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销售的第一步

2024-09-18

成功销售的第一步(精选20篇)

1.成功销售的第一步 篇一

人一生的成长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一点小事让你丢失自信,而一件小事也可能让你找回自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想要成功,就必须有一样东西那就是-----自信,自信是不可缺少的。而我就是有了自信才有了成 功。

说起有自信要先从我自己讲起。那天,天气晴朗明媚,我看到这么好的天气,心里想可是不能浪费,于是我就说让爸爸教我骑自行车。

我刚刚坐上自行车,身体就不听使唤了,身体左摇右晃,好不容易脚才勉强着地,因为我当时身材不够高,再加上骑的也是大人的车子,所以难免会有些够不到。后来爸爸扶住车子我才没有掉下来。就是这样子,我一圈一圈蹬着自行车爸爸在后面扶着自行车,过了好一会儿,爸爸突然说了一句:“我丢手了,自己努力吧。”我还没有回头,就摔在了地上,腿也破了溢出了鲜血,泪在眼圈里打转。心里抱怨着爸爸,于是就说了出来:“都是爸爸的错,为什么爸爸要丢手,明明知道我不会骑的。”爸爸对我说:“其实你并不是不会骑车子,而是不相信你自己,你不相信你会骑车,所以你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而已,所以你当然是不会成功的而只会失败了。”我说:“是真的吗?”爸爸说:“问一问你自己的心,看看它是怎么回答你的。”我好像一个人站在那片空地上,心在扑通扑通的跳着,我独自面对我自己,前所未有的真实感从心底燃起,心想:看来真的要面对自己了,一定要有自信,要知道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一定要吸取上一次摔跤的教训,这次一定要自信满满的,不能再摔跤了,要对自己说:你一定会成功,你一定会学会骑自行车的,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成功永远在不远的前方等着你,加油 我重新坐上了自行车,可是心里还是在犹豫,为什么要犹豫呢?不行,自己一定可以的,加油,我相信自己一定行的。可能想的太专注了,竟然把爸爸这么大的一个大活人给忽略了。爸爸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大声的鼓励我:

“加油,你一定能成功的。”我也大声的说道:“好,既然爸爸都这么说了,那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希望的。”

我又坚定的骑上了自行车,心里本来是想放弃的,可没有想到会这样。我刚蹬上自行车心中有些不确定,所以车子也摇摇摆摆的,后来渐渐熟练了,就不再摇摆了,车子也渐渐稳了,心里很高兴。我一下子失去了信心又一下子找回了自信。

自信在人生的道路上是不可缺少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有自信才有成功,没有自信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2.成功销售的第一步 篇二

研究人员利用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 对小学一二年级的800多对双胞胎的期末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我们知道双胞胎有两类, 一类是同卵双胞胎 (100%基因相同) , 另一类是异卵双胞胎 (平均50%基因相同) 。利用这种天然的基因差别, 研究者将数据导入分析模型, 可以很好地将基因和环境对成绩的影响分离开来。结果显示, 随着老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班级的整体平均成绩也随之提高, 同时, 由基因影响的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随之提高。也就是说, 存在这样一种趋势, 在老师教学水平较低的班级, 所有学生的成绩都偏低, 而且互相之间差别不大;而在老师教学水平较高的班级, 不仅学生的成绩普遍较高, 而且有更高“天赋”的学生成绩会更好, 其潜力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当然了, 这一研究不可能解释所有的现象, 老师也不可能决定孩子的未来。上面的文章中是用口语阅读的顺畅度作为成绩的指标, 很多其他研究表明, 阅读顺畅度的基因决定性本身就很大, 而孩子的综合成绩远远不是这一指标就能简单代表的。所以, 没有选到“好老师”的家长也大不用担心孩子就一定输在了起跑线上, 影响孩子未来的因素很多, 并不只是选到了“好老师”这一个, 父母是孩子永远的老师。而且, 条条大路通罗马, 获得成功的途径每个人都可以不同, 更何况,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罗马”。

3.成功作文的第一步 篇三

【关键词】修饰语 提示语 限制点 填空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94-01

提起作文的“审题”,我的脑海中又忆起几年前网上争论一时的江苏高考作文“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作文。想到了因为审题不准惨遭低分的那个女生。其实,因为审题不慎而偏离题目要求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考生因此与高分名校失之交臂。

因此,准确审题是考场作文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不少考生却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现以2013年山东中考作文题目为例:

台湾歌手齐豫的歌曲《窗外有蓝天》,歌词如下:

如果我的祝福,能够让你不再感到孤独,这属于春天的音符,我最美的祝福,是送给你成长的礼物。如果我的付出,能够让你不再傍惶无助,我愿将所有的希望,化成亮丽的阳光,照亮你心灵最深处……擦亮你心窗,抹去尘埃,喔,你将会看见——窗外依然有蓝天!

请以“窗外有蓝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误区一:把握不住关键词。关键词在题目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把握不准就会导致审题失误。“窗外有蓝天”,审题关键是对“蓝天”的理解。它可以是成功带来的喜悦、赞美,可以是受到关怀的温暖、感激,也可以是对未来的憧憬、期许,无论怎样的“蓝天”它必然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是山明水秀春暖花开的欢乐。

误区二:把握不住关键词的比喻义、象征义等内涵。如2013年江苏省常州中考作文题目:不该错过的风景。“风景“的含义很广,考生拿到这个题目就要思考哪些可以作为“风景”来写,如果只写遇见的自然界的景色,那就流于肤浅了。

误区三:忽略题目中的修饰语。比如作文题目“这也是幸福”,不少同学只注意到“幸福”却忽略了“也”。所谓“也”那就是你文中主要写的事情在平常看来并不是“幸福”的,只有细细品味,才发现,“这”同样是“幸福”。

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正确审题,成了老师们作文指导的重点,也是学生写作成功的第一步。

一、仔细阅读提示语,把握写作的关键点。

很多作文在题目之前都有一段提示语,或是选材的举例,或是善意的引导,或是对题目的解读,对于学生审题有很重要的帮助。考生要学会从提示语的字里行间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只有仔细阅读提示语,才能准确把握题目的意图。

例如宁波2013年中考题目:“2013,我的夏天”。题目前面有这样一段提示语:夏天如约而至。2013年的夏天,是一个特殊的夏天,我们将告别初中生活,开始新的人生之旅。这个夏天,我们有温暖的回忆,离别的愁绪,美好的期待。迷惘、思索、选择、拼搏、自由、梦想……这些都或将成为这个夏天的关键词。根据这样的提示语,作文要求考生将视线定格在2013这个特殊的夏天,写自己作为一个初中毕业生的生活体验。有位考生从“我是一片嫩叶”的角度写了一片树叶的生命历程,将追求梦想作为文章的核心来构思全文。这样就与“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我的夏天”要求不契合了,在审题上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二、认真领会写作要求,把握形式上的限制点。

作文题目后面的要求也要特别留意,不注意限制要求,就会偏离题目中心。

例如南通市2011年中考作文题目:“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有这样的要求: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那一刻”内心变化;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再如2013年河北省中考作文:根据所给开头续写作文:“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定;2.与开头衔接自然连贯;3.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4.用现实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5.不少于600字;6.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比较这两篇题目的要求,除字数规定、不出现真实的考生信息外,其它对于作文的写作要求很有限制性。比如南通题目,要求“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的内心变化”,这个要求其实规定了必须是第一人称的口吻,必须是自己的亲身体验,必须突出“细节”,即“那一个瞬间”。再如河北的题目,要求“与开头衔接自然连贯”,这个要求规定了必须语言上与开头衔接以外,内容上还必须是课堂以外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如果还写与语文课堂相关的内容就偏离题旨了。

三、准确分析题目内涵,把握内容的详略。

许多学生审题粗枝大叶,只注意字面意,没有思考言外之意。于是,文章缺少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缺少张力和厚度。思考肤浅,就不能深刻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能凸显文章主题,文章也就不能感动人。

例如2013年昆明中考作文题:“原来,春天一直在我身边”。只要认真思索一下,就不难发现,这篇文章的命题要求:内容上必须与“春天”紧密相连,这里的“春天”不是指季节,而是内心春天般的温暖的感受;时间上要能体现“一直”,具有延续性,不是突然来到;关键词,“原来”,重点写某件事对心灵的触动,让自己恍然大悟的过程。

此外,还可以用补全句子的方法进行审题。如作文题:追梦路上。如何审题?可以用填空的形式:“追梦路上”____地追求,有哪些行动;“追梦路上”有____相伴。

4.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美文 篇四

卡尔洛斯去世时年仅42岁。小时候艰苦的生活环境没能使他念更多的书,所以长大后,他只能在美国华盛顿的法拉格特广场经营早餐和快餐,这一经营,就是20年。虽然只是一位小贩,但他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每一份食物,对每一位顾客都用感情交流,从不把经营看成单纯的交易。他会说一些有美国文化特色的话,比如“祝你一天好心情”。他记住了几百位常客的喜好,会调整对待每一个人的口味,让每一位顾客深感亲切。他会自我表扬甚至陶醉其中,他发自内心地说“那些顾客真的很喜欢我”,这是一种多么幸福的感觉呀!他的卷饼甚至成了当地小吃的标志,是附近许多人的依赖。人们光顾他的卷饼摊,不只是为了得到滋味十足的红豆卷饼、热气腾腾的咖啡,还有卡尔洛斯能与大家朋友般地敞开心扉互诉衷肠。

卡尔洛斯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简单地止步于你付钞票我给卷饼的交易关系,而是把每一位顾客当成朋友给予关心和尊重。而他得到的回报,除了金钱,更多的是尊重与铭记。很多在他这里买过快餐的人出差或旅游在外,甚至是在异国他乡,都会给他寄一张明信片来表示问候和关心。在卡尔洛斯的遗物里,顾客们从世界各地寄来的明信片就多达37张。

但是很不幸,就是这位受人尊重和喜欢的商贩卡尔洛斯在2010年10月1日因心肌梗塞猝死,让人措手不及。按常理,一个小贩的离去顶多是给家人和亲友们带来悲痛,不会在社会上产生多大反响,但卡尔洛斯的去世,引发了许多与他相识和不相识的人的哀思,连《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大报也在头版刊登了他的讣闻和故事。人们纷纷自发去他曾经摆过摊的地方点起蜡烛,摆上鲜花寄托哀思。

工作无贵贱,这句话在我们的身边大多流于口头,算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但我们从卡尔洛斯身上看到,只要懂得尊重他人,就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这不仅使工作变得更加体面,更能使人格变得出众。只会索求被尊重却不愿付出尊重的人,即便拥有体面的工作,恐怕也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更别说被他人牵挂了。

5.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语录 篇五

2. 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培尔辛

3.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4. 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威尔逊

5. 自信使我们快乐,自信使我们敢于挑战自我,自信使我们获得快乐,自信使我们拥有勇气。

6. 世界上有一批虽身处逆境,但充满自信,自强不息,奋斗向上,最终获得辉煌成就的人。

7. 漫漫人生,翻开历史的卷历,有哪篇诗歌不是用自信谱出?有哪一幅图不是用自信绘出?又有哪些歌儿不是自信的音符的跃动?

8. 自信是成功的秘诀。猜透了自信的真谛,就算是已定的事实也有翻身的希望。自信是一种力量。一种潜在的可贵的强大的力量,有了它,就可以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来。自信是做人的原则。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顺利,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历经多少失败,都要努力去战胜困难,要像那无所畏惧的苍松一样,傲然挺立。自信是一种拥有,一股勇气。就是凭借着这股激情,我们才能开拓自己的人生道路,尽情描绘明日的七彩世界。

9. 自信让人们获得前进的动力。如果说人生的一艘帆船,自信便是那鼓起的风帆,让人勇往直前。

6.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作文选 篇六

你,肯定又会说,切,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早就有了,更何况真的有中百万大奖般愉悦吗?哼,夸张。No,No,No!从表面上看,当然有些夸张,但不要忽略一点,这只是开头,只是第一步!

你在深刻想一想,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今天它是微不足道的,但明天呢?你能确保它不会改变吗?今天,因为这篇作文我多认识一个朋友,明天呢?后天呢?我将会认识更多的朋友。友谊是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来的,这只是其一。更何况因为这个网站,我获得了一份知识,知识是精神的食量,现在你还认为这是夸张吗?我终于成功迈出这第一步,这就是个很好的开始。

7.色感 把握好色彩画的第一步 篇七

能提出类似问题的多是已学了几年的基础色彩和使用熟了平涂法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随着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他们需要的是更具体, 更形象、较复杂的上色方法来表现立体的景物。但无论画什么, “感觉”是先驱。对于色彩画而言, 色感是至关重要的, 它是画好色彩画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要由感而画, 而不能盲目的胡乱涂抹。下面, 我将结合教学中的实际, 浅谈一下我对学生进行色感训练的手法。

一、练眼

画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一双欲看尽世间万物的眼睛, 但, 同是眼睛看同一事物, 感受却不尽相同。正如意大利著名美学家克罗齐所说:“画家这所以成为画家, 由于他能见到旁人只能隐约感到或依稀瞥到而不能看清的东西”, 这就是经过长期训练和专门训练的结果。学生们往往在上色中遇到麻烦时埋怨手笨, 却不知这所以“画不出”大都因为“看不出”。例如在上第7册29课《窗》一课时, 我让学生先观察教室的窗, 让他们说出所见的色彩。几乎全班学生都只能说出它的固有色 (本色) , 却没有几个能说出它还有的其它色彩。而物体之所能显现立体感, 除了它的本色以外, 还受光源和环境的影响, 为了让他们理解这一点, 我做了两个实验:

1. 将一张白纸的一半置于白炽灯 (控制光) 的光束

下, 一半放在光束外 (自然光) , 让学生感受同一张白纸因光源的不同而产生了什么变化。学生们发现在控制光束下的白纸, 因光源的色彩显出微微的蓝色。而白纸实际上并没有变色, 离开光源后依旧是张白纸, 这就是光的影响;

2. 将一个红的物体 (如红领巾) 慢慢移近白纸, 当红

色物体离白纸越近时, 则白纸上反衬的红色越明显, 越远则反衬的红色越淡, 这说明事物周围的景物色彩对事物也有影响, 浓淡程度与距离远近有关。任何景物都如白纸一样要受光、环境的作用, 然而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固有色。自然界的光源色、环境色又不似实验中的那么单一, 所以眼既要做调色盘、调和所见之色, 眼又要做筛子, 对色彩的主次要有取有弃, 要长期持久的不断的看, 不断的想, 才能练就一双“见常人之未见”的眼。

二、练脑

若是说色彩只是凭眼看, 那么纯粹, 是不对的。没有哪一种训练能离开脑的思维而独立存在。它总是或多或少的与脑有关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那么对于脑的训练就尤为重要了。有一幅画:一片茂密的森林, 由近及远都是绿色 (近景是嫩绿的小树及阳光照耀下闪着光的树叶, 中景是草绿色、翠绿色及墨绿的树木, 远景是浅浅的合着雾霭的淡蓝色和微微绿林朦朦胧胧) 。如果换上平涂法, 自然无法想象如何去表现这种空间。那么, 作者是怎样理解这种空间呢?我让学生试着替作者进行分析:首先近景离人、离光都较近, 显出生气勃勃和脉络的清晰, 色彩就比较鲜艳绚丽;中景离人较远, 显示气势, 所以靠同类色的深浅表现层次 (被光照耀处显出暖暖的草绿色, 阴暗投影处呈墨绿色) ;远景因离人太远与远处的雾霭混合, 显出悠悠的淡兰色, 十分幽静深邃。诸如此种问题的分析, 学生可自拟, 教师可见缝插针的提问, 随着感觉者对客观刺激更多的接触, 感觉也更加分化和精确, 随之专门化、形成“巧思”。

三、练心

练心, 即练记忆。就如学语文要住名篇佳句、学英语要背诵单词一样, 它要用心, 要靠坚持力 (靠多种感官合理的接收重要信息) 并且要注意方法。色彩的记忆,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 运用形象记忆法, 而不能靠单纯的1+1完成 (因为自然界的光色千变万化毫无定法) 。学生通过眼的观察, 脑的分析思考分别已对景物立体色彩的形成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再将其象拍照片一样摄在心版上, 日积月累、储蓄甚丰, 到用时就能信手拈来, 运用自如了。

8.成功销售的第一步 篇八

尽管之前从事的“慈善组织募款经理”听起来也是很光荣的事业,可是34岁还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本·绍索尔(Ben Southall)仍然让父母挂心念叨:“儿子啊,你什么时候能找份正儿八经又能赚钱的差事!”

这一回,Ben获得了让全世界人民眼红的工作——澳大利亚汉密尔顿岛的护岛员。父母亲起码在半年内可以稍微喘口气了——Ben将在有三间卧室的豪华海景房看太平洋日出日落,在全世界最洁净的海域划船喂鱼、畅游潜水,在大堡礁的碧海蓝天里通过博客等形式记录护岛生活的点点滴滴,并在半年后获得15万澳元的酬劳。

这听起来也不是“正儿八经”,但却是千载难逢。而且,Ben的父母和女友Breanna都有搬到海景别墅一起度假的福利。

很多人都觉得高薪是最大的吸引力,但Ben说对他而言绝对不是,那只是“额外的好处”。

去年,热爱冒险的Ben学会了潜水并深深爱上了那个和地面完全不同的水下世界。“所以,任何让我能够钻到水面之下的机会对我而言都是十分期待的冒险。这是大堡礁提供给我的所有福利中最吸引我的。”

假若了解Ben对户外运动的真诚热爱,也许就更能理解他对这份工作的向往。

这次工作竞聘的初选第一关是以一分钟的视频自我介绍。Ben在60秒内秀出骑鸵鸟、吻长颈鹿、高空弹跳、登山、潜水、游泳、跑步等各项本事,也让评审知道他曾绕非洲跑了一大圈,完全展现这份工作所要求的条件:“爱冒险、热爱户外活动、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

不过,这只是获得工作的第一关。Ben说,评审事后告诉他,是他对周围人们的影响力、对昆士兰人生活方式的喜爱和投入打动了他们。能够“专业地”与媒体沟通也是Ben的一大强项。

而除此以外,Ben还从女友身上学得一项秘密武器——幻想成功。这来源于美国作家Leslie Householder的著作《The Jackrabbit Facto(长耳兔因素)》。作者教导想要成功的人如何像猎犬锁定兔子一样,锁定追求的目标。于是,Ben幻想自己已经拿到工作,在大堡礁过着神仙日子,并把想象中的细节写下来。Ben每天睡觉和面试之前,都把写下的细节从头到尾念一遍,模拟成功的滋味。他说,这能够让自己的精力完全专注于自己想要追求的事物,并且更好地了解如何去获得它。敢于幻想成功,成了Ben成功的第一步。

结束这份为期半年的工作后,Ben计划驾驶着自己的路虎环游澳洲,就像去年环游非洲一样。他要去发现这个国家其他的魅力,同时也尝试为慈善募集更多的资金。对他来说,募集善款也是一份长久的“最好的工作”。

《风尚周报》:现在在你脑海中是否已经有“护岛员的一天”的清晰图像?能够描述一下吗?

本·绍索尔:我热衷于保持身材和健康,所以我会在太阳升起时便起床,在早餐前游泳或者跑步,让我在思考如何度过这一天之前先让自己热血沸腾起来。目前我还没有完整的日程表但是开始工作后的前两周,我会到大堡礁北部的蜥蜴岛呆上一阵子。其实,每一天都是不同的,这也是这份工作让我兴奋的原因之一。

《风尚周报》:在你看来,除了现在这份特殊的工作,什么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本·绍索尔:自从参与“世界最好工作”竞选之后,我十分幸运地遇到了很多向我宣称自己的工作才是世界最好工作的人。看到这么多朋友真心喜欢自己的工作,是件很棒的事。而在我看来,任何能够允许你走出办公室体验户外的工作都很好。

而从我个人来讲,我热爱策划活动,也做了接近十年的活动策划经理的工作。之前我在慈善组织也是从事这样的角色。去年我也曾发动了一次非洲探险活动筹集善款。

《风尚周报》:你此前从事的工作都是你喜欢的吗?那些经历对你这次获得护岛员工作有没有帮助?

本·绍索尔:我喜欢其中的一些。比如策划活动工作就是我的最爱,因为我有机会去见许多不同的人。而最糟糕的一个,是在英国一个严冬,到建筑工地当劳力,拌水泥、搬砖头。不过它的意义在于让我赚了足够的钱去南非旅行。那很难,但磨练意志,而且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今天的我。

《风尚周报》:那么你认为什么样的能力是获得好工作必备的?

本·绍索尔:最重要的能力应该是能够与人融洽相处。如果我们都友好微笑,对人谦恭,生活会变得简单许多。我的非洲之旅显示了我与任何人的沟通都没有问题,我总是对陌生人微笑、握手。

有一次,我到了尼日利亚。这是一个以麻烦和腐败著称的国家。我必须穿越一个有警察管制的边境,那里的人看起来很冷酷。传闻那里是最难通过的边境,对所有的书面文件都很严格。我微笑着走进办公室,直接走到警官面前,冷不丁地握住他的手,不停地摇动直到他开始微笑,而办公室里的每个人也都笑了。

《风尚周报》:还有怎样的素质是无论你寻求哪一类型的好工作都需要具备的?

9.走好成功辩论会的第一步 篇九

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要通过举行辩论会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思辩能力。

在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的第三组“积累运用”中,口语交际的途径是开展辩论会,其给出的辩论题目是“开卷(未必)有益”。笔者就辩论会的题目的确定产生了如下思考。

辩论会通常由正反两方组成,而正反双方通常持明显不同甚至相反的论点。在辩论的过程中,一方“打倒”另一方,各自论证自己的论点或反驳对方的论点以期达到获胜的目的。这里,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辩论结束时如何评判胜负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辩论题目确定为:正方,开卷有益;反方,开卷未必有益。这样,往往会导致胜负不可分辨的情形。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开卷有益”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开卷未必有益”的事实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要求辩论的双方去驳倒对方的观点实属困难,确切的说这是不可能的。这两种观点所描述的事实必然都是存在的,既然事实已经存在了,那么,谁又能驳倒谁呢?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按照这样的辩论题目设计教学时,往往淡化了关于辩论的胜负评判。有时是以辩论双方的论据的数量多少来评判胜负的。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呢?其实,这是由辩论会的题目所导致的一个无可奈何的结局。

笔者认为,辩论会要开得成功,首先要合理确定辩论会的题目。上面说到的论辩题目“开卷有益”与“开卷未必有益”,其中包含两个截然相反的论点,这两个论点所揭示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难猜想到:开卷有益的例子可以找出一百个,而开卷未必有益的例子同样可以找出一百个。对此,如果要进行一次有胜负的辩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里要特别深思的是,后一个论点“开卷未必有益”是对前一个论点“开卷有益”的否定。给出这种否定的直接原因是把前面的论点“开卷有益”当成了纯粹的判断语句来理解。这是不合理的,笔者以为,我们对“开卷有益”的理解应该侧重于它对事实的揭示,而不能侧重于它作为判断句的“结论”性语气。“开卷有益”这句话本身重在揭示而非结论。这种理解,是我们对语文学习的灵活性思维的运用,也是我们对古人言论的合理解读。我们按照这样的解读方式去理解前人的言论甚至是理论观点时,就不会浮躁地以几个反面例子予以否定。我们经常遇到的,如句子“逆境出人才”是古人参照生活中个别人的成功的例子做出的描述。学了教育学,我们知道顺境同样可以出人才。如果我们马上找出几个顺境出人才的例子对古人的言论提出抗议,那就大错特错了。错误的根源在于我们没能把“逆境出人才”这句话当成一种“揭示”,而把它当成“结论”奉为真理。这同样还是我们对生活和事物现象的复杂性的认识不够。再次重申,开卷(未必)有益,都是对生活中存在的事例或事理的描述,是“揭示”而非“结论”。自然地,搞辩论时设计类似地辩论题目是不合理的,开辩论会时如果设计了类似的辩论题目,必然会导致辩论胜负难以评判的结局。

那么,究竟如何确定辩论会的题目呢? 针对开卷(未必)有益的辩论题目,咱们不妨重新定位为:开卷利弊的大小。如,正方:开卷的利大于弊;反方:开卷的弊大于利。这样设计辩论的题目,可以使学生们在激烈的辩论过程中,全面揭示开卷的多种利弊,进而通过对开卷利弊的详知加以权衡形成自己的正确认识。然而,重新设计题目的初衷并不局限于此。更为突出的意义在于,对于辩论的最终的胜负评判,会收到令学生感到满意的效果。试列举出关于开卷利弊大小的辩论的评判。评判结果一:

正方获胜,老师觉得,正方的同学们虽然在这次辩论中获得了胜利,但我们也不要忘记把掌声送给反方的同学(鼓掌),我们在确定开卷有益的同时,是他们的辩论使我们了解了开卷存在着许多弊端。总之,通过这次辩论大家对开卷的做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相信我们今后会注意到该注意的问题,力争把事做好做成功。

评判结果二:

反方获胜,反方同学们对开卷的弊端解剖的十分细致,老师也相信你们在正方同学的帮助下获得了对开卷益处的了解。这次辩论会,大家通过对开卷利弊的详尽感知,今后能不能扬长避短做得更好呢?(“能”,学生回答)

这是对辩论进行胜负评判的可能性的探求。把辩论题目的侧重点转移到对利和弊的认识上,无疑是对“胜负难分”的尴尬结局的回避。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样做,消解了对辩论胜负评判无可分辨的情形,调动了学生辩论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其它一些辩论题目的安排,也可以做类似的设计。比如,“要(不要)多看电视”的题目可以重新定位为:常看电视的利与弊,这样设计辩论的题目,就能够化解“要多看电视”与“不要多看电视”的二选一的犯难结局。

10.抱有希望是成功的第一步初三作文 篇十

有人曾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得说:“时刻抱有希望,是成功的第一步”希望是成功的阶梯,只有有了希望你爱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因为坚信希望所以我们才会不懈努力向成功的阶梯攀爬。

希望创造奇迹;“5·12”一个注定会载人史册的黑色日子,它如狰狞的魔鬼,刹那间让无数人家破。无数人埋于废墟之中。1小时、10小时、~~~甚至到了一二百小时后,我们依旧还看到了生命下废墟中存活下来的.奇迹。该说是他们幸运么?不、不是,是他们抱有生存的希望。所以他们坚强得活了下来。并在不久后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逐渐恢复重建家园。

抱有希望里成功不远。翻开那历史绵长的卷袖,映入眼帘的是一位位名人志士,他们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才取得了令人仰止的卓越功绩。——诗仙李白;面对人生曾有过的迷茫与困惑。但其能重新树立起对自己前途的希望,才写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绝唱。因为希望他成功了,他的名字也将留传于世,所以说希望犹如成功道路上垫脚石,伴你走向成功。

峰回路转,脑海里涌上了这一幕。——贝多芬的破旧居室中,去感受它的精神意境。贝多芬的一生命运坎坷,两耳失聪,成为一个痛苦的孤独者。面对各种困难,他却对自己的人生充满希望。凭借希望带来的动力和能量。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成功得创作了享誉全球的《命运交响曲》,成为了继莫扎特之后的又一位音乐巨人。为世界音乐史做出了贡献,因为希望他战胜了命运。

想想~~!如果以上的这些人在困难面前、灾难面前丧失了希望,那将如何,想必这可想而知吧。成功需要希望,抱有希望是成功的第一步。

11.“和平统一”的第一步 篇十一

2008年4月29日,是著名的“汪辜会谈”15周年纪念日。15年前的今天,海峡两岸两位著名的老人——汪老和辜老在新加坡海皇大厦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揭开新的一页。

1993年4月27日至30日,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在祖国大陆一年多来的积极推动下,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举行第一次“汪辜会谈”。这是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在长期隔绝之后的首度正式接触,是两岸走向和解的历史性突破,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考点链接】

1.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是国内革命战争的遗留问题。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国内革命战争中失败后退守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凭借台湾海峡,隔海对抗大陆,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方针的制定。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一直把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确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4)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这样就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3.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标志。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4.海基会和海协会两大团体的交流。

(1)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常性、事物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九二共识”: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

(3)“汪辜会谈”: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了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5.八项主张。

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的新形势,提出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等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6.中美三个公报中与台湾问题有关的内容。

(1)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公报指出:“美国方面表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2)1979年元旦,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发表《联合公报》,公报指出:“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3)1982年8月17日,为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了有关中美关系的第三个《联合公报》。美国政府在公报中重申了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的基本原则,表明美国政府“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政策”。

【“双开”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方针的制定,体现了我党的()

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D.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2.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D.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3.公报指出:“美国方面表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此公报应为()

A.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的《联合公报》

B.1979年元旦,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发表的《联合公报》

C.1982年8月17日,为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中美两国政府发表的有关中美关系的第三个《联合公报》

D.1979年中美建交后不久,美国国会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

4.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中,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坚持改革开放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汪道涵与辜振甫的握手,犹如在黑暗漫长的隧道中点亮了一盏灯,使几乎失去信心和耐心的两岸中国人,看到了民族和解的光明和希望。它确立的一个中国的原则及其展现的和平精神、包容精神、平等精神,为结束两岸分裂状态、走向最终统一铺设了一条和平的道路。

(1)为1993年的“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中“黑暗漫长的隧道”指的是什么?

(3)汪辜会谈的精神之光永不灭,这些精神包括哪些内容?对当前我们处理两岸关系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12.打造高效学讲课堂的第一步 篇十二

那么什么是高效的“学讲”课堂呢?

我想,首先它必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学进去,讲出来”。详细地说,我们的语文课堂要真正地让学生读、让学生思、让学生讲、让学生写、让学生议,而且要让学生在上述的几个方面有不同的收获和一定的提高,真正改变过去语文课堂少、慢、闷、差的教学状态。

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打造出高效的“学讲”课堂呢?我认为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书本还给学生,即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具体讲,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把书本还给学生,教师首先要倾听学生的需要。

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中有这样的论述,“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可见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的需要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离开了人的需要,一切社会关系和活动都将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发展需要正是学生“学进去”不竭的动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便源于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能常常会发现,有时我们的课堂很热闹,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有时在课堂上,任你如何眉飞色舞,众生自是静如止水岿然不动。当然,这也许与课堂教学设计、学生状态有关,但仅仅如此吗?许多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学进去” 使尽浑身解数:不断地鼓励表扬,或是不断翻新变换课堂活动花样,但其结果往往收效甚微。究其根本原因, 那就是在教学中我们没有真正去思考学生们真正喜欢和实际需要的内容是什么。要知道,大自然中的动物都没有学校,但是他们都能学会捕食,这就是“生存需要”驱动的结果。所以,要想打造出高效的 “学讲”课堂,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学生的实际需要,并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学进去、讲出来。

二、把书本还给学生,师生交流共选共学。

过去传统的语文课堂,制造出了大量的“书童”“书奴”,因为它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是真正的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位的。而学生也只会迷信老师,囿于书本,缺乏自己的深刻感悟和认识,既学不进去,也讲不出来,更无研读、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获得的愉悦体验,结果在课堂上的学生自然只能成为语言知识的“搬运工”和“传声筒”。另外现行的诸多语文教材都是根据语文知识或文体来确定编写体制、编写体例的,很少考虑到校际间学生水平的差异,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对语文课堂的淡漠了。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而我们的“学讲课堂”的合作互动的模式,正是要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便是要把书本还给学生, 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来与老师一同商讨选定学习篇目。

要知道,许多西方国家学校有权自主设置语文课程,学生也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例如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州立中学的高中语文课就有28种,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其实在这一点,我们的苏教语文课本给我提供了很大的自主空间,只是在以往的教学中被我们忽略了。我们现在的教材,每学期不仅有课本,而且还有读本,并且课本的篇目并不要求全部学习,但是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严格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照本宣科,其结果也只能是锁住了自己,套住了学生。我想着只不过一部分老师旧有的观念在作祟罢了,高效的“学讲”课堂,就是要扭转过去教师主导课堂的状况,切实地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地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13.成功销售的第一步 篇十三

做完作业,时间还早,顺手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一看竟是《论语》,心中有种说不出的迫切,想把它全部看完。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论语》中的每一则都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一个又一个道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使我明白了要定时的.去温习学过的知识;“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告诉我要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掉不好的习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让我懂得了人一定要讲信用......

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也就是说松柏经过了寒冬的考验,才使人看到她的坚强。只有经过磨练,才会成功。这句话也让我想起了的那个春天。

那天,家里要来客人,妈妈买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妈妈把鱼放在水盆中,然后就去洗衣服了看见妈妈这么辛苦,我自告奋勇地说:“妈妈今天我来帮您杀鱼吧!”“你行么,你可从来没有杀过鱼啊。”妈妈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怎么不行”,我急了,“试试看呗。”在我的恳求下,妈妈终于答应了。

我来到厨房,先把水中的鱼抓住,鱼在我手上还不老实,动来动去。有好几次,鱼都掉到了地上,我只得向妈妈求助,妈妈告诉我:“哈哈!不会了吧!你要先用刀背把鱼敲晕。”我照做了,可这鱼像打不死的怪兽一样我用力敲了七八下,它才晕了过去。第二步就是刮鱼鳞了,我不论如何用力,总是刮不了鱼鳞,我刚想去请教妈妈,可又一想,不能总是麻烦妈妈。我想起了妈妈以前杀鱼的情景,想到妈妈每次刮鱼鳞前都要把鱼在水中浸泡一会,我也照做了。果然,鱼鳞经过水的浸泡后变软了,很容易就刮掉了。挖去鱼鳃后,就要剖腹了,我一只手捧着鱼,一只手拿着刀,我用刀轻轻地在鱼肚子上划了一刀,把手伸进鱼肚子里,把里面的脏东西都拿了出来,还用刀把鱼腹内的黑色粘膜刮去,因为这个对身体不好。然后用水把鱼冲洗干净,就大功告成了。妈妈把鱼放入锅中,锅中的鱼发出了“滋滋”的声音,仿佛在祝贺我杀鱼成功,我开心极了。

14.勇敢的第一步:迈出第一步 篇十四

勇敢的第一步:迈出第一步

午饭的时间,刚到食堂买过东西,就发现自己把手机和钥匙落在了上课的五楼。毋说是一年,就是短短一个星期,自己已经记不清是第多少次把东西落下了。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健忘,却还是隐隐地着急――毕竟丢了它们,对我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损失。于是,我便匆忙地赶到了教学楼。

就当我准备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爬楼梯时,突然发现电梯停在一楼,无人乘坐。虽然来大学已经两年多了,我却从未单独乘坐过这样的封闭式电梯,我害怕在那样狭小的一个空间里孤立无援的感觉。只有同行的朋友按了电钮进去后,我才敢走进去。或许是寻物心切,或许是潜在内心的好奇心的驱动,或许只是想证明一些什么,我还是迈着迟疑的步子,走近了它。依着图标我第一次按下了电梯的按钮,两扇紧闭的门瞬间向两边退去。我在心里不断地鼓励着自己,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挪了进去。按下“5”的数字我立刻觉得自己被放进了一个被封死盖的长方形箱子里。我的心乱得很,就像古代计时的铜壶被折断了壶嘴,恐慌如水开始滚滚奔流。我一直死死地盯着电梯墙体上红色数字的变化和紧挨数字的电梯故障维修电话。心里一时还想着:“灯不会坏吧?电梯不会出故障吧?被困在里面可怎么办?没有手机打求救电话啊。”也不过是十几秒钟的时间,我却觉得墙体上的.数字上升的异常缓慢,像是等待了漫长的几个世纪,我翘首以盼的春天仍旧躲在冬的冰天雪地里沉睡,不肯醒来。我扶着墙体,极力寻找一种支撑。这样的时候,无比希望自己身边有个朋友,可以闭上眼睛去依靠。

头忽然一阵眩晕,只听得“叮岭”一声,电梯的门打开了。我的眼前又是一个豁然开朗的世界。

15.节能减排走向低碳经济的第一步 篇十五

关键词: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低碳经济

气候变化是个不争的事实。近100年来,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 中国的气温上升幅度更加显著。同时, 气候变化并非完全是人类活动的原因, 它还受自然周期性的影响。

1 气候变化受自然和人类双重因素的影响

全球气候的变化有自然的原因, 也有人类活动的原因。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有温室气体、CO2排放, 气溶胶等。同时, 人类活动的影响还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化两方面。

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气体增排具有阶段性。第一阶段是工业化起步阶段, 主要是轻纺工业, 它的能源强度很低。第二阶段是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 主要指重化工工业、冶金、石油化工。第三阶段是工业化成熟阶段, 以产品设计、组装、深加工为主导, 能源强度开始下降, 到后工业化阶段, IT、服务业为主导, 能耗也随之降低。

温室气体并不仅仅是CO2, 还有CH4, NOx及其他碳氢化合物。其中, 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2, 约占63%, 在大气中维持数十年才能自然地被其他的物体所分解。

2 CO2排放的形势严峻

1995年, 中国煤炭占能源的比例接近75%, 2007年为70%, 同时, 石油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近几年, 随着天然气、水电、核电所占比重的增加, 使得中国的碳排放量有所下降, 但目前, 中国CO2排放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目前, 中国排放的CO2主要来自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2003年到2006年的4年里, 中国能源消耗超过了之前25年的总和, 现在是7×1012 kW, 而在21世纪以前只有2×108 kW。2007年中国CO2的排放量为59.6×108 t, 超过了美国的58.2×108 t, 居世界第一。在过去8年的时间里, 全球碳排放量增长了1/3, 其中的2/3来自中国。2006年中国人均CO2排放量是4.32 t, 到2008年已经接近5 t, 超过世界平均值的4.18 t, 是印度的3.7倍。

3 高耗能工业节能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到21世纪初期, 中国300 MW以上电机组占总电机组的比例由20世纪末的40%, 提高到现在的60%以上。目前, 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的能耗比美国要低2个百分点。中国的电解铝技术也居世界前列。目前, 中国大型电解槽的比重达到80%以上, 大型电解槽与传统的电解方式相比可以节能5%。

以平朔矿区为例。平朔矿区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受邓小平邀请投资的1个大型露天矿区, 产煤接近1×108 t/a。平朔矿区最大的变化就是对开采的煤炭进行选择。精煤运到市场上去卖, 中煤和煤矸石就地发电, 并把发的电应用于开矿和选煤, 整个矿区不需要外面的电。粉煤灰去除硅以后, 进入电厂变成电解铝, 所得到的铝和硅还可以制作硅铝合金, 整个产能不向外排出废物, 全部内部循环利用。

4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是走向低碳经济的第一步。中国低碳能源发展的战略首先是要节能、提效、减排, 所有的行业都要节能提效;其次是煤的洁净化燃烧, 减少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要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风电和太阳能是不稳定的, 具有间歇性, 且调整、转化的过程中还要耗电。核能是最稳定的。中国的核能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为百分之一点几, OECD国家是22.2%, 最高的是法国, 核能比例达到80%。所以, 核电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中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6.打破垄断的第一步 篇十六

零整比系数畸高,维修价格差异巨大

研究发现,在整车配件零整比系数中,18个车型中系数最高为1273%,最低为272%,最高值是最低值的4.7倍;在50项易损配件零整比系数中,18个车型中系数最高的为223%,最低为77%,最高值是最低值的2.9倍。最通俗的理解,就是系数为1273%的车型,如果更换所有配件,所花的费用可以购买12辆新车。

两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不同汽车品牌、车型之间的维修价格差异较大,尤其是在相同价格区间内,各车型间相同部位、相同功能件的价格差异巨大。而配件价格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维修成本的高低,即使新车价位相同,如果消费者购买了零整比系数较高的车型,就意味着后续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支付相对更高的维修费用。

垄断根源直指制度缺陷

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初始购置成本和后续的使用维护费用都是一笔大额支出,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发布零整比系数,可以在一定种程度上揭示汽车产业链定价过程中前端与后端一些相背离的现实,让消费者较为清楚地了解到更换零部件的维修价格和整车价格的关联,进而了解各品牌、各车型之间维修成本的差异,能够在现有条件下更大程度地提升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汽车维修协会联合成立的项目组表示,今后将持续进行零整比系数方面的精细化研究,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同时将不断扩展车型、配件的研究范围。

“零整比”揭示出我国汽车消费领域的不良现象。零配件高价、4S店保养高价、正规渠道维修高价,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源直指垄断——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汽车供应商授权范围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活动。” 该办法并非是为了汽车售后服务垄断而设,但在实际效果上却间接强化了国内汽车售后维修与配件供应的垄断。

零整比系数涉及的整车价格和配件价格来源是哪里,如何取得的?

整车销售价格来源于各车型厂商指导价,配件销售价格是采集自各4S店原厂配件价格。

什么是“零整比”?

配件价格与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即市场上车辆全部零配件的价格之和与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

什么是50项易损配件零整比?

易损配件是根据保险行业理赔数据统计,选取目标车型在理赔事故中出险数量占比、赔付金额占比具有代表性的配件。

国外是否有类似研究?

在国外,保险行业通过对积累的道路交通事故和车辆维修费用等方面数据进行研究,为提高车辆安全性能,降低修理成本等方面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在规范社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英国的机动车修理研究协会就是一个由保险公司组成的国际组织,一直致力于推动与汽车修理有关的专业信息的交流和分享。在日本,保险公司根据车辆的出险情况参考低速碰撞试验在相同碰撞条件下的修复费用的差异将车辆分为9个风险级别。

编辑观点

齐勇

保险协会不是活雷锋

细心的读者恐怕在一开始就发现了一个细节,这份在汽车行业内也堪称专业的“零整比”研究成果,竟然是保险行业协会发起并组织发布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义务帮忙的“活雷锋”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13年,在全国64家产险公司中,仅有27家的净利润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占总数的40%。而且,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更是低至4%。不可否认,目前国内产险已经进入承保利润的下行周期,而作为产险公司主营业务的车险则多数处于亏损的状况。车险费率改革被产险公司视为近年保险市场的重头戏。

交代了这样的背景,我们可以判断,保险公司并不是活雷锋了。当然,保险行业有自己的诉求并不为过,毕竟汽车售后环节的惊人暴利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了。无论如何,打破垄断、价格透明、良性竞争,这些真正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做法大行其道,真正的受益人肯定是我们每一个消费者。

17.走好新学期的第一步 篇十七

今天早上的年级集会,是学期的第一次集会,通过一个假期的调整,每个同学都精神饱满,意气风发,站在新学期的起跑线上,站在这条起跑线上,我们有希望,因为在不远处的2011年高考正露出胜利的微笑;我们有压力,因为在这条跑道上,有一百多万学生在竞相奔跑;面对希望和压力。我们该怎么办?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早上,要讲的主题:走好新学期的第一步。为了帮助每位同学走好这一步,我今天早上讲二点。

—、面对新学期,每个同学都应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本学期的特点:时间紧,任务重。从时间上,看现在距高考仅有118天,时间上比上学期少了将近100天,时间确实短,很紧,在这一百多天里,我们的一轮复习还要占去20多天;在剩余的80天里,我们要进行二轮的专题复习和三轮的热身训练;在这剩余的80天里,我们还要进行二练和三练的考试。在4月份,还要参加全省范围内的适应性考试。在这短短的一百多天里,我们既要进一步打实基础,又从训练中提升能力,已达到高考的要求;这些任务不仅重,而且很艰巨。我们若不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怎能忘成本学期的重任。

要是自己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就必须把心给收回,远离节日的喧嚣,拒绝各种外来的干扰,守住心灵的一片寂静,凝聚学习力,专心致志去搞好自己的学习。为此,年级强调5点。1:一如既往,抓住时间,利用好时间,早上5:40前,要进班。要进班,精神抖擞地去读书,上午七点四十前要进班,要把早上没完成的任务给做完,中午12:40前,进班的同学不得大声喧哗,要保持教室安静。12:50前,每个同学要进教室。晚上5:50前,进班上自习,除课间外,其他时间,一上综合楼,不允许在走廊逗留,要径直到教室。只有抓住时间,学习才有保证,只有利用好时间,学习才有效果。

2:埋下头学习,专下心学习,除了听讲,不得抬头,更不准东张西望,发现一人次扣3分,专心是高效学习的保证。

3:进班后,除了老师组织的分组讨论,其他时间段包括课堂与辅导,每位同学要独立完成学习,不允许讨论,商量问题,否则按说闲话处理,每人次扣2分。

4:强化课间秩序,不允许在走廊、教室内,大声喧哗,更不准。追逐打闹,嬉戏,课间要保持教学区的安静,祥和,为我们生活,学习创造一个号环境。要有团队精神,更有上进心。在学校中,每个班级都是团队,每个同学都要有集体荣誉感,在课堂上,每个学习小组是一个团队,每个同学都要积极主动地思考,发言。为小组争光,在寝室里,每个宿舍都是一个团队,每个同学更有责任感,熄灯后,熄灯熄声,既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团队精神的核心在于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团队的光荣在于每个人都能取得进步,走向成功,所以,每个同学要

18.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作文 篇十八

勇气,是成功的第一步,是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成功的机会,青睐于年轻人,青睐于有知识准备的年轻人,更垂青于有勇气的年轻人。

有的时候,迈向成功只需要瞬间的勇气。机会也总是在一瞬间闪现。但只要把握了这一瞬间,成功的希望将会属于你。因此,要挑战内心的胆怯,鼓足勇气,及时抓住机遇来临的每个瞬间。机会是靠自己去创造和主动争取得来的,并不是上天所赐予的。即使上天可以赐予你很多的机会,如果你没有勇气去争取或者把握,机会也会像天上的星斗一样可望而不可及。“酒好也怕巷子深”。在当今竞争空前激烈的社会中,不仅要勇于战胜他人,更要勇于向自我挑战。要学会毛遂自荐,创造机会展示、表现和推销自己。只有勇于亮出自己,为自己喝彩,才能为人赏识。

林肯曾说过,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其实,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对待困难的事情,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去尝试。如果不去尝试,就没有成功的机会。如果尝试了,即使没有成功,也能为未来的成功积累一些不可多得的经验。

19.成功销售的第一步 篇十九

一、生活是情境创设的源头活水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我们创设的情境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口语交际训练中, 我们创设的情境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于学校生活的有考试、成绩、网络、手机、早恋等,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 我们就以这些学生熟悉的话题为主题, 创设口语交际情境。例如:王浩这次考试考砸了, 特别伤心, 他想退学回家。你作为他的好朋友, 该对他说些什么?再如:你的好朋友沉溺网络, 无法自拔, 成绩一降再降, 你多次劝说他都不领情, 还说他自己的事以后不用你管。你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最后决定再出手相助, 你该如何向他开口呢?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太多太多了, 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 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 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学生就会感到亲切, 乐于表达。

二、实践活动是情境创设最好的办法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 必不乐学。我经常组织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互相间进行交流, 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 围绕主题, 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 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对事物的真正的自我认识, 这样既激起了他们想说的欲望, 又不用担心他们无话可说。因此, 创设实践活动情境, 能使口语交际训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口语交际主题, 都能用来创设实践活动情境:“七嘴八舌话家乡”、“人, 诗意地起居”、“我和先贤来对话”、“推荐一本好书”等等。

就拿“七嘴八舌话家乡”为例来谈谈我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是如何创设实践活动情境的。

第一步:布置任务, 搜集信息

分组搜集, 确定搜集的内容:景点组:利用摄影、摄像等形式搜集家乡最美的景物景点。特产组:搜集家乡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物产。名人组:通过采访、网络等形式搜集家乡名人及其名人轶事。乡话组:搜集家乡话里最具特色的话语。这一步需要的时间大约为两周。

第二步:化零为整, 整理信息

要求学生把搜集来的繁多的、零散的信息选择整理, 为我所用。在整理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重点, 采用图片、文字、表格、摄影、摄像等多种形式。时间大约以一周为宜。

第三步:尊重个性, 交流信息

学生的个性不同, 各有所长, 各有特色, 在交流信息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扬民主, 尊重个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现自己, 张扬个性。

第四步:升华情感, 总结主题

学生在搜集、整理、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家乡的过去, 感受了家乡的现在, 也畅想了家乡的未来,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得到了的升华。

三、课文内容是情境创设最直接的素材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这些课文就是情境创设最直接的素材,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再创造, 有意识地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 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课本中还有一些写景的文章, 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文章创设情境, 进行口语训练。例如《登泰山记》一课, 整篇文章都在讲泰山的景色, 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设计“小导游”的情境, 让学生模拟导游的口吻, 介绍泰山的地理位置、登山的路径、日出奇观及泰山多石少土多松树等特点。

利用课本内容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而且非常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专业特点使情境创设富有特色

在职业学校学生所学的专业是不同的, 利用他们的专业特点创设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口语交际情境, 是我们职业学校语文老师应该做到的, 也是我们职业学校口语交际训练的一大特色。在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 我们会针对他们的专业创设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情境进行口语练习。

例如在口语交际训练时, 我曾经给市场营销班创设过这样的情境是:如果让你到闹市区去推销一种美容产品, 你该如何和不同打扮不同身份的人推销你的产品?当有人要你便宜买时你该怎么办?当有人质疑产品质量时你该如何应对?当有人怀疑你是骗子时, 你该如何冷静地对待此事?

我曾经给旅游管理班的学生创设过这样的情境:有人要住进你所工作的酒店, 作为酒店管理员的你该如何和不同的顾客打招呼?你该如何和顾客介绍不同档次不同价位的房间?当顾客嫌房间不卫生时, 你该怎么说?当有些顾客故意刁难你时, 你该如何处理?

这些情境中涉及的问题, 都是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可能遇到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训练,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的工作情况, 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 离开了特定的情境, 口语交际也就成立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所以在口语交际训练中, 创设好口语交际的情境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也应该在口语交际训练的这一关键环节上下足功夫。

摘要:口语交际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 也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口语交际训练中如何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这一环节, 从生活是情境创设的源头活水、实践活动是情境创设最好的办法、课文内容是情境创设最直接的素材、专业特点使情境创设富有特色这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口语交际,情境创设

参考文献

20.儿童认知世界的第一步 篇二十

著名早教专家,“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的发起者和倡导者,我国系统引进、实施国际蒙特梭利教育第一人。她发展和延伸了蒙特梭利敏感期理论,其教育专著《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在家长中广为流传。

坐在火车上,我看到一个三个月左右的婴儿,躺在妈妈的怀里,正努力将手往嘴里放,试了好几次,他成功了,顺利地吮吸着他的手,发出很大“吧唧吧唧”的声音。母亲低下了头,满脸堆笑地说:“不讲卫生,不讲卫生。”一边说着,一边将婴儿的手从他的嘴里拿出来。婴儿突然恼怒地哭了起来,母亲依然笑着说:“哦,宝贝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尿湿了吗?”我笑着对她说:“他正在工作,你打扰了他。”我看到她脸上一副茫然的样子,就又说:“吃手就是他的工作。等他的手再放进嘴里,他就会安静下来。”母亲听完,半信半疑地将孩子的手放入口中,小婴儿便立刻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满足地投入到了这种吮吸中。对一个三个月的婴儿来说,他能用口认识的首先是他自己。他要认识甚至是唤醒自己的身体,他还透过这样的吮吸来把手解放出来。这是他最早用口来认识世界的开始,也是最早让手产生感觉的开始。

小哲哲十个月了,他坐在那里,周围摆放着一堆的玩具。他玩耍的方式是这样的:抓起每样东西都往嘴里放。我们看到,他品尝完积木又抓起来了橡皮牙子,然后又是塑料圈。他那充满激情的样子,整个身心都投入在了用口,好像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他高度专注的状态,似乎要把所有的东西全部塞进他的嘴里。我们这样猜想:他究竟在用嘴干什么?他在用口来认知?这些东西究竟让他感觉到什么?在我们成人看来,无非是硬的和软的,无味的和有味的,不同质地的,可吃的和不可吃的,还能有什么呢?但对一个幼儿来说,他正是用这种方式在体验着他周围的世界,在选择着他究竟能够把哪些塞进他的嘴里,建构只属于他的自我世界。

我们把小哲哲长达几个月的这样一个过程称为儿童的口腔敏感期。

当儿童出生时,他能够使用的他唯一的器官是他的口。尽管他视觉的敏感期是在他刚一出生时,但脑科学认为儿童的视觉并没有达到完善,他看世界时是模糊的。而口不一样,他刚出生时就能熟练地使用,口是他连接自己和这个世界而使用的最自然通道。当最初儿童仅仅是用口认识手,发展到后面儿童会用口认识周围所有的一切,什么东西都能放到嘴里。并不是儿童不知饥饿,仅仅是因为儿童是用口来认识世界的,直到儿童无处用手不在地到处触摸,口的敏感期就这样过去。

上一篇:以三会一课为抓手下一篇:三年级美术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