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英语的教学反思(共15篇)(共15篇)
1.新课程英语的教学反思 篇一
英语教学反思
Unit 1 You like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don’t you?
新课程英语教学改革,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下面简单地回顾一下本节课的英语教学。
一、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二、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平时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改进的诚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2.新课程英语的教学反思 篇二
1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简称《标准》对英语课程任务是这样描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但目前中学英语学习现状远不如《标准》中设定达到的要求, 在各方面都还存在着问题。
1.1 学习兴趣
学生在未接触英语前, 一听说要学英语, 就对英语产生了好奇心和新鲜感, 当他们一接触英语并能说上几句时, 好奇心有增无减。通过观察提问、座谈问卷等方式, 我们了解到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学习兴趣情况是:大部分学生由于对英语由陌生变为熟悉, 不再有好奇心和新鲜感, 甚至原来有兴趣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 知识难度的加深, 兴趣不仅没有得到巩固和加强反而有所下降。
1.2 情感态度方面
初学者很重感情, 对人富有热情, 喜欢用英语向老师和同学打招呼, 还喜欢用英语介绍自己的朋友和老师:他们用英语进行表演、猜谜、游戏、唱歌时, 积极性高, 乐于模仿, 敢于开口, 不怕出错, 有较强的主动参与和合作精神;在课堂上积极大胆回答问题, 但进入高年级后随着年级的增高, 他们变得容易害羞, 怕出错, 怕被人嘲笑, 课堂上不愿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不太乐意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 活动中不积极主动与人合作, 碰到问题不主动向老师请教。
1.3 学习策略
初学者一般在学习碰到困难时, 能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能克服害羞和焦虑心理, 乐于向其他同学提供帮助。但进入高年级后却变得不太愿意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大部分中学生反映他们对学习策略了解不够, 很少接受过学习策略的训练, 所学语言知识不能灵活练习和实践。
1.4 师资素质问题
这套教材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对有些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有的教师长期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重视也不善于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采用新教材后, 不熟悉新教材强调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认为新教材不好教;新教材对教师自身的英语语言水平, 尤其是口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达不到这个要求。这些教师在教授新教材、组织学生英语实践活动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无疑, 教师在英语教学方法及自身英语水平方面欠缺就会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质量, 这也是实施这套教材中英语教学师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 英语教师教学理念转变的必要性
针对以上的问题, 作为中学的英语教育的主体应该进行一系列的反思及改革。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 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 即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 根据中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 应采取指导性的学案模式, 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英语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 以用为主, 树立一种“大英语教学观”, 让英语教学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而作为语言的传播者, 英语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出发改变教学理念。英语教师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英语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 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 英语教师过分强调英语知识的教学, 结果培养了一批“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这次中学英语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然而传统考试的“余威”仍在, 考试依旧是教学的指挥棒。作为一名英语老师, 是应该懂得如何在这两点找到一个平衡点。教师观念转变的第二个方面是:由以本为本向以用为本转变。英语语言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语言,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英语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媒介, 学生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融入英语的海洋, 跟上英语发展的步伐。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 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 抑制大脑疲劳。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了广阔的天地。无论哪种教法, 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 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 突出学生主体, 尊重个体差异是《英语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 创设交际情景, 建立融洽、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交流渠道, 营造轻松、和谐、开放的教学气氛是我们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能提供学生“听”的语言环境《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
摘要: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英语人才, 为了在学习初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但目前中学英语学习现状远不如《标准》中设定达到的要求, 在各方面都还存在着问题。作为中学的英语教育的主体应该进行一系列的反思及改革。
3.新课程英语的教学反思 篇三
我们现在使用的《新课标》教材词汇量大,其中七年级上册有词汇700个左右,下册约450个,八年级上册约450个,下册约400个,九年级全册约500个,合计2500个。词汇量大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我们又必须让学生掌握,否则难以适应教材的要求。那么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来教学单词?
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靠讲解和机械操练掌握词汇的方法是不行的。尤其在当前中、小学英语脱节,词汇量大,教学任务重的形势下,我们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我认为我们应做好下列几点:
1、重示范。在教单词时,要求教师自己示范到位,发音清晰,讲解发音要点。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听,专心看,积极模仿的好习惯。听清后再跟说。确定学生大都听清,模仿正确后,再出示单词卡片,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直观的单词配以图片、体态语帮助学生理解。顺利完成音-形-义的逐步过度。
2、重情景。单词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思想的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单词具有语言的意义,应在特定的语境中引出,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印象也深刻。
3、重遷移。在教学中我们应提倡“新旧贯通”或叫“相互迁移”。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如:pen-pencil-pencil-box,ay-today-Monday-Tuesday-yesterday,all-tall-ball-small等等。
4、重趣味。英国着名语言家埃克斯利说:“教英语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那种方法。”我们在单词教学中不能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巧记。如采用儿歌、猜谜语、简笔画等形式。
4.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篇四
通过对新课程教学的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学生学习最关键的因素,我认为是兴趣。兴趣的培养,情感教育不容忽视。
一、学生学英语难的因素
要找到提高英语学困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我认为学生学英语难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因素: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信息社会娱乐的多样化诱惑着广大中学生,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英语。比起默写单词、背诵课文,上网、玩游戏、看电视似乎更具有诱惑力,这些占据了他们大量的业余时间。
2、家庭因素:大部分学困生的父母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不重视,不能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期望过高,不断对孩子施加压力,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完全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教学因素:不可否认,我们很难把45分钟的英语课都上得具有生活性,时代性和文化性,但我们每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都希望做到这一点,我们也很不乐观的看到,有些老师教学方法仍然陈旧,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有些老师将英语语言条文化,使生活的语言变成固定的规则,使英语变成死记硬背的代名词。
4、学生因素:绝大部分的英语学困生都并不是因为自身智力的原因而导致的学习困难,往往是学习态度和方法导致的结果。如有的同学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经常爱开小差,因此一些知识点没有学好,基础知识缺陷,学习新知识又遇到很多障碍,这样的障碍未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导致在学习道路上负担越来越重,步伐越来越小,时间一长,致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而成为学困生;而有的同学学习虽非常用功,但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他们来说,往往“事倍功半”;有的同学则是过分地注重卷面分数,忽视了英语的语言性,缺乏口头练习。
二、如何提高英语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新课程中对英语教学强调:“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学生只有对英语语言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报有积极的情感,才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取得好成绩。(1让学困生愿意学习。有一句话说得好:成功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每年接新班,在第一堂课上,我都会说同样的话:我知道在你们父母心中,你们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你们在我的心目中也是独一无二的,不管你们在小学时取得多么好的成绩,也不管你们考的是二、三十分,现在的你们在我面前都是一张白纸,我希望你们在这张白纸上能画出最美的图画。“Don’t be nervous.Take it easy.To be happy.”每次讲完这一番话,我都会看到几位后进生的眼睛一闪,而我也会不失时机地给他们投去鼓励的眼神,我相信在那一刻,我和他们的心已经贴近了一点。因为他们觉得老师对每一位同学是一视同仁的,不偏袒,不歧视,消除了他们心中的种种顾虑。但有些同学仍旧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英语,所以我会拿出一些标有英语的生活用品:如书刊、招聘广告、药品、照相机、各种说明书等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浏览了之后,向他们指出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2让学困生开心地学习。想让学困生能快乐地学习,我认为最重要是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准备好每一堂课,不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再要备学困生,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要做到深入浅出,使他们易于掌握。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寓教于乐,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和积极性,并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热情。如班上有时举手的同学多了,我会让他们先来一个石头剪子布,获胜者才可以回答问题,要求石头剪子布需用英语来说:“stone,scissors and cloth”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这时我往往注意观察学困生们的表情,我发现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比赛当中,单词念得比平常标准多了,响亮多了。
小组竞赛这个教学环节并不是每堂课都能用的到,我发现在上语法课或是试卷讲解时,学困生又恢复了老样子,觉得枯燥无味,而且注意力很难集中。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上建立了一种激励性评价制度,为每位同学制作一个激励性评价制度,每取得一个进步,老师奖励一个“学分币”,同学们把它称为“学分币制”。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这个机制实行后,很多上课不爱开口的同学,上语法课和试卷讲解课要打瞌睡的同学,比原来认真多了,积极性高了很多,而且总是希望能听到或看到老师犯的错误。(3)让学困生学会学习。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学困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英语单词和短语的积累仍属于初级阶段,对一些单音节词的读音规则都不知道如何掌握。因此,开学之初,我系统地从音标教起,并进行了语音测试,对学困生的音标要求逐步过关。在记忆单词方面,教导他们通过记忆字母组合和辨认音节类型的方法来记忆。同时,要求他们对已学过的单词要运用到口头表达和写作中以达到长期的记忆。其次,摸清学困生的知识困难点,给他们制定短期目标,如有的同学一般现在时没有掌握好,那么要求他这个时间段重点搞清楚这个语法点;有的同学是混淆一般疑问句和wh-疑问句,则要求他们把每张卷子上同类题型在老师的课堂讲解之后,经过自己的理解,反馈给老师,这道题错在哪?为什么错误?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再制定下一个短期目标,使他们能感觉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感,不带畏惧情绪冲刷下一个目标。但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由易到难的原则,才能漫漫地提高学困生学习的意志力。
5.新课程地理的教学反思 篇五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的条件下形成的,教师没有自我实践和反思的意识。知识和能力的增强,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沿袭已有的即成的东西,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没有创新,没有发展,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系统学习,积极的对自身的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来指导教学实践。
地理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学习方面的培养,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培养现在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程中有大量的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学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地理观。
2.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有时会发觉地理教学的效果与预期效果有较大反差,课后细细分析一下,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践应用中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实践应用中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发展并逐步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3。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师的反思大多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我们要对重难点的处理、学习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视为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时的监控,然后在回到实践中去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
我们知道,新课标所倡导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学生在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积累经验,从而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探究性、开放性的思维方式。
4。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重要认证的反思自己的言行,如是否从权威的教转向师生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是否有优良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情感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等。例如,在“全球变暖”一节的教学中,有一位学生提出:“我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并不可怕,因为原始大气中充斥着二氧化碳,可是照样诞生力生命,并演化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这个观点与教材内容正好相反,我当时不假思索地就对他的这种观点进行了否定。但是在课后反思中,我深感这样做会扼杀学生积极搜靠的兴趣,大胆创新的勇气。于是,在第二节课上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了自我批评,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肯定各种有道理的观点,允许各种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中闪耀、碰撞,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新。
5。总结
众所周知,过去为例巩固“双基”,我们的教学往往追求对学生内容的“标准化”理解和“课本式”“教参式”表达,强调解决问题的常规思维、逻辑思维、唯一答案,对学生的质疑、奇思妙想往往采取压制、回避甚至简单否定的做法。这种大量进行的反复式的“操练”,让学生学会的只是“复制”知识。而新课标强调教师的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能积极肯定学生的“别出心裁”,并能给于及时、适当的匡正。
地理是一门理论性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完成新课标中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除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教与学之外,目前最直接的反馈就是来源于作业练习。作业练习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通过作业练习,不仅可以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我们的地理作业必须式科学的、多样的、开放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为了使学生完成作业而教学,而是要教给学生“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要侧重与对学生地理技能和方法的培养。
6.新课程英语的教学反思 篇六
——如何实现高质高效的课堂
通用技术教研组 邱俊辉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通用技术课程强调发展学生以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际能力。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需要以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还要充分发掘当地天然的优越的环境和资源,根据具体情况涉及具体的教学方法,形成技术教学的特色,争取获得教学效果最优化。
11月15日我在高一(8)班上了一节公开课,这节课我讲授的内容是《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这节课要体现的目标是:亲身感受设计的快感,体会设计分析的过程,在设计中养成细致、严谨、考虑问题全面的情感态度。
通过我们教研组的评课研讨和自我反思,我觉得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最佳情境,导入新颖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本节所学的设计分析的方法能就具体的设计任务进行一定的设计分析。如果一开始就马上进入主题,介绍产品设计分析的话,学生可能会感到比较突然和陌生,因此,在教学时,我特别设计了课堂的导入环节。我采用的是案例导入法:让学生展示“以秋游为主题的活动方案”,接着引导学生对他的活动方案进行分析,这个活动方案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或有哪些考虑不周的地方,让学生思考:如果这些环节没考虑到会引起哪些后果,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设计分析的重要性,最终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整个导入非常自然,从日常生活入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他们的设计欲望。
2、设置合理的技术设计课题,让学生在技术实践中亲身体验
总的来说,整节课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合理,思路清晰。本节内容以知识和理论为主,如果单纯以案例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本教学的各个环节均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建构知识,在设计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体验过程。以“设计一台适合高中生使用的台灯”为例,来说明设计分析的基本思路。对于学生来说,台灯是我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件产品,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这使学生对学习变得兴奋不已,大大提高了课堂的质量。通用技术课程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了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3、奖励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以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促进学生主动参。在这次的公开课上,我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对学生的评价只是些较直接的肯定与否定,如“回答得好”“不错”“不对”等。而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现在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考虑到这方面因素,你再想想有无另外的因素影响呢”,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4、设计课堂“空白”,为学生创造自主空间
在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从教学空间、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空白”,让学生进行自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以问题为核心设计好带有探索性的技术问题,让学生在预留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探究或相互合作,使其通过动脑、动手来探究技术知识,解决技术问题,让学生加深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体验,增强技术学习的成就感。在这次公开课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根据我们这节课所学内容,尝试一下设计“适合高中生使用的书桌”。(注意:进行方案构思的时候应先进行设计分析,再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构思。)此时,学生便可根据这个设计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积极思考,自由发挥。通过集思广益收集或自主设计设计方案的过程,让学生反思自己对设计理念的领悟情况,提升创造思维的品质,增强技术设计的实践能力,通过一起交流分享设计思路,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
5、注重备课
7.高中英语新课程课堂的反思 篇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因此,中小学课堂既应该是播种文化种子的土壤, 又应该是灌溉心灵之花的苗圃, 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 还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中学英语课堂德育渗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内容, 在完成本课程任务的基础上,抓住中学生可塑性强这一教育的有利时机,恰到好处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伦理教育,以及行为规范教育和良好心理品质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同模范的对照、比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 , 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 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英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捕捉教学中的德育契机,创设情境,在英语课堂上有计划、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外语教育和德育互相促进,把德育自然地有机地融入教育之中。
(一 )教师自身素养是英语课堂教学德育顺利实施的关键 。
爱因斯坦说:“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德和才。”对于一名合格的教师来说,其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积极进取的精神等多方面的素养。我们在教育学生尊敬师长的同时, 不能忽视尊重学生,包括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在教育实际中,有的教师养成随意“教训”学生的习惯,或许这一切都源于“老师教训是为学生好”的初衷,但学生同我们一样,渴望自由和平等,渴望受到尊重。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其学习的楷模,道德的标杆,人生的导师,教师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有着极重要的影响。
(二 )立足教学内容是实施德育渗透的根本保证 。
1.从教材内容中挖掘德育素材。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能凭空而谈,必须以一定的情境为载体。现在的新课程英语教材内容主题涉及人文、社会、环境、体育等,是教师进行课堂德育的最佳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和利用这些德育因素,适时地向学生点明教材中蕴涵的教育意义,有意识地把德育渗透到英语知识的传授中,达到智育和德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2的主题是“Making Discoveries”, 探讨的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 同时应该尊重自然。教师可以联系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等热点话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以教学内容为基础 ,进行必要的发散与深化。教学内容是进行课堂德育教育的基本材料,但并不是每篇教材都能直接用来进行德育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挖掘。牛津英语模块9的主题是“Communicate with other cultures”, 教学目的是通过对这一话题的探讨 , 加强学生对世界不同文化的了解。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可挖掘爱国主义这一德育教学点,引出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这一话题。现在国外学汉语的人是越来越多, 孔子学院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设立,孔子学院成了外国人学习汉语、对外传播中华文明的良好平台。国外学汉语热折射出的是我国的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这一事实能极大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德育渗透与知识传授的最佳契机。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德育素材,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这些素材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德育渗透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叶圣陶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材中存在许多教育因素,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教育契机,教师若把握住这些契机,及时引导,及时教育,收到的效果更佳。“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及谚语等进行人生观教育,有时往往恰当的一句话,会影响学生甚至会让他们终生受用。如: Confidence in yourself is the first step on the roadto success.(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这种谚语可以让学生明白面对人生的时候,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准备,遇到挫折和失意的时候,要满怀信心,战胜困难。
(四 )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讲究技 。
如何有效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还有许多需要探索和思考的地方,但不容置疑的是,有意识地把德育融于智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帮助他们拥有高尚的人格,这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对于处在青春期的高中学生来说,单纯的说教不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要使德育融于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不着痕迹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一些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创设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 例如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的方 式让学生 自己感悟 。很多时 候教师不 需要刻意 雕琢 ,只需要巧 妙地引导 ,鼓励学生 互相交流 或辩论 ,自己寻找答案,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甚至是自我教育。德育是现代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五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增强德育渗透的有效性 。
首先,课堂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其中要做好引航员的工作,做到点到为止,给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空间。课堂教学的有形空间是有限的,但教学内容的空间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是无限的。教师要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将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引向无限广阔的空间。其次,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思想碰撞的过程,那种单向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现在是没有市场的,也是学生最头痛的。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 就某一话题进行相互间思想的交流,通过交流达到明辨是非,促进课堂德育教学。最后,讨论式。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一个讨论的主题,然后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紧紧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对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到一个应有的高度,才能使学生的德、智等全面发展。
三、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绝不能单纯地为“渗透德育”而进行空洞的说教,必须严格遵循英语教学规律,探入挖掘,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潜在的德育因素,以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渗透方式,贯穿教学的始终。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的同时,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把德育教育融于英语教学中,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而应设置各种情景,营造良好的德育气氛,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德育教育,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这样才称得上全面完成英语教育。
摘要: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是具有交际性、实践性和工具性,同时传授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由此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把德育作为学科教育的目标之一,使英语教学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探讨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并从教师自身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对德育渗透的见解。
8.反思我的新课程英语教学 篇八
我从2009年秋季开始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在此之前,我参加了本地区的英语新课标的培训,了解了新的课程目标,英语教学要“以人为本”。在教学上要结合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把着重点放在学生整个身心的发展上。也可以说,外语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外语教的每个环节都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体现《标准》提出的“尊重个体差异”,“倡导体验参与”和“促进学生发展”等理念。但是由于偏远地区英语教学存在实际困难,新教材起点高,词汇量大,课本容量大。在使用新教材时有了很多没有想象到的问题,下面是我们在使用新教材两年多时间里的几点反思。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
新课程所反映的课程共建文化,要求重新对教师进行角色定位,重新诠释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师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从高高的神坛上走下来,从一个传统意义的“塑造型教育”的灵魂工程师、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心目中的圣人,“沦落”为一名实施“服务型教育”的组织者、工作者、服务者、学习者,“研究型教育”的探索者与合作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意味着一种平等观念的树立,一种合作意识的培养;意味着教师要放下“至高无上”的尊严,承认自己也有知识盲区,虚心向学生学习;意味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这种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十个字:平等、理解、宽容、爱心、共勉。教师实施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激励和帮助学生成人、成材、成功。例如:《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谈论如何按程序来制作可口的食品。预习时,让大家一起想办法,出注意,准备材料。课堂上,老师有序地安排,学生们分成小组做Milkshake 、Salad 。在动手中,学生学会了陈述简单的食品制作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和锻炼了生活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用英语、说英语的兴趣和交际能力。
二、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中,双基不仅仅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及分析和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标准》五级目标有关词汇的学习有如下建议:学会使用1500-1600个英语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而七年级教师面对的几乎是“零基础英语”的学生,面对如此大的词汇量,学生感到不适应,负担重。在教学中,首先要集中教音标。学会48个音素和固定字母组合的发音,然后从单音节词到双音节词、再到多音节词,循序渐进。通过朗读音标识读词,学生了解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基本掌握了拼读规则。在单元教学中,让学生根据音标读单词或根据音标写出单词,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慢慢地使学生在学习中也学会了总结规律。在记单词方面,教师要注意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交际运用中学会使用词汇。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也增强了学英语的自信心。
三、在教学过程中方要法新旧结合
许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经过检验很有用,如复习环节的设置、词汇的复现、句子的翻译、语法的归纳、课文的复述以及听写等。新教材主编刘道义先生说过,新课标要求新的教学方法,但我们的英语教学法必须在继承中探索发展,传统教学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我们要继承下来,丢掉了是很可惜的。新教材语法很多,在教学中,对集中出现的语法知识让学生去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和掌握。
四、教师要自觉培养跨学科的整合能力,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开放,淡化学科界限。在实施新课程时,教师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知识。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不断充电,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现阶段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才能需要教师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来培养。
五、要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著名的美国教育评论家埃里斯认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形式,要提高它的学习效率,必须要给它注入新的内容。每个小组成员根据其兴趣特长选择一项任务,完成任务后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
9.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反思 篇九
有些老师从初一起各老师便训练学生话题作文,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而且容易弄巧成拙。话题作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选取自己擅长的一种文体。”如果事先没有作过各项文体训练,又怎么进行选取呢?所以我们说,初一就老老实实训练记叙文,初二则说明文和记叙文,初三上学年还要训练议论文,下学年便主攻话题作文,这便是整体性,序列性。
面批,可细批,可组织学生互改等。
第二,要重视讲评,分类讲评。老师在浏览全班学生的作文以后,对存在问题的代表性作文(根据要求)与学生共同探讨,进行批改。学生明确要求后,再修改自己的作文,有时需要反复修改,提升作文的档次。
不要只评讲优秀作文,我们的学生缺少的不是欣赏优秀作文的水平,而是提升自己作文档次的方法、技巧。
至于话题作文,它包括许多综合的技巧。有几点要强调:
1、选好标题,力求新意(标题好本身可加分)
2、开头不要过于追求词藻华丽而写些与中心无关的内容,入题要快,结尾应顺应文章,力求深刻。
3、要善于点题,与话题挂上钩。
4、营造“亮点”,特别是语言的生动性。
5、千万要写好字,要让老师赏心悦目地欣赏你的文章。
六、做一个快乐的语文老师
(一)乐观豁达
1、以平静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1)对领导,不亢不卑;对同事,以诚相待。
对学生,平等,关爱。“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一刻也不能忘了自己曾是学生”(李镇西)
(2)适应现实,不埋怨。改变自己就是发展自己。
(二)教书育人
1、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育人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感染、熏陶。语文老师要有童心。
10.新课程教学反思 篇十
1、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解读课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依据,教材是教学的参考,教材不限于课本,还包括各种其它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改变以往过分依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习惯,在深入钻研课本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目标分析,能力目标的第一点应该放在知识目标中。情感目标要具体落实到具体章节和事情,不能泛泛而谈大的目标,应该提及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这个目标。在一节课中,并不是每一项三维目标都要重视,而应该结合具体内容有所偏重。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以免目标过高不能实现或目标过低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或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效率低下,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在教学中要逐渐加深,不能在某一节课,使知识一步到位,超越应学的内容,由于“难”既吓跑了学生又完不成教学任务。
2、教师应具备课堂的研究能力。
教师应少讲精讲,讲慢一点,不要只顾自己讲个不停,多留些时间给学生思考,讲时注意复习旧知识。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进行了讨论,方法值得提倡,但要注意讨论的有效性。第一,讨论的问题要值得讨论,第二,要关注小组的讨论活动,要让讨论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一个过程。课堂上适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是一种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在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尚未得出结论时组织学生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的主体参与能提高学生自主活动的质量,充分发挥其自学能力,从而发展
3、生物教师要加强对自身各种素养的提高。
大家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要提高自身的一种自主意识。教师应该出去看看,体会一下自然和人文环境。生物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多关注周围的生物和生命现象,为教学不断积累素材。在教学中,才可以给予学生引入一些社会关注的生物学事件作为课堂拓展内容。教师的工作范围应扩大。要以自己的行为来争取自己的地位,学校评价一个教师不仅仅是高考考多少分,还有其他多方面的需求,比如优秀的研究性课程,辅导学生获奖等等。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和学校的特点拓展自己的工作范围。
学校的教研组、备课组应该建立融洽的组内关系,构建一个友好和谐的教学集体。在个人方面,应虚心接受他人意见,总结自己不足。在组内交往要相互尊重,在业务讨论上则需要多相互切磋,不断相互促进大家的业务能力。如每位老师一个学期精心准备1-2节课,共全组教师共同学习和探讨。加强和外界的联系。多加强和上级部门和周围的联系,可以获得多方面信息,为发展提供契机,如各种创新大赛和竞赛的辅导平台。能以积极的心态参加各级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和讲座。要注意每次活动资料的记录和积累,对于个人及教研组的成长很有必要。
4、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课前和课后的反思。
11.新课程英语的教学反思 篇十一
一、反思式英语教师的培养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应然
1符合国际教师培养的发展趋势
纵观国际教师教育历程,先后出现过六种教师培养“范式”,其中第六种是“反思论”范式,该范式正逐渐成为国际师范教育的主流,它主张培植教师的“反思”意识,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
2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1991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城召开的外语师资协会第25届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阻碍英语教学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教育,它已经成为英语交际教学是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次大会充分说明了随着时代潮流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人而非物,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一定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只有重视发展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充分调动起教师自觉学习、不断发展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才能取得教学的成功,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胜利。
3新课标下英语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其中一点就是注重“反思式”教学,不断更新知识,改进和丰富教学方法。反思将成为英语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之一,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是掌握完备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教师,而且应该是具备教学反思能力,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的教师。
4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师具有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过去和现状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和程度作出规划,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经,并付诸实践,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反思是实现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关键。因为教师通过反思,能从工作中发现和学到更多新的东西,能从挫折和成功中获得新的体会,总结新的经验,归纳新的教学实践理论。不断的反思使教师对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不断得以深化,从而逐步发展成为研究型的积极主动的职业教育家。
二、反思式英语教师培养的策略
1树立反思意识,激发内在动力
在对教师反恩情况进行的一项调查中,调查者发现有16.5%以上的教师认为不必反思,14.2%的人认为必须反思,69.3%人认为是否反思都可以,当询问到不反思的原因时,有51.6%的人认为不习惯反思,28.1%的人是坚持不下去,16%的人认为不需要反思,5.3%的人不知道(周密,2004)。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能够进行自我反思的教师很少,大多数的教师还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实践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许多教师满足于经验性教学,缺乏反思的精神和动力。因此,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培养教师积极进取、勇于质疑、大胆创新的精神是很有必要的。学校除了组织教师进行必要的教育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之外,还要想方设法调动起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首先学校要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不能再以升学率的高低、学生成绩的排名对教师进行奖惩,要从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提高与否来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激起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主动反思教学行为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发展。
2改善教师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看问题的心理图式或心理模式,它对客观世界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的种种现象起着整理加工的作用。我们所使用的理论(心智模式)必定与我们的行为相一致。人的心智模式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看法,就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心智模式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对周边世界的认识,影响人们的决策,也影响人们对学习、生活态度、处理人际关系遵循的准则,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改善心智模式意味着否定和抛弃旧有的心智模式,建立起对自己来说不习惯的新的心智模式,改变心中对周边世界如何运作的既有认识。新的心智模式能够提供看问题的新的平台和新模式的视角,启发人们发现新的世界和新的天地,旧的、过时的心智模式会使人们保守僵化,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心智模式,要具有包容万家之言的胸怀,要能够接纳新观念和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要能够博采众长,为己所用。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求教师具有自主发展的意识,要能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要善于反思,要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吸纳一切有用的观点和知识。
3进行反思教学
首先,行动研究是反思教学的第一步。Nunan(1990,63)是这样论述教学行动研究的基本要点的:即在实践中探讨新观点和新方法,从而提高和改进教学,提高对大纲、教学和学习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其结果是教学的改进和教学实践更深入的发展。它主要瞄准具体的某个教学环节、步骤、方面,通过收集教学素材,发现问题,进而开展研究。教师可就问题独立思考,或与学生座谈,与其他教师讨论,参考有关理论、模式,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设想,制定出改进计划,然后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以确定其有效性。教师对这一系列研究过程、方法及有效性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行动研究报告。因此,行动研究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它不是某种临时性、孤立性的任务,而是与教师自身的长远发展紧密相连的自我教学研究。(甘正东,2000)
其次,写反思日记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步骤。在一天或一周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写下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写下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写下发生的关键性事件,记下关键性的人物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这不仅可以为事后回顾、反思专业发展历程提供基本的原始素材,而且叙述过程本身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教学经历予以归纳、概括、反思、评价和再理解的过程。在记录反思的过程中,教师更为清晰地了解自己成长变化的过程,看到自身成长的轨迹和内在专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而能够更好地对专业发展实施调节和控制。
第三,建立个人专业发展档案,记录反思历程。专业发展档案是一套记录教师在其专业生涯中的重要事件、个人专业发展的历程和自己的反思过程的文件夹。专业发展档案不同于专业日志或个人成就记录,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发展档案着重于反思,并把反思经验与个人专业生涯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它的建立能帮助教师专注自己的事业,并主动地思考自己
的意向;能帮助教师反思过去的成就,从而提高自信心,并改变他们对未来的态度;它还能使教师为自己的自主发展制定规划,而不是被外在的考评机制牵着走。
第四,利用观摩教学,凝练教学反思。教师通过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就所观察到的情景进行不带个人观点的信息交流,可以帮助对方收集那些对他们有用但自己却难以收集到的信息,而收集这些信息是自我反思体验的基础。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自我意识能力来源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境的领悟、表述、解释和反思(Laycock&Bunnag,1991)。而观看、琢磨自己或同事的课堂教学录像,是培养教师对特定教学情境自我意识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这种反馈素材生动、形象,极易触发教师反思性思维,可以使教师通过反思发掘自己的强项和弱点,判断出自己哪些教学行为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师还可以依赖这种素材寻求别人的分析、解释,从而得到他们的帮助。
第五,和同事、专家交流探讨,加深反思力度,提升反思层次。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教师个人的知识经验毕竟是有限的,对问题的看法也可能具有片面性。与同事、专家共同进行交流和研究,可以获得相互的理解和支持,避免孤立感,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提高反思能力,从更为宽广的视角来探索教育的本质问题。同时,教师的研究课题也将更具有普遍性,研究的结果也将更具有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Nunan,D.the Teacher as Reseamher.Inc.Bmmfit&R.Mitchell(eds.)Research in the LanguageClassroom.CASSELL,1990
[2] Laycock,J.&Burmag,P..Developing TeacherSelf-awareness:Feedback and the Use 0f Video.ELTJoumaI,1991(45/2)
[3]杨振.反思性教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5)
[4]常波.西方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兴起背景综述.外国教育研究,2000(2)
[5]朱小蔓,笪佐领.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周密,教师自主发展专业发展问题探究.青海社会科学,2004(9)
[7]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8]甘正东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外语界,2000(4)
1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反思 篇十二
一、教学反思的一般内容
(一) 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对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吐故纳新, 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找出差距和不足, 更新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
(二) 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 能否真正落实教学目标。
(三) 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 写教育日记。“勤于学习, 善于思考”, 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 教师更应该身体力行。惟有如此, 教师才能“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教学反思的作用和原则
(一) 教学反思的作用:
1.教学反思可以有效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 使其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进行自我剖析, 从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2.教学反思可以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 最终实现教学创新目标、创新方案;3.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摸索教学规律, 改进教学方法, 实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得到良好的发展;4.教学反思有利于培养教师的教学思考能力, 使教师从只会积累经验的“教书匠”提升为善于进行理性思考的专家型教师。
(二) 教学反思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1.理论指导原则。教师应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学反思, 把教育理念作为教学反思的先导。2.时效性原则。教学反思有它的最佳时期, 错过最佳时期再进行反思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如上了一堂新课后, 若能及时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 便会收到良好的效果。3.坚持性原则。教学反思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偶尔的教学反思肯定是收效甚微的。4.实践性原则。教学反思的素材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 没有教育教学实践做基础, 教学反思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样, 如果教学反思的结论不能拿回到实跋中去检验, 教学反思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教学反思的主要形式和载体
(一) 加强学习, 吐故纳新。
教师可通过观摩公开课、听专家讲学等方式关注最新的教学动态, 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 学习他人的经验和长处, 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 反悟自己的教学思想, 是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
(二) 写教学后记。
教师除了要在课前认真备课、写出教案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外, 课后的认真反思、及时回顾和总结每一节课的心得体会、写出教学后记、记录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 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好方法。教学后记可以记录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教学失误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 记录学生的困惑, 建立教学备忘录。
课堂反馈、课后练习、阶段测试等能暴露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出现的问题应仔细查找原因, 究竟是教师“启悟”不当, 还是学生思路狭窄?是教师未讲清晰, 超越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还是学生学习马虎, 粗心大意?教学的质量分析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统计, 最重要的是寻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然后制订措施, 灵活调整教学方式。这样, 教师的教学能力才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得失中不断提高。
2. 记录课堂教学动态, 撰写反思日记。
课堂上有时学生听得津津乐道;有时学生紧皱双眉;有时则没精打采, 昏昏欲睡, 下课时一片叹息;有时课堂气氛沉闷, 转眼间却又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若把这些课堂动态都记录下来, 并静下心来认真反思, 那么对日常的教学研究将大有裨益。反思日记可以写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也可以写教学的不足, 记录自己教学的灵感, 还可以写课堂上遇到的棘手问题等。
3. 搜索和利用各种信息, 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以针对一节课、一次活动、一种教学现象, 也可以针对教学中的一个片断、一个细节、一名学生、一个具体事件的处理等。这种反省、批判, 不能闭门造车, 要多听取同行的建议、批评, 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 从中悟出些道理来, 及时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对, 怎样做才对,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等。
(三) 个人反思与合作反思相结合。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是提升自我的强大驱动力, 是追求自我发展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教师能在一次次的反思和自我认知中逐渐完善自己。教师间的合作反思是一种互动行为, 能够把教师个人的智慧、经验、思考转化为集体认知, 有助于教师的群体发展, 以及自觉地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四) 教学反思与教科研相结合。
把教学反思与教学科研结合起来, 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有利于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和课程改革精神的新的课堂教学方式, 从而使教师“学会教”、学生“学会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 可以总结经验教训, 使自己今后的教学过程更充实、更完善, 使自己的教学经验更丰富。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 教学反思应该成为我们一种长久的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
摘要: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 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 从而总结经验教训, 以便使自己今后的教学过程更充实、更完善, 使自己的教学经验更丰富。
13.新课程标准教学反思 篇十三
本学年,我任教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这个班基础较差,学生习惯不好,特别是当我看到作业本上的字一塌糊涂时,气就是不打一处来,我下决心要改变这一状况,因此,我选择分两步走。
第一步:“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
看到孩子们的字写得歪歪斜斜、潦潦草草时,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你写什么字给我,我就给你回复什么字,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一开始,我有空的时候就注意观察那些书写较差同学的字,后来,在草稿纸上进行模仿,最后,我终于下手了。有一次,周一的周记本收上来了,我又发现了几个同学的字写得特别地差,于是,我就模仿他们的笔迹在下面写上评语。对于学生的周记,我不仅仅扡这个当成一次小作文、一次练笔的机会,而且也是我和学生交流的又一个平台,他们把自己的心情写下来,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世界,所以我也会把我读后的想法写下来,孩子拿到周记本时也会津津有味地阅读我写下的文字,这样我和孩子们的心贴得更近了。不出我所料的是那几个孩子刚拿到周记本时就开始猜测我写下的和他们类似的文字,最初他们问同学我写的是什么,无果后终于找到我了,问:“吴老师,你字写得我们都不太认识……”我心中暗自偷乐,淡然地回答道:“你们写的是什么,我也不认识呀,再说我写的字都是模仿你们的,那这样看来,你们也不一定能认识自己的字吧,要不你们把自己的周记念一遍我听听吧,我也把我写的念给你们听,好吗?”孩子们红着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有一位学生首先开始了,拿起自己的本子念起来。在漫长的煎熬中,第一个念的同学总算结结巴巴地差不多完成了。他一边读我一边看,我发现他自己有好多字都不认识,是猜出来的,而他自己在读完后更是满脸通红地低下了头。“先不说你这篇周记写得怎么样吧,至少有20个字,你自己是不认识的,是猜出来的,对吗?”他轻轻地点了点头。“那第二个开始念吧!”学生们的头更低了,恨不得能缩进肚子里。这时,我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能体会我的痛苦吗?我想读你们的周记,想进一步地了解你们,和你们成为好朋友,可你们不给我这个机会,因为我不认识你们的字呀。再说了,都上四年级了,你们写这样的字,不觉得丢脸吗……”已经有一个孩子开始低声啜泣了,我叹了一口气说:“那这样吧,你们重写一篇,但前提是你们自己能认识自己的字,也要保证大家都能认识,我能认识,能做到吗?”孩子使劲地点头,然后像被霜打过的茄子一样离开了。望着他们的背影,我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能改好,至少会写出端正的字来。
放学前,孩子们将重新写的周记拿过来给我看,出乎我意料的是,有一个孩子的本子上用不同笔迹写出的很多个“认识”两字,一问才知道,他真的把本子拿给同学们看了,大家看了之后写下“认识”。我微笑地看着他,孩子特有的害羞让他此时是如此的可爱,我抚摸他的头说:“老师很高兴看到你的进步,我也有理由相信你能坚持下去的,对吗?”其实,这话是鼓励他的,他的字虽然端正了,可间架结构、笔画等方面都有较大问题,而且班上像他这样只是做到端正而不够美观入体的字也不在少数。是时候开始下一步了。
第二步:打通任督二脉。
如果不加强指导的话,单靠孩子们自己仔细观察,是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的。所以,我非常重视第一课时的书写指导,有时课堂上时间有限,我就抽空找时间来进行指导。当然,这了对我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首先从板书上给学生一个示范作用,在平时的书写中还要更加地规范自己的书写。后来我还发现,很多孩子在书写时部分笔画弄不清楚,比如点和捺,在写“头”这个字时,最后一画应该是点,而学生们却大都写成了捺。还有“人”字头在写的时候,应该如同大鹏展翅,而学生们却是象征性地蜻蜓点水,还有一横什么时候该长,什么时间该短等等方面学生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失误。看到这样的字,我感到任重道远,一时间不知道如何下手,但我想指导一个字是一个字,总比不指导的要好,那怎么指导,从哪里下手?一方面,我归纳一些有规律的字放在一起进行指导,比如有些半包围结构的字,里面的部分要略伸出来一点,像“启、戴、司”这样的;一捺在写的时间应该在快结束的时间稍加停顿,然后略向外扩;走之底里面的一捺就应该变成一点,像“迷、述”这样的……经过有规律的总结,学生们加以练习,有些字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随机指导。在学生的作业之中,我一旦发现有间架结构的问题的就在一旁写出远东的字,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不同并改正。特别是在《习字册》的使用中,对于学生书写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习字册》在我们班里已经不仅仅作为一项作业来完成,而是提高书写的重要工具。我都会非常仔细地观察,对于好的字加上“☆”以示表扬。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学生的书写有了明显地进步,绝大部分学生能做到工整、端正,有一部分学生慢慢入体了,学生们笑了,家长笑了,我也笑了。
14.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学反思 篇十四
参考答案:氢气球不会升空,看不见“海市蜃楼”,或:听不见声音、做不成马德堡半球实验等。
这里我节选一些学生的答案,来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学生答案:说话听不见声音;没有了大气层,高压锅用不成了;太阳光射到地球上不会发生折射、反射;星星不会一闪一闪的;太阳在地平线下时,地面上是黑暗的;人无法呼吸,动植物不能生存;天空中不会出现彩虹;太阳光在天空中不会散射、天空不会是蓝色的;白天气温很高,晚上气温很低;水的沸点不会随高度变化而变化,水不会烧开;人无法用吸管喝饮料;飞机不能升空,小鸟不能飞翔;托里拆利实验做不成了;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绿色植物;没有流星了,宇宙飞船不会因和空气摩擦而坠毁;没有美丽的彩霞和晚霞了.......在这道开放题中,学生的答案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从力学、热学、光学、气压等不同角度思考,甚至和生物学科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体现了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培养了学生能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学科、多侧面地灵活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引起了我们反思:“创新是民族的的灵魂”,基础物理教学,学生由记忆掌握性学习,转向理解探究性学习是时代、社会对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的需求,它对物理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物理知识和其它相关基础知识,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收集、储备信息,扩大视野、虚心交流、互助合作,注重教学反思,对自己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还要跳出过去那种“要我教,要我学,要我改、要我研”的被动误区,主动针对自己教育教学(此文来自)存在的问题、困惑等情况展开探究,进而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15.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教学的反思 篇十五
一、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性地回顾我们的教学过程, 而是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调整教学方案, 使教学向更合理的方向努力, 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如讲《重要的文物和古迹》, 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多, 中国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大量的文物和古迹, 是古代先民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一批历史名都和古都, 驰名中外;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 堪称世界奇迹,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 曾轰动世界。这些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我观摩了一位历史老师上课, 她重点讲述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 什么是自然文化遗产及其历史作用, 我觉得这位历史老师将现实与历史紧密地结合, 在教学中充分反映历史和社会的变化, 这点做得很好, 也有不足的地方。我上这节课的时候, 让学生分组课外查找资料对文物和古迹自己当导游进行解说, 学生通过历史课, 不仅畅游了祖国各地, 而且还对祖国重要的文物和古迹融会贯通。这样, 我大胆调整了教学方案,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协作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也不只是为了学历史而学历史。
二、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如教学内容的反思 (如“你怎么评价辛亥革命?”“你怎样评价武则天等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也有教学方式的反思 (如现代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 电教模式能叫学生开阔视野, 空中课堂等冲击着传统教学;一味追求课堂上的热闹, 课件展示眼花缭乱, 是否就有教学成效?) ;既有常规课的反思, 也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 (如教材中的哪些问题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既有通过观摩同行的教学而进行的反思 (如有的教师善于把握教材、深钻细研;有的教师善于旁征博引) ;评价模式的反思 (过去历史教学不论怎么考, 只要把课本知识熟记下来即可, 新课程下的评价模式不是考学生熟记了多少重难点知识, 而是在试题中重点考察学生能力的提高, 诸如归纳、分析甚至是综合分析的能力) , 所有这些说明:不但要求教师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而且也促使教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工作回过头来总结, 坐下来反思。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 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教学反思毕竟是以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其归宿的, 这种循环往复的反思过程带来教师自身反思水平的提高, 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 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用了许多篇幅介绍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案例”和“教学活动建议”;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活动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起来, 则需要我们深入地探讨与反思。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 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这个课题应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最佳?对于学生搜集到的“史料”“证据”, 是让他们全部采信, 还是引导他们学会对“可疑”资料大胆质疑?对于近代现代历史上一些比较“敏感”的人物、事件、现象, 研究性学习如何处置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研究, 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 积极探索新思想和新途径, 从而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化。如,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一课, 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 其中“昭君出塞”的内容皆是小字, 讲述过程中学生却对这一子目很感兴趣, 提出了很多问题, 这显然出乎教师所料。对于这个状况, 我们不可以跟学生说小字部分不是教学的重点, 似乎学生忘记了本课的秦始皇、成吉思汗, 而对一个“女人”的故事感兴趣。
事后, 我们反思:“这节历史课并没有按照课程标准进行, 为一个应作为阅读内容略讲或者不讲的内容, 似乎缺失了重点。看似一节失败的教学课, 因为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过后反思觉得:正是这节‘脱离航向’的历史课, 感觉到了学生自主性、独立性意识的增强, 他们不会完全按照老师所预想的那样去理解, 去思考, 甚至有些思想与书本的内容格格不入, 应该怎样对待, 恰恰值得我们反思。那么我们如何开展教学反思呢?当然形式、方式多种多样, 笔者认为三种方式较为重要:
一、教师要树立反思的意识
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容易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 有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也不能及时总结提炼, 究其原因, 是个人还没有树立起反思的意识, 所以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树立起反思的意识, 多问几个为什么, 我们的教学就会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二、在交流、分享的合作型反思中共同发展
听课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反思方式。“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通过听课, 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教学相长。年轻教师要多听年长教师的课, 从中吸取上课的一些宝贵经验, 包括组织教学、课堂管理、教学方法技巧等。资深的或者年纪大一点的教师也应放下架子, 主动去听年轻教师的课, 并将此与自己的教学做比较, 通过这种反思来冲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树立起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作为反思型教师, 还应主动邀请别的教师来听自己的课, 让他人来评估自己的课堂教学, 课后互相交流, 反思一些教学细节, 探讨改进措施。
三、仔细聆听学生的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得到很多学生反馈的信息, 教师从中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反馈信息是多样化的, 有对教师上课的看法, 有对课程中的人和事的看法, 也有向教师倾诉自己最近不悦的人和事等等。教师可根据这些信息, 反观自身的教育教学,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当然, 教师要想从学生那里得到如实的反馈, 平时须与学生坦诚相待, 建立起互相尊重的情感纽带。
【新课程英语的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新课程背景英语教学的人文性08-25
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课堂教学09-15
英语新课程6~9级教学案例08-27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07-09
新课程中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11-12
英语课程评价的探索与反思10-01
小学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08-29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堂08-10
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反思09-27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反思10-25