福建平和,其后人仲宗分传福建南靖;仲仪分传福建晋江;仲信分传福建诏安青龙山;仲文分传福建同安兑山保;嘉龙分传福建安溪仙景,并立为各地之开基祖,其后分传广西、江西等地。

据考证,李火德逝世后的700多年里,其裔孙依湖傍溪,逐水草而居,子孙蕃衍,事业有成;跨江渡海,播迁于海内外,缤纷飘扬,桃李正芳。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分布在我国16个省(市、区)及海外13个国家。赣南十八个县市中如赣州市、赣县、瑞金、会昌、安远、于都、兴国、宁都、信丰、大余、上犹、南康、崇义、龙南、定南、寻乌、石城等地均有李火德的后裔。

维护宗祠就是维系精神家园

走在赣南山乡间,常不经意发现富有客家建筑风格的宗祠点缀在青山绿水间。2008年12月31日,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赣州市沙石火燃村九池坑组迎来了李氏祠堂新生的一天。村民无论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场面热闹非凡。之前,宗祠多年失修破烂不堪,经过有关方面的财力支持使维修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如今村民又重聚宗祠聚会或议事以及举行祭祀活动。维护宗祠就是维系精神家园,从2008年以来赣州市沙石镇共修葺祠堂5个,拆旧建新祠堂3个。这些祠堂都已成为了村民陶冶身心的“精神乐园”、传播农技的“致富阵地” 和播洒新风的文明舞台。

我步入位于峰山脚下火燃村九池坑组的李氏宗祠,只见正厅神龛上有祖宗牌位,经测该祠坐向为壬山丙向兼亥巳,右水倒左,甲卯方来水。祠后依龙而建,朝应峰为金星形,明堂较开阔。祠内天井右侧放水。

从该宗祠的风水景观来看,在峰山脚下也是佼佼者。这不奇怪,客家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宗祠选址。在选址上强调〝坐下龙脉、有形势、有堂局、有上砂、有结构、有明堂、有水口〞,使后裔在祭祀祖先的同时,体验到自然环境与建筑之美。但是在风水布局上也有房份的讲究。兴国三僚蛇形祠在建筑布局和细节处理上有抑老二扶老四之说。据火燃村九池坑组村民说,这个宗祠有二个房份,二房更发丁。

说到宗祠的营建还要严格遵守礼制。清王朝曾对宗祠有规划和制定,凡三品以上官吏的宗祠可建厅堂五开间,台阶五级、东西两厅堂各三间、南门两重、东西设侧门。四至七品以上官吏的宗祠,厅堂三开间,台阶三级、东西厅各一间。八及九品官吏的宗祠,厅堂一开间,台阶一级、院子一道正门,一般家族的宗祠,前为大门、中为正厅、后为后殿,故古时凡同宗祖族人科举及第,封官进爵者,都有兴建宗祠之举。

在考察宗祠时我们除了看宗祠的建筑布局的开间数和大门的开法外,还要留心观察这个宗祠有没有出过科举方面的显赫人物,那就看看宗祠前有无“石旗杆”。我曾带学员到赣县白鹭钟氏宗祠考察风水时就看到祠前还保留不少“石旗杆”。钟氏后裔对我们叙述祖上的功名时神情弥漫着一种自豪感。

据了解,我国自隋唐以来的一千三百多年间,受到科举制度支配和影响非常深重,在〝科举教育〞这根指挥棒下,各宗姓家族普遍重视兴学育才,倾力栽培莘莘学子,期望自己子弟荣登科第、博取功名、光宗耀祖。科名所炫示的是古代家族教育水准和文明程度,是家族的荣耀和骄傲。明清时代凡中举人、进士、探花、状元,都要回乡竖旗祭祖,非科举出身而上品位官员,都有资格在宗祠前坚立文武“石旗杆”,以炫耀祖宗。故“石旗杆”是功名、荣誉、权势、地位的象征,“石旗杆”越多表示该族的人功名成就越多,家族就越尊贵和荣耀。

(温馨提示:春季第二期杨公风水培训班报名啦!联系电话***,培训地点:赣南新闻中心内 时间:日)

上一篇:柏树小学优秀作文下一篇:农机中心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